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经济呈现复苏增长

2000年经济呈现复苏增长

一、2000年经济呈恢复性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陈锡康,杨翠红,祝坤福,王会娟,李鑫茹,姜青言[1](2021)在《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分析与政策建议》文中指出2021年中国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国际形势的共同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备受关注。文章依据经济理论、现实经验、生产要素变化等,系统分析和预测了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动趋势为呈波浪形下降。基于投入产出技术、计量经济学、景气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情景分析等,提出了年度GDP增速预测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在对2020年中国全年经济发展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做出了预测: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增速为8.5%左右。文章进而基于经济形势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继续促进消费,稳增长、促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田俊峰[2](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谭俊涛,赵宏波,刘文新,张平宇,仇方道[3](2020)在《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经济维持性和恢复性2个方面定量化分析中国31省(市)(未包含港澳台数据)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维持性较高,中部地区的经济维持性普遍较低;经济恢复性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恢复性较低,经济维持性和经济恢复性呈现一定的负相关。②各省(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维持性普遍较高,经济维持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在东部沿海区域和沿长江经济带地区,而经济维持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③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第二产业表现出了较强的经济韧性,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第三产业经济韧性较好。④影响2次经济危机中韧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区位条件、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GDP的解释力较强,但在2次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方向不同。

程虹,高诗雅[4](2019)在《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质量:制度红利与人口红利的叠加效应》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成功转型的发展中经济体,新中国70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自然试验场景。通过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本文发现:尽管市场经济的"制度红利"、劳动力供给的"人口红利"均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但二者难以单独发挥作用。只有当"制度红利"与"人口红利"叠加时,才能引致经济发展质量的持续提高。综合运用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长时段跨国数据,本文以GDP、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增速变化作为衡量指标,就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质量的变化趋势、动力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表明:新中国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低位震荡逐渐转向平衡增长,资源配置效率、经济结构逐渐趋于优化,开放效应与学习效应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日益凸显。未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充分释放"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的叠加效应。

