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化工专业化学信息技术教育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姜影[1](2021)在《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旨在“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要以多种方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2021年辽宁省正式实施“3+1+2”高考选科模式,这种选考模式在拓宽学生职业选择面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科目选择困难。为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进行合理选科,本研究依托职业兴趣、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等理论,结合实证调研,以高中化学学科为基础,设计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并能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推行的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论文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方法、思路和意义。通过文献调研,界定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等概念,了解了国内外高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概况。并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学生依据成绩进行选科,学生渴望知晓高校专业信息和职业信息等内容。通过教师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对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的看法等。针对研究现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确定了课程内容选择范围、选择原则、选择策略、选择思路。围绕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确立了5种课程主题,并对5种课程主题下的15个课题全部进行教学设计,呈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思路。教育实习期间,笔者在每种课程主题下选择一个课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课程实践。实践后,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评价两种途径获得课程反馈与评价。结果表明:本课程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类职业和专业的认识水平,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了是否选择化学作为未来报考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
乔溪[2](2021)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要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本论文基于新时代国家对化学人才需求、新高考背景下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等,确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主题。通过化学课堂上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化学相关职业,引导帮助学生筛选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并提早进行职业规划,为国家储才。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明确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对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总结。2、结合教育实践所在学校的高二学生及在校化学教师开展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职业生涯教育主题的认知情况,为实施课堂上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做准备。3、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在课堂上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策略,其一,提升教师自身职业生涯素养;其二,教师可以从选择地方特色相关职业、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增加学生职业体验等角度切入职业生涯教育。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无机化合物硅和有机化合物乙醇两个章节,挖掘职业元素设计教学案例,在教育实践所在高中进行了教学实施,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实施效果的反馈与评价。最后对本论文进行总结以及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希望本论文可以对高中化学课堂上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提供一定的参考。
孙建辉[3](2021)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成为工科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人才培养层面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及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日益关注。如何真正提升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国内外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我国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依据“四螺旋”理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PDCA”(Plan、Do、Check、Act)理论与系统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评价与监督四个维度出发,对国内外5所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以E大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为具体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调研,发现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调研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比较发现,国内外高校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和评价监督四个维度都明确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各高校在不同维度都拥有值得借鉴的优势,如模块化的实践课程设置、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以高校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第二,通过实证调研发现,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整体满意度较好,但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双导师制职责不清、实践基地利用率不高、考核与专业实践相关性不大、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等不足;第三,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当明确工程硕士的法律地位、完善学位质量评价监督机制、鼓励组织多层面的交流活动;其次,高校应当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提高课程实践性与跨学科性、打造“双师同堂”授课模式、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带教”制度提升同伴学习效果;再次,企业应加强实践效果的评价信度、为高校模块化课程提供支持、构建网络化的专业实践教学和管理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最后,社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作用,完善问题评价与反馈机制。
