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计算机在社会药房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萍,李明洙,吴海澜,张茜,邓文辉,朱思旭[1](2020)在《中国社会药房慢病药学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定一套针对我国社会药房慢病药学服务水平的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基于结极-过程-结果理论模型,制定一套候选指标。采用2轮德尔菲调查法,收集15名药学专家对候选库指标的意见,专家来自社会药房、政府机极、高校和行业协会。结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社会药房慢病药学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包括18个结极指标、16个过程指标和14个结果指标。结论本研究极建的评价指标体有希望能促进我国社会药房慢病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
李欣桐[2](2020)在《沈阳市内五区四家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以沈阳市内五区门店数量排名前四家的连锁药店作为调研对象,从药学服务的开展,连锁药店人员的资质,药学技术人员对药学服务的认知情况以及消费者对药学服务评价的反馈情况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探究沈阳地区连锁药店药学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及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以此为依据为全面提升沈阳市连锁药店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沈阳地区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的水平。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收集有关药学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资料文件,系统了解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基础。2.采用实地考察法:运用包含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店内药学技术人员以及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连锁药店负责人进行访谈,对连锁药店消费者数量和硬件情况以及药学技术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态度以及药品调剂、销售、陈列流程的实施状态进行观察,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沈阳市内五区四家连锁药店药学服务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无法监管执业药师的在岗和履职情况;二是执业药师工作态度及认知存在问题,培训开展不到位;三是连锁药店对药学服务不够重视,服务内容流程不规范;四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计算机应用不到位;五是公众知晓度低,药学服务宣传形式不丰富。结论:针对沈阳市内五区四家连锁药店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拟定以下几方面对策建议:一是完善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管理、注重执业药师培养;二是提高执业药师的整体专业素质,重视人才选拔;三是创新药学服务形式,规范药学服务流程;四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计算机应用率;五是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用药咨询,提升公众的认知度。从这五个方面来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闫德彪,冯锋[3](2019)在《分级诊疗下的处方外流平台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了安全有效地通过互联网为患者解决常见病、慢性病的处方问题。方法研究我国近年来关于远程诊疗和处方外流相关文件,对处方外流平台的建设模式进行总结对比,对其监督管理机制进行论证。结果与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我们可以分别使用远程诊疗平台和处方外流平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这种"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药分开,医疗机构诊疗压力得到缓解、药占比降低,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零售药房在分级诊疗中发挥出关键作用。但是益处与风险并存,必须要加强对风险环节的管控,避免出现重大安全医疗事故,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黄心恺[4](2019)在《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社会药房管理模式现状,借鉴国外社会药房MTM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探索我国社会药房开展MTM管理模式的可能性,并对社会药房MTM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对策及建议。拟系统的构建我国社会药房MTM模式,推进公共卫生制度改革,提升药房及药师专业地位,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模型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有关药学监护、MTM管理模式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和梳理,总结国内外现阶段MTM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层面分析国内社会药房MTM模式的开展环境及困境;进行描述性统计研究,结合专家访谈,总结可供参考的经验借鉴。结果及结论: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是基层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面向全科患者,又是多种执业者共同提供医疗服务,强调健康和疾病的预防,起到全面整合和协调各种医疗资源的作用。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患者逐渐下沉到基层,面对不合理用药及老年患者慢病管理问题突出,药物治疗管理能很好的满足目前患者及药房的社会需求。