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腾冲火山地热区之水热爆炸(论文文献综述)
庞忠和,罗霁,程远志,段忠丰,天娇,孔彦龙,李义曼,胡圣标,汪集旸[1](2020)在《中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评价》文中认为深层地热能是指深度大于3 000m的地热能。我国深层地热能资源丰富,但是开采条件怎么样呢?本文基于地热地质学原理,结合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提出一种对深层地热能开采条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各单一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赋值,继而采用模糊数学定量计算和评估深层地热能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该方法考虑了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中的增强地热系统(EGS)的环境安全问题,即传统的"刚性造储"可能带来的诱发地震等不利于地热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倡导"柔性造储"和广义EGS理念,强调储层属性和地物理场的整合,针对我国地热能分布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地壳总体上活动性强、地应力高、地震频发等构造型地热特点,是对以往评价方法的补充和拓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专家知识,发挥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估作用,给出的量化结果易于对比和使用,可以更好地支持决策。本文基于新的评估方法,利用现有的深部地热研究及勘探成果,评估了中国大陆地区九个区域深层地热能开发的难易程度,评价区包括西藏南北地堑系、云南西部火山型地热区、青海东部共和盆地以及东北、华北等。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
张立,高文斐,苏有锦,孙自刚,段胜朝,曾庆堂[2](2019)在《腾冲火山区剧烈地热活动与地震流体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云南腾冲火山区剧烈地热活动及伴随的泉水发浑变色等宏观现象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分析。通过对水样、气样化学组分、水温变化、降雨、该地区水热爆炸记录及当地震例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腾冲剧烈地热活动,以及伴随的水发浑变色、流量增大、水温升高和喷水等宏观现象是该区域断裂活动增强和地下幔源物质活动加剧,分析认为是地震活动性的宏观现象。
李洁祥[3](2019)在《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主控因素及其应用研究 ——以结晶岩类热储为例》文中指出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在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和能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地热能巨大的开发潜力使地热能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利用前景。根据赋存形式及埋藏深度,地热资源可分为浅层地温能、地热流体和干热岩。目前,我国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地热流体)的应用最为广泛,不同的应用领域主要根据地热流体温度的不同而划分,高温地热流体(大于150℃)和中温地热流体(150℃-90℃)之间由于温度较高,可广泛用于地热发电、工业领域中的烘干加热等。低温地热流体(小于90℃)则以直接利用为主,由于其温度适宜、水质清洁、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可用于地热供暖、浴疗保健、娱乐旅游、种植养殖等。在评价水热型地热系统中的地热资源时,对热储层中地热流体的温度的估算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相对于气体地热温度计和同位素地热温度计,传统的水化学地热温度计在地热田热储温度的估算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此次研究基于不同的水化学地热温度计所存在的问题,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开展大范围深入的研究,探讨影响各类水化学温度计准确性的关键性因素和适用条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地热井孔中地热流体相关的水化学数据,分析不同温度结晶岩热储中水岩相互作用的差异,以及其对相关地热温度计的影响。通过不同地热温度计的估算结果与地热井中的热储温度(包括实测地热井的热储温度、SiO2地热温度计估算温度)进行对比,从而对不同地热温度计在不同热储温度下的适用性进行整体分析。之后选取具有较为准确实测热储温度的地热水样品,借助于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WATCH)模拟在热储中不同水化学组分的分配,获取其活度值,从而开展不同热储温度下水岩相互作用、水化学组分的水文地球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以200℃左右为界,将热储分为高温热储和中低温热储,在高温热储和中低温热储中,水岩相互作用存在着差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与钾相关的地热温度计的准确性。在中低温热储中,钾长石与白云母往往会控制着地热流体中K+和Al3+的浓度,而随着热储温度的升高,地热流体中容易实现Na、K之间与钾长石、钠长石的离子交换平衡。