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专利评估价值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花之蕾[1](2021)在《高校专利成果转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实施的最关键一环,专利许可是现阶段高校科研院所实施性最强的成果转化方式。以固体废物热裂解技术领域为例分析专利转化共性因素。从政策、技术、人才和市场四个维度构建高校专利成果转化评估指标,包含政策利好性、技术生命周期、技术领域专利许可、技术分类、市场接受度、专利权人地域和专利发明人的市场活跃度等7个指标。建议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或技术转移部门与图书馆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技术专家合作,按技术领域分别梳理专利,利用专利成果转化评估指标进行专利评分,为专利转化的可行性和方向给出参考。
余康乾[2](2021)在《铧特金属包装制造公司专利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白晶[3](2021)在《我国高校专利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从专利质量的角度把控高校专利发展方向,尽快建立它们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对我国实现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全过程质量管理理论和标杆管理理论构建我国高校专利质量评价体系。首先根据专利从产生到专利权失效的整个生命周期将专利质量分为专利创造质量、专利申请质量和专利维持转化质量三个维度,对专利质量的概念进行更加清晰完整的阐释。其次按照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客观性、系统性、准确性和独立性原则,在各维度下选取相应的指标,并分别利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然后运用TOPSIS法对我国高校专利质量进行排名,通过对比熵权-TOPSIS模型和变异系数-TOPSIS模型的评价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最后基于熵权-TOPSIS模型,从三个层面对样本数据中的111个高校专利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专利质量整体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现象,标杆高校与排名靠后的高校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南方高校的专利质量整体优于北方,江苏省可作为我国高校专利质量发展的标杆省份。在时间演进层面,1985年到2001年,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专利质量指数也呈现大幅度波动的现象;2002年到2015年,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开始逐渐增加,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专利质量指数相比前一阶段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二级维度下,专利创造质量从2009年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则一直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专利维持转化质量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有过短暂的上升趋势,但在2005年之后就不再上升。在技术领域层面,八大IPC部类中D部类专利质量排名最高。G部类和C部类的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排名都处于靠前位置,因此将它们作为重点技术领域。浙江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清华大学和苏州大学在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质量排名靠前,说明它们对于相关技术的培育和运营模式值得其余高校进行借鉴与学习。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标杆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在重点技术领域乃至整体专利质量的提升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全过程质量管理理论和标杆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专利质量进行评价,不仅拓展和丰富了专利质量相关理论,也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科学技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指导作用。
张晓燕[4](2021)在《HZ公司高价值专利培育案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知识产权行业快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也从一开始的专利申请量的提升转向了专利质量的提高。怎样培育技术创新度高、法律保护稳定和市场前景好可靠的高价值专利成为需要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HZ公司作为儿童耐用品行业的龙头老大,于2017年正式启动了儿童安全座椅领域的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以期待通过该项目联合高校和外部优秀服务机构,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将各自的研发资源、人才优势以及创新能力组合到一起,形成一批对儿童安全座椅领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高价值专利,并探索出一条对他人有借鉴意义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本文主要通过案例研究方法,以HZ公司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通过对HZ公司及其目前的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入剖析,得到HZ公司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核心专利匮乏”、“专利转化率偏低”、以及“专利权状态不稳定”。紧接着本文根据国内外高价值专利研究现状、高价值专利概念、管理激励理论、专利战略理论、价值链理论深入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得到三大成因为“高价值专利培育核心团队建设滞后”、“高价值专利培育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以及“高价值专利培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待改善”。根据对HZ公司问题的分析,并结合了高价值专利的特性和HZ公司的实际情况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分别为“培养高价值专利核心团队”、“建立健全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管理机制”和“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本文结合HZ公司实际情况,在人员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建设和信息化平台搭建方面都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希望这些来源于实际的对策能够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希望对中国企业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