我国医药分开等政策大趋势有利于社会药房MTM模式的落地,药品零售行业也有一定条件支持MTM模式的推广。然而将其定义成商业模式,仍存在诸多难点,药房急需从现有的传统药品销售模式中转型参与医疗服务,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注册与社会药房的执业药师,也需转变角色从单一的药品销售和质量管理转变到提供MTM服务上,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在模式构建过程中需注重药学监护理念内涵的传播,MTM标准化服务规范、软硬件的配置等环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为我国社会药房开展MTM模式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夏海兰[5](2019)在《郑州市区药房中成药管理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中成药是我国重要的医疗资源,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基本医疗保健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增大。“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积极推进药房中成药的科学管理,成为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基础。目的:分析郑州市区药房中成药管理的现状,探讨适用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人民切实需要的药房中成药管理方法。方法:本研究运用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文献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医药发展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分析国内中成药的发展状况、相关法规和市场药房的实际情况;设计“药房工作人员调查问卷”和“服务对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质性分析的方法研究调查结果;结合国外对于植物药的管理经验和实际调研情况分析比较。结果:了解到目前郑州市区药房对于中成药的管理现状以及服务对象对于中成药的认识和购买情况。其中,按随机抽查的方式选择319家药房,发放“药房工作人员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5份,问卷内容包括:答卷人基本信息、药房信息、服务情况、看法及建议等;采用网上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服务对象调查问卷”的调查,获得有效结果455份,问卷内容包括:答卷人基本信息、购买药品情况、对中成药的认识、看法及建议等。在中成药管理与销售方面,了解到例如:(1)不同性别工作人员在药房服务中的表现存在差异,其中,中成药品信息标注分类存放情况、发放药品时为病人标注用法用量用时的情况、为购买者讲解注意事项并登记他们所反馈不良反应的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类别的药房,在中成药的存放区域管理、中成药非处方药品年销售额占比情况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市医保定点药房在将中成药品放置在中药区/中药房区域、中成药非处方药品年销售额占比“高于75%”这两方面都占比最高。(3)药房工作人员对中成药相关知识和政策的了解程度,与提供中成药品用药指导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了解程度越高,服务质量越好。(4)超过一半的服务对象选择在社会药房购买中成药,对中成药说明书内容完全理解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5.2%。(5)不同学历水平的服务对象对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区别、以及对中成药说明书理解程度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出学历越高,区分和理解程度越高。结论:针对当前郑州市区药房在中成药管理方面的现状及有待完善的问题,结合我国中成药品发展历史、市场情况、国外植物药管理方法以及政策梳理与分析,从药房、药品、从业人员三个方面展开,提出新型中成药管理方法的建议,推进新型药房建设。为中医药行业中成药现代化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依据,对进一步挖掘利用我国独特的中医药资源和养生保健思想,以及在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游天舒[6](2018)在《医院门诊处方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在逐年深化,现阶段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公立医院的现代化管理就是其中一大重点任务。各大公立医院正在逐渐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创新性医疗服务模式,从而切实有效满足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曾经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鼓励门诊处方从公立医院中流转至社会药房,实现门诊处方药品的“网定店送”和“网定店取”。因此,建立一套门诊处方共享系统实现门诊处方流转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本篇论文基于严谨的系统需求分析,主要选择当下主流的互联网JavaEE平台作为本文的主要设计方案,与此同时,利用Spring技术以及Redis数据库等多样化工具,针对系统具备的全部功能模块,进行更深层次的细致设计,从而促进其实现。门诊处方共享系统包含合理用药、药品审方、药品配送、用药咨询等服务,产品涉及PC、手机应用,根据面向角色不同共分成公众端、药师端、药店端和管理端。本论文结合互联网开发的特点,严格按照面向对象的三层架构进行设计,并对系统和医院前置服务做了安全设计。系统表示层主要采用HTML5、iOS和Android开发技术,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用户场景的适用性。应用逻辑层采用了基于Spring自研发的Tephra框架,在功能模块设计上严格按照实际业务需求建立清晰的逻辑模型和数据访问接口。数据库采用MySQL和Redis相结合的方式,MySQL为主要数据存储,利用数据库多节点备份和读写分离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Redis作为系统高速缓存,存放系统的热点数据,减轻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10压力。在本篇论文中,主要拓展了药品流通管理的领域,践行国家新医改的医药分开政策,实现患者、公立医院、卫生监管部门的多方共赢。
