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纺织艺术设计的内容和专业技术结构

论现代纺织艺术设计的内容和专业技术结构

一、论现代纺织艺术设计的内容与专业技术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珽[1](2022)在《基于设计师职业能力特点 构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文创产业朝着高新、高端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设计师在产业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产业对设计师的需求体现出多样性、时效性和综合性的特征。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招生就业两旺的形势下仍然存在人才创新能力不足、不能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变化等问题,需要大胆改革创新。从设计师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总结其特点,并基于职业能力特点构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即基于艺术素养相同,底层可共享;基于技术手段各异,中层可分立;基于设计方法相通,高层可互选的课程体系。

张铭隽[2](2021)在《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文中认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然拥有一套完整的运作系统,这个系统内除了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外还应当对其历史有一份真实的、客观的、描述完整且权威可信的梳理。本文将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是上海解放初期对新式教育的初步探索,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起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上海设计教育在经过政府对上海地区的民办、公办设计教育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后而形成的较为完整并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的工艺美术体系。其次是对文革初期的上海设计教育和上海文革期间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以及文革末期上海设计教育进行讨论,发现虽然上海的设计教育秩序在此时已经完全被打乱了,但它并没有停滞,而是换了一种依附于“七二一大学”和“半工半读学校”的形式存在。再者是对上海设计教育在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高考恢复至1999年上海高校扩招的这二十多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随着上海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国外“三大构成”课程的引入对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转型和发展的帮助。最后,针对二十世纪信息时代加速发展时上海设计教育在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目标所做出来的前所未有改变。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以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两条技术路线相结合,通过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田野考察法、文献研究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以科学、客观、严谨的态度对这70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制、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事实出发系统的探讨上海设计教育发展脉络和目的,通过对其间演变规律提出新的建议和想法从而形成一份可靠、可考、客观、严谨、真实的新材料。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吕倩茹[4](2020)在《从染织到服装: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田孟阳[5](2020)在《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服装创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所谓衣食住行之首的“衣”,作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在如今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时代,感受着工业化带来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其无节制大规模的生产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服装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文化载体。舒适美好的生活状态固然是人类毕生追求,但面对当下高耗高污的服装生产消费现状,改变已是迫在眉睫。在这种发展态势下,绿色服装设计的观念呼之欲出,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标,以实现人类服装消费的未来可持续性,实现美好生活的可持续性。它给当今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提出了刻不容缓的创新课题,从设计定位、设计技术、材料、到营销管理、产品评价等,基于绿色设计的创新设计目标,将成为未来世界服装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对服装绿色设计的研究,将在大量的文献调查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一一展开:第二章先分析现有服装业的设计现状及产品现状;第三章从绿色设计理念出发确定服装创新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第四章则对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的定位、手法、表现等几个关键要素展开具体研究,强调在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设计市场定位、设计手法、设计材料、技术把握、以及后期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具体实施;第五章则对服装设计的绿色设计机制评价从功能性、环保性以及经济性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第六章,则以延长服装寿命为出发点,将可再生服装材料作为绿色创新设计的手段之一,将旧衣物料与库存面料有机结合起来,在延长服装生命周期的可行性上做了初步的实践探索,以实证绿色服装创新设计未来发展的诸多可能及必要性。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改善不断破坏的生态和日渐匮乏的生活资源为目标,探索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绿色可持续服装设计。本课题同时重在强调绿色设计理念对于现代服装产品设计的重要作用。绿色环保材料的运用设计,旧衣物料的二次设计或是绿色消费观等都是对绿色设计理念很好诠释,它们都在增加服装使用周期的同时,减少了纺织和服装行业垃圾的填埋焚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一绿色理念下的服装创新设计研究,将推动传统服装产业向“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并将成为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

