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2例(论文文献综述)
于子辰[1](2021)在《158例风热犯表型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收集风热犯表型荨麻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发病因素、实验室检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探索新的方药,完善诊疗方案,为今后预防以及治疗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归纳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辽宁省中医院皮肤科病房确诊为风热犯表型荨麻疹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长短等)、发病季节、伴随症状、诱发因素、皮损情况、实验室检查、中西医治疗过程等进行整理,将数据导入EXCEL并制表,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158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110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53.49±13.81岁;住院天数最短7d,最长18d,平均住院天数12.42±2.58d。发病季节:春季(20.89%)、夏季(33.54%)、秋季(22.15%)、冬季(23.42%)。2.诱因:79.75%的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病,少数患者因受风或者饮食不当而诱发。3.疾病史:95例(60.13%)患者既往有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疾病史,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较多。4.过敏史:52例(32.91%)患者有一种或者多种药物过敏史,以抗生素类过敏居多。5.伴随症状:除瘙痒外,临床症状前5位依次为:呼吸不畅(27.22%)、局部肿胀(20.89%)、胸闷(14.56%)、心慌(6.33%)、气短(5.06%)。6.实验室检查:过半的患者出现血糖、血脂、尿酸升高等代谢异常症状,大部分患者的血清总Ig E明显升高,食物过敏前5位:蛋清蛋黄、小麦、大豆、牛奶、鳕鱼;吸入组过敏前5位:屋尘螨及粉尘螨、狗毛皮屑、霉菌类、猫毛皮屑、豚草。7.西医治疗: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静点,41例患者口服1种抗组胺药,104例患者口服两种抗组胺药,13例患者口服3种抗组胺药,抗组胺药中应用频次前5位依次是依巴斯丁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奥洛他定片、氯雷他定片,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及时口服白芍总苷胶囊、雷公藤多苷片,或者静点或口服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8.中医治疗:口服汤剂中药功效按照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是清热药(34.87%)、补虚药(26.88%)、解表药(23.39%)、利水渗湿药(3.92%)、平肝熄风药(3.44%);药性依次是寒(46.73%)、温(38.26%)、平(11.86%)、凉(2.95%)、热(0.19%);药味依次是甘(36.85%)、苦(30.68%)、辛(27.83%)、淡(2.28%)、酸(1.11%)。9.疗效评价:治愈37例;显效106例;好转15例;无效0例,显效率90.50%。结论:1.本次研究中男女皆可患病,好发年龄在51-70岁之间,夏季发病率较高。2.本次研究中口服的中药功效以清热药及补虚药为主。3.本次研究中风热犯表型荨麻疹用药频次前十位依次为防风(6.73%)>甘草(6.54%)>荆芥(6.54%)>白术(6.34%)>生地黄(6.15%)>白藓皮(5.81%)>牡丹皮(5.81%)>当归(5.67%)>黄芪(5.47%)>黄芩(5.47%)。4.本次研究中总结出潜在的新组方C1可以治疗风热犯表伴有脾虚湿蕴的慢性荨麻疹。C2适用于风热证,或伴有气血不足的慢性荨麻疹患者。C3可作为风邪夹热邪侵袭肌表或伴有气阴两虚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基础方。5.本次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显效率达90.50%,效果显着。
孟帅[2](2021)在《213例荨麻疹住院患者发病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和AU患者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AU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总结两组患者个体情况和发病因素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因素,找出有CU病史患者急性发病的危险因素,为AU患者提供预防发病及发病率的参考。分析AU患者转化为CU患者的证型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77例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和136例AU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xcel(WPS版)录入病历信息,使用SPSS23.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213例荨麻疹患者中,AU患者136例,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77例。男女比例分别为0.53:1和0.45:1;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9.5±2.66)天和(11.51±2.81)天;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6.27±16.98)岁和(49.08±14.02)岁;两组患者均以退休人员和职员为主;AU患者中风热犯表证129例,胃肠湿热证2例,风寒束表证5例。2疾病相关因素:AU患者发病季节以秋冬多见,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以夏秋为主;23.53%AU患者和16.88%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有明显的诱发因素,以感冒、遇冷、遇热、进食药物、酒精、辛辣物、海鲜发物等、汗出受风等为主;32.35%AU患者和44.16%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存在过敏史;71.43%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和52.94%AU患者有至少一种基础疾病,最多的均为循环系统疾病;50.65%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患者和61.03%AU患者有至少一种伴随症状;4.41%AU患者和11.69%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存在至少一种家族疾病史;18.34%AU患者和20.78%有烟酒史,绝大部分为男性;统计学对比显示两组间的疾病相关史有显着性差异的为:初始发病年龄、住院天数、家族史。