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撂荒程度描述、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

耕地撂荒程度描述、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

一、耕地撂荒程度描述、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及其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兵[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陈航,谭永忠,邓欣雨,肖武[2](2020)在《撂荒耕地信息获取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撂荒作为耕地利用边际化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中国近20 a以来耕地利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有效获取撂荒耕地信息是探究撂荒耕地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的基础前提,也是政府进行耕地政策调整,保障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该研究应用文献综述法与归纳总结法,基于国内外学者在撂荒耕地信息获取研究上的成果,对撂荒耕地信息获取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撂荒耕地信息获取方法可以分为基于抽样调查、文献荟萃分析以及遥感获取的3种类型。2)基于抽样调查的撂荒耕地信息获取方法在案例研究上应用较广,且有着近乎一致的研究范式,但数据空间表征能力较弱。全国家庭调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的空间属性,但对原始数据的二次筛选减少了样本容量,降低了数据的可信性。3)文献荟萃法基于"二手"的文献或数据,研究结果受已公开发表文章数量的限制,且需要研究人员对相关领域热点关键词有全面了解,目前该方法在撂荒耕地信息获取应用上相对较少。4)遥感卫星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给撂荒耕地信息获取提供了便利,基于地物特征规则与土地利用信息变化,多种耕地撂荒检测方法被开发,但受限于高空间分辨率与大范围提取需求,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未来研究可在数据选择与处理、特征和方法融合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曾思燕[3](2020)在《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重速度、轻均衡”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被城市或工矿占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还进一步污染了水土资源,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持续性。2014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告》显示中国有19.4%的土壤点位数据超过国家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全国9个主要稻米产区大米中镉超标占10.3%,这说明正视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为践行“青山绿水即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逐步解决耕地污染问题,国家倡导实施休耕战略。先前学者已对休耕的内涵及其自然-经济-社会效益、农民休耕的意愿与补偿标准、耕地休耕具体的实施模式与对策等政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休哪里?”、“休多少?”、“怎么休?”这三个最根本的问题未作明确回答,这不仅涉及到我国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和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到耕地质量、生态脆弱性、土壤污染程度等自然条件。此外,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如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从土壤污染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地下水超采区空间分布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影响休耕的主控因素入手,采用空间统计与分析方法,依据不同农区休耕的主控因素的差异对中国休耕区域进行划分,定量化评估不同的休耕情景(食品安全优先、耕地质量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对粮食安全潜在的影响,最终探索在粮食安全约束下,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基于粮食安全优先的中国最优休耕方案。本文通过识别休耕主控因素、确定休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实现“藏粮于地”、农业发展可持续转型和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可为国家层面上的休耕规划提供依据,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平衡新时代耕地利用矛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中国休耕的四个主控因素在空间上呈不同的等级分布。中国耕地土壤总体复合污染占比为22.10%,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重度污染占比1.23%;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以中等地为主,低等地和劣等地共占总面积的17.69%;中国地下超采区主要集中于华北、东北地区,轻度、中度和重度区分别为3.66%、3.83%、0.68%;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内尚有耕地1961.6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52%,其中,一级生态保护红线内占3.57%。(2)不同情景概念模型评估了中国休耕的优先组合。基于食品安全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比例分别为4.94%、9.64%和15.30%;基于耕地质量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6.65%、9.83%和19.52%;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低、中、高三种休耕目标组合的休耕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70%、10.01%和20.58%。(3)在不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与财政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休耕总面积为4434.6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87%。依据不同区域休耕的主控因素差异,制定清洁去污型、地力提升型、节水保水型和生态保护型等休耕类别,并建议对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采取差异化的休耕治理措施。(4)不同休耕目标组合对粮食产能损失有着显着的差异。基于生态安全优先情景下高休耕目标组合造成我国粮食减产量为[17165.35,25386.62]万吨,远高于食品安全优先组合和耕地质量优先组合对粮食产能的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高度自给,中国最大可休耕规模为1818.27万hm2,并置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下综合制定了考虑粮食安全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休耕992.98、1732.32和2964.10万hm2。为切实保障农民生计,确保休耕补贴金额处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接受范围内,且不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建议将低、中、高三种休耕方案分别按1.7:5.1:3.2、3.9:2.4:3.7和2.3:3.6:4.5确定近期(2021-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的休耕规模。在中国不同地区实施休耕应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分时期实施推进休耕方案,以期实现国家农业转型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论文有图40幅,表25个,参考文献231篇。

