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神策中尉考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照阳[1](2021)在《论贞元时期宦官与神策军的结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宦官和神策军的结合是贞元时代的重要主题。过去对这一过程的解释往往径因史乘之叙述,既缺乏足够的细节,又忽略了具体政治语境的影响。本文在界定贞元时代禁军将领和宦官权力角色的基础上,解读宦官领袖在神策军内树立权威的过程,尤其是柏良器下位、神策军内权力格局的变化以及神策副使的设立等常遭忽视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和德宗的统治策略以及贞元时代特殊的政治氛候密切相关。可以説到了贞元晚期,宦官领袖基本掌握了神策军大权。但永贞年间王叔文等人却试图越过中尉直接掌握神策军,这种来自"他者"的立场,恰恰説明贞元时期宦官与神策军的结合并非不可挑战。
陈晶晶[2](2021)在《唐代泾原镇研究》文中提出泾原节度使的设置,是唐朝在应对安史之乱后内外复杂政治状况的背景下,于大历年间在京师西北的军政举措,同时也受到早期泾原地区独特的历史地理因素与军政制度传统的影响。肃宗以后,朔方节度使都统关内军政的局面逐渐被打破,面对党项等部族的侵袭与京西防御的严峻形势,处在邠宁节度之下的泾、原二州,已有了相对独立的防御使建置,这是泾原地区独立成镇的军事雏形。大历初期,在解决外族入侵、边将叛变、南衙北司争政与派系军权调整等问题的过程中,长安西北的京畿外围,最终设立了泾原节度使。泾原节度使设立前期的马璘、段秀实时代,伴随着在抵御吐蕃入寇方面的战略地位与功绩的提高,泾原镇军帅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日益上升。大历末年,诸路防秋兵进入泾州,泾原镇的力量构成与发生改变,矛盾也随之滋生。建中四年爆发了以幽州防秋兵为主导力量的泾师之变,这使得泾原军内部的派系之分及其所带来的恶果暴露无遗,战争的随之平息也使得泾原军得到根本的变革。贞元间,刘昌节度泾原镇十余年,在城堡防御与屯垦生产两方面同时恢复,形成以“七城二堡”为主要模式的的泾州南、西、北三边防御,保证了泾原镇在贞元年间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元和年间,内廷争夺神策军势力的斗争,使得神策军力量向泾州迅速发展。长庆会盟前后,从郝玼于元和末收原州,到大中初期三州七关的归附,随着唐蕃关系最终的稳定化与吐蕃势力的衰落,晚唐前期的泾原镇得到了防御压力的缓解与生产发展的长期稳定。但与此同时,朝廷的安于现状与和平的外部环境,使得泾原镇逐渐失去了其作为西向防御屏障的真正功用。自乾符以来,关东及关中战争的长期胶着,使得唐廷无法顾及边疆防御,黄巢占领京畿之后,京西诸镇勠力组织东向防御,泾原军在中和元年频繁参战,并损失巨大,西境的原州地区亦随之遗弃,再次失陷吐蕃。黄巢之乱平息之后,张钧在宦官与关内军阀等势力的争斗中长久保持对泾原镇的控制,达十余年之久,成为唐朝灭亡前夕泾原镇的最后独立力量。光化之后凤翔李茂贞对泾原的吞并,实际上代表着唐代泾原镇的消亡。
吴宇翔[3](2021)在《唐代藩镇宦官监军使选任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皇帝权威在藩镇的代表,藩镇宦官监军使是唐代宦官群体的重要成员。自安史之乱起,唐王朝在藩镇普遍设立宦官监军使,以更好地控制地方藩镇、维护王朝统一。藩镇监军使既是藩镇体制形成之后皇权在地方的延伸与渗透,又随着宦官权势的扩张,成为支撑宦官专权的重要一环。唐宦官之祸引起后世的警觉,而藩镇监军使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1]。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张国刚先生研究了藩镇监军使的组织制度和基本职能,指出其在方镇的崇高地位和抑制方镇割据的显着作用[2]。赵和平先生通过对《记室备要》的研究详细地考证出藩镇监军使的长官是枢密使[3]。杜文玉先生揭示了唐代宦官管理机构前后的变化,指出宦官的选用、升迁、差遣、奖惩等均以皇帝的制敕为准[4]。黄楼先生对宦官监军制度的建立、监军使及其组织机构、监军使与地方政局做了新的探讨[1]。
