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等效变换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邱玉成[1](2020)在《考虑桥墩高度的接触网雷击过电压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几年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到2019年,我国已是世界上高铁运输里程最长的国家。接触网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部分,因其线路错综复杂,又架设在空旷地带,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多,且不具备后备存储能力,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变电所跳闸,使列车无法正常运行,其中又以雷击接触网导致变电所跳闸事故最为频繁,而且,我国现阶段部分铁路钢轨架设在离地十几米的高度处,增加了雷击牵引网的概率。分析雷击牵引网引起的过电压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影响,可以对实际工程带来宝贵的参考依据。因此为使高速铁路系统能够安全平稳运行,很有必要对接触网的雷电过电压做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深入了解现阶段国内外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技术发展状况。首先,介绍了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及供电方式,基于各个供电方式的优缺点,选择AT供电作为牵引网建模的供电方式;根据我国某条高速铁路的规格和参数,基于AT全并联牵引供电系统,在考虑桥墩高度的情况下,计算出包含14根导线在内的阻抗、电感、电容参数矩阵,对得出的矩阵按照线路合并的原理降为六阶矩阵。其次,对雷电发展过程做了详细的说明,描述了雷电的主要参数,然后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三种常用的雷电流函数模型,包括三个双指数函数模型、两个Heidler函数模型、两个脉冲函数模型,三个函数模型都引入了峰值修正系数,并对这几种函数模型做了详细的比较,最终选择了在n等于10时的Heidler函数模型作为雷击线路的仿真波形。最后,搭建了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分别仿真雷击接触线、正馈线、保护线时各导线过电压幅值变化,从波形得出雷击接触线、正馈线时导线上会产生数千千伏的过电压,雷击保护线时导线电压比较稳定;还建立了避雷器模型,其内部的非线性电阻用受控电流源来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加入避雷器后,对过电压的抑制效果明显;此外还仿真了在有列车负荷的情况下,各导线上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仿真表明:在雷击接触线、正馈线时,导线过电压不受负荷影响,但导线会出现幅值较大的电流;当雷击保护线时,负荷对导线电压、电流的影响较大,在雷击点时刻都出现了幅值波动,且无桥墩高度电压、电流曲线比有桥墩高度稳定一些。本文研究成果能够给实际铁路防雷工程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于广辉[2](2020)在《基于残压检测的避雷器诊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氧化锌避雷器在高压电力系统中担任着限制线路雷电过电压以及操作过电压等重任,当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过电压时,依靠其非线性伏安特性,短时间内将冲击能量以大电流形式泄放至大地,从而把过电压限制在合理范围内。本文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测试,对氧化锌避雷器进行了残压检测以及不同运行状态识别诊断的相关研究。首先利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输电线路仿真模型,对线路避雷器不同状态下的雷击过电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典型雷电流数值下的过电压仿真波形;利用有限元法对避雷器残压检测结构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残压检测结构的结构参数,以及在工频电压下电位、电场和损耗的分布情况。其次设计了避雷器残压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源电路、保护电路、信号调节电路、通信电路以及上位机数据显示界面。通过STM32下位机对避雷器残压进行采集,利用数据通讯手段将避雷器的残压特性数据显示在上位机界面上。随后开展了陶瓷电容传感器特性实验以及冲击电流下避雷器残压特性实验。利用高低温交变温湿热试验箱以及信号发生器对陶瓷电容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和频响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具有较好的温度和频响特性。通过冲击电流回路,利用避雷器残压检测系统获取了避雷器残压波形。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避雷器残压波形特性、吸收能量数值明显不同。相比于正常运行的避雷器,故障状态避雷器残压信号具有非线性差、电压变化率大、波形畸变以及幅值降低等特点,且吸收能量数值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后应用提升小波熵算法和LLE特征选择算法对避雷器残压特征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筛选,采用极限学习机算法结合避雷器的特征参数对避雷器进行了状态诊断研究,在保证诊断准确度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
王昊[3](2020)在《电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研究与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涌保护器及其内部的氧化锌压敏电阻在工作运行中需要承受各类过电压和长期工频电压的作用,会引发泄漏电流增加、温度升高等现象,进一步导致器件的老化劣化和冲击破坏、热破坏等情况发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电涌保护器老化劣化在线监测的指标,并设计了在线监测系统,以便对电涌保护器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文章首先通过热成像实验与仿真研究了电涌保护器和内部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热特性及温度分布,将温度作为一项新的监测指标,以改善器件老化劣化初期监测泄漏电流不明显的问题;其次基于压敏电阻等效电路模型,利用谐波分析法计算通过压敏电阻的泄漏电流阻性分量,并将其作为主要监测指标;接着对泄漏电流信号提取时噪声抑制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减少信号提取的噪声干扰;最后基于STM32F407系列微处理器芯片,设计以阻性泄漏电流和温度为监测指标的电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氧化锌压敏电阻热特性影响其工作性能。受冲击后压敏电阻温度超过65℃无法有效散热,长期处于这一温度会造成器件性能降低。温度达到90℃会引发热崩溃,局部因受热不均发生热熔穿现象。对高温部位精准测温有利于了解器件实时运行状况。(2)泄漏电流阻性分量是衡量压敏电阻老化劣化的主要指标,经精密小电阻分流提取和改进的谐波分析法计算,得出阻性泄漏电流作为监测指标的同时可以减小频谱泄露等因素的影响。(3)基于小波变换的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噪声的滤除效果明显,相较于单一的小波变换去噪方法均方误差降低了62.5%(未老化)和29.6%(老化),有效提高了泄漏电流提取的精度。(4)以STM32F407系列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设计了电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采集阻性泄漏电流与温度实时了解其运行状态并传递至后方平台,当泄漏电流值超过20、阻性泄漏电流值超过5或温度值超过65℃时发出警示,以便进一步检查。
