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铁路线区集中型设备监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育家[1](2019)在《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路局”或“广州局集团”)管内,石长铁路是该铁路局有史以来第一条在单线半自动闭塞、非电气化铁路基础上,进行增建第二线并同步进行自动闭塞和电气化改造的既有线铁路。增建、改造完成后,湖南省政府和广州局集团随即又在该线路上开行了时速160km/h动车组列车,这在全路都属首创。论文以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的管理过程和内容,并讨论了施工计划管理对施工维修作业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施工现场协调等问题。论文分别绘制了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作业流程示意图、人工铺轨施工工艺流程图等,以上图示从作业流程和施工工艺的角度,剖析施工作业过程,使施工方案制订、施工计划安排结合施工作业过程。具体做法为,根据施工工艺测算单项施工所需天窗时分,如某一项施工在实施过程中,在非天窗调整日进行施工作业时,其在一个天窗点内作业所需时分大于施工所在线路(分繁忙干线和干线)图定天窗时分(石长铁路属干线,图定天窗时分为施工天窗180分钟、维修天窗120分钟)。原则上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施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广州局集团公司施工办”,由广州局集团运输部负责日常管理)施工月计划管理工程师会要求施工单位重新优化施工方案和作业流程,完善施工工艺,分劈单个天窗日施工工作量,压缩单次施工要点时分。当然,如果施工单位在分劈优化后,单次施工天窗所需时分确实无法小于图定天窗时分的,由广州局集团公司施工办召集相关部门和单位召开专项施工计划协调会,根据会议研究结果,按规定由广州局集团公司施工办向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调度部拍发请示电报。本文基于施工计划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大数据化为发展背景,通过分析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施工计划管理规章体系、优化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严格施工延点考核促施工计划兑现、加强石长铁路开行动车组后施工计划管理、提高安排施工计划的服务意识等角度,提出了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优化建议与举措。作者寄希望通过对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及优化研究,在预防石长铁路施工、行车事故,提高施工效率、区间使用率和天窗综合利用率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朱明[2](2016)在《火力发电厂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火力发电厂建筑在绿色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也已起步,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和全面的实践。本文旨在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厂区及建筑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在发电厂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不足及优势,并找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索降低工业建筑能耗,实现工业建筑节能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策略,并通过软件模拟和设计实践对其进行论证,以此指导火力发电厂的绿色设计、建设工作,为工人创造健康、舒适的生产工作空间,促进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首先深入分析整理了国内外火力发电建筑的发展情况,以及绿色建筑技术理论的发展、内涵及其应用策略框架,然后结合与工业建筑设计相关的物理环境要素,探讨适用于火力发电厂这一类型工业建筑的设计策略以及被动式设计方法,包括自然通风组织、天然采光控制、降噪隔振以及被动式太阳能的利用等等。同时根据火力发电厂区的环境特点,包括风环境、光环境等影响要素以及工艺流程,探索提升厂区环境品质的规划布局设计方法。然后,对火力发电厂厂区及建筑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结合火电厂工程设计调研案例,分析在火力发电厂区及建筑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运用的条件、可能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及实践问题总结的基础上,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和被动式设计手法应用于华能莱芜电厂百万机组扩建工程的厂区和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利用整体的设计思想,解决厂区及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项目,采用计算机进行物理环境参数模拟和测试,然后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其节能效益,完善绿色技术的运用方式,使建筑环境与空间经过调整设计后达到预期的绿色技术实践目标,为绿色电厂设计提供参考。
王树来[3](2015)在《中棉集团所属(山东)物流园信息平台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其种植、生产、流通等各环节的运行效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棉花产业发展重生产轻流通,行业整体效率低下。棉花产业链中的仓储、装卸、运输等物流环节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特别是棉花物流信息化管理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制约了产业链相关部分协调发展。本文以中棉集团所属物流园的信息平台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棉集团山东物流园为示范点,全面分析阐述了我国棉花仓储物流典型企业信息平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整个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从对试点企业山东物流园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的详细调研分析入手,整理出系统功能需求。针对企业业务经营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结合中棉集团物流管理发展情况,分社会、企业、集团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功能规划设计。同时,对信息平台硬件配套、系统安全体系建设、人员配备、制度建设、投资估算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设计,从而构建起一套非常完整的信息平台建设方案。针对中棉集团山东物流园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不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棉花物流园信息化建设思路及实施方案,而且对中棉集团所属其它仓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中棉集团物流产业的整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基础,必将对促进我国棉花仓储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快企业转型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徐浩铭[4](2015)在《鞍山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格局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范畴内的重要一种类型,它包括了过去历代先人遗留下来的,如今被保持原状并为后代得益之计而存留的工业建构筑物及其他遗存物。工业遗产及其所处的地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所在城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了城市在工业时代的典型风貌特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见证。鞍山工业遗产是近现代中国钢铁类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反映了日本殖民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鞍山工业遗产以其独特性和稀缺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内工业景观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鞍山区域内遗留有众多的近现代工业遗产,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利用实践活动相对较少。面对城市更新建设的浪潮,对鞍山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的保护理论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充分的实地考察调研基础上,运用遗产区域理论及整体观来构建鞍山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格局,探讨鞍山工业遗产整体保护及再利用的方法策略。论文首先对鞍山的工业发展历史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摸清鞍山工业遗产主要诞生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阶段。分析得出鞍山工业遗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技术设备的革新、自然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的扩张发展和历史的遗留几个方面;通过全面细致的调研和普查,收集整理出鞍山工业遗产的基本信息,为研究鞍山和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得出鞍山工业遗产的历史年代为日伪殖民时期及建国初期、工业生产类和非工业生产类各占一半、均属于重工业类别、现存状况较为散乱杂等现状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上一是呈现出“一心两片一带”,二是沿铁路矿山带分布;还对鞍山工业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论文还建立一个符合鞍山工业遗产实际情况的价值评价体系,并对鞍山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和分级,将鞍山工业遗产共分为AⅠ到CⅢ九个等级;之后构建起鞍山工业遗产“区域——城市——片区”的整体保护格局,即区域下鞍山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鞍山城市工业遗产整体保护和不同片区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三个层次。论文最后还对鞍山工业遗产的整体再利用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和引导说明,本着通过主观动态的规划建设来加强鞍山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来营造一个独具钢都特色的鞍山城市景观文化;对于具体的再利用方法,提出了一些概念性的规划设计,包括开发矿山地质公园、塑造城市工业景观风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营建工业特色的市政设施、传承城市工业精神和文化等方面。论文抛开对工业遗产单体研究的思维,而从整体上以规划的角度来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了遗产区域理论和建构整体保护格局来研究鞍山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并通过遗产的再利用和主观动态的规划建设来加强鞍山城市的工业景观和文化。木研究可以为鞍山工业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对解决鞍山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意义。
