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ATE设计及相关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常聪聪[1](2021)在《基于混沌谱相位加密的高速安全通信研究》文中提出在各类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信息安全已经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国家战略性问题。保密通信是确保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而混沌通信由于可以提升通信系统物理层信息安全性,因此成为了保密通信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在外部扰动下的半导体激光器能够产生稳定的混沌输出,普遍应用在混沌保密光通信中。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混沌光通信在实现高速长距离传输上面临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混沌带宽受限于半导体激光器固有的弛豫振荡,这限制了混沌光通信的传输速率;另一方面,宽带混沌信号对光纤色散非常敏感,这使得传统混沌通信与光纤的兼容性较弱,从而限制了实际通信距离。因此,开展新型高速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谱相位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首先研究了OOK信号的混沌谱相位加密机理,基于QPSK信号和16QAM信号的相位敏感特性提出了四种不同结构的谱相位加密方案;其次,结合共同混沌激光驱动同步和谱相位加密技术,搭建了光学混沌谱相位加密点对点通信仿真平台,详细分析了4种谱相位加密结构的加密性能,并从中选择了具有通信性能和安全性能综合优势的色散+相位调制器结构作为本文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从混沌同步性能、通信性能和安全性能等角度对混沌谱相位加密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该系统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和距离。在仿真结果基础上,搭建了实验验证系统,以QPSK信号为例,验证了50km单模光纤上25Gbit/s的保密信息传输。此外,通过进一步与现有WDM结合,搭建了WDM谱相位加密通信仿真系统,探讨了多信道WDM通信集中式加密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并讨论了信道间隔、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对通信性能的影响。在点对点谱相位加密通信系统基础上,搭建了基于星型拓扑和环型拓扑的混沌谱相位加密通信网络,将点对点通信拓展到了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的通信场景。对于星型网络,在40Gbit/s和50km的传输条件下,可以实现中心节点至所有星节点的广播通信;对于环型网络,在同样的传输条件下,可以实现任意相邻节点间的双向保密信息传输。研究结果证明了混沌谱相位加密技术应用在高速保密通信组网的可行性。
申贵强[2](2020)在《YOLOv4网络辅助的四足机器人森林盲区巡检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国内外森林火灾频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目前对森林初期火灾检测,一般是通过卫星、无人机进行,但卫星遥感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不高,无人机无法完成针对森林高空视野盲区的巡检任务。受限森林地形复杂的情况,普通的遥控系统不完善、目标识别率低的发展瓶颈。具备良好越野和速度能力的液压四足机器人,以及遥控和辅助检测系统,能够满足森林盲区火灾地面巡检的性能要求。但目前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没有成熟的针对森林盲区火灾巡检的系统方案。本文针对森林地面初期火灾预防问题,设计了一套森林巡检四足机器人遥控和辅助检测系统,减少森林火灾的危害。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现有森林盲区火灾巡检的遥控系统不具备环境适应性和和分层架构的科学设计。提出了一种数据采集层、通信转发层、人机交互融合层的遥控系统三层架构。通过实验证明三层遥控系统模型具备环境适应性,降低了遥控系统功耗,提高了遥控系统适用范围和待机时长,推动遥控系统的普及度,推动遥控系统解决自动化控制的问题。(2)当前组网环境复杂,不利于快速组网。同时为了解决遥控操控端集群作业组网时,同设备访问其他设备的网络输出端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二层交换芯片BCM5396硬件结构,在二层交换芯片上部署虚拟局域网技术,从而进行虚拟网络隔离。通过仪器进行连通性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可行性,提升组网的效率,有利于完成森林火灾盲区巡检任务。(3)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对森林早期火灾的识别率低,在快速移动中识别速度慢。使用YOLOv4卷积网络,训练辅助检测网络,对样本集使用k-mean++聚类出预选框尺寸,训练网络参数,对森林初期火灾样本的检测准确率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1)对网络模型中非主干网络以及样本特征,改进了锚框参数数量,速度提升1.16%;2)对网络模型的结构以及特征尺度网络,改进了特征提取网络和特征尺度,m AP值为84.90%,网络模型速度再次提升18.91%。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网络进行森林火灾辅助检测的可行性,提高巡检的效率,扩大巡检范围,实现对森林早期火灾的早期预防。
吴横淼[3](2020)在《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以一种全局优化的方式对整个系统进行设计,进而使系统能够获得一个更高的性能上限。在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中,基于信道特征进行符号表示,并且深度学习网络的参数具有高度复杂性,这些特性使得其具有天然的内生安全特征,并且这些特性可以用来进行安全传输和安全认证的设计。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端到端学习通信系统中的安全传输方案及相应的性能评价体系。针对端到端学习通信系统,重新设计系统的损失函数及训练方法,使训练优化后的通信系统仅能工作在预定的主信道上,致力于构建一个内生安全的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此外,统计非法者在不同先验信息下的误码字率,并以此来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非法者在对合法译码器不同的先验信息条件下,均无法达到50%的译码正确率。2.提出端到端学习通信系统中的安全认证方案及相应的性能评价体系。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复杂性,提取出神经网络模型的特点,进而将基于端到端学习通信系统中发射端的输出值域作为发射端的数字签名,之后构建神经网络认证模型利用该签名对发射设备进行身份识别。并且,系统地测试了这种数字签名的随机性和鲁棒性,证明了其作为安全认证签名的可行性。针对神经网络认证模型可能会遭受的非法者的攻击,分析了非法者先验信息不同时攻击成功耗费的代价。3.提出了多用户通信条件下基于端到端学习通信系统的模型结构及训练方法,并且设计了相应的安全传输与安全认证方案。在多用户通信场景中,基于降噪自编码器建立通信系统,并以端到端学习的方式对系统进行训练优化,构建了编码方案与译码器之间多对一的关系,使不同用户即能保持编码器的唯一性又能保持译码器的可靠性,即所有用户可共享同一个译码器即可实现准确译码。进而,对于多用户条件下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将单用户条件下的安全传输与安全认证方案拓展延伸至多用户通信系统中,并且指出了极端条件下,系统安全认证方案的性能下限。
