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和生长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军,王静安,倪康达,陈海红,陈晓雯,王军,王成辉[1](2021)在《不同水温对个体养殖系统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生长和摄食率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讨不同水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蜕壳、生长和摄食率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恒温的河蟹个体养殖系统,分析不同水温(10、15、20、25、30℃)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成活率、蜕壳次数、蜕壳间隔、蜕壳增重率、肥满度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33 d的试验中,各饲养水温的中华绒螯蟹成活率均在89%以上;10℃和15℃水温的实验蟹只蜕壳1次,20℃和25℃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2次,30℃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3次;五个水温组的平均蜕壳间隔分别为109.39、67.92、46.63、43.69、38.01 d;蜕壳增重率随水温升高呈总体增加的趋势,30℃水温组的蜕壳增重率显着高于其他水温组;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步增大,且各水温组间差异显着;肥满度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五个水温组的平均日摄食率分别为1.58%、1.97%、3.54%、4.79%和5.25%。腿部肌肉切片观察发现,低水温组(10、15、20℃)的肌纤维直径显着大于高水温组(25、30℃)。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水温的增加,河蟹的蜕壳速度加快,增重率增加,肥满度下降,摄食率增加,以30℃水温时的河蟹生长最佳。
储兰璐[2](2021)在《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脂多糖毒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动物之一。然而,在集约化人工饲养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多次爆发由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的多种疾病,导致惨重的经济损失,制约着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如何在保护和胁迫产业生态健康养殖的基础上防止应激和减轻应激的危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EM菌是一种以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通过发酵工艺培养的复合菌剂,能够利用有益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通过竞争排斥使得有益菌占优势,改善养殖环境,降低中华绒螯蟹的发病率。目前,尽管EM菌在水产养殖中已有较多的应用,但是鲜有关于EM菌对中华绒螯蟹养殖影响效果的报道,而EM菌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力影响的研究仍是空白。因此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试验对象,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EM菌,从酶活和基因表达层面评估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检验“EM菌的使用可以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力”的假说,分析EM菌调控中华绒螯蟹免疫力潜在的作用机制,以期为EM菌在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EM菌对中华绒鳌蟹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实验旨在分析EM菌对中华绒螯蟹各类血细胞数量、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系统及免疫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半颗粒细胞(SGC)是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主要类群,具有吞噬、包囊病原微生物的作用;EM菌诱导下,中华绒螯蟹SGC细胞略有升高,增强了其细胞免疫防御能力。EM菌能提高特定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强中华绒螯蟹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EM菌组较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表明较低的器官损伤;同时较高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意味着免疫解毒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水体中添加EM菌有助于提高中华绒螯蟹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并能通过改变血细胞的数目和相关酶活性,增强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力。2.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在成蟹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EM菌,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中华绒螯蟹肝胰腺Toll样受体基因及HSP90 m RNA表达量,分析了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影响,EM菌能够诱导上调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Toll2、Tube、Dorsal的表达,表明EM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机体对异物的识别能力,进而实现免疫机能的提高。此外,雄蟹肝胰腺中Toll2、Tube、HSP90的表达量均高于雌蟹,并且雄蟹和雌蟹对于EM菌的敏感度不同,雄蟹对EM菌的添加做出更为积极的响应,这表明EM菌对雄蟹的免疫力的激活作用高于雌蟹。EM菌组雄蟹HSP90的表达量显着上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着,这与溶菌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说明HSP90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是由于高温导致的氧化应激引起的,HSP90表达的上调进一步促进了中华绒螯蟹体内各种酶活发生变化,调节防御应激损伤的能力,进而实现免疫机能的提高。3.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脂多糖毒性的影响为研究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脂多糖毒性的影响,在水体中添加0、1g/L EM菌,用浓度为500μg/kg的脂多糖进行攻毒,于3、6、12、24、48h进行采样,检测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抗氧化酶活、免疫酶活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注射脂多糖后,EM菌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肝胰腺CAT、GPX活性,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起到抗脂多糖毒性的作用。EM菌能够提高AKP、ACP活性,对注射的脂多糖具有解毒作用,保护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组织,降低中华绒螯蟹患病的风险。在注射脂多糖后,中华绒螯蟹的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通过上调中华绒螯蟹免疫识别基因、免疫传导基因、免疫效应基因的表达,EM菌的添加对Toll通路和酚氧化酶原系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组织。综上,本研究发现EM菌对中华绒螯蟹的先天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通过提高CAT、GPX等抗氧化酶,ALP、ACP等免疫酶活性,以及上调Toll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中华绒螯蟹抗应激抗氧化等非特异性免疫力。因此,本研究建议推广EM菌作为一种有益复合菌剂用于中华绒螯蟹养殖,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林志灯[3](2021)在《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磷脂是一类含磷酸基团的极性脂,例如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胆碱(PC)。大量研究表明,饲料磷脂是各种水生动物的必需营养素,对它们的存活、生长、抗逆性、脂代谢以及卵巢的发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磷脂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甲壳动物中还未被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经济物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学、营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较为系统地探究了饲料磷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以及对成蟹(雌蟹)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首先,本研究使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磷脂源(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探究了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雌蟹)的影响,为幼蟹和成蟹(雌蟹)筛选合适的磷脂源的同时,探讨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不同生长阶段影响的差异性。基于3种磷脂源在中华绒螯蟹幼蟹阶段降脂的共性,进一步设计试验探究饲料磷脂是否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同时使用大豆源磷脂酰胆碱(PC)纯品作为磷脂的代表对磷脂降脂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另外,本研究也对磷脂重塑反应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不仅为磷脂在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而且也丰富了甲壳动物磷脂营养学的研究内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组成、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试验共设计了7组等氮(35%)等脂(8%)的饲料,包括1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磷脂)和6组试验组饲料(分别添加1%或3%水平的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或磷虾油),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26±0.01 g)8周。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磷脂显着提高了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其中添加3%的磷虾油具有最好的促生长效果。