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套种香菇致富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白惠[1](2021)在《陕南地区林业对农户脱贫的贡献研究》文中指出林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贫困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当地农户提供了脱贫的条件。陕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林业扶贫成效显着,在发展林业的同时,不仅可以带动农户致富,而且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高质量发展可以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陕南三个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进行抽样调查。2017年共调查了264户(218户有效),2020年共调查了64户(63户有效)作为比较。通过研究农户的收入构成、林业扶贫方式、林业扶贫贡献的农户影响因素,分析林业对农户收入的贡献以及不同林业扶贫方式对林业收入的贡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林业对农户的脱贫贡献。结论如下:精准扶贫期间,贫困户的收入来源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及水产业、劳务和其他收入,它们的贡献依次为劳务、林业、其他、农业、畜牧业及水产业,贡献度依次为林业、劳务、畜牧业及水产业、农业、其他。农业、林业、畜牧业及水产业和劳务对农户脱贫贡献增加。贫困户的林业扶贫收入来源于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林业生态工程以及其他林业扶贫,它们的贡献依次为林业生态工程、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其他林业扶贫,贡献度依次为林业生态工程、特色经济林、其他林业扶贫方式、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和林业生态工程这两种扶贫方式的贡献都有增加。通过Pearson检验对陕南地区农户的家庭平均总收入和林业收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林业、劳务、其他收入对于家庭平均总收入的贡献显着,农业、畜牧业及水产业对于家庭平均总收入的贡献不显着,而且其他收入对家庭平均总收入的影响程度大于林业大于劳务。林下经济和林业生态工程对于林业扶贫收入的贡献显着,特色经济林和其他林业扶贫方式对于扶贫贡献不显着,而且发展林下经济对林业收入的影响大于林业生态工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林业扶贫贡献的农户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林地面积大小和是否发展林下经济对林业扶贫贡献有显着影响,而受访者年龄、是否参与其他林业扶贫项目和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林业扶贫贡献没有显着影响。整体来说,陕南地区林业扶贫中出现了贫困人口自我发展意识不足、林业发展相对缓慢、林业基础设施不健全以及林业产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在后续巩固扶贫成果时,应该激发已脱贫人口内生动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多元化利用林业资源、平衡林业产业结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陈慧碧[2](2019)在《黄泛平原地区杨树复合经营模式调查及典型林农经营效益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农复合经营可充分利用林下空地,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农收入,促进林、农业高效稳定发展。杨树作为黄泛平原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种植面积广阔,充裕的林地资源为发展杨树复合经营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本文以山东省郓城县、梁山县、冠县、莘县、阳谷县、嘉祥县,河南省清丰县、尉氏县、中牟县,及河北省邱县、曲周县、临漳县等12个县为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考察调研及室内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黄泛平原地区杨树林农复合的主要模式类型,并将各类型分别取典型的具体经营模式,调查林木生长状况、分析其土壤速效养分及经济效益差异,得出以下结论:黄泛平原地区杨树复合经营模式呈现出多样化,主要包括杨树-农作物、杨树-食用菌、杨树-家禽、杨树-中药材、杨树-蔬菜、杨树-苗(花)等6个大类近30种复合经营模式。杨树林农复合经营可有效促进林木生长,与相对照的单作杨树林地相比林木高生长、胸径生长都有一定的提高,其中,2年生杨树-大豆复合经营下,林木生长胸径与单作林相比显着提高了 25%;杨树-蚯蚓复合经营下林木高生长与单作林相比显着提高了 12.9%。杨树林农复合各模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对照的单作杨树林地均有所提高,不同的模式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杨树-花生复合经营模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着提高,速效N、P、K含量分别提高了 21.7%、64.7%、50.1%;杨树-鸭复合经营速效N、P、K含量显着提高,分别比单作提高了 61.4%、36.4%、85.2%。杨树林农复合经营各模式与对照单作杨树林地相比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高,解决了杨树种植所获经济效益显现较慢的问题。其中,收益最高的杨树-鸭复合经营年经济效益达103097.2元/亩。
黎黎[3](2019)在《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不同乡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乡村所传承的农业文化景观资源,反映了村民们世代的农业生活印记。当今,随着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富余,乡村传统农业正向新型农业转型,乡村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已受到国家的重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农业文化景观进行系统化研究。本文以农业文化景观为基础核心,对其相关基本理论,影响因素、传承和发展进行说明分析,对北京延庆区的乡村文化景观进行研究。(1)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对延庆传统农耕文化景观进行挖掘,总结现状保护进行研究。(2)结合延庆区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保护现状,进一步针对性对农业文化景观现状发展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对延庆区境内乡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具体论述如下五个部分内容:(1)以生态与农业为背景,阐述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在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提升两方面的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建构论文的思路框架。(2)解析“农业文化景观”理论,界定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其传承与发展。(3)根据地理环境、村镇级别、土地利用发展情况,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指出特色与问题。(4)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阐述延庆区传统耕作文化景观在耕作、民俗信仰、乡村建筑、生活习俗、农业生产方式的保护现状。(5)以延庆农业文化景观发展历程为线索,对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保护、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景观的建设、未来农业文化景观的展望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分析、总结出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的特点,并将其在延庆区的乡村农业文化传承发展的设计实践中进行验证,为当地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发展与保护研究提供可参考意见。