贾志刚[4](2019)在《唐代宦官研究二题——以《唐姜子荣墓志》为中心》文中指出新发现的《唐姜子荣墓志》系一位获谴流贬泰陵的左神策军宦官墓志。此前,唐代宦官获谴配陵的深浅轻重,未见明载,配陵之外还有哪些惩罚性管理措施,也不得而知。经过系统比较才发现,宦官配陵经常是数罚并用,但配陵之罚为主刑,介于徒刑和流刑之间,为管理宦官较为独特的处罚手段。但在宦官政治时期,对于宦官主政掌军肆意妄为的局面,并未发挥出具有震慑力的作用,相反以宦者任使成了神策军丧失民心的原因之一。
何先成[5](2017)在《再论神策中尉制度》文中研究指明贞元十二年(796),德宗创立了神策中尉统领神策军制度。此后,神策中尉在名分上和职权上均成为神策军的最高统帅。神策中尉乃一个特殊称号,属于使职,又具有职事官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宦官迁转为神策中尉的过程是唐代官僚系统迁转序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辛凤妮[6](2017)在《唐代宦官的经济来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朝初年,统治者限制宦官势力,宦官人数较少,地位普遍较低。中唐以来,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高品级宦官和食度支者人数逐渐增加,宦官总数剧增,对唐政府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随着使职差遣的发展,宦官担任的神策中尉、监军使等逐渐固定化、常设化,这些使职在宦官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有了明确的给俸标准。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宦官通过翊戴皇帝即位、勾当军事以及从幸赴难等机会崭露头角、建立功业,从而获得皇帝的赏识跟赏赐。随着宦官权势的扩大,加之宦官天子近臣的身份,对宦官望风附丽者众多,宦官得以有机会收取大量贿赂。除此之外,宦官还通过担任宫市使、五坊使、功德使以及其他出使机会,对百姓大加宣索、强取豪夺或利用职务之便损公肥私,攫取非法收入。此外,经商也是唐代宦官获得财富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唐代宦官财富经营的一种方式。唐代中后期,宦官养子之风盛行,宦官养子一方面为继承家族财富、延续家族发展,同时也为了维系宦官权势的发展。继承宦父财产成为唐代宦官经济的又一来源。
张髙庆[7](2016)在《唐代宦官充任使职研究 ——以宦官充任的中枢使职为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党争是导致唐灭亡的重要原因,向来被史学界所重视,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唐代宦官充任使职的状况,以宦官充任的中枢使职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唐代设置的主要宦官使职,阐释宦官势力利用宦官使职染指唐代中枢,干预政治、插手财政经济、掌握禁军,手握兵权,对中晚唐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本文的研究范围、学术概况、研究意义宦官使职概念的界定以及论文创新与不足。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述唐初宦官的基本设置,通过对内侍省的了解,可以清楚的看出唐中后期宦官使职的繁多,而内侍省则是宦官势力充任使职的大本营。第二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主要论述了宦官充实之前中央政治的运作以及宦官充任的中央政治使职,宦官充使之前的财政运作状况及宦官充任的财政使职,宦官充实前中央军队的运作及宦官充任的军事使职。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宦官使职设置的几个基本的原因以及宦官使职设置之后对中枢的影响。