华昕玲[4](2020)在《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中化工流程题分析及备考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命题要求重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并且化学核心素养中也要逐步渗透“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高考题相比起过去,更加重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触发学生探索化学对生产生活、社会发展、世界和平、人类命运和未来扮演的重要作用。考查方式也从原来的物质相互转化的单一知识点变为了如今有着化学工业背景下的考查。化工流程题在现高考的全国卷中几乎作为必考题年年出现,并且作为大题占有相当重要的分值,为了充分掌握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中化工流程题命题角度、考查内容和趋势,进一步优化高中化学学科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增强学生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丰富高中化学学科研究进展,本文以“高中化学试题中化工流程题的综述”、“近三年全国卷中化工流程题的分析”、“高中生解答化工流程题的复习和备考策略启示”为核心,通过文献调研综述法、实例分析以及访问调查法对高中化工流程题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到以下结论:(1)化工流程题在高考中所占的结构和分值比例处于稳定,其综合性强,突出了对化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考查;(2)以制备物质为目的的化工流程题是高考化工流程题命题的重要方向,并以实际情境为背景,将化工流程题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3)化工流程题考查的目标,包含了对学科基础知识、实验操作的掌握,对化学学科分析推断的能力,对化学学科理论指导实际生产生活的能力;(4)化工流程题考查的思维层次以多节点和关联节点题型为多,并且突出了探索性和创新性;(5)高中生在处理化工流程题的时候常见的一些错因有:知识储备不够;非智力因素——看题不仔细,审题不完整;提取和运用题目中信息的能力不足;答题方法掌握不够;语言性表述不准确;对化工流程图中的情境陌生而产生的恐惧。(6)化工流程题考查到的学科思想主要有物质转化、质量守恒、模型建构、科学逻辑等。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一些解答化工流程题的复习和备考策略启示,建议在化工流程题及化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筑牢学生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强化学生对化工流程思想、对化工实验操作、分析能力、对实际应用探索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有意地引导学生在新课教学时和高三总复习时加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体系构建,拓展知识面;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总结解题方法;每周都规律性布置化工流程题,让学生多练习,克服恐惧心理;积累答题的准确描述方法,进行规范作答。
韩旭[5](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裴帅[7](2020)在《中职《化工分析》课程中项目化教学的研究》文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了许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化学工艺专业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专业之一,每年通过对口升学考试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优质的对口专业生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专业的冲击,为适应化工行业新趋势,因此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本研究从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出发,在充分论证在中职《化工分析》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以项目化教学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对项目化教学在中职《化工分析》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具体包括《化工分析》课程特点、学生自身实际情况、项目内容的选定、项目的准备、项目的实施、项目的评价、项目的教学效果和本研究的结论。为了检验项目化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化工分析》课程的理论成果,本课题研究的项目教学实践部分采用实验研究法,以河南省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2017级化工1班和化工2班为例,以项目的评价标准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另外对实验进行调查分析,检验了本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项目化教学应用在中职《化工分析》课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技能操作的熟练性。本文对项目化教学应用于中职《化工分析》课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简述了项目化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基础、定义以及项目化教学法的特点,深度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中职《化工分析》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在中职《化工分析》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设计了两个有关中职《化工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案例,在中职《化工分析》课程教学中进行项目化的实践部分提供了“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测定”和“酱油中NaCl含量的的测定”两个项目化教学案例。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参与整个项目化教学过程,明确了任务目标,并端正了学习的态度。通过项目化教学实施论证了项目化教学法的优势,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了研究的结论。对研究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对项目化教学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在项目化教学中,学习过程需要人人参与,学生体验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改变教学方法,积累项目管理与指导经验。项目化教学法注重学生项目的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评价与总结。学生只有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自主探究的艰辛与乐趣,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从项目前期的调查分析和探究研讨、项目设计与开发、直至最终项目的实施与评价,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张丽丽[8](2020)在《“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环境下,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则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引入教与学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重新整合了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使得网络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作为高等教育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内容不仅涉及了广泛的理论知识,而且涵盖了诸多的工程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互联网+”环境下有效的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变革和优化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化学反应工程学习的高度投入和高效产出。