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越北极航行时间模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曼[1](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王芳[2](2021)在《破折号的衔接功能与转换 ——以Icebound:Shipwrecked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汉译为例》文中指出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冰困——世界尽头的海难》(Icebound:Shipwrecked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一书,作者是美国作家、记者安德烈埃·皮策(Andrea Pitzer)。本书详细讲述了大探险时代下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惊心动魄的三次北极探险经历。Icebound一书有十个章节,本次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其中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本书使用了较多的破折号,因此翻译含有破折号的句子成为了本次翻译实践的一个难点。破折号在汉英语言中对语篇的衔接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破折号的用法规则有很大不同,这就意味着,在英译汉过程中,原文句子中出现的破折号并不能不加转换地搬到译文中,而应先了解破折号所体现的衔接功能,结合汉英破折号的差异和汉语的行文规范,灵活变通原文中的破折号,只有这样,生成的译文才能让汉语读者易于理解。本文在介绍了本次任务背景、意义以及任务过程之后,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破折号衔接功能的研究,对比了破折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用法,根据前人关于逻辑语义关系的分类,探讨了对破折号语义衔接功能进行分类的可行性。然后结合Icebound第五章和第六章中出现的破折号,对其衔接功能进行了归类:详述、延伸、增强,并从这三个方面梳理了笔者在翻译过程处理破折号的方法,然后对破折号的转换策略进行了总结,大致分为:零转换、转换单破折号、转换双破折号中的第二个破折号和转换双破折号这几种情况。最后是笔者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通过回顾这一过程,笔者加深了对破折号的认识,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宋丽君,周蕾,赵万良,杨鹏翔,杨光乔[3](2020)在《极区间接格网框架惯性基组合导航算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在极区"两高两低三复杂"的特殊地理环境中,仅仅使用惯性导航系统无法满足载机飞越极区时的精度要求,导致载机飞越极区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提出1种以惯性导航技术为基础的间接格网导航算法:采用多信息融合辅助协同导航,并结合游移方位导航算法和格网导航算法,给出采用间接格网惯性力学编排的极区捷联惯导系统(SINS)、天文导航系统(CN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及其他可用信息的组合导航方案;最后以相关背景工程型号进行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与中低纬度地区惯性基组合导航算法精度一致,可以验证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孙天宇[4](2020)在《北极地区安全化与“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北极地区安全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政治、经济、军事、环境领域的安全化,深刻影响着环北极地区的北极与近北极国家,并逐渐外溢至全球。北极安全已被部分国家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并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伴随美国与北约回归北极,美俄全球博弈关系被投射到北极地区,“北极例外主义”(Arctic exceptionalism)受到挑战,美俄欧在北极的安全互动越发频繁,并呈现出强烈的地区化趋势。基于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在北极地区安全化基础上,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不仅能弥补哥本哈根学派在北极地区安全研究的不足,而且为中国塑造新的北极安全认知,推进北极政策的修订与完善,更好的履行北极治理中的大国责任,维护中国的北极安全利益提供借鉴。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是哥本哈根学派地区安全研究的重要理论,主要是对行为体在安全化或去安全化进程中无法分割的相关安全议题展开探讨。地区安全复合体正是建立在由不同行为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安全互动所构成的“安全组群”的基础之上。与传统的地区研究不同,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将“安全”界定为所有政治之上特殊的政治,将“安全化”界定为一般政治上升为安全问题的建构过程。将“国家”界定为“领土—政治—社会”的结合体,将“安全组群”描述为由国家、地区、地区间与全球四个彼此互动的层次而形成的完整模式。提出“无政府结构”“边界”“极性”“社会性建构”四个内核结构变量,依据内核结构变量的不同,划分出无结构地区、被覆盖地区、标准地区安全复合体、中心化地区安全复合体、大国地区安全复合体与超级复合体等多种类型,并提出维持现状,内在变革,外在变革三种地区安全复合体的发展前景。“环北极超级复合体”是建立在北极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环境领域安全化基础之上,由北美洲、欧洲、环俄罗斯地区安全复合体及其“内环”的北极地区构成的,超地区(地区间)层次上的跨领域“安全组群”。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担忧,北极合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对安全与环境依赖性的认同,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形成提供了地区化动力。超级大国美国与全球层次大国俄罗斯、欧盟是超级复合体内的三个“极性”国家。美欧与俄罗斯在全球的竞争关系,外溢至双方在北极地区的“社会性建构”,对超级复合体的国内与地区、超地区、全球层次的安全态势产生重要的影响。“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建构尚处于形成阶段,从近期看,美国与北约的回归,将进一步加剧超级复合体内部美欧与俄罗斯的安全互动,进一步促进超级复合体的形成。从中期看,美国将北极升级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地区,完成相应的北极军事部署,在超级复合体内部可能会出现美国式“单极”取代美俄欧“多极”结构,在外部与周边地区安全复合体互动能力和强度会不断提升。