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Ch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一、Ch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郑少燕[1](2019)在《水稻OsAGO2表观遗传调控OsHXK1的表达控制活性氧和PCD产生》文中指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同时也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目前水稻的产量仍不能满足全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主要有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等很多遗传及环境因素。其中花粉发育的缺陷与水稻产量下降密切相关,因此,克隆参与水稻雄性生殖发育过程的基因,分析其调控花粉发育的分子机理,可以为水稻产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叶片衰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水稻生育后期叶片早衰将严重影响籽粒充实,造成结实率下降,从而影响水稻产量。Argonaute(AGO)蛋白家族是表观遗传调控中基因表达调控的执行者之一。虽然在水稻中有19个AGO蛋白,但大部分成员的功能尚不清楚。为了阐明Os AGO2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反义RNA技术和CRISPR/Cas9技术分别获得了Os AGO2表达下调的转基因植株,结合表型观察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遗传分析、细胞学分析和表观遗传学分析等技术手段,揭示了Os AGO2在调控水稻花粉发育和叶片衰老中的功能和调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了Os AGO2与其他真核生物AGO2蛋白的PAZ和PIWI结构域的同源性,结果显示真核生物AGO2蛋白在PAZ和PIWI结构域的同源性高,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水稻和玉米的同源性更高,说明AGO2在功能上具有保守性。2、通过qRT-PCR、RNA原位杂交和GUS活性染色方法对OsAGO2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Os AGO2在S12期(stage 12)前的花药及剑叶中表达量高。3、用反义RNA和CRISPR/Cas9技术获得了Os AGO2表达下调的转基因植株,从中各选两个株系(ago2-1和ago2-2;Casago2-1和Casago2-2)与野生型中花11进行比较分析。表型观察发现,这4个株系均表现为结实率明显下降,一朵小花中的6枚花药均呈现浅黄色,不饱满和卷曲状,成熟花粉的可染率对比野生型下降明显,而且花粉活性下降。除了表现育性下降以外,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还表现生长迟缓的现象,且在扬花期到灌浆期期间,剑叶出现早衰的症状。4、细胞学观察表明,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的花药绒毡层细胞出现液泡化,绒毡层细胞降解过程异常;TUNEL实验分析显示,其绒毡层PCD信号提前,而且PCD信号较对照植株持续时间长。同时,染色观察发现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的花药活性氧(ROS)过度积累,而且随着花药发育的动态平衡变化被扰乱,与绒毡层PCD信号的异常变化相对应。5、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的早衰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对比野生型显着降低,而且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出现异常,表现为基质片层结构和基粒片层结构排列不规则和结构松散,由此可能导致叶绿体的功能受到影响。TUNEL分析发现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的剑叶提前出现DNA片段断裂的信号,表明其PCD过程启动提前。同时,染色观察发现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叶片中的ROS水平明显增加,这可能对叶绿体的结构具有一定的伤害作用;而叶绿体结构的缺陷可能导致不能及时清除叶片细胞内过多的ROS,而ROS的积累启动了叶片PCD过程的提早发生,导致叶片出现早衰。6、通过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出一个可能受OsAGO2调控的候选靶基因Os HXK1(己糖激酶基因1,Os07g0446800),该基因在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中表达明显上调,而在野生型中基本不表达。构建Os HXK1的过表达载体转化水稻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花药和叶片表型与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类似,说明抑制Os HXK1的表达对花药和叶片活性氧的适量产生和PCD的适时发生至关重要,为水稻花粉和叶片正常发育所必需。干涉和敲除Os AGO2表达下调植中Os HXK1的表达可以使花药和叶片的异常表型恢复正常,说明Os AGO2调控Os HXK1的表达。Os HXK1启动区的甲基化水平检测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Os AGO2能够结合Os HXK1的启动子,并通过DNA甲基化调控Os HXK1的表达。7、对已报道的参与水稻花药绒毡层发育调控的多个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在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和Os HXK1表达上调植株的花药中,这些基因均下调表达;由于这些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均表现为花药绒毡层PCD信号和降解延迟,与Os AGO2表达下调植株的绒粘层PCD信号提前和降解延迟不同,说明Os AGO2表达下调通过某种方式影响了绒毡层发育调控途径中的这些基因。植物中ROS产生相关的RBOH家族基因的表达在Os AGO2表达下调和Os HXK1表达上调植株中均表现上调,说明Os AGO2的下调表达促进了RBOH家族基因的表达,进而干扰了花药和叶片中ROS的动态平衡,影响了花药绒毡层和叶片PCD的适时发生。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Os HXK1是ROS产生与PCD的关键调节者,Os AGO2通过DNA甲基化抑制Os HXK1的表达,维持花药和叶片中ROS的动态平衡和PCD的正常发生,进而调控花粉的正常发育和叶片正常衰老。本研究揭示了水稻发育中一个依赖于Os HXK1的调控ROS水平的途径。

刘蓉[2](2019)在《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物质鉴定与复杂样品成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LDPI-TOFMS)作为一种分子检测及成像的新兴技术,在检测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及定量分析等方面脱颖而出,备受分析学家青睐。近年来分析学家一直致力在普适性软电离及高空间分辨上有所突破,但目前其空间分辨只能到低微米级。为此,本课题组研制了一种基于LDPI的新型离子源,通过引入音叉式原子力显微镜来控制纳米光纤尖端与样品间距离在10nm以内,进而将其空间分辨率推进到了亚微米级。作为具备高空间分辨质谱成像的新型LDPI-TOFMS,目前还停留在纯样和简单样品分析的初级阶段,迫切需要一些实际样品的分析应用来全面凸显它的优异性能。此外,长久以来LDPI-MS研究重心都在分子信息获取上,而对实际复杂样品成像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同时对一直“避讳”的碎片信息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论文开发了一些LDPI-MS新功能及新应用,使它具备“串联质谱”的性能及高空间分辨成像的能力,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及成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开发一种具有“串联质谱”性能的LDPI-TOFMS,用于物质结构鉴定及同分异构体区分。本研究创新性地将一直“困扰”LDPI-TOFMS的碎片离子“活”用起来,系统考察了后电离激光波长、激光功率密度等对分子信号强度及结构碎片的影响。并且以最少的样品量同时获得了分子、丰富的结构碎片及特征元素信息,为有机物与金属有机物的准确表征、结构解析及同分异构体的区分提供了一种直接、快速、便捷的新途径,充分发挥了 LDPI-TOFMS在物质表征及结构解析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外,充分利用LDPI高“分子利用率”,对难溶性及难挥发性金属有机物进行检测时,其金属元素信号强度高出分子离子峰强度1-2个数量级。若将该元素视为“标记”元素,可将其目标分子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2、首次将LDPI-TOFMS用于不同品牌笔墨成分分析及问题文件质谱成像研究。受益于LDPI的的基质效应干扰小,电离效率高、分子覆盖率高和无损特性等优势,在一次激光脉冲作用下就能同时检测到笔墨中有机染料/颜料、有机溶剂、添加剂等,轻松实现颜色相近品牌不同的圆珠笔及中性笔笔墨的鉴别。此外,依据激光后电离所得的重要特征离子成像图可直观准确地识别出数据被篡改的部分以及被掩盖的信息。激光后电离的高分子覆盖率及成像可视化功能,增加了更多证据和线索收集的可能性,提高了该方法用于检验分析的可信度。此外,LDPI样品取样少且损失小,使得问题文件能够完整保存,同时还具有无需繁琐样品前处理和高分析通量的优点。3、纳米有孔针尖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Nano-ATDPI-TOFMS)用于单细胞靶向药物分布的研究。亚微米高空间分辨质谱成像技术对细胞样品制备要求极高,不同的分析对象往往所需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首先考察了两种样品处理方法对细胞中药物分布及细胞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固定法有利于细胞形貌和聚集在细胞中药物分子保持“原位”信息。荧光成像初步证实了聚集在溶酶体的物质经样品处理后几乎保持不变,为后续高空间分辨质谱成像研究细胞器靶向药物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利用Nano-ATDPI-TOFMS对HeLa单细胞中原黄素和中性红进行了化学-形貌共成像,其成像步距为500 nm/pixel。聚集于细胞中的颗粒状药物在质谱成像图中清晰可见,且与光学图和自带AFM扫描细胞形貌图中药物在细胞中位点相一致。

