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激 新年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刘婷[1](2016)在《澎湃新闻“打虎记”的反腐报道研究》文中提出腐败问题是威胁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历史痼疾。反腐倡廉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大议题,反腐报道便成为媒体极为关注的焦点。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依托旗下《东方早报》打造的新闻客户端,以“澎湃如昨”的时政品牌为传播理念,追求原创时政新闻内容,试图打造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其中的“打虎记”专栏便是这种媒介追求理念下涌现出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以腐败案件及贪腐官员为报道对象,分析事情真相,挖掘新闻背后的意义。遵循以上媒介宗旨,“打虎记”在反腐报道议程设置上表现出明显特色。以揭露腐败案件和倡廉建设为主要议题,进行总量多、频次高的大规模内容生产,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反腐现状;构建官方消息占主体、辅以多载体化渠道的信源格局,聚合新旧媒体领域的反腐报道;负面报道占据主体,以监督者身份每日不间断发声,重视舆论监督的报道倾向;“打虎记”反腐报道在单一式标题与多样式导语的写作技巧、灵活多变不拘泥于形式的结构方式、严肃冷静与文采并重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彰显出个性特质。“打虎记”反腐报道的独特魅力,提供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报网联动,优劣互补;规范用语,报道严肃;严格把关,保证新闻质量。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原创反腐报道比重不足;平衡报道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媒介语境下,反腐报道要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注意以下方面: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栏目;提升报道深度,加强舆论监督;注重全方位报道,加强信息的全面告知。
张舟[2](2014)在《《人民日报》言论专版及法人微博评论栏目特色研究:舆论引导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作为民意表达的的中心,已经成为舆论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传统媒体虽然对此已经开始做出调整,但是,中国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间鸿沟仍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党报的舆论引导优势地位正遭遇着来自新媒体的有力挑战。基于此,《人民日报》着重在传播观念和新闻业务领域进行改革,具体举措之一是充分发挥评论这一传统优势,开辟观点版,积极承担舆论引导的主要角色;之二则是积极试水新媒体,用具有新媒体特征的文本内容吸引受众。通过上述探索,《人民日报》扩大了官方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重叠部分,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显着提升。本文对《人民日报》2010年至2013年观点版、评论版以及《人民日报》法人微博2013年的评论栏目所表现出的特色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人民日报》近年的尝试与实践,不仅仅使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得以增强,还有助于中国社会形成理性思考、平等对话的氛围,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平稳持续发展。
孙聪利[3](2013)在《人民日报“观点”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新闻传播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政治开明化和言论自由化进程的推进使公众对社会事务的关注意识、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对新闻评论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媒体之间的竞争重点从“卖新闻”转移到“卖观点”、从“独家新闻之争”逐渐演变为“独家言论之争”。“言论立台(报)”业已成为新闻媒体的共识,作为我国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适时推出了该报历史上第一块评论类版面——“观点”版,并在一年后进行改版。这个版面立足于为干部和群众提供发言平台,在同读者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力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面对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和复杂传播环境形成的“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两个舆论场,人民日报“观点”版在选题上依托其设置的“本报评论部”、“谈治论理”、“议言广场”、“风凉画”等各栏目的特点,既坚持政治性的全局观,又突出公众意识,选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尤其是通过一个个“系列评论”,主动发现并设置议题,每期系列评论针对一个话题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