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业企业体制改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郭红岩[1](2021)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评价及后续配套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承载着重要的保护森林资源任务,作为天保工程政策和人员承载以及黑龙江省林业发展战略实施主体,担负着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林业投资的职责。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6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对国有林区改革部署的要求,黑龙江省委成立了国有林区改革专项小组,下设国有森工改革专班,分“三条线”力推管理体制改革攻坚任务。在改革完成的重要时间点,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中仍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后续配套政策作为保障?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也是林区人员想要了解的问题。在目前的学术界,在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涉及较少。为此,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和探索,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开展研究,不仅能够填补当前学术界的空白,也能够为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借鉴。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梳理,以期探寻目前学术界取得的进展和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改革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20年末,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森林资源管理配套政策不完善、社会行政管理缺乏运行机制、森工企业承接政策和参与市场化经营能力较差等问题。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在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民生改善3个准则层选取了部分指标的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对职工生活、心理方面产生的实际影响以及在后续配套政策方面的不足,创新性地设立了职工心理预期及制度改善方面这一准则层。最终构建了一套包含4个准则层共计23个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和桥梁。再次,根据上述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具体程序是:根据客观的熵值法测算指标的权重和发展水平指数,并根据改进的TOPSIS方法评价各个准则层的发展潜力,结果表明:在发展水平方面,2011-2019年间,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在指标权重方面,“林业支撑与保障投入”、“森林抚育面积”、“享受养老保险的职工数”是3个影响最大的指标;在发展潜力方面,职工心理预期及制度改善方面准则层的发展潜力最强,民生改善方面紧随其后。最后,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构建后续配套政策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建立后续配套政策组合、完善后续配套保障机制。
王凯[2](2020)在《改制与共生:一个国有林场的发展 ——基于内蒙古B林场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林业生产单位,肩负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国有林地生产能力,对提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但是,国有林场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经济效益低下、职工安置疏漏、技术设施落后等问题,国有林场的改革势在必行。自治区积极响应号召,制订出一系列维系国有林场发展、保障生态环境的方针政策,B林场在《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盟市直属和旗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审批要点》等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积极适应国家、自治区对于国有林场的战略布局,积极推进改制以应对变化、承担责任、适应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谋求林场自身生存发展。在适应发展、推进改制的过程中,林场职工充分融入当地嘎查居民的生产生活,由物质资源置换牵动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共生关系,利用林场改革策略与当地嘎查居民促进共生互利,以谋求职工家庭的生存发展。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国有林场在改制与共生中谋求自身发展的道路,以内蒙古自治区X盟W市B林场改制和共生的发展历程、实施现状和问题为例,剖析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从政府、林场、职工三个主体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适合国有林场发展的模式和建议。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对文章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整理之前所做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对B林场的改革历程进行描述,并加入具体案例分析实际实施情况;第三部分描述B林场和Y嘎查在林场改制影响下的共生适应情况;第四部分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总结林场发展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第五部分得出结论。
周珊珊[3](2019)在《改制背景下L林业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老旧体制的林业事业单位发展正在接受同类林业企业的挑战。然而林业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林业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升,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林业事业单位员工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改制迫在眉睫,若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潮流,将面临着自身体制改革的变化与外部竞争者挑战的双重压力,使林业事业单位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要使改制过程中的林业事业单位焕发生机,迸发活力,则提前了解林业事业单位人员的激励问题不可忽视,完善优化林业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过程必不可少。为此,本文结合林业事业单位员工的特征,找寻其激励机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部分。以湖南省L林业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国内外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主要运用综合激励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融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收集内部资料、走访谈话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单位的现状进行梳理、整合与提炼,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得出该单位员工的需求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关于人员激励机制的优化模型,抓住重点提出优化方案与措施。本文不仅针对L林业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面临的人员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处理,同时也可为今后面临改制的相关事业单位员工的激励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朱震锋[4](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张壮[5](2018)在《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完成国家统一性整合。