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拉沙星对鸡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育基[1](2020)在《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危害养鸡业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其中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菌病是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为此在育雏期通过适当途径给予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药物防治雏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已成为养鸡业的惯例。恩诺沙星为第一个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防控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支原体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集约化养鸡中恩诺沙星通过混饲或混饮方式给药极容易被滥用,进而导致耐药性产生。开展恩诺沙星注射液用于1日龄雏鸡耐受性和药动学研究,不仅对指导恩诺沙星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预测药物在雏鸡体内蓄积特性和残留消除规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为育雏早期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一种可替代选择药物,对减少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在育雏期混饮或混饲这种群体给药方式的种种弊端、防止或延缓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1、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耐受性试验12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采用多剂量水平给药进行耐受性研究,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最大推荐剂量(2mg/只)、3倍最大推荐剂量(6mg/只)、5倍最大推荐剂量(10mg/只)和10倍最大推荐剂量(20mg/只)共四个剂量组,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途径均为一侧颈部皮下注射,每只注射体积均为0.1mL。试验期间通过一般临床观察、增重、死亡率、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靶动物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的所有雏鸡临床表现正常。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在7d时,与对照组相比1倍、3倍和5倍剂量组差异显着(P<0.05),10倍剂量组差异极显着(P<0.01),对ALB、GLO、ALP和CHO生化指标有影响,其他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参数指标无剂量相关差异。实验结果表明,2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推荐剂量下皮下注射给药对1日龄雏鸡有较高的安全性,雏鸡可耐受5倍高的推荐剂量而不会对雏鸡产生明显不良反应。2、建立雏鸡血浆中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血浆样品中的药物采用乙腈提取和净化,色谱柱采用Agilent HP-C18(4.6×250mm,5μ m),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78nm,发射波长450 nm;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三乙胺-乙腈(82:18,V/V)溶液。结果表明,血浆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在0.05~10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低、中、高三个添加浓度(0.05、0.5、1Omg/L)下平均回收率在87.26%~106.36%之间,日内变异系数低于8.97%,日间变异系数在低于7.92%,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mg/L和0.05mg/L。将处理好的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标准液在-20℃冻存条件下放置6个月可保持稳定,自动进样器样品盘可稳定保持8h,循环冻融对血浆中待测物稳定性无影响。本方法建立的血浆提取净化和检测条件可用于准确测定鸡血浆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3、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药动学研究240只体重约50g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两个剂量组,其中一组经颈部一侧皮下单次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lmg(注射体积为0.1mL,相当于20mg/kg·bw),另一组同样给药2mg(稀释后的注射体积为0.1mL,相当于40mg/kg·bw)。给药后按预定的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样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含量采用经验证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实测药时数据采用WinNolin8.0软件处理非房室模型分析。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20 mg/kg·bw和40 mg/kg·bw的恩诺沙星注射液后,恩诺沙星在雏鸡体内的Tmax分别为8h和4h,Cmax分别为3.75μg/mL和4.92μg/mL,AUClast分别为 40.45 h·μg/mL 和 78.2 h·μg/mL,t1/2 分别为 7.37h 和 6.53h,MRTlast 分别为 8.6h和11.42h,CL为0.49L/h/kg。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随给药剂量增加,吸收达峰时间相应地提前,其峰浓度并没有与给药剂量成比例升高(两者之比为1:1.31),但反映药物吸收程度的AUC具有剂量相关性(两者之比为1:1.93)。结果还表明,给药剂量和鸡的日龄对恩诺沙星在1日龄雏鸡体内的消除半衰期无明显影响。恩诺沙星的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雏鸡体内的Tmax分别为8h和12h,Cmax分别为0.46μg/mL 和 0.54μg/mL,AUClast 分别为 3.97 h·μg/mL 和 6.66 h·μg/mL,t1/2 分别为 4.23h和5.29h。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后,活性代谢物环丙沙星的达峰时间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迟。达峰浓度无剂量相关性(两者比为1:1.17),但AUC具有一定剂量相关性(两者之比为1:1.67)。结合前期临床有效性和靶动物耐受性实验结果,防治1日龄雏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建议20%恩诺沙星注射液皮下注射的推荐剂量为20 mg/kg·bw(约相当于1 mg/只)。
丁浩[2](2018)在《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防治药物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te)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对水产养殖、畜禽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为了开发新型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药物,本文首先以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36种中药天然化合物单体和14种抗生素对3株罗非鱼致病性无乳链球菌333、319、PBSA0903的抑菌活性,以筛选出对无乳链球菌抗菌效果最佳的药物。发现受试菌株对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厚朴酚、和厚朴酚和大黄酸等6种中药单体极度敏感,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头孢噻肟、多西环素及沙拉沙星等6种抗菌药物敏感。其中血根碱对3株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8、16、16μg/mL,沙拉沙星对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1、0.5μg/mL,均表现出很强的抑菌作用。