从远期看,随着北极安全互动逐渐频繁,现有的北极治理与合作机制将逐渐发展成地区安全机制的基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也将进入相互协调的安全机制阶段。受理论局限、现实流变与实践博弈的多维影响,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依然面临着不小挑战。中国是“近北极国家”,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北极安全事关中国“战略新疆域”的安危,北极地区安全化切实影响中国的北极资源、航道、环境、科研等利益。“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构建,对中国的北极身份,北极安全,北极合作带来了安全化的潜在风险,也对中国的北极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北极身份,要明确“近北极国家”身份,不断丰富其政治与国际法内涵;对于北极合作,要顺应北极国家期许,务实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于北极安全,要构建新型北极伙伴关系,加快建设“蓝色伙伴关系”网络;对北极治理,要响应北极理事会改革号召,努力提升制度性话语。坚决扞卫开发北极,利用北极的合法权力,切实履行治理北极,保护北极的大国责任。
张博戎[5](2020)在《附加机动的深空探测引力辅助轨道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深空探测是我国航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快速、高效地完成从地球出发至其他天体的发射轨道优化是开展实际工程的重要基础。对火星以远的深空探测任务,当前基于化学能推进的运载火箭难以将大质量有效载荷送入直接转移轨道,因此天体引力辅助技术广为应用。本文主要对引力辅助序列设计方法和深空探测弹道-轨道联合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平面二体引力辅助动力学模型,推导得到航天器引力辅助后在中心天体坐标系下的能量与速度变化公式,分析了轨道变化形式,以此为基础,提出航天器在引力辅助后与下一天体是否存在交会机会的判定准则,进一步基于区间分析思想,提出一种无附加机动引力辅助天体序列搜索算法,并自主编程实现。利用该算法,可以一次搜索得到满足出发能量和时间约束的所有引力辅助序列,以供轨道设计选择。考虑三维星历及附加脉冲机动后,本文以地球-木星转移为背景,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Pork-Chop图展现形式,对直接转移和多序列引力辅助转移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天体引力辅助转移轨道的窗口周期特性。在搜索结果中,可以找出与伽利略号、朱诺号等任务实例相匹配印证的结果。相比传统优化算法收敛得到的单点信息,通过本文方法得到的结果能为工程任务设计提供更加全面和充足的参考。建立了考虑运载火箭射向和末级滑行时间约束的弹道-轨道拼接计算模型,在无偏航假设下,得到任意深空出发速度对应的运载火箭射向和末级滑行时间表达式。利用该模型,深入研究了弹轨道可以成功拼接的集合范围随深空出发速度、发射场地理位置、射向和滑行时间约束范围的变化规律。提出深空出发“赤纬-发射能量”(δ-C3)图方法,可以表示指定型号运载火箭深空发射能力可行域,并快速判断该型火箭是否适用于特定深空发射任务,有助提升弹轨道拼接的设计效率。考虑火箭偏航能力后,本文基于运载火箭弹道模型和程序,建立了任意深空出发条件下的无量纲运载能力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出发速度角,得到窗口内所有转移轨道对火箭发射进入停泊轨道的轨道倾角要求。利用这一方法,能够快速计算在允许火箭偏航情况下,任意深空发射速度是否可以得到满足,以及满足后的运载能力损失大小。最后,本文以地球出发至灶神星探测为例,给出了直接转移和多种引力辅助转移轨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出发窗口与运载火箭能力匹配分析,为实际工程任务设计提供了参考。
周月[6](2020)在《极区惯性导航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极地丰厚的资源、科学研究和军事价值,使得各国意识到对极区进行探索有着重大的意义。现有的天文、卫星、无线电和地磁等导航方式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同时在高纬度区域存在多径效应、水平磁力线弱和磁场分布不均等问题,导致上述导航方式在极区恶劣的环境下不能总是正常工作。而惯性导航系统(INS)与这些导航方式不同,其不依靠任何外部信息、也不会将任何能量辐射到外部,使它可以应用在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因此,其作为一种完全自主式的导航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极区导航中。但是,当地理纬度不断的增大时,尤其是到达极点附近,经线迅速汇聚,使得以地理北向为参考航向的指北方位惯性导航算法在极区无法完成导航任务。为了解决经典指北方位惯导力学编排在极区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两种适用于极区的惯性导航算法。一是极区横向惯性导航算法。二是极区格网惯性导航算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惯导系统经典力学编排方案研究与分析。给出了指北惯导力学编排方案;为了方便分析,直接给出了指北方位惯导系统的静态误差方程;并通过对静态误差方程进行分析,发现指北方位惯导力学编排在极区存在方位陀螺施矩难度大、计算量大导致溢出以及误差增大等缺陷。其次,极区横向惯导算法研究与分析。将原极点移动到原始赤道两端,从而形成横向南极点和北极点,得到一个新的坐标系,即横向地球坐标系;基于该坐标系,得到横向惯导力学编排;给出了在常规坐标系和横向坐标系中,姿态矩阵、速度和位置的转换公式,实现了INS在不同力学编排方案下的自由转换;建立横向惯导误差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发现横向坐标系INS存在傅科、舒勒以及地球震荡三种周期震荡误差,这一特性与传统指北INS相同,并且横向经度、横向纬度与横向航向误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散;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横向惯导算法是否可以实现极区导航和横向惯导性能分析的正确性。然后,极区格网惯导算法研究与分析。建立一个新的坐标系,即格网坐标系;并在该坐标系下,进行了格网惯导力学编排的推导;给出了在常规坐标系和格网坐标系中,姿态矩阵、速度和位置的转换公式,实现了INS在不同力学编排方案下的自由转换;建立格网惯导误差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发现格网坐标系INS也存在傅科、舒勒以及地球震荡三种周期震荡误差,这一特性与传统指北INS和横向坐标系INS相同,同时,发现由于引入格网方位角使得格网航向角不发散;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格网惯性导航算法是否可以实现极区导航和格网惯导性能分析的正确性。最后,极区惯性导航算法在全球导航中的应用研究与分析。因为,横向地球坐标系也存在横向南北极问题,与原地球坐标系的南北极问题相类似,所以,横向惯导算法不能单独完成全球导航任务,需要与指北方位惯导算法相结合;而格网坐标系中的由载体运动引起的方位角速率存在与纬度相关的项(cot L),导致格网惯导算法在赤道附近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格网惯导算法不能单独完成全球导航任务,也需要与指北方位惯导算法相结合,从而对极区惯性导航算法在全球导航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此外,为了后期工程上的应用和编程效率的提高,用CC++语言实现了全球惯性导航算法;最后,通过低纬度静态和车载实测数据以及仿真试验验证极区导航算法也可以完成中纬度的导航任务和全球导航算法能否完成全球导航任务。
