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性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中的定位价值

节段性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中的定位价值

一、节段性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损害的定位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朱世婷[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探究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辩证循经取穴规律,确定治疗方案,设计并实施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一部分采用手工及计算机的方式检索针剌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现代文献,收集近20年国内外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包括下肢运动障碍、下肢感觉障碍、排尿障碍、排便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通过Noteexpress软件,将筛选出的腧穴、部位、经脉等内容录入到MicrosoftOfficeExcel工作表中,以此来建立起数据库。使用Excle2010软件对针灸处方中的腧穴、腧穴归经、腧穴定位的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筛选的文献中的针灸处方选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计算穴位集合的支持度、置信度;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选择聚类方法中的组间连接法,对纳入文献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选穴规律。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数据挖掘结果为基础,确定临床试验的治疗方案并且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试验共纳入符合标准的40例受试者,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针刺治疗和康复治疗进行疗效观察,1次/日,30min/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8周,并于治疗前、治疗后4w、8w进行3次评价。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以Asia运动功能评定、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进行疗效评价,下肢感觉功能障碍以Asia感觉功能评定、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进行疗效评价,排尿功能障碍以排尿日记(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尿动力学(最大膀胱总量、残余尿量、膀胱排尿压力、逼尿肌压力)进行疗效评价,排便功能障碍以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进行疗效评价,日常生活能力以脊髓损伤独立性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验证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本项研究共纳入164条针灸处方,总运用频次1930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足三里(116次,占总运用频次6.01%)、足阳明胃经(387次,占总运用频次20.05%),其中夹脊穴是唯一一个这四部分共同使用过的腧穴,且引用的频次均居于前五位(110次,占总运用频次5.70%),故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主穴为夹脊穴,各部分的配穴具体内容如下:1、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共纳入58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84个,使用频次806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足三里(50次,占总运用频次6.20%)、足阳明胃经(191次,占总运用频次23.70%);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夹脊穴;将使用频次≥20次的19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有效聚类群:夹脊穴-髀关-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髀关。最终确定治疗方案为:足三里、三阴交、髀关、血海。2、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共纳入39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52个,总使用频次432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足三里(26次,占总运用频次6.02%)、足阳明胃经(88次,占总运用频次20.37%);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百会-大椎、百会-大椎-夹脊穴;将使用频次≥10次的19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有效聚类群:百会-大椎-足三里-夹脊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风市。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是:百会、大椎、阳陵泉、风市。3、排尿功能障碍共纳入50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69个,总使用频次490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关元(34次,占总运用频次6.94%)、足太阳膀胱经(126次,占总运用频次25.71%);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关元-中极、关元-中极-夹脊穴;将使用频次≥20次的18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3个有效聚类群:关元-中极-水分-水道、夹脊穴-关元-水道-水分、夹脊穴-膀胱俞-水道-水泉。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是:关元、中极、水分、水道。4、排便功能障碍共纳入17条有效针灸处方,腧穴共37个,总使用频次202次,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和经络分别是:肾俞(14次,占总运用频次6.93%)、任脉(46次,占总运用频次22.77%);根据两穴、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分别是:天枢-中脘、天枢-中脘-夹脊穴;将使用频次≥10次的15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形成2个有效聚类群:夹脊穴-天枢-中脘-关元、肾俞-大肠俞-会阳-支沟。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是:天枢、中脘。根据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试验,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严重程度、损伤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4w、8w后与治疗前比较,在Asia神经功能评定(运动、感觉),排尿日记(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脊髓损伤独立性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总量、残余尿量、膀胱排尿压力、逼尿肌压力)、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方面,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按照不同发病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在6个月之内疗效确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发病在1个月以内治疗效果最佳。发病7-12个月疗效不显着,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有明显循经取穴规律,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居多。2、根据数据挖掘结果确定最终治疗方案:主穴为夹脊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加足三里、三阴交、髀关、血海;下肢感觉功能障碍加百会、大椎、阳陵泉、风市;排尿障碍加关元、中极、水分、水道;排便障碍加天枢、中脘。