张春龙[4](2020)在《多脉冲雷击下ZnO压敏电阻的电流热效应研究》文中认为ZnO压敏电阻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因遭受雷击发热而导致热崩溃和起火燃烧。针对目前实验室中ZnO压敏电阻的单脉冲雷电冲击实验无法真实有效模拟自然雷击的问题,开展ZnO压敏电阻在多脉冲雷击下的电流热效应研究,对提高ZnO压敏电阻的雷电防护性能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多脉冲雷电冲击测试平台,从宏观损坏和微观损坏特性两个方面研究了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的热损坏特性及损坏机理。基于电性能参数变化和温度变化,研究了多脉冲下不同波形参数对ZnO压敏电阻的老化特性的影响。对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的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仿真与模拟研究,根据冲击实验和模拟结果提出雷电防护性能提升改进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设计了放电时间1(?)s~999(?)s(短间隔)和1ms~999ms(长间隔)、精度±1(?)s之内、连续闪击时间间隔可调、不同波形的20脉冲雷电冲击测试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耐受冲击能力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种类ZnO压敏电阻平均冲击寿命差异显着,耐受冲击能力与自身材料和结构密切相关。(2)研究了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热损坏机理,重点分析了施加工频动作负载、盐雾和潮湿环境条件下ZnO压敏电阻的热损坏特性。结果表明热物理性能和结构非均匀性导致表面温升不均匀,产生的温度梯度热应力导致ZnO压敏电阻损毁。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微观晶界非均匀性越大,能量吸收集中程度JmaxJav越高,非均匀性最大的区域最先达到破裂损坏能量。非均匀系数δ为1.8时,能量吸收能力仅为400J/cm3。动作负载下ZnO压敏电阻会因热平衡失衡发生短路起火,经潮湿和盐雾环境处理后,水分子进入晶界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碱性OH-破坏晶界层结构,大大降低ZnO压敏电阻耐受冲击能力。(3)利用扫描电镜在微观层面研究了ZnO压敏电阻在多脉冲电流下的晶界层结构和晶相材料的性能变化。发现晶界层中微量元素种类和晶界尺寸会影响ZnO压敏电阻耐受多脉冲冲击能力。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ZnO压敏电阻的晶粒结构不断发生蜕变,内部离子迁移的不均性和微观晶界层的非均匀性导致局部能量密度过大引起局部温升过高,最终使得晶胞可变晶界电阻发生熔穿,局部高温可能导致ZnO压敏电阻内部Bi元素在不同晶相中发生转变。(4)研究了不同波形参数脉冲电流对ZnO压敏电阻老化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波形参数脉冲间隔、脉冲数量、冲击次数与老化速率和表面平均温升的关系,基于等效能量法分析了3脉冲、4脉冲和5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的老化特性。结果表明,脉冲数量、脉冲间隔等波形参数决定了ZnO压敏电阻老化速率,脉冲能量的增加会加速ZnO压敏电阻老化。当注入相同能量时,多脉冲破坏力大于单脉冲,提出了能量叠加累积效应理论解释ZnO压敏电阻的多脉冲老化机理。(5)采用Voronoi网络几何模型仿真了ZnO压敏电阻的微观结构,以双肖特基势垒导电机理模型模拟了微观晶界等效电路,指出了多脉冲下非均匀性对ZnO压敏电阻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根据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冲击实验和模拟结果,提出了ZnO压敏电阻边角缺陷的改进方法,并根据热效应提出SPD专用短路电流脱离器应对起火燃烧问题。
李天册[5](2020)在《27.5kV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高频特性及监测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系统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对铁路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监测作为保障其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27.5k V交流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简称MOV)作为铁路系统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重要防护设备,对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铁路中避雷器发生运行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老化、受潮、污秽、过电压等常见故障之外,由于铁路线路中多车混跑,当车网不匹配而引起牵引网发生谐振时,避雷器在高次谐波电压作用下发生故障的情况日益严重。目前并没有针对避雷器在高次谐波电压下的运行状态、故障机理和耐受特性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也没有专门针对铁路系统运行特点的避雷器监测系统来有效地应对铁路中发生的避雷器运行故障,所以针对此问题,本文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用于测试27.5k V交流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在高次谐波电压作用下运行状态的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案。试验系统包括高频高压电压源,信号测量设备和数据采集分析设备三部分组成。试验方案包括分别对老化和未老化避雷器施加谐波电压,最终得到其运行规律并建立其适用于高次谐波电压作用下的宽频域等效模型。通过等效模型探究避雷器的高频故障机理和高频耐受特性,为设计铁路用避雷器监测系统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在避雷器监测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中,为实现避雷器状态的准确和实时监测,故障类型的判别和监测数据的上传,选用高精度传感器进行避雷器泄漏电流和两端电压信号的采集,基于AD转换芯片和DSP芯片编写算法程序对下位机进行控制,并加装了短信预警模块,使监测系统功能更加完备,监测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在避雷器监测系统上位机的设计中,运用高效便捷的Visio Studio软件进行编程,实现数据处理,监测界面的可视化和人机交互功能。