卢永川[4](2020)在《基于5G光前传网的时延敏感性业务迁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5G通信时代的开启,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数据传输速率得到了百倍提升,网络接入终端达到百亿级别,导致数据流量千倍的增长。同时,移动用户对于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针对移动迁移终端,基于eNodeB部署方式数据中心网络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延敏感性业务高速的网络需求。由此雾云混合网络架构愈发受到各界的关注,无线接入方面,采用弹性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融合的新型光前传网络结构也逐步得到更多的采纳。本论文围绕雾云混合网络架构下的时延敏感性业务迁移机制,资源分配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阐述了雾云混合计算架构以及云无线接入网(C-RAN: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与PON融合的光前传网络结构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超低时延场景下5G光前传网结构模型。2.当前网络环境中,点到点数据传输不能解决时延敏感性业务在边缘迁移过程的时延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点到多点无缝迁移机制和相应的雾云混合网络架构,以消除传统迁移机制所带来的业务数据重传、重新处理所带来的时间损耗。3.为了有效降低时延,提出了基于PON的光前传网络架构下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根据业务属性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优先级,来确保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超低时延。搭建了网络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机制和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于5G光前传网的雾云混合计算框架下,点对多点无缝迁移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移动终端数据迁移过程之中的时延,增加用户吞吐量,进而提升系统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杨文建[5](2020)在《基于差分隐私的交通流量估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如DSRC)的飞速发展,行驶汽车与路侧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得以实现,从而促使了车载信息物理系统的构成。车载信息物理系统的一个优势是可以实现自动的交通流量估计,但是这种估计可能会使车辆的位置和轨迹隐私从被系统记录的交通数据中泄露。如何在保护车辆的位置和轨迹隐私的同时准确地估计交通流量成为了交通工程和车载信息物理系统交叉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深入研究了带有隐私保护的交通流量估计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的随机编码机制。(2)基于差分隐私解决了带有隐私保护的点对点交通流量估计问题。首先,基于本文随机编码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点对点交通流量估计器。然后,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证明了本文随机编码机制在保护单点车辆和点对点共同车辆的位置和轨迹隐私上满足∈-差分隐私。最后,通过基于真实交通轨迹数据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点对点交通流量估计方法的有效性。(3)基于差分隐私解决了带有隐私保护的多点交通流量估计问题。首先,针对现有估计器十分复杂,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点交通流量估计器。然后,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证明了本文随机编码机制在保护多点共同车辆的位置和轨迹隐私上满足∈-差分隐私。最后,通过基于真实交通轨迹数据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多点交通流量估计方法的有效性。(4)基于差分隐私解决了带有隐私保护的持续交通流量估计问题。首先,针对现有估计器对关联持续共同车辆考虑不足的问题,分别提出了新的持续单点、持续点对点以及持续多点交通流量估计器。然后,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证明了本文随机编码机制在保护持续共同车辆的位置和轨迹隐私上满足∈-差分隐私。最后,通过基于真实交通轨迹数据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持续交通流量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李帅[6](2020)在《刮板链分布式动张力无线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刮板输送机是综采工作面进行采煤的主要配套设备之一,其高效安全运行能有效保障矿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产煤效益。刮板链作为输送机中传递牵引力的关键环节,其稳定运行对采煤工作安全高效开展意义重大,但这也导致链条发生失效的概率很高,故对其进行故障监测非常重要。张力是表征刮板链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在矿下复杂的载荷条件与工作环境下,链条上的张力分布不均,故采集有效的多点张力能更真实地反映刮板链的运行状态。但目前张力监测的难点是多点的张力信息大多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数据无线接收分站,鉴于无线通信距离有限但实际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尤其是在远距离及被矿井水浸没的情况下,多点张力的无线监测就难以实现了。