一、弃恶从善的阿育王(论文文献综述)
古格·扎巴坚赞,项智多杰,才让多杰,才华[1](2021)在《《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译注(三)》文中提出《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藏文)发现于哲蚌寺所藏五世达赖喇嘛专供书籍中。此书作者古格·扎巴坚赞,是15世纪时期阿里古格人,根据托林寺重要历史公文和弥足珍贵的古籍资料完成了这部传记的撰写,在书中如实引用了拉喇嘛益西沃亲自颁布的大量谕令,比较全面地记录了拉喇嘛益西沃时期真实的社会面貌,对该时期的政治、文化、宗教、法律法规及民俗习惯等社会状况研究有着重要学术参考价值。本文所译注内容为《拉喇嘛益西沃广传》(书■ 106)藏文乌美手抄本第19叶背至41叶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拉喇嘛益西沃、拉德贡、拉廓尔赞父子三人为弘扬佛法而做出的功绩,以及拉喇嘛益西沃制定的僧人戒律等内容。
潘逸炜[2](2020)在《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陀山作为东亚闻名的观音圣地,其空间营造融入了自宋元至今的历时性想象,且受到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习俗和仪式的影响,作为典型圣地景观的空间建构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论文运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普陀山的自然场所特征、传说所构建的圣地意义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历时性变迁,揭示其自然地形形成的多层围合关系如何与源于传说的圣迹空间融通进而使观音朝圣中心的地位深入人心,从而揭示空间叙事是普陀山圣地实践的中心。全山景观格局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与海潮寺构成的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了空间叙事骨架;传奇故事的追录、景点的命名、以洞穴为中心的感应附加和清代普陀山十二景名称及图像的确定使景观的意义被强化,实现了由凡到圣的转变,从而构成了空间叙事的血肉;连接各景点的香道作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伴随拜山行脚的游行方式,起到进香导引和叙事编排的作用,控制情节的发生顺序和整体节奏。景观实践是达到空间叙事的手段,论文探索各主要节点的营造手法和规律,为普陀山景观营造中的特殊之处寻找合理解释,并揭示近当代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对完善和接续空间叙事的意义,同时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品也纳入了朝山系统,且圣地印象一直在持续建构与变化中。本研究以普陀山作为个案研究,从景观时空变迁及空间叙事展开的角度揭示观音圣地空间和意义互动建构的进程与特征,为中国传统圣地的景观学研究、佛教本土化与景观空间交互影响等领域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张星[3](2020)在《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区作为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体,其形成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信仰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产物。受佛教影响较大的风景区往往宗教活动和风景区建设达到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奠定了风景区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以宁波和舟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古今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佛教在甬舟地区各时期的发展历程对风景区形成分布与景观特色两大方面的影响,以期能够增加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理研究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佛教在甬舟地区的演变历程和思想特点进行梳理,整理各历史时期僧人在甬舟地区活动踪迹和佛教有关的风景资源分布,分析和归纳出各历史时期佛教影响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三国—南北朝时期属于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的萌芽期,表现为僧人对风景区选址的探索。隋唐时期佛教在甬舟地区兴盛,受洪州禅“自然而然”思想的影响,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建寺修行的僧众渐多,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两宋元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已十分明显,风景区建设也不仅仅表现为佛教风景资源(寺院、佛塔等)的增多,还开始注重园林化环境的营造,亭、廊、桥等风景建筑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中心往普陀山和招宝山转移,风景区建设注重借海造景和道路系统两侧景观特色的营造。民国以后,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在延续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和游憩的功能。(2)结合实地调研,从寺院选址、空间序列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对佛教对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受佛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圆融”思想和士人山水审美的影响,僧人在寺院选址上表现为“山水崇拜”,以山岳丰富的自然空间内涵及其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寺院和风景区建设的基址,结合借水造景营造僧众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在“因缘和合”佛教思想影响下,僧人主要利用道路系统、四季景观变化、竖向变化作为因果序列的桥梁,使得风景区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序列。