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需要的会计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孙蕊[1](2019)在《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会计重要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制约和指导着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相比于谨慎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其它会计原则,重要性原则应用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判断特性。但会计理论界对会计重要性一直缺乏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近些年来,国际会计权威组织开始关注会计重要性问题。2011年,欧洲证券市场机构(ESMA)发布了《财务报告中关于重要性考虑》的咨询文件,在界定重要性术语,主要信息使用者特征以及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重点针对会计政策、中期报告、附注披露等涉及重要性判断和决策的问题的考虑因素设置征求意见。为了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IASB在2015年发布了《IFRS实务声明:财务报表中重要性应用的征求意见稿》。同年,FASB也发布了有关于“重要性决定”(Materiality Determination)的一系列概念框架修订项目征求意见稿;2017年,为使得公司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信息编制方面更好地运用重要性判断,IASB制定并向公众发布《作出重要性判断的实务声明2》(Making Materiality Judgements:Practice Statement 2)。这一系列项目或声明反映出西方会计组织对重要性原则应用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完善重要性概念、尝试制定相关非强制性实务指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我国目前仅将重要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纳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尚未制定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实务应用方面的准则、解释或指引。随着近些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加快,以及企业经济业务和资本市场环境日益纷繁复杂,我国亟待对重要性原则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而且这对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保护都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是基于“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重要性基础理论构建—重要性判断及框架理论构建—重要性应用的实证检验—重要性应用指引制定建议”的研究脉络,按研究内容和性质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梳理和评述了有关重要性及判定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阐述了后续核心内容探讨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是基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应用与演化。第三层次是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并建立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判定的概念理论框架;这其中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会计重要性概念及作为信息质量特征特征的解析和重构,第二部分是探寻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第三部分是尝试分析重要性判定机制和判定标准,以及建立会计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四层次是重要性概念应用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自愿性重述和财务报告舞弊两个视角,分别检验关于错报重要性评估和内控缺陷定量重要性标准设定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第五个层次是分析我国建立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和提出设计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问题及相应研究结论按照次序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七个方面:第一,采用历史演进和制度演化经济学分析范式,梳理自古代簿记时代、近代会计时期和现代会计时期三个不同阶段重要性思想在会计中的应用和演进,并分析了会计重要性思想历经“自生自发性秩序—会计惯例—正式会计制度”的制度演化路径。会计重要性应用的演进过程是具有内在规律性的:首先,会计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化深深根植于一国经济社会制度与商业环境变迁,因而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和把握不能忽略社会发展与会计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活动,恰如其分地应用重要性原则可以提升会计信息处理效果和质量,有利于细化会计核算和收益计量,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最终提升企业业绩;此外,重要性的应用囿于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第二,通过比较分析会计重要性现有的不同定义发现,目前的重要性基本定义涵盖视角和可理解程度较低。在定义基础上,总结了重要性的概念特征可分解为三个维度:基于特定主体背景、信息使用者导向以及依赖于专业判断。结合重要性特征,并借鉴西方哲学价值理论、经济学效用理论等,对重要性相关概念进行重构:在本质属性和概念内涵的认识方面,会计重要性可以被表述为:基于特定主体环境下,是一种为满足主要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为导向的价值判断,在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程序发挥着制约和行动导向性作用;普遍运用形式反映在会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评估财务报表项目或事项等信息的错漏报是否会对财务报表整体表述造成重大影响。第三,阐释和分析了影响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外部环境。在宏观文化环境方面,一国会计文化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重要性水平评估和应用。树立良好的会计价值观可以通过二次投射作用,激励和驱动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标准规范来施行会计工作,使得会计制度和会计信念刚柔并济,共同影响着他们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最主要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此种环境对会计人员作出合法合规的职业判断起到强有力的约束和引导作用。而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其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最大影响是企业价值创造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使得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关心的会计报表信息发生改变,这进一步又对会计信息重要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财务报告编制中重要性应用提供了内部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约束指导着管理当局决策行为。第四,探讨了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和特征,借鉴西蒙“有限理性”理论,本文提出提高重要性判定质量的途径是加强程序理性,减少三类程序非理性偏差。优化重要性判定的质量,就需要加强规则理性,减少规则的不完备性;在加强认识理性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以弥补会计判断人员的“知识差”,借助于判断和决策辅助工具,弥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行为理性约束方面,为避免严重的行为非理性造成的重要性判定偏误,需要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保证管理层以及相关会计人员能够作出客观公允的判断。基于对重要性判定理论的探讨,构建了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第五,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重述公告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财务报表错报重要性程度对管理层财务重述行为意愿的作用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更倾向对于数量和性质重要性程度均较低的财务报表错报进行自愿性重述;相反被监管部门责令要求更正的公司财务报表差错的数量和性质均较严重;进一步发现若上市公司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则会减弱错报数量重要性程度对自愿重述的影响。第六,基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及重要性标准设定的相关理论,考察了2011-2017年度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首次设定未变更的内控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对后续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设定重要性定量标准的上市公司中,其首次设定内控缺陷重要性水平越低,则发生后续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越大,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两权分离度较高、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公司中显着。结论支持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很可能存在利用重要性标准的自利动机这一路径。第七,基于重要性及判定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分析了我国制定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我国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性决定了在实务中具体应用重要性时,更多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其一,会计准则执行、重要性职业判断和建立应用指引三者之间是存在双向逻辑互动关系的。其二,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建立,一定程度会提升不同利益相关者关于财务报表重要性应用问题的共同知识比重,有助于共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其三,会计重要性本质上是原则导向的价值判断,制定相关方“共识性”的应用指引可确保职业判断中隐性知识得到有效传递。设计应用指引需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差异性规定原则以及程序表现原则。最后在应用指引设计的主体内容、重要性判断的整体程序以及应重点明确的警示类条款三个方面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基于严谨的规范性理论分析,融合管理学、经济学和哲学视角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会计重要性概念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从而得出了有异于以往研究的观点。并对比分析重要性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的定位,提出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以上创新点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原则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二,会计重要性判定的理论研究。重要性判定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一大难点,国内鲜有关于这方面的相对系统的理论探讨。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重要性判定特征,数量、质量判断标准,以及判断机制的基础上,从加强程序理性、减少程序非理性偏差这一视角,提出了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路径,并尝试构建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以上创新之处可为会计人员在编报财务报告信息过程中更好地作出重要性判断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并对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提出设计建议。第三,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的探究。基于制度演化经济学视角,梳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进过程,总结了重要性思想运用与演进的三大规律。其创新之处在于从历史演进、会计技术和理论发展的层面,探索重要性思想的产生及其演进,这可以认为是对会计重要性系统、深入研究的一个逻辑性起点。第四,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重要性应用与财务重述行为的实证研究。在实证检验报表错报信息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影响时,本文通过手工收集我国上市公司以重大事项临时公告的形式披露的差错更正公告中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国内鲜有文献探索关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重述行为和错报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五,在探讨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水平设定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时,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制定内控缺陷认定的重要性定量标准是否具有治理作用,以及内外部治理环境对上述两者关系的影响。创新点在于,以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审计师对重要性判断的研究,很少从管理层视角来探究对于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标准设定与自利动机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关系,这对验证重要性定量标准的执行效果以及如何完善内控缺陷重要性标准具体设定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孙新宪[2](2014)在《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题目是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会计模式是会计实务体系的高度理论袖象,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为实现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是各要素最佳组合的体现。会计模式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从会计模式研究、企业会计模式研究再到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体现了其规律性、系统性与层次性。特别是基于国际财务会计报告准则框架,各国会计信息及其会计准则日益国际趋同,然而由于各国会计目标、会计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性质、科技水平、法律、文化等各异,因而各国会计模式除会计信息报告国际趋同外,其他部分仍将保持其各自特点而运行,百花齐放、各领风骚。本研究哲学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又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其会计逻辑起点是会计对象,其理论基础是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本文中吃、论点是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包括方个分论点,遵循"总论-分论-总论(结论)"逻辑思路,采用唯物辩证法、形式逻辑、实证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研究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本文共分9章。第1章导论。主要论述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国际国内文献回顾与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论文创新之处。第2章适应民航企业发展的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首先系统论述会计模式基本理论,其次与国外主要民航企业会计模式对比分析,再次分析了民航企业所处会计环垢基于民航企业会计实务,剖析了良航企业现行会计模式类型、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国家会计改革要求、国家民航发展战略、会计信息报告国际趋同及民航企业发展,提出构建良航企业t理型会计模式,包括内涵、特征、目标、原则、功能、构成要素、框架及运行等,其构成要素包括民航企业会计目标、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知巧管适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及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与未来展望,本文第3-8章主要围绕上述六个方面分别系统论述。