尹馨彩[6](2019)在《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对综合材料艺术中的材料运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材料在艺术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本文从合成纤维材料研究入手,探索该材料科技发展历程,分析合成纤维的物理与化学性能,提炼出合成纤维材料质感美、色彩美、形态美三大方面的审美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艺术家在作品中所用合成纤维材料的分析,总结出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即材料方法、工艺方法和艺术方法:归纳出合成纤维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技法,即抽丝、缝缀、褶皱、透叠。

瞿行[7](2019)在《针绣之艺 ——公共艺术视角下中国传统刺绣的当代嬗变》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刺绣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与审美需求,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的集体智慧,代表了历史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印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但随着我们从农业文明迈进工业文明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很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流方式,但传统手工艺却未能较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传统刺绣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遭遇了发展的危机,慢慢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传统手工艺当代价值的体现在于其作为探求人本质的存在,尊重生命发展的个性与创造过程的可能性,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人们精神慰藉的载体。“嬗变”出自于贾谊《鵩鸟赋》:“形气转续,变化而嬗”,体现了元气、形体转换相接,形态变化相递相传,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路径的自然演变、更替。传统刺绣的当代嬗变是在保有原生文化的艺术复兴。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突破传统思维的定式,从公共艺术的视角出发,探索传统刺绣在当代嬗变中设计创作的新路径,从而展现刺绣艺术的公共性、审美性、互动参与性与文化教化能力。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认识与认同传统刺绣的基础上,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的眼光来对传统刺绣进行再创造,使之与大众生活环境相融合。本文总共分为五章,以对中国传统刺绣进行纵向、横向分析作为研究基础,挖掘其艺术审美的情趣与艺术性特征。从历史溯源手工艺与艺术的关系与当代艺术发展的时代契机两方面论述传统刺绣当代嬗变的动因与方向,进行艺术思辨,引入公共艺术学科的理论,探讨公共艺术视角下当代刺绣的设计转变与设计原则。而后在此基础上探析当代刺绣公共艺术设计方法探析,通过对传统刺绣质、技、色设计元素的分析提取,提出适应的设计策略与设计类型。同时结合大量现有刺绣公共艺术案例从视觉、触觉与思想三个纬度出发,以及刺绣在与环境互动、材料跨界、科技协同过程中发现可以拓展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后以中国丝绸博物馆传统刺绣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实践,将理论落到实处,从而为传统刺绣的当代发展提出具有参考性的设计思路。

杨琪[8](2019)在《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装饰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正面临着一系列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多方面问题,据研究表明,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达我国GDP总值的15%,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是纺织品生产与消耗大国,拥有完善的纺织产业体系与工业链,预估到“十三五”末,废旧纺织品的产生量可达近2亿吨。因此,合理、高效的处理废旧纺织品,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再利用系统,推动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资源化、产业化、价值化进程,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废旧纺织品再利用的研究涉及范围非常广,主要集中于使用新型化学处理方法进行资源分解与能源转化,具体针对于废旧纺织品的升级利用相关方面的研究尚有待完善。本文以“废旧纺织品的升级利用”作为研究出发点,结合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装饰空间中的设计与应用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出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利用其材质的亲和性、形态上的可塑性、肌理语言的多样化等特征,进行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与设计,使得废旧纺织品重新进入新的产品循环体系。在纤维艺术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而来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装饰空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有着软化建筑线条、美化空间环境、营造轻松、随和的空间氛围的作用。同时,在设计实践中,以生态化的设计理念为指导,选用、提取地域文化中本土设计元素,使得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的现代纤维艺术设计具有了别样的生命力,作为一种张力的融入建筑装饰空间的存在,现代纤维艺术对于空间文脉的传承,使得建筑装饰空间成为人们眼中一种具有独特的可识别性的文化符号,鲜明的向观者传达出其蕴含的思想文化与情感倾向,给予人们心灵上的安宁与慰藉。

