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_2O_3·nH_2O(am)对Cd(Ⅱ)的吸附特性及固液界面电性研究

Fe_2O_3·nH_2O(am)对Cd(Ⅱ)的吸附特性及固液界面电性研究

一、Cd(Ⅱ)在Fe _2O_3·nH_2O(am)上的特性吸附及其固一液界面电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淼[1](2021)在《荷结构电荷胶体界面电化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体界面电化学(IEC)行为是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为描述或预测IEC性质,提出了很多理论模型如界面荷电模型(Surface-charging models)、静电模型(Electrostatic models)以及零净电荷点(Point of zero net charge,PZNC)模型等。这些模型未考虑结构电荷的影响,不能描述或预测荷结构电荷胶体的IEC性质。研究结构电荷对IEC性质的影响,可加深对胶体IEC现象的认识。另外,本课题组前期建立了“普适”(意指带与不带结构电荷皆适用的)界面荷电模型(General surface-charging models,包括 1-pK和 2-pK模型),但尚未考察其描述荷电实验数据的可行性,即其合理性还有待验证。Li-Al双氢氧化物(LDHs)和碳酸铝铵(AACH)是近期备受关注的两类材料,前者带结构正电荷,后者带结构负电荷,目前对其IEC性质还缺乏了解。特别是,二者主要化学成分(或基本结构基元)均为Al(OH)3,可视为Al(OH)3衍生物(常称为氢氧化铝基材料),是研究荷结构电荷胶体IEC性能的理想模型。另外,Li-Al LDHs和AACH常采用水热法合成,但其水热合成机理还不很清楚。本文主要研究了荷结构电荷胶体的IEC性质。首先,探索建立了“普适PZNC预测模型”,以期揭示结构电荷对PZNC的影响;第二,研究了 Li-Al-CO3 LDHs和AACH的水热法制备机理,以期加深对其微观形成过程的认识,并为IEC性质研究准备模型材料;第三,实验研究了 Li-Al LDHs和AACH的IEC性质,特别是采用“普适”界面荷电模型对其荷电数据进行了拟合,以期揭示结构电荷对IEC性质的影响,同时验证“普适”界面荷电模型的合理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一)零净电荷点预测模型的建立(Ⅰ)“普适晶体化学”模型两性固体(Amphoteric solids)的PZNC是表征IEC性质的重要参数,已提出很多模型如静电模型(Electrostatic model)、晶体化学模型(Crystallochemical model)和电负性模型(Electronegativity model)等用于描述或预测常规(不带结构电荷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PZNC,均未考虑结构电荷的影响。本工作参考晶体化学模型构建方法,基于General 1-pK模型和Pauling键价原理(Pauling’s electrostatic valence principle),建立了“普适晶体化学”模型,将PZNC与结构电荷密度(σst)、Pauling键价(Pauling bond valence)和晶体金属(M)-O平均键长等相关联,表明PZNC(pHPZNc)与σst基本呈线性相关。结构正电荷(σst>0)使pHPZNc升高,而结构负电荷(σst<0)使其降低。预测模型被荷结构正电荷的LDHs和荷结构负电荷的粘土矿物的实验数据所证实。模型方程可用于描述或预测荷结构电荷胶体以及不带结构电荷常规(氢)氧化物的PZNC,具普适性。(二)零净电荷点预测模型建立(Ⅱ)“静电-电负性”模型上面建立的“普适晶体化学”模型,涉及物质晶体结构参数(Pauling键价和M-O平均键长),因一些固体样品的晶体结构参数难以确定(或难以从文献中获得)如粘土(成分复杂)等,特别是新材料,其应用受到限制。建立用易于获得的特征物理参数预测荷结构电荷胶体PZNC的模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此,在系统分析PZNC与特征物理参数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静电-电负性”模型(Electrostatic-electronegativity model,ESEN 模型),将 PZNC 与σst和易于获得的特征物理参数(离子价数、离子半径和元素电负性)相关联,该模型可用于描述或预测LDHs、粘土和粘土矿物以及常规(氢)氧化物的PZNC,具普适性。本模型对PZNC的预测准确度与“普适晶体化学模型”基本一致。但本模型方程所涉及的特征物理参数易于从文献或化学手册中获得,这对新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三)Li-Al-CO3 LDHs和AACH水热法合成机理研究以LiCl、AlCl3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 Li-Al-CO3 LDHs,重点考察了原料LiCl/AlCl3摩尔比(RLi/Al)和水热时间(tHT)对产物组成、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意外发现,只有当RLi/Al>1.00时,才形成纯LDHs相,其化学组成式为[LiAl2(OH)6](CO3)0.5·2H2O,呈花球状;而在RLi/Al≤0.25时,生成纯碳酸铝铵(AACH)相,其化学组成式为NH4Al(OH)2CO3·0.5H2O,呈圆棒状;当RLi/Al在0.25-1.00范围内,生成二者混合物。Li-Al-CO3LDHs的微观形成过程属“Li+插入机理”,首先形成非晶态Al(OH)3,然后Li+离子插入Al(OH)3层中空八面体的中心位,形成晶态Li-Al-CO3 LDHs。以AlC13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 AACH,重点考察了水热时间(tHT)对产物组成、结构和形貌的影响,探讨了 AACH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AACH的水热合成微观上属“两步形成”(Two-step formation)机理,即先形成Al(OH)3,后在HCO3-和NH4+参与下经“溶解-再结晶”过程转化为AACH。(四)Li-Al-CO3 LDHs界面电化学性质研究采用电位滴定法和盐滴定法,测定了 Li-Al-CO3 LDHs的表面吸附质子电荷密度(σH)、有效σst(σst,eff)和PZNC等IEC参数,其σst,eff和pHPZNC分别为5.27×10-3 C/m2和 9.22。Li-Al-CO3 LDHs 的pHPZNC高于 Al(OH)3(~8.25),与所建立的“普适PZNC模型”预测一致。基于“普适”1-pK和2-pK模型,得到本征表面反应平衡常数pK、pKalint和pKa2int分别为-8.50、7.49和9.51。将“普适”2-pK模型与扩散层模型(DLM)相结合,采用所测定的IEC参数值,对不同电解质(NaNO3)浓度(c)和pH下的σH数据(荷电数据)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了“普适”表面荷电模型的合理性。另外,对表面净电荷密度(σ0)、表面电势(Ψ0)、表面羟基形态(Sur-OH2+、Sur-OH和Sur-O-)分布和零净质子电荷点(pHPZNPC)随c和pH的变化进行了分析。pHPZNPC低于pHPZNc,且随c增大而升高,与“普适”荷电模型预测一致。本工作加深了对Li-Al LDHs界面电化学特性的认识。(五)AACH界面电化学性质研究采用电位滴定法、盐滴定法和电位质量滴定法,测定了 AACH的σH、σst,eff、pHPZNc和 pHPZNPC等 IEC 参数。所得σst,eff和 pHPZNC分别为-0.24 C/m2和 5.10,表明AACH带结构负电荷,其pHPZNC低于Al(OH)3(~8.25)和Li-Al-CO3LDHs(9.22),与所建立的“普适PZNC模型”预测一致。与Li-Al-CO3LDHs相反,AACH的pHPZNPC高于其pHPZNc,且随c增大而降低,这与“普适”荷电模型预测一致。基于“普适”1-pK和2-pK模型,得出其pK、pKalint和pKa2int分别为-6.05、4.92 和 7.18。基于“普适”1-pK和Stern模型,建立了 pHPZNPC与σst和c的理论关系。另外,假设荷结构电荷固体表面存在“表面净电荷位”(Surface net charge sites,SNCSs),Stern模型中Stern层的形成是由反离子在表面净电荷位上的静电吸附(或键合)所致,存在本征静电吸附平衡常数(pKeaint),可称为“表面净电荷位模型”(Strctural net charge site model,SNCS 模型)。将“普适”2-pK模型、Stern模型和SNCS模型相结合,采用所测定的AACH的IEC参数值对其荷电数据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pKeaint的最佳拟合值为1.10,证明了“普适”表面荷电模型和SNCS模型的合理性。另外,对σ0、Stern层电荷密度、ψ0、Stern电位和表面羟基形态分布等随c和pH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本工作加深了对AACH界面电化学特性的认识。

龙学军[2](2015)在《降解染料废水类Fenton新体系构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染料废水(主要来源于精细化工中的染料加工业及染料集中使用的印染行业)因其排放水量大、组成成分复杂、色度深、有毒有害化合物含量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历来是国内外公认的难治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寻找廉价、高效且具广泛应用范围的方法处理此类废水已经成为近年来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工作构建了一种处理染料废水类Fenton新体系,即金属离子(Co2+和Cu2+)-碳酸氢钠(NaHCO3)过氧化氢(H2O2)体系。本文分别从类Fenton体系的构建、降解行为及影响因素、体系内各物种交互作用、活性物种的产生及染料降解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得出一些创新性结论:(1)Co2+-HCO3--H2O2是一种作用于染料使之降解脱色的高效体系。Co2+、HCO3-、H2O2三者对于染料的降解缺一不可。50μM的酸性橙II(AOII)在5μMCo2+、 4mM H2O2、10mMNaHCO3的水溶液体系中经过10分钟的降解后能够完全脱色,比同样浓度的酸性橙II在含有50μM Fe2+的 Fenton试剂降解速度更快。此体系对于其他的染料如活性艳红(X-3B)、酸性桃红(SRB)、亚甲基蓝(MB)、罗丹明B(RhB)和甲基橙(MO)也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另外在MB、SRB等其他染料以及一些常见阴离子和AOII共同存在时,Co2+-HCO3--H2O2体系能高效选择性降解AOII。(2)Co2+-HC03--H2O2体系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是作用于染料脱色的活性物种,此类自由基是与金属配合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非游离型键合羟基自由基。在反应过程中伴随着Co2+价态的变化:C02+首先被氧化成Co3+,随后部分被氧化的Co3+还原成Co2+。(3) Co2+-HCO3--H2O2体系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与酸性橙Ⅱ(AOII)结合后攻击偶氮染料的两个C-N键,使得染料分解为苯酚磺酸、N2、1,2-萘醌及其进一步的氧化产物,提出了Co2+-HCO3--H2O2体系中酸性橙Ⅱ(AOII)降解的反应历程。(4) Cu2+-HCO3--H2O2体系也被证明为降解染料废水的高效体系。对于AOII、MO、MR、TB等染料均有较好的脱色效果。Cu2+-HCO3--H2O2体系内各物质会发生相互作用。Cu2+会与HCO3-形成多种配合物,在270nm的紫外区出现明显吸收峰。(5)自由基清除剂测量实验揭示了高氧化态的Cu(III)是对AOII的降解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在Cu2+-HCO3-中加入H2O2后,铜离子的价态发生改变。通过Cu(Ⅰ), Cu(Ⅱ)含量的变化推算出在反应60min后有体系中13%左右的Cu(111)的生成。Cu2+-HCO3--H2O2体系对于AOII的降解与Co2+-HCO3"-H2O2降解AOII的反应历程一样,也主要是通过AOII结构中的两个C-N键的断裂,使得染料分解为苯酚磺酸、N2、1,2-萘醌及其进一步的氧化产物。(6)发现Cu(Ⅰ)生成的动力学规律:Ca(Ⅱ)的生成速率随着过氧化氢浓度增大而增大,当过氧化氢浓度达到50mM时,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而碳酸氢钠浓度与反应速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碳酸氢钠浓度为5mM时达到最大值。

