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样机的并行工程与可视化技术

虚拟样机的并行工程与可视化技术

一、并行工程与虚拟样机可视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韩冬辰[1](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王亮[2](2019)在《基于仿真与干涉分析的汽车可制造性分析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现行基于并行工程的可制造性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重复性工作多、检查过程繁琐、检查结果管理混乱等问题,研究了面向汽车钣金件可制造性分析系统,旨在开发出能够辅助可制造性分析人员完成汽车钣金件可制造性分析的系统功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可归纳如下:1)学习并掌握CATIA二次开发技术,能够使用该技术结合数据库相关的知识完成项目开发工作。2)研究基于软件的空间区域分析、干涉分析、动态间隙及动态干涉分析方法,为数据模型的可制造性分析做准备。3)研究基于模型的边界拓扑信息提取方法,提取出数模中零件的边界信息,通过边界信息自动识别球形焊点以及方型焊接螺母等特征,完成焊接螺母及焊枪空间自动进行空间间隙分析的算法编写任务,并标记不合格的区域。4)获取模型零件调整前的位姿矩阵,并对需要运动的零件进行结构调整,使模型结构调整前后零件的位置信息保持一致,完成模型数据的预处理使其能够进行仿真分析。5)研究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并建立合适的汽车开闭件运动模型,在虚拟环境下,模拟汽车开闭件真实的运动,验证汽车前后盖、车门开关过程的间隙分布及干涉情况;模拟车门铰链的拆装过程,验证铰链设计的合理性;模拟侧围及其他部位钣金件按照上件工艺顺序进行上件模拟装配,检查上件零件运动过程中与其他零件的干涉情况。6)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文中给出了大量的系统测试案例,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顾俊杰[3](2019)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是近二十多年提出并不断完善的一种多体系统动力学全新方法,进行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时具有无需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计算速度快、可自动推导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各种复杂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设计与试验设计。本文作为国防973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并开发了一个面向服务组件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可视化动力学软件,使工程技术人员和力学工作者免于推导复杂繁琐的动力学方程,为复杂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计算、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和可视化的数字平台。论文主要作出了如下创新工作:(1)为了提高线性多体系统数值计算稳定性,推导了树形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含有闭环的任意拓扑结构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由此建立了任意拓扑结构线性多体系统都适用的线性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克服了线性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相乘导致的矩阵元素相差过大形成的空间传递困难,改善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数值计算的稳定性;(2)提出了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分布式并行计算理论的特征值递归搜索并行算法,从而大幅提升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特征值计算速度,提高计算效率,缩短了典型武器系统动力学优化时间;(3)建立了面向服务组件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构架,结合多项开源软件技术实现了三维几何模型、网格模型的建立以及和其它CAD系统数据交换等功能,同时实现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计算所需参数自动生成、建模与仿真过程可视化等功能;(4)研究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求解器将动力学模型转化为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数学模型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含有闭环的任意拓扑结构多体系统中闭环切断铰的自动选取、派生树系统的自动生成及自动规则编号、系统动力学拓扑图的自动生成等技术;(5)将本文建立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应用于多管火箭和坦克等武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获得了多管火箭和坦克的动力学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为武器系统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为武器系统动力学性能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李伯虎,柴旭东,张霖,李潭,卿杜政,林廷宇,刘阳[4](2018)在《面向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简要解读了正在飞速发展中的"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阐释了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内涵和体系架构。提出面向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含义,探讨了新型人工智能系统仿真对建模与仿真技术的新挑战。提出面向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内容与给出作者团队的初步研究成果,包括面向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建模理论与方法;智能仿真计算机、智慧云仿真及智能仿真硬/软件等智能仿真支撑系统技术,及智能仿真系统应用工程技术,简要介绍了基于智能仿真的几类人工智能应用系统范例(如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等)。提出发展面向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建议。