陈倩茹[4](2020)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丘陵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机理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文中指出丘陵山区是耕地撂荒的高发、多发区,近年来呈现量大、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农户是耕地利用的微观行为主体,也是耕地利用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参与者,探究农户撂荒行为机理,对于耕地保护和丘陵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于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不仅是出于收益最大化追求的经济理性行为,还具有包括观念、社会认可需求在内的社会和心理的多方面理性行为特征,并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经济因素等客观条件限制。因此,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遵循“外生变量—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传导机制,构建农户耕地撂荒计划行为理论逻辑分析框架,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Probit、Tobit、分位数回归等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进行验证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诊断发现,案例区耕地撂荒现象突出,并表现出显性和隐性两种撂荒形式。显性耕地撂荒诊断发现,从撂荒户与撂荒面积两个层面测度的撂荒率分别达到36.69%和17.50%;隐性耕地撂荒诊断发现,赣南丘陵山区隐性撂荒现象突出表现为播种面积减少、复种指数下降,以及阶段性耕地收益下降和集约度降低等特征。2.基于“外生变量—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的计划行为理论逻辑分析框架,能较全面地揭示丘陵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机理。理论逻辑分析发现:(1)农户通过耕地撂荒认知(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撂荒意愿,从而决定撂荒行为。(2)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主要通过农户内在的自觉自省和外部舆论约束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体现了撂荒行为中的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非经济理性动机。(3)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促进或阻碍撂荒行为发生的实际控制条件(耕地种植客观障碍、非农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数量),更多体现了农户的经济理性动机。(4)影响农户撂荒认知的外生变量(人口特征、就业特征、环境特征)最终也会对撂荒行为产生影响。3.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揭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机理的科学可行性。研究表明:(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撂荒意愿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3、0.24、0.58且显着,撂荒意愿对撂荒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88且显着,说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显着影响农户撂荒意愿,从而决定撂荒行为。(2)在行为态度的3个观测变量中,农户对耕地撂荒的环境影响认知高于对经济、社会影响的认知。(3)在主观规范的3个观测变量中,政府对耕地撂荒的干涉程度强于家人、村民对耕地撂荒的干涉程度,但家人、村民的干涉对农户的影响大于政府干涉对村民的影响;(4)在知觉行为控制的3个观测变量中,耕地种植存在客观障碍是影响农户知觉行为控制认知的最主要观测变量,其次是农业劳动力及非农就业机会。4.构建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探究了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农户认知从而决定显性耕地撂荒的行为机理。研究发现:(1)教育水平、家庭农业劳动力占比、村庄农业劳动力占比、家庭党员人数、耕地质量、灌溉条件、转出面积等对显性撂荒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人口结构、家庭务工收入占比、耕地面积、地块数量和通勤时间对显性撂荒具有显着正向影响。(2)通过知觉行为控制对显性撂荒产生影响的变量回归结果更加稳健、显着性更强,例如务工收入占比、耕地面积等;通过主观态度、行为规范对显性撂荒产生影响的变量回归结果稳健性和显着性稍弱,例如教育水平,村庄农业劳动力占比等。5.通过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探究了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农户认知从而决定隐性耕地撂荒的行为机理。研究发现:(1)外生变量对隐性撂荒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不同程度耕地集约度或复种指数的差异化影响;(2)对轻、中、重度隐性撂荒均具有显着影响的变量,其影响程度随着隐性撂荒程度的加深而减弱。最后,本文提出了采取差异化耕地撂荒管理策略、增加农户本地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户的耕地撂荒认知水平、营造保护耕地社会氛围等政策建议。

郭贝贝,方叶林,周寅康[5](2020)在《农户尺度的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撂荒已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土地利用变化现象。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2010—2016年承包耕地的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影响因素,着重从显性撂荒和隐性撂荒两个角度研究其概率变化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①农户承包的耕地同时存在显性和隐性撂荒现象,隐性撂荒比例较大,但未来撂荒的现象均将逐渐减少;②一致性方面,种子农药化肥投入、农业补贴政策等对撂荒的抑制作用显着,但其边际效应都将减小;土地征用会促使农户选择撂荒,存在负面的长程作用;③显性和隐性撂荒的影响因素有差异,丘陵地貌区显性撂荒显着,耕地规模化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能减少农户隐性撂荒的概率;自然灾害发生将会导致显性和隐性撂荒,但自然灾害对显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用减少,对隐性撂荒影响的边际效应却增加;④在空间差异上,经济发达区域的耕地发生显性撂荒的概率仍较大,粮食主产区继续发生隐性撂荒的概率较大。未来应制定和完善相关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继续加大农业投资和大规模开展土地流转等解决耕地撂荒难题。