杨祥君[5](2021)在《专利经济价值:评估模型及波动周期 ——以生物制药行业为例》文中提出“高价值专利”是业界高度关注热词,培育高价值专利已经成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共识,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更是将培育高价值专利、提升专利质量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为此,如何评估专利价值、识别高价值专利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对于专利价值的研究,学界和业界通用的做法是利用专利性状指标综合评估专利经济价值,然而专利性状指标是否能够反映专利的经济价值?有效性如何?并没有得到验证。此外,目前针对专利价值的研究往往止步于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模型,学者们虽探究了多种方法来进行专利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然而多数评估模型没能得到应用,且基于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的进一步应用更是少之又少。为此,本文首先利用K-S方法构建专利价值综合评估模型,然后通过对比综合评估结果中高价值专利与转让专利之间的重合度来对评估模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最后基于专利经济价值评估结果,应用谱分析方法对其波动周期进行分析,以探究生物制药行业专利价值的周期波动特征。具体而言,以1985-2018年的生物制药领域专利为研究样本,通过专利是否在市场上发生转让或者许可来区分专利价值高低,首先运用K-S方法和数据集A建立专利指标与专利经济价值(是否转让)之间的联系,并构建出专利价值评估模型,然后运用新的数据集B对专利经济价值评估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最后再应用功率谱分析对专利经济价值时间序列的周期波动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来丰富专利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公开时间小于5年和大于5年专利的经济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公开时间大于5年的专利,权利类、时间类指标占据较大权重,对专利价值有较大的影响;公开时间小于5年的专利,其专利经济价值更多地受到时间类和技术类相关指标的影响。第二,专利经济价值综合评估模型具有一定有效性,应用于公开时间大于5年的专利有效性更高。具体而言,公开时间大于5年专利评估值各区间中转让专利最高比例达73%,高于公开时间小于5年的最高比例65.25%。在公开时大于5年的专利样本中,前50%专利转让比例达到44%,而后50%仅为23.1%。在公开时间小于5年的专利样本中,前25%专利转让比例达到20%以上,而后75%仅为2.9%。第三,谱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制药专利价值的时间序列有一个明显的15年的长周期,两个4.29年和6年的中周期和两个2.17年和2.73年的短周期,其中2.17年和2.73年短周期以及15年的长周期最为明显。
刘丹[6](2021)在《基于FAHP法的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我国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达到1105亿元,质押项目7060项,分别同比增长24.8%和30.5%,无论从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还是从质押项目数量来看都有所增长,但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是科技中小上市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专利质押融资的核心问题在于对专利价值的评估,由于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和专利本身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和企业难以对评估结果达成一致意见使得专利质押融资业务无法顺利办理。因此,如何合理、科学、准确评估质押融资目的下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价值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虽然很多学者对专利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但极少有人专门针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进行研究,为弥补我国专利价值评估理论体系的不足故进行了本文研究。首先,本文对专利质押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关于专利质押融资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对目前专利初始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选出适用于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条件下的方法。再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以及其所拥有专利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总结出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的影响因素,建立针对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的评估指标体系,为降低主观因素影响,运用梯形模糊数层次分析法(FAHP)得到各因素的比重,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专利质押系数进行测算。然后,运用改进后的模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显示,利用改进模型评估的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价值介于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之间,该评估结果不仅考虑了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将金融机构的顾虑考虑进去,所得到的结果更公正合理。最后,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促进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的政策建议,并对本文不足的地方进行展望。
王舒,马新宇,彭博,代玉美[7](2020)在《高校高价值专利评估的理论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价值专利的评估是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关键环节。文章对国内外专利价值评估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总结专利价值的基本内涵和影响因素,然后探讨影响中国高校高价值专利的评价指标,比较分析常见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并结合中国高校工作实践提出了高校专利价值评估的整体框架和关键环节。
