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开发应用动向——2000年美国材料与加工工程促进学会年会与展览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翁辉[1](2021)在《氧化石墨烯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高性能结构材料,环氧树脂(EP)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海、石油勘探等领域。近年来,人们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环氧树脂E-51为基体,不同含量氧化石墨烯(GO)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HGM)为填料,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制备了四种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其性能,并与HGM/EP复合材料做对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浇注成型工艺制备不同体积分数空心玻璃微珠改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HGM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增大,密度降低,压缩模量和压缩强度下降,当HGM体积分数从40%增加至45%时,复合材料密度降低了 5.4%,孔隙率值增大了 0.23%,当HGM体积分数由45%增加到50%时,材料的孔隙率值增大了 0.4%,分析得出,当HGM的体积分数为4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2.利用不同含量的氧化石墨烯对体积分数为45%的空心玻璃微珠进行改性,得到复合增强体,通过SEM、FTIR测试、XRD测试、TGA测试、EDS测试和原位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对其表征,分析发现:氧化石墨烯不仅可以很好的附着在玻璃微珠表面,还能提升空心玻璃微珠的杨氏模量。3.采用复合增强体对环氧树脂E-51进行改性,制备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对断口进行SEM微观分析,分析发现:当复增体中GO的质量分数为0.3%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高,相比空心玻璃微珠-EP,试样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 94%、43.5%和26.0%,当GO质量分数为0.45%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高,相比空心玻璃微珠-EP,试样的冲击强度提高了 100.08%;氧化石墨烯的添加可以很好的改善复增体与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结合性,从而大大增强两者间的粘结性能,但是,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超过一定范围,会引起复增体在树脂基体中的团聚,导致试样出现应力集中,造成试样的破坏。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马雨萌[3](2020)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木材突破了原生缺陷与尺寸限制,现代木结构以其可持续的生态性能与丰富自由的空间表现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而将这种现代技术放诸乡村,如何平衡普遍技术与地方特质成为了探讨的核心。本文基于笔者在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基础,探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在地性应用方式。研究内容将围绕“现代木结构”、“乡村营建”和“在地性”三个核心概念,从技术背景、乡村机遇、在地策略、实践探索的内容逻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当代建构逻辑与应用表现。从木材特性出发,分析木结构优势与缺陷,而后归纳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当代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方向。并进一步总结现代木结构在当代的材料-构造-结构的建构层级及其在空间表现上的突破。为研究奠定技术背景。第二部分讨论现代木结构在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机遇。通过历史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不同时间与地域的乡土原生性,进而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应用现状,归纳当代乡村营建中面临的困难与时代机遇,指明了发展森林管理、文旅康养导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一体化以及混合结构设计的乡村应用趋势。为研究指明应用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通过乡土建筑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提出了“自然、文化、技术”的在地性要素系统,着重分析当代设计对三个要素多种内涵的回应策略,归纳出“材料、构造、结构、空间”的技术优化层级与三要素的综合应对方式。总结了文章研究的策略体系。第四部分剖析笔者参与的“大仓营造”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大仓讲习所与大仓风荷桥两个现代木结构设计实践,探讨设计应对特定地点的回应方式,通过乡土建构体系的延续与构造优化,用现代木结构创造出适宜乡村的公共空间,带动乡村复兴。文章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构建了现代木结构适应于乡村营建的在地性策略体系。以实践为佐证为乡村营建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并进一步提倡现代技术在地修正的价值倡导。全文正文约12.2万字,共有图表370余幅。
李东梅[4](2020)在《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是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践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住建部部署的2016年至2020年的历史建筑“五年划定工作”基本结束之际,总结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1)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2)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3)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4)“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本文的研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促进历史建筑确定工作高效、高质推进展开讨论。