与Na-K之间的平衡不同,中低温热储中地热流体K-Mg之间的平衡相对更易实现,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低于100℃),也可获得K-Mg的平衡,然而在高温热储中,地热流体中的K-Mg之间的平衡则可能被多种因素所干扰。其原因可能有两种:1)钾长石与白云母之间的平衡被钾长石和钠长石之间的离子交换平衡所取代;2)高温热储地热流体中过低的Mg浓度使K-Mg比值容易受到影响。而Na-K-Ca地热温度计的准确性则与Na-K和K-Ca之间平衡有关,同时Na-Ca比值却并不受相关矿物的控制,而是间接受到Na-K和K-Ca之间的平衡影响。在判定地热流体中Na-K-Mg三者之间是否达到水岩相互作用的平衡时,对于来自于高温热储中的地热流体,仍然可以通过原始Na-K-Mg三角图中的完全平衡线来判定地热流体是否在热储中达到水岩相互作用的平衡,而利用K、Mg、SiO2之间的平衡关系则可以更好地用以估算中低温热储中地热流体的温度。2、以四川的巴塘地热田和乡城然乌地热田为例,来进一步研究影响Na-K-Ca地热温度计准确性的关键性因素,同时进一步分析高矿化度重碳酸盐型地热流体应用水化学温度计的差异性。在无岩浆脱汽的直接影响的情况下,巴塘地热田和然乌地热田中地热水主要是以高矿化度的重碳酸型地热流体为主。与有岩浆热源的地热系统类似,热储温度仍然是影响水岩相互作用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在巴塘地热田和乡城地热田,K-Mg地热温度计与玉髓地热温度计的估算结果更能代表着其下部热储的温度,即温度在180℃左右,这也就说明了这些热储中已经建立了K-Mg-SiO2体系的平衡。Na-K、Na-Li之间在热储中并没有达到相互之间的离子交换平衡,同时在升流的过程中,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较弱,使得来自于同一个深部热储的不同温度热泉中Na-K和Na-Li之间的比值基本保持不变。而Li-Mg之间无法建立与热储温度的相关关系。在无岩浆脱汽的直接影响的地热田中,地热流体的循环深度较浅,同时热储温度相对较低(低于200℃),而传导冷却过程可能并不足以对K-Mg地热温度计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K-Mg地热温度计和玉髓地热温度计更适用于此地热系统下部热储温度的估算。而Na-K地热温度计、Na-Li地热温度计则往往会出现对热储温度过高的估算,Li-Mg地热温度计的估算结果则会偏低。虽然重碳酸型地热流体在热储中可能有充足的CO2补给,实现了K-Ca比值与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但由于Na-K平衡的不易实现,Na-K-Ca地热温度计也不适用于此类地热系统下部热储温度的估算。3、借助于广东沿海地区的信宜、丰顺地热田,通过分析地热流体对花岗岩中矿物的溶解过程,来研究低温热储中水化学平衡建立的难易程度以及其对不同水化学温度计准确性的影响。在花岗岩形成的低温热储层中,水岩相互作用的程度较低,地热流体以低矿化度的重碳酸型为主。虽然此类地热流体更不宜达到水-岩之间的完全平衡,但热储中的部分矿物可能达到溶解的平衡。在地热流体对原生矿物溶解的过程中,绿泥石和玉髓更易达到与地热流体之间的平衡,同时钾长石与白云母或高岭石之间也可实现离子交换的平衡,并且控制着地热流体中K和Al的浓度。而对于含Na和含Ca的矿物(斜长石)的溶滤作用却难以达到溶解的平衡,不同程度的水岩溶解过程使得地热流体中的Na和Ca的浓度可能有较大的变化范围。除此之外,低温热储中地热流体的Li浓度变化的随机性相对较大,与热储温度的相关性较差,因此与Li相关的水化学地热温度计并不适合此类水热型地热田下部热储的估算。在应用FixAl法来估算下部热储中的温度时,假定平衡的铝硅酸岩类矿物最易选择微斜长石(钾长石的动力学替代矿物),而不是钠长石。4、以国内的云南热海地热田、四川康定地热田为研究对象,分析地热流体离开热储层上升过程中经历不同冷却过程之后,其化学组分的变化对不同水化学地热温度计产生的影响。在自然界中的地热田中,只经历绝热冷却过程上升至地表的地热流体可以更好的保留热储层中水岩相互作用后与温度相关的水化学信息,即使脱汽过程可能会形成一定的硅华沉积和钙华沉积,但对石英地热温度计与Na-K-Ca地热温度计的估算结果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而不同热储温度下,水岩相互作用的差异会是影响水化学温度计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地热流体从热储层中缓慢升流至地表的过程中,其中的Mg离子最易受到影响,升流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使得地热流体中的Mg浓度升高,从而引起K-Mg地热温度计的估算结果偏低。根据入渗地下水的不同水化学类型,混合过程可能会对原始地热流体中的水化学组成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使用水化学温度计来估算热储中的温度时,一定不能忽略可能参与混合流体的水化学类型,以及混合过程。与Li相关的水化学地热温度计,Na-Li地热温度计更适用于高温热储温度的估算,而就此次选取的腾冲热海地热田和四川康定地热田而言,Li-Mg地热温度计并不适用。
罗连超[4](2019)在《云南腾冲朗蒲热水塘第四纪古钙华成因研究》文中指出热泉系统中光滑斜坡的分布通常较广,是热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涉及光滑斜坡钙华的研究显示这些钙华主要形成于低温环境。朗蒲热水塘现代高温(T≥70℃)热泉活动剧烈,且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的古钙华形成于光滑斜坡表面,基本全为非生物结晶壳,不见任何植物活动痕迹,表明这些古钙华可能是形成于高温环境的光滑斜坡钙华。针对这类钙华的综合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光滑斜坡沉积钙华成因机理及光滑斜坡钙华岩矿组成的控制因素。