李静[3](2012)在《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吸附染料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天然硅藻土矿物可有效改造的结构特征,通过活化、引入第二组分对天然硅藻土进行改性,研究其对染料溶液的脱色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考察硅藻土热活化条件后,以MgCl2、NaOH及活化硅藻土为起始原料,采用固相研磨法获得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利用XRD、SEM、液氮吸附脱附法及EDX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硅藻土进行表征。2.用制得的改性硅藻土做吸附剂,以紫外吸收为检测手段研究了其对酸性品红,活性元红和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和NaCl浓度对吸附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30mg/L的酸性品红溶液,当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6g/L,吸附时间为1h,溶液pH为6.0,吸附温度为25℃,NaCl浓度为1.2mol/L时,脱色率可达95%。对于活性元红溶液,当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4g/L,吸附时间为1h,溶液pH为6.0,吸附温度为35℃,NaCl浓度为4mol/L时,脱色率可达97%。3.用Langmuir、Freundlieh等温线模型对改性硅藻土吸附剂吸附染料吸附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对于酸性品红溶液,硅藻土基吸附剂对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对于活性元红溶液,改性硅藻土吸附剂对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吸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4.研究了改性硅藻土的染料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对染料的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影响吸附速率的因素有两个,可能是染料的浓度和吸附剂性能,或是染料浓度的平方。

徐琰清[4](2011)在《单分散二氧化硅以及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制备》文中提出在过去的数十年内,纳米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单分散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狭窄的尺寸分布,可以自组装形成一种特殊的晶体:光子晶体。其中,用来组装光子晶体的常用材料之一为二氧化硅。单分散性良好的无机纳米材料二氧化硅可通过经典Stober法制备,其在动力学和稳定性物理化学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同时,在涂料,感光乳剂,化学抛光剂等化工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纳米四氧化三铁,除了具有一般纳米材料所具备的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比表面效应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方面的特性,还具有超顺磁性的特点,因此在生物医药,生物分离,磁流体,光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成为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尽管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是一种热门的磁性材料,但是,由于纳米颗粒本身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以及较高的表面能,再加上磁性颗粒之间存在偶极相互吸引作用的影响,因此较无磁性的纳米颗粒更容易在分散液中发生团聚和沉降。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在四氧化三铁表面包覆上一些无机惰性材料(如二氧化硅,金等)或者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壳聚糖,聚苯乙烯等)可以使四氧化三铁有效的分散在溶液体系中,提高分散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或者油溶性。本文主要探索制备直径可调控的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复合颗粒。主要工作为以下几方面:1.利用经典Stober法制备单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并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前躯体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纯度对产物二氧化硅单分散性的影响,主要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Stober法中醇溶剂的种类,分别使用甲醇,乙醇,异丙醇,发现随着醇分子量的增大,微球的直径变大。在此基础上,对已合成的二氧化硅微球进行表面羧基以及氨基的改性,通过测定经改性与未经改性的纳米粉体的表面电位来指导改性修饰。2.选用两种不同的改性剂:柠檬酸三钠与硅烷偶联剂KH560对20nm的四氧化三铁进行表面改性,。利用透射电镜、微电泳仪等分别对两种磁流体进行表征,发现选用合适的改性剂能分别制备得到水基磁流体和油基磁流体,并且分析了不同改性剂对纳米四氧化三铁改性的机理。3.选用上述实验中制得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水基磁流体,利用Stober法制备复合颗粒,使用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微电泳仪等进行表征。发现使用未经改性的四氧化三铁种子制备得到的复合颗粒中,四氧化三铁包覆在二氧化硅微球的表而,而使用经过改性处理后的种子,则能被完整的包覆在二氧化硅微球内。另外,使用不同的磁流体也得到了四氧化三铁包裹二氧化硅的纳米颗粒。

吴飞飞[5](2009)在《污水污泥吸附剂除磷及其效能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数量都迅速增长,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量在不断的增长,相应的污泥处理量也不断增大。同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而相对于氮而言,磷是水体尤其是淡水湖泊富营养化的营养控制因子,尽可能地减少排入水体中的磷含量是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基于解决上述两个重大问题,通过污水污泥吸附剂去除磷,不但解决了污水厂污泥去向,而且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磷。本文研究了污水污泥吸附剂除磷及其效能研究与应用。实验以果壳活性炭做参比活性炭,经过酸溶振荡、吸附振荡、离心等过程对磷(磷酸二氢钾,三聚磷酸钠,甘油磷酸钠)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考察。首先,通过单个影响因子的实验,确定最佳的吸附时间、投加量、pH范围、初始磷浓度、振荡速度等。再此重点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做了详细阐述。从而给人们提供选择反应的条件,掌握控制反应进行的主动权,同时,了解反应历程还有助于了解有关吸附机理;了解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能力。接着,本文考察了在有腐植酸,蛋白质,多糖,Cr6+,硫酸根,碳酸根,硝酸根,碳酸氢根等存在时,它们对三种磷去除的影响。同时,也进行了四种吸附剂对实际污水进行了磷去除实验。最后,进行了磷解吸实验。重点采用了酸解吸。同时进行了吸附剂的再生。总之, C吸附剂在效果最好,而果壳活性炭次之;而A吸附剂和B吸附剂几乎在各个实验中均表现不出明显的效果。

汤蕾[6](2009)在《粉煤灰中重金属淋滤特性试验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伴随着燃煤的利用开发,大量的燃煤副产品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露天堆积的粉煤灰在雨水的作用下,粉煤灰中的重金属会溶解到雨水中,最后汇入地下水,通过食物链对人类造成危害。因此对于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控制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从实验室试验和模拟两方面对粉煤灰中重金属的淋滤特性和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粉煤灰来自贵州某电厂,机械筛分成三个粒径。用FeSO4溶液对粉煤灰进行处理,利用缓慢氧化后形成的絮状Fe(OH)3吸附重金属,然后与未处理的粉煤灰进行对照淋滤试验,对淋出液中的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试,试验结果从不同粒径、不同淋滤固液比、淋滤次数(时间)以及FeSO4处理粉煤灰在不同处理固液比下对粉煤灰中重金属淋出的控制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粉煤灰的淋滤试验发现(1)对于不同粒径范围的灰样,除Cd外,其它重金属在较大粒径灰中的淋出率较高;(2)对于Cd、Pb、Cu、Co、Cr、Ni等重金属,淋滤固液比越小,淋出率越高;(3)淋滤次数(时间)对各重金属淋出率的影响不同,这与其在粉煤灰中的存在形式和形态有关;(4)处理后的粉煤灰中重金属的迁移率比未处理的明显减小。模拟采用美国EPA开发的Visual MINTEQA软件,对原灰和处理过的粉煤灰中,以Cd、Pb和Ni元素为代表的重金属进行模拟,发现pH值对重金属的淋出影响较大。在pH值相对较小时,水合(氢)氧化铁(HFO)的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很明显,随着pH值的增大,吸附作用不明显,重金属的淋出转而由溶解/沉淀平衡决定。