马震[7](2018)在《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药房糖尿病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国内社会药房慢病管理现状与困境,借鉴国外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与成功实践经验,对我国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对策,并从理论上探索适于我国社会药房开展的慢病管理模式。拟系统、全面地构建社会药房慢病管理体系及其具体运行机制,缓解慢病这一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推进社会药房服务水平提升,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研究方法:本文在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有关对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慢病管理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药房内20名糖尿病管理人员围绕慢病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服务实施效果、药房慢病管理主要面临的障碍性因素、慢病服务培训及服务能力提升四方面开展知情人访谈,并随机抽取其社会药房内的50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描述性统计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社会药房慢病管理经典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可供我国参考的经验借鉴。研究结果:目前我国社会药房主要以与第三方共建慢病管理项目的形式将专业的糖尿病药房嫁接到传统的社会药房,虽然已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药师专业知识匮乏,用药不合理,慢病服务投入成本高、短期收益难等问题。在我国的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境外慢病管理宝贵经验,在出台并建立健全我国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发展进程,与专业的医疗保健机构、大数据企业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社会药房慢病管理的服务质量。结论:我国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宏观政策建议主要有:树立慢病管理的价值理念;开展分类干预,预防前置的服务策略;加强慢病用药监护体系建设,提升慢病服务水平;推进慢病管理的健康宣传,提升社会药房专业化形象。微观角度主要从慢病管理的价值理念、软件配备、硬件配备、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推广中医药慢病管理六个方面为我国社会药房开展慢病管理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刘辉[8](2016)在《高职类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及其质量评价》文中指出[背景]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用药安全需求的增加,药学服务已在我国各级医院、社区、社会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已成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药学服务人才的匮乏和药学技术人员(尤其是社会药房的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不能满足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培养面向基层社区药学岗位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成为卫生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盐城市18家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的96名药学人员和临床医师以及360名社区常住居民,对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开展药学服务的现状和社区居民对药学服务的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关联分析;针对2012、2013届毕业生和2014年(2011级)实习生,对我校毕业生和实习生相对集中的67家社区医院和社会药房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用人单位对我校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同时,依据第三方麦可思公司《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2014、2015)对我校药学专业2012-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总体就业指标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分析,检验我校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结果]1.通过对盐城市18家社区卫生机构开展药学服务的现状和360名社区居民对药学服务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和关联分析发现,医药工作人员对药学服务的知晓度达到92.86%,认为有必要开展的占到90.48%,而仅仅只有14.29%的人员认为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能够满足开展药学服务的需要;目前社区已开展的药学服务内容主要限于药品调剂、参与药品遴选和药物信息服务等,而认为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的主要障碍,67.44%的人员选择了药学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局限;在社区居民用药方法、抗生素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家庭备用药管理等方面的调查结果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居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严重性,而另一方面,大多数社区居民对药学服务进社区都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期望。