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家自制植物生长促进剂(论文文献综述)
熊伟[1](2021)在《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择期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的40例成年患者,随机对照双盲分为2组(N=20例/组),对照组(CON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负荷量,然后0.5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注射负荷量药物、切皮、锯开胸骨前后SBP及HR变化情况,注射负荷量药物后高血压、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PMACE)发生率。在术前和术后检测血常规,在术前、停机时、术毕和出ICU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TnI和TPS浓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TnI、TPS和NLR预测PMACE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负荷量药物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但切皮和锯开胸骨后,SBP和H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DEX组较CON组的高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高,而低血压发生率低(P<0.05)。去氧肾上腺素使用率和多巴胺使用量,DEX组低于CON组;而阿托品使用率,DEX组高于CON组(P<0.05)。DEX组的低心排综合征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CON组低(P<0.05)。与CON组比较,DEX组在停机时、术后即刻和出ICU前的外周血中cTnI和TPS的浓度降低(P<0.05),且 cTnI 和 TPS 呈正相关(R2>0.9)。NEUT、MONO 和 WBC绝对值变化率DEX组高于CON组,而LYMPH绝对值和NLR变化率DEX组低于CON组(P<0.05)。单独使用NLR、TPS和cTnI预测PMACE具有较高准确性(AUC分别为0.831、0.833和0.848)。另外,联合使用NLR、TPS和cTnI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用于预测PMACE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其中联合cTnI和NLR,TPS 和 NLR,cTnI、TPS 和 NLR 的 AUC 分别为 0.902、0.892和 0.895。[结论]右美托咪定治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抑制切皮和开胸刺激,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术后cTnI、TPS和NLR,联合cTnI、TPS和NLR在预测PMACE中具有一定准确性。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缺血)和再通120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处理。在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只/组),Sham组、MIRI组、Group Ⅰ 组(C48/80 0.1 mg/kg.i.v.)、Group Ⅱ 组(C48/80 0.5mg/kg.i.v.)和 GroupⅢ组(C48/80 1 mg/kg.i.v)。在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Sham组、I/R 组、DEX+I/R 组(DEX20 μg/kg.i.v.)、C48/80+I/R 组(C48/800.5 mg/kg.i.v.)和 DEX+C48/80+I/R 组(DEX 20 μg/kg.i.v.+C48/80 0.5 mg/kg.i.v.)。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心律失常,以及术后左心室功能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成功构建大鼠在体MIRI模型,C48/80在一定范围内(0.1、0.5、1.0mg/kg.i.v.)可以加重I/R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与Sham组比较,I/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面积比明显增加,cTnl和TPS含量明显升高;而这些损伤在C48/80+I/R组中明显加重,在DEX+I/R组中明显减轻(P<0.05)。另外,I/R组较Sham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明显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然而,这些损伤在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部分逆转。与Sham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DEX+I/R组中这些改变被部分逆转,而C48/80+I/R组中加剧了这些改变(P<0.05)。另外,DEX+C48/80+I/R组中较C48/80+I/R组细胞凋亡率和HMGB1、TLR4和NF-κB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在体I/R损伤。第三部分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构建大鼠心脏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分为五组(N=6 只/组),Control 组、MIRI 组、GroupⅠ 组[(C48/80 1 μg/mL×5 min+KHB × 5 min)× 4]、Group Ⅱ 组(C48/80 1 μg/mL × 5 min+KHB × 5 min)和 GroupⅢ组(20 μg C48/80)。离体正式实验分为五组(N=12只/组),Control组、I/R组、DEX+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I/R 组(C48/80 1 μg/mL × 5 min)和 DEX+C48/80+I/R 组(10 nM DEX × 30 min+C48/80 1μg/mL × 5 min)。观察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和心肌水含量改变,并采用TTC法、ELISA法、透射电镜、HE染色、甲苯胺蓝和TUNEL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停止灌注30 min(全心缺血)和复灌60 min(再灌注)成功构建大鼠离体MIRI模型。离体预实验中Group I组中反复的C48/80干预洗脱,可改善MIRI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而Group Ⅱ和Group Ⅲ经短时程C48/80干预激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可加重I/R损伤(P<0.05)。离体正式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I/R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水肿和梗死升高,cTnI和TPS含量升高(P<0.05)。I/R组较Control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比升高,心肌纤维波状扭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左室心肌和冠状动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与Control组比较,I/R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心肌组织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上述改变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有所改善,但C48/80可以加重这种损伤;同时,DEX+C48/80+I/R组较C48/80+I/R组上述改变被部分逆转(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相关因子级联释放和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抗大鼠离体I/R损伤。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心肌细胞H9C2(2-1)和大鼠肥大细胞RBL-2H3共培养体系,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10 nM和肥大细胞促分泌剂C48/80 10 μg/mL预处理。实验分为三组(N=6孔/组):S组(不予以任何药物处理)、C组(C48/8010μg/mL 干预 30 min)和 DC 组(10 nM DEX 预处理 60 min,然后 C48/80 10μg/mL干预30min)。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和肥大细胞标志物TPS含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组较S组的H9C2(2-1)和RBL-2H3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TnI和TPS释放明显升高,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可部分抑制(P<0.05)。