李连刚[5](2019)在《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老工业基地由于其特殊的发展背景和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资源枯竭、产业技术老化、金融危机等冲击的影响,步入经济衰退轨迹,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辽宁作为我国传统工业基地之一,体制机制落后、产业结构僵化、路径依赖严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枯竭的加剧,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自2013年开始出现经济“断崖式”下滑,再次引发学界和政界的关注,辽宁老工业基地亟需进行城市经济转型以恢复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弹性理论被用来解释区域受冲击影响后为何有的区域能够积极应对冲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而有的区域受冲击影响严重,步入衰退轨道,区域经济弹性对分析区域应对不确定性冲击,恢复原有路径或创造新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将区域经济弹性理论应用到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拓宽了区域经济弹性理论应用领域,为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论文分析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演化过程,构建了区域经济弹性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模型,评价了辽宁省城市经济转型效果,预测了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转型趋势,提出了提升区域经济弹性能力和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的对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现有关于弹性、区域经济弹性和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论文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弹性和城市经济转型的概念内涵、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论文认为区域经济弹性是区域经济系统面对市场、环境等冲击扰动时的抵抗能力或通过调整适应转型来迅速恢复系统冲击前发展路径或转向到一个更优发展路径的恢复能力。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是城市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调整升级,是体制机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过程。论文梳理了弹性概念由工程弹性到生态弹性到演化弹性的演变,总结了区域经济弹性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创新理论等理论基础。2.基于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分析评价了辽宁省面对短期冲击情境下的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机制。论文通过抵抗力指数和恢复指数测度区域经济弹性,抵抗力反映了区域经济系统面对冲击时的抵抗程度,恢复力反映了区域经济系统面对冲击后恢复经济发展的能力。研究发现,辽宁老工业基地1992-2015年面对冲击的抵抗力较低,二三产业对冲击的抵抗力低,服务业的恢复力弱。论文通过偏离份额模型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两部分,发现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弹性产生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弹性主要由区域竞争力决定。第二产业竞争力较低,第三产业长期存在内部结构失衡和竞争力低下问题,限制了区域经济弹性能力。论文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政府支持力度、技术创新水平、经济结构多样性均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的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和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弹性具有负面作用,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临近地区的经济弹性能力的提升将会限制区域自身的经济弹性水平。3.构建长期扰动情境下的区域经济弹性分析框架,分析了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和演化阶段。论文从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经济弹性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进行动态测度,并依据适应性循环模型对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进行划分。脆弱抵抗性主要指经济系统面对冲击的抵抗程度,适应转型性主要表征区域适应冲击引起的变化来恢复发展或借此冲击创造新的发展路径的能力。研究发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应对长期扰动的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2003-2005年为释放-重组期,2005-2009年为重组-开发期,2009-2012年为开发-维持期,2012-2015年为维持-释放期。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水平较低,主要归因于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均较低,区域经济弹性水平主要受脆弱抵抗性决定。4.基于区域经济弹性内涵和相关理论,构建区域经济弹性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产业结构多样性和路径依赖两种作用方式,探讨区域经济弹性不同演化阶段对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论文认为,区域经济弹性可以通过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这两个关键过程影响经济转型过程,脆弱抵抗性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保障,维持区域经济转型过程的正常运转,适应转型性是区域经济转型的动力,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多样化的产业结构能够提升系统的适应力和创新力,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机会与动力,积极的路径依赖促进了区域经济转型而消极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区域经济转型。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中的重组和开发阶段,有助于区域经济转型效果提升,维持阶段限制区域经济转型效果,释放阶段为新一轮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可能。5.基于区域经济弹性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辽宁省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进行动态评价,根据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划分城市经济转型阶段,分析不同阶段的城市经济转型特征。研究发现,辽宁省经济转型过程呈现出周期性特征,2003-2005年为波动期,2005-2009年为波动上升期,2009-2015年为提升期,2012-2015年为下降期,辽宁省社会维度转型效果最高,其次为经济维度,最后为环境维度。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中的释放-重组期内城市经济转型呈现出波动特征,重组-开发期促进了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的提升,开发-维持期城市经济转型效果快速提升,维持-释放期限制了城市经济转型过程。6.根据区域经济弹性和城市经济转型实证分析结果,预测辽宁省城市经济转型趋势,针对短期冲击和长期扰动不同情景,探讨区域经济弹性提升策略,提出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对策。论文认为,辽宁省经济转型将再次步入到释放-重组阶段,开启新一轮城市经济转型过程。在应对短期冲击方面,辽宁老工业基地应提高其抵抗力和恢复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当前发展模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经济结构多样化水平、政策扶持力度,发挥中心城市的“反哺”作用。在应对长期扰动方面,辽宁老工业基地应加快提升其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抓住冲击打破原有路径的机遇,对系统释放的资源进行重组,创造新的发展路径。为提升城市经济转型效果,需要重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同步转型,针对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特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效果。

刘珣[6](2018)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一直非常注重对东部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俄国、苏联及俄罗斯三个不同的开发时期。本文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以及人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动因,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探寻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俄罗斯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预测,目的是进一步推进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探寻中俄合作新的突破点,夯实中俄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史做了系统的划分,即按照俄罗斯历史的三个阶段,把东部地区的开发史提炼为初步基础性开发、计划拓展性开发和战略选择性开发三个开发时期。尽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三个时期不同,但开发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十分明显。相同点在于:不同时期东部地区开发的主体都是政府;不同时期的政府都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发展国家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开发东部地区;鼓励移民、发展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政府的主要开发政策;不可否认由政府主导的开发促进了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这一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而不同之处主要为开发诉求不同;开发政策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重点不同。当前,俄罗斯对东部地区开发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高点,东部地区的开发不仅仅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其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进而把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规律和特点,为创新中俄区域合作方式和领域提供依据。

