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浊泾清渭何当分”(论文文献综述)
孙越[1](2021)在《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代是历史上自然灾害高发的朝代,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研究是唐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唐代自然灾害研究的重要补充。自然灾害诗是对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关系的文学化反映,“唐代自然灾害诗”这一课题以唐代自然灾害史料为历史依据,以涉及唐代自然灾害的诗歌为研究指向,系统分析自然灾害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文学特色。《旧唐书·五行志》《新唐书·五行志》《资治通鉴》以及灾害发生时朝廷所颁布的赈灾诏书等材料对唐代自然灾害提供了研究背景和基础。梳理唐代各类型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考察自然灾害发生时社会各阶层的情绪反应,结合相近内容的诗歌创作,使我们得以深入挖掘唐代各时期自然灾害诗歌的创作特点、艺术风貌及情感表达。在对唐代自然灾害诗歌与自然灾害史进行比对分析的过程中,探讨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根源问题,进而揭示出自然灾害诗歌的思想内涵,同时彰显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史学价值。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唐代水灾诗。以水灾的自然属性作为诗歌分类标准,水灾诗被分为洪灾诗与涝灾诗两部分。从水灾诗所呈现的水灾灾情入手,结合唐代自然灾害史实,真实地还原水灾场面,重点关注水灾对百姓生产生活的破坏。同时以当时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据,透过各类型自然灾害诗歌创作情况,分析诗人创作水灾诗歌时所表达的心理情绪、个人理想等情感内涵,重点考察水灾诗中映射出的社会情绪,或愁苦,或哀怨,均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成为水灾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达到诗史互证。最后,从诗歌创作情感角度出发,揭示自然灾害诗歌中的平民与仕宦阶层在水灾之下的生活境遇与水灾灾情之下社会情绪的积怨两大特征。其次是唐代旱灾诗。以旱灾的季节性旱情做为旱灾诗的分类标准,旱灾诗对灾情的书写是重点探讨的部分,旱灾诗中反映出的社会危机一并纳入考察范围。纵观旱灾诗的创作主要有苦热与悯旱两大主题,苦热主题的主要研究在旱灾大环境下,炎热酷暑天气对百姓实际生活的影响;悯旱主题诗歌主要抒发了诗人对受灾农人怜悯之情。关于旱灾诗的具体类别,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旱灾诗包含两大类别,即祈雨诗和喜雨诗。祈雨诗的创作重点在于对祈雨仪式的记录以及祈雨过程中诗人的感悟等情感要素。由于当时皇帝对诗歌的倡导。所以喜雨诗的创作动因多是奉和应制之作,但关于心忧天下的愁情表达上亦不乏名篇。再次是唐代寒冻灾害诗。寒冻灾害诗歌的创作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中晚唐时期,本章对寒冻灾害诗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创作情感上,通过寒冻灾害诗歌对天气之寒的描写表明唐王朝末期已经逐渐走向了腐朽和衰落,诗人们将切身体会到的各种王朝没落的现象,如统治者统治地位的逐渐丧失,民不聊生的社会情态都收录笔下。诗人对寒冻灾害中出现的反常气候,与国祚气运相关联的描写,体现出诗人高度关注国家兴亡,心怀天下的真挚情怀。总之,寒冻灾害诗歌在具备记录寒冻灾害史的史学价值的同时兼具社会价值。然后是唐代风灾诗、疫灾诗与火灾诗。诗歌详细描绘了风灾、疫灾和火灾发生的场面,讲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浓缩于诗歌当中继而来还原灾情现场。