进一步研究了血根碱对无乳链球菌的生长曲线和生物被膜试验,发现血根碱对无乳链球菌生长和生物被膜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当血根碱浓度达到16μg/mL及以上时,受试菌株生物被膜的生成率降低到2.76%以下,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结果说明血根碱可能通过作用生物被膜抑制细菌生长。同时,本研究还建立了分析血浆及组织中沙拉沙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探究沙拉沙星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消除规律。沙拉沙星提取剂为固定比例的乙腈、盐酸和水为2500:10:10,流动相包括三乙胺、乙腈和水。可测得沙拉沙星在罗非鱼的血浆、肌肉、肝、肾及脑组织中的定量限分别为0.01μg/mL、0.02μg/g、0.03μg/g、0.03μg/g、0.01μg/g,回收率皆达到70%以上。由上述结果可知,此方法测定沙拉沙星快速、简单、灵敏,符合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的分析要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沙拉沙星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在26±2℃下,以20 mg/kg单剂量给罗非鱼口灌沙拉沙星,取血浆、肌肉、肝脏、肾脏和脑5种组织,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了沙拉沙星对致病性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菌后效应(PAE),建立了药动学/药效学(PK/PD)关系。血浆药物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8.36μg/mL和12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AUC0-24分别为193.10和127.23mg/L·h,沙拉沙星对无乳链球菌333、319、PBSA0903体外抑制试验的MIC分别为1.0、1.0、0.5μg/mL,无乳链球菌在血浆中的Cmax/MIC=8.36、8.36、16.72,AUC0-24/MIC=127.14、127.14、254.28,达到有效治疗条件。血浆中药物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1μg/mL)以上的时间较长,达到40 h以上,在给药72 h后肌肉中药物浓度为0.03μg/mL以下,低于沙拉沙星在鱼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实验数据表明沙拉沙星不仅具有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罗非鱼体内消除快。血根碱和沙拉沙星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感染后的治疗实验结果表明:以0.2mL/尾剂量给罗非鱼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6h后以20 mg/kg单剂量血根碱口灌罗非鱼,观察10d后,用药组罗非鱼存活率为60%;以20 mg/kg单剂量口灌给药沙拉沙沙星,观察10d后,用药组罗非鱼存活率为50%,感染后不给药对照组存活率为10%,两种药物对防治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有明显疗效。
吴少坤[3](2018)在《三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为研究沙拉沙星(Sarafloxacin,SAR)、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TAP)和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L)三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和残留消除规律,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HPLC-MS)检测SAR、TAP和FFL分别混饲口灌后在大菱鲆血浆、肌肉、肝脏、肾脏等样品中的时间-浓度变化。三种抗菌药物均以30 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采集给药后48 h内的药时数据,并以DAS 3.0软件非房室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拉沙星、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在大菱鲆血浆中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2.600、21.968和26.503 mg/L;它们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9和9 h,沙拉沙星的Cmax和Tmax两个参数同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差距较大,而后两者同属酰胺类药物,达峰时间相同,达峰浓度也较为接近。这三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血浆中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540.133、319.754和992.256 mg/L·h;表观分布容积(Vz/F)分别为27.954、6.206和1.130 L/kg。三者在大菱鲆血浆中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分别为495.053、33.984和38.763 h;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348.788、45.841和25.521 h。沙拉沙星在大菱鲆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3.500、10.155和3.867μg/g。在给药后肝脏在2 h后迅速达峰,而在肌肉和肾脏组织中达峰时间分别为4和3 h。沙拉沙星在肝脏中的达峰浓度(Cmax=10.155μg/g)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363.718 mg/L·h]最大,且在肝脏中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169.658 h]最长,结合消除半衰期(T1/2z=129.514 h),表明肝脏对沙拉沙星的吸收能力最强,但消除能力最弱。沙拉沙星在肌肉中的表观分布容积(Vz/F=10.211 L·kg-1)最小,总清除率[CLz/F=0.214 L·(h·kg)-1]最大,说明了沙拉沙星在肌肉组织当中的分布最少,并且清除速度最快。甲砜霉素在大菱鲆的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至22.346、27.127和47.178μg/g。除了肝脏中达峰时间较快(4 h),在肌肉和肾脏组织中均在9 h时达峰。甲砜霉素在肾脏中的达峰浓度(Cmax=47.718μg/g)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517.768mg/L·h]最大,表明肾脏对甲砜霉素的吸收能力最高;在肝脏中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36.565 h]最长,结合消除半衰期(T1/2z=42.370 h),说明给药后48h内甲砜霉素在肝脏中的消除较慢。氟苯尼考在大菱鲆的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至27.215、30.756和32.455μg/g。肌肉中达峰时间较慢(9 h),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达峰较快,均在4 h时。氟苯尼考在肾脏中的达峰浓度(Cmax=32.455μg/g)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860.410mg/L·h]最大,且肾脏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46.775 h]最长,结合消除半衰期(T1/2z=32.466 h),表明肾脏对氟苯尼考的吸收能力最强,但消除能力最弱。氟苯尼考在肌肉中的表观分布容积(Vz/F=1.203 L·kg-1)最小,总清除率[CLz/F=0.038 L·(h·kg)-1]最大,说明了氟苯尼考在肌肉组织当中的分布最少,并且清除速度最快。在残留消除实验中,沙拉沙星、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三种抗菌药分别以60 mg/kg的高剂量单次给药后,采集30 d内的药时数据并以WT 1.4药物残留程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三种抗菌药在大菱鲆血浆中的理论休药期分别为19.64、8.90和10.90 d;在肌肉中的理论休药期为24.09、10.64和19.02 d;在肝脏中的理论休药期分别为25.69、18.19和18.64 d;在肾脏中的理论休药期分别为25.32、23.95和25.51 d。本文研究结果可为SAR、TAP和FFL在大菱鲆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孙晓峥[4](2018)在《肉鸡组织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快速检测的胶体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需要严格的实验室环境、较高的硬件配置、高素质的操作人员、检测时间长、成本高,不适用于大量样品的筛选,也难在基层检测单位以及食品企业推广使用。