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1)在《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分析与优化》文中认为地震作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现有的抗震规范仅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单一设防目标抗震设计理念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综合考虑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两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当前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国内外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的热点。进入21世纪,多高层钢结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以其绿色、环保和高效的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推广和支持。因此,探究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对既有的多高层钢结构案例进行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分析与优化,对了解其抗震性能现状,提升其抗震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简要介绍了多高层钢结构和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对多高层钢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设计与分析的重要意义。(2)依据各国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规范,并总结前人对多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内容,包括:地震作用水平、结构性能水平的划分、结构性能指标的量化,结构的性能目标等。(3)以山西省首个EPC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公共建筑—山西基因诊断及药物研发基地凯尔科技中心项目西楼为背景,依据图纸建立了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利用YJK-A软件对其进行了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移角指标均符合Ⅱ类性能目标中的限值要求,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其产生较重损伤或者破坏退出的结构构件数量较多。(4)基于原结构pushover的分析结果,以把原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由Ⅱ类提升到Ⅲ类为目的,采用调整构件截面、设置隔震支座和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方法对原结构进行抗震性能优化,并对优化后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在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移角指标均符Ⅲ类性能目标中的限值要求,并且使各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破坏程度超过Ⅲ类性能目标的数量减少了50%以上,综合考虑其基本能满足Ⅲ类性能目标要求,相较于原结构的抗震水平提升了一个等级。(5)对原结构及优化后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进行抗倒塌能力评价,结果表明:三种优化方案使原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降低14%以上,满足Ⅲ类性能目标的限值要求。调整构件截面、设置隔震支座和设置防屈曲支撑分别使原结构抗倒塌能力系数由原结构的2.1分别增加到了2.2、3.9和2.5。(6)通过对比不同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可以得出:减隔震结构提升抗震性能水平的能力要优于调整构件截面,其中设置隔震支座对原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为显着。
程露[2](2021)在《基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房屋建筑类项目设计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阶段是决定项目开发成本、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键阶段。一般房屋建筑类项目中,材料、设备的费用约占建筑总造价的70%,这70%的费用都是通过材料的选用、建筑和结构型式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方式决定的。由此可以看出,在设计阶段通过方案比选对设计进行优化可大幅度降低建筑总造价。然而我国建筑设计相对保守,过于关注技术因素,常忽视经济优化,可能会导致较大的成本浪费。基于此,本文对基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房屋建筑类项目设计优化进行了如下研究:第一,本研究通过文献勾选法识别出了房屋建筑类项目设计优化的三大重点方向,包括:结构设计、地基基础、地下车库;继而通过文献综述和文献勾选两种方法总结出了三大重点方向的11个设计优化要点,分别为:结构形式选择、结构布置优化、建筑平面设计优化、层高控制与优化、剪力墙结构优化、基础形式选择、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桩基础设计优化、地下车库柱网尺寸优化、地下车库楼盖结构及层高优化。第二,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针对三大重点方向的11个设计优化要点进行逐一细致分析,分类别给出了具体一一对应的优化建议和方法。例如:在满足车位尺寸最小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单向经济性原理的车位布局和小柱网尺寸来降低单个车位和地下车库的造价。第三,在提出了具体设计优化建议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重点优化方向进行了举例说明。通过案例解析,本研究的成果能够适配房屋建筑类项目的设计优化工作。综上,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文献勾选、案例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房屋建筑类项目通过设计优化来节约项目造价的可操作性,并总结相关规律和方法,为实际工程中的项目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业主通过设计优化节约项目成本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马潇雨[3](2020)在《基于子集模拟优化的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和参数识别》文中研究表明子集模拟优化算法是一种新型随机优化算法,对解决高维复杂优化问题具有收敛快、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优势,适用于连续变量无约束及有约束优化问题和离散变量优化问题。密肋复合板结构作为一种建筑结构新体系,主要由预制密肋复合墙板、隐形外框架以及楼板装配现浇而成。其主要受力构件密肋复合墙体由不同材料的构件多层嵌套组成,受力状态复杂,优化设计是其抗震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时同时存在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且未考虑动力效应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子集模拟优化算法分别扩展用于同时包含连续和离散变量以及考虑结构动力效应的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此外,恢复力模型反映了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进行响应预测的基础,对其参数的识别至关重要,本文将子集模拟优化算法与贝叶斯理论相结合,用于密肋复合板结构的层间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本文研究内容及所得结论如下:(1)将同时考虑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子集模拟优化算法应用于构件承载力约束下的密肋复合板结构造价优化设计。