刘嘉汉[5](2011)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集聚人口和产业,城市文明日益提升,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城市不断辐射和带动乡村,城市文明日益扩散。因此,从理论上讲,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有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农业产出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收入会相对提高,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会呈现缩小趋势。但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较快提升至2010年的49.68%,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却从1978年的2.56扩大到2010年的3.23。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必然加深城乡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此后召开的党的多次全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对这一战略作了强调和提升。为落实这一战略,中央在2007年6月正式批准成都、重庆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国家层面上展开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一轮探索。2009年5月,国务院在批复“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实施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时强调:要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如何实现新型城市化?成为时代提出的新的命题。本文选题,正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正式实施、城市化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的背景确定的。论文以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以统筹城乡背景下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为研究视角,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化、城乡统筹、新型城市化的概念、理论、实践等进行了阐述,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机制、与传统城市化的差异,以及成都在具体实践中的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和经验启示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统筹城乡背景下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本文内容在结构安排上,大体按照从理论研究到实证分析的顺序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导论:概要交待本研究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形成对本研究的基本认识。第二章,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回顾评述了国外和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概要阐述了城市化的涵义及相关概念、城乡统筹的概念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在对城市化机制理论进行阐释并对传统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和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作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政府与市场的选择中构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新机制的理论主张。第四章,国外城市化道路选择与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启示。该章主要选取6个典型国家进行模式研究: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国家,美国是当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和韩国是与中国毗邻且人口、文化特点相似的国家,印度和巴西是与中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和具有类似城市化特点的国家。对这些国家不同的城市化道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系统阐述和客观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规律,得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启示。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共包括三章。其中:第五章,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反思及新型城市化实践命题的提出。采取纵横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城乡关系演变、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的特点与问题,并在对中国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中,提出了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逻辑起点的主张。此章主要为新型城市化命题假说的提出寻求经验数据支持。第六章,建国以来成都城市化的历史演变与回顾。该章是对成都城市化道路的过程分析和现状评价,目的在于更为清晰地了解和把握成都市结合国内外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机制,最终走出一条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状及其演进过程。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与演进,二是城镇主体功能分工的发展与演进,三是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与演进,四是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的发展与演进,五是城市化进程中政策的发展与演进。第七章,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成都市在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过程中,探索形成的新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生成背景、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和经验启示等加以论述: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中成都城市化模式的生成背景,二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轨迹和阶段性特征,三是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四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效果评价,五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政策研究部分,内容集中在一章之内。第八章,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思考:在前面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探讨了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差距,并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消除差距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以此为本文收尾。本文力求在以下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在研究视角上,论文重点从新型城市化机制的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问题展开分析,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在理论研究上,本文在梳理城市化与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厘清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形态和本质的基础上,尝试性建构了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架构。在实证研究上,本文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将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般结论应用于对成都统筹城乡进程中推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实证分析之中,详细剖析了成都市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生成背景、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经验启示和问题差距等,力图通过对典型区域的研究,为成都乃至中国未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提出具有一定现实可行性的思考。由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化问题涉及范围都较为广泛,限于本文的篇幅和作者的水平,本文仅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市作为重点案例,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他地区的情况还涉及不多,对与成都的对比分析还较薄弱,由此可能导致对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城市化问题的把握不够全面和准确。其次,论文在实证分析中,运用了不少经验数据和数量指标,但所使用的计量分析工具还不够先进和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的精准性。此外,统筹城乡和城市化的实践均处于飞速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尽管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但受精力和条件所限,对相关材料的掌握尚不充分,对发展动态的了解尚欠及时,某些概念的阐述还不够系统,某些问题的论述还未尽其详,一些材料的选取还难言准确,一些数据的使用还不定恰当。这些,只能留待今后再择机加以弥补了。