秦延民[8](2015)在《逐利之师——唐神策军商业行为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晚唐政府财政吃紧,就连禁军也面临着经费不足的情况。于是神策军采用了与官府公廨钱类似的方法贸易兴利,同时也通过各种灰色手段增加收入。在此过程中,神策军与朝廷要员勾结诈骗国库,又与官府在两市进行商业竞争,更在京畿地区大肆采造、收税。这些举措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神策军的经济需求,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问题,成为中晚唐时期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尤为特殊的一环。
徐成[9](2012)在《北朝隋唐内侍制度研究 ——以观念与职能为中心》文中认为北魏起自漠北部落联盟,无宫室制度,无内外朝之分。及入主中原,其行政杂用胡汉体制,乃用内行官管理鲜卑诸族事务,以汉制官管理汉民事务。其中内侍囊括于内行官之内,兼宫中侍奉与御前谋划于一体。内侍在北魏前期士阉杂用,其仕途迁转并无限制。迤至孝文帝改革,中央官制全盘汉化,内行官趋于消亡,内侍遂被纳入到汉制官体系之中。但内侍人员仍可于内廷、外廷之间往来迁转任职。是鲜卑旧习在北魏后期的汉制官僚体系中仍有所保留。北齐承北魏后期文物制度,但鲜卑旧习渐弱,最终确立了中侍中省与长秋寺并立的二元式的内侍体系。北齐内侍人员虽仍可处内廷谋划进策,但其不担任外廷高官与地方官已成定例。与此类似,北周虽定六官制度,与北齐体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然内侍人员在迁转为外廷官员时亦有所限制。但是北周将内侍机构归并入天官系统,成为一个独立部门,在行政体制上较北魏、北齐简约。隋统一南北,承袭北周内侍机构的设置理念,将北齐的中侍中省与长秋寺合并为内侍省。隋炀帝大业三年将内侍省从省级机构改作寺级机构的长秋监,再度精简机构人员,并规定其长官长秋令必用士人。这就将内侍部门定位为南衙下属机构。这种模式已经接近于汉晋南朝内侍架构了。但是隋炀帝的改革随着唐王朝的建立而趋于消亡。李唐前期,胡风未脱,内侍制度承袭隋初的设置模式,但规定内侍省必用阉人。与北朝一样,内侍仍可担任外廷官员,或担任军职,或出任使节。至安史军兴,宦官李辅国等位兼将相,鱼朝恩任内外职,把持朝政。宦官任外朝官之习达到了最后的高峰。自唐代宗诛鱼朝恩始,宦官在原则上不再任外朝官。限制宦官迁转仕途的代价是内朝机构的扩大。皇帝的内务,包括原来由南衙诸寺监承担者,大皆为宦官把持,是为内诸司使。宦官所掌控的神策亲军成为唐政府的主力部队,枢密使具有内朝谋划决策的重要职能。唐中后期的内朝体制主要是由宦官来运作的。但是这种体制是在逐步消除宦官任外朝官的背景下由其在内朝参政的结果。宦官监军制度,御前谋划之习及某些内诸司使都是于唐前期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唐前期既是北朝内侍任外官之习趋于终结的阶段,又是唐中后期宦官参政与内朝体制扩大的萌发阶段。然而在唐末的动乱中,宦官局限于内朝体制内的参政模式在些许范围内被突破。如枢密使、神策中尉参与延英殿会议,枢密使于堂状后帖黄处理政府庶务等。但这种格局只能算作内朝职能与外朝职能的博弈,其远不如北朝内侍任外官参政普遍。唐随后而亡,中古内侍参政之制便告一段落了。