王佑汉[6](2020)在《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城镇化之路取得了极大成效,但部分乡村空心化的现象也随之出现,直接导致大量耕地撂荒,对粮食安全及产业发展形成一定阻碍。四川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优质耕地保护区,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又以丘陵和盆周山区为最。区域耕地撂荒问题已不容忽视,尤其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户精准脱贫、区域耕地轮休制度建立、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藏粮于地的战略决策。但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探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或方式可以有效查清四川省的耕地撂荒数据?四川省耕地撂荒是否存在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学的不同研究尺度问题是否在耕地撂荒中存在?耕地撂荒的内在动因和机制是什么?撂荒耕地的动态监测如何开展?遏制耕地撂荒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以我国类似地区耕地撂荒普查(调查)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数据参考和佐证,为类似地区开展耕地撂荒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为四川省和类似地区的耕地轮休提供空间格局的指导,为分区域开展耕地保护研究和制定耕地保护措施、策略提供启示。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山区受云雾、光照等条件影响,传统遥感影像获取的地表信息量和遥感产品的合格率均较低。同时,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地块细碎和零散程度高,低分辨率遥感调查难以识别撂荒耕地。论文在对比分析分辨率为5.8m、2m的卫星遥感影像和分辨率为12cm的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发现5.8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目视解译完全无法区分耕地撂荒与否,2m和12cm分辨率的影像可以在图斑和地块尺度区分土地利用类型和耕地撂荒与否。但是,耕地撂荒后受到植物生长期、地表下垫面含水量的影响,仍然有部分地块无法通过目视解译正确判读。故,在省域尺度的耕地撂荒研究中,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外业实地调查法获取撂荒地块的空间信息。首先,选定南充市顺庆区坦山铺村作为实验村,基于无人机影像面向对象进行撂荒耕地地块信息提取,并开展撂荒耕地和未撂荒耕地图斑信息采集,共获得1379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569个、旱地810)、770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302个、旱地468个),为后续研究积累经验。然后,在四川省省域范围内随机选择501个调查样本区(1km2/个),开展撂荒耕地图斑及影响因素的地类调查,共获得9895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3880个、旱地6015个)、15276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6104个、旱地9172个)信息,构建省域尺度耕地撂荒图斑数据库。接着,选择典型案例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乡镇尺度的村域撂荒图斑调查,分别在金源乡、保平镇获得537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264个、旱地273个)、730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161个、旱地569个)、1044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413个、旱地631个)、860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224个、旱地636个),并构建乡镇撂荒耕地图斑地理信息数据库。接着选取2个典型案例村开展撂荒地块和农户信息采集,在位于盆周山区的广元市剑阁县江石乡天堂村获得了398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149个、旱地249个)、2390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733个、旱地1657个)信息,在位于盆中丘陵的南充市营山县朗池镇凤凰村获得930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212个、旱地718个)、1651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714个、旱地937个),并构建村域农户承包地块尺度的耕地撂荒地块数据库。最后,基于上述地理空间数据和DEM数据,选用空间探索分析、冷热点探测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分形计算、地理集中度、核密度分析,分别在省域、县域、乡镇(村域)、地块四个尺度上,进行不同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异质性研究,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判断县域、村域、农户及地块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机理。论文主要创新成果:(1)探索出适合不同地理尺度研究耕地撂荒空间格局的方法。在省域尺度基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应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依据样本计算撂荒率,进而基于变异函数、空间探索分析、冷热点测算分析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格局。在县域尺度,可以依据随机样本的撂荒率进行地理空间插值,选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评价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乡镇和村域尺度在研究内容上更为详细,地块尺度更适合选用地理集中度和核密度探测,找到耕地撂荒的集中区域;地块或图斑尺度更适合基于分形理论和统计计算,基于空间干扰要素的集中程度的对比分析,找到地块和图斑撂荒的空间异质性。(2)开展省域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格局研究,补充和完善国内省域尺度耕地撂荒研究的不足。在撂荒耕地研究中,学者主要以地貌类型区、国家、县、乡镇、村为研究尺度。当前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无人开展过省域尺度和平原地区的撂荒耕地研究。四川省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平行岭谷区5中地貌类型,同时又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在四川省开展耕地撂荒研究,弥补了我国撂荒地研究中缺省域尺度和平原地貌类型区的研究不足。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和总结不同地貌类型区耕地撂荒的空间特征:四川省东部的盆中丘陵耕地撂荒严重,其次是盆周山区,成都平原和川西南山区耕地撂荒相对较低,川西高原耕地撂荒的随机性较大。水田和旱地的撂荒程度在地貌单元间略有差异。(3)基于省域、县域、乡镇(村域)、农户及地块尺度的耕地撂荒空间异质性和形成机理研究,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对地理信息科学多尺度研究的一次新尝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开展撂荒地块实地调查,获得撂荒耕地的大样本数据,以此开展不同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异质性研究,并讨论其形成机理,这是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不同地理尺度的耕地撂荒研究的新尝试,同时也完善了耕地撂荒的地域单元和研究体系。受研究尺度的影响,耕地撂荒在不同研究尺度表现出的空间格局特征和驱动机理有所差异:在省域尺度上,四川省耕地撂荒同地貌分区一样存在地域空间分异;在县域尺度上,水田、旱地和耕地综合撂荒的县域集聚特征比省域尺度解答得更详实,且与省域尺度撂荒率的冷热点分异略有差异;在乡镇及村域尺度上,耕地撂荒具有村域间的空间差异;在地块尺度上,耕地撂荒受到自身地形、灌溉、通勤距离和其他家庭经济因素的干扰,表现出一定空间分异特征。(4)多尺度、系统总结撂荒地块的空间格局特征,弥补当前国内缺乏耕地撂荒空间格局定量分析的不足。论文通过对撂荒地的地形要素(海拔、坡度、坡向)和空间干扰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四川省撂荒耕地图斑受自身地形条件和周边地类影响,表现出:耕地撂荒率随地形坡度增加而逐渐加大;撂荒率自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依次递增;在邻近道路200m地域范围内,撂荒率随距道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距离水系0-600m的范围内,旱地撂荒率大于水田撂荒率;在距离居民点0-250m的地域范围内,耕地撂荒随着距居民点距离的增加逐渐加大;水田和旱地均表现出离林地越近撂荒率越高的空间格局特征。