刘洪明[3](2017)在《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外膜蛋白(omp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文中研究说明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natipestifer)属于里氏杆菌属黄杆菌科,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短小杆菌,美兰染色为两极浓染,是感染鸭、野鸭、雏鹅等水禽而引起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的病原,细菌的生化反应不活泼,对营养要求较高。R.anatipestifer血清型较多,有21种,每种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力差。首先,本研究选取临床中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例的大脑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分离的疑似细菌在培养基中呈光滑、圆润且带蓝绿色光环的小菌落,挑取细菌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体呈短杆状;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生化反应不活泼。据此,初步判断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进一步应用PCR方法扩增细菌的16S rRNA,进行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所分离到菌株的16S rRNA与NCBI中报道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同源性为99%以上,玻片凝集试验结果显示本次分离到的5株R.anatipestifer血清型主要是1、2和10型。动物回归性实验显示,所分离的5株为强致病性鸭疫里默氏杆菌,致死率达到100%,具有典型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症状,从病死幼龄鸭子中又分离到R.anatipestifer。其次,用PCR方法对5株强毒株R.anatipestifer的外膜蛋白A(ompA)进行扩增,并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蛋白结构分析,发现5株不同来源的ompA同源性在98%以上,说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ompA在不同血清型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预测其B细胞表位,PCR扩增获得B细胞表位相关表位,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其基因大小为408bp。将获得的基因片段通过双酶切与PET-32a/PGEX-4T-1空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ET-32a-ompA/APGEX-4T-1-ompA。将重组质粒转染大肠杆菌Rostta(DE3)构建重组菌进行诱导表达,对获得重组融合蛋白His-ompA/GST-ompA进行表达和最佳表达条件的优化。SDA-PAGE凝胶电泳显示该融合蛋白大小为37kD/41kD。用Ni2+/GST亲和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将纯化的His-ompA蛋白进行SPF小鼠免疫三次,眼球采血处死,摘取免疫后小鼠脾脏与培养好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以制备小鼠单克隆抗体。以纯化后的GST-ompA作为抗原进行免疫原性和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并对筛选的条件进行优化。Western-bolt检测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His-ompA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共获得3株小鼠抗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A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一株的抗体效价最高,达到1:256000。将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检测临床中疑似R.anatipestifer感染病例,结果发现,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较高。结论,本实验建立临床分离和鉴定R.anatipestifer的方法,同时对毒性较强毒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并分析和克隆R.anatipestifer菌的ompA基因,进行原核蛋白的表达和纯化,最终制备检测R.anatipestifer的单克隆抗体。这为临床快速检测R.anatipestifer病建立ELISA方法。

赵志威[4](2017)在《胃癌基因差异表达谱的构建及长链非编码RNA TCONS00068220功能的初步验证》文中指出胃癌作为一种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是世界上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四位,致死率位居第二,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胃癌患者早诊早治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缺乏准确的分子标志物,绝大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到晚期。目前,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预后的改善仍差强人意,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5%。深入研究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发生机制,探索新型的、有效的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及靶向治疗位点,提升治疗效果,一直是胃癌基础领域研究的热点。在高通量技术出现以前,对于肿瘤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单个基因或者少量基因,这样无法从一个整体层面揭示肿瘤形成与发展的分子机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生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转录组等组学研究也应运而生,人类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在此期间,以基因芯片、新一代测序技术等为代表的高通量技术也日益成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供研究的“全景式”组学数据,开启了基因研究的“大数据”时代。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利用深度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的技术,该技术能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以单碱基分辨率检测和量化转录片段,还能发现未知转录本和稀有转录本,精确地识别可变剪切位点以及编码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提供更为全面的转录组信息,正成为研究基因表达和转录组的重要实验手段。以往的研究认为,癌症是一种基因源性疾病,基因本身的变化导致细胞癌变,但是近期研究发现基因表观遗传水平的异常同样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所谓表观遗传就是不基于DNA差异的核酸遗传,即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序列不变的前提下,全基因组的基因表达调控所决定的表型遗传,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以及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调节等。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研究最多的两种具有调节功能的RNA。其中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nucleotide,nt)的RNA,位于细胞核内或胞浆中,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编码蛋白质,主要以RNA的形式在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等多个水平参与对靶基因的调控,从而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lncRNA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可以用来作为肿瘤早期筛查的生物学标志物或是作为患者对化疗敏感性的检测指标,针对致癌或抑癌lncRNA进行人为干预,可以用于制定针对恶性肿瘤的新型靶向治疗方案,因此lncRNA具有良好的肿瘤诊断和治疗前景。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了系列号为GSE41476的3组胃癌和2组正常胃组织RNA-seq数据。利用第二代测序数据预处理软件NGSQC进行数据预处理,将获得的高质量RNA-seq数据通过Tophat2软件比对到人类基因组GRCh37/hg19上。利用Cufflinks软件对各个样本的读段定位结果进行转录组组装,根据Cuffmerge软件将5组数据的组装结果整合。依据比较基因组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PholyCSF及HMMER软件,识别和筛选出预测的基因间lncRNA转录本。针对Tophat2比对结果,结合RefSeq注释文件、lncRNA注释文件以及预测的lncRNA转录本文件,利用Cuffdiff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lncRNA。结果,预测了86个lncRNA转录本,其中有37个和已知lncRNA有高于50%的位置重叠。在胃癌基因差异表达谱的构建过程中,共发现了1,088个上调转录本(其中16个已知lncRNA、1个预测lncRNA、1071个mRNA),1,537个下调转录本(其中18个已知lncRNA、4个预测lncRNA、1,515个mRNA)。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使用DAVID(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在线工具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其中GO富集分析主要关注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根据STRING(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在线筛选了差异表达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展示,再利用CFinder软件进行模块分析,然后对每个子模块进行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为了对差异表达lncRNA的功能作初步分析,根据筛选的差异表达lncRNA和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矩阵,计算它们之间的表达相关性,之后对每个lncRNA的共表达基因(Pearson相关系数>0.99)进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在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细胞粘附分子),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外基质,ECM),ECM organization(细胞外基质组织),ECM-receptor interaction(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Focal adhesion(粘着斑),Protein binding(蛋白粘附)等癌症相关通路中富集。