吴娜琳[4](2014)在《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区是指以生产区域内主要农产品、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专业户为基础主体,以加工区域内主要农产品的企业为龙头,以银行、科研单位、政府机构为服务主体,联合农业流通企业、农业中介组织、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基于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其他区域比较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所形成的空间上专业化特征显着且具有范围经济和持续竞争优势、地理边界明显的农业生产地域空间系统。农业产业区是产业区理论在农业产业方面的创新性应用,与其他产业区一样,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是农业产业化的网络化形式,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并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农业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重点路径,实现“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重要战略。实践的开展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目前有关农业产业区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在借鉴了相关概念——产业区与产业集群、相似概念——农业产业集群后,界定了农业产业区的概念,提出了其辨识方法。从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形成机制及形成过程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按照“就业人数”及空间规模的变化,将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专业项目的引进阶段、农户的参与阶段、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阶段、农业产业区的成型阶段。结合企业家精神理论、农户生产行为理论、空间扩散理论、企业网络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等,分阶段阐述了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机制。最后,鉴于河南省在农业产业区形成与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利用实践调查获取得的第一手资料,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河南省封丘县树莓产业、河南省西峡县香菇产业、河南省郏县大根萝卜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项目选取、农户的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业分工网络形成等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农业产业区的形成始于优势农业专业项目的选取,在此阶段,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均具备敏锐洞察力、百折不挠的毅力、相当的人力资本和资源组织能力,是不同区域背景条件下成功引进具有比较优势农业项目的关键所在。(2)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在于区域内部分农户的参与。农户在选择是否参与新专业项目的过程中,并非盲目跟风与模仿,而是受其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的深刻影响。当农业项目比较优势下降时,农户会决然选择放弃继续参与。农户参与专业项目之前的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与强度。(3)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是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它的形成受专业项目的扩散方式、接收地与扩散源的空间距离及区域内交通道路的深刻影响。农户生产信息及技术的来源方式与专业项目推广模式中信息及技术的传播途径较一致的情况下,易于实现专业项目的区域化扩散。以针对当地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特点的科研机构为首的技术传输网络的构建,对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距离扩散源的远近深刻影响着不同村域的参与程度,距离扩散源越远的村庄,参与种植的时间越晚,种植的规模也越小,符合“距离衰减”的地理学第一定律。不同的农业项目受不同级别道路的影响不同。(4)就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地形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生产习惯相似的地区,专业化水平相当。(5)农业产业区成型的标志在于从事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各类经济主体间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各类网络联系。产品属性深刻影响着自身销售网络的范围及相应产业的民间经济组织运行方式。作物比较优势不足或下滑,是农业产业区形成缓慢或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此外,政府对传统农区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1)能人类型多样,并非所有类型的能人均能够促进专业村的形成。在农业专业项目的引进过程中,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百折不挠的毅力、拥有相当的资源组织能力的农业企业家的作用极为重要。但是,就村内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致富能人而言,其对农业专业项目的扩散则起着阻碍作用,不利于农业产业区的形成。此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2)农户是一个效用最大化追求者,农户的生产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决策本质是一个规划求解的问题。农户是否参与、何时参与专业项目或退出专业项目,是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权衡的表现,是其追求效用最大化、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并受自身风险偏好的影响。此结论与以往认为农户盲目跟风、模仿的发现不同。(3)除了农民个体因素外,深刻影响其参与专业项目的因素是反映农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礼金消费水平、信息消费水平、社会活动情况(资金、信息、技术等的来源网络,日常来往频繁的群体类型等)等。这与以往仅停留在农民年龄、性别、风险偏好等个体因素及农户家庭特征上的研究不同。(4)提出将“相似相溶”化学经验理论用于解释区域内不同村庄参与专业项目的现象。实证研究证实,同质性越强的村域,参与同一专业项目的程度越相似,符合“相似相溶”的理念。结合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政策性建议,(1)积极培育本地型农业企业家;(2)重视具有地域特色、价值含量高的农产品开发;(3)创造良好的竞争合作制度环境,促进内部行为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4)大力支持研究与开发,建立技术创新与传输网络,促进产学研结合;(5)注重农民经济组织和地方专业市场的建设。此外,政府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不能只扶持某一个或一类行为主体;(2)不能忽视农户的主体地位;(3)不能越俎代庖;(4)不能盲目借鉴;(5)不能忽视环境问题。