基于分部优化思想,以密肋复合墙体承载力为约束,建立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造价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某7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优化设计;基于多级优化思想,首先以层间侧移为约束、以结构所受地震作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再以墙体承载力为约束、以墙体造价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中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对某12层密肋复合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结构造价降低且均满足侧移及承载力要求,证明了子集模拟优化算法在同时考虑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由于结构分部优化和多级优化并不能完全代替整体优化,同时为考虑结构在强动力荷载下的动力弹塑性效应,进一步对结构进行基于抗震性能的优化设计。以密肋复合板结构整体材料用量为约束,以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优化目标,提出基于有约束子集模拟优化算法的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和流程,并分别对某4层和某12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优化后结构层间位移角明显减小,结构地震易损性降低。(3)考虑结构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有效避免局部最优解并提高计算效率,提出基于贝叶斯原理和子集模拟优化算法的恢复力参数识别方法。以密肋复合板结构实测层间位移响应作为观测数据,以贝叶斯理论推导得到的恢复力参数后验概率分布函数为目标函数,利用子集模拟优化算法识别结构层间恢复力模型参数最有可能值。使用所提方法对某4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层间恢复力参数进行识别,采用退化双线型模型模拟结构的层间动力特性,采用子集模拟优化算法进行层间恢复力参数识别,并与TMCMC算法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子集模拟优化算法的识别精度和计算效率较高。
郑广灶[4](2020)在《应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对于高层建筑结构需求不断增加,现在大多数的高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为主,但其存在自重大、延性差等劣势,并且近几年国内地震频繁发生,所以要更加注重抵御地震灾害而引起结构脆性破坏。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其自重偏小,可以减少结构的材料用量,增加其空间利用率并且提高抗震性能,因此本文通过研究钢板组合剪力墙在某一高层结构的应用布置研究分析,分析和对比与原结构普通钢筋砼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差异,并考虑钢板剪力墙的不同竖向布置对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本论文以一实际高层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将其定为原结构,在此基础上以减少剪力墙体厚度和改善结构损伤的角度出发,将原结构底部部分楼层的剪力墙、梁等构件的宽度尺寸适当减少,然后通过在底部部分楼层布置厚度较小的钢板组合剪力墙提高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新钢板剪力墙结构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宏观参数和结构损伤的影响。(2)通过设计不同钢板组合剪力墙布置方案与原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新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整体侧向刚度提高,但是在反应谱阶段由于钢板组合剪力墙并未发挥其较强的抗震性能,所以结构的位移响应减少幅度较小,而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效果较为明显,布置了不同钢板厚度的组合剪力墙之后平均的层间位移角比原结构分别减少4.07%和8.56%。其顶点时程地震响应和顶点加速度也明显比原结构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小,同时大震作用下钢板发挥了其良好的延性增加了对混凝土的塑性损伤保护作用,罕遇地震中剪力墙体中混凝土的受拉损伤情况也比原结构的要小。(3)通过研究钢板组合剪力墙在剪力墙结构中不同竖向布置情况,可以得出在反应谱分析中,随着钢板组合剪力墙底部楼层布置层数的提高,减少了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扭转效应,在罕遇地震作用中,随着底部钢板组合剪力墙布置楼层数的提升,结构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出现了较大地减少,结构底部的抗剪性能和抗侧刚度有所提升,增大了结构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但考虑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性,不能盲目的增加底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楼层布置层数,这样会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费,适当的在底部加强区布置钢板组合剪力墙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莫慧珊[5](2020)在《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整体实力的迅速发展,面对城市人口的剧增,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在近年呈现普遍趋势。方案设计阶段在建筑行业经济成本管理控制中对工程经济性控制起指导性、决定性作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受建筑高度、层高、环境因素影响,综合决定其需要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承重、抗侧力构件布置,以实现具体项目落地的承载力、正常使用要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决策行为。根据数据调研,在一二线城市内建设100-150米的超高层居住型公寓,交通效率高,符合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亦有效降低用地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作为一种主流推广。现阶段针对国内100米以下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已较成熟,而对100-150米高度区间的超高层建筑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的研究,随着此类项目的普及,急需形成系统性的指导思维。方案阶段的规划布局与结构选型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结合已有的项目经验,应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导数据。运用合适的运筹学方法论对影响这种超高层公寓建筑结构设计的多种因素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有指导意义的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价值。灰色系统理论能将客观的分散的信息集中处理,利用关联度概念进行各种问题的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针对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居住型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建立结构设计模型对主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关键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展开为多个分析模型进行满足结构性能的定性分析,形成数据样本,然后利用得到的多组数据构建灰色关联度计算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进行计算,分析出各个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得到影响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居住型公寓主体结构成本的关键因素及关键因素之间的敏感度排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分析结论。继而结合实际案例,对影响基础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首次针对某一特定使用功能,在某个建筑高度区间的超高层建筑,对影响结构成本的多个因素进行全面剖析,建立灰色系统模型分析出该类型建筑结构对所考虑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对建筑结构初步设计阶段的方案决策有一定积极指导意义。