僧人、帝王和士人通过对空间境象的把握、经营和再创作模拟佛国净土景象,对风景区的佛教宗教意境和山水景观意境营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结合其他风景资源、气象资源和摩崖石刻、浮屠(佛塔)等特殊风景资源形式,共同形成了甬舟地区风景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风貌。(3)研究表明,受佛教“慈悲观”和“知恩报恩”主张的影响,寺院营建注重对建筑周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佛寺整体布局形式表现出依据功能布局和契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平面布局上形成了以中轴线式为主,因地制宜采用院落式、散点式、集锦式布局为辅的建筑布局形式。并通过空间序列组织、空间的对比、空间的渗透和层次以及园林化空间营造四种方式进行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烘托佛教宗教氛围,营造意境深幽的园林环境。
汤仕普[4](2019)在《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佛缘成语是佛教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产物,是指以佛教思想文化为外在条件或机缘,利用汉语词汇材料和组合规则创造的成语,以及被“佛化”了的汉语固有成语。佛缘成语是汉语成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扩充了汉语成语的数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手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对《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禅宗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全面考察,收集佛缘成语1633条,为每条佛缘成语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语料库。论文注重佛缘成语历史过程的考察,结合语言学相关知识,从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讨论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揭示其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深化佛缘成语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佛缘成语的生成。传统研究注重考察佛缘成语的来源和流变情况,根据佛教文化特征对佛缘成语进行静态分类,本文主要从造词法的角度,考察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以後佛缘成语是如何运用汉语词汇材料组构新形式,经历哪些过程和阶段,如何在文化互动融合的背景下最终演化为汉语常用成语的。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将佛缘成语的生成分为“在线生成、双音并合、结构改造、化用佛典、比喻凝固、佛化固有”六大类共十四个小类。佛教文化传播是佛缘成语生成的外在动力,在汉语习惯思维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生作用。考察佛缘成语的生成,能够从造词法角度讨论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二是对佛缘成语形式变化的考察。成语的形式变化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表达需要对成语的临时改造或新创,它是社会文化与语言互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也是人们从不同视角观测事物的结果。根据变化结果的不同,论文分两类进行讨论:一类是“形变义不变”。这类变化主要是个别构成要素的替换(通常是同义、近义或语义相关的语素),有时是组合顺序的调整,或者省略造成的同一成语的不同词形。论文将形变义不变一类称为“变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实例,系统总结了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形成原因,同时考察了成语变体的形成与社会文化、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时代特征。另一类是“形变义变”,即形式变化语义随之发生变化。这类变化的结果是新的词形记录新的概念,本质上是产生了不同的词。新词形及其意义与原形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因此论文将这类形式变化称为“分化”,分化的结果是衍生了新成语。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和相关研究成果,对成语分化的类型、原因和生成方式进行了系统概括。三是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符合汉语成语演变的一般规律,但由於佛教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论文分析了大量实例,认为社会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语境变迁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俗解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催化剂。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总体特征是佛教文化色彩的淡化、脱落,逐步世俗化,呈现出向字面组合义发展的趋势。由於佛教文化带有鲜明的神秘色彩,不少表义虚灵的佛缘成语,语义发展呈现出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特征。
