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实验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一、实验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米秋霖[1](2020)在《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眼压的影响及视神经保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巩膜上静脉烙闭法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青光眼模型,探究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大鼠的降眼压作用以及视网膜、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网膜活性氧和Caspase-3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青光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用药组和低剂量用药组,每组各12只。术前3天开始测量大鼠眼压,作为基线眼压,以右眼作为模型眼,烙闭其3条巩膜上静脉,于术后即刻、1-3天、用药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17天、第21天测量眼压。用药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不同浓度芪灯明目胶囊混悬液灌胃(高剂量组浓度为900mg/kg,低剂量组浓度为600mg/kg),阳性对照组用醋甲唑胺混悬液灌胃(2.23mg/kg),模型组用等量灭菌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21天。灌胃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其眼球,观察其RGCs层及全层视网膜厚度、视网膜ROS的表达、RGCs的凋亡以及Casepase-3的表达。结果:1.用药第1天,各组间眼压值无差异(P>0.05),用药第7、14、21天,模型组相较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眼压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相较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用药第7天,阳性对照组相较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4天,阳性对照组与高剂量组眼压值比较有差异(P<0.05),与低剂量组眼压值比较无差异(P>0.05);用药第21天,阳性对照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眼压值都有差异(P<0.05),但与低剂量组眼压值差异更小。2.模型组RGCs层厚度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RGCs层厚度相较于低剂量组度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视网膜全层厚度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视网膜全层厚度相较于低剂量组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中RGCs凋亡率、视网膜ROS的含量以及Caspase-3的表达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RGCs凋亡率、视网膜ROS的含量以及Caspase-3的表达相较于低剂量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1、不同剂量组芪灯明目胶囊混悬液均可降低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大鼠的眼压。2、芪灯明目胶囊混悬液可以降低慢性高眼压大鼠的视网膜损害,减少RGCs凋亡,减少视网膜中ROS含量,并且下调Caspase-3的表达,对青光眼视神经有保护作用。

陈水龄[2](2020)在《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章目的采用 532nm倍频激光建立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动物模型,为CNV的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法1.应用532nm倍频激光光凝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建立实验性CNV模型,分别在光凝后1d、3d、5d、7d、14d、21d采用眼底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观察光凝后不同时间点 CNV 的变化情况。2.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光凝后不同时间点CNV中央厚度。3.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光凝后不同时间点CNV眼组织中CD105因子表达的情况。结果1.光凝后1d光斑处无荧光素渗漏;光凝后3d、5d仅有少量光斑处有荧光素渗漏。光凝后7d CNV生成率为70.18%,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为128.30±11.21。光凝后14d CNV生成率为78.18%,平均光密度值为182.12±6.59,与光凝后7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21d,CNV生成率和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与光凝后14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E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光凝后时间的增加,CNV中央厚度逐渐增加,光凝后7d CNV厚度为48.92±2.81μm,较光凝后1d显着增加(P<0.05);光凝后14d CNV厚度为61.98±5.06μm,较光凝后7d显着增加(P<0.05);光凝后21d CNV厚度为61.78±4.03μm,与14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CD1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视网膜组织CD105表达呈阴性,光凝后1d、3d、5d组光斑处可见少量棕黄色反应物表达,光凝后7d组光斑处棕黄色反应物逐渐增多(P<0.05),光凝后14d组较光凝后7d组比较显着增加(P<0.05),光凝后21d组与光凝后14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应用532nm激光光凝可以成功建立BN大鼠实验性CNV动物模型。2.CNV在光凝后7d至14d生长迅速,至21d逐渐稳定,此模型具有成模速度快,成模率高、重复性好、成本低的优点,可作为CNV基础研究的动物模型。3.眼底照、FFA、ICGA、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动态观察CNV的变化。第二章目的观察中药单体姜黄素对BN大鼠实验性CNV的抑制作用,以及对AKT/p-AKT/HIF-1 α/VEGF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为姜黄素治疗CNV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应用532nm倍频激光光凝诱导BN大鼠建立CNV模型,造模后的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高剂量组,在光凝后14d进行眼底照、FFA与ICGA检查。2.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CNV中央厚度。3.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组CNV眼组织中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4.采用RT-qPCR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mRNA的相对表达量。5.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正常组未打激光,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CNV生成率分别为78.18%、73.21%、77.19%、75.86%、7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82.12±6.59、119.22±8.03、166.45±8.33、164.34±5.69、149.22±6.4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升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光凝后14d,雷珠单抗组CNV中央厚度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中AKT、p-AKT、HIF-1α、VEGF因子表达呈阴性,未见棕黄色反应物。光凝后14d,模型组光斑处AKT、p-AKT、HIF-1α、VEGF因子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AKT、p-AKT、HIF-1α、VEGF因子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4.mRNA结果显示:光凝后14d,模型组AKT、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光凝后14d,AKT蛋白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1.高剂量姜黄素(400mg/Kg/d)对激光诱导的BN大鼠实验性CNV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2.