李春晓[9](2019)在《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在从世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我国现代服装产业体系将发展成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因此,设计成为服装品牌企业实现新想法、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首要工具,设计战略则成为提升服装品牌价值创造的有效驱动力。现代设计不仅仅为服装品牌创造经济价值,还创造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等社会价值;而具备知识性、创新性特征的设计人才成为各服装品牌转型升级的核心人力资源。但是,随着我国服装产业中的设计人才队伍素质、结构与规模的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人才评价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设计人才管理和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不仅可以创造公平环境,还具有导向、激励和沟通作用;因此,构建专门针对设计人才的分类评价体系对于促进服装产业和设计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响应国家层面将人才分类分层评价制度作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工作的决议,结合行业和企业层面的设计人才评价实践项目开展研究。研究针对设计人才评价的理论需求和服装品牌发展中设计人才管理的现实问题,从“价值创造”的新视角出发,基于服装设计价值与设计人才价值创造的特性,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专家意见法、数理分析统计法、因素分解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的方法论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价值创造视角进行了设计人才评价模式的创新理论研究。首先在设计价值、人才评价和价值创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设计人才价值构成和创造的特征,从设计和设计人才价值创造中提取关联指标;形成由设计认知、设计能力、创新人格和设计价值等共性指标构成的设计人才评价基本理论模型。然后采用约翰·杜威的实验经验主义的“评价判断”理论,认为设计人才评价是对设计价值创造和设计人才价值创造的双向评价过程,其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设计价值和设计人才价值,从而实现价值增值;因此设计人才评价个性指标应该来自具体产业、企业的设计价值创造过程。最后,将设计人才评价的共性指标与具体产业、企业的人才评价个性指标相结合,由此打通设计教育“成才”理论和设计管理的“用才”理论,构建了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设计人才评价模式。2、进行了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指标的分析和提取研究。在国内外设计人才评价的资料收集、国内63家服装上市公司的设计人才招聘调研,15家服装品牌企业实地访谈和开展328份设计人才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服装产业的设计人才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当下设计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梳理出PDIO设计人才服装品牌价值创造链,并以此为逻辑提取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指标,最终采用数理分析和专家评审法对评价指标提炼聚类。3、构建了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是通过多种客观和科学的方法,一定的程序、形式和标准对人才的素质和创造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价值性的衡量过程。本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服装品牌转型升级需求,对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体系进行了定位,确定了评价目的、原则以及流程;构建起“一个新视角、两个评价标准、三个评价方法、四个作用”的评价系统。从价值创造视角提出了PDIO评价指标构架,形成设计人才素质和成果两大评价模型以及配置性、发展性和考核性三大评价方法应用模块。明确了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社会、企业及个体层面对设计人才的价值创造作用认知,营造价值创造的协同环境,指导价值创造成果的分配,最终赋予设计人才价值创造动力。4、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实践应用来验证优化研究成果。宏观层面的《中国轻工业设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项目从专业和实践角度对轻工业设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作出了具体设计,其理论研究成果为轻工业设计人才评价实务提供重要参考。微观层面的《红蜻蜓集团设计人才胜任力评价标准研究》聚焦企业服装品牌价值创造,对企业发展战略和品牌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梳理和重构;推演出企业对设计价值的创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构建设计人才胜任力模型和、指标权重和评价工具,为具体企业解决设计人才管理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方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采用新的人才评价研究视角,将“价值创造”作为人才评价目标和结果进行研究。认为设计人才评价的目的是在双重评价判断中实现设计人才的设计价值及自身价值创造。由于价值创造视角的设计人才评价模式能够直接地体现设计人才通过设计劳动为社会、组织、他人和自身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并符合设计价值和设计人才价值创造的独特性。因此,这种新研究视角的评价方法论是适用于设计人才的,从理论层面完善了设计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评价指标提取方法创新形成了PDIO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指标提取法。本研究通过分析设计人才的服装品牌价值创造过程,梳理出“设计规划”、“创意设计”、“设计实现”和“整合运作”构成的服装品牌设计价值创造链。由此根据学术逻辑和行业经验形成PDIO(规划Plan、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设计人才评价指标提取架构。这种指标提取架构使设计需求主体和设计人才评价主体对设计人才的素质能力和成果的评价更为科学合理和全面;并为设计教育人才链对接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导向数据采集提供了研究途径。3、分类评价体系的创新构建了针对服装品牌设计人才的分类评价体系。本研究在服装品牌价值创造的商业语境中,将设计人才视为独立要素;认为只有企业、设计人才和顾客在设计价值观念认同的前提下,围绕着服装品牌价值不断协同创造并共享价值收益,这个价值创造的过程才是可持续的。该体系体现设计人才价值创造能力迭代进化特征以及潜显并存的价值创造成果特征;将人才管理实践中的设计人才评价经验依照学术理论逻辑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和系统化,为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对设计人才评价提供新的模式和方法。