吴茗华,王薇,刘光盛,王红梅[7](2019)在《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耕地撂荒风险评价——以广东兴宁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经过多年的耕地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获得较大的提升,但受青壮劳动力析出,务农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耕地撂荒问题成为耕地保护亟待关注的新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撂荒问题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耕地撂荒风险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粤北山区兴宁市为例,从基础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土壤质量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并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撂荒风险测度,探析不同撂荒风险耕地特征,最后提出分类治理对策。结果表明,耕地撂荒风险测度模型PCM系数为72.8%,能较好地测度耕地撂荒风险;兴宁市约三成耕地为高撂荒风险状态,其主要分布在土壤质量较差、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耕作便利性较差的高海拔坡耕地上,且主要为田块细碎、形状不规整的旱地。为避免耕地大规模撂荒,建议建立耕地撂荒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土地流转,通过扶持种植大户,吸纳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等方式推广适度规模经营。

李晓雅,郭青霞,杜轶[8](2019)在《不同特点村庄撂荒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对比分析——以太行山区为例》文中指出研究小尺度撂荒耕地景观格局有利于准确掌握撂荒耕地特征并进行空间格局调控,提高耕地利用率,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重要依据。利用ArcGIS 10.1及景观指数,采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数据,对不同特点村庄的撂荒耕地从不同景观层次进行斑块特征及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斑块层次上,城边村和偏远村与工矿产业村、农产业村相比,大部分撂荒地块面积小,分布离散,但是各村形状都呈简单规则分布;与斑块层次相比,类型层次撂荒地块斑块面积较大、破碎程度较小,地块形状较复杂,聚集程度更大;在类型层次中,相同行政尺度下不同类型村庄撂荒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性,并针对不同特点的村庄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李宗亮[9](2019)在《对我国农地抛荒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但资源稀缺的国家,珍惜、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耕地作为一项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切实保护耕地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从改革开放开始,非农产业对劳动力旳需求不断增加,靠近广东等对外开放地区的农村居民有的开始放弃耕种了几代人的土地,从农村流向新开放的城市,选择进城务工,于是农地抛荒的现象开始出现了;随着我国经济十几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超高速的增长以及城镇化的推进不断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速度也在加快。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大量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上学、经商等,纷纷离开了农村,使得农地抛荒现象在全国各地不断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越来越严重的农地抛荒已经对我国的土地管理、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农村治理、政策落实等方面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农地抛荒现象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尽管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农业发展的惠农政策,但是农地抛荒的发展态势并未出现根本性扭转,农地抛荒现象还是有增无减,无论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地区,并且有不断蔓延开来的趋势。面对农地抛荒现象长期存在的客观情况,甚至在部分地区还有不断扩大、恶化的趋势下,理论界纷纷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展开研究,而严峻的形势也促使国家在201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农地“三权分置”的概念,提出了将农地的承包经营权再进一步细分为经营权和承包权,村集体享有的是所有权,农户享有的是承包权和经营权,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农户可以选择自己经营土地,也可以选择将农地出租出去,把经营权交换成货币,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在作者多次实地调研以及自己家乡的所见所闻中,发现农地抛荒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国家倡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仅仅是解决了小部分农地的抛荒问题,实际生活中仍然还有大量的农地被抛荒。鉴于此,作者遵循从特殊性到一般性的规律,首先通过多次实地调研的方式,并以自己的家乡四川省南充市XX镇为调研区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弄清楚他们的看法,然后从统计数据入手结合自己学过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系统性、多方面的解释农地抛荒现象,并根据这些原因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议。