PPI子模块中的基因在ECM-receptor interaction,Focal adhesion,T-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抗原加工和提呈),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ytokine-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Ribosome biogenesis in eukaryotes(真核细胞核糖体生成)等癌症相关通路富集。对lncRNA进行功能分析发现,lnc-IFT20-3:1和lnc-FAM46C-1:1的共表达基因在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Cell adhesion molecules等癌症相关通路中富集。TCONS00068220的共表达基因在Cell adhesion molecules,Cytokine-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Bladder cancer(膀胱癌),Natural killer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自然杀伤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癌症相关通路中富集。在本研究第三部分,挑选lncRNA TCONS00068220,对其进行组织和细胞学功能的初步验证。首先,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了15例临床胃癌和对应癌旁组织样本、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系GES-1以及胃癌细胞系(MKN-45,SNU-484,NCI-N87)中TCONS00068220的表达量。其次,为了研究TCONS00068220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能力的影响,分别用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和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构建胃癌细胞系NCI-N87的TCONS00068220过表达及低表达模型。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过表达和降低表达TCONS00068220后,胃癌NCI-N87细胞的周期及凋亡变化情况。最后,对低表达TCONS00068220的NCI-N87细胞进行台盼蓝及DAPI染色实验。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降低TCONS00068220表达后,NCI-N87细胞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无论在胃癌组织还是胃癌细胞系中,相对于正常对照样本TCONS00068220均呈现一种高表达状态。降低胃癌NCI-N87细胞中TCONS00068220的表达后,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综上所述,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形成的复杂渐进的过程。通过高通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整体层面对胃癌相关基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为进一步了解胃癌的发生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将来胃癌的分子诊断、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吕莎[5](2017)在《牛樟芝HPLC指纹图谱及总三萜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属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1],药用部位为牛樟芝子实体,只寄生于台湾特有的牛樟树上,有良好的解酒、保肝以及抗肿瘤等作用[2]。现代研究表明,牛樟芝主要生理活性物质为多糖、三萜类、Antrocampin、腺苷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小分子蛋白质(含免疫蛋白)等[3-9],而三萜类成分是其主要的抗肿瘤类活性成分。由于野生牛樟芝稀少且昂贵,目前市场上牛樟芝产品多为人工培养。牛樟芝的主要培养方式为椴木培养法、固体培养法以及液体发酵法,培养方式的不同将导致药材质量的差异,牛樟芝菌丝体在培养几代后会明显引起品质退化,颜色由橙红色转为灰白色;同时我国大陆也开始引种牛樟树,并进行相关牛樟芝培养研究,为了保证药材品质,因此本课题针对牛樟芝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以及总三萜提取纯化工艺进行研究。目的:建立牛樟芝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牛樟芝药材的鉴别及培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牛樟芝总三萜含量测定方法及条件;以总三萜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不同提取方式、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溶剂倍量、不同提取温度、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次数对牛樟芝总三萜含量的影响,优选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采用大孔树脂对牛樟芝抗肿瘤活性部位总三萜进行富集纯化,为牛樟芝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1.针对影响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进行考察,分别考察了流动相及其梯度、不同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柱温、流速、检测波长和采集时间,然后确定指纹图谱的最佳色谱条件;最后测定10批不同牛樟芝药材在最佳色谱条件下的色谱图,建立牛樟芝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2.总三萜含测方法的建立:以总三萜含量为其中一个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确定显色系统;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各显色剂的用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冰水浴时间对总三萜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含量测定方法。3.总三萜提取工艺研究:以总三萜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了牛樟芝总三萜的提取方式、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牛樟芝总三萜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4.总三萜纯化工艺研究:通过静态吸附与解析试验,确定树脂型号;采用动态试验考察上样量、洗脱溶剂、洗脱体积等影响总三萜纯度的因素。结果:1.建立了牛樟芝有效部位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其色谱条件为:C18反相色谱柱Kromasil(C18 250mm*4.6mm,5 μm);乙腈-0.1%磷酸系统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体积为10 u L;采集时间为115min。2.建立了牛樟芝总三萜含量测定方法,其含量测定条件为:以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系统,检测波长为548nm,显色条件为:5%香草醛-冰醋酸用量为0.4mL、高氯酸用量为0.8mL、水浴温度60℃、水浴时间20min、冰水浴时间5.Omin。3.优化了牛樟芝总三萜提取工艺:提取方式为回流法、提取溶剂为70%乙醇、乙醇用量20BV、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60min、提取次数2次。牛樟芝总三萜含量为 11.71%。4.优化了总三萜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大孔树脂型号为HPD100、上样量相当于生药量1.0g的提取液,洗脱液为60%乙醇,洗脱体积为5BV,总三萜纯度在50%以上。结论:1.建立的牛樟芝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体现了牛樟芝药材成分的特征,解决了牛樟芝药材质量鉴别缺陷的问题,得以更好的控制药材质量,同时提示了其人工培养的方向。2.建立的牛樟芝总三萜含量测定法操作简单、易行,方法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良好;同时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总三萜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可以为该药材的后续质量标准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实验参考依据3.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牛樟芝总三萜,方法简单、实用,为后期制剂提供参考。

