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ONTHLY REVIEW(论文文献综述)
晋江艳[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陈秀红[2](2021)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文中指出中国人口生育率已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期望人口生育率提高的政策目标也并未达到预期。为此,国家已开始出现调整生育支持的政策导向,学界也在探讨生育支持的对策建议,但学界并未从主体行动的角度探讨生育支持的实现机制。鉴于此,本文从福利社会学视角出发,提出了“生育福利”概念,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的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运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构建起问题分析的主要框架,即分析国家、市场与社会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同时,对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完善我国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有益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并借此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根据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关于需要问题的理论探讨,从中获得对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理论启示。第一,生育福利需求来自城市女性对真实生育困境的个体感受和表达。第二,生育福利需求是历史形成的,需要是嵌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中形成的。第三,生育福利需求不是漫无边际的各种“想要”和“偏好”。结合理论层面对生育福利需求的讨论和界定,运用质性访谈的方法来发现城市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现实困境,通过现实困境来反映福利需求。研究发现,城市女性主要面临三种生育福利需求:一是“生不起、养不起”的经济支持需求,二是“孩子谁来看”的儿童照顾服务支持需求,三是“要孩子还是要工作”的生育权益保护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福利需求。其次,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国家、市场和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生育福利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家庭主义供给策略,家庭是福利供给的主体而非客体,国家、市场与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不足。从国家供给视角来看,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是生育保险制度的设计不能有效缓解生育导致的经济压力;二是儿童医疗保障不足以缓解医疗服务市场化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增加了育儿成本。从市场供给视角来看,来自劳动力市场主体的生育保护职业福利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单位对国家强制性就业保护和生育保护制度的执行发生偏离,二是用人单位自主性生育保护职业福利存在失衡现象。从社会供给视角来看,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主要表现为:一是供给总量缺口巨大,难以满足服务需求;二是供给主体结构严重失衡,“公”退“民”进,民办营利性市场机构成为主要力量;三是供给内容重“教”轻“保”,难以满足日常照护需求;四是机构资质缺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历史传统、国家建构、福利价值以及治理结构等四个维度,对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从历史传统的角度看,生育福利供给存在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家庭的无限责任。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来看,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公私边界的“流动性”。从价值基础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暂不具备福利发展的独立价值,借此分析在一定时期内为什么难以实现生育福利政策以及政府责任的大幅扩张。从政府治理来看,当前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协同以及政府社会性规制不足等问题,借此分析社会主体在生育福利供给中表现匮乏以及市场主体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侵害等问题。研究发现,在推动社会化儿童照顾服务的进程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二是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导致难以实现儿童照顾的社会化。另外,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严重不足,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因生育行为而导致就业权益遭到损害。再次,对不同福利体制类型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构建和完善我国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启示价值。分别选取了美国、德国、瑞典和日本四个国家。美国,在现金或实物福利供给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为主;服务支持方面,在政府选择性干预基础上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对劳动力市场主体规制难以解决女性就业与生育的冲突,难以有效保护女性生育权益和就业权益。在德国,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供给主要来源于基于多方合作的社会保险以及政府直接或间接的给付;托育服务供给走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多元合作;对劳动力市场主体严格的生育保护规制较好实现了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兼容;在瑞典,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政府给予高水平、普惠性的福利津贴;托育服务供给方面,以政府公立为主,非营利组织介入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极大促进了性别平等以及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兼容,最大限度实现了女性生育保护和就业保护的双重需求;日本,在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和社会合作的保险给付为主;托育服务方面,以政府供给为主、社会参与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使得女性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且难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基于对四个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经验总结,从中获得有益启示:一是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二是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三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四是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对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机制进行了总体框架的设计。