本研究选择具有氟喹诺酮类药物母核结构共性特征的环丙沙星(CPFX)为半抗原,将单克隆抗体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引入到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之中,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和广谱性强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为临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和大量样品的筛选,动物性食品生产过程控制、企业自检等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方便、可靠的现场检测技术。并对河北及周边地区肉鸡样品进行了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与分析,掌握了河北及周边地区肉鸡样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现状,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监控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将具有氟喹诺酮类药物母核结构共性特征的环丙沙星(CPFX)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CPFX-BSA,免疫6周龄BALB/c雌性小鼠,筛选得到广谱性、敏感性最好4H8单克隆抗体,将4H8单克隆抗体纯化后标记胶体金颗粒作为金标垫,分别以CPFX-BSA偶联蛋白和兔抗鼠IgG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了检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肉眼于10min内即可判定结果,用于检测10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显示为阳性,而检测4种其它常见药物均显示为阴性,表明该试纸条对10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有较好的检测特异性。对环丙沙星、培氟沙星、达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的检测限为3.2μg/kg,对沙拉沙星、双氟沙星、麻保沙星的检测限为6.4μg/kg。稳定性试验表明在37℃条件下试纸条可稳定保存60d,在4℃条件下可稳定保存360d。采用本研究研制的试纸条检测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的鸡肉样品3414份,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76%,其中屠宰场、超市、活禽市场的平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8%、0.09%、2.19%,检测结果与ELIAS法比对一致。表明本研究研制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用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快速筛选检测,方便在基层推广应用。
唐达,李成洪,唐发书,王建华[5](2015)在《盐酸沙拉沙星研究进展概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总结了盐酸沙拉沙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药效、药代及检测方面的前沿研究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及新剂型开发进行了展望。
叶建美,吴康,吴洪丽,孙波,许淑琼[6](2015)在《恩诺沙星抗菌效果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恩诺沙星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对恩诺沙星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殷桂芳[7](2015)在《恶喹酸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及对弧菌的体外药效学》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凡纳滨对虾养殖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对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然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带来的病害问题,尤其是弧菌病,对对虾养殖业影响很大。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性的药物来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要求其残留低、对水生环境危害较小、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通过对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合药效学研究能够为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恶喹酸是我国国标渔药抗菌药物之一,关于恶喹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集中在鱼类上,未发现在凡纳滨对虾上的药动学研究报道。针对我国对虾养殖现状,本文首先建立了恶喹酸在对虾组织中残留的测定方法,继而研究了恶喹酸散和复方恶喹酸粉两种制剂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确定其在凡纳滨对虾组织内的分布与消除规律,根据肌肉可食组织中的消除规律,结合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确定恶喹酸2种制剂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休药期,最后开展了恶喹酸对弧菌的体外药效学试验,建立了PK/PD联合作用参数,为对虾养殖生产中恶喹酸的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撑。1.对虾组织中恶喹酸残留的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的建立在比较不同检测波长、流动相对恶喹酸色谱行为影响,以及不同提取方法对恶喹酸回收率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对虾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等组织中恶喹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乙腈和0.01 mol·L-1四丁基溴化铵(磷酸调节p H为2.75)为流动相,色谱柱为Aglient Zorbax SB-C18(4.6×150mm,5μm),柱温40℃;荧光检测器波长Ex=265nm、Em=380nm;进样量10μL,流速1.0 m L·min-1。恶喹酸在0.0021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60.9999。采用乙腈提取对虾血淋巴、肌肉、肝胰腺和鳃组织中恶喹酸,加标回收率为84.70%90.60%,日内精密度为1.60%4.02%,日间精密度为2.91%4.73%,定量检测限分别为0.02μg·m L-1、0.01μg·g-1、0.02μg·g-1和0.02μg·g-1。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药峰无干扰,适用于对虾生物样品中恶喹酸含量的分析。2.恶喹酸散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和消除规律研究不同给药剂量(10 mg·kg-1、30mg·kg-1和80mg·kg-1)下恶喹酸散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以及在肌肉、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分布和消除规律,为其安全有效使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表明,对虾摄食3个剂量的药饵后,血淋巴恶喹酸药物浓度-时间关系曲线均适合采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来描述。血淋巴和肌肉的达峰时间均为2 h;3个剂量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4.31 mg·L-1、14.93mg·L-1和16.62 mg·L-1,肌肉中药物峰浓度分别为1.62 mg·kg-1、5.80 mg·kg-1和7.36 mg·kg-1;肝胰腺中药物达峰时间为0.5 h,3个剂量组的达峰浓度分别为7.90mg·kg-1、27.23 mg·kg-1和60.51 mg·kg-1。鳃组织药物达峰相对较晚,Tmax=4 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2.87 mg·kg-1、8.08 mg·kg-1和12.12 mg·kg-1。。尽管肝胰腺达峰浓度最高,明显高于各剂量组血淋巴Cmax,但其曲线下面积(AUC)却均低于血淋巴,这因为肝胰腺中药物消除半衰期最小,说明肝胰腺中药物消除快。随着给药剂量升高,恶喹酸在对虾肌肉组织中消除时间延长,休药期也随之延长。以30μg·kg-1为对虾的最高残留限量,恶喹酸散的3种给药剂量在凡纳滨对虾中的理论休药期分别为74.7h、90.1和135.9h。3.复方恶喹酸粉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研究了复方恶喹酸粉药饵投喂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和组织中消除规律,制定了用药方案和休药期。