谭俊涛[7](2017)在《基于演化弹性理论的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和森林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城市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必然面临的问题,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并且资源枯竭类城市所占比重高,亟需进行城市转型。自2003年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国家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已开展10多年,如何科学的评价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并且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演化弹性理论具有解释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更新、再生和重组属性的能力,将演化弹性思想引入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科学依据,也拓宽了弹性理论的应用范畴。文章评价了东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绩效及影响因素,并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弹性分析框架,分析了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的弹性特征,最后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从基本概念辨析入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演化经济弹性研究涉及的主要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并对主要理论涉及的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主要理论对论文带来的启示进行阐述。2.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可持续发展增量表征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评价了19个资源型城市振兴战略实施后的转型绩效,并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绩效差异进行分析,最后从可开采资源量、交通区位、要素投入和国家政策支持、城市发展基础5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的主要因素。3.从演化弹性的定义出发,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弹性的分析框架,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应对短期危机和长期扰动的经济弹性能力。资源型城市应对短期扰动的经济弹性评价主要选取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两次短期危机,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维持性和恢复性能力,并对两次经济危机经济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资源型城市应对长期扰动的经济弹性评价主要分析了振兴战略实施后资源型城市应对长期扰动的经济维持性、适应性和转型性的特征。4.以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以及第一批资源枯竭城市——辽源为例,分析辽源市如何形成路径依赖以及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进行路径创造,成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整体较好的城市;另外选取同为衰退型煤炭城市双鸭山作为对比分析案例,分析两个城市经济转型过程的弹性差异成因,为其他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借鉴。5.依据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的特征以及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的经济弹性特征的分析结果,从提高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和应对短期危机的长期扰动的经济弹性调控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对东北地区2003以来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进行分析,发现吉林省和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明显好于黑龙江省,辽源、松原和白山市转型效果较好,鸡西、伊春和黑河市转型较差,综合类和石油类城市转型绩效较好,煤炭类和森工类城市转型效果较差。经济转型绩效与城市转型绩效总体趋势相近,大庆市经济转型绩效较差,石油类城市社会转型效果较好,不同城市生态环境转型差异较小。资金投入和交通区位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影响大,城市规模、可开采资源和城市发展基础次之。2.对东北资源型城市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所表现出的经济弹性,从经济维持性和经济恢复性两个维度进行了测度,发现资源型城市应对经济衰退的经济维持性和经济恢复性均较差,但不同类型城市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石油类城市和钢铁类城市的经济维持性最强,而煤炭类城市的经济维持性最差。影响两次经济衰退过程中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差异,区位优势、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外商依存度以及政策支持对两次经济衰退过程的经济弹性均有正向作用,而资源型产业就业比重却一直存在负向作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制造业的经济弹性更强,而第三产业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表现出更强的弹性。3.对19个资源型城市应对长期扰动的经济弹性能力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辽宁省和吉林省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弹性要明显高于黑龙江省,辽宁省的盘锦、本溪和鞍山排名前3位,而黑龙江省的四大煤城经济弹性最低,再生型城市经济弹性最高,而衰退型城市经济弹性最低,冶金类和石油类城市经济弹性较高,煤炭城市经济弹性最低。与城市经济弹性位序相比,盘锦、大庆等石油城市的经济维持性明显偏低,而适应性较强;黑河、牡丹江等森工类城市经济维持性较强,而经济适应性不足;阜新、抚顺、辽源等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性较强。随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资源型城市经济系统的维持性、适应性和转型性以及经济弹性的区域差异均呈现减小趋势。经济弹性增加量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为黑河市、阜新和辽源市,经济弹性减小量最大的四个城市分别为大庆、七台河、双鸭山和葫芦岛,森工类城市经济弹性指数增加量最大,其次为冶金类城市和综合类城市,煤炭城市经济弹性呈下降趋势,石油类城市经济弹性下降量最大。4.分析辽源市如何形成路径锁定以及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进行路径创造,发现辽源市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导入、锁定和解锁的阶段,振兴战略实施后,第二产业占比持续增加,振兴战略主要对第二产业的振兴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辽源市的路径突破主要发生在2008年被确认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试点后,通过政策导向的路径创造有序展开,通过抓住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支持政策,采取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的战略,积极发展非煤产业的路径创造。采掘业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由2003年占比超过20%,至2014年所占比重仅有3.4%;工业行业的多样化指数明显增强,制造业向高级化发展。5.对比辽源和双鸭山两个城市的转型差异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发现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来看,辽源市自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发展状况均要好于双鸭山市。2012年之前辽源市的经济增长率要整体高于双鸭山市,而2012年东北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过程中,辽源市的经济下行较小;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看,辽源市产业结构向第二产业调整显着,而双鸭山市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第二、三产业增长缓慢;从工业行业结构看,双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占比最高的两个行业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他行业发展明显不足,双鸭山市工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缓慢,工业结构调整滞后于辽源市。6.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初步分析了辽源市和双鸭山市经济弹性的差异性特征,将两个城市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发现2003年之前,两市的发展轨迹比较相似,经历了大致相同的适应性循环过程,都经历了重组、开发、保持和释放四个阶段,造成两市转型绩效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振兴东北战略实施后,两市的发展轨迹出现了较大的差异,2008年辽源市被确认为国家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转型发展加速推进,进入了开发阶段,2013确立“2+3”的产业发展战略,进入了转型快车道,进入了保持阶段。而鸭山市振兴东北战略实施后,城市进入重组阶段,城市接续产业选择不明确,城市产业发展又回到了上一个循环过程中。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提高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和应对短期危机的长期扰动的弹性能力调控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徐坡岭,刘畅[8](2016)在《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的技术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文中提出俄罗斯经济发展体系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基于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求解1992-2011年俄罗斯技术效率及其调整方式。依据定量分析结果,从技术创新、经济体制转型及金融危机三个方面对俄罗斯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发现:资本投入不足对俄罗斯技术效率的改进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不能忽视能源产业对俄罗斯经济增长中技术效率改进的作用;增加劳动力投入可以带来技术效率的改进。