为提出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及资料调查与归纳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厘清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其确定工作历程,然后对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及其申报体系进行分析,再总结了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机制(评价体系)的经验及从《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中获得的启示,最终提出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并基于此,提出了地方细化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三个工作思路:(1)梳理本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2)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3)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结合以上研究,本文以西安为例,借鉴住建部《中华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及陕西省住建厅《陕西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历史脉络的方法,将西安市的近现代历史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大主题类别,以见证国家凝成、工业、商业贸易等9个价值主题对其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将其历史文化发展特点总结为5条。综合以上研究,参照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将西安市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为20条,其中历史文化价值标准13条、艺术价值标准5条、科学技术价值2条,针对各价值项分别确定了年代标准,并选取案例对相应的标准进行说明,以期增强西安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秦浩[5](2018)在《基于预浸带的CFRP层状复合板Autoclave制备工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由作为增强材料的碳纤维和作为基体材料的树脂组成,其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和尺寸稳定性,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电绝缘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等。早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军事领域,随着材料性能的提高及价格成本的下降,碳纤维复合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一般工业和体育休闲等领域。例如在全球节能和环保趋势的推动下,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成为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性能及发展趋势正顺应了该发展需求。由于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需要满足大规模的生产,所以研究CFRP复合材料的板材制备和利用板材进行快速成形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一方面进行了CFRP薄板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另一方面利用CFRP薄板进行快速成形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通过进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实验以及热稳定性(TGA)实验,测试分析所用碳纤维预浸料的固化反应过程,为接下来制定热压罐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单向碳纤维预浸料的可设计性以及DSC测试结果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同一固化温度曲线,3种不同压力(0.4MPa、0.6MPa、0.8MPa)制备[0/90/0]s铺层CFRP薄板;在同一压力环境,3种不同后固化温度(100℃、130℃、160℃)曲线制备[0/90/0]s铺层CFRP薄板。通过对每一种实验方案下制备的CFRP薄板进行拉伸实验、弯曲实验,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复合板的力学性能以及复合效果。通过冷镶嵌的方式将CFRP薄板进行金相实验以及通过SEM实验观测拉伸弯曲件的断面,对比不同参数条件下CFRP薄板界面结构以及微观组织差异。结合设备和板材的特点设计、加工出一套合适的拉深模具,并对拉深后试件的破坏情况及拉深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CFRP薄板的成形性能。通过利用预浸料树脂基体在升温后先软化后固化的特性,提出一种将碳纤维预浸料铺叠在金属铝薄板上直接在树脂软化时进行拉深成形,之后再升温进行固化制备CFRP/Al复层拉深件的方法。探究了不同铝板表面处理方式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拉深后的复合情况。研究表明:压力环境0.6MPa,在预固化温度80℃保温30min,后固化温度130℃保温1.5h在此制备CFRP设计方案中相对较优。添加硅烷偶联剂以及阳极氧化处理对铝板与碳纤维预浸料直接复合拉深成形制备的CFRP/Al复层拉深件的界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CFRP薄板的热压罐制备工艺、性能检测以及拉深成形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复合材料零部件实际生产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李贺军,张守阳[6](2016)在《新型碳材料》文中研究说明1发展新型碳材料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碳是世界上含量及广的一种元素。它具有多样的电子轨道特性(SP、SP2、SP3杂化),再加之SP2的异向性而导致晶体的各向异性和其排列的各向异性,因此以碳元素为唯一构成元素的的碳材料。具有各式各样的性质。在历史的发展中传统的碳材料包括:木炭、竹炭、活性炭、炭黑、焦炭、天然石墨、石墨电极、炭刷、炭棒、铅笔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对碳元素的研究又发明了许多新型