深化国有林区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有林区改革的实质是国有林权契约的重新设计与实施,决定着谁拥有,谁受益,谁管理等各种产权权能的归属问题。历史上,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虽然历经多次变迁,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变迁的成果难以巩固,始终受到初始制度惯性和原有治理体制条条框框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走出旧体制的影子和羁绊。在一些重要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边际改革,无法实现全面重构,难以达到改革预期效果,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整个国有林区仍然被锁定在低效的状态中难以自拔,甚至出现自我利益强化和逆向改革的非绩优路径依赖倾向。众所周知,我国国有林区蕴藏的巨大自然资源是国家和人民一笔宝贵的巨额财富,但在现行治理体制下,林地资源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林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林区人民处于普遍贫困状态,未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线性共生关系,远未达到国有林区自然资源资产利用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如何顺应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已成为我国国有林区治理的重大挑战。由此可见,创新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走出路径依赖羁绊,实现国有林区治理范式转换,对国家生态建设和林区人民民生改善极为重要。所以,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制度变迁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建国以来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历次变迁为着眼点,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进行深入考察,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力图找出国有林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解释现行国有林区治理体制下出现的低效运转、资源闲置、权利冲突等问题,为引导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方向和破解路径依赖桎梏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8章对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回顾梳理了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路径依赖问题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并详细探讨了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本文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研究国有林区治理体制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第3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政策演变、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本章主要是为后面章节的分析提供历史与现实分析基础,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过程,政企合一的第一阶段,向市场经济迈进的第二阶段,治理体制多元化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家林业政策演变,介绍了国家林业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探讨了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第4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体现及成因分析。本章主要探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的形成过程,论述路径依赖的表现,并分析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制度方面的原因。第5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的案例研究。本章对国内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伊春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吉林森工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体制改革情况的深刻剖析,对治理体制改革实践进行总结介绍。第6章,国外国有林治理体制借鉴与启示。本章主要介绍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国有林治理体制,并对其治理体制进行述评,然后,提出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借鉴和启示。第7章,破解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破解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其中,市场化改革、消解沉淀成本和加强顶层设计最为关键。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展望。
杨帆[6](2015)在《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八面通林业局是政企合一的资源型国有森工林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二期的实施,林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之相对应的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改革,这种陈旧的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新林区建设和管理。本文通过对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产品理论,对林业局在全面深化改造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实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提出设想。构建理论上合理、实践中可行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框架与体系,提出推进森工企业改制的设想和援助策略,为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实践工作提供些许切实有效的建议,实现八面通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提出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从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论文写作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对管理体制、国有林业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等概念进行阐述,同时总结分析出森工企业与国有林业管理体制的关系、黑龙江省林业体制基本特征以及八面通林业局的独特性。提出了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第三部分从八面通林业局管理历史变迁及体制现状出发,总结归纳了林业局在体制上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为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提出了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改革利益相关者分析、政企分开的目标模式、政府的监管模式以及相关保障体系的建立。