第3章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基于系统论、信息论,首先从会计核算理论、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核算载体等H个维度系统论述该体系的巧涵与特征,其次剖析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借鉴了国外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先进经验,再次系统论述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包括重构基点、目标、原则、框架、重点及其实施,最后运用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法构建了民航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测度民航企业信息化水平,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南航信息化程度较高。第4章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基于系统论、控制论与知识管理。首先从会计管理内容、会计管理过程、会计管理手段=个维度论述该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其次剖析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现状、问题及原因,同时借鉴国外民航企业会计管理先进经验,再次系统论述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重构,包括重构基点、目标、原则、框架、重点及其实施,最后基于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开展了民航企业财务风险巧警实化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民航企业财务风险较小。第5章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基于系统论、控制论,首先系统论述该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其次剖析了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现状、问题及原因,同时就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进行国际比较,最后论述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会计规范体系重构,包括重构目标、原则、内容与重点及实施,建议国家制定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及民航企业相关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同时民航企业自身重在巧部会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第6章内部控制导向的良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基于系统论、控制论、企业组织理论,首先论述该体系的巧涵与特征,次借鉴国外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发展趋势为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再次就民航会计组织体系类型与企业核沁竞争力关系实化,研究结论表明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可提升民航企业心竞争力,最后论述巧部控制导向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包括重构目标、原则、内容与重点及实施。第7章国际化的良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运用系统论、企业国际化理论,首先论述该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其次剖析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现状、问题及原因,最后论述昏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包括重构目标、原则、要素与框架、重点及其措施。第8章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与未来展望。首先论述该模式运行外部环境保障,其次阐述该模式运行组织保障,再次论述该模式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最后述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国际化内涵及国际化运行展望。第9章研究结论、存在的不足与展望。首先归纳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其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分析与明确了未来继续深入研究的肉容与方向。本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旨在促进中国民航企业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王舰[3](2013)在《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进入智慧时代,数据、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以物联网、大数据和商务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它们也在加快会计电算化转型成会计信息化的脚步,迫使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本文从大会计观视角出发,坚持会计是一个人造系统,认同会计的本质是以经济活动的行为-价值形态为主要对象。由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会计面临着现实、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会计职能应该扩展和升级:立体动态反映、过程监管控制、信息资源整合、价值创造管理。同时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提出质疑:作为会计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否满足新会计职能的需要?进而得出会计信息系统亟需重构的结论。会计信息系统的重构应当坚持智能化、立体、动态的原则,并以信息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诺兰阶段模型、西诺特模型和米切模型所指出的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得到启示:会计信息系统还应当包括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在比较狭义会计信息系统和广义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会计信息平台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构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以满足会计职能转变的需要。勾勒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整体框架:在会计信息整合平台的基础上,对应立体动态反映和过程监管控制职能构建会计业务管理系统,对应信息资源整合职能构建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应价值创造管理职能构建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各个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进而在广义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对会计业务管理系统、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会计知识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四大子系统分别进行分析、设计,并提出整合、重构、优化等实施策略。最后在对四大子系统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刻画勾勒出信息平台的智能化、立体动态的特点。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是人机共建的平台,仅仅有系统设计并不能发挥平台的作用,还需要会计人的主动参与。为了顺应智慧时代的发展,满足构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需要,会计人需要在思维和行为上进行变革,并朝着智慧会计人方向发展,最终成为社会智者。本文还以A集团为案例对其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以本文构建的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思路对其提出改进意见。
温琳[4](2013)在《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中认为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一直以来是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企业越来越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现实状况下,以及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发展的理论背景下,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后,发现整个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领域呈现重实证研究,轻规范研究的局面。实证研究方法的采用虽然极大的丰富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领域,但是也面临着自身仍然无法很好解决的问题,例如多种选择、多种动机问题。大部分研究成果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作为研究的支撑,很少有研究试图从综合的视角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体系。因此,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同时采用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作为研究补充,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构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框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依托于企业理论的发展。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而会计本质上是一种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对经济活动的价值形态进行反映和控制,进而维护和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的管理系统。从企业的经营边界、资源边界、主体边界到会计的对象边界、资产边界、权益边界的转换器就是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一种行为,是行为主体采用一定的行为方式对会计政策选择客体所开展的活动过程,它依存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并受制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因此,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框架至少应该包括客体、主体、外部环境、目标、内部动因、行为偏好。①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是会计政策,而会计政策应是会计领域的规则,包括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正式会计规则和以会计惯例为核心的非正式会计规则两部分。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的关系更适合用交集的关系而不是子集的关系来诠释。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最初选择其实发生在内部利益相关者通过集体选择达成组织契约之时,组织契约的具体内容间接地决定了企业可以选择的正式会计规则的空间范围。而对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客体的具体范围的界定,一方面不能盲目的向外扩展,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硬的”会计选择中。②控制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最终控制权、经营控制权和作业控制权。内部利益相关者享有源于剩余分享权和最终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管理者享有源于经营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会计人员享有源于作业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这三类主体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即政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非会计类普通员工、审计人员构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③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目标是企业作为会计政策选择主体时期望达到的境地或者结果,其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应该定位于“权益保护观”,具体目标应定位为追求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外部性的最小化,其“外部性的最小化”应该是外部性承受者集合中每一类利益相关者承受的外部性的绝对值之和的最小化。④作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主体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管理者、会计人员,在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动因驱动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甚至在同一类利益相关者内部也会出现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例如投入资源种类、分享剩余收益形式、最终控制权大小存在差异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CFO和以CEO为主的其他高管之间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并不完全相同。企业除了受内部动因驱动会产生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外,在政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非会计类普通员工、审计人员构成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也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偏好。在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框架后,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了部分结论的证据支持。