首先,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国家的主导性责任应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重塑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权利、社会投资和性别平等四大基本理念;第二,明确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责任。其次,建立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与合作机制,从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从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最后,提出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第一,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第二,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第三,建立健全国家对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在分析福利多元主义范式实践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要使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变得更具指导价值,不应仅仅关注多元主体之间静态的、应然的规范性责任划分,更应该从动态视角关注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于是,进一步提出了在福利供给中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克服了福利多元主义的实践困境,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
蒋春蕾[3](2021)在《云南省富宁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政策执行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教育的发展,需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入手。为发展乡村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出台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以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目前,该政策已经在全国进行推广落实并达到了时间阶段性的建设目标,在提高教师生活待遇、扩宽教师补充渠道、放宽职称评聘等方面,分别向乡村学校提供政策倾斜,并建立了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优化了城乡间教师的流动机制,全面提升了乡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加强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理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边疆地区的推行与落实情况,选取了云南省富宁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通过访谈和资料收集,对该县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回溯调查。在理清政策实施过程的同时,着重分析《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推行后取得的政策效益,以及尚未解决的具体问题。该政策的执行面临着部分地方政策内容模糊、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缺和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的阻力,而当地乡村教师队伍还存在乡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乡村教师结构失衡和岗位难以坚守以及城乡间教师交流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试给出了持续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优化策略:政策推行结合法律保障;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同步实施;加大投入并建立完善的财政分担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的准入水平和实行严格的编制管理;建立政策追踪和反馈机制等六项措施,以保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推行落实与优化,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王慧明[4](2021)在《明代募兵制研究》文中提出募兵制是以有偿方式召集自愿者参加军队的军事制度。募兵入伍前是有一定人身自由的人群,入伍后与国家的人身关系呈现不同的形态,有人身控制的强化,也有人身控制松弛的雇佣关系,表现为不同的管理和有偿方式。本文以明代募兵制为研究对象,考察明代军事动员从卫所制的强制动员到募兵制的自愿动员的发生发展,召募对象的身份地位,募兵入伍后的管理、有偿方式及体现人身关系,进一步分析对军事、财政等方面影响和反映的社会变迁。明代募兵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明英宗即位初的宣德十年(1435)募兵榜谕到嘉靖十三年(1534)募兵被编入卫所,此后至明亡为第二个时期。第一期募兵制的发生与部分军事物资的市场化动员几近同时,招募对象有军户中具有相对自由空间的卫所舍余、免差徭而从军的民户人丁、接受军队再控制的流民等。舍余即武官户下舍人和军户下余丁的统称。募兵的规模在土木之变后扩大,募集士兵因明蒙对峙而服役长期化,召募民壮、舍余和北边召募土兵等募兵名目陆续展开。带管于卫所的募兵、州县召募的民壮在管理方式和粮饷结构上类同于卫所正军,仍是兵农合一的原则,除了本身从军及从行粮到如卫所正军一样行月兼支的经济报酬外,其家庭在享有丁粮优免权利同时也负有户丁帮贴乃至世袭替补的义务。卫所制随着募兵制的发展也采用召募方式补充操军、屯军的缺额。所以此时募兵与国家的人身关系呈现强控制的形态而非雇佣关系,也就难免在推行日久后出现类似卫所废弛的弊病。将该期的募兵制与同期的卫所舍余差操制度化、民壮从自愿应募到以里甲为单位的强制佥派结合起来,就是军事动员向卫所军户内剩余人口及州县各种户籍的扩展。该阶段募兵制在军事上对外巩固了北边防线,对内稳定了社会秩序;在财政上主要是节省了客兵远戍的军费;在兵制上使卫所制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弹性,缓解了废弛的速度,召募土着为兵被奉为圭臬并延续以后的募兵制中。