本研究在分析研究区现代热泉性质及其流体冷却和蒸发模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古钙华沉积相和岩相类型、矿物学特征、晶体形貌、C-O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现代热泉为高温近中性热泉(T≥70℃,pH=6.3–8.34),文石和方解石沉淀趋势强;2)热泉在冷却或蒸发过程中期会优先出现无定型SiO2,石盐、芒硝、软锰矿等矿物只有在热泉水完全蒸发后才能形成;3)朗蒲热水塘古钙华属于光滑斜坡相,由非生物结晶壳组成;4)研究区古钙华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含极少的Mn-Fe氧化物、石盐、无水芒硝和外源碎屑;5)方解石多以羽状晶为主,存在少量的扇状晶与片状晶和极少的钉状晶;6)古钙华中含极少的后期生长的未钙化的纤状和豆状微生物;7)研究区古钙华的C-O同位素组成稳定(δ13C=-1.59‰--0.87‰,δ18O=-22.42‰–-23.70‰)。朗蒲热水塘古钙华中的的扇状方解石、羽状方解石、片状方解石都形成于非平衡环境下,可能都与流体强烈CO2脱气作用相关,钉状方解石则是方解石溶解作用的产物。古钙华中的Mn-Fe氧化物的形成与微生物作用相关,石盐和无水芒硝则是后期低温贫SiO2流体完全蒸发后形成。稳定C-O同位素分析显示:相比于腾冲地区多数钙华而言,朗蒲热水塘古钙华形成温度极高(T>80℃),属于高温热泉产物;朗蒲热水塘古钙华的母源CO2来源与腾冲地区多数钙华相似,主要为幔源CO2,但存在极少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供给的CO2。光滑钙华斜坡对比分析显示光滑斜坡钙华的岩矿组成受温度控制作用明显。高温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极弱,CO2脱气作用强烈,光滑钙华斜坡以形成非生物结晶壳为主;低温条件下,微生物作用占据主导位置,CO2脱气作用相对较弱,主要沉积微生物成因的泥晶方解石和细菌树等。朗蒲热水塘的光滑斜坡古钙华的形成受深部岩浆囊的直接影响,深部岩浆活动释放大量幔源CO2,同时加热地下冷水形成富CO2的高温流体。此类高温流体沿断层等裂隙运移至朗蒲热水塘处的山坡上形成高温热泉,并顺着光滑斜坡下流形成热泉扇。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高含CO2的热泉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发生强烈的CO2脱气作用,并快速形成以羽状方解石为主的光滑斜坡钙华。
段毅,叶建庆,杨云存,王恩康,杨登部[5](2018)在《腾冲火山地热区水热爆炸事件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热爆炸和构造地震事件的区分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的一个难题。腾冲火山区构造地震事件频繁,且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水热爆炸事件,因此,该区是研究构造地震和水热事件特征及其区分的理想区域。通过分析腾冲火山地震监测台网记录到的2008~2017年地震观测波形和地表形变数据,在火山区共识别出21个可靠的水热爆炸事件,然后进一步对发生在2014年的典型水热爆炸事件进行卓越周期频谱分析,并和相应的构造地震事件进行对比讨论。结果表明:火山区水热爆炸事件共分为2种类型;水热爆炸事件的卓越周期频率主要在0. 02~0. 06 s范围内变化,小于构造地震事件0. 02~0. 15 s的卓越周期;水热爆炸事件卓越周期频率正态分布更加集中,且平均的卓越周期和均方差都相对要小。结合国际国内已有的水热爆炸研究,认为2014年4月20号发生的水热爆炸事件可能由深部火山区地质构造诱发的气体喷发,或者是深部火山区地质构造诱发的原有堵塞喷发造成,其余20次能量较弱的水热爆炸事件则是浅部堵塞气体喷发形成。该研究方法为水热爆炸事件和构造地震事件的区分提供了参考,并对腾冲火山区水热活动异常变化的识别提供了新的判断依据。
张云辉[6](2018)在《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地热资源作为可持续的绿色清洁能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隶属川西地热带,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康定-磨西段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形成了复杂的地热地质背景,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难度,其瓶颈在于鲜水河断裂对地热资源出露规律的控制、地热系统要素(盖层、储存、通道和来源特征)等研究的多方位难度,因而亟需完善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以期为推动研究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文基于近年来在康定-磨西一带的地热实践课题积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的支持下,采用区域地质调查、样品采集测试,借助bootstrap和半变异函数方法剖析了构造裂隙空间特征,探讨了鲜水河走滑断裂系统对地热资源富集的控制作用;利用地热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信息,研究了地热水循环过程中的水-岩作用、补给来源、混合作用和赋存环境;进而综合分析了地热系统的盖层、热储、通道和来源特征,建立起成因模式概念模型;并从天然流量法和体积法计算地热水资源量、热水的水质、腐蚀性和碳酸钙结垢性等开发基本要素。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1)在压扭性应力状态下,康定-磨西段地热资源的分布受到鲜水河走滑断裂系统的控制,集中分布于老榆林拉分盆地、海螺沟断裂交汇与切穿背斜两翼处、和草科负花状构造区。不同地热区中,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和空间连续性越高,温泉的出露规模越大。(2)老榆林地热区热水的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在老榆林地热区钻孔热水和拉分盆地中部温泉热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为Na-HCO3-Cl,由中部向边缘过渡为Na-HCO3型。海螺沟和草科地热区的钻孔热水和温泉热水具有相似的水化学类型,均为Na-(Ca)-HCO3型。