袁欣[6](2020)在《基于BIM的超高层建筑管线综合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超高层建筑的需求已从减少占地、增加建筑容量上升到使用舒适度、外观造型、绿色节能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超高层建筑机电管线系统更加复杂、管线综合设计难度增大,利用传统的工作模式来进行超高层建筑的管线综合无法直观的将管线的空间排布体现出来,由此产生交叉点多、变更频率高、图纸一致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大力推广,涌现了一批BIM技术应用的经典案例,BIM技术具有可视性、协同性、参数化、可出图性等特点,可以提高管线综合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以及施工返工频次,节约项目成本。然而,超高层建筑管线综合的BIM常规应用流程具有可实施性差、系统运行保障性低的缺陷,此外,管线综合方案的确定主观性强,缺乏定量分析。本文首先对管线综合过程中传统工作模式以及基于BIM的工作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性以及BIM技术的优势;其次,完善管线综合技术的BIM常规应用流程,在水力计算环节,通过BIM技术对风系统及水系统进行了水力损失计算,并以此为依据校核相关设备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再次,从工程造价、管线水力损失、施工难度大小、管线综合优化效果几个方面构建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管线综合方案评价模型,为管线综合方案的比选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为验证本文建立的BIM应用流程及管线综合方案评价模型的可实施性,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对某层的机电管线共提出了三种管线综合方案,并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选出最佳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BIM技术应用流程与常规流程相比可实施性更强;在模型搭建阶段,发现并处理了 8处二维图纸中的设计失误,避免了由此所产生的工程变更,节约成本约8.5万元;在管线综合阶段,应用模糊综合决策方法确定管线排布最优模型,并通过BIM技术对其进行碰撞检测,发现并消除碰撞点共1428处,较原设计下降约87.5%,节约设计成本约36.2万元:在项目施工阶段,依据相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在BIM模型中完成管道综合支吊架的设计及加工详图的绘制,并依此指导支吊架的工厂化预制加工及现场安装,节约项目成本约45.7万元;整个项目中应用BIM技术与模糊综合决策方法在管线综合排布方面共节约成本约90.4万元,占比6.8%。
张蒙[7](2020)在《基于BIM的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仿真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高层建筑在近年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消防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频发的高层建筑火灾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亟待需要开展消防应急疏散管理研究。传统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研究具有不直观、难定量、可重复性差等缺点,模拟效率难以适应需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作为集成工程所有参数化信息的新技术,能够为火灾发展和人群疏散仿真研究提供精细化程度更高的模拟环境,有助于直观深入地分析火灾发展情况和人员疏散过程。因此,基于BIM技术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为目标,在分析高层建筑火灾发展规律、高层建筑人群疏散特性和BIM模型应用的基础上,将BIM模型与Pyrosim和Pathfinder仿真模拟软件相结合,以某19层高层建筑工程为依托,在假设第5楼层起火的情景下进行高层建筑人群疏散仿真模拟,分析不同建筑因素对疏散效率的影响,根据结果提出建筑结构优化方案,最后综合提出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管理对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BIM模型和Pyrosim软件进行高层建筑火灾情景假设。利用Revit核心建模软件构建高层建筑的BIM模型,根据对国内典型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统计分析,假设第5楼层发生火灾事件的情景,通过Pyrosim软件提取BIM模型信息,设置模拟分析基本参数,构建出相应的高层建筑火灾仿真模型。(2)基于BIM模型和Pathfinder软件进行高层建筑人群疏散仿真模拟。通过对人员疏散危险状态临界值进行界定,高温临界值为65℃、CO浓度临界值为1600ppm、能见度临界值为4m,以此为依据计算得高层建筑的可用安全时间为368.7s。在假设的火灾情景下,基于BIM模型和Pathfinder软件对高层建筑人群疏散情况进行仿真模拟,得常规状态下疏散总用时为406.5s,难以实现全体人员安全撤离,整体疏散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3)分析了不同建筑因素对高层建筑人群疏散的影响。在分析高层建筑人群疏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消防电梯、消防楼梯、楼梯间堆积物和安全出口四种不同建筑因素下的人群疏散过程进行模拟,比选出最优的疏散参数。参考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从应急安全疏散的角度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优化方案显示在50%的人员使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消防电梯开关门时间3.0s、安全出口宽度为3.0m、消防楼梯为平行双跑类型和建筑内无堆积物情况下疏散效率最高,能够实现全体人员的安全疏散。(4)提出了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对策。从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建筑设计及疏散人员的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及措施,完善高层建筑消防预警管理体系,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强化人员的应急疏散自救能力,以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效率。
孙远飞[8](2020)在《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发展迅猛,其结构形式变得更为复杂,对施工技术与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战,特别是非常规造型的超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传统模板体系往往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而液压爬模体系的适应能力更强,施工操作方便,节省工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提高液压爬模体系在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上的适用性为目的,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分析液压爬模体系的选型与设计、安装与使用、拆除的基本方法入手,结合结构受力计算分析,对超高层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分析液压爬模基本体系并结合实际工程的结构特点,核心筒内墙为砌筑墙体,因此从爬模工艺特点、工程成本、施工工期和砌体结构施工便利性四个方面对液压爬模布置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2)利用3D3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爬模架体进行工况分析与结构验算,保证液压爬模体系在异形剪力墙施工应用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3)为了保证液压爬模体系的模板能够满足连续圆弧形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一段异形剪力墙进行1:1足尺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优化了模板,从而提高了剪力墙混凝土观感和异形外立面线形质量。(4)选取标准层与特殊楼层进行研究,对其预埋件系统进行细部构造优化,以避免该位置处外墙混凝土表面出现破损问题。(5)为解决液压爬模体系在爬升过程中与外附式塔吊附墙之间的碰撞问题,采用CAD和BIM技术进行了碰撞模拟与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对液压爬模架体进行了优化。(6)对爬模拆除时吊运的爬架单元重量、吊点与塔吊的距离、对应吊点处的塔吊实际最大起重量等进行了定量分析,优化了拆除施工流程,并保证拆除安全。本文针对实际工程中的难题,对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进行优化研究,以提升液压爬模的工作性能及其适用性,并为类似异形剪力墙爬模施工提供借鉴。