第二个时期随着嘉靖中期“北虏南倭”的新变化使明军作战编制由卫所制向常备营兵制普遍化发展,兵农分离的士兵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募兵制逐渐摆脱上一时期的兵农合一的管理方式。召募对象主要是民户人丁和摆脱政府控制的流民,前者随着明中后期赋役改革尤其是一条鞭法的施行,来自国家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具有一定的职业选择权;后者也不再如前一时期以人身与土地结合的再控制为目标。除了军事资源调节部分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外,朝廷为解决人身控制较强的士兵雇佣他人顶替不能保证军队战斗力及浪费财政资源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募兵制。从抗倭战争开始,召募、管理、作战视粮饷厚薄为准,入伍后以雇佣关系为主的募兵从东南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卫所内的募军与世袭的祖军相区别,仅是本身从军,因老疾而退出,以名籍、粮饷、人身为序,不同程度地处于卫所管理之下,而雇佣关系更强的就是全然脱离卫所而仅受营兵制管理的募兵。后期募兵赋税优免只及本身,家庭既无丁粮优免也无户丁帮贴,军饷结构上包括本身的军饷及经济上惠及家庭的安家银、内顾银。将帅家丁是募兵制的一种特殊形态,因九边军官阶层在边疆地区的土地市场化经营而产生,与将领的人身关系从附庸关系为主向雇佣关系为主发展,即先与军官结成支配关系,再由军官与朝廷交换政治、经济利益,成为以朝廷为单独买方的雇佣兵队。需要强调的是,两个时期的募兵制不是后期取代前期的关系,而是因时因地制宜地施行。不同于第一阶段募兵对财政的节省,第二阶段募兵从嘉靖中期到隆庆时期的“覆定军制”,除了数量有限的军事家丁双粮和南兵厚饷外,军饷并未超过卫所正军,财政支出扩大的原因是军数的增长和兵农分离后常备士兵的增多。万历中期以后,经制募兵和战时临时募兵数量增加和自援朝战争开始的、明清战争继续扩大范围的单兵厚饷造成了明末财政的急剧扩张。对于包括募兵在内的军费扩张,在中央引发了以户部和兵部之间为主的部门矛盾并延及边镇或前线军事负责部门,在地方上引发了因户籍人口减少导致的赋役完纳问题和军费导致的百姓负担加重及地区分配不均等等矛盾。至万历中期,包括卫所募军、经制募兵、临时募兵、在营家丁形式的个体雇佣兵和将帅家丁式的雇佣兵队的多样化雇佣关系的募兵制体系形成了。但是募兵的训练、解散、安置、预备役、军事领导权力分配却并未系统地建立起来,个体募兵为经济利益自愿应募,但在入伍后却有极大的趋利性,表现为军饷上的逃薄就厚,军事任务上的趋利避害,以致朝廷因逃亡过甚而只求数量充足。尽管明末募兵的数量占比已经超过1/2,但却没有带来军队战斗力的增强。明代后期形成了以军事家丁为核心、普通营兵为外围的军队结构,这个趋利性的结构压倒了戚继光所代表的强调军队团结协作的军队结构,再加上军官阶层沿袭自卫所制的腐败愈发严重,不仅军事改革被打断,反而在调募这种军队集结方式共同作用下,在明清交替时将明王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杨文秋[5](2021)在《拉考沙胺添加治疗局灶性癫痫发作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文中认为[目的]拉考沙胺(Lacosamide,LCM)是新型钠离子通道阻滞剂(Sodium Channel Blocker,SCB),添加治疗局灶性癫痫发作疗效确切,但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影响LCM添加治疗局灶性癫痫发作疗效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目前几乎没有综合分析影响LCM疗效因素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将LCM添加治疗局灶性癫痫发作疗效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方便临床使用的可以预测LCM早期疗效的工具。[方法]回顾性收集云南省两家医院添加LCM治疗的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及其治疗3月后的疗效。在入组的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中,根据添加LCM治疗3月后癫痫发作频率是否下降50%将患者分为LCM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根据添加LCM前是否使用传统SCB将患者分为既往未用传统SCB组和既往使用传统SCB组,再根据治疗疗效将既往使用传统SCB患者分为既往使用传统SCB有效组及既往使用SCB无效组。通过运用相应统计学方法,分析添加LCM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两组间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差异,探讨既往传统SCB的使用情况对添加LCM疗效的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逐步回归及最小绝对收缩选择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影响LCM疗效的相关因素,每种回归分析结果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以其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大的一种回归分析结果来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6例添加LCM治疗的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其中有52名男性及44名女性,入组患者年龄的中位数为25.5岁,癫痫发作频率的中位数为平均每月4.5次,末次发作后添加LCM的时间间隔的中位数为5天,确诊癫痫后添加LCM的时间间隔的中位数为11年;所有患者既往均使用过1种以上的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其中既往曾使用≥4种ASMs治疗的患者29例(30.2%);首个添加LCM的患者13例(13.5%),与LCM同时使用的其它ASMs数量≥3个的患者12例(12.5%),联合使用传统SCB 的患者 56 例(58.3%)。在添加LCM治疗3月后,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患者共75例(78.1%),治疗无效的患者21例(21.9%)。既往未用传统SCB组14例、既往使用传统SCB组82例、既往使用传统SCB有效组40例、既往使用传统SCB无效组42例,添加LCM的有效率分别为92.9%、75.6%、87.5%及64.3%;既往未用传统SCB组及既往使用传统SCB组,两组间添加LCM治疗后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而既往使用传统SCB有效组及既往使用传统SCB无效组,两组间添加LCM治疗后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经二元Logistic回归的多因素分析后发现确诊癫痫后添加LCM的时间间隔(p=0.01,OR0.91,95%CI0.85-0.98)及联合 SCB(P=0.003,OR0.08,95%CI 0.02-0.42)是添加LCM治疗早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围产史、出生方式、既往传统SCB的使用情况、确诊癫痫后添加LCM的时间间隔、是否首个添加LCM、是否联合SCB及LCM剂量影响患者添加LCM治疗的疗效。LASSO回归分析后发现生长发育史、围产史、每月癫痫发作频率、既往传统SCB的使用情况、确诊癫痫后添加LCM的时间间隔、是否联合SCB及联合使用SCB数量是癫痫患者添加LCM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二元 Logistic 回归结果建立的 ROC 曲线的 AUC 为 0.790(95%CI0.69-0.89),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2%、83.3%、98.7%、23.8%;逐步回归结果的AUC为0.921(95%CI0.87-0.98),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95.2%、98.3%、52.6%;LASSO回归结果的AUC为0.877(95%CI0.80-0.95),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3%、64.7%、92.0%、52.4%;逐步回归所得AUC及其正确指数均最大。