通过调研至少得出3点结论:①社区居民药学知识和药品使用知识缺乏,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药学服务期望值较高;②社区药学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缺口很大,社区药学服务难以有效开展;③加强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2.本研究基于社区药学服务发展的需要,构建了高职类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至少包含7个不可或缺的方面:①创新“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②构建“课堂-药房-社区”分段递进式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③以社区药学服务岗位需求为依据,调整课程体系;④强化执业能力训练,探索面向药学服务的教学方式方法;⑤打造双兼互聘的药学服务教学团队;⑥校企联合,优化药学服务实践实训体系;⑦构建校企合作“双循环”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与传统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相比较,实现了以下5点关键突破:①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要对接;③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④教学设计与工作过程对接;⑤学习环境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3.本研究基于促进药学高职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区药学服务岗位需要两个方面,围绕“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个方向,按照“培养结果分析-培养过程分析-校友评价-用人单位反馈”四个维度,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为4级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指标结构及评价等级等内容,从用人单位评价、校友评价和第三方社会评价三个方面对高职类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方位评价,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我校2012-2014届毕业生和实习生相对集中的67家社区医院和社会药房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第三方麦可思公司《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2014、2015)对药学专业2012-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总体就业指标及就业竞争力等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检验我校高职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度、药学服务能力、职业素质等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4%以上,对我校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质量等的认可度也在92%以上,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就业现状满意度、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总体知识满足度以及对母校的满意度和推荐度等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并高于省内药学高职平均值,很好地检验了我校高职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表明了我校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结构合理,较好地满足了社区药学服务岗位的知识、素质和技能要求,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较好,人才培养效果明显,我校高职类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反映出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毕业生心理素质不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欠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力度不够、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不高等,在以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以关注和解决。
范高福,刘修树,胥振国,汤洁,方丽波,何晓丽[9](2016)在《探讨某地区社会药房现状和发展对策》文中指出目的:调查该地区社会药房的布局及经营所需证件、驻店药师的执业情况及提供药学服务的质量,为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药学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地区111家社会药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1家社会药房中,96家(86.49%)社会药房达到合法经营,90家(81.08%)社会药房的布局合理,仅68家(61.05%)的社会药房的药学服务合理,社会药房的经营合法性、布局合理性及药学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地区社会药房的经营管理需要再强化,经营的数量还需要优化,管理的模式需要多元化及药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突破。