曹珂[9](2020)在《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剧,城市人口急剧上升,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低层建筑逐渐被高层建筑替代,剪力墙结构作为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其设计引起人们关注。但是目前对于剪力墙的位置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开发商一味的追求赶工期和利益最大化,而采取比较保守的设计原则,使得结构中剪力墙布置较多,结构刚度大,材料用量多,不利于节约工程成本,所以对剪力墙的优化设计的性能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以下为本文研究主要内容:(1)简述本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对高层剪力墙结构发展和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概述,引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介绍剪力墙结构的分类和布置原则。(2)以南昌市的某高层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三种剪力墙布置方案,对他们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剪力墙的布置原则进行研究。(3)以剪力墙布置方案一为基础,改变洞口率、剪力墙的墙厚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计出27个模型,详细分析了洞口率、剪力墙的墙厚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参数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4)针对剪力墙的三种布置方案,分别在PKPM及MIDAS软件中建立模型,对二种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差异性,为两种软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奠定基础。(5)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陈杰[10](2020)在《RC超限高层框架—偏置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扭转效应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其良好的使用空间和二道防线抗震性能,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满足建筑功能和采光效果等要求,剪力墙偏置的超限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实际工程中时有采用。因剪力墙和框架侧移刚度退化速率不同,这种框架-偏置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明显的扭转效应而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开展超限高层框架-偏置剪力墙结构抗震分析和扭转效应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某剪力墙偏置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YJK软件分别进行小震、中震和大震弹性分析,以研究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得到该结构的最大楼层偏心率达到22.9%,最大扭转位移比为1.47,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较为明显。由于框架承担的水平剪力均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需要对框架剪力按照0.2V0和1.5Vfmax的较小值进行调整,得到各楼层的剪力调整系数。楼层剪力的调整系数呈现中间楼层小,底部和顶部楼层大的特征。采用SAUSAGE软件对结构在三组地震波作用下进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大震下结构出现了损伤,导致结构刚度发生了退化;结构楼板的损伤云图有明显的扭转特征,这是因剪力墙偏置导致的。虽然结构在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但对于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剪力墙的损伤程度不同,刚度退化情况也有区别。因此建议在进行弹性设计时X向的剪力调整系数按照0.25 V0调整,Y向的剪力调整系数按照0.35 V0调整。运用ABAQUS软件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对水平荷载下结构的框架、剪力墙的刚度退化情况、楼层剪力分配情况及扭转效应进行精细化分析。分析可知,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刚度退化先于框架发生,最终剪力墙的刚度退化到初始值的20%左右,框架退化到初始值的40%左右,退化的具体结果根据荷载作用方向不同会有所区别。将YJK和SAUSAGE计算得到的框架剪力分担比与ABAQUS的计算结果对比,总体规律基本一致:随着荷载的加大,剪力墙承担的剪力百分比逐渐减小,框架承担的剪力百分比在逐渐增大。分析得到的剪力调整系数包络值,为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加载初期,结构刚心位置基本不变,结构总附加扭矩与水平荷载呈线性关系;加载中期,刚心向质心靠拢,偏心距减小,总附加扭矩增长速率变慢;加载后期,刚心与质心距离大幅减小,总附加扭矩相应减小。为减小初始设计方案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本文提出了三种优化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抗震性能和刚心位置变化情况。综合分析表明,单独增设局部剪力墙的方案不仅好于单独加大框架刚度的方案,也好于同时增设剪力墙和加大框架刚度的方案。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理论研究和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多高层钢结构的发展与现状 |
1.2.1 国内外多高层钢结构的发展 |
1.2.2 多高层钢结构的优点及问题 |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
1.3.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产生背景 |
1.3.2 基于性能抗震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
1.4 钢结构建筑的耗能减震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内容 |
2.2.1 地震作用水平 |
2.2.2 结构性能水平 |
2.2.3 结构性能指标及量化 |
2.2.4 结构性能目标 |
2.3 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 |
2.3.1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
2.3.2 基于变形核验的设计方法 |
2.3.3 按延性系数设计法 |
2.4 多高层钢结构基于性能抗震分析方法 |
2.4.1 Pushover分析方法 |
2.4.2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高层钢结构案例Pushover分析与抗震性能评价 |
3.1 工程简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荷载情况 |
3.1.3 结构施工图及构件统计 |