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互联网+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详细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要点。从学习者基本情况、课堂教学现状、混合式教学改革理论三个方面开展了前期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学习者存在学习兴趣度不高、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弱、学习投入较少的问题;课堂教学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乏、课堂互动参与度不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足的问题。接着,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了目标导向的设计和分析,明确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模块和整体考核评估环节,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奠定了基点和方向。本研究基于雨课堂平台从混合式教学的环境、活动、方法以及评价四个方面设计了“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选用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章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应用。通过对比实验法、学生问卷法和教师访谈法验证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且学生和教师对该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后:(1)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挑战性,促进学生的知识产出;(3)能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4)能发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代艳[9](2020)在《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2010-2019年) ——基于CNKI收录的四本期刊》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加入中学化学教育的研究之列,与之相关的文献和专着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科学网络技术及文献电子化的日新月异,诸多数据库涌现并收集了大量的科学文献信息,为中学化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量庞大、内容繁多、互为补充的文献,但也增加了研究者在浩瀚的科学文献海洋中把握领域整体状况、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难度。近年来,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的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由于能客观、有效地分析和把握某领域的研究前沿、现状及热点,被广泛应用于情报管理学、医学、农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源,以中等教育化学类总被引频次较高的《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与学》四本期刊为期刊源,以其刊载的中学化学教育相关的16701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将收集、整理好的文献按刊载时间分为2010-2014年、2015-2019年两个时间段,以文献计量学中的书目分析法、词频统计分析法、共词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突现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Bicomb文献计量软件和CiteSpace科学图谱软件对文献的数量、年代分布、来源期刊、科研机构发文及合作情况、作者发文及合着情况、关键词进行统计及可视化分析,以理清当下国内中学化学教研领域的发展脉络,探讨作者队伍的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揭示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总结出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动态,以期为化学教学研究者寻找新的视角和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为指导和改进化学教育研究的实践方向、提高化学教学研究水平贡献绵薄之力。研究显示:(1)在2010-2019年间,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14年达到峰值,2013年达到谷值。前五年(2010-2014年)发文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锯齿状走向,年均发文量为1570篇;后五年(2015-2019年)发文量呈直线下降走向,年均发文量为1771篇,说明后五年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已经进入减速发展的中后期。(2)本文选取的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四本期刊中,刊载中学化学教育相关文献数量最多的是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其作用和地位突出;数量最少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化学教育》,原因是该期刊刊载的大学化学专业与非化学专业的化学教育研究、职业教育和研究生培养中的化学教育研究等与中学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无关的文章较多。(3)在2010-2019年间,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其中,在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中,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发文量遥遥领先,处于此领域的核心地位;在中等学校中,重庆巴蜀中学、浙江省德清高级中学、浙江省越州中学的发文量远超过其他学校,地位突出。(4)从2010-2014年间到2015-2019年间,核心作者发文基础量由6篇上升至8篇,核心作者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2010-2019年间,在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中,华中师范大学的王后雄、韩山师范学院的衷明华、上海师范大学的吴俊明等人发文量靠前,表现突出,影响力较大;在中等学校中,浙江省越州中学的吴文中、浙江省德清高级中学的陆燕海、重庆巴蜀中学的刘怀乐发文量较多,地位突出。(5)2010-2014年间,科研机构及作者的合作网络密度分别为0.0028、0.0021;2015-2019年间,科研机构及作者的合作网络密度分别为0.0046、0.0026,虽然有上升的走向,但合作关系仍不显着,推测地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6)2010-2014年、2015-2019年两个时间段,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其中“实验及实验教学”、“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化学观念”和“具体知识点教学”五个研究主题在两个时间段都集中出现,“考试及试题”的相关发文数量减少;“教学方法和模式”和“课程改革”两个研究主题越来越受到重视。(7)研究热点预测。接下来,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可能的热点包括:一是实验创新研究领域,将紧密结合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以真实问题情境为背景,深入探索化学实验教学,以微型化、一体化、数字化等角度进行的实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化学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将继续深入、精准,如项目式学习的探索与应用等;三是化学学习方法、思维过程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如眼动追踪、思维导图等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四是密切关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变化,如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同分异构体等核心概念的教学研究;五是优秀课例等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及线上线下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0](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化学化工专业化学信息技术教育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化工专业化学信息技术教育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政策要求 |