姜黄素抑制BN大鼠实验性CNV的机制可能与抑制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第三章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19(adult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 line-19,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中 AKT、HIF-1 α 和VEGF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采用CoCl2诱导ARPE-19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模型,应用CCK-8法筛选造模试剂CoCl2、实验药物姜黄素和阳性对照药雷珠单抗的浓度,同时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2.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应用RT-qPCR法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AKT、HIF-1α和VEGF mRNA表达量的影响。3.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AKT、p-AKT、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CCK-8细胞活性检测:随着CoCl2浓度的增加,ARPE-19细胞活性呈现先增长后抑制,当CoCl2终浓度≥200μM时,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终浓度在0-100μM时,ARPE-19细胞活性未见异常;当浓度≥200μM时,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5)。雷珠单抗在终浓度为20μg/mL时,细胞活性较CoCl2组显着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浓度为40μg/mL、80μg/mL时,细胞活性较CoCl2组和正常组均显着降低(P<0.05)。因此,我们选择终浓度100μM的CoCl2作为造模浓度;终浓度6.25μM、25μM、100μM的姜黄素作为低、中、高剂量组浓度;终浓度为20μg/mL的雷珠单抗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浓度。2.RT-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AKT、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Westernblot结果显示: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剂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应用CoCl2可成功建立APRE-19细胞化学缺氧模型。2.CoCl2在终浓度为100μM时可增加细胞中AKT、HIF-1α和VEGF mRNA及p-AKT、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量。3.高剂量姜黄素(100μM)可降低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中AKT、HIF-1α和 VEGF mRNA 及 p-AKT、HIF-1α 和 VEGF 蛋白的表达。4.姜黄素(100μM)对CoCl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具有保护作用。第四章目的观察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1.将ARPE-19细胞条件培养液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作用于HUVEC细胞;采用CCK-8法观察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2.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的水平迁移的影响。3.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的垂直迁移的影响。4.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的侵袭的影响。5.采用Matrigel基质胶管腔形成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1.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UVEC细胞水平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细胞水平迁移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珠单抗组水平迁移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中(25μM)、高(100μM)剂量组水平迁移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UVEC细胞垂直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细胞垂直迁移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珠单抗组垂直迁移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中(25μM)剂量组垂直迁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条件培养液高(100μM)剂量组垂直迁移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HUVEC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细胞侵袭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珠单抗组细胞侵袭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中(25μM)剂量组细胞侵袭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条件培养液高(100μM)剂量组较模型组细胞侵袭显着减少(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HUVEC细胞管腔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管腔形成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管腔形成较模型组显着较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剂量组管腔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中(25μM)、高(100μM)剂量组管腔形成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减少(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ARPE-19细胞姜黄素低(6.25μM)、中(25μM)、高剂量组(100μM)条件培养液可显着抑制HUVEC细胞水平迁移;其中高剂量组条件培养液可显着抑制HUVEC细胞垂直迁移。2.ARPE-19细胞姜黄素高剂量组(100μM)条件培养液可抑制HUVEC细胞侵袭。3.ARPE-19细胞姜黄素中(25μM)、高剂量组(100μM)条件培养液可抑制HUVEC细胞管腔形成。4.姜黄素可在细胞水平抑制血管的生成。

崔琳茹[3](2020)在《补精益视片对眼压控制后青光眼视功能改善作用的多中心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视力、静态视野、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研究补精益视片对眼压控制稳定后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本试验采用分层随机、阳性药物对照、完全隐藏的非盲、平行组设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纳入眼压控制后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口服补精益视片,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片,连续服用6个月,每月复查一次。治疗前及每次复诊时均进行矫正视力、眼压以及其他眼科常规检查。静态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OCT及视觉诱发电位在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各检查一次。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症候评分。西医疗效通过观察矫正视力、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OCT、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评定,中医疗效通过观察症候评分评定,研究补精益视片对眼压控制后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本试验共纳入病例216例,试验组、对照组各108例,脱落(失访及未规范用药)38例(试验组18例、对照组20例),进入统计178例,试验组90例(177只眼),对照组88例(170只眼)。(1)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视力、眼压、视野、OCT、P-VEP、中医症候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西医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5.14%、显效率8.47%、有效率25.99%、稳定率40.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显效率8.24%、有效率25.53%、稳定率41.