3.2 反应谱分析结果与Pushover分析准备 |
3.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2 反应谱计算结果 |
3.2.3 塑性铰的定义 |
3.2.4 荷载工况 |
3.3 Pushover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评价 |
3.3.1 四种工况下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 |
3.3.2 四种工况下性能点的确定 |
3.3.3 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高层钢结构案例的抗震性能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调整构件截面的抗震性能优化分析 |
4.2.1 结构构件截面的调整 |
4.2.2 调整截面后多高层钢结构 Pushover 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评价 |
4.3 基于设置隔震支座的抗震性能优化分析 |
4.3.1 隔震支座的选型与布置 |
4.3.2 设置隔震支座后多高层钢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评价 |
4.4 基于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分析 |
4.4.1 防屈曲支撑的布置 |
4.4.2 设置防屈曲支撑后多高层钢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评价 |
4.5 基于性能目标的不同优化方案抗震性能对比 |
4.5.1 层间位移角 |
4.5.2 塑性铰发展 |
4.5.3 层间剪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罕遇地震下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弹塑性时程分析与抗倒塌能力评价 |
5.1 引言 |
5.2 地震波的选用 |
5.3 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与抗震性能对比评价 |
5.3.1 层间位移角 |
5.3.2 层间剪力 |
5.3.3 楼层位移 |
5.4 多高层钢结构案例抗倒塌能力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房屋建筑类项目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设项目造价管控的关键在设计 |
1.1.2 设计常忽略经济分析与造价控制 |
1.1.3 设计优化是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 |
1.2 问题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研究 |
2.1 房建项目设计优化重点 |
2.2 建筑设计对造价的影响 |
2.2.1 结构设计对房建项目造价的影响因素 |
2.2.2 地基基础对房建项目造价的影响因素 |
2.2.3 地下车库对房建项目造价的影响因素 |
2.3 房建项目设计优化要点 |
2.4 房建项目设计优化模型 |
2.5 文献评述及研究启示 |
第三章 房屋建筑类项目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
3.1 常用结构形式选择 |
3.1.1 结构主要形式 |
3.1.2 结构形式选择 |
3.2 结构布置设计优化 |
3.2.1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布置 |
3.2.2 普通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布置 |
3.3 建筑平面设计优化 |
3.3.1 影响单体建筑的特征指数 |
3.3.2 建筑平面布置的优化措施 |
3.4 层高的控制与优化 |
3.4.1 控制层高对造价的影响程度 |
3.4.2 降低层高、保证净高的措施 |
3.5 剪力墙结构优化措施 |
3.6 结构选择案例分析 |
3.6.1 工程概况 |
3.6.2 多方案设计 |
3.6.3 方案经济评价 |
3.6.4 设计方案确定 |
第四章 房屋建筑类项目地基基础设计优化研究 |
4.1 常用建筑基础形式的选择 |
4.2 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方法 |
4.3 桩基础工程设计优化分析 |
4.3.1 桩基础工程设计现存问题 |
4.3.2 桩基础工程设计优化方法 |
4.4 桩基础设计优化案例分析 |
4.4.1 工程概况 |
4.4.2 多方案设计 |
4.4.3 方案经济评价 |
4.4.4 设计方案确定 |
第五章 房屋建筑类项目地下车库设计优化研究 |
5.1 地下车库柱网尺寸优化 |
5.2 地下车库楼盖结构优化 |
5.2.1 地下车库各形式楼盖对比分析 |
5.2.2 地下车库各形式楼盖造价分析 |
5.2.3 地下车库三种楼盖经济性比较 |
5.3 地下车库层高设计优化 |
5.3.1 普通地下车库的层高标准 |
5.3.2 地下车库层高对造价的影响 |
5.3.3 地下车库层高设计控制要点 |
5.4 地下车库设计优化案例分析 |
5.4.1 工程概况 |
5.4.2 多方案设计 |
5.4.3 方案经济评价 |
5.4.4 设计方案确定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子集模拟优化的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和参数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优化设计原理及应用研究现状 |
1.2.1 结构优化设计原理 |
1.2.2 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2.3 传统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 结构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
1.3.1 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
1.3.2 子集模拟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
1.4 结构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研究现状 |
1.4.1 传统结构恢复力模型识别研究现状 |
1.4.2 密肋复合板结构恢复力参数识别研究现状 |
1.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子集模拟优化算法的密肋复合板结构造价优化 |
2.1 同时考虑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有约束子集模拟优化算法 |
2.1.1 有约束子集模拟优化算法 |
2.1.2 同时考虑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子集模拟优化算法 |
2.2 密肋复合墙体优化设计 |
2.2.1 密肋复合墙体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2.2.2 密肋复合墙体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
2.2.3 基于遗传算法的密肋复合墙体优化设计及结果对比 |
2.3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优化设计 |
2.3.1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
2.3.2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原理 |
2.3.3 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
2.4 中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的优化设计 |
2.4.1 中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
2.4.2 中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原理 |
2.4.3 中高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子集模拟优化算法的密肋复合板结构抗震性能优化 |
3.1 基于抗震性能的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原理 |
3.1.1 基于IDA方法的结构易损性分析 |
3.1.2 密肋复合板结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思路及流程 |
3.2 密肋复合板结构等效斜撑模型的Open Sees有限元建模 |
3.2.1 密肋复合墙板等效斜撑模型 |
3.2.2 等效斜撑模型Open Sees有限元模型 |
3.3 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3.4 密肋复合板结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实例分析 |