(3)研究区地热系统的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Cl-与微量元素关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以及氢氧、碳、锶同位素等信息表明,老榆林钻孔热水形成于幔源物质加入的深部花岗岩热储,补给高程为42484292 m,海螺沟钻孔热水、温泉热水则赋存于碳酸盐岩变质热储中,补给高程为28353866 m,混入了约69%72%的浅部冷水。SiO2、阳离子和地球化学热动力温标进一步分析显示研究区深部花岗岩和碳酸盐岩变质热储温度为232235℃和201205℃;浅部碳酸盐变质热储温度为143193℃。(4)研究区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在川西地区优越的地热地质背景下,贡嘎山区的冰雪融水在下渗过程中受到燕山-喜山期贡嘎山花岗岩基的放射性元素(U、Th、K)生热、中-下地壳高温部分熔融体和鲜水河断裂走滑摩擦生热的共同作用,在老榆林地热区深约4.7 km的花岗岩热储形成Na-HCO3-Cl型深部热水,在海螺沟和草科地区深约3.8 km的碳酸盐岩变质热储形成Na-HCO3型深部热水。深部热水沿继续上升至深约50300 m的碳酸盐岩变质热储,与Ca-HCO3型浅部冷水混合,形成Na-Ca-HCO3型浅部热水,最终在老榆林拉分盆地、海螺沟断裂交汇处和草科“负花状”构造区出露形成温泉,其盖层为构造裂隙被钙质胶结充填的花岗岩和片岩以及局部较厚的第四系沉积物。(5)基于天然流量法预测的研究区天然温泉热水的年开发潜力为1.225×1014J,基于体积法预测老榆林地热区的年开发潜力为5.3×1016 J,老榆林地热区可提供装机容量56 MW的发电量运行30年,具有较大的发电潜力。地热资源不能直接饮用,可作为医疗热矿水利用,腐蚀性轻微,不易结垢。地质、测氡和电法勘查结果显示,地热水在磨子沟地区开发潜力较好,已成功获得温度41℃和流量400 m3/d的地热水。
张传杰[7](2017)在《腾冲大六冲火山岩相研究》文中认为腾冲火山区地处云南西南边陲,西邻缅甸,东被高黎贡山阻隔。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边界,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区域内出露的地层时代跨度大,但由于构造活动强烈,地层缺失严重。地表多为喷出岩所覆盖,火山期次多,火山作用持续时间长。本区早中更新世的喷发方式主要以爆炸式喷发为主,火山碎屑岩在区内广泛分布,呈巨厚层状,但火山机构多半缺失,仅存残留的火山碎屑岩剖面。位于火山区中部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大六冲火山保存了较为完好的火山机构,岩相类型丰富多样。因此,本文以大六冲火山为例,结合其他残余的早中更新世火山碎屑岩剖面,通过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CSD研究,探讨其镜下结构构造、岩相定名、化学成分及晶屑颗粒分布所代表的火山学意义。野外地质勘察发现,大六冲火山机构完整,包括火山颈、熔岩穹丘、岩墙、火山角砾、爆发相与溢流相喷发堆积物以及小六冲、尖山这两个与大六冲相连的地质体。根据Arcgis的估算结果,大六冲山体附近的喷发物覆盖面积和体积分别约为90km2和32km3。由于大六冲火山岩相类型丰富,因此本文着重对大六冲火山口附近喷发物的岩相特征进行了鉴定和研究,以此区分出溢流相、爆发相、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溢流相熔岩应为早期喷发而成,形成火山基底,部分区域被后期爆发相所覆盖。爆发相以火山角砾岩、英安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和晶屑凝灰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大六冲西翼、南翼和北东方向。火山通道相位于主峰山顶南侧约100m的位置,直立产出,直径超过100m。侵出相仅在主峰山顶附近有出露。因而推测大六冲火山早期经历过较大规模的岩浆溢出,时隔多年后又发生爆炸式喷发,最后以岩浆侵出为标志而停止活动,火山颈因受长期剥蚀而出露。区内来凤山、屈家营、阎家冲、长坡山和老洋河等地也出露巨厚层的火山碎屑岩,而通过与大六冲火山爆炸喷发物的对比和研究,发现这些火山碎屑岩为空降成因,但熔结程度各不相同。长坡山和老洋河的为强熔结的晶屑凝灰岩,阎家冲的为弱熔结的晶屑凝灰岩,屈家营和来凤山的为未熔结的晶屑凝灰岩,而大六冲的则强熔结和未熔结的晶屑凝灰岩均有。全岩化学成分和电子探针结果表明,大六冲与其它五处火山碎屑岩皆为英安质,且矿物成分也大致相似,说明其喷发时代相近。结合Ar-Ar定年结果,喷发时代应为早—中更新世。而爆发相产物的晶屑粒度随其质量累积百分数的分布图表明,腾冲火山于早中更新世的喷发方式很可能为普林尼式—亚普林尼式。根据对大六冲的溢流相和爆发相火山岩斜长石CSD图形的分析,且其微量元素中Eu、Ba和Sr元素都显示出负异常,说明大六冲火山喷发前岩浆房内发生过斜长石的分离结晶。
郭正府,张茂亮,成智慧,张丽红,刘嘉麒[8](2014)在《中国大陆新生代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的规模及其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山活动能够将地球深部的碳输送到大气圈,是地质碳排放和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形式。火山作用不仅在喷发期能够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而且在休眠期也能释放巨量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定量化地研究火山活动对大气圈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贡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密闭气室法等该领域国际先进的测试技术,测量并计算了长白山、腾冲、五大连池及青藏高原南部的羊八井等典型火山区的温室气体释放规模。结果显示,我国大陆新生代典型火山区向大气圈输送的温室气体总通量约为8.13×106t·a-1,接近107t·a-1级别,相当于全球火山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释放总量的6%左右。太平洋构造域火山区的温室气体在释放通量与总量方面均低于特提斯构造域,并且太平洋构造域火山气体的地壳混染程度较低,显示出大洋俯冲带与大陆俯冲带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的成因差异。