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1.1%,显效率33.3%、有效率3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显效率20.5%、有效率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中心的中医以及西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静态视野:治疗前后两组的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以及丢失方差平方根(square root loss variance,s LV)方面虽略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之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神经纤维层厚度:治疗前后试验组在G、N、NS、TI、T方位的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N、NS、NI、T方位的神经纤维层厚度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VEP:试验组P100波峰时在治疗后稍提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振幅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P100波峰时治疗后略有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幅较治疗前稍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发现试验组在改善视物不清、目胀不适、腰膝酸软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改善视物不清、目胀不适上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在视物不清及腰膝酸软的症候评分上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精益视片与甲钴胺片均对眼压控制后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有改善作用,两者西医疗效相当,中医疗效两者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补精益视片改善中医症候视物不清及腰膝酸软作用优于甲钴胺片,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探索作用机制。

田根全[4](2019)在《活血通络利水方对RIR大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AQP4,GLAST,GS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活血通络利水方对急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损伤模型大鼠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L-谷氨酸/L-天冬氨酸转运体(L-gluta-mate/L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也称EAAT1)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一:25只BN雄性大鼠,随机抽取5只,造高眼压模型,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观察5只BN大鼠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厚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找出其变化规律;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选择6小时和8周为两个时间观察点,将20只BN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对照组、银杏叶片对照组,造模给药,然后用OCT观察4组BN大鼠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层厚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来检测中药和银杏叶片的效果。实验二:2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第一组是正常对照组,其余6组为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分别选取造模后6小时、12小时、1天、3天、1周、2周的6个时间点的大鼠。然后按6个时间点麻醉处死提取视网膜组织,进行West Blot实验,找出AQP4、GLAST以及GS表达最显着的时间点。2根据上述结果,选择造模后6小时为时间观察点;将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为模型对照组、中药对照组、银杏叶片对照组,造模给药6小时后,进行麻醉处死大鼠,提取视网膜组织,进行West Blot实验,从而对比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对照组、银杏叶片对照组之间AQP4、GLAST以及GS的表达高低的变化关系。结果实验一:1在6小时的时候,神经纤维层厚度增强,表示现在还处于水肿期,而在4周、8周、12周时厚度降低,表明大鼠的由于高眼压造成了神经纤维层的变薄。2采用中药和银杏叶干预后,发现在6小时时其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8周时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程度减轻。实验二:1在AQP4、GLAST以及GS表达最显着的时间点为6h,其余时间点比较无显着意义。2在6h时,模型对照组视网膜组织中的AQP4表达最低,中药组与银杏叶片对照组AQP4表达高于模型对照组,但是低于正常对照组,中药组和银杏叶片对照组的差异无显着意义;中药组与银杏叶片对照组GLAST与GS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但是高于正常对照组,中药组和银杏叶片对照组的差异无显着意义。结论1活血通络利水方能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视网膜初期的水肿程度和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长期观察能减少视神经纤维层变薄,保护视神经。活血通络利水方能提高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AQP4、GS和GLAST的表达水平和活性,从而起到保护视网膜组织的作用。2活血通络利水方能提高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4、GS和GLAST的表达水平和活性,从而保护视网膜组织。图5幅;表9;参81篇。

刘红佶[5](2019)在《基于NGF/ASK1/FoxO1与NGF/AKT/CREB通路研究RGCs凋亡机制及补肾活血法的干预效应与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青光眼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对人类视觉质量构成极大的威胁,深入了解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发生发展机制及开发视神经保护药物的形式刻不容缓。研究发现由高眼压(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HIOP)导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进行性凋亡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根本原因。另外,抑凋亡和促凋亡信号因子的相对表达对RGCs凋亡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而NGF/ASK1/FoxO1通路与NGF/AKT/CREB通路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因此NGF/ASK1/FoxO1通路与NGF/AKT/CREB通路可能参与RGCs凋亡相关机制。既往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以活血通络为主,滋养肝肾较少,滋养肝肾、活血通络同用者罕见,系统研究更少。补精益视片为中医眼科名家陈达夫教授经验方,具有滋养肝肾、活血通络的作用,作为补肾活血法代表方,我们前期临床及动物实验均已明确其对青光眼具有较好的视神经保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外高压诱导、成功构建RGCs凋亡模型,观察不同压力梯度对RGCs凋亡的影响,从NGF/ASK1/FoxO1与NGF/AKT/CREB通路的角度研究其机制,然后建立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探讨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以上通路的干预效应和机制。旨在传承并发掘名老中医经验,从而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创新新思路、提供新方法。实验一:基于NGF/ASK1/FoxO1、NGF/AKT/CREB通路研究不同压力梯度对体外RGCs凋亡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目的:HIOP是诱导RGCs凋亡的重要因素,然而,其潜在的机制尚未清楚。对离体状态下RGCs的病理学特征进行研究,可以避免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机体内环境的复杂性而导致的体内研究局限性,离体状态下RGCs凋亡模型(体外加压培养RGCs)是研究青光眼RGCs凋亡发生机制的理想模型。本部分实验基于NGF/ASK1/FoxO1、NGF/AKT/CREB通路研究不同压力梯度对体外RGCs凋亡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取开放式压力控制培养系统建立体外加压RGCs凋亡模型。