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北内涝灾害问题及对策

陕西渭北内涝灾害问题及对策

一、陕西省渭北渍涝灾害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高燕燕[1](2020)在《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中平原地处内陆深部,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敏感单元。近年来,随着战略地位的提高,关中平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传统的农业灌区,关中平原灌溉面积约156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7.6%,强烈的农业活动对脆弱的地下水环境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压力。由于关中平原面积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问题众多,例如地方病、苦咸水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要根治这些问题,需要对区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深刻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对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环境背景值、水质污染状况、灌区地下水系统对灌溉的响应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2000年、2012年、2015年共892组地下水水质资料,以舒卡列夫分类法为依据,统计分析了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情况;考虑水化学分布的空间连续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克服了常规绘图中不能反映离子含量大小排序、表达水化学类型有限等问题,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关中平原水化学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取得的关键性发现有: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场发生明显变化,水化学类型趋于复杂化,由2000年的48种上升至2012年的76种,且出现NO3-参与命名的水样。渭河南部水质整体优于渭河北部,渭河南部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渭河北部水化学类型自西向东逐渐由单一变得复杂,漆水河以西地区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漆水河以东泾河以西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Na、HCO3-Na·Ca、HCO3-Na·Mg型,2012年以来Mg型水增多;泾河以东阴离子复杂,水化学类型多为混合型,2012年以来Cl型和SO4型水增多。渭河南部地区地下水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西受农业活动和水岩作用影响强烈,渭河北部泾河以东地区受蒸发和人类活动作用强烈。(2)给出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将地下水流动所造成的时空差异性融入定义,指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未受污染或者基本未受污染的情况下,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含量。首次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关中平原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进行计算。采用多种方法,对关中平原10个水环境单元各离子的背景值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环境背景值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呈现一定的演化规律,SO42-、Cl-环境背景值整体逐渐升高;受长期灌溉活动的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东的泾惠渠-交口灌区各离子环境背景值极高。时间特征上,受水岩作用及人类对自然条件改造的影响,多数离子环境背景值呈升高趋势,渭河北部地区尤为显着。采用F值法对背景水质进行评价,发现渭河南部背景水质整体良好,渭河北部背景水质大多较差或极差。(3)综合应用水盐均衡原理、同位素技术、端元混合模型、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对比研究了关中平原两个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对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水量负均衡但处于积盐状态,宝羊灌区水量均衡但处于排盐状态。径流条件差、补给水源和土壤盐分含量高是导致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地势平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排泄区,灌溉水对地下水盐分的贡献度高,易发生盐分累积;径流通畅的地区则发生地下水淡化。提出盲目降低地下水位或加大井渠灌溉比并非改善土壤盐渍化的高效举措,应在综合考虑地下水质与量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下水径流条件,合理选取井灌区域,从而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采用As、F-、Cr6+和NO3-作为评价指标对关中平原儿童与成人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并结合GIS技术,获得区域人体健康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因地制宜的地下水健康风险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基于蒙特卡洛法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确定Cr6+与F-分别对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最高,是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中需优先重点治理的有害物质。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雷楠[3](2019)在《铜麦6号和晋麦47小麦幼苗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差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渭北旱塬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是陕西省重要的旱作小麦生产区。而近年来随着气温变化异常的增加,干旱、倒春寒等严重影响着小麦的高产稳产。为探究小麦品种铜麦6号在渭北旱塬地区推广种植前景,本研究以铜麦6号和渭北旱塬对照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低温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低温干旱共胁迫、低温盐共胁迫、干旱盐共胁迫以及低温干旱盐共胁迫处理后0、24、48和72h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分析比较了铜麦6号和晋麦47在不同的胁迫条件下苗期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状况差异。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低温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低温干旱共胁迫、低温盐共胁迫、干旱盐共胁迫以及低温干旱盐共胁迫条件下,铜麦6号和晋麦47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h)、胞间二氧所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着降低,光系统II的最大光化合效率(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II)、光化学淬灭系数(qL),光系统I的实际光量子产量Y(I)均显着降低;而光系统II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光系统I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t和由供体侧限制引起的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D)则显着升高。表明低温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低温干旱共胁迫、低温盐共胁迫、干旱盐共胁迫以及低温干旱盐共胁迫对铜麦6号和晋麦47的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这些指标均有一定恢复,表明铜麦6号和晋麦47均对干旱、盐害和冻害胁迫产生了适应。铜麦6号对低温胁迫、盐胁迫和低温与干旱、低温与盐、盐与干旱和干旱低温与盐共胁迫适应性强于晋麦47,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则弱于晋麦47,表明铜麦6号对低温、盐胁迫和低温与干旱、低温与盐、盐与干旱和干旱低温与盐共胁迫适应性变化可能是其适于渭北旱塬地区推广的重要因素。