李祥璐[10](2014)在《药事服务费补偿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卫生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卫生人力成本和价值长期被低估,医疗卫生服务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改革以药养医的卫生费用补偿模式,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提出提高卫生服务收费标准;使收费能够反映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方式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将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笔者在分析各国药事服务费收取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药事服务费收取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卫生部给出的定义,药事服务费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收取的一项费用,主要用于补偿其向患者提供药品处方服务的合理成本。药事服务费是根据医务人员提供药品服务的劳务价值来核算的,与销售药品的金额不直接挂钩。设立药事服务费的背景是药品加成政策的逐步取消,其出发点是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销售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以达到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医药分业,改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促进医药行业发展的作用。对药事服务费的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医师处方费,即医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即处方,而获取的经济报酬,是对医师智力与劳务成果的经济补偿;二是药师服务费,即药学人员向患者提供药事咨询、治疗药物监测、处方审查、疾病档案管理、用药和教育等价值的体现;三是药品管理费用,包括采购、存储、调配、保管药品所发生的费用:药事服务费也就是为药事活动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为了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和经济、合理、方便、及时使用相关的药品,在药品的研究与开发、制造、采购、储藏、营销、运输、交易中介、服务和使用,以及合理用药发生的诊疗、咨询和搭配药品等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就是说,从药品的研制到药品最终的合理使用,期间发生的相关的服务费用都可以称作药事服务费。这可以视作广义的药事服务费。药事服务费在新医改中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期望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改变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清除以药养医的顽疾、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是对这一措施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科学界定药事服务费的内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但是,药事服务费在现行体制下是否可行、如何实施,药事服务费具体内容应包含什么,药事服务费占医院补偿总额的比例是多少等问题,一直没有统一、明确的结论,有待探讨。我国医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药品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财政投入。改革开放后,政府对于卫生机构的投入逐步降低,国家卫生政策允许医院通过出售药品获得补偿,导致公立医院普遍通过出售药品来补贴运营开支。在这种以出售药品获得利益的大环境中,药事服务的价值无从体现。当前,医疗机构中的药师普遍没有承担应有的药事服务的职能。药事服务的概念在我国推广较晚,目前医疗机构也没有充分开展药事服务,相关的研究较为缺乏。药事服务费的收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已经试点的地区由于收取方式与标准存在较大争议,受到群众的抵制,最终不得不取消收费。各国药事服务收费的主要模式各不相同。药事服务费是患者或顾客向药事服务提供者支付的,补偿药事服务成本的费用。药事服务收费范围包括医务人员询问病患用药历史、病史;解释用药原因、方式、注意事项,交代用药预期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处理方案;调剂药品;监测和报告药品使用前、中、后状况等的劳动成本的补偿费用。药事服务费收取范围还包括药品在用于患者前的运输、储存等物耗成本。从国外经验来看,收取药事服务费有多种方式,如按人次收费、按处方收费、按药品数量与种类收费等。收取药事服务费是医疗产业化成熟的国家的普遍做法,向患者收取一定的药事服务费符合世界惯例与我国新医改的精神。鉴于我国以药养医的补偿模式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完全取消、药事服务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患者支付药事服务费意愿较低等现实情况,我国实行药事服务费的政策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药事服务费的收取方式应简便易行;②药事服务费收取比例应明显低于目前药品加价水平与药事服务成本;③药事服务费实际收取对象应以医疗保险机构为主;④药事服务费的收取应遵循低费率的原则。具体收取方式以按处方收费和按人次收费为宜。药事服务费不但是医生技术劳务的价值体现,还肩负解决百姓看病贵难题的重任,同时又要弥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这就造成了其收费标准不唯一,因此如何收取也是个难题。设立药事服务费的意义不应仅止于“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对公立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进行补偿”。药事服务费的设立,将可以转变药学服务缺乏相应经费支持的现状,对药师所提供的药学服务(如处方审核、用药指导等专业技术服务,以及医院采购、管理药品等相关的支持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以促进药学服务的推广及药师职能的转变,这对推进医院药学发展、促进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用药安全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浅谈计算机在社会药房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计算机在社会药房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社会药房慢病药学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制定候选指标库 |
1.2 德尔菲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1.3 数据分析与指标的筛选 |