另外,C组较S组的心肌细胞中HMGB1、TLR4和NF-κB p65的阳性细胞率、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DC组中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炎性相关信号通路HMGB1/TLR4/NF-κB,从而减轻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孙铭繁[2](2021)在《潮汕地区氮污染及饮食等综合因素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肝癌(Liver Cancer,LC)是由各种诱因导致的肝脏原发性肿瘤,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2018年新增患者84.1万例,死亡78.2万例)。肝癌也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2018年我国肝癌发病例数约39.3万例,死亡例数约36.9万例,占同年全国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例数的9.2%和12.9%,占同年世界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例数的46.7%和47.2%。国内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第5位,且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性别和地区差异显着,可能与暴露在某种特定环境或者和某些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系。潮汕地区目前尚未见关于肝癌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情况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等综合病因因素的相关研究。为了解不同人群或地区的某些因素暴露状况与肝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拟根据潮汕地区肝癌流行情况,采用数据挖掘以及横断面研究,在肿瘤防治、环境、气象、工农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国家数据库中获得可靠数据,并通过调查了解潮汕人群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利用趋势面分析以及多因素模型(包括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对潮汕地区肝癌的综合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肝癌死亡率的地理分布与潮汕地区的环境、生活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验证潮汕地区的肝癌-环境病因假说。材料与方法在海丰县、陆丰市、揭阳市、汕头市区、汕头市澄海区、潮州市区、饶平县和南澳县共8个地区,方便抽取当地的1~2所市级/县级高级中学,通过整群抽样确定要调查的班级,将整个班级同学的家长纳入调查范围,调查其所在地区的人口学特点、生活和饮食习惯和其他相关内容。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得到潮汕地区各县(市)的肝癌标化死亡率(Y)、各种环境氮污染数据、农业生产数据、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数据。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并构建多个分析模型(包括趋势面、因子构筑式逐步回归模型、因子对数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以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从多个途径探讨影响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的可能相关因素,并评估各种因素对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使用SPSS 25.0及SAS 9.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潮汕各县(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潮汕地区8个县(市)间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数、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第一产值)、土地资源情况(人均耕地、旱地比、菜地比)、地理气候因素(年降雨量、年蒸发量、干燥度、平均海拔)、环境污染因素(猪氮负荷指数、耕地农药量、耕地氮肥量、耕地化肥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个县(市)的猪氮负荷指数(kg/ha/年)分别为:海丰县37.758、陆丰市38.379、揭阳市76.139、汕头市区18.917、汕头市澄海区30.974、潮州市区57.148、饶平县113.213和南澳县234.318。潮汕地区8个县(市)的男性吸烟率(60.26%)和饮酒率(30.15%),远高于女性吸烟率(3.06%)和饮酒率(3.21%),南澳县男性居民人均累计估计吸烟量在各年龄段均较高,海丰县男性居民人均累计估计饮酒量在各年龄段均较高(P均<0.05)。膳食方面,南澳县居民咸菜摄入频率较高;陆丰县、海丰市和南澳县居民咸鱼摄入频率较高;澄海、潮州、饶平地区居民较经常摄入鱼露,(30~岁)和(45~岁)年龄组居民较经常摄入鱼露;陆丰县居民的蔬菜、水果、豆类食品的摄入频率均最高(蔬菜:269.70±54.46天/年,水果:213.73±66.09天/年,豆类食品:143.32±61.90天/年);海鲜摄入频率最高为南澳(21.31±7.29天/月);肉类摄入频率最高为潮州(24.63±6.35天/月);潮州市和陆丰县居民蛋类摄入频率较高;汕头市和潮州市居民奶类摄入频率较高(P均<0.05)。潮汕地区男性居民经常饮茶率(74.48%)高于女性饮茶率(60.99%),三个肝癌标化死亡率不同等级地区均以“饮用功夫茶”和饮茶“浓度适中”的比例为最高(P均<0.05)。2.潮汕地区肝癌相关因素分析8个县(市)的肝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海丰县16.36(1/10万)、陆丰市12.89(1/10万)、揭阳市16.32(1/10万)、汕头市区15.19(1/10万)、汕头市澄海区17.11(1/10万)、潮州市区14.42(1/10万)、饶平县19.40(1/10万)、南澳县36.90(1/10万)。潮汕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与猪氮负荷指数的趋势面显示,在男性、女性以及整体人群中肝癌死亡率都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以粤东北部为起点,到粤东南部(南澳、饶平—陆丰、海丰)逐渐下降;二是沿海岸线,由粤东东部海岸到西部逐渐下降(男性:rs=0.938;女性:rs=0.931;整体人群:rs=0.955,P均<0.05)。在本研究构建的构筑式逐步回归模型以及因子对数回归模型中显示,均以猪氮负荷指数的标准回归系数最大,耕地污染因子(F1)次之,温度因子(F2)标准回归系数为负值,且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较大。与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均与环境污染有关,主要是耕地污染因子(耕地农药量、耕地氮肥量和耕地化肥量)和猪氮负荷指数。与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相关的可能保护因素主要是温度因子(地温、十厘米地温、平均气温)和植物性食物因子(蔬菜、水果)。BP神经网络模型(BPNN)对本研究的30个自变量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12个因素,根据正态化重要性显示排前六位的因素是:年平均降水量、猪氮负荷指数、年平均气温、耕地氮肥量、耕地农药量、耕地化肥量。可见环境污染因素(特别是氮污染因素)以及地理气候因素在肝癌可能影响因素中的重要性。整个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9.49%。结论在考虑众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后,一定环境条件下猪粪氮污染与潮汕地区肝癌死亡率呈正相关,结果支持潮汕地区肝癌氮循环病因假说。