刘琨[7](2009)在《氧化硅纳米线及其一维银纳米壳层的制备、表征与消光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具有与尺寸、核壳比相关的特殊电学、光学等性能,在生物医学、化学传感、光子晶体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关于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球状颗粒上,而一维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则很少见报道。本文以纤蛇纹石制备的氧化硅纳米线为基材,通过直接化学镀法和预处理-化学镀法制备了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并采用离散偶极近似理论研究了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域的消光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成果如下:(1)氧化硅纳米线的制备、表征及其形成机理以天然矿物纤蛇纹石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分散与酸浸制备出了纯度高、长径比大、形貌均匀的氧化硅纳米线,为氧化硅纳米线的制备和纤蛇纹石矿物深加工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天然矿物纤蛇纹石特有的纳米管状结构,通过物理化学分散和酸浸,得到了纯度高、分散性好、尺寸较为均匀的无定形氧化硅纳米线。其长度为数微米,直径为25~55nm,化学成分为SiO1.8·0.6H2O。该氧化硅纳米线组成单元仍为硅氧四面体,同时这些四面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六元环结构。但在六元环中,硅氧四面体的位置交替上下排列,同时六元环被高度扭曲变形。通过测试分析研究,明确了纤蛇纹石酸浸制备氧化硅纳米线的形成机理。(2)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化学镀银体系的溶液化学计算将溶液化学研究引入到纳米材料的液相法制备之中,为实验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对于实验的方案设计和结果分析都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帮助。根据溶液化学计算原理,详细地绘制出了化学镀银过程中Sn-H2O体系、Ag-H2O体系、NH3-H2O体系、Ag-NH3-H2O体系和HCHO-H2O体系的浓度对数图、离子分布图和电位-pH图。根据化学位图的分析结果,明确了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化学镀银的基本实验条件,为后继的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3)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制备与表征采用直接化学镀法和预处理-化学镀法制备出了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为一维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的合成引入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也为相关一维核壳型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以氧化硅纳米线为基材,以溶液化学计算为基础,采用直接化学镀法和预处理化学镀法在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包覆金属银,制备出了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较适宜的反应pH值为12,反应温度为30℃。Sn2+在氧化硅纳米线表面的预先吸附有利于细小、密集银核的形成,所以预处理化学镀法能形成更密集、更均匀的银包覆层。初始银氨离子浓度影响银层厚度,当银氨离子浓度从O.05增加到O.25mol·L-1时,银层厚度从数十纳米增加到上百纳米。(4)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消光性能的模拟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特殊光学性能,这对于该类新颖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离散偶极近似理论,首次研究了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域的消光性能。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消光性能与球状氧化硅/银纳米壳层、一维银纳米粒子的消光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维纳米壳层的消光光谱由横向和纵向两个共振带组成,粒径、核壳比和长径比对它们均有很大的影响。当银层厚度超过银的电子平均自由程时,一维纳米壳层体现出来的消光性能与相同尺寸的一维银纳米粒子相差无几。

李凡修[8](2008)在《超声/微波辅助制备纳米TiO2及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半导体多相光催化作为高级氧化技术之一正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光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氧化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可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被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研究中。在各种半导体光催化剂中,二氧化钛(TiO2)因其无毒、化学惰性、廉价、高效等优异特点,成为研究最多的光催化材料。TiO2较宽的禁带宽度和较低的量子效率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效率的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仍是该领域的热点。改进制备方法是提高催化剂活性的途径之一,目前关于超声、微波辅助制备TiO2催化剂的研究较少,因此超声、微波辅助TiO2催化剂制备技术的研究,对于拓展纳米TiO2催化剂制备技术,促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在总结和评述半导体光催化效率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纳米TiO2催化剂制备中存在的易团聚、分散性差的问题,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法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纳米TiO2光催化剂,探讨了晶型结构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在催化剂制备的基础上,研究了超声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氯苯与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的效果和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Ti(OC4H9)4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了纳米TiO2,通过正交试验对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因素:钛酸丁酯用量、水用量、乙醇用量、乙酸用量、超声反应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并以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纳米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表明,工艺条件对TiO2催化活性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钛酸丁酯用量、乙酸用量、超声反应时间、水用量、乙醇用量。对TiO2催化剂的XRD和TEM表征表明,超声辅助制备的催化剂为单分散性颗粒,粒径为24.0nm,是以锐钛矿晶型为主的混晶结构。(2)采用超声辅助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均匀透明的Fe3+掺杂TiO2薄膜,并以对硝基氯苯模拟废水为对象进行了该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研究。借助于XRD和SEM对Fe3+/TiO2薄膜进行了表征。样品经500℃煅烧2h后,6.0%Fe3+掺杂TiO2纳米薄膜是以锐钛矿为主晶型的混晶结构,平均粒径约为13.0nm,膜表面TiO2颗粒分布均匀,无开裂现象。实验结果表明,Fe3+离子掺杂可以明显改善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Fe3+/TiO2纳米薄膜降解对硝基氯苯模拟废水的降解率是未掺杂Fe3+的TiO2薄膜的2.1倍。(3)以Ti(SO4)2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水解法制备了纳米TiO2,探讨了Ti(SO4)2浓度、反应液pH值、煅烧温度等条件对TiO2粒径、晶型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700℃煅烧处理的纳米TiO2为锐钛矿晶型,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降解对硝基氯苯模拟废水,90min降解率为89.3%,是未经微波辅助处理TiO2催化剂降解率的1.3倍。硫酸根离子(SO42-)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的转变,增加了TiO2催化剂的抗烧结性,所制备TiO2催化剂经800℃处理仍能保持单一锐钛矿晶型。(4)以Ti(SO4)2水溶液为前驱物,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微波辅助沉淀法制备了纳米TiO2催化剂。其最佳制备条件如下:硫酸钛浓度为0.2mol/L,反应终点的pH值为9.0,煅烧温度600℃。通过TEM、XRD对所制备T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催化剂颗粒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纯度高等特点。制备的纳米TiO2处理对硝基氯苯模拟废水,90min的降解率可达87.1%。以尿素沉淀剂为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纳米TiO2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DBS质量分数为1.0%时,所制备TiO2催化剂粒径在20.8nm左右。在煅烧过程中,由于SDBS的包覆作用可有效地抑制晶粒的长大。(5)以Ti(SO4)2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反向沉淀法制备了晶粒尺寸为10.4nm的高活性Fe3+/TiO2催化剂,并运用XRD及T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Fe3+的掺杂抑制了TiO2粒径的长大,细化了晶粒,Fe3+掺入到TiO2的晶格中,引起了晶格的畸变和膨胀。掺杂Fe3+可显着地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Fe3+最佳掺杂量为0.5%(wt)。以对硝基氯苯为模拟废水,研究了所制备催化剂TiO2的光催化活性及重复使用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90min对硝基氯苯降解率可达95.1%,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对硝基氯苯降解率仍能达到75.2%。掺杂Fe3+的TiO2光催化剂,其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可归因于载流子复合率的降低。(6)有机污染物的超声降解和光催化降解均属于自由基历程的高级氧化技术,超声空化效应可以极大地改善TiO2催化剂表面的传质效果,因此二者耦合可能产生协同效应。以活性艳红X-3B为模拟废水,研究了催化剂用量、pH值、H2O2用量、光照距离、活性艳红X-3B浓度等对超声光催化降解的影响。以均匀实验设计方法确定了超声光催化降解浓度为50mg/L的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TiO2用量为0.73g/L,H2O2投加量为0.33g/L,初始pH值为3.5时,活性艳红X-3B降解速度最快。超声光催化降解低浓度活性艳红X-3B的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muir-Himshelwood方程,通过实验,采用初始浓度法确定了动力学方程中的反应速度常数k和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K。应用UV-Vis图谱及GC-MS分析,探讨了活性艳红X-3B的降解机理,据此推测了活性艳红X-3B的超声光催化降解可能的反应历程。(7)超声光催化降解氯苯模拟废水具有良好的效果,光催化与超声波之间存在声光协同作用。本研究考察了TiO2用量、氯苯的初始浓度、模拟废水pH值、H2O2用量等对超声光催化降解氯苯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超声光催化降解氯苯影响较小;H2O2用量、模拟废水初始浓度对氯苯降解影响较大。在TiO2用量为300mg/L、氯苯质量浓度为110.6mg/L、反应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氯苯的降解率可达91.2%,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超声光催化降解氯苯模拟废水的机理。(8)由于六氯苯(HCB)的水溶性较小,本研究采用使六氯苯预先吸附到催化剂表面的做法,研究了它在TiO2催化作用下的光降解。研究表明,HCB/TiO2量、Fe3+浓度、H2O2用量对六氯苯的光催化影响较大;TiO2表面覆盖度、体系pH值对六氯苯的光催化影响相对较小。在UV/TiO2/H2O2条件下,二氧化钛可有效地催化降解HCB,当表面覆盖度为4×10-5mol/g,H2O2用量16mmol/L时,室温条件下90min六氯苯脱氯率可达94.8%。