最终根据逐步回归分析所得的围产史、出生方式、既往传统SCB的使用情况、确诊癫痫后添加LCM的时间间隔、是否首个添加LCM、是否联合SCB及LCM剂量7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从校正情况和区分度两个方面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校正曲线提示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差异,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后模型的AUC为0.916,提示模型的性能较好。[结论]局灶性癫痫发作患者添加LCM后疗效好,早期有效率可达78.1%,但LCM的疗效受多个因素影响,既往使用传统SCB有效、确诊癫痫后早期添加LCM及未联合使用其他SCB的癫痫患者添加LCM疗效好,且既往使用传统SCB无效的患者也可尝试添加LCM治疗。此外,围产史、出生方式、是否首个添加LCM及LCM剂量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LCM的疗效。添加LCM治疗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临床上可以根据围产史、出生方式、既往传统SCB的使用情况、确诊癫痫后添加LCM的时间间隔、是否首个添加LCM、是否联合SCB及LCM剂量等因素来预测患者添加LCM治疗的有效性。
周小渟[6](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汪哲宇[7](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马骁[8](2020)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内容,是当前国家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十三五”以来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升,但当前服务体系满足目标人群需求的能力仍不高,城市老年人在多个服务项目上的整体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这反映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程度不理想,无法为潜在服务对象提供充分的进入服务体系的机会。服务的不可及主要与地方社会服务网络对人群设置的障碍有关,提高服务的可及性是一项供方的责任,有必要从服务供给的角度对服务可及性的困境及成因做出探讨。然而当前国内研究者对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问题的理论解读和实证研究较少,对政策实践中什么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如何测量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如何确定影响服务可及性的因素等问题的解答欠缺理论指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补充国内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从服务供给的角度分析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现状及成因,并为实践中改进相关政策执行的结果提供参考。本研究试图解答“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供方组织结构如何影响服务的可及性?”这一研究问题,具体分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有哪些,他们在服务筹资、输送和规制中的角色是什么?”“现有供给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现状如何?”“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模式是如何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产生影响的?”“如何调整现有的多元主体供给结构以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四个子问题。研究思路是借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多元供给主体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组织和行为方式,以及现有供给模式下的服务可及性现状和问题做出描述分析;并从服务供给的组织结构中探寻影响服务可及性问题的结构性成因,以为实践中改进相关政策执行的结构、过程和结果提供参考。本研究将山东省济南市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主要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采用质性研究的三级编码资料分析方法对研究问题作出解答。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为:(1)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市场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其中政府部门承担着服务筹资和规制责任,社会主体主要参与服务的输送。(2)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可及性较差,从可及性的“可获得性”“空间可达性”“适切性”和“可接受性”四个评价维度展开来看,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服务对象范围局限、服务项目与内容层次低,服务的可获得性较弱;专业性的需求评估手段和服务对象分类分级标准缺失,服务过程和内容的适切性不足。(3)在服务的筹资、输送和规制三个维度中,均发现了服务供给的组织结构对服务可及性产生影响的方式:服务的资金来源和筹资规模影响服务对象的资格条件、待遇标准以及社会主体参与服务输送的积极性,从而对服务的可获得性产生影响;服务输送主体的性质、能力和服务生产形式影响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对服务的可获得性、空间可达性、适切性和可接受性均能产生影响;缺少专业的需求评估手段和精确的服务分类分级的服务规制特征造成服务供给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对服务的适切性产生了影响。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发现,本研究得到的最终结论是:当前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主要采用了公共筹资、社会主体输送、公共规制的供给模式,这一供给模式下的资金规模有限、服务主体参与能力不足、资金和服务的规制手段粗糙,导致服务的整体可及性较弱。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在服务筹资方面提高市级财政资金的保障水平、拓宽服务资金的筹集渠道,在服务输送方面支持社会主体参与服务的分配、丰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形式,在服务规制方面出台精准化的服务分类分级补贴方案、加强对服务质量的评估等政策建议。本研究补充了国内关于服务可及性概念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借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在国内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开展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对政策实践中有效评估标准的构建、有针对性地完善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提升共建共享发展中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增强基本公共养老服务资源的均等分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居家养老服务制度的衔接问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福利多元供给问题、服务使用者对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和可及性现状的评价问题、精细化的“可及性”量化指标的构建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开展后续研究得到解决。