刘泫晔[4](2020)在《渭北平原地区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村庄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村庄绿地作为村庄的环境基础,有着协调人与自然的作用,其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关乎村庄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是村庄建设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缺乏详细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村庄绿地的布局忽略了村庄自身的空间结构,削弱了村庄特色绿地建设,造成了村庄绿地结构不合理,布局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村庄空间角度入手,开展针对渭北平原地区村庄的绿地系统的布局研究,对其村庄绿地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以渭北平原为研究区域,以村庄绿地系统布局为研究对象,揭示村庄空间对其绿地系统布局的影响,构建渭北平原村庄绿地系统布局方法和指标体系,探寻适用于渭北平原村庄绿地系统的相关指标和布局模式。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分析总结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本文寻找突破口。其次,通过相关基础研究,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解析和整理,对比不同的村庄绿地系统布局方法并分析其优劣性,并整理已有的村庄绿地布局模式,为下文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通过对渭北平原村庄的实际调研,利用调研数据对村庄绿地系统的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挖掘渭北平原村庄的绿地系统的现状布局特征。第四,分析村庄空间对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的影响关系,运用空间句法,在村庄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搭建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的方法体系和指标配置,并针对渭北平原村庄绿地系统现状布局特征上提出优化布局模式。第五,通过对渭北平原冶家台村绿地系统布局规划,验证了村庄绿地系统布局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冶家台村绿地系统布局优化方案,验证渭北平原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可为村庄尺度下绿地系统布局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支撑。在规划层面上,搭建了一套渭北平原地区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的方法体系。在尺度层面上,找到了适宜村庄尺度的绿地布局方法和指标配置。本研究为渭北平原地区村庄尺度下绿地系统提供了具体的布局方法和布局模式,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区域的村庄绿地布局提供参考借鉴。

徐岚[5](2019)在《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中平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平原地区,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镇集中分布区。这里地势平坦,水资源有限,降水较少但夏雨集中,雨季易积水,旱季极缺水。在数千年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关中传统村镇借助建筑及聚落空间组织,使雨水得以分时错季利用,聚落空间型制逐渐呈现出与自然生态相对和谐的共存状态。但快速城镇化以来,关中平原小城镇急剧扩张,空间形态呈现“摊大饼”格局,规划建设套用现代城市规划技术模式,内涝防治采用现代城市雨水管道人工排放方式,完全丢弃本地区传统村镇内涝自平衡的经验与智慧,结果造成小城镇普遍存在排水困难、内涝频发、结构失衡与特色衰败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小城镇社会经济、建设条件均不同于大城市,且外界对小城镇内涝问题的关注较少,在盲目低质模仿大城市建设模式的过程中,“小城镇大灾害”的情况愈加严重。由此,平原地区小城镇内涝消解资源化、空间发展特色化成为时代命题。本文面向关中平原地区,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综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知识,探讨了小城镇内涝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空间应对的解决途径。综合运用调查、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科学抽象等研究方法,挖掘关中平原传统村镇旱涝“自平衡”的生态建设经验,剖析现代小城镇的内涝衍生机理。本文以系统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和绿色建筑理论为启发,结合低影响开发等雨洪管理思想,提出平原地区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的设计方法,并实践性的探讨了小城镇从宏观镇域、中观镇区到微观院落、街坊设计的适宜性模式。首先,论文从关中平原传统村镇聚落分布模式、村落下垫面构成、院落建筑型制、内涝自平衡设施四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归纳传统村镇应对旱涝共存的模式及方法。从这一系列相互联系但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空间应对模式体系中,整理其在适应气候、匹配功能、节能生态和彰显特色等方面的设计经验。其次,论文对关中平原小城镇镇区从聚落空间、公共空间、院落空间及雨水设施四方面展开历史及现状研究,剖析关中平原现代小城镇内涝灾害的衍生机理,明确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点,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关中平原小城镇的内涝自平衡策略。再次,论文明确了小城镇雨水、积水、用水、排水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了内涝相关的参数控制指标和空间设计指标类型,构建了“院落-片区-镇区-镇域”的内涝自平衡单元体系,尝试提出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以期补充小城镇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形成适宜关中平原及其他平原地区小城镇的建设模式。最后,论文基于内涝自平衡模式对小城镇空间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了关中平原小城镇雨水利用目标和内涝消解目标。分别从院落基层居住单元、片区基本生活单元、镇区雨涝平衡单元和镇域生态协调单元四个层面,对单元内的功能构成、规模调控、指标体系、空间组织及设施配置等内容进行设计,提出了相应的空间模式。试图探寻实现小城镇内涝系统化解决,以及小城镇空间特色化发展的适宜之路。

张露[6](2018)在《渭北旱塬地区农田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旱情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渭北旱塬地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光、热、气等自然条件优越,适用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然而,该区降雨量有限,降雨时空分配不协调,同时,又缺乏灌溉条件,属典型的水资源严重受限的雨养农业区。春旱、伏旱频繁发生,“十年九旱”和“春雨贵如油”是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障碍的真实反映。自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渭北地区因优越的自然条件被誉为苹果优质、高产发展区,故将绝大部分农田先后更替为果园,地面覆被和自然景观发生了极大改变,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渭北地区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学术界总是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在渭北旱塬一带因气候干旱,不宜发展乔木林(果)业生产,存在着土壤内部干燥化、形成干土层的风险;渭北果树快速衰老态势或许因土壤干燥化所致等。