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的生动记录——简评《我的潭子湾小学》

历史变迁的生动记录——简评《我的潭子湾小学》

一、历史变迁的生动记录——《我的潭子湾小学》浅评(论文文献综述)

孙振虎,赵甜[1](2021)在《溯源与流变:中国纪录片“精英文化”的观念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纪录片诞生于革命战争的历史语境中,脱胎于新闻宣传和报道影像,因其反映社会重大问题、充满思辨精神而成为"精英文化"的典型代表。"形象化的政论""文人电视"两者共同形塑了中国纪录片"精英文化"的观念,而这种观念的本质是人文理想的影像化呈现。文人情怀所带来的审视视角,使得中国纪录片难以走向大众。撕去"精英文化"的价值标签,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观念转型,才能助力其产业的良性发展。

李涛[2](2020)在《影像上海:变革中的城市文明》文中提出纪录片不只是城市肖像,还要讲述城市的故事、传达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理想,并体现公共价值,将上海置于中国乃至世界的视角下进行审视,以鲜活的案例、前沿的理念,"深描"出上海文化的内涵,寻求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厚的思考。"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上海纪录片最终还是要走上海的路,汇入中国纪录片的江河。

杜珊珊[3](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提出“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毛毅静[4](2012)在《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文中提出教育是一个恒久长青的话题,更是我们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处在个制度、文化、生活方式蜕变的时代。不断变化中的社会及教育,改变着一代代人的命运和境遇。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教育的问题,关注时代洪流中的中国教育发展,这是充满挑战和魅力的。本研究以影像进入教育现场,主要跨越两个主要的视角:纪录片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透过对教育纪录片中传达的教育生活的分析,检视中国教育,主要是解放后60年间的教育变迁与发展中有意义和意味的事件。纪录影像是以镜头为工具、影像为媒介、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教育记录片而言,更是作为一种对事实的反映和纪录,承载着教育的理想和使命。因此,通过影像与教育的“话语”相互佐证、交叉阐述,还原一个又一个中国教育的现场。多角度、多层次地追踪并描述中国教育的问题,聚焦于教育民生和日常教育生活实践,通过镜头下的叙事“深描”关注平民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研究的补遗,更在探究过去、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的同时,也给未来的教育提供样本和启迪。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刻画出在时代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而且,透过纪录片还原的中国教育的样貌,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这里呈现的故事、场景、片段、人物都是鲜活的、温暖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更是一部别样的教育史。基于影像的教育研究也是观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独特的、连续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直达中国教育问题核心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本论文从大量原始的影像素材和资料入手,聚焦中国教育的历史现场,通过对现场的不同方式描述,试图探讨在纪录片话语中不同现场呈现和交织出的中国教育生活样貌。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追溯早期影像肇始,聚焦了1949年前中国教育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早期1949年前的教育纪录片历史,尤其回顾了商务印书馆的开拓性的拍摄实践及挖掘了尘封多年,已语义不详的教育纪录片、教育电影协会的历史档案。第三章:进入国家意识的影像档案库,关注于建国后1949年-1967年间影像中的教育话语,聚焦在各种政策文本和影像素材,其中特别是“新影”素材中的教育片段。将影像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并置在一个平面上,把来源于官方的素材以镜头重叠的方式交替呈现,试图通过卷轶浩繁的《新闻简报》中的社会主义初期的宏大的教育叙事和影像简报的介绍及叙述,力求简洁地还原现场。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观看”并生成教育“见证”的功能。第四章:还原并梳理了政治年代的影像,将1966之后文革期间的教育影像做了标识。这些目前仍然被封存的纪录片影像中的教育话语,通过文本与影像的交互引证,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分专题式的讨论,力求还原一个沉重的历史背景下的教育现场。探究遮蔽在镜头之后的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和意义。第五章: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探讨了国外导演在中国的拍摄实践,以影片为样本,比较视角差异导致不同的影像之间的中国教育的影像记忆,发掘镜头之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细节,试图探究在外国人眼中不同于《新闻简报》的影像意义。第六章:研究了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聚焦改革开放后体制内的教育影像创作和发展。以纪录片个案的组合,通过镜头话语的交互引证、分析,透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教育生活的一个个侧影。追问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和场景,并借助摄像机的深描,来观察、放大、研究教育现场,试图让教育的意义自然流淌。第七章:剖析了世纪之交追求独立的影像,并延续第六章讨论的大众影像,两者加以区分,重点落在体制外的独立制片。深入挖掘了体制外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和精神,同时追问了教育纪录片的创作和影像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导演作品的分析,呈现中国当下影像创作中的教育的面貌。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教育的历史,影像必须出席。直击一个个现场或许能更逼近教育的真相。提出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挽救时代的影像,同时也要思考影像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通过镜头话语的呈现和分析,提供跨学科教育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张玲玲[5](2011)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纪录片中呈现的伦理变迁 ——以《纪录片编辑室》作品为例》文中提出90年代的中国处于大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体制和机制都在转变,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规范等也都处于变革或重塑阶段。现代都市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生存模式,确立了新的时间观念和空间感受,传统伦理遭遇道德沦陷和精神危机的双重挑战。上海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历史的城市,它集中折射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重大变革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纪录片作为时代档案的体现,以影像的形式纪录了社会变革带来的人们生活的转变。《纪录片编辑室》以“追踪变革大时代,讲述人生小故事”为宗旨,是创作团队从自身的创作条件和上海观众特点来量身定做的。它以“人的主题”、“情的故事”、“平民视角”为特色,在表现伦理变迁有其自身的独到之处。本文试图以“婚姻伦理变迁”“家庭伦理变迁”“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伦理变迁”三个视角为切入点,深入讨论时代变革带来的伦理变迁。从而透视出纪录片在对时代进行记录时,会有自己本身的价值取向,正面真实反映是最直接理想的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会有片面记录,甚至是歪曲反映。论文试图还原90年代社会语境,结合历史真实来发现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价值所在以及部分因为时代和社会的规定性所出现的片面反映或是歪曲反映。

