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五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康磊晶[1](2021)在《航天一院预研成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
王勇[2](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系统完备的科研院所或类似的组织架构体系,经济发达国家更是借助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信息加工与传播等领域获得的竞争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对科研院所实行计划式管理体制,迅速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短时间内提升了科技实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科技体制进行调整,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入融合,依靠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特有的科学技术积淀、国民经济结构、人才与资源优势为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由此陕西科技资源逐渐丰富,科研院所的聚集程度和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前很长时间陕西并未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陕西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不够。因而,深入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转型,正确评价省内各类科研院所的历史贡献,辨析科研院所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为新时期陕西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经验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陕西科研院所改革与创新中的科技引领作用进行剖析,探讨如何将地区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进而增强陕西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因此,在研究中,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力求进行全面考察,从而较为详实地阐明陕西科研院所的历史基础与发展现状,总结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特点,把握科研院所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而分析陕西科研院所的结构与分布、资源开放共享程度、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科研创新环境、院所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层面,揭示陕西科研院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最终提出和构建适宜于陕西现代科研院所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程,国民经济恢复之初,陕西积极改造和创建科研院所;党中央“向现代科学进军”号召发出后,陕西科研院所迎来第一次发展高潮;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为平衡全国工业布局,促进内地经济开发,又向陕西迁移、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院所,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了陕西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奠定了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地位。改革开放后,陕西科研院所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制度变革与体制调整的全新发展阶段,建立了完整的科研院所体系,形成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壮大了陕西的科研人才队伍,从宏观、微观层面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经验。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历程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点:科研院所在省内形成西安、杨凌两个区域中心;自身发展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阶段性特征显着;外部整建制嵌入式的集中迁建;遵循非完全市场化的科研院所转型路径。陕西科研院所与陕西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着紧密联系,陕西科研院所为地方经济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院所的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陕西科研院所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化发展中,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新的变化,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价值创造优势,并利用科技资源实现对各类传统资产的配置和优化,形成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新型资产结构,从依靠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技术、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发展道路;从顶层设计上建立新型现代化的科研院所制度,加快陕西科研院所自身调整的步伐,克服自身发展中的种种障碍,为陕西科研院所实现更高等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第一、总结并提炼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转型的主要特点。国民经济恢复之初,陕西积极改造、迁移、创建科研院所,充实和提高了陕西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奠定了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陕西科研院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制度变革与体制调整的全新发展阶段。经过70年的发展,陕西科研院所具有鲜明的发展特点,在省内形成西安、杨凌两个科研院所高度聚集的区域中心;科研院所发展与陕西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表现出较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科研院所从省外整建制嵌入式的集中迁建特点非常突出;遵循非完全市场化的科研院所转型发展路径。第二、在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成就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和测度了陕西科研院所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已构建完整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体系,形成门类齐全且覆盖领域广泛的学科体系,形成丰硕的科技体制改革成果,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熟思路和成功经验。在科研院所恢复与发展中,陕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着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越资本和劳动投入,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此同时,陕西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率也随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调整,科研院所经济效率的提升会受到科研院所类型、行业景气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第三、揭示了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实证分析和检验了这些问题对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主要包括: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存在缺陷,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开放与共享机制不健全;各类要素供给相对不足,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待提高。