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从稻叶中提取抗老化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叶芳[1](2019)在《纳米技术在稻壳资源化利用与降低植物重金属吸收上的应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纳米技术为农业废弃物的处置和土壤污染修复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挑战。本研究一方面探讨了纳米技术在稻壳资源化上的应用与机理,利用稻壳合成纳米银(Ag)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另一方面以纳米介孔SiO2、二氧化钛(TiO2)、硫化锌(ZnS)和二硫化钼(MoS2)作为土壤重金属修复剂,探究这四种纳米材料对植物重金属吸收的作用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稻壳提取液合成纳米Ag,优化后的反应条件:稻壳提取液与硝酸银溶液的体积比、反应温度、pH和反应时间分别为9:1、80℃、9和2 h。在此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纳米Ag以球形为主,尺寸范围在20-40 nm,水合粒径为66.9 nm,Zeta电位为-17.5 mV,带负电荷。(2)运用代谢组学中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探究纳米银Ag合成反应的机理。对反应前后的稻壳提取液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提取液中的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共有340个,包括糖、氨基酸、脂肪酸和有机酸等。反应后有49个代谢产物几乎检测不到,说明这些化合物参与了Ag离子形成纳米Ag的过程,对纳米Ag的合成起到了还原剂或稳定剂的作用。(3)稻壳提取液合成的纳米Ag的抗氧化能力几乎与商业纯纳米Ag相当;稻壳残渣制备的纳米SiO2对重金属铬(Cr)、铜(Cu)和镉(Cd)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尤其对Cr的含量降低了50.25%(P<0.05)。在对Cr的吸附能力上,制备的纳米SiO2可与商业纳米介孔SiO2相媲美。(4)纳米SiO2和TiO2对黄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没有影响,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ZnS和MoS2均抑制了光合色素含量。ZnS处理组中黄瓜叶片的总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着下降9.19%(P<0.05),MoS2处理组中的黄瓜叶片叶绿素b(Chl b)含量显着降低11.33%(P<0.05)。(5)纳米MoS2使黄瓜根中锌(Zn)、铜(Cu)、镍(Ni)、铬(Cr)、铅(Pb)、砷(As)和镉(Cd)浓度均显着降低(P<0.05)。在黄瓜地上组织中,四种纳米材料在降低重金属生物累积方面基本具有相似的模式。与纳米介孔SiO2和纳米TiO2相比,两种金属硫化物(ZnS和MoS2)在降低黄瓜植物中的重金属吸收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6)纳米TiO2和纳米MoS2处理组干扰了黄瓜根中镁(Mg)、钾(K)、硅(Si)、铁(Fe)和锰(Mn)等多种营养元素的积累。纳米SiO2、TiO2和MoS2处理组黄瓜叶片中的K的显着降低了8.97%-17.02%(P<0.05)。纳米TiO2、ZnS和MoS2处理组导致黄瓜叶片中钠(Na)积累量显着减少31.08%-56.40%(P<0.05)。叶片中K和Na的减少可能对黄瓜的后续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朱美蓉[2](2016)在《江西野生刺葡萄叶片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及其加工利用》文中认为刺葡萄(V.davidii.Foex)属于东亚种群的葡萄种,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野生葡萄种,在江西省、湖南省、广西省等地分布较多。江西赣州境内的罗霄山脉区域拥有丰富的野生刺葡萄资源。本文以江西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的野生葡萄资源圃中的100个刺葡萄野生单株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刺葡萄新梢、叶形植物学性状的调查分析、刺葡萄成熟叶片的3种酚类物质、17种单体酚及6种抗氧化活性的测定以及刺葡萄嫩尖、幼叶制成叶茶后的成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刺葡萄新梢植物学性状和成熟叶形植物学性状的综合特征描述与分析,基本统计结果显示:在观察的30个植物学性状中(12个新梢植物学性状和18个成熟叶片的植物学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5.08%。30个性状中,叶柄洼变异系数最大,为40.10%;变异系数均大于平均值的有嫩梢梢间的颜色、梢间绒毛密度、幼叶上表面颜色、幼叶叶背绒毛密度、新梢姿态、新梢绒毛密度、新梢节间颜色、叶柄长、叶面积、叶周长、N4-N4’长、N5长这些性状,说明这些植物学性状变异性强。将刺葡萄植物学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成熟叶片的19个数量性状:叶柄长、叶面积之间大多数均呈极显着相关,新梢部分植物学性状呈显着相关。