2.学生发展需要 |
3.课程实施的重要性 |
4.化学学科发展需要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职业生涯教育 |
2.课程 |
3.课程设计 |
(二)国内外高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概况 |
1.国外高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概况 |
2.国内高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研究概况 |
(三)理论基础 |
1.职业兴趣理论 |
2.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4.人格发展理论 |
5.终身教育理论 |
三、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现状及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 |
1.问卷编制与发放 |
2.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教师访谈 |
四、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 |
(一)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理念 |
(二)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目标 |
1.宏观层面 |
2.微观层面 |
(三)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选择 |
1.课程内容选择范围 |
2.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
3.课程内容选择策略 |
4.课程主题确定 |
5.课程内容选择思路 |
(四)高中化学生涯教育课程内容 |
1.主题一:前沿科学型 |
2.主题二:分析检测型 |
3.主题三:生活应用型 |
4.主题四:化工生产型 |
5.主题五:绿色环保型 |
五、课程实践及效果评价 |
(一)实践对象 |
(二)具体方案 |
(三)教学实践 |
1.前沿科学型——合成化学 |
2.分析检测型——法医化学 |
(四)效果评价 |
1.学生评价 |
2.教师评价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课题教学设计 |
附录C 教学实践后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基于国家对化学人才的需求 |
2.基于学生个人发展需求 |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1.有利于扩大职业认知范围 |
2.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方向 |
3.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有利于稳定化学学科地位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内容分析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职业生涯 |
2.职业生涯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1.舒伯职业生涯理论 |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
3.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
4.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
四、高中化学课程渗透职业生涯教育问卷调查 |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1.学生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
2.教师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
五、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 |
(一)提高教师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素养 |
1.提高教师职业生涯素养的意义 |
2.提高教师职业生涯教育素养的措施 |
(二)教师实施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建议 |
1.职业信息因地制宜 |
2.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 |
3.增加学生职业体验 |
4.结合化学史与现代化学 |
六、结合职业生涯教育渗透的课程实施 |
(一)实施对象 |
(二)实施时间和地点 |
(三)《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
(四)《乙醇与乙酸》教学设计 |
(五)课堂教学反馈与评价 |
1.教师课堂反馈与评价 |
2.学生课堂反馈与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相关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 B 教师职业生涯教育相关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 C 学生教学反馈访谈大纲 |
附录 D 学生教学反馈问卷调查 |
致谢 |
(3)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 |
(二) 关于工程实践能力概念的研究 |
(三) 关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
(四) 文献述评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工程硕士 |
(二) 工程实践能力 |
四、 理论基础 |
(一) 系统理论 |
(二) “四螺旋”理论 |
(三) “PDCA”理论 |
(四) 对本文的借鉴 |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高校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比较分析 |
一、案例选取 |
二、 案例介绍 |
(一) 麻省理工学院——突出工程实践的培养模式 |
(二) 苏黎世理工学院——基于学校主导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
(三) 东京工业大学——本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 |
(四) 北京化工大学——依托大化工行业背景的产学合作 |
(五) 华南理工大学——“量身定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
三、 国内外案例高校对比分析 |
(一) 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
(二) 培养过程比较分析 |
(三) 外部协作与支撑条件比较分析 |
(四) 评价与监督比较分析 |
四、总结与经验借鉴 |
(一) 共同点 |
(二) 经验借鉴 |
第三章 E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问卷调查 |
一、调查概况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目的 |
(三) 调查形式与范围 |
(四) 问卷调查基本信息 |
(五) 数据分析处理 |
二、描述性数据分析 |
(一) 培养目标层面数据分析 |
(二) 培养过程层面数据分析 |
(三) 支撑与协作层面数据分析 |
(四) 评价及监督机制层面数据分析 |
(五) 整体评价数据分析 |
三、相关分析 |
四、回归分析 |
(一) 变量的选取 |
(二) 总体满意度回归分析 |
五、存在问题分析 |
(一) 计划阶段——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未能突出重点 |
(二) 执行阶段——培养过程与学术硕士无区分度 |
