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薛亚茹[1](2021)在《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感应电机是目前市场上占有率很高的一种交流电机,其高性能控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的磁场定向控制及直接转矩控制存在稳态控制性能与动态响应速度无法兼得的技术缺陷,而模型预测控制技术易于实现、动态响应快,兼具可处理非线性多变量约束,具有实时滚动寻优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实现感应电机高效控制的新一代解决方案。本文以两电平电压型逆变器-感应电机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矢量选择、控制策略和预测范围等角度切入,围绕基本的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从电机稳态性能提升、电机动态性能提升和算法负担降低这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建立基本的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框架并完成其性能验证。首先,基于间接转子磁场定向控制框架,采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代替传统的电流内环PI控制器及调制模块,从而简化其控制结构。其次,基于旋转坐标系下感应电机数学模型,推导构建其预测模型;基于电流误差模型,推导分析其代价函数。最后,阐述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在定子电流控制及最优矢量寻优环节中的应用与实现,并完成其动态和稳态性能验证。针对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稳态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0/7矢量”的双矢量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低采样率应用中的技术局限。其次,阐述了双矢量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中矢量组合“任意矢量+0/7矢量”在矢量筛选环节的具体实现,分析了该方法在感应电机低速运行和低采样频率下运行的稳态性能优势,并验证了其稳态性能优势。针对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动态运行中性能指标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双边界圆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控制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流分量的直接控制,弱化磁场定向角度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利用该坐标系下的感应电机数学模型,推导构建感应电机的预测模型。其次,考虑将电流跟踪性能和开关频率同时作为控制目标,构建单边界圆策略代价函数及提升系统动态性能的双边界圆策略代价函数。另外,分析了控制策略中边界圆半径及代价函数中开关权重因子在不同转速下对电流谐波、转矩脉动及开关频率的性能影响。最后,分析验证了双边界圆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动态性能优势。为进一步提升感应电机的稳态性能,从预测范围的角度出发,对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算法实现及运算负担降低两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感应电机状态方程,推导构建感应电机多步预测模型;以预测范围内每一步的电流误差和开关频率之和为控制目标,构建并分析该二次函数形式的代价函数。其次,基于球形解译优化算法,对代价函数进行分析推导,将代价函数的多维优化问题转换为多个一维问题进行处理以降低算法的运算负担。另外,为实现开关权重因子在线可调,在代价函数中引入新的权重因子并分离出矩阵内的开关权重因子,从而便于在线调试;为进一步降低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运算负担,对含有电机转速的相关矩阵进行分析改进以实现电机转速部分的离线计算。最后,分析验证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的性能优势,并完成改进策略的性能验证。基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完成文中的控制策略在不同动态和稳态工况下的性能优势的大量仿真分析;基于“DSP+FPGA”硬件实验平台与DSPACE半实物仿真平台,完成各算法策略的实验验证。最后,总结分析三种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的特点及适合的应用场合,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感应电机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图97幅,表13个,参考文献138篇。
孙何敏[2](2021)在《低速交流伺服电机电动负载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望远镜在低速运行时会受到多种干扰,引起轴系低速运行转矩波动,难以实现对大型望远镜的超低速精密跟踪。为了提高大型望远镜轴系运行精度,本文研究了拼接弧线电机负载控制系统,从而抑制大型望远镜受到的干扰力矩,辅助大型望远镜自身控制系统的调节。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根据项目需求建立了单元弧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对磁场定向控制(FO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进行对比;分析了电流检测误差、PWM死区时间、齿槽转矩及其余电机本体设计对于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控制的影响。分析了PID控制和ILC迭代学习控制的基本原理及一般地数学描述,分析了PID在低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缺点,阐述了迭代学习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对ILC收敛性进行分析,尝试使用PID结合ILC的控制算法抑制低速转矩波动。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模型进行仿真,经仿真和实验验证,PID结合迭代学习的控制方法可实现对转矩波动的有效抑制。搭建了以ABB驱动器、电动负载驱动器、转矩传感器和负载电机实验平台,设计了电动负载控制系统电路,完成了电动负载驱动程序设计和移植,同时将PID和迭代控制算法引入到实验平台,实验结果显示在阶跃信号、三角信号和正弦信号为转矩输入信号时,加入ILC算法可以较为有效的提高其转矩跟踪性能。最后将PID与迭代学习控制结合的策略应用到单元弧线电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PID与ILC结合的控制器可以抑制负载电机低速转矩波动,达到低速转矩控制精度,有望提高对望远镜轴系跟踪控制精度。