针对渭北地区的生产实际以及学术争论不休的相关理论问题,从分析渭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目标出发,本研究以渭北旱地农田、不同园龄段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以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手段,定点定位监测了果树生育过程中0150cm范围内土壤水分状况,并利用了多种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多个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农田和园地、不同园龄段果园土壤水分特征与旱情,同时,从土壤水分动力学特性与过程考虑,探求了渭北土壤水分的移动与补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与进展:(1)渭北旱塬地区将农田更替为果园后,因为地面覆被变更,果园地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以及水分的稳定性均显着地优于农田,以往在农田频繁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旱情在果园不复存在。经定位动态观察,在作物生育期内果园土壤没有发生干旱胁迫情况,0150 cm范围内土壤水分含量稳定保持在田间持水量到毛管断裂含水量(胁迫点)之间水平。相反,农田自春季到夏初土壤旱情较为严重,不仅遭受到土壤水分胁迫的程度大、持续的时间长,而且干燥化的土层深度较深。在2040 cm处土壤水分遭受到的胁迫(低于胁迫点)天数连续78d,在4060 cm处土壤水分含量处于萎蔫系数之下的无效状态天数持续了42d。农田从4月中旬到7月中旬0120 cm土层存在着明显的干旱性威胁,尤其在5月中旬到7月中旬的雨季来临之前,土层2060 cm处最易发生水分胁迫。正因为多年生果树冠层盖度的抑制蒸发作用,使得土壤水分状况明显优于农田,极大地缓解了地区土壤的干旱程度。研究证实,渭北从农作物更替为多年生果树,地面覆被更替明显缓解了以往旱情,这里发展果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间接证明渭北旱情主要源于土面裸露的水分蒸发,而不主要是植被冠层的蒸腾。(2)渭北果园并没有呈现出随园龄的递增0150 cm土壤墒情明显变差的情况,也未发现有土内干燥化的、难以复墒的干土层出现。对3个园龄段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研究得出,虽然在时间尺度上各园龄段果园均呈现为从3月中旬到6月中旬期间,0150cm范围内,不同深度处土壤水分含量呈递减趋势,但在果树全生育期间各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均稳定地保持在土壤水分胁迫点之上,其中以盛果期果园在土层2040 cm处水分含量降低最多,仅为8.58%;以幼龄果园在土层010 cm处含水量降低为最少,达0.4%。在整个0150 cm土壤剖面范围内,从3月中旬到6月中旬持续干旱期间,幼龄果园的土壤含水量平均减少了2.72%,盛果期果园平均减少了5.40%,老龄果园平均减少了4.58%。研究证明,随着园龄持续增长,在25a以上的高龄果园,也未见到有干旱累积效应的土层的呈现。(3)从多指标角度分析可知,渭北不同园龄段果园并没有出现土壤水分胁迫现象,不存在土体干燥化的问题。从0150cm土层“有效贮水量(ASW)”上看出,幼龄果园生育期内平均为187.97 mm,盛果期果园为190.12 mm,老龄果园为176.95 mm;在时间尺度上的储水量的波动是以幼龄果园最为稳定;从“土壤水分过耗量(SWO)”上看出,仅老龄果园在6月中旬为正值,且差值极小;从“干燥化指数(SDI)”上看,仅盛年果园和老龄果园在6月份出现了轻度干燥化;从逐层分析的“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可以看出,高龄果园的剖面耗水空间较小龄果园的程度深,但短时间的耗水随着雨季的到来能够得到有效修复,只是老龄果园复墒略难。以上用多评判指标分别从时、空多尺度分析,未发现果园有明显土壤干燥化问题。(4)渭北地区的农田和果园在果树生育期间,土壤墒情波动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和空间特征,从时间上分为失墒期和复墒期两个阶段,在080 cm土层,农田和果园土壤水分均呈现“波动式递减”阶段、“显着蓄墒递增”阶段和“逐渐递减”阶段;而在80150 cm土层,只呈现着“低幅度波动式递减”和“显着蓄墒递增”阶段特征。从水分变化的同步性看,在040 cm土层范围内,无论失墒期还是复墒期,在各土层间均基本同步;在40 cm以下土层较上层失墒期延长,复墒期相对滞后1个月;从水分变化驱动因素分析,土层040 cm的墒情与近地层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属于“气象响应敏感”土层;土层4080cm的水分与果树生理耗水和树冠结构有一定关系,属于“生理耗水”土层,存在着暂短时间的水分胁迫不适期;80150 cm土层墒情波动小、有相对稳定的土层空间,属于“补偿调蓄”土层。研究结果证明,渭北土壤剖面水分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与效应与土体的发生层次有关,地面的植被结构对于其作用也较明显,果树冠层明显弱化了水分变化的程度。(5)以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做为理论基础,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其参数,土壤水分动力学参数为依据,分析得到果园与农田,不同园龄果园间相关水分动力学参数基本类同,证实本研究所选供试果园、农田间的土壤物理条件具有同质性,那么,果园与农田,不同园龄果园间土壤水分状况主要源于地面覆被,而不是土壤条件。作物生育期间不同时、空土壤剖面水力势及非饱和导水能力的动态过程表明,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迁移与补偿过程主要是由地面覆被诱导的、土壤水力势及其导水率驱动的“状态效应”,而不是土壤“性质效应”。即不同时段及不同土层空间水分移动与调蓄能力,主要源于干燥化程度诱导的阻水率(1/K(?))、干燥化土层厚度诱导的阻水力(dx/K(?))等。农田在2060 cm处易干旱,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随之激剧递减,阻水力激剧递增,使得农作物易受旱灾威胁;果园土壤含水量维持着较稳定的高水平,土层间差别小,非饱和导水率递减幅度小,空间差别小,土壤水库的调蓄能力较农田强,果树蒙受干旱的威胁小。综上所述,地面覆被类型主导着渭北旱塬的土壤旱情,渭北植果对旱情有缓解作用。在强生物蒸腾耗水过程中,土内干燥化趋势主要发生在农田,其层位相对较浅,雨季易复墒;老龄果园雨季复墒较幼龄果园略显困难,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只要果园土壤管理措施得当,采取合理密植,隔年松土,破除土内紧实化,增加土壤剖面透水性等有效措施,土壤墒情就能得到控制和有效恢复。

柴成亮[7](2018)在《气候变化对渭北旱塬玉米产量及生产水足迹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我国目前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各界学者的共识,与灌溉农业相比,旱作农业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但专门针对旱作农业的研究较少,且通常采用统计回归的分析方法,未能揭示旱作作物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难以对旱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制定和农业生产布局规划形成支撑。以基于田间尺度作物生产水足迹的核算方法为基础,利用CERES-Maize模型综合评价气候变化对旱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选择中国第一大作物—玉米为研究对象,以北方典型旱作农业区的陕西中部渭北旱塬为研究区域,通过多年的玉米田间试验数据评估CERES-Maize模型在渭北旱塬地区的适宜性,并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0输出气象数据,分析渭北旱塬在RCP2.6和RCP8.5两种气候情景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获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CERES-Maize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旱作玉米产量和物候期,该模型在渭北旱塬旱作农业区有很好的适用性。玉米物候期和产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Absolute relative error,ARE)和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uare error,NRMSE)在1.17%8.27%之间,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一致性指数(d)和决定系数(R2)均值分别为0.94和0.80。同时,模型对玉米全生育期累计蒸发蒸腾量的模拟也比较准确。(2)19612016年气候变化总体呈暖干化趋势,20172050年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19612016年,研究区两站点温度呈显着上升趋势,太阳辐射、降水量、风速及相对湿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变旱趋势明显。20172050年RCP2.6和RCP8.5气候情景下,两站点温度呈显着上升趋势,太阳辐射和风速呈波动性上升趋势,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波动性微减趋势;与历史时段相比,降水量有明显增加,两种情景的增幅非常接近,增幅分别为9.59%和9.24%。(3)气温上升幅度过大对玉米单产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施肥量与玉米生产水足迹呈负相关关系。