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血清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比较

四种血清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比较

一、检测肺炎支原体的4种血清学方法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易晓雯[1](2021)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咽拭及肺泡灌洗液MP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旨在对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同期咽部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两个部位的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检出阳性率和灵敏度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探讨两种不同部位荧光定量PCR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以期能够对儿科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是长春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9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性肺炎肺炎患儿病例,通过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法进行搜集资料,其中在同一时期行咽拭及肺泡灌洗液两个不同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有216例,将这些作为研究对象,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216例有效标本中:春季有23例,冬季有45例,夏季有56例,秋季有92例;两个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PCR检出率在不同季节组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2)216例研究对象年龄及性别分布:0-1岁29例,≧1-3岁53例,≧3-6岁50例,≧6-14岁84例,不同年龄的MP在两个部位采样标本检出率均没有显着性差异;男性112例,女性104例;不同性别MP在两个部位采样标本检出率均没有显着性差异。(3)在216例研究对象中:单纯咽拭PCR阳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CR阴性的有13例;单纯肺泡灌洗液PCR阳性、咽拭PCR阴性的有99例,两个部位均阳性的68例;其中两者阴性的有36例。(4)在216例研究对象中:咽拭PCR检测阳性的有81例,检出率为37.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P荧光定量PCR检测出阳性的有167例,检出率为77.3%;两个不同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PCR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P检出阳性率高于咽拭部位采样标本检出阳性率。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和轻症患儿两个不同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PCR检出阳性率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6)两个不同部位采样标本在同一个时期MP-D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个不同部位采样标本分别在肺炎支原体肺炎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不同季节、年龄、性别组间在两个不同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荧光定量PCR检出阳性率和灵敏度明显高于咽拭标本检出阳性率;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更高,更值得被采用;(3)咽拭标本检测肺炎支原体DNA拷贝数不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的增加而增加;(4)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更适合采用支气管肺泡液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