所以,本文的结构按照如下展开:第一部分:绪论,本节一方面从大的方向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原因以及文章中将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另一方面作者希望在本文中能解决哪些重要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哪些不足。第二部分:界定农地抛荒的概念,并从概念入手,总结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结论和成果,系统的梳理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后面系统、专业的分析该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特殊性出发,确定实地调研的对象,分析调研对象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使用统计学的方法,从得到的统计数据角度分析和总结问题,初步得出农户针对农地抛荒现象的直接因素。第四部分:从特殊性过渡到一般性,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理论中的生产力理论出发,从劳动者要素、劳动对象要素、劳动方式要素三个角度出发,详细分析、论述了产生农地抛荒现象的原因。第五部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理论中的生产关系理论出发,从所有制关系、产权、人地关系、生产者地位、地租、城乡关系等角度出发,阐述了产生农地抛荒现象的因素。第六部分:主要是针对解决农地抛荒现象而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措施包括:大力发展科技、适时变革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建立明确的农地产权体系、完善和规范农地信息管理、交易系统;加强土地流转、丰富农地开发利用方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周亚琳[10](2018)在《三峡库区奉节县坡耕地与撂荒地空间格局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耕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过程中,由于农业种植条件差,农业生产效益地、家庭收入来源增多、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结构的调整等原因,山地丘岭等边际地区耕地面积大量收缩,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坡耕地关系展开研究,对山区土地的合理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本文以三峡库区奉节县为研究区,运用ArcGIS 10.2和Fragstas 4.2软件对奉节县不同面积等级的坡耕地和撂荒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格局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坡耕地和撂荒地的空间关系进行探究,再以草堂镇为典型乡镇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奉节县坡耕地撂荒的空间规律和影响机制。(1)坡耕地及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坡耕地和撂荒地在各地貌分区表现出相似的集聚特征,聚集强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南部岩溶中山区>北部丘陵区>长江河谷区>南部低山槽谷区>北部岩溶中山区。面积小于0.5 hm2坡耕地和撂荒地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丘陵区;面积在0.51.5 hm2的坡耕地主要分布于低山槽谷区和南部岩溶中山区;面积大于1.5 hm2的坡耕地主要分布在长江河谷区;面积大于0.5hm2的撂荒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岩溶中山区。(2)坡耕地与撂荒地空间关系单元网格内坡耕地和撂荒地密度和空间比重差异较大,二者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以“撂荒地偏少型”为主,“撂荒地偏多型”仅沿山脉呈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具体空间组合模式有:A.居民点稀少,坡耕地集中,撂荒地分布在偏远的小聚落四周。B.居民点集中,坡耕地集中,撂荒地稀少。C.居民点稀少,坡耕地分散,撂荒地集中分布。D.居居民点集中,坡耕地各撂荒地数量均多。(3)坡耕地及撂荒地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受高程、坡度、岩性、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分异特征显着,且表现出距离制约性,特定距离内,撂荒地斑块密度大于同等级的坡耕地;面积越大,坡耕地和撂荒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越高,平均最邻近距离越大;面积等级相同时,撂荒地平均最邻近距离大于坡耕地。(4)坡耕地撂荒的时空演变——以草堂镇为例20122017年草堂镇坡耕地密度高值数量减少,空间分布由中部向东西部迁移,而撂荒地由草堂镇东部和西部向北部迁移,空间的均匀度增大。小于2年的撂荒数量较少,斑块面积大,形状最不规则;25年和510年的撂荒地分布范围较广;10年以上的撂荒地数量较多,面积较小。各年限撂荒地地块边缘的复杂程度大致相同。受地形和交通区位条件的影响,坡耕地撂荒程度差异显着。

二、耕地撂荒程度描述、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及其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耕地撂荒程度描述、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及其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2)撂荒耕地信息获取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撂荒耕地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1.1 基于抽样调查的撂荒耕地信息获取
        1.1.1 区域农户抽样调查
        1.1.2 全国家庭调查统计
    1.2 基于文献荟萃法的撂荒耕地信息统计
    1.3 基于遥感的撂荒耕地信息提取
        1.3.1 基于特征规则的撂荒耕地信息提取
        1)人工目视解译
        2)影像自动分类
        1.3.2 基于变化检测的撂荒耕地信息提取
        1)基于双时点分类叠加检测
        2)基于土地利用轨迹变化检测
        3)基于遥感指数时序变化检测
    1.4 撂荒耕地信息获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2 结论与研究展望
    2.1 结论
    2.2 研究展望