(三) 检查和修正阶段——评价标准过于学术化、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 |
第四章 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层面 |
(一) 明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法律地位 |
(二) 完善工程专业学位质量评价监督机制 |
(三) 鼓励组织多层面的交流活动 |
二、高校层面 |
(一) 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明确复合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 |
(二) 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跨学科性,开设实践先修课程 |
(三)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打造“双师同堂”授课模式 |
(四) 规整实践教学设计,提高实践基地利用率 |
(五) 开发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
(六) 建立“带教”制度,提升同伴学习效果 |
三、企业层面 |
(一) 提升实践评价可信度,设计专业实践考核评价表 |
(二) 为高校模块化课程设计提供企业支持 |
(三) 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 |
(四) 构建网络化的实践管理体系,人工智能协助实践考勤监测 |
四、社会组织层面 |
(一)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的作用 |
(二) 完善行业组织与评价机构的问题反馈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中化工流程题分析及备考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2.概念界定和理论研究 |
2.1 高中化学化工流程题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研究 |
3 高中化学试题中化工流程题的综述 |
3.1 化工流程题的题型结构和特点 |
3.2 化工流程题的作用 |
3.3 高中化学课程和高考在化工流程中的体现 |
3.4 试题分值分布 |
4.近三年全国卷中化工流程题的具体分析 |
4.1 2018年全国Ⅰ-Ⅲ卷化工流程题具体分析和研究 |
4.2 2019年全国Ⅰ-Ⅲ卷化工流程题具体分析和研究 |
4.3 2020年全国Ⅰ-Ⅲ卷化工流程题具体分析和研究 |
4.4 化工流程题学生掌握概况 |
4.5 研究结论 |
5.高中生解答化工流程题的复习和备考策略启示 |
5.1 必备知识与能力 |
5.2 备考解题策略 |
5.3 教学策略 |
6.研究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2.2 创造力的测评 |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
2.6 文献述评 |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4 小结 |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
4.1.1 固着效应 |
4.1.2 收敛思维 |
4.1.3 知识壁垒 |
4.1.4 约束思维 |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
4.4 小结 |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5.1.1 培养目标 |
5.1.2 培养过程 |
5.1.3 评价指标 |
5.1.4 支撑条件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假设提出 |
5.2.2 实验对象选取 |
5.2.3 实验流程介绍 |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分析 |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2.1 培养目标 |
6.2.2 培养过程 |
6.2.3 评价指标 |
6.2.4 支撑条件 |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3.1 培养目标 |
6.3.2 培养过程 |
6.3.3 评价指标 |
6.3.4 支撑条件 |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4.1 培养目标 |
6.4.2 培养过程 |
6.4.3 评价指标 |
6.4.4 支撑条件 |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5.1 培养目标 |
6.5.2 培养过程 |
6.5.3 评价指标 |
6.5.4 支撑条件 |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
7.5 小结 |
8 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中职《化工分析》课程中项目化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中职教育现状 |
1.1.2 研究背景 |
1.2 项目化教学研究现状 |
1.2.1 项目化教学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项目化教学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整理法 |
1.4.2 问卷调查 |
1.4.3 实验研究法 |
1.4.4 访谈法 |
第二章 项目化教学法理论研究 |
2.1 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2 实用主义理论 |
2.1.3 人本主义理论 |
2.2 项目化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 |
2.2.1 项目的定义 |
2.2.2 项目化教学法的定义 |
2.2.3 项目化教学法的特点 |
第三章 项目化教学法下中职《化工分析》课程分析 |
3.1 中职学生特点分析 |
3.2 中职《化工分析》课程的概念与内容 |
3.3 中职《化工分析》课程的特点分析 |
3.3.1 中职《化工分析》课程内容广泛 |
3.3.2 中职《化工分析》课程应用分析 |
3.4 项目化教学应用于中职《化工分析》课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
3.4.1 项目化教学应用于中职《化工分析》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3.4.2 项目化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化工分析》课程的适用性分析 |
第四章 项目化教学法下中职《化工分析》课程设计 |
4.1 项目制定的依据 |
4.1.1 项目来源于教材 |
4.1.2 项目来自于生活 |
4.1.3 项目来源于论文数据库 |
4.2 项目制定的要求 |
4.2.1 项目制定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
4.2.2 项目制定要符合实际需求 |
4.2.3 项目制定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
4.2.4 项目制定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
4.2.5 项目制定需要考虑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
4.3 项目化教学的一般过程 |
4.3.1 选定项目 |
4.3.2 制定计划 |
4.3.3 活动探究 |
4.3.4 实施操作 |
4.3.5 项目报告 |
4.3.6 活动评价 |
4.4 混合碱中NaOH、Na_2CO_3 含量测定的教学设计 |
4.5 酱油中NaCl的含量测定的教学设计 |
第五章 项目化教学法应用于《化工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 |
5.1 项目教学法实施前的调研 |
5.1.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5.1.2 调查分析 |
5.1.3 调查结论 |
5.2 项目化教学应用于《化工分析》课程的案例 |
5.2.1 混合碱中NaOH、Na_2CO_3 含量的测定项目教学案例 |
5.2.2 酱油中NaCl的含量测定教学案例 |
5.3 项目化教学应用于《化工分析》课程后的教学效果 |
5.3.1 学生对《化工分析》课程的认知 |
5.3.2 教师对《化工分析》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法的认知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化工分析》课程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2017 级化学工艺专业学生《化工分析》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2017 级化学工艺专业教师《化工分析》课程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C:中职项目化教学法实验班访谈提纲 |
附录 D:中职项目化教学法应用于《化工分析》情况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必然趋势 |