3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有异常的为血清总Ig E、食物不耐受、吸入过敏原、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数量、嗜酸性粒细胞数量、C反应蛋白(CRP)、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血糖、心肌酶谱、血脂、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谱、心电图。AU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80例(58.82%)、116例(85.30%)、38例(27.94%)、、51例(37.50%)、82例(60.29%)、41例(30.15%)、62例(45.59%)、52例(38.24%)、4例(2.94%)、80例(58.82%)、31例(22.97%)、116例(85.29%)、31例(22.79%)、46例(33.82%)、26例(26.47%)、11例(8.09%)、5例(3.68%)、19例(13.97%);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47例(61.04%)、57例(74.03%)、28例(36.36%)、15例(22.08%)、26例(33.77%)、26例(33.77%)、23例(29.87%)、22例(28.57%)、3例(3.89%)、30例(38.96%)、23例(29.87%)、68例(88.31%)、20例(25.97%)、13例(16.88%)、22例(28.57%)、11例(14.28%)、7例(9.09%)、8例(10.39%)。统计学对比显示两组间的实验室检查有显着性差异的为: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数量、嗜酸性粒细胞数量、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心肌酶谱。4随访共随访AU患者136例,其中23例(16.91%)患者出院后病情反复,均为风热犯表证患者,复发病程均超过6周,失访31例(22.79%)。23例复发患者复发患者基本信息如下:4.1性别:男性9例,女性14例。4.2年龄:20-40岁12例,41-60岁3例,60岁以上8例。4.3复发时间(出院后):时有反复者10例,7天1例,15天1例,2个月2例,3个月2例,半年2例,10个月1例,1年后4例。4.4复发诱因:无明显诱因7例,遇冷2例,遇热1例,生气1例,吃辣4例、饮酒2例,进食海鲜2例,进食豆制品2例,熬夜1例,狗皮毛屑1例,洗浴后受风1例,进食药物后2例,进食酸菜后1例。结论:1本次研究发现,以下3个方面因素容易诱发有CU病史患者急性发病。(1)饮食方面:进食药物、酒精、辛辣物、海鲜发物等。(2)生活习惯方面:洗浴或运动后汗出受风、遇冷空气、遇热等。(3)基础疾病方面: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的异常。2风热犯表证型急性荨麻疹患者可能更容易转化为慢性荨麻疹。
马琳[3](2021)在《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将慢性荨麻疹患者依据年龄特点分为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过敏原检测结果、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及其转归,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特征、过敏原特异性的情况、中医辨证的偏向性和治疗方案的差异性以及中药治疗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转归的影响进行讨论,为日后学者研究老年慢性荨麻疹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老年前期组(45~59岁)、老年组(60~89岁),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信息,记录其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住院天数、发病季节、首次诱发因素、药物过敏史、发病部位、皮损表现、伴随症状、疾病史、过敏原检测、治疗方法以及治愈情况等项目,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和极大值、极小值表示,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均值;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利用χ2检验,根据不同情况读取fisher,s Exact Test、Pearson Chi-Square和连续性校正的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和转归,总结我院皮肤科针对老年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经验。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收集病例122例,男31例,女91例。老年前期组共45例,男11例,女34例;老年组共77例,男20例,女57例,两组性别分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均以女性居多;年龄方面,老年前期组平均年龄为(53.56±3.823)岁,老年组平均年龄为(65.18±5.721)岁,两组年龄分布老年多于老年前期(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程方面,老年前期组患者中,病程6个月以下最多,有25例(55.56%),老年组患者中,病程1~5年最多,有38例(49.35%),比较两组之间病程分布情况,老年组慢性荨麻疹患者患病一年以上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患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方面,老年前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2.26±2.919)天,老年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1.57±2.648)天,两组住院天数情况无显着差异性(P>0.05)。2.