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层次需求理论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黄玥[1](2021)在《教学质量提升为导向的广西地区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
黄萌[2](2021)在《广州市普通高校公共羽毛球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艳妮[3](2021)在《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模式,社会对新型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有上千所中、高等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随着新时代对人才复合性、综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早已脱节。据统计,虽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深化发展社会急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却低于总体平均水平,与专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反差。要解决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要摸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需要加强对应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具体行动上要落实到加强专业建设上来。通过确定“专业深度交叉融合是核心,课程体系交叉融合是重点,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实践共享资源库是重要助推器”的新商科专业建设理念,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卓越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以专业知识交叉融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革新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模式,优化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本文主要以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对学校负责人、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等就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专业融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当今新商科社会需求下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优化现有的专业建设方案,之后通过在广西案例校——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中实施优化后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开展实践研究。最后综合现状调查及实践调研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通过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升级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项目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融合教学,优化我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路径,从而培养更具有业务融合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性、综合性人才,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应用型学科教育的育人水平和教学能力。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一章是对新商科背景及其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新商科对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案确定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施的影响及对电子商务专业评估的影响。第二章是对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专业融合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调研包括对广西区内多所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教学融合研究及校企合作教学项目的中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及校领导进行问卷调研及访谈,通过采访多位企业管理者及毕业生了解目前产教融合现状及毕业生就业现状,对比分析所收集的教学实例等。通过问卷数据及访谈内容的综合分析得出目前广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开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个案研究。根据现状调研分析优化设计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以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例,实施设计方案流程,并进行教学评估及专业评估,为优化对策的提出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章是基于前几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提出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优化对策及建议,使之更利于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满足新商科提出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最后为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张建新[4](2021)在《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设计研究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髙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顶端和龙头,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者认识到提高各专业的教学水平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7年10月,我国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开始全面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是武术教育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武术教学的教授主体和传承武术的主要群体。因此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是当前必要之事。本研究在师范专业认证理念背景下,对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设置现状展开调查,并遵循“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原则,对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其目的是打造武术“金课”,使武术课程设计更趋于合理化,为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培养出符合现代化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本研究的研究意义是为体育教育专业其他技术课程在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下的课程设计起到借鉴作用,促进武术项目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使武术项目的传承更具完整性。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设计为研究对象,以中小学骨干教师、河北省内13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以及高校武术教师和教学领域的专家为调查对象。针对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河北省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的调查与分析得出: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的课程内容设置与课程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达到专业认证对课程提出的“对标”标准;学时分配倾向于技术课,理论课时数较少,且各高校课程设置中均没有涉及到教学实践内容,各高校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率较低;课程评价体系不全面,结果性评价比重较大,过程性评价比重偏低,且缺失对教学实践内容方面的评价,课程目标设计不能满足毕业目标要求。(2)本研究在师范专业认证理念背景下,结合OBE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将课程划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评价方式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依照课程目标而制定,评价指标的设置可反映出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情况。(3)本研究对课程大纲设计的结果为:课程内容设置由理论课部分、技术课部分、教学实践课部分组成,其中技术课部分占主要学时数,教学实践课部分与技术课部分相融合;课程内容与学时数、课次一一对应;课程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起支撑作用;评价指标设置细致、全面。