王秀梅[6](2016)在《P300和PAX6在人乳腺癌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 ChIP-seq数据分析P300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结合位点目的:为了揭示雌二醇(estrogen,E2)刺激前后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结合位点的分布特征,筛选受雌激素受体信号激活的P300调控基因,确定P300及其调控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E2刺激前后人类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增强子结合蛋白的Ch IP-seq数据(GSE39623)为基础,首先分析了E2刺激前后P300结合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以及结合位点信号变化的差异。通过对P300结合位点周围基因的检测,对P300调控的靶基因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GO数据库对这些靶基因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此外,我们还确定了E2刺激前后与P300结合信号显着增强的特异性靶基因,并同时进行了GO功能富集分析。最后我们分别对E2刺激前后特异性的P300结合位点进行了Motif finding分析,并对E2刺激后新出现能够与P300发生共定位的转录因子进行了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的结合位点主要集中在5’UTR区域、3’UTR区域、转录起始位点和转录终止位点两侧,而E2刺激后P300结合位点在TSS区域的分布密度出现少量上升。在E2刺激后确定的24899个差异P300结合位点中,39%位点的结合信号显着上升。E2刺激前P300调控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与神经细胞分化相关的生物学过程,而E2刺激后富集在细胞连接、细胞粘附等过程的靶基因显着增多。此外,针对结合信号显着增强的P300调控靶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这两组靶基因均与神经分化的功能相关,而E2刺激后细胞运动功能出现了大量基因的富集。最后,我们在E2刺激前后P300结合位点周围分别找到了225和176个Motif富集显着水平较高的转录因子。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P300共定位转录因子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生物学过程。此外我们发现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因子ESR1、BRCA1也能够与P300发生共定位。结论:P300在乳腺癌中发挥了广泛的转录调控作用,并与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第二章 PAX6和P300在人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目的:为了揭示P300和PAX6在人乳腺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PAX6及P300在人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人乳腺癌细胞株BT-474、MDA-MB-231、MCF-7中的表达水平。进而通过收集经手术切除临床雌激素受体阳性淋巴转移人乳腺癌组织样本30例,雌激素受体阳性无转移人乳腺癌组织样本30例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非癌组织),同样采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PAX6及P300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PAX6在人乳腺癌细胞系BT-474中高表达,而相对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中的表达较低(P<0.01)。P300则在三种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1)。P300和PAX6在癌旁组织(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相应的癌组织(P<0.05),且转移乳腺癌组织样本中P300和PAX6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乳腺癌组织(P<0.05)。结论:PAX6和P300在乳腺癌中均高表达,且与乳腺癌的转移能力相关。第三章 P300基因敲除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目的:为了揭示P300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化学合成构建了3组si RNA片段(si P300-1,si P300-2及si P300-3)用于P300的沉默。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后,我们首先通过定量PCR检测了该3组片段对P300的沉默效率,以及对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MMP9、VEGF和u PA表达的影响。接着通过Western blot验证了si P300-1对P300以及PAX6表达的影响。随后通过CCK-8、流式细胞仪检测了三组片段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通过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了si P300-1对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i P300-1,si P300-2及si P300-3都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的表达,但各组si RNA的抑制效果有所不同。si RNA转染3天后,si P300-1,si P300-2及si P300-3均表现出明显抑制MCF-7细胞活性的能力(P<0.05)。si RNA处理2天后,NC、si P300-1、si P300-2及si P300-3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8.22%、18.60%、21.94%、17.94%,组间无显着差异。P300沉默后,肿瘤侵袭转移基因MMP9、VEGF和u PA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并且明显减缓的愈合程度以及减少的细胞数目都进一步说明了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受到了抑制。此外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PAX6的表达也受到了si P300-1的抑制。结论:si RNA可以有效的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中P300的表达,并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而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水平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

吴昌云[7](2015)在《基于DNA甲基转移酶为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DNA甲基化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参与体内基因印记、调节基因表达、X-染色体灭活以及维持染色体完整性等重要生理过程。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及演进与DNA异常甲基化密切相关,并参与肿瘤形成的每一个阶段。目前已证实,可以通过抑制DNA甲基化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DNA甲基转移酶是治疗肿瘤的一个极有希望的靶点,已成为抗癌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对偶然发现的具有抑制DNA甲基化作用的化合物RC000进行修饰改造,希望能找到更为理想的DNA甲基化抑制剂,为开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癌药物奠定基础。论文就DNA甲基化、DNA甲基转移酶的分类、功能以及DNA甲基化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设计了一系列6-溴-1-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并优化其合成路线;实验室内经710步反应,分别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和1H NMR确证,最终得到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药理活性测试结果显示:10个目标化合物中有5个具有抑制DNMT1的作用,其中RC008和RC010的抑制率相对较高,其IC50值分别为44μmol/L和13μmol/L。

苏雷棚[8](2014)在《多胺修饰的萘酰亚胺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多胺修饰的多胺缀合物在抗癌试剂方面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天然或合成多胺有潜力发展成为一种有效利用细胞膜上多胺转运体(PAT)的靶向载体,它们可能具备提高化合物细胞选择性和生物活性的能力。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作为抗癌类药物研究方面,已经发现一些经典化合物,如氨萘非特(amonafide)和米托萘胺(nitonafide),其中氨萘非特已处于Ⅲ期临床试验。但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其一些不足之处,如具有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及对不同肿瘤表现出差异性等。大量实验发现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抑制肿瘤转移方面也有较好作用,对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结构修饰目的是增效及减少毒性等不良反应,增加该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本文就基于多胺是靶向运药载体,增加药物的靶向选择性出发,主要完成以下几点工作:(1)阐述当前多胺及萘酰亚胺类衍生物在药学上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及近期研究的新进展。(2)通过对Amonafide氨基和4-溴-1,8萘二甲酸酐的修饰,设计合成了2个系列的线性多胺缀合物并通过“连接臂”结构变化对其抗肿瘤活性作出测试,从中筛选出生物活性较好的先导化合物。本文合成了2个系列共11个目标化合物,第一个系列有9个丙酰化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第二个系列为2个多胺手臂的多胺缀合物。这11个化合物都是新化合物,且结构均经过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此外通过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抑制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中部分药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氨萘菲特(Amonafide),并且其中化合物7c,7d,7e,11i,11j对HepG2(肝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陈雷[9](2014)在《抗肿瘤活性肽YSL、YSV及其C端衍生物的反向固相合成》文中研究指明YSL、YSV是通过高通量筛选而来的两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肽。两者结构相似,但抗肿瘤活性不同,YSL具有抗肝癌活性,YSV具有抗非小细胞肺癌与黑色素瘤活性,所以可考虑替换第三个氨基酸以寻求其它活性三肽。本论文将多肽固相合成中应用最广泛的Fmoc法与转移活化酯技术结合,通过探索,优化各步反应条件,改进传统的叠氮法,引入高效偶联试剂HOCt,建立了肽链由N端向C端延长及肽链C端修饰的新方法:反向固相合成法(Inverse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ISPPS)。该方法室温进行,反应条件温和,过程易于监测,后处理简单高效,与正向固相合成互补,可高效地实现肽链延长以及C端修饰。论文具体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四部分:(1)探索恰当的方法,合成适用于ISPPS的氨基酸原料;(2)设计并合成合理的Linker,连接王树脂与肽链的N端;(3)利用所建立的方法,高效简捷地合成了抗肿瘤活性肽YSL、YSV及其结构类似物YSA、YSI、YSF与各种C端衍生物,并以HP-LC及MS进行纯度与结构认证;(4)MTT法对所合成的部分YSL结构类似物进行初步的活性测试。