马晓雅[8](2020)在《基于GRU-Attention机制的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评估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得益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大力实施,中国的专利数量迅猛发展。发明专利由于其突出的特点和显着的科技进步,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而高校作为专利的重要产出地之一,其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也取得了显着成效。与数量的不断攀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发明专利质量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从大量申请的高校发明专利中评估其质量情况,从专利申请的源头上降低低质量专利获得授权的概率,提升高校发明专利的整体质量,对各个高校乃至整个国家的高质量发明专利的布局、发展甚至于社会的进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专利的文本数据结构形式良好,但是文档冗长且存在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因此采用人工方式对专利文本质量进行分析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方法或是基于专利的引文网络进行简单统计分析,或是基于评价指标来主观评价质量情况。但专利的引文分析存在着时间滞后性的问题,无法对初始申请阶段的专利进行评估,而指标评价方法又过于依赖专家知识,无法排除主观性的影响,这两类方法都忽视了专利文档中重要的数据信息。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质量专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针对专利文本结构的特点,本研究充分考虑专利的文本属性和结构化的数据信息,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基于GRUAttention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同时本研究结合专家知识构建了用于评估发明专利质量的关键数据指标和权重,以此对模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训练集上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率。文章最后部分选取C9高校审中发明专利数据为案例,利用构建的评估模型对C9高校审中发明专利进行了质量预测。预测结果为高质量专利的比例为16.38%,普通质量专利的比例为54.95%,低质量专利的比例为28.67%。通过对C9高校发明专利现状和专利预测结果的分析,发现C9高校目前的专利发展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成果转化率较低以及针对D部类专利的科技创新明显不足的问题。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为促进C9高校发明专利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转换专利关注方向,强化专利质量意识、合理进行专利布局,基础和重点领域齐头并举和结合预测结果关注重点专利,科学管理专利的合理建议。
孙雅楠[9](2020)在《基于价值捕获理论的医药专利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知识经济兴起,国家、政府及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及保护程度大幅度提高。在企业无形资产中,专利技术通常是最重要的,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医药领域是我国近年来重点发展的行业,前景辽阔。随着医药企业并购、专利授权的现象越来越多,能否准确有效地评估医药专利价值成为了交易定价的关键。传统评估方法评估专利的价值具有局限性,评估方法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适用性不同。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医药专利的特点,对传统评估方法进行改进创新,探寻更适合医药专利的评估方案,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先梳理归纳了国内外专利价值评估研究文献,分析了医药专利价值评估现状、特点及评估方法,并分析其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了引入的价值捕获理论,并构建专利价值度的评估模型,以及将价值捕获理论引入专利评估的新评估模型。在国知局发布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医药行业自身特点,分析了医药行业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在对医药行业进行宏观分析后,论文聚焦于医药企业建立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结合医药专利的特点,确定了法律、经济、技术三个维度。文章从三个维度分别展开,确定各个维度的二级评价指标及权重。最后,本文以沃华医药企业一项具体医药专利为例,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对专利进行评估,详细介绍了各相关参数的选取与计算方法,最终得到专利价值,以验证新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将价值捕获理论引入资产评估领域,使专利评价得到的专利价值度与传统评估方法相结合,并聚焦医药行业,建立医药专利评价指标体系。新的医药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增加了技术生命周期这一指标作为技术维度的参数因子,在经济维度增加了会影响专利产品销量的供求关系指标,这样使得到的评价指标更加适用于医药专利。新评估模型可以同时得到专利价值度以及货币价值,通过案例应用发现单纯以收益法评估得到的投资价值,或者专利研发成本作为评估值是不合适的,而新评估模型将研发成本和收益法评估值作为上下限,利用专利价值度调节确定价值在区间中所处的位置,得到的评估结果更准确可靠。这是一种新尝试,有利于提高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希望能为未来相关专利研究提供新思路。