磷脂添加组幼蟹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着增加,而丙二醛(MDA)的含量显着减少。与磷脂缺乏组相比,全蟹总脂的含量以及肝胰腺中总脂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在磷脂添加组显着降低。另外,在所有处理中,3%磷虾油添加组肝胰腺中总脂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最低。肝胰腺脂肪酸的组成与饲料中脂肪酸的组成密切相关,尤其是C18:2n-6、C20:5n-3和C22:6n-3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饲料磷脂显着下调了脂肪合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去饱和酶9(Δ9 fad)和脂肪酸延长酶6(elovl6))和氧化(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和肉碱乙酰转移酶(caat))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上调了脂肪转运(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相关基因的表达。本试验表明,磷虾油是一种较为优质的磷脂源,饲料中添加3%水平的磷虾油可更好地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以及促进脂肪的利用。2.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本试验共制备了4组等蛋(40%)等脂(11.5%)的试验饲料,包括1组对照组饲料(不添加磷脂)和3组试验组饲料(添加2.5%磷虾油、蛋黄磷脂和大豆磷脂)。试验周期为10周,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的初始重为:95.23±4.43g。饲料磷脂均提高了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也降低了肝胰腺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在这3种磷脂源中,磷虾油的抗氧化作用更为强大,这可能与磷虾油含有一定量的虾青素和较多的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有关。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能促进总脂、极性脂以及中性脂在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积累。但相比之下,磷虾油促进脂类积累的效果更优于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这与磷虾油更易上调肝胰腺中脂肪吸收和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卵巢中脂肪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从而促进了更多的脂类在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积累。因磷虾油含有较高比例的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因此磷虾油显着地促进了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在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肝胰腺、卵巢和肌肉中的沉积,这不仅可为卵巢的发育提供更多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可食用部位(卵巢、肝胰腺和肌肉)的营养价值。另外,相比于磷脂缺乏组,磷脂添加组具有更高的性腺指数(GSI),其中磷虾油组的性腺指数(GSI)显着高于大豆磷脂组,蛋黄磷脂组介于两者之间。结合血清中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含量、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Vg)基因的表达水平、卵巢中卵黄蛋白原受体(Vgr)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组织中胆固醇的含量,我们推测饲料磷脂通过促进胆固醇向类固醇激素(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转化,进而加速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Vg)的合成。肝胰腺中合成的卵黄蛋白原(Vg)与类固醇激素发生结合后经由血淋巴系统转运,随后被卵母细胞上的卵黄蛋白原受体(Vgr)识别被卵母细胞吸收并入卵黄,最终促进卵黄的发生。另外,与磷脂缺乏组相比,饲料磷脂添加组具有更高的性腺指数(GSI)。但由于磷虾油更易促进胆固醇向类固醇激素(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ROG))的转化,进而加速卵黄蛋白原(Vg)的合成,从而导致磷虾油组的性腺指数(GSI)高于大豆磷脂组和蛋黄磷脂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磷虾油是一种较好的磷脂源,建议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饲料中添加2.5%水平的磷虾油。3.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当饲料脂肪水平为8%时,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可显着降低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和全蟹总脂的含量,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脂肪的利用,提高其生长性能。然而,关于饲料磷脂是否能够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以生产中常用的大豆磷脂为代表,研究大豆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两个脂肪水平(13%和8%)和两个磷脂水平(5%和1%)一共制备了4组等蛋(40%)的试验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53±0.01 g)8周,分别为:LL-LP组(8%脂肪和1%磷脂)、LL-HP组(8%脂肪和5%磷脂)、HL-LP组(13%脂肪和1%磷脂)和HL-HP组(13%脂肪和5%磷脂)。与HL-LP组相比,幼蟹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和终末体重(FBW)在HL-HP组显着增加。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磷脂有效地逆转了HL-LP饲料诱导的幼蟹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表明饲料磷脂可以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另外,饲料中5%水平的大豆磷脂显着抑制了高脂饲料诱导的全蟹和肝胰腺总脂含量的增加。结合肝胰腺中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胰腺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的结果,我们推测饲料磷脂抑制过多的脂肪在肝胰腺中的积累是通过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输出以及抑制脂肪的吸收和合成实现的。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大豆磷脂可通过优化脂肪的代谢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从而提高其生长性能。此外,5%水平的大豆磷脂还可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健康状态。4.饲料不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大豆磷脂、蛋黄磷脂和磷虾油均可抑制脂类在中华绒螯蟹幼蟹中的积累,但其降脂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磷脂的各种组分中,磷脂酰胆碱(PC)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且是最重要的促生长成分。因此,本试验以大豆源的磷脂酰胆碱(PC)纯品作为磷脂的代表探究其不同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影响。试验具体的目的是使用高纯度磷脂酰胆碱(PC)确定中华绒螯蟹幼蟹磷脂精确的需求量,同时探究磷脂降脂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共制备了6组等氮(35%)等脂(9%)的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0.52±0.01 g)8周。饲料中共添加了6个不同的磷脂酰胆碱(PC)水平分别为:0%、1.5%、3%、4.5%、6%和7.5%。测得饲料中实际添加的磷脂酰胆碱(PC)水平分别为:0%、1.36%、2.76%、4.34%、5.74%和7.10%。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相比,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的饲料系数(FCR)显着降低,而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增加。饲料磷脂酰胆碱(PC)显着提高了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脂质过氧化。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全蟹的总脂含量显着低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磷脂酰胆碱(PC)显着促进了粗蛋白质在全蟹中的积累。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总脂的含量也显着降低,而肌肉总脂的含量与肝胰腺总脂的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另外,饲料中适量的磷脂酰胆碱(PC)有利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特别是C20:5n-3和C22:6n-3)在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积累。饲料磷脂酰胆碱(PC)显着抑制了肝胰腺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肪酸延长酶6(elovl6)),同时上调了肝胰腺中脂肪吸收(甘油三酯水解酶(tgl)、脂蛋白脂酶(lpl)、脂肪酸转运蛋白6(fatp6)和脂肪酸转运蛋白9(fabp9))、氧化(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肉碱棕榈酰转移酶-2(cpt-2)、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和肉碱乙酰转移酶(caat))和转运(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饲料磷脂酰胆碱(PC)降脂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的合成以及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转运实现的。另外,根据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折线回归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最适的磷脂酰胆碱(PC)需求量在2.89%~2.95%之间。5.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前期的试验结果发现,饲料磷脂可促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在肌肉和肝胰腺中的积累,暗示着不同脂肪源(不同脂肪酸)与磷脂间可能存在联系。因此,本试验以磷脂酰胆碱(PC)作为磷脂的代表,研究在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研究的具体目的:(1)为中华绒螯蟹幼蟹筛选合适的脂肪源;(2)研究脂肪源与磷脂酰胆碱(PC)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与磷脂重塑反应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2个磷脂酰胆碱(PC)水平和4种不同脂肪源共制备了8组等蛋(35%)等脂(9%)的试验饲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4.19±0.01 g)8周。