梁恩林[9](2020)在《EP公司无线网络优化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的发展浪潮中,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在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和快速变更的客户需求时显得捉襟见肘。基于此,EP公司不得不开始切换到敏捷开发模式,进而能够快速且持续地向客户交付具有定制需求且价值更高的软件产品。因此当软件项目切换敏捷开发模式后,如何有效提高软件交付质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首先研究学习了项目质量管理概念和市场主流的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理论,接下来介绍了敏捷开发模式的特点,通过文献查找并结合具体项目实践,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向,重点研究敏捷开发模式下的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和方法,提出具体的提高软件交付质量的质量活动。在此基础上,以EP公司为例分析其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的机遇与挑战,并以EP公司无线网络优化项目为研究对象,阐述其项目概况以及质量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每个质量管理活动提出优化后的处理方案,以此来验证项目质量管理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再对整个项目进行回顾总结,提炼项目可推广的价值与经验,期待在EP公司其他类似项目中进行推广应用,在提升公司软件交付竞争力的同时争取更多项目机会。
宫秀群[10](2020)在《缺血性卒中患者膳食炎症指数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在影像学上又称为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是脑小血管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根据WMH的不同部位,可分为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hyperintensity,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hyperintensity,DWMH)。炎性机制在LA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饮食可能改变机体的全身慢性炎症水平,进而影响LA的发生和发展。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Ⅱ)是用以评估个体饮食总体炎症潜能的工具,被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的研究。但是目前有关DⅡ和LA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Ⅱ与LA的发生、严重程度和部位的相关性;2、缺血性卒中患者DⅡ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及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半定量的食物问卷量表(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采集患者最近12个月的饮食信息,并据此计算出患者的DⅡ。采用头颅磁共振扫描评估LA的病变程度和部位,采用Fazekas量表对PVH和DWMH病变程度分别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Ⅱ是否为LA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有序分类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Ⅱ是否为PVH或D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来分析DⅡ与白细胞及NLR之间的关系。结果1、发生LA的缺血性卒中患者DⅡ值较无LA的患者高(0.23 vs-0.88,P<0.001)。在对主要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最高的DⅡ四分位数是LA的独立预测因子(OR=2.66,95%CI:1.41-5.00,P=0.008)。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Ⅱ评分与LA严重程度呈显着相关(r=0.477,P<0.001)。2、随着PVH及DWMH病变程度的加重,DⅡ的值呈现递增的趋势(P值均<0.001)。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高DⅡ值为PVH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5,95%CⅠ 1.98-2.56,P<0.001)。DⅡ值与DWMH的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OR 1.10,95%CⅠ 1.00-1.20,P=0.053)。3、与较低的DⅡ四分位数组相比较,较高的DⅡ四分位数组患者白细胞计数(P=0.02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01)、NLR(P<0.001)及C反应蛋白(P=0.022)的值均较高,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值较低(P<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DⅡ值与白细胞计数(β=0.149,β=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β=1.708,P<0.001)、NLR(β=0.260,P<0.001)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百分比(β=-1.490,P<0.001)呈负相关,而与单核细胞百分比无显着相关性(β=-0.145,P=0.050)。进一步以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分层分析发现,BMI≥30.0的患者中,DⅡ值仅与NLR(β=0.440,P=0.034)呈正相关。结论1、采用DⅡ值较高的促炎饮食模式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伴发LA风险较高。2、缺血性卒中患者PVH的严重程度与DⅡ有关,DⅡ与DWMH严重程度无显着关系。3、缺血性卒中患者DⅡ与血液白细胞计数和NLR计数均相关,提示促炎饮食可能通过提高白细胞和NLR的水平促进疾病的发生。