2 结果 |
2.1 专家一般情况 |
2.2 专家意见的权威程度 |
2.3 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
2.3.1第1轮专家调查结果 |
2.3.2第2轮专家调查结果及最终指标体系 |
3 讨论 |
(2)沈阳市内五区四家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导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相关概念及法律法规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法律法规 |
第三部分 沈阳市内五区四家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调研方案分类设计 |
3.2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沈阳市内五区四家连锁药店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1 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无法监管执业药师的在岗和履职情况 |
4.2 执业药师工作态度及认知存在问题,培训开展不到位 |
4.3 连锁药店对药学服务不够重视,服务流程不规范 |
4.4 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计算机应用不到位 |
4.5 公众知晓度低,药学服务宣传形式不丰富 |
第五部分 推进沈阳市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管理,注重执业药师培养 |
5.2 提高执业药师的整体专业素质,重视人才选拔 |
5.3 创新药学服务形式,规范药学服务流程 |
5.4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计算机应用率 |
5.5 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用药咨询,提升公众的认知度 |
第六部分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消费者对连锁药店药学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药学技术人员对药学服务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观察法方案设计提纲 |
综述 关于药店药学服务开展现状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分级诊疗下的处方外流平台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政策研究 |
2 处方外流平台建设类型研究 |
2.1 依托医疗机构建设远程诊疗平台 |
2.2 医疗机构、平台、社会药房共建处方共享平台 |
3 处方外流平台的发展对社会药房和执业药师的影响 |
3.1 处方外流对社会药房影响 |
3.2 处方外流对执业药师的影响 |
3.3 处方外流有待解决的问题 |
4 风险与管理机制研究 |
4.1 数据信息安全 |
4.2 医疗质量监管 |
4.3 不断完善互联网技术 |
(4)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医改背景下的药房定位 |
1.1.2 社会药房开展MTM的必要性 |
1.1.3 社会药房开展MTM的潜在优势 |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会药房MTM相关理论基础 |
2.1 药学监护 |
2.1.1 药学监护起源 |
2.1.2 执业理念 |
2.1.3 以患者为中心的内涵 |
2.2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MTM)模式 |
2.2.1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概念 |
2.2.2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框架 |
第三章 美国社会药房MTM模式分析及启示 |
3.1 美国社会药房基本概况 |
3.1.1 行业情况 |
3.1.2 药房定位 |
3.1.3 药房药剂师 |
3.2 美国MTM模式基本概况 |
3.2.1 Medicare D药品福利计划 |
3.2.2 美国医疗保险资助服务中心 |
3.2.3 MTM受益者资格标准 |
3.2.4 必需的MTM服务 |
3.2.5 MTM提供者 |
3.3 启示 |
第四章 国内MTM模式开展环境与困境分析 |
4.1 基于PEST模型的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困境分析 |
4.2.1 缺少政策支持 |
4.2.2 缺乏战略的支持 |
4.2.3 缺乏专业人才 |
4.2.4 公众意识淡薄 |
4.2.5 服务费用问题 |
第五章 社会药房开展MTM的模式构建对策 |
5.1 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宏观建议 |
5.1.1 政府层面 |
5.1.2 行业层面 |
5.2 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的微观建议 |
5.2.1 药房布局与设计 |
5.2.2 药房工作流程管理 |
5.2.3 MTM服务前准备 |
5.2.4 药物治疗评估 |
5.2.5 计划的实施 |
5.2.6 随访与文档记录 |
5.2.7 计价收费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MTM常用药品可获得性数据采集表 |
附录2:药物治疗管理服务(MTM)调查问卷 |
附录3:《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研究》专家访谈摘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郑州市区药房中成药管理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中成药概念 |
1.2 我国中成药的发展历程 |
1.3 药房管理常用方法 |
2 研究意义 |
2.1 课题的现实意义 |
2.2 课题的学术意义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调查法 |
3.3 检索法 |
3.4 比较法 |
3.5 数据分析法 |
4 社会调查设计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内容 |
4.3 调查时间 |
4.4 质量控制 |
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我国中成药现状 |
1 中成药的特殊性 |
1.1 来源广泛,成分复杂 |
1.2 剂型多样,配伍多变 |
1.3 辨证论治,病证同治 |
2 中成药的现行管理体系 |
2.1 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与药品相关的职责 |
2.2 相关法律规章 |
3 市场现状 |
3.1 医药行业总体情况 |