(2)100个刺葡萄野生单株根据植物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中,结果被分为九大类。第一类有69株,第二类有4株,第三类有2株,第四类有4株,第五类有3株,第六类有1株,第七类有5株,第八类有4株,第九类有6株。(3)100个刺葡萄野生单株的成熟叶片总酚含量范围在41.95-325.27 mg/g,总类黄酮含量范围在7.12-36.77mg/g,总黄烷醇含量范围在1.45-34.59mg/g。6种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分别是:100个刺葡萄野生单株的成熟叶片DPPH清除力在0.64-1.69μmol/g之间,铜离子还原力在74.86-398.4μmol/g之间,金属螯合力在0.21-51.13%之间,铁氰化钾还原力吸光值在0.5413-2.2112之间,羟自由基清除力在7.22-98.85%之间,亚硝酸盐清除力在2.69-35.89%之间。选出20株刺葡萄测定其成熟叶片单体酚,检测到叶片含有15种单体酚。(4)将酚类指标与抗氧化活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酚类物质之间极显着相关,DPPH清除力和铜离子还原力极显着相关。总酚、总类黄酮、黄烷醇均与DPPH、CUPRAC这两种抗氧化能力表现了极显着相关。总类黄酮与亚硝酸盐清除力极显着相关。(5)将酚类指标与抗氧化活性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0个刺葡萄野生单株分成十大类。第一类有59株,第二类有9株,第三类有3株,第四类有7株,第五类有3株,第六类有13株,第七类有1株,是99。第八类有2株,第九类2株,第十类有1株。(6)由野生刺葡萄的嫩尖、黄绿色幼叶、红褐色幼叶制成的三种叶茶C1、C2、C3的品评差异明显,尤其是茶叶外形与茶汤的颜色。三种叶茶所含的总酚、总类黄酮、黄烷醇、总花色苷的含量有显着性差异,C3的酚类物质含量相对最多,单体酚中C2茶水浸出物的种类最多,为12种。总酸、p H、还原糖三种叶茶差别不大。检测的5种矿物质元素Ca、Fe、Zn、Cu、Mn,其中Ca、Fe、Zn含量较高,C3茶水中矿物质含量相对最高。叶茶C3香气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为85.59%,但香气物质种类C1最多,检测出59种化合物。
陈辉[3](2010)在《功能性纳米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近几年小麦产量都超过2亿吨,居世界首位,同时每年也产生大量的小麦秸杆等废料。其可用于造纸业、燃料发电、发酵制沼气,供生产墙体材料等。在中国北方的农村植物秸秆过去大部分被农民用来取暖、煮饭等日常生活,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等新能源的介入,农村中更多的体现将秸秆在田间直接煅烧,此种过程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尽管有少数集中煅烧(如发电厂的建立),产生大量的灰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小麦秸杆煅烧过后的灰分中含有大量的非晶态二氧化硅,如何利用此硅源进行介孔、纳米材料的合成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禾本科植物中含有较多的硅,小麦植株就是此类禾本科植物的典型代表。植硅体是沉积于这些高等植物体内(细胞腔内部或细胞间的间隙)的含水非晶态二氧化硅。本文重点研究了小麦(茎秆、叶片、壳)中的植硅体的形态,总结了小麦中植硅体的多种常见形态,如椭圆形、帽形、圆形、长圆形、矩形、多刺棒形、三角形、圆盘形等,以及其它少量存在的不规则形态;并详细描述了各种植硅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以及在小麦植株中各个部位的分布情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发现了已有文献中极少提到的圆盘形植硅体,并做了详尽的描述。论文中比较了干化法、湿化法、菌解法等方法对提取小麦秸杆中植硅体结构的影响,发现干化法和湿化法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物质去除得较为彻底,得到了清晰地微米尺寸的植硅体;圆形和长圆形植硅体在小麦秸杆的表皮细胞中极为常见,形状特征明显均一;并分析了小麦植株中硅的来源与反应状况。通过对植硅体的元素分析、显微镜照片等实验手段,推测植硅体为天然形成的核壳结构,其内核为有机物质。本文以小麦秸杆中提取出的植硅体为原料,经过强酸处理并于高温下煅烧的方法制备出了纳米尺寸的二氧化硅材料。对样品分别进行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氮气吸附脱附等测试。发现经硝酸处理并于400℃煅烧2h的反应条件为最佳,得到了粒径300nm的硅球,硅球大小均一,分散性较好。还发现硝酸比盐酸和硫酸的处理效果要好;煅烧温度越高,得到的SiO2颗粒形状越不规则,粘连越严重,分散性越差。介孔材料的制备多以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体系为模板,通过液晶模板机理或协同作用机理来反应制备完成的。在催化剂、催化剂载体、色谱填充材料、吸附与分离技术、主客体化学、材料合成模板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小麦秸杆的无机灰分为硅源,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合成了质量极高的高纯高比表面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并且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一脱附、高分辨透射电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1.0 SiO2:1.1 NaOH:0.27 CTAB:110 H2O为最佳反应配比,120℃水热处理为最佳反应条件,合成的样品孔径在2.2-4 nm之间,其范围为典型的MCM-41介孔材料范围内。