陈媚[5](2019)在《佛教美术中的蝙蝠翅人形图像源流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包括壁画、雕塑等在内的中国古代佛教美术作品中,广泛存在着蝙蝠翅人形或近似蝙蝠翅人形的图像,但在相关研究中,对其身份的判断与解读存在着不少片面及谬误之处。晚唐敦煌绢画《行道天王图》中,最早出现了蝙蝠翅人形图像,而经过文献考证与图像对比,我们发现现存的五代绘画、高昌、柏孜克里克以及其他地区流行的《行道天王图》中却并未出现蝙蝠翅人形,可见蝙蝠翅人形的复杂性。本研究试图以“蝙蝠翅人形”为主线,归纳出不同时期图像的发展变化和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蝙蝠翅人形图像各个特征、元素的源流,发现其图像基本元素借用了畏兽形象。通过对比研究蝙蝠翅人形的主要元素和中亚、西亚有翼兽及欧洲撒旦造型的异同,可以探明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样式蝙蝠翅人形的源流关系。通过对佛教鬼子母相关题材中的蝙蝠翅人形图像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判定佛教美术中这一图像的真实身份应为夜叉。蝙蝠翅人形夜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文化、宗教、民俗、审美趣味的影响,并与蝙蝠翅人形雷公相互影响,后来又继续流行于元明清的水陆画中,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日本后又被误读,并与天狗的形象相融合,产生了图像上的变异。
胡露[6](2019)在《宋濂涉佛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濂不仅是元末明初的文坛领袖、文臣之首,佛学修养亦非常精深,还是坚定的佛门护法者。他创作了大量文学、史学价值兼备的涉佛文。通过对宋濂及其涉佛作品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元末明初的儒释交融的情况,以及在这一情形下的僧人的生存状况,以宋濂作为个案,探讨在中国文化儒释道融汇发展的长河中,宋濂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本文以宋濂的两百余篇涉佛文为基础,通过对宋濂佛教机缘及佛教活动的研究,探讨宋濂涉佛文的思想内涵,分析宋濂涉佛文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色,从而认证宋濂涉佛文的价值。在宋濂的全部作品中,其涉佛文约占十分之一,这在中国古代文人创作中是相当可观的比例。宋濂在涉佛文的写作上与黄溍一脉相承,同时受到了柳贯、吴莱、危素、朱元璋等人的影响,其涉佛文以记、赞、序和塔碑铭为多,从中流露出了宋濂儒释结合、教禅合一的佛教思想。宋濂的涉佛文进一步打通了丛林与文坛的界限,拓宽了丛林与政坛的道路,其征信纪实的写作态度为明清僧史的编撰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张妍婕[7](2019)在《优填王旃檀瑞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瑞像自西域流布到中土,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土所有的瑞像中,以优填王旃檀瑞像的文献记载最为详细。通常所说的旃檀瑞像,源于佛陀上升到三十三天为母亲说法,憍赏弥国的优填王思念成疾,大目犍连遂以神力接引工匠上天见释迦,以牛头旃檀木依照真容刻成像,让优填王礼像如礼佛。该像自诞生就受到了帝王的尊崇与供奉,并被视为国家福祉的象征。文章分为六个部分,首先绪论是对旃檀瑞像研究现状的回顾和总结,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一章为优填王造像传说的起源,对汉译佛教经典和中土佛教史传文献中记载的优填王造像传说做了归纳分析。第二章为优填王旃檀瑞像在中土的流布。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该像的流布路径有三条,一是由鸠摩罗炎、鸠摩罗什父子从龟兹带至中土,属于北传路径;二是由南朝梁武帝在天鉴年间募人前往天竺所求,属于南传路径;三是由南朝宋孝武帝征扶南或破后秦所得。第三章为敦煌莫高窟中有关优填王旃檀佛像的史迹瑞像画和瑞像图。远在西北边陲的敦煌莫高窟也绘有相关题材的数幅壁画,可见该像对中土古代国家与信众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第四章是对以优填王造像为题材的遗存的考察,主要从古人收集的金石材料中出现的以优填王造像为题材的造像碑和刻于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的优填王造像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五章为优填王旃檀瑞像的社会影响。一方面,此像的到来与佛教开始传入中土有着重要的关系;另一方面,旃檀瑞像受到了帝王的高度重视,它与统治者富有浓厚政治象征意味的关系是通过宗教与政治的联姻体现出来的。最后一部分为文章的小结。通过本文的分析总结,我们发现旃檀瑞像得到了统治者的特殊青睐,绝不仅仅是因为统治者对该像的崇拜。他们一方面依靠旃檀瑞像特殊的象征功能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该像流传到本国则宣示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彭周原[8](2019)在《《儒林外史》中的南京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林外史》小说中有关南京的叙事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作者吴敬梓在创作中对南京的人、风景名胜和礼俗活动都有所涉及。论文第一章主要关注于南京人,分析南京人身上较典型的性格特征即文中由杜慎卿所点出的“六朝烟水气”,追根溯源,结合魏晋六朝时期文人的精神气质分析南京人物身上的六朝遗风。其次着眼于南京文人活动。吴敬梓在小说中描述了这些大大小小的文人集会活动,规模大者如莫愁湖大会、泰伯祠祭祀等,小者如文人家宴。通过这些雅集活动不仅刻画出众多文人形象、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更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出明清时期南京文人们的生活面貌。论文第二章主要着眼于《儒林外史》小说对南京礼俗的表现。