尹堂文[5](2018)在《基于飞行安全调和测度及科学计算的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飞行安全性是衡量航空系统先进程度的最重要标准,也是人为因素设计及其适航符合性验证的主要目标。人因意外是导致飞行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人因意外无法从根源上加以杜绝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的认识不够充分;人机与环境系统及飞行任务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使人机工效状态空间极其庞大、复杂;因此,为了完成在飞行安全、飞机性能、机组绩效等方面的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为了可持续地促进飞行系统的自动化扩展及安全性增强,需要探索一整套科学的解决方案,以获取足够的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研究数据样本,推进基于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的人为因素研究,促进计算人因与工效学的发展并推广其应用。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问题可以通过面向科学计算的人机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转化为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的事实与逻辑问题。对人机与环境复杂系统演变发展的模拟与仿真旨在再现飞行机组、飞机系统、飞行环境、飞行任务等方面的飞行条件、飞行状态、飞行性能的动态演进;演进的结果为人机工效状态空间中的一条高维曲线,也是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的一个数据研究样本。人机工效状态空间包含交互与评估两个维度的基础信息数据;第一个维度标记飞行系统各层次的构型配置及各动态过程的交互事件;第二个维度标识飞行安全、飞机性能、机组绩效及飞行系统广义评价指标的量化测度。基于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的人为因素研究包括四个层次的信息算法;第一个层次为基于人机工效大数据的统计建模;第二个层次为基于数据统计模型的因果推断;第三个层次为基于数据统计模型的人因反演;第四个层次为基于数据统计模型的正交实验设计。具有前瞻性的航空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能为飞行系统控制及航空系统工程中的协调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就上述主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理论与计算研究,具体的工作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我们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基于飞行安全调和测度的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解决方案,从方法体系、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工具体系四个方面阐述面向科学计算的人机环智能系统建模与仿真及其在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中的作用。在明确了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这一科学问题之后,我们探究了飞行系统及人因交互的异构性,探究了科学计算及虚拟工程的适用性,探究了以人为中心的样机设计与制造,探究了多粒度合成飞行域模型、多层次异构域交互、多目标评估的统一表示,探究了人因与工效学问题的研究广度、深度、跨度,并据此提出了通过面向科学计算的人机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将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问题转化为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的事实与逻辑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然后,我们从大数据获取的角度探讨基于人机环智能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研究样本生成方法,从基于任务的人机耦合策略模型、飞行动力学的不变张量模型及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计算空气动力学、面向飞行任务描述及飞行测试规划的飞行场景、飞行安全的内禀因素及调和测度、飞机性能的无量纲约简、飞行品质及机组绩效的客观评价、航空广义评价指标的变换域测度、全数字快速计算平台的分布式部署八个方面阐述人机环智能系统的复杂人机交互及其再现。在完成任务时,人类通常会期待最好的结果,做好最坏的准备、保证正常的绩效。基于任务的人机耦合策略模型以多特征模式及其结构化实现为独特视角,以解决问题计算序列及其逻辑与算术深度为主要原则,以最优控制、鲁棒控制、自适应决策为主要方法,从复杂性、自适应性、不确定性各层面模拟人类的能力及特征。飞机模型是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操控对象,飞行动力学的不变张量建模及矩阵编码便于飞机模型的计算机仿真,也便于人机与环境复杂系统仿真度与可信度的提高。飞行场景以参数形式表征飞行任务及飞行条件的构型配置;其中,飞行任务的航段组成及衔接描述信息主要面向人机耦合策略模型,飞行条件的数据窗口及数据项规划信息主要面向适航符合性验证。及时察觉并准确评估正在迫近的危害是安全防范的根本。飞行安全性的检测涉及各类飞行事件及评价准则,且难以客观定量分析,检测结果也难以有效利用。我们将安全要素归结为三个内秉因素,并将其集成于统一的调和测度机制,使飞行安全性可借助于概率测度客观定量地加以测评,甚至预测。飞行性能的无量纲约简有助于将各种复杂飞行情况转化为内秉安全因素。通过性能参数的标准化及合理分组,无量纲飞行性能既便于在客观的环境中施加检测,又能准确地反映不同飞行环境及状态下的实际飞行性能。我们尝试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人-机系统的主观评价,并将其作为飞行品质及机组绩效的客观评价。鉴于飞行品质及机组绩效的评判是一个协同验证、多重决策与反馈控制的过程,我们从协同学习与预测控制的角度,在集成认知框架下的人机耦合策略模型中内嵌评价飞行品质及评估机组绩效的内省能力。人为因素研究涉及诸多抽象概念属性的主观评价。通过类比流体力学中的传输现象及传输属性,我们尝试将广义评价指标的相对概率测度及定量分析推而广之。基于面向服务构架的分布式计算平台在计算复杂性、分布性、并行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全面支持了人机与环境智能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的科学计算及研究平台。接下来,我们从大数据计算的角度探讨基于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的前瞻性航空人为因素研究方法,从人机工效大数据分层布局、人机工效大数据统计模型、人机工效大数据因果推断、人机工效大数据人因反演、人机工效正交实验设计五个方面阐述数据驱动及面向问题的人机工效大数据研究方法。混合效应及因果协变模型、Bootstrap参数随机化估计算法、拟合优度框架下的因果关系存在性判断算法、潜在结果框架下的因果效应显着性评估算法、人因反演响应核的最佳统计估计算法、人机工效状态子空间的渐进逼近算法等成果全面推进了基于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的航空人为因素研究。最后,我们从系统控制与系统工程的角度探讨基于科学计算的航空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方法在飞行系统的自动化扩展及安全性增强方面的应用前景,并特别关注飞行安全调和测度在飞行器系统控制中的反馈作用、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在航空系统工程中的前馈作用。