方娜[9](2013)在《腾冲热海地热田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滇西腾冲地热区是环球高温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山地貌秀丽壮观,规模宏大,地热显示奇特,其自然生态、地热旅游环境属世界一流水平。所以,对腾冲热海地热田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地热理论研究成果,而且还能为今后热海热田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意义。腾冲地区自晚古生代以来就位于活动板块的边缘地带,为现代腾冲火山地热景观创造了区域构造条件。本文通过对腾冲地区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总结归纳出热海热田的地热分布规律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等多种地质要素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分析得出地质构造控制着热海热田地热活动的分布,地热显示一般分布于构造带及其影响部位。热海热田主要构造形态是断裂,南北向的断裂是热田构造的主体,次为北西向、北东向的断裂以及东西向断裂。这些断裂不仅延伸远,且切割深,一般都错断了上覆的上第三系的砂砾岩,进入元古界的高黎贡山群,有的甚至切穿了整个高黎贡上群。这些断裂构造使围岩裂隙发育,导水性和富水性增强。区内的黄瓜菁-硫磺塘区,热通道主要有:F4、F5、F6、F7、F38等断层;热水塘区,热通道主要为F2、F4、F33、F39、F40等断层。热海热田水化学类型主要包括七种:Cl-Na、Cl·HCO3-Na(包括Cl·CO3-Na)、HCO3·Cl-Na、SO4-Na、SO4·Cl-Na、HCO3-Na、HCO3-Ca。其中以HCO3·Cl-Na、Cl·HCO3-Na型为主,分别占39%和25%。SO4-Na、 HCO3-Na型均占11%,其余各占2.8%。文中结合水化学分布规律及其特征,气体同位素特征,推算热海热田断裂构造控制下的地热储特征,推断研究区三组断裂带控制着三个深浅不同的热储层。热海热田热储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脉状热储,带状热储和层状热储。热储岩体主要为元古界高黎贡山群的变质岩、晚白垩世块状花岗岩以及上覆中新统南林组花岗质砂砾岩。综合地热系统各要素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建立热海地热田成因模型。对热海热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赵慈平[10](2011)在《我国火山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来中国研究者在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在国际上关于地球内部流体及其作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学者在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主要表现在火山地热区和非火山地热区两大方面,在火山学、地热学、环境学、大地构造学、地震学等五个学科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二、腾冲火山地热区之水热爆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腾冲火山地热区之水热爆炸(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评价指标及其分级设置 |
1.1 大地热流值 |
1.2 地温梯度 |
1.3 热储岩性 |
1.4 居里面埋深 |
1.5 壳内低速高导层埋深 |
1.6 火山岩浆活动 |
1.7 放射性生热率 |
1.8 构造应力场 |
2 深层地热能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 |
3 中国典型地区深层地热能开采条件分析 |
3.1 吉林长白山 |
3.2 松辽盆地 |
3.3 汾渭地堑 |
3.4 广东阳江盆地 |
3.5 西藏南北地堑带 |
3.6 青海共和盆地 |
3.7 雷琼火山区 |
3.8 滇西腾冲火山区 |
3.9 华北中东部 |
4 中国深层地热能开采条件分区评价 |
5 结论与展望 |
(2)腾冲火山区剧烈地热活动与地震流体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腾冲火山区地热变化 |
2 腾冲火山区地热剧烈活动背景 |
3 地震地下流体异常分析 |
3.1 水气样分析 |
3.1.1 常量组分分析 |
3.1.2 微量组分分析 |
3.1.3 气样分析 |
3.2 水温变化 |
3.3 降雨量影响 |
4 腾冲地热活动与地震相关性分析 |
5 调查分析讨论及结论 |
(3)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主控因素及其应用研究 ——以结晶岩类热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热型地热系统简介 |
1.2.1 水热型地热系统的分类 |
1.2.2 地热流体的来源及演化 |
1.2.3 地热流体的主要水化学类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Na-K地热温度计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2 K-Mg地热温度计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3 Na-K-Ca地热温度计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4 Na-Li和 Li-Mg地热温度计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1.3.5 SiO_2 地热温度计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热地质概况及样品的采集 |