第四、阐明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创新与发展进程中,要着力促成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研院所的运营模式和研究模式正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科研院所需要要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价值创造优势,并利用科技资源实现对各类传统资产的配置和优化,形成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新型资产结构;逐步从依靠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技术、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发展道路上,并从顶层设计上建立新型现代化的科研院所制度,以促进陕西科研院所加快自身调整的步伐,从而为陕西科研院实现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黄麟[3](2019)在《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军队兴。依靠创新科技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为迎接世界局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演化经济学作为基础理论,结合演化经济学中的适应性原理、复杂系统原理以及耗散结构原理,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视作一个具有非线性、动态性、多层次性的复杂创新系统。依照演化经济学理论中“新奇”的创生、传播、适应三个演化过程为线索,创造性地将复杂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技术研发阶段,二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技术转移阶段,三是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结构变迁阶段。另外,突破主流经济学说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将参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主体假设成为“有限理性”的,并且具有“群体思考”的特点。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各阶段活动中协同创新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协作方式开展定量研究。通过分析各阶段协同创新主体自身行为目的和特征,探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因,动力和发展路径,寻找在各个阶段中,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实现稳定均衡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一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演化经济学为解析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成因,动力和发展路径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本文依托演化经济学基础,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具体实践上升到抽象理论层面。以演化经济学中“新奇”的演变为逻辑主线,运用动态演变的发展观,创造性地将国防科技创新活动划分成为三阶段,并使各阶段有效衔接起来。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梳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本质和内涵。二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技术研发阶段,通过分析协同创新活动的演化特征,构建技术研发阶段的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并以中航工业与X公司合作研发3D打印装备为例对该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针对融合程度较高的军民两用技术,要鼓励具有协同创新研发;针对融合程度较低,民用需求较小或保密性较强的技术,需要依靠专业程度较高的团队开展研发。三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技术转移阶段,探讨了参与技术转移活动的技术本身,技术的供给方和技术的需求方三方协同问题。分别建立了复制动态二阶和三阶演化博弈模型。以三一重工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无人装备”为例,对上述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国防科技创新活动中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技术转移在军改过程中溢出现象较为显着的情况,本文构建了一个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并从数学上证明了这类特殊的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的解析解及稳定条件,为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四是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结构变迁阶段,分析得出“创新要素对新变化的再适应,创新系统通过自发调整实现再均衡”是结构变迁的主要演化原理。通过构建三方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以国防科技大学与湖南省政府组建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为了优化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系统结构,要注重建立补偿机制,激励创新主体参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要建立合理的评估论证与评价机制,加强协同创新活动的事前评估与事后监督;要完善参与协同创新活动主体的选拔机制,通过拓展准入渠道,完善竞争机制,充分考察并选拔优秀的创新主体参与到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活动中来。
刘娜[4](2014)在《航天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目标管理研究 ——以B院D研究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对于正在转型期的航天科研机构来说,科技成果管理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航天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目标管理进行研究,推动航天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这是航天科研机构提升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无疑于有助于推动航天科研机构“企业化、市场化”战略转型。本文以航天B院D研究所为例,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对D所的科技成果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肯定了已取得的成绩,同时剖析了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模式进行了创新改进。本文认为,D所科技成果管理取得的成绩是历年来共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技成果奖,这主要归功于D所在科技成果管理上积极梳理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在科技成果的鉴定及申报等各个报奖环节始终加强各方的联系与沟通,积极配合课题组完成科技成果的鉴定与申报工作。但根据目标管理理论,目前的科技成果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其表现及主要原因包括:由于未制定科技成果中长期管理目标及目标责任不明确导致科技成果策划阶段目标体系不完整;科技成果过程管理中授权不到位、时间节点不明确、培训机制不健全,检查和绩效评价等管理环节未形成体系;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等。为此,本文在在借鉴国外科技成果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航天B院D所科技成果全过程目标管理的创新模式:在科技成果策划阶段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在科技成果过程目标管理中加强管理授权、明确时间节点、健全科技成果培训机制,形成检查、评价、考核体系,通过产学研结合来推进航天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对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同时为加强科技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么红杰[5](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提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赵小平[6](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认为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李鲁明,王洁刚,滕进,冯陈晨,孙德花,王依群,禤俊名,张思众,刘帅,余德方,王立涛[7](2009)在《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 100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创新之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持续完善,逐步建成了规章制度完善、组织队伍落实、运行机制有效、创新平台夯实、创新成果丰硕、创新文化浓厚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正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向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目标迈进。