虽然这类诗歌数量较少,但却丰富了自然灾害诗歌的主题,并在以诗证史的互动关系上有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最后总论唐代自然灾害诗歌整体创作特点。根据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综合情况分析,考察自然灾害诗歌中反映出的唐人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抗灾救灾策略,深入探究唐人的自然灾害观念。对自然灾害诗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然灾害诗歌创作高峰与自然灾害史记录呈现一定的不平衡性,兼论其形成的原因。关于诗歌的创作艺术特性的研究分析出自然灾害诗歌最主要的特征为纪实性与叙事性,因其呈现自然灾害对人和社会产生的毁灭性打击,诗人多是身处灾害现场的受灾者或救灾者,面对残酷的天灾其创作多是悲怆之作。
孙筱纯[2](2020)在《悲与兴 ——杜甫秋天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人言“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读一部杜诗,可能从头至尾都能感受到这种悲哀。这既和杜甫遭时多难、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有关,或许也和其诗集中大量存在的秋天诗歌有关。中国自古就有“伤春悲秋”的悠久传统,“悲秋”更是因包含着“贫士失职”的坎壈之痛而为后代士人反复咏吟。“诗以道性情,人各有性情,则人亦各有诗耳,”从杜甫身上似乎一直能感受到深深的悲情气质。本文即通过梳理总结杜甫集中四百余首秋天诗作,借由秋天诗这个视角解析杜甫的悲剧人生和悲壮人格。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悲秋传统的梳理,以及杜甫对此的承变。第二部分是秋天诗中的情感内容,也即杜甫所以“悲”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秋天诗中的艺术特色,探究杜甫如何将悲痛的人生经验化为艺术的灵感源泉。全文共分五大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动机、研究现状以及杜甫秋天诗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为杜甫对悲秋传统的承与变。首先简单回顾了先秦至唐的悲秋传统发展脉络,总结了悲秋传统中的经典主题,如羁旅、叹老、壮志未酬等,举例分析这些经典元素在杜诗中的个人诠释。在“变”的部分举例分析了杜甫秋天诗中的新的主题以及一些逸兴遄飞的清秋之作,这一部分主要为更全面地呈现杜甫秋天诗的整体面貌,并且证明出色的诗人要能够摆脱传统束缚,重视还原诗歌抒情描写的当下性以及对物色变迁的关注和敏感。第三章为“生命的秋歌——重要主题”。在秋天诗中选出亲友、家国、个人,这三个杜甫最关注的主题来探讨其诗充满悲情色彩的原因。所选诗歌不仅是秋天诗,有些还是杜甫诗歌中的代表作,因此更有说服力。亲友部分:亲人方面,重点分析杜甫秋月怀人之作,从中体现出战乱时代杜甫与家人不易的团聚,以及与手足始终无法团圆的痛心。朋友方面,重点分析杜甫昔日与高李发生在秋天的旧游,和到了晚年朋友尽殁,杜甫独存的悲哀。家国部分:忧民方面,重点分析杜甫记录的一些秋季天灾对生民造成的苦难及杜甫对此的忧心;忧国方面,将悲秋和黍离之悲相结合,申发杜甫对故国的缅怀。个人部分:分析杜甫春、秋天诗对其人生的不同象征;挑选杜甫均作于秋天的带有总结性质的自传诗,从中体现了杜甫在岁暮的人生反思;最后,分析最能代表杜甫秋天诗艺术成就和其品格气质的《登高》《江汉》等诗,以此来关照杜甫受挫却又不屈的悲壮人格。第四章为“艺术的秋天——突出特色”。分析杜甫秋天诗中有代表性的艺术特色。如悲凉的声色铺陈,是指诗歌中呈现的多种感官的季节反馈,以此营造出秋天“秋之为气也”的浑成包裹性生理和心理感触。还如怪奇的心象展露,在杜甫笔下,秋天衰败的万物呈现出或是濒死或是狰狞暴走的极端状态,这一打破传统审美的“破体”笔法,暗合了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崇高”美学。最后是沉郁顿挫风格的促成,通过辨析“沉郁”“顿挫”的义涵,可以发现其与杜甫秋天诗风格的吻合,正如“沉郁顿挫”不能涵盖杜甫的所有风格,但其绝对是主导风格;秋天诗虽然不能代表杜甫所有诗的感情色彩,但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第五章结语。
