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七)
- 答: 阅读内容:第五章----第九章。
思考一:关于学生的潜在误解
老师在开始教这门课之前,或者说在教某个知识点之前,需要去了解学生对这个知识会存在哪些的误解,哪些是他们可能难以理解的,以及为什么他们会难以理解。当了解清楚这个问题之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着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才能有机会真正的理解这个难点。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学生为什么不会这个知识点,是因为丛凯与常识经验不相符呢,还是这个内容太抽象,与学生现有抽象能力是不相符的。只有了解到了这些,并根据它进行教学设计,才可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知识。比如地球绕着太阳转,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此相反,这时候老师需要以一种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去感知这一规律。
思考二:关于设计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关系到教学主体也就是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程度,适时而正向的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的达到课程目标,更好的生成知识概念的迁移,达到最终的理解,因此教师要面临更高层次的挑战,学习的设计需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活动才能让我更好的实现知识迁移?什么样的课堂活动能够让我更加专注?这个活动对于学习来说是有意义的,还是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觉得有趣才设计的,当问到这些问题时,往往能够给我们的学习活动设计一些启发,尽管这难度有些稿辩大,但只要能够前键郑缺进一小步,我们教学的理解构建就越明确。
对于今后的教学,我们要多思考,多尝试,通过好的教学设计让教学一直保持成长的状态而不停滞,才应该是追求理解的教学最大的意义。
问: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格兰特.威金斯
- 答:前言9
课程框架
这个词在最近的接触中,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在《芬兰的教育中》作者也反复提到了这个观点,从经验上的理解。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框架的理解,也比较适合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背后的含义可以延展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而这种把握的前提是对其的理解,其理解程度毁罩清决定了老师所要采取的方法。
绪论 5
思考可预见的学生误解应发挥的作用。
第39页
理解与知道
举例说明,理解题意是什么意思?知不知道这道题怎么做?这似乎是两个意思,知道题的解法的前提是理解了题所表述的意思,而理解也可以理解为知道了题中的各信息的关系和联接。那个因素才是解题的关键呢?
在书中图表2.1提示可以看出,知道是表现上的,而理解更多的是关注事纤前物的内在关系。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给闷雀我的感受还是很多的。以前没有注意过的教学教程中的细节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还有一些从没有想过的问题,也在这一时刻得到重新的梳理。这对于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件好事。没好也不行了,现在我耽误的时间太长。
问: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 答: 11月份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初读这本书时,感觉生涩、不容易明白,经过四次的读书分享活动,不仅加深了对这本书的理解,也渐渐喜欢上了这本书。裂友租
感悟一:如何理解“理解”。这本书综合分析了教育经典理论,构建了“理解”框架,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自知和神入六个侧面肆兆,又在“纵切面”将理解的基础分为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告掘大概念和核心任务三个层面。为促进学生理解,本书提倡将习惯的做法进行“翻转“,要求设计者在开始的时候就要详细阐明预期结果,即学习优先次序,以及根据学习目标所要求或暗含的表现性行为来设计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思考:什么可以用来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达到这些目标的证据是什么样的?教与学所指向的、构成评估的表现性行为又是怎样的,只有将这些问题了然于心,我们才能在实践中真正达到做一个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一个讲述者。
感悟二:如何进行“逆向“设计。在常态教学设计中,评估是教师最后要做的工作;而逆向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确定了所追求的结果后,首先要考虑评估方案,即“可接受的证据”。在逆向设计过程中,我们教学需要厘清教学中的基础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进行逆向设计,并组织佐证材料进行证明,以此保证学生能真正理解。
感悟三:教学不单是一个活动,而是一个项目。基于项目化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应用本书所讲精髓。项目化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授之鱼,而是要授之与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