3.2 中成药市场情况 |
3.3 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植物药管理与监管现状 |
1 日本 |
2 美国 |
2.1 相关管理部门 |
2.2 相关政策及规定 |
2.3 相关数据库 |
2.4 培养专业人员 |
2.5 药房服务 |
3 欧洲 |
3.1 植物药法规政策 |
3.2 药品说明书管理 |
3.3 药房服务 |
第四章 药房中成药相关管理情况的社会调查 |
1 调查方式 |
2 相关标准及定义 |
3 调查研究路线 |
4 调查结果 |
4.1 药房工作人员调查问卷结果 |
4.2 服务对象调查问卷结果 |
5 小结 |
第五章 郑州市区药房中成药管理现状 |
1 药房方面 |
1.1 未对新上市中成药品进行特殊管理或标记的现象普遍 |
1.2 安全性报告数量不足 |
1.3 对所售药品的不良反应登记欠缺 |
1.4 中成药品摆放位置不当 |
1.5 创新型药房和智能设备数量不足 |
2 药品方面 |
2.1 中成药品分类不够详细 |
2.2 说明书或标签信息不具体、不易懂 |
2.3 药品定价满意度不高 |
2.4 中成药品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
3 从业人员方面 |
3.1 药房工作人员的中成药知识技能水平不足 |
3.2 职能分工不到位 |
4 药学知识普及方面 |
第六章 加强药房中成药管理的建议 |
1 药房方面 |
1.1 创新中成药管理方法 |
1.2 推进新型药房建设 |
1.3 提高安全性报告次数和对不良反应记录的要求 |
2 药品方面 |
2.1 保障植物药原料质量 |
2.2 规范中成药分类标准 |
2.3 改善中成药品的说明书与标签管理 |
2.4 中成药品价格管理 |
3 从业人员方面 |
3.1 药师继续教育 |
3.2 药房工作者分工 |
第七章 结语 |
1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医院门诊处方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2.1 JavaEE平台和Spring框架 |
2.1.1 JavaEE平台 |
2.1.2 Spring框架 |
2.2 基于REST风格的Web AP1 |
2.3 JSON技术 |
2.4 Objective-C语言 |
2.5 MySQL和Redis数据库 |
2.5.1 MySQL数据库 |
2.5.2 Redis数据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3.2.1 患者数据管理功能 |
3.2.2 处方流转功能 |
3.2.3 药师服务功能 |
3.2.4 订单管理功能 |
3.2.5 药店管理功能 |
3.2.6 消息管理功能 |
3.2.7 系统运维管理功能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总体思路 |
4.2 总体目标 |
4.3 设计原则 |
4.4 总体架构 |
4.4.1 业务架构 |
4.4.2 软件架构 |
4.4.3 组网架构 |
4.5 系统安全设计 |
4.6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4.6.1 医院前置机的功能设计 |
4.6.2 公众端的模块设计 |
4.6.3 药师端的模块设计 |
4.6.4 药店端的模块设计 |
4.6.5 管理端的模块设计 |
4.7 数据库设计 |
4.7.1 数据库命名规则 |
4.7.2 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的开发环境与运行环境 |
5.1.1 系统的开发环境 |
5.1.2 系统的运行环境 |
5.2 医院前置服务的实现 |
5.3 公众端的实现 |
5.4 药师端的实现 |
5.5 药店端的实现 |
5.6 管理端的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方法与测试环境 |
6.1.1 测试方法 |
6.1.2 测试环境 |
6.2 侧试用例 |
6.3 测试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慢病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1.1.2 社会药房开展慢病管理的潜在优势 |
1.1.3 社会药房构建慢病管理模式的政策背景 |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会药房慢病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慢病 |
2.1.1 慢病的概念与分类 |
2.1.2 糖尿病流行情况与特点 |
2.2 社会药房与药学服务 |
2.2.1 社会药房 |
2.2.2 药学服务 |
2.3 慢病管理 |
2.3.1 慢病管理的概念 |
2.3.2 慢病管理的模式 |
第三章 国外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
3.1 美国 |
3.1.1 美国社会药房基本概况 |
3.1.2 美国社会药房慢病管理 |
3.2 英国 |
3.2.1 鼓励社会药房开展多元化服务 |
3.2.2 社会药房协议框架(CPCF)具体内容 |
3.3 日本 |
3.3.1 “生活习惯病”及其国家健康管理体系 |
3.3.2 健康管理及健康支援重心向社会药房转移 |
3.3.3 日本绿色药局生活习惯病管理服务 |
3.4 经验借鉴 |
3.4.1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政策 |
3.4.2 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 |
第四章 国内社会药房慢病管理现状与困境 |
4.1 第三方与社会药房共建慢病管理典型案例—拜廷糖尿病生活馆 |
4.2 H市N大药房糖尿病管理知情人访谈分析 |
4.2.1 受访人员的基本情况 |
4.2.2 慢病服务项目实施情况 |
4.2.3 慢病服务实施效果 |
4.2.4 药房慢病管理主要面临的障碍性因素 |
4.2.5 慢病服务培训及服务能力提升 |
4.3 H市N大药房慢病患者健康档案分析 |
4.3.1 慢病患者个人的基本情况 |
4.3.2 药学监护有关数据 |
第五章 我国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对策 |
5.1 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构建的宏观政策建议 |
5.1.1 协同国家公共卫生构建慢病管理整体规划 |
5.1.2 预防与分类干预相结合的服务策略 |
5.1.3 加强慢病用药监护体系建设 |
5.1.4 推进慢病管理的健康宣传 |
5.2 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构建的微观政策建议 |
5.2.1 慢病管理的价值理念树立 |
5.2.2 慢病管理的软件配备 |
5.2.3 慢病管理的硬件配备 |
5.2.4 慢病管理的服务规范 |
5.2.5 慢病管理的监督管理 |
5.2.6 慢病管理的中医药辅助管理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构建研究》半结构访谈(药房人员) |