3、根据最终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试验,针刺治疗8w后,在Asia神经功能评定(运动、感觉)、排尿日记(排尿次数、日平均排尿量、日最大排尿量)、慢性便秘严重程度、便秘患者自评量表、脊髓损伤独立性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总量、残余尿量、膀胱排尿压力、逼尿肌压力)、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均有明显改善,证实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高松坤[2](2021)在《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颈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预后较差的疾病,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体感诱发电位在临床上用来辅助脊髓疾病的诊断和术中脊髓功能监测。(1)目的:针对脊髓型颈椎病制作了大鼠颈髓慢性压迫模型分析,分析行为学、体感诱发电位和组织病理学随压迫时间的变化。方法:建立了大鼠C5节段慢性颈髓压迫模型,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压迫1周、2周、4周、8周、12周、24周时行行为学评分、体感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在压迫1周时BBB评分最低,随着压迫时间逐渐升高,在压迫4周后达到平台期;SEP幅值在压迫1周时最低,随着压迫时间逐渐幅值逐渐恢复,压迫4周后逐渐稳定;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压迫2周时最少,脊髓后索髓鞘蓝染强度在压迫1周、2周、12周、24周时均小于对照组,脊髓前索髓鞘蓝染强度在术后4周、8周、12周、24周时均小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本模型在建模成功后1周-2周神经损伤最严重,4周后神经功能逐渐稳定,4周-8周为稳定期,8周-24周大鼠自发性恢复达到平台期,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本模型脊髓损伤在研究治疗时机的最佳观察窗口在压迫后4周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最佳观察窗口在4-6周,大鼠损伤后6-8周成为研究干预方法的效果观察期,SEP可作为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2)目的:在大鼠慢性颈髓模型上模拟不同减压时间行为学、SEP和组织病理学减压前后的变化。方法:在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取出压迫材料模拟手术减压,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减压组每组10只,不减压组和对照组各5只,分别在压迫1周、2周、3周、4周时进行模拟减压,在减压术后4周行行为学、体感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在压迫1周时减压,BBB评分较减压前改善,压迫2周时减压BBB评分较减压前无差别;在压迫1周时减压SEP幅值较减压前升高,在压迫2周时减压后相比压迫1周、对照组幅值降低;在压迫1周时减压脊髓后索髓鞘染色强度较减压前增大,在压迫2周时减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较减压前减少,相比压迫1周时减压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后索髓鞘染色强度降低。结论:在压迫1周时减压可改善脊髓功能和脊髓病理损伤,在压迫2周时减压其效果较1周时减压差,提示早期减压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改善脊髓病理损伤。(3)目的:对比SEP时频分析在大鼠颈髓压迫、挫伤、牵拉损伤模型的时频成分(TFCs)分布特征。方法:分别建立大鼠颈髓C5节段压迫损伤、挫伤、牵拉损伤模型,每组各10只,对照组10只,在损伤后行正中神经SEP数据采集,采集的SEP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TFCs分布区域进行分析。结果:取最大的成分为主成分,挫伤组主成分在潜伏期相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挫伤组相较压迫损伤组主成分潜伏期延长,各组SEP主成分在频率分布上无明显差异,挫伤组主成分能量值相较对照组降低;其他成分为次成分,比较各组次成分PDF(概率密度函数)分布,标记概率密度最高的三个位置为S1、S2、S3,各组S1、S2、S3有着相似的位置分布,在S1挫伤组、牵拉损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3个损伤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在S2挫伤组、牵拉损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各组频率相差不大,在S3压迫组、挫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3个损伤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压迫损伤组、挫伤组、牵拉损伤组的TFCs存在差异特征。综上,本模型脊髓损伤在研究治疗时机的最佳观察窗口在压迫后4周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最佳观察窗口在4-6周,大鼠损伤后6-8周成为研究干预方法的效果观察期,早期减压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改善脊髓病理损伤,SEP可作为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不同损伤模式的SEP时频成分存在差异特征。

李含磊[3](2021)在《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对脊髓损伤精确诊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脊柱外科手术中可能出现医源性脊髓损伤,如果有术中脊髓监护技术能够提示脊髓损伤精确位置与模式,将有利于尽快检测并移除伤害源,从而减少或避免脊髓损伤的发生。体感诱发电位在临床中用于辅助脊髓疾病的检测和术中脊髓功能的监护。但以往的术中脊髓监护主要依据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和幅值的变化检验体感传导通路完整性,诱发电位中许多有用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而时频分析方法可以将诱发电位中许多微小成分展现在时频空间中,能够有效提取体感诱发电位的细节信息。有研究报道了支持向量机方法能够利用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布模式,实现颈椎C4、C5、C6节段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识别。但随着纳入研究的脊髓损伤节段的增加,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成分会出现严重的线性不可分问题,难以实现脊髓损伤位置与模式的精确诊断。因此优化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分析技术,建立适用于全脊椎范围的脊髓损伤位置与模式精确诊断方法,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方法:本文使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数据对脊髓损伤位置与模式进行诊断;涉及脊髓损伤位点包括以下各独立节段:颈椎C5、C6、胸椎T1-T4、T7-T13、胸椎L1-L6;每个位置都分别采集了挫伤、牵拉两种模式脊髓损伤后的1000次体感诱发电位数据。使用200次重复叠加、10-250Hz带通滤波对体感诱发电位进行降噪;之后使用匹配追踪算法进行时频分解,得到的时频成分可以用潜伏期、频率、能量进行描述。本文针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分布规律,设计了基于k中心点聚类的时频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时频空间划分为不同子区域,并将各子区域视为不同的时频特征。也设计了适用于该特征提取方法的噪声成分识别方案:将成分数量少于当前组成分总数量1.4%的特征视为噪声并删除;将每个时频特征中潜伏期、频率、能量各方向离群点对应成分视为噪声并删除。引入了基于朴素贝叶斯原理的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分类方法,能够利用前序研究忽略的特征内时频成分的数量特征。将包括k中心点聚类、时频成分去噪、朴素贝叶斯分类的时频成分分析新方法应用于颈椎、胸椎、腰椎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诊断,以及挫伤、牵拉脊髓损伤模式的识别。确定了与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信息相关的稳定时频特征。结果:在体感传导通路完整性检测的实验中,时频分析新方法获得了 90.5%的准确度,远高于现有研究使用的支持向量机方法69.5%的准确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数据,颈椎C5、C6位置识别准确率为86.1%;上胸椎、中胸椎、下胸椎的位置识别准确率为79.2%,上腰椎、下腰椎的位置识别准确率为81.8%。在脊髓损伤模式分类任务中,各单独节段数据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89.9%,全脊椎节段的平均准确率为78.6%。