陈卓[7](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黄韡[8](2014)在《碳纤维增强石膏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石膏作为三大凝胶材料之一,对其进行加工制成石膏凝胶、石膏建筑制品等材料,在工业、建筑、和医学材料领域等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在其力学性能方面,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是其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较差。这些方面的缺陷限制了石膏材料的应用领域,为了改进石膏在这方面的缺陷,通常采用掺加纤维来增强石膏的力学性能。碳纤维具有极好的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耐腐蚀性等,并且其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纤维的密度低,具备优良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使其很多复合材料中充当增强体,改变材料的各项性能。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工业、土木建筑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实验以碳纤维作为增强体与石膏混合,以制备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首先通过阳极氧化法对碳纤维进行改性,然后掺加不同掺量、长度的碳纤维探讨最优掺加量和掺加工艺。最后加入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等外加剂探讨其对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采用XPS、SEM对碳纤维的表面形貌和官能团进行分析,采用单伸强度仪对碳纤维单丝强度进行分析,采用抗压抗折测试对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采用标准稠度仪,维卡仪对石膏基础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阳极氧化后的碳纤维表面粗糙,含氧官能团增加,其亲水性改变。通过三种对不同掺加工艺的探讨得出,将石膏与碳纤维先干拌后加入水湿拌的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最大。(2)通过对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抗压抗折测试得出,碳纤维与石膏混合的最佳掺量是1.5%,最佳长度是15mm。(3)通过对各种外加剂以不同掺量掺加入碳纤维和石膏,制得的复合材料性能测试得出:对于三种减水剂从对石膏材料的流行性和力学性能综合分析,三种减水剂的最佳掺量均是小于0.5%;结合三种缓凝剂对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分析,最适合掺加的是骨胶,其最佳掺量是小于0.5%;从防水剂对石膏材料的吸水率分析,石蜡的防水效果好于聚乙烯醇。而聚乙烯醇对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抗压抗折性能有提升作用,且在掺量为4%时达到最大值,所以防水剂选择4%掺量的聚乙烯醇溶液。
赖继年[9](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指出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张亮泉[10](2009)在《CFRP网架结构静力与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人口的城市化,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众所周知,特定建筑材料建造一定结构形式的建筑物,其跨度存在着一个极限。目前的大跨度建筑多采用钢材,在已建成的建筑中最大跨度可达到200多米,要突破这一跨度极限,使用高强、轻质的新型材料,并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是一种可行的途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简称FRP)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性能易于设计、易加工成型、抗腐蚀、耐疲劳等多种优越性能。这种材料既是一种材料又是一种结构。FRP作为结构材料比传统材料自重轻20%50%,并且除可以作为承力构件,还具有自感知等功能。因此,FRP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航空航天、国防到民用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已经进入土木建筑领域。本文以空间结构中最常用的网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简称CFRP)为构建网架的基本材料,以圆管为构建网架的基本单元,深入系统地研究CFRP网架的静动力特性、动力特性与抗震能力,并与相同跨度、相同网格布置方式和相同构件截面尺寸的钢网架进行对比。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设计并制造两组共6个CFRP圆管,进行单向拉压性能试验。研究其抗拉强度和直至破坏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其破坏特征;研究其抗压强度和直至破坏的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分析试件受压破坏特征。利用CFRP圆管单向拉压本构模型数值计算上述试验试件的拉伸和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第二,提出CFRP网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杆件强度设计原则、杆件的屈曲分析和CFRP网架结构的设计总原则。根据上述设计方法分别设计3种形式的平板网架,并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3种网架在自重和屋面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内力分布规律,及网架支撑数量发生变化时其内力分布的变化规律。第三,采用ABAQUS计算分析跨度、网格布置方式及杆件截面尺寸均相同的CFRP网架和钢网架分别在常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比较二者内力分布规律和频率特性,进而比较分析二者的跨越能力,验证CFRP网架可以实现更大跨度的跨越。第四,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分析CFRP网架在水平、竖向及三向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模式,建立基于位移的CFRP网架失效判断准则,给出CFRP网架失效模式控制设计建议。
二、国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开发应用动向——2000年美国材料与加工工程促进学会年会与展览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开发应用动向——2000年美国材料与加工工程促进学会年会与展览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氧化石墨烯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环氧树脂及其应用 |
1.2.1 环氧树脂发展现状 |
1.2.2 改善环氧树脂性能的方法 |
1.3 空心玻璃微珠 |
1.3.1 空心玻璃微珠的分类 |
1.3.2 空心玻璃微珠的制备 |
1.3.3 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改性 |
1.4 氧化石墨烯 |
1.4.1 氧化石墨烯概述 |
1.4.2 氧化石墨烯结构与基本性质 |
1.4.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4.4 石墨烯表面功能化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原料、方法及设备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
2.3.1 空心玻璃微珠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工艺 |
2.3.2 复合增强体的制备工艺 |
2.3.3 复合增强体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工艺 |
2.4 材料的表征分析及测试 |
2.4.1 SEM测试 |
2.4.2 FTIR测试 |
2.4.3 XRD测试 |
2.4.4 TGA测定 |
2.4.5 EDS测试 |
2.5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2.5.1 拉伸性能测试 |
