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冀中南主要西瓜病毒病症状类型与病毒种类(论文文献综述)
贾娜[1](2020)在《冀中南葡萄害虫趋色趋光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葡萄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树,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近年害虫有加重趋势。葡萄害虫长期依靠化学防治,直接威胁到食品、环境安全及人身健康。粘虫板和诱虫灯作为害虫防治的物理手段,因其防治成本低、安全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粘虫板和诱虫灯对害虫及天敌的选择性较弱,不利于天敌的保护。本研究采用粘虫板和灯光诱集的方法,对葡萄园昆虫进行了调查和监测,明确了优势害虫种类以及其最佳防控时期,优化了粘虫板和杀虫灯对葡萄害虫的诱杀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在鲜食和酿酒葡萄园区悬挂粘虫板,累计两年数据共诱集到昆虫7目31科43种,明确了主要害虫是烟蓟马和桃蚜,主要天敌是异色瓢虫、龟纹瓢虫、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同时对主要害虫进行了种群动态监测。在整个生长季节,共出现两次发生高峰。烟蓟马的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桃蚜的发生高期为5月初至5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两种害虫在鲜食和酿酒葡萄园区分别表现出一致的变化。建议在两次高峰期前7d悬挂色板诱集,可根据当地预测预报结果对悬挂时间进行调整。2、8种颜色粘虫板对昆虫的诱集试验表明,蓟马对蓝板、紫板和白板的趋性显着,蚜虫和叶蝉对黄板的趋性强,但黄板和蓝板对天敌昆虫的杀伤较大。黄板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诱杀效果明显,占诱集天敌总量的50.1%;蓝板对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的诱杀严重,诱集到的食蚜蝇数量占天敌昆虫总量的75.8%。3、从7种黄蓝组合板中筛选出组合板V(即为5cm×5cm的小方格),其对葡萄害虫诱集效果较好。两年的数据均表明组合板V诱集到的蚜虫和叶蝉的数量与黄板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能够替代黄板;而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诱集效果显着低于黄板,诱集量比黄板的数量少44.3%。2019年的数据表明,组合板V诱集到的蓟马数量与蓝板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能够替代蓝板。2020年的数据表明,组合板V诱集到的蓟马数量与蓝板存在显着性差异,是蓝板诱集数量的61.7%;而对黑带食蚜蝇和大灰食蚜蝇的诱集效果显着低于蓝板,诱集量比蓝板的数量少70.8%。根据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建议组合板V悬挂时间为4月底至6月下旬,8月初至9月下旬。4、通过在鲜食和酿酒葡萄区悬挂频振式杀虫灯,累计两年数据共诱集到趋光昆虫7目33科61种。2019年在鲜食和酿酒葡萄园区诱集到的金龟子(铜绿丽金龟、福婆鳃金龟、黑绒鳃金龟)数量分别为4062头和3686头,占诱集总量的45.7%和44.9%;2020年诱集到的数量分别为4300头和4081头,占比为43.6%和41.6%,明确了金龟子是葡萄园内的主要趋光害虫类群,盛发期是6月中旬至7月下旬。5、根据金龟子和天敌昆虫夜间活动节律,建立了 21:00-22:00关灯1h的灯诱模式。该时段诱集到的天敌数量较多而金龟子数量较少,在鲜食葡萄灯控区诱集到的天敌数量占夜间天敌总量的39.4%,金龟子占夜间诱集金龟总量的16.8%;酿酒葡萄灯控区占比为27.6%和8.7%。验证性试验表明,杀虫灯在关灯1h模式和正常开灯模式下诱集到的金龟子数量不存在显着差异;但诱集到的天敌数量在鲜食和酿酒葡萄灯控区分别减少27.8%和21.4%,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该灯诱模式既能达到对害虫的诱集效果,又能减少对天敌的影响,优化了灯光精准诱杀技术。
郝明贤[2](2020)在《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山区,耕地面积总量少、地块小、不集中,不平整,坡地面积占86%。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林州市建立37个农业园区,11个设施蔬菜种植园区。为全面了解林州市设施蔬菜现状,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对林州市11个蔬菜种植园区及4个蔬菜种植大户进行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调研,发现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林州市坡地面积大,不利于集约化生产;设施规模不均衡,基础设施结构滞后;蔬菜品种单一,以种植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常见蔬菜为主,缺少林州市特色蔬菜品种;蔬菜产品营销方式陈旧,品牌意识缺乏;以人工徒手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推广技术服务落后;病虫害防治形式单一,肥水管理不科学。2改进措施和发展对策。根据山坡地区的特点进行集约化蔬菜种植;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基础设施;结合设施保温、采光、市场需求,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形成林州特色菜;运用“互联网+”营销体系,拓宽营销渠道,提高品牌意识;减少用工,积极支持农户购买农机,提高机械化水平;通过招聘蔬菜专业相关的大学生,扩充农技人员,对农民及园区管理者进行“充电”,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宣传病虫害防治知识,以预防为主,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灌水方式采用滴灌,减少地表水蒸发,降低棚内相对湿度;引进设有电子器及电磁阀的滴灌和施肥系统,根据蔬菜需肥量和利用率进行配方施肥。本研究结合林州实际情况,分析了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相应对策,对进一步增强全市设施蔬菜生产活力,保障林州市设施蔬菜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史京京[3](2019)在《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河北省鲜食型甘薯效益普遍提高,极大地带动了甘薯种植户积极性,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下,河北省甘薯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时间较短,在利益联结机制、科技带动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使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更好的服务于甘薯产业,甘薯产业组织模式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本文立足于河北省,以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为研究背景,以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中的产业组织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总结出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特征,为对策提供相应的相应的理论依据。