王琴霞[10](2014)在《天南星和虎掌南星饮片质量标准及其有机酸部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南星(Arisaematis Rhizoma)为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属(Arisaema Mart.)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具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虎掌南星(Rhizoma Pinelliae Pedatisecta)为天南星科(Araceae)半夏属(Pinellia Tenore)植物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的块茎,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痞散结等功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迄今尚未收载于《中国药典》,目前个小者常作半夏,而大多作天南星的主流商品使用,自古使用多混乱。临床多用于治疗顽痰咳嗽、胸隔胀闷、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痈及破伤风等,生用治疗痈肿,蛇虫咬伤。本论文研究了生天南星和生虎掌南星饮片炮制工艺,并参照《中国药典》饮片质量标准有关条款,分析了天南星和虎掌南星饮片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及含量,研究建立了指纹图谱,起草了饮片质量标准(草案);分析了天南星和虎掌南星有机酸部位就成分、研究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及分离方法,并进行了体外细胞毒试验与影响NO水平实验。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研究论文就天南星和虎掌南星在资源分布、品种鉴别、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药效以及临床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资料显示,天南星和虎掌南星药用历史悠久,为常见有毒中药,自古使用多混乱;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有效成分和机理尚不清楚。2.饮片质量标准研究(1)饮片加工工艺以浸出率、总黄酮含量与总有机酸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切制、干燥工艺,建立了对鲜品直接横切、对干燥药材浸润软化后横切,切制成厚片后干燥。(2)质量标准论文通过对天南星和虎掌南星饮片各12批次,从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分析、及指纹图谱的研究,起草了天南星和虎掌南星饮片质量标准(草案)。3.有机酸部位的研究(1)有机酸组成的分析应用GC-MS技术,甲酯化分析饮片中有机酸成分,经NIST2010标准谱库检索了 41个有机酸成分,其中一元酸有29个,二元酸有9个,三元酸有3个;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约占总峰面积的63.5%和36.5%,以柠檬酸占总峰面积的31.6%为最。(2)总有机酸含量测定法研究利用羧基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DC)体系中与高氯酸羟胺(HAP)形成羟肟酸,产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氯酸铁显色的原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测定其总有机酸含量的方法,经方法学考察,吸光度值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1% (RSD=1.32%,n=9),符合含量测定要求。(3)有机酸部位分离方法研究以现代分析仪器为导向,考察了不同树脂对天南星与虎掌南星中有机酸部位的分离效果,建立了以HB16去黄酮成分,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分离有机酸部位的方法。(4)有机酸的抗肿瘤作用以MTT法进行了体外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有机酸部位对肺癌A-549、肝癌SMMC-7721与肝癌HepG2的抑制作用显着,且其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且与总有机酸含量亦成正相关;能显着提高细胞内NO水平,提示与抗肿瘤作用具有相关性。

二、Ch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OsAGO2表观遗传调控OsHXK1的表达控制活性氧和PCD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与英汉对照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水稻和拟南芥花粉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1.1.3 水稻叶片衰老的相关研究
        1.1.4 Argonaute蛋白在转录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稻OsAGO2基因的特征分析与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试剂和溶液
        2.2.3 方法
        2.2.3.1 水稻总RNA抽提
        2.2.3.2 反转录实验
        2.2.3.3 qRT-PCR实验
        2.2.3.4 材料种植和花粉育性观察
        2.2.3.5 GUS组织化学染色
        2.2.3.6 原位杂交
        2.2.3.7 FDA花粉活性检测
        2.2.3.8 原生质体游离和转化
        2.2.3.9 AGO2蛋白的同源性分析
        2.2.3.10 CRISPR/Cas9载体构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AGO2蛋白的同源性分析
        2.3.2 OsAGO2的时空表达分析
        2.3.3 OsAGO2 反义和CRISPR/Cas9 植株的表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OsAGO2 在绒毡层PCD调控中的功能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试剂和溶液
        3.2.3 实验方法
        3.2.3.1 半薄和超薄切片
        3.2.3.2 细胞凋亡PCD信号TUNEL检测
        3.2.3.3 活性氧水平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OsAGO2 反义和CRISPR/Cas9 植株花药的半薄切片观察
        3.3.2 OsAGO2 反义和CRISPR/Cas9 植株花药的超薄切片观察
        3.3.3 OsAGO2 反义和CRISPR/Cas9 植株花药的PCD观察
        3.3.4 OsAGO2 反义和CRISPR/Cas9 植株花药的活性氧水平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OsAGO2在叶片衰老中的功能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试剂和溶液
        4.2.3 实验方法
        4.2.3.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4.2.3.2 活性氧水平检测
        4.2.3.3 水稻剑叶的半薄超薄切片
        4.2.3.4 水稻剑叶的PCD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OsAGO2 反义和CRISPR/Cas9 植株叶片的超薄切片观察
        4.3.2 OsAGO2 反义和CRISPR/Cas9 植株叶片的PCD观察
        4.3.3 OsAGO2 反义和CRISPR/Cas9 植株叶片的活性氧水平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OsAGO2调控靶基因的筛选和验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试剂与溶液
        5.2.3 实验方法
        5.2.3.1 CTAB法抽提水稻基因组DNA
        5.2.3.3 OsAGO2的基因芯片分析
        5.2.3.4 水稻组织半薄超薄切片
        5.2.3.5 NBT染色
        5.2.3.6 DAB染色
        5.2.3.7 H2DCF-DA染色
        5.2.3.8 水稻细胞凋亡(TUNEL)检测实验
        5.2.3.9 花粉育性染色实验
        5.2.3.10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5.2.3.11 载体构建
    5.3 结果与分析
        5.3.1 OsAGO2的基因芯片分析
        5.3.2 候选靶基因OsHXK1过表达植株的表型分析
        5.3.3 OsAGO2 通过DNA甲基化直接调控OsHXK1 的表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OsAGO2 在绒毡层和叶片PCD中的调控模式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试剂和溶液
        6.2.3 方法
        6.2.3.1 水稻总RNA抽提
        6.2.3.2 反转录实验
        6.2.3.3 qRT-PCR实验
    6.3 结果与分析
        6.3.1 OsAGO2表达下调植株花药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6.3.2 OsAGO2 表达下调植株叶片中衰老相关基因和RBOH家族基因的表达检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的讨论与结论
    7.1 全文讨论
        7.1.1 OsAGO2是绒毡层发育的关键调控者
        7.1.2 OsHXK1 是绒毡层和叶片PCD和 ROS积累的关键调控者
        7.1.3 OsAGO2 通过DNA甲基化抑制OsHXK1 的表达
    7.2 总的结论
    7.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cDNA序列和蛋白序列
附录B 引物序列
附录C 主要的药品和试剂
附录D 主要仪器和生产厂家
附录E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2)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物质鉴定与复杂样品成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于激光采样的质谱分析技术
    1.3 基于激光电离的质谱分析技术