2.5.2 弯曲性能测试 |
2.5.3 压缩性能测试 |
2.5.4 冲击性能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心玻璃微珠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合材料密度和孔隙率分析 |
3.3 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分析 |
3.3.1 压缩模量分析 |
3.3.2 压缩强度分析 |
3.4 压缩破坏断口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GO/HGM复合增强体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复合增强体的表征分析 |
4.2.1 复合增强体的宏观形貌分析 |
4.2.2 复合增强体的微观形貌分析 |
4.2.3 复合增强体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4 复合增强体的XRD分析 |
4.2.5 复合增强体TGA分析 |
4.2.6 复合增强体的EDS分析 |
4.3 复合增强体杨氏模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增强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复增体-EP宏观形貌分析 |
5.3 力学性能分析 |
5.3.1 拉伸性能分析 |
5.3.2 压缩性能分析 |
5.3.3 弯曲性能分析 |
5.3.4 冲击性能分析 |
5.4 断口形貌分析 |
5.4.1 宏观形貌分析 |
5.4.2 微观形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理念与产业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发展与应用 |
1.1.2 城乡关系下乡建热潮与地域性话题的回归 |
1.1.3 井冈山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 |
1.2 核心概念辨析 |
1.2.1 现代木结构 |
1.2.2 乡村营建 |
1.2.3 在地性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现代木结构及相关设计研究综述 |
1.4.2 建筑地域性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4.3 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应用表现 |
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与缺陷 |
2.1.1 木材的材质特性与力学性能 |
2.1.2 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 |
2.1.3 木结构建筑预制加工与装配潜能 |
2.1.4 限制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性能缺陷 |
2.2 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 |
2.2.1 木材工业化与材料性能优化 |
2.2.2 现代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与体系建立 |
2.2.3 工业4.0 时代下的现代木结构的智能建造 |
2.3 现代木结构建构特征与空间应用 |
2.3.1 材料层级——现代木材的材料类型及用途 |
2.3.2 结构层级——现代木结构的多种结构体系 |
2.3.3 构造层级——现代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节点 |
2.3.4 现代木结构的建构表现——受力法则的真实反映 |
2.3.5 现代木结构的空间应用——高度与跨度的空间突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营建中现代木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木结构建筑在乡土环境中的起源与演变 |
3.1.1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人类文明阶段下的演变 |
3.1.2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乡土环境中的表达 |
3.2 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1 国外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2 国内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3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
3.3.1 木材资源与森林管理 |
3.3.2 乡村文化认同缺失与木结构认知误区 |
3.3.3 现代木结构的经济性问题 |
3.3.4 乡村设计建造的规范性与技术引入问题 |
3.4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优势与时代机遇 |
3.4.1 木材亲和乡村地貌的天然优势 |
3.4.2 现代木结构面对乡村地形的运输与装配优势 |
3.4.3 国内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政策导向机遇 |
3.4.4 国内现代木结构行业标准完善与体系建立 |
3.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发展趋势 |
3.5.1 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地方木材的发展 |
3.5.2 面向文旅康养等类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3 面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综合设计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4 发挥各材料优势的混合结构体系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 |
4.1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 |
4.1.1 基于地形特征与气候环境的乡村自然要素 |
4.1.2 基于社会经济与精神传统的乡村文化要素 |
4.1.3 基于结构体系与在地工法的乡村技术要素 |
4.2 现代木结构回应自然的策略——环境协调与结构配适 |
4.2.1 通过形式与结构设计使建筑融入乡村山水格局 |
4.2.2 通过空间与构造优化进行气候适应与能量调节 |
4.2.3 通过结构配适降低自然损害、维护生态环境 |
4.3 现代木结构回应文化的策略——传统延续与设计转化 |
4.3.1 乡村文脉与传统空间的重塑 |
4.3.2 生产生活场景的保护与营造 |
4.4 现代木结构回应技术的策略——匠艺保护与适宜技术 |
4.4.1 材料置换与传统建筑修缮更新 |
4.4.2 地方材料运用与在地工艺保护 |
4.4.3 新材料技术的适宜引入与综合结构运用 |
4.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综合应用方式 |
4.5.1 旧建筑保护与新结构设计 |
4.5.2 预制装配与公众参与结合的建造方式 |
4.5.3 应对灾难快速建设的特殊应用 |
4.5.4 现代木结构“材料-构造-结构-空间”建构层级的优化体系 |
4.5.5 现代木结构应对“自然-文化-技术”在地性系统的综合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代木结构探索——“大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
5.1 大仓村的在地性要素与乡村现状 |
5.1.1 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与大仓村区位特征 |