张亚玲[7](2014)在《吉林森工WG林业局改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对经济格局的调整、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催生了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的体制改革。基层的森工林业局是国有森工企业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这场改制的重要主体,做好其改制工作尤为重要。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的改制尚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大多都是以森工集团的视角在政策建议层面给出结论,实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吉林森工集团在这场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大潮中取得突出成绩,本文以吉林森工集团下属的WG林业局为研究对象,站在基层森工林业局的角度去深入研究其改制效应,从而总结经验,试图在探索基层林业局改制的有效途径的问题上能有所收获,为更多森工林业局将来的改制提供启示和建议。首先,对课题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介绍,在对产权制度、林权制度改革、制度及制度变迁、林业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吉林森工集团改革为大背景分析了WG林业局改制的动因,从改制目标、基本战略、主要措施等方面对WG林业局的改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运用DEA方法对WG的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改制前后投入产出效率的对比分析来评价改制成效,然后从经营思想和经营效益两大方面来分析WG林业局改制后产生的主要良好效果。通过定量和定性、过程和结果的两两结合分析,对WG林业局的改制效应有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最后,对WG林业局的改制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对其他森工林业局改制的启示,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WG林业局深化改制的对策建议。
李湘玲[8](2013)在《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必须随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环境变化而调整。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进行绩效比较研究,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改革政策和经营战略,促进国有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本文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比较研究,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大小兴安岭地区及吉林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绩效,以深化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并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的研究,发现林管局是现有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条块结合”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介于林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林业企业三者之间,与区域行政机构共享管理权,而又没有受到明确法律、法规约束的林区管理机构。在“条块结合”特色下,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管理机构与管理职能重叠,专业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企业与地方责任不清、利益不明,企业与林业主管部门产权不分等问题。(2)通过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定性比较,进一步提出存在多元“条块”组合模式。黑龙江省实行的是省政府管理下的林业厅管理地方林业与森工总局管理国有林区的“地方与国有分置”,管理体制最复杂;吉林省实行的是林业厅管理下的“营林与森工分置”,管理体制较为简单;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的是林业厅管理下的地方林业与国有林区分置,管理体制复杂程度介于两者之间。(3)运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跨水平和跨层次视角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林业经济绩效的七项主要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的四个主要因子,对2010年八个典型林管局(集团)经济绩效进行排名。发现八个林管局(集团)经济发展不平衡,提高资产和人力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是目前经济绩效提升的重点。(4)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内部政企分开”为特色的龙江模式并不是在集团内部能够解决的,而应在国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整体性改革基础上进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伊春模式,在国有林权制度上所进行的改革是在经营机制上的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林区“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难题。(5)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冲击和压力,提出了改革建议:第一,推行和深化“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探索和创新森林资源经营权改革;第三,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体系。
冼静贤[9](2013)在《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的评价》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国有林区陷入了可采伐资源危机、林业企业经济危机和林区职工生活危难的“三危”困境,发展形式十分严峻。作为全国四大森林工业集团之一的吉林森林工业集团(以下称简称“吉林森工集团”),和其他国有森工企业一样,既肩负着木材生产、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任,又担负着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发展举步维艰,改革势在必行。2005年起,吉林森工集团率先实行了以加工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社会职能全部移交、辅业全部转制为民营、职工劳动关系全部转换和实行股份制改造为重点的“四全部、一改造”体质改革,并提出了“三个优化,做大做强六大产业”和实现“培育九大龙头企业、实现八个目标”的改革战略。目前,吉林森工集团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我国国有森工企业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章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及相关研究理论的综述,然后从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背景、历程和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入手分析了其改革的整体情况。并通过借鉴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结合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采取初步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极不稳定、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养老保险覆盖率明显下降和林业教育投入的减少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最后,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经验,主要从改革中政府的作用、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股份制改造、社会职能的剥离和职工权益的维护五个方面,对我国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给予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王迎[10](2013)在《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林业工作最重要的内容。