赵锦波[6](2015)在《核设施虚拟样机中动态仿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核设施虚拟样机是使用计算机模拟真实核设施运行的虚拟仿真系统,可在相同时间里“试验”多种设计方案并进行各种危险性或破坏性实验,能够解决堆芯部件装配难以合理设计、堆芯事故演化过程难以客观评价的问题。反应堆堆芯部件间运动行为复杂,装配难度大,需在有限的空间内协调紧凑的空间关系以避免部件碰撞损伤,对动态碰撞检测的实时性与精确性提出了高要求;堆芯物理场数据源繁多,在事故工况下极其复杂,不仅维度高且数据量庞大,对大规模三维动态物理场的实时渲染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对核设施虚拟样机动态仿真中的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提高了核设施虚拟样机动态仿真的真实感,并指导核设施装配的合理设计与堆芯演化过程的客观评价。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包围盒与射线查询相耦合的实时精确动态碰撞检测方法。针对复杂模型分块创建多个包围盒,采用先包围盒碰撞检查定位到碰撞体大致位置,再射线碰撞检查定位到碰撞体几何模型三角面片的方法来逐级进行判断,第一级快速包围盒检查避免了未发生真实碰撞前过多无效面片级的精确计算,第二级精确射线查询碰撞检测保证了碰撞检测的精度,两级碰撞检测的联合实施解决了复杂核设施虚拟场景中动态碰撞检测实时性与精确性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以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CLEAR-I大厅几何模型的虚拟场景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在保证碰撞检测精度的同时速度提高了近30倍,指导了核设施几何模型的结构设计;(2)发展了一种大规模三维动态数据场的实时动态可视渲染方法。该方法运用粒子系统对三维动态数据场进行动态仿真,借助GPU的异步传输机制及连续时刻点数据场的纹理加载与插值策略实现了大规模动态数据场的实时传输,不仅节省了显存负荷,而且提高了传输的速度,同时联合CPU的多线程调度策略实现了多物理场的同步渲染,以单管例题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平均渲染帧率超过24帧/秒,满足动态仿真实时性的要求,直观展示了三维动态数据场的变化规律;(3)基于核与辐射安全仿真系统SuperMC/RVIS2.3发展了面向核设施的装配仿真与事故仿真两大功能模块,完成了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CLEAR-I堆芯换料装配实时仿真与失热阱事故演化过程实时仿真,直观地展示了堆芯部件虚拟装配过程及失热阱事故下数据场的动态变化规律,指导了CLEAR-I堆芯换料装配的合理设计与堆芯事故演化过程的客观评价。

胡勇[7](2013)在《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支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面向数字样机的设计评审是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产品功能和结构的日趋复杂,产品研发及制造过程中的分工越来越精细,给产品数字样机的设计评审和质量风险管理带来了困难,基于网格的协同虚拟现实环境为处于异地设计环境下进行复杂产品数字样机设计评审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虚拟现实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成为设计公司、生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手段;网格技术作为一种前瞻的面向广域网的分布式计算模式,是传统的并行和分布式计算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为虚拟现实应用在更广的范围内利用资源和提供服务成为可能。为支持异地复杂机械产品研发,本文对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支撑技术进行了研究,对网格环境下实时评审资源与任务管理、复杂产品海量数据模型可视化方法以及网格评审环境中协同交互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灵活、可扩展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较好地满足了复杂机械产品数字样机的设计及协同评审需求。本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复杂机械产品设计的特点及现有数字样机评审环境在分布式协同评审支持上的不足,基于网格计算模型,构建了一个面向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多层体系结构,并给出基于网格虚拟现实环境的协同评审方法。该体系结构的关键由私有网格支撑平台、基于服务的分布式并行渲染模块和协同评审应用服务三个部分组成。(2)从多用户实时协同评审的需求出发,通过分析网格系统中资源的异构问题,提出了适合多用户实时协同评审的资源与任务管理模型,该模型使用基于Web Services的信息索引中心保存系统的资源和任务信息,为用户任务的资源分配和启动提供任务代理服务,而在各个网格节点上由本地资源管理服务负责节点资源的注册和本地作业进程的启动和监控,形成新的专属网格支撑服务平台,这有助于提高评审的灵活性,降低异构资源共享及参与的实现难度。(3)建立了基于服务的分布式并行渲染技术框架。面向机械产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需求,研究了复杂产品设计评审中的难点,设计了基于网格动态资源进行分布式渲染计算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实现原型。面向大规模数据实时处理的需求,研究了大规模数据分布式协同评审中的效率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并行数据处理算法,提高了处理效率。(4)提出了多用户协同交互操作方案,该方案能够支持将地理分散的用户接入到一个统一的虚拟环境中,共同对虚拟产品进行装配操作评审。用户可以采用多种自然的虚拟现实交互手段,如数据手套、位置跟踪设备等,同时也支持键盘鼠标等常规交互方式。每个用户在虚拟空间中都有一个独立的映射对象,该对象代表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等属性,并可与其他用户对象进行交互。该方案提供了一致的接口规范,建立了统一的基于协同用户对象的交互和管理视图,便于各领域开发者进行评审或仿真工具的集成与开发。(5)开发了一个面向机械产品数字样机装配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VRGrid,并进行了实例的设计应用。VRGrid系统可以汇聚当前的空闲计算资源,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完成单个计算机所不能完成的大规模数据可视化任务。通过汽车整车数字样机协同评审进行了应用示范,即开发实现了多用户协同虚拟评审应用服务。该应用服务充分验证了网格虚拟现实环境及其协同评审技术可以有效地支持机械类产品的设计评审。

李瑞涛[8](2011)在《面向并行工程的虚拟样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虚拟样机是一种能够反映实际产品特性的数字化模型,可有效支持并行工程和并行设计。在分析了虚拟样机与并行工程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虚拟样机的产品研发方法,并阐述了虚拟样机设计方法一体化解决方案。