在相同的脂肪源条件下,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在3%磷脂酰胆碱(PC)水平条件下,与其它的脂肪源添加组相比,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在鱼油添加组显着增加。饲料脂肪源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全蟹总脂含量的影响显着。饲料脂肪源和磷脂酰胆碱(PC)水平对肝胰腺总抗氧化酶(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也有显着性影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反映了饲料的脂肪酸组成。肝胰腺和肌肉中C18:1n-9、C18:2n-6、C18:3n-3、C20:5n-3、C22:6n-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水平以及n-6/n-3脂肪酸的比值受饲料脂肪源的影响显着。另外,饲料脂肪源以及饲料脂肪源与磷脂酰胆碱(PC)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C18:3n-3、C20:4n-6、C20:5n-3和C22:6n-3的水平有显着性的影响。在相同的脂肪源条件下,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中磷脂酶A2(PLA2)的含量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P<0.05)。当饲料脂肪源为鱼油或紫苏籽油时,3%磷脂酰胆碱(PC)添加组肝胰腺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AT)的含量显着高于磷脂酰胆碱(PC)缺乏组(P<0.05)。综上所述,在各种脂肪源中,富含C18:3n-3的紫苏籽油和富含C20:5n-3、C22:6n-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鱼油可能更容易激活磷脂酶A2(PLA2)和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CAT)加速磷脂重塑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C22:6n-3,C20:5n-3和C18:3n-3等脂肪酸在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的积累。另外,在3%磷脂酰胆碱(PC)水平条件下,磷脂酰胆碱(PC)可能通过发挥其抗氧化的作用避免鱼油和紫苏籽油中的脂肪酸发生氧化,同时与鱼油和紫苏籽油中的脂肪酸通过磷脂重塑反应形成重要生理功能的磷脂,从而使得鱼油和紫苏籽油发挥更好的促生长作用。综上所述,在各种磷脂源中,磷虾油是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雌蟹)较为优质的磷脂源。饲料中添加5%水平的磷脂可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高脂饲料的利用。根据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折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最适的磷脂酰胆碱(PC)需求量在2.89%~2.95%之间。饲料磷脂酰胆碱(PC)降脂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的合成和促进脂肪的氧化和转运实现的。另外,在各种脂肪源中,富含C18:3n-3的紫苏籽油和富含C20:5n-3、C22:6n-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鱼油可能更容易激活磷脂酶A2(PLA2)和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CAT)加速磷脂重塑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C22:6n-3,C20:5n-3和C18:3n-3等脂肪酸在肝胰腺磷脂酰胆碱(PC)中的积累。
冯伟,李辉,唐永凯,苏胜彦,王美垚,李建林,俞菊华[4](2021)在《配合饲料和冰鱼对单体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腺发育及其肌肉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配合饲料和冰鱼对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性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本实验通过连续采样分析了单体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性能、性腺发育和肌肉的营养成分,并进一步比较了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增长率、成活率和蜕壳间隔。结果显示:(1)配合饲料组的成活率极显着高于冰鱼组,而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蜕壳间隔二组无显着差异;在不同蜕壳阶段,在体质量指标上,配合饲料组小于冰鱼组,其中第3次蜕壳后二组间差异显着;增重率在雌、雄蟹体间存在差异,其中雌蟹在第2次蜕壳后配合饲料组的增重率极显着小于冰鱼组,而雄蟹在第1次和第4次蜕壳后2个阶段配合饲料组的增重率极显着大于冰鱼组。(2)在配合饲料和冰鱼2组投喂下肝胰腺指数分别为3.59%和4.45%,性腺指数二者分别为3.20%和2.25%,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在二组投喂下无显着差异。(3)在肌肉氨基酸含量方面,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和呈味氨基酸总量(∑FAA)配合饲料组显着小于冰鱼组;从单个氨基酸含量看,赖氨酸(Lys)和精氨酸(Arg)含量配合饲料组显着小于冰鱼组,而脯氨酸(Pro)含量则是配合饲料组显着大于冰鱼组。(4)在肌肉脂肪酸含量方面,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DHA+EPA含量配合饲料组显着高于冰鱼组;从单个脂肪酸看,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C16:1和C18:1n-9含量配合饲料组显着小于冰鱼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ARA和DHA配合饲料组却显着高于冰鱼组。研究表明,在该单体养殖条件下,配合饲料组在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上接近冰鱼组,而在性腺发育和成活率上则优于冰鱼组,配合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养殖业更具有发展优势。
杨航,杨志刚,张龙,成永旭[5](2021)在《中华绒螯蟹幼蟹在蜕壳周期内鳃和外壳的钙含量及组织结构变化》文中指出测定蜕壳周期内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的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并结合石蜡切片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不同蜕壳时期鳃和外壳的组织结构。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均在蜕壳期最低。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叶末端的内外角质层分离,边缘管的空腔还未完全恢复,到蜕壳后期,边缘管空腔恢复正常形态;超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腔中的内容物较少,染色较浅,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较多。蜕壳后期的鳃腔中的内容物增加,染色加深,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多;外壳在蜕壳期时最薄,且只有上表皮和外表皮两层结构,到蜕壳后期,内表皮才逐渐形成。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的钙含量和组织结构与蜕壳过程密切相关。
岳武成[6](2020)在《中华绒螯蟹肌肉抑制素基因Es-MSTN同义突变的育种价值和基因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肌肉抑制素基因(MSTN)是脊椎动物中典型的骨骼肌生长发育负向调控因子,其有关核苷酸突变会产生具有较高生产应用价值的“双肌”动物。因而,该基因自发现以来一直都是肉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明星基因。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甲壳动物,其蜕壳和生长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中华绒螯蟹MSTN基因(Es-MSTN)的一个同义突变位点的等位型与生长性状存在相关性,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和疑惑:Es-MSTN的同义突变位点是否与生长性状具有相关性?有无生产应用价值和育种潜力?同义突变位点是否存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活性差异?这些都需要实验来验证。因此,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具体成果如下:1.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的结构解析与SNP标记挖掘本章节通过基因分子克隆、序列同源比对等技术手段对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克隆和分析,发现Es-MSTN基因结构与脊椎动物一样,均包括三个外显子和两个内含子,但存在长度为10224bp和10220bp的两条基因组序列(第一外显子第598位碱基后存在24bp的插入/缺失),分别编码476和468个氨基酸,两等位型群体间的体重没有显着差异(P>0.05)。同时在原有的三个SNP位点附近又发现了两个新的同义SNP位点(C712T和C717T)。综上结果表明,MSTN基因在中华绒螯蟹和高等动物等物种间,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域具有较高保守性,中华绒螯蟹的Es-MSTN具有较为丰富的SNP位点变异,可为后续基因功能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提供参考。2.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SNP位点与生长表型的关联分析与验证本章节应用大样本数据(2873只性成熟样本)分析和验证了先前发现的与表型(体重)显着关联的SNP2(C714T)位点,结果表明该SNP位点的三个基因型TT、TC、CC在2873个大样本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6.84%、37.52%和5.64%,相应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12.23±74.11g、214.94±75.14g和208.46±79.72g,三种基因型的体重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同时,应用TC基因型亲本构建自交家系,对产生的TT、TC、CC三种基因型子一代进行饲养试验,发现幼蟹三次蜕壳周期试验后的蜕壳增重率和蜕壳周期在三种基因型间也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最后,通过对发现的全部5个SNP位点的73个基因型组合的生长表型进行方差分析,发现CC/TT/AA/TT和CC/TT/AA/TG基因型组合互为单位点等位型,在群体中的比例最高,它们在雌性个体的生长表型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雄性个体中CC/TT/AA/TT基因型组合的体重显着高于CC/TT/AA/TG基因型组合(P<0.05),CC/TT/AA/TT基因型组合受到正选择作用,而CC/TT/AA/TG基因型受到负选择作用(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CC/TT/AA/TT和CC/TT/AA/TG基因型组合可以作为中华绒螯蟹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育种,具有一定的育种潜力。3.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同义突变对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影响研究同义突变可以在基因的转录、翻译、转录后等多个基因功能进程中产生影响。