以小说中情节为线索,结合其他文献记载,探索明清时期的南京礼俗风貌。将小说中所涉及的礼俗描写分为三类,即婚丧礼仪、祭祀礼仪和南京其他民俗活动。婚丧之事,大体礼仪全国各地相差不大,但在具体细节上又可见南京地区的独特之处。小说还对南京秦淮河中元节和清凉山地藏会等民俗活动也有所表现。通过研究很容易发现,小说中所描绘出的南京礼俗面貌与其他文献资料记载基本吻合,并非完全出于作者的虚构与想象,也可见吴敬梓在小说创作时所持的现实主义的严谨态度。另外,泰伯祠祭祀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真儒名士们希望通过习学礼仪,达到助政教,改变世风的目的。论文第三章主要写《儒林外史》中所描绘的南京城的面貌。南京的自然景观、历史建筑遗迹、与科举紧密相关的文化景观等,作者在小说中都有所表现。本文结合地方志相关记载与历史地图,研究小说中南京的自然景观,及其在小说人物和情节上的作用。同时,吴敬梓对南京景物的描写并不局限于小说中,他还创作了一组描写南京景物的组诗《金陵景物图诗》,这正可与《儒林外史》中所描摹的南京景观相互印证。此外,南京作为科举大邦,与此相关便催生了很多独特的文化景观,如供文人消遣的戏曲演出的盛行和繁荣的书坊文化和南京独特的科举文化圈。论文最后一章是其他明清小说中南京书写与《儒林外史》的比较。明清时期其他小说也有南京的相关叙述,这些小说中同样表现了南京的很多方面,如明清时南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南京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南京极具特色的秦淮风月文化等等。本文重点则在于比较《儒林外史》南京叙述与其他小说的不同,主要从小说中南京的呈现方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笔者认为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南京叙事有别于其他小说之处在于:小说中的南京寄托作者的人生理想、人文理想以及政治理想。
丘慧莹[9](2019)在《吴地流通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宝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狸猫换太子故事为例,探讨有关宝卷文本的编创、传播及其与俗文学的关系。针对流传于吴地的石印本、手抄本及口述本的宝卷故事"狸猫换太子",依据罗兰巴特"核心事件"概念,辅以格雷马斯六行动素,系统梳理后得知:石印本《李宸妃冷宫受苦宝卷》的情节安排与叙事方式和小说《三侠五义》相同,应是据此改编;手抄本《落帽风宝卷》与清代小说《万花楼演义》相同;口述本《狸猫换太子》与《落帽风宝卷》同为小说《万花楼演义》系统,但故事较完整,全文说多于唱,且充满地方语言谐趣。无论石印本还是手抄本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皆与小说关系相当密切,但二者各自流传,未见其相互影响;靖江口述整理本《狸猫换太子》宝卷,种种特质皆显示更近似评话。吴地宝卷多改编自小说、戏曲与弹词,评话较少。靖江或因其地理的特殊性,在卷本中多有改编自评话的宝卷,或是受评话影响的宣卷方式,这应该是吴地宝卷中的特例。
陈珊珊[10](2018)在《瑞丽傣族孔雀舞历史形态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从舞蹈形态学、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瑞丽傣族孔雀舞历史脉络的梳理,展开对孔雀舞形态的研究分析,对瑞丽傣族孔雀舞在不同时期的舞蹈形态文史资料上做出可参考的补充,并思考在当今国际大环境下瑞丽傣族孔雀舞的发展之势。全文包括导论、三个章节以及结语部分。导论介绍了目前相关的研究动态、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瑞丽基本概况及傣族族源历史。第二章从不同时期孔雀舞的表现形式来分析历史形态下所形成的审美价值。第三章立足当下,对瑞丽孔雀舞未来的发展展开探寻。文章千古事,舞蹈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记录不仅是对过往不同时期的孔雀舞形态的梳理,也是对当今孔雀舞变迁存在的发展和传承做出客观的理论参考,让文化得以延续,让舞蹈有史可寻,从而为少数民族舞蹈史论的构建继续添砖加瓦。
二、弃恶从善的阿育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弃恶从善的阿育王(论文提纲范文)
(2)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
1.2.1 深化对名山景观时空体验的研究 |
1.2.2 构建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圣地景观学研究思路 |
1.2.3 拓展佛教建筑和景观的历史研究视野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3.1 普陀山 |
1.3.2 空间叙事 |
1.3.3 景观实践 |
1.4 研究现状 |
1.4.1 圣地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
1.4.2 观音本土化与进香相关研究 |
1.4.3 普陀山历史和空间格局相关文献与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观音圣地:补陀洛迦地理位置的变易 |
2.1 佛经中的观音与补陀洛迦 |
2.1.1 补陀洛迦在佛经中的位置 |
2.1.2 佛经中补陀洛迦的景观特征 |
2.1.3 补陀洛迦作为真实位置的出现 |
2.2 妙善公主传说与汝州香山寺 |
2.2.1 观音经典在中国本土的接纳和演绎 |
2.2.2 妙善公主: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 |
2.2.3 “香山模式”:观音祖庭汝州香山寺的出现 |
2.3 杭州上天竺寺与白衣观音 |
2.3.1 白衣观音感应与上天竺寺创建 |
2.3.2 “上天竺模式”的成熟:从碑刻到《香山宝卷》 |
2.3.3 上天竺寺与普陀山 |
2.4 普陀山的自然神性与传说构建 |
2.4.1 疑经中的观音本生与补陀洛迦 |
2.4.2 多层围合的神性场所 |
2.4.3 传说的历时性叠加 |
2.4.4 “普陀山模式”的传播与复制 |
2.5 布达拉宫:第二普陀山 |
2.5.1 三怙主圣山与《西藏镇魔图》 |
2.5.2 从森康噶布到布达拉宫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从单一中心到三大寺的叙事骨架 |
3.1 宝陀观音寺的单中心叙事 |
3.1.1 从宋代宝陀观音寺到观音道场的确立 |