王永督[3](2021)在《交流电驱系统无位置传感器级联预测控制》文中指出交流电机驱动系统作为能量变换的关键环节,在传统能源智慧化改革和新兴能源高效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高性能控制策略是电驱系统的核心和大脑,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运行可靠性和能量传输效率。随着交流电驱系统控制策略发展,以矢量控制和直接控制为代表的第一、第二代控制策略成为工业应用主流。预测控制作为新兴高性能控制策略,相比传统控制以其模型预见性、高动态性、多目标多约束灵活性以及结构简单直接等优点而成为领域内研究热点。然而,其在工业应用中仍然面临挑战,本研究主要聚焦两类关键科学问题:(1)多目标控制时,预测控制需权衡多目标之间的权重,复杂的权重系数设计问题限制其进一步应用与发展;(2)预测控制强依赖精确的转速反馈信号,特定的工业场景下,例如海洋油气开采平台,变流器需远距离驱动电机,转速反馈通道易受干扰,影响系统控制性能,干扰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失稳。聚焦交流电驱系统先进控制策略,本研究首先系统地对比分析了交流电驱系统控制策略,电机类型涵盖异步电机和永磁电机,控制策略涵盖矢量控制、直接控制和预测控制,其中预测控制细化对比研究了预测转矩控制和预测电流控制。建立了全面的交流电驱系统控制体系,同时进一步验证了预测控制具有高动态性、多目标灵活性和结构简单直接等优势。针对第一类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级联预测控制方法,革除了预测控制复杂的权重系数设计环节。每一周期动态地利用目标之间的交互误差,评估级联优化顺序,改进了传统级联预测控制中目标优先级不清缺陷。通过采用目标实时参考值来定义误差评估项,克服了原方法多工况变化适应性差的问题。相关仿真结果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针对第二类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级联预测控制。基于滑模控制原理设计了滑模观测器估计转速信号,克服了系统强依赖高精度转速反馈的问题,所提方法具有更强的抗扰性。同时所提方法结合了改进级联预测控制策略,保留了预测控制多目标灵活性优势,且增强了原方法对多工况变化适应性。相关仿真结果和对比分析了转速扰动下、不同工况下各方法的控制效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邓燕军[4](2021)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良好的机械和电气特性,应用广泛。本文重点研究PMSM的高性能控制。为了适应更严苛的环境,无传感器控制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包括凸极性转子结构在内的所有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角度和速度估算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在磁场定向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下均实现了无传感器控制。最后本文设计了一款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器,并对碳化硅器件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采用id=0控制的磁场定向控制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和仿真。2.分析了两种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为了克服其不足,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空间矢量调制(DTC-SVM)作为控制方案,其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相吻合。3.深入研究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在电机驱动状态估计中的应用,并在磁场定向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中均实现了无传感器控制。根据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能同时应用于磁场定向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并适用于包括凸极性转子结构在内的所有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4.设计了一款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器,其中对碳化硅器件的驱动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磁场定向控制在30kW永磁同步电机测试平台上验证了电机驱动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张宏阳[5](2021)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复数矢量解耦延时补偿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速应用领域,高速直驱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Motor,PMSM)相比于普通低速电机加变速箱系统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省去了机械变速装置、效率高、动态响应快等优点,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对于永磁同步电机在高转速下的理论与控制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分别在abc三相静止坐标系,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dq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相应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在坐标变换的基础上,以磁场定向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为基础进行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pace Vector Pulse-Width Modulation,SVPWM)。其次,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在高转速运行状态下的低载波比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低载波比优化复矢量控制方法,相较传统方法,该控制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永磁同步电机高转速下的电流耦合问题;同时针对逆变器受限于低开关频率导致的系统延时问题进行了延时补偿,提升了电流动态响应能力与低载波比下的稳定性。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永磁同步电机低载波比优化复矢量控制方法。采用dSPACE实时仿真系统作为核心控制器进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实验平台的搭建,设计了复矢量解耦延时补偿电流调节器,最终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改进优化磁场定向控制。