本章节应用定点突变、体外转录和过表达对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的五个SNP位点T/C(C712T)、T/C(C714T)、T/C(C717T)、A/G(A729G)、T/G(T753G))对应的14种基因型组合(GC、AT、1T、2T、3T、4A、5T、1C、2C、3C、4G、5G、GG、TT)进行转录和翻译水平的研究。结果发现:14种基因型在体外转录中存在转录效率差异,1C基因型的转录水平最高,而GC和AT基因型的转录水平最低,差异显着(P<0.05),且AT基因型比GC基因型表现出更高的转录水平(P<0.05);表型关联的GG基因型的转录强度略高于TT,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对上述基因型在293T细胞中进行过表达研究发现:不同突变基因型在转染后的不同时间(24 h、36 h、48 h、60 h、72 h、84 h、96 h、108 h)的表达强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AT突变基因型的表达强度显着高于GC突变基因型(P<0.05);而表型关联突变型(GG、TT)的表达强度之间并未检测到显着差异(P>0.05)。综合研究表明:5个同义突变位点对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具有重要影响,同义突变也可能具有较为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然而互为单位点等位型的表型关联突变(GG和TT)型在基因编码区的分子功能上并未检测到显着差异(P>0.05),说明其对表型的影响可能通过其它和该位点连锁的调控区域或基因产生效应。4.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的分子功能研究为了解Es-MSTN基因在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分子功能,本章节使用RNAi手段对幼蟹养殖阶段的中华绒螯蟹MSTN基因进行了为期49天的连续敲降,并评估了实验周期中实验个体的蜕壳和生长特性,检测了脂肪代谢和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了实验样本的肌肉和肝胰腺组织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差异。研究结果发现:EsMSTN基因的敲降没有对实验蟹的最终体重(第二次蜕壳后的体重)以及蜕壳增重产生影响,但实验组表现出更高的特定生长率(P>0.05),显着缩短的蜕壳周期(P<0.05)、更低的肝胰腺指数和更高的成活率。进一步对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胰脂酶(LP),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β),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FABP9))和免疫相关基因(酚氧化物酶原(PHE),抗脂多糖因子(ALF),凝集素H(Lec H),酚氧化物酶原激活因子(PPAF))在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发现:实验组肝胰腺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除FABP9外均低表达,而肌肉中均高表达;免疫相关基因在两种组织中均高表达(P<0.01)。最后分析了干扰之后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差异发现:Es-MSTN基因的长期敲降使得中华绒螯蟹对脂肪酸的利用产生了显着分化(P<0.05)。本章节的研究说明: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是一个重要的生长抑制因子外,还参与到机体的脂肪代谢和免疫功能调节种,表现了该基因的功能多样性。
杨鹤[7](2020)在《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对mTOR基因功能研究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当前,无论是高等哺乳动物还是低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均离不开相应的体外细胞培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作为一种典型的甲壳动物,其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非常薄弱,影响了其基因功能研究。本文筛选和优化了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和条件,然后以雷帕霉素靶蛋白(Metazo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为重点分析对象,研究了该基因在中华绒螯蟹活体和培养血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和对RNA干扰的响应效应,探讨了培养血细胞用于中华绒螯蟹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了mTOR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蜕壳与生长方面的生物学功能。论文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一、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体外培养及管家基因检测为探索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原代培养所需的适宜培养基和关键培养条件,为后续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本章分析了5种培养基(1×L-15、2×L-15、3×L-15、Sf-900和TC-100培养基)、5个渗透压条件(原渗透压、569、803、991和1215 m Osm/kg)和5个血清浓度(0%、5%、10%、15%和20%)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体外培养效果,并检测了培养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TC-100培养基培养的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形态最佳,存活率最高;以TC-100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筛选出渗透压为991 m Osm/kg和不添加胎牛血清(0%)时培养的细胞形态更好,培养至10 d天的成活率仍在50%以上;3个管家基因(β-actin、S27和UBE)在血细胞培养过程中(0-10 d)均稳定表达。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培养基及关键培养条件能更好的培养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培养的细胞能进行初步的基因功能实验。本研究为中华绒螯蟹为mTOR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二、中华绒螯蟹mTOR基因的克隆与组织、培养血细胞的表达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培养血细胞进行基因功能表达研究的可行性和探究mTOR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蜕壳与生长过程中的潜在功能,本章首先对中华绒螯蟹mTOR基因进行克隆,并通过RT-PCR对mTOR基因在四个蜕壳时期(蜕壳前期、蜕壳期、蜕壳后期、蜕壳间期)的12个不同组织(眼柄、肝胰腺、心脏、鳃、胃、肠、步足肌肉、鳌足肌肉、胸部肌肉、胸神经节、表皮和血液)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最后通过RT-PCR对培养血细胞与活体血液中mTOR基因的时空表达作了进一步比较。研究发现,中华绒螯蟹mTOR基因的ORF长度为7026 bp,5′端非编码区(5’-UTR)为1449 bp和3′端非编码区(3’-UTR)为1667 bp,编码2342个氨基酸;mTOR基因在4个蜕壳时期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胰腺、肠、胸神经节和血液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蜕壳间期的步足肌肉、鳌足肌肉和胸部肌肉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蜕壳时期,而蜕壳期表达量最低,表明mTOR基因在肌肉处于萎缩状态的蜕壳前期和蜕壳期的表达量低,而在肌肉生长和代谢旺盛的蜕壳间期和后期的表达量高。mTOR是肌肉生长的正向调控因子,在中华绒螯蟹蜕壳与生长过程发挥作用。对培养血细胞与活体血液中mTOR基因时空表达分析表明,培养血细胞中的mTOR基因表达与活体组织血液中的表达基本一致,表明体外培养血细胞可以用于中华绒螯蟹的基因功能研究。三、mTOR基因在活体与培养血细胞的RNA干扰效果研究为比较活体与培养细胞对RNA干扰的响应效应,探究mTOR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蜕壳与生长中的作用,本章利用RNAi技术对中华绒螯蟹在一个蜕壳周期的mTOR基因进行敲降实验,并对干扰后的肌肉与肝胰腺组织中的生长相关基因(P38,IGF2)、蜕壳相关基因(ECR,RXR,MIH)以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LP,CPT,FABP3)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敲降mTOR基因后,河蟹的蜕壳时间显着延长(P<0.05),特定生长率显着降低(P<0.05),存活率和肝胰腺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着(P>0.05);敲降后河蟹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的蜕壳相关基因(ECR和RXR)表达量有所降低(P>0.05),其中MIH基因表达下降显着(P<0.05);生长相关基因(P38和IGF2)的表达量显着降低;步足肌肉中的三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干扰mTOR基因后,培养血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干扰血细胞。
王世会[8](2020)在《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绒螯蟹(Eriocheir sensu stricto),又称河蟹或大闸蟹,是东亚地区土着且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蟹类之一。尚不清楚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种质遗传特性,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性能和品质特性。因此本文比较了不同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水系绒螯蟹的养殖性能、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差异,以期为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采用分子标记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了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四水系野生群体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7827~0.8580之间,香农信息指数I介于2.0722~2.4088之间;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52101~0.87097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139~0.02796之间,四水系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不论是微卫星还是线粒体标记分析,南流江种群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均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瓶颈效应分析表明在符号检测和Wilcoxon符号检验的SMM模型下,四水系绒螯蟹种群均经历了瓶颈效应;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南流江种群独立于长江、瓯江和闽江种群。