王娟[5](2011)在《基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决中国企业创新投入动力不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而中国企业目前在创新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和能力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障碍,这严重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动力的释放和能力的发挥。会计作为影响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机制,就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因此,以充分发挥会计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功能为研究目标,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会计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制度学、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就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和途径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这对于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完善技术创新的支持体系、指导创新管理实践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研究揭示了“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和路径”。首先,从会计与社会资源配置、会计与社会资源利用、会计与宏观经济运行三个方面对会计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从科技创新与会计的关系、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自主创新活动的特殊性、会计的专业特性和功能等方面论证了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分析了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和路径。支持机理为:会计→信息、控制功能→有关各方决策及决策实施→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资源利用→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活动。支持路径主要有三条:面向企业创新内部主体的微观激励;面向创新要素主体的微观激励;面向创新制度环境的激励。2.从会计的控制维度研究了如何发挥会计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会计可以通过其控制职能,管理创新成本、降低创新风险,从而提高创新效率,激发企业及内部各部门和人员的创新动力。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会计控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采用调查研究和档案研究法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会计控制现状进行了描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构建了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相适应的会计控制理论模型,并对与其相匹配的组织、制度、人力资本、信息系统建设等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3.从会计的信息披露维度研究了如何发挥会计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首先从理论上对信息披露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一方面,随着技术创新在企业价值创造中核心地位的确立,与其相关的人力资源、技术以及客户等无形资产由于识别、确认和计量难题,使得增加创新相关信息披露成为目前解决现行财务报告无法满足外部投资者需求的唯一选择;另一方面,创新信息披露可以通过触发声誉机制、防御性信息披露、获取“质优价廉”的要素等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人才等压力。其次,以中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自主创新信息的披露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分别从改善企业自主创新信息的需求环境、增强企业自愿提供自主创新信息的动力、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信息披露的规范和引导等三个方面就如何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信息的披露效果提出了建议与对策。4.从会计的制度建设维度研究了如何发挥会计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会计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包括会计制度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创新投资活动的激励以及会计制度与企业自主创新鼓励政策的协同;其次,以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为对象调查研究了其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现状;再次,以我国技术创新税收政策为例,对新会计准则与技术创新税收政策的协同状况进行了考察;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会计配套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会计配套制度的思路与对策,并对制度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李文美[6](2009)在《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问题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但导致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出现缩水,而且存货价值和应收款项也面临减值计量问题。在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更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曾有学者指出资产减值对企业财务有巨大影响,有时达到销售收入的22%,长期资产总额的12%,利润的10倍左右,这也表明企业为什么对资产减值如此关注,监管层对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披露如此重视的原因。首先,本文应用现代产权理论分析了法人产权和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但是由于人脑的有限信息处理能力和大脑模块分工会形成多重自我,因此规则的制定和实施都是有限理性的。在此基础上,从资产的本质研究入手,通过对资产减值内涵的分析,得出资产减值的实质既是资产未来变动确认观的体现,也是资产不同计量属性之间差异的结论。其次,本文研究了资产减值的规则性有限理性产生动因,并以2005~2007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不可转资产减值计提额及其余额在三年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规则性有限理性是由于规则制定主体理性的有限性和知识的相对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制度成本的限制而产生的。通过对2005~2007年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计提程度和计提额的研究表明,计提范围排在前两位的始终是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可转资产减值的计提额和余额远远大于不可转资产的计提额和余额;2006年不可转资产减值的计提额和余额无论是从总体样本或者分行业样本分析与2005年和2007年都不存在显着差异。再次,本文研究了资产减值的技术性有限理性产生动因,通过对2004~2008年上市公司公布的更正公告分析,事实表明技术性有限理性主要是由于疏忽大意和过分自信造成的。本文明确提出了将会计职业判断过程中的技术性有限理性划分为过失性有限理性和非过失性有限理性,并且以《中国资讯行——上市公司数据库》中2004年至2008年的更正公告为例,剖析了企业发布更正公告的原因。最后,论文研究了资产减值的行为性有限理性的产生动因和影响因素。研究认为,行为性有限理性是由于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监管不严和惩罚不力而产生的。本文以2004~2008年违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约37.20%的公司反复违规,而且约有17.77%的公司一年后再次违规受处罚,同时发现第一次处罚较轻的公司再次受处罚比重达80.52%,因此本文提出加强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的建议。研究表明扭亏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额与微亏企业的计提额有显着差异,管理层变动只有个别年份对照组间存在显着差异,而增发并没有找到证据表明经营者会利用资产减值披露结果理性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减值的计提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审计意见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是方向不一定;与资产规模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政治成本假说不适用于我国情况;而资产负债率对资产减值的计提有显着的降低作用,但并不是每年都显着。但是分行业研究除了制造业与总体样本的结果较为接近外,其他行业的回归结果却存在很大差异。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具有改进价值的政策建议:强化充分博弈程序,以减少规则性有限理性;完善监管,以减少行为性有限理性;加强会计职业人员的培训,以减少技术性有限理性。
佟爱琴[7](2008)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及其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知识型企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已有取代物质资本进而成为企业生产力关键因素的趋势。然而,由于制度的滞后性,尚未确立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公司治理结构也存在着明显缺陷,人力资本并未得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回报,根植于传统工业经济的会计核算系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制度亟待创新,以保障人力资本所有者应有的权益,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高效率经营。本文试以现代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剩余索取权出发,将经济学、财务学、会计学及法学等联系并融合起来,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人力资本计量及其相关制度创新问题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的研究,建立适应知识型企业运营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建立起高效的运营机制,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本这一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基于人力资本计量的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会计制度的创新顺应了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移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和探讨人力资本介入治理、价值计量及其制度创新,既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本文把知识型企业作为研究主体,以产权思想作为逻辑基础,从企业剩余索取权出发,提出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二元主体论”,由“物质至上观”演进到“共同治理观”,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人力资本间接计量方法,构建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模式、收益分配模式与会计核算模式;人力资本价值的合理计量是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和技术前提,产权制度是基础,分配制度是目的,会计制度则提供技术支持。论文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如下:(1)通过分析企业的剩余权分布和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安排问题,得出由物质资本股东拥有企业全部剩余索取权只是分析框架下的一个特例,真正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对剩余索取权分配比例的内在因素是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稀缺性,他们各自所承担的风险的差别以及公司治理对资本收益的安排。其结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剩余收益的分享比例不断上升。(2)现有文献关于人力资本的界定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导致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产生泛化和模糊的倾向,使与人力资本相关的一些理论拓展产生了障碍。本文以资本的产权归属作为逻辑主线,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应界定为大概念,即广义的人力资本包含智力资本与其他衍生资本,从而为人力资本理论的拓展研究铺平道路。(3)把人力资本置于知识经济理论中,分析得出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成为必然。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强势地位,导致知识型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出现新的转变,必然要求通过人力资本股权化来与物质资本共享企业所有权,主张实施人力资本联合物质资本的“二元主体”共同治理。(4)提出一套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操作性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定价应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指出目前居于主流的人力资本产出计量法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但企业的产出(绩效)却可以协助判断人力资本“内在价值”在企业实际运行中的有效发挥程度。主张人力资本定价采用基于市场博弈的间接定价模式: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部分由劳动力市场博弈确定,股权性人力资本的增值部分由资本市场通过股票期权模型加以动态计量。提出看涨期权模型计量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而看跌期权模型计量人力资本的“整体内在价值”,主张看跌模型才应是企业计量人力资本适宜采用的股票期权模型,并应通过“模糊计量”对“整体内在价值”进行修正,从而得出人力资本在企业中发挥出来的“实际价值”;在以上整体计量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的基础上,主张运用“谈判论”确定个体人力资本价值,尝试性地解决目前很少有人从个体角度合理计量人力资本价值的难题。(5)人力资本的产权界定是分配制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现有文献未能同时考虑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和利益,本文基于两维角度系统分析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并进而指出应拓展包含人力资本产权的产权制度安排;构建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公司治理新理论模式,其主要应该体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公司制度安排中的平等地位,企业应成为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的平等合约。企业的控制权归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所有,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体现各自的利益,通过企业控制权分配实现相互制约。(6)构建了共同治理观下的剩余收益的分配新模式。借鉴经济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突破传统财务理论中将企业剩余收益界定为税后收益的狭窄视野,按广义资本收益的思路,在考虑人力资本保全的基础上,界定了共同治理逻辑下的剩余收益。人力资本的增值性收益与物质资本股东的股利、债务资本的利息一起作为剩余收益分配,并且扣除顺序上都位于所得税之后,债务资本的收益即利息不再具有抵税功能,和其他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在税收方面处于了平等的地位,以合理反映共同治理观下的剩余收益的分配。(7)改进现有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使其符合共同治理观。提出会计制度创新的方向应借助资本市场计量视野向不确定性会计范式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应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建立以新会计等式为基础的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体系;“渐进式”思路是会计范式创新比较合适的现实选择;以人力资本的价值运动为基点,提出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人力资本需要进行合理摊销,会计核算系统的设计与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应着重体现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共同治理观”;对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体系,结合案例运用,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核算框架结构。由于基于“二元主体”的共同治理逻辑计量人力资本以及将人力资本合理纳入企业制度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一个颇具难度的课题,所以渐趋成熟可供参考的已有相关研究不多,但是现实的困惑和理论的薄弱使得它们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限于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本文仅是一次尝试性的创新研究,难免还存在诸多不足及局限。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和有识之士加入到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中来,从而丰富和完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及其制度创新的相关研究。