周海燕[9](2015)在《民国十年(1927-1937)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研究》文中认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长期以来的世界性话题,随着时代发展,理论界众说纷纭,派系层出。环视当代中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十多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依靠政府强制之手与逐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日益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焦点问题。如何实现强势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之转变,是中国经济改革之重任,任重而道远。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以1927-1937年民国建设为例,阐述民国十年黄金期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关系,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政府适时的正确主导是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民国十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析与总结,为当代中国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价值。围绕核心观点,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选题价值、文献回顾、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等。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民国十年经济发展与发展原因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指出已有研究对1927-1937年民国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认识不足,未能准确解读这一时期政府与市场双向互动推动历史发展的事实,亦未能准确解读好政府与国家资本、民营经济等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已有研究或仅肯定市场作用,无视政府当年以强制性制度供给在诱致性市场创新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土地改革中回避租佃制度优化实为农业发展的较优选择,故本文从政府的强制性制度供给与诱致性市场创新相结合的视角,全面阐述与评价南京国民政府在战乱年代推动的农村改革。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部分,概述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史,并指出任何理论都不是万能的,其张力的施展必须基于不同国家的不同国情与历史传统;基于政府与市场理论之研究视角,归纳本文核心观点,同时明确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最后提出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中国现代化的内外危机及其发展模式转型。国内危机方面,体现在国内新旧军阀分裂混战导致的政治动荡,20世纪30年代市场危机的出现与自然灾害频繁打击;国外方面,体现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危机,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世界法西斯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大规模世界性战争在所难免,而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长期存在,都加速了中国国家主权的不完整性;理论挑战方面,为摆脱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凯恩斯主义形成与成功实践,美国与西方多数国家走出危机,并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世界资本主义理论与实践亦趋向日益成熟,对古老而落后的中国而言,是危机亦是挑战;发展模式新选择与威权政府建立方面,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开始迈向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导向的转型,南京国民政府威权统治逐步确立,并创建具有现代性的政治制度。第三章为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政策环境创新,主要论述南京国民政府供给的各项制度改新。土地私有财产权制度的法律确认,主要资源及矿产所有权的明晰,财产登记的法律保障制度完善,都推动现代产权制度的确立;关税制度的革新促进关税自主权的实现,盐税制度市场化改革,废除厘金制度,促使现代税收制度的确立;废弃银两制度改用银元制度,法币政策确立现代币制,四行二局的国有银行制度之形成,推动南京国民政府迈向金融国家资本道路;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各项法律措施,鼓励工业科技发明创新,支持农业科技与技术改良,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广泛引进留学归国人才参与国家建设;南京国民政府出台系列政策,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等,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发展对外贸易,以协调工商业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引导各类民间组织发展,支持商会与同业公会组织制度改组,创建农会制度,支持民间建设力量进行乡村建设活动,推动民间组织服务经济发展功能之发挥;南京国民政府发起农业复兴运动,租佃制度优化改新,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资源保护与农田水利建设制度的改进,促进农村秩序的恢复与城乡协调发展。南京国民政府主导的全方位制度创新,虽然存在某些不足或制度的有效性有限,但总体上适应了时代需要,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基础。第四章为政府主导下市场的互动与多元创新。土地与主要资源的确权实现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多元流动,主要资源国有化经营,企业资本集中化加速;税制金融制度创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税制现代化改善了市场交易环境,现代货币促进了市场流通,金融国家资本市场化运作;人才引进与科技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工业科技改新推动了生产进步,农事技术的市场运转与推广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专家与专业人才投身工农业建设;工商业经济协调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主要工业领域全面确立,壮大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力量,提高工业化水平;民营经济朝资本集中化方向发展,民营经济多元化发展活跃市场空间,并带动工业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对外贸易拓深国内外市场;民间组织发挥联接政府与市场的中介作用,商会维护商人利益,同业公会维持市场秩序,民间乡村建设力量投入农业教育与经济建设推动了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开启对中国"三农"问题的探索;农村改革中的诱致性市场创新,现代银行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农业合作社联接城市金融救济农村,缓解农业资金短缺,推动农业技术改良与进步,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联动效应;小农户经济发展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上述政府主导下的市场互动与创新,体现了 1927-1937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发展,虽然存在某些不足或发展的有限性,但总体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第二次经济黄金期的出现。第五章为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评价与现实启示。本文指出对于经济落后大国而言,中央政府统治权威的保持与政治稳定非常重要;南京国民政府大量采用留学归国专家与精英治国,专家精英在制度设计与决策实施方面,结合中国国情广泛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经验,有利于减少制度试错成本;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动态与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政府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是必须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应依据本国国情与历史传统;农村改革方面,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是核心问题,发展农户经济与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同时注重传统文化建设。当然,民国十年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亦值得后世加以总结与借鉴。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通过对民国十年建设中,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关系分析,得出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正确而适时的政府调控主导是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程伟[10](2014)在《冷静聚焦普京新政下的俄罗斯经济颓势》文中认为举世关注的普京新政与俄罗斯经济的增长颓势不期而遇。直观地看,这是俄罗斯经济以往恢复性增长中累积矛盾作用的结果,似乎俄罗斯正在陷入经济困局。深入地看,这既是发生在宏观经济基本稳定下的增长颓势,又是发生在转型拐点上的增长颓势。基于国际经验、历史教训、俄罗斯当下国情等多种因素的考虑,普京团队首先看重守住宏观经济稳定这个底线,在此基础上,启动旨在摆脱过度依赖原料经济发展模式的新一轮经济转型。不难看出,普京新政下的俄罗斯经济颓势,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来的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宜将其视为经济困局,也不大可能是长期的趋势。