综上,通过微卫星和线粒体COI标记分析,四水系野生绒螯蟹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相一致,瓯江和闽江种群更接近长江种群,而与南流江种群遗传距离较远。本研究为绒螯蟹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2.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通过养殖实验和解剖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估了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在扣蟹阶段生长性能、早熟率、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成蟹阶段生长性能、生殖蜕壳、性腺发育、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四水系扣蟹的平均体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终体重以长江扣蟹最高。8-10月和10-11月四水系扣蟹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辽河扣蟹无早熟个体,其余三水系扣蟹存在一定早熟率,且差异显着(P<0.05)。辽河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而闽江扣蟹成活率和产量最低,饲料系数最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7月)辽河蟹平均体重最高,生长后期(9-11月)长江蟹平均体重最高。3-5月和7-9月闽江蟹的WGR和SGR略高于辽河蟹和长江蟹。9月末雌体全部完成生殖蜕壳,而雄体则持续到10月。9-11月闽江蟹性腺指数GSI增量最高,但11月长江蟹GSI最高。长江蟹成活率和产量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就终体重分布而言,长江雌体大规格(≥150.00 g/只)比例最高,辽河雄体大规格(≥200.00 g/只)比例最高,但不同水系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合判断,在长江流域长江蟹养殖性能最优,闽江蟹性腺发育最晚,但性腺发育速度较快。这些研究结果将为绒螯蟹种质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3.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本研究构建了1龄性早熟自交家系(PI)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家系(PHN),综合评估其养殖性能和可食率。结果表明:(1)在扣蟹养殖阶段,PI组F1扣蟹平均体重始终大于PHN组;PI组F1雌体的WGR、SGR和早熟率均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I组F1雌体成活率显着低于PHN组(P<0.05),雄体略低于PHN组;PHN组总产量较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扣蟹终体重呈正态分布,3.00~8.99 g终体重扣蟹比例较高。(2)在成蟹养殖阶段,生长前期(3-5月)PI组平均体重低于PHN组,生长后期(7-9月)则以PI组为高;3-5月和7-9月PHN组F1WGR和SGR均高于PI组,而5-7月则以PI组为高;PI组F1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略早于PHN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体来看,PI组F1成活率和产量均高于PHN组,但饲料系数显着低于PHN组(P<0.05);PHN组F1体重<125.00 g和≥250.00 g的成蟹百分比较高,两组体重<125.00g的成蟹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就总可食率TEY而言,PI组F1TEY高于PHN组;就肥满度CF而言,PI组F1雌体高于PHN组,雄体则较低,但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1龄早熟自交组F1具有扣蟹平均体重大、早熟率略高,成蟹生殖蜕壳较早、成活率和产量高的特点;而1龄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组F1则具有扣蟹成活率和产量高,成蟹生殖蜕壳略晚、饲料系数低的特点。4.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采用养殖实验、解剖、生化组成分析、脂肪酸分析和游离氨基酸分析等方法,系统地比较了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的肥满度、总可食率、可食组织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1)除三水系雌体GSI和雄体CF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HSI和MY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三水系绒螯蟹成蟹常规营养组成较为相近,除雌体肝胰腺中粗蛋白,雄体性腺中水分和总脂,肝胰腺中总脂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相同/相似的养殖条件下,辽河种群雌体肝胰腺和性腺中C22:6n3(DHA)、C20:5n3(EPA)、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C18:2n6、C20:2n6以及则要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肌肉中DHA、雄体EPA和HUFA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4)辽河种群雄体性腺中牛磺酸Tau、色氨酸Trp和雌体肌肉中苏氨酸Thr显着高于长江和闽江种群(P<0.05);长江种群雌体肌肉中丙氨酸Ala显着高于辽河和闽江种群(P<0.05);闽江种群雌体性腺中天冬酰胺Asn、丝氨酸Ser、异亮氨酸Ile和雄体肌肉中谷氨酰胺Gln均显着高于辽河和长江种群(P<0.05)。性腺中主要呈味氨基酸为谷氨酸Glu和精氨酸Arg,肌肉主要呈味氨基酸为Glu、甘氨酸Gly、Ala和Arg。综上,三水系成蟹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为接近,但不同水系间DHA、EPA等脂肪酸和Tau、Trp、Thr等游离氨基酸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种质遗传特性有关。
朱筛成[9](2020)在《饲料蛋白水平和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体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是水生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营养因素,鱼粉一直以来都是水产饲料中不可缺少的优质蛋白源,随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养殖模式和全程配合饲料技术推广,对蛋白质总量和鱼粉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目前对中华绒螯蟹饲料蛋白质含量和鱼粉替代的研究集中在幼蟹阶段,且鱼粉替代物主要是单一的蛋白源或混合植物蛋白源,缺乏对育肥阶段饲料中蛋白质和蛋白源的研究。因此,本实验研究了河蟹育肥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新型复合动植物蛋白源在中华绒螯蟹幼蟹阶段以及育肥阶段饲料中的应用,以期为河蟹系列配合饲料的开发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复合蛋白源(发酵豆粕、猪肉粉、鸡肉粉、血粉和虾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水平(0%、16.67%、33.33%、50%和66.67%,记为饲料1#~5#)的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成活、生长、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鱼粉替代水平增加,幼蟹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胰腺指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饲料2#组最高(P<0.05);(2)肝胰腺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在饲料4#最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饲料1#最高;血清中的GPT活力在5#组最高,甘油三酯(TG)含量和SOD活力则以4#组最高,而MDA含量在2#组最高。(3)饲料1#幼蟹躯体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组,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在2#最高。躯体半胱氨酸含量在4#组最高,而其他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均在2#组最高。综上,饲料中过高的鱼粉替代水平(33%~67%)会降低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和躯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对生理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河蟹幼蟹饲料中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的比例为16.67%。2.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雌、雄亚成体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本实验在室外土池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复合蛋白源(发酵豆粕、猪肉粉、鸡肉粉、血粉和虾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水平(0%、16.67%、33.33%、50%和66.67%,分别记为饲料1#~5#)的鱼粉对育肥阶段雌、雄河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鱼粉替代后,各组河蟹最终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无显着差异;(2)随鱼粉替代水平增加,雄蟹的肝胰腺指数和肝胰腺总脂含量显着上升,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雄蟹和雌蟹的性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以及各自可食组织的常规营养成分基本不受鱼粉替代的影响;(3)饲料5#组雌、雄蟹血清的GOT和GPT活力显着升高,且饲料4#组的雄蟹肝胰腺中MDA含量最高;(4)从经济性能而言,饲料4#的单位总产值和部分总利润显着高于其他组;综上,在本研究条件下,复合蛋白源替代雄蟹和雌蟹育肥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分别为33.33%和50%。3.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性腺发育、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本实验在室外土池条件下,研究了5种不同蛋白水平(278、323、351、390和420 g·kg-1,记为饲料1#~5#)饲料对雌、雄亚成体河蟹生长性能、性腺发育、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增加,河蟹存活和生长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水平为384 g·kg-1时,雌蟹生长性能最佳,而雄蟹则为420 g·kg-1。(2)在实验结束时,雌蟹的GSI与95d时HSI均随饲料蛋白水平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饲料2#最高,而各组雄蟹GSI无显着差异。(3)随着蛋白水平增加,雄蟹的肝胰腺总脂和性腺碳水化物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肝胰腺灰分含量显着上升;雌蟹的肝胰腺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总脂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的,在饲料2#最高;(4)雄性血清中GOT和GPT活力随饲料蛋白水平升高呈下降趋势,在饲料2#最高,而雌蟹血清GOT和GPT活力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以饲料4#最低。雌、雄蟹肝胰腺中TG含量分别在饲料2#和3#最高。(5)雄蟹血清T-AOC活力和MDA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增加而降低,而雌蟹血清T-AOC、GR活力和肝胰腺中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均在饲料3#组最低。综上,在本研究条件下,饲料适宜的蛋白质水平能够促进河蟹生长、降低肝脂沉积、肝损害和氧化应激,建议育肥阶段雌蟹和雄蟹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384 g·kg-1和420 g·kg-1。