将原代培养的SD大鼠RGCs分别暴露于0 mmHg、20 mmHg、40 mmHg、60 mmHg、80 mmHg5个压力梯度24 h,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RGCs的形态学变化、CCK-8和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RGCs的活性和凋亡率、Western blot及qRT-PCR分别检测NGF、AKT、ASK1、FoxO1和CREB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结果:(1)成功建立体外加压培养RGCs的凋亡模型:40 mmHg组、60 mmHg组、80 mmHg组RGCs的活性明显低于0 mmHg组与20 mmHg组(均P<0.01),其凋亡率明显高于0 mmHg与20 mmHg(均P<0.01),20 mmHg组与0 mmHg组RGCs活性及凋亡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在40 mmHg、60 mmHg、80 mmHg中,RGCs细胞活性随压力的增高而逐渐下降(P<0.05),凋亡率则随着压力的增高而逐渐升高(P<0.05)。(2)不同压力梯度对RGCs的形态学变化的影响:0 mmHg组和20 mmHg组有极少量细胞出现细胞萎缩改变;40 mmHg组较多细胞萎缩或破坏;60 mmHg组大部分细胞神经突缩短,部分细胞解体或死亡;80 mmHg组细胞均出现严重的结构损害,已不可分辨其基本形态结构。(3)不同压力梯度对NGF通路相关蛋白NGF、AKT、ASK1、FoxO1和CREB表达的影响:与0 mmHg组相比,20 mmHg组NGF、AKT、ASK1、FoxO1和CREB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40 mmHg组、60 mmHg组和80 mmHg组的NGF、AKT、ASK1、FoxO1和CREB蛋白表达水平与0 mmHg组、20 mmHg组相比,则有明显差异(P<0.01),且NGF、AKT和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逐渐下降(P<0.05),而ASK1、FoxO1蛋白表达水平则随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增加(P<0.05)。(4)不同压力梯度对NGF通路相关蛋白NGF、AKT、ASK1、FoxO1和CREB mRNA表达的影响:与0 mmHg组相比,20 mmHg组NGF、AKT、ASK1、FoxO1和CREB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40 mmHg组、60 mmHg组和80 mmHg组的NGF、AKT、ASK1、FoxO1、CREB mRNA与0 mmHg组、20 mmHg组相比,则有明显差异(P<0.01),且NGF、AKT和CREB的mRNA表达水平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逐渐下降(P<0.01),而ASK1及FoxO1 mRNA表达水平则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增加(P<0.05)。(5)NGF/ASK1/FoxO1通路和NGF/AKT/CREB通路的比较:20mmHg组NGF/ASK1/FoxO1通路ASK1、FoxO1蛋白及mRNA表达与NGF/AKT/CREB通路CREB蛋白及mRNA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而40mHg组、60mmHg组、80 mmHg组NGF/AKT/CREB通路CREB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量明显高于NGF/ASK1/FoxO1ASK1与FoxO1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量(均P<0.01)。表明在NGF相关通路中,NGF/AKT/CREB可能在压力引起RGCs凋亡中作用可能更重要。结论:(1)采取开放式压力控制系统可成功制作体外加压培养RGCs凋亡模型。(2)40 mmHg、60 mmHg、80 mmHg的压力均可诱导体外培养RGCs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降低RGCs细胞活性,增加RGCs的凋亡率,20 mmHg却与0mmHg类似,未能引起相应改变。(3)调控NGF/ASK1/FoxO1和NGF/AKT/CREB通路可能均是压力导致RGCs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4)NGF/AKT/CREB通路在RGCs凋亡中的作用可能更为明显。实验二:基于NGF/AKT/CREB通路研究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视网膜损伤及RGCs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目的:我们前期临床及动物实验均已发现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青光眼具有较好的视神经保护作用,且实验一“基于NGF/ASK1/FoxO1、NGF/AKT/CREB通路研究不同压力梯度对体外RGCs凋亡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中发现NGF/AKT/CREB通路在RGCs凋亡中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索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保护视神经机制是否有NGF/AKT/CREB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故建立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研究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视网膜损伤及RGCs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烙闭上巩膜静脉法建立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给药组20只,模型组20只。监测大鼠眼压,分别于造模后3天及造模后2月行相关检测: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测量视网膜厚度及RGCs数量,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RGCs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RGCs的NGF/AKT/CREB通路NGF、AKT、CREB蛋白表达。结果:(1)成功建立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造模后3天,模型组IOP较造模前显着升高(均为P<0.01),造模后2月模型组IOP较造模前模型组IOP及造模后2月空白组IOP均有显着差异(P<0.01);(2)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视网膜形态、RGCs凋亡率及数量、视网膜厚度检测:造模后3天,模型组与给药组视网膜结构出现明显破坏,间质水肿,RGCs数量较空白组减少(P<0.05),凋亡率增加(P<0.05),视网膜水肿增厚(P<0.05),部分RGCs形态不规则、染色变淡有空泡、且RGCs排列紊乱,内、外核层排列疏松。造模后2月,模型组视网膜较空白组明显变薄(P<0.05),内外核层排列明显疏松,模型组RGCs数量较空白组明显较少(P<0.05),凋亡率较空白组RGCs明显增加(P<0.05),RGCs排列不规则,且已多呈空泡样。另外,与造模后3天模型组比较,造模后2月模型组RGCs凋亡率增加(P<0.05),RGCs数量变少(P<0.05)。(3)补肾血法(补精益视片)对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眼压、视网膜形态、RGCs数量、RGCs凋亡率及视网膜厚度的影响:虽然造模后3天,给药组眼压、视网膜形态、RGCs数量、RGCs凋亡率及视网膜厚度较模型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2月,给药组IOP较模型组IOP及造模后3天给药组IOP均有所降低(P<0.05)。造模后2月,给药组视网膜较模型组视网膜增厚(P<0.05),RGCs凋亡率降低(P<0.05),RGCs数量增多(P<0.05),RGCs形态大致正常,排列规则,内外核层排列稍紊乱。与造模后3天给药组比较,造模后2月给药组凋亡率降低(P<0.05)。(4)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RGCs NGF/AKT/CREB通路NGF、AKT、CREB表达的影响:造模后3天,模型组NGF、AKT及CREB表达均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及给药组NGF、AKT及CREB表达无明显差异;而造模后2月模型组较造模后3天模型组NGF、AKT、CREB表达量降低(P<0.05),造模后2月给药组NGF、AKT及CREB表达则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且造模后2月给药组较造模后3天给药组NGF、AKT及CREB表达量增多(P<0.05)。结论:(1)采用烙闭大鼠上巩膜静脉方法建立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可获得稳定、持久的HIOP;并可模拟青光眼HIOP造成的渐进性视网膜病理损害:视网膜形态结构渐进性损害,视网膜厚度渐进性变薄,RGCs凋亡率逐渐增加及RGCs数量逐渐减少。(2)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可抑制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RGCs凋亡、防止RGCs数量减少,改善视网膜病理形态结构及防止视网膜厚度变薄,且有助于轻度降低IOP,从而发挥保护视神经作用。(3)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可促进Shareef-Sharma大鼠慢性HIOP模型RGCs NGF/AKT/CREB信号转导通路中生存基因NGF、AKT、CREB蛋白表达,且随着用药时间延长,NGF、AKT、CREB蛋白表达有增高趋势,这可能在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保护青光眼视神经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高铃[6](2018)在《Vps35抑制CDK5/p35活化下调p-tau表达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中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意义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丢失、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为特征的视网膜神经变性疾病,RGCs一旦发生变性,难以逆转,如何预防及逆转RGCs变性,长期以来都是青光眼治疗面临的难题。