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烃源岩下限指标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陈治军,文志刚,刘护创,张春明,高怡文,白晓寅,王小多,韩长春,李子梁,李科社[1](2022)在《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文中指出基于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某探井全井段泥岩样品的热解分析资料和4个岩心样品的系统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资料,对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对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存在3套潜在烃源岩,即赛汉塔拉组(K1bs)泥岩、腾格尔组二段(K1bt2)泥岩和腾格尔组一段(K1bt1)泥岩;K1bs泥岩TOC平均为0.39%,烃源岩为差—中等、Ⅲ型、未成熟烃源岩;K1bt2泥岩TOC平均为0.64%,最高热解峰温(Tmax)平均为430℃,主要为中等有机质丰度、Ⅱ2—Ⅲ型、未成熟—低成熟烃源岩;K1bt1泥岩TOC平均为0.53%,Tmax平均为432℃,为中等有机质丰度、Ⅱ2—Ⅲ型、低成熟烃源岩,但该段底部的烃源岩达到成熟热演化阶段;烃源岩在生源输入方面均具以高等植物为主,形成于还原性、微咸水沉积古环境;研究区有效烃源岩的TOC下限为0.85%,凹陷的生油门限深度为1 500 m,预测在南北2个次凹的深凹带均有面积较广、厚度较大的K1bt2和K1bt1有效生烃烃源岩分布;从烃源岩生烃潜力和油气成藏物质基础来看,伊和乌苏凹陷北次凹的油源条件明显好于南次凹。
李天军,黄志龙,王瑞,苟红光,张品,殷越[2](2021)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天草凹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文中提出对于低勘探程度的小型断陷湖盆,寻找有效烃源岩对于勘探方向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天草凹陷新钻井的大量分析测试资料,对主要勘探层系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的纵横向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沉积环境变化对有效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了中等—好的级别,以巴音戈壁组二段有机质丰度最高(w(TOC)平均为1.1%);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型,且巴音戈壁组二段的Ⅱ1型有机质丰度最高,属于腐殖腐泥型;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整体达到了低熟—成熟阶段,巴音戈壁组二段为成熟的烃源岩,具备较高的生烃能力;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下限为w(TOC)=1.0%,有机质来自高等植物和水生生物的混合源,且低等水生生物贡献比例稍大;巴音戈壁组沉积期为高盐度和还原的沉积环境,盆内藻类勃发和盆外适当的陆源有机质输入是湖盆水体较高古生产力和较好有机质类型的必要条件,持续稳定的缺氧环境为有机质的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这是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形成的两个关键条件。天草凹陷南次洼比北次洼更适合有效烃源岩的发育,且发育的有效烃源岩具有更高的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肖洪[3](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司威[4](2020)在《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南洼槽下白垩统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充分调研乌南洼槽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地化分析测试资料,测井、录井、试油、岩性观察、地层温压测试数据,生产动态资料,压汞实验分析数据等资料,以油气地球化学、分子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有机岩石学等学科作为理论指导,对乌南洼槽下白垩统油气成藏特征展开综合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油气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地层温压场以常压高地温梯度为特征。储层孔隙度类型以特低孔、低孔为主,渗透率以特低渗和超低渗为主,主要发育次生孔隙,并且分选较差,储层性质总体评价较差,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与深度呈指数关系下降。有机质主要处于未成熟到成熟阶段,具有单峰生烃的特征,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并不推荐在研究区使用;归因于原始生产力,有机质丰度较高,同时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对其也有较大的影响;有机质类型Ⅱ型为主,生物标志物具有偏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原始沉积环境属于淡水偏氧化,原油以轻质高含蜡为主要特点,并不具有二连盆地其他洼槽原油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特征,原油族组分主要是饱和烃,其次是芳烃,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普遍较大,这都反应南洼槽原油主要是成熟原油,全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特征都指示原油主要是高等植物贡献。成藏动力主要是常压系统,可以分为自源常压和它源常压成藏系统两类。阿尔善组油气藏可能是连续性的两期充注成藏,而腾一段油气藏主要可能是一期充注成藏。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油气沿砂体或断裂-砂体侧向运移的岩性、构造-岩性圈闭成藏模式;以不整合面侧向运移的地层圈闭成藏模式;源内砂岩透镜体油气初次运移圈闭成藏模式。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有效烃源岩纵向、横向分布区决定了油气的分布范围;不同的输导系统决定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位置;古地貌与沉积体系有机配合控制岩油气藏的分布;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富集区的形成及展布。