徐威[6](2008)在《成都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成都铁路枢纽位于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该市辖10区4市6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辐射能力强,带来了人流、物流的大幅度上升,产生了大量的城市交通运输需求。成都铁路枢纽集中了多条线路和大量的从业人员,提供高密度的交通运输服务,并且正处于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对城市交通具有枢纽关联和影响功能,有很强的参与性。本文对这种参与性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并对这种参与性的实现做出整合规划,使铁路在未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尤其是在市郊铁路、城市铁路及城市轻轨中占据主动地位,对于成都铁路枢纽的合理发展,拓展铁路运输业务的覆盖范围,增进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协同运作,吸引更多的铁路客、货运量,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通过规划新建覆盖成都10区4市6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得出在成都枢纽既有线路与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的整合方式、客货运输组织规划、车辆结构与规模,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国内外铁路与城市交通整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分析并预测成都铁路枢纽的现状与发展,及其与整个城市交通运输大系统、各方式间的作用关系和作用结果,研究其参与城市交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3.在对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各方式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这两部分之间的协调方案及结合部的设计、整合和优化,提出国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体制问题与政策措施。4.成都铁路枢纽与市域交通运输系统的整合规划,包括铁路新线建设、既有线改造、网络衔接、枢纽配置、车辆结构与规模;客货运输组织规划;运输服务及辅助服务规划;综合运输系统整合;以及对规划的评价。
丁仕堂[7](2008)在《港城关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日照为例》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港口的区位功能显着提高,港口与城市之间的经济、交通、区位关系越来越密切,港城互动作用推动了港城空间的拓展。研究旨在通过文献分析和国内外案例研究,总结港城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以港城日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日照城市空间演变的历程特征及港城关系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与港城关系协调发展思路。研究发现世界港口大多处在第二代向第三代发展阶段,港口受船舶大型化影响功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同类型港口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但主要受区位条件、港口硬件设施、集疏运条件和腹地经济模式、港口口岸软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国港口竞合加快,集中化发展趋势明显,港口类型空间呈现差异化布局。区域腹地经济产业结构深刻影响着港城空间结构的扩展;交通条件正是通过影响城市各组成要素尤其是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影响城市空间格局;港城区位对空间影响是通过港口不断的迁移而实现的。国内外港城案例表明,港城发展受到外力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向港性特征,港城空间布局的关键是协调好工业区和港区、集疏运和港口衔接、港口物流和城市交通的关系。日照港城空间演化具有沿内部交通轴线和海岸线双重发展的特征,显示了港城关系由港城孤立、港城分离、港城相依到港城再相离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对日照港城关系存在矛盾和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日照应该通过港城关系模式的优化调整,建立生态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徐毅松[8](2006)在《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毋庸置疑,当前,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而上海也正以中国城市“领头羊”的姿态卷入这一浪潮中。上海未来的发展定位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被动承受,在全球化浪潮中任由沉浮?还是主动出击,把握时机,确定自身在全球城市体系中不可取代的地位?答案不言而喻。 时至今日,全球化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跨国公司”,“全球金融体系”等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关于全球化的名词。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参与这场关于全球化的大讨论。其研究关乎全球城市的定义,全球城市成因,全球城市发展规律,全球城市发展方向,全球城市规划与管理,全球城市个案研究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城市的全球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警示。 然而,没有一个城市的发展经验能够成为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对上海而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历程决定了上海必将面临一条世界独一无二的全球化道路,发达国家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却难以抄袭。回顾上海过去几十年起起落落的发展历程,综观上海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审视上海自身的发展条件,可以认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全球城市,核心目标是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就是说,上海面临同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城市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所架构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生态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发展战略等五个子系统。简言之,当前,上海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成产业集群的发育和壮大以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建设上海为核心的全球城市区域,促进区域内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建设生态城市,构筑上海城市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网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建设布局以及与自然共生的城市形态;构建具有“亲和力”的城市与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吸引力。而当所有这些落实到物质形态层面上时,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与发展规划。这也正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 根据以上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十年来上海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认为,上海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应该从长江三角洲、上海市域、上海中心城等三个层次;从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历史保护、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个角度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尤其要发挥浦东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抓住2010年承办世博会的契机,迈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顺利完成建设全球城市的第一步。 世界格局瞬息万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发展规划是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全球化课题包含众多内容,无法一一阐述。本研究意在从其中一个侧面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不足之处,还望指正。论文结束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些继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任云英[9](2005)在《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文中指出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近代百余年间(1840-1949)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遽变,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发展。