其中,BET比表面积高达1312 m2/g。本文的意义在于总结了济南地区小麦秸杆中植硅体的形态以及分类情况,为考古学和植物学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以小麦秸杆为原料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开辟了合成二氧化硅材料的绿色新途径;并打破了传统的以TEOS为硅源的合成方法,以廉价环保的小麦秸杆为硅源,在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参与下成功制备了高质量高比表面的MCM-41介孔材料。小麦秸杆原材料丰富且成本低廉,实现了变废为宝,农业大宗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为制备二氧化硅材料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邓艳辉[4](2009)在《白茅菅草的再生综合利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人口过剩,能源短缺,人们逐渐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不与人争粮,纤维质生物资源成了研究的热点。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开发新产品,新能源,具有原料来源广,价格低,产品能降解等优势。本文选取白茅和菅草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设备投入,技术成熟度,成本,能耗,工业污染等因素,借鉴国际国内类似的研究方法,我们设计出合理的方案,选择分步水解,然后再以水解产物或者残渣继续水解或者制备其他的产品。在选择水解步骤的过程中,经过探讨,确立先水解半纤维素,再提取木质素,最后水解纤维素的步骤(先除去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后,排除了对纤维素的束缚,破坏了纤维素结晶状态,促进了纤维素与催化剂的均匀接触,提高了纤维素的水解率.)更能达到各部的分步及充分水解。较先前的只单一水解获取一种产物,根本谈不上合理利用,显然有悖于我们的研究目标。对其中所含的半纤维素水解制成木糖、碱性水解提取了木质素、将纤维素水解制成葡萄糖。既开发出了新的资源,又有效的消除了白茅和菅草对农田的危害。水解半纤维素制取木糖较为容易,产率较高,木质素也较易提取,纤维素水解困难,产率不高,可进行二次水解加以利用。实验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为资源化利用其他农林废弃物提供了一条参考途径。
二、日从稻叶中提取抗老化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从稻叶中提取抗老化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技术在稻壳资源化利用与降低植物重金属吸收上的应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稻壳制备纳米Ag、纳米SiO_2的潜力 |
1.2.2 纳米材料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与发展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稻壳的资源化利用-制备纳米Ag与纳米SiO_2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置与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Ag的合成 |
2.3.2 稻壳提取液中代谢产物的定量及其生物合成纳米Ag的机理 |
2.3.3 纳米Ag的抗氧化能力 |
2.3.4 纳米SiO_2的制备与吸附重金属能力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四种纳米材料对植物积累重金属及生长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材料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2 Si、Ti、Zn和 Mo在黄瓜组织中的生物积累量 |
3.3.3 纳米材料对黄瓜组织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
3.3.4 纳米材料对黄瓜组织吸收矿物质营养元素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江西野生刺葡萄叶片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及其加工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野生刺葡萄的研究概况 |
1.2 葡萄多酚的开发利用 |
1.2.1 葡萄多酚 |
1.2.2 多酚提取 |
1.2.3 葡萄多酚的作用 |
1.3 葡萄废弃物研究现状 |
1.3.1 葡萄园农业废弃物 |
1.3.2 葡萄工业废弃物 |
1.3.3 葡萄废弃物开发利用现状 |
1.4 植物叶片研究 |
1.5 叶茶研究 |
1.6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刺葡萄新梢与成熟叶片的植物学性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新梢植物学性状 |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植物学性状特征描述 |