提取到了与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相关的稳定时频特征,这些特征都主要集中在潜伏期20-35ms的时频区域;在该区域,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的改变主要影响时频成分的频率与能量参数。在其他时频区域,潜伏期、频率、能量三个参数均受到脊髓损伤位置或模式的影响。结论:本研究引入的基于朴素贝叶斯原理的体感诱发电位时频分析新方法对脊髓损伤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其检测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新方法对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诊断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证明位于脊椎不同位置的脊髓损伤会导致体感诱发电位出现不同的时频分布模式,并且该分布规律能够用于脊髓损伤位置的精确诊断。此外新方法不仅在单一脊椎节段的脊髓损伤模式各分类任务中都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在全脊椎范围也具有一定的脊髓损伤模式诊断能力。证明了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的分布规律能够用于脊髓损伤模式的检测。尽管全脊椎范围的脊髓损伤位置变化会影响时频成分的分布,但仍然存在一部分与脊髓损伤模式相关的稳定时频特征,使得全脊椎范围的脊髓损伤模式精确诊断得以实现。

李榕[4](2021)在《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技术用于术中脊髓损伤精准诊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脊柱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脊柱脊髓病变的有效手段。由于在手术中经常需要对脊柱施加敲击(挫伤)、撑开(牵拉)或推移(错位)等操作,有可能造成脊髓神经损伤,此外脊髓血供不足也是一个危险因素。目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在术中检测到神经功能损害,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整体性进行监测,但对判断脊髓损伤原因和位置指向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采用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变化模式以及组织学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用于识别术中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原因和位置。方法:本研究针对术中不同机械性脊髓损伤,设计了新型的脊髓损伤装置和特制椎夹建立挫伤、错位和牵拉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并通过组织学和电生理进行验证。此外,在颈椎、胸椎、腰椎节段分别建立错位、牵拉和挫伤脊髓损伤模型,评估诱发电位变化模式判定脊髓损伤位置的价值。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模式脊髓损伤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变化特征,并结合组织学探讨神经病理学机制,进一步评价诱发电位模式变化识别脊髓损伤原因的价值。结果:1、挫伤导致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的破坏和出血;脊髓牵张后未见明显的结构破坏,但可见散在的斑片状出血灶,主要集中在灰质边缘,涉及部分白质;脊髓错位导致组织明显破坏,轻微萎缩,导致灰质和腹侧白质的斑片状出血;同时三种不同机械性脊髓损伤均导致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和潜伏期延长。2、不同节段脊髓挫伤后均出现明显裂隙伤伴有空洞形成和出血。快蓝染色结果显示胸髓挫伤对皮质脊髓束和灰质组织破坏更严重。颈髓挫伤相比腰髓挫伤对灰质损害更严重。诱发电位结果显示颈髓挫伤后,上下肢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均消失;胸髓挫伤以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为特征;而腰椎挫伤以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的显着变化为主。颈椎牵拉以上肢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衰减为主;胸椎牵拉显示以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明显延长伴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消失主要改变;而腰椎牵拉表现以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出现极大值分布为特点。但组织学染色仅见散在点状出血不伴有明显的组织破坏。颈椎错位损伤以上肢运动诱发电位衰减同时伴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消失为特征;胸椎错位以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明显衰减伴运动诱发电位消失为主;此外,腰椎错位表现为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延长以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和潜伏期延长为主要改变。苏木素伊红染色显示不同节段的脊髓错位伤均导致脊髓组织出现萎缩、破裂和丢失。快蓝染色显示胸髓错位导致皮质脊髓束和白质丢失最严重的,而腰椎和颈椎错位以灰质的丢失更显着。3、挫伤、牵拉和错位机械性脊髓损伤导致原发性脊髓组织损害出现不同的空间分布和诱发电位模式差异,其中挫伤造成最大的组织损伤,表现为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更明显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错位损伤导致白质组织(尤其是外侧白质)整体损失最多,表现出比挫伤更严重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降低;而牵拉损伤观察到细胞外间隙扩大,表现出体感诱发电位波幅轻微下降,但伴有运动诱发电位消失。此外,组织学评价和诱发电位结果之间也呈现显着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设计了新型的脊髓损伤装置和特制夹具建立了不同机械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的破坏,符合临床相关机制的脊髓损伤过程。同一模式脊髓损伤在不同节段下表现出不同的病理表现,同时诱发电位模式的参数分布也出现相应的改变,进一步表明在术中联合判定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模式对判断和识别脊髓损伤位置有潜在价值。此外,三种不同机械性脊髓损伤导致脊髓组织损害出现不同的空间分布,同时诱发电位的变化模式也出现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综合分析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的模式变化可用于鉴别不同原因的脊髓损伤。

李芒来[5](2020)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的研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存在损伤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的风险,故医生进行椎管扩大及神经根减压手术时,有时因顾虑到神经损伤的风险而无法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术中可以客观评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的功能状态,并且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神经损伤。本研究拟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时,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估手术减压的效果。并通过多模式的联合监测,减少神经损伤的风险。研究设计:前瞻性临床研究。研究目的: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体感诱发电位,配合术前术后的ODI、VAS、JOA评分,来评估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手术时的减压效果,观察SEP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减压前后的变化,并通过运动诱发电位及肌电图在术中保护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减少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等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方法共计3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对其术前、术后均进行ODI、VAS、JOA评分。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其SEP的P40、N50峰的潜伏期及P40-N50电势差在神经根减压前后的变化,并使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保障手术中马尾神经及神经根避免损伤。