监测界面中包含了避雷器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的实时显示;针对不同故障类型,其特征参数的显示和预警;故障信息的记录显示。最后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了此监测装置可以初步投入运行,为避雷器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张继红[6](2020)在《忆阻神经电路的动力学分析与同步研究》文中认为搭建神经电路是仿生科学应用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仿生学、智能控制、机器人、计算机科学、神经生理学等的发展。忆阻器具有磁滞的伏安特性和非线性特征,非常适合用于搭建神经元电路;同时,忆阻器具有可编程特性和非易失特性,非常适合用于搭建突触电路。目前还没有神经电路在神经元和突触中同时应用忆阻器。因此,本论文首先搭建了基于磁控忆阻器的FitzHugh-Nagumo神经元电路,然后用磁控忆阻器突触将该电路耦合成忆阻神经元网络电路。论文提出的电路由于引入了纳米级规模的忆阻器,因此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运行速度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混沌、分岔、周期振荡等动力学行为是神经系统的固有现象。同步行为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特征,辨别神经系统的混沌同步性将有助于深入研究癫痫等疾病的动力学行为。因此,论文对建立的神经元模型进行详细的动力学分析,同时对建立的忆阻神经元网络电路进行了深入的同步研究,其中重点研究混沌及其同步的产生机理和特性。忆阻器可以记忆流经它的电荷(磁通)数量是其重要特征和突出优点,流经忆阻器的电荷(磁通)数量体现为某时刻的初始电荷(磁通)条件。因此,论文同时研究忆阻器的参数和初始条件对神经元动力学特性及神经网络同步行为的影响,为神经元网络电路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阐述忆阻器的物理实现及数学模型、忆阻器特征、忆阻电路的常用动力学分析理论、生物神经元及数学模型、FitzHugh-Nagumo模型、神经元网络的耦合方式及混沌同步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磁控忆阻器的FitzHugh-Nagumo神经元电路模型。(2)研究了忆阻器参数对忆阻神经电路混沌及同步的影响。推导出忆阻FitzHugh-Nagumo神经元电路两种不同类型的状态方程,采用分岔图、相轨图、时域波形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等方法详细分析了忆阻器参数对神经元混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给出产生混沌行为的忆阻器参数范围,并采用电路仿真实验加以验证。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网络电路:一种是采用忆阻器突触将两个忆阻FitzHugh-Nagumo神经元进行单向耦合;另一种是采用忆阻器突触将多个忆阻FitzHugh-Nagumo神经元进行双向的环状耦合。分别分析了两种耦合的忆阻神经元网络的同步动力学特性,推导并获得了神经元混沌完全同步时忆阻器突触的参数条件,并采用数值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3)研究了忆阻器的初始条件对神经元网络电路产生混沌及同步的影响。采用磁通-电荷分析法,对忆阻器突触双向耦合的忆阻FitzHugh-Nagumo神经元电路建立依赖于初始条件的状态方程。理论分析忆阻器突触的初始条件对神经元混沌同步的影响,通过研究非齐次误差方程进而推导出初始磁通条件将引起具有平行偏移特性的同步行为,给出具体的偏移量计算公式,并采用数值仿真证实理论推导的结论。同时,分析出忆阻器的初始磁通条件对单个神经元电路产生混沌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利用初始条件对神经元网络中的神经元进行混沌控制,即可以仅通过增加忆阻器突触的磁通初始值去完成神经元的混沌控制。(4)研究了忆阻器的初始条件对无外部激励的忆阻FitzHugh-Nagumo电路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并得出忆阻器初始磁通值的变化可以引起神经元的Hopf分岔行为及改变周期振荡的幅值大小,给出引起Hopf分岔的忆阻器初始条件范围和周期解的具体表达式,并采用数值仿真验证理论分析。同时,采用电感耦合三个无外部激励的忆阻FitzHugh-Nagumo神经元电路,即电感耦合的环状忆阻van der Pol电路,理论分析电路的同步振荡模式,给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稳定振荡模式及对应的周期解,推导出稳定振荡模式所要求的忆阻器初始条件,并采用数值计算及电路仿真加以验证。
殷昊楠[7](2020)在《基于改进谐波分析法的MOA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氧化锌避雷器(MOA)作为避免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遭受过电压的重要装置,对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在极短条件下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保护作用。MOA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其内部氧化锌阀片老化、受潮以及瓷套表面污秽的影响,导致占总泄漏电流10-20%的阻性电流大大增加,但总泄漏电流变化不大。由此,对MOA进行在线监测需要对阻性电流的变化情况明确掌握。氧化锌避雷器的阀片满足非线性伏安特性,流过氧化锌避雷器中的阻性电流由基波、三次谐波以及噪声构成,在流过氧化锌避雷器中的阻性电流的三种构成形式中基波电流分量对电网的高次谐波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因此,可以采用流过氧化锌避雷器阀片的阻性电流的基波分量作为氧化锌避雷器老化程度的反应。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现有的在线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对MOA的特性及等效模型进行细致的研究,探究各种影响MOA阻性电流监测精度的情况,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用改进谐波分析法设计了MOA在线监测系统。本算法采用db N小波去噪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结合,减少了原本FFT存在的频谱泄漏及栅栏效应,并在Matlab中对算法进行多次仿真比对,仿真结果证明本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MOA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平台进行研制,基于TMS320F28335进行硬件开发,通讯模块采用E52-TTL-50无线通讯。方案设计完成了硬件电路的原理图,并设计了PCB制版,同时针对现场复杂工况采用了抗干扰改进。最后针对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通过Delphin2010编写MOA在线监测系统软件,现场采集的信号经过就地单元采样后通过无线传输到后台上位机的数据库中,通过上位机可以对MOA的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对以往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达到有效监测MOA运行状态的目的。