5.1.2 湘赣边界文化背景与大仓村独特历史 |
5.1.3 地区传统建构体系与地方工法 |
5.1.4 乡村现状与问题 |
5.2 大仓讲习所 |
5.2.1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塑 |
5.2.2 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组织 |
5.2.3 延续建构体系的结构设计 |
5.2.4 预制装配与匠人营造的结合 |
5.2.5 节点设计与传统构造性能优化 |
5.2.6 大仓讲习所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3 大仓风荷桥 |
5.3.1 历史之路的现代延续 |
5.3.2 乡村风景编绎与自然要素组织 |
5.3.3 结构设计与交会空间营造 |
5.3.4 适宜材料与细部设计 |
5.3.5 大仓风荷桥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4 大仓村其他木构民宿对比研究 |
5.4.1 大仓讲习所、风荷桥与大仓“红梦源”民宿对比 |
5.4.2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误区:符号化与趋同化 |
5.4.3 普遍技术在地应用的价值倡导:技术的在地修正与自然人文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木结构生产加工企业访谈 |
附录 B 现代木结构设计案例汇总表 |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我国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及确定工作历程 |
1.4.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相关研究概述 |
1.4.3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及相关研究概述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2.1 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1.1 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1.2 各方地政府制定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2 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2.1 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
2.2.2 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
2.2.3 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 |
2.2.4 “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 |
2.3 本章小结 |
3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工作思路 |
3.1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
3.1.1 美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2 英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3 法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4 加拿大的历史建筑评价体系 |
3.1.5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
3.2 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过程的启示 |
3.3 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 |
3.4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的工作思路 |
3.4.1 梳理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 |
3.4.2 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 |
3.4.3 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 |
4.1 西安市第一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4.2 西安市第二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及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5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及历史文化特点分析 |
5.1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思路及技术路线 |
5.2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 |
5.2.1 西安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概述 |
5.2.2 政治变迁历史脉络 |
5.2.3 经济发展历史脉络 |
5.2.4 社会发展历史脉络 |
5.2.5 文化科技发展历史脉络 |
5.3 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特点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方案 |
6.1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标准细则 |
6.2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艺术价值标准细则 |
6.3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科学技术价值标准细则 |
6.4 关于年代界定的补充说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表目录 |
图目录 |
致谢 |
(5)基于预浸带的CFRP层状复合板Autoclave制备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国内外发展 |
1.3 复合材料的制造成型 |
1.3.1 热压罐成型工艺 |
1.3.2 模压成型工艺 |
1.3.3 RTM成型工艺 |
1.4 复合材料的应用 |
1.4.1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
1.4.2 复合材料在船舶领域中的应用 |
1.4.3 复合材料在汽车方面的应用 |
1.5 热压罐工艺基础研究 |
1.6 课题研究内容和思路 |
1.6.1 课题研究内容 |
1.6.2 课题研究思路 |
第2章 CFRP复合材料板材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设备 |
2.2.2 预浸料固化工艺方案的确定 |
2.2.3 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压罐制备CFRP薄板的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碳纤维复合薄板的拉伸实验 |
3.3 碳纤维复合薄板的弯曲实验 |
3.4 碳纤维复合薄板的微观性能分析 |
3.4.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金相图分析 |
3.4.2 碳纤维复合材料SEM断面分析 |
3.4.3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FRP薄板的拉深成形性研究 |