张浩,张焕仕,王猛,燕志,钦佩[5](2014)在《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国农业传统产业和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已备受关注。该文综述了我国对食用菌栽培和利用的历史,重点总结了食用菌育种、栽培料的选择、灭菌方法、接种流程以及栽培模式等研究现状;指出我国食用菌栽培应该以节约、环保为基础,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有利条件,选择合理的栽培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杨伟坤[6](2006)在《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畜牧业发展迅速,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然而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的饲草产业才刚刚起步,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明显滞后于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不了现代畜牧业的巨大需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优质饲草的短缺日益成为河北省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高效饲草产业体系的建立成为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河北省饲草产业的顺利发展则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本文采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学层面对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河北省饲草的供给和需求,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饲草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布局,草业产业化经营及支撑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全文按照背景分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对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顺序展开。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背景分析。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是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首先阐述国内外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分析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最后总结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作为基础研究。第三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以及草业系统工程理论,上述理论不仅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予了具体的技术支持。第四章是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首先对饲草供给与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次对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指出优质饲草的严重短缺日益成为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优质高效人工饲草地是饲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最后,对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因素共同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和饲草产业结构的变动及发展。第五章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指出生产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优化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草业势在必行。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作为应用研究。第六章是河北省饲草业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研究。首先对四个主要发展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饲草产业进行了
梁连友[7](2006)在《渭北苹果枝条栽培袋料香菇技术研究与推广》文中提出渭北旱原果树面积450多万亩,每年修剪枝杆200多万吨。这些资源是袋料香菇等食用菌的优质原料,若全部用来生产香菇等食用菌,可产香菇木耳等食用菌17万吨,总产值可达70亿元,若资源利用20%,产值可达14亿元。1.利用果树修剪枝条栽培香菇研究表明:以苹果树、梨树等果树枝条以及硬杂木为主要原材料,辅以适量的麸皮和少量添加剂,进行香菇袋料栽培是可行的,果树枝条是生产优质香菇的优质基料,可以代替传统的硬杂木。2.香菇新品种“渭香1号”的选育,通过品种资源的搜集与保存、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示范、组织分离、系统筛选,选育出适宜渭北旱原利用果树修剪枝条生产的香菇优良品种“渭香1号”。3.渭北旱原袋料香菇栽培技术的标准化体系研究。(1)栽培模式:①春栽方式即3~4月制作菌袋,10月到次年3月底出菇气候适宜,有利优质花菇的培养。②中袋(18~20×56×0.005cm)栽培、套膜袋封口、不脱袋小棚(6×2.7m)层架出菇或日光温室大棚层架出菇。(2)栽培工艺:品种选择—栽培季节—生产条件准备—配料—装袋—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子实体培养—香菇的采收—采后处理。4.渭北袋料香菇示范与推广措施(1)举办香菇栽培技术员骨干培训班,由政府农技校组织搭台,学员登记造册,每月定期培训,经培训合格者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专家考试,成绩合格者由镇报县科协农业局,申请颁发技术员证书。(2)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聘请有实践经验技术员包村包组,长年扎根农村,四季现场讲课指导香菇栽培,手把手进行传帮带,服务到户。(3)设立“3+1”香菇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中学生,常年学习香菇栽培专业知识,经正规培训后回乡指导并参与香菇生产。(4)定期召开大型香菇栽培技术培训会,如香菇生产形势、制袋养菌技术、越夏管理技术、出菇管理技术,采取行政与技术相结合,大范围兴办培训班,要求村组干部带头学习实施,由镇领导亲自主持会议,具体安排,服务到村。(5)通过不定期发放技术材料包括《渭北旱原利用果树枝枝生产香菇技术》、《菇农快讯》与技术材料5000多份,科普丛书2部,使香菇栽培技术通过书刊载体向渭北旱原广泛传播,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着。(6)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定点建立香菇栽培示范村,组织广大农民参加学
胡清秀,张金霞,寥超子[8](2006)在《食用菌对工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特点,分析了食用菌对工农业废弃物有效利用,以及发展食用茵产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建设和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等方面作用,并从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食用菌与种植业、养殖业等相结合几种模式,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张相日,陆辉,李金灿,朱西儒[9](2005)在《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其发展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在菌种选育、栽培料选用和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探讨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改良及其发展前景 ,认为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要以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为基本原则 ,紧跟市场发展需求 ,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郜庆炉[10](2002)在《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将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查土地因素与宇宙因素的互作效应,探查设施条件下的资源生产潜力,深入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种植体制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与模式,确立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及技术体系,旨在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缓解人口增加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全文9章。