张杰[8](2019)在《面向构件的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实时数字解算器(FPGA Based Real Time Digital Solver,FRTDS)充分利用FPGA高并行度与深度流水线的特点,可以实现运算式级细粒度的仿真运算,已在电力系统仿真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在FRTDS硬件结构与编译软件相对成熟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面向构件的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方法。将电力系统分为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接口系统,并提出了对应的构件化建模方法,使得基于FRTDS的实时仿真建模过程实现了模块化和图形化。将构件的组合和重构应用于电力系统构件化建模,使得电力系统实时仿真能根据仿真的需求和侧重进行建模。将构件化建模方法应用于FRTDS的仿真脚本中,实现了FRTDS的构件化建模。利用构件化建模对仿真脚本中的变量声明体结构进行优化,减少了仿真过程中的数据调度次数。对于构件内部的求解过程采用计算量较小的Tinney算法,对于外部网络方程求解过程采用并行度较高的最小度极大独立集法,提高了实时仿真的计算速度。将220k V发变组-升压站作为算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构件化建模方法对于FRTDS仿真脚本的优化作用和构件化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何群[9](2019)在《氧化锌压敏电阻热电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ZnO压敏电阻是电子和信息化领域重要的过电压防护器件,对电子与通信系统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其在正常工作电压下长期有泄漏电流流过而发生老化,老化后影响电力电子的稳定运行,由于ZnO压敏电阻在运行中主要受电压和温度的影响,因此在加速老化试验系统上进行压敏电阻热电特性的研究,研究成果为ZnO压敏的寿命评估提供了有意义的论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建立了 ZnO压敏电阻交、直流老化试验系统,解决了压敏电阻小电流区信号难以精确提取的技术难点,及长期人工手动测量和监测的弊端。基于Visual Basic进行软件开发,实现了电流信号以及施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的准确采集、数据校准、交直流参数处理与显示、数据库管理和报表生成等功能。老化系统中交流电压下,流过压敏电阻的阻性电流通过计算机编程中的容性电流谐波分次补偿算法得到,并实现了对压敏电阻电压、全电流、阻性电流峰值、容性电流、功率损耗等交流参数的测量;在直流电压下,实现了对压敏电阻外施电压、全电流、功率损耗等直流参数的测量。在搭建ZnO压敏电阻老化试验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热电应力下压敏电阻温度特性、荷电率特性试验以及直流老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直流电压下,ZnO压敏电阻的泄漏电流和功耗随荷电率增大有下降趋势,而交流电压下泄漏电流和功耗随荷电率增大而增大,并通过老化机理对试验现象进行对比解释;2)压敏电阻直流老化试验中,在97%荷电率和145℃温度条件下,10K250压敏电阻的泄漏电流经历了快速下降、缓慢上升、激增三个变化阶段;在泄漏电流的急剧增长点(泄漏电流增长到初始值的900%),其压敏电压变化幅度小于1%。实验结果对研究ZnO压敏电阻老化试验判据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荣若飞[10](2018)在《配电网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影响因素与抑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磁谐振过电压故障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配电网络中发生频率较高,会造成连锁区域性故障,严重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电缆大量投运,网架结构改造和负荷类型愈加复杂也容易造成铁磁谐振过电压故障发生。通过理论分析与电磁暂态仿真,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影响因素、谐振类型的识别方法及抑制措施开展研究,对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在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电力系统网络等值模型建立铁磁谐振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电压互感器的频域伏安特性关系。针对现场某110kV变电站,通过典型电力设备的参数计算与模型选取,建立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分析变电站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故障特征,仿真结果与电压互感器伏安特性的理论推导结论一致。采用电感-电容并联电路模型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时域暂态过程进行研究,本文推导得到电压互感器磁通与网络参数的关系等式,计算实际线路参数的谐振工作点,理论分析了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110kV变电站的铁磁谐振过电压仿真模型,分析配电网线路参数、电压互感器磁化特性和激发方式等因素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特征(幅值、谐振频率和故障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路参数,电压互感器参数和激发条件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幅值,频率和故障持续时间。针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故障类型识别,采用小波变换分析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电压波形的时频特征,根据不同尺度数下波形能量大小确定谐振频率,并通过奇异点分析判别故障时刻。本文提出基于实时磁通计算与系统谐振工作点对比的谐振识别方法,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利用110kV变电站仿真模型对不同谐振抑制策略的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压互感器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对铁磁谐振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同时能够保证电压互感器的正常测量精度。
二、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等效变换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等效变换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桥墩高度的接触网雷击过电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任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考虑桥墩高度的AT牵引供电系统参数的计算 |