在内容的深度和涉及的广度上都达到了更高层次,这形成了“观点”版的一大特色;在立论特点上,人民日报“观点”版改变了传统的呆板的说教形式,代之以平和的沟通式来传达,给普通群众以发言的平台,努力打通民间舆论和官方舆论两个舆论场,实现“为党立言”与“为民立言”的统一;同时,在文风和作者队伍方面,为了能充分了解民意,传达政府声音,人民日报“观点”版创新表达方式,通过图文并茂的版面样式和形式多样的栏目,吸引和培养了一批由该报评论部、该报记者,网民、读者、地方治理者、社会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作者队伍,不同领域的作者队伍不仅为丰富“观点”版的内容提供了人才保障,而且通过他们代表更广泛领域公众进行发言,这更好地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言论的自由市场”这些特点,这样的内容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从而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舆论引导力和舆论监督作用。虽然人民日报“观点”版在选题、立论、文风和作者队伍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其他党报评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特点,但是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有:出版日期断档而不提前通知或说明,报纸与网络衔接度不高、出版版面不固定等,这些问题都影响读者阅读和查询,这也是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黄天慧[4](2012)在《科技强军战略的媒体呈现:《解放军报》军事科技版(2007-2011)的内容分析》文中指出《解放军报》是中央军委机关报刊,地位重要,渠道丰富,信息权威准确,读者对象广泛。其军事科技版以报道军事科技前沿理论研讨、军事科技成果运用、军事科技人才宣传以及军事科技知识宣贯为主要内容,在解析和反映中国军事科技政策上,具有显而易见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在广义层面,中央军委主要通过《解放军报》来完成科技强军战略的政策宣贯和战略方向引导,集中通过军事科技版来进行科技信息传达和重点科技领域引导。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这一定量分析手段,对《解放军报》军事科技版2007年至2011年的报道主题与形式进行统计分析。试图通过分析军报军事科技版的主要内容领域、主题趋势、传播策略等,探究中国人民解放军顶层运用《解放军报》传达军事科技政策的框架和舆论引导形式,即军事科技政策“说什么”与“怎么说”的问题,从而了解军事科技政策内涵。全文除绪论外,由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与讨论、结论与展望等四部分组成。文献综述部分,着重阐述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军事科技新闻传播的研究背景与现状,概要介绍《解放军报》军事科技版的任务和功能;研究设计部分,主要从研究对象设计、研究方法设计、编码统计方法三方面,阐述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统计工具;结果与讨论部分,通过分析《解放军报》军事科技版2007年至2011年五年报道的主题及策略、科技领域、传播形式、内容来源特征统计结果,对《解放军报》军事科技版的内容及表达形式进行解读讨论;结论与展望部分,对《解放军报》军事科技版2007年至2011年的报道内容分析结果进行综述,并给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建议。
本刊编辑部[5](2012)在《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新年致读者》文中指出斗转星移,一元复始。当您读到2012年第1期《人民检察》杂志的时候,我们已经沐浴在新年的时光里。回首渐行渐远的2011,《人民检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无不凝聚着广大读者的厚爱与支持。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的采编工作有声有色,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杂志的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攀升,发行量稳步提高。在此,我们谨向广大读者致以诚挚的感谢和节日的问候,恭祝大家:新年快乐!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开启之年,也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检察
邵薇[6](2010)在《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文中研究说明从1995年填写高考志愿开始,我与新闻结缘。学了7年新闻专业,又做了8年记者和编辑,我清晰地看见自己的脉络:在校园里,理想是"普利策"式的——做国家这艘航船的船头了望者;在工作中,现实是"西西弗斯"式的——在不断地推石上山中寻找意义。这不是理想的坠落,而是理
本刊编辑部[7](2010)在《从心开始 与你相伴——新年致读者》文中研究指明案头的年历又换了一本,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也随即翻开了新的一页。刚刚送走出刊100期,喜悦仍在心头萦绕。领导的关怀,专家的垂爱,读者的关注,所有这一切,我们都心存一份感激与感恩!
本报记者 肖菡[8](2009)在《助人的手 快乐的心 崇高的人》文中研究表明新年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撕下2008年日历的最后一页,我们共同迈进了2009年。正如2008带给每个中国人许多快乐同时也有痛苦回忆一样,过去一年的时政纵横版既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读者朋友们对时政纵横版的关注和支持让编辑万分感激。 新年新气象,新?