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开发最早,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林区。它主要分布在东北东部山地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山地、以及西南金沙江、西北白龙江流域,同时还包括新疆天山国有林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利用,重点国有林区已成为我国可采成过熟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社会发展滞后、职工生活贫困、社会不稳定的地区。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思想的束缚下,林区开发建设实行先生产、后生活、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致使林区社会负担沉重,各项生活设施欠账严重。尤其是,长期坚持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忽视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后备可采森林资源储备严重不足,致使林区经济发展后劲不强。其深层次原因是长期忽视森林资源经营,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一直没有理顺,这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在总结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林业发达国家在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上的成功作法和经验,重新设计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新模式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一是为实现将重点国有林区建设成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和林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从中国生态恶化、木材短缺的国情出发,也从重点国有林区以天然林为主的林情出发,在重点国有林区推进科学的森林功能区划,即将重点国有林区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区、兼融林区和商品用材林区。二是在科学的森林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实施森林的分类经营,即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经营目标和侧重需求实施不同的森林经营方式,不同的森林资源管理办法,不同的扶持政策和资金管理办法。三是针对目前我国国有林、地方林范围不清、权属不明的现实,重新划定国有林、地方林和民营林的范围,其划定的原则是:将中央政府管辖的森林划定为国有林;将地方政府、县级政府管辖的森林划定为地方林;将林权改革后农民自主经营的森林划定为民营林。国有林范围的划定可按照分步走的原则,第一步将原中央管辖的重点国有林区(即136个森林工业企业局)划为中央政府管辖的森林,即国有林,以后再逐步扩大。四是在明确中央政府对重点国有林区,即国有林的权属和责任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林情出发,借鉴国外林业发达国家在国有林管理上的先进经验,重新构建了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新模式,即在国有林林区建立自上而下垂直领导的国有林管理体系。五是为确保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设计了相应的财政、信贷、税收等扶持政策以及配套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措施。
二、林业企业体制改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业企业体制改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评价及后续配套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管理体制 |
2.1.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 |
2.2 研究范围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路径依赖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总体发展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概况 |
3.1.2 经济发展概况 |
3.1.3 社会民生概况 |
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现状 |
3.2.2 国有森工企业改制重组现状 |
3.2.3 森工企业社会行政管理职能移交现状 |
3.2.4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
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森林资源管理配套政策不完善 |
3.3.2 社会行政管理缺乏运行机制 |
3.3.3 森工企业承接政策和参与市场化经营能力较差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因素识别 |
4.3.1 影响因素指标的识别方法 |
4.3.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指标的初步识别 |
4.3.3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初步识别 |
4.3.4 民生改善影响因素指标的初步识别 |
4.3.5 职工心理预期及制度改善方面影响因素指标的初步识别 |
4.3.6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4.3.7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
5.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 评价公式及过程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指标权重测算结果与分析 |
5.4.2 发展水平指数测算结果与分析 |
5.5 各准则层发展潜力指数测算与评价 |
5.5.1 评价方法的设定 |
5.5.2 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完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后续配套政策的对策建议 |
6.1 构建后续配套政策的原则 |
6.1.1 突出政府的顶层设计 |
6.1.2 契合职工的实际需求 |
6.1.3 注重政策制定的配套性 |
6.2 建立后续配套政策组合 |
6.2.1 推进思想意识转变 |
6.2.2 用好产业发展政策 |
6.2.3 强化法律法规政策 |
6.2.4 完善生态保护政策 |
6.3 完善后续配套保障机制 |
6.3.1 建立政府和森工集团的直通工作机制 |
6.3.2 营造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 |
6.3.3 构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
6.3.4 开展改革教育宣传活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改制与共生:一个国有林场的发展 ——基于内蒙古B林场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 |
二 B林场改制状况描述 |
2.1 林场所在乡镇情况 |
2.1.1 基本信息 |
2.1.2 经济发展 |
2.2 B林场基本情况 |
2.2.1 基本信息 |
2.2.2 管理机构 |
2.2.3 职工状况 |
2.3 国家和自治区国有林场改制政策变迁 |
2.3.1 国家国有林场改制政策 |
2.3.2 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场改制政策 |
2.4 B林场历史沿革 |
2.4.1 职工工资政府权额拨款阶段(1972年-1979年) |
2.4.2 林场经营自收自支阶段(1979年-2019年) |
2.4.3 全额事业编阶段(2019年—至今) |
2.5 林场政策的具体实施状况 |
2.6 小结 |
三 B林场与Y嘎查共生共建 |
3.1 Y嘎查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1.1 人员构成 |
3.1.2 经济收入发展变迁 |
3.1.3 子女教育 |
3.1.4 宗教活动 |
3.2 B林场与Y嘎查共生互动 |
3.2.1 人口流动是形成条件 |
3.2.2 物质依赖是形成基础 |
3.2.3 文化尊重是推动力 |
3.2.4 学校教育是支撑 |
3.3 小结 |
四 国有林场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
4.1 林场在自我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经营管理方面 |
4.1.2 政策设计方面 |
4.2 问题成因分析 |
4.2.1 社会环境因素 |
4.2.2 林场性质因素 |
4.2.3 职工个人因素 |
4.3 国有林场改革的发展建议 |
4.3.1 调整政府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战略部署 |
