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光动力治疗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肿瘤光动力治疗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一、肿瘤光动力疗法的光敏剂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巨薇[1](2021)在《基于纳米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因受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肺癌成为全世界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肺癌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以及新兴的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但是传统手术治疗是侵入式的治疗,且术后有转移与复发的可能;化疗和放疗不仅作用于肿瘤部分,而且对正常组织也造成影响,对人体均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光动力疗法拥有微创、副作用相对小、可实现局部治疗等特点,这种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而不损伤正常的组织和细胞的治疗方式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但光动力疗法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光动力疗法存在肿瘤靶向性欠佳、穿透深度浅和肿瘤处于缺氧环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造成疗效低于预期,而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本论文就这一问题研究如下:1.采用薄膜蒸发法制备了大小均一、分散性好的二氢卟吩e6脂质体颗粒Lip@Ce6,并对其形态进行表征。Lip@Ce6粒径在196nm左右,包封率为94.2%,从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Ce6及Lip@Ce6吸收峰的结果可以看出,Ce6负载到脂质体上。2.在裸鼠右前肢下方皮下接种A549肺癌细胞,成功构造肿瘤模型后,将Lip@Ce6与Ce6分别配置成低中高三种光敏剂剂量(2.5 mg/kg,5 mg/kg,10 mg/kg),共六组光动力治疗组。Lip@Ce6与Ce6经尾静脉注射进造模成功的裸鼠体内,注射药物1h后,采取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的方式进行激光照射肿瘤,完成光动力治疗过程。实验分5次治疗完成,每3d治疗1次。每次治疗前记录裸鼠瘤体体积,待实验完成后,分析各组裸鼠瘤体体积随治疗过程的变化情况,Lip@Ce6-PDT各组显示出比Ce6-PDT各组对肿瘤有更好的抑制作用。3.完成实验后,获取裸鼠瘤体组织,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观察肿瘤细胞的坏死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显示,Lip@Ce6-PDT组比Ce6-PDT组的细胞坏死程度高,且随光敏剂浓度的变化而坏死程度不断提高。光动力疗法下调了Bcl-2的表达水平,上调了Bax的表达水平,且Lip@Ce6-PDT组调节细胞因子的变化更为明显,促使细胞凋亡,达到治疗效果。

王相[2](2021)在《光动力治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及目的:膀胱癌作为泌尿系统最为人所熟悉的肿瘤,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恶性程度较高且难以根治,长期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绝大多数(75%),目前尽管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BT-ESD)被报道说一种治疗NMIBC的有效手段,膀胱癌易反复的特点仍然使得术后复发率和进展率居高不下。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医治膀胱肿瘤的新手段,能对肿瘤病灶及术后残存肿瘤细胞的杀伤有不错的效果,让人们看到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新曙光。本研究旨在探讨与BT-ESD相比,在此基础上辅助性加用光动力治疗(PDT),研究光动力治疗对肿瘤术后复发率、进展率的意义,同时明确患者在PDT治疗后的并发症,分析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纳入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一共39例,均来自本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所获取,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即为试验组,方法是BT-ESD联合PDT,共计数16例病人;B组作为对照,方法是单纯使用BT-ESD,共计数23例;A组光动力治疗时间于BT-ESD术后1月实施,A组在皮试无过敏现象后即按75mg/kg计量将血卟啉混入50ml生理盐水中,经尿道灌注进入膀胱。2小时后经尿道置入630nm激光行全膀胱内激光照射治疗60min,其他治疗同B组。试验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对照B组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出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为期1年膀胱灌注化疗。结果:A组患者经过BT-ESD和光动力治疗后肿瘤复发率为18.8%(3/16),由NMIBC发展成MIBC的进展率为12.5%(2/16);B组患者经BT-ESD治疗后肿瘤复发率26.1%(6/23),由NMIBC发展为MIBC的进展率为17.4%(4/23);两组之间肿瘤的复发率和进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光动力治疗后全部患者当中87.5%(14/16)的人会出现并发症,在所有并发症中发生较严重情况(严重血尿一例)为7%(1/14);此外,93%(13/14)的患者为膀胱刺激征、轻微血尿、膀胱痉挛、排尿不畅等常见不良反应,给予及时对症治疗后症状消退且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BT-ESD联手PDT能有效抑制膀胱肿瘤的反复和浸润;尽管PDT术后易产生并发症,但多数症状较轻且均可控,是一种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较好的治疗措施。