        1.3.1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与非共振多光子电离
        1.3.2 单光子电离
    1.4 基于激光后电离的质谱分析技术
    1.5 基于激光采样的质谱成像技术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物质结构鉴定
    2.1 引言
    2.2 有机物及金属有机物表征和结构鉴定的常规分析方法
    2.3 研究意义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仪器
        2.4.2 样品制备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LDI-TOFMS与LDPI-TOFMS用于有机物的比较分析
        2.5.2 考察不同后电离激光波长及能量对有机物分子及结构碎片的影响
        2.5.3 266 nm LDPI-TOFMS用于金属有机物分析
    2.6 研究工作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笔墨成分鉴别及问题文件成像分析
    3.1 引言
    3.2 笔墨及问题文件的常规分析方法
        3.2.1 笔墨化学成分的常规分析方法
        3.2.2 问题文件的质谱成像分析方法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仪器
        3.3.2 实验样品制备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ESI-MS LDI-MS与LDPI-MS用于蓝色圆珠笔墨组分分析及鉴别
        3.4.2 ESI-MS、LDI-MS与LDPI-MS用于红色中性笔墨成分分析及鉴别
        3.4.3 LDPI-MS用于不同品牌黑色及蓝色中性笔墨组分分析及鉴别
        3.4.4 LDPI-MS用于篡改及涂改等问题文件的成像分析
    3.5 研究工作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有孔针尖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成像技术用于单细胞中靶向药物分析
    4.1 引言
        4.1.1 单细胞整体质谱分析
        4.1.2 单细胞质谱成像分析
        4.1.3 细胞器靶向药物的质谱成像分析
        4.1.4 基于单细胞质谱成像的样品制备
    4.2 实验部分
        4.2.1 纳米有孔针尖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4.2.2 样品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原黄素给药单细胞荧光成像
        4.3.2 化学固定自然干燥制备的原黄素给药单细胞荧光成像
        4.3.3 化学固定自然干燥的单细胞中原黄素的化学-形貌共成像
        4.3.4 化学固定自然干燥的单细胞内中性红的化学-形貌共成像
    4.4 研究工作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外膜蛋白(omp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现状
    2 R.ANATIPESTIFER菌体的基本特征和培养特性
    3 R.ANATIPESTIFER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4 R.ANATIPESTIFER基因序列的报道
    5 R.ANATIPESTIFER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5.1 主要致病因子
        5.2 G-菌产生的脂多糖
        5.3 细菌的双组份系统
        5.4 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
        5.5 铁摄取是细菌致病重要因素
        5.6 细菌的荚膜及其他致病因子
    6 外膜蛋白研究进展
    7 机体对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
    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有检测方法概述
    9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9.1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
        9.2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前景
    10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部分
    试验一 R.ANATIPESTIFER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检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R.ANATIPESTIFER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
        2.2 R.ANATIPESTIFER分离株的生化反应
        2.3 分离菌株的血清学试验
        2.4 分离菌株菌种特异性PCR鉴定
        2.5 WF2和WF1动物攻毒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生化试验和PCR是R.ANATIPESTIFER的主要鉴定方法
        3.2 动物回归性实验对是鉴定毒株的重要依据
        4 结论
    试验二 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OMP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五株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基因的分析以及其共同的B细胞表位的预测
        2.2 重组质粒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2.3 ELISA条件的优化以及抗体效价的确定
        2.4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确定
        2.5 特异性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R.ANATIPESTIFER单克隆抗体目的基因的选择
        3.3 建立及分析重组OMPA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胃癌基因差异表达谱的构建及长链非编码RNA TCONS00068220功能的初步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胃癌的研究现状
    1.2 转录组学与转录组测序
        1.2.1 转录组学
        1.2.2 核苷酸测序技术
        1.2.3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处理
    1.3 长链非编码RNA
        1.3.1 长链非编码RNA概述
        1.3.2 长链非编码RNA与恶性肿瘤
        1.3.3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第2章 基于RNA-seq数据构建胃癌基因差异表达谱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RNA-seq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与读段定位
        2.2.3 长链非编码RNA的预测
        2.2.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3 分析结果
        2.3.1 LncRNA预测结果
        2.3.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胃癌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及分子互作网络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基因集功能富集分析
        3.2.2 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
        3.2.3 LncRNA分析
    3.3 分析结果
        3.3.1 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结果
        3.3.2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互作网络分析结果
        3.3.3 差异表达lncRNA的功能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链非编码RNA TCONS_00068220功能的初步验证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临床标本
        4.2.2 细胞系
        4.2.3 主要仪器
        4.2.4 主要试剂及耗材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组织及细胞总RNA的抽提
        4.3.3 逆转录
        4.3.4 荧光实时定量PCR
        4.3.5 TCONS_00068220基因合成
        4.3.6 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
        4.3.7 质粒的提取
        4.3.8 重组质粒的测序及酶切电泳鉴定
        4.3.9 插入目的载体
        4.3.10 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
        4.3.11 挑选单克隆,提取质粒进行测序及酶切电泳鉴定
        4.3.12 中量提取质粒
        4.3.13 siRNA的制备
        4.3.14 细胞转染
        4.3.15 TCONS_00068220的过表达和干扰表达效果验证
        4.3.16 细胞凋亡检测
        4.3.17 细胞周期检测
        4.3.18 台盼蓝染色
        4.3.19 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4.3.20 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
        4.3.21 统计分析
    4.4 分析结果
        4.4.1 TCONS_00068220在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
        4.4.2 TCONS_00068220真核表达质粒构建结果
        4.4.3 TCONS_00068220的过表达和干扰表达效果
        4.4.4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4.4.5 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4.4.6 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