第一章引言,在全面分析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设施农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认为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状况、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对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趋势,即设施型农作制度和生态型农作制度。 第三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对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第四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在对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第五章我国设施农业和农业设施的类型及分布,通过对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详细分析,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地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普通日光温室栽培、节能型塑料日光温室栽培、现代化温室栽培等主要设施农业生产类型的应用及分布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第六章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对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这些生态因子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第七章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阐述了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轮作与连作、熟制、茬口安排和立体种植,并把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归纳为四种类型:单作一茬型、单作多茬型、多作一茬型、多作多茬型;并对地膜覆盖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内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归类介绍。 第八章设施条件下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综合调控技术。 第九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率先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科学地界定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内涵,拓宽了设施农业的研究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种植制度和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两部分。 G)拓宽了农作制度的研究领域,首次把农作制度与设施农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设施农业依托农业工程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可控的技术手段,将部分或大部分环境条件置于人工调控之下,强化了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使人类对植物生活要素进行全方位调控成为可能。这就对我国农作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我国农作制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O)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充实了耕作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在充分了解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O)系统地探讨了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生态因素对作物种植区域、作物种类、作物品种布局、作物配置方式、熟制或茬制等方面的影响,为设施条件下作物合理布局,茬口安排,种植模式的选择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确立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技术框架和主要的技术内容,充实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确定了设施条件下作物间、混、套作和茬口安排的原则,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克服连作障碍的措施、进行立体种植的方式、夏季休闲期的利用的途径和设施环境综合调控的具体技术,归类介绍了设施条件下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
二、玉米套种香菇致富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套种香菇致富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陕南地区林业对农户脱贫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陕南地区农村林业扶贫情况分析 |
1.4.2 林业扶贫方式对于农户收入的贡献分析 |
1.4.3 林业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
1.4.4 林业巩固脱贫成效的可持续措施和建议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法 |
1.5.3 比较分析法 |
1.5.4 数据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林业扶贫理论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林业扶贫 |
2.1.2 贡献度 |
2.2 林业扶贫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第三章 陕南地区林业扶贫实施情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陕南地区概况 |
3.1.2 南郑区、商南县、宁陕县概况 |
3.2 贫困农户家庭状况分析 |
3.3 农户对于扶贫政策认知的变化 |
3.4 陕南地区林业扶贫方式情况 |
3.4.1 林业扶贫概况 |
3.4.2 林业扶贫方式——特色经济林 |
3.4.3 林业扶贫方式——林下经济 |
3.4.4 林业扶贫方式——林业生态工程 |
3.4.5 林业扶贫方式——其他林业扶贫方式 |
3.5 陕南地区农户参与林业扶贫方式差异性 |
第四章 陕南地区林业对农户收入增长贡献度 |
4.1 陕南地区家庭平均收入构成 |
4.1.1 陕南地区家庭平均收入变化情况 |
4.1.2 陕南地区家庭平均收入构成比重变化情况 |
4.2 陕南地区农户林业收入构成 |
4.2.1 陕南地区农户林业收入变化情况 |
4.2.2 陕南地区林业收入构成比重变化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南地区林业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
5.1 林业扶贫贡献的农户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模型建立 |
5.1.2 变量选取 |
5.1.3 回归分析 |
5.1.4 影响因素分析 |
5.2 陕南地区农户林业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5.2.1 林业收入与家庭平均总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5.2.2 林下经济和林业生态工程与林业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陕南地区林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6.1 问题 |