疾病相关史:发病季节方面,慢性荨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两组患者之间发病季节未发现明显偏向性,本次纳入两组病例的发病季节以夏季最为多见,两组患者共有43例(35.25%)夏季发病;首次诱发因素方面,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大部分无明显诱因,少部分患者由食物、化学物质(染发)、吸入刺激性气体(新家具中甲醛)等外界因素刺激引发疾病;药物过敏史方面,两组患者以青霉素27例(22.13%)、头孢类10例(8.2%)此类抗生素过敏居多,两组在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情况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3.发病特点:皮损部位方面,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皮损部位以双上肢、双下肢、躯干多见,老年前期组与老年组患者皮损发于双上肢部位的比例为1:1.73,两组皮损发于下肢部位的比例为1:1.85,两组皮损发于躯干部位的比例为1:1.80。两组患者皮损部位相似,无明显偏向性;皮损表现方面,除周身风团外,还可伴有血管水肿,瘙痒剧烈者因反复搔抓,皮损部位可见抓痕、血痂、色沉甚至皮肤萎缩,其中抓痕、血痂、色沉者以老年人多见,老年组患者皮损见抓痕、血痂、色沉者20例(25.97%),老年前期组患者仅1例(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随症状方面,慢性荨麻疹患者常累及多系统症状,以呼吸道症状最多见,老年前期组患者中除瘙痒外,伴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者23例(51.11%),老年组患者中除瘙痒外,伴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者28例(36.36%)。两组患者在发热症状上存在差异性(p<0.05),其它伴随症状情况两组无显着差异性,P值均>0.05;既往基础疾病方面,老年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患高血压病者32例(41.56%)、患糖尿病者23例(29.87%),老年前期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患高血压病者10例(22.22%)、患糖尿病者5例(11.11%),老年组患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其它基础疾病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性。4.过敏原检测:食物不耐受中两组患者均以鸡蛋、小麦、大豆、牛奶过敏者最为多见。老年CU患者最高可达对10种食物不耐受。两组患者的食物不耐受阳性情况,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老年CU患者吸入过敏原特异性以猫毛狗毛皮屑20例(31.75%)、霉菌类18例(28.57%)、屋尘螨/粉螨14例(22.22%)、蟑螂13例(20.63%)、梧桐12例(19.05%)多见。其中老年组患者对霉菌类过敏率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吸入过敏原特异性阳性情况,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中医证型:两组CU患者以风热犯表型最多见,两组患者辨证为风热犯表型共97例(79.51%),老年前期组患者中,血虚风燥证0例(0.00%),老年组患者中,血虚风燥证13例(16.88%),老年组患者辨证为血虚风燥型例数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中医治疗方面,我科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药治疗中,应用频次前十位的中药依次为;防风、甘草、白术、荆芥、当归、黄芪、生地、白鲜皮、牡丹皮、牛蒡子。其中应用祛风解表药频次:防风67次(87.01%)、荆芥64次(83.12%)、牛蒡子48次(62.34%);应用补血药频次:当归63次(81.82%);应用补气药频次:黄芪60次(77.92%);应用凉血药频次:生地58次(75.32%)、牡丹皮49次(63.64%));应用燥湿药频次:白术65次(84.42%),白鲜皮54次(70.13%)。老年CU患者的口服中药选择以祛风解表药加补气补血药为主,兼加凉血、燥湿药;两组CU患者应用中药提取物以白芍总苷胶囊居多,两组患者应用中药提取物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CU患者采用耳穴压籽、穴位贴敷、普通针刺等中医特色辅助疗法疗效显着,但两组采用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西医治疗方面,两组CU患者应用抗组胺药中依巴斯汀和盐酸左西替利嗪使用频率最高,老年前期组患者服用依巴斯汀26例(57.78%)、盐酸左西替利嗪22例(48.89%),老年组患者服用依巴斯汀49例(63.64%)、盐酸左西替利嗪47例(61.04%);老年组患者更多采用两种抗组胺药联合治疗的方案,老年组抗组胺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使用以第二代+第三代频率最高,老年组患者中采用第二代+第三代抗组胺药38例(4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用药治疗方面,两组患者中医外用药以一效散、中药湿敷液使用频率最高,西医外用药以复方硼酸溶液使用频率最高。7.疗效:本次收集慢性荨麻疹病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老年组患者中治愈5例(6.49%),好转67例(87.01%),未愈5例(6.49%),总有效率为(93.5%),总有效率高。采用中药汤剂口服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治愈者8例(7.1%),好转105例(92.9%);未采用中药汤剂口服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好转4例(44.4%),未愈5例(55.6%),口服中药汤剂患者有效率较未口服中药汤剂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老年慢性荨麻疹以女性多见;病程以1年以上偏多;过敏原检测方面,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对霉菌类过敏原特异性更高。2.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辨证偏向于血虚风燥证型。3.老年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药治疗原则以祛风解表,补气补血兼凉血、燥湿为基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疗效显着,且口服中药汤剂的总有效率高;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普遍采用两种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方案,且第二代+第三代抗组胺药搭配方式应用率最高。