赵晨昕[10](2012)在《唐代宦官权力的制度解析 ——以宦官墓志及敦煌本《记室备要》为中心》文中指出唐代宦官政治是中国官僚制度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自司马光着《资治通鉴》开始,历代学者多将宦官作为败坏国政的特殊群体对待。近现代以来,偶有学者也注意到宦官政治在唐代政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但从政治制度层面剖析宦官权力来源、宦官在政治运行中所起作用的论着尚不多见。本文目的,是以敦煌本《记室备要》为切入点,以品位与职位的研究方法为线索,以出土石刻资料为依据,对唐代宦官官僚制度和宦官在中枢运行所起作用做一番尽力周密的论证。据《周礼》所载,至晚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宦官已经出现,并被正式编入官僚队伍,唐代李林甫撰《唐六典》,正是仿照《周礼》而作,其中“内侍省”卷多沿袭《周礼》。自西汉以来,中书谒者令作为宦官官职的代表进入官僚队伍中,延及东汉,以中常侍为代表的宦官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以“上通下达”的方式干预政治运行。这时,宦官政治的显着特点是依附性强,并成为官僚制度的正式组成部分。至唐代,宦官官僚制度不仅保持了汉代的一些特点,还具有独特之处。就唐代官僚制度特点而言,散阶高度发达,更加重视人和事权的结合,宦官官制的这一特点在唐代三百年间变化相对较小,即唐前期时,散职勋爵体系相对完整,晋升过程中规律性较强,职事官因拥有“事权”在官职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唐中期时,随着李林甫、杨国忠等权相的出现,权阉也开始涌现,经常出现个别宦官权力过大的现象,如高力士、李辅国、鱼朝恩等等;唐后期,宦官家族伴随着韦、杜、李、郑等一些世家大族进入权力中枢而兴起,某些宦官世家的权力自唐德宗起(780)延续到唐亡(907),在唐代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唐代宦官的特点既符合官僚制度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前者主要体现在符合散职勋爵这样的官职体系上,后者体现在宦官家族的延续更多的是依靠对军权的掌控。本文既然以敦煌本《记室备要》为切入点,则以《记室备要》中排列的十九种宦官使职作为分析的基础,唐代的使职并没有明文规定的等级高低,本文以品位与职位的研究体系来证明《记室备要》中使职高低排序,前代学者也较少涉及。在证明了十九种宦官使职的等级高低后,就唐代监门卫将军和神策军中尉的官职联系、神策军中尉与京兆尹的关系,监军使的等级等问题做了专门探讨。以《记室备要》所排列十九种宦官使职的高下等级为切入点,对其中记载的“长官”、“西院直公”、翰林院使、学士院使、宣徽使等进行了个案分析,其中“长官”即是枢密使之别称,是从监军使的角度称呼枢密使的特殊名称;“西院直公”即是枢密承旨,任使宦官在唐后期所起作用至关重要;翰林院使与学士院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不是一使二名;宣徽使在唐后期因军事活动的频繁而地位迅速提升,成为重要的宦官使职之一。这些都是前人所忽略的问题,本文拟一一分析并解答。综上,本文证明了宦官政治是唐代政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宦官官制符合唐代官制的特点,符合品位与职位体制的特点;宦官政治生态与唐代政治生态相始终,是唐代政治生态的倒影与衍生;正是由于宦官官僚制度符合官制的一般特点,敦煌本《记室备要》的记载更有价值,其中记载多体现了宦官的制度性内涵;以此为基础,可以解析唐代宦官参与中枢权力运行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据推出一些新的见解与理论。