(3)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逻辑框架
    2.1 基本概念
    2.2 逻辑框架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研究
    3.1 中国耕地土壤污染状况
    3.2 中国耕地质量特征
    3.3 中国地下水超采对休耕的影响
    3.4 生态保护红线对休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差别化休耕区的评判与区划研究
    4.1 休耕空间综合评判
    4.2 不同休耕区的划分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休耕多情景模拟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5.1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空间特征分析
    5.2 不同休耕情景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5.3 粮食安全约束下的最优休耕方案探索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丘陵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机理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研究进展
    2.1 耕地撂荒的内涵与界定
    2.2 耕地撂荒的驱动力研究
    2.3 耕地撂荒过程机理研究
        2.3.1 耕地收益视角的耕地撂荒过程机理研究
        2.3.2 个体理性视角的耕地撂荒过程机理研究
        2.3.3 要素替代视角的耕地撂荒过程机理研究
    2.4 农户行为理论研究
        2.4.1 农户的内涵与界定
        2.4.2 形式主义学派
        2.4.3 实体主义学派
        2.4.4 历史学派
        2.4.5 社会心理学派
    2.5 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在农户行为决策中的应用计划行为理论
        2.5.1 计划行为理论
        2.5.2 计划行为理论在农户行为决策中的应用
    2.6 文献述评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耕地资源概况
    3.2 数据来源
        3.2.1 统计数据及政府报告
        3.2.2 实地调研
4 研究区耕地撂荒现象诊断
    4.1 赣南丘陵山区显性耕地撂荒现象诊断
        4.1.1 耕地生产经营状况
        4.1.2 显性耕地撂荒整体情况
        4.1.3 显性撂荒耕地及可能转化地类比较分析
    4.2 赣南丘陵山区隐性耕地撂荒现象诊断
        4.2.1 播种面积及复种指数变化趋势
        4.2.2 耕地收益变化趋势
        4.2.3 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趋势
    4.3 本章小结
5 丘陵山区农户耕地撂荒的计划行为理论逻辑分析框架
    5.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决策模型构建
    5.2 行为态度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
    5.3 主观规范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
    5.4 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
        5.4.1 耕地种植客观障碍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
        5.4.2 非农就业机会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
        5.4.3 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
    5.5 外生变量对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
        5.5.1 影响撂荒认知的变量选取
        5.5.2 影响撂荒认知的变量对撂荒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与实证验证框架
        5.6.1 本章小结
        5.6.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验证框架
6 丘陵山区农户耕地撂荒的计划行为理论适用性验证
    6.1 研究假说
    6.2 模型构建
        6.2.1 结构方程模型
        6.2.2 变量选取
    6.3 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
        6.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6.3.2 模型拟合与适配度检验
        6.3.3 假说检验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丘陵山区农户显性耕地撂荒行为实证分析
    7.1 模型构建
        7.1.1 Probit模型
        7.1.2 Tobit模型
    7.2 实证分析
        7.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7.2.2 实证检验
    7.3 本章小结
8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丘陵山区农户隐性耕地撂荒行为实证分析
    8.1 模型构建
    8.2 实证分析
        8.2.1 指标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8.2.2 实证检验
    8.3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9.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农户尺度的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2 变量选择
        2.2.1 因变量
        2.2.2 核心变量
        2.2.3 控制变量
    2.3 数据来源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撂荒动因
        3.1.1 显性撂荒
        3.1.2 隐性撂荒
        3.1.3 其他利用行为
        3.1.4 利用行为与边际效应
    3.2 耕地撂荒空间分异
4 结论和政策启示
    4.1 结论
    4.2 政策启示

(6)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撂荒地国外研究综述
        1.2.2 撂荒地国内研究综述
        1.2.3 撂荒地的内涵
    1.3 基础理论
        1.3.1 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尺度(尺度科学)
        1.3.2 系统论
        1.3.3 土地集约节约理论
        1.3.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数据源选择与撂荒地块信息提取实验
        2.1.2 前期实验村撂荒地块信息调查
        2.1.3 地貌典型村地块调查和农户信息采集
        2.1.4 两个典型乡镇撂荒地调查
        2.1.5 撂荒地样本调查
        2.1.6 撂荒地数据库构建
        2.1.7 DEM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耕地撂荒率计算
        2.2.2 探索性数据分析
        2.2.3 空间插值分析方法
        2.2.4 样本点冷热点分析
        2.2.5 分形维数计算与无标度区确定
        2.2.6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7 地理集中度
        2.2.8 核密度分析
        2.2.9 回归分析
    2.3 软件工具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四川省概况
    3.2 乡镇尺度典型区概况
        3.2.1 西充县金源乡概况
        3.2.2 仪陇县保平镇概况
    3.3 村域尺度典型区概况
        3.3.1 南充市顺庆区坦山铺村概况
        3.3.2 广元市剑阁县江石乡天堂村概况
        3.3.3 南充市营山县朗池镇凤凰村概况
第4章 四川省耕地撂荒的地域分异
    4.1 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异
        4.1.1 样本区水田、旱地和综合撂荒频率统计
        4.1.2 样本区撂荒率空间趋势分析
        4.1.3 样本区撂荒率半变异函数分析
        4.1.4 不同地貌类型区撂荒率空间差异
        4.1.5 样本区撂荒率空间冷热点分析
        4.1.6 撂荒耕地图斑的地域空间分异及空间干扰
        4.1.7 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小结
    4.2 撂荒耕地县域空间分异
        4.2.1 县域耕地撂荒率的测算
        4.2.2 县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分析
        4.2.3 县域耕地撂荒空间分异小结
    4.3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异
        4.3.1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地理集中度分析
        4.3.2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核密度分析
        4.3.3 典型乡镇村域耕地撂荒空间分异小结
    4.4 典型村耕地撂荒地块的空间分异
        4.4.1 典型村撂荒耕地地块计盒维数
        4.4.2 典型村撂荒耕地地块信息维数
        4.4.3 典型村撂荒耕地关联维数
        4.4.4 典型村撂荒耕地半径维数
        4.4.5 典型村撂荒耕地周长-面积维数
        4.4.6 典型村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小结
第5章 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
    5.1 县域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1.1 县域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1.2 县域耕地撂荒驱动机制分析
        5.1.3 县域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小结
    5.2 村域尺度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2.1 村域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村域耕地撂荒的驱动机制分析
        5.2.3 村域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小结
    5.3 地块及农户尺度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5.3.1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驱动机制分析
        5.3.3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件A 前期实验村撂荒地地块调查表
    附件B 两个地貌典型村撂荒地现状调查表
    附件C 两个地貌典型村撂荒地成因入户调查表