论文根据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现状,对产业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和优劣势分析,并从农户角度分析影响农户选择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影响因素,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发现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产业组织模式主体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科技带动力弱、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品牌标准不明确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强五方面问题,并从人才、科技、利益联结机制、品牌体系建设和政府政策五方面提出完善产业组织模式的对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活力;加强企业科研技术投资,增强产业组织模式带动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模式运行效率;健全品牌服务体系,增强品牌带动力和发挥政府职能,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本文创新点:以产业组织模式为视角研究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通过对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结合实际调查出的三种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案例,具有针对性的对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参与主体、地区分布、利益联结机制和辐射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和优劣势分析,研究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从农户视角分析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影响农户参与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的因素,从农户角度对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优劣势,为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贾晓辉[4](2019)在《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梨(Pyrus spp.)是世界上主要果树之一,黄冠梨作为主栽和主要贮藏品种在梨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自2016年,在河北肃宁、深州、辛集等地贮藏期的黄冠梨中开始零星发现一种新病害,2018年,该未知病害发生率高达10%,有的甚至达到20%,给梨贮藏企业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作为一种新病害,其病原、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机理均尚未见报道,导致无法提出针对于生产的新病害防控技术规程。因此,本文以阿太菌果腐病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开展了病害发生情况调查、病原菌种类鉴定、病原菌生物学、病原菌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病原菌与寄主的互作机制、种质资源对病原菌的抗性评价以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研究证实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为世界范围的一种新病害,其致病菌为Athelia bombacina。阿太菌果腐病的主要症状特点为发病初期,果面形成浅褐色圆形小斑点,可呈多点分布。后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规则性病变且病部伴有凹陷。切开病部果皮,可见病部果肉形成明显空腔,病部果肉与周围健康果肉不易分离,后期多个病斑融合为一体,整个果实表面布满白色菌丝,可闻到浓厚的菇香味。有时可见大量子实层体分布在病部果实,最终导致果实塌陷皱缩,高湿条件下病斑可快速扩展造成整个果实腐烂。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以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综合认为,引起黄冠梨贮藏期病害的病原菌为A.bombacina,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亚纲,阿太菌目,阿太菌属,这是世界范围首次报道该病原菌可引起采后果实病害。A.bombacina除可侵染梨外,还可侵染苹果、草莓、樱桃、油桃、桃、杏和枣等,但不侵染蓝莓、葡萄、橙子和猕猴桃等,对山楂、桔子和柚子的侵染能力较弱,且对桔子和柚子的侵染仅限于果皮,不深入到果肉组织中,A.bombacina对不同梨、苹果品种的侵染能力差别较大。2.系统研究了A.bombacina的生物学。A.bombacina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PDA,最佳生长温度为25℃,最佳pH为7,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谷氨酸,暗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4℃,10 min;担孢子最佳萌发温度为20℃,最佳pH为6,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明显,担孢子致死温度为52℃,10 min。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孢子生成量研究,该菌的孢子产生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配方为燕麦15g、琼脂15 g、葡萄糖10 g、甘氨酸2 g、CaCO30.5 g、NaCL2 g、水1000mL,调pH为6。将A.bombacina接种至上述培养基中,保持培养环境湿度为95%以上,避光培养3-5 d后,将培养温度调至5℃,培养2–3d后,重新将培养温度调至20–25℃,并进行光照培养3–5 d,即能产生大量形态一致、成熟度一致的担孢子,担孢子的有效诱导为后期发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3.首次对A.bombacina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高质量的真菌基因组精细图谱,并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优化了A.bombacina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为1.5%的溶壁酶酶解时间2.0 h,并获得与原始菌株具有同等致病力的单核化菌株,其杂合率约为0.00%,属于简单基因组,达到后续基因组精细图构建的样品评估要求。对A.bombacina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高质量的真菌基因组精细图谱,得到15个Scaffolds和15个Contig,总长度为27 661 196 bp,GC含量为48.91%,N50长度为2 943 476bp,N90长度为1 878 669bp,最长片段为3 843 316 bp。