结果共有36名患者获得满意资料,合计监测患肢48条。减压前P40峰潜伏期为44.97±1.85ms,减压后为45.46±1.38ms;N50峰潜伏期减压前为52.62±1.33ms,减压后为52.87±1.34ms;P40-N50电势差在减压前为0.85±0.18μV,减压后为0.89±0.15μV,仅P40-N50峰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术中一例患者在减压过程中出现肌电图(EMG)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异常,暂停手术,并改用更为轻柔的操作后,EMG及MEP波形逐渐恢复正常,术后ODI、VAS、JOA评分显示恢复良好。结论体感诱发电位P40-N50电势差在可以客观地评估术中腰椎管减压的手术效果。肌电图及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可以在术中实时、且准确反映出患者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受压迫及牵拉等有可能导致神经损伤的操作。在尽量减少各方面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多模式联合监测可减少脊柱外科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刘朝林[6](2020)在《切除后纵韧带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预后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中切除后纵韧带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5例,根据术中是否切除颈椎后纵韧带,分为后纵韧带切除组和后纵韧带保留组,后纵韧带切除组35例,后纵韧带保留组30例,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前和术后JOA评分、JOA改善率以及测量在MRI正中矢状位上脊髓受压最严重处术前和术后脊髓前后径(即脊髓矢状径)的数值,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定性变量进行c2检验,对普通数值变量进行独立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后纵韧带切除组术中出现1例脑脊液漏患者,因术中切除后纵韧带时硬脊膜破损所致,予术中缝合,术后引流、换药等处理后,切口一期愈合。后纵韧带保留组术后第2天出现脊髓损害加重1例,给予甲钴胺营养神经、脱水、甲强龙治疗3天后,症状逐渐恢复。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拍摄的颈椎X线片、CT扫描、颈椎MRI均显示颈椎前路钛板、螺钉、Cage位置良好,无移位松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JOA评分、术前脊髓矢状径均无显着性差异。切除组术前JOA评分(9.51±0.31)分,术后1周评分(14.74±0.30)分,平均改善率为(69.09±3.99)%,术后3个月评分(14.94±0.37)分,平均改善率为(71.66±3.54)%,术后6个月评分(15.11±0.24)分,平均改善率为(73.93±3.33)%;保留组术前JOA评分(9.70±0.38)分,术后1周评分(13.30±0.48)分,平均改善率为(50.21±5.19)%,术后3个月评分(13.67±0.42)分,平均改善率为(54.29±5.06)%,术后6个月评分(14.00±0.40)分,平均改善率为(58.83±4.92)%;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JOA评分及平均JOA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切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保留组。切除组术后1周磁共振正中矢状位上脊髓受压最严重处脊髓矢状径与术前相比增加值为(3.40±0.65)mm,保留组为(1.63±0.52)mm,发现切除组术后脊髓矢状径增加值明显大于保留组,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P<0.05,提示具有显着性差异。切除组术后3个月脊髓矢状径与术前相比增加值为(4.05±0.66)mm,保留组为(3.55±0.49)mm,发现切除组术后脊髓矢状径增加值大于保留组,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P<0.05,提示具有显着性差异。切除组术后6个月脊髓矢状径与术前相比增加值为(4.40±0.62)mm,保留组为(4.26+0.37)mm,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P>0.05,提示不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术中无论切除或保留后纵韧带,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所好转,且术中切除后纵韧带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医源性损害,切除后纵韧带可早期、彻底减除对脊髓的压迫,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保留后纵韧带组。

冯小宁[7](2020)在《神经电生理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文中认为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大多数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体征,是脊柱外科常见的脊髓神经损害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通常临床医生主要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帮助诊断和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但是颈椎病有发病隐匿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特点,经常遇到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不相符的情况,对影像学存在较明显压迫但仅有轻微临床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亦有着不同的观点。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的趋势,目前精准治疗在脊柱外科方面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精准评估脊髓神经损害的状况,对疾病发展进行预测显得很重要,因此我们尝试结合影像学的形态变化,利用神经电生理功能学检查作为新的方法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神经损害的状况进行评估,为早期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神经电生理属于临床多学科成熟的功能学检查,可以客观评价神经损害的情况,尤其在神经定性、定位诊断方面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神经电生理在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术中监测以及评估神经功能预后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1-4],并且有研究报道[5]患者出现神经症状的早期,神经功能处于代偿期,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数据通常是正常的,随着病情的发展,神经失代偿或神经变性改变时,电生理检测数据表现为异常,包括自发电位、传导阻滞等情况,病理改变包括轴突的丢失和神经纤维脱髓鞘,因此病程的不同阶段电生理表现亦不同。虽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柱外科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神经电生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往临床当中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本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构建大鼠颈段脊髓、腰段神经损伤和假手术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部位神经损伤后神经电生理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和差异,为神经电生理在颈椎、腰椎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提供实验室依据。应用神经电生理相关检测指标对影像学存在明显压迫而仅有轻微临床症状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和预测脊髓型颈椎病病程的进展方面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和报道。我们试行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来探索其存在的潜在价值。本课题共分为二部分,均为回顾性临床研究。