刘冰[9](2008)在《界面组装配位聚合物纳米结构材料》文中认为自上世纪60年代配位聚合物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后,这种孕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型化合物就一直受到成千上万研究者们的关注。配位聚合物是由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的作用,形成的一维(1D)、二维(2D)、或三维(3D)空间无限网络结构的聚合物或零维(0D)的寡聚物。配位聚合物除了可兼具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性质之外,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聚合物中的空腔也都赋予了它更多的特殊性能。随着近年来分子材料和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配位聚合物与分子组装和纳米技术的进一步交叉、融合为新型多功能材料的研发开启了又一扇新的大门。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在光、电、磁学,催化,气体或溶剂分子的可逆吸附,分子/离子识别和交换,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的设计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利用金属外层电子云构型差异与各种配体配位形式的不同,从分子层面设计构筑不同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纳米结构材料,并在气-液、固-液和液-液界面实现其组装。主要用于组装的是含吡啶基团的系列多齿配体如联吡啶,三吡啶基嗪类,四吡啶基卟啉等。在用超分子方法构建配位聚合物这一领域,科学家们也做了大量优秀的工作,但绝大多数都是使用溶液的方法进行合成,并利用X射线衍射等“宏观”的手段进行表征,缺乏微观形貌的直接观测和生长动力学方面的信息。本文中,配位聚合物纳米结构材料则是在两相界面这一独特的环境中进行组装。同其他方法相比,界面上具有流动性好、零缺陷等特点,无苛刻的反应条件和设备要求,是非常理想的组装媒介;同时,界面上得到配位聚合物并不溶于两相溶剂,所以非常容易实现产物的纯化和分离;此外,产物在离开界面后即停止反应,易于实现对于配位聚合物纳米晶生成的实时观测和表征;最后,通过调节反应相的浓度、反应时间等简单手段,即可实现对配位聚合物形貌的调控。界面组装的方法,为温和条件下组装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带来了新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配位构型的过渡金属离子和不同取向的多齿配体分子,在两相界面设计构筑更多具有特殊结构的功能性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根据实验中配体的选择,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含有功能性配体四吡啶基卟啉(TPyP)的配位聚合物纳米晶在界面的组装及其在异相可控催化方面的初步应用,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含手性配体的配位聚合物、双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界面组装。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1.以水-氯仿界面为组装环境,利用水相中过渡金属离子(Cd2+、Ag+、Hg2+、PtCl42-,PtCl62-)和有机相中TPyP配体间的配位作用,在液-液界面处设计组装了一系列金属-多卟啉配位聚合物阵列纳米晶。使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将所得的金属-多卟啉阵列纳米晶转移到各种固体基板上并进行表征。透射电镜(TEM)测试给出了金属-多卟啉配位聚合物纳米晶的形貌和生长过程动力学信息:X射线薄膜衍射(XRD)、电子衍射(ED)表征发现金属-多卟啉阵列纳米晶的在反应初期为单晶结构,后期则由于多个配位单元的结合、堆积形成了多晶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的测试则确证了界面上的产物是金属离子和TPyP配体结合形成的金属-多卟啉阵列纳米晶。结果发现,金属-多卟啉阵列配位聚合物纳米晶的形貌与过渡金属离子核外电子云构型密切相关,八面体构型的Cd2+、PtCl62-和TPyP反应生成二维近正方结构,而四面体构型的Ag+、Hg2+和PtCl42-与TPyP反应则生成一维棒状或线状结构。2.在上述液-液界面反应系统中引入双齿配体4,4’-bipyridyl(BPy),将BPy和四齿配体TPyP按照一定的摩尔比混溶于氯仿相中,同水相中的Hg2+离子在两相界面进行组装,得到了具有新颖梳状结构的Hg-TPyP/BPy复合配位微/纳米结构。使用TEM、能谱(EDX)、XPS和UV-vis对该复合配位聚合物微/纳米结构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后发现:这种微,纳米梳是由Hg2+离子和TPyP,BPy两种配体复合配位而成的,其主干长度与有机相中(M)TPyP和BPy两种配体的摩尔比有关,而分枝的形貌则受到反应时间的影响;XRD和ED结果表明这种微/纳米梳呈单晶态,并具有和Hg-BPy类似的晶体结构。另外,替换配体的对比实验说明联吡啶中N给体取向和配体的结构在构筑Hg-(M)TPyP/Hg-BPy配位聚合物微/纳米梳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TPyP环间的中央金属离子则对微/纳米梳的形貌没有明显影响。3.沿用液-液界面复合配位体系,将三吡啶基三嗪(TPyTa)和TPyP按照一定的摩尔比混溶于氯仿相中,与Hg2+在水-氯仿界面自组装得到了外径约80nm,壁厚15~25nm,长度则在十几微米的Hg-TPyP/Hg-TPyTa复合配位聚合物纳米管。对比实验表明,仅有TPyP和TPyTa的摩尔比范围在1:3~1:4时,才有这种配位聚合物纳米管生成,当两种配体的摩尔比小于1:3或大于1:4,或者仅单一配体与Hg2+离子发生界面反应时,均没有发现这种具有管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纳米晶。XPS和元素分析的结果给出配位聚合物纳米管的组成成分,ED结果则证明纳米管的晶体结构与Hg-TPyTa配位聚合物相类似。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一步论证了Hg-TPyP/Hg-TPyTa配位聚合物纳米管是由两种配体复合配位产生的,最终我们认为这种纳米管的形成机理,与Hg2+离子同两种配体构成的TPyP-Hg-TPyTa非平面配位单元有直接关系。4.使用经聚吡啶(PVP)修饰的石英基片,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在固-液界面组装得到了Pd-FeTPyP配位聚合物多层膜,并用UV-vis吸收光谱监测了此多层膜的组装过程。由于金属卟啉经常用于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反应,我们这里也利用Pd-FeTPyP配位聚合物网络中的FeTPyP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来催化氧化环辛烯。实验表明组装在石英基片上的Pd-FeTPyP配位聚合物层层组装膜可以稳定的存在于有机溶剂,酸性、碱性溶液和高温的环境中,这种性质就使修饰有Pd-FeTPyP的石英基片不会对反应溶液体系进行二次污染,可以作为独特的“催化剂开关”使用。GC-MS的测试表明,当负载有Pd-FeTPyP的石英基片插入含环辛烯和H2O2的反应系统中时,氧化反应开始,生成了氧化环辛烯,当此催化剂基片取出时,氧化反应停止。通过插入和取出Pd-FeTPyP配位聚合物催化剂基片,即可控制氧化反应的“开”和“关”,并且,此基片还可以进行重复使用,催化剂也易于再生。此外,我们通过Beer-Lambert定律计算出FeTPyP在基片表面的覆盖度,并推算出此异相催化体系要比相同溶液条件下进行的催化氧化反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第二部分1.合成了具有手性单元的配体R(S)-binaphthyl-bis(amidopyridyl)(R(S)BNBP)并将其铺展在K2PdCl4亚相表面,在气-液界面构筑了Pd-R(S)BNBP配位聚合物单层膜。π-A等温线的测试发现,RBNBP和SBNBP分子表现出了十分类似的单分子膜行为:在纯水表面,两者均不可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而在K2PdCl4亚相,均形成了稳定的Pd-R(S)BNBP配位聚合物,单分子占有面积也均为1.2nm2。对沉积有Pd-R(S)BNBP配位聚合物LB膜的固体基片进行了XPS的表征,确证了配位聚合物的元素组成。TEM测试发现界面上形成的Pd-R(S)BNBP配位聚合物是由大量粒径在20 nm左右的纳米点构成的,随着表面压的增大,这些纳米点进一步堆积、连接形成长度在几百纳米的纳米线结构。圆二色性光谱测试发现,相对处于溶液状态中的R(S)BNBP分子,Pd-R(S)BNBP配位聚合物LB膜的CD光谱有所变化,这可能与Pd-R(S)BNBP配位聚合物在气液界面的多种排列结构有关。2.根据文献中的方法合成了配体4’-(4-pyddyl)-2,2’:6’,2”-terpyridine(pyterpy),使用pyterpy和Fe(BF4]2进一步反应生成了配合物配体Fe(pyterpy)2[BF4]2。将Fe(pyterpy)2[BF4]2铺展在CdCl2亚相表面,通过配合物配体中的两个对位吡啶基与Cd2+离子间的配位作用,在气-液界面组装得到了Cd-Fe(pyterpy)2双金属配位聚合物。π-A和A-t等温线的测试发现,在纯水亚相表面Fe(pyterpy)2[BF4]2并不能够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而在CdCl2亚相上形成的这种双金属配位聚合物则十分稳定。将气-液界面得到的配位聚合物通过LB技术沉积到固体基片后,进行了XPS、UV-vis吸收光谱和TEM的测试,结果表明Cd-Fe(pyterpy)2具有所预期的组分和双金属结构。用此双金属配位聚合物修饰电极进行的循环伏安测试显示了膜中Fe(Ⅱ)/Fe(Ⅲ)良好的可逆氧化还原过程,通过分析还得知聚合物中的Fe(Ⅱ)被氧化为Fe(Ⅲ)时,Cd-Fe(pyterpy)2依然可以保持这种双金属配位的结构。

