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0—1999年大理市克山病监测资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峰[1](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张海涛[2](2017)在《云南省大理市人群碘营养及孕妇、乳妇等重点人群甲状腺功能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拟调查新标准碘盐全面覆盖后,云南省大理市外环境碘含量、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不同人群尿碘水平、重点人群碘营养来源等,重点了解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疾病流行情况。探索甲状腺球蛋白作为孕妇碘营养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以及尿碘孕妇中位数在100150μg/L时,能否满足母体的需要。以评估目前云南省不同人群的碘营养水平及防治碘缺乏病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全省碘缺乏病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大理市每个行政村调查一个饮用人数最多水源的水碘含量;调查2012-2015年居民户食用碘盐情况;计算水碘、盐碘中位数,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等。2.在大理市抽取孕妇、乳妇、学龄儿童、普通成年人群、04岁婴幼儿和儿童,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尿碘浓度检测、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等内容的横断面调查。计算大理市不同人群尿碘中位数以及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分析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TSH)作为孕妇碘营养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结果:1.大理市饮用水碘含量中位数为0.62μg/L,水碘含量范围为09.92μg/L,所有饮用水碘含量<10μg/L。2.大理市2012-2015年居民户食盐合格碘盐食用率每年在90%以上,盐碘中位数由2012年的29.38mg/kg下降至2015年的24.96mg/kg。3.不同人群的尿碘中位数,孕妇为136.85μg/L,乳妇102.63μg/L,普通成年人群164.03μg/L,810岁儿童209.61μg/L,<2岁儿童157.27μg/L,24岁儿童134.08μg/L。4.孕、乳妇富碘海产品的平均摄入频次为1.1次/月,仅有1.99%的人群通过多维元素制剂来补碘。5.孕妇、乳妇、育龄妇女TSH中位数分别为1.995、2.345、2.565m IU/L;孕早、中、晚期TSH中位数分别为1.850、2.030、2.235 mIU/L。6.大理市成年人群甲状腺结节总检出率为14.70%,甲肿率为1.6%,甲亢、亚甲亢的患病率分别为0.16%、0.47%,甲减、亚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0.47%、7.09%,成年人群TPOAb、TgAb阳性率都为9.22%。7.孕妇、乳妇、育龄妇女Tg中位数分别为10.49、9.28、9.66μg/L,均小于13μg/L;大于40μg/L的比例分别为1.90%、1.79%、2.08%,均小于3%。8.孕早、中、晚期Tg中位数分别为10.56、10.78、10.08μg/L,均小于13μg/L,大于40μg/L的比例分别为0、2.38%、3.28%,孕晚期的比例>3%。结论:1.大理市外环境普遍缺碘,人群碘摄入主要依赖于加碘食盐。2.大理市按期实现了盐碘含量的下调。3.盐碘含量下调后,大理市乳妇、育龄妇女、普通成年人群、<2岁儿童都处于碘营养适宜水平,学生处于高于适宜量水平。4.作为孕妇碘营养评价指标,Tg好于TSH。5.以Tg来评价,结合近年来90%以上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大理市孕妇尿碘中位数在100-150μg/L之间,孕妇总体碘营养缺乏的风险不大。但近几年大理市非碘盐冲销和盐业体制改革,需关注孕、乳妇个体碘营养状况。6.碘含量下调后,大理市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人群甲状腺疾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翟志光[3](2012)在《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及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说明传染病预测是将数学与传染病流行病学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于各种传染病的预测、预警,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积极的意义。传染病预测预警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有关因素,用分析判断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的发生、