代金宏[8](2008)在《会计逻辑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角度,比如从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之,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相应地,从逻辑视角去研究会计,也是一个可行的角度,笔者称之为“会计逻辑研究”。具体而言,在逻辑视角下,研究思路会更为清晰,即会计理论都采用一定的逻辑形式来体系化会计理性认识,采用的逻辑形式无非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及其衍生形式。可以说,会计逻辑研究就是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理论知识来研究会计,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构造一种会计的逻辑框架,营造一种会计的逻辑范式,进而更好地指导、预测和认识会计事物。本论文以逻辑理论为基础,以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思维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结合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和会计研究的实践,对会计工作的逻辑思维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正文由五大部分、8章组成。分别为:第一部分,本文的导论,包括第1章会计逻辑研究概述。主要任务是界定会计逻辑研究的涵义、对象、理论基础、目标、功能和内容。第二部分,会计概念研究,包括第2章和第3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和核心。其中,第2章界定会计概念的涵义、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继而明确会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重视会计术语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发展方向。第3章是对会计概念体系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为界定会计概念体系的涵义、会计基本概念、构建会计概念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尝试对会计概念体系进行重构。正如上文提及,该部分是本论文的基础所在,所以该部分占有较大的篇幅和笔墨。第三部分,会计判断研究,包括第4、5章。其主要内容为:第4章首先就会计判断和会计概念的关系做了一个本源的分析,提出会计判断是会计概念的发展之必然,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会计判断的涵义、内容、要素、逻辑特征和规则。第5章是会计判断的实例,分别对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理论判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紧密联系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行较详细的探讨。第四部分,会计推理研究,包括第6、7章。其中,第6章为会计推理的基础研究。首先就会计推理和会计概念、会计判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会计推理是会计概念和会计推理的必然延伸,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会计推理的涵义、类型、要素,并重点详述常见的几种会计推理形式,给出规则,联系新会计准则举出实例。第7章为会计论证和会计假说,其实质是会计推理的复杂化和高级阶段,其主要内容为界定定义、给出规则和结合相关的会计问题给出实例。第五部分,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和能力培养,包括第8章。其主要内容为:给出四大基本规律、规则和要求,继而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会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贺云龙[9](2008)在《无形资本会计论》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和社会经济增长主要受无形资本驱动的论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无形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也引起了经济学者们浓厚的研究兴趣,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并未对“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本进行有效的反应和监督。因此,研究无形资本会计,探讨并构建合理的无形资本会计理论结构和方法体系,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从无形资本的所有者权益属性入手,对无形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理论结构以及无形资本的确认、计量、记录和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和动因、无形资本相关概念的界定、无形资本会计理论评述以及无形资本会计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等内容;第二章为无形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企业性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无形资本循环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与无形资本会计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三章为无形资本会计的理论结构,主要论述无形资本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无形资本会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思路以及无形资本会计假设、目标、信息质量特征、要素等问题;第四章为无形资本的确认,主要论述会计确认理论、无形资本的确认前提和无形资本确认的“彩色模式”;第五章为无形资本的计量,主要论述无形资本计量理论结构、内涵、原则、模式和方法;第六章为无形资本的记录,主要论述核心层次无形资本的记录差异、账户设置、账务处理以及紧密和松散层次无形资本的记录;第七章为无形资本信息披露,主要论述信息披露规范和内容、信息披露内容的改进建议、无形资本信息披露原则、无形资本信息披露的两种模式以及紧密、松散层次无形资本信息披露等问题;第八章为研究结论及展望。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构建无形资本会计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在于其有利于不断完善会计理论和方法;也是会计信息生成机制转换的需要。无形资本会计的实践意义在于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不断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需要。(2)企业性质理论奠定了企业作为法人主体从事合法经营的基础,即物质资本和无形资本。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性质的描述只关注物质资本生产要素对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作用。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性质分析是无形资本生产要素确定的最初萌芽。无形资本生产要素的确定涉及资源基础与企业能力理论、企业关系与社会资本理论和道德资本理论。这些理论确定了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能力资本、品牌资本、专有技术资本、关系资本和道德资本等无形资本生产要素。(3)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会计信息生成机制的导向转换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即会计信息生成机制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换。在需求导向机制下,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决定了其特别关注企业无形资本信息,而企业具有提供无形资本信息的内在动力。(4)无形资本会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系统内外因素的耦合”。以“系统内外因素耦合”观为起点构建了无形资本会计理论结构,确定了无形资本会计理论各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5)无形资本会计假设在遵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上,对每个假设都赋予了新的涵义。无形资本会计的总体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即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无形资本信息。无形资本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约束条件为成本效益,首要层次为有效需求性、次要层次为决策有用性、第三层次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将无形资本划分为显性无形资本和隐性无形资本的基础上,确定了显性无形资本会计要素包括土地使用权资本、知识产权资本、特许经营权资本和经营能力资本;隐性无形资本包括品牌资本、关系资本、道德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6)无形资本的确认是建立在会计确认的“彩色模式”基础之上,按照“彩色模式”将无形资本确认划分为核心、紧密和松散层次。核心层次无形资本包括土地使用权资本、知识产权资本、特许经营权资本和经营能力资本。紧密层次无形资本包括品牌资本和关系资本。松散层次无形资本包括道德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7)无形资本计量是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选择无形资本计量对象要素和合理的计量属性,运用相关的计量方法,从而确定无形资本计量对象应记录和报告的数量或金额的过程。无形资本计量单位的选择不应受单一货币计量单位的约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计量单位。无形资本计量属性的选择强调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对人力资本、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进行客观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形资本现值计量方法和分期超额收益累计法,前者包括以企业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方法和净资产超额收益现值法。在对三种无形资本计量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无形资本价值计量方法的现实选择为分期超额收益累计法。(8)核心层次无形资本记录包括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两方面的内容,紧密和松散层次无形资本记录只在备查簿中记录相关的内容。(9)无形资本信息披露应遵循成本效益、自愿披露、全面性、协调一致性和重要性原则。核心层次无形资本信息披露的理想模式包括主要报表加附注信息披露模式和独立报告模式。主要报表加附注模式是在传统会计报表和附注的基础上增设相关栏目以反映核心层次无形资本信息;独立报告模式是以独立的报表来反映核心层次无形资本信息。核心层次无形资本信息披露的两种理想模式解决的是无形资本信息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紧密、松散层次无形资本信息披露在信息披露的前提、方式、手段和内容等几方面与传统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信息披露解决的是无形资本信息披露的固有特性问题。无形资本会计是一个创新性的研究领域,本文仅在创建无形资本会计理论体系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文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恳请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
罗会亮[10](2005)在《知识经济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美国FASB公布首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后,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纷纷效尤。在国际会计界,制定严密、内在一致的概念框架用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1992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2005年6月2同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两份准则都试图作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尽管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做了很大的改进,但笔者认为,我国真正意义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尚未完成,改进后的会计准则对会计环境变化的考虑不够,不具前瞻性,对具体会计准则的指导作用不够强。 本文研究知识经济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对知识经济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回顾了国内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过程及知识经济下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第3章,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侧重从会计环境出发研究其对会计理论的影响,将知识经济视为最重要的会计环境因素,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准则—环境理论,其必然也会影响到会计理论的研究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深入,会计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第三部分包括第4、5章,是本文的主体,研究知识经济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从“决策有用观”出发,研究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财务报告等基本概念,认为会计假设应该包括不确定性假设,对会计计量提出复合计量的概念,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之一,构建知识经济下的财务报告。
二、知识经济需要的会计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需要的会计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1)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会计重要性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
三、重要性问题研究评析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西蒙有限理性理论 |
二、现代决策理论 |
三、不确定性与风险方面理论 |
四、心理学认知偏差理论 |
五、管理控制中关于会计系统控制方面的理论 |
六、自愿性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会计重要性思想及制度演化 |
第一节 古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原始簿记时代重要性思想的产生 |
二、中世纪庄园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三、古代“官厅会计”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第二节 近代会计时期重要性思想 |
一、复式簿记重要性思想的体现 |
二、股份制公司会计重要性的应用 |
三、工业革命时期会计重要性的运用 |
第三节 现代会计时期重要性相关制度 |
一、会计重要性研究的理论准备 |
二、西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确立 |
三、西方重要性会计准则或指引的制定与发展 |
第四节 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分析 |
一、会计重要性制度演化路径 |
二、会计重要性运用与演化的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计重要性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
第一节 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及特征 |
一、会计重要性相关概念 |
二、重要性概念的特征 |
第二节 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二、会计重要性的本质: 一种价值判断 |
三、会计重要性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三节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信息质量特征:重要性 |
一、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出 |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重要性 |
三、重要性与其它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关系 |
四、满足重要性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会计重要性应用的环境因素 |
第一节 会计文化与价值观环境 |
一、东西方会计文化对会计判断的影响差异 |
二、会计价值观影响重要性职业判断 |
第二节 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环境 |
一、资本市场会计监管核心: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
二、信息披露重要性水平的设定要求 |
三、不同行业信息披露重要性标准规定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化环境 |
一、“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
二、商业模式影响使用者共同会计信息需求 |
第四节 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环境 |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本质”的观点 |
二、重要性原则应用的内部制度保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性判定理论探讨与框架构建 |
第一节 重要性判断标准、机制与特征 |
一、影响重要性判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
二、重要性判定机制的简要分析 |
三、会计重要性判断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重要性判定的优化:程序理性视角 |
一、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权衡与替代 |
二、程序理性视角判断偏差的产生 |
三、提升重要性判断质量的途径 |
第三节 财务报告重要性判断框架构建 |