杨超峰[9](2010)在《虚拟样机技术在拖拉机造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拖拉机造型设计是整车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国产拖拉机造型设计的特点,采用新技术进行拖拉机造型设计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拖拉机造型设计阶段对其美学质量、动力学、运动学、刚度、强度、振动特性等进行分析,实现产品的总体性能匹配和整体优化,对于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设计质量,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在对拖拉机造型设计的原则、美学法则、要素、色彩的设计等基础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拖拉机造型进行分析,归纳出拖拉机造型的演变规律及设计特点,为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与传统拖拉机造型设计的对比,提出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拖拉机造型设计,给出了设计流程,建立了设计的体系结构,并对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各子系统的流程,对相关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为虚拟样机技术在拖拉机造型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基于逆向工程技术,运用CATIA软件建立了T70轮式拖拉机造型虚拟样机的几何模型,为下一步对拖拉机造型虚拟样机进行分析奠定了基础。开发了拖拉机造型虚拟样机设计系统的可视化设计界面,初步建立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拖拉机造型可视化设计平台,为拖拉机造型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包金宇[10](2010)在《面向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虚拟样机技术有利于企业更快更好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从而赢得客户和市场。在未来的制造行业,虚拟样机技术势必成为产品研发的主流技术,尤其是对于系统复杂、试制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应用前景看好,如工程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对于庞大复杂的产品,其开发需要多人、多设计小组来共同完成。本文研究了面向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平台的若干关键技术,并在此技术上开发了面向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平台原型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面向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平台的特性和需求,应用集成式的系统结构和三层渐进的平台系统研发思路,设计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架构。2.研究了面向虚拟样机产品协同建模的需求和特点、基于模糊DSM的产品任务分解和活动重组,给出了作为产品信息模型表示基础的层次化零件信息模型、产品协同装配模型;研究了虚拟样机协同装配过程、产品模型的多视图表述机制以及面向虚拟样机协同设计中的数据交换技术。3.研究了事件并发控制和数据一致性维护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具有一定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程度的冲突消解模型。在研究传统冲突消解方法和机制的基础上,应用分类管理策略解决了系统中的各种冲突问题。4.在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面向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平台原型系统,并应用该系统构建了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的虚拟样机。

二、并行工程与虚拟样机可视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并行工程与虚拟样机可视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1.2 研究综述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2 研究的创新点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于仿真与干涉分析的汽车可制造性分析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可制造性分析内容及研究现状
        1.3.1 运动仿真研究现状
        1.3.2 干涉检查研究现状
        1.3.3 虚拟装配技术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基础
    2.1 CATIA V5介绍
    2.2 CATIA二次开发技术介绍
    2.3 系统开发方式CAA相关知识
        2.3.1 CAA组织架构
        2.3.2 对话框技术介绍
        2.3.3 交互机制
        2.3.4 开发环境配置及工程文件解析
    2.4 数据库相关知识介绍
        2.4.1 常用数据库介绍
        2.4.2 数据库访问方式
    2.5 FTP服务器介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1.2 功能需求分析
        3.1.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3.2 系统总体设计
        3.2.1 系统设计原理
        3.2.2 系统模块划分
        3.2.3 系统设计原则
        3.2.4 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3.2.5 系统设计难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焊接空间分析及截图工具设计
    4.1 焊接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4.1.1 B-Rep信息提取
        4.1.2 孔面特征的识别
        4.1.3 焊接螺母特征识别
        4.1.4 焊点特征的识别
    4.2 焊枪空间分析
        4.2.1 焊枪分析数据准备
        4.2.2 焊枪分析相交聚合分组
        4.2.3 焊枪头球心与危险面距离分析
    4.3 焊接螺母分析
        4.3.1 焊接螺母分析数据准备
        4.3.2 焊接螺母分析相交聚合分组
        4.3.3 焊接螺母与焊接面边线距离分析
    4.4 辅助截图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4.4.1 截图工具的程序设计
        4.4.2 截图工具实现过程
    4.5 案例分析
        4.5.1 焊枪空间案例分析
        4.5.2 焊接螺母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运动及虚拟装配分析
    5.1 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5.1.1 仿真技术及其分类
        5.1.2 数字化仿真技术
        5.1.3 汽车DMU技术研究
        5.1.4 可视化技术研究
    5.2 零件的虚拟装配分析
        5.2.1 干涉检查理论
        5.2.2 上件运动驱动方式
        5.2.3 路径规划及零件装配方式
        5.2.4 基于零件包围盒预检测方法研究
        5.2.5 基于CAA精确干涉检查方法研究
        5.2.6 静态干涉排除
    5.3 开闭件仿真运动分析
        5.3.1 动态间隙测量技术
        5.3.2 基于扫略实体的包络体生成技术
        5.3.3 基于可视的模型预处理
        5.3.4 仿真运动模型构建
        5.3.5 铰链开关过程分析
        5.3.6 前后盖及门开关过程分析
        5.3.7 门铰链拆装分析
    5.4 案例分析
        5.4.1 虚拟装配分析
        5.4.2 门铰链开关过程分析
        5.4.3 前后盖及车门过关过程分析
        5.4.4 铰链拆装过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研究现状
    1.3 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研究现状
    1.4 商业及开源CAE软件评述