张态[4](2011)在《洱海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外源负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洱海流域面积2565km2,孕育了大理地区近四千年的文明历史。洱海既是大理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也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是整个流域乃至大理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堪称大理人民的“母亲湖”。目前,洱海正处于中营养水平向富营养过渡的阶段,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在逐年加剧。多年的研究表明,洱海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受面源性污染物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水体功能受到损害,加速水体老化过程;大量藻类细胞繁殖,密度增加,导致蓝藻型水华多次爆发。所以开展对洱海及其面源性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价,对保护洱海意义重大。方法2009年5月~2010年4月采用湖泊水质常规监测方法,对洱海全年水质进行动态观察,系统地描述了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初步评价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状态;通过对26条主要入湖河流和干湿沉降的监测,估算了洱海外源性污染物的通量。结果1、洱海全年TN在0.20~0.96mg/L之间,平均值为0.62mg/L:TP为0.014~0.047mg/L,平均值0.03mg/L,CODMn在2.65~4.86mg/L之间,平均值为3.88mg/L;叶绿素在3.715~13.25mg/L之间,平均值为9.66mg/L,透明度在1.26~3.04m之间,年平均值为1.69m;卡森指数(TSI)在39.42~51.41之间,平均值为45.06。2、通过模型计算全年入湖通量TN为813.779 t,TP为50.150 t,分别占洱海外源污染负荷的67.69%和67.32%,CODMn为2033.915 t;从入湖通量时间上看,6月份最大,TN、TP和CODMn分别为225.046 t,15.748 t和278.592 t,所占总入湖比例为27.654%、31.401%和13.697%;2月份入湖通量最小,TN、TP和CODMn分别为16.831 t,0.667 t和49.142 t;入湖空间上,北部入湖通量TN、TP和CODMn分别为421.95 t,18.82和1315.36 t;西部十八溪TN、TP和CODMn分别为284.368 t,24.831 t和605.847 t,南部TN>TP和CODMn分别为106.84 t,6.47 t和109.14 t.a-1;东部溪TN、TP和CODMn分别为0.619 t,0.030 t和3.575t。3、洱海湖面干湿沉降TN输入量为388.5t,TP为24.35t,分别占洱海总污染负荷的32.31%和32.68%;沉降通量时间分布上,7月份总沉降通量最大,TN和TP分别为66.35 t和3.55 t;12月份最小为6.63 t和0.13 t。结论1、2009年5月~2010年4月全年洱海水质评价为中营养水平,局部水域出现富营养化;全湖水质为Ⅱ~Ⅲ类。从时间分布上,洱海水质最好是2月份,为Ⅰ类;最差为8月份为富营养,达Ⅲ类,其余月份介于Ⅱ~Ⅲ类之间。2、洱海外源性污染主要以入湖河流为主,总氮、总磷占洱海外源污染负荷的比例分别为67.69%和67.32%;入湖通量时间分布上,2月入湖通量最小,6月最大;入湖通量构成比区域特征呈现为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弥苴河入湖污染通量为本次调查河流之首,对洱海水质富营养化的贡献较大,应该重点整治。3、全年洱海湖面干湿沉降总氮、总磷占洱海外源污染负荷的比例分别为32.31%和32.68%,干湿沉降对洱海富营养化的作用不可忽视,应加强污染源来源研究。
李汝雄,柯春荣,杨林,张灿钟,李文娟,刘秀琴,李泽先,字文新[5](2010)在《大理州2009年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山病的病因至今还不清楚,地区性硒贫乏可能是克山病发病的基本水土因素[1],在克山病区人群中开展口服亚硒酸钠能有效预防克山病已得到公认。大理州于1978年起开展口服亚硒酸钠预
李朝晖[6](2010)在《空间流行病学在山丘型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空间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描述和分析大理血吸虫病、钉螺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探索影响它们的环境因素,为血吸虫病防治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材料】1.收集云南省1998年~2008年、大理市2002年~2008年以及洱源县2001年2008年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资料。2.购买2008年4月22日下午4点覆盖两地的Landsat TM卫星图像和云南省基础电子地图。【方法】1.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建立利用Envi4.2软件提取植被指数、土壤湿度、土地利用类型,利用Erdas9.2软件提取地表温度环境替代指标,以上4个指标在ArcGIS9.2软件中建立栅格数据库,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资料在Excel中输入成电子表格和电子地图一起建立矢量数据库2.描述性分析应用GIS描述性分析云南省以及大理市2002~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三间分布情况。3.