A.bombacina ABD-3菌株的基因序列被KOG成功注释基因为4 879个,被GO数据库成功注释蛋白2 807个,被KEGG数据库成功注释的蛋白为3 116个,被NR数据库成功注释的蛋白有8 974个,其中与Moniliophthora roreri(小皮伞菌)相关性最高。被CAZyme数据库成功注释的蛋白共有501个,且GHs蛋白家族的基因数目所占比率最高,为45.91%,其中,GH16、GH18、GH5以及GH43等4个基因家族在GHs中所占比率较高。被PHI数据库注释得到基因数为2 379个,对排名前20的基因进行分析,其功能主要包括β-1,3葡聚糖合成酶、蛋白激酶、ABC转运蛋白、脂肪酸合成酶、转录因子、假定组氨酸传感器激酶、几丁质合成酶以及驱动蛋白等8种,其中,以ABC转运蛋白最多。信号肽、跨膜蛋白及分泌蛋白预测结果表明,A.bombacina中包含909个信号肽、1 658个跨膜蛋白以及622个分泌蛋白。对该基因组与其他担子菌担子菌(Pleurotus ostreatus、Gymnopus luxurians)、子囊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等3个参考物种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A.bombacina ABD-3菌株参与家族聚类的基因为8 429个,基因家族总计为6 502个,其中,特有的基因家族为310个。A.bombacina与G.luxurians(裸脚伞菌)聚为一支,另一个与之距离较近的S.lacryman为木腐菌,具有较强的腐朽能力。测序样品基因组A.bombacina与G.luxurians、P.ostreatus之间有较多的同源基因,与S.sclerotiorum之间同源基因较少,与S.cerevisiae物种关系较远。4.初步明确了阿太菌果腐病菌与果实间的互作机制。通过对阿太菌果腐病菌A.bombacina的致病机制研究发现,A.bombacina发酵液可产生可溶性糖、草酸以及漆酶、中性木聚糖酶以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纤维素降解酶类。通过转录组数据结合WGCNA,差异基因主要与分泌蛋白、脂肪酸生物合成有关。其中,漆酶(EVM0009242和EVM0009399)和羧酸转运蛋白(EVM0004659)均上调表达,而草酸脱羧酶(EVM0000475)、α/β水解酶(EVM0002205和EVM0008349)、角质酶(EVM0008288)以及乙酰辅酶A合成酶样蛋白(EVM0009617)均下调表达。通过对果实抗阿太菌果腐病菌A.bombacina的抗性机制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接种A.bombacina后,果实中丙二醛(MDA)含量不断增加;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在后期活性显着增强。通过转录组数据结合WGCNA,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苯丙素类生物合成、病原物与寄主互作相关通路有关。其中,果实接种A.bombacina后,过氧化氢诱导蛋白基因、WRKY转录因子、β-葡萄糖甘酶基因以及天冬氨酸转移酶基因等4个基因均上调表达,而抗病蛋白基因在接种初期下调表达,多效耐药蛋白在接种不同发病阶段下调表达。因此,初步认为A.bombacina产多糖有利于病原菌获取足够营养物质和附着于果实表面,产漆酶、中性木聚糖酶以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纤维素降解酶类和毒素物质草酸利于病原菌侵入果实内部。在此过程中,果实通过CAT、PAL以及POD等防御酶活性的增强来抵御病原菌侵染,相应基因获得高表达。而在A.bombacina成功破坏果皮组织后,细胞膜透性遭到损伤,果实中丙二醛含量显着增加,内含物外渗,进一步加快了A.bombacina对果实的侵染速率。5.建立了不同梨、苹果种质抗阿太菌果腐病菌的抗性评价技术体系,筛选出对阿太菌果腐病菌的有效药剂。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AD法)2种评价方法均可将梨和苹果种质划分为高抗(HR)、抗(R)、中抗(MR)、感(S)和高感(HS)5类。梨和苹果种质分别以欧式距离为14.0和10.0作为最佳聚类分割点,与AD法相比,聚类分析能够更加科学地将其划分类别,总体上看,梨抗病种质较少,HR种质仅占2.5%,而苹果HR种质所占比率达到20%以上,梨、苹果种质的抗性与熟期和所属种的类别无明显关系。A.bombacina菌丝对戊唑醇、腈菌唑、苯醚甲环唑、氟硅唑以及三唑酮等三唑类杀菌剂较敏感,对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以及百菌清、克菌丹等广谱性杀菌剂不敏感。最终根据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药剂为戊唑醇、腈菌唑、咯菌腈和噻呋酰胺对A.bombacina菌丝抑制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27、0.048、0.054、0.095 mg·L-1。
苗潋涓[5](2014)在《山西西瓜病毒病的病原鉴定及其全序列的克隆与分析》文中提出西瓜为葫芦科双子叶开花植物,不仅是夏日解暑佳品,而且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有天生“白虎汤”之称。近几年来,随着大棚种植面积的增大,西瓜受病毒侵染的现象日趋严重,叶片表现明显的病毒病症状,严重影响其产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山西西瓜病毒病的病原物,本文利用生物学接种、病毒dsRNA分离技术、非序列依赖性PCR扩增技术(SIA)、RT-PCR等方法,并结合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克隆与分析,对其进行系统的病原鉴定。(1)通过接种指示植物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初步判定山西西瓜的病害可能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2)利用植物病毒dsRNA提取方法,对山西西瓜病毒dsRNA进行了抽提,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病毒dsRNA。(3)以dsRNA为模板,进行非序列依赖性PCR扩增(SIA),经测序分析发现山西太谷县西瓜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所侵染,将其分离物命名为CGMMV-SX。(4)为进一步明确CGMMV-SX的分类地位,对CGMMV-SX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段克隆、序列测定和基因分析。结果表明,CGMMV-SX基因组全长为6412bp,具有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的典型特征,含有4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编码129/186kDa、29kDa和17.3kDa四种蛋白。全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CGMMV-SX分离物与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分离物同源性高于欧洲国家分离物的同源性,尤其与中国内陆地区分离物同源性相当高,其中与江苏分离物JSHZ12(GenBank登录号:KC852073.1)和河南郑州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KC851866.1)同源性高达99.6%和99.4%;与欧洲分离物同源性比较低,其中与俄罗斯和西班牙分离物的同源性分别为89.9%和89.8%。全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与江苏分离物JSHZ12和河南郑州分离物构成一个独立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与俄罗斯和西班牙分离物的同源性较低,归属于两大不同分支,亲缘关系较远;与烟草花叶病毒属其他病毒,如YM (GenBank登录号:AB162006.1)和ZGMMV (GenBank登录号:AJ295949.1)亲缘关系最远。