楚小庆[10](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二、论现代纺织艺术设计的内容与专业技术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现代纺织艺术设计的内容与专业技术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设计师职业能力特点 构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缺乏时代特征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成体系,缺乏艺术类型特色
    (三)教学评价忽视能力目标,缺乏有效导向
二、设计师职业能力分析
    (一)设计师分类
    (二)设计师工作任务分析
    (三)设计师职业能力特点分析
三、基于设计师职业能力特点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基于设计师职业能力异同点,构建“统分拓”的课程体系框架
    (二)基于艺术素养相同开发底层共享的专业平台课
    (三)基于技术手段各异开发中层分立的专业技术课
    (四)基于设计方法相通开发高层可互选专业核心课
四、结论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应形成专业类相对稳定的课程框架结构
    (二)构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应把握好普适性与差异性
    (三)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教学评价核心是能力

(2)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概念辨析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主要内容
    六 创新观点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上海设计教育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上海解放初期的设计教育(1949 年—1958 年)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上海设计教育(1958 年—1960 年)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整顿、调整时期(1960 年—1965 年)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上海文革时期的设计教育(1966 年—1976 年)
    第一节 上海文革初期的设计教育
    第二节 上海文革期间七二一大学
    第三节 上海文革末期的设计教育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文革后至20 世纪90 年代:上海设计教育的深入探索
    第一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期(1977 年—1984 年)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转型期(1984 年—1992 年)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发展期(1992 年—1999 年)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至今:上海设计教育的加速发展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上海设计教育(2000 年—2010 年)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学科升级及发展(2010 年—2019 年)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上海当代设计教育大事记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致谢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服装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
        1.1.2 绿色设计理念的发展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当代服装设计现状分析
    2.1 当代服装设计的整体现状
    2.2 当代服装设计问题反思
        2.2.1 产业供需失衡
        2.2.2 过度设计带来的环境污染
        2.2.3 快时尚的影响
第三章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3.1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的原则
        3.1.1 节能环保设计原则
        3.1.2 减量化设计原则
        3.1.3 资源再利用设计原则
    3.2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的方法
        3.2.1 新型环保功能材料运用
        3.2.2 旧物升级再造设计手法
        3.2.3 “混搭法”实用设计
        3.2.4 “可拆式”循环设计
        3.2.5 置换式设计手法
        3.2.6 无性别设计手法
        3.2.7 余料DIY设计
        3.2.8 可回收材料绿色配饰设计
第四章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的具体实施
    4.1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的设计定位
        4.1.1 市场定位
        4.1.2 风格定位
    4.2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的表现手法
        4.2.1 款式结构设计
        4.2.2 色彩设计
        4.2.3 原材料的选择
        4.2.4 智能应用设计
    4.3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推广
        4.3.1 服装的绿色包装设计
        4.3.2 服装产品绿色营销