封辰叶[2](2021)在《非典型病原体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致病原中分布情况及相关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对入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通过血清学、荧光定量PCR及尿抗原等多种检测方法,获取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非典型病原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数据,并同步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掌握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非典型病原体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提出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经验型判断指标。研究方法:在我国8个城市10家医疗机构从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的时间内收集慢阻肺急性加重病例的标本(血清、尿、痰)及临床资料。将上述患者的标本统一运输至本中心,进行集中检测。其中肺炎支原体测定采用血清学方法(被动凝集法、酶联免疫法)和核酸检测方法;肺炎衣原体测定采用血清学(微量免疫荧光法)以及核酸检测方法;嗜肺军团菌测定采用血清学(间接免疫荧光法)、尿抗原以及核酸检测等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上述非典型病原体检测阳性及检测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找到有显着差异的临床特点,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其是否为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非典型病原体分布情况肺炎支原体检测方面,共检测了10个中心的39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标本。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三种检测方法中,被动凝集法阳性率较高,为17.17%(68/396,阳性数/总数);Ig M抗体(ELISA法)阳性率仅为3.28%(13/396),显着低于被动凝集法(P=0.000);PCR测定阳性率也较低,仅为1.87%(4/214),显着低于被动凝集法(P=0.000)。三种方法综合起来,检出阳性率总体上为18.18%(72/396);其中北医三院及沈医附属中心医院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均为34%(17/50),明显高于总体阳性率(P=0.008),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阳性率最低为2%(1/50),明显低于总体阳性率(P=0.00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获得双份血清患者的样本,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27.44%,明显高于总体的阳性率(P=0.014),这一数据可能更好的阐述了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支原体检出率情况。另外进行了全国范围内及各个地区的月份及季节分布的分析,东北地区的11月份(41.18%)、华北地区的12月份(66.67%)阳性率明显高于总体阳性率(P=0.018,P=0.031)。进一步分析了各个月份阳性率的改变率,结果提示东北地区的11月份和7月份,华北地区的12月份和5月份,均出现了阳性率骤增的情况。肺炎衣原体在6个中心的145例患者中,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及荧光定量PCR方法两种方法检测。其中PCR方法未测到肺炎衣原体。微量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总体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为29.66%(43/145)。北医三院阳性率最高为52.00%(13/25),与总体阳性率比较具有统计差异(P=0.028);中国医大一院及中山医院阳性率最低,为4%(1/25),与总体阳性率比较具有统计差异(P=0.019)。衣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是华北地区52.00%(13/25),最低为西南地区为5%(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月份分布上,华北地区,3月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总体阳性率(P=0.006)。进一步分析阳性率的改变率,提示东北地区的11月份、华北地区的3月份阳性率骤增。嗜肺军团菌检测方面,共分析了6个中心的145例AECOPD患者,采用了三种方法,其中PCR及尿抗原均未检测到军团菌,血清学方法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为10.34%(15/145)。本研究中测定了嗜肺军团菌1-14型,6型嗜肺军团菌最多60.00%(9/15),1型血清型为20.00%(3/15),40%(6/15)的阳性患者中检测到3种及以上血清型。嗜肺军团菌阳性患者中,53.33%(8例)的患者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6个中心中,北医三院阳性率最高为16%(4/25),中国医大一院及中山医院阳性率最低为4%(1/25);四个地区中,华北地区阳性率最高为16%(4/25),未见到统计学差异存在。月份及季节分布中,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自3月份开始出现骤增,4月份、5月份阳性率明显高于总体阳性率;然后到6月份出现骤降。提示上述时间入院的AECOPD患者,警惕嗜肺军团菌的感染。第二部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临床资料的比较分析在临床特点分析方面,共分析了55项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的患者,Pa CO2为47.46±12.76 mm Hg,显着低于阴性的患者。在实验室检查中,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的患者BUN为6.12±2.24 mmol/L,低于阴性组患者的8.21±10.16mmol/L(P=0.003)。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包括有创和无创通气)的比率为14.71%,显着低于阴性患者27.62%(P=0.027)。其他指标未见到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对差异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 CO2OR值为0.963,95%CI为0.934-0.993,P=0.0017。肺炎衣原体中共分析了14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55项临床资料,其中肺炎衣原体检测阳性患者为43例(29.66%)。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史中,阳性患者在是否吸烟上,与阴性组患者未见到统计学差异,但是在吸烟的患者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的吸烟量为62.33±40.11包年,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的44.10±25.60包年(P=0.036)。另外,阳性组患者的合并伴随疾病或并发症的比率为80.95%,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的57.43%(P=0.007)。在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比例中,阳性组患者的比例为34.21%,明显低于阴性组患者55.91%(P=0.0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伴随疾病或并发症OR值为0.266,95%CI为0.082-0.862,P=0.027;吸烟量OR值为1.021,95%CI为1.005-1.036,P=0.009.嗜肺军团菌方面共分析了145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55项临床资料,其中嗜肺军团菌检测阳性患者为15例(10.34%)。统计分析仅看到两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肺功能检查中,军团菌检测阳性患者的FEV1/FVC为62.95±3.30%,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50.80±14.54%(P=0.000)。在血气分析中,我们看到阳性组的HCO3-为26.33±5.63mmol/L,明显低于30.47±6.82mmol/L(P=0.044)。其他对比的临床资料未见到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未见到统计学差异。结论:第一部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非典型病原体分布情况非典型病原体,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总体检测阳性率为18.18%,肺炎衣原体检测阳性率为29.66%,嗜肺军团菌检测阳性率为10.34%(最常见的血清型为6型)。嗜肺军团菌阳性患者中,53.33%(8例)的患者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与肺炎衣原体,与总阳性率比较,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嗜肺军团菌并无明显差异存在。时间分布上,肺炎支原体在较为寒冷的月份(东北11月份、华北12月份)和较为炎热的月份(东北7月份、华北5月份)表现出阳性率骤增;肺炎衣原体在东北地区的11月份和9月份、华北地区的3月份和6月份出现了阳性率的骤增;嗜肺军团菌的阳性率自3月份开始出现骤增,4月份、5月份持续增加,6月份出现骤降。提示我们,上述地区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在上述时间入院时,警惕非典型病原体。非典型病原体的血清学方法优于PCR法和尿抗原法。第二部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临床资料的比较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组,Pa CO2较低,BUN较低,机械通气(包括有创和无创通气)的比例更低;并且,Pa CO2的增加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保护性因素。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肺炎衣原体检测阳性组,吸烟患者的吸烟量更高;合并伴随疾病或并发症的比例更高;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比例更低;并且吸烟量的增加是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合并伴随疾病或并发症是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保护因素。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嗜肺军团菌检测阳性的,FEV1/FVC值更高,气流受限程度更轻;HCO3-更低。上述因素与嗜肺军团菌感染风险无关。