二、MONTHLY REVIEW(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ONTHLY REVIEW(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法 |
1.2.2 质性研究法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福利、国家福利与社会福利 |
1.3.2 生育与生育福利 |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1.4.1 理论视角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 |
2.1.1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概念及关系的讨论 |
2.1.2 二孩政策下的人口生育率预测 |
2.1.3 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 |
2.1.4 “全面二孩”背景下生育支持的对策讨论 |
2.1.5 福利多元主义在中国社会福利议题研究中的应用 |
2.2 文献述评 |
第3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分析 |
3.1 关于“需求”的理论探讨和启示 |
3.1.1 “需求”的理论探讨 |
3.1.2 需求理论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启示 |
3.2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的现实需求 |
3.2.1 儿童养育的经济支持需求 |
3.2.2 儿童照顾的社会服务支持需求 |
3.2.3 生育权益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主体供给的主要问题 |
4.1 国家——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 |
4.1.1 关于“去商品化”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测度 |
4.1.2 生育福利制度“去商品化”能力弱的主要表现 |
4.2 市场——用人单位对城市女性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 |
4.2.1 关于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涵义解析 |
4.2.2 用人单位对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 |
4.3 社会——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 |
4.3.1 社会化托育服务概念界定 |
4.3.2 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的主要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历史传统: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 |
5.1.1 对“生生不息”血缘延续的极度重视决定了家庭对孩子抚育的高度责任感 |
5.1.2 “父慈子孝”的亲子双向义务结构对家庭养育孩子形成了规范性效用 |
5.1.3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强化了女性对孩子的抚育责任 |
5.2 国家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 |
5.2.1 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工业化建设需要 |
5.2.2 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需要 |
5.2.3 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5.3 理念基础:暂不具备福利扩张的独立价值 |
5.3.1 福利国家具备福利形成和扩张的独立价值 |
5.3.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遵循的是一种福利从属于生产的“生产主义”的发展理念 |
5.4 政府治理: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分工合作与社会性规制不足的问题9 |
5.4.1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 |
5.4.2 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 |
5.4.3 对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6.1 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 |
6.1.1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美国为例 |
6.1.2 保守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德国为例 |
6.1.3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瑞典为例 |
6.1.4 东亚地区发达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日本为例 |
6.2 生育福利供给国际经验的启示 |
6.2.1 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 |
6.2.2 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 |
6.2.3 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 |
6.2.4 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 |
7.1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 |
7.1.1 塑造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 |
7.1.2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供给责任 |
7.2 健全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及协同机制 |
7.2.1 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
7.2.2 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 |
7.3 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合作机制 |
7.3.1 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 |
7.3.2 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 |
7.3.3 健全国家对社会化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云南省富宁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政策执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乡村教师 |
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政策分析 |
二、社会福利制度 |
三、激励理论 |
第二章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制定 |
第一节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提出背景 |