二、2000年经济呈恢复性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经济呈恢复性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分析与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中长期走势分析与预测
    1.1 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预测:增速呈波浪形下降
    1.2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中长期预测
2 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分析与初步预测
    2.1 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的前提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1 前提条件
        2.1.2 主要影响因素
    2.2 中国年度GDP增长速度预测方法简介
    2.3 2021年中国GDP增速和全年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3 总结与建议

(2)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相关概念
    2.2.1 土地利用形态
    2.2.2 土地利用转型
    2.2.3 概念辨析
2.3 基础理论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3.3 远程耦合理论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3.1.2 发展历史
    3.1.3 功能分区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3.2.2 人口变化
    3.2.3 城镇化进程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7.2.1 国家宏观背景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经济韧性测度方法
    1.2经济韧性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1.3数据来源
2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分析
    2.1主要金融危机分析
    2.2区域经济韧性特征分析
3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分析
    3.1影响因素选取
    3.2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2讨论

(4)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质量:制度红利与人口红利的叠加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经济发展质量的衡量方法与动力机制
    (一) 衡量方法
    (二) 制度的有效性是“人口红利”的前提
    (三) “制度红利”与“人口红利”的互补性
三、配置效率与生产函数的阶段演变
    (一) 投入-产出效率从低位震荡到高速增长
    (二) 生产率位次从低水平均衡迈向增长奇迹
四、结构变迁与平衡增长
    (一) 产业结构从不平衡转向再平衡
    (二) 城市化与市场化驱动的结构变迁
五、经济发展从开放效应到学习效应
    (一) “隐士中国”转向“全球化中国”
    (二) 学习效应带来的自主创新
六、结论