戚晓思[5](2021)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文中认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尚明瑞[6](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陈尚芝[7](2020)在《提升偏远山区乡镇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 ——以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的课堂实施为例》文中指出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质量监控报告中显示,乡镇中学八年级学生的体质在多个方面较城市和县镇八年级学生来说,均处于劣势。而在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学校体育资源匮乏。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为增强学生体质,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育课成为重要途径。快速伸缩复合练习是一种较为新颖,练习形式多样且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练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肌肉的快速伸缩能力、下肢爆发力和灵敏素质。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随机选取的偏远山区乡镇中学代表贵州省都匀市匀东中学八年级807班(43人)为实验组,812班(43人)为对照组,进行了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实验干预时间为10周。实验干预是在体育课的身体素质练习部分。实验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为快速伸缩复合练习,对照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为常用的身体素质练习。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学生体质健康考核成绩的分布情况;学生对待体育课态度的转变三个方面来分析快速伸缩复合练习对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身体形态方面,两个组学生在身高、体重、BMI上均未出现显着性差异,BMI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在身体机能方面,男生的肺活量出现了显着性差异,女生的肺活量没有出现显着性差异,但是实验组女生的肺活量均值大于对照组女生的肺活量均值。在身体素质方面,男生的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出现了显着性差异,女生的50米和立定跳远出现了显着性差异。2.在体质健康考核成绩分布上: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3.在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上:实验组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多于比对照,且实验组学生对待体育课态度的积极转变程度大于对照组。
张艳丽[8](2019)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之一,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概念进行界定和生成机制的研究,这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包括文章的前三章。第一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界定和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维度和特性,从获得感的提出开始,层层递进地提出获得感的涵义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涵义。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进行字面意义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逻辑思考和新时代背景,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指大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获得的个体成长发展需求的满足而产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包含有大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获得的理论知识习得的满足感、情感体验的共鸣感、坚定理想信念的充实感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成就感。并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等相关概念的比较来进一步全面深刻理解其本质内涵与特征。本文在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生成的过程与内、外部机制,认为大学生需要是获得感生成的前提,参与是关键,满足是基础,大学生的认同则是获得感生成的主旨。第二部分是对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包括文章的第四、五章。第四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调查。这部分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涵义出发,科学编制调查问卷并组织实施调查,从东部、中部、西部的各个层次的高校1100多名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从第一手的资料中系统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整体状况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获得感,对课程和教师具有比较高的认可度,但是还呈现不平衡、不充分、不稳定及低效能等问题。第五章则是着重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形成原因,结合本文对思政课获得感生成机制的研究,动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多方影响因素,认为高校思想政治伦理课课程建设和教学供给的不充分与不平衡以及大学生主体需求发展的不充分和平衡是主要原因。最后一部分为本研究的落脚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本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程度是为了找到一个最有效地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途径。针对性地提出了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关键,以高水准教材为遵循,以高水平教学资源为支撑,以高质量示范课堂为抓手,以高效率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为目标,深入掌握学生需求、拓宽思政课改革思路、强化师资、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法、完善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等具体措施,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赵阳[9](2019)在《聘任制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研究》文中指出激励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伴随着“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本科教学日益受到公众关注。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已然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热议话题。大学的使命之一在于教学,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通过卓越的教学工作来实现,卓越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教学精力。在聘任制改革背景下,学校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招聘人才和使用人才,破除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以合同形式在高校与教师之间建立起契约关系,引入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体制,淡化了高校教师的“干部”身份,改善了人才晋升中的“论资排辈”难题,强调高校教师的学术价值,激发了高校教师群体的学术活力。但随着聘任制的深入实施,一些弊端暴露了出来。聘任制下科研型的教授评聘制度仍占主流,这导致重科研轻教学、重成果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尤为突出。虽然教学和科研本身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并且教学为先在道义上也并不存在争议,但现实情况却是科研的地位被不断强化,为了获得职称和更好的发展机会,教师不得不将精力更多地倾注在科研上,投入在教学上的精力随之减少,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这有悖于大学的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教学激励问题亟待解决。国务院、教育部、地方政府及各大高校相继出台了教学激励相关文件。本文聚焦高校教师教学激励问题,梳理了国家层面和北京市政府层面关于教师教学激励的政策文件,选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美国和英国部分高校,通过文献研读和政策文本分析,研究其在教师教学激励方面的做法,从中提炼出教学激励的4项原则、6种激励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激励理论提出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模式。该模式中将教师教学激励划分为聘任激励、薪酬激励、考核评估、发展激励和其他激励等五个方面的路径激励,共同指向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组织发展目标的统一实现。最后选取了北京市属高校A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政策文本分析和访谈法研究该校教师教学激励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所提出的教师教学激励模式进行问题归因分析,从平衡、完善、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师教学激励改进的7条建议。