郝路军[10](2019)在《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产权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随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在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法律制度为基石,确保知识产权运营能够顺利进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在知识产权运营制度中,专利运营具有特别的地位。专利运营就是通过某种方法和手段提高专利的利用效率,实现专利权价值的最大化,使专利权人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发明创造是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基础,而科技的进步又推动国家生产力的提高,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因此建立专利运营法律制度,推动专利运营平稳发展,从而实现发明创造的价值是知识产权运营制度的一大重点。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对专利运营法律制度日益重视,历经三次修改的《专利法》足以说明我国对专利的重视程度。然而,直到现在,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建设仍不完善,专利利用效率低下。为此,笔者通过分析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现状,明确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缺陷,同时对比美国、德国等相关的专利运营法律制度,采用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而为我国的专利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提高我国对专利利用效率。本文从专利运营概念入手,分析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价值,同时笔者通过收集数据进一步说明专利运营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本文通过对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阐述,深入剖析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存在的同时分析美国和德国专利运营的立法现状,从而为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总共包含四部分,各部分的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专利运营的概念、从专利运营的概念出发,引出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概念,分析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价值,阐述建立专利运营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必要性,剖析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内容,从而为文章的推进打下基础: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现状,对我国当前法律对专利运营的规制作了简单的介绍,着重分析我国专利运营制度存在的不足,包括专利运营制度内容单一,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专利制度缺乏对我国高校专利运营的规制等内容;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美国和德国专利制度的立法现状,着重介绍了美国的《拜杜法案》以及美国大学在《拜杜法案》的规制下对专利运营的作用。分析了德国知识产权对德国经济的作用以及德国现如今的专利运营体系;第四章主要介绍了针对我国专利制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包括建立专利联盟法律制度、构建专利评价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专利交易平台以及对专利交叉许可进行规制等。
二、高校专利评估价值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专利评估价值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专利成果转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与研究进展 |
(一)高校专利转化评估指标 |
(二)高校专利转化评估指标及模型 |
二、专利评估指标在固体废物热裂解技术的应用 |
(一)技术领域选择 |
(二)政策指标 |
(三)技术指标 |
1. 技术生命周期(LCI) |
2. 技术领域专利许可(PLI) |
3. 技术分类(TCI) |
4. 专利技术价值 |
(四)人才指标 |
1. 权利人地域(TOI) |
2. 发明人市场活跃度(IAI) |
(五)市场指标 |
三、用于专利转化的专利评估指标的应用 |
四、结语 |
(3)我国高校专利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专利质量的研究 |
1.2.2 关于专利质量评价的研究 |
1.2.3 关于高校专利质量的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全过程质量管理理论 |
2.1.2 标杆管理理论 |
2.2 评价方法 |
2.2.1 TOPSIS法 |
2.2.2 熵权法 |
2.2.3 变异系数法 |
3 专利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专利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1 专利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1.2 专利质量评价指标确定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样本数据的获取 |
3.2.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 评价模型构建及有效性验证 |
4 我国高校专利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
4.1 整体及分维度专利质量评价 |
4.1.1 整体专利质量评价 |
4.1.2 专利创造质量评价 |
4.1.3 专利申请质量评价 |
4.1.4 专利维持转化质量评价 |
4.2 我国高校专利质量演进趋势 |
4.2.1 整体演进趋势 |
4.2.2 分维度演进趋势 |
4.3 不同技术领域专利质量评价 |
4.3.1 各技术领域专利质量排名 |
4.3.2 重点技术领域专利质量评价 |
5 我国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建议 |
5.1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 |
5.1.1 强化专利政策的质量导向 |
5.1.2 提高专利审查标准 |
5.1.3 完善对非正常申请的监督与惩罚机制 |
5.2 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化水平 |
5.2.1 设立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
5.2.2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
5.3 建立高校高质量专利培育体系 |
5.3.1 制定专利发展战略规划 |
5.3.2 完善专利质量评估体系 |
5.3.3 构建专利转化关系网络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HZ公司高价值专利培育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案例正文 |
2.1 HZ公司简介 |
2.2 HZ公司高价值专利培育现状 |
2.2.1 HZ公司现有技术基础 |
2.2.2 组织架构及其运行机制 |
2.2.3 HZ公司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开展情况 |
2.3 HZ公司高价值专利培育存在的问题 |
2.3.1 核心专利匮乏 |
2.3.2 专利转化率偏低 |
2.3.3 专利权状态不稳定 |
3 案例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1.1 高价值专利的理论与发展历程 |
3.1.2 管理激励理论 |
3.1.3 专利战略理论 |
3.1.4 价值链理论 |
3.2 原因分析 |
3.2.1 高价值专利培育核心团队建设滞后 |