钟海森,覃骊兰,蓝毓营[4](2020)在《加味过敏煎在皮肤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过敏煎由银柴胡、五味子、乌梅、防风4味中药组成,为名医祝谌予经验方,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瘙痒症、急性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效果显着。过敏煎主要通过降低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IgE)、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升高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其抗过敏、抗炎、抗组胺等药理作用与阻断H1受体相关。目前,加味过敏煎治疗皮肤病的研究深度有所欠缺,多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层面,缺乏对药物作用机理的深入探讨,部分临床试验仅涉及药效研究,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尚未规范等问题亟需解决。今后应选择合适的动物建立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基点,将模型微观、宏观指标与临床诊断相对应,加强实验的可重复性和易操作性。
温丽娟[5](2020)在《基于脉诊客观化探讨慢性荨麻疹的脉象图特征及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慢性荨麻疹的脉象图特征及与一般资料、专科情况、临床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了解脉诊客观化在慢性荨麻疹群体中的价值及可行性,丰富慢性荨麻疹的辨证要素;同时为慢性荨麻疹临床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考依据,以期从中医角度建立慢性荨麻疹科学、客观化的分类,亦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临床研究数据。方法:采用横断面非干预性研究,2019年0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明确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上海道生DSO1-A型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采集患者脉象和脉图参数,自拟病例信息收集表和中医证型采集信息表收集患者临床指标和中医证型;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慢性荨麻疹的脉象图特征及与一般情况、专科情况和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荨麻疹的一般资料和专科情况慢性荨麻疹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平均年龄37.43±15.09岁,男女之比为1:2.12;病程6周~10年以上不等,平均病程2.45±1.26年;大多数患者病因及诱因不能明确;发病时间多有节律性,以夜间发病最为多见,其中以21:00-23:00(亥时)和19:00-21:00(戌时)为主;风团颜色以淡红色为主,易发于躯干及四肢,且常常2个及以上部位同时发生,多数患者自觉患处皮温增高;患者的UAS平均分以3~4分多见,平均值为3.72±1.17。2.慢性荨麻疹的脉象图(1)脉象:脉位以适中为主,占78.5%,其中男性以适中和沉为主,女性以适中和浮为主;脉力多以虚或无力为主,脉律基本匀齐,无明显结、代脉出现;脉象以弦脉或弦脉相兼脉为主,兼有脉弦的脉象主要有脉弦缓、脉虚弦、脉弦数、脉沉弦等;单一脉象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程、风团颜色和风团发生部位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脉图参数:脉图参数值表现为弦脉特征,h3/h1>0.7,h4/h1>0.4,h5/h1<0.05,w1/t>0.2;在不同性别、年龄、病因及诱因、风团颜色、风团发生部位和疾病严重程度下,脉图参数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P<0.05)。3.中医证型与脉图参数(1)中医证型分布:以肝郁脾虚证最多,气血两虚证次之,后依次为表虚不固证、血虚风燥证、血瘀证、湿热内蕴证和肺胃热盛证。(2)不同中医证型组脉图参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血瘀证组脉图参数值与其他六组存在不同脉图参数值显着差异性;肝郁脾虚证组与其他组(除血虚风燥证)脉图参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湿热内蕴证组、肺胃热盛证组与其他组脉图参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相互之间脉图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虚实证候与脉图参数虚证组116例,占64%,实证组65例,占36%,慢性荨麻疹以虚证为多见;虚证组与实证组脉图参数值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为t3、t5、t、h1、h3、h4、h5、h5/h1值。结论:1.慢性荨麻疹的脉象和脉图参数具有特征性,且与患者的相关证候临床特征具有显着相关性,可考虑将脉诊客观化指标作为慢性荨麻疹的客观参考指标。2.慢性荨麻疹不同中医证型或虚实证候的脉图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不同证型两两比较,脉图参数差异性不同。脉诊客观化与慢性荨麻疹值得进一步研究。
何春燕[6](2020)在《160例慢性荨麻疹和60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及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AU)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中西医治疗方案及转归。基于CU和AU患者住院期间的数据显示,总结出AU与CU的一般特征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分析AU患者和CU患者在接受治疗方案上的偏向性,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为今后医家探求AU向CU进展的危险因素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160例CU患者和60例AU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xcel(WPS版)录入病历信息,使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秩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220例荨麻疹患者中,CU患者160例,AU患者60例。