张卫刚[5](2020)在《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长组中下组合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田深部层段石油勘探开发备受关注的新层系。铁边城区块位于姬塬油田东南部,延长组中下组合的长8、长9油层组在J51和W554等多口探评井试获工业油流,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其储层条件、成藏和富集分布规律等研究薄弱、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采用钻井地质、岩心描述和样品测试数据约束下的测井解释、储层地质建模与油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开展了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与相控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研究和油水层识别,并进一步结合油-源对比、成岩-成藏时序关系及其源-储压差驱动力研究,综合探讨了长8和长9油层组的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分布。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新的成果及认识:(1)碎屑矿物、图像粒度与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编图明确了铁边城区块长9至长8油层组的主控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特征,认为它们主体受控于NW-SE向的(盐-定)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末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其中,长9油层组上段在研究区西南部夹含有局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东南部夹含有前三角洲亚相沉积。(2)岩心测试、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长9砂岩属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主值分布在(7~14)%、平均为10.16%,渗透率主值分布在(0.05~3)×10-3μm2、平均为0.46×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8.0%、0.1×10-3μm2和50%;长8砂岩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10)%、平均为6.98%,渗透率分布在(0.01~0.3)×10-3μm2、平均为0.112×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6.0%、0.05×10-3μm2和31%。(3)储层岩石学与成岩孔隙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接近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的长8、长9油层组砂岩粒度较细、石英含量相对较低、长石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减孔率高达61~67%)、较强的晚期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作用(减孔率接近18~28%)和相对较弱的中期溶蚀作用(增孔率5.1~8.2%),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藏成岩和基本接近现今砂岩样品测试物性的超低渗-致密储层条件。(4)烃源岩与原油样品GC-MS测试资料及其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原油的17α(H)-C30重排藿烷(C30*)丰度很低、C30*/C30藿烷仅为0.08,C29Ts/C29降藿烷低至0.42,主体属于源自长7油页岩的Ⅰ类原油;长9储层原油的C30*丰度较高,C30*/C30藿烷接近0.28,C29Ts/C29降藿烷为0.77,显示出长7油页岩为主、兼有长9暗色泥岩贡献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特征,从而也指示长9油层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5)成岩-成藏过程、源-储压差驱动力与成藏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超低渗-致密岩性圈闭和低幅度鼻状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油藏类型,油气充注成藏与储层成岩致密化近于同步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23~105)Ma的最大埋藏增温期;成藏有利区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储层甜点区分布和源-储之间相对较高的过剩压力差(>5.0MPa)驱动力条件。
刘伟[6](2020)在《渤中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目前,伴随着对渤中凹陷油气勘探程度的日益加深,有关渤中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机理及发育模式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制约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的难点和重大科学问题。本次研究,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无机地球化学、扫描电镜、全岩X衍射、古生物鉴定等实验数据,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基础上,通过优质烃源岩评价指标的构建,对渤中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重建了研究区古湖泊沉积环境、探讨了烃源岩发育要素,最终分析总结了沙一段与沙三段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本次研究,以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为基础,依据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古生物资料,对渤中凹陷沙一段与沙三段烃源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开展了分析,将沙一段、沙三段各三级层序进一步细分为分为湖扩体系域(EST)和湖退体系域(RST)两个四级层序,EST和RST之间的界面为凝缩段,一般具有异常高的有机质丰度、较低的长英质与Al2O3含量、较高的粘土矿物含量,还含有较高的黄铁矿。针对前人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的不足,本次研究,利用岩石热解数据,通过计算原始有机质丰度与生排烃量,得到烃源岩排烃量剧增时的残余有机质丰度下限,确定沙一段与沙三段优质烃源岩TOC下限为2.00%。