(5)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弹性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1.2.2 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案
        1.3.3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内涵
        2.1.2 城市转型、经济转型与产业转型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弹性的理论视角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4 创新理论
第3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短期冲击情境下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机制分析
        3.2.1 区域经济弹性测度方法
        3.2.2 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
        3.2.3 区域经济弹性机制分析
    3.3 长期扰动情境下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分析
        3.3.1 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
        3.3.2 区域经济弹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3.3.3 区域经济弹性能力演变阶段和演变特征
第4章 区域经济弹性对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作用机制
    4.1 区域经济弹性对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模型
        4.1.1 区域经济弹性对经济转型作用的理论框架
        4.1.2 脆弱抵抗性的作用与特性
        4.1.3 适应转型性的作用与特性
    4.2 区域经济弹性对经济转型的作用方式
        4.2.1 产业结构多样性与区域经济转型
        4.2.2 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转型
    4.3 不同演化阶段的作用机制
        4.3.1 开发阶段与区域经济转型
        4.3.2 维持阶段与区域经济转型
        4.3.3 释放阶段与区域经济转型
        4.3.4 重组阶段与区域经济转型
    4.4 不同情境下的作用机制与途径
        4.4.1 短期冲击情境下的作用机制
        4.4.2 长期扰动情境下的作用机制
第5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5.1 城市经济转型现状
        5.1.1 城市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
        5.1.2 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5.2 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5.2.1 研究方法
        5.2.2 指标体系构建
        5.2.3 经济转型效果评价
    5.3 基于区域经济弹性的城市经济转型阶段划分
        5.3.1 适应性循环模型视角下的转型阶段划分及机制分析
        5.3.2 不同阶段城市经济转型基本特征
第6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趋势与对策
    6.1 区域经济转型周期性与转型趋势预判
    6.2 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能力提升对策
        6.2.1 短期冲击情境下区域经济弹性调控措施
        6.2.2 长期扰动情境下区域经济弹性调控措施
    6.3 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发展对策
        6.3.1 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转型
        6.3.2 区域经济弹性演变阶段下的经济转型策略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初步基础性开发
    第一节 俄国占领及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开发
    第三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及工业开发
    第四节 俄国在东部地区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
    第五节 对俄国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计划拓展性开发
    第一节 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工业开发
    第三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开发
    第四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和交通基础设施开发
    第五节 对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对东部地区的战略选择性开发
    第一节 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
    第三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领导与协调专门机构分析
    第四节 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实施
    第五节 对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中的国际合作
    第一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展国际合作的动因
    第二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第三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第四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第五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7)基于演化弹性理论的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进展
        三、弹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二、研究方案
        三、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辨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矿业城市发展生命周期理论
        二、资源诅咒假说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脆弱性理论
第三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与绩效评价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资源现状与特点
        二、社会经济背景
    第二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回顾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历程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
        一、指标选取与内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结果
    第四节 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影响因素选取
        二、研究方法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弹性分析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经济弹性特征
        一、资源型城市应对经济衰退的弹性特征
        二、资源型城市应对长期扰动的弹性特征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应对经济衰退的经济弹性分析
        一、资源型城市经历的主要经济周期
        二、应对短期危机的经济维持性与恢复性测度
        三、影响资源型城市应对经济衰退的经济弹性的因素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应对长期扰动的经济弹性能力测度与演变特征
        一、资源型城市应对长期扰动的经济弹性分析框架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弹性现状分析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弹性演变过程分析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弹性差异的机理研究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创造—以辽源市为例