龙晓文[10](2019)在《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ccheir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蟹类之一,属降河产卵物种,生殖蜕壳后通常洄游到河口区低盐度海水中进行繁殖。盐度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尚不清楚盐度对其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调控机制。本文首先系统评价了四种水体盐度(0、6、12和18)对中华绒螯蟹成体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生理代谢和脂类组成的影响,筛选性腺发育期间的适宜盐度。其次,采用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代谢组学探讨雌蟹卵巢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代谢规律。最后,设计0和6盐度,对生殖蜕壳后的雌蟹进行盐度适应实验,采用实验生态、生理生化和代谢组学等方法初探盐度调控雌蟹卵巢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可能机制。主要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盐度(0-18)升高可提高雄蟹的性腺指数,血清渗透压及主要离子浓度。血清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β-丙氨酸、色氨酸、鸟氨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0盐度组最高。后鳃Na+/K+-ATP酶活及其mRNA表达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盐度升高而下降,而∑n-6PUFA含量随盐度升高而上升。血清葡萄糖和尿酸含量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盐度升高可加快雄蟹性腺发育,降低机体代谢水平。2)盐度12和18可提高雌蟹的性腺指数,导致其在未交配的情况下发生抱卵。盐度12和18可提高血清主要离子浓度,而血清中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在6盐度组最高。后鳃中的∑n-3PUFA含量在0盐度组最高,而∑n-6PUFA含量随盐度升高而上升。血清葡萄糖含量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血清Y-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及肝胰腺葡萄糖、尿素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均在1 8盐度组最高。结果表明,盐度12和18可加快雌蟹卵巢发育,导致其在未交配的情况发生抱卵和降低机体代谢水平。3)经过40 d盐度适应后,12盐度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的总脂和中性脂及肌肉总脂含量最高。肝胰腺脂肪酸组成受盐度变化的影响较大。雄蟹肝胰腺中性脂和极性脂中的∑n-6PUFA含量在18盐度组最高,而肝胰腺中性脂和极性脂∑n-3PUFA含量随盐度的升高而显着降低。对雌蟹而言,肝胰腺中性脂和极性脂中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在0盐度组最高,而肝胰腺中性脂和极性脂中的∑n-3PUFA及∑n-6PUFA含量均在12盐度组最高。结果表明,盐度升高可促进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总脂和中性脂的积累,显着影响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4)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从Ⅰ~Ⅴ期,雌蟹肝胰腺中的氨基酸分解代谢较为旺盛,且在Ⅲ~Ⅴ期代谢强度进一步增加;Ⅰ~Ⅲ期,肝胰腺中糖类分解和能量代谢水平较低,亚油酸合成代谢水平较高,但Ⅲ~Ⅴ期,肝胰腺中的糖类分解和能量代谢水平逐渐加强。从Ⅰ~Ⅳ期,河蟹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及糖类分解代谢产物不断升高;从Ⅳ~Ⅴ期,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亚油酸含量下降,糖类分解代谢加强。从Ⅰ~Ⅳ期,卵巢中蛋白质和糖类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Ⅳ期与Ⅴ期卵巢中的物质代谢水平接近。5)在盐度6中适应60 d后,雌蟹卵巢快速发育;生理生化研究显示,血清和肝胰腺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分解代谢水平降低。代谢组学研究显示,血清和肝胰腺中涉及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大部分中间代谢物或终产物显着下调。结果表明,盐度6有利于雌蟹肝胰腺积累营养物质,从而促进卵巢发育。
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和生长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和生长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水温对个体养殖系统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生长和摄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计 |
1.3 蜕壳与生长情况 |
1.4 摄食率比较 |
1.5 肌纤维观察 |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水温的蜕壳与生长分析 |
2.2 水温与蜕壳、生长的相关性 |
2.3 不同水温的摄食率分析 |
2.4 不同水温的肌肉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
3 讨论 |
(2)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脂多糖毒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中华绒螯蟹的概况 |
1.1.1 生物学特征 |
1.1.2 我国河蟹养殖现状 |
1.1.3 影响中华绒螯蟹生长的主要因素 |
1.1.4 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1.2 中华绒螯蟹的免疫系统研究进展 |
1.2.1 免疫防御系统 |
1.2.2 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 |
1.3 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 |
1.3.1 微生态制剂定义与分类 |
1.3.2 常见微生态制剂的功能 |
1.3.3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
1.3.4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1.4 EM菌的研究进展 |
1.4.1 定义 |
1.4.2 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EM菌对中华绒鳌蟹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分组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指标检测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
2.2.2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3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2.4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
2.3.2 EM菌对中华绒螯蟹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3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3.4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分组 |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4 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3.1.5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EM菌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脂多糖毒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用蟹 |
4.1.2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4.1.3 酶活测定 |
4.1.4 肝胰腺基因表达分析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
4.2.2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酶活的影响 |
4.2.3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抗氧化酶活的影响 |
4.3.2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酶活的影响 |
4.3.3 EM菌对脂多糖注射后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磷脂的概述 |
1 磷脂的定义和分类 |
2 磷脂的来源 |
3 磷脂在水生动物中的代谢 |
4 磷脂在水生动物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
第二节 磷脂对动物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
1 磷脂对哺乳动物脂代谢的影响 |
2 磷脂对水生动物脂代谢的影响 |
第三节 磷脂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饲料不同磷脂源对中华绒螯蟹成蟹雌蟹抗氧化能力、脂代谢和卵黄发生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磷脂对摄食高脂饲料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饲料不同磷脂酰胆碱水平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脂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脂肪源条件下磷脂酰胆碱缺乏和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酸组成以及磷脂重塑反应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教育简历及博士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华绒螯蟹幼蟹在蜕壳周期内鳃和外壳的钙含量及组织结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中华绒螯蟹钙含量的变化 |
2.1.1 鳃中钙含量的变化 |
2.1.2 外壳中钙含量的变化 |
2.2 中华绒螯蟹的显微结构观察 |
2.3 中华绒螯蟹的超微结构观察 |
2.3.1 鳃的超微结构观察 |
2.3.2 外壳的超微结构观察 |
3 讨论 |
3.1 中华绒螯蟹鳃和外壳的钙含量变化 |
3.2 中华绒螯蟹鳃和外壳的组织结构变化 |
(6)中华绒螯蟹肌肉抑制素基因Es-MSTN同义突变的育种价值和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MSTN基因的基础研究 |
1.1.1 基因结构和保守性 |