王廷强[6](2004)在《我国纪录片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形态学最早是在生物学领域内提出的,随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如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研究领域。本文尝试将形态学理论运用到我国纪录片的研究中,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视艺术形式,它是以现实的真实记录为素材而创作的影视作品。纪录片在我国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简单记录到深刻阐释,从单一到多元,它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趋于成熟。本文从整体上对我国纪录片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历史形态、文化形态和审美形态,并在此基础上从创作群体、创作理念和技术发展等方面深刻剖析了其影响因素。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期望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我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准确地把握其发展的未来趋势。

邵雯艳[7](2003)在《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传播视野中的纪录片选题》文中指出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纪录片创作50多年间关于题材的选择进行综合考察。纪录片是借助于对素材的原始形态的选择和处理来体现创作者的价值理念和表达意图的。选题的恰当与否是创作意图能否得以明确表达的关键。现有的纪录片研究中,传统的文艺理论始终左右着纪录片理论的发展。关于纪录片的题材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更为关注“形而上”领域的境界。本文在传统的艺术观照方式之外,尝试进行纪录片媒介传播的分析。从不同时期不同的传播观念对纪录片选题行为的影响入手,勾勒和梳理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纪录片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中的角色与定位,并从媒介发展的框架对我国纪录片的未来走向加以分析和展望。

顾建中[8](2000)在《历史变迁的生动记录——《我的潭子湾小学》浅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改革开放二十年,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说那些在海外侨居多年的游子回到上海“找不着北”,就连那些只离开三、五年的老上海回来后,一下子也分不清南北东西了。作为一个覆盖面最广,手段最快捷的电视传媒,可以有很多角度,很多选题。气势如虹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巍伟壮观的内外线、成都路高架,投资浩大的地铁一号、二号线工程,匠心独具的百年老街南京路……这些选题都可以从正面宏观地表现上海二十年改革开放的春华秋实。也可以拍得回肠荡气,振聋发聩。但是,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冯乔却独具慧眼,另辟蹊径,选择了一个棚户区——上海人称之为“下只角”的一所小学动迁、学生转

二、历史变迁的生动记录——《我的潭子湾小学》浅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变迁的生动记录——《我的潭子湾小学》浅评(论文提纲范文)

(1)溯源与流变:中国纪录片“精英文化”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当前矛盾:“精英文化”观念惯习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
    (一)市场遇冷:“精英文化”观念带来的生存困局
    (二)边缘地位: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桎梏
三、“精英文化”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形象化的政论”:胎记般的烙印
    (二)“文人电视”:知识分子情怀的表达
四、结论与展望:“精英文化”观念的思考

(2)影像上海:变革中的城市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城市历史的记录者
城市灵魂的描绘者
城市身份的建构者