        1.4.1 商业软件
        1.4.2 开源软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线性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2.1 线性多体系统元件状态矢量和传递方程
        2.1.1 元件状态矢量定义
        2.1.2 元件传递方程与几何方程
    2.2 链式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2.3 树形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2.3.1 元件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
        2.3.2 树形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推导及求解
        2.3.3 树形多体系统特征值
        2.3.4 数值算例
    2.4 闭环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2.4.1 闭环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
        2.4.2 数值算例
    2.5 般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2.5.1 一般多体系统中的闭环及状态矢量描述
        2.5.2 含有闭环的一般多体系统Riccati变换形式
        2.5.3 含有闭环的一般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
        2.5.4 含有闭环的一般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推导及求解
        2.5.5 数值算例
    2.6 本章小结
3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特征值递归搜索算法分布式并行计算
    3.1 特征值递归搜索算法
        3.1.1 实特征值递归搜索算法
        3.1.2 复特征值递归搜索算法
    3.2 分布式并行计算原理及实现
        3.2.1 MPI并行库简介
        3.2.2 MPI分布式并行环境
    3.3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特征值递归搜索并行算法
        3.3.1 总传递矩阵并行计算算法
        3.3.2 特征值递归搜索并行计算算法
    3.4 变截面梁算例
    3.5 多管火箭工程实例
    3.6 本章小结
4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可视化动力学软件设计
    4.1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相关技术
        4.1.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
        4.1.2 Open CASCADE几何建模库
        4.1.3 可视化技术
        4.1.4 基于Qt的动力学软件界面
    4.2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总体构架设计
    4.3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模块结构
    4.4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前处理模块
        4.4.1 三维几何模型参数化建模
        4.4.2 网格建模
        4.4.3 模型数据交换技术
        4.4.4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化
        4.4.5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文件
    4.5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求解器接口
    4.6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后处理模块
    4.7 本章小结
5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求解器关键技术
    5.1 多体系统数据结构
        5.1.1 多体系统动力学拓扑图
        5.1.2 元件在计算机中的描述
        5.1.3 多体系统拓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描述
    5.2 多体系统闭环切断铰自动选取
    5.3 多体系统派生树系统生成
    5.4 多体系统动力学元件自动规则编号
    5.5 多体系统动力学拓扑图自动生成
    5.6 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计算
    5.7 数值算例
    5.8 本章小结
6 武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6.1 多管火箭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6.1.1 多管火箭三维实体模型
        6.1.2 多管火箭动力学模型与拓扑图
        6.1.3 多管火箭系统振动特性
        6.1.4 多管火箭系统动力响应
    6.2 坦克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6.2.1 坦克三维实体模型
        6.2.2 坦克动力学模型与拓扑图
        6.2.3 坦克动力学计算结果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飞行安全调和测度及科学计算的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科学问题及解决方案
        1.1.1 科学问题: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
        1.1.2 解决方案:人机工效状态空间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1.3 原始性创新及内容安排
        1.3.1 原始性创新
        1.3.2 内容安排
第二章 面向科学计算的人机环智能系统建模与仿真
    2.1 引言
    2.2 科学计算及虚拟工程
        2.2.1 传统的样机设计与制造
        2.2.2 以人为中心的样机设计与制造
        2.2.3 基于科学计算的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方法
    2.3 计算人因与工效学及异构域交互分析
        2.3.1 科学计算及交互与评估范式
        2.3.2 离散事件系统规范与流固耦合分析
        2.3.3 合成飞行域模型与多目标评估
    2.4 基于合成飞行域建模及多目标评估的全数字计算平台
        2.4.1 飞行动力学的不变张量建模及矩阵编码
        2.4.2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计算空气动力学
    2.5 研究内容及研究层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飞行任务描述及飞行测试规划的飞行场景
    3.1 引言
    3.2 面向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飞行任务场景
    3.3 面向适航符合性验证的飞行测试场景
    3.4 飞行场景的形式与内容
        3.4.1 飞行场景与最小飞行机组及机组工作量测量
        3.4.2 飞行场景的涵盖范围及应用环境
    3.5 飞行场景的开发
        3.5.1 飞行场景的开发流程