黄艺伟[3](2020)在《当代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保全型农业是指充分发挥农业所拥有的物质循环功能,协调与生产力提高的关系,通过土壤复壮、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减轻对环境负荷,具有持续性的农业。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概念则由日本农林水产省于1992年首次提出。此概念的基本观点为“农业是与环境最谐调的产业”,主要内容为“通过适当的农业生产活动,保全国土和环境,充分发挥农业的物质循环机能、提高生产效率、减轻环境负荷”。进而在环境保全型农业理念的指导下,日本政府在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资源循环利用、有机农产品市场、环保科研与教育等五大方面进行了长久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保护农业环境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的安全以及食品安全和国民健康等一系列问题。对日本的环境保护农业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当今时代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可以为中国正在实施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丰富的具体实践经验。本文则采用了文献分析为基准、比较分析手段目的和多学科交叉升华意义等研究方法,对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历史源流、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起源受到了中国传统农业思想、自然农法以及西方国家环保型农业的深刻影响。同时在减少化肥农药、环境直接补贴与资源循环利用三大理念的指导下,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经历了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的发展阶段。并最终在环境压力、政府激励、市场动力等多重动力机制的影响下,日本农业实现了从化学农业到环保农业的深刻转变。在治理和保护农业环境的过程中,日本的环境立法、民权保护、技术研发和政府投资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企业和人民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动、全民参与,扎根基层,覆盖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模式。在统一的环保理念下,各种手段和力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日本政府、民间社会、企业和国际团体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联合治理的典范。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国家正处于实现全面小康、全面脱贫、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农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同样需要引起我国的极大重视。日本在转变发展理念、完善环保法律、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加强环保教育等领域的积极探索,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孙张乐[4](2020)在《传统酱油酿造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变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酿造酱油发酵周期长、环境开放等特点,形成了丰富的微生物群落,造就了酱油独特的风味。传统酿造酱油品质好,但自然发酵过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产品质量不稳定。鉴此,本论文对2种传统酿造酱油进行了研究,分析不同发酵周期微生物和风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明晰传统酿造酱油微生物与风味物质的特征指标,为酱油生产的全面监控和酱油品质提升提供依据。利用Illumina Mi Seq测序系统,分析传统酿造酱油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同时利用GC-MS和HPLC等方法检测酱油的风味成分;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对酱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风味物质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对中国传统酱油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菌属有假单胞菌属、魏斯氏菌属、克雷伯菌属、克罗诺杆菌属、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等。对于真菌,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真菌菌属有曲霉属、链格孢菌属、锁掷酵母目未知属和小戴卫霉科未知属等。通过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分析,不同工艺、不同发酵时间酿造酱油中的菌群结构不同。对中国传统酱油酿造过程中风味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酱油中的有机酸和氨基酸受发酵时间影响较小,同一发酵阶段,酱油A中的含量高于酱油B;检测出的89种挥发性物质中,包括10种醇类、15种醛类、16种酮类、9种酸类、11种酯类、4种酚类、6种吡嗪类、8种呋喃(酮)类、3种含硫化合物、7种其他物质,其中含量最高的为醛类物质(38~49%),其次是醇类(19~31%)。酱油A中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高于酱油B,同一类型酱油中,挥发性物质在不同发酵阶段的变化趋势不同。对微生物与风物物质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细菌和真菌与酱油的有机酸、氨基酸、挥发性风味成分具有较强相关性。9个细菌属与酱油的26种风味物质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魏斯氏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对有机酸、氨基酸、挥发性风味成分均有影响。9个真菌属与酱油的40种风味物质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红酵母属和假丝酵母属对有机酸、氨基酸、挥发性风味成分贡献较大。
石新月[5](2019)在《3种植物对茶用菊‘七月白’蚜虫绿色防控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蚜虫是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危害的植物种类十分广泛。蚜虫种类繁多,生活史较复杂,具有孤雌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等特点(唐平华,2013)。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危害最大的蚜虫为菊姬长管蚜,其以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引起植物营养水平恶化,甚至落叶、萎蔫,而且其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进一步危害菊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姚瑞良,1984)。茶用菊作为第二大凉茶原料,市场需求量大,但在茶用菊生产过程中,蚜虫危害严重。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化学防治,严重影响茶用菊的饮用安全性。因此,寻找高效、安全,无有害物质残留,简便易行的绿色防控蚜虫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植物源的蚜虫防治在蔬菜等经济作物中得到了有益探索,如利用薄荷、烟草干叶浸出液喷洒防治大豆和小麦中的蚜虫(花秀霞,2014),特殊气味的韭菜、芹菜与辣椒等植物间作可趋避蚜虫的发生(朱建华,2010;钟礼坤,2017)。为此,本研究选择茶用品质好但易感蚜的茶用菊‘七月白’作为试验材料,比较蚜虫取食驱避性材料黄金艾蒿(孙娅,2012)及柠檬薄荷、胡椒薄荷(Sayeda,2009)和烟草残渣的浸出液对‘七月白’蚜虫的防治效果,并对水浸液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为开展茶用菊蚜虫绿色防控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黄金艾蒿和茶用菊‘七月白’间作,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茶用菊田间菊姬长管蚜发生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茶用菊‘七月白’与黄金艾蒿行3:1和4:1间作时,可减少菊姬长管蚜的发生,其中以‘七月白’与黄金艾蒿行3:1间作时效果较好,在菊姬长管蚜高发期,蚜虫驱避率达71.11%。2.分别采用柠檬薄荷干样、柠檬薄荷鲜样,胡椒薄荷干样、胡椒薄荷鲜样与水1:10质量比及烟草残渣与水1:40质量比的浸出液进行室内菊姬长管蚜防治实验。发现,上述浸出液对菊姬长管蚜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以烟草残渣浸出液效果最好,蚜虫死亡率达96.11%。经HPLC-MS分析,薄荷类物质的浸出液主要以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为主,烟草浸出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烟碱类化合物。3.在室内蚜虫防控实验筛选出防控效果最好的烟草残渣浸出液基础上,采用烟草残渣浸出液进行田间蚜虫防治试验。为探讨适宜茶用菊‘七月白’田间蚜虫防治的烟草残渣浸出液的合适浓度,采用1:30、1:40与1:50质量比的烟草残渣浸出液对‘七月白’进行田中喷洒,发现在烟碱含量为46.0mg/L(1:50质量比)时即可有效抑制菊姬长管蚜的发生。茶用菊花的内在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清水对照,烟草残渣浸出液处理的茶用菊‘七月白’花中的黄酮、绿原酸和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以烟草残渣:水质量比1:40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处理的‘七月白’花中的黄酮、绿原酸和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了 63.93%、46.15%和48.35%。