徐飞[6](2012)在《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发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田间广泛出现了落叶型棉花黄萎病症状。对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认识是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关键。但是目前对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十分有限。鉴此,本研究在分析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广泛分布的原因。针对第一个问题,本研究从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共分离和收集到341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从3个层面揭示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有来源于华中棉区30个县(市)52个取样点129个菌株,来源于湖北省7块不同发病率棉田86个菌株,来源于湖北省6个典型黄萎病株的126个菌株。本研究分别对3个群体进行了营养亲和性(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ing,简称VCG)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在第一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VCG1A型占94.6%,VCG2型占5.4%。在第二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源于5块棉田的病菌均为VCG1A型。在源于另外两块棉田的菌株中,VCG1A(?)型分别占94%和90.9%,而VCG2型分别占6.0%和9.1%。在第三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来源于6个典型病株的菌株全部属于VCG1A型。这些结果说明VCG1A型菌株已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在陆地棉品种鄂棉24和银瑞361上测定了VCG1A型和VCG2型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接种14天后,VCG1A型和VCG2型菌株均能引起棉苗发病,VCG1A型菌株引起典型的落叶症状(defoliation,简称D),因而其致病型属于D型。而VCG2型菌株则没有引起落叶症状(non-defoliation,简称ND),因而其致病型属于ND型。这些结果说明:VCG1A型和VCG2型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评价了湖北省及其周边棉区的主栽品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感性以及棉花黄萎病菌对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4TM6-15极其感病,而6个棉花品种(C111、湘杂棉3号F2、富抗杂3号F1、湘杂棉2号F2、盛杂棉9号F1、华丰杂1号F1)对VCG2/ND型菌株1HN-1感病,3个棉花品种(鄂杂棉19F1、富抗杂518F1、鄂杂棉4号)对菌株1HN-1中感,另外3个棉花品种(鄂杂棉3号、福棉2号、丰棉03F1)对菌株1HN-1抵抗。结果还表明:在株高、根重、叶重和茎重等4个指标上,VCG1A/D型菌株接种的棉苗显着(P<0.05)低于VCG2型菌株接种的棉苗。这些结果表明:目前在湖北省及其周边棉区推广的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高感。在棉花黄萎病菌对温度反应方面,VCG1A/D型和VCG2/ND型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308下,VCG1A/D型菌株在PDA和CDA上生长速度显着(P<0.05)快于非落叶型菌株。在10~33℃条件下,VCG1A/D型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率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在25/25℃、27/27℃、30/25℃(昼/夜温度)条件下,VCG1A/D型菌株导致棉花植株落叶,而VCG2/ND型菌株也导致棉花植株发病,但不引起棉花落叶。VCG1A/D型菌株引起的病害进程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简称AUDPC)和维管束变色指数值(Vascular discoloration index,简称VDI)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引起的AUDPC值和VDI值。在30/30℃、33/27℃条件下,在鄂棉24上,VCG1A/D型菌株和VCG2/ND型菌株引起轻微病害症状,VCG1A/D型菌株引起的VDI值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在银瑞361上,VCG1A/D型和VCG2/ND型菌株均没有引起病害。在33/33℃下,两类菌株接种棉苗后,棉苗叶片和维管束都没有显现任何病害症状。这些结果表明:VCG1A/D型菌株对高温(30℃)的忍耐性较VCG2/ND型菌株强,可能更适应湖北省的气候条件。研究结果说明:VCG1A/D型菌株在湖北省已广泛流行。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的高度敏感性以及VCG1A/D型菌株对湖北省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可能是造成VCG1A/D型菌株广泛流行的原因。
阎志红[7](2006)在《西瓜病毒病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侵染西瓜的主要病毒种类、主要症状及发生原因,并从6种防治途径,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弱株毒系以及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等,介绍了西瓜病毒病防治研究方面的进展。
潘秀清,王洪昌,武彦荣,刘俊山,朱水芳,高秀瑞[8](2003)在《冀中南主要西瓜病毒病症状类型与病毒种类》文中研究表明对冀中南西瓜主产区西瓜病毒病进行了调查和毒原检测,发现西瓜病毒病普遍发生,复合侵染现象普遍,症状类型复杂繁多。发病程度与气候、地理位置和田间管理有关。用血清学SPA-ELISA方法检测主要西瓜病毒病毒原种类为WMV-2,ZYMV,PRSV,SgMV。
韩鹏,王振庄,狄政敏,郄东翔,张泽伟,安艳阳[9](2012)在《河北省十种主栽蔬菜优良品种》文中研究说明良种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的蔬菜品种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根据河北省生产实际,课题组在全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大白菜、黄瓜、番茄、甘蓝、茄子、韭菜、芹菜、西葫芦、辣(甜)椒、西甜瓜十大种类蔬菜生产中,筛选了一批优良品种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配套,为促进河