(3)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2.3.1 贵在创新
        2.3.2 表情伴随时代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3.3.1 表现本质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5.1.2 全媒体时代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一) 透过影像中呈现的教育现场是历史的补充
        (二) 聚焦一个个教育现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
        二、研究意义
        (一) 图像证史
        (二) 影像史学
    第二节 关于教育影像的研究
        一、关于教育纪录影像的研究
        二、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研究的转向
        三、图像学、传播学、视觉文化的研究取向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延展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视角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视角
        四、研究过程
    第四节 论文基本架构
第二章 早期影像的肇始
    第一节 为教育民众而拍片的商务印书馆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影响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背景下的教育纪录电影
第三章 国家意识的影像
    第一节 “新影”的共和国教育影像叙事
        一、《新闻简报》中的共和国教育影像
        (一) 建国初期教育纪录片概况
        (二) 教育纪录片话语
        二、一脉传承的文献纪录片
        (一) 教育文献纪录片
        (二) 对影像文献的整理
    第二节 回到历史的教育现场
        一、历史的教育现场记录
        (一) 回到历史现场
        (二) 镜头的话语呈现
        二、再现历史的教育现场
第四章 政治年代的影像
    第一节 失落的一代
        一、颠覆教育
        二、上山下乡
        三、知青生活
    第二节 工农兵大学生
    第三节 梦开始的地方:恢复高考
第五章 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伊文思的中国系列
    第二节 时代的寓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第三节 预言中国:米勒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第四节 影像的民族志
    第五节 谎言,还是蒙太奇?
第六章 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
    第一节 纪录片视角的转向
        一、技术变革下的影像创作
        (一) 技术普及的影响
        (二) 观念改变下的影像创作
        二、制度内的视角突破
        (一) 逐渐下移的视角
        (二) 平民讲述的教育故事
    第二节 创作平民的影像
        一、聚焦日常教育生活
        (一) 校园生活掠影
        (二) 农村教育的影像侧记
        (三) 拍摄海外留学生活
        二、真实影像下的教育现场
        (一) 平凡的日常教育生活
        (二) 教育影像的力量
第七章 追求独立的影像
    第一节 纪实的教育影像
        一、新纪录片运动中的教育影像
        二、独立纪录片创作与现状
        (一) 创作群体与交流
        (二) 创作风格与特征
    第二节 独立制片中的教育话语
        一、独立电影中的教育影像
        (一) 打破藩篱的影像表达
        (二) 关注底层边缘的教育生活
        二、一种人文思考的教育影像
第八章 结语
    一、挽救这个时代影像的缺失
    二、影像背后的文化思考
    三、作为历史的影像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20世纪90年代上海纪录片中呈现的伦理变迁 ——以《纪录片编辑室》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三、研究现状阐述
第一章 《纪录片编辑室》与伦理叙事
    一、真实的影像表达
        1、有关真实的再讨论
        2、个人记忆与历史的地域的见证
    二、作为负载独特文化使命的《纪录片编辑室》
        1、上海纪录片特有的文化语境
        2、《纪录片编辑室》的发展
    三、表现伦理变迁的独到之处
        1、人的主题
        2、情的故事
        3、平民视角
第二章 纪录片中呈现的婚姻伦理变迁
    一、实惠型的婚恋观念
        1、外来妹城市身份的获得
        2、台湾定居机会的取得
    二、趋向自由的离婚观念
        1、由"事件离婚"向"情感离婚"的转变
        2、《德兴坊》:女性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的增强
第三章 纪录片中呈现的孝道伦理变迁
    一、老人的赡养与孝道的衰落
        1、老人的生活状况
        2、代际互惠
    二、孝道变迁背景下老人所做的选择
        1、独居的老人
        2、父母防老的措施
第四章 纪录片中呈现的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伦理变迁
    一、政府逐利行为正当化的演变过程
        1、政府主导的城市变迁
        2、政府逐利行为正当化
    二、个人面对政府强制力的无能为力
        1、市民的权利困境
        2、弱者的反抗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我国纪录片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基本概念
    一、 什么是纪录片
    二、 纪录片的形态要素
第二章 我国纪录片的历史形态
    一、 萌芽雏形阶段
    二、 模仿学习阶段
    三、 成长探索阶段
    四、 趋于成熟阶段
第三章 我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
    一、 主导纪录片
    二、 大众纪录片
    三、 精英纪录片
    四、 边缘纪录片
第四章 我国纪录片的审美形态
    一、 纪录片的自然美
    二、 纪录片的和谐美
    三、 纪录片的意境美
第五章 我国纪录片形态的影响因素剖析
    一、 创作群体与创作理念
        1 、 创作群体
        2 、 创作理念
    二、 技术因素
        1 、 电影技术
        2 、 电视技术
        3 、 DV与纪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被查阅的我国纪录片索引》
后记

(7)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传播视野中的纪录片选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纪录片的特性与选题
第二章 大众传播中的纪录片选题
    一、 纪录片传播功能的认识与议题设置
    二、 受众意识的增强与选题平民化
第三章 小众传播中的纪录片选题
    一、 获奖情结与小众传播的特殊现象
    二、 纪录片的人文关怀视点
第四章 分 众传播中的纪录片选题
    一、 直面市场与分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二、 纪录片选题的多层次划分
第五章 个体传播中的纪录片选题
    一、 独立制片与自我表达的努力
    二、 网络、DV、非编与个体传播的可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四、历史变迁的生动记录——《我的潭子湾小学》浅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溯源与流变:中国纪录片“精英文化”的观念史考察[J]. 孙振虎,赵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05)
  • [2]影像上海:变革中的城市文明[J]. 李涛. 上海艺术评论, 2020(04)
  • [3]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 毛毅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5]20世纪90年代上海纪录片中呈现的伦理变迁 ——以《纪录片编辑室》作品为例[D]. 张玲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6]我国纪录片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廷强.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7]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传播视野中的纪录片选题[D]. 邵雯艳. 苏州大学, 2003(02)
  • [8]历史变迁的生动记录——《我的潭子湾小学》浅评[J]. 顾建中. 当代电视, 2000(S7)

标签:;  ;  ;  ;  ;  

历史变迁的生动记录——简评《我的潭子湾小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