2.1 横断山区地热田的地热地质背景 |
2.1.1 康定地热田的地热地质背景 |
2.1.2 巴塘和乡城地热田的地热地质背景 |
2.1.3 腾冲地热田地热地质背景 |
2.2 广东沿海地热地质背景 |
2.3 样品的采集测试及数据的选择 |
2.3.1 样品的采集方法及测试 |
2.3.2 文献数据的搜集和选择 |
第三章 不同温度热储中水岩相互作用的差异分析 |
3.1 参照热储温度的选取 |
3.2 含钾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局限性分析 |
3.3 不同温度热储中与含钾地热温度计相关的水化学平衡 |
3.4 不同温度热储中钾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5 不同温度热储中水-岩平衡程度的判断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Na-K-Ca地热温度计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分析 |
4.1 高矿化度重碳酸盐型地热流体的水化学特点 |
4.2 巴塘地热田与乡城地热田下部热储参照温度的确定 |
4.2.1 巴塘地热田下部热储温度的估算 |
4.2.2 乡城地热田下部热储温度的估算 |
4.3 影响Na-K-Ca地热温度计准确性的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化学温度计在中低温地热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
5.1 低矿化度重碳酸盐型地热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5.2 信宜地热田与丰顺地热田成因机制及地热流体的来源 |
5.3 大气降水对花岗岩热储溶滤过程分析 |
5.3.1 低温热储中可能达到平衡的矿物种类 |
5.3.2 不同矿物在低温热储中平衡的难易程度研究 |
5.4 在信宜、丰顺地热田中影响水化学地热温度计准确性的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却过程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选择的影响 |
6.1 康定和腾冲地热田地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分析 |
6.1.1 康定地热田热泉的水化学特征 |
6.1.2 康定地热田地热流体形成的过程分析 |
6.1.3 热海地热田中地热流体的形成过程分析 |
6.2 热海地热田和康定地热田的热泉下部参照热储温度的选取 |
6.3 冷却过程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产生影响的机理分析 |
6.3.1 传导冷却过程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影响 |
6.3.2 绝热冷却过程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影响 |
6.4 混合过程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4)云南腾冲朗蒲热水塘第四纪古钙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钙华的分类与时空分布 |
1.2.2 钙华的沉积特征与矿物-微生物组成 |
1.2.3 钙华的碳氧同位素意义 |
1.2.4 腾冲热泉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3章 现代热泉性质及其冷却与蒸发模拟 |
3.1 样品与方法 |
3.2 热泉流体组成与沉淀趋势 |
3.3 冷却与蒸发模型 |
3.4 小结 |
第4章 钙华矿物岩石学与碳氧稳定同位素 |
4.1 样品与方法 |
4.2 沉积相与岩相 |
4.3 矿物组成与晶体形态 |
4.3.1 方解石 |
4.3.2 Mn-Fe氧化物 |
4.3.3 石盐和无水芒硝 |
4.4 外源碎屑 |
4.5 微生物痕迹 |
4.6 碳氧稳定同位素 |
4.7 小结 |
第5章 钙华成因分析 |
5.1 古水温恢复 |
5.2 钙华CO_2 来源 |
5.3 矿物成因分析 |
5.4 方解石晶体形态分析 |
5.5 光滑斜坡钙华对比 |
5.6 钙华成因模式 |
5.7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腾冲火山地热区水热爆炸事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爆炸特征和观测数据来源 |
2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与结论 |
(6)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地热资源类型 |
1.2.2 地质构造与地热的关系 |
1.2.3 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
1.2.4 研究区地热系统研究现状 |
1.2.5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热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单元 |
2.1.1 松潘-甘孜地块 |
2.1.2 义敦岛弧带 |
2.1.3 华南地块 |
2.1.4 鲜水河断裂 |
2.1.5 安宁河断裂 |
2.1.6 龙门山断裂 |
2.2 新构造运动 |
2.3 区域地热分布特征 |
2.3.1 西藏地热带 |
2.3.2 滇西地热带 |
2.3.3 川西地热带 |
2.4 区域地壳热结构特征 |
2.4.1 重磁特征 |
2.4.2 莫霍面 |
2.4.3 居里面 |
2.4.4 大地热流值 |
2.5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5.1 自然地理条件 |
2.5.2 地层特征 |
2.5.3 构造特征 |
2.5.4 岩浆活动 |
2.5.5 水文地质条件 |