        4.4.7 凋亡细胞染色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的检测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牛樟芝HPLC指纹图谱及总三萜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 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牛樟芝的研究概述
        1.1 牛樟芝的分布及生长习性及形态特征
        1.2 牛樟芝的药用历史研究
        1.3 牛樟芝的化学成分研究
        1.4 牛樟芝的药理作用研究
        1.5 毒理学试验
        1.6 牛樟芝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2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在评价中药质量中的应用
        2.1 药材的真伪鉴别
        2.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3 中药的有效性评价
        2.4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3 三萜类化学物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3.1 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3.2 三萜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
第二章 牛樟芝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前言
    1 药材、仪器与试剂
        1.1 药材
        1.2 仪器
        1.3 试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2.3 方法学考察
        2.4 不同培养方式牛樟芝HPLC色谱图的比较
        2.5 牛樟芝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2.6 相似度评价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牛樟芝总三萜提取工艺研究
    前言
    1 材料及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牛樟芝总三萜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方法学考察
        2.3 总三萜提取工艺研究
        2.4 验证与放大实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牛樟芝总三萜纯化工艺研究
    前言
    1 材料及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上样液的制备及指标性成分的测定
        2.2 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
        2.3 静态吸附与解析试验
        2.4 动态参数考察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一、讨论
    二、创新性
    三、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P300和PAX6在人乳腺癌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CHIP-SEQ数据分析P300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结合位点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PAX6和P300在人乳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300基因敲除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课题的创新性
本课题后续工作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基于DNA甲基转移酶为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DNA甲基化
    1.2 DNA甲基转移酶的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
    1.3 DNA甲基化异常与肿瘤的关系
    1.4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
    1.5 DNA甲基转移酶作为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1.6 DNMT抑制剂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化合物的设计
    2.1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2 文献报道的有关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
    2.3 新化合物的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成路线的选择
    3.1 5-乙酰氧基-1,2-二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合成路线的选择
    3.2 合成路线的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成工艺的探究
    4.1 化合物的合成工艺探究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实验部分
    5.1 仪器和试剂
    5.2 化合物的制备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构确证
    6.1 1,2-二甲基-5-羟基吲哚-3-羧酸乙酯(A2)的结构确证
    6.2 1,2-二甲基-5-乙酰基-1H-吲哚-3-羧酸乙酯(A3)的结构确证
    6.3 6-溴-5-乙酰基-1-甲基-2-溴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A4)的结构确证
    6.4 5-乙酰氧基-6-溴-2-((1-(叔丁氧羰基)哌啶-4-亚胺)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RC001)的结构确证
    6.5 5-乙酰氧基-6-溴-1-甲基-2((哌啶-4-亚胺)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RC002)的结构确证
    6.6 6-溴-2-((1-(叔丁氧羰基)哌啶-4-亚胺)甲基)-5-羟基-1-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RC003)的结构确证
    6.7 6-溴-5-羟基-1-甲基-2-((哌啶-4-亚胺)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RC004)的结构确证
    6.8 6-溴-2-(((1-(叔丁氧羰基)哌啶-4-亚)(甲基)胺)甲基)-5-甲氧基-1-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RC005)的结构确证
    6.9 6-溴-5-甲氧基-1-甲基-2-((甲基(哌啶-4-亚)胺基)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RC006)的结构确证
    6.10 5-乙酰氧基-6-溴-2-(((1-(叔丁氧羰基)哌啶-4-亚)甲胺基)甲基)-1-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RC007)的结构确证
    6.11 乙基5-乙酰氧基-6-溴-2-((4-(2-羟基乙基)哌嗪-1-基)甲基)-1-甲基-1H-吲哚-3-羧酸酯(RC008)的结构确证
    6.12 6-溴-2-(((1-(叔丁氧羰基)哌啶-4-亚)甲胺基)甲基)-5-羟基-1-甲基-1H-吲哚-3-羧酸乙酯(RC009)的结构确证
    6.13 乙基6-溴-5-羟基-2-((4-(2-羟基乙基)哌嗪-1-基)甲基)-1-甲基-1H-吲哚-3-羧酸酯(RC010)的结构确证
第七章 对DNMT1的抑制活性评价
    7.1 放射性方法检测DNMT1活性
    7.2 活性测试的结果与讨论
第八章 实验结果
    8.1 结论
    8.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多胺修饰的萘酰亚胺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萘酰亚胺衍生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发现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为DNA的切断剂
        1.2 作为DNA嵌入剂
        1.3 双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4 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
        1.5 多胺研究新进展
        1.5.1 生物体内多胺的结构以及它们的合成代谢途径
        1.5.2 多胺在抗癌方面的研究
        1.5.3 多胺与细胞内DNA相互作用
        1.5.4 课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2.1 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化学试剂与抗肿瘤生物活性材料
    2.3 丙酰化及双胺链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4 多胺链的合成
        2.4.1 化合物(12a,12b)的合成
        2.4.2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的合成
        2.4.3 化合物(14a,14b)的合成
        2.4.4 化合物(16a,16b,16c)的合成
        2.4.5 化合物(17a,17b,17c)合成
    2.5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5.1 3-硝基1,8萘酐的合成
        2.5.2 米托萘胺(3)的合成
        2.5.3 氨萘菲特(4)的合成
        2.5.4 化合物5的合成
        2.5.5 化合物6a~6h的合成
        2.5.6 化合物7a~7h的合成
        2.5.7 化合物10i-10k的合成,以1Oi合成作为通法
    2.6 结果分析
        2.6.1 合成
        2.6.2 结构确认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萘酰亚胺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评价
    3 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及抗肿瘤生理活性新研究
        3.1 萘酰亚胺衍生物生理活性测试
        3.1.2 仪器与生物活性测试材料
        3.1.3 实验方法
        3.1.4 结果与分析