耿启明[6](2019)在《农业有机废弃物混合发酵对生物甲烷产量和土壤肥力的作用》文中提出GET(GET methane Gas as renewable Energy at rice fields Tian)是一种国外研发的在田间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甲烷的技术。利用GET技术将水稻秸秆在水稻田进行生物甲烷生产,既能够获得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可以改善农田的土壤肥力。为了引进和推广该技术,本研究利用改进的GET试验装置,开展了基于GET技术的秸秆和农家肥混合厌氧发酵产生物甲烷的田间试验,本文探讨了该试验过程中农家肥种类(沼液、牛粪、羊粪和猪粪)、秸秆重量两个试验因子及其组合对生物甲烷生产和土壤肥力的作用。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各处理组生物甲烷产率与浓度随发酵进程呈动态变化,均以中前期最高,后期最低。其中,沼液处理组、牛粪处理组、羊粪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生物甲烷浓度分别在第70天、56天、56天和42天达到最高水平,猪粪处理组的生物甲烷浓度在第28天便达到最高水平。施用了农家肥(沼液、牛粪、羊粪和猪粪)的处理组的生物甲烷浓度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而各施用农家肥的处理组浓度表现为:猪粪处理组>牛粪处理组>沼液处理组>羊粪处理组。2)不同农家肥类型与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对生物甲烷产量有显着影响。其中以施用猪粪的生物甲烷产量最高,分别比施用沼液、牛粪、羊粪和对照高73.73%、158.49%、177.49%和295.38%;施用沼液的生物甲烷产量分别比施用牛粪、羊粪和对照高48.79%、59.72%和127.58%;施用牛粪和羊粪的生物甲烷产量分别对照高52.96%和42.48%。3)生物甲烷产量随水稻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最适处理量为100 kg/row。通过添加农家肥可促进生物甲烷的生产,沼液和猪粪两种农家肥处理中秸秆与农家肥的配比均以100 kg:100 kg为最优;牛粪处理中以125 kg:120 kg的秸秆与农家肥的配比为最优;羊粪处理中则以70 kg:70 kg的秸秆与农家肥的配比为最优。4)农家肥种类、秸秆重量及其相互作用均对土壤肥力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农家肥类型和水稻秸秆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农家肥类型与水稻秸秆量的相互作用对土壤全磷含量和全氮含量均有极显着影响,农家肥类型对全氮含量以及水稻秸秆量对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有显着影响。5)农家肥种类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显着影响,其中以猪粪与秸秆混合发酵的效果最好,秸秆、秸秆+沼液、秸秆+牛粪、秸秆+羊粪、秸秆+猪粪五种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5.72%、41.11%、18.62%、15.20%和30.08%,五种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9.27%、183.67%、152.39%、150.15%和171.76%。6)秸秆重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磷含量有显着影响,秸秆使用量70 kg/row、85kg/row、100 kg/row和125 kg/row处理水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5.94%、138.98%、146.81%和156.15%,全氮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18%、11.11%、10.11%和24.70%,全磷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3.68%、46.79%、63.52%和50.21%但秸秆重量超过100 kg以上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不再显着。7)农家肥与秸秆的试验配比中,沼液、牛粪和猪粪三种处理均为125 kg:120 kg的增肥效果最好,羊粪处理则以70 kg:70 kg的增肥效果最好。
王可[7](2018)在《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的制备及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粪中菌群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研究了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的配制及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在仔猪生产上应用效果。首先将活化后容量比为2%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液分别接种于各个LB液体培养基中,再分别将容量比为0.00%、0.01%、0.05%、0.1%、0.2%、0.3%、0.4%的木醋液加入不同的LB液体培养基中。将上述培养液置于37℃-180 r/min培养箱中进行恒温振荡培养。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OD值,直至24h。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的OD值配制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根据上述试验配置的合生元进行仔猪饲喂效果及机理研究。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选用144头21日龄“大白×长白×杜洛克”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将仔猪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四组试验仔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0.1%木醋液(木醋液组)、基础日粮+纳豆芽孢杆菌(芽孢杆菌组)、基础日粮+0.1%木醋液+纳豆芽孢杆菌(合生元组),各组每天拌喂一次,拌喂量为300m L·d-1。测定各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粪中指标。试验期为21天。试验结果表明:(1)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中木醋液的最适宜添加浓度比为0.1%,最佳培养时间为8h。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菌液中活菌数为1.8×109CFU·m L-1。(2)木醋液组、纳豆芽孢杆菌组和合生元组均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合生元组显着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与腹泻率(P<0.05),效果优于木醋液组、纳豆芽孢杆菌组。各处理组对日采食量影响不显着(P>0.05)。(3)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组显着的提高血清中Ig A、Ig M、Ig G含量(P<0.05),说明合生元组促进免疫性能的作用效果优于纳豆芽孢杆菌和木醋液。(4)木醋液组、纳豆芽孢杆菌组与合生元组的白介素4(IL-4)与白介素6(IL-6)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合生元组含量最高,且三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5)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组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白蛋白(P<0.05)、总蛋白(P<0.05)和肌酸激酶(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对尿素氮水平影响不显着(P>0.05)。合生元对蛋白的合成作用优于纳豆芽孢杆菌和木醋液。(6)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纳豆芽孢杆菌和木醋液均对血清中丙二醛(MDA)影响不显着(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方面,木醋液组和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组T-AOC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不显着(P>0.05)。说明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在抗氧化性能方面表现优异。(7)木醋液组、纳豆芽孢杆菌组和合生元组均能显着降低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提高粪中乳酸杆菌与纳豆芽孢杆菌数量(P<0.05),合生元组效果好于木醋液组合纳豆芽孢杆菌组。综上所述:纳豆芽孢杆菌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木醋液,促进了纳豆芽孢杆菌增殖;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在提高仔猪生长性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抗氧化性能及调节粪中菌群方面的效果要优于单独添加纳豆芽孢杆菌或木醋液。