李朝丽[10](2007)在《土壤胶体和优势流对镉环境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通常认为,强吸附性污染物的迁移风险是很低的,但关于它们在土壤和沉积物中长距离迁移的报道却屡见不鲜。这种现象激发了关于促进运输(facilitated transport)和优势流(preferential flow)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这是提高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运移速度的两种主要机制。胶体(包括矿质胶体、有机胶体、生物胶体等)与优势流对污染物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起源于胶体促进的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进而发现胶体亦能影响其它污染物的迁移。围绕这一命题国内外已展开了大量对地下环境中胶体的来源、胶体对污染物的吸附、胶体促进的污染物迁移、胶体的固定的研究。然而,胶体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关于胶体对土壤吸附污染物的贡献、胶体对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另外,对于在生命活动旺盛的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优势流研究也仅停留在室内小型土柱或肉眼可见的几种示踪剂上,并且鲜有关于污染物在土壤剖面中究竟如何分布及优势流对污染物迁移的直接影响的报道。因此有必要开展对模拟大孔隙和自然条件下优势流的研究。为此,本文选取Cd作为供试污染物,采用等温吸附试验、动力学试验、生物盆栽试验、模拟大孔隙土柱淋洗试验、田间淋洗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土壤胶体和优势流对镉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等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黑土、黄棕壤、水稻土、红壤不同粒级组分(粘粒<2μm,粉粒2~20μm,细砂粒20~200μm,粗砂粒200~2000μm)对镉的吸附均表现为:粘粒>粉粒>粗砂粒>细砂粒,且粒级间的差异都达到显着水平;各粒级组分对镉的吸附均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ndlich方程,吸附量最大的粘粒组分对镉的平均最大吸附量为202.8±64.6 mmol·kg-1,粉粒、细砂粒、粗砂粒对镉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5.0±39.2mmol·kg-1、47.0±9.4 mmol·kg-1、81.3±33.7 mmol·kg-1,粘粒分别平均是粉粒、细砂粒、粗砂粒的1.53±0.30倍、4.23±0.67倍、2.57±0.55倍;各组分对镉的吸附量之间的差异随着镉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各组分对土壤吸附镉的贡献率为:粉粒(52.2±15.3)>粘粒(32.3±14.9)>细砂粒(13.8±3.4)>粗砂粒(1.7±1.4)(只有红壤中粘粒>粉粒),土壤80%~90%的镉吸附在<20μm的组分上,粗砂粒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各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大小为:粒级>有机质>平衡pH,而游离氧化铁无显着影响。建立了最大吸附量和分配系数与各影响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最大吸附量=-239.098+54.935×粒级赋值+34.261×平衡pH-2.844×游离氧化铁含量+2.215×有机质含量分配系数=-174.182+26.332×粒级赋值+29.795×平衡pH+1.675×游离氧化铁含量+1.604×有机质含量2、黄棕壤不同粒级组分(粘粒、粉粒、细砂粒、粗砂粒)对镉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表明,两种温度下(25℃和45℃)各粒级组分对镉的吸附均可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两个阶段,0-15min内为快反应阶段,吸附量达到饱和吸附量的95%以上,此后为慢反应阶段;随着温度由25℃升高到45℃,各组分对镉的饱和吸附量增加了4.86%~25.3%;各组分对镉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拉格朗日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表明,随着各组分粒级增大,吸附速率降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加快;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为颗粒间扩散;各粒级组分对镉的吸附为吸热反应,反应能自发进行。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各处理黑麦草株高、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总生物量都表现为胶体>原土>去胶组分,胶体上总生物量分别平均是原土和去胶组分的1.31±0.02倍和1.82±0.21倍。(2)黑麦草地上部与根中Cd浓度、地上部与根对Cd的富集系数都表现为胶体<原土<去胶组分,表明Cd的生物有效性胶体<原土<去胶组分,这主要是各组分的表面性质、有机质含量、pH等的差异引起的。(3)加入EDTA增加了Cd的解吸,导致黑麦草地上部与根中Cd浓度显着增加,黑麦草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总生物量降低,但植株Cd总量与CK相比还是有所上升。EDTA对Cd的活化作用受到各处理pH的强烈影响,表现为去胶组分>原土>胶体,黄棕壤>红壤,EDTA对各处理植株Cd总量的影响与此吻合。至于地上部与根部Cd浓度对EDTA的响应与上述顺序不完全一致则反映了EDTA对不同组分上黑麦草Cd的迁移系数的影响差异:EDTA使黄棕壤胶体和原土Cd的迁移系数显着增加,而对黄棕壤去胶组分和红壤三种基质Cd的迁移系数无显着影响。(4)两种土壤在各方面差异显着,一次平衡试验表明,EDTA浓度为0时,黄棕壤各组分Cd的解吸率分别表现为胶体和原土约为0,去胶组分组分为10.5±3.5%,红壤各组分平均为20.8±1.9%。可以推测这是各处理黑麦草长势及体内Cd浓度差异的直接原因。4、室内人工大孔隙土柱试验结果表明,大孔隙的存在使Cd的迁移量增加了75%,在10个孔隙体积内大孔隙.对照处理淋滤液中镉的浓度平均是对照处理的106倍。淋洗液中加入胶体和DOM使大孔隙土柱Cd的迁移量分别增加了16%和50%。胶体和DOM对Cd迁移的促进作用在3个孔隙体积内表现得特别明显,淋出液中镉的浓度平均分别是不加胶体或DOM的大孔隙处理的2.47(胶体)和2.66倍(DOM)。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剖面具有很大空间变异性,优势流对Cd的迁移起主导作用;Cd在土壤基质中的扩散被限制在几厘米范围内,大孔隙的存在使亮蓝和Cd的迁移距离增加了数十倍;胶体通过在土壤基质毛细管中的堵塞效应和在优势流区域大孔隙壁上的沉积抑制了Cd在土壤中的迁移(约10 cm),而DOM与对照相比使Cd的向下迁移增加了约10-20 cm;三个剖面中亮蓝浓度与交换性镉和全镉浓度间有强烈正相关关系,表明亮蓝与Cd在剖面中迁移的优势流路径非常相似。总之,胶体对Cd的强烈吸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Cd的生物有效性,进而制约Cd进入生物圈,从而降低Cd的环境风险。优势流对Cd的迁移起主导作用,而胶体的不稳定性使得其在真实环境中对Cd的促进迁移作用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瞬时性,特别是不饱和多孔介质中的复杂环境条件对预测胶体及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将是一巨大挑战。

二、Cd(Ⅱ)在Fe _2O_3·nH_2O(am)上的特性吸附及其固一液界面电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Ⅱ)在Fe _2O_3·nH_2O(am)上的特性吸附及其固一液界面电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荷结构电荷胶体界面电化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胶体界面电性能
        1.1.1 零电荷点的测定
        1.1.2 表面电离/络合模型
        1.1.3 静电模型
        1.1.4 零电荷点预测模型
    1.2 层状双氢氧化物
        1.2.1 LDHs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1.2.2 LDHs的制备
        1.2.3 LDHs的应用
    1.3 碳酸铝铵
        1.3.1 AACH的结构
        1.3.2 AACH的制备
        1.3.3 AACH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荷结构电荷胶体零净电荷点的预测模型(Ⅰ)普适晶体化学模型
    2.1 理论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模型方程经验常数的确定
        2.2.2 模型方程的验证
        2.2.3 模型方程对常规(氢)氧化物PZNC的预测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荷结构电荷胶体零净电荷点的模型预测(Ⅱ)静电-电负性模型
    3.1 普适模型建立思路及模型固体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普适晶体化学模型预测粘土矿物PZNC可行性验证
        3.2.2 普适静电模型
        3.2.3 普适电负性模型
        3.2.4 静电-电负性模型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Li-Al-CO_3 LDHs的制备及界面电性质研究(Ⅰ)液相水热法制备机理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试剂
        4.1.2 Li-Al-CO_3LDHs的制备
        4.1.3 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反应物比例的影响
        4.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4.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Li-Al-CO_3LDHs的制备及界面电性质研究(Ⅱ)界面电性质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Li-Al-CO_3LDHs结构电荷密度和零净电荷点
        5.2.2 Li-Al-CO_3LDHs表面位密度
        5.2.3 Li-Al-CO_3LDHs表面电荷的模型拟合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碳酸铝铵的制备及界面电性质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主要试剂
        6.1.2 实验方法
        6.1.3 表征
    6.2 理论基础及分析
        6.2.1 “普适”界面荷电模型和Basic Stern模型方程
        6.2.2 表面净电荷位模型的建立
        6.2.3 基于Basic Stern模型的PZNC-PZNPC理论关系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AACH的表征
        6.3.2 AACH的界面电化学性质
        6.3.3 AACH表面电荷的模型拟合
        6.3.4 AACH、Li-Al-CO_3LDHs和Al(OH)_3的IEC性质比较