张丽丽[10](2007)在《农杆菌介导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入嘎拉苹果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主栽品种嘎拉(Gala)组培苗为试材,系统研究了影响叶片离体再生及叶盘法遗传转化效率的若干因素,优化了苹果离体叶片再生不定芽系统和遗传转化系统;以农杆菌EHA105为介导将目的基因——β-1,3-葡聚糖酶抗病基因导入苹果品种,成功获得了转化植株,为今后苹果遗传转化及抗病性研究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苹果不同外植体再生不定芽能力不同,以叶片的再生效果优于白化茎段。2.继代苗苗龄对嘎拉叶片不定芽再生效率无明显影响,但考虑到取材的难易,以继代培养20~30d为宜。3.苹果离体叶片再生过程中,前期暗培养可以显着提高叶片再生频率。暗培养时间以14~21d为宣,随暗培养时间延长再生频率虽没有降低趋势,但是再生芽黄化现象严重,不利生长。4.接种方式对嘎拉苹果的叶片再生效率影响不显着,但对再生芽数的影响显着,以近轴面朝上接种再生芽数多。5.在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中,以叶片为转化受体,适宜的卡那霉素(Kan)选择压为10mg/L,抑菌抗生素为头孢霉素(Cef)300mg/L。6.研究了影响叶盘法遗传转化的因素,优化了遗传转化途径: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上预培养1~2d;农杆菌悬浮至对数生长期,菌液浓度为OD600=0.6~0.8时侵染外植体10min;共培养1~2d;然后脱菌、选择同时进行,每隔20d左右更换一次选择培养基。7.共有19个转化株系通过了Kan抗性检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转化株在附加Kan50mg/L的继代培养基上能够连续增殖继代,生长正常。②转化株叶片在附加或未加Kan50mg/L的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能力无明显差异。③转化株在附加Kan50mg/L的生根培养基中能正常生根。8.通过Kan抗性筛选的转化株系经GUS检测,均出现蓝色斑点,进一步经PCR扩增检测,转化株系扩增出的特异条带和阳性对照一致,表明Glu基因已整合至嘎拉苹果基因组DNA中。
二、冀中南主要西瓜病毒病症状类型与病毒种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冀中南主要西瓜病毒病症状类型与病毒种类(论文提纲范文)
(1)冀中南葡萄害虫趋色趋光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冀中南葡萄生产现状 |
1.2 葡萄害虫种类 |
1.3 葡萄害虫综合防治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4 趋色、趋光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
1.4.1 粘虫板诱杀技术 |
1.4.2 灯光诱杀技术 |
1.4.3 趋色、趋光防控技术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方法 |
2.3.1 趋色昆虫种类调查 |
2.3.2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园昆虫的诱集作用 |
2.3.3 黄蓝组合板对葡萄害虫的诱集作用 |
2.3.4 趋光昆虫种类调查 |
2.3.5 金龟子和天敌夜间活跃时段的调查 |
2.3.6 杀虫灯夜间不同开灯模式的验证性试验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趋色昆虫种类调查 |
3.1.1 葡萄蓟马的种群数量变化 |
3.1.2 葡萄园蚜虫的种群数量变化 |
3.2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园昆虫的诱集作用 |
3.2.1 不同颜色粘虫板的诱集效果 |
3.2.2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害虫的诱集效果 |
3.2.3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天敌的诱集效果 |
3.3 黄蓝组合板对葡萄园昆虫的诱集作用 |
3.3.1 黄蓝组合板对葡萄害虫的诱集效果 |
3.3.2 黄蓝组合板对天敌的诱集效果 |
3.4 趋光昆虫种类调查 |
3.4.1 葡萄园金龟子种群数量变化 |
3.4.2 金龟子和天敌夜间活跃时段的调查 |
3.4.3 杀虫灯夜间不同开灯模式的验证性试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外设施蔬菜发展状况 |
1.1.2 我国设施蔬菜发展状况 |
1.1.3 河南省设施蔬菜发展状况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查阅 |
2.2.2 实地调查 |
2.2.3 问卷调查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条件 |
第三章 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发展概况 |
3.1 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自然气候条件 |
3.1.2 地理位置 |
3.1.3 水资源 |
3.1.4 劳动力资源 |
3.1.5 市场需求 |
3.2 林州市设施蔬菜园区及种植大户生产现状 |
3.2.1 西赵无公害果蔬种植精品园 |
3.2.2 梅平现代农业精品园 |
3.2.3 林州丰乐农业生态园 |
3.2.4 林州市土楼果蔬农业示范园 |
3.2.5 五龙镇城峪村种植合作社 |
3.2.6 原康镇李家村 |
3.2.7 田壮壮蔬菜种植产业扶贫基地 |
3.2.8 安阳市京亿鑫源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3.2.9 刘家街方家庄 |
3.2.10 原康镇岸下村 |
第四章 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问题分析 |
4.1 坡地制约设施蔬菜发展 |
4.2 设施规模不均衡、基础设施有待优化 |
4.3 设施蔬菜种类单一、品种结构有待调整 |
4.4 营销策略不完善、品牌意识薄弱 |
4.5 徒手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低下 |
4.6 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推广服务滞后 |
4.7 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不规范 |
第五章 加快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对策 |
5.1 根据坡地蔬菜种植特点进行集约化种植 |
5.2 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基础设施 |
5.3 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形成区域特色蔬菜 |
5.4 建设信息网络、提高品牌意识 |
5.5 减少用工、提高蔬菜设施机械化水平 |
5.6 引进人才、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
5.7 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规范化 |
5.7.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5.7.2 科学浇水、平衡施肥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性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产业化 |
2.1.2 农业产业组织模式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3 理论启示 |
3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现状 |
3.1 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 |
3.1.1 甘薯产业种植现状 |
3.1.2 甘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