4.3.2 制定符合林场具体情况的发展经营模式 |
4.3.3 实现国有林场与当地社区联动效应 |
七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改制背景下L林业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林业事业单位 |
2.1.2 激励机制 |
2.1.3 改制 |
2.2 相关理论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2.2.3 期望理论 |
2.2.4 公平理论 |
3 改制背景下L林业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现状研究 |
3.1 L林业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
3.1.1 主要业务及机构设置 |
3.1.2 人员构成及学历构成 |
3.2 L林业事业单位员工的激励措施 |
3.2.1 工资福利激励 |
3.2.2 绩效考核激励 |
3.2.3 提拔晋升激励 |
3.2.4 培训管理激励 |
3.2.5 工作环境激励 |
3.3 L林业事业单位激励现状调查分析 |
3.3.1 满意度分析 |
3.3.2 信度分析 |
3.3.3 激励要素的汇总与整合 |
3.3.4 权重分析 |
3.4 L林业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问题分析 |
3.4.1 薪酬分配模式单一 |
3.4.2 晋升方式刻板僵化 |
3.4.3 考核制度不规范 |
3.4.4 缺失良性竞争环境 |
4 L林业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优化 |
4.1 激励机制模型的引入与改进 |
4.2 激励机制的优化原则 |
4.2.1 充分结合事业单位员工特殊性 |
4.2.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4.2.3 长效激励和短效激励相结合 |
4.2.4 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 |
4.2.5 注重公平性 |
4.2.6 注重实际性 |
4.3 L林业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优化方案 |
4.3.1 调整薪酬分配模式 |
4.3.2 优化晋升评估机制 |
4.3.3 善用考核机制结果 |
4.3.4 引入环境激励机制 |
4.4 L林业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优化保障措施 |
4.4.1 改变组织观念 |
4.4.2 组织目标平稳实施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致谢 |
(4)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评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制度变迁理论 |
2.1.1 制度变迁的涵义 |
2.1.2 制度变迁旳分类 |
2.1.3 制度变迁的原因 |
2.1.4 制度变迁的主体 |
2.1.5 制度变迁的路径 |
2.1.6 制度变迁的方式 |
2.2 路径依赖理论 |
2.2.1 路径依赖的提出 |
2.2.2 路径依赖的形成 |
2.2.3 路径依赖的形式 |
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3.1 不完全契约的产生原因 |
2.3.2 不完全契约的两个分支 |
2.4 委托—代理理论 |
2.5 生态经济理论 |
2.5.1 生态经济学的形成 |
2.5.2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
2.5.3 生态经济学的内容 |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第3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 |
3.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 |
3.1.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初始界定(1949-1978) |
3.1.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启动(1978-1990) |
3.1.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渐进(1990-2000) |
3.1.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深入(2000至今) |
3.2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 |
3.2.1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一阶段(1949-1976) |
3.2.2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二阶段(1977-1997) |
3.2.3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三阶段(1998至今) |
3.3 国有林区的特征事实 |
3.3.1 公共性 |
3.3.2 外部性 |
3.3.3 契约性 |
3.3.4 代际分配性 |
3.3.5 市场不完善 |
3.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非均衡性 |
3.4.1 公共地悲剧问题显着 |
3.4.2 体制机制问题突出 |
3.4.3 资源诅咒问题普遍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体现及成因分析 |
4.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 |
4.1.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建立的初始成本效应 |
4.1.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学习效应 |
4.1.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协调效应 |
4.1.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适应性预期效应 |
4.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体现 |
4.2.1 对国有林权制度的依赖 |
4.2.2 对传统认知模式的依赖 |
4.2.3 对现存制度环境的依赖 |
4.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成因分析 |
4.3.1 初始条件设定 |
4.3.2 体制锁定约束 |
4.3.3 利益集团博弈 |
4.3.4 沉淀成本滞后 |
4.3.5 无效市场限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路径依赖的案例研究 |
5.1 伊春国家重点国有林区综合改革情况 |
5.1.1 基本情况 |
5.1.2 治理体制变迁过程 |
5.1.3 治理体制的路径依赖 |
5.1.4 治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成因分析 |
5.1.5 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
5.2 吉林森工改革发展情况 |
5.2.1 基本概况 |
5.2.2 改革总体思路 |
5.2.3 改革的主要措施 |
5.2.4 主要成效 |
5.2.5 发展构想 |
5.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体制改革情况 |
5.3.1 改革背景 |
5.3.2 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5.3.3 改革的主要措施 |
5.3.4 改革的主要成效 |
5.4 小结 |
第6章 国外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超越路径依赖的启示 |
6.1 国外主要国家国有林区的治理体制 |
6.1.1 美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1.2 俄罗斯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1.3 日本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1.4 德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2 国外主要国家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比较评述 |
6.2.1 清晰的产权界定是前提基础 |
6.2.2 完善法律与制度是根本保障 |
6.2.3 稳定的治理体制是重要保证 |
6.3 国外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超越路径依赖的启示 |
6.3.1 进一步理顺国有林区体制机制 |
6.3.2 真正分离国有林区管理经营权 |
6.3.3 稳定完善国有林区的治理体制 |
6.3.4 切实提高国有林区人员的素质 |
6.4 小结 |
第7章 破解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 |
7.1 强化市场在国有林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