二、唐代神策中尉考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神策中尉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1)论贞元时期宦官与神策军的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贞元前期的神策军将领 |
二、从监兵马使到神策中尉:贞元时代监军使的内涵 |
三、从窦文场到杨志廉:贞元晚期宦官领袖权力性质的转变 |
四、神策中尉副使的设立及意义 |
余论:“他者”的视角 |
(2)唐代泾原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资料概述与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构思 |
第一章 乾元、广德间的西境危机与泾原镇的设立 |
第一节 从朔方军节制到泾原独立防御的建设 |
一、京西防御的变动与泾原防御使的设立 |
二、吐蕃入寇京畿与泾原防御缺失的显露 |
三、广德后泾原的防御补正与军系派争之始 |
第二节 安西军的移镇与泾原节度使的设立 |
一、泾原设镇徙军的决策渊源 |
二、泾原的徙军风波与安镇之策 |
小结 |
第二章 大历、建中间的内外剧变与泾原镇的强盛时代 |
第一节 马璘时期泾原军的力量增益与结构变动 |
一、吐蕃进攻重心向泾邠地带的转移 |
二、泾原防御的构建与军队组成的变动 |
第二节 段秀实时期泾原镇的变局与易主 |
一、马璘之死的突变与段秀实绥靖 |
二、原州筑城风波始末与泾原镇易主 |
第三节 泾师之变与泾原军的根基变革 |
一、浐水兵变的起因问题 |
二、朱泚之乱中泾原军的派系及立场问题 |
小结 |
第三章 贞元、大中间的对蕃战和与泾原镇的新发展 |
第一节 平凉劫盟后泾原防御的崩溃与重建 |
一、平凉劫盟始末与泾州防御的全面崩溃 |
二、泾原力量的更新与对蕃防御的重建 |
第二节 长庆前后泾原镇对内外关系的变动 |
一、元和间神策军拓展泾原的矛盾体现 |
二、长庆后的泾帅更替与北司势力消长 |
三、大中前后原州等地的收复始末 |
小结 |
第四章 乾符、乾宁间的军政混乱与泾原镇的衰亡 |
第一节 乾符之后泾原镇的东西危机 |
一、黄巢入关前后泾原军参战始末 |
二、原州等地的再次失陷问题 |
第二节 从张氏自守到泾原镇的灭亡 |
一、张钧时代泾原镇的自守局面 |
二、强藩之争与泾原镇的灭亡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唐代宦官研究二题——以《唐姜子荣墓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宦官配陵与宦官惩罚性管理 |
二 宦者为使动摇神策守甸之基础 |
(5)再论神策中尉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神策中尉制度的创立 |
二、神策中尉的性质 |
三、宦官迁转为神策中尉的特点 |
结语 |
(6)唐代宦官的经济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唐代宦官俸禄再探 |
第一节 唐代宦官俸禄的构成 |
一、禄米 |
二、职田与公廨田 |
三、俸钱 |
四、力役 |
第二节 唐代各阶层宦官的俸禄情况 |
一、唐代宦官人数的变化 |
二、“省内”高级职事宦官的俸禄 |
三、各等级宦官的俸禄情况 |
第三节 唐代宦官俸禄的使职化倾向 |
一、使职和“使职化” |
二、朝官担任使职的俸料规定 |
三、宦官担任使职的俸料规定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宦官的经济赏赐 |
第一节 宦官获得赏赐的条件 |
一、对皇帝的翊戴之功 |
二、从难护卫之功 |
三、勾当军国之事 |
四、皇帝即位赏赐 |
第二节 赏赐的类型 |
一、加官进爵与赏赐实封 |
二、实物赏赐 |
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宦官的非法经济来源 |
第一节 收取贿赂 |
一、求官调任 |
二、隐密与求情 |