统计分析利用ArcGIS9.2. Spss16、Satscan7.0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大理市的血吸虫病和钉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钉螺感染率、耕牛感染率、流行村到水系的距离与人群感染率和环境替代指标植被指数、土壤湿度与钉螺密度作spss相关性分析。4.克里金插值分析基于采样点插值空间地理统计方法模拟预测钉螺分布。5.权重适宜性模型提取钉螺生存范围采用GIS的权重适宜性模型确定最适宜钉螺生存、次适宜钉螺生存范围和不适宜钉螺生存的范围。【结果】1、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的描述出云南省大理市2002~2008年以及洱源县2001~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钉螺分布情况,如钉螺面积,病例数、人群感染率等。2、建立云南省2002~2008年血吸虫病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3、统计分析结果:病例集中分布的为大理云峰镇,大理市流行村基本都沿水系分布,说明钉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时空聚集性。钉螺感染率(X1)、耕牛感染率(X2)与人群感染率(y)之间呈正相关,而与距水系距离负相关关系,回归模型为:y=3.723+0.687×X1+0.232×X2,F=39.166,P<0.001,决定系数R2=0.471,水系距离未进入模型。此模型只能解释总变异的47.1%,说明仅仅对以上影响因素建模是不够的。4、通过遥感影像提取植被指数、土壤湿度和地表温度等环境替代指标,得出钉螺密度与植被指数(相关系数0.45)、土壤湿度(相关系数0.412)成正相关,与地表温度成负相关(相关系数-0.325)且p<0.05。5、由于钉螺不符合统计学上要求的样本是均匀,独立分布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地理、时空聚集性,故采用GIS的克里金插值地理统计方法来模拟钉螺密度,预测整个研究区域的钉螺密度分布,半差函数验证后可以解释总变异的74.55%,平均标准误为13.13%。6、通过地信息系统的权重适宜性模型确定了最适宜钉螺生存、次适宜钉螺生存范围和不适宜钉螺生存范围。【结论】1.通过研究表明地理信息系统能更加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血吸虫病的流行及钉螺的分布情况。2.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土壤湿度与钉螺密度相关性强,均可应用到山丘型地区钉螺监测。3.地理信息系统的克里金插值建模和权重适宜性模型可信度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钉螺的实际分布情况,对当地血吸虫病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驰[7](2008)在《吉林省克山病现状及监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克山病是一种我国特有的,病因未明的,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地方性心肌病。该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距其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吉林省是我国历史上克山病的高发区、重病区之一。自有监测数据至今,目前克山病已经分布在全省除白城和松原市外的7个市(州),37个县(市、区),323个乡(镇)。克山病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的农村,病区直接受威胁人口达1272万。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虽然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在吉林省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克山病病因未明,潜在型和自然慢型依然存在。1995年,全省开展了克山病普查工作,但距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病区病情如何,人群及克山病现患心脏功能呈现什么状况,克山病各方面有无新变化新特点,发病趋势又有那些特征和演变,基层对克山病认识的正确程度以及综合性防治措施实施效果好坏等等,都亟待解决。为此,在2003年2006年间对我省部分克山病历史轻、中、重地区开展了克山病现状调查,并对多年来我省克山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动态观察克山病的消长情况,将对了解我省克山病最新情况、掌握准确数据,更好的指导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吉林省既往克山病轻、中、重地区克山病的疫情,了解病区人群心脏功能情况及克山病检出率、患病率和发病率,估计全省克山病现况;并通过追踪在册克山病病人现状,了解基层对克山病认知程度,评价克山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为科学进行克山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杨林,李兆祥,黄文丽,王跃兵[8](2007)在《云南省2005年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兆祥,杨林,黄文丽,赵溯,杨兰萍,马琳[9](2006)在《2003年云南省克山病监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为准确掌握克山病发病消长趋势,科学指导和评价克山病防治工作。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监测》W/T 78-1996进行。结果全省共有慢型克山病746人,患病率为5.29/10万,新发慢型克山病75人,发病率为0.53/10万;11个监测点所在县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024.29/10万,发病率为02.64/10万;11个监测点共监测5 910人,检出潜在型克山病43人,检出率为01.45%,平均0.73%,检出慢型克山病8人,检出率为00.46%,平均0.14%;描记心电图5 862份,心电改变286份,心电改变率为0.69%15.67%,平均4.88%。8项异常心电指标高低依次为:ST-T改变14.0%、频PVC 12.6%、心室大12.2%、P波异常8.0%、CRBBB 5.6%、LAH 4.5%、AVB 3.5%、A f2.8%。结论全省克山病处于平稳低发势态,但部分地区克山病患病率、发病率、检出率、心电改变率等均较高,应加强克山病监测工作,防止局部地区克山病暴发流行。