2.1 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
2.2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方式 |
2.2.1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
2.2.2 牵引网向高铁列车的供电方式 |
2.3 考虑桥墩高度的牵引网导线电气参数的计算 |
2.3.1 牵引网导线自阻抗的计算 |
2.3.2 牵引网导线互阻抗的计算 |
2.3.3 牵引网导线电容的计算 |
2.4 牵引网导线的等值合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雷电流模型的建模和选取 |
3.1 雷电形成过程及参数 |
3.1.1 雷电的形成过程 |
3.1.2 雷电的主要参数 |
3.2 直击雷雷电流模型的选取及仿真 |
3.2.1 双指数函数模型的仿真分析 |
3.2.2 Heidler函数模型的仿真分析 |
3.2.3 脉冲函数模型的仿真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铁路AT牵引网的建模与仿真 |
4.1 电源模型的建立 |
4.2 自耦变压器模型的建立 |
4.3 变电所模型的建立 |
4.4 高铁列车模型的建立 |
4.5 牵引网模型的建立 |
4.6 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的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铁路AT全并联牵引供电系统的雷击仿真 |
5.1 雷击上行接触线 |
5.2 雷击上行正馈线 |
5.3 雷击上行保护线 |
5.4 装设避雷器后雷击线路的仿真分析 |
5.4.1 氧化锌阀片及其伏安特性 |
5.4.2 氧化锌避雷器的建模与仿真 |
5.5 列车负荷对雷击过电压的影响及导线电流分布的仿真分析 |
5.5.1 雷击上行接触线 |
5.5.2 雷击上行正馈线 |
5.5.3 雷击上行保护线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牵引网导线阻抗和电容矩阵的计算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残压检测的避雷器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避雷器诊断技术基本理论 |
1.2.1 避雷器的构成及其电气特性 |
1.2.2 避雷器诊断技术 |
1.3 避雷器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避雷器残压检测的数值仿真 |
2.1 线路避雷器故障状态下对电网系统的影响 |
2.1.1 输电线路模型仿真 |
2.1.2 避雷器故障状态下过电压分析 |
2.2 避雷器残压检测结构及其理论分析 |
2.2.1 残压检测结构 |
2.2.2 残压检测结构原理 |
2.3 残压检测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 |
2.3.1 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原理 |
2.3.2 仿真模型建立 |
2.3.3 拓扑结构参数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氧化锌避雷器残压检测系统设计 |
3.1 残压检测系统概述 |
3.2 下位机控制系统设计 |
3.2.1 电源及功能电路设计 |
3.2.2 电压信号变换电路设计 |
3.3 上位机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状态下避雷器残压信号特性实验研究 |
4.1 陶瓷电容传感器特性研究 |
4.1.1 温度特性分析 |
4.1.2 频响特性分析 |
4.2 残压测试实验平台 |
4.2.1 残压实验平台搭建 |
4.2.2 冲击电流发生器参数选取 |
4.3 冲击电流下避雷器残压特性实验 |
4.3.1 残压检测系统性能测试实验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避雷器诊断研究 |
5.1 基于提升小波熵的残压信号特征提取 |
5.2 避雷器残压信号特征选择与结果分析 |
5.2.1 基于单特征准确率的有效特征选择 |
5.2.2 基于LLE的有效特征选择及诊断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电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研究与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涌保护器热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电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氧化锌压敏电阻热特性及温度分布研究 |
2.1 热特性影响因素 |
2.1.1 能量吸收 |
2.1.2 功率损耗 |
2.1.3 热量传递 |
2.2 氧化锌压敏电阻微观结构下的热行为 |
2.3 冲击电流下的氧化锌压敏电阻热特性分析 |
2.3.1 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冲击失效模式 |
2.3.2 冲击实验设备及过程 |
2.3.3 实验结果分析 |
2.3.4 压敏电阻在冲击电流下的热成像分析 |
2.3.5 压敏电阻熔穿孔洞成因讨论 |
2.4 基于ANSYS的氧化锌压敏电阻热特性分析 |
2.4.1 有限元法介绍 |
2.4.2 仿真模型的求解步骤 |
2.4.3 温度云图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锌压敏电阻阻性泄漏电流的提取 |
3.1 氧化锌压敏电阻电压-电流特性 |
3.1.1 氧化锌压敏电阻全电压-电流特性描述 |
3.1.2 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等效电路 |
3.1.3 小电流区的电压-电流特性 |
3.2 阻性泄漏电流的提取 |
3.2.1 谐波分析法原理 |
3.2.2 谐波分析法存在问题分析 |
3.3 泄漏电流采样 |
3.3.1 信号采样与处理 |
3.3.2 采样方式 |
3.4 老化劣化时阻性电流值估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泄漏电流信号提取时噪声抑制的研究 |
4.1 小波变换算法 |
4.2 基于小波变换的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
4.2.1 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
4.2.2 基于小波变换的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
4.3 仿真实验分析 |
4.3.1 正常运行的氧化锌压敏电阻泄漏电流去噪 |
4.3.2 老化劣化的氧化锌压敏电阻泄漏电流去噪 |
4.4 去噪算法效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5.1 在线监测系统整体结构 |
5.2 监测系统各模块硬件设计 |
5.2.1 微处理器模块 |
5.2.2 温度测量模块 |
5.2.3 电压电流信号采集模块 |
5.2.4 通信模块 |
5.2.5 电源模块 |
5.3 监测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5.3.1 AD采样子程序设计 |
5.3.2 采样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 |