        3.5.2 基于方法指南的飞行场景开发方法
        3.5.3 飞行机组与飞机及环境的动态关系
        3.5.4 基于强化学习的机组操纵序列
        3.5.5 机组任务与最小飞行机组准则映射关系
        3.5.6 窗口事件及数据项
    3.6 飞行场景的应用
        3.6.1 飞行场景的应用环境
        3.6.2 飞行场景的组合应用
    3.7 飞行场景的验证
        3.7.1 对飞行场景进行验证的四重含义
        3.7.2 飞行场景单项因素的覆盖性验证方法
        3.7.3 飞行场景综合因素对飞行机组工作量的有效性验证方法
        3.7.4 飞行场景综合因素对飞行机组工作量的充分性验证方法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任务的人机耦合策略模型
    4.1 引言
    4.2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结构化实现
        4.2.1 基于规则系统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
        4.2.2 人模型的建模方法概述
        4.2.3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建模
    4.3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自适应决策与鲁棒控制
        4.3.1 飞行系统的交互、信息、决策与控制
        4.3.2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最优控制
        4.3.3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鲁棒控制
        4.3.4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自适应决策
        4.3.5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并行优先级
        4.3.6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智能决策与控制
    4.4 实验及结果
        4.4.1 实验任务:进近及着陆
        4.4.2 实验任务:进近、拉飘及着陆
        4.4.3 基于进近及着陆任务的人机耦合策略模型实例化
        4.4.4 基于进近、拉飘及着陆任务的人机耦合策略模型实例化
        4.4.5 实验设置
        4.4.6 实验结果
        4.4.7 实验分析
    4.5 人机耦合策略模型的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飞行安全的内禀因素及调和测度
    5.1 引言
    5.2 内禀安全因素
        5.2.1 动态演进的飞行安全趋势
        5.2.2 内秉安全因素的统一机制
    5.3 调和测度理论
        5.3.1 调和函数及其属性
        5.3.2 调和测度的构建
        5.3.3 边界测度的表示
        5.3.4 一般域上的调和测度
        5.3.5 调和测度与极限距离
    5.4 飞行安全的概率测度
        5.4.1 安全性趋势量化的通用形式
        5.4.2 燃油安全的概率测度
        5.4.3 空间安全的概率测度
    5.5 飞行安全的张量表示
    5.6 张量沿系统轨迹的平移
    5.7 飞行安全的一致性评估
    5.8 航空广义评价指标的变换域概率测度
        5.8.1 广义概念属性的概率测度
        5.8.2 传输属性流
    5.9 基于多层抽象任务特征的表示发现
        5.9.1 流形上的抽象调和分析
        5.9.2 基于微分形式属性密度流的积分内核
        5.9.3 基于时变演进前向可达集的积分域
        5.9.4 基于动态流通边界相交测试的积分曲面
    5.10 沿系统演进曲线的积分泛函
    5.11 实验及结果
        5.11.1 实验设置
        5.11.2 实验结果
        5.11.3 实验分析
    5.1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飞机性能、飞行品质、机组绩效的客观评价
    6.1 引言
    6.2 性能参数的无量纲约简
        6.2.1 性能表征
        6.2.2 量纲分析
        6.2.3 过程性能参数
    6.3 基于预测控制的协同人因与工效评估模型
        6.3.1 飞行品质主观等级评定
        6.3.2 飞行机组工作状态
        6.3.3 飞行品质与机组绩效的协同验证
        6.3.4 机组工作状态及其约束的协同观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数字快速计算平台的分布式部署
    7.1 引言
    7.2 基于快速原型构架的计算平台
    7.3 基于面向服务构架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人机工效状态空间的人为因素研究
    8.1 引言
    8.2 人机工效大数据研究样本的产生及布局
        8.2.1 人机工效状态空间数据样本的产生
        8.2.2 人机工效状态空间数据样本的布局
    8.3 人机工效大数据研究样本的处理及分析
        8.3.1 数据驱动及面向问题的人机工效大数据研究方法
        8.3.2 人机工效状态空间数据样本的可视化
        8.3.3 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统计推断问题的具体化
        8.3.4 分层多元纵向数据可变分位混合效应及因果协变模型
        8.3.5 基于数据统计模型的统计量设计及估计
    8.4 基于可变分位混合效应及因果协变模型的因果推断
        8.4.1 因果推断及其上下文
        8.4.2 因果关系的存在性判断
        8.4.3 因果效应的显着性评估
    8.5 基于可变分位混合效应及因果协变模型的人因反演
        8.5.1 飞行状况的整体变迁及其人因研究
        8.5.2 人因反演响应核及其人因干预效果表达
    8.6 基于可变分位混合效应及因果协变模型的人机工效正交实验设计
        8.6.1 混合水平正交实验设计
        8.6.2 人机工效状态子空间的渐进逼近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飞行系统的自动化扩展及安全性增强
    9.1 引言
    9.2 基于协变参数的飞行器系统控制与航空系统工程
    9.3 基于知识前馈发现及信息反馈融合的自动化扩展与安全性增强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全文总结
    10.1 工作总结及主要贡献
    10.2 前景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授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计算机软件着作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6)核设施虚拟样机中动态仿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索引
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内容与结构
    1.5 小结
第二章 理论与技术基础
    2.1 引言
    2.2 虚拟装配理论基础
        2.2.1 场景建模理论与技术
        2.2.2 虚拟装配理论与技术
    2.3 流场可视化
        2.3.1 科学计算可视化与流场可视化
        2.3.2 流场可视化技术
    2.4 粒子系统与GPU并行
        2.4.1 粒子系统
        2.4.2 GPU并行
        2.4.3 三维图像实时渲染