为此本文在浸水环境下能采集到单点张力的基础上设计了刮板输送机状态监测系统以实现对刮板链分布张力、多段链速、运行周期等重要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并由此对多点张力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实现断链监测和张力监测的结合,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刮板链承受负载时的受力情况进行理论分析,以此确定准确反映链条运行状态的张力敏感点,同时对多个张力采集装置与接收装置的布置方式进行分析以传回更为有效的多点张力。在此基础上选用了矿用具体规格的圆环链,通过在重载、卡链、断链等复杂环境下链条多点张力信息特点的分析归纳了不同工况下应进行的多种报警类型。根据功能需求,为了实现远距离浸水环境下分布实时张力等重要参数的传回,对上位机、接收装置与采集装置之间的通信方案进行设计,确定监测系统采用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结合的方式来传回数据。硬件上改进了张力采集电路从而更为有效地降低了装置功耗,同时设计了接收装置的多机通信、实时时钟等模块以便有完成无线通信、多机通信、数据时间记录等功能的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无线通信协议与多机通信协议,在协议中对有效数据的内容进行定义以便可以确定分布动张力信息及信息位置,然后在软件应用层编写采集与接收装置程序以完成数据采集与传输任务。最后基于Lab VIEW程序开发环境,编写上位机软件,软件能实现上位机与多从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同时能从传回的多点张力信息及其对应的时间进行分析以得出多段链速、运行周期数等重要参数,软件还能对不同特点的多点张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判断链条不同的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运行状态进行相应的报警与预警,从而有效监测刮板链运行工况,防止故障发生。同时对软件功能进行测试,测试在张力正常状态下软件的分布张力显示、异常状态不同特点的张力信息情况下软件各项报警功能的运行情况,从而验证本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所做的工作可以为刮板输送机在矿井水浸没等恶劣环境下的分布式动张力的采集与传输提供一种思路,在保证能实时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在多点数据的监测中对刮板链及中板不同位置的量化表示也进一步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准确性,运行周期等多种重要参数的监测也能为以后控制逻辑的优化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
肖久夕[7](2020)在《基于用户体验的点对多点WLAN资源调度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是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相互结合的产物,它具有易安装、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容易管理和日常维护、成本低等特点。本文的点对多点(Point to Multi-Point,P2MP)场景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WLAN,传统的WLAN主要用于提供无处不在的移动设备接入,而本文的点对多点网络作为一种固定无线解决方案,主要应用在一些室外中长距离传输场景,包括城郊区、长距离塔台、环境监测以及工业自动化等。点对多点网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冲突和干扰严重的问题、网络负载过大情况下的服务质量保障问题等。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算法解决方案。首先,本文为了解决点对多点网络中冲突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ing,CSMA/CA)与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混合接入机制的系统模型,其中,CSMA/CA负责各个站点的竞争接入,TDMA负责各个站点的有序数据传输;另外,本文还对点对多点网络中的各种干扰情形进行了分析和理论计算,并针对其中AP之间的近场干扰和交叠区域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的抗干扰算法(Anti-interference Scheduling based on Convex Optimization,ASCO),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个网络的吞吐性能以及提升位于各个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体验;最后,通过对此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ASCO算法能够很好地缓解AP之间近场干扰和交叠区域干扰,并且可以通过在每个调度周期中自适应地调整上下行时间切换节点的方式来更好地适应上下行业务流比例动态变化的情况。其次,本文为了解决点对多点网络负载过多情况下的服务质量保障问题,采用伪主观评价法对场景中的各种业务类型的用户体验(Quality of Experience,Qo E)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周期性更新的多业务队列Qo E评价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提出了一种业务等级自适应算法(Service Level Adaptive QRS,SLA-QRS),该算法能够在网络负载过多时自动地调低某些站点的业务等级以减少网络端压力,在网络负载较少时自动地调高某些站点的业务等级以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在应对不同程度的网络负载情况下SLA-QRS算法相比于传统的最大化用户体验资源调度算法性能更优的结论。
施丽琴[8](2020)在《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无线供能通信网络传输策略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射频无线能量传输(Radio Frequency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RF WET)技术为解决未来通信网络(如物联网)中能量短缺问题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射频信号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承载能量这一双重特性,通过从射频信号中获取能量,从而实现为能量受限节点无线供能。另外,为了满足通信网络的高频谱效率、高能量效率需求,各类高效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竞相涌现,如多天线通信网络、终端直通网络、双向中继网络等。