李超[8](2007)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8511研究所“×车载电波监测系统”等四项科技成果通过集团鉴定》文中研究指明
李轶涛[9](2006)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航天科技工业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主要力量,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国家要求集团公司能够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能够为保持和提升中国的航天大国地位,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作出贡献;能够牵引技术基础及应用领域的发展,引导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能够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集团公司的未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国家的航天产业的发展。论文阐述了国外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在收集整理大量国内外航天企业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集团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运用SWOT矩阵和SPACE分析法对环境因素进行了匹配分析,形成了可行的备选战略,明确了集团公司发展思路和方向,制定了发展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若干战略实施策略。
姜春[10](2019)在《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显示:中国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排名连续提升至第17位(共127个经济体)。这说明70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迈入“质量型”门槛,政府所实施的科技创新政策起到了创新体系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然而,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征程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尚远低于全球科技创新国家第一集团的这个“阿喀琉斯之踵”仍然存在。这暴露出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诟疾尚未得到彻底治愈,孕育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尚存在诸多缺憾。显然,作为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于一体的高校难辞其咎。诚如,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所言,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看科技创新要素能不能成为发展的主动力,而科技成果转化是通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渠道。在这里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而且也要关注疏浚政策传导的“河道沟渠”。我们不禁思考:缘何中央、地方各层面出台一揽子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用于高校等微观主体后续乏力?在既有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政策在高校层面的传导机制呈现何种图景?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肠梗堵”魔咒,怎样畅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涓涓细流”,以此克服政策效能递减?本文以阐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机制为研究主线,遵循“概念界定→问题透视→因素分析→模型构建→机制阐释→政策设计”的基本逻辑与思路,探寻既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场域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在界定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学术史进行系统梳理及评述,勾勒出该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说明本文的研究方向,确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继而,选取在宁2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基本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此力图多维度展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貌,透视既有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与问题,指出政策在高校场域传导阻滞的症结所在;进一步地,围绕传导阻滞的问题,对在宁24所高校深度访谈,尝试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影响因素及传导作用机制模型,并展开理论阐释,提出若干反阻滞策略。本文的主要发现有如下四点,(1)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肠梗堵”依然存在。相较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四梁八柱”框架,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涓涓细流”有待疏浚与丰富,问题主要集中在转移转化的动力供给、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技术转移体系的健全程度、创新主体的承接能力等四个方面;(2)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有政策属性、决策偏好、内部管理、评价导向、外部支持和政策执行等,这些因素均会对政策执行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形成正常执行、象征执行等行为策略;(3)从政策属性到政策执行之间还存在一个传导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用于高校呈现出“使命指引(Mission Guidance)→动力供给(Power Supply)→螺旋推进(Strategy Promotion)→行为选择(Behavior Choice)”的MPSB传导机制。在这个传导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4)在政策传导阶段中各主要因素交互作用。使命指引主要是由政策属性体现,是前牵引驱动因素,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行为和政策效果;动力供给是由高校政策偏好和组织外部支持的驱动力供给产生作用;螺旋推进是由评价导向与内部管理的双因素推动作用;行为选择是指在上述的使命、动力、策略的作用下,传导执行者采取的正常或偏差等行为。鉴于此,为打破“肠梗堵”魔咒,提出高校应自觉强化价值使命、加强政策宣传广度力度、推动组织内部改革与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政府需要加快完善政策协调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以及深化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等;社会可以加快新型研发机构混合所有制建设、推行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行业标准和孕育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新模式等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丰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传导理论研究以及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真正“落地”具有重要理论蕴意与实践参考。