4.1 拉深实验设备的选取 |
4.2 拉深模具的设计 |
4.2.1 模具的拉深形状和坯料尺寸确定 |
4.2.2 拉深模具的尺寸设计 |
4.3 拉深成形实验 |
4.3.1 受力分析 |
4.3.2 拉深成形结果分析 |
4.3.3 拉深成形件的微观截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FRP/Al叠层共拉深成形研究 |
5.1 引言 |
5.2 CFRP/Al拉深成形实验准备 |
5.2.1 铝板的表面预处理 |
5.2.2 CFRP/Al坯料制备 |
5.3 实验方案 |
5.3.1 CFRP/Al复层材料拉深实验数据分析 |
5.3.2 CFRP/Al复层材料拉深试件断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新型碳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新型碳材料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1.1纳米碳材料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1.2 炭基复合材料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1.3 膨胀石墨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1.4 活性炭产业的背景需求及战略意义 |
2 新型碳材料产业的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2.1 国外纳米碳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 国外碳基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3 国外膨胀石墨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4 国外活性炭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3 新型碳材料产业的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
3.1 概述 |
3.2我国纳米碳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3.3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3.4 我国膨胀石墨产业发展现状 |
3.5 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现状 |
4 发展我国新型碳材料产业的主要任务及存在主要问题 |
4.1我国纳米碳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2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领域存在问题 |
4.3我国膨胀石墨产业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4 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5 推动我国新型碳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5.1我国纳米碳材料产业发展建议 |
5.2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领域发展建议 |
5.3 我国膨胀石墨领域发展建议 |
5.4 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建议 |
(7)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前人研究状况 |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
2.2.1 初始环节 |
2.2.2 准备环节 |
2.2.3 实施环节 |
2.2.4 赛后反馈环节 |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3.1.1 题目的应用性 |
3.1.2 题目的综合性 |
3.1.3 题目的开放性 |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碳纤维增强石膏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纤维增强石膏复合材料的发展 |
1.1.1 石膏简介 |
1.1.2 复合材料简介 |
1.1.3 纤维增强石膏复合材料的发展 |
(1)石膏基植物纤维复合材料 |
(2)人造纤维增强石膏复合材料 |
1.2 碳纤维简介 |
1.2.1 碳纤维的发展 |
1.2.2 碳纤维的分类 |
1.2.3 碳纤维的性能 |
1.2.4 碳纤维的应用 |
(1)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
(2)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
(3)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
(4)在电子工业的应用 |
(5)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1.3 碳纤维在石膏中的应用现状 |
1.3.1 碳纤维模具的发展 |
1.3.2 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电暖设备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碳纤维的改性 |
(2)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制备 |
(3)复合材料的基体改性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2 碳纤维表面处理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1.1 碳纤维表面处理研究现状和氧化方法的选取 |
2.1.2 碳纤维表面处理电解质的选择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1)碳纤维 |
(2)化学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1)主要仪器和装置 |
(2)自制碳纤维氧化装置 |
(3)润湿性测试装置 |
2.2.3 碳纤维表面处理 |
(1)碳纤维的退浆 |
(2)碳纤维的表面氧化 |
2.2.4 碳纤维样品表征 |
(1)碳纤维润湿性的测试 |
(2)强度的测试 |
(3)X 射线电子能谱(XPS)分析 |
(4)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碳纤维形貌分析 |
2.3.2 碳纤维表面官能团分析 |
2.3.3 碳纤维润湿性的结果分析 |
2.3.4 碳纤维单丝强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碳纤维增强石膏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碳纤维石膏材料掺加工艺 |
3.2.4 碳纤维石膏材料的制备 |
3.2.5 碳纤维石膏材料的表征 |
(1)标准稠度需水量的测定 |
(2)抗折抗压强度的测定 |
(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掺加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不同掺量、不同长度碳纤维对复合材料抗压抗折性能的影响 |
3.3.3 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形貌分析 |
3.4 碳纤维增强石膏机理探讨 |
3.4.1 界面理论 |
3.4.2 碳纤维增强机理探讨 |
3.5 本章小节 |
4 外加剂对石膏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1.1 减水剂的选择 |