6.1.1 贫困人口自我发展意识不足 |
6.1.2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林业基础设施不健全 |
6.1.3 林业产业结构不平衡 |
6.2 对策 |
6.2.1 激发已脱贫人口内生动力 |
6.2.2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多元化利用林业资源 |
6.2.3 平衡林业产业结构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陕南地区林业扶贫中农户参与性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黄泛平原地区杨树复合经营模式调查及典型林农经营效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林农复合经营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
1.1.1 林农复合经营系统的概念 |
1.1.2 林农复合经营系统的特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林农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 |
1.2.2 林农复合经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2.3 杨树林农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 |
2 调研目的及内容 |
2.1 调研目的 |
2.2 调研内容 |
2.2.1 杨树林农复合模式种类调查研究 |
2.2.2 杨树林农复合模式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2.2.3 杨树林农复合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2.4 杨树林农复合模式对农户获得短期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 |
3 调研方法 |
3.1 调研地概况 |
3.2 调研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收集 |
3.2.2 林农复合模式数据测定方法 |
3.2.3 入户调查 |
3.2.4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黄泛平原地区杨树主要复合经营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1 黄泛平原地区杨树林农复合模式现状 |
4.1.2 黄泛平原地区杨树林农复合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黄泛平原地区杨树林农复合经营典型模式调查分析 |
4.2.1 杨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 |
4.2.2 杨树-家禽复合经营模式 |
4.2.3 杨树-中药材复合经营模式 |
4.2.4 杨树-食用菌类复合经营模式 |
5 讨论 |
5.1 杨树全周期林农复合经营模式 |
5.2 杨树林农复合经营各模式存在的问题。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个人简介 |
导师介绍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3)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创新点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概述及类型特点 |
2.1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基本理论 |
2.1.1 农业 |
2.1.2 农业文化 |
2.1.3 农业文化景观 |
2.2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的分类影响因素 |
2.2.1 自然条件 |
2.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3 农业生产技术条件 |
2.3 农业文化景观保护 |
2.3.1 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技术 |
2.3.2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
2.3.3 传统农业民俗信仰 |
2.3.4 地域特色农作物景观保护 |
2.4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发展 |
2.4.1 现代农业特点 |
2.4.2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类型 |
2.4.3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未来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景观调查及案例概况 |
3.1 调研范围 |
3.1.1 调研范围确定 |
3.1.2 乡村案例选择 |
3.2 调研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实地走访法 |
3.2.3 分析归纳法 |
3.3 调研案例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农耕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
4.1 耕作保护 |
4.1.1 耕作制度 |
4.1.2 耕作方式 |
4.1.3 耕作物种 |
4.1.4 林业种植 |
4.2 民俗信仰保护 |
4.2.1 宗教信仰 |
4.2.2 岁时活动习俗 |
4.2.3 民间礼仪习俗 |
4.2.4 民间忌讳 |
4.3 乡村建筑保护 |
4.3.1 城池建筑 |
4.3.2 宗教建筑 |
4.3.3 传统村庄住宅 |
4.4 生活习俗保护 |
4.4.1 服饰文化 |
4.4.2 饮食习俗 |
4.4.3 住行文化 |
4.5 农业生产方式保护 |
4.5.1 人畜力 |
4.5.2 农机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发展 |
5.1 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保护 |
5.1.1 石洞穴居——部落生活景观 |
5.1.2 农业品牌——豆腐文化创意景观 |
5.1.3 传统农法——林下间作景观 |
5.1.4 农业民俗——节庆表演景观 |
5.1.5 水利灌溉——田边水渠景观 |
5.2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发展 |
5.2.1 互联网+农业——新式网页景观 |
5.2.2 菜蓝子产品——大棚蔬菜景观 |
5.2.3 绿色农业——天然有机景观 |
5.2.4 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景观 |
5.3 特色生态农业文化景观建设发展 |
5.3.1 山水画廊——自然山地生态景观 |
5.3.2 一村一品——葡萄种植景观 |
5.3.3 四季花海——沟域花卉景观 |
5.3.4 中药种植——北五味子景观 |
5.3.5 平原盆地——大田种植景观 |
5.4 未来农业文化景观发展展望 |
5.4.1 规划展望——生态化、专业化、国际化农业文化景观 |
5.4.2 未来农场——养殖、种植、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景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问题 |
1.1.2 理论背景与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假设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设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相关概念——产业区与产业集群 |
2.1.2 相似概念——农业产业集群 |
2.1.3 本文概念——农业产业区 |
2.1.4 农业产业区的特征 |
2.2 农业产业区的形成理论综述 |
2.2.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 |
2.2.2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动力机制 |
2.2.3 农业产业区的形成阶段划分 |
2.2.4 评述 |
2.3 其他产业区的形成理论与评述 |
2.3.1 其他产业区的形成理论 |
2.3.2 评述 |
2.4 以往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3 理论架构与数据来源 |
3.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 |
3.1.2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机制 |
3.1.3 农业产业区形成阶段的划分 |
3.2 案例选取及数据来源 |
3.2.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3.2.2 研究案例的选择 |