三、攀附怙宠与望风附丽 |
第二节 巧取豪夺、借机宣索 |
第三节 损公肥私 |
第四节 经营高利贷 |
第五节 宗教性收入 |
一、宦官担任的修功德使 |
二、功德使与僧籍管理 |
小结 |
第四章 唐代宦官的财产继承和商业经营 |
第一节 唐代宦官的经济继承 |
第二节 唐代宦官的经商活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7)唐代宦官充任使职研究 ——以宦官充任的中枢使职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范围 |
0.2 学术研究概况 |
0.3 选题意义 |
0.4 宦官使职的界定 |
0.5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 唐代宦官充使前宦官机构设置 |
2 唐代宦官充任使职干预中枢 |
2.1 宦官使职干预中央政治 |
2.1.1 宦官充使前中央政治运作 |
2.1.2 宦官充任的中央政治使职 |
2.2 宦官使职插手财政系统 |
2.2.1 宦官充使前财政的运作 |
2.2.2 宦官充任的财政使职 |
2.3 宦官使职掌握中央禁军 |
2.3.1 宦官充使前唐代的军队运作 |
2.3.2 宦官充任的军事使职 |
3 宦官使职设置的原因及对中晚唐的影响 |
3.1 唐代宦官使职设置原因 |
3.1.1 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3.1.2 唐代各种政治势力角逐 |
3.1.3 宦官自身所处的条件 |
3.2 宦官充任使职对中枢的影响 |
3.2.1 宦官充任政治使职的影响 |
3.2.2 宦官专权 |
3.2.3 废帝、弑君如同儿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北朝隋唐内侍制度研究 ——以观念与职能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综述评骘 |
三 思路方法 |
第一章 北魏内侍制度考述 |
第一节 北魏前期的内侍制度 |
一、 “内小”与“中散” |
二、 宦官的出现与北魏内侍地位的变化 |
三、 北魏前期内侍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 太和改制后北魏之内侍设置 |
一、 太后宫中之内侍官 |
二、 皇后宫中之内侍官 |
三、 归属待考之内侍官 |
第三节 北魏内侍中的士人 |
第四节 北魏内侍之仕途迁转及地位 |
第五节 太和中两次《官品令》所见北魏内侍机构之变化 |
第二章 北齐、北周、隋三朝内侍制度 |
第一节 北齐内侍制度考述 |
一、 厮养家奴:高氏前期内侍的主体 |
二、 北齐的中侍中省与长秋寺 |
三、 礼制中所见北齐宦者职责及内侍制度的变迁 |
四、 北齐宦者的作用及地位 |
五、 由“内参”看北齐中后期的内廷体系 |
第二节 北周内侍制度考述 |
一、 北周天官所属之职官架构 |
二、 北周内侍的组织形式 |
三、 北周内侍的构成及政治运作 |
第三节 隋内侍省考述 |
一、 隋代内侍省之渊源分析 |
二、 大业改制中所见隋内侍人员之运行 |
三、 隋代政治运作中的内侍职能及地位 |
四、 后论——北朝内侍制度的整合与演变 |
第三章 唐前期内侍制度的演变 |
第一节 唐初内侍制度的确立及运作 |
一、 内侍省抑或是长秋监——唐初的选择 |
二、 唐初内侍的运作 |
三、 释南北衙 |
四、 优宠抑或防禁——唐初内侍职权的再探讨 |
第二节 李武政权的更迭与宦官势力的变迁 |
一、 由外廷而内廷——武后私党之嬗变 |
二、 李武政权宦官权势的膨胀 |
三、 释“品官给使”——李武政权宦官本品之划分 |
四、 唐初外戚、妃主政治与内侍之关系 |
第三节 玄宗朝内侍制度的变革 |
一、 玄宗“崇重宫禁”与内侍省的变迁 |
二、 十王宅的设立与飞龙禁军 |
三、 玄宗政治理念与内侍运作 |
四、 持国柄而无权——高力士权势分析 |
第四节 肃代二朝宦官角色的转变 |
一、 唐代宦官监军的普及制度的完善 |