二、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五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五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回顾 |
(一)分析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效率提升的因素 |
(二)探讨科研院所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
(三)阐述科研院所科技协同的方式及作用 |
(四)揭示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方式和途径 |
(五)研究陕西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 |
三、研究目标、思路和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主要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四、史料与理论依据 |
(一)史料依据 |
(二)理论依据 |
第一章 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
一、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历史基础 |
(一)近代陕西科学技术事业和科研院所的雏形 |
(二)民国时期陕西科学技术与科研院所的发展 |
(三)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与科研院所的发展 |
二、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现实条件 |
(一)陕西农业生产发展对科研院所存在刚性需求 |
(二)雄厚的制造业引领陕西科研院所的创建与发展 |
(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陕西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撑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与转型 |
一、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科研院所的恢复和建设(1949-1963) |
(一)对旧有科研院所的接收和改造 |
(二)“重点建设”带动下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 |
(三)“向现代科学进军”的提出与陕西科研院所的兴起 |
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充实和提高(1964-1977) |
(一)陕西“三线”建设的背景 |
(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建设高潮 |
(三)“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 |
三、改革开放后陕西科研院所的调整和探索(1978-1991) |
(一)改革开放初期陕西科研院所的恢复与整顿 |
(二)科技体制调整后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探索 |
四、市场经济下陕西科研院所的改制和转型(1992-2015) |
(一)市场化改革下陕西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 |
(二)“科技强省”战略实施与陕西科研院所的转型与发展 |
(三)“一院一所”模式下陕西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 |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成就与经济贡献 |
一、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成就 |
(一)建立完整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体系 |
(二)形成了门类齐全且覆盖领域广泛的学科体系 |
(三)形成了丰硕的科技体制改革成果 |
(四)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获得举世瞩目成就 |
(五)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熟思路和成功经验 |
二、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一)生产函数的构建 |
(二)相关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三)陕西科研院所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三、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率分析 |
(一)DEA及 Malmquist指数的构建 |
(二)指标选择及DEA效果评价 |
(三)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分析 |
四、影响陕西科研院所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FAVAR模型的构建 |
(二)变量的选择与分析 |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特点 |
一、陕西科研院所逐步分化并形成两个区域聚集中心 |
(一)陕西主要科研机构集中在西安 |
(二)陕西农业科研院所集中于杨凌 |
(三)陕北与陕南科研院所聚集区正在形成 |
二、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一)农业科研院所在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居于优先发展位置 |
(二)工业与国防科研院所在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得到壮大 |
(三)新时期陕西科研院所得到全面发展 |
三、陕西科研院所具有“嵌入式”发展的特点 |
四、陕西科研院所呈现非完全市场化改革模式 |
第五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一、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 |
(二)陕西科研院所的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
(三)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 |
(四)陕西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 |
(五)陕西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有待提高 |
二、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陕西科研院所改革滞后的原因分析 |
(二)陕西科研院所评价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陕西科研院所存在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分析 |
(四)陕西科研院所科技资源流动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
(五)陕西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的原因分析 |
(六)陕西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贡献有限的原因分析 |
三、陕西科研院所存在问题的影响及实证检验 |
(一)数据指标的选择 |
(二)实证分析模型的构建 |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六章 新形势下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对策研究 |
一、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科研院所制度 |
(一)推动陕西科研成果实现其价值转化 |
(二)加快陕西科研项目运行的市场化进程 |
(三)促使陕西科研管理实现资产化 |
(四)推动陕西科研院所资产的证券化进程 |
二、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化科研院所评价体系 |
(二)建立符合现代科研院所发展要求的市场化人事管理体制 |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收入分配体系 |
三、统筹全省科研院所,推进科技资源融合发展 |
(一)统筹管理科研院所,实现各类资源的渗透与融合 |
(二)整合地方科研院所,实现体制机制的融合与创新 |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发展全产业链,推动科技资源在高层次融合 |
四、改善外部发展环境,提升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 |
(一)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增强科研院所内在活力 |
(二)发展科技金融,增强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 |
结语 |
一、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程回顾 |