并分别在高低速情况下对电机低载波比运行电流环动态性能响应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一步展望了本文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李璐[6](2021)在《面向旋翼无人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电动旋翼无人机因其良好的性能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而旋翼驱动电机控制性能的好坏是影响无人机整体性能的关键。行业通用的无刷直流电机存在转矩脉动大、工作噪声明显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人机的应用。因此,本文将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被控对象,研究其电流和转速的控制方法,以实现旋翼驱动系统响应快速和抗参数扰动的性能。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响应及稳态精度,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来实现电机转速和电流的控制。首先,根据模型预测控制原理进行了级联式和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设计。针对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和权重系数调整的问题,构造参考电压矢量来预测电机的转速和电流,以消除权重系数,降低计算量。最后,将所设计的模型预测控制器与基于内模控制的比例积分控制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电压矢量的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的转速响应更快,脉动更小,高频跟随性能更强。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满足旋翼无人机高空飞行时姿态轨迹的快速变更。针对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参数敏感性的问题,分析模型参数失配时的预测误差和控制误差,在此基础上,对电机控制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行在线估计,并实时补偿给预测模型。其中,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负载扰动估计,并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较大的电感和磁链两个参数进行在线辨识。通过仿真结果证明基于参数扰动补偿的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器既保证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又可以很好地抑制参数扰动。该方案可以很好地应对旋翼无人机工作环境的剧烈变化。为了验证驱动电机控制策略对旋翼无人机飞行动态性能的影响,进行基于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的四旋翼无人机驱动系统仿真实验。首先,对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系统和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然后,搭建四旋翼无人机仿真模型,对比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和级联比例积分控制对螺旋桨负载特性的影响,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两类控制策略对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动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证明: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可使螺旋桨快速稳定地输出拉力和转矩,从而使得四旋翼无人机可快速到达期望的高度位置,姿态角度变化更为平稳。本文通过对旋翼驱动电机控制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动态性能,对旋翼无人机快速全面地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殷健翔[7](2021)在《基于TMS320F28379D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多电机系统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同时对于电机同步控制精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多电机同步控制精度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提高单台电机的控制精度。传统的PI调节应用广泛,但动态精度存在一定缺陷。第二,多电机之间要做到无延时通讯。利用传统通讯总线传递信息会带来一定的时间延时,现代化的实时工业级通讯总线例如Ether CAT、SERCOSⅢ可实现各电机系统之间的无时延信息传递,但其设备昂贵并且实现机理较为复杂。本文对传统的电机控制方式做出改进并利用TMS320F28379D双核芯片实现了双永磁电机的同步控制。文章首先就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空间脉宽调制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由此可完成含有位置和转速调节的磁场定向控制。然后提出可利用采样电路更为简易的SigmaDelta ADC,搭配SDFM模块完成精准快速的电机电流采样。并基于传统磁场定向控制技术,提出利用位置前馈控制提高电机控制的鲁棒性和精度。其次对实验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实现做了详细介绍,并阐明双机同步控制中的IPC通信原理,得到同步控制两台永磁同步电机的理论基础。接下来进行了单台永磁同步电机的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物实验研究,对比验证了前馈控制对于电机控制性能的提升,实现了单台电机的高性能控制。并且在实验中验证了利用SDFM完成电流检测的可行性。然后是对两台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仿真和实物研究。针对两台电机不同的连接模式及应用场景,提出了不同的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提出的控制策略可有效同步控制两台永磁同步电机。在文章最后对于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可利用TMS320F28379D芯片同时进行多至4台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