将RF WET技术与高效的无线通信网络相结合,构建无线供能的高效通信网络,不仅能够延长网络的生命力,也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现有关于无线供能高效通信网络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线性能量收集模型,而实际的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受此激励,本文分别以多天线无线供能通信网络、无线供能的终端直通网络以及无线携能双向中继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这三种网络中传输策略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概括如下:一、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多天线无线供能通信网络的传输策略设计首先,基于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与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以最大化系统能量效率为目标,在保障接收端最小能量要求及发射端总发射功率约束下,为点对点多天线无线供能通信网络设计了发射端各天线上最佳功率分配方案并提出一个功率分配迭代算法来得到最优解。仿真结果验证了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所提方案的优越性,也进一步反映了基于线性能量收集模型设计的资源分配方案将带来资源错配,从而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然后,考虑到电池的存储效率具有非线性特性,结合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又研究了点对多点多天线无线供能通信网络的传输策略设计。具体而言,在保障接收端最小发送速率、接收端电池容量以及发射端总发射功率约束下,通过发射端各个天线上的发射功率、能量传输时间以及接收端使用的电池能量的联合设计,构建了一个系统能量效率最大化的优化问题。由于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的考虑使得所建立的优化问题高度非凸且难以解决,所以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分段线性能量收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迭代算法通过结合使用来得到最佳资源分配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将所提方案与其他现有方案进行比较,文中所提方案的优越性得以验证。二、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无线供能终端直通网络的传输策略设计首先,借助于随机几何理论,构建了基于环境散射通信(Ambient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s,Am Back Coms)的无线供能终端直通网络,其中每一个低功耗终端节点通过时间切换(Time Switching,TS)或功率分离(Power Splitting,PS)的方式从周围的蜂窝信号中获取能量,并调制、反射接收到的蜂窝信号从而实现终端节点之间的通信。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能量收集电路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对TS与PS系数的优化设计,分别构建了两个优化问题来最大化TS与PS方案下反射链路的中断容量。然后,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提出了两种低复杂度的TS和PS方案来得到次优的中断性能。为了进一步刻画该网络的中断性能以及所提方案的有效性,考虑到反射链路与蜂窝下行传输之间的干扰以及反射链路之间的干扰,又推导了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给定TS或PS系数时反射链路与蜂窝下行链路的成功传输概率。在仿真中,通过与遍历穷举法所得到的最优性能相比,验证了所提出的TS与PS方案能够取得次优的中断性能且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通过与蒙特卡洛仿真值相比,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且进一步反映了线性能量收集模型的使用将导致系统性能的过高估计。三、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无线携能双向中继网络的传输策略设计针对无线携能双向中继网络,考虑TS或PS方案来实现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之间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具体而言,在基于TS-SWIPT技术的三时隙双向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中继系统中,采用一个较为简单的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段数为2的分段线性能量收集模型。对于中继节点如何整合来自两个源节点的解码信息,提出了一个最佳融合策略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并给出中继处最佳结合因子的闭合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又推导了该融合策略下系统中断概率以及中断容量。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以及所提策略的优越性,也反映了考虑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的必要性。在基于PS-SWIPT技术的三时隙双向DF中继网络中,考虑一个更为实际的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段数为N+1的分段线性能量收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依次研究了该系统的总中断容量及能量效率最大化。首先,以系统的总中断容量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一个动态非均匀的PS方案并推导了所提方案下端到端链路的中断概率以及中断容量。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以及所提方案的优越性。接着,以系统的能量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在保障每条端到端链路最小传输速率以及源节点发射功率约束下,基于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构建了一个源节点的发射功率、中继节点处的PS系数及时间分配系数的联合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两个迭代算法通过结合使用来得到最佳资源分配方案。仿真中通过与其他方案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设计资源分配方案的优越性。