在RCP2.6气候情景下,随着温度升高和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在RCP8.5情景下,随着温度升高和生育期有效降水的减少,玉米产量呈下降趋势;在RCP2.6气候情景下,玉米蒸发蒸腾量年际变化可划分为快速上升期(20172027)和波动性下降期(20272050);在RCP8.5气候情景下,玉米蒸发蒸腾量年际变化呈现出波动性微增(20172039)和较快上升(20392050)两个阶段变化趋势。RCP8.5情景下玉米产量和蒸发蒸腾量均值高于RCP2.6情景,两种气候情景下玉米生产水足迹基本相同,均值为0.38 m3/kg,2050年前均呈下降趋势。(4)气象因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管理水平对玉米生产水足迹影响明显,提高降水利用率和肥料生产率是降低旱作玉米生产水足迹的关键。降水量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正面影响最大,气温上升幅度过大对玉米单产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敏感性分析显示,玉米蒸发蒸腾量对相对湿度(-1.11)敏感性最高,其次是日最高气温、日照时数、风速、日最低气温(0.01);贡献率分析显示,日最高气温(4.51%)对玉米蒸发蒸腾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相对湿度、风速、日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0.35%)。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旱作作物产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应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农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防止气温的过快升高;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效果;采取农田微集雨措施和适宜的农艺节水模式,发展集雨补灌,筛选和培育节水抗旱新品种,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做好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对工作,降低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文波[8](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张蓉蓉[9](2017)在《陕西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陕西省渭北地区农田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和主要影响因素,给区域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低产田改良提供决策支持,以渭河以北、渭北低山及两侧的黄土高原和台塬为研究中心,通过实地调查、土壤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式,获得渭北地区060 cm土层的盐碱化数据及相对应的空间、土壤性质、地下水、作物产量数据,对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分布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合GIS软件绘制不同土壤层次的盐碱化分布图,结果表明:渭北地区060 cm农田土壤盐碱化主要以轻度盐土和非碱化土为主,轻度盐土约占农田总面积的93.48%,非碱化土占总面积95.36%。各土层盐碱量从上到下逐渐增加,含盐量平均值在1.292.06 g/kg之间,碱化度平均值在2.924.93 g/kg之间。渭北地区土壤含盐量相对较高值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地形平坦、河流湖泊密集区域,土壤含盐量较高区域主要出现在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的大荔县部分区域(盐池洼周边);临渭区、富平县、蒲城县交界区域(卤泊滩周边);黄河沿岸的韩城市部分区域。土壤含盐量最高值分布在大荔盐池洼周边和蒲城卤泊滩周边。土壤碱化度较高值分布在临渭区、富平县和蒲城县交界区域(卤泊滩周边),黄河、渭河、洛河交汇的大荔县部分区域(盐池洼周边);最高值集中在临渭区、富平县和蒲城县交界区域(卤泊滩周边)。农田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受空间因素的影响较大,贡献率达49.22%,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受土壤因素影响较大,贡献率分别达到48.33%和55.60%,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土壤质地、土壤团聚体、容重。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盐碱化概率较高,形成较严重的危害趋势。研究区矿化度、水埋深、盐含量和综合指标,满足对应阈值条件的高风险概率面积分别为5395 km2、1490km2、6249km2和6605 km2,占渭北地区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2%、14%、60%和64%。总体分析,土壤中盐含量随水埋深变浅、矿化度升高而增高,土壤盐碱化风险也随之增高。尤其是满足阈值条件下,综合三项指标得出的6605 km2盐碱化高概率发生区,要着重强化监测预警工作。通过对渭北地区农田土壤盐碱化进行分布调查、影响因素分析、趋势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盐碱地改良措施,包括配套适宜的排灌设施、改良耕作管理技术、施入化学改良剂和生物改良等方式,治理改良渭北地区农田土壤盐碱化。

樊会敏[10](2017)在《陕西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渭北地区是陕西省的第二粮仓,但该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较突出,土壤犁底层容重较大,内涝灾害和土壤次生盐渍化比较严重。目前,对渭北地区土壤盐碱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卤泊滩展开,对渭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动态分布及成因研究较少,尤其是犁底层土壤紧实结构对该区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从区域尺度研究渭北地区农田土壤盐碱化问题、探究犁底层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和科学意义。本研究以陕西渭北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10 km×10km网格布点法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明确了渭北农田土壤盐分类型、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土壤物理性质对剖面土壤盐分的影响;通过定位监测,分析了土壤盐碱化的年内动态变化及水、热、盐之间的关系;以交口抽渭灌区和洛惠灌区为典型区,分析了灌区土壤盐碱化年际动态变化;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针对地下水浅埋区犁底层容重对水盐运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渭北地区农田土壤阴离子以Cl-和SO42-为主,硫酸盐型土壤点位比约55.9%,阳离子以Na+为主,钠盐型土壤点位比约41.2%。土壤以非盐渍化和轻度盐渍化为主,约占76.2%,剖面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存在土壤盐渍化加剧的风险。(2)土壤电导率在高含盐量区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趋势,在低含盐量区呈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趋势。高含盐量区电导率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低含盐量区主要受温度和海拔的影响。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但水分对电导率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一年之中,水分对电导率的影响大于温度,且土壤水分在15%30%(相当于质量含水量11%21%)范围内对电导率具有明显影响。(3)两大灌区近10年内土壤盐碱化面积呈上升趋势。灌区土壤盐碱化面积的动态变化受到排灌措施的影响,交口抽渭灌区的灌溉亩次是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盐碱化面积随着灌溉亩次的增加而增加。(4)土壤颗粒组成仅影响0-20 cm的含盐量,容重和团聚体对剖面含盐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位影响,且这种异位影响与含盐量水平有关。土壤含盐量<1 g/kg时,40-60 cm土壤容重与20-40 cm含盐量是幂函数关系呈递增趋势;含盐量>2 g/kg时,0-20 cm土壤容重与20-40 cm含盐量是一次函数关系呈递减趋势,其中当含盐量在24 g/kg时,20-40 cm土壤容重与0-20 cm含盐量是一次函数关系呈递增趋势。含盐量>2 g/kg时,20-40 cm水稳性团聚体与0-20 cm含盐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含盐量<2 g/kg时,水稳性团聚体与含盐量之间无显着相关性。(5)紧实犁底层可阻碍水盐自下而上迁移,抑制表土积盐。随着犁底层土壤容重的增加,各土层土壤电导率呈抛物线型变化。犁底层容重影响耕层土壤积盐的临界值为1.60 g/cm3。对于地下水浅埋区,当犁底层容重大于该临界值时,保留犁底层有利于防止地下水中盐分表聚。当犁底层容重小于该临界值时,可考虑适当打破犁底层,减小毛管作用,防止下层盐分表聚。