二、陕西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展望 |
(一)转制科研院所的“主体类型”演变趋势明显 |
(二)传统科研院所将根据功能与定位进行重新划分 |
(三)科研院所呈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态势 |
(四)科研院所参与区域合作,科技资源实现广度和深度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协同 |
1.2.2 协同创新 |
1.2.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 |
1.3.2 关于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1.5.2 运用动态平衡观描述国防科技创新的演化阶段 |
1.5.3 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剖析国防科技创新要素的协同 |
1.5.4 证明了一类特殊的复制动态三阶演化博弈模型的解析解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 |
2.1.1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
2.1.2 演化经济学的内涵机理 |
2.1.3 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
2.2 运用演化经济学研究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势 |
2.2.1 加强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定性研究 |
2.2.2 提供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定量研究工具 |
2.2.3 深化了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本质规律的认识 |
2.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 |
2.3.1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 |
2.3.2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 |
2.3.3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方式 |
第三章 技术研发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3.1 技术研发阶段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
3.1.1 技术研发的演化原理 |
3.1.2 技术研发的演化动力 |
3.2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中技术研发的演化路径 |
3.2.1 模仿式技术研发 |
3.2.2 渐进式技术研发 |
3.2.3 突破式技术研发 |
3.3 技术研发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
3.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3.2 模型的建立 |
3.3.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3.3.4 仿真分析 |
3.3.5 结论 |
3.4 案例分析:以中航工业与X公司合作研发3D打印装备为例 |
3.4.1 案例背景介绍 |
3.4.2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转移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4.1 技术转移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
4.1.1 技术转移的演化原理 |
4.1.2 技术转移的演化动力 |
4.2 技术转移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2.2 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4.2.4 参数分析 |
4.2.5 结论 |
4.3 技术溢出较为显着时的执行主体策略选择模型 |
4.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3.2 模型建立 |
4.3.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4.4 案例分析:以三一重工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无人装备”为例 |
4.4.1 基本情况 |
4.4.2 各时期国防科技转移供需双方演化博弈分析 |
4.4.3 应对策略实证分析 |
4.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变迁阶段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 |
5.1 结构变迁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 |
5.1.1 结构变迁的演化内涵 |
5.1.2 结构变迁的演化动因 |
5.1.3 结构变迁的演化方式 |
5.2 结构变迁管理主体的策略选择模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求解及解的稳定性分析 |
5.2.4 管理主体策略分析 |
5.2.5 仿真分析 |
5.2.6 结论 |
5.3 案例分析:以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为例 |
5.3.1 背景介绍 |
5.3.2 结构变迁的需求 |
5.3.3 结构变迁的供给 |
5.3.4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
6.1 增强创新主体的技术协同研发能力 |
6.1.1 提升创新主体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 |
6.1.2 加强创新主体间的技术研发合作 |
6.2 建立高效的创新成果协同转移机制 |
6.2.1 抓好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 |
6.2.2 优化技术转移渠道与环境 |
6.2.3 规范新技术知识产权管理 |
6.3 构建动态演化的多元协同创新系统 |
6.3.1 完善制度供给和管理规划 |
6.3.2 高效发挥各类创新资源优势 |
6.3.3 探索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航天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目标管理研究 ——以B院D研究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
1.3.1 论文研究的目标 |
1.3.2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3.3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例研究法 |
1.4.2 调查问卷法 |
1.4.3 文献研究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第2章 科技成果管理及目标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科技成果内涵及特征 |
2.1.1 科技成果内涵 |
2.1.2 科技成果外部性特征 |
2.2 科技成果管理相关理论 |
2.2.1 科技成果管理内涵 |
2.2.2 科技成果管理重要性 |
2.3 目标管理相关理论 |
2.3.1 目标管理内涵 |
2.3.2 目标管理方法 |
2.4 目标管理理论与科技成果创新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3章 航天 B 院 D 所科技成果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 |
3.1 航天 B 院 D 所概况 |
3.2 航天 B 院 D 所科技成果管理现状 |
3.2.1 院所两级科技成果管理模式 |
3.2.2 D 所科技成果管理取得的成绩——科技成果丰硕 |
3.3 航天 B 院 D 所科技成果管理存在问题 |
3.3.1 D 所科技成果缺乏中长期管理目标、责任不明确 |
3.3.2 D 所科技成果过程管理不规范 |
3.3.3 D 所科技成果管理检查、评价、绩效考核存在漏洞 |
3.3.4 D 所科技成果转化开发较弱 |
3.4 航天 B 院 D 所科技成果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4.1 D 所科技成果策划阶段目标体系不完整 |
3.4.2 D 所科技成果过程管理中授权不到位,时间节点不明确,培训机制不健全 |
3.4.3 D 所科技成果检查、评价、绩效未形成体系 |
3.4.4 D 所科技成果转化与产生相互脱节 |
第4章 航天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目标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 |
4.1 航天 B 院 D 所科技成果目标管理创新模式总体思路 |
4.2 航天 D 所科技成果目标管理创新模式基本要求和原则 |
4.2.1 D 所科技成果目标管理创新模式的基本要求 |
4.2.2 D 所科技成果目标管理创新模式的原则 |
4.3 航天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目标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 |
4.3.1 D 所科技成果策划阶段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