以30 mg·kg-1剂量恶喹酸口服给药后,凡纳滨对虾血淋巴恶喹酸浓度-时间关系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血淋巴中恶喹酸达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曲线下面积(AUC0-24)和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14.70 mg·L-1、2 h、244.6 mg·L-1·h和18.56 h;肌肉、肝胰腺和鳃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4.11 mg·kg-1、17.20 mg·kg-1和7.01 mg·kg-1,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10.71h、12.31 h和16.75 h。凡纳滨对虾能很好地吸收恶喹酸,肌肉中恶喹酸消除快。以30μg·kg-1为最高残留限量,恶喹酸在凡纳滨对虾中的理论休药期为91.7h。4.恶喹酸对弧菌的体外药效作用及PK/PD联合作用参数检测了恶喹酸对对虾源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建立了药动/药效(PK/PD)关系,结果表明,恶喹酸对132株弧菌的MIC和MBC值接近,主要分布在0.151.25μg·m L-1,MIC50和MIC90分别为0.62μg·m L-1和1.25μg·m L-1。结合PK/PD相互关系参数Cmax/MIC90和AUC0-24/MIC90,研究表明,两种制剂以30 mg·kg-1剂量一日一次药饵给药,能有效地防治弧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弧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养殖生产中的休药期为5d。
李振[8](2015)在《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的研制及临床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硫酸头孢喹诺(Cefquinome Sulfate, CEF)为主药,以大豆油和油酸乙酯为分散媒,通过分散媒、助悬剂、润湿剂和抗氧剂等单因素筛选后,以沉降体积比和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经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优选处方和工艺,并对其产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建立了猪血浆中CEF的HPLC-UV分析方法,该方法在0.05-20.0μg/mL范围内CEF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5μg/mL和0.05μg/mL,三个质控浓度样品(0.5、5.0和20.0μg/mL)的回收率分别为89.85%、90.43%、92.54%,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3.65%、2.73%、3.22%,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18%、3.57%、3.69%。建立了奶牛血浆中CEF的HPLC-UV分析方法,该方法在0.05-20.0μg/mL范围内CEF浓度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5μg/mL和0.05μg/mL,三个质控浓度样品(0.5、5.0和20.0μg/mL)的回收率分别为86.30%、89.02%、91.41%,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4.14%、5.26、6.08%,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69%、6.35%、5.10%。进行了CEF缓释注射剂和COBACTAN CEF混悬注射液在猪、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AS2.1.1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猪体内两药达峰时间分别为2.75h和0.98h,达峰浓度分别为3.02gg/mL和3.68μg/mL,消除半衰期分别为6.56h和3.74h,维持血药浓度0.01μg/mL以上时间分别为36~48h和12~24h;奶牛体内两药达峰时间分别为2.25h和1.92h,达峰浓度分别为2.87μg/mL和3.79μg/mL,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0.54h和2.14h,维持血药浓度0.01μg/mL以上时间分别为36-48h和24-36h。研究结果显示,本制剂具有长效缓释作用,CEF缓释注射剂药代动力学特征参数优于COBACTAN CEF混悬注射液。进行了CEF缓释注射剂体外和体内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CEF缓释注射剂对临床上常见的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CEF原料药作用效果比较,差异不明显;可降低防突变浓度,减小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延长对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从而提高抗菌效果。该制剂以2.0mg/kg体重的剂量给人工感染大肠埃希氏菌病猪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d,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90%;本制剂以1.0mg/kg体重的剂量给乳房炎患牛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d,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90%,表明该制剂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人工感染猪大肠埃希氏菌病和奶牛乳房炎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建立了牛奶中CEF的HPLC-UV分析方法,该法在0.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CEF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方法的LOD和LOQ分别为0.006μg/mL和0.02μg/mL,三个质控浓度样品(0.05μg/mL、0.50μg/mL、5.0μg/mL)的的回收率分别为88.69%、90.80%、91.47%,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4.13%、4.95%、5.26%,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45%、5.83%、6.71%。该方法分离效果好、药物峰无杂质干扰,分析快速、简便、有效,可用于检测牛奶中硫酸头孢喹诺的含量。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在泌乳奶牛牛奶中消除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牛奶中头孢喹诺浓度在12~24h达到最高浓度,96h时检测不到药物。建议使用本制剂后,泌乳奶牛的弃奶期为4d。
高芸[9](2015)在《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的稳定性、最小抑菌值测定及在鸡组织内的消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酸沙拉沙星属于喹诺酮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一类动物专用的兽药产品。国产盐酸沙拉沙星药物在动物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随着药物的使用随之出现了药物耐药性、动物组织残留等问题。本论文以兽药生产企业中试样品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为研究对象,检测该药物在加速条件下的药物稳定性、最小抑菌值及在鸡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行研究,取得以下结果。本论文将中试样品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按市售包装放入加速试验箱,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0%±2%的条件下放置5个月,每月取样1次。通过HPLC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流动相:0.05 mol/L枸橼酸-0.05 mol/L醋酸铵-乙腈(80:10:18),以高氯酸调节pH值至2.4;检测波长为274 nm,采用Agilent 5TC-C18(2)4.6×250 mm,5μm色谱柱。经测得该中试样品与加速前的结果比较,前三个月药物含量变化不大,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99.8%、99.2%、100.2%,后两个月药品含量稍有降解但变化范围不大,含量结果分别为97.9%、94.5%。后两个月药物含量略微降低,但在色谱图中未发现有分(降)解产物。