3.2.2 高价值专利培育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
3.2.3 高价值专利培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有待完善 |
4 对策建议 |
4.1 培养高价值专利培育核心团队 |
4.1.1 重视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
4.1.2 提升相关人员专业素质 |
4.1.3 建立合理的激励方式 |
4.2 建立健全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管理机制 |
4.2.1 研发前提升专利战略价值 |
4.2.2 研发中提升专利技术价值 |
4.2.3 研发后提升专利法律价值和对专利进行评估和转化 |
4.3 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信息化管理平台 |
4.3.1 打造高价值专利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
4.3.2 搭建专题数据库 |
4.3.3 建立在线专利预警系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专利经济价值:评估模型及波动周期 ——以生物制药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预期研究创新点 |
2.研究现状评述、相关概念及样本数据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1.1 基于传统方法的专利价值评估研究 |
2.1.2 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研究 |
2.1.3 产业周期波动研究 |
2.1.4 现有研究评述 |
2.2 专利价值的特征及其评估 |
2.2.1 专利及专利价值的内涵 |
2.2.2 专利经济价值的内涵 |
2.2.3 专利价值的特点 |
2.2.4 专利价值评估的特点 |
2.3 生物制药行业样本及数据来源 |
2.3.1 生物制药行业特征 |
2.3.2 样本数据来源 |
3 专利经济价值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
3.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理 |
3.1.1 K-S方法原理及应用 |
3.1.2 指标数据标准化方法 |
3.1.3 K-S检验统计量D值的计算 |
3.1.4 指标的第一次筛选 |
3.1.5 指标的第二次筛选 |
3.2 专利经济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估指标的海选 |
3.2.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指标权重确定 |
3.3 专利经济价值评估模型应用及有效性验证 |
3.3.1 专利经济价值评估模型应用 |
3.3.2 专利经济价值评估模型有效性验证 |
4 专利经济价值波动周期分析及应用 |
4.1 专利经济价值波动周期概念及方法 |
4.1.1 专利经济价值波动周期概念 |
4.1.2 专利经济价值周期波动研究方法 |
4.2 生物制药行业专利经济价值波动周期分析 |
4.2.1 专利经济价值波动测度分析 |
4.2.2 H-P滤波分解及趋势成分分析 |
4.2.3 周期成分分析 |
4.3 专利经济价值波动周期的谱分析 |
4.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3.2 功率谱分析 |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基本结论 |
5.2 理论贡献与启示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6)基于FAHP法的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专利 |
2.1.2 专利质押融资 |
2.1.3 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模糊数学理论 |
2.2.3 质押融资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专利价值评估相关研究 |
2.3.2 专利质押融资相关研究 |
2.3.3 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相关研究 |
2.3.4 总结 |
3 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
3.1 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价值评估方法适用性分析 |
3.1.1 成本法 |
3.1.2 市场法 |
3.1.3 收益法 |
3.1.4 评估方法的选择 |
3.2 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的确定原则和选取步骤 |
3.2.2 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影响因素分析 |
3.2.3 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利用梯形模糊数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指标权重 |
3.3.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选择 |
3.3.2 利用梯形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质押系数 |
3.4.1 定义评价指标集 |
3.4.2 设立评语集 |
3.4.3 多级模糊评价 |
3.5 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模型 |
4 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实例 |
4.1 评估概况 |
4.2 评估参数的测算 |
4.2.1 收益法测算专利初始价值 |
4.2.2 测算专利质押系数 |
4.3 质押融资价值的计算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5.3 推动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利价值影响因素权重模糊判断矩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7)高校高价值专利评估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价值专利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高价值专利的评估方法分析 |
三、高价值专利评估的工具比较分析 |
四、高校高价值专利评估的实践探讨 |
五、结论 |
(8)基于GRU-Attention机制的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 |
2.1 专利质量评估研究综述 |
2.1.1 专利质量定义 |
2.1.2 专利质量评估方法 |
2.2 文本挖掘研究综述 |
2.3 深度学习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发明专利质量关键指标研究 |
3.1 高校发明专利质量影响因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法律因素 |
3.1.3 经济因素 |
3.2 高校发明专利质量关键指标设计 |
3.2.1 设计原则 |
3.2.2 关键指标体系构建 |
3.3 关键指标权重设计 |
3.3.1 指标权重设计方法 |
3.3.2 关键指标权重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评估模型 |
4.1 建模步骤 |
4.2 模型数据及处理 |
4.2.1 模型数据源 |
4.2.2 数据预处理 |
4.2.3 文本表示 |
4.2.4 特征选择 |
4.3 模型选取 |