于美玲[8](2018)在《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乳杆菌是公认的食品安全级微生物,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降低胆固醇、抗肿瘤、抗高血压等多种益生功能。干酪乳杆菌发酵产生大量风香味物质,常用于乳、肉、饲料和蔬菜等发酵工业,该菌亦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活菌载体,用于制备黏膜疫苗和表达多种功能蛋白等生物制剂。在乳杆菌疫苗生产和食品发酵中,都需要培养大量的乳杆菌,而乳杆菌烈性噬菌体的感染,可以裂解细菌,导致细菌死亡、活菌数下降、发酵生产效率降低,甚至导致生产失败,给乳杆菌发酵生产工业带来巨大损失。有效防止乳杆菌噬菌体污染,筛选噬菌体抗性菌株和研究乳杆菌抵抗噬菌体侵染裂解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实验室分离的干酪乳杆菌L.casei W56的烈性噬菌体LJ为材料,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分析,研究其基因特征,从基因水平分析噬菌体感染特性。以噬菌体LJ为筛选压力,采用次级感染方法筛选获得了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并对抗性菌株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研究。为工业发酵和生产提供抗噬菌体的轮换菌株,减少因噬菌体感染而造成菌体死亡和发酵失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抗性菌株的溶源性,明确抗性菌为溶源菌。通过分析噬菌体与抗性菌株相互作用的过程,明确抗性菌抑制噬菌体DNA注入和DNA复制。通过转录组测序,明确了噬菌体侵染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过表达差异基因,验证差异基因功能,探讨了乳酸菌对噬菌体的抗性机制,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和基因克隆技术对工业用菌株进行噬菌体抗性改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干酪乳杆菌噬菌体LJ进行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噬菌体基因组全长为44260bp,GC含量百分比是44.83%,LJ基因组共有65个开放阅读框,噬菌体LJ与干酪乳杆菌噬菌体A2亲缘关系最近,噬菌体LJ基因组按照功能基因模块排序,包括复制模块(LJ1-LJ9)、调控模块(LJ10-LJ33)、装配模块(LJ34-LJ36)、结构基因模块(LJ37-LJ52)、裂解模块(LJ53-LJ56)和溶源模块(LJ57-LJ65)。分析LJ具有裂解周期和溶源周期。(2)以噬菌体LJ感染L.casei W56后,获得20个噬菌体抗性菌株,命名为BIM1-20。对抗性菌的特性分析结果显示,抗性菌在菌体形态、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发酵特性和基因型与敏感菌一致,仍为干酪乳杆菌。抗性范围测定结果表明,抗性菌BIM1-20可抵抗干酪乳杆菌噬菌体LJ、LL和Lcb的裂解,对噬菌体LJ具有完全抗性,且抗性具有遗传稳定性。(3)对抗性菌BIM1-20进行溶源性分析,BIM1-20均可释放裂解L.casei W56的噬菌体颗粒,丝裂霉素和紫外射线不能诱导BIM1-20释放噬菌体颗粒。对BIM1进行噬菌体基因检测和整合位点分析,结果表明抗性菌BIM1为溶源菌,是噬菌体LJ DNA环化后于39625bp-39626 bp处断裂,然后整合到L.casei W56基因组1982081-1982082 bp处,整合位点序列有14 bp核心序列ATGCCGGCTGCAGG,attP位于噬菌体整合酶与裂解素之间,attB位于L.casei W56基因组tRNA-Thr基因附近。(4)分析抗性菌与噬菌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细菌与噬菌体作用后,抗性菌未利用CRISPR和限制修饰防御系统抵抗噬菌体侵染;分析噬菌体侵染敏感菌和抗性菌作用过程结果显示:噬菌体依然可以吸附抗性菌,吸附率与敏感菌相似。抗性菌株可抑制噬菌体DNA注入。抗性菌可抑制噬菌体增殖释放,抵抗噬菌体裂解菌体,特别是抗性菌在15 min时调控噬菌体复制模块基因的转录。初步分析抗性菌通过抑制噬菌体DNA注入,影响噬菌体复制模块基因的表达,起到抑制噬菌体裂解细菌的作用。(5)噬菌体侵染细菌15 min时,收集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噬菌体侵染敏感菌及抗性菌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抗性菌抑制噬菌体DNA注入、影响噬菌体复制模块基因的表达的机制。对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S-VS-R显着差异表达细菌基因共有95个,其中59个为上调基因,36个为下调基因。SA-VS-RA显着差异表达细菌基因共有156个,其中112个为上调基因,44个为下调基因。抗性菌添加噬菌体时细菌甘露糖通透酶基因和PTS系统甘露糖特异性EIIAB单位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细菌HTH型转录调节因子、氧化还原敏感性转录调节因子和GntR家族转录调节因子及操纵子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噬菌体阻遏蛋白等溶源基因表达量显着上调,噬菌体复制基因等前期表达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显着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到的通路主要是代谢通路、环境信息处理通路以及细胞过程通路,主要包括果糖-甘露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PTS磷酸转移酶系统和双成分系统。显着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代谢过程、生物过程、细胞膜成分、转录因子活性和催化活性等GO功能条目对噬菌体抗性菌株抵抗噬菌体裂解具有重要作用。(6)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细菌和噬菌体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中基因表达情况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基因表达情况相符。利用过表达方法,验证细菌PTS磷酸转移酶系统和噬菌体溶源基因在噬菌体抗性菌株抵抗噬菌体裂解过程中的作用。构建重组乳杆菌表达系统,利用抗性菌表达pts基因,利用敏感菌表达噬菌体溶源基因。Western-bolt和间接免疫荧光证明重组菌表达细菌PTS蛋白、噬菌体阻遏蛋白CⅠ、膜蛋白M和抗阻遏蛋白Cro-ant。检测重组乳杆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测定噬菌体侵染重组菌时细菌的生长曲线和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表达CⅠ和M的敏感菌可抵抗噬菌体裂解,表达Cro-ant的抗性菌生长缓慢。RT-qPCR检测噬菌体侵染重组乳酸菌时细菌和噬菌体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噬菌体侵染pPG-PFT/S相比,噬菌体侵染pPG-PFT-CⅠ-M/S时,噬菌体复制模块基因、裂解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整合酶等溶源基因表达量显着增加,细菌PTS系统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显着,细菌转录调节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说明过表达CⅠ和M蛋白可使细菌通过提高代谢、调节转录、调节细胞周期和改变PTS系统信号转导和膜运输等途径抵抗噬菌体裂解菌体,证明cⅠ和m基因是抗性菌抵抗噬菌体侵染裂解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对噬菌体的鉴定和对分离到的抗性菌的特性及抗性机制的研究为制备优良的抗噬菌体乳酸菌株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工业生产中实施有效的防御噬菌体污染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瑜[9](2018)在《宠物皮肤致病菌抗菌肽的筛选及纳米乳的制备》文中认为近年来,宠物饲养数量不断增加,宠物疾病也随之而来,特别是犬猫细菌性、真菌性和混合性皮肤病在兽医临床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临床上耐多种抗生素的耐药菌株大量产生。抗菌肽在近年来成为抗生素的替代药物,具有高效的、广谱的抗细菌、真菌、病毒和一些原虫等活性,且氨基酸序列较短,合成简便。临床用药上为优化抗菌肽的作用,增加稳定性与安全性,我们筛选短序列抗菌肽应用于纳米给药系统,增加其透皮吸收性,并对其稳定性,安全性和体外抗菌性进行了研究。本实验通过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对多种化学固相合成法合成的抗菌肽进行抑菌活性检测,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菌株,初步筛选出抗菌肽RR-9、RI-12具有理想的抗菌活性。