第一部分神经电生理在轻度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背景:影像学上存在颈脊髓形态改变但仅有轻微临床症状的颈椎病患者,其诊断和治疗的策略仍有争议。目的:应用神经电生理相关检测指标评估影像学上存在颈脊髓形态改变但仅有轻微临床症状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山西大医院脊柱外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均行颈椎核磁MRI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通过对颈椎MRI观察,选择仅累及颈脊髓受压的患者,根据颈椎MRI椎管狭窄Kang分级,将不同程度颈脊髓压迫的患者分为A组:Kang分级≥2级的住院患者组、B组:Kang分级<2级的门诊患者组;所有患者均行神经电生理相关指标的检测,包括针极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H反射、Hmax/Mmax波幅比值及体感诱发电位(SEP)。应用相应的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间神经电生理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分析Kang分级和神经电生理的相关性。结果:对Kang分级≥2级的住院患者A组(36例)、Kang分级<2级的门诊患者B组(30例)进行两组间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比较,从相同脊髓节段对应所检肌EMG的结果来看,两组间所检肌EMG的表现没有明显差别;A、B组间的H反射比较,A组H反射的引出率为100%,B组H反射的引出率为40%,A组引出率明显高于B组,A组H反射的Hmax/Mmax波幅比值同B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A组的H反射Hmax/Mmax波幅比值高于B组;A、B组间Hmax/Mmax波幅比值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四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率同B组比较有差异,而A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同B组相比较无差异。结论:对于伴有轻微临床症状且影像学有脊髓压迫的颈椎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不仅可以在鉴别诊断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并且可以较好评估神经损害的情况,为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第二部分体感诱发电位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进展的预测价值背景:临床上对于仅有轻微临床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其治疗策略亦有争议。目的: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来预测脊髓型颈椎病病程的进展。方法:筛选2014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患者200名。所有患者均在第一次就诊时和1年后随访时进行了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量表(m JOA)评分,并且应用颈椎核磁共振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评估。根据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对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s进行综合分类,在1年的随访中,m JOA评分下降>2分的患者被认为是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应用不同的SEP分类进行评估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所选200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加重。上肢SEP分类后,I型,II型,III型,IV型和V型在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中分别为2.6%,27.7%,23.8%,86.7%和100%;而下肢SEP分类后,I型,II型,III型和IV型在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中分别为18.8%,39.4%,42.3%,83.3%。进行上下肢综合SEP分类后,I型,II型,III型,IV型和V型在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中分别为0%,13.7%,24.3%,91.1%和100%。进展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分类(r=0.94,P<0.01)和上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综合SEP分类(r=0.95,P<0.01)之间有着显着相关性。结论:进展性退行性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随着上肢和综合SEP分类的递增而升高。因此,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SEPs可以预测m JOA神经功能评分的下降,可以反映脊髓型颈椎病病情的恶化。

张议元,杜元灏[8](2020)在《不同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临床诱发电位学以评价脑功能状态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CT、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应用于临床,尤其是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应用广泛。短潜伏期和中长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脑干、丘脑及大脑的功能状态评判有特定意义,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判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特点,了解体感诱发电位与CT、MRI等检测手段结合的必要性,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学与功能学相互促进,将为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及客观评价。

黄常生[9](2019)在《腰椎侧方融合手术中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变化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的波幅变化与侧方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明确诊断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行侧方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52例,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检测麻醉平稳后切皮前下肢SEP的P40-N55的波幅,再测得术中撑开椎间隙植入融合器后的下肢SEP的波幅,计算前后SEP波幅的改善程度;术后3个月进行腰椎JOA评分,并计算JOA评分较术前的改善率;将JOA术后改善率>60%为1组,术后改善率≤60%为2组。统计学分析SEP波幅改善程度与JOA术后改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监测麻醉平稳后切皮前下肢SEP的P40-N55的波幅为1.315±0.7482uv,术中撑开椎间隙植入融合器后的SEP的波幅为1.758±0.8023uv,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t=14.502,P<0.05)。术前腰椎JOA评分为12.25±2.543分,术后3个月随访腰椎JOA评分23.25±3.067分,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t=24.199,P<0.05)。JOA评分术后改善率>60%(1组)34例,术后改善率≤60%(2组)18例。两组病人SEP波幅改善程度分别为53.97±37.44%及23.53±14.3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t=4.195,P<0.05)。SEP波幅改善程度与JOA术后改善率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分析),得到JOA术后改善率与SEP波幅改善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2=0.302,P<0.05)。结论:侧方腰椎融合手术中下肢SEP波幅改善程度可提示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有一定临床价值。