3.2.3 数据来源 |
4 专业项目的引进阶段 |
4.1 理论机制分析 |
4.2 区域环境 |
4.2.1 平原区封丘县 |
4.2.2 深山区西峡县 |
4.2.3 深山平原过度区郏县 |
4.2.4 特征对比及小结 |
4.3 项目自身的属性特征 |
4.3.1 树莓产业 |
4.3.2 香菇产业 |
4.3.3 大根萝卜产业 |
4.3.4 特征对比与小结 |
4.4 农业专业项目的引进模式 |
4.4.1 封丘县树莓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
4.4.2 西峡县香菇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
4.4.3 郏县大根萝卜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的参与阶段 |
5.1 理论机制分析 |
5.1.1 农户的概念 |
5.1.2 农户模型 |
5.1.3 农户参与农业专业项目的决策行为 |
5.1.4 小结 |
5.2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决策 |
5.2.1 封丘县树莓产业发展现状 |
5.2.2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3 影响因素分析 |
5.2.4 小结与讨论 |
5.3 农户退出专业项目的决策 |
5.3.1 郏县大根萝卜产业发展现状 |
5.3.2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3.3 影响因素分析 |
5.3.4 小结与讨论 |
5.4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与强度 |
5.4.1 西峡县香菇产业发展概况 |
5.4.2 概念定义及指标选取说明 |
5.4.3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4.4 农户初始参与专业项目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4.5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阶段 |
6.1 理论机制分析 |
6.1.1 生产基地形成的条件及相应理论 |
6.1.2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机理 |
6.1.3 小结 |
6.2 专业项目的扩散 |
6.2.1 农户生产条件的获取网络 |
6.2.2 专业项目的村际扩散 |
6.2.3 小结 |
6.3 村域专业化程度及其变化 |
6.3.1 农户专业项目生产活动的变化 |
6.3.2 村域专业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现象 |
6.3.3 小结 |
6.4 影响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的因素分析 |
6.4.1 样本点选择及数据获取 |
6.4.2 地形的影响 |
6.4.3 交通的影响 |
6.4.4 与扩散源距离的影响 |
6.4.5 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 |
6.4.6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7 农业产业区的成型阶段 |
7.1 理论机制分析 |
7.2 产业分工网络 |
7.2.1 农业产业区的分工状况 |
7.2.2 对比分析 |
7.3 技术传输网络 |
7.3.1 农业产业区的技术传输网络 |
7.3.2 对比分析 |
7.4 产品销售网络 |
7.4.1 农业产业区的产品销售网络 |
7.4.2 对比分析 |
7.5 服务监管网络 |
7.5.1 农户经济组织的作用 |
7.5.2 政府部门的监管 |
7.6 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归纳 |
8.2 研究结论 |
8.3 政策建议 |
8.3.1 政府可行性措施建议 |
8.3.2 政府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
8.4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西峡县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 B 西峡县各村菌菇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与成果 |
(5)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食用菌栽培和利用的历史 |
2 食用菌的育种 |
2.1 人工选育 |
2.2 杂交育种 |
2.3 诱变育种 |
2.4 基因工程育种 |
2.5 菌种的脱毒育种 |
3 栽培料的选择 |
3.1 工农业废料 |
3.2 利用栽培食用菌的下脚废料作为栽培料 |
4 栽培料的灭菌 |
4.1 热力灭菌 |
4.2 拌药消毒 |
5 食用菌的接种 |
5.1 接种室的建造要点 |
5.2 接种室空气消毒方式 |
5.3 接种箱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
5.4 接种原则 |
5.5 开放式接种技术 |
6 食用菌的栽培 |
6.1 栽培场地的选择 |
6.2 栽培模式 |
7 展望 |
(6)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饲草产业发展研究 |
1.2.2 关于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研究 |
1.2.3 草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3 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
1.3.1 饲草、草地和草原 |
1.3.2 产业 |
1.3.3 饲草产业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基本思路、框架结构与内容布局 |
1.4.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2 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饲草产业发展概况与特征 |
2.1.3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1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3.1 河北省饲草资源概况 |
2.3.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饲草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新增长理论 |
3.2 新制度经济学 |
3.3 产业布局理论 |
3.4 博弈理论 |
3.5 草业系统工程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 |
4.1 饲草供给分析 |
4.1.1 饲草供给总量及其区域布局 |
4.1.2 不同饲草产品的品质结构及比较 |
4.1.3 饲草的投入产出分析 |
4.2 饲草需求分析 |
4.2.1 国内外饲草市场需求的基本概况 |
4.2.2 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
4.2.3 河北省饲草需求的定量分析 |
4.2.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对比分析 |
4.2.5 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预测 |
4.3 影响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分析 |
4.3.1 自然环境因素 |
4.3.2 经济发展因素 |
4.3.3 畜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 |
4.3.4 消费因素 |
4.3.5 市场效益因素 |
4.3.6 制度因素 |
4.3.7 技术因素 |
4.3.8 资本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 |
5.1 发展饲草产业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 |
5.2 发展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
5.3 发展饲草产业,可确保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 |
5.3.1 从“食物安全”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 |
5.3.2 实施草地农业系统,确保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
5.4 发展草业综合效益显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5.4.1 发展草业可确保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5.4.2 发展饲草产业可提高大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