对沙一段与沙三段烃源岩评价认为,两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好,沙一段烃源岩TOC介于0.48-11.61%,平均为2.85%;沙三段烃源岩TOC介于0.92-17.50%,平均为3.21%。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含部分Ⅰ型干酪根,Ⅲ型干酪根相对较少,有机质演化进入低熟到成熟阶段,母质来源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源,藻类等更占优势。垂向上,沙三段优质烃源岩较沙一段更发育,凝缩段是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的重要位置;平面上,渤中凹陷沙一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沙南地区,沙三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渤中、黄河口地区。本次研究运用孢粉和X-衍射数据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发育的古气候。沙三段孢粉主要以双束松粉属-榆粉属(Pinuuspollenites-Ulmipollenites)组合为主,二者含量均超过50.00%。沙一段双束松粉属-榆粉属(Pinuspollenites-Ulmipollenites)含量明显降低,不超过50.00%,榆粉属(Ulmipollenites)与枥粉属(Carpinipites)含量则明显增长,达到30.00%,还出现了麻黄粉属(Ephedripites),含量超过沙三段一倍。粘土矿物数据显示沙三段高岭石含量明显高于沙一段,伊利石含量低于沙一段。研究表明,沙三段古气候相对温暖潮湿,沙一段则相对炎热干旱。本次研究运用地化及藻类等古生物鉴定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发育的古水体盐度。沙三段短棘盘星藻(Pediastrumboryanum)和多刺甲藻属(Sentusidinium)组合为主,沙一段则以多刺甲藻属(Sentusidinium)为主,且藻类分异度明显降低。地化数据显示,沙一段具有相对沙三段更高的伽马蜡烷指数、Ba、CaO含量及Ca/(Ca+Fe)比值。总体上沙一段水体盐度为微咸水-半咸水,而沙三段为淡水-微咸水。本次研究恢复了研究区两套烃源岩的沉积速率。沙一段沉积速率平均仅为3.25cm/ka,沙三段沉积速率平均为22.64cm/ka。通过沉积速率与有机质丰度的分析,认为沙一段较低的沉积速率对有机质具有聚集效应,沙三段较大的沉积速率对有机质具有稀释效应。沉积速率对有机质起稀释效应的最低值为4.47cm/ka。本次研究计算了研究区两套烃源岩的古生产力并探讨了其主控因素。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前人在古生产力评价方面的不足,指出对古生产力的评价不能忽视生产力的时间属性,并推导出适合已生排烃烃源岩地层的古生产力计算公式。研究认为沙三段古生产力平均为1055.84 g C/(m2.a),沙一段平均为103.55 g C/(m2·a)。古气候与营养盐输入是控制古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其中沙三段古湖泊的富营养化形成了沙三段较高的古生产力。本次研究运用地化及微量元素资料研究了该区烃源岩发育的古水体氧化还原特征。Pr/Ph数据显示沙一段与沙三段均具有良好的还原环境,沙一段部分数据点反映了强还原环境。V/(V+Ni)显示沙一段与沙三段均为缺氧环境。沙一段与沙三段异常高的Ph含量与Pr/nC18显示沙一段与沙三段存在水体分层现象。本次研究,在沙三段中发现粒径为5.7μm的草莓状黄铁矿,成为推断沙三段在湖泊中央存在水体温度分层的证据。综合上述研究,认为沙三段优质烃源岩是在高生产力条件下,有机质被沉积速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稀释,在水体温度分层形成的保存条件下形成;沙一段优质烃源岩则是在低生产力固定的有机碳被低沉积速率聚集后,在水体盐度较高条件下促使水体中含氧量减小,同时形成水体盐度分层的良好保存条件下形成。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为高生产力,沙一段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为低沉积速率对有机质的聚集效应。
廖青[7](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有效烃源岩及其控油作用》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中长7段致密储层已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来源,而烃源岩对致密油气勘探开发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测井、录井、岩心观察等数据资料,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等分析测试成果,分析了烃源岩的地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7段烃源岩岩性主要为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其中黑色页岩在有机质丰度和类型方面都优于暗色泥岩,达到优质烃源岩标准。此外,两类烃源岩的Ro都分布在0.60%~1.08%之间,已进入生烃阶段。根据总有机碳含量与热解残留烃含量和氯仿沥青“A”含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有效烃源岩TOC下限(TOC>1.5%),分析认为长7段黑色页岩均为有效烃源岩,部分暗色泥岩为有效烃源岩。其中黑色页岩主要发育于长73段,暗色泥岩分布于长7段各段。长7段主要存在3种类型的原油,A类原油主要来自于黑色页岩,C类原油来自于暗色泥岩,B类原油来自两类烃源岩的混合。目的层两类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为早白垩世,与流体包裹体确定的成藏期匹配,对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长7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和类型与原油的分布和类型一一对应,且有效源岩的厚度、有机质丰度与原油的产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黑色页岩最发育的I类源储组合中油气产量也最高,表明长7段不同岩性的烃源岩对其中分布的不同类型原油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本次研究明确了有效烃源岩下限,精细刻画了各小层有效源岩特征,并分析有效源岩生烃时期、类型、分布、质量及源储组合类型等对油气的生成、类型、分布及产量控制作用,为鄂尔多斯长7段致密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李亚茜[8](2019)在《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沙三段是南堡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层系,深入分析沙三段烃源岩的地质、地化特征和生排烃模式,明确烃源岩的油气资源潜力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对不同岩相的泥岩、页岩样品有机质丰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烃源岩类型包括页岩和深色(黑色、深灰色、灰色、褐色)泥岩。