3.4.1 密肋复合板结构基本设计信息 |
3.4.2 密肋复合板结构有限元模型 |
3.4.3 密肋复合板结构易损性分析 |
3.4.4 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贝叶斯理论和子集模拟优化的密肋复合板结构恢复力参数识别 |
4.1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结构层间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方法 |
4.1.1 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的贝叶斯方法 |
4.1.2 基于子集模拟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优化 |
4.2 所提方法在多层密肋复合板结构中的应用 |
4.2.1 四层密肋复合板结构模型 |
4.2.2 结构层间恢复力模型 |
4.2.3 四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层间恢复力参数识别 |
4.3 基于贝叶斯理论和TMCMC算法的恢复力参数识别及对比 |
4.3.1 基于贝叶斯理论和TMCMC算法的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 |
4.3.2 四层密肋复合板结构层间恢复力识别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应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1.3 高层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应用现状 |
1.4 钢板组合剪力墙构件的实验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相关理论和研究 |
2.1 外包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相关理论及研究 |
2.1.1 一般规定和构造要求 |
2.1.2 工作和破坏机理 |
2.1.3 承载力计算和刚度理论 |
2.1.4 相关经典的实验研究 |
2.2 内置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相关理论及研究 |
2.2.1 一般构造及规定 |
2.2.2 承载力计算和刚度理论 |
2.2.3 相关经典的实验研究 |
第三章 应用钢板组合剪力墙布置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及基本设计标准 |
3.1.2 .结构荷载情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 原钢筋混凝土结构反应谱分析 |
3.3.1 反应谱分析理论 |
3.3.2 结构质量信息及模型校核 |
3.3.3 反应谱分析结果 |
3.4 应用钢板组合剪力墙布置方案的反应谱分析 |
3.4.1 外包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布置方案 |
3.4.2 结构质量信息 |
3.4.3 反应谱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
4.1 弹塑性时程分析 |
4.1.1 基本原理及意义 |
4.1.2 地震波的选取 |
4.1.3 本章的主要分析内容 |
4.2 罕遇地震下结构的结构性能对比分析 |
4.2.1 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4.2.2 基底剪力对比分析 |
4.2.3 顶点时程位移对比分析 |
4.2.4 顶点时程加速度对比分析 |
4.3 罕遇地震下剪力墙结构的损伤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板剪力墙不同竖向布置的结构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钢板组合剪力墙的竖向布置方案及模型建立 |
5.3 结构的反应谱分析 |
5.4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时程分析 |
5.4.1 弹性时程分析理论 |
5.4.2 结构内力分析 |
5.4.3 结构变形分析 |
5.5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
5.5.1 结构内力分析 |
5.5.2 结构变形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结构设计综合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性工作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主要特点及结构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2.1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的主要设计特点 |
2.1.1 超高层公寓的设计特点 |
2.1.2 本文主要分析平面模型的确定 |
2.2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的结构体系选择 |
2.2.1 超高层结构体系选型概述 |
2.2.2 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的结构体系选型 |
2.3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的结构设计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建筑方案特征因素 |
2.3.2 环境条件因素 |
2.3.3 主要影响因素的初步判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研究对象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
3.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3.2 层次分析法 |
3.2.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3.2.2 层次分析法在高层建筑选型决策中的应用 |
3.2.3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
3.3 BP神经网络分析法 |
3.3.1 BP神经网络分析法概述 |
3.3.2 BP神经网络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
3.4 模糊综合评判与模糊聚类 |
3.5 灰色系统理论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
3.5.1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
3.5.2 灰色关联分析 |
3.6 本文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3.6.1 关于研究对象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3.6.2 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 |
4.1 分析模型的建立 |
4.1.1 基础分析模型概况 |
4.1.2 材料强度概况 |
4.1.3 结构分析的主要控制指标 |
4.2 关于建筑高度变量的分析 |
4.2.1 分析模型概况 |
4.2.2 结构分析结果比较 |
4.2.3 建筑高度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3 关于风荷载变量的分析 |
4.3.1 分析模型概况 |
4.3.2 结构分析结果比较 |
4.3.3 风荷载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4 关于地震作用变量的分析 |
4.4.1 分析模型概况 |
4.4.2 结构分析结果比较 |
4.4.3 地震作用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5 关于建筑层高变量的分析 |
4.5.1 分析模型概况 |
4.5.2 建筑层高变量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6 关于建筑体型变量的分析 |
4.6.1 分析模型概况 |
4.6.2 结构分析结果及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5.1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主要步骤 |
5.2 MATLAB程序简介 |
5.3 国内100-150米高度居住型公寓结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5.4 以工程实例检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于地基基础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 |
6.1 项目案例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工程地质概况 |
6.1.3 130米高度区段高层建筑基础方案比选 |