附录2: 《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专家访谈访谈摘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高职类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及其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5 研究目标及可行性 |
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社区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总结 |
第三章 高职类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 |
1 培养依据 |
2 培养模型构建 |
3 培养过程实施 |
4 培养质量保障 |
5 与传统高职药学人才培养的比较 |
第四章 高职类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1 评价原则 |
2 评价体系构建 |
3 评价实施与效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药事服务费补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1 构建完善的药事服务费征收模式是解决“以药养医”局面的重要途径 |
1.2.2 探讨药事服务费合理的征收模式 |
1.2.3 构建完善的药事服务费征收模式是药事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
1.2.4 有利于药学的发展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调查法 |
1.3.2 社会调查法 |
1.3.3 综合分析法 |
第二章:药事服务模式简析 |
2.1 医院药事服务模式分析 |
2.1.1 药物治疗学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 |
2.1.2 临床药学是开展药学服务的主体内容 |
2.1.3 药物经济学是开展药学服务的方法学工具 |
2.1.4 管理学是开展药学服务的组织、制度和人力资源保障 |
2.1.5 为药学服务提供辅助支持的其它学科 |
2.2 社区药事服务模式与建设方案探讨 |
2.2.1 我国社区医疗服务现状 |
2.2.2 社区药事服务和社会药房的概念、发展现状 |
2.2.3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Care,CHC)中心的CPC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
2.2.4 社会药房的CPC开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
2.2.5 公众对CPC的巨大需求与前景 |
2.2.6 国外社区药事服务模式 |
2.3 CPC现状对我国药学专业设置的启示 |
2.3.1 我国药学专业设置现状和国际药学教育改革 |
2.3.2 对我国药学专业设置的启示 |
第三章:中国药事服务发展现状、市场环境与前景分析 |
3.1 我国药学服务涵义 |
3.2 我国药学服务体系 |
3.2.1 药事服务体系概念、简介 |
3.2.2 药事服务主体 |
3.2.3 药事服务法规 |
3.3 中国药事服务业市场环境分析 |
3.3.1 新医改对药事服务的要求 |
3.3.2 规范药品临床使用 |
3.3.3 新医改对药事服务的影响 |
3.3.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3.3.5 药品不良反应特征 |
3.4 药事服务业供需环境分析 |
3.4.1 药事服务业供给面分析 |
3.4.2 药事服务发展因素 |
3.4.3 药事服务发展对策 |
第四章 药事服务补偿模式研究 |
4.1 药事服务补偿机制研究 |
4.1.1 药事服务费概念界定 |
4.2 药事服务费内涵探讨 |
4.2.1 各国药事服务费内涵 |
4.2.2 药事服务补偿模式研究 |
第五章 药事服务费征收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5.1 药事服务费补偿模式现状 |
5.2 药事服务费征收模式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1 认识不到位 |
5.2.2 药事服务模式不完善 |
5.3 药事服务费的收取及模式建立的主要问题 |
5.3.1 补偿对象不清晰 |
5.3.2 收费项目及收费数量无明确标准 |
5.3.3 增设药事服务费引发增加患者负担的疑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药事服务费征收模式研究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
6.1 分析方式及文献来源 |
6.1.1 分析方法 |
6.1.2 文献来源 |
6.2 明确药事服务费收费项目 |
6.3 其他国家药事服务费项目分析 |
6.4 我他国药事服务费项目分析 |
第七章 我国药事服务费 |
7.1 总结 |
7.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浅谈计算机在社会药房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社会药房慢病药学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张建萍,李明洙,吴海澜,张茜,邓文辉,朱思旭.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10)
- [2]沈阳市内五区四家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D]. 李欣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分级诊疗下的处方外流平台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J]. 闫德彪,冯锋. 海峡药学, 2019(12)
- [4]社会药房MTM模式构建研究[D]. 黄心恺.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5]郑州市区药房中成药管理的调查分析[D]. 夏海兰. 郑州大学, 2019(07)
- [6]医院门诊处方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游天舒. 厦门大学, 2018(02)
- [7]社会药房慢病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 马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8]高职类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及其质量评价[D]. 刘辉. 东南大学, 2016(02)
- [9]探讨某地区社会药房现状和发展对策[J]. 范高福,刘修树,胥振国,汤洁,方丽波,何晓丽.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02)
- [10]药事服务费补偿模式研究[D]. 李祥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