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二大致盲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明确。高眼压是目前唯一公认导致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1],但高眼压并非青光眼的充分必要因素,临床上许多患者从未出现眼压升高或者即使有眼压升高控制良好,然而其RGCs丢失、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仍然持续加重,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视功能完全丧失[2]。研究表明,缺血、缺氧、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等均会导致青光眼RGCs变性凋亡[2,3]。研究表明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导致RGCs变性的动物模型更能代表青光眼的病理损伤机制[2,4,5]。空泡分选蛋白35(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35,Vps35)是Retromer复合体的核心组分,负责分选识别膜蛋白受体并将其从内体转运至反式高尔基体(trans-Golgi network,TGN)或者质膜,避免其被溶酶体降解[6]。大量研究显示Vps35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7,8]和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9-11]关系密切。Tau蛋白是表达在神经细胞轴突中的主要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过度磷酸化(hyperphosphorylation)增加可以导致其与微管蛋白结合力降低、影响微管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轴突运输,已经证实过度磷酸化tau蛋白(p-tau)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相关,如AD、家族性额颞叶痴呆等[12]。视网膜有“外周脑”之称,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正常视网膜中tau蛋白广泛表达,而p-tau几乎不表达。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改变与AD等中枢变性类疾病类似:与年龄增加相关;都以神经元变性为特征;脑内和视网膜均有p-tau表达[13-16]。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已经发现Vps35主要表达在RGCs,Vps35缺陷导致RGCs凋亡增加、胞体排列紊乱、突起减少、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等神经变性样改变,而且视网膜p-tau表达增加[17]。那么我们推测Vps35减少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与p-tau增加有关。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CDK5)是有丝分裂后神经元活动的重要调节器,对中枢神经元的细胞构筑、细胞的迁移和分化、细胞骨架形成、轴突导向、突触可塑性等都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调控细胞凋亡信号[18]。近年的研究普遍认为CDK5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病理机制中的主要致病激酶。CDK5介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增强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微管结构异常,细胞骨架塌陷被认为是其导致细胞凋亡的主要病理机制。而且有研究证实CDK5/p35活性增强可以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增加[19]。因此我们推测Vps35减少可能增加Cdk5/p35激酶活性导致视网膜p-tau表达增加。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前期研究发现Vps35减少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及p-tau表达增加的基础上探索Vps35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中的机制;阐明Vps35通过调节CDK5/p35蛋白降解而抑制其活性,进而下调p-tau表达,阻止RGCs变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大鼠玻璃体腔注射谷氨酸20nmoles,50nmoles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40nmoles,注药后不同时间点抽取玻璃体液检测谷氨酸浓度;取不同时间点的眼球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TUNEL检测神经节细胞层(GCL)细胞数、视网膜厚度、凋亡细胞;取各时间点新鲜视网膜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和磷酸化tau s396及tau s404的表达情况。探索玻璃体腔注药建立大鼠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相关视网膜神经变性动物模型的有效剂量。2.利用筛选出的大鼠谷氨酸视网膜兴奋性毒性模型,取不同时间点的视网膜新鲜组织标本或者取眼球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荧光、免疫印迹、Q-PCR及免疫共沉淀等技术研究Vps35、CDK5/p35、p-tau s396、溶酶体关联膜蛋白(LAMP1)、早期内体抗原(EEA1)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模型中的表达、变化趋势及相互作用。3.利用原代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结合细胞转染技术,利用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免疫共沉淀及Q-PCR探索Vps35减少可能通过影响CDK5/p35溶酶体途径降解导致p-tau表达增加。研究结果1.大鼠玻璃体腔注射谷氨酸50nmoles导致视网膜变薄、RGCs凋亡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p-tau s396表达明显增加,可以有效的建立谷氨酸兴奋性相关的视网膜神经变性模型。2.Vps35下调可以增加CDK5/p35活性,导致p-tau s396和s404表达量增加,抑制CDK5可以明显减少Vps35下调引起的p-tau s396表达增加;Vps35和p35、CDK5和p35存在相互作用。Vps35下调可以减少LAMP1、EEA1表达,LAMP1与p35,Vps35与LAMP1存在相互作用;Vps35缺乏导致转运到溶酶体降解的CDK5/p35减少,胞内CDK5/p35活性增强,进而导致p-tau增多。研究结论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大鼠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相关视网膜神经变性动物模型,利用免疫印迹、免疫共沉淀、免疫组化、免疫荧光、TUNEL检测、Q-PCR、原代细胞培养及细胞转染等技术,探讨了Vps35调控CDK5/p35活性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的机制。本研究证实了Vps35减少会增强CDK5/p35激酶活性,导致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增加,进而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进一步研究发现,Vps35是通过影响CDK5/p35的溶酶体降解途径进而影响其活性的。本研究揭示了CDK5/p35作为Vps35转运“货物(cargo)”的可能性,使我们对蛋白激酶活化造成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增加而导致RGCs变性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有利于从调控Vps35的角度为青光眼等神经变性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黄伟革,包辉英,吴国忠[7](2011)在《中药治疗青光眼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在青光眼实验研究中常用的高眼压动物模型构建方法有原发性青光眼动物模型、急性高眼压动物模型、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体外细胞培养高眼压模型等。在构建青光眼实验模型的基础上,有学者对葛根素、灯盏花素、三七总苷、银杏叶注射液、藏红花提取液、金丝桃素、灯盏细辛、刺蒺藜、当归补血煎剂、补阳还五汤等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复方中药治疗青光眼的效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部分中药具有降眼压、保护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细胞、改善视功能等作用。