4.3.2 D 所科技成果过程目标管理中管理授权、明确时间节点及健全科技成果培训机制 |
4.3.3 D 所科技成果管理形成检查、评价与考核体系 |
4.4 产学研结合推进航天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 |
4.4.1 政府在推进航天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4.4.2 航天科研机构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地位与功能 |
4.4.3 企业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科技法制 |
(二) 科技文化 |
(三) 法治科技观 |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三)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5.2.1 科技基本法 |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5.2.3 科技成果法 |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
6.2.1 科技基本法 |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6.2.3 科技成果法 |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战略的内涵 |
1.2.2 企业战略理论的国外研究综述 |
1.2.3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大型企业发展战略实践模式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
2.1.2 经济因素分析 |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1.4 技术因素分析 |
2.2 产业环境分析 |
2.2.1 产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
2.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2.2.3 替代产品的威胁 |
2.2.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2.2.5 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 |
2.2.6 国家对航天产业环境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部环境分析 |
3.1 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
3.2 内部资源分析 |
3.2.1 财务资源分析 |
3.2.2 技术装备条件分析 |
3.2.3 组织结构效能分析 |
3.2.4 企业文化分析 |
3.3 核心能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
4.1 发展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的形成 |
4.1.1 企业战略的层次 |
4.1.2 公司战略模式 |
4.2 发展战略分析方法及应用 |
4.2.1 分析方法 |
4.2.2 对集团公司进行SWOT 分析 |
4.2.3 对集团公司进行SPACE 矩阵分析 |
4.3 中国军工企业市场定位分析 |
4.3.1 中国军工企业的商业性和军品的商品性分析 |
4.3.2 中国军工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 |
4.3.3 军工企业市场定位的启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及实施策略 |
5.1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 |
5.1.1 总体思路 |
5.1.2 战略方向 |
5.1.3 发展战略目标 |
5.2 战略实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创新意图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意图 |
二、不足之处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及阐释 |
一、科技成果 |
二、科技成果转化 |
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四、传导机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文献时间与数量分布 |
第二节 区域特征分布 |
第三节 重要作者及观点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重要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高产作者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热点分布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 |
第五节 研究前沿分布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 |
第六节 研究评述及问题提出 |
第三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维度设定 |
一、评价维度选择 |
二、评价维度设定原则 |
第二节 科技创新投入 |
一、科技活动人员 |
二、科技机构建设 |
三、科技经费投入 |
四、科技项目 |
第三节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一、技术转移机构 |
二、校级管理制度供给 |
第四节 科技成果产出 |
一、软科技成果 |
二、知识产权与专利 |
第五节 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
一、科技成果获奖 |
二、技术成果转让 |
第六节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转移转化的动力供给 |
二、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 |
三、技术转移体系的健全程度 |
四、创新主体的承接能力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抽样 |
二、数据收集及效度检验 |
第二节 范畴提炼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式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三节 模型检验 |
一、编码一致性检验 |
二、效度、信度和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模型理论性阐释 |
第一节 政策使命指引传导阶段 |
第二节 传导动力供给阶段 |
一、决策偏好 |
二、外部支持 |
第三节 螺旋推进传导阶段 |
一、内部管理 |
二、评价导向 |
第四节 传导执行行为选择阶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效能的建议 |
一、高校层面 |
二、政府层面 |
三、社会层面 |
第三节 未来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框架 |
附录B 在宁部分本科高校(不含民办)基本情况 |
附录C 科技成果转化调查问卷 |
附录D 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系列报告 |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活动情况 |
四、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五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航天一院预研成果评价研究[D]. 康磊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D]. 王勇. 西北大学, 2020
- [3]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研究[D]. 黄麟.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4]航天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目标管理研究 ——以B院D研究所为例[D]. 刘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4)
- [5]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6]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 100案例分析[A]. 李鲁明,王洁刚,滕进,冯陈晨,孙德花,王依群,禤俊名,张思众,刘帅,余德方,王立涛.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09), 2009
- [8]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8511研究所“×车载电波监测系统”等四项科技成果通过集团鉴定[J]. 李超. 航天电子对抗, 2007(06)
- [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轶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4)
- [10]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D]. 姜春. 南京工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