5.3.3 温度测量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多脉冲雷击下ZnO压敏电阻的电流热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单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2 多脉冲雷电流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3 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特性的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脉冲雷电冲击实验简述及耐受冲击能力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2.2.1 基本原理和电路 |
2.2.2 设备技术参数 |
2.2.3 脉冲触发系统的研制 |
2.2.4 冲击电流模拟 |
2.3 实验模型的建立 |
2.3.1 冲击实验脉冲波形 |
2.3.2 冲击实验流程 |
2.4 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的耐受冲击能力研究 |
2.4.1 威布尔分布模型 |
2.4.2 ZnO压敏电阻的多脉冲冲击寿命分布 |
2.4.3 ZnO压敏电阻损坏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冲击热损坏特性与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破坏机理 |
3.2.1 ZnO压敏电阻的温升特性 |
3.2.2 热应力对ZnO压敏电阻冲击寿命的影响 |
3.2.3 ZnO压敏电阻非均匀性对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 |
3.3 动作负载下ZnO压敏电阻的热损坏特性 |
3.3.1 工频负载下冲击损坏及失效模式 |
3.3.2 起火燃烧失效机理分析 |
3.4 不同环境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的热损坏特性研究 |
3.4.1 实验方案设计 |
3.4.2 不同环境条件下ZnO压敏电阻热损坏特性对比分析 |
3.4.3 特殊环境条件下的ZnO压敏电阻热损坏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的微观损坏特性 |
4.1 引言 |
4.2 ZnO压敏电阻的基本微观特性分析 |
4.3 不同种类ZnO压敏电阻的微观晶界结构和材料特性 |
4.3.1 A类ZnO压敏电阻微观特性分析 |
4.3.2 B类ZnO压敏电阻微观特性分析 |
4.3.3 C类ZnO压敏电阻微观特性分析 |
4.4 ZnO压敏电阻的微观劣化机理 |
4.4.1 基于线性链理论的损坏机理 |
4.4.2 ZnO压敏电阻晶粒结构的蜕变 |
4.4.3 ZnO压敏电阻的晶相材料变化 |
4.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温升预测 |
4.5.1 微观晶界参数与温升之间的关系 |
4.5.2 BP神经网络 |
4.5.3 ZnO压敏电阻温升的神经网络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脉冲波形参数对ZnO压敏电阻老化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等幅值电流冲击下ZnO压敏电阻的电性能参数变化 |
5.2.1 非线性特性变化 |
5.2.2 压敏电压和泄漏电流变化 |
5.3 多脉冲波形参数对ZnO压敏电阻老化特性的影响分析 |
5.3.1 脉冲间隔对ZnO压敏电阻老化特性的影响 |
5.3.2 脉冲数量对ZnO压敏电阻老化特性的影响 |
5.4 不同波形参数与ZnO压敏电阻的温升关系 |
5.4.1 脉冲数量对表面温升的影响 |
5.4.2 脉冲间隔和冲击次数对表面温升的影响 |
5.5 基于等效能量的不同波形冲击下ZnO压敏电阻老化特性 |
5.5.1 多脉冲电流和单脉冲8/20μs电流等效能量换算 |
5.5.2 多脉冲和等效能量单脉冲下ZnO压敏电阻冲击结果分析 |
5.6 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老化机理 |
5.6.1 离子迁移引起的肖特基势垒畸变 |
5.6.2 多脉冲下ZnO压敏电阻能量叠加累积效应 |
5.6.3 单脉冲和多脉冲老化规律差异性原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ZnO压敏电阻等效电路模拟与提高多脉冲雷电防护措施 |
6.1 引言 |
6.2 ZnO压敏电阻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
6.2.1 ZnO压敏电阻微观晶界结构仿真 |
6.2.2 ZnO压敏电阻晶界等效电路模型 |
6.2.3 流过ZnO压敏电阻的微观电流和焦耳热模拟 |
6.3 ZnO压敏电阻等效电路模拟结果分析 |
6.3.1 微观结构非均匀性对ZnO压敏电阻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 |
6.3.2 微观电性能非均匀性对ZnO压敏电阻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 |
6.4 ZnO压敏电阻微观晶界结构改进方法 |
6.5 多脉冲下SPD短路失效专用脱离器 |
6.5.1 外置脱离器与SPD非线性元件的参数配合 |
6.5.2 SPD专用短路电流脱离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27.5kV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高频特性及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避雷器故障与测量理论基础 |
2.1 避雷器原理与结构 |
2.1.1 管型避雷器 |
2.1.2 阀型避雷器 |
2.1.3 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
2.2 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故障产生原因及其危害 |
2.2.1 老化故障及其危害 |
2.2.2 受潮、污秽故障及其危害 |
2.2.3 过电压故障及其危害 |
2.2.4 高频故障及其危害 |
2.3 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测量方法 |
2.3.1 避雷器测量方法 |
2.3.2 避雷器在高次谐波电压下的测量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避雷器高频特性试验 |
3.1 试验样品、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3.1.1 试验样品 |
3.1.2 试验设备 |
3.1.3 试验方案 |
3.2 未老化避雷器试验结果 |
3.2.1 基波电压单独作用下的伏安特性 |
3.2.2 单次谐波电压作用下的运行特性 |
3.2.3 基波和多次谐波电压共同作用下的运行特性 |
3.3 老化避雷器试验结果 |
3.4 试验结果比较 |
3.5 避雷器宽频域等效模型及高频耐受特性 |
3.5.1 避雷器宽频域等效模型的建立 |
3.5.2 避雷器高频故障机理 |
3.5.3 避雷器高频耐受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避雷器监测系统下位机设计 |
4.1 功能需求和监测指标 |
4.2 硬件构架与功能模块设计 |
4.3 监测设备 |
4.3.1 电流传感器类型与测量原理 |
4.3.2 电流传感器选型与测量原理 |
4.3.3 电压传感器选型 |
4.4 数据预处理及传输模块 |
4.4.1 AD转换芯片选型 |
4.4.2 数据处理芯片及算法设计 |
4.4.3 传输模块 |