陈爱香[10](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青年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生力量。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政治强、情怀深、思想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措施和根本保证。本研究从“是什么”角度深度论说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其相关问题和理论依据,从“为什么”角度探究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从“怎么办”角度探讨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可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深度论述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相关问题。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师通过自主发展和学校、院系、政府促进而增强教学责任意识、丰富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优化教学实践的过程以及达到教学责任意识增强、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状态。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包括教学责任意识增强、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过程优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鲜明特征体现为目标指向上具体性与多元性相统一、发展内容上整体性与部分性相统一、发展动力上内驱力与外推力相统一、发展过程上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发展性质上教学性与学术性相统一。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青年教师扮演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实施有效教学和实现教学学术性的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安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矛盾、加速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成长以及打赢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攻坚。科学梳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依据。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根本,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学说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论述之中;坚持以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传承,合理继承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功能、教师教学功能和教师素质等理论中蕴含的教学发展思想;坚持以西方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借鉴,辩证吸收古希腊教育家、中世纪教育家、近代和现代西方教育家之教学发展思想精华;坚持以当代教育理论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主体,以当代教师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教学学术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直接理论依据,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创新。全面论说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包括教学责任意识增强(教书育人意识、教学改进意识、教学实效意识和教学发展意识增强)、教学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时事政治知识和科学与人文社科知识丰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准备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提高)以及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合理选取、教学方法合理选用、教学效果显着改善)。客观审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实。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培训逐步健全、措施逐步完善、效果逐步显现,但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教学发展满意度、教学责任意识、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现状不很理想并存在问题。造成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思政课青年教师主体努力不够、高校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院系培养与帮扶措施有待加强、政府相关政策与投入尚待落实。全面探寻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可行对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根本在于主体努力,要增强教学发展意识、加强教学知识学习、重视教学能力提高、落实课后教学反思、开展教学学术攻坚、加强教学人格修为;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保障在于学校作为,要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学情分析能力、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完善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制度;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关键在于院系支持,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改进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实施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帮扶团队、优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氛围;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条件在于政府助力,要加强政策落实与评价、提高经费投入精准度、加强项目宣传与推广。
二、谈层次需求理论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层次需求理论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3)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五、核心概念 |
(一)新商科 |
(二)电子商务专业 |
(三)专业建设 |
(四)专业交叉融合 |
六、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一章 新商科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一、新商科对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影响 |
(一)企业人才需求趋向复合型人才 |
(二)注重三大“新”能力的培养 |
二、新商科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影响 |
(一)对专业融合通识课程体系的需求 |
(二)对课程匹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
三、新商科对师生教学组织实施的影响 |
(一)对教学资源配置提出新要求 |
(二)对师生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 |
四、新商科对专业评估核心要素的影响 |
(一)增加多维复合能力评估指标点 |
(二)增加地域经济适应性评价标准 |
第二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
一、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访谈设计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二、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
(一)人才培育未契合新商科需求 |
(二)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
(三)融合教学组织实施有待深化 |
(四)缺乏专业融合质量评估体系 |
第三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个案研究 |
一、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设计 |
(一)专业培养定位 |
(二)优化课程体系 |
(三)教学组织实施 |
(四)考核评估方式 |
二、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 |
(一)案例学校介绍 |
(二)方案实施过程 |
(三)方案实施评估 |
三、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实施存在问题 |
(一)缺少集群式课程体系建设 |
(二)教学组织实施存在盲点 |
(三)缺少新商科专业评估点 |
第四章 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对策 |
一、找准专业定位培育“新”人才 |
(一)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新”定位 |
(二)多措并举提升专业“新”能力 |
二、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
(一)构建双创通识融合课程体系 |
(二)多模块深化课程实施融合度 |
三、校企联合提升课程组织实施效率 |
(一)共享共建多态互补专业教学资源 |
(二)内培外引,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 |
四、建立多元立体专业质量评价体系 |
(一)教学评估 |
(二)专业评估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设计研究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1.1.1 关于专业认证概念的界定 |
1.1.2 关于国内外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
1.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的相关研究 |
1.2.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内容设置及学时分配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教学方法运用的相关研究 |