贺凌煜[3](2020)在《抗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文中指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大约4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由此引起,易感人群为老人和婴幼儿,且近年来耐药菌株也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肺炎支原体培养产量低,给其研究带来了困难。目前尚未研发成功MP疫苗。疫苗研发工艺中,抗原的定量是疫苗研发瓶颈技术,同时,肺炎支原体的检测也依赖高质量的抗体。[目 的]获得特异性和高效性的抗MP单克隆抗体,为疫苗抗原定量和快速检测提供有力工具。[方 法]1、肺炎支原体培养方法的优化及其抗原纯化:将MP在体外大量培养,通过对培养基、培养条件、离心等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纯度和蛋白量高的MP菌体。保存于-80℃冰箱备用。2、抗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株的筛选:将纯化后的抗原免疫Balb/C小鼠得到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对培养上清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有限稀释,挑选单一、可以分泌高效性抗体的细胞株冻存。3、抗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其鉴定:筛选出可以分泌特异性好、OD值高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小鼠腹水培养。采用亲和层系纯化抗体;用SDS-PAGE电泳检测其纯度、BCA法测定其抗体浓度、与其他种支原体进行交叉反应检测其特异性、效价、抗体亚型、生长抑制试验(GI)和代谢抑制试验(MI)检测其对抗原的抑制程度,挑选出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4、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中的运用:采用兔抗MP多克隆抗体包被ELISA板,封闭后分别添加裂解和未裂解MP抗原,洗板后加入纯化的MP单抗,再添加羊抗鼠酶标抗体。采用棋盘试验优选出最佳抗体、酶标抗体稀释度,并进行交叉反应检测,并通过调整降低交叉反应,最后建立完善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结 果]采用自制马血清大量培养MP,MP形态菌落未发生变化且产量较高。在离心力条件优化中发现,当采用3000 rpm和25000 rpm差速离心时,可获得杂质含量较低纯度较高的MP菌体。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将抗原免疫三次后获得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过有限稀释多次筛选,共获得42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经交叉反应得到9株无交叉反应的细胞株,抗体亚型为14B1、18F1、17A1为IgG2b,38A5、5B7 为 IgG1,14H1、14A5、14A1、18A2 为 IgG2a。抗体轻链均为 k 型。经过纯化,抗体纯度达标。经过效价检测以及生长代谢抑制试验选出4株效价较高的单克隆抗体。在双抗体夹心ELISA体系建立中,发现裂解后抗原抗体能够更好的结合。通过更换抗体、酶标稀释液,使交叉反应降低,在“S”型曲线中直线范围的R2可以达到0.98,可以运用于抗原定量。[结 论]1、优化肺炎支原体大量培养技术,可以降低成本获得大量MP;采用差速离心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MP抗原。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制备中,成功筛选出9株高特异性抗体。2、经纯化鉴定,9株杂交瘤细胞均鉴定核实,且其中4株具有较高效价。3、利用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体系后,可以检测稀释128倍后的抗原含量。

袁梦梦[4](2020)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在5岁以及5岁以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中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大部分患者病情较轻,部分感染者可能因表现轻微而未至医院进行进一步诊疗,故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可能普遍被低估。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需要住院甚至入住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除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外,也常出现肺外多个系统受累的症状。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相对少见,但却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早期识别困难,往往导致延迟诊断,这不仅增加了患儿发生呼吸系统损害的风险,也可因延误治疗导致患儿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升高,因此早期识别血管栓塞相关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能会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患儿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为此我们采取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的相关风险因素。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9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合并血管栓塞分为2组,即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患儿为病例组,共23例;同期与病例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未合并血管栓塞患儿为对照组,共6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1.92例病例中,男56例,女36例;其中,病例组23例,男14例,女9例,发病年龄:61(45,97)(月);对照组69例,男42例,女27例,发病年龄:70(50.5,100.5)(月)。2.23例合并血管栓塞患儿中,16例为脑血管栓塞;1例为颅内静脉窦血栓;1例为左侧桡动脉栓塞并脾梗死;2例为下肢动脉栓塞;2例为下肢静脉栓塞;1例为肺动脉并下肢静脉栓塞。3.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热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降钙素原、血沉、血清IgE、C-反应蛋白是否大于50mg/L、胸部影像学是否合并肺不张、是否合并肺实变、是否合并胸腔积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大于正常上限2倍、多肺叶或双肺受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相关,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与D-二聚体相关。故仅对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多肺叶或双肺受累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多肺叶或双肺受累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1.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合并血管栓塞,血管栓塞多为脑血管栓塞。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D-二聚体水平升高、多肺叶或双肺受累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的发生相关,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的风险因素。