研究该中试样品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的体外抗菌作用,比较6中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菌株、沙门氏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药物均稀释到1280μg/mL,加菌液采用96孔板梯度稀释,依次进行倍比稀释到第9个孔,第10个孔加100μL药物原液作为药物对照,第11个孔加100μLMH肉汤作为阴性对照管,第12个孔加100μL菌液作为阳性对照管。结果显示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对三种菌株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在大肠埃希菌质控菌株和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菌株中抑菌活性较强,在沙门氏菌临床分离菌株中相比同类其他药品对细菌的敏感性相对较弱。药品中沙拉沙星残留消除试验研究,给肉鸡灌服推荐的使用剂量10 mg/kg,检测其肝脏、肾脏、肌肉组织中的药物的残留浓度。流动相:V(0.02M、pH3.5磷酸二氢钠):V(乙腈)=82:2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4 nm,色谱柱为Agilent 5TC-C18(2)4.6×250 mm,5μm。鸡组织中肝脏、肾脏沙拉沙星含量在停药24h后药物残留低于国家规定最高残留量(MRLs),肌肉组织在48h残留量高于MRLs。综上所述,兽药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稳定性较好,最小抑菌值较低,在鸡肝脏、肾脏组织中消除较快,肌肉组织中较慢。
温华成[10](2012)在《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能引起鱼类等水产动物败血症、危害性极大、可造成水产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的病原菌。喹诺酮类药物、氟苯尼考因具价格低、广谱高效、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近年来水产常用的治疗药物。但近几年来也看到不少如大肠杆菌、链球菌、杀鲑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菌株对氟喹诺类酮药物的耐药性在日益增强的报道。嗜水气单胞菌作为淡水渔业危害极大的病原菌,了解其对三种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耐药分子机制,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用药,建立实验室耐药模式菌等均有重大的意义。本试验从广西永福、梧州、桂平3个养殖区域12批次的黄颡鱼病样中共分离鉴定到细菌30株,其中16株为嗜水气单胞菌,占已鉴定菌株总数的53.33%,说明嗜水气单胞菌是黄颡鱼病害中检出率较高的细菌,在这16株嗜水气单胞菌中,有12株为β型溶血,4株不溶血。对这16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致病性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了YF13这株非溶血株无致病性外,其余15菌株均为致病性菌株,但致病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K-B纸片法药敏结果显示,15株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19种药物敏感率分别为OXA (6.7%)、AMP(0.0%)、FOR (86.7%)、CEF (46.6%)、ROC (100%)、 STR (87.6%)、GEN (100%)、SXT (40.0%)、NEO (93.3%)、SUL (73.3%)、 NOV (6.7%)、NOR (100%)、ENR (100%)、LEV (100%)、ENO (60.0%)、 OFL (100%)、CEF (80.0%)、FLR (93.3%)、SAR (93.3%);微量稀释法试验结果:15株菌株除一株对SAR中介外,其余为敏感,15株菌株对ENR、OFL敏感,所测8株菌对FLR敏感。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进行耐药性的获得速率试验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经3种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耐药诱导后,均获得很高的耐药性,其中采于梧州、桂平的菌株对SAR耐药率较永福的总体要低,梧州株为256倍,桂平株均低于256倍,永福株获得速率最小为512倍,最大的为2048倍,且大部分永福菌株获得速率均大于512倍;采集于梧州、桂平的菌株对ENR耐药率较永福的总体要低,梧州株低于128倍,桂平株低于512倍,永福株获得耐药率最小为32倍,最大为2048倍,且大部分永福菌株增大512倍;采集于梧州、桂平的菌株对OFL耐药率较永福的总体要低,梧州株低于512倍,桂平株低于512倍,永福株获得耐药率最小为128倍,最大为2048倍,且大部分永福菌株增大1024倍;所测菌株对FLR均获得了稳定的耐药性,但相对喹诺酮类药物增幅普遍不大,获得的速率最大的是GP35,为512倍,最小的是WZ02和GP32,为16倍,此外,耐药突变株还存在对同类药物较高的耐药性,对不同类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交叉耐药性。耐药突变株耐药性的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15株菌株除了YF04菌株对ENR、OFL药物的耐药性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分别从20μg/ml、160μg/ml降低为10μg/ml、80μg/ml,其余菌株对SAR、ENR、OFL、FLR均保持稳定的耐药遗传性;耐药突变株的保存条件探讨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突变株基本表现出对SAR、ENR、OFL、FLR药物的耐药性呈现减弱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其中对SAR、ENR、OFL降低的倍数最大为4倍,对FLR药物降低的倍数最小为8倍。说明大部分耐药突变株均保持比较稳定的耐药遗传性,为建立未来耐药模式菌株提供了基础。对4株临床分离株和6株喹诺酮耐药突变株的gyrA和parC基因的QRDR区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采用NCBI、DNAstar、DNAman分析软件分析。结果显示,gyrA基因:桂平临床分离株GP31和GP35之间同源性为100%,GP31和GP35菌株与永福的临床分离株YF04、YF11同源性为98.8%;永福临床分离株YF04、YF11之间的同源性为99%,耐药突变株之间的同源性为100%。parC基因:桂平的临床分离的敏感株GP31和GP35之间的同源性达为100%,GP31和GP35菌株与永福临床分离株YF04和YF11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7.1%和96.9%;永福临床分离株YF04与YF11之间的同源性为96.9%,耐药突变株之间的同源性为100%。序列分析表明,相对临床分离敏感株,耐药突变株的gyrA、parC基因的QRDR区各有1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gyrA基因上第83位点发生了突变,为Ser→Ile, parC基因上第87位点发生了突变,为Ser→Ile, gyrA基因Ser83突变且parC基因Ser87突变与菌株的耐药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沙拉沙星对鸡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拉沙星对鸡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恩诺沙星简介 |
2 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 |
3 药动学特征 |
3.1 在反刍动物的药动学特征 |
3.2 在单胃动物的药动学特征 |
3.3 在禽类的药动学特征 |
4 恩诺沙星安全性及药效研究 |
4.1 恩诺沙星制剂的安全性 |
4.2 恩诺沙星体外抑菌活性 |
4.3 恩诺沙星制剂在家禽临床应用 |
5 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 |
5.1 组织残留的检测 |
5.2 血药浓度检测 |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表现 |
2.2 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 |
2.3 病理学变化 |
3 讨论 |
3.1 一般临床观察 |
3.2 对血常规及生化的影响 |
3.3 组织病理学变化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雏鸡血浆中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
1 材料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溶液配制 |
2 方法 |
2.1 血浆样品处理 |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检测限和定量限 |
2.4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
2.5 色谱条件 |
2.6 干扰性试验 |
2.7 稳定性试验 |
2.8 实际样品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考察 |
3.2 检测限与定量限 |
3.3 回收率和精密度 |
3.4 干扰性试验 |
3.5 稳定性试验测试结果 |
3.6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提取条件的优化 |