进一步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杀菌浓度检测、杀菌曲线测定、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R-9、RI-12两种抗菌肽均能同时抑制宠物皮肤常见致病菌标准株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值分别为16μg/mL和6.6μg/mL。RR-9对临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64μg/mL。当RR-9浓度达到4倍MIC值时,可在20分钟内完全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电镜结果显示抗菌肽RR-9可快速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结构,通过使细胞膜破碎、内容物质外流,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达到杀菌目的。本实验采用已报道配方: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作为油相,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EP)作为表面活性剂,聚甘油脂肪酸酯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在此基础上筛选油酸、氮酮最佳比例增加纳米乳稳定性与皮肤渗透性,以此配方制备含有RR-9的抗菌肽纳米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建立纳米乳中抗菌肽含量测定方法。实验结果显示油酸和氮酮的最佳比例为1%和2%。粒度分析仪检测得出纳米乳平均粒径为95.3 nm,大小均一,分布均匀。建立的含量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高。本研究采用大鼠、家兔的皮肤刺激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和HaCaT细胞毒性实验考察了包含RR-9的纳米乳的安全性,并且对抗菌肽纳米乳的体外药效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抗菌肽纳米乳制剂经皮肤外用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刺激性反应、过敏性反应,细胞增殖度RGR为61.54%,毒性为2级,无细胞毒性。体外药效实验表明该抗菌肽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MIC值均为3.9μg/mL,对抗生素抑菌效果较差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7.8μg/mL,由此可见包含RR-9的纳米乳抑菌活性优于抗菌肽水溶液。
陈春香[10](2017)在《哈尼族酒文化及现代变迁 ——以元阳县土锅寨为例》文中提出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由三个哈尼族村寨及两个彝族村寨组成,其中哈尼族村寨分别为大鱼塘、黄草岭和箐口。这三个村寨位于红河哈尼梯田景区之中,世代以梯田农业为生,随着改革开放及世界遗产申报成功,人们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土锅寨哈尼族是个具有丰富酒文化的民族,通过对土锅寨哈尼族酒文化的探讨,我们可以加深对土锅寨哈尼族社会文化及社会变迁的了解。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也即是对哈尼族酒中所体现的人际关系及文化内涵,之后梳理了物质文化、饮食文化以及酒文化的研究,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和田野点。第一章主要展现哈尼族酒文化的物理层面,对元阳县土锅寨哈尼族酒的生产、消费进行细致的呈现并分析了供销关系,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第二章通过对酒这个物质性存在,论述分析了酒的使用与社会关系的建构关系。在个人社会关系的建构中,酒的使用促进个人社会关系的建立、体现个人社会关系的转变以及体现个人社会关系的利用。在家庭成员关系的建构中,酒的使用促进新家庭成员关系的建立、体现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以及促进家族间关系的维系。村寨集体社会关系的建构上,酒在维系村寨内部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仪式过程中,人们通过酒敬神祈福、敬老尊长、奖励繁衍、和睦村寨。第三章介绍土锅寨哈尼族的文化主要是由咪咕,尤其是大咪咕来传承。其次探讨酒及酒具中的文化意义。酒及酒具的神圣性与世俗性向我们展示了文化传承的“顺延”及“广延”特性。最后,从场域论的视角下探讨哈尼族酒文化的内涵,旅游经济场域、打工经济场域等丰富了哈尼族原有的社会场域,这在哈尼族饮酒文化上得到了体现。结语得出土锅寨哈尼族社会是个神圣场域相对稳定,世俗场域应时、应景而变的结论。
二、农家自制植物生长促进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家自制植物生长促进剂(论文提纲范文)
(1)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言 |
第一部分 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脏保护效应: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心脏常驻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潮汕地区氮污染及饮食等综合因素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调查对象 |
2.3 样本量 |
2.4 研究方法 |
2.5 构建统计分析模型 |
2.6 分析软件 |
2.7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 |
3.2 潮汕各地区环境、经济等情况以及居民生活饮食习惯 |
3.3 潮汕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潮汕地区肝癌死亡率和猪氮负荷指数的地理相关性 |
4.2 潮汕地区肝癌死亡率的相关因素 |
4.3 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癌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 |
参考文献(综述)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伦理委员会批准函 |
附录四 论文发表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当代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起源 |
2.1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概况及产生背景 |
2.2 中国传统生态农业思想对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影响 |
2.3 日本现代农业对自然农法的回溯 |
2.3.1 日本自然农法概况 |
2.3.2 日本自然农法影响下的实践与经验 |
2.4 欧美环境保全型农业理念在日本的引进与实践 |
第三章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阶段 |
3.1 确立阶段 |
3.1.1 环境保全型农业思想在日本的兴起 |
3.1.2 环境保全型农业政策的正式公布 |
3.2 发展阶段:由政府主导的环境保全型农业 |
3.2.1 环境保全型农业基本政策的实施 |
3.2.2 环境保全型农业鼓励政策的推动与成果 |
3.3 成熟阶段:由市场主导的环境保全型农业 |
3.3.1 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 |
3.3.2 生态认证体系的形成 |
3.3.3 良好农业规范 |
第四章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理念的演进 |
4.1 减少化肥与农药 |
4.1.1 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
4.1.2 病虫害综合管理措施 |
4.2 “3R利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理念 |
4.2.1 “3R利用”理念概况 |
4.2.2 “3R利用”理念的具体措施 |
第五章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的演进 |
5.1 环境压力 |
5.1.1 种植业的环境问题 |
5.1.2 畜牧业的环境问题 |
5.2 政府激励 |
5.2.1 环境补贴制度 |
5.2.2 科研与教育 |
5.3 市场动力 |
第六章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 |
二、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严格执行环境法规 |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支持作用 |
四、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传统酱油酿造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变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酿造酱油简介 |
1.2 酱油酿造微生物的多样性 |
1.2.1 真菌的多样性 |
1.2.2 细菌的多样性 |
1.3 酱油中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