2.3.2 刺葡萄的新梢和成熟叶片性状的基本统计量分析 |
2.3.3 100个刺葡萄野生单株植物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4 100个刺葡萄野生单株植物学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三章 刺葡萄成熟叶片的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 |
3.1 100个刺葡萄野生单株成熟叶片酚类物质的测定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数据处理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100个刺葡萄野生单株的成熟叶片的抗氧化活性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数据分析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刺葡萄成熟叶片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 |
3.4 刺葡萄成熟叶片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聚类分析 |
第四章 刺葡萄叶茶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学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叶茶的感官指标 |
4.3.2 叶茶酚类及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4.3.3 叶茶单体酚的测定 |
4.3.4 叶茶矿物质元素测定 |
4.3.5 三种刺葡萄叶茶香气的测定 |
第五章 讨论 |
5.1 刺葡萄植物学性状的研究 |
5.2 刺葡萄成熟叶片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5.3 三种刺葡萄叶茶的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功能性纳米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中的硅 |
1.1.1 植物中硅的矿化及作用 |
1.1.2 植物中硅的分布与含量 |
1.1.3 植硅体的形成及特征 |
1.1.4 禾本科植物中硅的提取 |
1.1.4.1 直接煅烧法 |
1.1.4.2 酸处理后煅烧法 |
1.1.4.3 热溶液法 |
1.1.4.4 氢氧化钠预处理法 |
1.1.4.5 灰分中提取SiO_2的应用 |
1.2 纳米二氧化硅 |
1.2.1 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能 |
1.2.2 纳米二氧化硅的应用 |
1.2.3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
1.2.3.1 干法 |
1.2.3.2 微乳液法 |
1.2.3.3 溶胶-凝胶法 |
1.2.3.4 超重力法 |
1.2.3.5 由碱金属的硅酸盐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
1.2.3.6 利用蛇纹石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
1.2.3.7 利用硅灰石制备二氧化硅 |
1.2.3.8 由稻壳提取高纯二氧化硅 |
1.3 介孔二氧化硅 |
1.3.1 介孔材料的定义 |
1.3.2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
1.3.2.1 液晶模板机理 |
1.3.2.2 协同作用机理 |
1.3.3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3.3.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3.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3.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3.4 两性表面活性剂 |
1.3.3.5 特殊表面活性剂 |
1.3.4 介孔材料的应用 |
1.3.4.1 催化剂 |
1.3.4.2 生物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
1.3.4.3 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
1.3.4.4 在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中植硅体形态的初步研究与分类 |
2.1 植硅体 |
2.1.1 植物中的硅元素 |
2.1.2 植硅体的形态 |
2.2 植硅体的化学成分分析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化学分析 |
2.3 小麦中植硅体形态分类 |
2.3.1 植硅体提取 |
2.3.2 小麦植硅体形态的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麦植株中的硅及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
3.1 小麦中的硅 |
3.1.1 植物中硅的沉积 |
3.1.2 植物中纳米硅的提取和应用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3.1 小麦中植硅体的研究 |
3.2.3.2 小麦制备纳米Si02材料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小麦中植硅体的研究 |