2.5.6 地热出露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走滑断裂系统对地热资源富集的控制 |
3.1 走滑断裂系统解析理论 |
3.1.1 脆性构造变形模式 |
3.1.2 走滑断裂系统的构造特征 |
3.1.3 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意义 |
3.2 地热区构造几何特征与地热资源富集 |
3.2.1 老榆林地热区-拉分盆地 |
3.2.2 海螺沟地热区-断裂交汇与切穿背斜 |
3.2.3 草科地热区-负花状构造 |
3.3 构造裂隙空间特征与地热资源富集 |
3.3.1 Woodcock空间分布特征 |
3.3.2 空间特征的构造统计学方法 |
3.3.3 地热区的构造裂隙空间特征 |
3.3.4 构造裂隙对地热资源富集的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 常量元素特征 |
4.2.1 常量元素含量 |
4.2.2 水化学类型划分 |
4.2.3 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4.3 微量元素特征 |
4.3.1 微量元素含量 |
4.3.2 微量元素与Cl-相关性分析 |
4.4 稀土元素特征 |
4.4.1 稀土元素含量 |
4.4.2 稀土元素络合物研究 |
4.4.3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研究 |
4.5 同位素特征 |
4.5.1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5.2 碳同位素及来源分析 |
4.5.3 锶同位素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热系统热储特征研究 |
5.1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 |
5.1.1 SiO_2 溶解曲线法 |
5.1.2 Na-K-Mg三线图判别法 |
5.1.3 矿物饱和指数判别法 |
5.2 热储温度研究 |
5.2.1 SiO_2 地热温标 |
5.2.2 阳离子地热温标 |
5.2.3 地球化学热动力地热温标 |
5.2.4 热储温度区间的确定 |
5.3 热储深度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
6.1 地热系统要素 |
6.1.1 来源特征 |
6.1.2 盖层特征 |
6.1.3 热储特征 |
6.1.4 通道特征 |
6.2 成因模式概念模型 |
6.3 与我国西南典型地热区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7.1 地热资源量评价 |
7.1.1 基于天然流量法的资源量评价 |
7.1.2 基于体积法的资源量评价 |
7.2 地热水质量评价 |
7.2.1 医疗热矿水水质评价 |
7.2.2 饮用水水质评价 |
7.2.3 腐蚀性评价 |
7.2.4 碳酸钙结垢评价 |
7.3 地热勘查靶区的优选研究 |
7.3.1 前人勘查工作基础 |
7.3.2 基于成因模式理论的勘查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7)腾冲大六冲火山岩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腾冲火山区研究背景及进展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研究思路及工作方法 |
第1章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质概况 |
1.1 大地构造背景 |
1.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章 大六冲火山机构及火山岩相研究 |
2.1 大六冲火山机构 |
2.2 岩相分布与显微结构特征 |
2.3 大六冲喷发物体积和表面积估算 |
小结 |
第3章 大六冲火山及周边火山碎屑岩研究 |
3.1 野外与手标本特征 |
3.2 显微镜下特征 |
3.3 岩石化学特征 |
3.4 矿物学特征 |
小结 |
第4章 晶屑粒度特征的火山学意义 |
4.1 薄片法粒度分析 |
4.2 晶屑粒度对喷发方式的反映 |
小结 |
第5章 大六冲火山喷发物斜长石CSD特征 |
5.1 CSD理论介绍 |
5.2 CSD测量方法 |
5.3 CSD统计结果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中国大陆新生代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的规模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大陆新生代典型火山区的地质概况 |
3 间歇期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的测量方法 |
3.1 土壤微渗漏释放的CO2气体 |
3.1.1 野外测量 |
3.1.2 数据处理 |
3.2 温泉释放的温室气体 |
3.2.1 气体化学方法 |
3.2.2 水化学方法 |
3.3 火山喷气孔释放的温室气体 |
4 中国大陆新生代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的释放通量 |
4.1 长白山火山区 |
4.2 五大连池火山区 |
4.3 腾冲火山区 |
4.4 谷露-羊八井-羊应地热区 |
4.5 搭格架和朗久地热区 |
4.6 与国外火山区释放通量的比较 |
5 中国大陆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的成因 |
5.1 太平洋构造域 |
5.2 特提斯构造域 |
5.3 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特征比较 |
6 结论 |
(9)腾冲热海地热田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 |
2.1 交通位置及经济概况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第三章 区域地质概况 |
3.1 地层岩性 |
3.2 区域地质构造 |
3.3 热田构造背景浅析 |
3.4 区域地热活动分布特征 |
3.5 岩浆岩 |
3.5.1 侵入岩 |
3.5.2 火山岩 |