3.1.2 宝陀观音寺与潮音洞形成的初期景观结构 |
3.1.3 《补陀落山圣境图》中的初期圣地叙事 |
3.2 晚明镇海禅寺建立后的双中心叙事 |
3.2.1 大智真融和“宝陀寺风波” |
3.2.2 前后寺的历史兴废和殿堂格局 |
3.2.3 从海潮庵到观音别院:寺院结构的复制与互补 |
3.2.4 “补陀洛迦山总图”和“普陀山图”反映的圣地格局变化 |
3.3 慧济禅寺的兴起与晚清三大寺格局的确立 |
3.3.1 从慧济庵到慧济禅寺 |
3.3.2 慧济禅寺的殿宇及格局特征 |
3.3.3 普陀山山境图反映的圣地格局 |
3.4 景观叙事的序列和主题 |
3.4.1 明清时期的观音与弥陀净土信仰 |
3.4.2 《普陀宝卷》与普陀山空间的民间想象 |
3.4.3 景观叙事序列和净土次第因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神圣化:叙事的血肉 |
4.1 传奇故事的空间演绎 |
4.1.1 从“梵僧燃指”“慧锷开山”到潮音洞灵感中心地位的确立 |
4.1.2 井——本土仙道传说的“物证” |
4.1.3 短姑道头:从“神迹”到“胜迹” |
4.2 景观的命名:空间由凡转圣的标志 |
4.2.1 山峰命名的来源 |
4.2.2 岛礁的命名与圣地发轫传奇 |
4.2.3 景点的命名与传奇的发展 |
4.3 洞穴景观的特殊感应与神圣性 |
4.3.1 自然的观瞻中的灵感示现 |
4.3.2 丹洞、礼佛洞和修行洞 |
4.4 普陀山十二景的意义与图像 |
4.4.1 普陀山十二景的文学描述 |
4.4.2 普陀山十二景图像的定形与传承 |
4.4.3 普陀山十二景的近当代流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作为叙事线索的香道 |
5.1 路径导引与情节编排 |
5.1.1 单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2 双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3 慧济禅寺兴起后的香道 |
5.1.4 香道发展模式与景点组织关系 |
5.2 香道的组景设计与进香体验 |
5.2.1 登岸:短姑道头埠 |
5.2.2 翻山:妙庄严路 |
5.2.3 越岭:香华街——几宝岭——玉堂街 |
5.2.4 登高:香云路 |
5.3 香道的命名及文字景观 |
5.3.1 香道命名的寓托性意义 |
5.3.2 香道沿线文字景观的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圣地景观的近当代演绎 |
6.1 民间主导的圣地景观实践 |
6.1.1 太子塔的修建和海岸牌坊的建成 |
6.1.2 印光法师住锡与道场影响力的扩大 |
6.1.3 民国和1980年代后的民间力量 |
6.2 中兴与圣地意义的接续 |
6.2.1 全山方丈妙善长老中兴普陀 |
6.2.2 露天南海观音像建成的特殊意义 |
6.2.3 思想变革中的传统礼俗和仪式 |
6.3 洛迦山:普陀山的“下山” |
6.3.1 洛迦山作为圣地附属地的出现 |
6.3.2 洛迦山叙事意义的建构 |
6.4 现代交通方式下朝山体验与空间的变化 |
6.4.1 轮船时代的来临 |
6.4.2 岛内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
6.4.3 游山线路的固化与寺庵景点的减少 |
6.5 旅游和传媒兴起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6.5.1 民国旅游中景观叙事的弱化 |
6.5.2 商业化的反思与当代旅游空间特征 |
6.5.3 传媒出版物影响下的圣地印象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余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普陀山岛地理信息基础资料 |
附录二 《华严经》善财童子访补陀落迦文本比较 |
附录三 佛经中补陀落迦景观的相关文本 |
附录四 普陀山三大寺发展年表 |
(3)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佛教的概念 |
1.3.2 甬舟地区的概念 |
1.3.3 风景区的概念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佛教在甬舟地区的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1 佛教在宁波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2 佛教在舟山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2 佛教与风景区的关系研究 |
1.4.3 佛教对甬舟地区寺庙园林的影响研究 |
1.4.3.1 寺庙园林的景观特征 |
1.4.3.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
1.4.3.3 寺庙园林空间研究 |
1.4.4 佛教对甬舟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1 佛教对宁波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2 佛教对舟山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5 小结 |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1.1 文献查阅法 |
1.6.1.2 实地调研法 |
1.6.1.3 学科交叉法 |
1.6.1.4 归纳总结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因素探究 |
2.1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的影响 |
2.2 僧人活动对风景区的影响 |
2.3 敬佛帝王对风景区的影响 |
2.4 崇佛士人对风景区的影响 |
2.5 信佛民众对风景区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 |
3.1 秦汉时期 |
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2.1 三国时期 |
3.2.1.1 稳定的社会环境 |
3.2.1.2 航运的发展 |
3.2.1.3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2.2 两晋时期 |
3.2.2.1 东晋名僧思想的转变 |
3.2.2.2 东晋名士的玄学思想 |
3.2.2.3 玄学与佛教合流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选址探索 |