二、 内外职之间——从李辅国到鱼朝恩 |
第五节 略说北朝至中唐内侍参政模式的终结 |
第四章 唐中晚期内朝体制与宦官(上)——枢密与中尉 |
第一节 唐代枢密使再研究 |
一、 从传宣诏命到参议谋划 |
二、 枢密与枢籍 |
三、 枢密院与翰林学士院之联系 |
四、 枢密使的内廷地位及其演变 |
第二节 神策中尉与神策军研究 |
一、 从神策监军到神策中尉 |
二、 神威军始末及神策军规制的扩大 |
三、 宦官与神策军组织的若干问题 |
四、 神策行营与宦官势力在军务上的延伸 |
五、 军容使与神策军在晚唐的变更 |
第五章 唐中晚期内朝体制与宦官(中)——宦官诸使 |
第一节 内诸司使考述及其权责辨析(上)——内诸司使之内司使 |
一、 宣徽使 |
二、 飞龙使、群牧使、骡坊使 |
三、 军器使 |
四、 内弓箭库使 |
五、 内作使 |
六、 如京使 |
七、 内园使、栽接使、冰井使、通掖使 |
八、 监医官院使 |
九、 监右银台门进奏使、合门使 |
一〇、琼林、大盈库使 |
一一、丰德库使 |
一二、尚食、口味库使、进食、御食、御厨使 |
一三、营幕使 |
一四、三宫使、留后使 |
一五、少阳院使、内坊使 |
一六、仗内学案使 |
第二节 内诸司使考述及其权责辨析(下)——内诸司使之外司使 |
一、 牛羊使 |
二、 市舶使 |
三、 客省使、司宾使 |
四、 总监使 |
五、 功德使 |
六、 会仙院使 |
七、 华清宫使 |
八、 内庄宅使 |
九、 鸿胪礼宾使 |
一〇、僻辟)仗使 |
一一、威远军监军使 |
第三节 宦官使职之外使 |
一、 监护使 |
二、 馆驿使 |
三、 粮料使 |
四、 解县榷盐催勘使 |
五、 排阵使、制置使 |
第四节 唐代内养考述 |
一、 内养的性质 |
二、 内养的品阶等级 |
三、 内养职务的划分 |
第六章 唐中晚期内朝体制与宦官(下)——内朝理念与体制的变革 |
第一节 内朝理念与北司狱 |
一、 正敕、特敕与内朝体制之演变 |
二、 北司狱考述 |
三、 北司狱与南衙、地方狱职权辨析 |
第二节 晚唐内大臣的确立——以中尉、枢密权责的拓展为中心 |
一、 宦官之礼仪之争 |
二、 中尉、枢密使中枢决策权的扩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唐代宦官权力的制度解析 ——以宦官墓志及敦煌本《记室备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虚构与真实之间——两汉以前宦官的等级与执掌 |
第一节 投影与真实——《周礼》与《唐六典》中的宦官等级与执掌 |
一、《周礼》所反映的官僚制度信息 |
二、《周礼》所载宦官等级与执掌 |
三、《唐六典》“内侍省”对《周礼》的沿用 |
第二节 “游谒后庭、宫门卫禁”——“中书谒者令”与“中常侍” |
一、中书谒者令 |
二、中常侍 |
三、“中书谒者令”与“中常侍”的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品位与职位视野下的唐代宦官官制——以出土墓志为中心 |
第一节 安史之乱前的宦官品位与职位研究——以七方宦官墓志为中心 |
一、七名宦官的籍贯与“前仕途”生涯 |
二、七名宦官的年龄与散阶的对应关系 |
三、七名宦官散、职、勋、爵变化 |
四、唐前期宦官使职的出现 |
第二节 安史之乱前后宦官官制的特点——以杨思勖、高力士、李辅国、鱼朝恩为例 |
一、宦官官制:品位与职位的延续——以杨思勖、高力士为例 |
二、宦官官制:品位与职位的顶峰——以李辅国、鱼朝恩为例 |
三、安史之乱前后宦官执掌渐变 |
四、安史之乱前后宦官官制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唐德宗以后的宦官官制——以几个宦官世家为例 |
一、杨延祚、杨志廉、杨钦义、杨玄略、杨复恭家族品位、职官、使职研究 |
二、杨志廉、杨玄略,刘弘规、刘遵礼家族对比研究 |
三、李敬实、李昇荣家族官职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记室备要》中卷宦官排序与权力分割(上)——以中尉、监军使为例#80 |