张天媛,黄季夏,曹云锋,王利,孙宇晗,杨林生[7](2019)在《北极重要海峡海冰密集度时空变化呈现异质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的面积与厚度正逐渐减小,为北极通航提供了可能,而重要海峡的冰情直接影响到北极航道的开通。以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上14个重要海峡近35年的海冰密集度为研究对象,利用核K-means方法进行时空聚类,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模型研究不同聚类模式下的时间序列趋势,探究冰情变化异质性,结果如下:①各海峡海冰密集度呈3种聚类结果,同一聚类结果中海峡的密集度变化具有较强一致性,不同聚类结果之间差异较大,海冰密集度低的海峡全部位于东北航道。②全年尺度中除白令海峡和德米特里拉普捷夫海峡之外,其他海峡海冰密集度呈下降趋势。呈上升趋势的两个海峡均为海冰密集度低的海峡。③夏季融冰期尺度中各海峡海冰密集度变化趋势类型多样,除单纯的上升、下降趋势外,还出现了包括"U"形曲线在内的各种波动型趋势。
田明[8](2019)在《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激光陀螺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极地地区具有巨大的经济科考价值以及至关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但极区经线随着纬度升高而快速收敛,导致基于真北方向导航的传统当地水平地理惯性导航系统,在极区不再有效。目前,对极区导航的研究大多仅依靠纯数学仿真方法,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运载体在复杂的极区环境中的运动情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且由于极区特殊的地磁环境,诸多组合导航手段无法适用。论文以格林尼治子午面与当地水平面的交线作为新的航向参考,推导了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惯性导航系统力学编排体系和极区初始对准方法,介绍了纬度增量法的数据转换方案,提出了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真北方向惯性导航系统在极区不再有效、纯数学仿真方法说服力不足及导航精度不高等问题,为探索极区导航提供新的思路。本课题依托十三五装备发展预研项目—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格网坐标系,推导了格网惯性导航系统力学编排体系,并以基于当地水平地理坐标系的惯性导航系统的解算结果为参照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二者的姿态角、速度及位置误差均在10-2量级内波动,说明了其正确性。此外,结合抗晃动粗对准方法理论,推导了适用于极区的格网初始对准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2)为克服纯数学仿真方法的局限性,利用纬度增量法将低纬度的陀螺和加速度计数据转换到高纬度,分析了数据转换对导航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换前后的姿态角误差和速度误差输出均在10-3量级内波动,不影响导航结果,验证了纬度增量法数据转换的有效性,实现了极区导航的半实物仿真验证,增强了极区导航研究的说服力。(3)论文推导了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量测方程,建立了12维的卡尔曼滤波模型,首次提出了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方法,探究了该方法在低纬度和极地地区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低纬度下,在7.4h的导航时间内,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的最大定位误差为245m,明显低于纯格网惯性导航结果1010m。又利用纬度增量法对一段低纬度动态数据进行转换,结果表明,在10.5h内,组合导航系统的最大定位误差比格网惯性导航系统结果低360m,证明了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强的适应性,为探索极区组合导航开辟了新的途径。
陈逸含[9](2019)在《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根据北极理事会北极监测与评估工作组(Arctic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me)于2012年发布的报告以及北极理事会出台的2009年《北极海运评估报告》(以下简称“ASMA”)的内容显示,全球气温的逐步上升导致北极地区的积冰开始呈现快速融化的态势,作为北极东北航道一段的北方海航道以及北极西北航道若在未来实现规模通行将大大缩短传统航道连接北欧、东欧、西欧、东亚以及北美洲航线的距离,既降低了船舶航行成本,也降低了船舶通航的政治及安全风险。北极航道通航价值的显着提升引起美国等航运大国的关注,也直接引发美国和加拿大、俄罗斯之间有关西北航道和北方海航道法律地位的争议。但正是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对于北方海航道、西北航道的法律属性一直处在争议的状态中,国际社会并未对此达成共识: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在政治立场上主张北极航道相关水域为本国内水;美国等国等出于自身航行利益、科研利益、资源开发利益等各方面利息的考虑认为北方海航道、西北航道的主要通行水域并非俄、加两国的内水,俄、加两国应当尊重其他各国的海洋航行自由权利。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北极国家在主张其对于北极航道水域的政治诉求时遭遇了来自国际社会的强大挑战。基于未来船舶可能在北极航道形成规模通航的情况,北极航道通航水域又具有环境脆弱和自我修复能力差等特征,在该水域内发生污染将导致更为严重的损害,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北极航道水域环境需要采取特殊保护,加拿大抓住北极水域环境保护特殊性之所在开始转变其对于北极航道相关水域单一的政治诉求,从北极水域环境保护的诉求着手部署战略并建立起针对北极航道的法律框架和国内政策体系。在“曼哈顿”号事件发生后,加拿大加快了与国内极地水域环境保护相关立法进程。1970年加拿大颁布《北极水域污染防治法》专门针对北极水域污染防治的问题;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召开期间,加拿大从自身国家实践出发,努力推动制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34条并使之成为首条规制冰封区域的国际法条款,同时,加拿大在极地水域环境立法的国家实践中逐步形成国内立法为主,国内政策和国际条约为辅的西北航道海洋环境保护体系,这些实践也为俄罗斯等其他北极国家为其航道秩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从1990年《NSR航行规则》到2013年《NSR航行规则》,俄罗斯开始改变原先的强制引航制度并实施航行许可制度,但其坚持北方海航道为其国内运输航道的立场并没有发生变化。