3.2.3 南北朝时期 |
3.2.3.1 南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
3.2.3.2 南朝士人对佛教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3.3 南朝时期甬舟地区的僧人活动及寺院建设 |
3.2.4 小结 |
3.3 隋唐时期 |
3.3.1 历史背景 |
3.3.1.1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3.1.2 经济持续发展 |
3.3.1.3 地方兴修水利 |
3.3.2 佛法大乘之突起 |
3.3.2.1 禅宗(洪州禅)的发展、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 |
3.3.2.2 观音信仰的传入 |
3.3.3 隋唐时期僧人的传播活动 |
3.3.4 隋唐寺院的兴盛 |
3.3.5 隋唐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 |
3.3.6 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 |
3.3.6.1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3.6.2 金峨山风景区 |
3.3.6.3 东钱湖风景区 |
3.3.6.4 雪窦山风景区 |
3.3.6.5 五磊山—杜白湖风景区 |
3.3.6.6 达蓬山风景区 |
3.3.7 小结 |
3.4 五代吴越时期 |
3.4.1 历史背景 |
3.4.2 五代吴越时期寺院建设情况 |
3.4.3 五代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建设与分布 |
3.4.4 五代吴越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4.4.1 东钱湖风景区 |
3.4.4.2 雪窦山风景区 |
3.4.5 小结 |
3.5 宋元时期 |
3.5.1 历史背景 |
3.5.1.1 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
3.5.1.2 帝王官宦支持 |
3.5.1.3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加重 |
3.5.2 佛教派别的涌现与融合 |
3.5.2.1 天台宗的传入与中兴 |
3.5.2.2 禅宗鼎盛 |
3.5.2.3 律宗 |
3.5.2.4 净土宗 |
3.5.2.5 家家观音,户户弥勒 |
3.5.3 两宋寺院建设之兴盛 |
3.5.4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 |
3.5.5 两宋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5.5.1 月湖风景区 |
3.5.5.2 龙泉山风景区 |
3.5.5.3 灵山风景区 |
3.5.5.4 普陀山风景区 |
3.5.5.5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5.5.6 东钱湖风景区 |
3.5.5.7 雪窦山风景区 |
3.5.6 元代时期 |
3.6 明清时期 |
3.6.1 历史背景 |
3.6.1.1 明、清时期佛教政策 |
3.6.1.2 倭寇侵扰,“海禁”施行 |
3.6.1.3 帝王南巡,促进发展 |
3.6.2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6.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建设情况 |
3.6.3.1 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2 明清时期舟山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的修复与重建 |
3.6.4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6.4.1 普陀山风景区 |
3.6.4.2 招宝山风景区 |
3.6.5 小结 |
3.7 民国至今(1911年至今) |
3.7.1 历史背景 |
3.7.2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7.3 民国至今寺院发展情况 |
3.7.4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8 本章小结 |
4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
4.1 佛教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
4.1.1 山岳崇拜,因山择址 |
4.1.1.1 位于山下 |
4.1.1.2 位于山腰 |
4.1.1.3 位于山巅 |
4.1.2 依势筑院,借水造景 |
4.1.2.1 借湖景 |
4.1.2.2 借江景 |
4.1.2.3 借瀑景 |
4.1.2.4 借海景 |
4.2 佛教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 |
4.2.1 利用寺前香道组织空间序列 |
4.2.2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2.3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3 佛教对风景区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 佛教对宗教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1 佛教对景名、景联的影响 |
4.3.1.2 园林植物的选用与配置 |
4.3.2 佛教对山水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2.1 楹联匾额 |
4.3.2.2 以诗词点题 |
4.3.2.3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说 |
4.4 佛教影响下的特殊风景资源形式 |
4.4.1 摩崖石刻 |
4.4.2 浮屠(佛塔) |
4.5 本章小结 |
5 佛教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特殊建筑布局形式 |
5.1 甬舟地区寺院建筑布局形式的演变 |
5.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 |
5.2.1 佛寺的整体布局形式 |