刘赫[9](2020)在《基于时间分配和功率分流的无线体域网信息和能量传输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体域网(WBANs,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是由多种位于体内、体表或体外的分布式传感器节点构成,具有信息感知、处理和传输功能的无线自组织网。WBANs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的延伸,具有动态性、异质性、网络规模小、能量受限和信号衰减快等特性。随着超高速率、低延时、高可靠的第五代(5G)通信技术日渐成熟以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为无线体域网创造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同时,在政策和技术双重推动下,无线体域网极大地降低了医疗成本,有利于减轻社会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除医疗领域外,无线体域网作为5G商业化进程下构建万物互联模式的重要一环,对汽车、娱乐和服务等行业提高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在军事和消防等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位于体内或体外的小型化传感器实时感知人体生理参数,并通过Wi-Fi、蓝牙或移动通信等方式传输到健康监测中心。然而,传感器小型化和轻型化技术在给无线体域网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能量受限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传感器生命周期且实现网络可持续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新型能源诸如太阳能、振动能和热能具有不稳定、成本高、易受天气影响等缺点,无法满足移动可穿戴设备的要求。无线射频(RF,Radio Frequency)能量收集方式却解决了频繁更换电池的问题,一方面RF具有同时传输能量和信息的特性,另一方面具有可持续、稳定可靠、成本低和无噪音等优势,适用于处于任何环境下的无线体域网,实现网络的能量自足。另外,本文选择适用于无线能量和信息传输系统模型的功率分流和时间分配接收器结构,改善了传感器无线射频能量收集和信息解码的能力。人体是由不同电子特性的组织层构成的非均匀有损的通信传输媒介,信道状态经常受通信距离、通信频率、高斯白噪声(WGN,White Gaussian Noise)以及阴影效应因素干扰,因此,如何高效可靠地传输信息数据是判断无线体域网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现今关于无线体域网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简单的点对点能量和信息传输模型和中继协作传输模型,无法实现多种生理参数的准确感知和传输。另外,由于无线体域网的动态性,人体可随时处于极端天气环境中,导致传感器收集的能量无法满足信息传输的消耗。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点无线体域网(MP-WBAN)的信息和能量传输的研究,以改善系统信息高效可靠传输为目标,主要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根据无线体域网的网络特性,设计异常情况下的多点无线能量和信息双向传输模型和正常情况下的多点无线能量和信息同时传输模型;其次,根据系统模型,提出无线能量和信息传输协议,对提出的协议进行理论推导和深入分析,为了改善系统性能,研究了三种优化算法;最终,对所提出的协议和算法进行仿真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一、通过研究无线体域网的网络结构、信道状态和应用场景,构建两种基于多点无线体域网的信息和能量双向传输和同时传输模型,结合能量收集技术,采用无线射频能量收集方式,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二、提出基于时间分配的信能双向传输协议,根据所提协议进行理论推导,并研究了吞吐量和最大化(STM,Sum Throughput Maximization)算法提高系统总体信息传输速率,同时,为了实现资源公平分配,提出了最小吞吐量最大化(MTM,Minimum Throughput Maximization)算法提高系统公平性。三、提出基于混合时间分配和功率分流的多点信能同传协议,设计了无线射频能量接收器结构,保障生理参数和能量高效可靠传输。根据信能同传协议,提出吞吐量和最大化优化算法,改善系统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四、根据上述两种通信协议,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对比实验,将所提优化算法与等时间分配(ETA,Equal Time Allocation)算法对比分析,验证协议的准确性。上述研究内容为实现系统信息高效可靠传输以及资源公平分配挑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创新的内容是基于已有研究进行扩展,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颐婷[10](2020)在《网络化数字水听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分布式信号采集传输系统应用于环境监测、管道泄漏检测、海洋勘探、噪声测量和声线阵列等领域。为满足在复杂噪声干扰和传输环境下水声信号采集的要求,本文在网络化传感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IEEE1451的网络化数字水听器,具有增益可调、动态范围大、自噪声小、功耗小、数据通信可靠等特点。具体工作包括:1.根据系统对采样率、分辨率和通信传输距离等指标要求制定了总体方案。控制器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实现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低功耗,采用全差分信号调理结构实现对微弱信号的放大以及抑制噪声干扰,采用以Mod Bus通信协议为标准的MLVDS通信接口完成分布式水听器节点与主机间的数据通信。2.设计了水声信号采集阵列中的采集同步方案,利用硬件逻辑命令回环的方法计算指令延迟时间,达到数字水听器命令执行时间同步的目的;利用主从式阵列时钟同步方法,使得主从节点时钟相位一致且各水听器节点时钟同步,实现水听器间的信号同步采集。3.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水声换能器高输出阻抗匹配及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高分辨率模数转换电路,FPGA及外围配置电路,网络化传感器配置电路以及MLVDS数据传输电路。其中调理模块由高输入阻抗前置放大、程控增益电路和全差分多反馈滤波电路组成。4.采用主控FPGA对系统进行软件设计。包括:指令控制程控增益、高精度模数转换,数据传输和基于Mod Bus传输协议的帧格式设计以及网络化传感器电子数据TEDS的读取设计,形成了完整的网络传输体系。5.完成了系统联调和系统指标测试,测试结果基本符合技术指标。本文为网络化数字水听器系统的原理样机设计,进一步优化后将投入实用。
二、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ATE设计及相关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ATE设计及相关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混沌谱相位加密的高速安全通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混沌通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谱相位加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激光混沌通信及谱相位加密的基本原理 |