近代西安因深居内陆,依托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基础,游离于西方殖民主义直接控制的势力范围之外,但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仍在时代风潮的浸润下逐渐注入了工业文明的丰富内涵,因而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其关键性因素是地缘政治结构变化,所以成为内陆城市近代化的典型实例。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城市近代化为主线,从宏观、中观、微观二个层面,对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的各要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过程,探究了两安作为内陆城市其城市空间结构近代化的演变及其机理。属个案城市的实证研究。 本文绪论(第一章)确立了研究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主体部分以晚清与民国时期两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为核心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及结论分述如下: 论文的主体分三个层次,共用了六章篇幅论述了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第一层次,从宏观、中观、微观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 从宏观区域的视野论述了近代西安城市发育的地理基础与历史脉络(第二章)。近代西安城基于历史以米都城选址的地理区位优势,凭借其农业自然条件、水利条件以及城市交通和军事防御等条件,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保持着农耕文明时期的空间特征。辛亥革命后,城市建置发生了变化、近代工业化发展以及顺应国家、地方政治因素而得以发展,其空间结构发展以辛亥革命为分水岭呈现出晚清时期萌动发展与其后民国时期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中观的自然地理空间界定要素和交通技术条件的相互关系,论述了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第二章)。在晚清时期马车时代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城市南部的“出山码头”和北部的“水旱码头”承担了城市对外交通转运的职能,城市功能在地域的延伸呈分散布局的结构特征,出现了府城、关城和外围码头之间的功能与空间分层。民国时期汽车交通和铁路交通导致了外围码头交通功能的衰落,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呈城市空间要素向心性的趋集,城市功能的地域分层逐渐被尔关的繁荣和东西轴向的发展取代。 从微观的城市内部功能要素以及功能空间演变的层面过程论述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成因。分两章即第四、五章。第四章论述晚清时期西安城服从政治、军事功能需求,以满城为核心仍保持着非均衡性的“城中城”格局,体现军事防御性的内向封闭的空间特征。光绪二十七年(1901)推行新政后,城市内部孕育了空间的封闭性与发展的开放性、新的城
林欣[10](2003)在《日本铁路线区集中型设备监视系统》文中提出
二、日本铁路线区集中型设备监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铁路线区集中型设备监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在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铁路营业线施工计划管理概述 |
2.1 铁路营业线施工计划管理的作用 |
2.2 国外典型施工计划管理模式简介 |
2.3 我国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简介 |
2.4 国铁的营业线施工计划管理机制 |
2.4.1 我国铁路营业线施工计划管理岗位设置 |
2.4.2 我国铁路营业线施工计划管理机构职责 |
2.4.3 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的工作流程 |
2.4.4 我国铁路营业线施工计划管理工作制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 |
3.1 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概述 |
3.1.1 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定义 |
3.1.2 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分类 |
3.1.3 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规律 |
3.2 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工作特点 |
3.2.1 目标侧重不同 |
3.2.2 资源占用不同 |
3.2.3 管理力度不同 |
3.2.4 结合部难管理 |
3.3 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导致事故典型案例 |
3.3.2 既有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 |
4.1 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模式 |
4.2 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影响 |
4.2.1 人的因素对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影响 |
4.2.2 设备因素对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影响 |
4.2.3 环境因素对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影响 |
4.2.4 管理因素对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影响 |
4.3 既有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施工计划管理 |
4.3.1 既有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施工计划管理不足 |
4.3.2 既有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施工阶段划分 |
4.4 既有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剩余工程施工计划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优化研究 |
5.1 优化规章制度 |
5.1.1 确保规章制度的完整性 |
5.1.2 确保规章制度的时效性 |
5.1.3 确保规章制度的准确性 |
5.1.4 确保规章制度的直观性 |
5.1.5 配套完善修程修制改革 |
5.1.6 制定防止漏交命令措施 |
5.2 优化运输组织 |
5.2.1 实行施工分号列图 |
5.2.2 加强施工现场协调 |
5.2.3 完善施工信息平台 |
5.2.4 完善车站可视系统 |
5.2.5 优化调车天窗设置 |
5.3 优化知识培训 |
5.3.1 培训优化车务专业管理知识 |
5.3.2 培训优化施工计划管理知识 |
5.3.3 培训优化天窗综合利用知识 |
5.3.4 培训优化施工实施工艺知识 |
5.3.5 培训优化施工正点组织知识 |
5.3.6 培训优化动车天窗计划知识 |
5.3.7 培训优化计划文字表述知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火力发电厂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绿色建筑技术与工业建筑相关理论概述 |
2.1 绿色建筑技术概述 |
2.1.1 绿色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
2.1.2 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 |
2.1.3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设计策略框架 |
2.2 与工业建筑相关的物理环境要素 |
2.2.1 室内热环境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2.2.2 天然采光 |
2.2.3 风环境 |
2.2.4 声环境与降噪隔振 |
2.3 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与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
2.3.1 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
2.3.2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力发电厂及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调研 |
3.1 火力发电厂厂区与建筑概况 |
3.1.1 厂区环境与空间特点 |
3.1.2 厂房类型与厂房物理环境特点 |
3.2 火力发电厂厂区及建筑现状调研 |
3.2.1 厂区现状调研 |
3.2.2 主厂房建筑现状调研 |
3.3 传统火电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 |
3.3.1 建筑能耗大 |
3.3.2 运营管理不规范 |
3.3.3 绿色建筑技术设计应用缺乏适宜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力发电厂的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研究 |
4.1 火力发电厂厂区规划布局与环境设计绿色技术策略 |
4.1.1 火力发电厂厂区规划布局设计策略 |
4.1.2 火力发电厂厂区环境设计策略 |
4.2 主厂房建筑热环境控制策略 |
4.2.1 主厂房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
4.2.2 自然能源利用策略 |
4.2.3 工艺余热的回收与利用 |
4.3 主厂房建筑光环境控制策略 |
4.3.1 天然采光控制 |
4.3.2 绿色照明辅助 |
4.4 主厂房建筑声环境控制策略 |
4.5 其它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运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火力发电厂工程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
5.1 华能莱芜电厂百万机组扩建工程方案设计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理念 |
5.1.3 规划布局 |
5.1.4 主厂房建筑设计 |
5.1.5 建筑技术与节能设计 |
5.2 华能莱芜电厂厂区布局及主厂房建筑物理环境模拟分析 |
5.2.1 规划布局分析 |
5.2.2 主厂房热环境控制 |
5.2.3 主厂房采光控制 |
5.2.4 主厂房声噪声控制 |
5.3 基于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中棉集团所属(山东)物流园信息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棉花物流现状分析 |
1.1.1 发达国家棉花物流发展现状 |
1.1.2 中国棉花物流发展现状 |
1.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
1.2.1 项目建设背景 |
1.2.2 项目建设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管理信息系统 |