邓星盈[9](2008)在《《晚霞》印象》文中认为时序进到2008年,回顾2007年的《晚霞》,真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无论是上半月刊还是下半月刊,都以厚重的历史感,深沉的文化积淀,浓浓的人文关怀,铸就了杂志的"双效"精品。根据经验,我从这本杂志中,感受到了编辑们的炽热心血,
王丽娜[10](2008)在《《冰点》人物报道的特点研究》文中指出人物报道是新闻作品中最具魅力的华彩乐章,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新闻报道在整个社会的变革下也随之发生变化。人物报道呈现出新的格局,报道对象的选择打破以往“高、大、全”的模式。《冰点》人物报道具有独特的价值理念,在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化中,充分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和想法,以及通过普通百姓“不普通”的命运来反映人性的真善美及社会变迁,这是其重要特点。《冰点》的人物报道在理念层面上,凸显了它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和回归真实。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上,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深挖人物故事,现场感描述,背景烘托,精挑细节,注重白描等。这些都是《冰点》人物报道的特点。人物报道看似好写,但是写好非常不易。其中抓住人物报道的特性尤为重要,所以革新和创意是摆在从事人物采访和报道者面前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研究个案是为了从点中找出面的规律,借鉴《冰点》人物报道,希望能够对其他的新闻媒体搞好人物报道有所启示。
二、感激 新年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激 新年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澎湃新闻“打虎记”的反腐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澎湃新闻及“打虎记”的理想与追求 |
第一节“澎湃如昨”的时政品牌追求 |
第二节“中国反腐报道第一平台”的栏目宗旨 |
第二章“打虎记”反腐报道的议程设置框架 |
第一节“打虎记”反腐报道的内容表征 |
一、总量多、频次高的大规模内容生产 |
二、以揭露腐败案件和倡廉建设为中心议题 |
三、官方消息占主体、辅以多载体化渠道的信源格局 |
四、负面报道为主、重视舆论监督的报道倾向 |
第二节“打虎记”反腐报道的议程设置路径 |
一、聚合新旧媒体领域的反腐报道 |
二、以监督者身份每日不间断发声 |
三、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反腐现状 |
第三章“打虎记”反腐报道的表达技巧 |
第一节 单一式标题与多样式导语的写作技巧 |
一、简洁明了的单一式标题 |
二、注重直述与引用的导语写作方式 |
第二节 灵活多变不拘泥于形式的结构方式 |
一、消息以倒金字塔和并列式结构为主 |
二、深度报道以悬念式结构为主 |
第三节 严肃冷静与文采并重的语言风格 |
一、严肃端庄、公正规范的新闻报道语言 |
二、引经据典、注重文采的新闻评论语言 |
第四章“打虎记”反腐报道的成败及启示 |
第一节“打虎记”反腐报道的成功经验 |
一、报网联动,优劣互补 |
二、规范用语,报道严肃 |
三、严格把关,保证新闻质量 |
第二节“打虎记”反腐报道的不足之处 |
一、原创反腐报道比重不足 |
二、平衡报道有待加强 |
第三节 新媒介语境下反腐报道的发展路径 |
一、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栏目 |
二、提升报道深度,加强舆论监督 |
三、注重全方位报道,加强信息的全面告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人民日报》言论专版及法人微博评论栏目特色研究:舆论引导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本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舆论引导理论综述 |
2.1 舆论及舆论引导 |
2.1.1 何为舆论及舆论引导 |
2.1.2 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
2.2 党报及舆论引导 |
2.2.1 党报舆论引导所面临的问题 |
2.2.2 公众话语权的扩张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言论专版特色研究 |
3.1 《人民日报》评论发展概述 |
3.2 《人民日报》观点版(评论版)舆论引导新特色 |
3.2.1 观察与参与:舆论引导中坚力量的新特征 |
3.2.2 寻找最大公约数:评论引导舆论的新思路 |
3.2.3 平等交流构筑理性思维:舆论引导的新实践 |
3.2.4 从观点版到评论版:以时效性把握舆论引导时机 |
3.3 《人民日报》评论的舆论引导创新:本报评论部署名文章 |
3.3.1 语言风格 |
3.3.2 评论结构分析 |
3.3.3 选题立意看舆论引导新意识 |
3.3.4 “本报评论部”署名评论对党报舆论引导的启示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评论栏目特色研究 |
4.1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概述 |
4.2 微博运营特点与舆论引导 |