陈明杰[8](2020)在《基于MOS管内阻采样的FOC相电流重构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很多行业都用到了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性能较高的伺服系统都需要精准检测出相电流的数值,采用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会增大系统的体积;采用高精度采样电阻在高频率和大电流情况下会增加系统的损耗,降低系统效能。因此,研究新的采样方法意义重大。本文以MOS管内阻采样为基础,采用半脉冲宽度调制(PWM)移相法对采样盲区进行相电流重构。本文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结合磁场定向控制(FOC)理论,推导总结出永磁同步电机在整个闭环控制过程中电流的转化关系。针对目前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中相电流采样法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使用MOS管内阻采样法。减小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效能。针对实际采样中产生的相电流重构盲区问题,研究了相电流重构策略。矢量脉冲插入法虽然能够减小相电流重构盲区,但是也会使MOS管开关频率增大、系统损耗变大,电流波形产生畸变,另外该算法比较复杂,在频率较高时难以实现。传统PWM移相法可以减小相电流重构盲区,且不会对合成后的矢量电压产生影响,但会导致电流纹波增大、PWM波形不对称,影响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状态的稳定性。本文对传统PWM移相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半PWM移相法。通过实验表明,半PWM移相法简化了算法结构,减小MOS管内阻采样产生的相电流重构盲区,降低了电流纹波,同时对实际输出的电压没有影响,提升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控制性能,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裴晋军[9](2020)在《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现代工业和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电机控制方面,FPGA相比于微控制器具有并行运行、实时性好等优点,相对于ASIC具有灵活性好、开发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但FPGA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传感器控制算法,而在高性能场合下无传感器算法不能完全取代位置传感器,因此,基于FPGA设计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实用意义。本文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推导了永磁同步电机三相数学模型的方程,通过矢量坐标变换,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中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得出了非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控制解耦策略。提出了基于电流反馈和速度反馈的磁场定向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策略,并对闭环环路进行了分析及对参数进行了设计。同时对FOC控制系统进行了 Simulink仿真,验证了本文采用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对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架构,利用对电压矢量关于θ=45°做镜像变换之后再进行逆Clark变换得到的三相电压进行相邻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和扇区的判断,简化了相邻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和扇区的判断。考虑到采用传统查表法计算正余弦值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ORDIC(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算法的高精度正余弦函数计算电路,并以该正弦函数计算电路为基础得到了性能较好的坐标变换模块。并基于ModeISim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数字电路功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电路的正确性。应用所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搭建了一种典型应用系统,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能够正常运行,其控制精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郑常胜[10](2020)在《基于PMSM无传感器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EPS系统研究的深入,EPS系统逐步取代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成为汽车转向助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EPS系统重要部件的助力电机一直是业内的研究重点。其中PMSM凭借其功率因数高、体积小、起动转矩大及逐渐成熟的控制技术等优点,成为EPS助力电机的主要选择。传统PMSM通过机械传感器来获取转子位置和转速信息,不仅增加制作成本且提高了 PMSM对安装空间的要求。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广义五阶CKF算法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EPS系统之中,进一步改善EPS系统控制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比研究了矢量控制算法与直接转矩控制算法之间的差异,得出最适合EPS系统的控制算法。首先,论述了 PMSM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坐标系的转换过程;其次,讨论了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详细介绍了 SVPWM技术的基本控制原理和实现过程;接着阐述了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磁链转矩控制原理和开关表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得出矢量控制的PMSM更适合于EPS系统。(2)搭建了基于广义五阶CKF算法的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通过搭建PMSM数学模型,将前文阐述的空间矢量控制与广义五阶CKF算法相结合得到基于广义五阶CKF算法的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同时为提高无传感器系统估计精度,本文利用基于柯西变异粒子群算法对速度环中的PI参数进行优化;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对所提算法进行仿真验证,根据仿真结果,可以得出广义五阶CKF算法能够更加准确的估计出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控制精度高。(3)将PMSM应用到EPS系统之中。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满足了 EPS系统对底层助力电机的控制性能要求,本文选取了直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对回正模式的工作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合适回正控制模式。使用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和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利用联合仿真验证了基于无传感器控制的PMSM在EPS系统中的可行性。(4)分别开展了电机台架实验和EPS台架实验。首先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搭建电机实验台,接着将广义五阶CKF算法与传统CKF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广义五阶CKF算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抗干扰性。然后利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对基于广义五阶CKF算法的PMSM矢量控制在EPS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可以满足EPS系统对助力电机的控制性能要求。