7.1.1 明晰各种产权关系 |
7.1.2 打破僵化意识禁锢 |
7.1.3 放弃种种偏袒保护 |
7.1.4 全面引入竞争机制 |
7.1.5 实行对外开放战略 |
7.2 消解国有林区沉淀成本存量 |
7.2.1 完善国有林区治理结构 |
7.2.2 切断利益关联传递渠道 |
7.2.3 发挥政府主导推动作用 |
7.3 依靠顶层设计强力推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现代化 |
7.3.1 加大扶持政策新供给 |
7.3.2 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 |
7.3.3 构建经营管理新体制 |
7.3.4 分类设计林权新契约 |
7.3.5 构建委托代理新制度 |
7.3.6 加强监管制度新设计 |
7.4 推进国有林区混合所有制改革 |
7.4.1 加强科学规划 |
7.4.2 破除市场壁垒 |
7.4.3 分类分层推进 |
7.4.4 推进多元投资 |
7.4.5 鼓励职工持股 |
7.5 引入强大外力推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演进 |
7.5.1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
7.5.2 吸收社会各界意见 |
7.5.3 充分贯彻民主精神 |
7.6 实现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 |
7.6.1 提升林业科技含量 |
7.6.2 建立林业保障体系 |
7.6.3 加快林业体制改革 |
7.6.4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
7.6.5 完善林业法律机制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 |
一、管理体制的内涵 |
二、国有林业管理体制的内涵 |
三、森工企业的内涵 |
四、森工企业与国有林业管理体制的关系 |
五、黑龙江省林业管理体制基本特征 |
六、八面通林业局林业管理体制独特性 |
第二节 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
一、八面通林业局成立初期的背景 |
二、1978年至1984年国有森工企业的放权让利时期 |
三、1985年至1991年“两权适当分开”阶段 |
四、1992年初至2003年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阶段 |
五、2004年至今现代企业制度健全阶段 |
第二节 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 |
二、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 |
第一节 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改革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一、改革利益相关方的内在需求 |
二、政府、林业局与企业职工合作机制构建 |
第二节 目标模式:政企分开 |
一、政企分开目标模式可行性分析 |
二、政企分开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三节 政企分开后政府的监管与保障 |
一、革新林业资源组织结构 |
二、出台相关经济保障政策 |
三、调整机构人员配置 |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
第四节 加强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改革的保障体系建设 |
一、完善森工企业经营保障体系 |
二、加强建设社会文化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吉林森工WG林业局改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及结构框架图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权制度理论 |
2.2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
2.3 企业效率的基本理论 |
2.4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WG林业局改制过程概述 |
3.1 企业概况 |
3.1.1 吉林森工集团概况 |
3.1.2 WG林业局概况 |
3.2 WG林业局改制动因分析 |
3.3 WG林业局改制方案及实施 |
3.3.1 改制目标及指导思想 |
3.3.2 改制的具体措施及过程 |
3.3.3 实施改制遇到的困难 |
3.4 本章小结 |
4 WG林业局企业运营效率分析 |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简介 |
4.2 指标与数据 |
4.2.1 指标的选择 |
4.2.2 指标说明 |
4.3 效率分析 |
4.3.1 DEA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4.3.2 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 |
4.4 效率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WG林业局改制效果分析 |
5.1 经营思想变化 |
5.1.1 企业管理理念现代化 |
5.1.2 树立营销竞争观念 |
5.1.3 投资思维更加开拓 |
5.2 经营效益变化 |
5.2.1 经济方面 |
5.2.2 社会方面 |
5.2.3 生态方面 |
5.3 本章小结 |
6 WG林业局改制启示与深化改制的对策 |
6.1 WG改制模式对其他森工林业局改制的启示 |
6.1.1 转变经营管理思想 |
6.1.2 尊重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 |
6.1.3 勇于创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
6.1.4 做好生态和民生两大建设 |
6.2 进一步深化WG林业局改制的对策建议 |
6.2.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辅助改制 |
6.2.2 继续做好职工保障工作是深化改制的基础 |
6.2.3 积极应对森林和人力方面的资源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方法 |
1.3.2 数据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述评 |
2.1 国有林区重要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特点 |
2.1.2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生产两重性 |
2.1.3 国有林区的生产组织多样化 |
2.1.4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 |
2.1.5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 |
2.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梳理 |
2.2.1 国有林区定位及政企合一内涵 |
2.2.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
2.2.3 吉林省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样本经验 |
2.3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述评 |
2.3.1 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 |
2.3.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实践研究 |
2.3.3 天然林保护工程与国有林区发展研究 |
2.3.4 以往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 |
3.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概况 |
3.1.1 地理状况 |
3.1.2 行政概况 |
3.1.3 社会经济发展基础 |
3.2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 |
3.2.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政企合一”历史沿革 |
3.2.2 “条”与“块”相结合的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特色 |
3.2.3 大小兴安岭国有森工企业改革进程 |
3.3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
3.3.1 国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
3.3.2 森工企业的森林资源管理 |
3.3.3 其他森林资源管理与监督机构 |
3.4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四种典型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
3.4.1 黑龙江大兴安岭模式 |
3.4.2 伊春模式 |
3.4.3 “龙江”模式 |
3.4.4 内蒙古模式 |
3.5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5.1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5.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问题的根源 |