二、陕西省渭北渍涝灾害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渭北渍涝灾害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1.2.2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1.2.3 灌区地下水环境
        1.2.4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1.2.5 关中平原地下水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2.4.1 地层系统
        2.4.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
第三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质量检验
    3.2 水样点分布情况
    3.3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
        3.3.1 地下水化学类型统计
        3.3.2 基于GIS模型的水化学类型时空分布
    3.4 关中平原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
        3.4.1 物质来源
        3.4.2 离子来源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地下水化学演化
    4.1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概念
    4.2 水环境单元的划分
    4.3 研究方法
        4.3.1 非参数方法
        4.3.2 参数方法
    4.4 环境背景值
        4.4.1 数据统计特征
        4.4.2 环境背景值计算结果
        4.4.3 阈值的确定
    4.5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水化学演化规律
        4.5.1 空间特征
        4.5.2 时间特征
        4.5.3 背景水质评价
        4.5.4 污染评价
    4.6 小结
第五章 关中平原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研究
    5.1 典型灌区的概况
        5.1.1 泾惠渠灌区
        5.1.2 宝羊灌区
    5.2 研究方法
        5.2.1 均衡区的确定
        5.2.2 地下水水均衡与盐分均衡原理
    5.3 典型灌区的水盐均衡
        5.3.1 泾惠渠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5.3.2 宝羊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5.3.3 泾惠渠灌区与宝羊灌区盐分均衡比较
    5.4 盐分差异影响因素
        5.4.1 地形地貌
        5.4.2 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
        5.4.3 均衡项盐分
        5.4.4 灌溉历史
    5.5 灌溉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5.5.1 灌区地下水的盐分迁移
        5.5.2 灌区氢氧同位素特征
    5.6 灌区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
        5.6.1 研究方法
        5.6.2 泾惠渠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6.3 宝羊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7 灌区地下水管理举措
    5.8 小结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6.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6.2 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模型参数
        6.2.2 水质特征分析
        6.2.3 致癌风险评估
        6.2.4 非致癌风险评估
        6.2.5 基于Monte Carlo的不确定性分析
        6.2.6 敏感性分析
    6.3 基于健康风险的地下水质安全保障管理措施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铜麦6号和晋麦47小麦幼苗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差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低温胁迫研究进展
        1.2.1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2.2 低温胁迫使植物受害的原因
        1.2.3 低温冻害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2.4 低温胁迫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3 干旱胁迫研究进展
        1.3.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3.2 干旱胁迫使植物受害的原因
        1.3.3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3.4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1.4 盐胁迫研究进展
        1.4.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4.2 盐胁迫使植物受害的原因
        1.4.3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4.4 盐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1.5 低温干旱共胁迫研究进展
    1.6 干旱盐共胁迫研究进展
    1.7 低温盐共胁迫研究进展
    1.8 干旱低温盐共胁迫研究进展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1.10 预期结果
第二章 低温干旱盐胁迫对铜麦6号和晋麦47苗期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相关溶液配制
        2.1.4 试验器材
    2.2 方法
        2.2.1 预试验处理
        2.2.2 试验处理
    2.3 参数测定与数据处理
        2.3.1 叶绿体荧光参数测定
        2.3.2 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2.3.3 生物量测定
        2.3.4 数据处理
    2.4 结果分析
        2.4.1 低温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4.2 干旱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4.3 盐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4.4 低温干旱共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4.5 干旱盐共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4.6 低温盐共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4.7 低温干旱盐共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第三章 结论
    3.1 低温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苗期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影响
    3.2 干旱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苗期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3 盐胁迫对铜麦6 号和晋麦47 苗期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4 低温干旱胁迫共同作用对铜麦6号和晋麦47苗期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5 低温盐胁迫共同作用对铜麦6号和晋麦47苗期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6 干旱盐胁迫共同作用对铜麦6号和晋麦47苗期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7 低温干旱盐胁迫共同作用对铜麦6号和晋麦47苗期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8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4)渭北平原地区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引导