二、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典感应电机控制技术 |
1.2.2 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现状 |
1.3 论文工作安排 |
2 基本的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
2.1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
2.2 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电机预测模型 |
2.3 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实现 |
2.3.1 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控制过程 |
2.3.2 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代价函数 |
2.3.3 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算法实现 |
2.4 仿真与实验 |
2.4.1 仿真验证 |
2.4.2 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引入0/7 矢量的双矢量组合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
3.1 基本单边界圆-单矢量策略技术局限 |
3.2 提升稳态性能的双矢量策略实现 |
3.3 仿真与实验 |
3.3.1 仿真验证 |
3.3.2 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提升动态性能的双边界圆策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
4.1 双边界圆策略感应电机预测模型 |
4.2 提升动态性能的双边界圆策略实现 |
4.2.1 双边界圆策略控制过程 |
4.2.2 双边界圆策略代价函数 |
4.2.3 双边界圆策略算法实现 |
4.3 双边界圆策略中参数确定 |
4.3.1 边界圆半径选取 |
4.3.2 权重因子选取 |
4.4 仿真与实验 |
4.4.1 仿真验证 |
4.4.2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低运算负担的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
5.1 感应电机多步预测模型 |
5.2 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实现 |
5.2.1 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实现过程 |
5.2.2 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代价函数 |
5.2.3 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寻优方法 |
5.3 基于低算法负担的多步改进策略 |
5.3.1 在线调节开关权重因子改进策略 |
5.3.2 离线计算电机转速改进策略 |
5.4 仿真与实验 |
5.4.1 仿真验证 |
5.4.2 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低速交流伺服电机电动负载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转矩波动抑制方法研究 |
1.3.1 电机本体优化改进 |
1.3.2 控制策略优化改进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永磁同步电机基本原理及结构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3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式 |
2.3.1 磁场定向控制 |
2.3.2 直接转矩控制 |
2.4 矢量坐标变换 |
2.4.1 自然坐标系到静止坐标系 |
2.4.2 静止坐标系到同步旋转坐标系 |
2.5 转矩波动因素 |
2.5.1 电流检测误差 |
2.5.2 PWM死区时间 |
2.5.3 齿槽转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迭代学习控制策略 |
3.1 PID控制策略算法原理 |
3.1.1 比例控制规律 |
3.1.2 比例-微分控制规律 |
3.1.3 积分控制规律 |
3.1.4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 |
3.1.5 比例-积分-微分 |
3.2 迭代学习控制策略算法原理 |
3.2.1 迭代学习算法数学描述 |
3.2.2 P型学习律收敛性分析 |
3.3 PID结合迭代学习的控制策略 |
3.4 仿真 |
3.4.1 阶跃信号跟踪仿真 |
3.4.2 正弦信号跟踪仿真 |
3.4.3 三角信号跟踪仿真 |
3.4.4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算法实现与实验验证 |
4.1 实验平台系统设计 |
4.2 电动负载驱动器硬件设计 |
4.2.1 电流检测电路 |
4.2.2 编码器调理电路 |
4.2.3 逆变电路 |
4.3 电动负载驱动程序设计 |
4.3.1 FOC控制程序设计 |
4.3.2 电流矫正 |
4.4 转矩信号采集 |
4.5 实验验证 |
4.5.1 阶跃信号跟踪 |
4.5.2 正弦信号跟踪 |
4.5.3 三角信号跟踪 |
4.5.4 实验结果分析 |
4.6 拼接电机仿真及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交流电驱系统无位置传感器级联预测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电驱系统控制策略发展 |
1.2.2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1.2.3 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交流电驱系统数学模型 |
2.1 电驱系统变流器建模 |
2.1.1 两电平变流器建模 |
2.1.2 三电平变流器建模 |
2.2 三相异步电机建模 |
2.2.1 鼠笼型三相异步电机系统 |
2.2.2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机系统 |
2.3 永磁同步电机建模 |
2.3.1 表贴式永磁同步交流电驱系统 |
2.3.2 内嵌式永磁同步交流电驱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流电驱系统经典控制策略研究 |
3.1 交流电驱系统矢量控制 |
3.1.1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