    6.4 结论
    参考文献
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附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降解染料废水类Fenton新体系构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1.2 类Fenton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分析测试技术
第三章 Co~(2+)-HCO_3~--H_2O_2染料降解体系构建及催化活性和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Co~(2+)-HCO_3~--H_2O_2体系的催化活性
    3.3 Co~(2+)-HCO_3~--H_2O_2体系与Fe~(2+)/H_2O_2体系催化效果比较
    3.4 降解其它染料的效果
    3.5 多种染料共存时的选择性降解分析
    3.6 阴离子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2+)-HCO_3~--H_2O_2体系活性物种的产生机制
    4.1 前言
    4.2 活性物种的ESR检测
    4.3 对苯二甲酸(TA)荧光法检测活性物种
    4.4 自由基抑制剂的影响
    4.5 钴体系中H202的分解
    4.6 Co~(2+)-HCO_3~--H_2O_2体系中Co~(2+)的氧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2+)-HCO_3~--H_2O_2体系酸性橙Ⅱ的降解历程
    5.1 前言
    5.2 Co~(2+)-HCO_3~--H_2O_2体系降解酸性橙Ⅱ(AOII)的波谱分析
    5.3 反应过程中TOC/TN的去除
    5.4 降解中间产物的ESI-MS表征
    5.5 降解中间产物的离子色谱分析
    5.6 Co~(2+)-HCO_3~--H_2O_2体系对AOII的降解机理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o~(2+)-HCO_3~--H_2O_2体系对有机染料的催化降解活性和影响因素
    6.1 前言
    6.2 Co~(2+)-HCO_3~--H_2O_2体系的催化活性
    6.3 HCO_3~-浓度对Cu~(2+)-HCO_3~--H_2O_2体系的影响
    6.4 不同条件下体系内Cu~(2+)-HCO_3~-的配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Co~(2+)-HCO_3~--H_2O_2体系内活性物种产生机制与降解历程
    7.1 前言
    7.2 Co~(2+)-HCO_3~--H_2O_2体系自由基的检测
    7.3 Co~(2+)-HCO_3~--H_2O_2体系Cu的价态变化
    7.4 Cu~(2+)-HCO_3~-活化H_2_O2的机理
    7.5 Cu~(2+)-HCO_3~-活化H_2O_2的动力学研究
    7.6 Cu~(2+)-HCO_3~--H_2O_2体系酸性橙II降解中间产物分析及机理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吸附染料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染料及其分类
        1.2.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2.3 吸附及吸附剂
        1.2.4 硅藻土的性质
        1.2.5 硅藻土的吸附性质及其作为吸附剂的应用研究
        1.2.6 硅藻土的其他应用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改性硅藻土的制备与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硅藻土的改性
        2.3.2 改性硅藻土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焙烧对硅藻土性能的影响
        2.4.2 XRD 分析
        2.4.3 SEM 分析
        2.4.4 比表面积测定
        2.4.5 EDX 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改性硅藻土对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硅藻土与天然硅藻土以及氢氧化镁对染料吸附效果比较
        3.3.2 不同吸附材料对染料溶液的吸附效果
        3.3.3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3.3.4 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3.3.5 吸附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
        3.3.6 pH 值对脱色率的影响
        3.3.7 盐对脱色率的影响
        3.3.8 湿法改性与干法改性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改性硅藻土吸附剂吸附模型与机理研究
    4.1 引言
        4.1.1 吸附热力学
        4.1.2 吸附动力学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吸附等温线
        4.3.2 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
        4.3.3 吸附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3.4 吸附动力学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单分散二氧化硅以及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单分散胶体颗粒的制备
        1.1.1 气相物理法法
        1.1.2 物理法
        1.1.3 液相化学还原法
        1.1.4 化学沉淀法
        1.1.5 溶胶—凝胶转变法
        1.1.6 模板法
        1.1.7 微乳液法
        1.1.8 种子法
        1.1.9 高温水解法
        1.1.10 溶剂热法
    1.2 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
        1.2.1 利用无机沉淀反应改性
        1.2.2 表面活性剂
        1.2.3 偶联剂
        1.2.4 利用接枝反应改性
        1.2.5 纳米制备和改性反应同时进行
    1.3 界面电性质概述
        1.3.1 等电点
        1.3.2 双电层模型
        1.3.3 ζ电位的计算
        1.3.4 界面电性质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4 核壳材料概述
        1.4.1 核壳材料的概念
        1.4.2 核壳微粒的制备
        1.4.3 核壳材料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2 本论文的特色创新之处
第二章 单分散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过程
    2.3 实验结构与讨论
        2.3.1 硅源纯度对二氧化硅单分散性的影响
        2.3.2 有机醇溶剂对二氧化硅的影响
        2.3.3 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
    2.4 结论
第三章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表面改性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3.3.1 硅烷偶联剂KH-560对于四氧化三铁的改性
        3.3.2 柠檬酸钠对于四氧化三铁的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性复合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步骤
        4.2.4 实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文章
    科研活动
致谢

(5)污水污泥吸附剂除磷及其效能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2 水体富营养化
    1.3 水中磷的去除及控制
        1.3.1 生物法除磷及工艺
        1.3.2 化学法除磷及工艺
        1.3.3 吸附法除磷及其工艺
    1.4 污泥治理的紧迫性和处理处置技术
        1.4.1 污泥治理的紧迫性
        1.4.2 传统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1.4.3 新型污泥资源化技术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理论及方案
    2.1 药剂和材料
        2.1.1 实验用水
        2.1.2 实验污泥
        2.1.3 实验药剂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吸附理论的研究基础
        2.2.1 吸附热力学研究
        2.2.2 吸附动力学研究
第3章 污泥吸附剂去除磷影响因素分析
    3.1 磷测定概述
    3.2 振荡时间的影响
    3.3 振荡速度的影响
    3.4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3.5 溶液pH值对吸附的影响
    3.6 磷溶液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3.7 吸附动力学
        3.7.1 准一级动力学
        3.7.2 准二级动力学
        3.7.3 内扩散
    3.8 吸附等温线
    3.9 污泥吸附剂除磷机理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污泥吸附剂去除磷及其干扰物质分析
    4.1 有机物对吸附的影响
        4.1.1 HA对吸附的影响
        4.1.2 蛋白质对吸附的影响
        4.1.3 多糖(可溶性淀粉)对吸附的影响
    4.2 重金属Cr~(6+)对吸附的影响
    4.3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4.3.1 Cl~-对吸附的影响
        4.3.2 SO_4~(2-)对吸附的影响
        4.3.3 NO_3~-对吸附的影响
        4.3.4 HCO_3~-对吸附的影响
    4.4 污泥吸附剂对生活污水中磷的吸附去除
    4.5 竞争吸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吸附剂再生(磷解吸)实验研究
    5.1 pH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5.2 再生剂剂量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5.3 解析时间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5.4 吸附剂再生循环利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粉煤灰中重金属淋滤特性试验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提出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粉煤灰的形成机理和粉煤灰中重金属处理现状概述