3.6 本章小结 |
4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及森林资源比较 |
4.1.1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比较 |
4.1.2 按照行政区划的森林资源比较 |
4.2 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比较 |
4.2.1 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差异 |
4.2.2 三省(自治区)林业产业和森林资源管理比较 |
4.3 管理体制改革不同模式经济绩效评价 |
4.3.1 研究对象选择 |
4.3.2 经济绩效排名实证分析 |
4.3.3 分析与结论 |
4.4 大小兴安岭与全国其他国有林区经济绩效的比较和评价 |
4.4.1 方法、数据及指标选取 |
4.4.2 实证分析 |
4.4.3 国有林区经济绩效综合评价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
5.1 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因素 |
5.1.1 林业企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2 林区的社会稳定问题 |
5.1.3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认识问题 |
5.2 管理体制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5.2.1 林区开发时期的利益相关者 |
5.2.2 目前管理体制下的利益相关者 |
5.2.3 林区内部森林资源改革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
5.3 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对策 |
5.3.1 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方针和原则 |
5.3.2 “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与深化 |
5.3.3 森林资源经营权改革的探索和创新 |
5.3.4 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
2.1.1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究 |
2.1.2 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研究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的研究综述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2.2.2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概况 |
3.1 吉林森工集团整体情况介绍 |
3.2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背景及历程分析 |
3.2.1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背景 |
3.2.2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历程 |
3.3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具体措施 |
3.3.1 坚持三个优化,发展六大产业体系 |
3.3.2 深化加工业、辅业、社会职能和职工关系的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造 |
3.3.3 培养九大龙头产业,实现八个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4.3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1 生态效益指标 |
4.3.2 经济效益指标 |
4.3.3 社会效益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5 对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进行评价 |
5.1 对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进行初步评价 |
5.1.1 生态效益评价 |
5.1.2 经济效益评价 |
5.1.3 社会效益评价 |
5.1.4 初步评价结果分析 |
5.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吉林森工集团的改革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
5.2.1 主成分分析法(PCA)的原理 |
5.2.2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
5.2.3 应用SPSS19.0做主成分分析 |
5.2.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 评价结果分析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对策及启示 |
6.1 吉林森工集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 |
6.1.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缓解集团改革压力 |
6.1.2 加大林业教育投入,强化人才兴企理念 |
6.1.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职工切身利益 |
6.1.4 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控制 |
6.2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对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启示 |
6.2.1 加强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实行地企联动 |
6.2.2 深化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一分为二 |
6.2.3 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 |
6.2.4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政企分离 |
6.2.5 保障职工切身利益,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林业的研究 |
1.2.2 森林经营的研究 |
1.2.3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3.4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 |
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的研究基础 |
2.1 现代林业 |
2.1.1 现代林业的内涵 |
2.1.2 现代林业的目标 |
2.1.3 现代林业的森林分类经营 |
2.1.4 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2.2 森林经理 |
2.2.1 森林经理的内涵及作用 |
2.2.2 我国森林经理发展历程 |
2.2.3 我国森林经理的对策 |
2.3 森林经营 |
2.3.1 森林经营的内涵 |
2.3.2 我国森林资源经营概况 |
2.3.3 新时期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 |
3 重点国有林区的概况 |
3.1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概况 |
3.1.1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范围 |
3.1.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
3.2 重点国有林区的林区开发史 |
3.2.1 重点国有林区的开发历程 |
3.2.2 重点国有林区的开发模式 |
3.2.3 重点国有林区开发的贡献 |
3.3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 |
3.3.1 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初期的森林经营(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中期) |
3.3.2 重点国有林区开发中期的森林经营(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
3.3.3 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后期的森林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
3.4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管理 |
3.4.1 重点国有林区以森林采伐为主的森林资源管理期 |
3.4.2 重点国有林区以森林采伐为主兼顾森林经营的森林资源管理期 |