男女比例分别为1:2.9和1:1.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5±2.7)天和(9.5±2.7)天,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2.2±14.3)岁和(45.50±14.51)岁。大多数患者居住在城市。2.疾病相关史:CU患者发病季节以夏季多见,AU患者的发病季节未发现明显偏向性;少数患者有明显的诱发因素;69例CU和17例AU患者存在既往过敏史。45例(28.13%)CU患者和22例(36.67%)AU患者合并循环系统疾病;54.37%CU患者和80%AU患者皮疹加重时均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3.实验室检查:入院后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发现常合并的实验室异常指标分别是血清总Ig E、食物不耐受、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血脂、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及抗核抗体谱阳性。CU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97例(66.44%)、130例(95.59%)、63例(39.37%)、12例(7.5%)、46例(28.75%)、12(7.5%)、49(31.41%)、33例(31.73%)、142例(95.95%)、17例(34.69%)、26例(66.66%)。AU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43(72.88%)、45例(100%)、23例(38.33%)、4(6.67%)、24例(40%)、2例(3.33%)、22例(37.29%)、6例(15.79%)、53例(89.83%)、11例(47.83%)、7例(43.75%)。统计学对比显示两组间的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我科荨麻疹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中医特色治疗、中医外用药、口服抗组胺药、西医外用药和激素治疗等。CU患者应用以上治疗方案的病例数分别为129例(80.63%)、134例(83.75%)、47例(29.37%)、157例(98.13%)、70例(43.75%)、20例(12.5%)。AU患者应用以上治疗方案的病例数分别为34例(56.67%)、43例(71.67%)、22例(36.67%)60例(100%)、23例(38.33%)、21例(35%)。统计学对比显示两组患者之间口服中药汤剂、应用中医特色治疗和激素治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治疗均无统计学意义。5.转归:CU和AU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5%、91.67%;中西医结合治疗CU、AU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8.49%、95.55%;仅应用西医治疗CU、AU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1.43%、80%。统计学对比显示CU患者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的转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U患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本研究中,CU患者女性好发更多,CU患者的平均年龄和平均住院天数均长于AU患者。2.本研究中部分患者易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且以循环系统疾病最为常见;AU患者出现伴随症状比率高于CU患者;CU患者存在既往过敏史比率高于AU患者。3.在本研究中,CU、AU患者实验室结果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4.在本研究中,激素治疗的应用AU患者多于CU患者;口服中药汤剂、中医特色治疗的应用CU患者多于AU患者。5.本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CU的疗效更显着。
焦磊,龚丽萍[7](2019)在《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Mate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计算机检索2008—2019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中药治疗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 CTs),按照R CTs质量评价的改良Jadad量表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 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患者1512例,其中治疗组803例,对照组709例患者。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对照单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临床疗效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固定效应模型)=3.13,95%CI(2.34,4.18)];复发率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固定效应模型)=0.18,95%CI(0.12,0.26)]。不良反应较轻微,以口干、胃肠道不适等症状为主。结论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中药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及部分,文献质量偏低,仍需高质量的R CTs以进一步验证。