李榕[10](2018)在《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组织学和神经电生理特征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脊髓挫伤程度是由挫伤位移、速度和力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挫伤速度增加不仅会使白质和血脊髓屏障损害的范围加大,也会引起神经电生理的变化。并且挫伤深度和力的增加也会加重脊髓挫伤程度和脱髓鞘区域。目前己应用多种脊髓挫伤模型依据不同的挫伤深度和速度来模仿临床的挫伤过程,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未对力学参数进行独立控制,只是耦合了挫伤的速度和位移,这样会增加脊髓损伤程度的变异性。因此需要单独对挫伤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控制来建立脊髓挫伤模型,以增加模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当前已有许多行为学评估方法被用来评价大鼠脊髓挫伤后的神经功能,但行为学通常只反映感觉和运动信息经加工处理后的复合过程,并不能对感觉通路和运动通路的传导功能进行有效区分。然而运动诱发电位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联合应用,被认为能够客观地监测脊髓感觉和运动传导束的功能,并且前者对脊髓损伤更加敏感。尽管这种神经检测方式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鉴别脊髓损害的有效方法,但仍有待研究二者在评估脊髓损伤后的精细和大体运动功能的有效性。研究目的1.建立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评价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学和组织学改变。2.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评价大鼠颈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有效性。研究方法1.位移控制的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的建立32只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SD,280-320g),根据挫伤位移随机分为1.2 mm损伤组(n=12),2 mm损伤组(n=12)和假手术组(n=8)。直径为1.5 mm的打击头由电磁伺服材料试验机驱动,对准C5脊髓左侧行高速挫伤(500 mm/s)。假手术组仅暴露C5脊髓,不进行挫伤。前肢运动功能评分,梳理试验等用于评估前肢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及恢复情况。所有结果从损伤前开始每周评估直到损伤后8周。所有动物均取材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测量损伤中心脊髓损害面积和灰白质的残存面积。2.大鼠颈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电生理评价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挫伤深度随机分为中度损伤组(1.2 mm,n=12)、重度损伤组(2mm,n=12)和对照组(n=8)。损伤模型的制备同研究方法一。前肢运动功能评分、圆柱攀爬试验和梳理试验评价大鼠前肢的大体运动功能,阶梯抓食试验评估大鼠前肢的抓握等精细运动功能。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分别用于评价感觉和运动传导束的功能。这些测量数据从损伤开始前每周一次持续到损伤后12周。采用HE和EC染色量化脊髓损伤的范围与程度,统计学分析诱发电位参数与行为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位移控制的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的建立1.2 mm损伤组打击力和位移分别为(0.99±0.14)N和(1.20±0.01)mm,2 mm损伤组打击力和位移分别为(1.53±0.22)N和(2.00±0.02)mm,2 mm组的打击力明显大于轻度组(P<0.05)。行为学结果显示两组大鼠在损伤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单侧神经功能受损,其中2mm组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损害更严重(P<0.05)且症状更持久,其前肢的抓握功能恢复较差。组织学结果显示两组脊髓组织都出现了明显的单侧空洞和结构破坏,其中1.2 mm组损伤中心主要包括背侧束、背外侧束和脊髓后角,2 mm组则只残留部分的腹外侧束。同时2mm组的灰白质两者残存面积都明显小于1.2mm组(P<0.05)。2.大鼠颈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电生理评价损伤组和对照组SSEP的潜伏期在损伤前一个月均有显着差异,损伤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损伤一个月后各组之间无差异,且均恢复到损伤前水平。损伤组的SSEP在各时间点均有差异(P<0.001),中度损伤组改善明显,而重度损伤组只有部分恢复。SSEP波幅的变化率与行为学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结果分别为 FLS(r=0.92,P<0.0001),Grooming(r=0.8,P<0.001),Rearing(r=0.92,P<0.0001)and Staircase(r=0.79,P<0.0001)。同时行为学与 SSEP 的潜伏期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结果分别为 FLS(r=-0.93,P<0.001)Grooming(r=-0.91,P<0.001),Rearing(r=-0.68,P<0.05)and Staircase(r=-0.68,P<0.05)。TcMEPs 波幅和潜伏期变化率在不同损伤组和假手术组之间有显着差异性。TcMEPs波幅与行为学相关性好,分别为 FLS(r=0.87,P<0.001),Grooming(r=0.88,P<0.01),Rearing(r=0.67,P<0.05),and Staircase(r=0.68,P<0.05),同时 TcMEPs 潜伏期与行为学也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分别为 FLS(r=-0.96,P<0.0001),Grooming(r=-0.90,P<0.001),Rearing(r=-0.79,P<0.01)and Staircase(r=-0.76,P<0.01)损伤对侧上肢记录的SSEP和TcMEPs波幅在轻微的下降之后出现快速持续的恢复,并且在两个损伤组中,损伤侧的损伤对侧的SSEP和TcMEP波幅和潜伏期在各时间点都存在显着性的差异。研究结论1.本课题成功建立了位移控制的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不同挫伤深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单侧前肢运动功能障碍和脊髓组织破坏,可为颈脊髓半侧挫伤动物模型的应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2.躯体感觉和运动诱发电位都能反映轻度的大鼠颈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而不能反映重度的脊髓损伤,同时大鼠精细运动功能的恢复需要感觉和运动传导束都有明显的改善,因此需结合躯体感觉和运动诱发电位才能客观评价大鼠的精细运动功能。

二、节段性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损害的定位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段性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损害的定位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祖国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症状的认识
        1.3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针刺治疗脊髓损伤
        1.5 中药治疗脊髓损伤
    2 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脊髓损伤的机制
        2.3 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
    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领域中的应用
        3.1 数据挖掘技术常用分析方法
        3.2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刺治疗中的应用
        3.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 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选穴规律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检索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数据处理
        2.1 数据库建立
        2.2 数据挖掘方法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
    1 试验部分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1.7 病例中止标准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本量估算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受试者权益保护
    3 统计学分析
    4 试验结果
讨论