        4.3.3 以绿色设计激发合理性消费
第五章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的机制评价
    5.1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的评价体系
    5.2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功能性评价
    5.3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环保性评价
    5.4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经济性评价
第六章 绿色设计理念下服装创新设计实践研究
    6.1 设计定位
        6.1.1 设计目标群体定位
        6.1.2 价格定位
        6.1.3 风格理念定位
    6.2 设计方案形成
        6.2.1 面料的确定
        6.2.2 色系的确定
        6.2.3 款式结构的确定
        6.2.4 设计构思草图
        6.2.5 效果图
        6.2.6 款式图
        6.2.7 结构设计图
    6.3 设计制作过程
    6.4 成品展示
第七章 结论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八章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附录

(6)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合成纤维材料和综合材料艺术
    第一节 合成纤维材料
        一、合成纤维材料的涵义
        二、合成纤维材料的科技发展
        三、合成纤维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二节 综合材料艺术
        一、综合材料艺术的涵义
        二、综合材料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成纤维材料的审美属性
    第一节 合成纤维材料的质感美
        一、同种合成纤维合成的不同材质之间的比较
        二、不同合成纤维材质之间的比较
        三、合成纤维材料与天然纤维材料的比较
    第二节 合成纤维材料表面特性的色彩美
        一、合成纤维材料表面光源色的色彩美
        二、合成纤维材料表面固有色的色彩美
        三、合成纤维材料表面透明度的色彩美
        四、合成纤维材料凹凸起伏度的色彩美
    第三节 合成纤维材料的形态美
        一、合成纤维材料悬挂垂吊的形态美
        二、合成纤维材料包围环绕的形态美
        三、合成纤维材料立体的形态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运用方法
        一、合成纤维材料的材料方法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运用
        二、合成纤维材料的工艺方法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
        三、合成纤维材料的艺术方法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运用
    第二节 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运用技法
        一、破坏性的抽丝技法
        二、装饰性的缝缀技法
        三、半立体性的皱褶技法
        四、重复性的透叠技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7)针绣之艺 ——公共艺术视角下中国传统刺绣的当代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1.2.1 刺绣
        1.2.2 编织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问题现状
        1.3.1 国内相关理论与现状研究
        1.3.2 国外相关理论与现状研究
        1.3.3 本文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传统刺绣的研究价值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国传统刺绣基本概述与发展
    2.1 中国传统刺绣的基本概况
    2.2 传统刺绣的特点
        2.2.1 时代特点
        2.2.2 民族特点
        2.2.3 地方特点
    2.3 传统刺绣的艺术审美情趣
    2.4 传统刺绣的艺术性特征
        2.4.1 “线”与“色彩”的艺术
        2.4.2 象征性的艺术表现
        2.4.3 秩序感的表现
        2.4.4 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刺绣的当代嬗变
    3.1 传统刺绣当代嬗变
        3.1.1 历史溯源——手工艺与艺术的关系
        3.1.2 时代契机——当代艺术的边界
    3.2 传统刺绣的思辨——从“装饰艺术”到“艺术设计”
    3.3 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当代刺绣设计
        3.3.1 关于公共艺术
        3.3.2 公共艺术的特性
        3.3.3 刺绣与公共艺术设计
    3.4 公共艺术视角下当代刺绣的设计转变
        3.4.1 设计思维观念的转变
        3.4.2 艺术设计形式的拓展创新
    3.5 公共艺术视角下当代刺绣的设计原则
        3.5.1 审美性原则
        3.5.2 启发性原则
        3.5.3 互动参与原则
        3.5.4 文化教化原则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刺绣公共艺术设计方法探析
    4.1 刺绣的设计元素提取
        4.1.1 质——传统刺绣的材料元素
        4.1.2 技——传统刺绣的针法元素
        4.1.3 色——传统刺绣的色彩元素
    4.2 刺绣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
        4.2.1 确定主题与意象
        4.2.2 刺绣公共艺术的物象演化
        4.2.3 艺术的社会性表达
    4.3 刺绣公共艺术的类型
        4.3.1 公共艺术墙
        4.3.2 公共装置艺术
        4.3.3 艺术化公共设施
    4.4 刺绣公共艺术的设计纬度
        4.4.1 视觉维度
        4.4.2 触觉纬度
        4.4.3 思想纬度
    4.5 刺绣公共艺术与空间的互动
        4.5.1 与建筑空间的互动
        4.5.2 与城市公共环境的互动
    4.6 刺绣公共艺术与现代材料的跨界
    4.7 刺绣公共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协同
        4.7.1 交互技术
        4.7.2 光纤照明的技术
        4.7.3 3D打印建模技术
        4.7.4 电脑刺绣技术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实践——以中国丝绸博物馆刺绣公共艺术设计为例