5.4.3 发展草业社会效益巨大,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
5.5 发展草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外汇贡献和市场贡献 |
5.6 草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 |
6.1 饲草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类型 |
6.1.1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
6.1.2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
6.2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分析评价 |
6.2.1 天然草地改良利用模式 |
6.2.2 林(果)草间作模式 |
6.2.3 人工饲草地建设模式 |
6.2.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
6.3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配置 |
6.3.1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
6.3.2 河北省饲草产业的区域布局与模式选择 |
6.3.3 典型案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饲草产业化经营分析 |
7.1 草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探讨 |
7.1.1 草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
7.1.2 草业产业化内涵和要素构成 |
7.2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
7.2.1 草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
7.2.2 草业产业化是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
7.3 草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运行模式 |
7.3.1 主要组织运行模式 |
7.3.2 草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绩效评价 |
7.4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7.4.1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4.2 典型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
8.1 政府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1.1 进行该博弈分析的前提条件 |
8.1.2 河北省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2 基于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草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深入分析 |
8.2.1 基本面的深入分析 |
8.2.2 博弈模型中重要环节的分析 |
8.3 博弈模型分析中假设前提条件的释放 |
8.3.1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是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
8.3.2 实现草业产业化的金融制度创新探讨 |
8.3.3 技术进步(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 |
8.4 构建合理机制化解饲草种植过程中的意外风险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
9.2.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7)渭北苹果枝条栽培袋料香菇技术研究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香菇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2 香菇栽培区域不断扩大 |
1.3 培养料栽培香菇的模式 |
1.4 我国香菇产业发展趋势 |
1.5 渭北旱原利用果树修剪枝杆生产香菇的意义、资源和前景 |
1.6 渭北旱原生产香菇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苹果修剪枝杆栽培香菇试验 |
2.2 香菇菌种选育试验 |
2.3 栽培模式研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苹果树修剪枝量及营养 |
3.2 果树枝杆袋料对香菇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3 菌种选育 |
3.4 栽培模式研究 |
3.5 香菇栽培工艺及流程(见附录1) |
3.6 利用果树枝条生产袋料香菇标准栽培技术(见附录2) |
第四章 渭北袋料香菇的示范与推广 |
4.1 发展香菇产业的示范村——麻阳村 |
4.2 示范和推广的范围和数量 |
4.3 菌种的生产和管理 |
4.4 渭北袋料香菇栽培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其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菌菌种选育 |
1.1 基因工程育种 |
1.2 菌种脱毒 |
2 栽培料的研究和选用 |
2.1 以工农业废料作为栽料 |
2.1.1 香菇的栽培料 |
2.1.2 平菇的栽培料 |
2.1.3 草菇的栽培料 |
2.2 利用栽培食用菌的下脚废料作为栽培料 |
2.3 其它辅料的改良 |
3 食用菌栽培模式 |
3.1 周年栽培技术 |
3.2 仿野生栽培 |
3.3 充分利用闲置的空间资源 |
3.4 液体菌种应用于栽培 |
3.5 其它栽培模式 |
4 食用菌的发展前景 |
4.1 栽培料的选用倾向广泛 |
4.2 实现栽培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改良 |
4.3 食用菌育种采用生物新技术 |
4.4 实施绿色食用菌标准化生产 |
5 结束语 |
(10)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设施型农作制度提出的背景 |
§1.1.1 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
§1.1.2 设施农业的兴起及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1.1.3 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 |
§1.1.4 设施型农作制度—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 |
§1.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
§2.1 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
§2.1.1 国外设施农业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
§2.1.2 中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
§2.2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 |
§2.2.1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演进 |
§2.2.2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的主要成就 |
§2.2.3 中国农作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
§2.2.4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发展趋势 |
第三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 |
§3.1 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概念 |
§3.1.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
§3.1.2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
§3.2 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
§3.2.1 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大 |