周晓梅[3](2019)在《译者的声音与文化身份认同——路易·艾黎与宇文所安的杜诗英译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尝试对比路易·艾黎和宇文所安的杜甫诗歌英译本,寻找文本内的译者声音,并结合相关副文本信息分析译者的文化身份,从而了解译者的声音与文化身份认同之间的关联。作者发现,两位译者均在译诗中显露了自己的声音,不同之处在于,艾黎更加认同中国文化,侧重用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宇文则兼具多重文化身份,倾向于忠实再现原诗中的场景。本研究突显了译者的文化身份对于研究其介入行为的重要意义。
艾米,张晓阳[4](2019)在《变化着的泾渭分明》文中研究指明泾渭分明这句成语是指流经中国关中平原地区的泾河、渭河在交汇时,一清一浊的两股水流清晰地流淌于同一水道中。后来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界限清楚。诗词中的"泾渭分明"唐代诗圣杜甫曾作诗曰"浊泾清渭何当分",提及泾河水浑,渭河水清。不过历史更久远的《诗经》
陈才智[5](2017)在《杜甫对白居易的影响——以咏物诗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居易是杜诗当之无愧的"第一读者"。对于杜诗的创作态度,杜诗的写实精神,杜诗的种种艺术手法,如造语遣辞、音律节奏、篇章结构等,白居易也是有意识的追慕乃至崇拜者,学习因而继承其衣钵者。就咏物诗而言,杜甫对白居易的影响,最突出的一点是托物寓意,托物兴寄。其次是即物抒怀,托物寓怀。杜甫咏物诗熔状物、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的特点,对白居易亦有深广影响。此外在组诗咏物、诸体皆备、题材广阔等方面,白居易可谓袭其面貌而得神味者。
邝健行[6](2015)在《仇注对杜诗句中字词去取用心臆析——以《秦州杂诗二十首》为例》文中认为仇兆鳌注杜诗,诗句个别字词之下,往往有小字注说。或指出读音和所宜声调,或点出其他版本不同用字。仇氏的去取决定,当中必然有过一番思考过程。只是具体思考过程怎样,不曾说出。本文以《秦州杂诗二十首》为例,尝试通过理性分析,以探测仇氏用意之所在。
李海明[7](2015)在《“泾渭分明”考辨》文中研究说明"泾渭分明"是一个我们日常都会用到的一个成语,它源于大自然的一个景观。但是对于泾河和渭河到底在泾渭分明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一问题从古至今始终争论不休。史念海先生以动态的眼光作了纵深化的考辨,指出泾、渭两河的清浊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按着时代的顺序因时而异。后有学者却认为"泾浊渭清"是两河的历史原貌。在史念海先生文章基础上,兼采其他观点力图完善泾渭分明的历史变迁。并认为杜甫诗作中的"泾浊渭清"是片段的,一时一地的而非历史常态。
史春华[8](2015)在《从“泾渭分明”到彩虹鸡尾酒》文中研究表明"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源自于一大自然景观。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水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自这里,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的汇合处,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色彩分明,清水、浊水同流一河而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唐代诗人杜甫在《秋雨叹》中写到:"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
孙云云[9](2014)在《“清渭”是中国习惯认知吗——从杜甫诗句“清渭东流剑阁深”说去》文中指出《哀江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叶嘉莹先生在其着作《叶嘉莹说杜诗》中有这样的一段评说:"‘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渭’就是渭水,我说过,在长城外的‘八川’之中,泾和渭是最有名的两条河流,而中国习惯上认为泾水是浑浊的,渭水是清澈的,所以是‘清渭’"。叶嘉莹先生认为:中国习惯上认为泾水是浑浊的,渭水是清澈的,所以是"清渭"。笔者认为这种说法颇值得商榷。