地球化学参数综合评价显示,沙三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中等,以III型、II2型有机质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应用生烃潜力法确定了沙三段烃源岩的排烃门限,并依据排烃门限及烃源岩排烃图版识别出沙三段有效烃源岩,结果显示有效烃源岩沉积中心位于高尚堡、北堡、老爷庙构造,最大厚度为700m。沙三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式表明,排烃门限对应的Ro为0.84%,排烃高峰的Ro为1.05%,排烃效率最高为82%,高尚堡构造和北堡—老爷庙构造带为主要的生烃中心,北堡—老爷庙构造带为排烃中心,高柳地区具有较高的残留烃强度。沙三段烃源岩累计生、排、残留烃量分别为111.6×108t、40.09×108t、71.51×108t,其中常规、致密油气排出量分别为26.19×108t和13.9×108t,残留在源内的页岩油资源共17.71×108t。其中I号成藏体系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最丰富,致密排烃量和页岩油资源量分别为9.61×108t和8.52×108t。
侯彦飞[9](2018)在《塔里木盆地柯坪冲断带寒武系盐下成藏条件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潜力较大。在塔里木盆地中上寒武统分布着稳定连续的膏岩作为良好盖层,因此寒武系盐下的烃源岩及储层是研究的重点。对于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烃源岩油气源是来自于寒武系还是奥陶系有一定争论,尤其对寒武系盐下烃源岩生烃潜力问题有较大分歧。不过在相邻地区钻遇盐下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的钻井已经获得工业化油气开采能力,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储层具备较好储集物性的潜力。然而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盐下源储条件研究程度较浅,研究区内重磁电、地震和钻测井资料较少。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的前人资料研究,进行野外地质剖面踏勘及取样,结合钻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的寒武系盐下源储特征认为: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寒武系盐下发育两套两类烃源岩,分别是玉尔吐斯组泥页岩及肖尔布拉克组下段泥质白云岩,玉尔吐斯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评价为好烃源岩,肖尔布拉克组下段有机质类型偏Ⅰ-Ⅱ型,处在高成熟阶段,评价为中等烃源岩;肖尔布拉克组下段烃源岩干酪根母源主要为浮游藻类,含少量底栖藻类,其沉积时期处在缺氧的还原环境,古生产力下部高于上部;肖尔布拉克组上段大套白云岩是主要储层,吾松格尔组、沙依里克组和阿瓦塔格组部分层段亦可作为储层,不过在肖尔布拉克组上段发育的颗粒白云岩和中细晶白云岩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储集空间多样化,主要是溶蚀孔、洞、藻格架,裂缝较为发育,虽然白云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但是通过成岩后期的建设性作用,多种有利于储集空间发育的成岩作用促进优质储层的形成。
蔡来星[10](2015)在《松南中央坳陷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藏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优质源岩控藏理论和“储层甜点”找油思想的指导下,以优质源岩和优质储层的评价标准为基础,依托于生烃热模拟实验、恒速压汞实验、致密储层突破压力实验和油气充注实验等,开展典型致密砂岩油藏解剖,系统总结了松南中央坳陷区泉四段致密油的分布规律,剖析了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油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坳陷型湖盆上生下储式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模式。通过地球化学资料和生烃热模拟实验,由源岩排烃角度入手,从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不同方面,建立源岩评价标准。研究表明,松南中央坳陷区青一段源岩可分为“优质源岩”、“有效源岩和“无效源岩”三类,其中,TOC>2%、Ro>0.9%的暗色泥岩为优质源岩,排烃量达到150200×104吨/Km2,主要发育在长岭凹陷北部,红岗阶地东部斜坡区和华子井阶地、扶新隆起带西部斜坡区的青一段下段;而0.8%<TOC<2.0%、0.8%<Ro<0.9%的暗色泥岩为有效源岩,排烃量为50100×104吨/Km2,主要发育在长岭凹陷中部和红岗阶地;TOC<0.8%,Ro<0.8%的暗色泥岩为无效源岩,基本不具备生、排烃特征。并进一步指出,在距今80Ma年的嫩江组沉积时期,青一段泥岩埋深达到1000m,此时,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大量生烃;当埋深增加到2000m时进入生烃高峰,且伴有干酪根生气;当埋深达到2000m2500m范围内时,源岩累计最大生烃量不再增加,此时对应成熟阶段晚期。综合利用储层物性资料、铸体薄片资料、常规压汞资料、恒速压汞资料和扫描电镜资料,由孔喉结构角度出发开展致密砂岩储层评价,其中,I类致密储层10%<Φ≤12%,0.1mD<K≤1mD,喉道半径处于0.350.8μm,排驱压力处于0.31.5MPa范围,孔喉半径峰值处于0.160.63μm;II类致密储层7%<Φ≤10%,0.05mD<K≤0.1mD,喉道半径处于0.320.35μm,排驱压力处于1.52.5MPa范围,孔喉半径峰值处于0.0250.16μm;而在Φ<7%,K<0.05mD的III类储层中,油气充注的难度明显增大,多为无效储层。基于致密储层突破压力实验和油气充注实验,明确青一段超压是油气运移的动力,而喉道半径才是制约石油能否充注致密储层成藏的关键。通过总结工区内泉四段致密砂岩油藏分布规律,剖析其与源岩品质、超压特征、储层质量以及疏导体系的关系,认为成藏主控因素可以总结为:“优质源岩分布范围控制致密油藏展布格局;异常高压发育特征控制致密油藏范围及油气下排深度;优质储层控制致密油富集程度;源储沟通控制下部砂组含油性”共4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坳陷湖盆上生下储式致密砂岩存在“凹陷区源内直排倒灌成藏”和“斜坡区源边反转断层遮挡成藏”两种成藏模式。
二、有效烃源岩下限指标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效烃源岩下限指标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烃源岩概况 |