第一节 《记室备要》中卷使职排序——以品位与职位为线索 |
一、敦煌本《记室备要》性质及史料价值概论 |
二、宦官顶峰:中尉、军容、长官(枢密使) |
三、高层宦官:飞龙使、内园使、庄宅使、宣徽使 |
四、中层宦官:辟仗使、翰林院使、西院直公、总监使 |
五、低层宦官:琼林等使、牛羊使 |
六、图像的印证 |
第二节 论神策军中尉例带监门卫将军——兼论中尉与京兆尹的冲突 |
一、宦官带监门卫将军的兴起 |
二、左右神策军中尉晋升途径举例——以八方宦官墓志为例 |
三、左右神策军中尉与监门卫将军 |
四、京兆尹与左右军中尉的关系 |
第三节 监军使与《记室备要》所列使职关系 |
一、淮南、西川、河东监军使与顶级宦官 |
二、天平监军使、邠宁庆监军使与高层宦官 |
三、陕府监军使、浙西监军使、平卢监军使、义昌监军使与中层宦官 |
四、富平镇监军使、河中监军使与低级宦官 |
五、唐末监军使的等级变化——以荆南监军使为例 |
六、监军使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记室备要》中卷宦官排序及权力分割(下)——以枢密使、翰林院使(学士院使)、宣徽使为例 |
第一节 “长官”——枢密使及其职权 |
一、《记室备要》及相关文献中所见“长官”一词 |
二、“长官”释义——以《唐律疏议》为切入点 |
三、“长官”——枢密使之别称 |
四、小结 |
第二节 《记室备要》“西院直公”考 |
一、“西院直公”释义 |
二、一使三称:西院直公、枢密院端公与西院承旨 |
三、枢密承旨(枢密院端公、“西院直公”)的晋升途径 |
第三节 翰林院使与学士院使 |
一、翰林院使与学士院使的分设 |
二、由七名宦官墓志分析翰林院使与学士院使的品级 |
三、敦煌本《记室备要》中不见“学士院使”的原因——兼论翰林院使与监军使的关系#152 |
第四节 宣徽使与宣徽供奉官 |
一、宣徽使的品级 |
二、宣徽使的执掌 |
第五节 枢密使、学士院使(翰林院使)和宣徽使之间的关系 |
一、皇帝——枢密使——馆驿使——监军使 |
二、学士院使——枢密承旨——枢密使 |
三、供奉官——宣徽使——枢密使 |
四、宣徽院诸使与翰林院诸使 |
五、诸使各司其职与特殊时期的共同点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中国宦官特点 |
二、唐代宦官官制的特点 |
三、唐代内廷的中枢运作 |
附录一 敦煌本《记室备要》校注 |
附录二 本文涉及宦官墓志列表 |
附录三 内侍省官员品级员额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唐代神策中尉考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贞元时期宦官与神策军的结合[J]. 张照阳. 文史, 2021(04)
- [2]唐代泾原镇研究[D]. 陈晶晶. 兰州大学, 2021
- [3]唐代藩镇宦官监军使选任初探[J]. 吴宇翔. 唐史论丛, 2021(01)
- [4]唐代宦官研究二题——以《唐姜子荣墓志》为中心[J]. 贾志刚. 中国史研究, 2019(02)
- [5]再论神策中尉制度[J]. 何先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6]唐代宦官的经济来源研究[D]. 辛凤妮. 西北大学, 2017(02)
- [7]唐代宦官充任使职研究 ——以宦官充任的中枢使职为主[D]. 张髙庆. 辽宁大学, 2016(02)
- [8]逐利之师——唐神策军商业行为探究[J]. 秦延民. 珞珈史苑, 2015(00)
- [9]北朝隋唐内侍制度研究 ——以观念与职能为中心[D]. 徐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1)
- [10]唐代宦官权力的制度解析 ——以宦官墓志及敦煌本《记室备要》为中心[D]. 赵晨昕.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