4.3.1 GRU |
4.3.2 Attention机制 |
4.3.3 高校发明专利数据特点 |
4.4 模型构建 |
4.4.1 GRU-Attention机制模型构建 |
4.4.2 GRU-Attention机制模型优化 |
4.5 模型训练 |
4.5.1 训练环境 |
4.5.2 训练数据 |
4.5.3 训练参数 |
4.5.4 训练性能评价指标 |
4.5.5 训练结果对比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高校发明专利质量预测—以C9高校审中数据为例 |
5.1 C9高校发明专利现状 |
5.1.1 C9高校发明专利基本情况 |
5.1.2 C9高校发明专利转让、诉讼情况 |
5.1.3 C9高校发明专利IPC分类分析 |
5.2 C9高校审中发明专利质量预测 |
5.2.1 高质量专利预测结果 |
5.2.2 普通质量专利预测结果 |
5.2.3 低质量专利预测结果 |
5.3 C9高校发明专利发展问题及建议 |
5.3.1 C9高校发明专利存在问题 |
5.3.2 C9高校发明专利发展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校发明专利质量关键指标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价值捕获理论的医药专利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医药专利价值评估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专利相关基本概念 |
一、专利价值 |
二、专利质量 |
三、专利价值评估 |
第二节 医药专利及其价值评估的特点 |
一、医药专利的特点 |
二、医药专利价值评估的特点 |
第三节 医药专利价值评估目的与评估方法 |
一、医药专利价值评估常见目的 |
二、医药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第四节 价值捕获理论 |
一、价值捕获理论概述 |
二、医药专利评估引入价值捕获理论的适用性 |
第二章 医药企业专利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基于价值捕获理论的医药专利价值评估模型 |
一、医药专利价值评估基本模型 |
二、医药专利研发成本评估 |
三、医药专利预期收益现值评估 |
四、医药专利价值度的评估模型 |
第二节 医药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指标选取原则 |
二、影响医药专利价值的主要因素 |
三、具体评价指标的选择 |
四、指标分值分配及权重的确定 |
第三章 医药专利价值评估模型应用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沃华医药专利基本情况 |
一、沃华医药企业的基本情况 |
二、专利的技术资料 |
三、专利技术的前景分析 |
第二节 医药专利评价指标的应用 |
一、专利各评价指标具体分值的确定 |
二、专利价值度的确定 |
第三节 基于价值捕获理论评估模型评估专利价值 |
一、专利研发成本 |
二、医药专利的收益法评估价值 |
三、专利价值综合评估结果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专利运营法律制度基本问题 |
1.1 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概念 |
1.2 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内容 |
1.2.1 专利转让的法律制度 |
1.2.2 专利许可的法律制度 |
1.2.3 专利质押的法律制度 |
1.3 专利运营法律制度价值 |
1.3.1 专利法律价值的稳定性 |
1.3.2 专利法律价值的不可规避性 |
1.3.3 专利法律价值的依赖性 |
1.4 专利运营法律制度对我国的重要性 |
第2章 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
2.1 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现状 |
2.2 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缺陷 |
2.2.1 专利运营法律制度内容单一 |
2.2.2 高校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缺失 |
2.2.3 专利价值评估标准不一 |
第3章 国外专利法律规范及其实践 |
3.1 美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现状 |
3.2 德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现状 |
第4章 对我国的专利运营法律制度的建议 |
4.1 建立专利运营联盟法律制度 |
4.1.1 建立专利联盟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4.1.2 制定专利联盟内部规章,提高成员的准入资格 |
4.1.3 实行强制备案制度 |
4.1.4 对专利联盟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
4.2 填补高校专利运营制度的空白 |
4.3 完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 |
4.3.1 建立统一的专利价值评估标准 |
4.3.2 规范专利价值评估公司 |
4.4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专利运营平台 |
4.5 健全专利交叉许可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高校专利评估价值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专利成果转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花之蕾.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铧特金属包装制造公司专利价值评估研究[D]. 余康乾.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3]我国高校专利质量评价研究[D]. 白晶.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HZ公司高价值专利培育案例研究[D]. 张晓燕.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专利经济价值:评估模型及波动周期 ——以生物制药行业为例[D]. 杨祥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6]基于FAHP法的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专利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研究[D]. 刘丹.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7]高校高价值专利评估的理论探讨[J]. 王舒,马新宇,彭博,代玉美. 中国高校科技, 2020(S1)
- [8]基于GRU-Attention机制的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评估研究[D]. 马晓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基于价值捕获理论的医药专利价值评估研究[D]. 孙雅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我国专利运营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 郝路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论文; 知识产权管理论文; 专利运营论文; 专利布局论文; 专利交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