2 样品与测试分析 |
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生烃特征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2.1 与成熟度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3.2.2 与生源输入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3.2.3 与沉积环境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4 讨 论 |
4.1 有效烃源岩下限的确定及发育特征 |
4.2 有效生烃烃源岩的厘定及其分布 |
4.3 烃源岩生烃潜力 |
5 结 论 |
(2)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天草凹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2 实验分析方法 |
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 有机质丰度 |
3.2 有机质类型 |
3.3 有机质成熟度 |
4 有效烃源岩的识别 |
5 烃源岩发育的影响因素 |
5.1 有机质来源对烃源岩品质的影响 |
5.2 沉积环境及其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 |
6 结论 |
(3)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烃源岩评价 |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
1.6.2 技术路线 |
1.7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
2.3 地层划分 |
2.3.1 下马岭组 |
2.3.2 高于庄组 |
2.3.3 金州系 |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
2.3.6 骆驼岭组 |
2.3.7 地层划分方案 |
2.4 构造演化 |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
2.5 地层层序 |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
2.6 古生物化石 |
2.6.1 高于庄组 |
2.6.2 团山子组 |
2.6.3 串岭沟组 |
2.6.4 常州沟组 |
2.7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
3.2 样品分布 |
3.3 有机质丰度 |
3.3.1 高于庄组 |
3.3.2 洪水庄组 |
3.3.3 下马岭组 |
3.3.4 其它地层 |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
3.4.1 干酪根元素 |
3.4.2 镜质体反射率 |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
3.5.1 高于庄组 |
3.5.2 洪水庄组 |
3.5.3 下马岭组 |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
4.2 正构烷烃 |
4.2.1 分布特征 |
4.2.2 “UCM”鼓包 |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
4.3.1 化合物鉴定 |
4.3.2 分布特征 |
4.3.3 生物来源 |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
4.6 二环倍半萜 |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
4.7.2 C_(24)四环萜烷 |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
4.8.1 化合物鉴定 |
4.8.2 化合物分布 |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
4.8.4 结构特征 |
4.8.5 水体盐度影响 |
4.8.6 藻类生源 |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
4.9.1 规则藿烷 |
4.9.2 重排藿烷 |
4.9.3 伽马蜡烷 |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
4.10.1 分布特征 |
4.10.2 甾烷的探讨 |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2 甲基菲参数 |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
4.15.1 样品类型 |
4.15.2 样品丰度 |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
4.16 烃类的原生性 |
4.16.1 空白实验 |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
5.1.1 油苗的分布 |
5.1.2 油苗类型 |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
5.2.3 XL1井雾迷山组 |
5.2.4 JQ1井铁岭组 |
5.2.5 H1井骆驼岭组 |
5.3 油源分析 |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
6.1 地层埋藏史 |
6.1.1 地层特征 |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
6.2 热历史重建 |
6.2.1 古温标参数 |
6.2.2 热流演化史 |
6.3 生烃史模拟 |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
7.1 储层特征 |
7.1.1 岩石学特征 |
7.1.2 储层物性 |
7.1.3 填隙物特征 |
7.1.4 储层含油性 |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
7.2.2 激光拉曼光谱 |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
7.2.4 成藏时间厘定 |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
7.3.2 重排藿烷系列 |
7.3.3 规则甾烷系列 |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7.3.5 油源对比结果 |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南洼槽下白垩统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特征 |
2.1 地质构造位置及特点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 |
3 地层温压场和储层特征 |
3.1 地层温度场特征 |
3.2 地层压力场特征 |