一、会计重要性应用的原则导向 |
二、财务报告重要性职业判断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要性判断对自愿性财务重述的影响 |
第一节 TD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
二、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情况 |
四、案例分析结论及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一、财务重述相关文献回顾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的选取 |
三、回归模型的选择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主要回归结果 |
三、内生性问题处理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实证研究结论及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定量标准与财务报告舞弊 |
第一节 制度背景与研究路径 |
一、我国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 |
二、内控缺陷重要性认定标准的治理作用 |
三、管理层重要性标准设定的机会主义动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回归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单变量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
三、实证回归结果 |
四、截面测试与进一步分析 |
五、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
六、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制定我国重要性应用指引的必要性及建议 |
第一节 制定重要性实务应用指引的必要性 |
一、重要性判断、会计准则与应用指引的内在关系 |
二、建立会计重要性判断的共同知识 |
三、应用指引确保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 |
第二节 重要性应用指引整体设计的建议 |
一、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主要原则 |
二、重要性应用指引设计的几点问题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性和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逻辑起点是哲学关于“一般和个别”辩证关系 |
1.1.2 会计模式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关系 |
1.1.3 民航企业会计模式在企业会计模式中的地位与深层思考 |
1.1.4 国家民航发展战略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与评价 |
1.3.1 国内外会计模式研究文献回顾与评价 |
1.3.2 国内外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文献回顾与评价 |
1.4 本文研究理论基础 |
1.4.1 系统论 |
1.4.2 信息论 |
1.4.3 控制论 |
1.5 本文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
1.6.1 本文结构 |
1.6.2 本文研究框架 |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7.1 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会计模式基本理论 |
1.7.2 丰富了企业会计模式理论 |
1.7.3 提出了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特征及其体系框架 |
1.7.4 系统研究了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五大体系及其运行 |
第2章 适应民航企业发展的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 |
2.1 会计模式基本理论 |
2.1.1 会计模式起源及影响因素 |
2.1.2 会计模式概念理论 |
2.1.3 会计模式目标理论 |
2.1.4 会计模式特征理论 |
2.1.5 会计模式功能理论 |
2.1.6 会计模式分类理论 |
2.1.7 会计模式构成要素理论 |
2.1.8 会计模式框架理论 |
2.1.9 会计模式结构理论 |
2.1.10 会计模式运行理论 |
2.1.11 会计模式发展理论 |
2.1.12 企业会计模式理论 |
2.2 国内外民航企业会计模式比较 |
2.2.1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民航会计规范 |
2.2.2 国外民航会计模式 |
2.2.3 中国民航企业会计模式 |
2.2.4 中外民航企业会计模式比较 |
2.3 民航企业会计实践的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现状整体分析 |
2.3.1 基于民航企业会计实践的民航企业会计模式宏宏微观背景分析 |
2.3.2 基于民航企业会计实践的现有会计模式调查 |
2.3.3 中国民航企业现有会计模式特点 |
2.3.4 民航现有会计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
2.4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构建 |
2.4.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提出 |
2.4.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内涵 |
2.4.3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特征 |
2.4.4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构建目标 |
2.4.5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构建原则 |
2.4.6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功能 |
2.4.7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框架 |
2.4.8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构成要素 |
2.4.9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分类 |
2.4.10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运行与发展展望 |
第3章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
3.1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内涵与特征 |
3.1.1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内涵 |
3.1.2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特征 |
3.2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现状 |
3.2.1 国内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基本情况 |
3.2.2 国外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基本情况 |
3.2.3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评价 |
3.3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 |
3.3.1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目标 |
3.3.2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原则 |
3.3.3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构成要素 |
3.3.4 开放性的民航企业会计核算体系重构重点及实施 |
3.4 民航企业会计信息化测度实证研究 |
3.4.1 企业会计信息化测度相关文献综述 |
3.4.2 民航企业会计信息化测度与测度评价指标 |
3.4.3 民航企业会计信息化测度实证研究 |
第4章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 |
4.1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内涵与特征 |
4.1.1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内涵 |
4.1.2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特征 |
4.2 国内外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现状 |
4.2.1 国内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现状 |
4.2.2 国外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现状 |
4.3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重构 |
4.3.1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构建目标 |
4.3.2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
4.3.3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构成要素与框架 |
4.3.4 知识管理型的民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重点及实施 |
4.4 基于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的民航企业会计财务风险预警实证研究 |
4.4.1 民航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 |
4.4.2 实证方法及实证模型选择 |
4.4.3 实证过程与实证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5章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 |
5.1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内涵与特征 |
5.1.1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内涵 |
5.1.2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特征 |
5.2 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现状 |
5.2.1 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现状 |
5.2.2 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国际比较 |
5.2.3 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评价 |
5.3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重构 |
5.3.1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重构目标 |
5.3.2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重构原则 |
5.3.3 政府主导型的民航企业会计规范体系重构内容与重点 |
第6章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 |
6.1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内涵与特征 |
6.1.1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内涵 |
6.1.2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特征 |
6.2 民航会计组织体系内部控制导向发展趋势 |
6.2.1 国外先进航空会计组织体系 |
6.2.2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发展趋势 |
6.3 民航会计组织体系类型与核心竞争力关系实证分析 |
6.3.1 民航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
6.3.2 会计组织体系与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关系实证分析 |
6.4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 |
6.4.1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目标 |
6.4.2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原则 |
6.4.3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构成要素与框架 |
6.4.4 内部控制导向的民航企业会计组织体系重构重点与实施 |
第7章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 |
7.1 国际化的民航会计人才体系内涵与特征 |
7.1.1 国际化与民航企业会计人才的关系 |
7.1.2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内涵 |
7.1.3 国际化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特征 |
7.2 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现状 |
7.2.1 中国会计人员整体现状 |
7.2.2 民航企业会计人员现状 |
7.3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 |
7.3.1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目标 |
7.3.2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原则 |
7.3.3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构成要素与框架 |
7.3.4 国际化的民航企业会计人才体系重构措施 |
第8章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与未来展望 |
8.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环境 |
8.1.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外部环境 |
8.1.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内部环境 |
8.1.3 完善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环境对策 |
8.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组织保障 |
8.2.1 民航企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
8.2.2 组织学习与内部宣传 |
8.3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制度化与规范化 |
8.3.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制度化 |
8.3.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规范化 |
8.4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国际化与展望 |
8.4.1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国际化内涵 |
8.4.2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运行的未来展望 |
第9章 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结论、不足与研究展望 |
9.1 民航企业会计模式主要研究结论 |
9.2 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 |
9.3 民航企业管理型会计模式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附录1 民航企业会计部门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提纲 |
附录2 2012年底中国主要航空公司会计人员等数据调查统计表 |
(3)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评述 |
1.3.1 信息技术对会计影响的相关理论研究 |
1.3.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
1.3.3 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理论研究 |
1.3.4 信息系统平台方面的研究 |
1.3.5 会计信息系统新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主要内容、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信息空间理论 |
2.1.3 人机系统—大成智慧理论 |
2.1.4 3I 理论 |
2.1.5 知识螺旋(SECI)模型 |
2.2 技术基础 |
2.2.1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
2.2.2 商务智能 |
2.2.3 技术领域的新 3I |
3 会计信息系统重构应对会计的挑战 |
3.1 社会环境影响 |
3.2 传统会计面临挑战 |
3.2.1 理论的挑战 |
3.2.2 现实的挑战 |
3.2.3 来自技术的挑战 |
3.3 应对挑战:会计职能的转变 |
3.3.1 立体动态反映 |
3.3.2 过程监管控制 |
3.3.3 信息资源整合 |
3.3.4 价值创造管理 |
3.4 反思:如何实现会计职能的变革 |
3.5 对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质疑与思考 |
3.5.1 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现状 |
3.5.2 对现有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质疑 |
3.5.3 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思考 |
3.6 小结 |
4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构建设想 |
4.1 构建的原则 |
4.1.1 智能化 |
4.1.2 立体 |