贺静恩[10](2013)在《春草斋诗集校注》文中提出乌斯道是元末明初诗人,师承赵偕和噩梦堂。一生仕途平淡,官至县令,又于明初贬谪于凤阳。其身世寥落,又因其传世诗集仅此《春草斋集》,其诗歌约有305首。故后世对乌斯道及其诗集的研究者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对元明清诗集的研究者增多,有关其诗集的研究作品也有所增多,但仅仅是以特殊例子出现在其他作品中,从整体上对其诗集的研究仍有很多空缺,尤其是对其诗集的整理和校注方面。故笔者不揣浅陋,于前人基础上,对乌斯道及其诗歌进一步探讨,希望能为其他研究者提供研究资料。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乌斯道及其诗歌进行考述:上篇第一部分为乌斯道生平家世考。因为乌斯道生平和家世资料甚少,故本章节从其诗文本身入手,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其诗文中提到的生平家世进行考述,进而大致整理其生平和家世考。第二部分为交游考,从乌斯道诗文集中搜集整理其交友资料,进一步对其交友情况整体梳理。第三部分为师承关系,乌斯道一生最重要的两位恩师是赵偕和噩梦堂,故对其恩师进行考述,进一步探讨其恩师对乌斯道的诗文创作的影响。第四部分是书画成就,乌斯道是一位着名画家,成就在“倪黄”之间,其善于用画家的眼光作诗,考究其书画成就进一步研究其书画对诗文的影响。第五部分是以文学创作背景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其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下篇为乌斯道诗歌校注部分,此部分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四明丛书》本为校本,对乌斯道诗歌进行校勘和注释。
二、“浊泾清渭何当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浊泾清渭何当分”(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水灾诗 |
第一节 水灾的灾情书写 |
一、水灾诗中关于洪灾的吞噬性记忆 |
二、水灾诗中对涝灾的震撼性表述 |
第二节 水灾诗对社会现实的映射 |
一、水灾诗对朝廷政治腐败的批判 |
二、水灾诗对社会离乱的反映 |
三、水灾诗对统治者不当行为的讽谏 |
第三节 水灾诗体现的社会各阶层的“人”与“情” |
一、水灾诗中的平民与仕宦 |
二、水灾诗中社会情绪的体现 |
第二章 唐代旱灾诗 |
第一节 旱灾诗中的灾情呈现 |
一、季节性旱情的诗化表达 |
二、旱灾灾情引发的社会危机 |
第二节 旱灾诗中的苦热与悯旱主题内涵 |
一、苦热诗 |
二、悯旱诗 |
第三节 祈雨诗——灾情之下的精神反馈 |
一、祈雨诗对祈雨仪式的实录 |
二、祈雨诗的情感价值体现 |
第四节 喜雨诗——久旱之下的“喜”“忧”之作 |
一、奉和应制的喜雨诗 |
二、喜雨诗中的“忧天下”之作 |
第三章 唐代寒冻灾害诗 |
第一节 寒冻灾害诗体现的天气之寒 |
一、寒冻灾害诗呈现的极寒之境 |
二、寒冻灾害诗反映的百姓生活 |
第二节 寒冻灾害诗蕴含的时局之寒 |
第三节 寒冻灾害诗隐藏的百姓之寒 |
第四章 唐代其他类型灾害诗 |
第一节 唐代风灾诗 |
第二节 唐代疫灾诗 |
第三节 唐代火灾诗 |
第五章 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灾害观及创作特点 |
第一节 自然灾害诗歌体现的自然灾害观及对策 |
第二节 自然灾害诗歌各时期创作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自然灾害诗歌的艺术价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悲与兴 ——杜甫秋天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杜甫秋天诗基本情况 |
第二章 承与变——杜甫的悲秋书写 |
第一节 悲秋传统梳理 |
第二节 杜甫对悲秋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一、继承——经典主题的沿袭 |
二、发展——新鲜的主题与情感 |
第三章 生命的秋歌——重要主题 |
第一节 孤独的月光和未至的鸿雁 |
一、亲人的分离——月圆人难圆 |
二、友人的逝去——我存君已殁 |
第二节 恼人的秋风和落寞的京华 |