3.3 储层发育特征 |
3.3.1 储层物性 |
3.3.2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3.3.3 有效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
4 烃源岩发育特征 |
4.1 有机质成熟度 |
4.2 有机质丰度 |
4.3 有机质类型及来源 |
4.4 沉积环境 |
5 原油发育特征 |
5.1 原油物性及族组成特征 |
5.2 原油全油碳同位素 |
5.3 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 |
6 成藏模式以及主控因素分析 |
6.1 油气运移分析 |
6.2 油气充注强度 |
6.3 成藏期次和时间 |
6.4 成藏动力 |
6.5 成藏模式 |
6.5.1 油气沿砂体或断裂-砂体侧向运移的岩性、构造-岩性圈闭成藏模式 |
6.5.2 以不整合面侧向运移的地层、构造-地层圈闭成藏模式 |
6.5.3 源内砂岩透镜体油气初次运移圈闭成藏模式 |
6.6 油气藏主要控制因素 |
6.6.1 有效烃源岩纵向、横向分布决定油气的分布范围 |
6.6.2 不同的输导系统决定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位置 |
6.6.3 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藏的形成及展布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延长组中下组合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
1.2.2 低孔渗-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方法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归属 |
2.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
2.2.1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 |
2.3 沉积层序构架及沉积演化特征 |
2.3.1 延长组沉积层序构架 |
2.3.2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1 小层划分对比与界面构造特征 |
3.1.1 划分方法及原则 |
3.1.2 小层划分与剖面对比特征 |
3.1.3 主要小层界面构造特征 |
3.2 沉积物源分析 |
3.2.1 区域物源分区特征 |
3.2.2 研究区沉积物源特征 |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3.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
3.3.2 沉积微相类型 |
3.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剖面特征 |
3.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砂岩类型与碎屑组分特征 |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
4.1.3 砂岩结构特征 |
4.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喉分布特征 |
4.2.3 可动流体表征 |
4.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
4.3.1 成岩作用类型 |
4.3.2 成岩阶段及其演化序列 |
4.3.3 成岩孔隙演化特征 |
4.3.4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4.4.1 长8油层组物性特征 |
4.4.2 长9油层组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综合评价 |
5.1 储层四性关系与储层评价 |
5.1.1 储层属性参数的测井响应特征 |
5.1.2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
5.1.3 小层砂岩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
5.1.4 储层分类及评价分区特征 |
5.2 有效储层下限及油水层判别标准 |
5.2.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5.2.2 有效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 |
5.2.3 油水层判别标准 |
5.3 油水层解释结果及其分布特征 |
5.3.1 油水层二次解释 |
5.3.2 油水层剖面分布特征 |
5.3.3 储层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5.4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综合评价 |
5.4.1 储层建模范围与方法 |
5.4.2 长8与长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
5.4.3 基于模型的储层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及其受控因素 |
6.1 生烃-成藏期及其源-储压差的控藏因素 |
6.1.1 主生烃期与后期油气调整事件 |
6.1.2 包裹体测温与油气成藏期次 |
6.1.3 主生烃期源-储压差及其控藏因素 |
6.2 油-源对比关系及其控藏因素 |
6.2.1 样品与实验分析 |
6.2.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6.2.4 油-源对比及其运聚指向 |
6.3 油藏类型及其成岩-成储-成藏受控因素 |
6.3.1 油藏类型及其温压和流体特征 |
6.3.2 相控储层与成岩作用的控藏因素 |
6.3.3 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控藏因素 |
6.3.4 供烃-成藏模式及其受控因素 |
第七章 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与评价 |
7.1 储层有效厚度及有利区预测 |
7.1.1 有效厚度下限 |
7.1.2 有效厚度单元圈定原则 |
7.1.3 有效厚度单元分布及其属性参数特征 |
7.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与评价 |
7.2.1 评价原则与方法 |
7.2.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 |
7.2.3 油气聚集“甜点区”储量估算 |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渤中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湖相烃源岩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烃源岩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层序地层演化 |