5.2.1.1 因山就势,顺势而为 |
5.2.1.2 功能划分,布局合宜 |
5.2.2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 |
5.2.2.1 中轴线式布局 |
5.2.2.2 院落式布局 |
5.2.2.3 散点式布局 |
5.2.2.4 集锦式布局 |
5.3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 |
5.3.1 空间序列的组织 |
5.3.2 空间的对比 |
5.3.3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
5.3.4 园林化空间的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什麽是佛缘成语 |
第二节 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成语发展的影响 |
一、扩大词法模式范围 |
二、丰富成语构造素材 |
三、化用陈言形成新语 |
四、固有成语产生新义 |
五、佛语俗化变为成语 |
第三节 佛缘成语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一、佛缘成语来源与形成的研究 |
二、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
三、佛缘成语与佛教文化的研究 |
四、综合性研究与辞书编纂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佛缘成语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词汇学价值 |
一、形式变化的多样性 |
二、语义变化的特殊性 |
第二节 辞书学价值 |
一、厘清成语发展脉络 |
二、纠正辞书释义偏误 |
三、提供较早用例 |
第三节 文化学价值 |
一、探索佛缘成语生成的文化根据 |
二、揭示佛缘成语蕴寓的文化内涵 |
第三章 佛缘成语的生成 |
第一节 在线生成 |
一、翻译生成 |
二、撰述新创 |
三、中土新创 |
第二节 双音并合 |
一、并合中土双音词 |
二、并合梵汉双音词 |
三、并合佛教双音词 |
第三节 结构改造 |
一、増加语素 |
二、缩减整合 |
三、结构调整 |
四、改字换形 |
第四节 化用佛教典故 |
第五节 比喻凝固 |
一、由一个比喻凝固生成 |
二、由两个比喻凝固生成 |
第六节 佛化固有成语 |
一、沿用固有用法 |
二、沾染佛教文化色彩 |
第四章 形式演变(上):变体 |
第一节 概述 |
一、什麽是成语变体 |
二、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 |
三、变体与同义成语的区别 |
四、汉语成语变体的成因 |
第二节 变体的时代特徵 |
一、“经年累月”的来源及其变体的整理 |
二、优势变体的成因 |
三、变体的不平衡性与时代特徵 |
第三节 变体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
一、“韬光晦迹”的来源与变体 |
二、统计与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形式演变(下):分化 |
第一节 概说 |
一、什麽是分化成语 |
二、分化成语与变体的区别 |
第二节 成语分化的成因及类型 |
一、分化成语的形成原因 |
二、成语分化的类型 |
第三节 分化成语的形成方式 |
一、结构调整 |
二、语素替换 |
三、增加语素 |
四、省略语素 |
五、新造词形 |
第六章 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 |
第一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 |
一、社会发展: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 |
二、语境变迁: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 |
三、俗解异构:语义演变的催化剂 |
第二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特徵 |
一、语义泛化:语用范围扩大 |
二、语义俗化:佛教文化色彩脱落 |
三、逆向引申:从抽象到具体 |
四、改变方向:从隐含义向字面义转化 |
五、隐喻类推:语义演变的重要方式 |
第七章 佛缘成语演变专题研究 |
一、佛经比喻:“心猿意马”的生成 |
二、认知差异:“水乳”喻与“风浪”喻的分化 |
三、文化互动:“改邪归正”变体的衍生 |
四、语境变迁:“刀山剑树”的语义演变 |
五、社会动因:“点铁成金”的生成与演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主要引用古籍书目 |
附录:佛缘成语参考条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佛教美术中的蝙蝠翅人形图像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敦煌绢画《行道天王图》与蝙蝠翅人形图像的流传与存世 |
第一节 蝙蝠翅人形图像的存世情况 |
一、与毗沙门天组合的蝙蝠翅人形 |
二、与罗汉像组合的蝙蝠翅人形 |
三、与鬼子母组合的蝙蝠翅人形 |
第二节 晚唐《行道天王图》与最早的蝙蝠翅人形图像 |
一、毗沙门信仰与安西杀敌解围 |
二、毗沙门信仰下《行道天王图》的流行 |
第二章 关于蝙蝠翅人形的角色争论及其辨析 |
第一节 关于身份认定的诸种分歧 |
一、“雷公”说 |
二、“迦楼罗”说 |
三、鬼子母夜叉众 |
第二节 以“迦楼罗”为中心的蝙蝠翅人形身份辨析 |
一、蝙蝠翅人形明显不具备迦楼罗的几个特征 |
二、“迦楼罗”说的另一个缺陷是无法对毗沙门天王信仰之下的“持弓射蝙蝠翅人形”作出合理解释 |
第三节 以“雷公”为中心的蝙蝠翅人形身份辨析 |
一、雷公图像的核心特征与蝙蝠翅人形不符 |
二、蝙蝠翅人形的部分“雷公”特征只是因为借用了畏兽形象 |
第三章 蝙蝠翅人形的图像元素、特征及其渊源 |
第一节 蝙蝠翅人形图像基本特征来源于“畏兽”形象 |
一、关于“畏兽图”的记载 |
二、畏兽的基本图式未变,但名称存在争议 |
第二节 鸟首兽首等特征所具有的西亚、中亚元素 |
一、蝙蝠翅人形图像和西亚有翼兽的对比 |
二、关于鸟首或兽首的对比 |
第三节 与蝙蝠翅人形撒旦的图像元素对比 |
一、与蝙蝠翅人形相似的魔鬼撒旦 |
二、西方艺术中的“地狱图”与宋代绘画中的地狱小鬼对比 |
三、半兽半人赋蝙蝠翅与撒旦赋蝙蝠翅的内涵相同 |
第四章 蝙蝠翅人形图像与夜叉 |
第一节 人非人、畏兽与蝙蝠翅人形图像的关系 |
第二节 佛教美术中的蝙蝠翅人形应为夜叉 |
一、《鬼子母揭钵图》中出现的蝙蝠翅人形图像 |
二、蝙蝠翅人形的特征符合唐宋时期对夜叉样貌的描述 |