        1.1.2 各地村庄绿地建设趋势
        1.1.3 地域背景
        1.1.4 研究起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范围界定
        1.3.1 渭北平原范围界定
        1.3.2 村庄范围的界定
        1.3.3 村庄绿地系统
    1.4 村庄绿地布局研究综述
        1.4.0 理论综述
        1.4.1 内容综述
        1.4.2 方法综述
        1.4.3 实践综述
        1.4.4 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的相关研究基础
    2.1 村庄绿地分类基础研究
        2.1.1 村庄绿地分类规范
        2.1.2 村庄绿地分类研究
    2.2 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2.1 场所理论
        2.2.2 人居环境理论
        2.2.3 空间句法理论
    2.3 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相关方法研究
        2.3.1 空间分割方法
        2.3.2 句法测度
        2.3.3 小结
    2.4 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相关模式研究
        2.4.1 基于尺度划分的绿地布局
        2.4.2 基于地理环境的绿地布局
        2.4.3 基于景观元素的绿地布局
        2.4.4 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数据收集与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行政区划
        3.1.3 自然环境
        3.1.4 生态资源
    3.2 样本村庄的选取
        3.2.1 村庄分布
        3.2.2 样本对象选择
    3.3 渭北平原村庄绿地分类
    3.4 渭北平原村庄绿地现状特征调研
        3.4.1 数据来源与整理
        3.4.2 村庄绿地规模特征分析
        3.4.3 村庄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4.4 渭北平原村庄绿地系统特征总结
    3.5 村庄绿地布局的影响因素
        3.5.1 村庄绿地规模的影响因素
        3.5.2 村庄绿地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渭北平原村庄绿地系统布局方法研究
    4.1 村庄绿地空间布局方法构建
        4.1.1 村庄绿地的布局与村庄空间的关系
        4.1.2 空间句法指标的选取
        4.1.3 空间句法方法体系的建立
    4.2 村庄绿地系统布局指标配置
        4.2.1 已有村庄绿地配置标准对比
        4.2.2 村庄绿地配置指标
    4.3 渭北平原村庄绿地系统布局模式
        4.3.1 村庄绿地系统宏观布局
        4.3.2 村庄绿地系统微观布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村庄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自然条件
    5.2 村庄空间概况
        5.2.1 村庄土地利用现状
        5.2.2 村庄公共空间分布
        5.2.3 村庄道路空间分布
        5.2.4 村庄绿地空间分布
    5.3 基于空间句法的村庄绿地系统布局
        5.3.1 村庄空间分析
        5.3.2 村庄绿地系统布局
        5.3.3 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
        1.3.1 城镇内涝
        1.3.2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
    2.1 系统论
        2.1.1 定义与内容
        2.1.2 对本研究的启示
    2.2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
        2.2.1 主要内容
        2.2.2 对本研究的启示
    2.3 新城市主义理论
        2.3.1 主要内容与发展
        2.3.2 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绿色建筑理论
        2.4.1 概念及主要内容
        2.4.2 雨水利用的主要方式
        2.4.3 对本研究的启示
3 关中平原自然环境特征与内涝灾害衍生
    3.1 短时强降雨是导致内涝的先决条件
        3.1.1 三季常干旱、夏暴雨集中
        3.1.2 降水趋势将促使内涝加剧
    3.2 地形太平坦是造成内涝的自然基础
        3.2.1 流水地貌形成多级台地
        3.2.2 极平地势造成排水困难
    3.3 湿陷性黄土是加重内涝的特殊因素
        3.3.1 整体层面:关中平原湿陷性黄土分区
        3.3.2 局部层面:西咸新区湿陷性黄土分区
    3.4 针对内涝的关中平原自然地理分区
        3.4.1 分区成果
        3.4.2 表3.1关中平原针对内涝的自然地理分区基本信息汇总表分区灾情
    3.5 小结
4 关中平原传统村镇旱涝“自平衡”的经验与启示
    4.1 传统聚落分布模式
        4.1.1 传统聚落分布
        4.1.2 基层村落单元
    4.2 典型村落下垫面构成
        4.2.1 典型村落下垫面测算
        4.2.2 下垫面核心构成要素
    4.3 关中院落空间组织
        4.3.1 关中传统院落空间布局特征
        4.3.2 关中传统院落雨水组织模式
    4.4 典型村落内涝自平衡量化分析
        4.4.1 公共空间
        4.4.2 院落空间
        4.4.3 单次暴雨
    4.5 典型村落内涝自平衡设施
        4.5.1 内涝自平衡公共设施——涝池
        4.5.2 内涝自平衡私有设施——水窖
    4.6 现代规划启示
        4.6.1 规划模式
        4.6.2 单元概念
        4.6.3 平衡原理
        4.6.4 测算方法
5 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衍生机理分析
    5.1 聚落空间——镇区形态演进与内涝灾害衍生
        5.1.1 建设区形态的演进
        5.1.2 镇区下垫面比例关系
    5.2 公共空间——外部空间设计与内涝灾害衍生
        5.2.1 绿地广场
        5.2.2 宅前场地
        5.2.3 街道和道路
    5.3 院落空间——居住建筑型制与内涝灾害衍生
        5.3.1 群体组织
        5.3.2 空间布局
        5.3.3 屋顶形式
        5.3.4 下垫面构成
        5.3.5 量化测算
    5.4 雨水设施——雨水蓄排设施与内涝灾害衍生
        5.4.1 储水设施
        5.4.2 排水设施
    5.5 小结
6 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构建
    6.1 自平衡概念
        6.1.1 “自平衡”概念本源
        6.1.2 “自平衡”概念拓展
    6.2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的构建
        6.2.1 自平衡思路
        6.2.2 自平衡模式
    6.3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的数学关系
        6.3.1 动态平衡的关系
        6.3.2 数学关系的表达
    6.4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的指标系统
        6.4.1 参数控制指标
        6.4.2 空间设计指标
    6.5 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的单元体系
        6.5.1 院落基层居住单元
        6.5.2 片区基本生活单元
        6.5.3 镇区内涝平衡单元
        6.5.4 镇域生态协调单元
    6.6 小结
7 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空间匹配方法研究
    7.1 空间匹配目标
        7.1.1 雨水利用目标
        7.1.2 内涝消解目标
    7.2 院落基层居住单元
        7.2.1 雨水组织流程
        7.2.2 下垫面及空间布局
        7.2.3 院落内雨水设施
        7.2.4 指标建议
    7.3 片区基本生活单元
        7.3.1 片区规模及构成
        7.3.2 街坊组团式布局
        7.3.3 片区雨水设施
        7.3.4 指标建议
    7.4 镇区内涝平衡单元
        7.4.1 空间结构
        7.4.2 下垫面构成
        7.4.3 道路系统
    7.5 镇域生态协调单元
        7.5.1 雨量协调关系
        7.5.2 空间匹配要点
    7.6 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渭北旱塬地区农田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旱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概况及进展