3.1 层序划分方案 |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 |
3.3 凝缩段的识别 |
第4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 |
4.2 有机质丰度 |
4.3 有机质类型 |
4.4 有机质成熟度 |
4.5 母质来源 |
第5章 古湖泊环境 |
5.1 古气候 |
5.1.1 孢粉分析 |
5.1.2 粘土矿物分析 |
5.2 古盐度 |
5.2.1 藻类盐度特征 |
5.2.2 地球化学盐度特征 |
5.3 沉积速率 |
第6章 优质烃源岩形成主控因素 |
6.1 古生产力及其主控因素 |
6.1.1 古生产力评价方法 |
6.1.2 古生产力评价与主控因素 |
6.2 有机质保存条件及其主控因素 |
6.2.1 有机质保存条件评价 |
6.2.2 有机质保存条件主控因素 |
6.3 沉积速率的聚集与稀释效应 |
第7章 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 |
7.1 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 |
7.2 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有效烃源岩及其控油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题目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有效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2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第3章 烃源岩特征 |
3.1 烃源岩岩性特征 |
3.2 烃源岩地化特征 |
3.2.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
3.2.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特征 |
3.2.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
第4章 有效烃源岩识别及其分布 |
4.1 烃源岩有效性的识别 |
4.1.1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1.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4.1.3 油源对比 |
4.2 有效烃源岩识别 |
4.2.1 有效烃源岩排烃下限 |
4.2.2 测井预测TOC模型 |
4.2.3 扫描电镜证实烃源岩有效性 |
4.3 有效烃源岩分布 |
4.3.1 单井特征 |
4.3.2 剖面特征 |
4.3.3 平面分布 |
第5章 有效烃源岩控油气作用 |
5.1 生烃期与成藏期的匹配关系 |
5.1.1 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所需参数 |
5.1.2 烃源岩热演化史恢复 |
5.1.3 烃源岩热演化史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
5.2 有效烃源岩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5.2.1 有效烃源岩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
5.2.2 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5.2.3 有效烃源岩对油气类型的控制作用 |
5.3 源储空间匹配关系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5.3.1 源储组合类型及特征 |
5.3.2 源储组合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国内外烃源岩评价及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南堡凹陷勘探历程及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与沉积特征 |
第3章 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沙三段暗色泥岩展布特征分析 |
3.1.1 暗色泥岩的岩性界定 |
3.1.2 暗色泥岩的分布预测 |
3.2 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2.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
3.2.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特征 |
3.2.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
第4章 南堡凹陷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判识及生排烃特征 |
4.1 沙三段有效烃源岩判识及分布预测 |
4.1.1 生烃潜力法确定烃源岩排烃门限 |
4.1.2 烃源岩排烃品质的判别 |
4.1.3 沙三段有效烃源岩的识别及分布特征 |
4.2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方法及模式建立 |
4.2.1 生烃潜力法探究沙三段生排烃特征 |
4.2.2 沙三段生排烃模式建立 |
4.3 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强度分析 |
4.3.1 沙三段累计生烃强度分析 |
4.3.2 沙三段累计排烃强度分析 |
第5章 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资源潜力分析 |
5.1 各成藏体系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5.2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5.2.1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
5.2.2 各成藏体系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9)塔里木盆地柯坪冲断带寒武系盐下成藏条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基本概况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第3章 烃源岩和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 烃源岩岩石学特征 |
3.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1 颗粒白云岩 |
3.2.2 晶粒白云岩 |
3.3 沉积相特征 |
3.3.1 蒸发台地相 |
3.3.2 局限台地相 |
3.3.3 开阔台地相 |
第4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 |
4.1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评价 |