冯晨[8](2019)在《消风散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消风散在皮肤科疾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及质量评估,探讨陈实功着《外科正宗》经典方“消风散”在近代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及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在1999年至2018年这20年间,应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具体方法为:以“消风散”为检索词进行高级检索,得到应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整理本方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文献。分析总结消风散治疗皮肤科疾病的发表年份、适应范围、治疗方法、疗程、疗效、随访,用药安全性评价,以及分析文献发表期刊级别、评估文献质量。结果:由检索共获得的419篇文献中,本研究共纳入53篇文献。涉及14种皮肤科疾病,以治疗荨麻疹、湿疹为多,其辩证多为风热型、湿热型。联合它药及它法在应用上更为广泛,并随症型加减药物治疗。治疗疗程常为4周。有效率较高,疗效优于对照组。回访多为过敏性皮肤科疾病,且复发比率较低,且低于对照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且均较轻微。文献发表期刊级别总体一般。Cochrane评价条目评分结果为:8个4分,41个3分,4个2分;53个研究偏倚均为中等程度,纳入文献总体质量尚可。结论:1.消风散可用于治疗14种常见皮肤病,以荨麻疹、湿疹为多,其辩证多为风热型、湿热型。2.应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科疾病时,单用消风散加减,或联合它药、它法,疗效显着,总有效率高;3.应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病复发率低,用药安全性高。4.单用消风散加减,或联合它药、它法治疗皮肤科疾病副作用小、用药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5.消风散治疗皮肤病疗程常见为4周。
陈青银[9](2019)在《基于中医体质因素对慢性荨麻疹的相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观察患者体质分布特征及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2.通过研究“辨体质”、“辨证”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中医体质理论在慢性荨麻疹防治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通过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体质分布特征及最常见体质类型与发病年龄、性别、证型的相关性。2.纳入证属血虚风燥证的54例气虚质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合四物消风散内服,对照组采用四物消风散内服;分别记录两组评价指标及复发率,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9种体质中,气虚质分布最多,血瘀质分布最少,气虚质与其他体质分布相比具有差异。2.气虚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证型间患者性别、病程分布存在差异,而年龄无明显差异。3.在临床用药观察中,治疗前2周两组各方面评分无明显差别,后2周治疗有差别;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慢性荨麻疹患者以女性多见,且发病多在青年时期;慢性荨麻疹9种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最为多见,且体质分布间具有明显差异。2.气虚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且不同证型间性别、病程存在差异,而年龄无差异。3.“辨体质”结合“辨证”的治疗方案,在缓解病情、降低中医症候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等方面更为理想,为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了新的思路及临床依据。
童辉,杨斌,晏洪波[10](2013)在《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进行诊治,针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确立治则治法。通过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梅花针叩刺、拔罐、熏蒸等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2例(论文提纲范文)
(1)158例风热犯表型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213例荨麻疹住院患者发病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加味过敏煎在皮肤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研究 |
1.1 荨麻疹 |
1.1.1 过敏煎加味 |
1.1.2 过敏煎与他方合用 |
1.1.3 过敏煎联合西药 |
1.1.4 其他疗法合过敏煎 |
1.2 过敏性紫癜 |
1.3 瘙痒症 |
1.4 其他皮肤病 |
2 实验研究 |
2.1 临床试验 |
2.2 动物实验 |
3 讨论 |
(5)基于脉诊客观化探讨慢性荨麻疹的脉象图特征及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荨麻疹的脉象图特征及与临床表现相关性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脉象和脉图参数采集 |
2.2 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指标收集 |
2.3 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标准 |
3.统计方法 |
4.质量控制 |
5.研究结果 |
5.1 病例收集情况 |
5.2 一般资料 |
5.3 专科情况 |
5.4 脉象分析 |
5.5 脉图参数分析 |
6.讨论 |
6.1 中医脉诊及脉诊客观化研究现状 |
6.2 慢性荨麻疹的一般资料及专科情况分析 |
6.3 慢性荨麻疹的脉象分析 |
6.4 慢性荨麻疹的脉图参数分析 |
7.结论 |
8.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二部分 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型及与脉图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依据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结果 |
3.1 中医证型分布 |
3.2 中医证型与脉图参数 |
3.3 虚实证候分布 |
3.4 虚实证候与脉图参数 |
4.讨论 |
4.1 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型 |
4.2 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型与脉图参数分析 |
5.结论 |