    1 本课题针刺治疗方案的确定
    2 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探讨
    3 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机制探讨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2)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一览表
第1章 绪论
    1.1.颈髓损伤
        1.1.1.脊髓型颈椎病
    1.2.颈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1.2.1.颈脊髓挫伤模型
        1.2.2.颈脊髓压迫损伤模型
        1.2.3.颈脊髓牵拉损伤模型
        1.2.4.颈脊髓切割损伤模型
        1.2.5.模型动物的选择
        1.2.6.模型动物的行为学评估
    1.3.脊髓损伤的体感诱发电位评价
        1.3.1.体感诱发电位
        1.3.2.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形
        1.3.3.体感诱发电位成分的起源
        1.3.4.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析
    1.4.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评估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2.1.实验动物
        2.2.2.实验材料与仪器
        2.2.3.压迫材料的制备
        2.2.4.实验分组
        2.2.5.大鼠的麻醉
        2.2.6.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2.2.7.大鼠行为学评分
        2.2.8.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2.2.9.脊髓取材与固定
        2.2.10.脊髓切片组织学染色
        2.2.11.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2.3.实验结果
        2.3.1.术后一般情况
        2.3.2.大鼠行为学评分结果
        2.3.3.大鼠损伤侧SEP潜伏期和幅值分析
        2.3.4.大鼠组织学结果
    2.4.讨论
        2.4.1.颈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2.4.2.本研究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
        2.4.3.压迫时间与BBB评分的变化
        2.4.4.压迫时间与SEP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
        2.4.5.压迫时间与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2.4.6.本研究动物模型的不足
    2.5.本章小结
第3章 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模拟在不同减压时间点的疗效研究
    3.1.前言
    3.2.对象与方法
        3.2.1.实验对象
        3.2.2.实验仪器与试剂
        3.2.3.实验分组与流程
        3.2.4.大鼠的麻醉
        3.2.5.造模手术
        3.2.6.减压手术
        3.2.7 .大鼠行为学评分
        3.2.8.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3.2.9.脊髓取材及固定
        3.2.10.脊髓切片组织学染色
        3.2.11.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3.3.实验结果
        3.3.1.术后一般情况
        3.3.2.大鼠行为学评分结果
        3.3.3.大鼠损伤侧SEP潜伏期和幅值分析
        3.3.4.大鼠组织学结果
    3.4 .讨论
        3.4.1.不同减压时间点BBB评分的变化
        3.4.2.不同减压时间点SEP潜伏期和幅值的变化
        3.4.3.不同减压时间点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3.4.4.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预后因素
        3.4.5.本研究的不足
    3.5.本章小结
第4章 大鼠颈髓不同模式损伤的SEP特征分析
    4.1.前言
    4.2.对象与方法
        4.2.1.实验对象
        4.2.2.实验试剂及器械
        4.2.3.大鼠的麻醉
        4.2.4.大鼠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4.2.5.大鼠挫伤模型的建立
        4.2.6.大鼠牵拉损伤模型的建立
        4.2.7.SEP数据采集
        4.2.8.SEP时频分析
    4.3.实验结果
        4.3.1.主成分分析
        4.3.2.次成分分析
    4.4.讨论
    4.5.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5.2.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5.3.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己授权专利
致谢

(3)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对脊髓损伤精确诊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一览表
第1章 绪论
    1.1 脊髓损伤
        1.1.1 SCI发病原因
        1.1.2 SCI位置与模式差异
    1.2 SCI检测方法
    1.3 SEP简述
    1.4 SEP分析方法
        1.4.1 功率谱
        1.4.2 时频分析
        1.4.3 匹配追踪
    1.5 时频特征选择方法
    1.6 分类方法
        1.6.1 支持向量机
        1.6.2 朴素贝叶斯
    1.7 基于SEP TFD的SCI诊断现状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时频特征提取与分类器设计
    2.1 聚类特征提取方法
        2.1.1 层次聚类
        2.1.2 密度聚类
        2.1.3 划分聚类
    2.2 时频成分去噪方法
    2.3 特征选择方法
    2.4 实验验证
        2.4.1 实验方法
        2.4.2 实验结果
        2.4.3 结果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EP时频分布的SCI位置检测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对象
        3.1.2 数据处理
        3.1.3 统计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颈、胸、腰SCI位置识别
        3.2.2 颈椎SCI精确位置识别
        3.2.3 胸椎SCI精确位置识别
        3.2.4 腰椎SCI精确位置识别
    3.3 讨论
        3.3.1 颈、胸、腰SCI位置诊断
        3.3.2 颈椎SCI位置诊断
        3.3.3 胸、腰椎SCI位置诊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P时频分布的SCI模式检测
    4.1 实验方法
        4.1.1 实验对象
        4.1.2 数据处理
        4.1.3 统计分析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单一节段SCI模式分类
        4.2.2 单一节段稳定时频特征
        4.2.3 邻近节段稳定时频特征
        4.2.4 小区域时频成分PDF
        4.2.5 全脊椎SCI模式分类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工作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致谢

(4)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技术用于术中脊髓损伤精准诊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诱发电位概述
        1.1.1 体感诱发电位
        1.1.2 运动诱发电位
    1.2 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1.2.1 挫伤模型
        1.2.2 横切损伤模型
        1.2.3 错位损伤模型
        1.2.4 压迫损伤模型
        1.2.5 牵拉损伤模型
        1.2.6 化学损伤模型
    1.3 不同模式脊髓损伤异质性研究现状
        1.3.1 原发性生物力学机制
        1.3.2 继发性分子学机制
        1.3.3 病理学改变