1.1.2 蛋白加工 |
1.1.3 信号通路 |
1.1.4 互作通路 |
1.1.5 生物学功能 |
1.1.6 功能抑制剂 |
1.1.7 功能研究相关技术 |
1.2 MSTN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1.2.1 甲壳类MSTN基因的功能研究 |
1.2.2 甲壳类MSTN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
1.3 同义突变的研究进展 |
1.3.1 同义突变对基因可变剪接的影响 |
1.3.2 同义突变对mRNA稳定性的影响 |
1.3.3 同义突变对蛋白质翻译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Es-MSTN的基因结构解析与SNP挖掘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DNA的提取 |
2.1.3 RNA提取 |
2.1.4 cDNA合成 |
2.1.5 Es-MSTN基因组全长序列及m RNA克隆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Es-MSTN的基因结构 |
2.2.2 Es-MSTN基因的结构域和进化关系 |
2.2.3 Es-MSTN基因编码区24bp+/-关联分析 |
2.2.4 Es-MSTN基因编码区SNP标记挖掘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SNP位点的育种价值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NP2位点大样本验证 |
3.2.2 TC自交后代验证 |
3.2.3 不同基因型组合的分布频率及表型分析 |
3.2.4 表型关联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Es-MSTN的位点突变对基因转录和翻译效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MSTN基因型体外转录效率差异 |
4.3.2 不同基因型的MSTN-GFP载体过表达差异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中华绒螯蟹Es-MST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dsRNA干扰效率 |
5.2.2 RAN干扰对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的影响 |
5.2.3 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
5.2.4 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 |
5.2.5 组织营养成分分析 |
5.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存在问题 |
展望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对mTOR基因功能研究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论文背景 |
2.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甲壳动物细胞培养的研究意义 |
1.1 进行甲壳动物基因功能验证 |
1.2 在甲壳动物免疫以及病害预防研究中的应用 |
2 甲壳动物细胞培养研究现状及应用 |
2.1 甲壳动物细胞培养研究现状 |
2.2 甲壳动物细胞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2.3 甲壳动物细胞传代培养现状 |
3 甲壳动物细胞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 培养基及促生长添加因子 |
3.2 细胞永生性转化问题 |
4 甲壳动物细胞培养展望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体外培养及管家基因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不同条件培养基的制备 |
1.2.1 培养基制备 |
1.2.2 不同渗透压条件的设定 |
1.2.3 不同胎牛血清浓度条件的设定 |
1.3 血细胞培养 |
1.3.1 血细胞采集 |
1.3.2 细胞培养 |
1.3.3 细胞功能基因检测 |
2 结果 |
2.1 血细胞形态观察 |
2.2 不同培养基的筛选 |
2.3 不同渗透压条件的筛选 |
2.4 不同胎牛血清浓度的筛选 |
2.5 最佳培养基培养效果观察 |
2.6 培养血细胞的功能基因检测 |
3 讨论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mTOR基因的克隆与组织、培养血细胞的表达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养殖管理 |
1.3 样品获取 |
1.4 RNA提取及mTOR基因cDNA序列全长的克隆 |
1.5 系统进化树构建 |
1.6 组织表达分析 |
1.7 不同蜕壳时期血细胞表达分析 |
2 结果 |
2.1 中华绒螯蟹mTOR基因mRNA全长的获得 |
2.2 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
2.3 mTOR基因在中华绒螯蟹活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2.3.1 mTOR基因在相同蜕壳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2.3.2 不同蜕壳时期相同组织的差异表达分析 |
2.3.3 肌肉组织不同蜕壳时期的差异表达分析 |
2.4 不同蜕壳时期血细胞mTOR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mTOR基因在活体和培养血细胞的RNA干扰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RNAi实验 |
1.2.1 干扰引物设计 |
1.2.2 mTOR基因干扰片段扩增 |
1.2.3 mTOR基因ds RNA的制备 |
1.2.4 干扰效率检测 |
1.3 表达检测 |
1.4 血细胞mTOR基因敲降 |
2 结果 |
2.1 mTOR基因干扰效率检测 |
2.2 干扰mTOR基因对河蟹蜕壳生长的影响 |
2.3 表达检测 |
2.3.1 RNA干扰后蜕壳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2 RNA干扰后细胞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3 RNA干扰后细胞脂质代谢基因的表达分析 |
2.4 干扰mTOR基因对河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1 形态学评价 |
1.2 遗传多样性评价 |
1.2.1 细胞核基因组DNA标记 |
1.2.2 线粒体基因组DNA标记 |
1.3 养殖性能评价 |
1.4 品质评价 |
1.4.1 营养品质评价 |
1.4.2 风味品质评价 |
1.4.3 色泽品质评价 |
第二章 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水系野生绒螯蟹遗传多样性比较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
2.2 方法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总DNA质量检测 |
2.2.3 聚合酶链式反应 |
2.2.4 数据处理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2 线粒体COI基因标记群体遗传多样性 |
2.3.3 微卫星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
2.3.4 线粒体COI标记群体遗传分化 |
2.3.5 瓶颈效应分析 |
2.3.6 遗传结构分析 |
2.4 讨论 |
2.4.1 遗传多样性 |
2.4.2 遗传分化 |
2.4.3 瓶颈效应与遗传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河、长江、瓯江和闽江水系绒螯蟹F1养殖性能比较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
3.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
3.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
3.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
3.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1龄性早熟自交和1龄性早熟与2龄正常成熟杂交F1养殖性能及可食率比较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扣蟹阶段养殖管理 |
4.2.2 成蟹阶段养殖管理 |
4.2.3 扣蟹养殖性能测定 |
4.2.4 成蟹养殖性能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扣蟹阶段养殖性能 |
4.3.2 成蟹阶段养殖性能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河、长江和闽江水系人工养殖绒螯蟹成蟹品质比较 |
5.1 材料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 |
5.2 方法 |
5.2.1 肥满度和总可食率测定 |
5.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5.2.3 脂肪酸组成测定 |
5.2.4 游离氨基酸组成测定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比较 |
5.3.2 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5.3.3 可食组织脂肪酸组成比较 |
5.3.4 可食组织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呈味强度比较 |
5.4 讨论 |
5.4.1 肥满度、总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比较 |
5.4.2 可食组织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饲料蛋白水平和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体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综述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需求及饲料鱼粉替代的研究进展 |
1.1 蛋白质对水产动物的影响研究 |
1.1.1 蛋白质对水产动物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
1.1.2 蛋白质对水产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1.1.3 影响水产动物蛋白质需求量的因素 |
1.2 水产动物饲料中蛋白源及鱼粉替代的应用与研究 |
1.2.1 动物蛋白源替代鱼粉 |
1.2.2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 |
1.2.3 其他蛋白源替代鱼粉 |
1.2.4 改善蛋白源替代鱼粉比例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设计与饲料 |
2.2.2 实验用蟹及养殖管理 |
2.2.3 样品和数据采集 |
2.2.4 样品前处理和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2.2.5 生化组成分析 |
2.2.6 数据分析及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成活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肝胰腺和血清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 |
2.3.3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躯体常规生化成分和氨基酸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
2.4.2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生理代谢的影响 |
2.4.3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幼蟹常规生化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雌、雄亚成体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饲料 |
3.2.2 实验用蟹及养殖管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生化组成分析 |