6.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医辨治慢性荨麻疹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附录(研究工具及资料收集表) |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160例慢性荨麻疹和60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Mate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方法 |
1.2 纳入标准 |
1.2.1 文献类型 |
1.2.2 研究对象 |
1.2.3 干预措施 |
1.2.4 结局指标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纳入文献的特征及质量分析 |
2.3 Mate分析 |
2.3.1 临床疗效 |
2.3.2 复发率 |
2.3.3 不良反应 |
2.3.4 实验室指标 |
3 讨论 |
(8)消风散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基于中医体质因素对慢性荨麻疹的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荨麻疹中医体质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体质判定 |
1.5.1 体质分类标准 |
1.5.2 中医体质判定方法 |
1.5.3 判定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信息采集 |
2.2 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结果分析 |
3.1.1 性别 |
3.1.2 年龄分布 |
3.1.3 病程 |
3.1.4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3.2 气虚质结果分析 |
3.2.1 气虚质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
3.2.2 气虚质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
3.2.3 气虚质患者证型与性别分布 |
3.2.4 不同证型病程及年龄分布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辨体质”、“辨证”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临床观察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分组用药 |
2.3 治疗药物及方法 |
2.3.1 治疗药物 |
2.3.2 治疗方法 |
2.4 观察内容和方法 |
2.4.1 观察时点 |
2.4.2 观察内容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1.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 |
3.1.2 两组患者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3.2.1 病情严重程度(UAS评分)结果分析 |
3.2.2 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
3.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2.4 临床有效率比较 |
3.2.5 复发率比较 |
讨论 |
1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现状 |
2 CU在体质方面的研究动态及进展 |
3 立题依据 |
3.1 理论依据 |
3.1.1 体病相关 |
3.1.2 体质可调 |
3.2 临床依据 |
3.3 玉屏风散在体质调节方面的机制及应用 |
4 方药分析 |
4.1 玉屏风散方药分析 |
4.2 四物消风散方药分析 |
5 疗效分析 |
6 结论及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表 |
附录三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
附录四 荨麻疹病情活动度评分表(据UAS) |
附录五 中医症候采集表(自制) |
附录六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 |
附录七 慢性荨麻疹疗效判定表 |
附录八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治疗 |
1.1 辨证论治 |
1.2 专方专治 |
2 针灸治疗 |
2.1 体穴治疗 |
2.2 耳穴治疗 |
2.3 穴位放血疗法 |
2.4 穴位注射 |
2.5 灸法 |
3 中药外治 |
4 综合治疗 |
5 中西医结合 |
6 小结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58例风热犯表型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D]. 于子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213例荨麻疹住院患者发病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孟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D]. 马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加味过敏煎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 钟海森,覃骊兰,蓝毓营. 中医学报, 2020(11)
- [5]基于脉诊客观化探讨慢性荨麻疹的脉象图特征及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 温丽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160例慢性荨麻疹和60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对比分析[D]. 何春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Mate分析[J]. 焦磊,龚丽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2)
- [8]消风散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D]. 冯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基于中医体质因素对慢性荨麻疹的相关临床研究[D]. 陈青银.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J]. 童辉,杨斌,晏洪波. 河南中医, 2013(10)
标签:荨麻疹论文; 消风散论文; 荨麻疹的症状和治疗论文; 春季过敏论文; 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