随着“冰封区域”条款的诞生,国家战略眼光的变化以及国际社会环境的转变,其基于《俄罗斯北极战略》的规划制定了2012年《联邦法案修正案》和2013年《NSR航行规则》等一系列国内法律和规则,加强了对北方海航道航行安全层面的具体规制,但是与加拿大相比,俄罗斯并未建立专门针对北方海航道水域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体系。不论是俄罗斯还是在“冰封区域”条款诞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加拿大,“冰封区域”条款诞生后均对其极地水域环境保护立法和政策实施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冰封区域”条款,加拿大和俄罗斯有权对北极航道相关水域进行高于海洋环境保护一般标准的极地水域环境保护国内立法和政策实施,但在加、俄两国的实践过程中,美国及国际社会对其实践产生了质疑,即加、俄等国是否遵循“冰封区域”条款中蕴含的“非歧视性”、“适当顾及航行”、“基于最为可靠的科学证据”等相应限制性要求?加、俄针对北极水域的环保立法和政策实施是否超“冰封区域”条款诞生“冰封区域”条款规制的范围?是否存在以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之名间接对航道行国家主权管辖之实进而损害了海洋航行自由的国际法原则?虽然存在这些质疑,但由于“冰封区域”条款只是原则性的条款,并未形成具体配套的极地水域环境保护操作准则,因此,仅从《公约》第234条很难完整解读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北极水域环保立法和政策实施。21世纪以来《极地水域船舶操作规则》(International Code for Ships Operating in Polar Waters以下简称“《极地规则》”)的诞生和生效为国际极地水域环境保护的具体操作模式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参考标准,在极地水域环境保护具有许多进步理念和可供借鉴之处,对加拿大和俄罗斯极地水域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政策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在《公约》的框架下,新的《极地规则》形成并生效后,中国作为北极域外国家如何抓住机遇恰当谋求在北极航道通行中的利益成为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重要课题,面对海洋环境保护这一全人类以及国际社会都应尊重的诉求,中国应当尊重加拿大、俄罗斯对于北极航道相关水域提出的合理环境保护诉求,与加、俄等北极国家在北极理事会、国际海事组织(以下简称“IMO”)等平台下开展国家间良好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北极航道水域的环境安全,并积极开展对话交流进行北极航道沿岸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在未来北极航道国际化的趋势下,作为船旗国的中国应当履行《公约》关于船旗国执行有关防止海洋污染的一般接受的国际标准的义务,并且遵循《极地规则》中对船舶设计、建造、人员配备以及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的操作要求。此外,中国也应当与其他北极域外国家开展良好合作,共同谋求北极航道环境的良好保护,规模通行的可能性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全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争议,第二章为加、俄北极航道保护治理法律政策体系与《公约》的分歧与融合,第三章为《极地规则》环保部分的研究,第四章为中国参与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治理的建议。在通过四个章节的整体分析将最终得出如下分析成果:一是目前北极航道在未来最可能形成规模通航的北方海航道及西北航道水域的法律地位仍处在争议中,国际社会对其法律性质并没有定论,在通过主权诉求谋求北极航道相关水域管辖权碰壁后,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北极国家开始突出极地水域特殊的环境保护诉求,希望通过环境保护这一“低政治”诉求推动国内极地水域环境保护立法和政策以及国际规则层面的更新并实现其对北极航道相关水域的管辖,加拿大的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显着标志便是其国内《北极水域污染防治法》法律体系的构建以及“冰封区域条款”的实现。二是目前加拿大和俄罗斯国内关于北极水域环境保护相关立法和政策实施仍可能存在突破公约234条的“适当顾及航行”和“以最为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等限制,从而可能违反国际航行自由的原则,未来需要吸收极地规则的内容和操作模式,推动水域的国际化。三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北极域外国家应当抓住北极航道管理秩序尚未完全形成的机遇,谋求在北极航道通行中的利益。在面对海洋环境保护这一全人类以及国际社会都应尊重的理念,中国应当尊重加拿大、俄罗斯对于北极航道相关水域提出的合理环境保护诉求,与加、俄等北极国家在北极理事会等平台下开展国家间良好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北极航道水域的环境安全,并积极开展对话交流进行北极航道沿岸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四是在未来北极航道国际化的趋势下,作为船旗国的中国应当履行《公约》关于船旗国执行有关防止海洋污染的一般接受的国际标准的义务,并且遵循《极地规则》中对船舶设计、建造、人员配备以及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的操作要求。只有北极航道沿岸国和船旗国均遵守极地水域相关的国际公约和规则,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的良好维护和发展。
崔兰利[10](2019)在《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极海冰近年来面积大幅度缩减,海冰消融为北极资源的开发和北极航道的通航提供了条件,由此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北极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保护北极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目前北极海洋环境的保护主要法律依据是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海洋法公约》)为核心的国际公约、区域和双边协定以及北极沿岸国国内法,大量的法律文件在适用中存在重叠、冲突的情况,使得北极海洋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虽然国际社会开始注意到北极海洋环境的保护,但由于北极特殊的地理环境,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适用于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随着人类活动愈加频繁,急需一个全面有效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因而,研究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问题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北极海洋环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第一部分对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明确了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概念,并比较了北极的海洋环境保护与其他海洋环境保护的异同,进而得出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特殊性,主要包括北极海洋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法律地位的复杂性。