4.5 无线通信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5 避雷器监测系统上位机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功能需求 |
5.2 避雷器故障预警算法设计 |
5.2.1 避雷器老化预警算法设计 |
5.2.2 避雷器高频故障预警算法设计 |
5.2.3 避雷器受潮、污秽故障预警算法设计 |
5.3 软件界面设计 |
5.3.1 监测主界面 |
5.3.2 故障监测与预警界面 |
5.3.3 故障信息查询界面 |
5.4 数据存储与查询 |
5.4.1 Access数据库存储 |
5.4.2 HS4数据文件格式存储 |
5.5 软件功能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忆阻神经电路的动力学分析与同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忆阻器研究现状 |
1.1.1 忆阻器定义 |
1.1.2 忆阻应用电路 |
1.2 神经电路研究现状 |
1.2.1 神经元电路 |
1.2.2 突触电路 |
1.2.3 神经元网络电路 |
1.3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忆阻器及神经元模型基本理论 |
2.1 忆阻器的基本理论 |
2.1.1 物理实现及数学模型 |
2.1.2 重要特征 |
2.2 忆阻电路的动力学分析理论 |
2.2.1 混沌 |
2.2.2 分岔 |
2.2.3 周期解 |
2.3 神经元模型的基本理论 |
2.3.1 生物神经元 |
2.3.2 神经元数学模型 |
2.3.3 FitzHugh-Nagumo电缆模型 |
2.4 耦合的神经元网络 |
2.4.1 耦合方式 |
2.4.2 神经元的同步理论 |
2.4.3 混沌系统同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忆阻器参数对FitzHugh-Nagumo网络混沌与同步的影响研究 |
3.1 忆阻FitzHugh-Nagumo神经元电路的混沌分析 |
3.1.1 FitzHugh-Nagumo神经元电路 |
3.1.2 忆阻电路实现及数学模型 |
3.1.3 混沌吸引子 |
3.1.4 降维建模与混沌 |
3.1.5 电路仿真 |
3.2 忆阻器参数对混沌同步的影响研究 |
3.2.1 单向耦合的理论分析 |
3.2.2 单向耦合的数值仿真 |
3.2.3 双向耦合的理论分析 |
3.2.4 双向耦合的数值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初始条件对FitzHugh-Nagumo忆阻网络混沌与同步的影响研究 |
4.1 磁通-电荷分析法 |
4.2 依赖于初始条件的忆阻FitzHugh-Nagumo神经元网络 |
4.3 初始条件对忆阻神经元网络同步的影响研究 |
4.3.1 理论分析 |
4.3.2 数值仿真 |
4.4 忆阻器的初始值对混沌控制的影响研究 |
4.4.1 单个神经元 |
4.4.2 神经元网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外部激励的忆阻FitzHugh-Nagumo神经元的振荡模式研究 |
5.1 无外部激励的忆阻FitzHugh-Nagumo电路的动力学分析 |
5.1.1 电路实现及数学模型 |
5.1.2 分岔分析 |
5.1.3 周期解 |
5.2 电感耦合的van der Pol电路的振荡模式研究 |
5.2.1 模型建立 |
5.2.2 振荡模式的理论分析 |
5.2.3 数值仿真 |
5.2.4 电路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基于改进谐波分析法的MOA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避雷器概述 |
1.3 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方法 |
1.3.1 全电流法 |
1.3.2 基波法 |
1.3.3 谐波分析法 |
1.3.4 容性电流补偿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MOA特性及等效模型 |
2.1 避雷器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 |
2.2 MOA阀片特性及等值电路 |
2.3 MOA状态判断依据 |
2.4 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对象研究 |
2.4.1 氧化锌避雷器阀片老化 |
2.4.2 氧化锌避雷器阀片内部受潮 |
2.4.3 瓷套污秽 |
2.4.4 局部放电 |
2.5 影响MOA阻性电流在线监测的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3 改进的MOA谐波分析算法 |
3.1 非周期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
3.2 频谱失真及栅栏效应 |
3.2.1 频谱失真 |
3.2.2 窗函数分析 |
3.2.3 栅栏效应 |
3.3 小波变换及小波去噪原理 |
3.3.1 常用小波函数 |
3.3.2 小波去噪 |
3.3.3 小波去噪过程 |
3.3.4 信号阈值估算 |
3.3.5 小波分解层数及小波基函数的选取 |
3.4 MOA在线监测方案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MOA在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4.1 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
4.2 MOA在线监测硬件电路设计 |
4.2.1 处理器选择 |
4.2.2 电源电路设计 |
4.2.3 电流取样单元设计 |
4.2.4 电压取样单元设计 |
4.2.5 通讯模块设计 |
4.2.6 硬件抗干扰设计 |
4.3 本章总结 |
5 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5.1 MOA在线监测系统软件基本功能及开发平台 |
5.1.1 在线监测系统基本功能 |
5.1.2 开发平台 |
5.2 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通讯协议设计 |
5.3 数据存储与管理 |
5.4 系统窗体设计 |
5.5 matlab函数调用 |
5.6 本章总结 |
6 MOA在线监测系统现场实施 |
6.1 MOA在线监测系统试验 |
6.1.1 MOA在线监测系统试验平台 |
6.1.2 试验结果分析 |
6.2 现场运行 |
6.2.1 现场安装 |
6.2.2 运行数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面向构件的电力系统仿真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PU的实时数字仿真 |
1.2.2 基于GPU的实时数字仿真 |
1.2.3 基于FPGA的实时数字仿真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力系统的构件化建模 |
2.1 电力系统仿真建模的理论基础 |
2.1.1 电力系统数学模型建立方法 |
2.1.2 数值计算方法 |
2.2 面向构件的设计思想 |
2.3 电力系统构件化建模思想 |
2.3.1 电力元件的构件化 |
2.3.2 控制系统的构件化 |
2.3.3 接口系统的构件化 |
2.4 构件化建模方法与实例 |
2.4.1 电力元件构件化方法与实例 |
2.4.2 控制系统构件化方法与实例 |
第3章 构件化建模中的组合与重构 |
3.1 组合构件在电力系统仿真建模中的应用 |
3.1.1 组合构件的基本原理 |
3.1.2 电力构件的组合 |
3.1.3 组合型电力构件的建立方法与实例 |
3.2 构件的重构在电力系统仿真建模中的应用 |
3.2.1 重构的基本概念 |
3.2.2 电力构件的重构 |
3.2.3 电力构件的重构方法与实例 |