3.1.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3.2 交流电驱系统直接控制 |
3.2.1 异步电机直接控制 |
3.2.2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控制 |
3.3 交流电驱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
3.3.1 预测转矩控制 |
3.3.2 预测电流控制 |
3.4 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流电驱系统级联预测控制 |
4.1 预测控制权系数问题概述 |
4.2 级联结构预测控制 |
4.3 新型级联结构预测控制 |
4.4 结果分析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位置传感器预测控制 |
5.1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
5.2 新型滑模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预测控制 |
5.2.1 改进滑模观测器 |
5.2.2 无位置传感器预测控制 |
5.3 基于新型级联结构的无位置传感器预测控制 |
5.4 结果分析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 |
1.2.1 变压变频控制 |
1.2.2 磁场定向控制 |
1.2.3 直接转矩控制 |
1.3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和逆变器数学模型 |
2.1 空间矢量的概念及定义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1 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2 内装式和插入式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3 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数学模型 |
2.4 空间矢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定向控制 |
3.1 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定向控制综述 |
3.2 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定向控制方案选择 |
3.2.1 电流调节器设计 |
3.2.2 速度调节器设计 |
3.3 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仿真 |
3.4 扩展卡尔曼滤波原理 |
3.5 基于EKF的面装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磁场定向控制 |
3.6 基于EKF的凸极性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磁场定向控制 |
3.7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磁场定向控制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 |
4.1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 |
4.2 永磁同步电机的传统直接转矩控制 |
4.3 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空间矢量调制 |
4.4 基于EKF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DTC-SVM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 |
5.1 电机驱动器硬件及结构设计 |
5.1.1 电源电路设计 |
5.1.2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5.1.3 IGBT/SiC MOSFET驱动电路设计 |
5.1.4 采样电路设计 |
5.1.5 通讯电路设计 |
5.1.6 电路板设计 |
5.1.7 结构设计 |
5.2 电机驱动器软件设计及实验 |
5.2.1 软件总体设计 |
5.2.2 RS485通信软件设计及实验 |
5.2.3 磁场定向控制软件设计及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复数矢量解耦延时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驱动器与控制器硬件优化 |
1.2.2 采样方式优化 |
1.2.3 PWM调制技术优化 |
1.2.4 电机控制策略优化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与磁场定向控制 |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1 永磁同步电机概述 |
2.1.2 数学建模 |
2.2 坐标变换 |
2.2.1 CLARK变换及其反变换 |
2.2.2 PARK变换及其反变换 |
2.3 磁场定向控制 |
2.3.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
2.3.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
2.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2.4.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基本原理 |
2.4.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3 低载波比优化控制与仿真验证 |
3.1 低载波比问题概述 |
3.2 永磁同步电机低载波比延时分析 |
3.3 永磁同步电机复矢量建模 |
3.3.1 传统PI调节器电流环复矢量模型分析 |
3.3.2 d,q轴电流转速解耦分析 |
3.3.3 延时补偿分析 |
3.4 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与验证 |
3.4.1 传统PI电流调节器仿真结果分析 |
3.4.2 PI延时补偿电流调节器仿真结果分析 |
3.4.3 复矢量解耦延时补偿电流调节器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永磁同步电机实验控制平台的搭建与验证 |
4.1 电机硬件实验控制平台搭建 |
4.1.1 dSPACE实时仿真系统 |
4.1.2 开源驱动器 |
4.2 电机上位机软件接口平台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电流转速解耦分析 |
4.3.2 延时补偿分析 |
4.3.3 电机控制平台高速低载波比性能验证 |
4.3.4 电机控制平台低载波比带载性能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面向旋翼无人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旋翼无人机驱动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无人机机电驱动系统 |
1.2.2 驱动电机调速系统 |
1.2.3 驱动电机性能需求 |
1.3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旋翼驱动永磁同步电机建模与控制 |
2.1 PMSM数学模型及坐标变换 |
2.2 PMSM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