4.1.2 缓凝剂的选择 |
4.1.3 防水剂的选择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掺入外加的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碳纤维石膏复合材料的表征 |
(1)凝结时间的测定 |
(2)软化系数的测定 |
(3)吸水率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减水剂对石膏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影响 |
4.3.2 减水剂对石膏复合材料的强度影响 |
4.3.3 缓凝剂对石膏复合材料的凝结时间影响 |
4.3.4 缓凝剂对石膏复合材料的强度的影响 |
4.3.5 防水剂对石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6 防水剂对石膏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
4.4 外加剂作用机理探讨 |
4.4.1 减水剂作用机理讨论 |
4.4.2 缓凝剂作用机理讨论 |
(1)多聚磷酸钠缓凝机理 |
(2)柠檬酸的缓凝机理 |
(3)骨胶的缓凝机理 |
4.4.3 防水剂作用机理探讨 |
(1)石蜡的防水机理和对复合材料强度影响探讨 |
(2)聚乙烯醇的防水机理和对石膏复合材料强度影响探讨 |
4.5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CFRP网架结构静力与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来源与意义 |
1.1.1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新发展 |
1.1.2 大跨度空间结构中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优越性 |
1.2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研究及发展 |
1.2.1 碳纤维及其发展 |
1.2.2 基体材料 |
1.2.3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 |
1.3 FRP 型材的制备工艺及产品形式 |
1.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物理力学特性的研究 |
1.5 大跨度结构工程中FRP 应用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1.5.1 FRP 在大跨度桥梁结构中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
1.5.2 FRP 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纤维缠绕CFRP 圆管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 |
2.1 引言 |
2.2 拉压受力状态下纤维缠绕CFRP 圆管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失效准则 |
2.2.1 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
2.2.2 失效准则 |
2.2.3 单层的强度比方程 |
2.2.4 层合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失效准则 |
2.3 不同正交铺层的CFRP 圆管的强度特性分析 |
2.3.1 不同正交铺层CFRP 圆管的极限强度 |
2.3.2 不同正交铺层CFRP 圆管的应力-应变关系 |
2.4 纤维缠绕CFRP 圆管的力学特性试验 |
2.4.1 CFRP 圆管的铺层和试件尺寸 |
2.4.2 CFRP 圆管的拉伸和受压试验的加载设备及采集系统 |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CFRP 圆管的受压试验 |
2.5.2 CFRP 圆管的拉伸试验 |
2.5.3 应变分析 |
2.6 数值模拟分析 |
2.6.1 破坏模式及准则 |
2.6.2 有限元分析模型 |
2.6.3 分析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RP 网架静力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CFRP 平板网架结构的计算模型及支承方式 |
3.3 CFRP 网架节点 |
3.3.1 螺栓球节点 |
3.3.2 焊接钢板节点 |
3.3.3 手糊式节点 |
3.3.4 FRP 节点板连接节点 |
3.3.5 胶接技术 |
3.4 杆件的选择 |
3.4.1 CFRP 网架杆件的强度 |
3.4.2 CFRP 圆管的稳定性分析 |
3.4.3 CFRP 圆管与钢管的等代设计原则 |
3.5 CFRP 网架结构的静力特性分析 |
3.5.1 材料属性的定义及单元的选择 |
3.5.2 应力分布 |
3.5.3 网架的内力和变形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抗震能力的CFRP 网架跨越能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值分析方法简介 |
4.3 常遇地震作用下CFRP 网架的地震响应与抗震性能分析 |
4.3.1 参数分析方案 |
4.3.2 频率和振型对比 |
4.3.3 常遇地震下结构的响应分析 |
4.3.4 地震内力系数变化规律分析 |
4.3.5 大震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4.4 CFRP 网架与钢网架跨越能力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CFRP 网架失效模式及其控制方法 |
5.1 引言 |
5.2 CFRP 网架竖向多模态pushover 分析方法 |
5.2.1 考虑高阶模态影响的加载模式 |
5.2.2 考虑高阶模态影响的目标位移 |
5.2.3 上限pushover 分析方法的实施步骤 |
5.3 竖向反应谱的建立方法 |
5.4 CFRP 网架基于pushover 分析的失效模式研究 |
5.4.1 结构模型及其参数 |
5.4.2 频率和振型 |
5.4.3 失效准则 |
5.4.4 水平荷载下的失效模式 |
5.4.5 竖向荷载下的失效模式 |
5.4.6 三向荷载下的失效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国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开发应用动向——2000年美国材料与加工工程促进学会年会与展览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氧化石墨烯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翁辉. 扬州大学, 2021(08)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 马雨萌. 东南大学, 2020(01)
- [4]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李东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预浸带的CFRP层状复合板Autoclave制备工艺[D]. 秦浩. 燕山大学, 2018(05)
- [6]新型碳材料[J]. 李贺军,张守阳. 新型工业化, 2016(01)
- [7]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8]碳纤维增强石膏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黄韡. 武汉纺织大学, 2014(12)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10]CFRP网架结构静力与抗震性能研究[D]. 张亮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