郝秀春,林善姬,苏炳森,黄婷,蔡旭清[5](2020)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开展快速血清学检验以及微生物快速培养诊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本组患儿分别进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以及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式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同时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和不同病程时间患儿经过两种检验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微生物快速培养方法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92.22%(83/90),快速血清检验诊断阳性率为80.00%(7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4~7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诊断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阳性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年龄段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验方式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1周内患儿检查结果显示微生物快速培养阳性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超过1周患儿检查结果显示快速血清学检验阳性率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微生物快速培养诊断具有更高的阳性率,但是在病程较长患儿的疾病诊断中快速血清学检验效果更理想,因此在临床中可以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或进行联合检验以保证检查结果准确性。

贺凌煜,朱文勇,杨丽源,廖国阳[6](2020)在《肺炎支原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由于与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状极为相似,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易误诊进而失去最佳治疗时间,并且由于出现大范围的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因此开发快速、灵敏、高效的诊断方法极为重要。本文对目前肺炎支原体的检测诊断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

于宏建,崔巧飞[7](2019)在《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炎支原体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出现于各个年龄段,其中儿童及青少年人群最为多见。近几年数据显示,成人感染肺炎支原体率不断增高,肺炎支原体已发展为成年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要原因。但肺炎支原体感染相较于其他的病原体感染,在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方面并未有明显差异,并且肺炎支原体对于治疗常规呼吸道感染及肺炎患者药物存在耐药性。因此,对肺炎支原体进行准确且及时的实验室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支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抗原成分及感染不同阶段抗体类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谢海云,石礼红[8](2019)在《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测阳性率的影响及其对策》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和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微生物快速培养鉴定、快速血清学)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0例资料,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法,而观察组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则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不同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和不同病程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为62.22%(P<0.05),<2岁患儿阳性检出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50.00%(P<0.05),>5岁患儿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程<7 d患儿阳性检出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P<0.05),≥7 d患儿阳性检出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鉴定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阳性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可将其作为鉴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手段。

范玲芳,张晓琍,周建林,曹颖平[9](2019)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3种方法比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被动凝集法(P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性和一致性,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方法间的组合与利用。方法收集疑似MP感染的患者血清,采用PPA、ELISA、IIF等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MP抗体通过阳性率、差异性、一致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PA法的阳性率最高43.09%,ELISA法次之11.36%,IIF法最低8.59%;3组差异性与一致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存在一致性(Kappa=0.237、0.163、0.161,P<0.05),但一致性较弱,PPA法阳性率最高。结论 PPA与ELISA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速度及敏感性,为临床及时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谢文俊[10](2019)在《肺炎支原体抗体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方法(CLIA)、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和被动凝集法(PPA)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可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153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被动凝集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比较这三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的差异,以协助临床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 PA法检测出(IgM+IgG)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数分别为60(39.22%)和93(60.78%);CLIA检测出(IgM)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数分别为57(37.25%)和96(62.75%);IFA检测出(IgM)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数分别为54(35.29%)和99(64.71%);以上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IFA/PA、IFA/CLIA和CLIA/PA进行一致性分析,CLIA/PA组、CLIA/IFA组和IFA/PA组的Kappa值分别0.903、0.929和0.867,三种检测方法一致性好(Kappa系数均> 0.75)。结论电化学发光方法(CLIA)、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和被动凝集法(PPA)均在检测肺炎支原体中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均可用于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且CLIA法由于检测MP分型抗体具备精密度高、用时短、操作自动化等优势,有望替代IFA法和PA法应用于临床。