        1.2.2 渭北塬区土壤水分利用状况研究进展
        1.2.3 土壤水分亏缺研究进展
        1.2.4 土壤水动力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资源特征
        2.1.4 土壤及其植被状况
        2.1.5 果业发展与地面覆被更替情况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1 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及其旱情分析
        2.2.2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旱情演变分析与评价
        2.2.3 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传导性能分析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地区土壤覆被/植被情况
        2.3.2 样品采集
        2.3.3 研究条件
        2.3.4 测定方法
        2.3.5 数据分析
        2.3.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农田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与旱情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样采集
        3.1.2 土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作物生育期间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3.2.2 作物生育期间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定量化分析
        3.2.3 渭北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层剖面水分含量稳定性分析
        3.2.4 不同地面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的季节性差异状况
    3.3 讨论
        3.3.1 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3.3.2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分析
        3.3.3 土层水分稳定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土样采集
        4.1.2 土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苹果生育期间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4.2.2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4.2.3 不同年龄段果园土壤干燥化特征分析
        4.2.4 不同园龄果园的耗水特征
    4.3 讨论
        4.3.1 渭北旱塬植果后水分胁迫分析
        4.3.2 渭北旱塬植果优化发展
    4.4 小结
第五章 果园和农田土壤水分传导特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土样采集
        5.1.2 土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渭北果园农田土壤导水率的模拟与获得
        5.2.2 不同季节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差异性分析
        5.2.3 果园和农田水分移动的驱动力变异分析
        5.2.4 不同园龄段果园之间土壤导水率比较
    5.3 讨论
        5.3.1 土壤水分动力学参数表征抗旱性的物理机理
        5.3.2 渭北旱塬土壤水分能量特征
        5.3.3 土壤水分状态影响导水能力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利用程度不同
        6.1.2 渭北旱塬水分胁迫时空分布
        6.1.3 渭北旱塬剖面土壤水分传导特性
    6.2 创新点
        6.2.1 通过农田与果园的比较说明渭北覆被不同土壤水分条件植果优于农田
        6.2.2 多尺度多指标分析评价不同园龄段果园的土壤水分状况
        6.2.3 提出渭北农田和果园土壤含水量的特征土层的概念
        6.2.4 明确指出土壤“状态屏障”是影响渭北土壤水分移动的制约因子
    6.3 研究展望
        6.3.1 进一步研究渭北地区覆被变化对地区水文循环的影响
        6.3.2 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
        6.3.3 不同降雨年型条件下农田和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气候变化对渭北旱塬玉米产量及生产水足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及用水效率影响研究进展
        1.2.2 作物水足迹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合阳试验点数据收集和处理
        2.2.1 试验点概况
        2.2.2 气象数据
        2.2.3 土壤数据
        2.2.4 田间管理数据
    2.3 长武试验点数据收集和处理
        2.3.1 试验点概况
        2.3.2 气象数据
        2.3.3 土壤数据
        2.3.4 田间管理数据
    2.4 研究方法
        2.4.1 玉米生产水足迹计算方法
        2.4.2 气候变化演变特征的分析方法
        2.4.3 气象因子对玉米蒸散量敏感性及贡献率分析
        2.4.4 玉米产量和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2.4.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CERES-Maize模型在渭北旱塬旱作农业区的适用性评价
    3.1 模型的参数校准
    3.2 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3.2.1 模拟值和实测值对比分析
        3.2.2 模型模拟准确度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渭北旱塬玉米产量及生产水足迹的影响
    4.1 气候情景选取及与作物模型的结合
        4.1.1 1961 ~2016年渭北旱塬气候因子分析
        4.1.2 2017 ~2050年渭北旱塬气候因子分析
    4.2 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3 未来气候条件下玉米蒸发蒸腾量预测
    4.4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水足迹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渭北旱塬玉米蒸发蒸腾量及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5.1 主要气象因子对玉米蒸发蒸腾量影响分析
    5.2 玉米产量及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5.3 玉米生产水足迹调控措施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1.2.2 建筑遗产范畴
        1.2.3 灾害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1 概念
        2.1.2 构成要素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2.2.1 建筑遗产
        2.2.2 相关环境
        2.2.3 附属文化遗产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2.3.1 价值构成
        2.3.2 特征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2.5.5 比较分析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2.6.1 风险文化理论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小结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3.4 灾害风险识别
        3.4.1 概念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3.5 风险分析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3.6.2 选择评估方法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3.6.4 风险评估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3.8 小结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4.2.1 必要性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3.1 监测