彭俊,曾志成,谭涵宇,彭清华[8](2010)在《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对近10a来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发现活血利水法对高眼压等眼科实验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用益气活血利水之青光安颗粒剂对实验性急慢性高眼压、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复明片对实验性视网膜脱离、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对实验性玻璃体积血、用活血利水法对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和实验性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均有明显的干预作用。现对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李健,臧广喜,张丽美,李博[9](2010)在《青光眼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眼压升高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通过实验方法诱导动物眼压升高是对青光眼的病理、生理、药效学等进行研究的主要手段。本文就青光眼动物模型,尤其是各种实验性青光眼(前房灌注、玻璃体腔灌注、上巩膜静脉注射高渗溶液、水负荷法、药物诱导法、血压计法等急性高眼压动物模型,上巩膜静脉烙闭法、甲基纤维素诱导法、α-糜蛋白酶诱导法、激光诱导法、皮质类固醇诱导法和血细胞诱导法等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的特点、诱导方法及结果进行文献检索并总结,供青光眼相关研究参考。

王媛媛[10](2009)在《前房不同部位注射复方卡波姆诱导兔慢性青光眼模型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评价前房不同部位注射复方卡波姆建立兔慢性青光眼模型的效果,探讨此模型的最佳注药部位。方法:将20只兔随机分为模型Ⅰ、Ⅱ组,右眼为模型眼,分别用复方卡波姆制作慢性高眼压模型,模型Ⅰ组将复方卡波姆缓慢注射在前房瞳孔区,模型Ⅱ组缓慢注入周边房角。左眼为对照眼,前房内均注入生理盐水。兔眼在造模前测量3日眼压值作为基础眼压,造模后2次∕日测量,仔细观察眼压的变化规律及持续时间,并对诱发的高眼压模型观察8周。直接检眼镜观察视盘凹陷,光镜观察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改变,视网膜各层组织厚度变化并进行图象分析,评价2组模型的造模效果。结果:Ⅰ组平均眼压为27.2±1.2mmHg,持续时间为25~53天,Ⅱ组平均眼压为39.6±2.4 mmHg,持续时间为22~28天。两组模型眼均出现高眼压性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均扩大和加深,Ⅰ组比Ⅱ组视盘凹陷扩大和加深更显着。光镜下显示2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均变薄,Ⅱ组比Ⅰ组变薄更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卡波姆诱导兔慢性青光眼模型时注射在前房瞳孔区比周边房角所建立的模型效果更理想,更易于控制和实用。

二、实验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眼压的影响及视神经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实验一 :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大鼠模型眼压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耗材与设备信息
        1.3 试剂的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的建立
        2.2 实验分组
        2.3 眼压的测定
        2.4 大鼠灌胃
    3 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大鼠模型的建立结果
        4.2 大鼠用药后各组眼压情况
    5 小结
实验二 :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视网膜、RGCS、ROS及 CASPASE-3 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耗材与设备信息
    2 实验方法
        2.1 视网膜组织切片的制备
        2.2 SD大鼠眼球组织的TUNEL检测
        2.3 流式细胞仪测定SD大鼠视网膜ROS
        2.4 RT-PCR
    3 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视网膜厚度
        4.2 RGCs层厚度
        4.3 RGCs凋亡
        4.4 视网膜中ROS含量
        4.5 视网膜中Caspase-3 的表达
    5 小结
讨论
    1 西医对青光眼的认识
        1.1 青光眼RGCs凋亡机制
        1.2 治疗
    2 中医对五风内障的认识
        2.1 五风内障的分类
        2.2 五风内障的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五风内障
    3 芪灯明目胶囊的研究
        3.1 葛根
        3.2 黄芪
        3.3 灯盏细辛
        3.4 芪灯明目胶囊复方的研究
    4 大鼠慢性高眼压青光眼模型
    5 高眼压对视网膜的影响
    6 青光眼视网膜中ROS的变化
    7 青光眼视网膜中CASPASE-3 的变化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2)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
    1. 实验动物、仪器、耗材与试剂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532nm倍频激光建立CNV模型
        2.3 眼底照相、FFA及ICGA观察CNV变化
        2.4 制备病理学标本
        2.5 HE染色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3.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3.1 眼底照、FFA及ICGA图像
        3.2 HE染色图像
        3.3 免疫组化图像
        3.4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眼底照、FFA与ICGA结果
        4.2 HE染色结果
        4.3 CD105免疫组化结果
    5. 讨论
        5.1 CNV模型建立的方法
        5.2 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建立实验性CNV模型的机制
        5.3 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的评价
    6. 结论
第二章 姜黄素通过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BN大鼠CNV的实验研究
    1. 实验动物、仪器、耗材与试剂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1.3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0 实验药物配制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2.2 532nm倍频激光建立实验性CNV模型
        2.3 眼底照相、FFA及ICGA观察CNV变化
        2.4 病理学标本制备
        2.5 HE染色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2.7 RT-qPCR检测mRNA表达
        2.8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
    3.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3.1 眼底照、FFA与ICGA图像
        3.2 HE染色图像
        3.3 免疫组化图像
        3.4 RT-qPCR结果分析
        3.5 Westernblot结果分析
        3.6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眼底照、FFA与ICGA结果
        4.2 HE染色结果
        4.3 免疫组化结果
        4.4 RT-qPCR结果
        4.5 Westernblot结果
    5. 讨论
        5.1 新生血管与中药单体
        5.2 姜黄与姜黄素
        5.3 姜黄素与眼部新生血管
        5.4 CNV的中医认识
        5.5 姜黄素抑制CNV的机制
    6. 结论
第三章 姜黄素对CoCl_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中AKT、HIF-1α和VEGF因子的影响
    1. 实验细胞、试剂、药物及仪器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药物及溶液的配制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ARPE-19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
        2.2 造模试剂CoCl_2、实验药物姜黄素及阳性对照药雷珠单抗浓度的筛选
        2.3 实验分组与干预
        2.4 CCK-8法检测实验各组ARPE-19细胞的活性
        2.5 RT-qPCR检测
        2.6 Westernblot检测
    3. 结果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3.1 CCK-8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分析
        3.2 RT-qPCR结果分析
        3.3 Westernblot结果分析
        3.4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正常ARPE-19细胞形态
        4.2 CoCl_2对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
        4.3 姜黄素对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