6.1.4 小结 |
6.2 地基基础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6.2.1 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特点 |
6.2.2 影响基础成本的主要因素 |
6.2.3 地质条件因素 |
6.2.4 特殊地质条件因素 |
6.2.5 主体结构条件因素 |
6.2.6 环境条件因素 |
6.2.7 施工条件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BIM的超高层建筑管线综合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超高层建筑及其机电系统 |
2.1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其优越性 |
2.2 超高层建筑管线综合的特征 |
2.3 超高层建筑管线综合存在的问题 |
3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
3.1 BIM技术的基本概念 |
3.1.1 BIM技术概述 |
3.1.2 BIM技术相关软硬件配置 |
3.2 管线综合技术的传统工作模式和基于BIM的工作模式对比分析 |
3.2.1 传统管线综合设计工作模式 |
3.2.2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设计工作模式 |
3.2.3 传统管线综合技术的局限性 |
3.2.4 BIM技术在管线综合技术中的优越性 |
3.3 初始设置 |
3.3.1 建立BIM建模标准 |
3.3.2 建立BIM应用项目样板 |
3.4 创建BIM模型 |
3.4.1 创建BIM模型的工作模式 |
3.4.2 土建专业BIM模型的建立 |
3.4.3 机电专业BIM模型的建立 |
3.4.4 BIM模型检查 |
3.5 管线综合排布 |
3.5.1 管线综合排布的原则与方法 |
3.5.2 管线综合排布的基本形式 |
3.6 管线碰撞检查 |
3.6.1 管线碰撞类别 |
3.6.2 碰撞产生的原因 |
3.6.3 管线碰撞检测工具 |
3.6.4 碰撞点调整的原则 |
3.7 基于BIM的管线水力计算 |
3.7.1 水管的水力计算 |
3.7.2 风管的水力计算 |
3.8 管线综合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
3.8.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8.2 确定权重的方法 |
3.8.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管线综合方案评价 |
4 案例分析—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 |
4.1 项目概况 |
4.2 初始设置 |
4.2.1 项目BIM建模标准 |
4.2.2 项目样板的建立 |
4.3 BIM模型的建立 |
4.3.1 建筑、结构专业BIM模型的建立 |
4.3.2 机电专业BIM模型的建立 |
4.3.3 模型检查 |
4.4 不同排布方案下的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测 |
4.4.1 原始设计管线排布 |
4.4.2 原始设计碰撞检测 |
4.4.3 方案一管线综合排布 |
4.4.4 方案一碰撞检测 |
4.4.5 方案二管线综合排布 |
4.4.6 方案二碰撞检测 |
4.4.7 方案三管线综合排布 |
4.4.8 方案三碰撞检测 |
4.4.9 碰撞检测结果分析 |
4.5 工程造价及水力计算 |
4.5.1 工程造价 |
4.5.2 水力计算 |
4.6 方案评价 |
4.6.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2 模糊综合评价 |
4.7 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成效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BIM的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高层建筑火灾发展规律 |
2.1.1 高层建筑起火原因 |
2.1.2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
2.1.3 高层建筑火灾危害性 |
2.2 高层建筑人群疏散特性 |
2.2.1 人群疏散行为特征 |
2.2.2 人群疏散难点分析 |
2.2.3 人群疏散时间计算 |
2.2.4 仿真模拟常用技术方法 |
2.3 BIM技术概述 |
2.3.1 BIM技术发展历程 |
2.3.2 BIM技术应用特征 |
2.3.3 BIM技术与消防安全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Pyrosim的高层建筑火灾情景假设 |
3.1 某高层建筑BIM模型构建 |
3.1.1 依托工程概况 |
3.1.2 BIM模型精细度要求 |
3.1.3 BIM协同建模方法 |
3.1.4 BIM模型构建过程 |
3.2 高层建筑BIM模型准确度管控 |
3.2.1 准确度管控原则 |
3.2.2 准确度管控内容 |
3.2.3 准确度自检结果 |
3.3 高层建筑火灾仿真模型构建 |
3.3.1 火灾仿真模型构建 |
3.3.2 火灾仿真情景假设 |
3.3.3 基础指标参数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BIM+Pathfinder的高层建筑人群疏散仿真模拟 |
4.1 高层建筑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确定 |
4.1.1 人员疏散危险状态临界值 |
4.1.2 高层建筑火灾发展分析 |
4.1.3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计算 |
4.2 高层建筑人群疏散模拟基础 |
4.2.1 疏散模拟基本原理 |
4.2.2 人员行为模式选择 |
4.2.3 基础指标参数选取 |
4.3 高层建筑人群疏散仿真模拟 |
4.3.1 疏散仿真模型构建 |
4.3.2 人群疏散基本假设 |
4.3.3 人群疏散仿真模拟 |
4.3.4 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建筑因素对高层建筑人群疏散的影响分析 |
5.1 高层建筑人群疏散影响因素 |
5.1.1 消防疏散通道的通畅性 |
5.1.2 安全疏散时间的充足性 |
5.1.3 消防疏散设施的完备性 |
5.1.4 人员疏散环境的安全性 |
5.2 不同建筑因素下的疏散情况分析 |
5.2.1 消防电梯的疏散影响分析 |
5.2.2 消防楼梯的疏散影响分析 |
5.2.3 堆积物的疏散影响分析 |
5.2.4 安全出口的疏散影响分析 |
5.3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方案验证 |
5.3.1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
5.3.2 高层建筑结构参数优化 |
5.3.3 优化前后疏散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管理对策 |
6.1 高层建筑消防疏散安全管理 |
6.1.1 消防安全预警管理体系 |
6.1.2 消防应急疏散安全检查 |
6.1.3 消防应急疏散管理系统 |
6.1.4 应急疏散长效培训机制 |
6.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
6.2.1 建筑结构优化原则 |
6.2.2 建筑结构优化策略 |
6.3 高层建筑人员应急疏散培训 |
6.3.2 消防灭火器材使用 |
6.3.3 疏散人员自救常识 |
6.3.4 疏散人员路径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液压爬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液压爬模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液压爬模基本体系 |
2.1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简介 |
2.2 液压爬模体系构造 |
2.2.1 模板系统 |
2.2.2 架体与操作平台系统 |
2.2.3 液压爬升系统 |
2.2.4 电气控制系统 |
2.3 液压爬模安装及使用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爬模的选型设计及优化 |
3.1 引言 |
3.2 爬模选型可行性分析 |
3.2.1 项目概况 |
3.2.2 爬模布置方案选择 |
3.3 液压爬模架体与模板设计 |
3.3.1 爬模架体设计 |
3.3.2 模板系统设计 |
3.4 液压爬模体系结构设计与计算 |
3.4.1 爬模架体工况分析 |
3.4.2 钢模板受力计算 |
3.5 连续圆弧形钢模板优化试验 |
3.5.1 试验目的与依据 |
3.5.2 试验检测内容与方法 |
3.5.3 试验过程与结果 |
3.5.4 试验优化与结果 |
3.5.5 试验结论与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压爬模的安装使用及优化 |
4.1 引言 |
4.2 爬模安装及爬升流程 |
4.2.1 安装流程 |
4.2.2 爬升流程 |
4.3 预埋件系统安装流程 |
4.4 爬模预埋件系统优化 |
4.4.1 存在问题 |
4.4.2 优化方法及措施 |