4.1.3 动态 |
4.2 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的理论支撑 |
4.2.1 人的感知、抽象和反映能力 |
4.2.2 数据空间——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 |
4.2.3 信息资源空间——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构建依据 |
4.2.4 知识空间——会计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依据 |
4.2.5 信息空间理论的延伸:三维空间的运动 |
4.3 来自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的启示 |
4.3.1 信息系统方法论 |
4.3.2 诺兰阶段模型与会计电算化 |
4.3.3 西诺特模型与会计信息资源管理 |
4.3.4 米切模型与会计知识管理 |
4.4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提出 |
4.4.1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概念的提出 |
4.4.2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定义 |
4.4.3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构成 |
4.4.4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科学性及价值性验证 |
4.5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整体框架 |
4.6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4.7 小结 |
5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构建 |
5.1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构建 |
5.1.1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概述 |
5.1.2 改进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会计业务管理系统 |
5.1.3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设计 |
5.1.4 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实施 |
5.2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
5.2.1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
5.2.2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
5.2.3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
5.2.4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
5.3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
5.3.1 会计知识管理概述 |
5.3.2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
5.3.3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
5.3.4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
5.4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
5.4.1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
5.4.2 传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4.3 改进传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
5.4.4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
5.4.5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实施策略:低风险策略 |
5.5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各子系统之间的整合 |
5.5.1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与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关系 |
5.5.2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与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的关系 |
5.5.3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与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 |
5.5.4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5.5.5 会计信息整合平台整合各个系统 |
5.6 小结 |
6 人机共建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 |
6.1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的人机结合 |
6.1.1 计算机的优势及不足 |
6.1.2 人机结合的作用 |
6.2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下会计人思维变革 |
6.2.1 互联网影响人类思维 |
6.2.2 会计人思维转变 |
6.3 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下会计人行为变革 |
6.3.1 从数据采集到数据挖掘 |
6.3.2 从信息反映到价值整合 |
6.3.3 从简单服从到执业质疑 |
6.3.4 从依赖软件到实现自包 |
6.4 小结 |
7 A 集团案例分析 |
7.1 A 集团会计信息化的背景 |
7.2 A 集团会计信息化战略及目标 |
7.3 A 集团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
7.4 A 集团会计信息化优化措施 |
7.4.1 A 集团会计信息平台的基本架构 |
7.4.2 A 集团会计信息平台优化措施 |
7.5 基于会计信息化的 A 集团费用报销优化 |
7.5.1 A 集团传统费用报销整体流程 |
7.5.2 A 集团费用报销整体流程优化方案 |
7.5.3 费用业务的详细流程设计 |
7.5.4 费用报销模块填制日常费用报销单 |
7.5.5 费用报销数据流程图 |
7.6 基于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 A 地产公司知识管理方案 |
7.6.1 A 地产公司的知识管理概述 |
7.6.2 A 地产公司的会计知识管理 |
7.7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关于会计知识管理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2:图目录 |
附录 3:表目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贡献 |
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国内规范研究文献回顾 |
2.1.2 国内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3 文献述评 |
3 企业、会计、会计政策选择 |
3.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的本质及边界 |
3.1.1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1.2 基于契约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1.3 基于战略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1.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起点——会计的本质及边界 |
3.2.1 会计的本质 |
3.2.2 会计的边界 |
3.3 从企业边界到会计边界的转换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和主体 |
4.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 |
4.1.1 会计政策的涵义 |
4.1.2 会计政策的多样性特征 |
4.1.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范围 |
4.1.4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客体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
4.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 |
4.2.1 控制权的进一步探索 |
4.2.2 内部利益相关者享有源于剩余分享权和最终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
4.2.3 管理者享有源于经营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
4.2.4 会计人员享有源于作业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
4.3 本章小结 |
5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目标和动因 |
5.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 |
5.1.1 社会公共资源的拥有者——政府 |
5.1.2 财物资源的拥有者——债权人 |
5.1.3 关系资源的拥有者——供应商和顾客 |
5.1.4 人力资源的拥有者——非会计类普通员工 |
5.1.5 一类特殊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影响环境——审计人员 |
5.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 |
5.2.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目标的涵义 |
5.2.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目标 |
5.2.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具体目标 |
5.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
5.4 本章小结 |
6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1 内部动因驱动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 |
6.1.1 内部利益相关者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1.2 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1.3 会计人员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2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 |
6.2.1 政府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2 债权人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3 供应商、顾客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4 非会计类普通员工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5 审计人员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问卷调查与分析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范围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创新和主要观点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主要观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新与会计之间的关系 |
2.1.1 科技创新对会计的冲击与挑战 |
2.1.2 会计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2.2 创新相关的财务会计问题 |
2.2.1 R&D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 |
2.2.2 创新信息的披露问题 |
2.3 创新相关的会计控制问题 |
2.3.1 创新的预算管理 |
2.3.2 创新的成本管理 |
2.3.3 创新的业绩评价 |
2.3.4 创新的激励 |
第3章 基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问题研究基础 |
3.1 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3.1.1 创新概念的提出 |
3.1.2 技术创新理论 |
3.1.3 制度创新理论 |
3.1.4 创新理论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 |
3.2 自主创新的基本理论 |
3.2.1 自主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
3.2.2 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
3.2.3 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机理 |
3.3 会计的功能和本质 |
3.3.1 会计的功能 |
3.3.2 会计的本质 |
3.3.3 本文对会计本质和功能的界定 |
第4章 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与路径 |
4.1 会计的作用机理 |
4.1.1 会计与社会资源配置 |
4.1.2 会计与社会资源利用 |
4.1.3 会计与宏观经济运行 |
4.2 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2.1 会计与科技创新 |
4.2.2 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
4.2.3 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可行性 |
4.3 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一个分析框架 |
4.4 会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 |
4.4.1 会计与企业创新内部主体的激励 |
4.4.2 会计与企业创新外部主体的激励 |
4.4.3 会计与企业创新制度环境的激励 |
第5章 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控制 |
5.1 企业自主创新会计控制的相关理论 |
5.1.1 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管理与控制 |
5.1.2 企业对自主创新进行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
5.1.3 企业对自主创新进行会计控制的可行性 |
5.2 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控制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2.1 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
5.2.2 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控制实践:档案研究 |
5.2.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5.3 企业自主创新会计控制模式的构建 |
5.3.1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控制实践经验 |
5.3.2 企业自主创新会计控制模式的构建 |
5.3.3 企业自主创新会计控制的保障机制 |
第6章 企业自主创新的信息披露 |
6.1 企业披露自主创新信息的相关理论 |
6.1.1 企业披露自主创新信息的动因 |
6.1.2 企业披露自主创新信息的价值 |
6.1.3 企业自主创新信息的披露内容与特点 |
6.2 企业自主创新信息的披露实践及影响因素 |
6.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6.2.2 企业自主创新信息的披露概况 |
6.2.3 企业自主创新信息的具体披露情况 |
6.2.4 企业自主创新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6.3 改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
6.3.1 改善企业自主创新信息的需求环境 |
6.3.2 增强企业自愿提供自主创新信息的动力 |
6.3.3 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信息披露的规范和引导 |
第7章 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配套制度建设 |
7.1 会计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
7.1.1 会计制度及其功能 |
7.1.2 会计制度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微观制度环境激励 |
7.1.3 会计制度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宏观制度环境激励 |
7.1.4 本节小结 |
7.2 会计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制度环境的激励现状 |
7.2.1 固定资产准则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 |
7.2.2 无形资产准则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 |
7.2.3 股份支付准则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 |
7.2.4 所得税准则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 |
7.2.5 政府补助准则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 |
7.2.6 借款费用准则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 |
7.3 会计制度与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政策的协同—以税收政策为例 |