1.2.4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
1.3 关于课程设计的相关研究 |
1.3.1 关于课程设计概念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设计研究的理论依据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对专业认证理念的解读与分析 |
3.1.1 对专业认证“学生中心”理念的解读与分析 |
3.1.2 对建构“产出导向”培养体系的解读与分析 |
3.1.3 对“持续发展”认证理念的解读与分析 |
3.2 对河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
3.2.1 对武术必修课教学内容设置及学时分配的现状分析 |
3.2.2 对武术必修课程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
3.2.3 对武术必修课教学手段的现状分析 |
3.2.4 对武术必修课程评价指标设置的现状分析 |
3.3 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设计 |
3.3.1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的设计思路 |
3.3.2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相关指标筛选 |
3.3.3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设计方案的建立 |
3.3.4 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设计各项指标的分析 |
3.4 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大纲设计研究 |
3.4.1 武术必修课程大纲设计 |
3.4.2 对武术必修课程大纲的分析 |
3.5 研究不足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专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
二、教学保障的政策要求 |
三、质量管理的理论诉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高校音乐专业 |
三、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演进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概况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 |
四、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启示 |
二、已有研究局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数据搜集 |
一、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个案资料的分析 |
三、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 |
三、需求导向的专业内涵建构 |
四、扎根本土的教学实践研究 |
五、案例小结 |
第二节 师范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变革 |
三、专业特色的教学范式改革 |
四、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新态 |
五、案例小结 |
第三节 理工类高校音乐学院个案分析 |
一、个案简介 |
二、边缘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 |
三、培养单一的专业方向设置 |
四、发挥主动的培养质量保障 |
五、案例小结 |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
二、培养质量差异大 |
三、研究创作成果少 |
四、社会服务较单一 |
第二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归因 |
一、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 |
二、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 |
三、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 |
第三节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归因 |
一、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 |
二、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 |
三、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 |
第六章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 |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
二、提供专业教学标准 |
三、评估专业教学质量 |
第二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 |
一、变革人才培养理念 |
二、设置专业特色课程 |
三、丰富专业教学模式 |
第三节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 |
一、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 |
二、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
三、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
第四节 影响因素作用的实证考察 |
一、项目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差异性比较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及成因的归纳 |
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 |
三、研究的总体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一、确立高校教育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平等地位 |
二、优化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 |
三、给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相应的自主权 |
四、健全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
五、促进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提升偏远山区乡镇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 ——以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的课堂实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视 |
1.1.2 偏远山区学校体育资源匮乏 |
1.1.3 乡镇中学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突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教学质量 |
1.3.2 体育课教学质量 |
1.3.3 快速伸缩复合练习 |
1.4 前期研究综述 |
1.4.1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研究 |
1.4.2 农村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研究 |
1.4.3 提升农村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
1.4.4 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教学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提升偏远山区乡镇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实验设计 |
3.1 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实验时间 |
3.3 实验地点 |
3.4 实验器材 |
3.5 实验指标的确定及测试评定方法 |
3.6 快速伸缩复合练习手段的确定 |
3.7 快速伸缩复合练习适宜负荷量建议 |
3.8 身体素质练习安排 |
3.8.1 实验组身体素质练习安排 |
3.8.2 对照组身体素质练习安排 |
3.9 实验控制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测的结果对比分析 |
4.1.1 实验前学生身体形态情况对比分析 |
4.1.2 实验前学生身体机能情况对比分析 |
4.1.3 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对比分析 |
4.1.4 实验前学生体质与健康考核成绩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
4.1.5 实验前学生对待体育课态度情况分析 |
4.2 实验后测的结果对比分析 |
4.2.1 实验后学生身体形态对比分析 |
4.2.2 实验后学生身体机能对比分析 |
4.2.3 实验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对比分析 |
4.2.4 实验后学生体质与健康考核成绩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
4.2.5 实验后学生对待体育课态度情况对比分析 |
4.3 实验组学生组内结果对比分析 |
4.3.1 实验组学生组内身体形态对比分析 |
4.3.2 实验组学生组内身体机能情况对比分析 |
4.3.3 实验组学生组内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4.3.4 实验组学生组内体质与健康考核成绩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
4.3.5 实验组学生组内对待体育课态度情况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1、研究的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1、关于获得感的研究综述 |
2、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与质量评价的研究综述 |
3、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研究综述 10(三)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点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理论蕴涵 |
(一) 获得感的相关概念 |
1、获得感的提出 |