3.6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第四章 热海热田地质特征 |
4.1 地层岩性 |
4.2 地质构造 |
4.2.1 南北向断裂 |
4.2.2 北东向断裂 |
4.2.3 北西向断裂 |
4.2.4 东西向断裂 |
4.3 热海热田地球物理特征 |
4.3.1 重力异常特征 |
4.3.2 大地电磁测深(MT)分析 |
4.3.3 地震反射波特征与地层层序特征 |
4.3.4 热田电测深分析 |
4.3.5 热田磁异常特征 |
4.4 水文地质条件 |
4.4.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组 |
4.4.2 地下水动态特征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4.5 地热显示 |
第五章 地热赋存规律 |
5.1 地热赋存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
5.2 地热分布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
5.3 地质构造对地下热水的控制作用 |
5.4 岩浆岩与成热关系分析 |
5.5 地震与成热关系分析 |
5.6. 地热分布规律分析 |
第六章 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特征 |
6.1 热水化学类型及分布规律 |
6.1.1 热水化学类型分布规律 |
6.1.2 热水化学类型成因分析 |
6.1.3 热水循环条件与水化学类型的关系 |
6.1.4 热储层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
6.1.5 主要热储水化学类型及其特征 |
6.2 热水化学温标 |
6.3 冷、热水混合标志及热水循环深度 |
6.4 热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 |
6.4.1 热水水温与水化学成分的关系 |
6.4.2 断裂带地热流体的水化学特征 |
6.4.3 断裂带地热流体气体同位素特征 |
第七章 热海热田形成机制研究 |
7.1 地下热水的来源分析 |
7.2 热源分析 |
7.3 地下热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
7.4 导热通道 |
7.5 盖层发育情况 |
7.6 热海热田成因机制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我国火山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火山区地热流体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研究的主要进展 |
1.1 运用地球化学温标原理, 揭示了某些火山区上部地壳的温度场特征 |
1.2 讨论了部分地热区热泉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导致的环境影响 |
1.3 提出了一些地热田地热储和水热爆炸的概念模型和演化模式 |
1.4 探讨了中国休眠火山区岩浆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
1.5 进行了火山区的氦同位素填图, 揭示腾冲火山区幔源挥发分释放的时空分布特征 |
1.6 详细讨论了中国火山区含碳气体的同位素组成、动力学分馏和岩浆囊温度 |
1.7 综合分析腾冲火山区岩浆囊的存在性、活动性和目前的活动机制 |
(1) 腾冲火山区地下现今可能存在3个岩浆囊: |
(2) |
(3) 3个岩浆囊的现今温度: |
(4) 3个岩浆囊的活动性不同: |
(5) 腾冲火山是局部软流圈上涌形成的。 |
2 非火山区地热流体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研究的主要进展 |
2.1 调查了部分地区热泉的CO2排气, 估计非人类活动碳排放量 |
2.2 讨论了我国西南地区地热流体活动的构造意义 |
2.3 调查了我国西南四川地震带热泉的氦碳同位素组成并探讨了其孕震意义 |
3 结 语 |
四、腾冲火山地热区之水热爆炸(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评价[J]. 庞忠和,罗霁,程远志,段忠丰,天娇,孔彦龙,李义曼,胡圣标,汪集旸. 地学前缘, 2020(01)
- [2]腾冲火山区剧烈地热活动与地震流体变化分析[J]. 张立,高文斐,苏有锦,孙自刚,段胜朝,曾庆堂. 高原地震, 2019(S1)
- [3]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主控因素及其应用研究 ——以结晶岩类热储为例[D]. 李洁祥.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4]云南腾冲朗蒲热水塘第四纪古钙华成因研究[D]. 罗连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腾冲火山地热区水热爆炸事件分析研究[J]. 段毅,叶建庆,杨云存,王恩康,杨登部. 高原地震, 2018(04)
- [6]鲜水河断裂康定-磨西段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D]. 张云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7]腾冲大六冲火山岩相研究[D]. 张传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04)
- [8]中国大陆新生代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的规模及其成因[J]. 郭正府,张茂亮,成智慧,张丽红,刘嘉麒. 岩石学报, 2014(11)
- [9]腾冲热海地热田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方娜.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10]我国火山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J]. 赵慈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