第二部分分析了《海洋法公约》在北极的适用。论述了一方面公约作为权威性法律在北极具有普适性,另一方面“冰封条款”对沿海国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特殊塑造,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公约本身的局限性和“冰封条款”的模糊性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建议。第三部分对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有法律机制包括全球化的国际法机制、区域合作的法律机制和北极国家的国内法机制,这三个层次的法律机制共同构成北极海洋环境治保护的法律体系。梳理了现有法律机制存在的不足,指出模仿《南极条约》模式在北极海域适用具有不可行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构想。第四部分根据《中国的北极政策》的发布,对中国参与北极海洋环境保护进行探讨,明确中国参与北极海洋环境保护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国际方面,中国要充分利用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身份,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北极海洋环境的保护。国内方面,依据已经生效的《极地规则》,中国要加快相关立法以保障未来更加频繁的北极活动。
二、飞越北极航行时间模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越北极航行时间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破折号的衔接功能与转换 ——以Icebound:Shipwrecked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意义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校改 |
第三章 破折号的衔接功能与转换的相关理论研究 |
3.1 破折号的衔接功能 |
3.2 破折号的衔接功能分类 |
3.3 英汉破折号的转换 |
第四章 本次翻译实践中破折号的衔接功能 |
4.1 详述 |
4.1.1 同位 |
4.1.2 阐述 |
4.2 延伸 |
4.2.1 附加 |
4.2.2 转折 |
4.3 增强 |
4.3.1 因果 |
第五章 本次翻译实践中破折号的转换 |
5.1 衔接功能类型与破折号转换 |
5.2 破折号的转换策略总结 |
第六章 翻译实践总结 |
6.1 总结与收获 |
6.2 反思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极区间接格网框架惯性基组合导航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极区导航现存问题 |
2 极区惯性/卫星导航/天文组合导航算法 |
2.1 惯性/卫星导航/天文组合导航原理 |
2.2 间接格网惯性导航力学编排 |
2.2.1 真北与格网北之间的夹角 |
2.2.2 游移方位惯性力学编排与格网惯性力学编排解耦变换 |
2.3 极区SINS/GNSS/CNS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 |
3 极区SINS/GNSS/CNS组合导航系统算法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 结束语 |
(4)北极地区安全化与“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既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辨识与理论基础阐释 |
一、核心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一)“安全”和“安全化”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二)“国家”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三)“安全组群”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二、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框架的阐释 |
(一)理论内涵阐释 |
(二)内核结构变量 |
(三)类型划分及标准 |
(四)演进与变革前景 |
第二章 北极地区关键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政治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政治安全议程 |
(二)政治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政治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二、经济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经济安全议程 |
(二)经济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经济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三、军事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军事安全议程 |
(二)军事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军事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四、环境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环境安全议程 |
(二)环境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环境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第三章 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内涵、动力及安全态势 |
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内涵 |
(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提出与内涵 |
(二)环北极超级复合体边界的构想 |
(三)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极性分析 |
二、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地区化动力 |