    2.1 粉煤灰的形成机理简介
    2.2 粉煤灰中的主要元素和重金属元素
    2.3 重金属元素在粉煤灰中的富集特征和迁移机理
    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3 FeSO_4 处理粉煤灰及淋滤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危险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
    3.3 试验过程
    3.4 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4 对不同淋滤固液比和处理粉煤灰的淋滤模拟
    4.1 引言
    4.2 模拟程序Visual MINTEQA
    4.3 模拟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5.1 全文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氧化硅纳米线及其一维银纳米壳层的制备、表征与消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纳米氧化硅与一维纳米氧化硅研究现状
        1.2.1 普通球状纳米氧化硅的研究现状
        1.2.2 一维纳米氧化硅的制备研究现状
        1.2.3 一维纳米氧化硅的表征
        1.2.4 一维纳米氧化硅的光致发光性能
    1.3 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的制备研究现状
        1.3.1 超声化学法
        1.3.2 预处理-化学镀法
        1.3.3 自组装-化学镀法
    1.4 氧化硅/贵金属纳米壳层的应用研究现状
        1.4.1 纳米壳层在免疫测定中的应用
        1.4.2 纳米壳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4.3 纳米壳层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1.4.4 纳米壳层在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氧化硅纳米线的制备、表征及其形成机理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2 制备方法
        2.2.3 表征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纤蛇纹石的描述
        2.3.2 纤蛇纹石纳米纤维与氧化硅纳米线的表征分析
        2.3.3 纤蛇纹石酸浸制备氧化硅纳米线的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氧化硅纳米线表面化学镀银体系的溶液化学计算
    3.1 引言
    3.2 绘制原理
        3.2.1 离子分布图与浓度对数图
        3.2.2 电位-pH图
    3.3 溶液化学位图绘制
        3.3.1 Sn-H_2O体系的溶液化学位图
        3.3.2 Ag-H_2O体系的溶液化学位图
        3.3.4 NH_3-H_2O体系的溶液化学位图
        3.3.5 Ag-NH_3-H_2O体系的溶液化学位图
        3.3.6 HCHO-H_2O体系相关的电位-pH图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n-H_2O系
        3.4.2 Ag-H_2O系
        3.4.3 NH_3-H_2O系
        3.4.4 Ag-NH_3-H_2O系
        3.4.5 HCHO-H_2O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制备、表征及其消光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4.2.2 制备方法
        4.2.3 表征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直接化学镀法产物的形貌表征
        4.3.2 直接化学镀法产物的结构表征
        4.3.3 预处理-化学镀法产物的形貌与成分表征
        4.3.4 预处理-化学镀法产物的结构表征
        4.3.5 化学镀银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消光性能模拟
    5.1 引言
    5.2 理论基础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5.3 理论基础Ⅱ——离散偶极近似理论
    5.4 模拟结果与讨论
        5.4.1 球状银纳米粒子的消光性能
        5.4.2 球状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消光性能
        5.4.3 一维银纳米粒子的消光性能
        5.4.4 一维氧化硅/银纳米壳层的消光性能
        5.4.5 理论光谱与实测光谱的比较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8)超声/微波辅助制备纳米TiO2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TiO_2 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1.3 辅助强化光催化技术
    1.4 超声、微波辅助TiO_2 催化剂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1.5 氯苯类废水超声辅助光催化技术研究现状
    1.6 本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超声辅助纳米TiO_2 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2 超声辅助制备TiO_2 催化剂的结果与讨论
    2.3 超声辅助法制备FE3+/TiO_2 薄膜及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微波辅助纳米TiO_2 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3 微波辅助水解法制备纳米TiO_2 及性能研究
    3.4 微波辅助沉淀法制备TiO_2 催化剂及性能研究
    3.5 微波辅助法制备FE3+/TiO_2 催化剂及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超声光催化降解模拟活性艳红X-38 废水及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超声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8 模拟废水
    4.4 超声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8 动力学研究及降解机理探讨
    4.5 本章小结
5 氯苯类模拟废水光催化降解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超声光催化降解CB 模拟废水的研究
    5.4 光催化降解六氯苯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缩略语

(9)界面组装配位聚合物纳米结构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1 导言
    1.2 配位聚合物
        1.2.1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1.2.1.1 根据配位聚合物框架结构的分类
        1.2.1.1.1 零维配位聚合物
        1.2.1.1.2 一维配位聚合物
        1.2.1.1.3 二维配位聚合物
        1.2.1.1.4 三维配位聚合物
        1.2.1.2 根据配体中所含给体原子的分类
        1.2.1.3 根据配体或金属中心数目的分类
        1.2.2 配位聚合物的构筑方法
        1.2.2.1 溶液法
        1.2.2.2 水热、溶剂热法
        1.2.2.3 扩散法
        1.2.2.4 界面组装法
        1.2.2.4.1 气-液界面组装
        1.2.2.4.2 固-液界面组装
        1.2.2.4.3 液-液界面组装
        1.2.3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1.3 配位聚合物与纳米科技的交融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界面组装含卟啉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纳米结构及其催化氧化应用
    第一章 引言
        2.1.1 卟啉和多卟啉阵列
        2.1.2 多卟啉阵列的构筑方式
        2.1.2.1 共价键连接多卟啉阵列
        2.1.2.2 自组装法构建多卟啉阵列
        2.1.2.2.1 氢键
        2.1.2.2.2 π-π堆积作用
        2.1.2.2.3 静电相互作用
        2.1.2.2.4 配位作用
        2.1.3 金属-多卟啉阵列配位聚合物的界面组装
        2.1.3.1 气-液界面
        2.1.3.2 固-液界面
        2.1.3.3 液-液界面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液液界面组装金属-多卟啉阵列配位聚合物纳米晶
        2.2.1 引言
        2.2.2 实验部分
        2.2.2.1 实验材料
        2.2.2.2 水-氯仿界面组装金属-多卟啉阵列配位聚合物纳米晶
        2.2.2.3 金属-多卟啉阵列配位聚合物纳米晶的固体基板转移
        2.2.2.4 所用到的结构表征仪器
        2.2.3 结果与讨论
        2.2.3.1 金属-多卟啉配位聚合物纳米晶的透射电镜分析
        2.2.3.1.1 Cd-TPyP多卟啉阵列
        2.2.3.1.2 Ag-TPyP多卟啉阵列
        2.2.3.1.3 Hg-TPyP多卟啉阵列
        2.2.3.1.4 Pt-TPyP多卟啉阵列
        2.2.3.2 金属-多卟啉配位聚合物纳米晶的XPS分析
        2.2.3.3 金属-多卟啉配位聚合物纳米晶的XRD分析
        2.2.3.4 金属-多卟啉配位聚合物纳米晶的UV-vis光谱分析
        2.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液液界面组装复合配位聚合物微/纳米梳
        2.3.1 引言
        2.3.2 实验部分
        2.3.2.1 实验材料
        2.3.2.2 水-氯仿界面组装配位聚合物纳米梳
        2.3.2.3 复合配位聚合物纳米梳的固体基板转移
        2.3.2.4 所用到的结构表征仪器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Hg-TPyP/Hg-BPy配位聚合物梳状微/纳米结构
        2.3.3.2 界面反应时间对Hg-TPyP/Hg-BPy微/纳米梳形貌的影响
        2.3.3.3 配体结构对Hg-TPyP/Hg-BPy微/纳米梳的形貌的影响
        2.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液液界面组装金属-卟啉/金属-三嗪复合配位纳米管
        2.4.1 引言
        2.4.2 实验部分
        2.4.2.1 实验材料
        2.4.2.2 水-氯仿界面组装配位聚合物纳米管
        2.4.2.3 配位聚合物纳米管的转移
        2.4.2.4 Hg-TPyP/Hg-TPyTa复合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元素分析