3.1.3 甘薯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 |
3.2 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现状 |
3.2.1 种苗带动型 |
3.2.2 加工带动型 |
3.2.3 区域品牌带动型 |
4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
4.1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4.1.1 产业组织模式参与主体分析 |
4.1.2 产业组织模式地区分布分析 |
4.1.3 产业组织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分析 |
4.1.4 产业组织模式辐射范围分析 |
4.2 河北省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
4.2.1 种苗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
4.2.2 加工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
4.2.3 区域品牌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
5 河北省农户选择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1.1 研究假设 |
5.1.2 变量设置 |
5.2 变量描述性分析 |
5.3 模型构建 |
5.3.1 二元logistic回归 |
5.3.2 模型检验 |
5.4 结论 |
6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6.1 主体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
6.2 科技带动力弱 |
6.3 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
6.4 品牌标准不明确 |
6.5 政策扶持力度不强 |
7 结论与对策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活力 |
7.2.2 加强企业科研技术投资,增强产业组织模式带动力 |
7.2.3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模式运行效率 |
7.2.4 健全品牌服务体系,增强品牌带动力 |
7.2.5 发挥政府职能,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果实采后病害及阿太菌研究进展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果实采后病害研究进展 |
1.2.2 阿太菌属研究进展 |
1.2.3 组学技术在真菌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
2.1.2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鉴定 |
2.1.2.1 病原菌分离、纯化 |
2.1.2.2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1.2.3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2.1.2.4 致病性测定 |
2.1.3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寄主范围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梨阿太菌果腐病在河北的发生情况 |
2.2.2 梨阿太菌果腐病症状特点 |
2.2.3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鉴定 |
2.2.3.1 阿太菌果腐病病原菌分离及形态学特征 |
2.2.3.2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3.3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2.4 寄主范围测定 |
2.3 本章结论 |
2.3.1 结论 |
2.3.2 讨论 |
第三章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生物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1.3 温度、pH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4 光照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5 碳、氮源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6 菌丝和担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3.1.7 病原菌产孢条件研究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2 温度、pH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3 C源、N源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4 光照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5 菌丝和担孢子致死温度 |
3.2.6 产孢条件的优化试验 |
3.3 本章结论 |
3.3.1 结论 |
3.3.2 讨论 |
第四章 Athelia bombacina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的制备及评估 |
4.1.2 A.bombacina基因组数据分析 |
4.1.3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原生质体的制备 |
4.2.2 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致病性鉴定 |
4.2.3 单核化处理前后Suvery分析比较 |
4.2.4 基因组组装 |
4.2.5 组装评估 |
4.2.6 基因组组分分析 |
4.2.7 基因功能注释 |
4.2.8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4.3 本章结论 |
4.3.1 结论 |
4.3.2 讨论 |
第五章 阿太菌果腐病菌与果实间的互作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发病阶段果实症状表现 |
5.2.2 阿太菌果腐病菌A.bombacina的致病机制 |
5.2.2.1 病原菌发酵液中可溶性糖和草酸含量的变化分析 |
5.2.2.2 病原菌发酵液中漆酶、中性木聚糖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变化分析 |
5.2.2.3 不同发病阶段果实中阿太菌果腐病菌A.bombacina转录组数据分析 |
5.2.3 果实对阿太菌果腐病菌A.bombacina的抗性机制 |
5.2.3.1 转录组测序质量 |
5.2.3.2 组间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
5.2.3.3 基于WGCNA的共表达网络分析 |
5.2.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5.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
5.2.3.6 果实中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变化分析 |
5.3 本章结论 |
5.3.1 结论 |
5.3.2 讨论 |
第六章 梨、苹果种质对阿太菌果腐病菌抗性评价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不同梨、苹果品种对阿太菌果腐病菌的抗性评价 |