(一)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担忧 |
(二)北极合作机制建设及完善 |
(三)安全与环境依赖性的认同 |
三、环北极超级复合体安全态势的多层次研判 |
(一)国内与地区层次 |
(二)超地区层次 |
(三)全球层次 |
第四章 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
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前景分析 |
(一)近期前景 |
(二)中期前景 |
(三)远期前景 |
二、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面临的挑战 |
(一)理论层面:“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局限性 |
(二)现实层面:英国“脱欧”与欧盟“极性”的再确认 |
(三)实践层面: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的复杂博弈关系 |
第五章 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中国战略抉择 |
一、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分析 |
(一)开发并利用北极航道的通道利益 |
(二)依法且合理开发北极的资源利益 |
(三)保护北极生态与气候的环境利益 |
(四)不断探索与认知北极的科研利益 |
(五)北极治理与国际参与的责任利益 |
二、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对中国的潜在风险 |
(一)对中国北极身份的“安全化”塑造 |
(二)对中国北极安全利益的可能性威胁 |
(三)对中国参与北极合作的现实性挑战 |
三、中国的北极战略定位与政策路径抉择 |
(一)明确“近北极国家”身份的战略定位 |
(二)务实推进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
(三)长效推动建设新型北极伙伴关系网络 |
(四)进一步提升北极事务中的制度性话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附加机动的深空探测引力辅助轨道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已有研究综述 |
1.2.1 空间轨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
1.2.2 弹道-轨道联合优化方法研究综述 |
1.2.3 轨迹优化算法及软件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已有研究小结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动力学与优化算法模型 |
2.1 星历及引力场模型 |
2.1.1 DE405星历模型及其时空坐标系 |
2.1.2 引力场模型 |
2.2 兰伯特问题求解模型 |
2.3 轨道转移Pork-Chop图模型 |
2.3.1 轨道转移Pork-Chop图模型描述 |
2.3.2 轨道转移Pork-Chop图模型验证 |
2.4 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 |
2.4.1 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描述 |
2.4.2 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验证 |
2.5 弹轨道拼接模型 |
2.5.1 逃逸轨道与停泊轨道拼接模型 |
2.5.2 停泊轨道与发射弹道拼接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平面无附加机动模型下引力辅助序列准则研究 |
3.1 基于单次引力辅助模型推导交会机会 |
3.1.1 单次引力辅助模型的进一步推导 |
3.1.2 引力辅助后航天器-天体交会机会判断 |
3.2 类地行星引力辅助效果计算与分析 |
3.3 最优引力辅助序列交会准则与搜索算法表述 |
3.3.1 问题提出 |
3.3.2 搜索算法设计 |
3.3.3 初始条件 |
3.4 搜索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ork-Chop图的多引力辅助序列任务规划方法研究 |
4.1 利用Pork-Chop图计算并比较多序列转移轨道 |
4.1.1 通过Pork-Chop图展现引力辅助转移窗口 |
4.1.2 轨道寻优参数优化方法 |
4.2 多引力辅助序列算例分析 |
4.2.1 单次引力辅助转移窗口分析 |
4.2.2 附加单次深空脉冲机动对转移窗口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深空探测弹道-轨道拼接δ-C3图方法研究 |
5.1 轨道拼接计算模型与自由度分析 |
5.1.1 逃逸轨道与停泊轨道拼接问题分析 |
5.1.2 停泊轨道与发射弹道拼接问题分析 |
5.2 运载火箭射向与滑行时间匹配规律分析 |
5.2.1 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异半球且高于发射场纬度 |
5.2.2 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异半球且低于发射场纬度 |
5.2.3 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同半球且低于发射场纬度 |
5.2.4 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同半球且高于发射场纬度 |
5.2.5 四类停泊轨道公共点与发射场位置匹配关系小结 |
5.3 考虑约束的弹轨道拼接问题解集范围分析 |
5.3.1 考虑射向约束的解集范围 |
5.3.2 考虑滑行时间约束的解集范围 |
5.4 利用“赤纬-能量”(δ-C3)图描述运载火箭深空发射能力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小行星探测弹道-轨道一体化设计研究 |
6.1 小行星探测轨道-弹道模型的特点与约束 |
6.1.1 轨道模型的特点与约束 |
6.1.2 弹道模型的特点与约束 |
6.1.3 弹道-轨道联合优化设计方法 |
6.2 弹道约束形式与算例分析 |
6.2.1 探测目标选取 |
6.2.2 考虑弹道约束对运载能力影响分析 |
6.2.3 调整偏航能力对弹轨道拼接的影响分析 |
6.2.4 调整射向对弹轨道拼接的影响分析 |
6.3 典型小行星探测任务算例分析 |
6.3.1 直接转移 |
6.3.2 无附加机动引力辅助转移 |
6.3.3 附加脉冲机动引力辅助轨道转移 |
6.3.4 出发窗口对比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使用主要符号意义 |
附录B 世界航天使用行星引力辅助技术的实际任务统计 |
附录C 粒子群优化算法适应度评价函数测试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极区惯性导航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极区导航研究现状 |
1.2.2 惯导编排方案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惯导系统经典力学编排分析 |
2.1 坐标系和坐标系间转换 |
2.1.1 常用坐标系定义 |
2.1.2 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
2.2 指北方位惯导力学编排 |
2.2.1 姿态微分方程 |
2.2.2 速度微分方程 |
2.2.3 位置微分方程 |