2.1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通信 |
2.1.1 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同步 |
2.1.2 半导体激光器混沌通信的原理 |
2.2 混沌谱相位加密的基本原理 |
2.2.1 谱相位加密的理论模型 |
2.2.2 OOK信号的谱相位加密 |
2.2.3 QPSK和16QAM信号的谱相位加密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光学谱相位加密的混沌通信收发端 |
3.1 光学谱相位加密混沌通信收发端模型 |
3.2 混沌激光同步与通信性能分析 |
3.2.1 SLA和 SLB的同步性能分析 |
3.2.2 系统通信性能研究 |
3.2.3 系统安全性能研究 |
3.3 光学谱相位加密通信的实验验证 |
3.4 光学谱相位加密多信道混沌通信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光学谱相位加密的混沌通信网络 |
4.1 网络拓扑结构 |
4.2 星型拓扑下的光学谱相位加密混沌通信网络 |
4.2.1 星型网络的理论模型 |
4.2.2 星型网络的通信性能和安全性能分析 |
4.3 环型拓扑下的光学谱相位加密混沌通信网络 |
4.3.1 环型网络的理论模型 |
4.3.2 环型网络的通信性能和安全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YOLOv4网络辅助的四足机器人森林盲区巡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火灾预防的研究现状 |
1.2.2 四足机器人遥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3 火灾辅助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 |
第二章 基于盲区巡检的遥控系统设计 |
2.1 嵌入式通用架构基础 |
2.2 模块化遥控器三层架构 |
2.3 人机交互融合层设计 |
2.3.1 摇杆与按键控制 |
2.3.1.1 摇杆硬件电路设计 |
2.3.1.2 摇杆滤波算法 |
2.3.2 双屏异显实现 |
2.3.2.1 双MIPI硬件电路设计 |
2.3.2.2 双屏异显异触技术 |
2.3.3 离线命令词语音识别 |
2.3.3.1 音频CODEC电路设计 |
2.3.3.2 语音识别技术 |
2.3.4 基于肌肉电的手势识别 |
2.4 通信转发层设计 |
2.4.1 遥控通信网络总体设计 |
2.4.2 手持终端通信设计实现 |
2.5 数据采集层设计 |
2.6 网络隔离技术 |
2.6.1 二层虚拟局域网原理 |
2.6.2 二层网络隔离技术的实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辅助检测网络的YOLOv4模型和优化设计 |
3.1 传统火灾检测方法 |
3.2 深度学习火灾检测算法 |
3.3 YOLOv4目标检测算法 |
3.3.1 YOLOv4网络原理 |
3.3.2 YOLOv4激活函数 |
3.3.3 YOLOv4损失函数 |
3.3.4 YOLOv4评估函数 |
3.4 森林初期火灾的模型建立和预处理 |
3.4.1 建立预训练模型 |
3.4.2 数据集预处理 |
3.5 辅助检测网络改进设计 |
3.5.1 预选框参数维度聚类 |
3.5.1.1 K-means聚类 |
3.5.1.2 K-means++聚类 |
3.5.2 预选锚框参数 |
3.5.3 特征尺度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盲区巡检系统集成实验 |
4.1 森林盲区巡检系统设计 |
4.2 遥控系统测试实验 |
4.2.1 四足机器人人机交互测试 |
4.2.2 遥控系统多通道通信测试 |
4.2.3 遥控系统前端采集端测试 |
4.2.4 遥控系统集群及性能测试 |
4.3 辅助目标检测网络实验 |
4.3.1 小样本数据增强测试 |
4.3.2 预选锚框改进设计测试 |
4.3.3 特征尺度改进设计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 |
2.1 引言 |
2.2 传统通信系统的框架与设计原则 |
2.3 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 |
2.4 基于端到端学习通信系统模型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的安全传输技术 |
3.1 引言 |
3.2 系统结构 |
3.3 端到端学习通信系统的损失函数设计及训练方法 |
3.3.1 损失函数设计 |
3.3.2 模型训练方法 |
3.4 系统防窃听安全性能评价 |
3.4.1 安全性能评价体系 |
3.4.2 安全性能评价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的安全认证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端到端学习通信系统安全认证基础 |
4.3 基于端到端学习通信系统安全认证模型 |
4.4 系统安全性能评价 |
4.4.1 系统星座图的安全性 |
4.4.2 认证子模型抵抗攻击的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用户条件下的安全传输与认证技术 |
5.1 引言 |
5.2 降噪自编码器 |
5.3 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 |
5.4 点对多点通信条件下的安全传输 |
5.5 多点对点通信条件下的安全认证 |
5.5.1 用户采样方式对系统安全认证性能的影响 |
5.5.2 认证模型鲁棒性对系统安全认证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5G光前传网的时延敏感性业务迁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 |
1.2 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
1.3 5G光前传网的基本概念 |
1.4 论文架构和创新点 |
第二章 5G光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
2.1 光前传网 |
2.1.1 5G光前传网介绍与发展趋势 |
2.1.2 PON网络介绍和关键技术 |
2.2 5G网络切片 |
2.2.1 网络切片基础理论 |
2.2.2 网络切片的商业模式 |
2.3 边缘计算 |
2.3.1 边缘计算基本概念和背景 |
2.3.2 边缘计算的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低时延场景下光前传网模型 |
3.1 超低时延场景下借鉴PON结构的光前传网模型 |
3.2 针对超低时延业务的光前传网系统MAC层协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针对时延敏感性业务的点对多点迁移机制 |
4.1 雾云混合网络架构设计 |
4.2 点对多点无缝迁移数据传输机制 |
4.3 点对多点无缝迁移信号具体流程 |
4.4 超低时延场景下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
4.5 网络仿真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基于差分隐私的交通流量估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交通流量估计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2 差分隐私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准备工作 |