二、检测肺炎支原体的4种血清学方法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测肺炎支原体的4种血清学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咽拭及肺泡灌洗液MP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
    1.病原及发病机制
    2.流行病学
    3.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
        1.2.4 重症MPP标准及RMPP诊断标准
    1.3 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3 咽拭样本的采集
        1.3.4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的采集
        1.3.5 标本的处理
        1.3.6 MP荧光定量PCR
        1.3.7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荧光定量PCR阳性结果判定标准
    2.2 咽拭和BALF标本MP核酸定量结果
    2.3 两种不同部位采样标本检测MP感染阳性结果比较
    2.4 不同年龄组间两种部位标本检测MP感染的阳性比较
    2.5 不同季节组间两种部位标本检测MP感染的阳性比较
    2.6 不同性别组间两种部位标本检测MP感染的阳性比较
    2.7 两种部位采样标本MP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的比较(%)
    2.8 MP-DNA检出阳性例数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2.9 MP-DNA拷贝数、阳性率与RMPP的关系
第三章 讨论
    3.1 咽拭标本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肺炎支原体DNA拷贝数分析
    3.2 咽拭标本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肺炎支原体DNA检出率比较
    3.3 不同年龄阶段两个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PCR检出比较
    3.4 不同季节两种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PCR检出比较
    3.5 不同性别两种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PCR检出比较
    3.6 两种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PCR检出灵敏度比较
    3.7 不同病情两种部位采样标本肺炎支原体PCR检出比较
    3.8 肺炎支原体DNA拷贝数、阳性率与RMPP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非典型病原体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致病原中分布情况及相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非典型病原体分布情况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及耗材
        2.2 研究对象
        2.3 收集与运输标本
        2.4 病原学检测方法
        2.4.1 血清学检测方法
        2.4.2 核酸测定
        2.4.3 嗜肺军团菌尿抗原测定
        2.4.4 根据文献及指南推荐,病原体检测阳性判定方法如下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
        3.1.1 肺炎支原体检测总体情况
        3.1.2 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月份及季节分布情况
        3.1.3 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地区分布情况
        3.2 肺炎衣原体
        3.2.1 肺炎衣原体检测总体情况
        3.2.2 肺炎衣原体检测阳性时间及季节分布情况
        3.2.3 肺炎衣原体检测地区分布情况
        3.3 嗜肺军团菌
        3.3.1 嗜肺军团菌检测总体情况
        3.3.2 嗜肺军团菌检测阳性时间及季节分布情况
        3.3.3 嗜肺军团菌检测地区分布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临床资料的比较分析
    6 前言
    7 研究对象与方法
        7.1 研究对象
        7.2 临床数据收集情况
        7.3 统计学分析方法
    8 研究结果
        8.1 AECOPD患者一般情况
        8.1.1 肺炎支原体相关分析AECOPD患者一般临床情况
        8.1.2 肺炎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相关分析AECOPD患者一般临床情况
        8.2 AECOPD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8.2.1 肺炎支原体相关分析AECOPD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8.2.2 肺炎衣原体相关分析AECOPD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8.2.3 嗜肺军团菌相关分析AECOPD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9 讨论
    10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临床特点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抗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菌株、抗原、抗体
        1.2 实验试剂
        1.3 耗材
        1.4 仪器及设备
        1.5 培养基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菌体的制备
        2.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3. 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鉴定
        2.4. 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在ELISA体系中的运用
结果
    1. 肺炎支原体大量培养条件的优化
    2. 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 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鉴定
    4. 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在ELISA体系中的运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炎支原体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检验方法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效果比较
    2.2 不同年龄段患儿不同检验方法诊断结果比较
    2.3 不同病程患儿检验方法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6)肺炎支原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
    1.1 物理学检测
    1.2 培养法检测
    1.3 抗原检测
    1.4 血清学检测
    1.5 分子生物学检测
2 结语

(7)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清学检测方法
    1.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1.2 补体结合试验
    1.3 明胶颗粒凝集法
    1.4 冷凝集试验
    1.5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1.6 金标免疫渗透法
2 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的不同抗原成分
3 感染不同阶段抗体类型检测
4 结论

(8)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测阳性率的影响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同年龄段的支原体检测阳性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同病程支原体的检测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9)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3种方法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种不同方法检测MP抗体阳性率比较:
    2.2 3种方法检测MP抗体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分析:
3 讨论

(10)肺炎支原体抗体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检测试剂
        1.2.2 检测设备
        1.2.3 具体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
    2.2 一致性分析
3 讨论

四、检测肺炎支原体的4种血清学方法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咽拭及肺泡灌洗液MP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对比分析[D]. 易晓雯.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非典型病原体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致病原中分布情况及相关调查研究[D]. 封辰叶.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3]抗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D]. 贺凌煜.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4]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管栓塞相关因素分析[D]. 袁梦梦. 郑州大学, 2020(02)
  • [5]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J]. 郝秀春,林善姬,苏炳森,黄婷,蔡旭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20(03)
  • [6]肺炎支原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贺凌煜,朱文勇,杨丽源,廖国阳. 生物技术通讯, 2020(01)
  • [7]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的研究进展[J]. 于宏建,崔巧飞. 医疗装备, 2019(16)
  • [8]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测阳性率的影响及其对策[J]. 谢海云,石礼红. 抗感染药学, 2019(06)
  • [9]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3种方法比较分析[J]. 范玲芳,张晓琍,周建林,曹颖平. 福建医药杂志, 2019(04)
  • [10]肺炎支原体抗体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J]. 谢文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1)

标签:;  ;  ;  ;  ;  

四种血清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