        4.4 雷珠单抗对CoCl_2诱导的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
        4.5 RT-qPCR结果
        4.6 Westernblot结果
    5. 讨论
        5.1 细胞缺氧模型的建立
        5.2 CoCl_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模型的机制
        5.3 姜黄素对CoCl_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的保护作用
    6. 结论
第四章 非接触共培养体系观察ARPE-19细胞姜黄素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1. 实验细胞、药物、试剂及仪器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试剂的配制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HUVEC细胞株复苏培养、传代与冻存
        2.2 CCK-8检测
        2.3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水平迁移
        2.4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垂直迁移
        2.5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
        2.6 Matrigel基质胶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正常HUVEC细胞形态
        4.2 CCK-8结果
        4.3 划痕实验细胞水平迁移结果
        4.4 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垂直迁移结果
        4.5 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侵袭结果
        4.6 Matrigel基质胶实验细胞管腔形成结果
    5. 讨论
        5.1 细胞迁移
        5.2 细胞侵袭
        5.3 细胞管腔形成
    6.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综述一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姜黄素在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学术表现
致谢
附: 查新报告

(3)补精益视片对眼压控制后青光眼视功能改善作用的多中心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引言
    1 祖国医学对青光眼及视功能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青光眼的认识
        2.1 既往对青光眼视功能损害机制的认识
        2.2 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中枢机制探索
    3 现代医学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机制及药物研究
        3.1 机械压力损伤及药物治疗
        3.2 血流异常及药物治疗
        3.3 细胞凋亡基因调控治疗
        3.4 兴奋性神经毒性及神经保护
        3.5 神经营养因子剥夺假说与神经保护
        3.6 氧化应激损伤
        3.7 线粒体功能障碍及治疗
        3.8 免疫调节及抗炎
        3.9 一氧化氮神经毒性作用及治疗
        3.10 干细胞治疗
    4 祖国医学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的研究现状
        4.1 中医药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
        4.2 针灸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
    5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及目的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实验设计
        1.1 实验对象的选取及分组
        1.2 眼压控制后青光眼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排除及剔除脱落标准
        1.4 研究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完成情况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衡性比较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情况比较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药物的选择
        3.2 观察指标的选择及疗效结果分析
        3.3 补精益视片对眼压控制后青光眼患者中医症状的改善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补肾活血中药保护青光眼视功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青光眼视功能损伤中运用补肾活血中药的理论依据
    2 补肾活血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保护青光眼视功能作用机制
        2.1 改善微循环
        2.2 增加BDNF表达
        2.3 调控细胞凋亡基因
        2.4 调控兴奋性神经毒性
        2.5 提高抗氧化能力
        2.6 调节炎症因子
    3 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活血通络利水方对RIR大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AQP4,GLAST,GS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活血通络利水方对RIR大鼠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动物、药物、仪器耗材以及实验试剂
        1.1.2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作
        1.1.3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1.1.4 检测方法
    1.2 结果
        1.2.1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纤维层厚度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
        1.2.2 活血通络利水方对造模后BN大鼠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第2章 活血通络利水方对RIR大鼠AQP4、GLAST、GS的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药物、仪器耗材以及实验试剂
        2.1.2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作与动物分组及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Westernblot检测造模后与造模服用通络利水方后AQP4、GLAST、GS的分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2.3 讨论
        2.3.1 造模与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2.3.2 活血通络利水方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影响
        2.3.3 活血通络利水方对AQP4 的影响
        2.3.4 缺血、缺氧时GLAST与 GS的生理功能及活血通络利水方对其的影响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综述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的分子机制与治疗
    3.1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3.1.1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3.1.2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谷氨酸浓度变化及兴奋毒性
        3.1.3 Müller细胞与谷氨酸
        3.1.4 水通道蛋白(AQP4)与谷氨酸的关系
        3.1.5 视网膜水肿
        3.1.6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与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关系
    3.2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西医治疗
        3.2.1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3.2.2 西医的治疗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NGF/ASK1/FoxO1与NGF/AKT/CREB通路研究RGCs凋亡机制及补肾活血法的干预效应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一、前言
二、实验内容
    1.实验一 基于NGF/ASK1/FoxO1、NGF/AKT/CREB通路研究不同压力梯度对体外RGCs凋亡模型的影响及机制
        1.1 实验材料
        1.1.1 主要器材与试剂
        1.1.2 实验对象