        4.3.2 保养维护
        4.3.3 全面勘测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4.1 抗震工程
        4.4.2 防洪工程
        4.4.3 滑坡防治工程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4.4.5 防雷工程
        4.4.6 防风工程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4.5.3 物资保障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6 小结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5.1.1 概念
        5.1.2 特征
        5.1.3 原则
        5.1.4 抢救内容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5.2.1 灾情预警
        5.2.2 灾情判断
        5.2.3 启动应急程序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5.2.5 结束应急响应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5.4.1 灾后应急评估
        5.4.2 制定抢救规划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5.5.2 国际合作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5.6 结论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6.1.1 概念
        6.1.2 主要内容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6.2.1 短期恢复
        6.2.2 长期恢复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6.3.1 评估类型
        6.3.2 评估内容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4 恢复目标
    6.5 小结
7.结论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致谢

(9)陕西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
        1.2.2 土壤盐碱化分布的影响因素
        1.2.3 土壤盐碱化危险预测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2.1 渭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分级评价
        2.2.2 渭北地区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特征
        2.2.3 渭北地区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2.2.4 渭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危险程度分级评价
    2.3 材料与方法
        2.3.1 研究区概况
        2.3.2 研究方法
        2.3.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渭北地区土壤盐碱化的空间分布
    3.1 渭北土壤盐碱化基本特征
        3.1.1 土壤盐碱化分级标准
        3.1.2 土壤盐碱化指标描述性统计特征
        3.1.3 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3.2 渭北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图
    3.3 渭北土壤含盐量面积、碱化度面积程度评价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渭北土壤盐化分布的影响因素
    4.1 地统计学分析
    4.2 Person相关分析
    4.3 通径分析
    4.4 影响因素贡献率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渭北土壤盐碱化危险程度评价
    5.1 统计特征值分析
    5.2 阈值的选择
    5.3 指示克立格评价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
        6.1.2 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6.1.3 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的危险预测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陕西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盐碱化成因及影响因素
        1.2.2 土壤盐碱化动态研究
        1.2.3 土壤水盐运移机理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2.1 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特征
        2.2.2 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动态
        2.2.3 土壤结构对盐碱化的影响
    2.3 技术路线
    2.4 材料与方法
        2.4.1 研究区概况
        2.4.2 土壤盐碱化特征分析
        2.4.3 土壤盐碱化年内动态监测
        2.4.4 灌区土壤盐碱化年际动态
        2.4.5 土壤物理性质对剖面盐分的影响
        2.4.6 水盐运移模拟实验
第三章 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特征
    3.1 渭北农田土壤盐分类型特征
    3.2 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剖面特征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渭北地区农田土壤盐碱化年内动态
    4.1 土壤剖面水分、温度、电导率年内变化
    4.2 土壤水分、温度及降雨量、气温的年内动态
    4.3 电导率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渭北灌区土壤盐碱化年际动态
    5.1 交口抽渭灌区水盐动态
    5.2 洛惠灌区水盐动态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土壤物理性状对剖面土壤盐分的影响
    6.1 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布特征
    6.2 土壤物理性质与含盐量的相关性
    6.3 土壤物理性质对含盐量的异位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容重对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的模拟研究
    7.1 不同处理下电导率、温度的变化
    7.2 供水结束后水、热、盐在土壤剖面的分布
    7.3 容重对盐分迁移的影响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陕西省渭北渍涝灾害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 高燕燕. 长安大学, 2020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铜麦6号和晋麦47小麦幼苗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差异比较研究[D]. 雷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4]渭北平原地区村庄绿地系统布局研究[D]. 刘泫晔. 长安大学, 2020(08)
  • [5]关中平原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方法研究[D]. 徐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6]渭北旱塬地区农田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旱情的影响研究[D]. 张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7]气候变化对渭北旱塬玉米产量及生产水足迹的影响[D]. 柴成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8]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9]陕西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D]. 张蓉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10]陕西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樊会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10)

标签:;  ;  ;  ;  ;  

陕西渭北内涝灾害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