2、获得感的概念阐释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 |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界定 |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涵义 |
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与几个相似概念的辨析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哲学分析 |
1、基于认识论的分析 |
2、基于价值论的分析 |
3、基于实践论的分析 |
(四)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必要性 |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可能性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维度与特性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维度 |
1、理论知识习得的满足感 |
2、情感体验的共鸣感 |
3、坚定理想信念的充实感 |
4、行为习惯养成的成就感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在特性 |
1、主观性 |
2、能动性 |
3、实践性 |
4、长期性 |
5、反复性 |
6、内隐性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要素和机制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基本要素 |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体 |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客体 |
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介体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过程 |
1、大学生的需要是获得感生成的前提 |
2、大学生的参与是获得感生成的关键 |
3、大学生的满足是获得感生成的基础 |
4、大学生的认同是获得感生成的根本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机制 |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内部机制 |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外部机制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调查 |
(一) 调查与问卷设计思路 |
1、调查设计思路 |
2、数据分析方法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现状 |
1、被调查对象总体情况 |
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有获得感 |
3、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维度的获得感状况 |
4、大学生高度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
5、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基本状况 |
6、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 |
(三) 调查数据的交叉分析 |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有差异 |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中值得思考的现象 |
(四)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问题 |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平衡 |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充分 |
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反复性和不稳定性 |
4、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效率不高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分析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过程中的矛盾 |
1、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中的主要矛盾 |
2、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中的具体矛盾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
1、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 |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 |
3、大学生个体素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对大学生获得感的影响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不充分、不平衡 |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不充分 |
3、大学生主体需求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
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选择 |
(一) 掌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
1、激活大学生对需求认知 |
2、引导大学生对需求的辨别 |
3、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 |
(二) 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思路 |
1、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需求,找准平衡 |
2、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直面问题 |
3、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规律,夯实根基 |
4、拓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思路,打开局面 |
(三)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 |
1、注重配齐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
2、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 |
3、注重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
(四)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 |
1、编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2、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学资源库 |
3、加强立体化教辅体系建设 |
(五)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法 |
1、夯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2、用好新媒体技术手段 |
(六) 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 |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
2、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 |
3、完善评价机制 |
(七)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 |
1、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 |
2、保证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
3、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
4、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聘任制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高校教师激励的综合研究 |
1.3.2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的研究 |
1.3.3 关于聘任制下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聘任制下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现状 |
2.1 国务院、教育部关于教师教学激励政策文件 |
2.1.1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
2.1.2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
2.1.3 荣誉表彰 |
2.1.4 其他激励 |
2.2 北京市关于教师教学激励政策文件 |
2.2.1 强化教学为主业 |
2.2.2 创新教育管理制度 |
2.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2.2.4 健全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
2.2.5 荣誉激励 |
2.3 国内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现状 |
2.3.1 重视教学奖励的设置 |
2.3.2 多层次、宽领域的教学奖励类型 |
2.3.3 聘任和晋升考核向教学偏重 |
2.3.4 重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第3章 国外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的做法及启示 |
3.1 美国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的做法及启示 |
3.1.1 设立丰富的教学奖项 |
3.1.2 晋升通道、薪资提降与教学紧密相连 |
3.1.3 建立起系统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 |
3.1.4 开展丰富的教学合作活动和教师发展项目 |
3.2 英国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的做法及启示 |
3.2.1 政府启动教学质量评价改革 |
3.2.2 院校设置全面的教师发展项目体系 |
第4章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模式 |
4.1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原则 |