一、与民共苦 |
二、与国共殇 |
第三节 远逝的壮游和永存的壮怀 |
一、人生的春秋之别——欣莫欣兮春日,悲莫悲兮秋夜 |
二、追忆往日——昨日之日不可留 |
三、自我的坚持——落日心犹壮 |
第四章 艺术的秋歌——突出特色 |
第一节 悲凉的声色铺陈 |
第二节 怪奇的心象展露 |
第三节 沉郁顿挫风格的促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译者的声音与文化身份认同——路易·艾黎与宇文所安的杜诗英译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译者的声音及其相关研究 |
2.杜诗英译中的译者声音 |
3.译者的声音与文化身份认同 |
4.结语 |
(4)变化着的泾渭分明(论文提纲范文)
诗词中的“泾渭分明” |
未来的“泾渭分明” |
(5)杜甫对白居易的影响——以咏物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 植物。 |
(二) 动物。 |
(三) 物候。 |
(四) 艺术。 |
二 |
三 |
四 |
五 |
(6)仇注对杜诗句中字词去取用心臆析——以《秦州杂诗二十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其四 |
其五 |
其六 |
其七 |
其八 |
其九 |
其十 |
其十一 |
其十二 |
其十三 |
其十四 |
其十五 |
其十六 |
其十七 |
其十八 |
其十九 |
其二十 |
(7)“泾渭分明”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念海先生与《论泾渭清浊的变迁》 |
(一) 春秋时期———泾清渭浊 |
(二) 战国后期到魏晋时期———泾浊渭清 |
(三) 南北朝时期———泾清渭浊 |
(四) 南北朝末年到隋唐时期———泾浊渭清 |
(五) 隋唐以后———泾清渭浊 |
(六) 建国后———泾清渭浊 |
二、杜甫诗中的泾渭分明 |
三、余论 |
(10)春草斋诗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春草斋诗集研究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价值 |
第1章 家世生平考略 |
1.1 乌斯道家世考 |
1.2 乌斯道生平考 |
1.3 乌斯道琴曲书画成就 |
1.4 乌斯道师承与交游 |
1.4.1 师承 |
1.4.2 交游 |
第2章 文学创作概论 |
2.1 创作背景与文学思想 |
2.2 诗文集流传与版本源流考 |
第3章 《春草斋诗集》研究 |
3.1 题材内容 |
3.2 艺术风格 |
结语 |
下篇 春草斋诗集校注 |
凡例 |
春草斋集卷一 |
春草斋集卷二 |
春草斋集卷三 |
春草斋集卷四 |
春草斋集卷五 |
补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个人简历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浊泾清渭何当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研究[D]. 孙越. 吉林大学, 2021
- [2]悲与兴 ——杜甫秋天诗研究[D]. 孙筱纯. 山东大学, 2020(11)
- [3]译者的声音与文化身份认同——路易·艾黎与宇文所安的杜诗英译对比[J]. 周晓梅.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9(06)
- [4]变化着的泾渭分明[J]. 艾米,张晓阳. 儿童故事画报, 2019(44)
- [5]杜甫对白居易的影响——以咏物诗为中心[J]. 陈才智. 杜甫研究学刊, 2017(02)
- [6]仇注对杜诗句中字词去取用心臆析——以《秦州杂诗二十首》为例[J]. 邝健行. 杜甫研究学刊, 2015(02)
- [7]“泾渭分明”考辨[J]. 李海明.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8]从“泾渭分明”到彩虹鸡尾酒[J]. 史春华.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5(01)
- [9]“清渭”是中国习惯认知吗——从杜甫诗句“清渭东流剑阁深”说去[J]. 孙云云. 中学语文, 2014(03)
- [10]春草斋诗集校注[D]. 贺静恩. 湘潭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