2.2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
2.3 数据处理技术 |
2.4 信息系统开发基本思想 |
2.5 系统分析 |
2.6 系统开发原则 |
2.6.1 面向用户原则 |
2.6.2 系统结构设计原则 |
2.7 系统设计 |
2.7.1 系统设计原则 |
2.7.2 功能结构图设计 |
2.7.3 功能模块结构图设计 |
2.7.4 流程图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物流园现状分析 |
3.1 组织架构与职责 |
3.2 基本业务 |
3.2.1 仓储业务 |
3.2.2 货代/配送业务 |
3.2.3 贸易业务 |
3.2.4 行政办公 |
3.2.5 其他 |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物流园信息平台方案设计 |
4.1 基本功能需求分析 |
4.1.1 棉花仓储管理 |
4.1.2 棉花货代/配送管理 |
4.1.3 棉花交易管理 |
4.2 总体规划 |
4.2.1 总体目标 |
4.2.2 近期目标 |
4.2.3 建设原则 |
4.2.4 设计与组织实施的重要关系处理 |
4.3 功能设计 |
4.3.1 面向社会的功能设计 |
4.3.2 面向物流园的功能设计 |
4.3.3 面向集团的功能设计 |
4.4 硬件体系建设 |
4.4.1 硬件部署清单 |
4.4.2 网络系统 |
4.4.3 综合布线 |
4.4.4 机房改造 |
4.5 系统保障体系 |
4.5.1 安全保障体系 |
4.5.2 数据网络安全 |
4.5.3 安全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 |
4.5.4 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 |
4.5.5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 |
5.1 社会效益 |
5.2 经济效益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鞍山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格局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以遗产区域和整体保护理论为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2.2 系统整理鞍山工业遗产的资料为未来的继续研究奠定基础 |
1.2.3 为鞍山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
1.2.4 推动鞍山城市工业景观的营建和精神文化的传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实践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实践及发展趋势 |
1.3.3 鞍山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4.1 历史考察法 |
1.4.2 实证结合法 |
1.4.3 整体研究法 |
1.4.4 价值因子评价法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鞍山工业发展历史概况 |
2.1 古代鞍山地区冶铁业的发展历史 |
2.2 近代(20世纪初-1945年)鞍山工业的发展历史 |
2.2.1 清末民初(20世纪初-1931年)鞍山工业的发展历史 |
2.2.2 日伪殖民时期(1931-1945年)鞍山工业的发展历史 |
2.2.3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短暂统治时期(1945-1948年)鞍山工业的发展历史 |
2.3 现代(1948年-现在)鞍山工业的发展历史 |
2.3.1 解放后和建国前期(1948-1976年)鞍山工业的发展历史 |
2.3.2 改革开放后新时期(1978年-现在)鞍山工业的发展历史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鞍山工业遗产的现状分析 |
3.1 鞍山工业遗产的形成因素分析 |
3.1.1 技术设备的革新 |
3.1.2 自然资源的枯竭 |
3.1.3 产业结构的调整 |
3.1.4 城市的不断扩张发展 |
3.1.5 历史的遗留 |
3.2 鞍山工业遗产的统计及概况 |
3.2.1 鞍山工业遗产的调查和登录标准 |
3.2.2 鞍山工业遗产的初步统计 |
3.2.3 鞍山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 |
3.3 鞍山工业遗产的现状特征 |
3.3.1 绝大多数始建于日本殖民时期和建国初期 |
3.3.2 工业生产类和非工业生产类建构筑物各占一半 |
3.3.3 均属于重工业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建构筑物 |
3.3.4 现存状况较为散乱杂 |
3.4 鞍山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1 主要沿铁路两侧和城市南部的矿山带分布 |
3.4.2 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心两片一带”的特征 |
3.5 鞍山工业遗产面临的问题及存在的矛盾 |
3.5.1 保护意识落后 |
3.5.2 建设与管理不顺 |
3.5.3 建设资金短缺 |
3.5.4 保护利用模式单一 |
3.5.5 公众参与缺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鞍山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与分级 |
4.1 鞍山工业遗产价值构成与评价方法 |
4.1.1 价值因子的选定原则 |
4.1.2 价值构成及评判标准 |
4.1.3 评价方法 |
4.2 鞍山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 |
4.2.1 鞍山工业遗产的绝对价值 |
4.2.2 鞍山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价值 |
4.3 鞍山工业遗产的分级 |
4.3.1 分级标准及对应的保护再利用方法 |
4.3.2 不同片区工业遗产的分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鞍山工业遗产“区域——城市——片区”的整体保护格局的构建 |
5.1 遗产区域视角下鞍山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 |
5.1.1 东北地区鞍山工业遗产整体定位及保护 |
5.1.2 中东铁路沿线区域鞍山工业遗产整体定位及保护 |
5.1.3 沈阳经济区内鞍山工业遗产整体定位及保护 |
5.2 鞍山城市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 |
5.2.1 制定鞍山城市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目标 |
5.2.2 保障鞍山城市工业遗产的原真性与完整性 |
5.2.3 打造鞍山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线路 |
5.2.4 鞍山城市总体规划与工业遗产整体保护的有效结合 |
5.3 不同片区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 |
5.3.1 鞍钢厂区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 |
5.3.2 主城区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 |
5.3.3 市区北部片区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 |
5.3.4 市区南部片区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 |
5.3.5 海城和岫岩地区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鞍山工业遗产的整体再利用 |
6.1 延续原有的使用功能 |
6.1.1 原址原样的利用 |
6.1.2 移入博物馆和展览馆 |
6.2 开发矿山地质公园 |
6.2.1 鞍山矿山地质公园的发展条件分析 |
6.2.2 大孤山矿山地质公园的规划建设 |
6.3 塑造城市工业景观风貌 |
6.3.1 鞍山城市景观风貌的现状问题 |
6.3.2 鞍山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分析 |
6.3.3 工业文化广场和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 |
6.4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 |
6.4.1 鞍钢厂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条件分析 |
6.4.2 鞍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
6.5 营建工业特色的市政设施 |
6.5.1 国内一些城镇和景区的借鉴 |
6.5.2 鞍山城市工业化市政设施的设计 |
6.6 传承城市工业精神和文化 |
6.6.1 弘扬城市工业精神 |
6.6.2 传承城市工业文化 |
6.7 其他再利用方式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2.1 从遗产区域角度探讨鞍山与周边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关系的问题 |
7.2.2 通过构建整体保护格局来研究鞍山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再利用 1 |
7.2.3 通过动态的规划建设来营造鞍山的城市工业景观文化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
2.1.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
2.1.3 国内外理论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涵义 |
2.2.1 城市化涵义及相关概念 |
2.2.2 城乡统筹概念的界定 |
2.3 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 |
2.3.1 城乡联系理论 |
2.3.2 城市化相关理论 |
2.4 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1 新型城市化的特征 |
2.4.2 新型城市化理论分析框架 |
2.4.3 新型城市化评价体系 |
3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
3.1 城市化机制的理论基础 |
3.1.1 城市化动力机制述评 |
3.1.2 城市化机制理论 |
3.1.3 城市化的主要机制 |
3.2 传统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 |
3.2.1 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城市偏向 |
3.2.2 传统城市化的发展机制 |
3.2.3 传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
3.3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
3.3.1 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3.3.2 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
3.4 构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新机制 |
3.4.1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 |
3.4.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市场行为博弈 |
3.4.3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模式 |