7.3.1 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的作用机理 |
7.3.2 现行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对会计制度的要求 |
7.3.3 会计制度与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的协同现状 |
7.4 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配套制度建设 |
7.4.1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会计配套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7.4.2 改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会计配套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
7.4.3 企业自主创新会计配套制度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6)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问题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表清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和重点 |
1.4 研究方法 |
2 资产减值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资产减值的产权理论分析 |
2.2 有限理性理论 |
2.3 资产减值基本概念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3 资产减值政策变迁中的博弈安排和寻租行为研究 |
3.1 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3.2 资产减值政策变迁的博弈安排 |
3.3 资产减值政策变迁中的寻租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4 规则性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研究 |
4.1 规则性有限理性的产生机理分析 |
4.2 资产减值的规则性有限理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技术性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研究 |
5.1 技术性有限理性产生机理分析 |
5.2 技术性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的会计职业判断 |
5.3 资产减值的技术性有限理性分类 |
5.4 本章小结 |
6 行为性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研究 |
6.1 行为性有限理性客观存在的理论分析 |
6.2 行为性有限理性的实质是经营者利益的结果理性 |
6.3 行为性有限理性案例分析 |
6.4 资产减值的行为性有限理性实证研究 |
6.5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7.3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及其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理论 |
2.1.1 西方企业理论的文献回顾及评析 |
2.1.2 马克思的企业制度理论 |
2.1.3 企业理论总结及简评 |
2.2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回顾及评析 |
2.2.1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简评 |
2.3 企业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 |
2.3.1 企业制度创新的内涵 |
2.3.2 企业制度创新的原因 |
2.3.3 人力资本发展需要企业制度创新 |
2.3.4 企业制度创新的构成及其关系 |
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4.1 主流企业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
2.4.2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
2.4.3 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所有权和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安排 |
3.1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相关理论 |
3.1.1 企业所有权的含义 |
3.1.2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 |
3.2 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与资本收益的安排 |
3.2.1 资本收益的决定与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主体地位 |
3.2.2 资本收益安排的分析 |
3.2.3 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初步安排 |
3.3 人力资本介入治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型企业及其人力资本界定的重新思考 |
4.1 企业性质的重新认识──结合企业知识理论的思考 |
4.1.1 企业知识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的比较分析 |
4.1.2 对企业性质的重新认识 |
4.2 知识型企业的界定 |
4.2.1 知识型企业涵义 |
4.2.2 知识型企业的分类 |
4.2.3 知识型企业的特征 |
4.3 知识型企业资本概念的重构 |
4.3.1 传统资本的概念 |
4.3.2 企业资本的广义化 |
4.3.3 企业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特征 |
4.3.4 企业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概念分歧 |
4.4 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界定的重新思考 |
4.4.1 智力资本及其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分析 |
4.4.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重新分类及其内涵的新界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制度的实际演变与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 |
5.1 企业制度的实际演变 |
5.1.1 古典企业制度 |
5.1.2 现代公司制度 |
5.1.3 知识型企业制度 |
5.1.4 结论 |
5.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风险承担 |
5.2.1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 |
5.2.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风险承担 |
5.3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研究 |
5.3.1 企业所有权分享“单一主体论”及评析 |
5.3.2 企业所有权分享“多元主体论”及评析 |
5.3.3 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三元主体论”及评析 |
5.3.4 知识型企业所有权分享主体新论──“两元主体论” |
5.4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
5.4.1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分析 |
5.4.2 知识型企业中的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结论性总结 |
5.5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的共同治理模式 |
5.5.1 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质疑 |
5.5.2 人力资本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冲击 |
5.5.3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的共同治理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和定价模式研究 |
6.1 人力资本价值基本理论 |
6.1.1 人力资本价值观及其特点 |
6.1.2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 |
6.2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方法综述及评析 |
6.2.1 对从投入角度计量人力资本价值方法的述评 |
6.2.2 对从产出角度计量人力资本价值具体方法的述评 |
6.2.3 对从产出角度计量人力资本价值方法的总体评价与深入分析 |
6.3 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与人力资本定价的关系分析 |
6.3.1 人力资本价值难以计量 |
6.3.2 人力资本定价不等同于人力资本价值计量 |
6.3.3 人力资本定价是人力资本交易的产物 |
6.4 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方法──基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
6.4.1 人力资本的属性决定了需要对人力资本进行间接定价 |
6.4.2 基于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人力资本间接定价 |
6.5 共同治理逻辑下人力资本间接定价模式──基于市场计量视野 |
6.5.1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应由劳动力市场定价 |
6.5.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部分应由资本市场来计量 |
6.6 计量人力资本的BLACK-SCHOLES期权模型辨析及其应用 |
6.6.1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
6.6.2 人力资本看跌期权模型及其应用 |
6.6.3 人力资本看涨期权模型及其应用 |
6.6.4 两种模型计量结果的关系 |
6.7 基于看跌期权的人力资本定量研究 |
6.7.1 人力资本内在价值的群体计量 |
6.7.2 计量人力资本“实际价值”的期权模型模糊计量法 |
6.7.3 人力资本价值的个体计量 |
6.7.4 实例计量分析 |
6.7.5 基于看跌期权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式的修正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产权制度创新 |
7.1 产权与所有权 |
7.1.1 产权的定义 |
7.1.2 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
7.1.3 产权的基本性质 |
7.2 人力资本产权分析 |
7.2.1 人力资本产权的含义 |
7.2.2 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 |
7.2.3 人力资本产权的深入分析 |
7.2.4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进一步分析 |
7.3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7.3.1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7.3.2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可行性 |
7.4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实证分析 |
7.4.1 有限合伙制基金:管理型人力资本产权契约化 |
7.4.2 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技术型人力资本产权股份化 |
7.4.3 管理型人力资本产权延迟股份化──股票期权制与期股制 |
7.4.4 雇员持股计划(ESOP):普通人力资本产权间接股份化 |
7.5 知识型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
7.5.1 知识型企业基于体现人力资本产权的产权制度安排 |
7.5.2 知识型企业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模式 |
7.5.3 建立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产权保护制度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收益分配制度创新 |
8.1 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创新的基础及其原则 |
8.1.1 企业的风险承担与报酬分配──理论基础 |
8.1.2 现存的分配制度尚未考虑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现实基础 |
8.1.3 知识型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创新的原则 |
8.2 人力资本有权取得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权利 |
8.2.1 人力资本的权益特征 |
8.2.2 人力资本有权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 |
8.2.3 人力资本逐步取得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权 |
8.3 共同治理逻辑下的剩余收益观及剩余所取权的安排 |
8.3.1 对共同治理逻辑下剩余收益的新思考 |
8.3.2 剩余收益索取权安排的层次性 |
8.4 共同治理逻辑下企业收益分配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
8.4.1 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 |
8.4.2 企业分配的客体──企业收益及其评析 |
8.4.3 企业收益分配的层次 |
8.5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收益分配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的会计制度创新 |
9.1 知识型企业的共同治理对传统会计的挑战和影响 |
9.1.1 传统会计核算系统面临的总体挑战 |
9.1.2 共同治理观对传统会计系统的具体影响 |
9.2 知识型企业共同治理逻辑下会计的创新方向 |
9.2.1 确立不确定性会计范式的发展方向 |
9.2.2 建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 |
9.2.3 树立新型的会计信息产权观 |
9.2.4 建立以新会计等式为基础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体系 |
9.3 共同治理逻辑下会计范式的创新思路与选择 |
9.3.1 会计范式与会计模式 |
9.3.2 “渐进式”创新思路 |
9.3.3 “激进式”创新思路 |
9.3.4 会计范式创新思路的选择 |
9.4 共同治理逻辑下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体系 |
9.4.1 从会计学角度对“人力资本”的理解 |
9.4.2 人力资本会计核算基点:人力资本价值运动 |
9.4.3 共同治理逻辑下人力资本的会计处理 |
9.4.4 应关注的与人力资本有关的其他核算问题 |
9.4.5 会计报告:体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共同治理观 |
9.5 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案例分析 |
9.5.1 案例背景 |
9.5.2 会计计量及账务处理 |
9.5.3 纳入人力资本的会计报表的应用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 |
10.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10.2 研究局限 |
10.3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会计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问题的提出:会计工作呼唤逻辑规范 |
0.1.1 会计与逻辑:会计富含逻辑 |
0.1.2 会计逻辑研究的必要性:从《企业会计准则》的逻辑解析谈起 |
0.2 文献综述 |
0.2.1 逻辑科学:知识体系的起点及其在相关学科的应用 |
0.2.2 会计逻辑研究现状:不容乐观 |
0.3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0.3.1 论文结构 |
0.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会计逻辑研究概论 |
1.1 会计逻辑的涵义及其研究对象 |
1.1.1 逻辑与会计逻辑:简单释义 |
1.1.2 会计逻辑的研究对象 |
1.2 会计逻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会计逻辑研究的目标、功能与内容 |
第2章 会计概念:会计辩证思维的起点和基础 |
2.1 会计概念的界定及其研究意义 |
2.1.1 会计概念的涵义 |
2.1.2 “会计概念”与“会计的概念”之辨析 |
2.1.3 会计概念与会计术语之辨 |
2.1.4 会计概念研究的现状 |
2.1.5 会计概念研究的意义 |
2.2 会计概念的源泉及其发展 |
2.2.1 会计概念的源泉:会计实践 |
2.2.2 会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两个阶段 |
2.3 会计概念的内涵、外延、类型及其关系 |
2.3.1 会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2.3.2 会计概念的类型 |
2.3.3 会计概念间的关系:普遍联系和发展运动 |
2.4 给会计概念下定义:明确内涵 |
2.4.1 给会计概念下定义:实质为明确会计概念之本质属性 |
2.4.2 定义的类型:多样性但有适宜之考虑 |
2.4.3 定义的规则:检验定义是否恰当的机制 |
2.5 会计概念的划分:明确外延 |
2.5.1 会计概念划分的实质和意义 |
2.5.2 会计概念划分的类型 |
2.5.3 会计概念划分的规则:检验划分是否恰当的机制.. |
2.6 会计概念的概括和限制:属种会计概念间的推演 |
2.6.1 会计概念的概括 |
2.6.2 会计概念的限制 |
2.7 会计术语: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 |
2.7.1 会计术语的定义及其质量特征 |
2.7.2 会计术语的种类 |
2.7.3 会计术语的编纂 |
第3章 会计概念体系研究 |