    2.5 小结
第三章 分块包围盒与射线查询相耦合的动态碰撞检测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图形的实时碰撞检测方法
    3.3 基于射线查询的精确到三角面片级的碰撞检测算法
    3.4 分块包围盒与射线查询相耦合的碰撞检测方法
        3.4.1 基于分块包围盒的实时碰撞检测方法
        3.4.2 基于分块包围盒与射线查询相耦合的碰撞检测方法
    3.5 测试与讨论
        3.5.1 测试数据与测试平台
        3.5.2 测试关键流程
        3.5.3 测试结果
        3.5.4 结果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大规模三维动态数据场实时可视渲染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GPU的大规模三维动态数据场的实时传输方法
        4.2.1 纹理映射与粒子系统技术
        4.2.2 GPU的异步传输方法
        4.2.3 大规模三维动态数据场的实时传输
    4.3 基于CPU的多变量数据场的同步渲染方法
        4.3.1 基于CPU的多线程调度
        4.3.2 多变量数据场的同步渲染设计
    4.4 测试与讨论
        4.4.1 测试数据与测试平台
        4.4.2 测试关键流程
        4.4.3 测试结果
        4.4.4 结果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动态仿真技术在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的应用
    5.1 引言
    5.2 基于SuperMC/RVIS2.3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块的开发
        5.2.1 SuperMC/RVIS2.3介绍
        5.2.2 动态仿真模块开发
    5.3 CLEAR-Ⅰ堆芯换料装配仿真
        5.3.1 换料方案定义与管理
        5.3.2 动态仿真与碰撞检测
        5.3.3 换料过程记录与评估
        5.3.4 换料仿真结果
    5.4 CLEAR-Ⅰ失热阱事故仿真
        5.4.1 失热阱事故简介
        5.4.2 数据预处理
        5.4.3 纹理创建与粒子系统处理
        5.4.4 实时传输设计
        5.4.5 同步可视渲染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或参与项目情况
获奖情况

(7)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支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解决的方法和思路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数字样机技术
        1.3.2 协同设计与仿真进展
        1.3.3 基于网格的交互仿真环境及可视化研究
        1.3.4 数字样机协同评审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1.3.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本文内容和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支持数字样机评审的协同环境研究
        2.2.1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数字样机评审
        2.2.2 产品数字样机评审的共性需求
        2.2.3 面向协同工作的分布式体系结构
    2.3 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体系结构
        2.3.1 产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服务需求分析
        2.3.2 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体系结构
        2.3.3 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功能组成
    2.4 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工作流程
        2.4.1 主要概念
        2.4.2 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工作流程
    2.5 支持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关键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协同评审资源与任务管理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协同评审资源描述及管理
        3.2.1 协同评审应用服务对网格资源管理的需求
        3.2.2 网格资源的统一描述
        3.2.3 网格资源的封装
        3.2.4 资源运行时的信息维护
    3.3 协同评审任务管理与调度
        3.3.1 协同评审应用服务对任务管理的需求
        3.3.2 任务描述及任务描述文件
        3.3.3 协同评审任务的调度执行
    3.4 协同评审网格平台的数据管理
        3.4.1 协同评审应用对数据管理的需求
        3.4.2 数据描述
        3.4.3 数据管理内容与要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服务的并行渲染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并行渲染算法支持
    4.3 基于服务的 Sort-last 策略并行渲染框架
        4.3.1 分布式场景树构建
        4.3.2 场景数据分发策略
        4.3.3 子场景渲染
        4.3.4 图像深度合成
        4.3.5 远程视频分发
    4.4 资源节点上的并行优化技术
        4.4.1 基于发布/订购模式的异步通信模式
        4.4.2 PPL 算法的多线程并行优化
        4.4.3 图像合成的指令级并行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用户协同交互操纵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协同实现方案与技术
        5.2.1 信息通信模式
        5.2.2 对象所有权模型
        5.2.3 冲突检测与协调
        5.2.4 协同用户的权限管理
    5.3 基于视频流的远程实时交互技术
    5.4 面向对象的交互方案设计及其实现
        5.4.1 自然交互模式支持
        5.4.2 支持多模式输入的交互对象模型
        5.4.3 面向对象的多模式 VR 设备统一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6.1 引言
    6.2 应用场景描述
    6.3 VRGrid 原型系统实现
        6.3.1 系统概述
        6.3.2 网格支撑平台开发过程
        6.3.3 VRGrid 系统关键功能与运行流程
    6.4 汽车整车数字样机协同评审应用
        6.4.1 协同评审任务执行过程
        6.4.2 任务执行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申请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面向并行工程的虚拟样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虚拟样机与并行工程
2 虚拟样机设计方法