§3.2.2 集约化程度高 |
§3.2.3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程度低 |
§3.2.4 作物组成受市场的影响大 |
§3.2.5 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高 |
§3.2.6 生物种群多样性特点显着 |
§3.3 研究和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的目的意义 |
第四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4.1 设施农业生产分析 |
§4.1.1 设施农业生产的实质 |
§4.1.2 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 |
§4.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
§4.2.1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 |
§4.2.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
§4.2.3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
§4.2.4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
§4.3 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 |
§4.3.1 植物的生活因素 |
§4.3.2 植物生活因素的作用规律 |
§4.3.3 植物生活因素作用的基本特点 |
§4.4 多维用地原理 |
§4.4.1 土地的多维性 |
§4.4.2 多维用地 |
§4.5 生物学原理 |
§4.5.1 生物间互利共生机制 |
§4.5.2 生态位原理 |
§4.5.3 物种多样性原理 |
§4.6 光能利用原理 |
§4.7 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
第五章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分布 |
§5.1 我国的气候及特点 |
§5.1.1 我国的气候 |
§5.1.2 气温分布的特点 |
§5.1.3 光照分布的特点 |
§5.1.4 水分分布的特点 |
§5.2 我国农业设施的主要类型及其调控功能 |
§5.2.1 农业保护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
§5.2.2 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
§5.3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
§5.3.1 田间地膜覆盖栽培型 |
§5.3.2 塑料拱棚栽培型 |
§5.3.3 温室栽培型 |
§5.3.4 其它设施栽培类型的应用及分布 |
第六章 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 |
§6.1 光照条件 |
§6.1.1 植物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
§6.1.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光照条件 |
§6.1.3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2 温度条件 |
§6.2.1 植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
§6.2.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 |
§6.2.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3 湿度条件 |
§6.3.1 植物生长发育对湿度条件的要求 |
§6.3.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 |
§6.3.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4 空气条件 |
§6.4.1 二氧化碳 |
§6.4.2 有害气体 |
§6.5 土壤条件 |
§6.5.1 植物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
§6.5.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土壤变化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七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
§7.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 |
§7.1.1 地膜覆盖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
§7.1.2 温室大棚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
§7.2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轮作与连作 |
§7.2.1 轮作 |
§7.2.2 连作 |
§7.3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茬口安排及熟制(茬制) |
§7.3.1 设施条件下的茬口安排 |
§7.3.2 设施条件下的熟制(茬制) |
§7.3.3 农业保护设施夏季休闲期的利用 |
§7.4 设施条件下的立体种植 |
§7.4.1 设施条件下作物地面立体种植 |
§7.4.2 设施条件下作物空间立体栽培 |
§7.5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 |
§7.5.1 设施条件下作物种植模式的类型 |
§7.5.2 设施条件下的主要种植模式 |
第八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
§8.1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环境调控 |
§8.1.1 改进农业设施的结构和管理技术 |
§8.1.2 人工补光 |
§8.1.3 遮光 |
§8.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环境调控 |
§8.2.1 增温 |
§8.2.2 保温 |
§8.2.3 降温 |
§8.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环境调控 |
§8.3.1 降低空气湿度 |
§8.3.2 降低土壤湿度 |
§8.3.3 加湿 |
§8.4 农业保护设施内气体的调控 |
§8.4.1 农业保护设施内CO_2浓度的调控 |
§8.4.2 农业保护设施内有害气体的防止 |
§8.5 农业保护设施内土壤状况的调控 |
§8.5.1 深耕土壤 |
§8.5.2 科学施肥 |
§8.5.3 合理灌溉 |
§8.5.4 生物除盐 |
§8.5.5 合理使用农药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玉米套种香菇致富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南地区林业对农户脱贫的贡献研究[D]. 白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黄泛平原地区杨树复合经营模式调查及典型林农经营效益的研究[D]. 陈慧碧.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D]. 黎黎. 天津大学, 2019(08)
- [4]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D]. 吴娜琳. 河南大学, 2014(01)
- [5]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张浩,张焕仕,王猛,燕志,钦佩. 北方园艺, 2014(05)
- [6]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杨伟坤.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1)
- [7]渭北苹果枝条栽培袋料香菇技术研究与推广[D]. 梁连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食用菌对工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A]. 胡清秀,张金霞,寥超子. 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
- [9]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其发展前景[J]. 张相日,陆辉,李金灿,朱西儒.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5(01)
- [10]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D]. 郜庆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