1.4 酱油酿造微生物对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本课题的意义和创新点 |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酱油酿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酱醪微生物总DNA的提取及纯化 |
2.3.2 细菌和真菌特定片段的PCR扩增 |
2.3.3 PCR产物纯化及荧光定量 |
2.3.4 Miseq文库构建及测序 |
2.3.5 数据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细菌和真菌特定片段的PCR扩增及产物纯化 |
2.4.2 酱醪微生物测序信息统计 |
2.4.3 酱醪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4.4 酱醪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传统酱油酿造中风味物质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酱油基本理化指标检测 |
3.3.2 酱油有机酸检测 |
3.3.3 酱油氨基酸检测 |
3.3.4 酱油挥发性物质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酱油发酵过程中基本理化指标的变化 |
3.4.2 酱油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变化 |
3.4.3 酱油发酵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变化 |
3.4.4 酱油发酵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含量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酱油酿造中核心微生物区系与风味物质相关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酱醪中细菌群落与风味物质相关性分析 |
4.3.2 酱醪中真菌群落与风味物质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5)3种植物对茶用菊‘七月白’蚜虫绿色防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茶用菊的研究进展 |
1.1 茶用菊的历史 |
1.2 茶用菊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功能 |
2 菊姬长管蚜的生态学特征和防治方法 |
2.1 菊姬长管蚜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
2.2 菊姬长管蚜的危害特征 |
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3.1 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要求和现状 |
3.2 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4 蚜虫主要的绿色防控技术 |
4.1 农业防治 |
4.2 物理防治 |
4.3 挥发性物质与蚜虫防治及蚜虫天敌昆虫的诱引 |
4.4 植物源农药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茶用菊‘七月白’与黄金艾蒿间作防治蚜虫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田间试验 |
1.3 蚜虫驱避效果统计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植物浸出液防治茶用菊‘七月白’菊姬长管蚜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不同植物浸出液对蚜虫杀灭活性的测定 |
1.3 不同植物浸出液成分分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植物浸出液对非开放式接种环境下菊姬长管蚜的杀灭活性 |
2.2 不同植物浸出液对开放式接种环境下菊姬长管蚜的虫口减退率 |
2.3 植物浸出液成分 |
3 讨论 |
第四章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茶用菊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茶用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不同浓度烟草残渣浸出液田间喷洒处理 |
1.3 茶用菊‘七月白’花的内在品质成分分析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菊姬长管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
2.2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茶用菊‘七月白’花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3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茶用菊‘七月白’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及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 |
2.4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茶用菊花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农业有机废弃物混合发酵对生物甲烷产量和土壤肥力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装置与材料 |
3 试验设置与实施 |
3.1 试验设置 |
3.2 试验实施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农家肥与秸秆配比对田间生产生物甲烷产量的影响研究 |
4.2 田间生产生物甲烷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
4.2.1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2.2 各试验因子对GET技术应用中土壤肥力作用 |
4.2.3 农家肥类型对GET技术应用中土壤肥力的作用 |
4.2.4 秸秆使用量对GET技术应用中土壤肥力的作用 |
4.2.5 秸秆与农家肥配比对GET技术应用中土壤肥力的作用 |
4.2.5.1 秸秆与沼液配比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
4.2.5.2 秸秆与牛粪配比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
4.2.5.3 秸秆与羊粪配比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
4.2.5.4 秸秆与猪粪配比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
5 讨论 |
5.1 不同农家肥与秸秆配比对田间生产生物甲烷产量的影响 |
5.2 田间生产生物甲烷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附录2 :实验部分照片 |
(7)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的制备及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粪中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益生素 |
1.1.1 概念 |
1.1.2 作用机理 |
1.1.3 益生素应具备的条件 |
1.1.4 纳豆芽孢杆菌 |
1.1.5 益生素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
1.2 益生元 |
1.2.1 概念 |
1.2.2 作用机理 |
1.2.3 益生元应具备的条件 |
1.2.4 木醋液 |
1.2.5 益生元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
1.3 合生元 |
1.3.1 概念 |
1.3.2 作用机理 |
1.3.3 合生元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
1.4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的配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木醋液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
2.2.2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最适培养时间的确定 |
2.2.3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菌液活菌数的确定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粪中菌群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2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对断奶仔猪血液指标的影响 |
3.2.3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对断奶仔猪粪中菌群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2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对断奶仔猪血液指标的影响 |