6.1.2 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梨种质对梨阿太菌果腐病的抗性比较 |
6.2.2 苹果种质对梨阿太菌果腐病的抗性比较 |
6.2.3 不同杀菌剂对A.bombacina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6.2.4 7 种杀菌剂对A.bombacina的室内毒力 |
6.3 本章结论 |
6.3.1 结论 |
6.3.2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山西西瓜病毒病的病原鉴定及其全序列的克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西瓜的概述 |
1.1 西瓜的植物学特征 |
1.2 西瓜的营养价值 |
1.3 西瓜的病毒病害 |
2.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
2.1 CGMMV病毒特征及传播途径 |
2.2 CGMMV典型症状 |
2.3 CGMMV株系研究 |
2.4 CGMMV的基因结构 |
2.5 CGMMV的基因组功能 |
3. 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 |
3.1 枯斑和指示植物检测法 |
3.2 血清学方法 |
3.3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
3.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4. 本试验的研究意义 |
5. 总体设计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材料收集与保存 |
1.2 主要试验试剂 |
1.3 其他试验仪器 |
1.4 缓冲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生物学检测(汁液摩擦接种法) |
2.2 dsRNA模板制备 |
2.3 dsR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2.4 引物设计 |
2.5 SIA和RT-PCR检测 |
2.6 割胶回收 |
2.7 DNA克隆技术 |
2.8 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学检测 |
3.2 植物病原双链RNA(dsRNA)的提取 |
3.3 SIA及RT-PCR检测结果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A:本文所用的重要缩写词及中文对照 |
附录B:本文所用的化学试剂和分子生物学试剂 |
附录C:本文所用的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
附录D:常用的抗生素及使用浓度 |
附录E:主要实验仪器 |
致谢 |
(6)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棉花 |
1.1 棉花分类地位和用途 |
1.2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面积和产量 |
1.3 长江流域气候条件、棉花种植历史以及棉花黄萎病发病状况 |
2 棉花黄萎病 |
2.1 棉花黄萎病症状 |
2.2 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和分类地位 |
2.3 棉花黄萎病菌的寄主范围 |
2.4 棉花黄萎病的危害 |
2.5 接种体来源和病原菌传播 |
2.6 棉花黄萎病病害循环 |
2.7 非生物因素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
2.8 其它病原菌、线虫和杂草对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影响 |
3. 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
3.2 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性分析 |
3.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3.4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营养亲和群、分子标记之间的联系 |
4 棉花抗黄萎病鉴定技术 |
5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5.1 课题的提出 |
5.2 课题的意义 |
5.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棉花黄萎病病杆样品收集 |
1.1.2 其它省份菌株的收集 |
1.1.3 参考菌株的收集 |
1.1.4 供试的棉苗的准备 |
1.1.4.1 供试棉种 |
1.1.4.2 种子催芽 |
1.1.4.3 基质装盘 |
1.1.4.4 播种 |
1.1.4.5 营养液的准备 |
1.1.5 供试的培养基 |
1.1.6 DNA提取所用到的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 |
1.2.2 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
1.2.3 棉花黄萎病菌产孢量的测定 |
1.2.4 SCARS分子标记鉴定 |
1.2.4.1 DNA的提取 |
1.2.4.2 特异性PCR扩增 |
1.2.5 营养亲和性分析 |
1.2.5.1 nit突变体的诱导和类型鉴定 |
1.2.5.2 营养亲和性测定 |
1.2.6 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1.2.6.1 代表性菌株接种菌液制备 |
1.2.6.2 棉苗的接种 |
1.2.6.3 调查记载 |
1.2.7 代表性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
1.2.8 温度对代表性菌株的菌丝生长的影响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的分离和培养特性 |
2.2 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 |
2.2.1 来源于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 |
2.2.2 来源于不同发病率田块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 |
2.2.3 来源于典型病株不同器官的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测定 |
2.3 特异性引物的扩增 |
2.4 营养亲和性分析 |
2.4.1 nit突变体的诱导 |
2.4.2 nit突变体的配对 |
2.4.3 营养亲和群分布 |
2.4.3.1 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种类和分布 |
2.4.3.2 不同发病率田块的棉花黄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种类 |
2.4.3.3 来源于典型病株不同器官的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种类 |
2.5 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
2.6 代表性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
2.7 代表性菌株的温度适应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棉花主栽品种对黄萎病菌的抗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棉种 |
1.2 供试菌株 |
1.3 棉苗培育 |
1.4 菌液制备 |
1.5 棉苗的接种 |