2.2.1 空间电压脉宽调制 |
2.2.2 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
2.2.3 电压前馈解耦控制 |
2.3 基于内模的PI参数整定 |
2.4 仿真结果 |
2.4.1 PMSM调速系统模型搭建 |
2.4.2 梯形与正弦PMSM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
3.1 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
3.2 级联式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设计 |
3.2.1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
3.2.2 预测函数转速控制 |
3.3 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设计 |
3.3.1 模型预测直接转速控制 |
3.3.2 基于电压矢量的直接转速预测控制 |
3.4 仿真结果 |
3.4.1 电流动态响应分析 |
3.4.2 转速转矩稳态分析 |
3.4.3 转速跟随性能分析 |
3.4.4 加减速动态响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抗参数扰动 |
4.1 无级联MPC参数失配分析 |
4.1.1 无级联MPC预测误差 |
4.1.2 无级联MPC控制误差 |
4.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在线辨识 |
4.2.1 递推最小二乘法 |
4.2.2 电感磁链在线辨识 |
4.3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负载扰动估计 |
4.3.1 负载扰动扩张状态观测器 |
4.3.2 无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扰动补偿 |
4.4 仿真结果 |
4.4.1 参数辨识与负载扰动估计 |
4.4.2 预测模型多参数失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无级联MPC的四旋翼驱动系统仿真 |
5.1 多旋翼无人机电力驱动系统 |
5.2 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动力学建模 |
5.2.1 刚体运动学模型 |
5.2.2 刚体动力学模型 |
5.2.3 控制分配模型 |
5.2.4 螺旋桨模型 |
5.3 仿真结果 |
5.3.1 四旋翼无人机仿真模型的搭建 |
5.3.2 螺旋桨负载特性分析 |
5.3.3 四旋翼飞行动态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7)基于TMS320F28379D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
1.3 通讯总线在多电机同步系统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式研究 |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1.1 三相静止坐标系 |
2.1.2 两相静止坐标系 |
2.1.3 转子旋转坐标系 |
2.2 空间脉宽调制技术 |
2.3 磁场定向控制 |
2.4 电流采样 |
2.5 电机位置研究 |
2.5.1 电机初始位置角确定 |
2.5.2 位置环的前馈控制 |
2.6 本章总结 |
第3章 实验硬件平台搭建及软件实现 |
3.1 硬件平台 |
3.1.1 伺服功放功率主回路介绍 |
3.1.2 双核芯片TMS320F29379D介绍 |
3.1.3 功率控制板设计 |
3.1.4 SDFM电流检测板 |
3.2 软件实现 |
3.3 双CPU内部通讯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单电机的高性能控制 |
4.1 单机仿真 |
4.1.1 SVPWM模块 |
4.1.2 前馈控制模块 |
4.1.3 电机仿真整体结构 |
4.1.4 斜坡函数仿真 |
4.1.5 正弦跟踪仿真 |
4.2 单机实验 |
4.2.1 电流检测 |
4.2.2 斜坡函数实验 |
4.2.3 正弦跟踪实验 |
4.3 本章总结 |
第5章 双永磁电机同步控制研究 |
5.1 双机仿真 |
5.1.1 软连接仿真 |
5.1.2 硬连接仿真 |
5.1.3 柔性连接仿真 |
5.2 双机实验 |
5.2.1 软连接实验 |
5.2.2 硬连接实验 |
5.2.3 柔性连接实验 |
5.3 本章总结 |
第6章 总结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介绍 |
(8)基于MOS管内阻采样的FOC相电流重构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相电流重构技术及其研究发展现状 |
1.2.1 相电流检测技术分类 |
1.2.2 相电流重构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章节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策略及其数学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2.1 磁场定向控制的简介与分析 |
2.1.1 磁场定向控制算法简介 |
2.1.2 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的转换 |
2.1.3 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的转换 |
2.1.4 转子位置检测介绍 |
2.1.5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原理(SVPWM)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简介与分析 |
2.2.1 永磁同步电机简介 |
2.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OS管内阻采样的相电流重构技术 |
3.1 相电流重构技术的原理 |
3.1.1 三相逆变器的各支路关系 |
3.1.2 相电流重构技术的实现 |
3.2 基于MOS管内阻采样的相电流重构技术 |
3.2.1 MOS管内阻采样原理 |
3.2.2 相电流重构盲区的分析 |
3.2.3 温度的测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相电流重构技术的研究分析 |
4.1 矢量脉冲插入法原理及仿真 |
4.2 传统PWM移相电流重构 |
4.3 半PWM移相电流重构策略 |
4.4 实验仿真 |
4.5 相电流重构误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TM32平台的软硬件实现 |
5.1 硬件系统设计 |
5.1.1 硬件系统框架设计 |
5.1.2 整体控制模块设计 |
5.1.3 整体驱动模块设计 |
5.2 软件系统设计 |
5.2.1 软件系统框架设计 |
5.2.2 归一化、标幺化以及其他特殊处理 |
5.2.3 软件算法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FPGA在永磁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2 永磁同步电机的组成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
2.1.1 定子结构 |
2.1.2 转子结构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
2.2.1 电机的动力学原理 |
2.2.2 电机的能量转换原理 |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3.1 空间矢量与坐标变换 |