4 国外城市化道路选择与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启示 |
4.1 英、美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
4.1.1 英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4.1.2 美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4.2 日、韩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
4.2.1 日本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4.2.2 韩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4.3 印度、巴西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
4.3.1 印度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4.3.2 巴西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4.4 国外城市化发展道路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
4.4.1 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的经验 |
4.4.2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经验 |
4.4.3 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
5 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反思及新型城市化实践命题的提出 |
5.1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城乡关系演变 |
5.1.1 1949—1978 年的城乡关系演变及城市化进程 |
5.1.2 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城乡关系演变与城市化发展 |
5.1.3 2001年至今: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阶段 |
5.2 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下的城乡失衡 |
5.2.1 中国传统城市化特点 |
5.2.2 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乡关系的背离 |
5.3 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新型城市化实践命题的提出 |
5.3.1 中国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
5.3.2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发展方向 |
5.3.3 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逻辑起点 |
6 建国以来成都城市化的历史演变与回顾 |
6.1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与演进 |
6.1.1 1950—1980:整合聚集阶段 |
6.1.2 1981—2001:加速聚集发展阶段 |
6.1.3 2002年至今:统筹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
6.2 城镇主体功能分工的发展与演进 |
6.2.1 区域产业主体功能分工的演变 |
6.2.2 区域空间主体功能分区的演变 |
6.3 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与演进 |
6.3.1 1954—1960:快速提升阶段 |
6.3.2 1961—1976:持续下降阶段 |
6.3.3 1977—2002:持续稳步发展阶段 |
6.3.4 2003年至今:统筹推进阶段 |
6.4 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的发展与演进 |
6.4.1 1949—1978:城乡产业二元分割阶段 |
6.4.2 1979—2001:城乡产业关系调整阶段 |
6.4.3 2002年至今:城乡产业统筹发展阶段 |
6.5 城市化进程中政策的发展与演进 |
7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 |
7.1 统筹城乡发展中成都城市化模式的生成背景 |
7.1.1 外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 |
7.1.2 内因—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转型的双重作用 |
7.2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轨迹和阶段性特征 |
7.2.1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
7.2.2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7.3 成都市新型城市化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 |
7.3.1 路径选择 |
7.3.2 规划引导 |
7.3.3 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 |
7.4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效果评价 |
7.4.1 评价方法 |
7.4.2 评价结果与结论 |
7.5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7.5.1 基本经验 |
7.5.2 几点启示 |
8 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
8.1 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与现实差距 |
8.1.1 规划体系建设水平仍需提升 |
8.1.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需加快 |
8.1.3 产业互动发展机制仍需创新 |
8.1.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需推动 |
8.1.5 城乡财政体制改革仍需深化 |
8.1.6 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仍需加大 |
8.1.7 城乡劳动就业体系仍需完善 |
8.1.8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健全 |
8.1.9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需重视 |
8.1.10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仍需加强 |
8.2 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措施 |
8.2.1 基本思路 |
8.2.2 对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成都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 |
1.3 研究工作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与目标 |
1.3.2 研究原则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4.1 大都市区 |
1.4.2 城市轨道交通 |
1.4.3 整合 |
第2章 国内外铁路与城市交通整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2.1 国内铁路参与城市交通运输的现状 |
2.2 国外铁路参与城市交通运输的现状 |
2.3 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优势与发展趋势 |
2.4 运输现状的启示 |
第3章 系统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系统整合的含义 |
3.1.1 系统的含义及其属性 |
3.1.2 整合的含义 |
3.2 整合的原则、方法和流程 |
3.2.1 整合的原则和方法 |
3.2.2 整合流程分析 |
3.3 系统整合的数学描述 |
3.3.1 整合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3.3.2 系统整合的能量描述 |
3.4 整合过程中的站点吸引范围 |
3.4.1 一级吸引范围的确定 |
3.4.2 二级吸引范围的确定 |
3.4.3 三级吸引范围的确定 |
3.5 市郊铁路的接驳 |
3.5.1 一级吸引范围的衔接 |
3.5.2 二级吸引范围的衔接 |
3.5.3 三级吸引范围的衔接 |
第4章 成都铁路枢纽参与大都市区交通运输系统的整合规划 |
4.1 定位分析 |
4.1.1 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4.2 成都铁路枢纽参与大都市区交通运输的线网规划 |
4.2.1 线网规划的总体原则 |
4.2.2 本研究中线网规划的方法 |
4.2.3 线网规划背景 |
4.3 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 |
4.3.1 协调的意义 |
4.3.2 理论指导 |
4.3.3 协调的基本原则 |
4.3.4 设计城市铁路大型换乘中心 |
4.3.5 与常规公交的协调 |
4.3.6 在铁路车站的协调 |
4.3.7 运营管理的协调 |
4.4 客运组织与技术装备选型 |
4.4.1 客运组织方案设想 |
4.4.2 技术装备选型 |
4.4.3 主要技术依据 |
4.5 市场营销分析 |
4.5.1 树立市场营销观念 |
4.5.2 建立健全营销组织 |
4.5.3 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和策略 |
4.6 实施方案 |
4.6.1 近期实施方案 |
4.6.2 中期实施方案 |
4.6.3 远期实施方案 |
4.6.4 远景展望 |
第5章 管理体制与配套政策 |
5.1 管理体制 |
5.1.1 管理体制模式分析 |
5.1.2 推荐管理体制 |
5.2 宏观政策环境的营造 |
5.2.1 土地政策 |
5.2.2 筹资政策 |
5.2.3 自主经营政策 |
5.2.4 其它宏观政策 |
第6章 整合规划的评价 |
6.1 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价 |
6.1.1 对成都市大都市区综合运输系统的作用 |
6.1.2 社会经济评价 |
6.1.3 环境评价 |
6.2 对成都局铁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影响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港城关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日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引言 |
1.1选题缘起 |
1.2.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区位功能的提升 |
1.2.2、港口发展推动港城互动的加强 |
1.2.3、港城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
1.2.4、日照港城关系互动阶段性特征明显 |
1.2.5、日照港城关系与空间结构研究的迫切性 |
1.2、研究动态 |
1.2.1、港城关系理论及其研究 |
1.2.2、港城空间结构研究 |
1.3、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研究框架 |
1.3.2、研究方法 |
1.4.技术路线 |
第2章港口的发展 |
2.1、港口运输的特征 |
2.1.1、港口的类型及特征 |