        1.2 实验方法
        1.2.1 纯化SD乳鼠RGCs的原代培养
        1.2.2 建立RGCs加压培养模型
        1.2.3 RGCs免疫组化鉴定及纯度检测
        1.2.4 Cell Counting Kit-8 检测加压后RGCs活性
        1.2.5 Annexin V/PI flow cytometry检测加压后RGCs的凋亡率
        1.2.6 Western blot检测加压后RGCsNGF、AKT、ASK1、FoxO1、CREB蛋白表达
        1.2.7 qRT-PCR检测加压后RGCs NGF、AKT、ASK1、FoxO1、CREB mRNA表达
        1.3 统计学方法
        1.4 结果
        1.4.1RGCs的鉴定及纯度检测
        1.4.2 不同压力梯度对RGCs的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1.4.3 不同压力梯度对RGCs活性的影响
        1.4.4 不同压力梯度对RGCs凋亡率的影响
        1.4.5 不同压力梯度对RGCsNGF、AKT、ASK1、FoxO1与CREB表达的影响
        1.4.6 不同压力梯度对RGCsNGF、AKT、ASK1、FoxO1与CREB mRNA表达的影响
        1.4.7 ASK1、FoxO1与CREB在 20mmHg、40mmHg、60mmHg和 80mmHg中表达变化量的比较
        1.4.8 ASK1、FoxO1与CREB在 20 mmHg、40 mmHg、60 mmHg和 80 mmHg中mRNA表达变化量的比较
        1.5 讨论
        1.5.1 体外加压培养RGCs凋亡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压力梯度的选择依据
        1.5.2 NGF/ASK1/FoxO1与NGF/AKT/CREB通路相关指标选择依据
        1.5.3 基于NGF/ASK1/FoxO1、NGF/AKT/CREB通路分析不同压力梯度对体外RGCs凋亡模型的影响
        1.6 结论
    2.实验二 补肾活血中药(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视网膜及RGCs凋亡相关NGF/AKT/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实验器材与试剂
        2.1.2 实验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造模方法
        2.2.3 给药方法
        2.2.3 取材及固定
        2.2.4 眼压测定
        2.2.5 视网膜形态结构观察
        2.2.6 计算RGCs细胞数量
        2.2.7 测量视网膜厚度
        2.2.8 TUNEL法检测RGCs凋亡率
        2.2.9 免疫组化法检测RGCsNGF、AKT、CREB蛋白表达水平
        2.3 统计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眼压的影响
        2.4.2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视网膜结构影响
        2.4.3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RGCs数量影响
        2.4.4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视网膜厚度影响
        2.4.5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RGCs凋亡率的影响
        2.4.6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RGCsNGF表达的影响
        2.4.7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RGCs AKT表达的影响
        2.4.8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高眼压模型大鼠RGCs CREB表达的影响
        2.5 讨论
        2.5.1 高眼压动物模型选择依据
        2.5.2 补肾活血法立法依据及方药选择依据
        2.5.3 NGF/AKT/CREB通路选择依据
        2.5.4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眼压的影响
        2.5.5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视网膜结构、RGCs数量及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2.5.6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高眼压模型RGCs凋亡率的影响
        2.5.7 补肾活血法(补精益视片)对大鼠慢性HIOP模型RGCsNGF/AKT/CREB通路的影响
        2.6 结论
三、创新点
四、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6)Vps35抑制CDK5/p35活化下调p-tau表达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建立大鼠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相关视网膜神经变性动物模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Vps35 调控CDK5/p35 影响p-tau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表达的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Vps35 在溶酶体降解途径中转运CDK5/p35 的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Vps35 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CDK5 与神经变性疾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三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中药治疗青光眼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眼压动物模型
    1.1 原发性青光眼动物模型
    1.2 急性高眼压动物模型
    1.3 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
    1.4 体外细胞培养高眼压模型
2 中药对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干预
    2.1 单味中药对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影响
    2.2 中药复方对青光眼动物模型治疗的影响
3 中药临床治疗青光眼概况
4 结束语

(8)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性急慢性高眼压
2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
3 实验性玻璃体积血
4 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
5 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10)前房不同部位注射复方卡波姆诱导兔慢性青光眼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摘要
    1.1 中文摘要
    1.2 英文摘要
第二章 论文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综述
    4.1 正文
    4.2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实验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芪灯明目胶囊对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眼压的影响及视神经保护的研究[D]. 米秋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D]. 陈水龄.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补精益视片对眼压控制后青光眼视功能改善作用的多中心观察[D]. 崔琳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活血通络利水方对RIR大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AQP4,GLAST,GS表达的影响[D]. 田根全.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NGF/ASK1/FoxO1与NGF/AKT/CREB通路研究RGCs凋亡机制及补肾活血法的干预效应与作用机制[D]. 刘红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Vps35抑制CDK5/p35活化下调p-tau表达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中的机制研究[D]. 高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7]中药治疗青光眼研究进展[J]. 黄伟革,包辉英,吴国忠. 医药导报, 2011(02)
  • [8]眼科活血利水法的基础研究进展[J]. 彭俊,曾志成,谭涵宇,彭清华. 眼科新进展, 2010(06)
  • [9]青光眼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李健,臧广喜,张丽美,李博. 国际眼科纵览, 2010(01)
  • [10]前房不同部位注射复方卡波姆诱导兔慢性青光眼模型的实验研究[D]. 王媛媛. 山西医科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实验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