    5.1 设计概况分析
        5.1.1 设计背景
        5.1.2 设计区位
        5.1.3 现有公共艺术分析
        5.1.4 设计总要求
    5.2 刺绣公共艺术设计
        5.2.1 场地条件与现状
        5.2.2 设计主题与思路
        5.2.3 公共艺术刺绣连廊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装饰空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检索法
        1.4.2 设计实践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多学科综合分析
    1.5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1.5.1 升级利用
        1.5.2 可持续发展
        1.5.3 环境心理学
        1.5.4 建筑现象学
第二章 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2.1 纤维艺术
        2.1.1 基本概念
        2.1.2 传统壁毯与欧洲古建筑
        2.1.3 纤维织物与东方古建筑
    2.2 现代纤维艺术
        2.2.1 基本概念
        2.2.2 影响因素
        2.2.3 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进程
    2.3 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装饰空间中的运用
        2.3.1 现代纤维艺术在室内装饰空间中的应用
        2.3.2 现代纤维艺术在公共装饰空间中的应用
第三章 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的现代纤维艺术
    3.1 国内外针对废旧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3.1.1 废旧纺织品
        3.1.2 国外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及利用现状
        3.1.3 国内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及利用现状
    3.2 跨域性——现代纤维艺术的特性
        3.2.1 材料的跨域
        3.2.2 形态的跨域
    3.3 应用于现代纤维艺术中的废旧纺织品的材料语言分析
        3.3.1 材料的创新
        3.3.2 工艺技法的多样
        3.3.3 肌理的多变
        3.3.4 形式的构建
        3.3.5 原真性
第四章 建筑装饰空间设计解析
    4.1 建筑装饰空间的相关概念
        4.1.1 建筑与建筑空间
        4.1.2 建筑空间的装饰艺术
        4.1.3 建筑空间与建筑装饰空间的一致性
    4.2 建筑装饰空间的需求分析
        4.2.1 内在需求
        4.2.2 文化需求
        4.2.3 个体需求
    4.3 为幸福而设计
第五章 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装饰空间中的应用
    5.1 现代纤维艺术的空间特征
        5.1.1 空间媒介
        5.1.2 空间意识
        5.1.3 空间文脉的传承
    5.2 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装饰空间中的设计原则
        5.2.1 生态性
        5.2.2 地域性
        5.2.3 和谐共生
        5.2.4 艺术表现
        5.2.5 氛围营造
第六章 设计实践分析
    6.1 徽州采风
    6.2 灵感来源
    6.3 材料语言
    6.4 工艺技法
        6.4.1 拼贴技法
        6.4.2 栽绒
        6.4.3 垫衬填充
    6.5 肌理变化——面料的解构与重构
        6.5.1 触觉肌理的变化
        6.5.2 视觉肌理的变化
    6.6 形态构建
        6.6.1 立体形态的构建
        6.6.2 平面形态的构建
    6.7 在建筑装饰空间中的应用
        6.7.1 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
        6.7.2 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9)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 设计战略成为服装品牌价值增值的有效驱动力
        2. 设计人才是服装品牌价值创造的核心人力资源
        3. 人才分类分层评价制度成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与设计价值相关的研究
        2. 与价值创造相关的研究
        3. 与设计对品牌价值创造作用相关的研究
        4. 与人才评价相关的研究
        5. 与设计人才评价相关的研究
    (三)研究缘起和意义
        1. 研究缘起
        2. 研究意义和目的
    (四)研究框架、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与研究思考
        3. 研究内容
    (五)创新之处
        1. 研究视角的创新
        2. 评价指标提取方法创新
        3. 评价体系的创新
二 理论构建:价值创造视角的设计人才评价模式研究
    (一)基础理论研究
        1. 价值与设计价值
        2. 约翰·杜威的评价理论
        3. 人才价值与人才评价理论
    (二)设计人才价值解析
        1.“主体观”设计人才界定
        2. 设计人才价值表现形式
    (三)设计人才评价基础模型构建
        1. 评价要素调研
        2. 评价要素分析
        3. 设计人才评价基础模型
    (四)基于价值创造的设计人才评价模式
        1. 关联指标提取——设计与设计人才的价值创造过程
        2. 双向评价判断——价值创造视角的人才评价模式
        3. 设计人才评价模式构建
    (五)本章小结
三 需求提出:中国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现状调研分析
    (一)中国服装品牌设计人才分析
        1. 中国服装品牌设计人才研究范围界定
        2. 中国服装产业的设计人才发展历程
        3. 中国服装产业的设计人才定位及评价模式变迁
        4. 服装品牌企业的设计人才组织模式分析
    (二)服装产业设计人才评价现状调研分析
        1. 规范设计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资格认定标准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人才测评方法
        3. 以树立人才风向标为目的的设计行业专业赛事评价模式
    (三) 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1. 设计人才评价情况总结
        2. 存在问题