1.1.2 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迫切要求 |
1.1.3 传统工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混合式教学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二章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
2.1.1 互联网+ |
2.1.2 混合式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
2.2.2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前期分析 |
3.1 学习者基本情况分析 |
3.1.1 学习态度分析 |
3.1.2 学习风格分析 |
3.1.3 学习需求分析 |
3.1.4 学习者基本学习能力分析 |
3.2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3.2.1 学生主体性地位缺乏 |
3.2.2 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不高 |
3.2.3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
3.3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
3.3.1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程度 |
3.3.2 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分析 |
3.3.3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设计与分析 |
4.1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概述 |
4.2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
4.2.1 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 |
4.2.2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
4.3 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
4.4 课程考核设计 |
4.4.1 课程教学目标评估设计 |
4.4.2 课程考核环节设计 |
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的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
5.1 混合式教学环境设计 |
5.1.1 课堂教学环境设计 |
5.1.2 在线学习环境设计 |
5.2 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 |
5.2.1 课前知识输入设计 |
5.2.2 课中知识内化设计 |
5.2.3 课后知识拓展设计 |
5.3 混合式教学方法设计 |
5.3.1 概念学习类教学方法设计 |
5.3.2 问题解决类教学方法设计 |
5.3.3 作品设计类教学方法设计 |
5.4 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
5.4.1 在线学习评价设计 |
5.4.2 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
小结 |
第六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的应用 |
6.1 教学实验设计 |
6.1.1 实验样本基本情况 |
6.1.2 实验设计 |
6.1.3 实验准备工作 |
6.2 《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作用》教学课例实施 |
6.2.1 实验组教学课例实施 |
6.2.2 对照组教学课例实施 |
6.3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
6.3.1 学生学习成果产出 |
6.3.2 学生满意度 |
6.3.3 教师访谈结果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混合式教学前期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 Ⅱ 化学反应工程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 Ⅲ 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Ⅳ 教师访谈提纲 |
硕士研究生科研情况 |
致谢 |
(9)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2010-2019年) ——基于CNKI收录的四本期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概况 |
1.2.2 文献 |
1.2.3 文献计量学概述 |
1.2.4 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概述 |
1.2.5 科学知识图谱研究概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应用的软件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2010-2014年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
2.1 研究概述 |
2.2 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
2.3 文献年代分布统计分析 |
2.4 文献来源统计分析 |
2.5 科研机构(作者单位)统计分析 |
2.5.1 科研机构发文量统计分析 |
2.5.2 科研机构合作统计分析 |
2.6 文献作者统计分析 |
2.6.1 作者发文量统计分析 |
2.6.2 核心作者统计分析 |
2.6.3 作者合着统计分析 |
2.7 关键词统计分析 |
2.7.1 关键词词频分析 |
2.7.2 关键词共现分析 |
2.7.3 关键词聚类分析 |
2.7.4 关键词突现分析 |
2.8 小结 |
第3章 2015-2019年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
3.1 研究概述 |
3.2 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
3.3 文献年代分布统计分析 |
3.4 文献来源统计分析 |
3.5 科研机构(作者单位)统计分析 |
3.5.1 科研机构发文量统计分析 |
3.5.2 科研机构合作统计分析 |
3.6 文献作者统计分析 |
3.6.1 作者发文量统计分析 |
3.6.2 核心作者统计分析 |
3.6.3 作者合着统计分析 |
3.7 关键词统计分析 |
3.7.1 关键词词频分析 |
3.7.2 关键词共现分析 |
3.7.3 关键词聚类分析 |
3.7.4 关键词突现分析 |
3.8 小结 |
第4章 2010-2019年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主题比较分析 |
第5章 研究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0-2014年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核心作者 |
附录二 :2015-2019年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领域核心作者 |
致谢 |
科研及获奖情况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四、化学化工专业化学信息技术教育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姜影.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研究与实践[D]. 乔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为例[D]. 孙建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2018-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中化工流程题分析及备考策略研究[D]. 华昕玲. 西南大学, 2020(05)
- [5]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中职《化工分析》课程中项目化教学的研究[D]. 裴帅.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0)
- [8]“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张丽丽.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9]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2010-2019年) ——基于CNKI收录的四本期刊[D]. 代艳. 西南大学, 2020(01)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