3.3.3 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对断奶仔猪粪中菌群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乳杆菌的研究进展 |
1.1.1 乳杆菌分类 |
1.1.2 乳杆菌的生理功能 |
1.1.3 干酪乳杆菌的应用 |
1.2 乳杆菌噬菌体研究概述 |
1.2.1 乳杆菌噬菌体的分类 |
1.2.2 乳杆菌噬菌体的分离 |
1.2.3 乳杆菌噬菌体的分子特征 |
1.2.4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的研究进展 |
1.2.5 乳杆菌噬菌体的危害及防治 |
1.3 细菌与噬菌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3.1 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相关机理 |
1.3.2 噬菌体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
1.3.3 宿主菌抗噬菌体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噬菌体和载体 |
2.1.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2.1.3 试验动物及抗体制剂 |
2.1.4 引物 |
2.1.5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6 培养基配制 |
2.1.7 主要溶液配制 |
2.2 方法 |
2.2.1 乳酸菌菌种活化和乳杆菌噬菌体的繁殖 |
2.2.2 乳杆菌噬菌体LJ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2.2.3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分离 |
2.2.4 噬菌体抗性菌株的鉴定 |
2.2.5 噬菌体抗性菌株溶源性分析 |
2.2.6 噬菌体抗性菌株与噬菌体的相互作用分析 |
2.2.7 噬菌体抗性菌株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3 结果 |
3.1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LJ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 |
3.1.1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LJ基因组分段PCR扩增结果 |
3.1.2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分离结果 |
3.3 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鉴定结果 |
3.3.1 噬菌体抗性菌株菌体形态检测 |
3.3.2 噬菌体抗性菌株生化特征测定结果 |
3.3.3 噬菌体抗性菌株基因型鉴定结果 |
3.3.4 噬菌体抗性菌株培养特性 |
3.3.5 噬菌体抗性菌株的发酵性能 |
3.3.6 抗性菌株对噬菌体抗性测定结果 |
3.4 噬菌体抗性菌株溶源性分析结果 |
3.4.1 噬菌体抗性菌株释放噬菌体测定结果 |
3.4.2 噬菌体抗性菌株基因组中噬菌体LJ基因的检测结果 |
3.4.3 抗性菌株噬菌体基因整合位点分析结果 |
3.4.4 噬菌体抗性菌株噬菌体基因整合位点验证结果 |
3.5 噬菌体抗性菌株与噬菌体的相互作用测定结果 |
3.5.1 抗性菌CRISPR系统的检测结果 |
3.5.2 抗性菌R/M防御系统的检测结果 |
3.5.3 噬菌体吸附抗性菌株特性测定结果 |
3.5.4 噬菌体DNA注入抗性菌株的测定结果 |
3.5.5 噬菌体侵染抗性菌株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3.5.6 噬菌体基因在抗性菌株菌体内转录的测定 |
3.5.7 噬菌体侵染敏感菌及抗性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6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抗性机制验证 |
3.6.1 选定功能性分析的差异表达基因 |
3.6.2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3.6.3 CⅠ和M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6.4 重组干酪乳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 |
3.6.5 重组干酪乳杆菌的构建 |
3.6.6 重组干酪乳杆菌蛋白表达鉴定 |
3.6.7 重组乳酸菌噬菌体敏感性分析 |
3.6.8 噬菌体对重组菌生长影响的测定 |
3.6.9 噬菌体侵染重组菌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 |
3.6.10 RT-qPCR检测噬菌体侵染重组乳酸菌时基因表达结果 |
4 讨论 |
4.1 噬菌体LJ基因组学分析 |
4.2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
4.3 溶源性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机制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宠物皮肤致病菌抗菌肽的筛选及纳米乳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抗菌肽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宠物皮肤病概述 |
1.2 宠物皮肤病的分类 |
1.3 宠物皮肤常见致病细菌与真菌 |
1.4 宠物皮肤病的治疗现状 |
第2章 抗菌肽研究背景与意义 |
2.1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及抗菌肽的来源 |
2.2 抗菌肽的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
2.3 抗菌肽的应用前景(皮肤外用) |
2.4 抗菌肽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纳米乳的研究进展 |
3.1 纳米乳定义 |
3.2 纳米乳的优势 |
3.3 纳米乳在皮肤外用领域的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针对宠物皮肤致病菌抗菌肽的筛选及体外活性检测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抗菌肽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抗菌肽纳米乳安全性及体外药效评价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介绍 |
致谢 |
(10)哈尼族酒文化及现代变迁 ——以元阳县土锅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点介绍 |
第一章 元阳县土锅寨哈尼族酒的生产与消费 |
一、土锅寨哈尼族酒的生产情况 |
二、土锅寨哈尼族酒的消费情况 |
三、土锅寨哈尼族酒的供销分析 |
第二章 土锅寨哈尼族酒的使用与社会关系的建构 |
一、土锅寨哈尼族酒的使用与个人社会关系的建构 |
二、土锅寨哈尼族酒的使用与家庭成员关系的建构 |
三、土锅寨哈尼族酒的使用与村寨集体社会关系的建构 |
第三章 土锅寨哈尼族酒的文化意义分析 |
一、土锅寨哈尼族的文化传承 |
二、酒及酒具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
三、场域视角下的哈尼族酒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译着 |
三、中文期刊 |
四、学位论文 |
致谢 |
四、农家自制植物生长促进剂(论文参考文献)
- [1]肥大细胞参与右美托咪定心脏保护效应的炎性调控机制研究[D]. 熊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潮汕地区氮污染及饮食等综合因素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D]. 孙铭繁. 汕头大学, 2021
- [3]当代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研究[D]. 黄艺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4]传统酱油酿造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变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研究[D]. 孙张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5]3种植物对茶用菊‘七月白’蚜虫绿色防控作用的研究[D]. 石新月.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农业有机废弃物混合发酵对生物甲烷产量和土壤肥力的作用[D]. 耿启明. 三峡大学, 2019(06)
- [7]纳豆芽孢杆菌—木醋液合生元的制备及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粪中菌群的影响[D]. 王可.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8]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抗性机制研究[D]. 于美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9]宠物皮肤致病菌抗菌肽的筛选及纳米乳的制备[D]. 张瑜. 吉林大学, 2018(01)
- [10]哈尼族酒文化及现代变迁 ——以元阳县土锅寨为例[D]. 陈春香. 云南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