        3. 未来需求
    (四) 本章小结
四 分析提取:设计人才的服装品牌价值创造作用分析及评价指标研究
    (一)有效驱动:设计的服装品牌价值创造作用研究
        1. 设计与服装品牌价值创造
        2. 服装品牌设计人才的价值创造研究思路
        3. PDIO-设计人才进行服装品牌价值创造链
    (二)多元协同:设计人才在服装品牌价值创造中的协同创造关系
        1. 企业内外部协同下的服装品牌设计价值创造
        2. 设计人才、企业和顾客协同下的服装品牌价值创造
    (三)工作分析:服装品牌设计人才分类和工作分析
        1. 设计战略规划与管理人才的构成及工作职责
        2. 品牌服装产品设计人才的构成及工作职责
        3. 品牌形象识别设计人才的构成及工作职责
    (四)指标聚类: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指标分析
        1. 问卷设计、样本处理及指标测量结果
        2. 设计人才知识和认知因素共性指标提取
        3. 设计战略规划与管理人才能力和成果评价指标分析
        4. 产品设计人才能力和成果评价指标分析
        5. 品牌形象识别设计人才能力和成果评价指标分析
        6. 评价指标聚类修正
    (五)本章小结
五 从存在到范式: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体系
    (一)体系定位: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体系
        1. 概念界定:设计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动态体系
        2. 评价目的:满足企业和人才双向需求
        3. 评价原则:进化论、导向性、多元化
        4. 评价主体和对象
        5. 评价体系构建流程
    (二)一个评价新视角:价值创造
        1. 基于设计的价值创造机理的PDIO设计人才评价指标架构
        2. 迭代进化的设计人才价值创造能力系统
        3. 潜显并存的设计人才价值创造成果评价标准
    (三)两个评价模型:设计人才素质评价标准与成果评价标准
        1. 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标准
        2. 以PDIO能力评价为核心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素质评价模型
        3.全价值、全周期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成果评价模型
    (四)三个评价方法:配置性、发展性和考核性评价方法
        1. 配置性——任职资格评价方法与工具
        2. 发展性——胜任力评价方法与工具
        3.考核性——KPI+OKR成果评价方法与工具
    (五)四个作用:提升认知、营造环境、指导分配、赋予动力
    (六)本章小结
六 设计人才评价实践应用研究
    (一)宏观层面:轻工业设计人才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
        1. 项目概述
        2. 项目缘起: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宏观设计人才评价的需求
        3. 研究路径:基于系统生态学的设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研究
        4. 研究成果一:构建轻工业设计人才全能力评价模型和关键能力评价模型
        5. 研究成果二:轻工业设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推广模式
    (二)微观层面:红蜻蜓集团设计人才胜任力评价标准研究
        1. 项目概述
        2. 项目需求:基于设计人才培养目的的胜任力模型构建
        3. 企业发展战略和核心价值重构
        4. 胜任力标准模型构建和指标权重设定
        5. 胜任力评价方法及呈现方式
    (三)本章小结
七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 设计人才是服装品牌价值创造的知识性人力资本
        2. 基于价值创造的人才评价模式适用于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
        3. 设计人才评价体系是一个不断迭代的系统
    (二)研究展望
        1. 设计人才评价是设计客户认知、协同创造并共享设计价值的必备工具
        2. 设计人才评价是设计人才其理解、定义并提升自身计价值的途径
        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件一: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调查问卷及分析一
附件二:设计人才评价调查问卷及分析二(评价人版)
附件三:中国服装品牌上市公司设计岗位分析清单
附件四:图目录
附件五:表目录
专业能力展示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四、论现代纺织艺术设计的内容与专业技术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设计师职业能力特点 构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J]. 刘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05)
  • [2]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D]. 张铭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从染织到服装: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发展研究[D]. 吕倩茹. 北京服装学院, 2020
  • [5]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服装创新设计研究[D]. 田孟阳.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6]合成纤维材料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 尹馨彩. 齐齐哈尔大学, 2019(02)
  • [7]针绣之艺 ——公共艺术视角下中国传统刺绣的当代嬗变[D]. 瞿行.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8]以废旧纺织品为媒材的现代纤维艺术在建筑装饰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 杨琪.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9]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研究[D]. 李春晓.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10]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论现代纺织艺术设计的内容和专业技术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