2.3.2 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数学模型 |
2.3.3 永磁同步电机的同步旋转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
3.1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3.2 三相逆变器的平均模型 |
3.2.1 三相逆变器原理 |
3.2.2 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 |
3.2.3 三相逆变器的平均模型 |
3.3 永磁同步电机的动态模型与状态变量解耦 |
3.3.1 永磁同步电机的动态模型 |
3.3.2 永磁同步电机的状态变量解耦 |
3.4 调速系统环路的建模与分析 |
3.4.1 速度环的建模与分析 |
3.4.2 电流环的建模与分析 |
3.4.3 环路PI参数设计 |
3.5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Simulink仿真 |
3.5.1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Simulink模型 |
3.5.2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
4.1 控制器的总体结构 |
4.2 SVPWM算法模块设计与仿真 |
4.2.1 Clark模块 |
4.2.2 相邻矢量作用时间计算模块 |
4.2.3 PWM功率开关切换时间 |
4.2.4 死区时间模块 |
4.2.5 SVPWM模块仿真 |
4.3 CORDIC模块设计与仿真 |
4.3.1 CORDIC算法原理 |
4.3.2 CORDIC模块设计与仿真 |
4.4 PI调节模块设计 |
4.5 坐标变换模块设计与仿真 |
4.5.1 Clark变换模块设计与仿真 |
4.5.2 Park模块设计与仿真 |
4.5.3 逆Park模块设计与仿真 |
4.6 正交解码模块设计与仿真 |
4.7 位置速度计算模块设计与仿真 |
4.8 本章小结 |
5 控制器应用系统及实验研究 |
5.1 应用系统研制 |
5.1.1 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 |
5.1.2 三相逆变电路及其功率驱动电路 |
5.1.3 电流检测电路 |
5.1.4 电源电路 |
5.1.5 编码器及接口电路 |
5.2 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1 SVPWM信号生成测试 |
5.2.2 稳态性能测试 |
5.2.3 动态跟随性能测试 |
5.2.4 动态抗扰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硬件测试系统实物图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参加的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10)基于PMSM无传感器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汽车转向系统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EPS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PMSM无传感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其控制方法 |
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1 自然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2 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 PMSM控制算法对比 |
2.3.1 调压调频控制技术 |
2.3.2 矢量控制 |
2.3.3 直接转矩控制 |
2.4 仿真模型搭建及分析 |
2.4.1 矢量控制仿真模型 |
2.4.2 直接转矩仿真模型 |
2.4.3 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粒子群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研究 |
3.1 PMSM离散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3.3 PMSM双闭环传递函数推导 |
3.3.1 电流环传递函数推导 |
3.3.2 转速环传递函数推导 |
3.4 广义五阶CKF算法推导 |
3.4.1 CKF算法原理 |
3.4.2 广义五阶CKF算法原理推导 |
3.5 仿真模型搭建及分析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基于PMSM无传感器控制的EPS系统建模与仿真 |
4.1 EPS系统分类及转向原理 |
4.2 EPS系统数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
4.3 EPS系统模式分析 |
4.3.1 助力模式 |
4.3.2 回正模式 |
4.4 EPS系统联合仿真分析 |
4.4.1 Carsim软件介绍 |
4.4.2 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建模 |
4.4.3 仿真结果分析对比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电机和EPS台架实验 |
5.1 电机实验 |
5.1.1 实验准备及软件介绍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5.2 EPS台架实验 |
5.2.1 EPS实验台架组成 |
5.2.2 转向轻便性实验 |
5.2.3 回正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研究[D]. 薛亚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低速交流伺服电机电动负载控制方法研究[D]. 孙何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交流电驱系统无位置传感器级联预测控制[D]. 王永督. 山东大学, 2021(12)
- [4]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 邓燕军. 山东大学, 2021(09)
- [5]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复数矢量解耦延时补偿方法研究[D]. 张宏阳. 浙江大学, 2021(08)
- [6]面向旋翼无人机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D]. 李璐.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7]基于TMS320F28379D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研究[D]. 殷健翔. 浙江大学, 2021(08)
- [8]基于MOS管内阻采样的FOC相电流重构技术的研究[D]. 陈明杰.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9]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设计[D]. 裴晋军.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PMSM无传感器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D]. 郑常胜.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