三、关于蝙蝠翅人形夜叉和小孩的组合 |
四、夜叉和毗沙门天的组合符合此前中国佛教造像的既有传统 |
五、飞来峰玉乳洞蝙蝠翅人形浮雕“夜叉传送舍利”有佛典和图像依据 |
第五章 宋元以来蝙蝠翅人形图像的继承及异域变异 |
第一节 元明清水陆画中蝙蝠翅人形的流变 |
第二节 蝙蝠翅人形夜叉在日本的误读与变异 |
一、日本祛邪绘中毗沙门天和钟馗作为祛邪大神出现 |
二、晚唐绢画《行道天王图》中应为借用钟馗形象持弓射杀夜叉 |
三、夜叉即天狗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宋濂涉佛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宋濂的佛教机缘及其佛教活动 |
(一)君师友人的影响 |
1.其师黄溍、柳贯、吴莱 |
2.其友危素、杨维桢 |
3.开国皇帝朱元璋 |
(二)方外交游 |
1.千岩元长 |
2.季潭宗泐 |
3.来复见心 |
4.元叟行端 |
(三)佛教活动 |
二、宋濂的佛教思想 |
(一)儒释结合 |
(二)教禅合一 |
(三)宋濂对佛教几个问题的看法 |
1.僧人是否应尽孝 |
2.僧人是否应着书传于后世 |
3.经营塔庙是否有漏因果 |
三、宋濂涉佛作品分类研究 |
(一)记 |
(二)赞 |
(三)序 |
(四)塔碑铭 |
四、宋濂涉佛文的价值 |
(一)沟通儒释 |
1.进一步打通了丛林与文坛的界限 |
2.拓宽了丛林与政坛的道路 |
(二)备续僧史 |
1.征信纪实的写作态度 |
2.宋濂涉佛文与明清僧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优填王旃檀瑞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优填王造像传说的起源 |
第一节 汉译佛教经典中记载的优填王造像传说 |
第二节 中土佛教史传文献中记载的优填王造像传说 |
第三节 印度考古资料中的优填王造像 |
第二章 优填王旃檀瑞像在中土的流布 |
第一节 鸠摩罗什从龟兹负来的檀像 |
第二节 南朝梁武帝所得的檀像 |
第三节 南朝孝武帝所得的檀像 |
第三章 敦煌莫高窟中有关优填王旃檀佛像的史迹瑞像画和瑞像图 |
第一节 敦煌莫高窟的优填王造旃檀佛像图 |
第二节 敦煌莫高窟的于阗媲摩城瑞像图 |
第三节 敦煌莫高窟的坎城瑞像图 |
第四章 对以优填王造像为题材的遗存的考察 |
第一节 金石材料中的优填王造像碑 |
第二节 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的优填王造像 |
第五章 优填王旃檀瑞像的社会影响 |
第一节 优填王旃檀佛像与佛教东渐 |
第二节 优填王旃檀瑞像对帝王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成果 |
致谢 |
(8)《儒林外史》中的南京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儒林外史》中的南京人及其叙事 |
第一节 “六朝烟水气” |
第二节 文人活动 |
一、莫愁湖湖亭大会 |
二、泰伯祠大祭 |
三、其他文人集会 |
第二章 《儒林外史》与南京礼俗 |
第一节 婚礼与葬礼 |
一、嫁娶礼仪 |
二、丧葬礼仪 |
第二节 祭祀礼仪 |
第三节 地方民俗 |
第三章 《儒林外史》与南京城 |
第一节 南京自然、人文景观 |
第二节 金陵景物图诗 |
第三节 南京文化景观 |
一、梨园文化 |
二、选书、刻书与科举文化圈 |
第四章 《儒林外史》与其他小说中南京叙事之比较 |
第一节 明清小说中的南京 |
一、表现南京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 |
二、描写南京名胜景观 |
三、表现秦淮风月 |
第二节 与《儒林外史》南京叙述的异同 |
一、具体呈现方式的不同 |
二、作者情感态度的不同 |
第三节 作者小说中南京书写的原因分析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附图 |
附录二、《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瑞丽傣族孔雀舞历史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三)研究范围及概念的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德宏瑞丽孔雀舞概述 |
(一)德宏瑞丽概况 |
(二)德宏瑞丽傣族族源及历史脉络 |
(三)孔雀舞起源的传说 |
(四)德宏瑞丽孔雀舞分布概况 |
二、瑞丽孔雀舞历史形态分析 |
(一)古寺庙壁画中“金那丽”舞蹈形态 |
(二)田野里走出的“嘎洛拥”舞蹈形态 |
(三)当代民间百花齐放的“活态艺术”孔雀舞 |
(四)瑞丽孔雀舞心态的形成 |
三、孔雀舞的舞台现状及历史新程 |
(一)孔雀舞的舞台现状 |
(四)孔雀舞的历史新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弃恶从善的阿育王(论文参考文献)
- [1]《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译注(三)[J]. 古格·扎巴坚赞,项智多杰,才让多杰,才华. 西藏研究, 2021(01)
- [2]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D]. 潘逸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3]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D]. 张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D]. 汤仕普. 贵州师范大学, 2019(12)
- [5]佛教美术中的蝙蝠翅人形图像源流探讨[D]. 陈媚.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6]宋濂涉佛文研究[D]. 胡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优填王旃檀瑞像研究[D]. 张妍婕. 兰州大学, 2019(08)
- [8]《儒林外史》中的南京叙事[D]. 彭周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9]吴地流通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宝卷研究[J]. 丘慧莹.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01)
- [10]瑞丽傣族孔雀舞历史形态研究[D]. 陈珊珊. 云南艺术学院,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