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的药动学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观察结果 |
2.2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在雏鸡体内血药浓度 |
2.3 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在雏鸡体内药动学参数 |
3 讨论 |
3.1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后药动学特征 |
3.2 活性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药动学特征 |
3.3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药动学研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防治药物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罗非鱼病原研究进展 |
1.1 罗非鱼病原的研究概况 |
1.1.1 病毒 |
1.1.2 细菌 |
1.1.3 霉菌 |
1.2 无乳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
1.2.1 链球菌的概述 |
1.2.2 无乳链球菌的流行情况 |
1.3 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治 |
1.3.1 化学药物防治 |
1.3.2 中草药防治 |
1.3.3 免疫治疗 |
1.4 病原的鉴定 |
1.4.1 形态观察及生化鉴定法 |
1.4.2 分子鉴定 |
2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概述及药动药效(PK/PD)评估 |
2.1 药代动力学概述 |
2.1.1 药物的吸收 |
2.1.2 药物的分布 |
2.1.3 药物的代谢 |
2.1.4 药物的排泄 |
2.2 药效动力学概述 |
2.2.1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
2.2.2 杀菌曲线 |
2.2.3 抗生素后效应(PAE) |
2.2.4 影响药效学结果的因素 |
2.2.5 PK/PD参数对药效的评价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抗无乳链球菌药物的体外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试验仪器 |
1.2 方法 |
1.2.1 菌液的制备 |
1.2.2 药液的配制 |
1.2.3 药物敏感性测定 |
1.2.4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2 试验结果 |
2.1 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 |
2.2 中药单体天然化合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
2.3 MIC测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血根碱抗无乳链球菌的药理作用初探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试验仪器 |
1.2 方法 |
1.2.1 种子菌液的制备及药物配置 |
1.2.2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1.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
1.2.4 血根碱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2 结果 |
2.1 天然化合物MBC的测定结果 |
2.2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 血根碱对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沙拉沙星在罗非鱼体内的药动-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用无乳链球菌与试验鱼 |
1.1.2 药品与试剂 |
1.1.3 仪器设备 |
1.1.4 储备液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色谱条件 |
1.2.2 标准样品线性关系 |
1.2.3 沙拉沙星原药含量的测定 |
1.2.4 动物的给药与采样 |
1.2.5 样品的前处理 |
1.2.6 空白添加标准曲线的制备及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 |
1.2.7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
1.2.8 体外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的测定 |
1.2.9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及药动/药效(PK/PD)模型推算 |
1.2.10 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后体内病原菌的动态分布 |
2 结果 |
2.1 标准品标准曲线 |
2.2 沙拉沙星原料药的含量 |
2.3 回收率和精密度 |
2.4 线性关系及检测限和定量限 |
2.5 罗非鱼血液和组织内沙拉沙星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
2.6 药代动力学方程及参数 |
2.7 体外PAE的测定结果 |
2.8 最小抑菌浓度(MIC)及药动/药效(PK/PD)参数 |
2.9 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的活菌分离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药物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来源 |
1.1.2 试验试剂 |
1.2.3 试验仪器 |
1.2 方法 |
1.2.1 人工感染 |
1.2.2 细菌分离 |
1.2.3 生化鉴定 |
1.2.4 16S rRNA扩增和鉴定 |
1.2.5 对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的治疗试验 |
2 试验结果 |
2.1 人工感染效果 |
2.2 形态特征 |
2.3 生化鉴定结果 |
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5 治疗试验结果 |
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参与学术会议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三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我国水产养殖状况及药物使用情况 |
1.2 国内外水产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产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产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3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模型 |
1.3.1 药代动力学各参数及意义 |
1.3.2 房室模型 |
1.3.3 非房室模型 |
1.3.4 生理模型 |
1.4 大菱鲆及相关药代动力学研究 |
1.5 三种抗菌药物在水产动物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5.1 沙拉沙星 |
1.5.2 甲砜霉素 |
1.5.3 氟苯尼考 |
1.6 水产药物残留分析方法 |
1.6.1 免疫分析法 |
1.6.2 气相色谱法(GC) |
1.6.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6.4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 |
1.6.5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
1.7 背景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试剂及主要耗材 |
2.1.3 仪器 |
2.2 方法 |
2.2.1 给药与采样 |
2.2.2 样品前处理 |
2.2.3 建立检测方法 |
2.2.4 数学模型模拟和休药期 |
第3章 结果 |
3.1 沙拉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 |
3.1.1 沙拉沙星检测方法验证 |
3.1.2 沙拉沙星在大菱鲆血浆中的药动学特征 |
3.1.3 沙拉沙星在大菱鲆各组织中的代谢特征 |
3.1.4 沙拉沙星在大菱鲆中的残留消除及休药期 |
3.2 甲砜霉素在大菱鲆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 |
3.2.1 甲砜霉素检测方法验证 |
3.2.2 甲砜霉素在大菱鲆血浆中的药动学特征 |
3.2.3 甲砜霉素在大菱鲆各组织的代谢特征 |
3.2.4 甲砜霉素在大菱鲆中的残留消除及休药期 |
3.3 氟苯尼考在大菱鲆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 |
3.3.1 氟苯尼考检测方法验证 |
3.3.2 氟苯尼考在大菱鲆血浆中的药动学特征 |
3.3.3 氟苯尼考在大菱鲆各组织的代谢特征 |
3.3.4 氟苯尼考在大菱鲆中的残留消除及休药期 |
第4章 讨论 |