        一、辽源市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形成
        二、辽源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创造
        三、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经济弹性差异成因分析——以辽源和双鸭山为例
        一、辽源和双鸭山市转型差异概述
        二、辽源和双鸭山市转型的经济弹性过程分析
        三、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提高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长效援助机制,研究用好国家振兴政策
        二、积极培育替代产业,加快城市转型工作
        三、实施差异化的绩效评估策略
    第二节 应对短期危机和长期扰动的弹性能力调控策略
        一、应对短期危机的弹性调控措施
        二、应对长期扰动的弹性调控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民国十年(1927-1937)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1.2.1 关于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研究
        1.2.2 关于1927-1937年经济发展原因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1.3.2 研究视角与核心观点
        1.3.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可能的不足
2 中国现代化的内外危机及其发展模式转型
    2.1 国内危机:国内分裂混战及其市场失灵
        2.1.1 国内分裂混战
        2.1.2 自然灾害频仍
        2.1.3 20世纪30年代市场危机出现
    2.2 国外危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危机
        2.2.1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
        2.2.2 世界法西斯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形成
        2.2.3 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长期存在
    2.3 理论挑战:凯恩斯主义盛行
        2.3.1 凯恩斯主义形成根源
        2.3.2 中国理论界关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
    2.4 发展模式新选择与威权政府建立
        2.4.1 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转型
        2.4.2 南京国民政府威权统治的确立
        2.4.3 现代政治制度的创建
    2.5 小结
3 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政策环境创新
    3.1 政府供给的现代产权制度创新
        3.1.1 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的法律确认
        3.1.2 主要资源保护及所有权的明晰
        3.1.3 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
    3.2 政府强制推动税制金融制度创新
        3.2.1 税制制度改新
        3.2.2 金融制度创新
    3.3 强化科技与引进人才制度
        3.3.1 鼓励工业科技发明创新
        3.3.2 农业科技制度供给与支持
        3.3.3 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
    3.4 政府协调工商业发展政策
        3.4.1 重点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3.4.2 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3.4.3 发展对外贸易
    3.5 政府推动民间组织服务经济发展
        3.5.1 商会与同业公会组织制度改组
        3.5.2 农会制度创新
        3.5.3 支持乡村建设力量发展
    3.6 农村复兴运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6.1 租佃制度优化改新
        3.6.2 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
        3.6.3 农业金融政策的支持
    3.7 小结
4 政府主导下市场的互动与多元创新
    4.1 土地及主要资源之确权实现优化配置
        4.1.1 农业生产要素多元流动
        4.1.2 主要资源国有化经营
        4.1.3 企业资本加速集中化
    4.2 税制与金融创新提高市场配置效率
        4.2.1 现代税制改善市场交易环境
        4.2.2 币制现代化促进市场流通
        4.2.3 金融国家资本市场化运作
    4.3 人才引进与科技创新参与市场竞争
        4.3.1 工业科技推动生产进步
        4.3.2 农事技术的市场运转与推广
        4.3.3 专家与专业人才投入工农业建设
    4.4 工商业经济协调发展
        4.4.1 国家资本企业市场化运转
        4.4.2 民营经济活跃市场空间
        4.4.3 对外贸易拓深国内外市场
    4.5 民间组织发挥联接政府与市场之作用
        4.5.1 商会维护商人利益
        4.5.2 同业公会维护市场秩序
        4.5.3 民间乡村建设力量的示范引领
    4.6 农村改革中的诱致性市场创新
        4.6.1 小农户经济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4.6.2 现代银行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
        4.6.3 农业合作社创新对农村经济的带动效应
    4.7 小结
5 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评价与现实启示
    5.1 大国中央政府威权对经济落后国家的重要性
    5.2 专家精英参与制度设计和决策减少了试错成本
    5.3 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与市场调适关系
    5.4 乡村建设特别要重视民间社会精英与传统文化的作用
    5.5 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
    5.6 发展农户经济及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6 结论:正确而适时的政府调控主导是民国十年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2000年经济呈恢复性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分析与政策建议[J]. 陈锡康,杨翠红,祝坤福,王会娟,李鑫茹,姜青言.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01)
  • [2]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谭俊涛,赵宏波,刘文新,张平宇,仇方道. 地理科学, 2020(02)
  • [4]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质量:制度红利与人口红利的叠加效应[J]. 程虹,高诗雅. 宏观质量研究, 2019(02)
  • [5]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研究[D]. 李连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6]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D]. 刘珣.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7]基于演化弹性理论的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 谭俊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10)
  • [8]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的技术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J]. 徐坡岭,刘畅. 俄罗斯研究, 2016(04)
  • [9]民国十年(1927-1937)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研究[D]. 周海燕.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5)
  • [10]冷静聚焦普京新政下的俄罗斯经济颓势[J]. 程伟.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6)

标签:;  ;  ;  ;  ;  

2000年经济呈现复苏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