2.1.2、港口发展的趋势 |
2.2、影响港口发展的因素 |
2.2.1、港口地理位置 |
2.2.2、港口的硬件设施 |
2.2.3、腹地与经济特征 |
2.2.4、集疏运条件 |
2.2.5、港口软环境 |
2.3、中国港口发展的格局 |
2.3.1、港口发展潜力巨大 |
2.3.2、港口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 |
2.3.3、港口的竞合趋势加快 |
2.4、小结 |
第3章 港城关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3.1、港城关系演变的基本特征 |
3.1.1、港城发展的外部性 |
3.1.2、港城发展的向港性 |
3.1.3、港城互动的阶段性特征 |
3.1.4、港城关系的模式 |
3.2、港城经济的影响 |
3.2.1、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 |
3.2.2、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
3.2.3、港口工业布局的影响 |
3.3、集疏运交通发展的影响 |
3.3.1、集疏运方式的差异 |
3.3.2、集疏运技术的发展 |
3.4、港城空间区位关系的影响 |
3.4.1、港城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 |
3.4.2、国外港城空间发展模式 |
3.4.3、空间结构演化的动态特征 |
3.4.4、港口层级化的影响 |
3.5、小结 |
第4章 日照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及与港城关系的协调 |
4.1、日照港城关系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
4.1.1、专业港阶段 |
4.1.2、散货港初建阶段 |
4.1.3、散货港发展滞后阶段 |
4.1.4、散货港发展阶段 |
4.1.5、演变图示 |
4.2、日照港城关系的评价 |
4.2.1、港城经济及管理模式的制约 |
4.2.2、交通优势降低港口腹地缩小 |
4.2.3、周边港口袭夺,集装箱发展滞后 |
4.2.4、港口用地两重性的矛盾 |
4.2.5、港口服务环境有待优化 |
4.3、日照城市空间结构与港城关系的协调 |
4.3.1、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与港口腹地的关系 |
4.3.2、集疏运网络的优化 |
4.3.3、城市产业发展与港口开发的衔接 |
4.3.4、加强港口软环境建设 |
4.3.5、空间结构的优化与协调 |
4.4、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不足 |
5.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
1.1.1 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 |
1.1.1.1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发展 |
1.1.1.2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环境问题 |
1.1.1.3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趋势发展 |
1.1.2 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城市发展状况 |
1.1.2.1 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
1.1.2.1.1 上海的经济发展 |
1.1.2.1.2 上海的产业结构 |
1.1.2.1.3 上海近年来的发展形势 |
1.1.2.2 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人口压力 |
1.1.2.2.1 社会矛盾 |
1.1.2.2.2 人口压力 |
1.1.2.3 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困境 |
1.1.2.3.1 资源与能源方面 |
1.1.2.3.2 环境污染方面 |
1.1.2.4 快速发展下的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 |
1.1.2.5 全球化压力下全球城市的竞争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主要框架与内容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城市理论综述 |
2.1 理论研究 |
2.1.1 国际大都市 |
2.1.2 世界城市 |
2.1.3 全球城市 |
2.1.4 全球化理论 |
2.1.5 其它相关理论研究 |
2.2 全球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解释 |
2.2.1 经济发展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3 区域发展理论 |
2.3 全球城市社会发展的理论解释 |
2.4 全球城市文化发展的理论解释 |
2.5 全球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解释 |
2.5.1 经济地理理论和城市发展理论 |
2.5.2 全球城市的空间等级体系 |
2.5.2.1 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 |
2.5.2.2 城市间的空间扩散 |
2.5.2.3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等级体系 |
2.5.3 全球城市空间发展 |
2.5.3.1 基本认识 |
2.5.3.2 全球化时代城市空间的变化仍有某种不确定性 |
2.5.3.3 大都市全球化理论的解释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实践经验 |
3.1 伦敦城市发展和规划经验 |
3.1.1 城市地域范围的界定 |
3.1.2 城市职能的演变 |
3.1.3 人口和就业的变化 |
3.1.4 城市空间发展 |
3.1.5 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的结构框架 |
3.1.5.1 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的主要议题 |
3.1.5.2 主题策略 |
3.1.5.3 横贯策略 |
3.1.5.4 次区域策略 |
3.1.5.5 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的专题研究 |
3.2 东京城市发展和规划经验 |
3.2.1 城市地域范围的界定 |
3.2.2 城市职能的演变 |
3.2.3 战后经济发展及其产业结构演变 |
3.2.4 人口和就业的变化 |
3.2.5 城市空间发展 |
3.3 纽约城市发展和规划经验 |
3.3.1 城市地域范围的界定 |
3.3.2 城市职能的演变 |
3.3.3 人口与就业 |
3.3.4 城市空间发展 |
3.4 全球城市形成与基本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与核心目标 |
4.1 对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 |
4.1.1 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向 |
4.1.2 城市发展战略的特征 |
4.1.3 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 |
4.1.4 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 |
4.2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全球城市 |
4.2.1 全球城市的层次与分类 |
4.2.1.1 全球城市的层次 |
4.2.1.2 全球城市的分类 |
4.2.2 全球城市的发展阶段 |
4.2.2.1 工业化阶段 |
4.2.2.2 现代化阶段 |
4.2.2.3 国际化阶段 |
4.2.2.4 信息化时代的全球城市特点 |
4.2.3 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城市发展与演变 |
4.2.4 上海城市发展与目标城市的比较 |
4.2.5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发展定位 |
4.3 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提升国际竞争力 |
4.3.1 上海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战略环境 |
4.3.1.1 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
4.3.1.2 国内经济:日益加大的竞争压力 |
4.3.1.3 上海经济:内在日益迫切的要求 |
4.3.2 上海从综合竞争力到国际竞争力的转变 |
4.3.3 上海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特征 |
4.3.4 上海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思路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目标选择 |
5.1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目标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影响因素一:产业发展 |
5.1.1.1 全球城市产业结构特征与主要功能 |
5.1.1.2 上海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分析 |
5.1.1.3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
5.1.1.4 上海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5.1.2 影响因素二:区域发展 |
5.1.2.1 全球城市区域—城市竞争的空间要素 |
5.1.2.2 区域竞合与空间协调——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
5.1.2.3 中国城市——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
5.1.2.4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发展状况 |
5.1.2.5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目标和空间协调策略 |
5.1.3 影响因素三:生态发展 |
5.1.4 影响因素四:社会发展 |
5.2 城市空间理论与全球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
5.2.1 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
5.2.1.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5.2.1.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 |
5.2.1.3 城市空间发展基本理论 |
5.2.1.4 新经济时代产业与信息化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 |
5.2.2 全球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特征 |
5.2.2.1 全球城市空间结构 |
5.2.2.2 全球城市布局形态 |
5.3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目标分析 |
5.3.1 十年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回顾 |
5.3.2 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内在特征 |
5.3.2.1 城市人口规模分析 |