4.1.1 多元结合,综合激励 |
4.1.2 灵活对待,按需激励 |
4.1.3 公正客观,合理激励 |
4.1.4 把握策略,有效激励 |
4.2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方法 |
4.2.1 报酬激励 |
4.2.2 聘任激励 |
4.2.3 荣誉激励 |
4.2.4 绩效管理激励 |
4.2.5 培训发展激励 |
4.2.6 其他激励 |
4.3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模式 |
4.3.1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模式构建 |
4.3.2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5章 A校教师教学激励的问题和对策 |
5.1 A校教师教学激励现状 |
5.1.1 A校教师教学激励问题 |
5.1.2 A校教师教学激励问题归因 |
5.2 A校教师教学激励对策 |
5.2.1 平衡教学激励和科研激励 |
5.2.2 完善教师教学激励体系 |
5.2.3 发展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相关概述 |
2.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涵义 |
2.1.1 思政课青年教师的界定 |
2.1.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界定 |
2.1.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 |
2.1.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特征 |
2.2.1 目标指向:具体性与多元性相统一 |
2.2.2 发展内容:整体性与部分性相统一 |
2.2.3 发展动力:内驱力与外推力相统一 |
2.2.4 发展过程: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 |
2.2.5 发展性质:教学性与学术性相统一 |
2.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
2.3.1 思政课青年教师扮演教师角色的要求 |
2.3.2 思政课青年教师履行教师职责的要求 |
2.3.3 思政课青年教师有效教学的要求 |
2.3.4 思政课青年教师实现教学学术性的要求 |
2.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意义 |
2.4.1 维护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安全 |
2.4.2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2.4.3 解决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矛盾 |
2.4.4 加速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成长 |
2.4.5 打赢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攻坚战 |
第3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依据 |
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根本 |
3.1.1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学发展的理论学说 |
3.1.2 涵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教学发展的理论论述 |
3.2 坚持以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传承 |
3.2.1 赓续道德教育功能理论之教学发展思想 |
3.2.2 接续教师教学功能理论之教学发展思想 |
3.2.3 延续教师素质理论之教学发展思想 |
3.3 坚持以西方教育家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借鉴 |
3.3.1 吸收古希腊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髓 |
3.3.2 汲收中世纪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义 |
3.3.3 摄收近代西方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华 |
3.3.4 选收现代西方教育家的教学发展思想精粹 |
3.4 坚持以当代教育理论的教师教学发展思想为主体 |
3.4.1 教师发展理论的铺设 |
3.4.2 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奠基 |
3.4.3 教学学术理论的夯实 |
3.4.4 有效教学理论的供给 |
第4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想状态 |
4.1 教学责任意识增强 |
4.1.1 教书育人意识增强 |
4.1.2 教学改进意识增强 |
4.1.3 教学效果改善意识增强 |
4.1.4 教学发展意识增强 |
4.2 教学知识丰富 |
4.2.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丰富 |
4.2.2 教育专业知识丰富 |
4.2.3 时事政治知识丰富 |
4.2.4 科学与人文社科知识丰富 |
4.3 教学能力提高 |
4.3.1 教学准备能力提高 |
4.3.2 教学操作能力提高 |
4.3.3 教学反思能力提高 |
4.4 教学实践优化 |
4.4.1 教学目标合理确定 |
4.4.2 教学内容合理选取 |
4.4.3 教学方式方法合理选用 |
4.4.4 教学效果显着改善 |
第5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实诊断 |
5.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调查方法 |
5.1.1 调查对象的统计学特征 |
5.1.2 调查问卷及信效度分析 |
5.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状 |
5.2.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责任意识现状 |
5.2.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知识现状 |
5.2.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
5.2.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实践优化现状 |
5.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5.3.1 思政课青年教师自身努力不够 |
5.3.2 学校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 |
5.3.3 院系培养与帮扶措施有待加强 |
5.3.4 政府相关政策与投入尚待落实 |
第6章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提升对策 |
6.1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主体努力 |
6.1.1 增强教学发展意识 |
6.1.2 加强教学知识学习 |
6.1.3 重视教学能力提高 |
6.1.4 落实教学反思 |
6.1.5 开展教学学术攻坚 |
6.1.6 加强教学人格修为 |
6.2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学校作为 |
6.2.1 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
6.2.2 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学情分析能力 |
6.2.3 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机构 |
6.2.4 完善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制度 |
6.3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院系支持 |
6.3.1 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 |
6.3.2 改进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培训 |
6.3.3 实施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项目 |
6.3.4 建立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帮扶团队 |
6.3.5 优化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氛围 |
6.4 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政府助力 |
6.4.1 加强政府政策落实与评价 |
6.4.2 提高经费投入精准度 |
6.4.3 重视项目后续宣传与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谈层次需求理论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学质量提升为导向的广西地区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管理优化研究[D]. 黄玥. 广西大学, 2021
- [2]广州市普通高校公共羽毛球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黄萌.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3]新商科背景下广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D]. 胡艳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设计研究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D]. 张建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 戚晓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7]提升偏远山区乡镇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 ——以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的课堂实施为例[D]. 陈尚芝.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2)
- [8]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D]. 张艳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聘任制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研究[D]. 赵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 陈爱香. 湖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