杨林,周丽菊[10](2005)在《云南省大理州人群发硒动态资料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大理州克山病病区及非病区人群发硒动态变化、相互关系及其差异的显着性。方法 对大理州 11个克山病病区县市 366份发样、5个病区县的 88份粮食样及 1个非病区 30份发样进行了硒含量测定分析,并对 2个重病区人群发硒进行了 11年的连续监测分析。结果 克山病病区农业人口发硒水平在 0. 112 0. 186mg/kg,平均为 0. 154mg/kg,粮食硒含量平均在 0. 016mg/kg;病区非农业户的人群发硒含量达到 0. 208mg/kg,而非病区发硒水平在 0. 267mg/kg;病区农业人口的发硒水平与非农业人口发硒水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0. 01),病区农业人口与非病区人群之间发硒水平也有统计学差异(P<0. 01)。结论 人群发硒水平也有逐年上升趋势,与克山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呈正相关关系。硒预防克山病效果显着。
二、1990—1999年大理市克山病监测资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0—1999年大理市克山病监测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2)云南省大理市人群碘营养及孕妇、乳妇等重点人群甲状腺功能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云南省大理市人群碘营养调查研究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章 云南省大理市孕妇、乳妇等重点人群甲状腺功能调查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中英文对照 |
二、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及应用进展(一)(论文提纲范文)
1 传染病预测预警的意义 |
2 传染病预测的步骤 |
2.1 确定预测对象和预测时限 |
2.2 收集资料 |
2.3 分析资料 |
2.4 考核预测效果 |
3 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的分类 |
4 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介绍 |
4.1 定性预测 |
4.1.1 流行控制图法 |
4.1.2 比数图法 |
4.1.3“Z-D”现象预测 |
4.1.4 马尔可夫链 |
4.1.5 地理信息系统 |
(4)洱海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外源负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洱海地理位置 |
1.2 流域地质地貌 |
1.3 洱海水系 |
1.4 湖泊生态 |
1.5 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 |
1.6 气象 |
1.7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洱海历年水质状况分析 |
2.1 洱海1992~2008年水质状况分析 |
2.2 洱海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第三章 洱海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 |
3.1 洱海水质调查 |
3.2 洱海水质调查结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洱海入湖河流氮磷通量变化特征 |
4.1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监测 |
4.2 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结果 |
4.3 结论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洱海干湿沉降氮磷通量变化特征 |
5.1 沉降的测定 |
5.2 干湿沉降结果 |
5.3 干湿沉降结论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大理州2009年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6)空间流行病学在山丘型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二、前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本文设想 |
(三) 技术路线 |
三、GDB数据库的建立 |
(一) 试区的选择和概况 |
(二) 数据收集 |
(三) 数据处理 |
(四) Geodatabase(GDB)建立 |
四、数据分析及结果 |
(一) 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