4.3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评论栏目与舆论引导 |
4.3.1 多层传播覆盖海量受众 |
4.3.2 呈现方式多元切合受众体验 |
4.3.3 公民视角关注社会热点 |
4.3.4 以现代性价值取向引导舆论 |
第五章 评论特色彰显构建舆论新格局 |
5.1 《人民日报》纸媒及微博评论的新特色 |
5.2 “两个舆论场”的分裂与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人民日报“观点”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一 人民日报“观点”版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
(一) 人民日报“观点”版的产生背景 |
(二) 人民日报“观点”版的发展历程 |
二、 《人民日报》“观点”版的选题特点 |
(一) “观点”版的选题兼具政治性和公众性 |
(二) “观点”版的选题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议程设置作用 |
三、 《人民日报》“观点”版的立论倾向特点 |
(一) 打造开放的言论空间,尝试打通“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两个舆论场 |
(二) 人民日报“观点”版几个主要栏目的立论倾向特点 |
四、 《人民日报》“观点”版的文风特点 |
(一) 写作态度和语言风格上:平和说理,更加贴近群众 |
(二) 表达方式上:创新形式,诙谐生动 |
(三) 版面编排上:严肃性与平民性结合,读者意识增强形式多样,有较强的亲和力 |
五、 《人民日报》“观点”版的作者队伍特点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科技强军战略的媒体呈现:《解放军报》军事科技版(2007-2011)的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2 文献综述 |
2.1 《解放军报》军事科技版的任务与功能 |
2.2 内容分析法 |
2.3 军事科技新闻传播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范围 |
3.4 类目建构 |
3.5 分析单位 |
3.6 信度检测 |
3.7 编码统计 |
3.8 研究限制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军事科技版主题及宣传策略分析 |
4.2 军事科技版的科技内容价值分析 |
4.3 军事科技版的科技领域分析 |
4.4 军事科技版的传播形式分析 |
4.5 军事科技版的内容来源特征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读你的感觉像三月(论文提纲范文)
1、没有稿件, 编辑无法生存 |
1、对稿件的最低尊重是全部阅读它、了解它 |
2、打动人心的是“内心”经得起打量的稿件 |
2、珍惜每粒珍珠的原始光泽 |
(10)《冰点》人物报道的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冰点》的人物报道 |
1.1 当前人物报道的现状 |
1.2 《冰点》和她的人物报道 |
1.2.1 《冰点》人物报道的定位 |
1.2.2 《冰点》特稿版人物报道的历史 |
第2章 《冰点》人物报道的理念 |
2.1 平民视角——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
2.2 人文关怀——挖掘人性的真善美和关注人类命运 |
2.3 回归真实——回到新闻和人物的常态 |
第3章 《冰点》人物报道的采写特点 |
3.1 采访要求 |
3.1.1 平等的交流姿态 |
3.1.2 深入一线接触采访对象 |
3.1.3 深挖人物的精彩故事 |
3.2 写作技巧 |
3.2.1 "现场感"描述 |
3.2.2 典型背景的烘托 |
3.2.3 精挑细节 |
3.2.4 大量引入对话 |
3.3 语言风格 |
3.3.1 白描手法 |
3.3.2 传达独特的感情 |
第4章 对人物报道的启示 |
4.1 找准媒体报道的基点 |
4.1.1 媒体和报道定位 |
4.1.2 新闻价值观 |
4.2 把人物报道要还原成写"人" |
4.3 抓住人物特性 |
4.4 写活人物报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感激 新年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澎湃新闻“打虎记”的反腐报道研究[D]. 刘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2]《人民日报》言论专版及法人微博评论栏目特色研究:舆论引导视角[D]. 张舟. 广西大学, 2014(01)
- [3]人民日报“观点”版研究[D]. 孙聪利. 河南大学, 2013(02)
- [4]科技强军战略的媒体呈现:《解放军报》军事科技版(2007-2011)的内容分析[D]. 黄天慧. 复旦大学, 2012(03)
- [5]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新年致读者[J]. 本刊编辑部. 人民检察, 2012(01)
- [6]读你的感觉像三月[J]. 邵薇. 军事记者, 2010(10)
- [7]从心开始 与你相伴——新年致读者[J]. 本刊编辑部. 中国高新区, 2010(01)
- [8]助人的手 快乐的心 崇高的人[N]. 本报记者 肖菡. 贵州日报, 2009
- [9]《晚霞》印象[J]. 邓星盈. 晚霞, 2008(13)
- [10]《冰点》人物报道的特点研究[D]. 王丽娜. 河北大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