5.3.3.2 城市人口密度分析 |
5.3.2.3 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分析 |
5.3.2.4 城市建设用地与GDP比较分析 |
5.3.2.5 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分析 |
5.3.3 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外在特征 |
5.3.3.1 功能结构 |
5.3.3.2 布局形态 |
5.4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目标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6.1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实施策略的原则 |
6.2 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
6.2.1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 |
6.2.2 区域城镇空间的一体化 |
6.2.3 区域产业结构的空间协调 |
6.2.4 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 |
6.2.5 生态环境的空间协调 |
6.2.6 信息要素的空间共享与机制保障 |
6.3 上海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
6.3.1 主要问题 |
6.3.2 思路与原则 |
6.3.3 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
6.3.3.1 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策略 |
6.3.3.2 市域空间布局发展模式选择 |
6.3.3.3 城镇整体空间结构 |
6.3.3.4 城镇产业空间布局 |
6.3.3.5 市域综合交通走廊 |
6.4 上海中心城空间发展策略 |
6.4.1 主要问题 |
6.4.2 原则 |
6.4.3 中心城空间发展策略 |
6.4.3.1 功能结构 |
6.4.3.2 空间形态 |
6.4.3.3 用地布局 |
6.4.3.4 中心城建设规模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一、学科属性与研究范畴 |
二、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与方法 |
四、相关的学术研究及其进展 |
五、研究中的问题与本文的章节结构 |
第二章 城市空间发育的地理基础和社会经济背景 |
第一节 城市空间发育的地理基础及其区域空间权衡 |
一、城市空间发育的地理基础 |
二、在区域空间权衡中的历史地位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城市近代化发展的时段特征 |
一、晚清时期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1840—1911) |
二、民国时期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1912—1949) |
第三节 近代城市工业发展的进程及其特征 |
一、近代工业发展的时段特征 |
二、“工业—手工业”的二元产业结构特征 |
三、工业化初期区域产业格局的演变 |
第四节 “西安府”到“西安市”——近代西安城市沿革 |
一、今城与今名的由来 |
二、“市”行政建置的形成及其演变 |
三、行政界域范围与城市界域变迁 |
四、近代经历的战争破坏与城市建设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地域交通结构及其演变 |
第一节 城市地域交通格局及其空间界定 |
一、城市地域交通格局及其约束条件 |
二、城市地域交通结构发育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
三、城市地域空间的界定 |
四、城市地域近郊村镇体系 |
五、城市地域交通时空及其村镇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城市地域交通结构特征 |
一、府城外部码头的交通功能 |
二、城市地域交通功能结构及其演变 |
三、城市外部码头与主要集镇的分布及其功能作用 |
四、城市地域交通运输及其空间特征 |
第三节 城市地域交通结构的演变及其成因 |
一、近代初期城市地域交通结构特征(1840—1934) |
二、近代后期城市地域交通结构演变(1935—1949)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萌动发展 |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功能要素及其变化 |
一、城市空间功能要素的基本构成 |
二、清末“新政”以后新的城市功能构成单元及城市空间的功能置换 |
三、城市近代手工业及其空间功能要素 |
第二节 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及其军事防御特征 |
一、城市空间格局及其防御特征 |
二、满城内部的空间防御特征 |
三、官府衙署及其拱卫满城的布局特征 |
第三节 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商业分布特征 |
一、晚清时期西安城市商业功能及其影响范围 |
二、晚清西安城市商业空间分化特征 |
三、西安城市商业中心问题的探讨 |
第四节 城市内部文化空间特征及其演变 |
一、城市文化中心的功能地位及其空间要素的演变 |
二、城市内部崇祀文化的农业社会特征 |
三、城市内部祠祀的空间分布 |
四、西方教会的传入、影响及其空间分布 |
五、新式教育的普及及其空间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发展 |
第一节 设市管理与城郭格局的转型 |
一、西安历次设市及其市区范围 |
二、城市行政划区管理与空间功能分区 |
三、民国时期城市人口规模状况 |
四、城郭格局与城市道路交通空间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城市内部功能要素及城市公共生活中心的功能 |
一、北洋政府时期城市内部功能结构要素及其演变 |
二、南京政府时期城市内部功能结构要素的变化 |
三、城市公共生活中心的功能 |
第三节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
一、近代西安商业空间类型及其分布 |
二、城市商业消费特征 |
三、城市商业的空间格局及商业中心的位移 |
四、新的商业中心的交通空间导向性 |
五、民国时期西安商业空间形态及其结构特征 |
第四节 城市内部工业布局及其演变 |
一、城市传统手工业布局的发展及其演变 |
二、近代工业布局的发展及其演变 |
第五节 城市新区的发展及其与功能的整合 |
一、城市内部残破区的开发 |
二、城市外围新市区的拓展及其分布 |
三、城市旧区功能结构的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郊居住空间结构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 |
第一节 居住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空间演变 |
一、从两县分治到统一管理 |
二、从坊巷到街巷的演变 |
三、保甲制度下的基层居住社会空间组织及其管理功能 |
四、城市内部人口及其空间分布 |
第二节 城市地域城、郊居住社会结构及其空间特征 |
一、居住空间组织职能及其结构的分化特征 |
二、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乡居住空间结构特征 |
三、城、乡居住空间单元及其演化 |
第三节 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及其演变 |
一、居住分异的影响要素 |
二、晚清时期西安城市居住空间的民族分异特征 |
三、民国时期西安城市居住分异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特征及其成因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特征 |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表征 |
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过程 |
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作用 |
第二节 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一、城市地域结构特征 |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成因分析 |
一、地理空间因素 |
二、社会政治因素 |
三、交通技术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近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及其影响 |
第一节 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
一、近代城市规划实践 |
二、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
三、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对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 |
一、《西京规划》功能分区思想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
二、《西京城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的启发 |
三、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实践及其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对西安城市建设及历史地理学应用研究价值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日本铁路线区集中型设备监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石长铁路施工计划管理及优化研究[D]. 李育家.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2]火力发电厂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研究[D]. 朱明.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3]中棉集团所属(山东)物流园信息平台建设研究[D]. 王树来. 河北科技大学, 2015(03)
- [4]鞍山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格局构建研究[D]. 徐浩铭. 沈阳建筑大学, 2015(10)
- [5]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D]. 刘嘉汉.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6]成都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规划研究[D]. 徐威.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
- [7]港城关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以日照为例[D]. 丁仕堂. 同济大学, 2008(07)
- [8]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 徐毅松. 同济大学, 2006(02)
- [9]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 任云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05(11)
- [10]日本铁路线区集中型设备监视系统[J]. 林欣.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