        2.4.2.5 所用到的结构表征仪器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Hg-TPyP/Hg-TPyTa配位聚合物纳米管的组装
        2.4.3.2 Hg-TPyP/Hg-TPyTa纳米管的组成分析
        2.4.3.3 Hg-TPyP/Hg-TPyTa配位聚合物纳米管的光谱分析
        2.4.3.4 Hg-TPyP/Hg-TPyTa纳米管的形成机理讨论
        2.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d-FeTPyP配位聚合物多层膜的固-液界面组装及其催化氧化研究
        2.5.1 引言
        2.5.2 实验部分
        2.5.2.1 实验材料
        2.5.2.2 Fe(Ⅲ)(TPyP)Cl的合成
        2.5.2.3 固体基片的表面处理及组装Pd-FeTPyP配位聚合物多层膜
        2.5.2.5 Pd-FeTPyP配位聚合物层层组装膜催化氧化环辛烯
        2.5.2.6 所用到的结构表征仪器
        2.5.3 结果与讨论
        2.5.3.1 Pd-FeTPyP配位聚合物层多层膜的固液界面组装
        2.5.3.2 Pd-FeTPyP配位聚合物层层组装膜催化氧化环辛烯的控制
        2.5.3.3 Pd-FeTPyP配位聚合物层层组装膜的催化氧化效率研究
        2.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界面组装含其它功能性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纳米结构
    第六章 含手性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气-液界面组装及其性质研究
        3.6.1 引言
        3.6.2 实验部分
        3.6.2.1 实验材料
        3.6.2.2 手性配体的合成
        3.6.2.3 气液界面组装含手性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3.6.2.4 所用结构表征仪器
        3.6.3 结果与讨论
        3.6.3.1 Pd-R(S)BNBP手性配位聚合物单层膜的构筑及特性
        3.6.3.2 光电子能谱和吸收光谱分析
        3.6.3.3 Pd-R(S)BNBP配位聚合物LB膜的圆二色性光谱分析
        3.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气液界面组装含配合物配体的双金属配位聚合物
        3.7.1 引言
        3.7.2 实验部分
        3.7.2.1 实验材料
        3.7.2.2 4'-(4-pyridyl)-2,2':6',2"-terpyridine与其Fe(Ⅱ)配合物的合成
        3.7.2.3 气-液界面组装Cd-Fe(pyterpy)_2双金属配位聚合物
        3.7.2.4 所用到的结构表征仪器
        3.7.3 结果与讨论
        3.7.3.1 Cd-Fe(pyterpy)_2双金属配位聚合物单层膜的构筑及特性
        3.7.3.2 Langmuir-Blodgett方法沉积Cd-Fe(pyterpy)_2双金属配位聚合物多层膜
        3.7.3.3 Cd-Fe(pyterpy)_2双金属配位聚合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3.7.3.4 Cd-Fe(pyterpy)_2双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吸收光谱
        3.7.3.5 Cd-Fe(pyterpy)_2双金属配位聚合物的透射电镜分析
        3.7.3.6 Cd-Fe(pyterpy)_2双金属配位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的氧化还原特性
        3.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论文的主要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10)土壤胶体和优势流对镉环境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土壤胶体和优势流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文献综述)
    1.前言
    2.胶体的来源
        2.1.胶体的活化(mobilization)
        2.2.胶体沉淀(precipitation)的形成
    3.胶体与污染物的结合
        3.1.胶体吸附污染物的机理
        3.2.影响胶体吸附污染物的因素
    4.多孔介质中胶体促进的污染物迁移
        4.1.胶体促进的放射性核素迁移
        4.2.胶体促进的其它污染物迁移
        4.3.胶体对污染物运移的抑制作用
    5.运动胶体-污染物的固定机制
    6.优势流对胶体迁移的影响
        6.1.优势流的成因
        6.2.优势流对胶体和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6.3.优势流研究方法
    7.小结与本文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我国几种典型土壤不同粒级组分对镉吸附行为影响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土壤
        1.2.土壤各粒级组分的分离(湿筛法+沉降法+离心法)
        1.3.各粒级组分对镉的等温吸附试验
        1.4.分析与数据处理方法
        1.5.影响各组分吸附镉的因素的初步评估
    2.结果与讨论
        2.1.土壤各粒级组分对镉的等温吸附及各组分对土壤吸附镉的贡献
        2.2.利用SPSS研究四种因素对各组分吸附镉的影响
    3.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粒级组分对镉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材料
        1.2.动力学、热力学试验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镉在不同粒级组分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2.2.吸附动力学过程模拟
        2.2.1.一级动力学模型
        2.2.2.二级动力学模型
        2.2.3.颗粒内扩散
        2.3.吸附热力学
    3.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土壤胶体对镉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材料
        1.2.盆栽试验设计
        1.3 Cd污染基质对镉的解吸试验
        1.4 样品与数据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三种基质对镉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2.1.1.不同处理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2.1.2.不同处理对黑麦草吸收和累积镉的影响
        2.2.不同基质镉生物有效性差异的原因
        2.2.1 不同处理对土壤pH与镉形态的影响
        2.2.2.EDTA对三种污染基质解吸镉的影响
        2.3.各分析项目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3.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胶体和优势流对镉迁移的影响:模拟大孔隙土柱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土壤
        1.2.供试胶体和DOM
        1.3.土柱的制备
        1.4.试验设置
        1.5.分析项目与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淋出液pH变化动态
        2.2.淋出液EC变化动态
        2.3.淋出液胶体浓度变化动态
        2.4.淋出液DOM变化动态
        2.5.淋出液中Cd变化动态
        2.6.土柱中Cd的含量及垂直分布
    3.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胶体和优势流对镉迁移的影响:田间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田间准备与试验设置
        1.2.土壤胶体和DOM的提取及淋洗液的配制
        1.3.田间试验与取样过程
        1.4.分析项目与方法
        1.5.数据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亮蓝与镉在剖面上的分布
        2.1.1.照片分析
        2.1.2描述性统计
        2.1.3 地统计学分析
        2.2.染色剂与镉在基质中的运移
        2.3.染色剂与镉在大孔隙区域的运移
        2.4.各处理不同测定项目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3.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主要创新点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Cd(Ⅱ)在Fe _2O_3·nH_2O(am)上的特性吸附及其固一液界面电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荷结构电荷胶体界面电化学性质研究[D]. 于淼. 山东大学, 2021(11)
  • [2]降解染料废水类Fenton新体系构建及机理研究[D]. 龙学军. 武汉大学, 2015(07)
  • [3]氢氧化镁改性硅藻土吸附染料特性研究[D]. 李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4]单分散二氧化硅以及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制备[D]. 徐琰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5]污水污泥吸附剂除磷及其效能研究与应用[D]. 吴飞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S2)
  • [6]粉煤灰中重金属淋滤特性试验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D]. 汤蕾.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 [7]氧化硅纳米线及其一维银纳米壳层的制备、表征与消光性能研究[D]. 刘琨. 中南大学, 2009(03)
  • [8]超声/微波辅助制备纳米TiO2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 李凡修.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9]界面组装配位聚合物纳米结构材料[D]. 刘冰. 复旦大学, 2008(06)
  • [10]土壤胶体和优势流对镉环境行为的影响[D]. 李朝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Fe_2O_3·nH_2O(am)对Cd(Ⅱ)的吸附特性及固液界面电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