(9)虚拟样机技术在拖拉机造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虚拟样机技术在拖拉机造型设计中的研究现状
        1.2.1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1.2.2 国内外虚拟样机技术在拖拉机造型设计中的研究现状
        1.2.3 拖拉机造型虚拟化的趋势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拖拉机造型设计基础理论
    2.1 拖拉机造型设计理论
        2.1.1 拖拉机造型设计的要素及原则
        2.1.2 拖拉机造型设计的美学理论
        2.1.3 拖拉机造型设计的色彩设计
    2.2 拖拉机造型的演变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拖拉机造型虚拟样机设计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3.1 虚拟样机技术的内涵及特征
    3.2 设计流程
        3.2.1 传统设计流程
        3.2.2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设计流程
        3.2.3 拖拉机造型虚拟样机的特点
    3.3 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3.4 设计的关键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拖拉机造型虚拟样机设计中的开发技术
    4.1 拖拉机造型虚拟样机设计系统流程及功能结构
    4.2 方案设计子系统流程及其相关开发技术
        4.2.1 方案设计子系统流程
        4.2.2 相关开发技术
    4.3 分析子系统流程及其相关开发技术
        4.3.1 分析子系统流程
        4.3.2 相关开发技术
    4.4 工装与制造子系统流程及其相关开发技术
    4.5 支撑技术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拖拉机造型虚拟样机建模
    5.1 基础理论概述
        5.1.1 拖拉机覆盖件
        5.1.2 CATIA 软件曲面功能简介
        5.1.3 油泥模型建立
    5.2 点云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5.2.1 三维数据的采集
        5.2.2 三维数据处理
    5.3 数据分析及方案制定
    5.4 曲面重构及质量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拖拉机造型虚拟样机的可视化设计平台
    6.1 设计基本思想
    6.2 技术支撑
    6.3 软硬件集成环境
    6.4 可视化界面的实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面向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协同设计技术的研究进展
        1.1.1 CAD 的发展
        1.1.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1.1.3 协同设计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1.1.4 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应用现状
    1.2 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1.2.2 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
    1.3 论文选题背景和依据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
第二章 面向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平台系统架构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系统架构
        2.2.1 集成式系统结构
        2.2.2 系统研发层次结构
        2.2.3 系统总体技术
    2.3 关键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虚拟样机的协同建模
    3.1 面向虚拟样机的产品协同建模需求分析
    3.2 基于模糊DSM 的产品协同开发任务分配
        3.2.1 任务分解
        3.2.2 活动重组
    3.3 层次化零件信息模型
    3.4 产品协同装配建模
        3.4.1 产品装配模型的层次化构成与表示
        3.4.2 虚拟协同装配过程
    3.5 多视图建模
    3.6 面向虚拟样机协同设计的数据交换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时协同设计的冲突解决方案
    4.1 引言
    4.2 冲突消解的传统方法和机制
    4.3 冲突的分类管理策略
        4.3.1 基本类冲突
        4.3.2 简单集成类冲突
        4.3.3 一般性冲突
    4.4 并发控制和数据一致性维护
        4.4.1 传统锁机制及其局限性
        4.4.2 扩展锁机制
        4.4.3 死锁避免和解除
        4.4.4 对扩展锁机制的改进
    4.5 冲突消解系统模型
        4.5.1 自动导航的冲突消解
        4.5.2 冲突消解系统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PO-CDP 系统原型及实例
    5.1 VPO-CDP 原型系统介绍
    5.2 VPO-CDP 系统原型设计
        5.2.1 系统原型构架
        5.2.2 VPO-CDP Server
        5.2.3 VPO-CDP Client
        5.2.4 数据库
    5.3 系统实现
    5.4 系统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并行工程与虚拟样机可视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2]基于仿真与干涉分析的汽车可制造性分析系统的研究[D]. 王亮.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研究[D]. 顾俊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面向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初步研究[J]. 李伯虎,柴旭东,张霖,李潭,卿杜政,林廷宇,刘阳. 系统仿真学报, 2018(02)
  • [5]基于飞行安全调和测度及科学计算的人为因素设计与验证[D]. 尹堂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核设施虚拟样机中动态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 赵锦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
  • [7]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支撑技术研究[D]. 胡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8]面向并行工程的虚拟样机设计方法研究[J]. 李瑞涛. 微型机与应用, 2011(21)
  • [9]虚拟样机技术在拖拉机造型中的应用研究[D]. 杨超峰. 河南科技大学, 2010(03)
  • [10]面向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包金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虚拟样机的并行工程与可视化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