2.3 指北方位惯导系统误差分析及适用性 |
2.3.1 指北方位惯导系统误差方程 |
2.3.2 指北方位惯导在极区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极区横向惯导算法研究 |
3.1 横向地球坐标系 |
3.1.1 横向地球坐标系定义 |
3.1.2 横向地球坐标系中导航参数的转换关系 |
3.2 横向惯性导航 |
3.2.1 横向惯导力学编排 |
3.2.2 横向惯导误差方程 |
3.2.3 横向惯导性能分析 |
3.3 横向惯导算法仿真试验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极区格网惯导算法研究 |
4.1 格网惯性坐标系 |
4.1.1 格网坐标系定义 |
4.1.2 格网坐标系与其他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
4.2 格网惯性导航 |
4.2.1 格网惯导力学编排 |
4.2.2 格网惯导误差方程 |
4.2.3 格网惯导性能分析 |
4.3 格网惯导算法仿真试验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极区惯导算法在全球导航中的研究 |
5.1 极区惯导算法在全球导航中的实现 |
5.1.1 横向惯性导航算法在全球导航中的应用 |
5.1.2 格网惯性导航算法在全球导航中的应用 |
5.2 全球惯性导航算法的C\C++实现 |
5.3 指北+横向全球惯导算法试验验证 |
5.3.1 实测低纬度静态数据试验条件与分析 |
5.3.2 实测低纬度车载数据试验条件与分析 |
5.3.3 极区仿真试验条件与分析 |
5.4 指北+格网全球惯导算法仿真分析 |
5.4.1 实测低纬度静态数据试验条件与分析 |
5.4.2 实测低纬度车载数据试验条件与分析 |
5.4.3 极区仿真试验条件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A |
(7)北极重要海峡海冰密集度时空变化呈现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 |
3 方法 |
3.1 Kernel K-means聚类 |
3.2 经验模态分解 |
4 结果 |
4.1 全年时间尺度下的海冰密集度分析 |
4.1.1 重要海峡海冰密集度时空聚类结果 |
4.1.2 不同聚类结果中海峡海冰密集度的时间序列趋势 |
4.1.3 北极重要海峡海冰密集度变化异质性分析 |
4.2 夏季融冰期北极重要海峡海冰密集度变化异质性分析 |
5 讨论 |
6 结语 |
(8)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激光陀螺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极区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编排 |
第二章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惯性导航算法研究 |
2.1 传统惯性导航坐标系在极区面临的困难 |
2.2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惯性导航力学编排 |
2.2.1 格网坐标系的定义 |
2.2.2 格网惯性导航系统力学编排 |
2.3 低纬度下格网惯性导航算法的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极区初始对准方法研究 |
3.1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罗经对准方法在极地地区的适用性探究 |
3.1.1 罗经对准的基本原理 |
3.1.2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罗经对准方法在极点处适用性的仿真验证 |
3.2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初始对准方法在极地地区的适用性探究 |
3.2.1 格网初始对准方法 |
3.2.2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初始对准方法在极点处适用性的仿真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惯性导航系统极区半实物仿真探究 |
4.1 纯数学仿真方法的局限性 |
4.2 纬度增量法的数据转换原理 |
4.2.1 新的转换坐标系定义 |
4.2.2 新位置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数据的生成 |
4.3 格网惯性导航系统在极区的半实物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技术研究 |
5.1 组合导航系统硬件描述 |
5.1.1 星敏感器的基本原理 |
5.1.2 系统机构组成 |
5.2 旋转调制的基本原理 |
5.3 卡尔曼滤波模型的建立 |
5.3.1 离散型卡尔曼滤波 |
5.3.2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方程 |
5.3.3 卡尔曼滤波器设计 |
5.4 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量测方程的推导 |
5.5 低纬度下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算法正确性与有效性验证 |
5.5.1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算法正确性验证 |
5.5.2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算法有效性验证 |
5.6 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系统极区适用性探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结构安排 |
七、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北极航道的法律地位争议 |
一、扇形原则适用的争议 |
二、国际海峡判断标准的争议 |
三、“历史性水域”理论适用的争议 |
四、“直线基线”理论适用的争议 |
第二节 北极航道沿岸国的海洋环境保护诉求 |
一、石油污染引发的环境保护诉求 |
二、航道沿岸居民的环境保护诉求 |
第二章 加、俄北极航道环境保护治理法律政策体系与《公约》的分歧与融合 |
第一节 加、俄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治理法律体系及政策分析 |
一、加拿大对西北航道实施的主要海洋环境保护治理法律政策 |
二、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实施的主要海洋环境保护治理法律政策 |
三、加拿大与俄罗斯北极航道法律政策的比较 |
第二节 《公约》第234条的研究 |
一、《公约》第234条的立法背景 |
二、《公约》第234条的内容分析 |
三、《公约》及其第234条对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意义及缺陷 |
第三章 《极地规则》环保部分的研究 |
第一节 《极地规则》中的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 |
一、《极地规则》的价值之所在 |
二、新型目标导向型标准优势之所在 |
三、《极地规则》环保部分的内容分析 |
四、《极地规则》环保部分与“冰封区域”条款的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加拿大、俄罗斯现行北极航道环境保护治理法律政策与《极地规则》的融合与发展 |
一、俄罗斯、加拿大国内立法与《极地规则》的融合 |