(7)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耕地撂荒风险评价——以广东兴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2.1 研究思路
    2.2 撂荒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2.2.1 测度模型选取
        2.2.2 指标体系构建
    2.3 模型验证
        2.3.1 撂荒耕地界定
        2.3.2 撂荒耕地辨识
        2.3.3 模型精度检验
    2.4 撂荒风险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撂荒风险级别分布
    3.2 不同撂荒风险耕地特征
        3.2.1 基础特征
        3.2.2 自然地理特征
        3.2.3 土壤质量特征
        3.2.4 基础设施特征
4 结论
5 对策建议

(8)不同特点村庄撂荒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对比分析——以太行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与方法
        1.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撂荒地块的斑块层次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2.1.1 城边村撂荒地块的斑块层次景观格局特征
        2.1.2 工矿产业村撂荒地块的斑块层次景观格局特征
        2.1.3 农产业村撂荒地块的斑块层次景观格局特征
        2.1.4 偏远村撂荒地块的斑块层次景观格局特征
    2.2 撂荒地块的类型层次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2.2.1 撂荒地块总体特征
        2.2.2 景观面积特征
        2.2.3 景观形状特征
3 不同特点村庄撂荒耕地利用措施
4 结论与讨论

(9)对我国农地抛荒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2 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地
        2.1.2 农地抛荒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2.3 从农地抛荒类型的角度
        2.2.4 从农地抛荒原因的角度
        2.2.5 小结
    2.3 相关理论
        2.3.1 马克思可持续发展观
        2.3.2 马克思土地产权思想
        2.3.3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
        2.3.4 马克思土地产权商品化、市场化理论
        2.3.5 马克思土地股份制理论
        2.3.6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
3 农地抛荒的现状分析-基于南充市XX区 XX镇的实地调研分析
    3.1 样本对象概况和数据来源
        3.1.1 样本对象的选取和确定
        3.1.2 样本对象的基本区位条件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内容
    3.3 样本个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样本个体的基本情况
        3.3.2 样本个体对农地抛荒的认知情况
        3.3.3 样本个体对农地流转的态度
4 从生产力角度分析农地抛荒现象
    4.1 从劳动者要素看农地抛荒
        4.1.1 劳动力长期持续大量流出,兼业现象严重
        4.1.2 老龄化现象开始突显
        4.1.3 劳动力素质偏低
    4.2 从劳动方式看农地抛荒
        4.2.1 城乡劳动者生产率差异巨大
        4.2.2 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仍然比较落后
    4.3 从劳动对象要素看农地抛荒
        4.3.1 农地质量参差不齐、区域间分布不均衡
        4.3.2 农地利用模式单一、多样性的价值开发模式缺乏
5 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农地抛荒现象
    5.1 从所有制和产权角度看抛荒
        5.1.1 残缺的农地产权体系导致多元的产权主体
        5.1.2 农地交易缺乏系统性市场交易体系
        5.1.3 土地流转价格体系混乱
        5.1.4 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延长的背后的承包期限问题
        5.1.5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农地缺乏退出机制
    5.2 从人地关系和生产者地位角度看
        5.2.1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关系减弱
        5.2.2 根深蒂固的职业歧视问题
        5.2.3 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不畅,农户收益无法保证
    5.3 从马克思地租和城乡理论角度看
        5.3.1 绝对地租、级差地租与农地抛荒
        5.3.2 城乡对立关系导致农户难以市民化,农户被迫抛荒
        5.3.3 制度壁垒导致农户难以转化为市民
6 应对农地抛荒的政策建议
    6.1 发展科技解决农地抛荒
        6.1.1 培育新型农户、职业农民
        6.1.2 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
        6.1.3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6.2 适时变革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度是变革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
        6.2.1 加强人口流动,促进土地流转
        6.2.2 适时变革土地相关制度是客观要求
    6.3 建设明确农地的产权体系
        6.3.1 完善农地保护法律体系
        6.3.2 建立弹性的农地退出、补偿机制
    6.4 建立完整、规范的农地信息管理系统
    6.5 丰富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是解决农地抛荒的重要解决思路
    6.6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是解决农地抛荒的根本方法
    6.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地抛荒的基本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致谢