3.2.5 生理代谢指标分析 |
3.2.6 经济性能分析 |
3.2.7 数据分析及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成活、生长和养殖性能的影响 |
3.3.2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可食组织比例和常规生化组成的影响 |
3.3.3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血清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 |
3.3.4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肝胰腺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 |
3.3.5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最终经济性能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成活、生长和养殖性能的影响 |
3.4.2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可食组织比例和常规生化组成的影响 |
3.4.3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生理代谢的影响 |
3.4.4 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亚成体河蟹经济性能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性腺发育、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
4.1 研究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饲料 |
4.2.2 实验用蟹及养殖管理 |
4.2.3 样品采集 |
4.2.4 生化组成分析 |
4.2.5 生理代谢指标分析 |
4.2.6 数据分析及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成活、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性腺发育的影响 |
4.3.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肝胰腺和性腺常规生化组成的影响 |
4.3.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河蟹血清中营养物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
4.3.5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河蟹肝胰腺中营养物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
4.3.6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河蟹血清中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4.3.7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雌、雄亚成体河蟹肝胰腺中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成活、生长性能的影响 |
4.4.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性腺发育的影响 |
4.4.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性腺和肝胰腺指数及其常规生化组成的影响 |
4.4.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5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亚成体河蟹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硕士期间发表及录用文章 |
(10)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甲壳动物的渗透压调节 |
1.1.1 甲壳动物的渗透压调节类型 |
1.1.2 甲壳动物的渗透压调节器官 |
1.1.3 甲壳动物渗透压调节途径和作用机制 |
1.1.4 甲壳动物渗透压调节与物质代谢 |
1.2 盐度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1.2.1 盐度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和激素分泌的影响 |
1.2.2 盐度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的影响可能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 |
1.2.3 盐度对甲壳动物卵巢发育的可能调控机制 |
1.3 代谢组学在甲壳动物盐度适应和卵巢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3.1 代谢组学的概念及其主要分析技术 |
1.3.2 代谢组学在甲壳动物盐度适应和在性腺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雄蟹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用蟹及实验设计 |
2.2.2 养殖管理 |
2.2.3 样品采集 |
2.2.4 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5 鳃Na~+/K~+-ATP酶活力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脂肪酸测定 |
2.2.6 肝胰腺和血清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雄蟹的成活率、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 |
2.3.2 雄蟹血清的渗透压、离子浓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
2.3.3 雄蟹的鳃Na~+/K~+-ATP酶活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脂肪酸组成 |
2.3.4 雄蟹的血清生理代谢指标 |
2.3.5 雄蟹的肝胰腺生理代谢指标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雌蟹卵巢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用蟹及实验设计 |
3.2.2 养殖管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3.2.5 鳃Na~+/K~+-ATP酶活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脂肪酸测定 |
3.2.6 肝胰腺和血清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3.2.7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雌蟹的成活率、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和抱卵 |
3.3.2 雌蟹的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
3.3.3 雌蟹鳃Na~+/K~+-ATP酶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脂肪酸组成 |
3.3.4 雌蟹的血清生理代谢指标 |
3.3.5 雌蟹的肝胰腺生理代谢指标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成体脂类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用蟹及实验设计 |
4.2.2 养殖管理 |
4.2.3 样品采集 |
4.2.4 总脂提取和分离 |
4.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总脂、中性脂和极性脂含量 |
4.3.2 性腺中的脂肪酸组成 |
4.3.3 肝胰腺中的脂肪酸组成 |
4.3.4 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华绒螯蟹雌体不同卵巢发育时期的比较代谢组学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用蟹和养殖管理 |
5.2.2 样品采集 |
5.2.3 血清、肝胰腺和卵巢的代谢组学分析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雌蟹血清、肝胰腺和卵巢的代谢谱分析 |
5.3.2 雌蟹血清、肝胰腺和卵巢中的差异代谢物筛选 |
5.3.3 雌蟹血清、肝胰腺和卵巢中的代谢通路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代谢组学初探盐度调控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和生理代谢的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用蟹与实验设计 |
6.2.2 样品采集 |
6.2.3 渗透压、离子浓度和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6.2.4 血清、肝胰腺和卵巢中的代谢组分析 |
6.2.5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雌蟹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 |
6.3.2 雌蟹的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 |
6.3.3 雌蟹的生理代谢指标 |
6.3.4 血清、肝胰腺和卵巢的代谢组学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四、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和生长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水温对个体养殖系统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生长和摄食率的影响[J]. 张凯军,王静安,倪康达,陈海红,陈晓雯,王军,王成辉. 淡水渔业, 2021(05)
- [2]EM菌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脂多糖毒性的研究[D]. 储兰璐.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磷脂对中华绒螯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D]. 林志灯.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配合饲料和冰鱼对单体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腺发育及其肌肉品质的影响[J]. 冯伟,李辉,唐永凯,苏胜彦,王美垚,李建林,俞菊华. 水产学报, 2021(05)
- [5]中华绒螯蟹幼蟹在蜕壳周期内鳃和外壳的钙含量及组织结构变化[J]. 杨航,杨志刚,张龙,成永旭.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03)
- [6]中华绒螯蟹肌肉抑制素基因Es-MSTN同义突变的育种价值和基因功能研究[D]. 岳武成.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7]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对mTOR基因功能研究的应用效果[D]. 杨鹤.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8]中国沿海绒螯蟹种质资源挖掘、养殖性能和品质评价[D]. 王世会.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9]饲料蛋白水平和蛋白源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体组成的影响[D]. 朱筛成.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10]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渗透压调节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龙晓文. 厦门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