2.1 车载信息物理系统 |
2.2 问题定义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 |
2.2.1 问题定义 |
2.2.2 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 |
2.3 车辆隐私威胁模型 |
2.3.1 非权威路侧单元威胁 |
2.3.2 追踪者威胁 |
2.3.3 车辆隐私保护机制 |
2.4 交通流记录与车辆编码 |
2.5 估计方法性能指标 |
2.5.1 估计精度的评价标准 |
2.5.2 隐私保护的评价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差分隐私的点对点交通流量估计 |
3.1 点对点交通流量估计器 |
3.2 隐私分析 |
3.2.1 单点车辆隐私分析 |
3.2.2 点对点共同车辆隐私分析 |
3.3 仿真实验 |
3.3.1 基于差分隐私的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2 对比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差分隐私的多点交通流量估计 |
4.1 多点交通流量估计器 |
4.2 隐私分析 |
4.3 仿真实验 |
4.3.1 基于差分隐私的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2 对比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差分隐私的持续交通流量估计 |
5.1 持续交通流量估计器 |
5.1.1 持续单点交通流量估计 |
5.1.2 持续点对点交通流量估计 |
5.1.3 持续多点交通流量估计 |
5.2 隐私分析 |
5.2.1 两个记录周期内的持续单点共同车辆隐私分析 |
5.2.2 持续单点、持续两点以及持续多点共同车辆隐私分析 |
5.3 仿真实验 |
5.3.1 基于差分隐私的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2 对比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刮板链分布式动张力无线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刮板输送机刮板链状态监测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输送机刮板链状态监测的背景 |
1.1.2 刮板链状态监测的意义 |
1.2 刮板链状态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1 刮板链断链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2 刮板链张力监测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链条张力监测理论计算 |
2.1 系统总体布置方案 |
2.2 接收装置布置位置分析 |
2.3 接收装置布置方式分析 |
2.4 链条张力与对应工况分析 |
2.5 具体参数制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从机通信方案设计 |
3.1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
3.2 采集装置改造 |
3.3 接收装置改造 |
3.3.1 无线通信模块 |
3.3.2 多机通信模块 |
3.3.3 实时时钟模块 |
3.4 多从机通信协议制定 |
3.4.1 采集与接收装置之间的通信协议 |
3.4.2 上位机与从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
3.4.3 下位机程序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 上位机软件结构 |
4.2 系统子程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测系统测试 |
5.1 正常功能测试 |
5.2 异常工况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用户体验的点对多点WLAN资源调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点对多点场景相关介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点对多点无线网络抗干扰研究现状 |
1.3.2 基于QoE的资源调度方案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点对多点无线网络相关技术和方法概述 |
2.1 帧聚合及块确认技术 |
2.1.1 帧聚合技术 |
2.1.2 块确认技术 |
2.2 业务模型及分包策略 |
2.2.1 QoE概述 |
2.2.2 业务模型 |
2.2.3 分包策略 |
2.3 传统资源调度算法 |
2.4 凸优化资源优化方法 |
2.4.1 凸优化方法基础 |
2.4.2 KKT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点对多点无线网络抗干扰方案研究 |
3.1 系统模型 |
3.1.1 方案总体流程 |
3.1.2 调度算法流程 |
3.2 抗干扰方案 |
3.2.1 点对多点场景干扰分析 |
3.2.2 点对多点场景抗干扰调度算法 |
3.3 仿真分析 |
3.3.1 仿真中的相关参数设置 |
3.3.2 AP之间近场干扰解决方案仿真分析 |
3.3.3 AP之间交叠区域干扰解决方案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用户体验的点对多点场景资源调度算法研究 |
4.1 用户体验评价模型 |
4.1.1 单业务QoE评价模型 |
4.1.2 多等级视频QoE评价模型 |
4.1.3 周期性更新的QoE评价模型 |
4.2 基于用户体验的资源调度算法 |
4.2.1 最大化用户体验资源调度算法 |
4.2.2 业务等级自适应算法 |
4.3 仿真分析 |
4.3.1 仿真中的相关参数设置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无线供能通信网络传输策略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新的挑战 |
1.3 无线供能的高效无线通信网络 |
1.3.1 RF WET技术 |
1.3.2 多天线无线供能通信网络 |
1.3.3 无线供能的终端直通网络 |
1.3.4 无线携能双向中继网络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多天线无线供能通信网络中传输策略设计 |
2.1 本章的研究内容 |
2.2 点对点多天线无线供能通信网络中最佳功率分配策略设计 |
2.2.1 系统模型 |
2.2.2 优化问题的建立及解决 |
2.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3 点对多点多天线无线供能通信网络中最佳传输策略设计 |
2.3.1 系统模型 |
2.3.2 优化问题的建立及解决 |
2.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无线供能的终端直通网络中传输策略设计 |
3.1 本章的研究内容 |
3.2 系统模型 |
3.3 基于TS方案的Am Back Coms的传输策略设计 |
3.3.1 低复杂度的TS方案 |
3.3.2 反射通信的成功传输概率 |
3.3.3 蜂窝链路的成功传输概率 |