        1.3.4 临床诊断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模式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
    2.1 控制挫伤动量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控制位移建立大鼠脊髓牵拉损伤模型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控制位移建立大鼠胸脊髓错位损伤模型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4 节段性腰动脉结扎建立大鼠缺血脊髓损伤模型
        2.4.1 材料和方法
        2.4.2 结果
        2.4.3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诱发电位模式变化识别不同位置脊髓损伤
    3.1 不同位置脊髓挫伤的诱发电位模式变化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不同位置脊髓牵拉的诱发电位模式变化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不同位置脊髓错位损伤的诱发电位模式变化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诱发电位模式特征识别不同模式脊髓损伤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脊柱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6)切除后纵韧带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预后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神经电生理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神经电生理解剖和检测原理
        1.1 神经系统的组成
        1.2 运动单位和运动单位电位
        1.3 神经纤维的电信号基础
        1.4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
        1.5 细胞膜电位离子通道的变化机制
        1.6 动作电位的特点
        1.7 针电极信号的采集
        1.8 记录电极特点
        1.9 局部电流学说
        1.10 刺激器引发神经纤维冲动的传导
        1.11 肌细胞的正常电位和异常电位的表现
        1.12 H反射的形成
        1.13 SEP体感诱发电位的解剖和产生原理
        1.14 波形命名
        1.15 神经电生理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2 神经电生理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诊疗方面的相关研究
    3 神经电生理在相关脊髓型颈椎病诊疗方面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神经电生理在轻度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的筛查
        1.2 根据颈椎管狭窄程度分组
        1.3 病例特点
        1.4 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
        1.5 技术路线图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针极肌电图EMG结果
        2.2 H反射检测结果
        2.3 四肢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感诱发电位预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进展的临床观察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数据
        1.2 评价及界定标准
        1.3 检测方法-电生理评估
        1.4 临床治疗策略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2.2 各类型SEP比例及分布特点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及学术任职

(8)不同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SEP各潜伏期的原理及发生源
2 SLSEP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2.1 脊髓损伤疾病
    2.2 亚急性联合变性病变
    2.3脑血管病
    2.4 脑卒中后抑郁及意识障碍
    2.5 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6 昏迷及脑死亡
    2.7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
    2.8 术中监护
    2.9 顽固性疼痛
    2.1 0 其他
3 MLSEP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3.1 亚临床肝性脑病
    3.2 惊恐障碍
    3.3 判定预后
    3.4 其他
4 小结

(9)腰椎侧方融合手术中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变化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选择
        1.3 资料一般情况
    2.方法
        2.1 麻醉方法
        2.2 侧方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方法
        2.3 SEP的检测方法
        2.4 腰椎JOA评分
        2.5 资料分析方法
        2.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患者SEP的 P40-N55 的波幅变化情况
    2.患者腰椎JOA评分情况
    3.患者JOA评分术后改善率分组的SEP波幅改善程度分析
    4.腰椎JOA术后改善率与SEP波幅改善程度相关分析
    5.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组织学和神经电生理特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位移控制的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的建立
    前言
    1. 材料和试剂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鼠颈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电生理评价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四、节段性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损害的定位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刺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朱世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D]. 高松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体感诱发电位时频成分对脊髓损伤精确诊断作用的研究[D]. 李含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技术用于术中脊髓损伤精准诊断的实验研究[D]. 李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的研究分析[D]. 李芒来.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切除后纵韧带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预后影响分析[D]. 刘朝林.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7]神经电生理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和预测价值[D]. 冯小宁.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8]不同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J]. 张议元,杜元灏. 医学综述, 2020(03)
  • [9]腰椎侧方融合手术中间接减压前后下肢SEP变化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D]. 黄常生.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大鼠颈脊髓半侧挫伤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组织学和神经电生理特征的实验研究[D]. 李榕.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节段性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中的定位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