一、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 |
二、国外乡村教师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目标 |
一、均衡城乡师资配置 |
二、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
三、满足乡村教师数量与优化乡村教师结构 |
第三节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内容 |
一、乡村教师待遇政策 |
二、乡村教师职称政策 |
三、乡村教师编制政策 |
四、乡村教师补充政策 |
第三章 富宁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执行回顾 |
第一节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投入情况 |
一、政策执行的财政资金投入 |
二、政策执行的人力与物力投入 |
第二节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措施落实 |
一、落实乡村教师差别化补助政策 |
二、设法解决教师住房保障问题 |
三、落实职称晋升向乡村学校倾斜 |
四、全方位建立教师荣誉制度 |
第三节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执行阻力 |
一、部分地方政策内容模糊 |
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缺 |
三、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 |
第四章 富宁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效果回溯 |
第一节 富宁县乡村教师的田野调查结果 |
一、乡村教师的薪资变化——个案研究 |
二、乡村教师的“额外负担” |
三、乡村教师的政策回应与评价 |
四、乡村教师的发展诉求 |
第二节 富宁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效益 |
一、乡村教师队伍壮大,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 |
二、乡村教师培训机制完善 |
三、乡村教师待遇基本提高 |
四、乡村教师职称评聘向好发展 |
第三节 富宁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存问题 |
一、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仍然匮乏 |
二、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仍然失衡 |
三、乡村教师岗位难以坚守 |
四、城乡间教师交流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持续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国外乡村教师支持政策的启示 |
一、国外乡村教师支持政策操作方式的借鉴与学习 |
二、国外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发展脉络的警示与反思 |
第二节 进一步优化乡村教师支持政策 |
一、持续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
二、政策推行结合法律保障 |
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同步实施 |
四、加大投入并建立完善的财政分担机制 |
五、提高乡村教师的准入水平和实行严格的编制管理 |
六、建立政策追踪和反馈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明代募兵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募兵制的发生与条件 |
一、卫所制的功能和军制演变 |
二、募兵制的发生与兵源 |
三、募兵制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募兵制的发展和募集士兵的管理 |
一、土木之变后募兵规模的扩大 |
二、明中期募兵的制度化推进 |
三、从募兵到募军:卫所制的补充 |
四、明后期雇佣性质募兵的出现与扩大 |
五、雇佣兵队:从招首到将帅家丁的军前报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募兵的军饷和军费 |
一、单兵报酬的演变 |
二、募兵军费与财政 |
第四章 募兵制的军事成效 |
一、数量及在军队中的占比 |
二、质量与军事特点 |
三、两种雇佣关系下的明代后期军队结构 |
四、调募与明朝的灭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原始文献 |
二、今人着述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拉考沙胺添加治疗局灶性癫痫发作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癫痫患者撤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
1.研究问题 |
2.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英语传播 |
2.晚清时期 |
3.晚清时期传教士 |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
1.晚清来华西方人 |
2.晚清政府洋务派 |
3.个体被动传播者 |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
1.对汉语的影响 |
2.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慢病管理概述 |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
1.4.1 关键问题分析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居家养老服务 |
二、服务的可及性 |
第三节 理论视角: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四节 文献回顾 |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义 |
二、服务可及性的定义和维度 |
三、养老服务可及性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四、国内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现状 |
五、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资料的搜集方法 |
二、资料的分析方法 |
第二章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 |
第一节 居家养老服务的筹资 |
一、筹资主体和资金来源 |
二、筹资水平 |
第二节 居家养老服务的输送 |
一、服务的采购 |
二、服务的分配 |
三、服务的生产 |
第三节 居家养老服务的规制 |
一、对服务资金的规制 |
二、对服务输送的规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 |
第一节 服务的可获得性 |
一、服务对象的资格条件和待遇标准 |
二、可获得的服务项目和内容 |
第二节 服务的空间可达性 |
第三节 服务的适切性 |
第四节 服务的可接受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主体供给对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
第一节 筹资方式对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
一、公共资金投入规模与服务对象的待遇资格 |
二、筹资渠道与社会主体的供给能力 |
第二节 输送模式对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