二、俄罗斯、加拿大未来对《极地规则》可能的实践趋势 |
第四章 中国参与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治理的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参与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治理的背景 |
一、北极航道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
二、中国政府参与北极航道环境保护治理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参与北极航道治理层面采取的积极举措 |
第二节 中国未来参与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治理的建议 |
一、参与国际社会层面合作机制的构建 |
二、国家间北极航道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的构建 |
三、国内专门委员会的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专着 |
二、中文论文 |
三、外文文献 |
四、法律法规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一、论文类 |
后记 |
(10)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概述 |
(一) 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界定 |
1. 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概念 |
2. 北极海洋环境保护与其他海洋环境保护的比较 |
(二) 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特征 |
1. 北极气候上的特殊性 |
2. 工具运用上的困难性 |
3. 地缘政治上的复杂性 |
(三) 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
1. 从软法到强制性规定 |
2. 从沿海国保护到全球合作 |
二、《海洋法公约》在北极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适用分析 |
(一) 《海洋法公约》在北极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适用 |
1. 《海洋法公约》在北极海洋环境保护中的普适性 |
2. “冰封条款”在北极海洋环境保护中的特殊性 |
(二) 《海洋法公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1. “冰封条款”在北极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适用问题 |
2. 过境通行制度和内水管制的协调问题 |
(三) 《海洋法公约》适用问题的解决 |
1. 加强立法沟通 |
2. 发挥国际海事组织的监督作用 |
三、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机制分析 |
(一) 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 |
1. 全球性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机制 |
2. 区域性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机制 |
3. 环北极国家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机制 |
(二) 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
1. 现有法律局限 |
2. 开放性不足 |
3. 缺少法律实施机构 |
(三) 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机制问题的解决构想 |
1. 关于《南极条约》模式在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机制中适用的分析 |
2. 协调法律适用 |
3. 北极理事会职能转变 |
四、中国参与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立足点和对策 |
(一) 中国参与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立足点 |
1. 中国参与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依据 |
2. 中国参与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事实依据 |
(二) 中国关于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 |
(三) 推进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举措 |
1. 发挥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身份 |
2. 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平台 |
3. 推动国际合作 |
(四) 完善北极海洋环境保护的国内举措 |
1. 完善相关国内立法 |
2. 加强科学立法保障 |
3. 建立专门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飞越北极航行时间模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2]破折号的衔接功能与转换 ——以Icebound:Shipwrecked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汉译为例[D]. 王芳. 山西大学, 2021
- [3]极区间接格网框架惯性基组合导航算法[J]. 宋丽君,周蕾,赵万良,杨鹏翔,杨光乔. 导航定位学报, 2020(06)
- [4]北极地区安全化与“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研究[D]. 孙天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5]附加机动的深空探测引力辅助轨道优化技术研究[D]. 张博戎.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0(01)
- [6]极区惯性导航算法研究[D]. 周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7]北极重要海峡海冰密集度时空变化呈现异质性[J]. 张天媛,黄季夏,曹云锋,王利,孙宇晗,杨林生.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9(06)
- [8]基于格网坐标系的激光陀螺旋转惯性/天文组合导航技术研究[D]. 田明.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9]北极航道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陈逸含.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10]北极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崔兰利.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