3.4.3 重点国有林区以开发建设为主的森林资源管理期 |
3.5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弊端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
3.5.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弊端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3.5.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弊端成因分析 |
3.5.3 大石头林业局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典型案例分析 |
4 国外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及经验借鉴 |
4.1 俄罗斯的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1.1 俄罗斯的森林经营 |
4.1.2 俄罗斯的森林资源管理 |
4.2 北美的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2.1 美国的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 |
4.2.2 加拿大的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 |
4.3 北欧的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3.1 芬兰的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 |
4.3.2 瑞典的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 |
4.4 德国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4.1 德国的森林经营研究 |
4.4.2 德国的森林资源管理研究 |
4.5 日本的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5.1 日本国有林的森林经营 |
4.5.2 日本国有林的森林资源管理 |
4.6 研究国外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经验的借鉴 |
5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改革 |
5.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的作用 |
5.1.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的生态地位 |
5.1.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的经济地位 |
5.1.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的生态文化地位 |
5.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的目标 |
5.2.1 把重点国有林区建成我国北方以及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 |
5.2.2 把重点国有林区建设成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基地 |
5.3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改革 |
5.3.1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功能区划 |
5.3.2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
5.3.3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采伐 |
5.3.4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抚育 |
5.4 探索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的最佳模式 |
5.4.1 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 |
5.4.2 重点国有林区兼融林的经营 |
5.4.3 重点国有林区商品用材林的经营 |
6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6.1 重点国有林区管理工作重点转移 |
6.1.1 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是适应林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
6.1.2 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后林业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
6.2 以重点国有林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林区工作重点转移 |
6.2.1 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
6.2.2 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
6.2.3 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条件 |
6.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设计 |
6.3.1 重新划定国有林、地方林与集体林的范围、权属和责任 |
6.3.2 构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新模式 |
7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扶持政策与措施 |
7.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扶持政策设计的思路 |
7.1.1 政策设计以理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权属关系为基础 |
7.1.2 政策设计以推进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 |
7.1.3 政策设计要确保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 |
7.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扶持政策设计 |
7.2.1 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扶持政策设计 |
7.2.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扶持政策设计 |
7.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保障 |
7.3.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措施保障 |
7.3.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行政措施保障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致谢 |
四、林业企业体制改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评价及后续配套政策研究[D]. 郭红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改制与共生:一个国有林场的发展 ——基于内蒙古B林场的个案研究[D]. 王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改制背景下L林业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 周珊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12)
- [4]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D]. 张壮. 吉林大学, 2018(12)
- [6]八面通林业局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 杨帆.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7]吉林森工WG林业局改制效应研究[D]. 张亚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8]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 李湘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9]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的评价[D]. 冼静贤.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
- [10]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王迎.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