第4章 构件化建模在FRTDS中的应用 |
4.1 FRTDS |
4.1.1 实时解算器 |
4.1.2 编译系统 |
4.2 基于构件化建模的仿真脚本优化方法 |
4.2.1 仿真脚本介绍 |
4.2.2 构件化建模与子脚本 |
4.2.3 构件化建模与变量声明体结构 |
4.2.4 构件化建模与消元运算策略 |
第5章 算例验证 |
5.1 算例设计 |
5.2 脚本优化方案有效性验证 |
5.3 构件化建模正确性验证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氧化锌压敏电阻热电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ZnO压敏电阻的研究现状 |
1.2.1 ZnO压敏电阻的基础理论 |
1.2.2 ZnO压敏电阻参数测量技术的发展 |
1.2.3 ZnO压敏电阻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交直流老化系统硬件设计 |
2.1 引言 |
2.2 高压源设计 |
2.3 试品箱选取 |
2.4 测量信号的提取及电路设计 |
2.4.1 泄漏电流信号的提取 |
2.4.2 电压源信号的提取 |
2.4.3 多路信号巡回采集回路的设计 |
2.5 保护电路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老化系统的计算机测试系统及软件开发 |
3.1 ZnO压敏电阻老化系统计算机测试系统的设计 |
3.2 ZnO压敏电阻老化系统的软件开发 |
3.2.1 软件实现的功能 |
3.2.2 数据分析处理 |
3.2.3 数据采集与处理主流程 |
3.2.4 数据存储与数据库设计 |
3.2.5 仪表界面设计 |
3.3 实验平台测试数据的校准 |
3.4 本章小结 |
4 ZnO压敏电阻的热电特性 |
4.1 压敏电阻特性试验方法 |
4.2 压敏电阻的交、直流暂态特性试验 |
4.2.1 交、直流暂态试验结果 |
4.2.2 交、直流暂态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4.3 直流老化试验 |
4.3.1 直流老化试验结果 |
4.3.2 直流老化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配电网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影响因素与抑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理论分析 |
1.2.2 铁磁谐振的影响因素 |
1.2.3 铁磁谐振类型识别与抑制措施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理论分析方法 |
2.1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磁饱和理论分析 |
2.1.1 基于Preisach理论的非线性电感磁化特性分析 |
2.1.2 非线性电感工频电流畸变特性 |
2.2 铁磁谐振的现有分析方法 |
2.2.1 铁磁谐振类型与谐振参数区间 |
2.2.2 串联谐振电路分析 |
2.2.3 三相不对称基频铁磁谐振 |
2.3 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接地电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伏安特性研究与仿真分析 |
3.1 铁磁谐振过电压的频域伏安特性研究 |
3.2 配电网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仿真建模 |
3.2.1 变电站及馈线概况 |
3.2.2 电力设备模型与元件参数 |
3.3 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磁谐振过电压影响因素的分析与仿真 |
4.1 基于并联等值电路的铁磁谐振数学计算模型 |
4.2 基于并联谐振理论公式研究谐振影响因素 |
4.2.1 电压互感器和线路参数 |
4.2.2 铁磁谐振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3 配电线路参数对铁磁谐振类型的影响 |
4.3.1 分频铁磁谐振 |
4.3.2 基频铁磁谐振 |
4.3.3 高频铁磁谐振 |
4.3.4 配电线路参数对谐振类型的影响 |
4.4 激发条件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影响 |
4.4.1 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 |
4.4.2 单相弧光接地故障 |
4.4.3 空载母线合闸 |
4.4.4 断线故障 |
4.5 电压互感器对铁磁谐振的影响 |
4.5.1 磁化曲线影响 |
4.5.2 高压侧绕组铜耗(直流电阻)影响 |
4.5.3 高压侧绕组铁耗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磁谐振类型的辨识与抑制措施 |
5.1 基于小波理论的铁磁谐振类型识别 |
5.1.1 小波函数选取 |
5.1.2 小波分析在铁磁谐振故障类型识别中的应用 |
5.1.3 小波理论与在线快速傅里叶变换识别效果的对比分析 |
5.2 基于并联模型磁通计算的铁磁谐振检测方法 |
5.3 改变电压互感器参数的铁磁谐振抑制策略 |
5.3.1 高压侧中性点经线性电阻接地 |
5.3.2 高压侧中性点经消谐器接地 |
5.3.3 开口三角接小电阻 |
5.3.4 改善电压互感器磁化曲线 |
5.3.5 改变TV接线方式 |
5.3.6 改变TV参数对电压测量精确度对比分析 |
5.4 改变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铁磁谐振抑制策略 |
5.4.1 系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 |
5.4.2 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等效变换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桥墩高度的接触网雷击过电压的研究[D]. 邱玉成.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2]基于残压检测的避雷器诊断技术研究[D]. 于广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电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研究与系统设计[D]. 王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4]多脉冲雷击下ZnO压敏电阻的电流热效应研究[D]. 张春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5]27.5kV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高频特性及监测系统研制[D]. 李天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忆阻神经电路的动力学分析与同步研究[D]. 张继红. 西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改进谐波分析法的MOA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殷昊楠. 沈阳工程学院, 2020(02)
- [8]面向构件的电力系统仿真建模[D]. 张杰. 天津大学, 2019(01)
- [9]氧化锌压敏电阻热电特性的研究[D]. 何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配电网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影响因素与抑制措施研究[D]. 荣若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