4.1.1 有机质丰度评价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有机质成熟度 |
4.2 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
4.2.1 古生产力分析 |
4.2.2 氧化还原环境分析 |
4.2.3 微古生物分析 |
第5章 储层储集空间及同位素特征研究 |
5.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5.2 储层同位素特征分析 |
第6章 生储盖横向展布特征 |
6.1 烃源岩横向展布特征 |
6.2 生储盖组合横向展布特征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微体古生物鉴定图版 |
致谢 |
(10)松南中央坳陷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藏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依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优质源岩控藏作用及其评价标准 |
1.3.2 致密储层评价标准 |
1.3.3 上生下储式致密油成藏机理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区划 |
2.2 盆地构造演化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研究区概况 |
第三章 优质源岩分布规律及生、排烃特征研究 |
3.1 烃源岩定性评价 |
3.1.1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 |
3.1.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 烃源岩评价标准的建立 |
3.2.1 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
3.2.2 有机质类型评价标准 |
3.2.3 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标准 |
3.3 优质源岩分布规律 |
3.3.1 ΔlogR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3.3.2 优质源岩空间分布规律 |
3.4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 |
3.4.1 生烃热模拟实验 |
3.4.2 烃源岩生烃定量评价 |
3.4.3 烃源岩排烃定量评价 |
第四章 致密储层主控因素及其评价标准的建立 |
4.1 储层特征研究 |
4.1.1 砂体展布特征 |
4.1.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3 储层物性特征 |
4.1.4 储集空间特征 |
4.1.5 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
4.1.6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4.1.7 储层成岩演化序列 |
4.2 致密储层主控因素剖析 |
4.2.1 沉积母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
4.2.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
4.2.3 构造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
4.3 致密储层评价标准的建立 |
4.3.1 常规压汞参数表征储层标准 |
4.3.2 物性参数表征储层标准 |
4.3.3 恒速压汞参数表征储层下限 |
4.4 储层“甜点”预测 |
4.4.1 测井模型的建立 |
4.4.2 储层“甜点”分布特征 |
第五章 致密油运聚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 |
5.1 致密油充注实验及特征分析 |
5.1.1 致密储层突破压力实验 |
5.1.2 致密油充注实验 |
5.2 致密油成藏期次及类型划分 |
5.2.1 流体包裹体发育丰度及赋存特征 |
5.2.2 致密油成藏期次分析 |
5.2.3 致密油成藏类型划分 |
第六章 致密油藏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
6.1 致密油藏富集规律 |
6.2 成藏主控因素剖析 |
6.2.1 优质源岩分布范围控制致密油藏分布格局 |
6.2.2 异常高压发育特征控制致密油藏范围及下排深度 |
6.2.3 优质储层控制致密油富集程度 |
6.2.4 源储沟通控制下部砂组含油性 |
6.3 致密油成藏模式 |
6.3.1 凹陷区源内直排倒灌成藏模式 |
6.3.2 斜坡区源边反转断层遮挡成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有效烃源岩下限指标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J]. 陈治军,文志刚,刘护创,张春明,高怡文,白晓寅,王小多,韩长春,李子梁,李科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 [2]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天草凹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 李天军,黄志龙,王瑞,苟红光,张品,殷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04)
- [3]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南洼槽下白垩统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司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5]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张卫刚. 西北大学, 2020
- [6]渤中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研究[D]. 刘伟. 长江大学, 2020(04)
- [7]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有效烃源岩及其控油作用[D]. 廖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南堡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D]. 李亚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塔里木盆地柯坪冲断带寒武系盐下成藏条件评价[D]. 侯彦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松南中央坳陷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藏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D]. 蔡来星. 东北石油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