一、分配主体的工作方式与服务信息的可获得性 |
二、生产主体的特征与服务内容的可获得性 |
第三节 规制特征对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
一、规制标准与服务分配的适切性 |
二、规制思路与社区服务设施的适配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经验借鉴:加拿大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加拿大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福利供给 |
一、加拿大社会服务多元福利供给模式的历史演进 |
二、加拿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三、加拿大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结构 |
第二节 加拿大BC省的“在家更好”居家养老支持项目分析 |
一、服务供给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
二、服务的可及性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高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服务的资金筹措 |
一、提高市级财政资金的保障水平 |
二、拓宽服务资金的筹集渠道 |
第二节 改进服务的输送方式 |
一、支持社会主体参与服务的分配 |
二、丰富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 |
第三节 调整服务的规制措施 |
一、出台精准化的服务分类分级补贴方案 |
二、强化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和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对象的编号与身份 |
附录2 资料分析中的三级编码举例 |
附录3 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4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5 居家养老第三方服务组织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6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EP公司无线网络优化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基本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软件质量管理论述分析 |
2.1 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
2.2 软件质量管理标准与方法 |
2.2.1 ISO9000系列 |
2.2.2 CMMI |
2.2.3 PDCA循环 |
2.3 敏捷开发项目 |
2.3.1 敏捷开发概念 |
2.3.2 敏捷开发的主流方法 |
2.3.3 敏捷开发质量与管理 |
第三章 EP公司项目概述 |
3.1 EP公司简介 |
3.1.1 EP公司业务范围 |
3.1.2 EP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
3.2 项目概述 |
3.2.1 项目背景 |
3.2.2 项目团队 |
3.3 项目质量管理问题 |
3.3.1 质量问题分析 |
3.3.2 质量问题落地措施 |
第四章 EP公司无线网络优化项目质量策划 |
4.1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
4.2 质量管理过程 |
4.3 设定质量目标 |
第五章 EP公司无线网络优化项目质量控制 |
5.1 需求质量控制 |
5.1.1 需求采集 |
5.1.2 需求分解 |
5.1.3 需求迭代计划 |
5.1.4 需求排序 |
5.1.5 需求澄清 |
5.1.6 需求反澄清 |
5.2 设计质量控制 |
5.2.1 设计文档评审 |
5.2.2 详细设计与编码同行 |
5.2.3 测试前移 |
5.3 编码质量控制 |
5.3.1 编码规范 |
5.3.2 结对编程 |
5.3.3 代码静态检查 |
5.3.4 代码检查流程 |
5.3.5 代码自查 |
5.3.6 单元测试 |
5.3.7 持续重构 |
5.4 测试质量控制 |
5.4.1 持续集成 |
5.4.2 持续交付 |
5.4.3 自动化测试 |
5.4.4 系统设计验证 |
5.4.5 缺陷管理 |
第六章 EP公司无线网络优化项目质量改进 |
6.1 建立项目知识库 |
6.2 建立培养与激励机制 |
6.3 建立沟通交流机制 |
6.4 强化质量风险管理 |
第七章 EP公司无线网络优化项目总结 |
7.1 项目回顾总结 |
7.1.1 质量品质分析 |
7.1.2 回顾总结 |
7.2 本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缺血性卒中患者膳食炎症指数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缺血性卒中患者膳食炎症指数与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缺血性卒中患者膳食炎症指数与脑白质疏松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缺血性卒中患者膳食炎症指数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第四章 综述:膳食炎症指数和脑白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
4.1 脑白质疏松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
4.2 脑白质疏松的危害 |
4.3 脑白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
4.4 炎性机制在脑白质疏松中的重要作用 |
4.5 饮食与炎症 |
4.6 膳食炎症指数的提出 |
4.7 膳食炎症指数的应用 |
4.8 促炎饮食影响脑白质疏松的可能机制 |
4.9 小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简表 |
附图 |
附部分膳食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MONTHLY REVIEW(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D]. 陈秀红. 山东大学, 2021(10)
- [3]云南省富宁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政策执行效果研究[D]. 蒋春蕾.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明代募兵制研究[D]. 王慧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拉考沙胺添加治疗局灶性癫痫发作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D]. 杨文秋.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6]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8]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D]. 马骁. 山东大学, 2020(04)
- [9]EP公司无线网络优化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D]. 梁恩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10]缺血性卒中患者膳食炎症指数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D]. 宫秀群.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