3.4 基于PS方案的Am Back Coms的传输策略设计 |
3.4.1 低复杂度的PS方案 |
3.4.2 反射通信的成功传输概率 |
3.4.3 蜂窝链路的成功传输概率 |
3.5 传统蜂窝链路的成功传输概率 |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无线携能双向中继网络中传输策略设计 |
4.1 本章的研究内容 |
4.2 基于TS-SWIPT技术的双向中继网络的传输策略设计 |
4.2.1 系统模型 |
4.2.2 中继节点处最佳的融合策略设计 |
4.2.3 系统中断性能分析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基于PS-SWIPT技术的双向中继网络的传输策略设计 |
4.3.1 系统模型 |
4.3.2 最大化系统总中断容量及仿真结果分析 |
4.3.3 最大化系统能量效率及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内容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A 命题 3.1,3.2,3.3 和 3.4 的证明 |
A.1 命题 3.1 的证明 |
A.2 命题 3.2 的证明 |
A.3 命题 3.3 的证明 |
A.4 命题 3.4 的证明 |
附录B 命题 4.1 与 4.2 的证明 |
B.1 命题 4.1 的证明 |
B.2 命题 4.2 的证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时间分配和功率分流的无线体域网信息和能量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线体域网 |
1.2.2 能量收集技术 |
1.2.3 能量和信息同传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无线体域网概述 |
2.1 无线体域网的定义及体系结构 |
2.1.1 无线体域网的通信标准 |
2.1.2 无线体域网的网络结构 |
2.1.3 无线体域网的体系架构 |
2.2 无线体域网的信道 |
2.3 无线体域网的应用及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线体域网能量和信息传输 |
3.1 无线能量通信 |
3.1.1 无线能量收集技术 |
3.1.2 无线能量通信的接收端结构 |
3.2 能量和信息传输模型 |
3.3 凸优化理论 |
3.3.1 凸优化问题的判定 |
3.3.2 拉格朗日(Lagrange)对偶问题 |
3.3.3 卡罗需-库恩-塔克(KKT)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时间分配的多点信能双向传输协议 |
4.1 系统模型设计 |
4.2 基于TS的多点信能双向传输协议 |
4.3 吞吐量分析及优化 |
4.3.1 吞吐量和最大化算法 |
4.3.2 最小吞吐量最大化算法 |
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混合时间分配和功率分流的多点信能同传协议 |
5.1 系统模型建立 |
5.2 基于混合TS和 PS的多点信能同传协议 |
5.2.1 传输协议介绍 |
5.2.2 协议理论推导 |
5.3 吞吐量分析及优化 |
5.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网络化数字水听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网络化数字水听器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网络化数字水听器的研究目标和总体设计 |
2.1 系统的技术指标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 基于IEEE 1451的网络化传感器 |
2.3.1 IEEE1451.2标准 |
2.3.2 IEEE1451.3标准 |
2.3.3 传感器TEDS数据规范 |
2.3.4 IEEE1451.x标准 |
2.4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4.1 信号单端和差分比较 |
2.4.2 差分放大电路噪声分析 |
2.4.3 数据传输网络拓扑结构 |
2.4.4 同步设计 |
2.4.5 低功耗设计 |
2.5 系统关键器件选型 |
2.5.1 前置放大器选型 |
2.5.2 模数转换器的介绍和选型 |
2.5.3 控制器选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化数字水听器的硬件设计 |
3.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1.1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3.1.2 程控增益放大电路 |
3.1.3 低通滤波器电路设计 |
3.2 高精度模数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
3.3 FPGA及外围配置电路设计 |
3.4 网络化传感器的配置电路 |
3.5 数据传输电路设计 |
3.6 电源系统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化数字水听器的软件设计 |
4.1 程控增益控制模块 |
4.2 ADC控制模块 |
4.3 数据传输控制模块 |
4.4 通信软件模块 |
4.5 读TEDS软件设计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系统联调及测试 |
5.1 测量环境 |
5.2 增益测试 |
5.3 带宽测试 |
5.4 噪声测试 |
5.5 功耗测试 |
5.6 ADC测试 |
5.7 数据通信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ATE设计及相关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混沌谱相位加密的高速安全通信研究[D]. 常聪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YOLOv4网络辅助的四足机器人森林盲区巡检技术研究[D]. 申贵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基于端到端学习的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研究[D]. 吴横淼.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基于5G光前传网的时延敏感性业务迁移机制研究[D]. 卢永川.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基于差分隐私的交通流量估计问题研究[D]. 杨文建. 苏州大学, 2020(02)
- [6]刮板链分布式动张力无线监测系统研究[D]. 李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基于用户体验的点对多点WLAN资源调度算法研究[D]. 肖久夕.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下无线供能通信网络传输策略设计与性能研究[D]. 施丽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基于时间分配和功率分流的无线体域网信息和能量传输技术研究[D]. 刘赫.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网络化数字水听器的研究与设计[D]. 张颐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