3.1 会计概念体系 |
3.1.1 会计概念体系的定义 |
3.1.2 会计概念体系的研究意义 |
3.1.3 会计概念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基本特征 |
3.1.4 辩证而又唯物地构建会计概念体系的原则 |
3.2 构建会计概念体系和会计基本概念 |
3.2.1 构建会计概念体系的现实选择 |
3.2.2 会计基本概念 |
第4章 会计判断:会计概念的运动发展 |
4.1 会计判断的涵义、内容与要素 |
4.1.1 会计判断的涵义 |
4.1.2 从会计概念到会计判断:前者的运动发展使然 |
4.1.3 会计判断的内容:概念划分的一个具体运用 |
4.1.4 会计判断的要素 |
4.2 会计判断的逻辑特征与逻辑规则 |
4.2.1 简单会计判断 |
4.2.2 复合会计判断 |
第5章 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理论判断 |
5.1 会计职业判断 |
5.1.1 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从会计实务工作谈起 |
5.1.2 会计职业判断的成因 |
5.1.3 会计职业判断的本质 |
5.1.4 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 |
5.2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与程序 |
5.2.1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
5.2.2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管理的全过程 |
5.2.3 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 |
5.2.4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更需会计职业判断. |
5.3 会计职业判断例释:以具体会计准则为例 |
5.4 会计理论判断 |
5.4.1 会计理论判断的定义:从一篇会计论文谈起 |
5.4.2 会计理论判断的意义 |
5.4.3 会计理论判断的方法 |
5.4.4 会计理论判断的内容:以新会计准则为例 |
第6章 会计推理:会计概念、会计判断的必然延伸 |
6.1 会计推理的涵义和类型 |
6.1.1 推理和会计推理的定义 |
6.1.2 会计推理:是一个会计概念、会计判断的飞跃 |
6.1.3 会计推理的类型 |
6.2 会计演绎推理之一:会计三段论 |
6.2.1 会计三段论:定义和结构 |
6.2.2 会计三段论的规则 |
6.2.3 会计三段论的语言表述方式 |
6.3 会计演绎推理之二:会计复合推理 |
6.3.1 联言会计推理 |
6.3.2 选言会计推理 |
6.3.3 假言会计推理 |
6.4 会计归纳推理 |
6.4.1 会计归纳推理的实质 |
6.4.2 或然性会计归纳推理的几个会计实例 |
6.5 会计归纳推理和会计演绎推理的关系 |
6.6 一个会计推理的例子:会计信息的均衡研究 |
第7章 会计假说与会计论证 |
7.1 会计假说 |
7.1.1 会计假说的涵义 |
7.1.2 会计假说的提出和验证 |
7.1.3 会计假说的学术价值:以一个企业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为例 |
7.2 会计论证 |
7.2.1 论证和会计论证的涵义 |
7.2.2 会计论证的结构 |
7.2.3 会计论证的规则 |
7.3 会计论证实例:全流通条件下控股股东的会计行为 |
第8章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和能力培养 |
8.1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
8.1.1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涵义 |
8.1.2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特征 |
8.1.3 会计逻辑思维的功能 |
8.2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内容 |
8.2.1 同一律 |
8.2.2 矛盾律 |
8.2.3 排中律 |
8.2.4 充足理由律 |
8.3 会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及会计总体的逻辑提升 |
8.3.1 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挑战 |
8.3.2 会计逻辑思维能力是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体系的根本 |
8.3.3 会计从业人员会计逻辑思维的培养 |
8.3.4 会计总体逻辑提升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活动 |
后记 |
(9)无形资本会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
1.1.1 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
1.1.2 无形资本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1.1.3 无形资本会计的研究意义 |
1.2 无形资本会计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资产与资本 |
1.2.2 无形资产与无形资本 |
1.3 无形资本会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人力资本会计 |
1.3.2 知识资本会计 |
1.3.3 智力资本会计 |
1.3.4 无形资本会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不足之处 |
2. 无形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 |
2.1 企业性质理论 |
2.1.1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性质理论 |
2.1.2 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性质理论 |
2.1.3 企业资源基础与能力理论 |
2.1.4 企业关系与社会资本理论 |
2.1.5 道德资本理论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的基础 |
2.2.2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
2.2.3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界定 |
2.3 无形资本循环理论 |
2.4 理论基础的进一步解释 |
3. 无形资本会计的理论结构 |
3.1 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传统观点 |
3.1.1 单起点论 |
3.1.2 双起点论 |
3.2 无形资本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
3.2.1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观的评述 |
3.2.2 无形资本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系统因素耦合观 |
3.3 无形资本会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思路 |
3.3.1 会计理论结构-典型的逻辑推理思路 |
3.3.2 无形资本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推理思路 |
3.4 无形资本会计假设 |
3.4.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 |
3.4.2 无形资本会计假设的完善 |
3.5 无形资本会计目标 |
3.5.1 国外会计目标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 |
3.5.2 国内会计目标定位研究的主要观点 |
3.5.3 无形资本会计目标的定位 |
3.6 无形资本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3.6.1 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观点 |
3.6.2 国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观点 |
3.6.3 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
3.6.4 无形资本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
3.7 无形资本会计要素 |
3.7.1 会计要素分类观 |
3.7.2 无形资本会计要素的分类观 |
4. 无形资本的确认 |
4.1 会计确认理论 |
4.1.1 会计确认的定义 |
4.1.2 会计确认的标准 |
4.1.3 会计确认标准的创新模式-“彩色模式” |
4.2 无形资本确认的前提-无形资本的识别 |
4.2.1 无形资本的识别原则 |
4.2.2 无形资本的识别方法 |
4.2.3 无形资本的识别内容 |
4.3 无形资本确认的“彩色模式” |
4.3.1 无形资本确认的核心层次 |
4.3.2 无形资本确认的紧密层次 |
4.3.3 无形资本确认的松散层次 |
5. 无形资本的计量 |
5.1 无形资本计量的理论结构 |
5.2 无形资本计量内涵 |
5.2.1 会计计量内涵 |
5.2.2 无形资本计量内涵 |
5.3 无形资本计量原则 |
5.3.1 同质性原则 |
5.3.2 可验证性原则 |
5.3.3 可比性原则 |
5.4 无形资本计量模式 |
5.4.1 无形资本计量单位 |
5.4.2 无形资本计量属性的选择 |
5.5 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计量方法 |
5.5.1 人力资本计量方法 |
5.5.2 智力资本计量方法 |
5.5.3 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评述 |
5.6 无形资本计量方法 |
5.6.1 无形资本现值计量方法 |
5.6.2 无形资本价值计量的分期超额收益累计法 |
5.6.3 无形资本价值计量方法的现实选择 |
6. 无形资本的记录 |
6.1 核心层次无形资本的记录差异 |
6.2 核心层次无形资本的账户设置 |
6.2.1 资产类账户的设置 |
6.2.2 负债类账户的设置 |
6.2.3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设置 |
6.2.4 损益类账户的设置 |
6.3 核心层次无形资本的账务处理 |
6.3.1 核心层次无形资本投入的账务处理 |
6.3.2 核心层次无形资本运营过程的账务处理 |
6.3.3 核心层次无形资本运营结果的账务处理 |
6.3.4 无形资本所有者参与净收益分配的账务处理 |
6.4 紧密和松散层次无形资本的记录 |
7. 无形资本信息披露 |
7.1 信息披露规范和内容 |
7.1.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 |
7.1.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 |
7.1.3 现行信息披露规范和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 信息披露内容的改进建议 |
7.2.1 财务报告的整体改进 |
7.2.2 增加应披露的具体信息 |
7.2.3 信息披露内容改进建议的评述 |
7.3 无形资本信息披露原则 |
7.3.1 成本效益原则 |
7.3.2 自愿披露原则 |
7.3.3 全面性原则 |
7.3.4 重要性原则 |
7.3.5 协调一致原则 |
7.4 无形资本信息披露的主要报表加附注模式 |
7.4.1 资产负债表及附注的改造 |
7.4.2 利润表的改造 |
7.4.3 现金流量表的改造 |
7.4.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改造 |
7.5 无形资本信息披露的独立报告模式 |
7.5.1 无形资本运营资产负债表 |
7.5.2 无形资本运营利润表 |
7.5.3 无形资本运营现金流量表 |
7.5.4 无形资本权益变动表 |
7.6 紧密、松散层次无形资本信息披露 |
7.6.1 紧密、松散层次无形资本信息披露特征 |
7.6.2 紧密、松散层次无形资本信息披露内容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无形资本会计的研究结论 |
8.2 无形资本会计理论研究的展望 |
8.3 无形资本会计实践活动的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知识经济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文创新 |
第2章 知识经济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现状 |
2.1 知识经济理论 |
2.1.1 知识经济的发展 |
2.1.2 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
2.2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回顾与评述 |
2.2.1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评述 |
2.3 其他国家或组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回顾与评述 |
2.3.1 其他国家或组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回顾 |
2.3.2 其他国家或组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评述 |
2.4 IASB/FASB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趋同项目介绍 |
2.5 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
2.5.1 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回顾 |
2.5.2 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评述 |
2.6 知识经济下中外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 |
第3章 知识经济下会计理论的初步探讨 |
3.1 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
3.1.1 会计理论研究起点理论介绍 |
3.1.2 会计目标、会计环境:会计研究起点的必然选择 |
3.2 会计环境研究 |
3.2.1 会计环境的划分 |
3.2.2 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
3.3 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
3.4 公允价值:知识经济下会计计量的必然选择 |
3.5 会计信息化:会计革命的催化剂 |
第4章 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上) |
4.1 会计规范体系的认识 |
4.1.1 会计规范体系与法律体系的相同 |
4.1.2 会计规范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差异 |
4.1.3 会计规范:价值标准与操作标准的结合体 |
4.2 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适用范围定位 |
4.3 体现公允价值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
4.4 会计目标研究 |
4.4.1 会计目标的内涵 |
4.4.2 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
4.5 会计假设研究 |
4.5.1 会计假设的研究历程 |
4.5.2 会计假设的内涵 |
4.5.3 传统会计假设的补充 |
4.5.4 会计假设应增加“不确定性”假设 |
4.6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 |
4.6.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发展 |
4.6.2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
4.6.3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目标·会计准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下) |
5.1 会计要素设置及定义 |
5.1.1 会计要素的设置 |
5.1.2 会计要素的定义 |
5.2 会计确认 |
5.2.1 会计确认的发展与内涵 |
5.2.2 收入确认 |
5.3 会计计量 |
5.3.1 会计计量概念的发展 |
5.3.2 计量模式 |
5.4 财务报告 |
5.4.1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历史演进 |
5.4.2 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
5.4.3 我国财务报告评价 |
5.4.4 知识经济下财务报告的构想——复合财务报告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我国已颁布的会计相关的法规或制度 |
附录C 我国已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已实施1997.7 - 2001.11) |
附录D 我国已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2005.6 - 2005.9) |
四、知识经济需要的会计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 [1]会计重要性原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 孙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2]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D]. 孙新宪. 天津财经大学, 2014(12)
- [3]智能化立体动态会计信息平台研究[D]. 王舰.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4]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 温琳.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5]基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会计问题研究[D]. 王娟. 天津财经大学, 2011(10)
- [6]有限理性与资产减值问题的实证研究[D]. 李文美.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3)
- [7]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介入治理及其制度创新研究[D]. 佟爱琴. 同济大学, 2008(04)
- [8]会计逻辑研究[D]. 代金宏. 天津财经大学, 2008(08)
- [9]无形资本会计论[D]. 贺云龙.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10]知识经济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D]. 罗会亮. 湖南大学, 2005(06)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