        3.2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荧光研究
    4 化合物与DAN的相互作用
        4.1 试验主要器材及试剂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荧光淬灭方式的判断
        4.3.2 化合物与DNA结合方式判定
        4.3.3 实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附图 化合物的核磁图谱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抗肿瘤活性肽YSL、YSV及其C端衍生物的反向固相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多肽药物简介
    1.2 YSL YSV简介
    1.3 多肽固相合成简介
        1.3.1 多肽固相合成树脂
        1.3.2 固相合成中氨基酸保护策略
        1.3.3 多肽固相合成缩合剂的选择
        1.3.4 多肽固相合成结束后的切割
        1.3.5 多肽固相合成肽链延长方向
        1.3.6 TAEC技术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第二章 系列衍生物的反向固相合成设计
    2.1 氨基酸原料的合成设计
    2.2 Linker的合成以及与树脂的耦联
    2.3 树脂的封闭
    2.4 第一个氨基酸与树脂的连接以及连接效率的检测
    2.5 Fmoc基团的脱除
    2.6 肽链的延长
    2.7 产物的切割
    2.8 YSL结构类似物的抗肝癌活性测试
第三章 实验
    3.1 试剂,溶剂
    3.2 仪器与方法
    3.3 实验内容
        3.3.1 ISPPS氨基酸原料的合成
        3.3.1.1 Boc保护氨基酸的合成
        3.3.1.2 合成Fmoc-NH-NH_2
        3.3.1.3 Boc-Leu-NH-NH-Fmoc的合成
        3.3.1.4 H-Leu-NH-NH-Fmoc的合成
        3.3.2 Linker的化学合成
        3.3.3 Linker与王树脂耦联及耦联效率的检测
        3.3.4 H-Tyr(Bzl)-NH-NH-Fmoc与树脂的耦联
        3.3.5 检测H-Tyr(Bzl)-NH-NH-Fmoc的连接效率
        3.3.6 王树脂-Linker-Tyr(Bzl)-NH-NH-Fmoc脱保护
        3.3.7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NH-NH-Fmoc的合成
        3.3.8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NH-NH-Fmoc脱保护
        3.3.9 YSL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3.3.9.1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Leu-NH-NH-Fmoc的合成
        3.3.9.2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Leu-NH-NH_2的合成
        3.3.9.3 H-Tyr(Bzl)-Ser(Bzl)-Leu-OBzl的合成
        3.3.9.4 H-Tyr-Ser-Leu-OH的合成
        3.3.9.5 H-Tyr(Bzl)-Ser(Bzl)-Leu-OMe及H-Tyr-Ser-Leu-OMe的合成
        3.3.9.6 H-Tyr(Bzl)-Ser(Bzl)-Leu-OEt及H-Tyr-Ser-Leu-OEt的合成
        3.3.10 YSV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3.3.10.1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Val-NH-NH-Fmoc的合成
        3.3.10.2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Val-NH-NH_2的合成
        3.3.10.3 H-Tyr(Bzl)-Ser(Bzl)-Val-OBzl的合成
        3.3.10.4 H-Tyr-Ser-Val-OH的合成
        3.3.10.5 H-Tyr(Bzl)-Ser(Bzl)-Val-OMe及H-Tyr-Ser-Val-OMe的合成
        3.3.10.6 H-Tyr(Bzl)-Ser(Bzl)-Val-OEt的合成
        3.3.10.7 H-Tyr(Bzl)-Ser(Bzl)-Val-OH的合成
        3.3.11 YSA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3.3.11.1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Ala-NH-NH-Fmoc的合成
        3.3.11.2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Ala-NH-NH_2的合成
        3.3.11.3 H-Tyr(Bzl)-Ser(Bzl)-Ala-OBzl的合成
        3.3.11.4 H-Tyr-Ser-Ala-OH的合成
        3.3.12 YSF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3.3.12.1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Phe-NH-NH-Fmoc的合成
        3.3.12.2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Phe-NH-NH_2的合成
        3.3.12.3 H-Tyr(Bzl)-Ser(Bzl)-Phe-OBzl的合成
        3.3.12.4 H-Tyr-Ser-Phe-OH的合成
        3.3.13 YSI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3.3.13.1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Ile-NH-NH-Fmoc的合成
        3.3.13.2 王树脂-Linker-Tyr(Bzl)-Ser(Bzl)-Ile-NH-NH_2的合成
        3.3.13.3 H-Tyr(Bzl)-Ser(Bzl)-Ile-OBzl的合成
        3.3.13.4 H-Tyr-Ser-Ile-OH的合成
        3.3.14 初步活性测试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天南星和虎掌南星饮片质量标准及其有机酸部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天南星和虎掌南星研究进展
    1.1 植物形态及分布
    1.2 品种鉴别
    1.3 化学成分
    1.4 含量测定
    1.5 药理作用
    1.6 临床应用
    1.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天南星和虎掌南星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2.1 饮片工艺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切制工艺
        2.1.3 干燥工艺
        2.1.4 软化工艺
        2.1.5 小结
    2.2 天南星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2.2.1 仪器与试药
        2.2.2 性状
        2.2.3 鉴别
        2.2.4 检查
        2.2.5 浸出物
        2.2.6 含量
        2.2.7 天南星饮片指纹图谱
        2.2.8 小结
        天南星饮片质量标准(草案)
    2.3 虎掌南星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2.3.1 仪器与试药
        2.3.2 性状
        2.3.3 鉴别
        2.3.5 浸出物
        2.3.6 含量
        2.3.7 虎掌南星饮片指纹图谱
        2.3.8 小结
        虎掌南星饮片质量标准(草案)
    参考文献
第3章 天南星和虎掌南星中有机酸部位的研究
    3.1 虎掌南星有机酸组成分析
        3.1.1 仪器与试药
        3.1.2 方法与结果
        3.1.3 讨论与小结
    3.2 总有机酸含量测定法
        3.2.1 仪器与试药
        3.2.2 测定方法的建立
        3.2.3 讨论与小结
    3.3 有机酸部位提取分离方法
        3.3.1 仪器和试药
        3.3.2 方法
        3.3.3 小结
    3.4 有机酸部位抗肿瘤活性研究
        3.4.1 有机酸部位抗肿瘤作用
        3.4.2 不同批次天南星和虎掌南星有机酸部位抗肿瘤细胞活性
        3.4.3 有机酸部位诱导NO生成研究
        3.4.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Ch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OsAGO2表观遗传调控OsHXK1的表达控制活性氧和PCD产生[D]. 郑少燕.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2]激光解吸激光后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物质鉴定与复杂样品成像中的应用[D]. 刘蓉. 厦门大学, 2019(08)
  • [3]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外膜蛋白(omp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D]. 刘洪明.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0)
  • [4]胃癌基因差异表达谱的构建及长链非编码RNA TCONS00068220功能的初步验证[D]. 赵志威. 吉林大学, 2017(03)
  • [5]牛樟芝HPLC指纹图谱及总三萜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 吕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P300和PAX6在人乳腺癌中的功能研究[D]. 王秀梅.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7]基于DNA甲基转移酶为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D]. 吴昌云. 贵州大学, 2015(01)
  • [8]多胺修饰的萘酰亚胺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D]. 苏雷棚. 河南大学, 2014(04)
  • [9]抗肿瘤活性肽YSL、YSV及其C端衍生物的反向固相合成[D]. 陈雷. 山东大学, 2014(11)
  • [10]天南星和虎掌南星饮片质量标准及其有机酸部位的研究[D]. 王琴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Ch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