4.1 三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1.1 沙拉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1.2 甲砜霉素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1.3 氟苯尼考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4.2 给药方案和休药期建议 |
4.2.1 沙拉沙星 |
4.2.2 甲砜霉素 |
4.2.3 氟苯尼考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肉鸡组织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快速检测的胶体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氟喹诺酮类药物概述 |
1.2 兽药滥用的危害性及防控措施 |
1.3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概述 |
1.4 胶体金技术及其在兽医领域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广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肉鸡组织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5)盐酸沙拉沙星研究进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盐酸沙拉沙星性质 |
2 盐酸沙拉沙星的抗菌作用机理及耐药机制 |
3 盐酸沙拉沙星的药效学及毒理学 |
3.1 药效学 |
3.2 毒理学 |
4 盐酸沙拉沙星的药动学特点 |
5 盐酸沙拉沙星的分析检测方法 |
6 盐酸沙拉沙星的新剂型开发 |
(6)恩诺沙星抗菌效果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恩诺沙星的作用机理与剂型 |
2 恩诺沙星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
3 恩诺沙星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3.1 恩诺沙星含量的检测方法 |
3.2 恩诺沙星在陆生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3.3 恩诺沙星在水生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 展望 |
(7)恶喹酸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及对弧菌的体外药效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 |
2 抗菌机制 |
3 耐药机制 |
4 药物代谢动力学动与药效学 |
4.1 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和药效影响 |
4.2 恶喹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 |
5 检测方法 |
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虾组织中恶喹酸残留 |
2.1 仪器和方法 |
2.1.1 仪器和设备 |
2.1.2 试验材料和试剂 |
2.1.3 色谱条件优化 |
2.1.4 不同提取液对肌肉中恶喹酸回收率的影响 |
2.1.5 样品前处理 |
2.1.6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
2.1.7 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2.2.2 提取液的选择 |
2.2.3 色谱条件确定及色谱图 |
2.2.4 标准曲线及检测限 |
2.2.5 回收率及精密度 |
2.3 结论 |
第三章 恶喹酸散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和消除规律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药品和试剂 |
3.1.3 药饵制备 |
3.1.4 仪器和设备 |
3.1.5 给药和取样 |
3.1.6 样品处理 |
3.1.7 色谱条件 |
3.1.8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恶喹酸散药饵给药后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 |
3.2.2 恶喹酸散药饵给药后药物在凡纳滨对虾组织中分布与消除规律 . 26 3.2.3 肌肉组织中恶喹酸休药期计算 |
3.2.3 肌肉组织中恶喹酸休药期计算 |
3.3 讨论 |
3.3.1 恶喹酸在对虾中的药动学特征 |
3.3.2 不同剂量下恶喹酸在对虾体内药动学比较分析 |
3.3.3 对虾肝胰腺对化学药物的吸收作用 |
第四章 复方恶喹酸粉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药品和试剂 |
4.1.3 仪器和设备 |
4.1.4 给药和取样 |
4.1.5 样品处理 |
4.1.6 色谱条件 |
4.1.7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药饵给药后恶喹酸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 |
4.2.2 肌肉中恶喹酸休药期计算 |
4.3 讨论 |
4.3.1 恶喹酸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特征 |
4.3.2 休药期的制定 |
第五章 恶喹酸对弧菌的体外药效及PK/PD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药品和试剂 |
5.1.3 试验仪器 |
5.1.4 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5.2 结果 |
5.2.1 弧菌对恶喹酸的敏感性 |
5.2.2 药动/药效(PK/PD)相互关系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经费来源与论文发表 |
致谢 |
(8)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的研制及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硫酸头孢喹诺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的研制 |
2.1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
2.2 制剂中硫酸头孢喹诺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体外释药性研究 |
2.4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的稳定性研究 |
第三章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安全性研究 |
3.1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的刺激性研究 |
3.2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耐受性试验 |
第四章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4.1 血浆中硫酸头孢喹诺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
4.2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3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液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五章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药效学研究 |
5.1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体外药效学试验 |
5.2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对猪大肠埃希菌病的临床治疗试验 |
5.3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液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
第六章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在牛奶中残留研究 |
6.1 牛奶中硫酸头孢喹诺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
6.2 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在牛奶中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的稳定性、最小抑菌值测定及在鸡组织内的消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鸡常见细菌性疾病简介及防治措施 |
1.1 鸡常见细菌性疾病简介 |
1.2 防治措施 |
2.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 |
2.1 喹诺酮类药物研发历程 |
2.2 常见喹诺酮类药物 |
2.3 喹诺酮药物作用机理 |
2.4 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
2.5 喹诺酮类药物毒副作用 |
2.6 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