1.6 调查记载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培养基 |
1.2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3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1.4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
1.4.1 供试的棉花品种 |
1.4.2 棉苗培育 |
1.4.2.1 种子催芽 |
1.4.2.2 基质装盘 |
1.4.2.3 播种 |
1.4.2.4 营养液的准备 |
1.4.3 菌液的制备 |
1.4.4 接种方法 |
1.4.5 调查记载 |
1.5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存活的影响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
2.4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存活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混合接种对病害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棉种 |
1.2 供试菌株 |
1.3 棉苗培育 |
1.4 菌液制备 |
1.5 棉苗的接种 |
1.6 调查记载 |
1.7 样品采集 |
1.8 田间不同发病率田块和典型发病单株收集 |
1.9 棉花黄萎病菌和植物DNA的提取 |
1.10 通过双重巢式PCR检测棉株体内的棉花黄萎病菌类型 |
1.11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混合接种对棉苗黄萎病发生的影响 |
2.2 田间病株中病菌类型检测 |
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冀中南主要西瓜病毒病症状类型与病毒种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西瓜病毒病病叶的采集 |
1.2 西瓜病毒病毒原检测 |
1.2.1 材料的制备 |
1.2.2 抗血清种类 |
1.2.3 SPA-ELISA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西瓜病毒病症状类型 |
2.2 西瓜病毒病毒源种类与分布 |
3 结论和讨论 |
(10)农杆菌介导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入嘎拉苹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的抗病机制研究 |
1.1.1 物理结构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 |
1.1.2 化学抗菌物质与抗病性的关系 |
1.1.3 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植物抗病中的功能及其应用 |
1.2 果树的抗病育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目的基因与菌株相关信息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本试验所用的培养基 |
2.2.2 嘎拉苹果组培苗各处理培养条件 |
2.2.3 嘎拉苹果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
2.2.4 提高苹果外植体的再生效率 |
2.2.5 苹果基因转化方法 |
2.2.5 提高苹果外植体的转化效率 |
2.2.6 嘎拉苹果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2.2.7 生根移栽 |
2.2.8 结果调查与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嘎拉苹果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
3.1.1 卡那霉素对叶片离体再生及白化的影响 |
3.1.2 卡那霉素对继代苗生长及白化的影响 |
3.1.3 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对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及抑制农杆菌的效果 |
3.2 提高苹果外植体的再生频率的研究 |
3.2.1 白化茎段与叶片再生频率的比较 |
3.2.2 继代苗苗龄对苹果再生频率的影响 |
3.2.3 暗培养时间对再生频率的影响 |
3.2.4 接种方式对再生频率的影响 |
3.3 提高苹果外植体的转化效率的研究 |
3.3.1 预培养时间对苹果抗性芽再生的影响 |
3.3.2 侵染时间对苹果抗性芽再生的影响 |
3.3.3 共培养时间对苹果抗性芽再生的影响 |
3.3.4 共培养温度对苹果抗性芽再生的影响 |
3.3.5 延迟选择对苹果抗性芽再生的影响 |
3.4 苹果基因转化植株的检测 |
3.4.1 Kan抗性检测 |
3.4.2 GUS检测 |
3.4.3 PCR电泳检测 |
3.5 生根移栽 |
4 讨论 |
4.1 苹果基因转移受体系统的优化 |
4.1.1 影响苹果叶片再生体系建立的因素 |
4.1.2 嘎拉叶片和白化茎段再生不定芽比较 |
4.2 苹果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4.2.1 植物材料基因型、生理状态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2.2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3 侵菌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4 共培养时间和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5 延迟选择对转化率的影响 |
4.3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四、冀中南主要西瓜病毒病症状类型与病毒种类(论文参考文献)
- [1]冀中南葡萄害虫趋色趋光防控技术研究[D]. 贾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2]林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D]. 郝明贤.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1)
- [3]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 史京京.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4]梨采后阿太菌果腐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制研究[D]. 贾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5]山西西瓜病毒病的病原鉴定及其全序列的克隆与分析[D]. 苗潋涓.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
- [6]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D]. 徐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7]西瓜病毒病防治研究进展[J]. 阎志红. 长江蔬菜, 2006(05)
- [8]冀中南主要西瓜病毒病症状类型与病毒种类[J]. 潘秀清,王洪昌,武彦荣,刘俊山,朱水芳,高秀瑞. 河北农业科学, 2003(S1)
- [9]河北省十种主栽蔬菜优良品种[J]. 韩鹏,王振庄,狄政敏,郄东翔,张泽伟,安艳阳. 北方园艺, 2012(13)
- [10]农杆菌介导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入嘎拉苹果的研究[D]. 张丽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