(10)三峡库区奉节县坡耕地与撂荒地空间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研究现状
        1.2.2 坡耕地撂荒研究现状
        1.2.3 撂荒地空间分布研究现状
        1.2.4 坡耕地撂荒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2.5 三峡库区坡耕地与撂荒地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研究特色及创新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水文条件
        2.2.4 土壤
        2.2.5 植被
        2.2.6 自然资源
    2.3 社会经济条件
        2.3.1 产业结构
        2.3.2 基础设施
    2.4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4.1 数据来源
        2.4.2 数据预处理
        2.4.3 坡耕地和撂荒地解译
3 坡耕地及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地貌分区法
        3.1.2 点格局分析法
        3.1.3 核密度分析法
        3.1.4 基于核密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3.2 基于地貌分区的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
        3.2.1 坡耕地和撂荒地的数量特征
        3.2.2 同一地貌分区内坡耕地和撂荒地分布特征
        3.2.3 各地貌分区内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4 各地貌分区内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
    3.3 基于乡镇的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特征
        3.3.1 各乡镇坡耕地和撂荒地面积分布特征
        3.3.2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
        3.3.3 各乡镇坡耕地撂荒的原因分析
4 坡耕地与撂荒地空间耦合关系
    4.1 研究方法
        4.1.1 空间单元网格分析法
        4.1.2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及坡耕地与撂荒地耦合类型判定
        4.1.3 农村居民点规模的划分
        4.1.4 缓冲区分析
    4.2 基于单元网格的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特征
        4.2.1 坡耕地和撂荒地密度空间分异
        4.2.2 坡耕地和撂荒地用地比重空间分异
    4.3 基于双变量自相关的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关系分析
        4.3.1 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耦合
        4.3.2 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耦合类型的判定
        4.3.3 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分布模式
5 坡耕地及撂荒地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5.1 研究方法
        5.1.1 缓冲区分析
        5.1.2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5.2 高程对坡耕地和撂荒地分布及景观格局的影响
        5.2.1 各高程带坡耕地和撂荒地面积分布
        5.2.2 海拔影响下坡耕地和撂荒地景观格局
    5.3 坡度对坡耕地和撂荒地分布及景观格局的影响
        5.3.1 各坡度带坡耕地和撂荒地面积分布
        5.3.2 坡度影响下坡耕地和撂荒地景观格局
    5.4 岩性对坡耕地和撂荒地分布及景观格局的影响
        5.4.1 各岩性区坡耕地和撂荒地面积分布
        5.4.2 岩性影响下坡耕地和撂荒地的景观格局
    5.5 道路对坡耕地和撂荒地分布及景观格局的影响
        5.5.1 各道路缓冲区内坡耕地和撂荒地面积分布
        5.5.2 道路影响下坡耕地和撂荒地的景观格局
    5.6 农村居民点对坡耕地和撂荒地分布及景观格局的影响
        5.6.1 各农村居民点缓冲区内坡耕地和撂荒地面积分布
        5.6.2 农村居民点影响下坡耕地和撂荒地的景观格局
6 坡耕地撂荒的时空演变——以草堂镇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2 方法
        6.2.1 缓冲区分析
        6.2.2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6.2.3 撂荒地不同年限的判定
    6.3 研究区坡耕地和撂荒地时空演变
        6.3.1 坡耕地和撂荒地数量变化特征
        6.3.2 坡耕地和撂荒地空间变化特征
        6.3.3 各类撂荒地空间格局特征
    6.4 草堂镇撂荒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 地形对撂荒地空间分布的影响
        6.4.2 撂荒地的交通条件分析
        6.4.3 撂荒地的耕作距离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四、耕地撂荒程度描述、可持续性评判指标体系及其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撂荒耕地信息获取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 陈航,谭永忠,邓欣雨,肖武. 农业工程学报, 2020(23)
  • [3]中国休耕的主控因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曾思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丘陵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机理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D]. 陈倩茹. 江西财经大学, 2020
  • [5]农户尺度的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J]. 郭贝贝,方叶林,周寅康. 资源科学, 2020(04)
  • [6]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D]. 王佑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耕地撂荒风险评价——以广东兴宁市为例[J]. 吴茗华,王薇,刘光盛,王红梅.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06)
  • [8]不同特点村庄撂荒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对比分析——以太行山区为例[J]. 李晓雅,郭青霞,杜轶. 山西农业科学, 2019(05)
  • [9]对我国农地抛荒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李宗亮.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三峡库区奉节县坡耕地与撂荒地空间格局分析[D]. 周亚琳.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1)

标签:;  ;  ;  ;  

耕地撂荒程度描述、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