3.盐酸沙拉沙星研究进展 |
3.1 沙拉沙星概况 |
3.2 沙拉沙星抗菌机理 |
3.3 沙拉沙星的药效学 |
3.4 沙拉沙星药动学 |
3.5 沙拉沙星耐药性与毒性 |
3.6 沙拉沙星残留检测方法 |
4.本论文的主要任务 |
5.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稳定性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体外最小抑菌MIC测定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质控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3.2.2 临床分离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3.2.3 临床分离沙门氏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在鸡肌肉、肝脏及肾脏中残留消除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药品与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2.2 色谱条件 |
4.2.3 试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4.2.4 样品的收集 |
4.2.5 样品的处理 |
4.3 结果 |
4.3.1 鸡三种组织标准曲线确定 |
4.3.2 鸡肌肉、肝脏、肾脏组织残留消除试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颡鱼及其主要病害 |
1.2 嗜水气单胞菌及其致病性的研究概况 |
1.2.1 嗜水气单胞菌简介 |
1.2.2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 |
1.3 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物 |
1.3.1 分类 |
1.3.2 药动学特征 |
1.4 嗜水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耐药现状 |
1.5 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
1.5.1 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点 |
1.5.2 控制细菌主动外排系统调控基因改变 |
1.5.3 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改变 |
1.5.4 耐药质粒 |
1.5.5 嗜水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机制 |
1.6 氟苯尼考的使用与耐药关系 |
1.7 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
1.8 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的主要方法 |
1.8.1 开发对耐药菌敏感的新型药物 |
1.8.2 药物的科学、合理应用 |
1.9 本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广西黄颡鱼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分离与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病样来源 |
2.1.2 健康黄颡鱼 |
2.1.3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临床症状观察 |
2.2.2 细菌分离与纯化 |
2.2.3 细菌的鉴定 |
2.2.4 人工感染试验 |
2.3 试验结果 |
2.3.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
2.3.2 细菌分离结果 |
2.3.3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2.3.4 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测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
3.1.2 供试药物与药敏纸片 |
3.1.3 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药敏纸片法测定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 |
3.2.2 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3.3 药敏试验结果 |
3.3.1 药敏试验结果 |
3.3.2 MIC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关于19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敏结果 |
3.4.2 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判断标准 |
第四章 嗜水气单胞菌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耐药性获得速率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临床分离株耐药性获得速率测定 |
4.2.2 耐药突变株耐药遗传稳定性 |
4.2.3 耐药突变株的保存条件探索 |
4.2.4 耐药突变株交叉耐药试验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临床分离株耐药性获得速率 |
4.3.2 耐药突变株耐药性的遗传稳定性 |
4.3.3 耐药菌的保存条件探讨结果 |
4.3.4 耐氟喹诺酮类药突变株对同类氟喹诺酮类和氟苯尼考药物的交叉耐药 |
4.4 讨论 |
4.4.1 关于菌株耐药性获得速率与耐药突变株耐药的遗传稳定性 |
4.4.2 关于耐药突变株的保存条件 |
4.4.3 关于耐药突变株对药物的交叉耐药性 |
第五章 嗜水气单胞菌gyrA、parC氟喹诺酮类抗性决定区扩增与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菌株 |
5.1.2 克隆载体 |
5.1.3 主要酶 |
5.1.4 试剂盒 |
5.1.5 其它试剂与培养基 |
5.1.6 感受态细胞制备 |
5.1.7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技术路线 |
5.2.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gyrA、parC氟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PCR扩增结果 |
5.3.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菌液PCR鉴定结果 |
5.3.3 嗜水气单胞菌gyrA、parC基因的系列结果 |
5.3.4 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
5.3.5 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QRDR的系列测序结果 |
5.4 讨论 |
5.4.1 gyrA和parC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突变分析 |
5.4.2 gyrA、parC基因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沙拉沙星对鸡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D]. 郑育基. 扬州大学, 2020
- [2]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防治药物的筛选[D]. 丁浩.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3]三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D]. 吴少坤. 集美大学, 2018(09)
- [4]肉鸡组织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快速检测的胶体金技术研究[D]. 孙晓峥.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4)
- [5]盐酸沙拉沙星研究进展概述[J]. 唐达,李成洪,唐发书,王建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15(12)
- [6]恩诺沙星抗菌效果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叶建美,吴康,吴洪丽,孙波,许淑琼. 湖北农业科学, 2015(23)
- [7]恶喹酸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及对弧菌的体外药效学[D]. 殷桂芳.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2)
- [8]硫酸头孢喹诺缓释注射剂的研制及临床试验[D]. 李振.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9]5%盐酸沙拉沙星溶液的稳定性、最小抑菌值测定及在鸡组织内的消除研究[D]. 高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2)
- [10]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研究[D]. 温华成. 广西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