3.3.1.1 光学显微镜测试 |
3.3.1.2 SEM测试 |
3.3.1.3 烧失量测试 |
3.3.1.4 FTIR测试 |
3.3.1.5 元素分析 |
3.3.1.6 XRD测试 |
3.3.2 小麦中纳米SiO_2材料的制备 |
3.3.2.1 FTIR测试 |
3.3.2.2 XRD测试 |
3.3.2.3 TEM测试 |
3.3.2.4 SEM |
3.3.2.5 N2-吸附脱附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小麦中的硅制备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热处理的影响 |
4.3.2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
4.3.3 温度的影响 |
4.3.4 MCM-41的其它表征方法 |
4.3.4.1 FTIR测试 |
4.3.4.2 HRTEM测试 |
4.3.4.3 SEM测试 |
4.3.4.4 N2-吸附脱附测试 |
4.4 本章小节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白茅菅草的再生综合利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白茅 |
1.1.1 白茅生物学特性 |
1.1.2 白茅的生长习性及分布 |
1.1.3 白茅的结构 |
1.1.4 白茅的化学组分 |
1.2 菅草 |
1.2.1 菅草的生物学特性简介 |
1.2.2 菅草的化学组分 |
1.3 白茅及菅草中可再生利用成分的概述 |
1.3.1 纤维素(Cellulose) |
1.3.2 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 |
1.3.3 木质素(lignin)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白茅的实验部分 |
2.1 实验流程 |
2.2 白茅水解产物的检测方法 |
2.2.1 DNS试剂配制 |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1 木糖标准曲线 |
2.2.2.2 萄糖溶液的测定方法 |
2.2.3 DNS法测试木糖、葡萄糖的最佳测试条件 |
2.2.4 未知液的检测 |
2.3 酸性水解(硫酸)半纤维素 |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2.1 反应时间t对木糖产率的影响 |
2.3.2.2 酸度(硫酸)对木糖产率的影响 |
2.3.2.3 固液比对木糖产率的影响 |
2.3.4 结论 |
2.4 碱性水解,提取木质素 |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与讨论 |
2.4.2.1 碱度对木质素产率的影响 |
2.4.2.2 反应时间对木质素产率的影响 |
2.4.2.3 PH对木质素提取的影响 |
2.4.2.4 固液比对木质素产率的影响 |
2.4.2.5 温度对木质素产率的影响 |
2.4.2.6 结论 |
2.5 酸性水解纤维素 |
2.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5.2.1 反应时间对葡萄糖产率的影响 |
2.5.2.2 固液比对葡萄糖产率的影响 |
2.5.2.3 酸度对葡萄糖产率的影响 |
2.5.2.4 温度对葡萄糖产率的影响 |
2.5.2.5 结论 |
2.6 灰分分析 |
2.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6.2 结果与讨论 |
2.6.2.1 SiO2含量 |
2.6.2.2 灰分分析 |
2.6.2.3 热重曲线 |
2.7 微观结构的考察与分析 |
2.8 实验总结 |
2.8.1 酸性水解半纤维素 |
2.8.2 碱性水解,提取木质素 |
2.8.3 酸性水解纤维素 |
第3章 实验部分菅草 |
3.1 实验设计 |
3.2 酸性水解半纤维素及测定 |
3.2.1 最佳水解时间的测定 |
3.2.2 最佳水解酸度的确定 |
3.2.3 最佳固液比的确定 |
3.2.4 原料最佳形态的考察 |
3.2.5 半纤维素水解小结 |
3.3 木质素的制取 |
3.3.1 木质素制取路线选择 |
3.3.2 木质素制取试验条件考察 |
3.3 纤维素的水解试验 |
3.3.1 纤维素水解方法选择 |
3.3.2 纤维素水解条件考察 |
3.3.2.1 最佳水解固液比的考察 |
3.3.2.2 最佳纤维素水解反应时间的确定 |
3.3.2.3 最佳纤维素水解酸度的考察 |
3.3.2.4 最佳水解反应温度的确定 |
3.4 水解残渣的处理 |
3.4.1 灰分概况 |
3.4.2 灰分的应用 |
3.4.3 残余灰分收集 |
3.5 总结 |
第4章 课题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日从稻叶中提取抗老化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技术在稻壳资源化利用与降低植物重金属吸收上的应用机理研究[D]. 叶芳.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2]江西野生刺葡萄叶片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及其加工利用[D]. 朱美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3]功能性纳米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 陈辉. 山东大学, 2010(08)
- [4]白茅菅草的再生综合利用基础研究[D]. 邓艳辉. 吉林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