1.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
2.大理市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
(二) 血吸虫病疫情的GIS统计分析 |
(三) 基于地理统计模拟钉螺分布 |
(四) 基于加权适宜性模型快速提取钉螺滋生地 |
五、小结 |
六 参考文献 |
七、附录 |
附录1 模型程序 |
附录2 模型流程图 |
附录3 遥感影像提取的环境替代指标 |
附录4 大理市91个流行行政村基本情况 |
附录5 大理市疫情统计表及流行行政村到水系的距离 |
附录6 英文缩写名词表 |
附录7 研究生期间完成论文及学习工作情况 |
八、致谢 |
(7)吉林省克山病现状及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前言 |
1.1 克山病概况 |
1.2 克山病病因研究现状 |
1.3 克山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 |
1.4 吉林省克山病流行现状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克山病现状调查 |
2.1.1 调查点的选择 |
2.1.2 调查对象 |
2.1.3 调查内容 |
2.1.4 统计分析方法 |
2.2 克山病监测 |
2.2.1 监测时间及地点 |
2.2.2 监测对象 |
2.2.3 监测方法 |
2.2.4 监测指标 |
第3章 结果 |
3.1 克山病现状调查 |
3.1.1 各病区调查人口社会学特征 |
3.1.2 各地区疫情结果 |
3.1.3 各类型病区克山病患病率情况 |
3.1.4 各类型病区历年克山病普查与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比较 |
3.1.5 心电图检查结果 |
3.1.6 X 线检查结果 |
3.1.7 克山病患者异常心电图及心脏改变情况 |
3.1.8 在册克山病患者复查情况 |
3.1.9 克山病目前患病人数估计 |
3.1.10 通化地区人群心肌抗体和柯萨奇病毒检测情况 |
3.1.11 通化地区人群膳食情况 |
3.1.12 通化地区经济收入情况 |
3.1.13 通化地区“三防四改”调查结果 |
3.2 克山病监测 |
3.2.1 监测点检诊情况 |
3.2.2 监测点人群心电图情况 |
3.2.3 监测点人群X 线胸片检查情况 |
3.2.4 国家级克山病监测点慢型克山病病情转归 |
3.2.5 国家级克山病监测点克山病疫情相关因素调查 |
第4章 讨论 |
4.1 克山病现状调查 |
4.1.1 克山病病区大格局未变,但病区内部格局已有不同程度改变 |
4.1.2 病区人群心脏监测情况 |
4.1.3 柯萨奇病毒检出情况 |
4.1.4 通化地区克山病疫情与“三防四改”、膳食结构、经济收入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
4.1.5 克山病防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
4.2 克山病监测 |
4.2.1 克山病疫情及其动态变化 |
4.2.2 监测点克山病相关因素调查 |
4.2.3 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云南省2005年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监测点选择 |
1.2 监测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情资料 |
2 结果 |
2.1 2005年病情 |
2.2 监测点心电图异常情况 |
2.3 X线结果 |
2.4 综合诊断病人情况 |
3 讨论 |
(10)云南省大理州人群发硒动态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硒测定方法: |
1.3 补硒方法: |
2 结果 |
2.1 发硒测定: |
2.2 粮食硒水平: |
2.3 克山病监测点发硒动态监测结果: |
3 讨论 |
3.1 硒与人体的关系: |
3.2 样本低硒水平: |
3.3 发硒动态资料分析: |
四、1990—1999年大理市克山病监测资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云南省大理市人群碘营养及孕妇、乳妇等重点人群甲状腺功能调查研究[D]. 张海涛. 大理大学, 2017(02)
- [3]传染病预测预警方法及应用进展(一)[J]. 翟志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8)
- [4]洱海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外源负荷研究[D]. 张态. 大理学院, 2011(01)
- [5]大理州2009年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J]. 李汝雄,柯春荣,杨林,张灿钟,李文娟,刘秀琴,李泽先,字文新. 云南医药, 2010(04)
- [6]空间流行病学在山丘型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D]. 李朝晖. 大理学院, 2010(02)
- [7]吉林省克山病现状及监测分析[D]. 王驰. 吉林大学, 2008(07)
- [8]云南省2005年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J]. 杨林,李兆祥,黄文丽,王跃兵.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7(01)
- [9]2003年云南省克山病监测报告[J]. 李兆祥,杨林,黄文丽,赵溯,杨兰萍,马琳. 地方病通报, 2006(01)
- [10]云南省大理州人群发硒动态资料分析[J]. 杨林,周丽菊. 地方病通报,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