4.4.3 特殊楼层的优化处理 |
4.5 爬模爬升与塔吊附墙碰撞优化 |
4.5.1 塔吊附墙布置 |
4.5.2 液压爬模与塔吊的关系 |
4.5.3 液压爬模与塔吊附墙安装碰撞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压爬模的拆除及优化 |
5.1 引言 |
5.2 爬模拆除总体要求 |
5.2.1 拆除准备 |
5.2.2 总体拆除流程 |
5.2.3 拆除技术要求 |
5.3 爬模拆除施工 |
5.3.1 拆除分区 |
5.3.2 单元分区拆除顺序 |
5.3.3 拆除重量统计 |
5.3.4 塔吊起重性能 |
5.4 爬模下架体单元拆除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剪力墙结构优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剪力墙结构优化的发展概述 |
1.2.2 剪力墙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 |
1.3 抗震设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1 抗震设计的发展概述 |
1.3.2 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相关软件介绍 |
2.1 剪力墙的分类 |
2.1.1 按洞口大小分类 |
2.1.2 按墙肢截面高厚比分类 |
2.2 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 |
2.3 剪力墙布置的优化 |
2.3.1 剪力墙布置的优化步骤 |
2.3.2 剪力墙布置的优化存在的问题 |
2.4 剪力墙结构优化原则和方法 |
2.4.1 剪力墙结构的优化原则 |
2.4.2 剪力墙结构的优化方法 |
2.5 计算软件及抗震分析方法的介绍 |
2.5.1 计算软件的介绍 |
2.5.2 抗震分析方法的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程概况及方案的确定 |
3.1 工程设计条件 |
3.2 结构优化方案的介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设计参数的设置 |
4.3 三种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3.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4.3.2 弹性时程分析法 |
4.3.3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4.4 经济性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剪力墙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
5.1 相关参数的选取 |
5.2 相关计算结果分析 |
5.2.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5.2.2 弹性时程分析法 |
5.2.3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两种软件的分析比较 |
6.1 Midas模型的建立 |
6.2 三种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6.2.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6.2.2 弹性时程分析法 |
6.2.3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RC超限高层框架—偏置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扭转效应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剪力墙偏置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研究现状 |
1.4 框架、剪力墙及其结构抗侧刚度退化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2章 工程基本信息及初步设计方案 |
2.1 前言 |
2.2 工程概况 |
2.3 荷载及作用 |
2.4 基础选型 |
2.5 结构体系与主要构件 |
2.6 结构超限情况 |
2.7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限元建模和弹性分析 |
3.1 前言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 小震结果分析 |
3.3.1 模态分析 |
3.3.2 楼层偏心率 |
3.3.3 楼层位移角 |
3.3.4 楼层位移 |
3.3.5 层间剪力 |
3.4 中震结果分析 |
3.4.1 楼层位移角 |
3.4.2 楼层位移 |
3.4.3 层间剪力 |
3.4.4 底部框架柱和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化分析 |
3.5 大震结果分析 |
3.5.1 楼层位移角 |
3.5.2 楼层位移 |
3.5.3 层间剪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
4.1 前言 |
4.2 SAUSAGE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
4.2.1 有限元建模 |
4.2.2 地震波的输入 |
4.2.3 计算和分析方法 |
4.2.4 结构基本动力特性结果 |
4.3 结果分析 |
4.3.1 基底剪力 |
4.3.2 楼层剪力 |
4.3.3 层间位移角 |
4.3.4 剪力墙和框架柱的应力和损伤特性 |
4.3.5 楼板和梁的应力和损伤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框架-偏置剪力墙结构刚度退化及扭转效应非线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加载方式及破坏过程描述 |
5.4 结果分析 |
5.4.1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5.4.2 X方向荷载作用下抗侧构件刚度退化情况 |
5.4.3 X方向荷载作用下扭转效应分析 |
5.4.4 Y方向荷载作用下抗侧构件刚度退化情况 |
5.4.5 Y方向荷载作用下扭转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框架-偏置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 |
6.1 前言 |
6.2 框架-偏置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思路和方案 |
6.3 三种优化方案对刚心位置影响的对比分析 |
6.4 小震作用下三种不同优化方案的结果对比分析 |
6.4.1 楼层偏心率 |
6.4.2 层间剪力 |
6.4.3 层间位移角和位移比 |
6.5 中震作用下三种不同优化方案的结果对比分析 |
6.5.1 楼层偏心率 |
6.5.2 层间剪力 |
6.5.3 层间位移角和位移比 |
6.6 大震作用下三种不同优化方案的结果对比分析 |
6.6.1 楼层偏心率 |
6.6.2 层间剪力 |
6.6.3 层间位移角和位移比 |
6.7 方案综合评价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高层钢结构案例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分析与优化[D]. 张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工程造价控制的房屋建筑类项目设计优化研究[D]. 程露.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基于子集模拟优化的密肋复合板结构优化设计和参数识别[D]. 马潇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应用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 郑广灶. 广州大学, 2020(02)
- [5]国内100-150米超高层公寓结构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 莫慧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BIM的超高层建筑管线综合技术应用研究[D]. 袁欣.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BIM的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仿真研究[D]. 张蒙.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8]超高层混凝土异形剪力墙结构液压爬模体系优化研究[D]. 孙远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D]. 曹珂. 南昌大学, 2020(01)
- [10]RC超限高层框架—偏置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扭转效应分析与研究[D]. 陈杰.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