张星杰[3](2021)在《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创伤性大、毒副作用大、肿瘤易复发等诸多问题,因此目前仍需寻找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基于外界光、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以及肿瘤组织中氧分子的微创治疗,其中光敏剂是影响光动力治疗效能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具有较大的吸光系数、较为红移的吸收波长及更优的光敏抗肿瘤活性等优势,二氢卟吩类光敏剂已成为当前光敏新药研发的热点。然而,尽管抗肿瘤活性较好,但二氢卟吩类光敏剂作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存在肿瘤选择性有限与潜在耐药等缺陷。因此,近年来科研人员把目光聚焦于向二氢卟吩的结构中引入或粘附一些具有生物特性或分子识别功能的官能团或化学分子,以期获得光敏活性强、肿瘤选择性高且耐药性低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围绕二氢卟吩结构开展新型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机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2)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3)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一、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对先导光敏剂进行合理结构改造与优化是获得更为高效低毒的光敏剂的重要途径之一。本部分工作以光敏剂二氢卟吩e4作为先导化合物,在其173-或131-引入氨基酸残基结构域和(或)31-引入烷氧基侧链后,得到一系列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展现出了良好的体外光动力肿瘤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4b对B16-F10,A549及He La细胞的光敏抑制活性(IC50值)均达到纳摩尔级。后续研究发现,14b主要分布于溶酶体、线粒体与内质网,在照光条件下能够显着提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杀伤性自噬,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显示出了较强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体内C57BL/6小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2 mg/kg的给药剂量下,14b对肿瘤的抑制率达到了95.1%,显着提升了该组小鼠肿瘤的客观缓解率(60%),并显着延长了该组小鼠的疾病进展时期(11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显着优于同剂量的上市药物Talaporfin。本部分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在细胞与小鼠水平上安全有效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候选分子,值得对其开展深入的临床前药理、毒理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该部分工作也为研发其他类型的高活性光敏分子提供了新思路与研究基础。二、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ABCG2作为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关键跨膜转运蛋白之一,能够将多种类型的光敏剂排出至细胞外,降低光动力治疗的效能。研究表明,某些分子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可作为ABCG2的底物或抑制剂,对ABCG2介导的光敏剂的外排过程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本部分首先验证了较低浓度(10μM)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在较长时间(>48 h)作用于HepG2细胞后,能够显着下调细胞内ABCG2的表达,刺激ATP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二氢卟吩e6的含量,进而增强光动力治疗的效能。随后,我们以二氢卟吩e6为结构骨架,通过引入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或其药效团,构建一系列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共18个,并合成了偶联达沙替尼并装载二氢卟吩e6的高分子胶束。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与高分子胶束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相较于临床光敏药物Talaporfin均有所提升,其中化合物29b对B16-F10与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是该系列化合物中最强的。后续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29b不仅对HepG2细胞的ABCG2蛋白具有一定的下调作用,而且被ABCG2蛋白外排的光敏分子数量也显着减少。另一方面,化合物29b能够广泛分布于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显着诱导HepG2细胞产生大量ROS,促使HepG2细胞凋亡与杀伤性自噬,并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在BALB/c裸鼠的HepG2移植瘤模型中,在2 mg/kg的给药剂量下,29b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生长,推迟小鼠的肿瘤恶化时间,显着延长小鼠的总生存期(53天)、中位生存期(43天)与无进展生存期(12天),且不会引起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综合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与机制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化合物29b可作为低耐药型抗肿瘤光敏药物研发的候选分子,值得对其开展深入的机制研究。三、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光动力治疗与化学治疗的联用是目前最为普遍的肿瘤联合治疗之一,然而这种“鸡尾酒”式疗法存在光敏剂与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等缺陷。相比之下,利用在肿瘤组织特异性断裂的Linker将光敏剂与化疗药物偶联可以实现二者在肿瘤部位的同时释放,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研究表明,细胞毒药物5-氟尿嘧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同光动力治疗联用时均显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增强光敏剂的肿瘤选择性并减少简单的药物联用带来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等缺陷,本部分工作利用药物化学传统的药效团融合与前药策略,以二氢卟吩e6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1个偶联5-氟尿嘧啶、SAHA或西达本胺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其中以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酰腙键或二硫键为Linker的目标分子包括化合物32、36a及36b。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酰腙键与二硫键在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的体外条件下均易发生断裂,其中5-氟尿嘧啶与SAHA相较于西达本胺更容易得到释放。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2、36a、43a及45a对B16-F10与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均达到了纳摩尔级,显着优于阳性药物SAHA与Talaporfin。后续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实验表明,化合物32、36a与43a能够显着提升B16-F10细胞内ROS的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此外,化合物36a对B16-F10细胞中的Acetly-H3与Acetly-H4具有一定的上调作用。体内C57BL/6小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以较低给药剂量(2 mg/kg)的化合物36a在光照条件下不仅可以显着抑制小鼠肿瘤体积的增长,延长该组小鼠的各类生存期,还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肺部转移。综合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机制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化合物36a可以作为一个有效抑制黑色素瘤增殖与转移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值得对其开展后续的研究。

陈爽[4](2021)在《基于氨基酸衍生物的自组装纳米光敏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敏剂对光动力治疗起着关键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光敏剂主要是有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存在目标肿瘤中累积较少的问题。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利用纳米载体进行药物递送,解决有机小分子光敏剂在目标肿瘤中的累积难题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自组装策略被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解决办法,因为这样可以达到更高的药物负载量。在各种自组装单体中,性质多样的氨基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氨基酸及氨基酸组成的肽,形成易于调节的自组装纳米结构,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免疫原性,且易于获得等特性,被广泛用于药物递送,但对于有机小分子光敏剂的递送研究才刚刚起步。本论文基于氨基酸衍生物与光敏剂的自组装,开发了两种纳米光敏剂用于肿瘤的光动力治疗。我们选用两亲性的氨基酸9-芴基甲氧羰基-L-赖氨酸(Fmoc-L-Lys)与小分子光敏剂o-FL共组装,制备了具有响应性的纳米光敏剂FKNPs。组装过程由两亲性氨基酸与光敏剂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所驱动。由于光敏剂o-FL本身成为了光敏剂递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光敏剂的负载量得到了提高。组装得到的纳米光敏剂改善了有机小分子光敏剂细胞摄取困难的特点,并且自组装纳米粒子受到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改变,导致解组装从而释放光敏剂进行后续的光动力治疗。这种通过弱分子间相互作用驱动光敏剂与两亲性氨基酸共组装与解组装的策略,在纳米光敏剂的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将疏水性极强的Fmoc-L3-OMe与荧光素衍生物FL这一小分子光敏剂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π-π堆积等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光敏剂。得到的纳米光敏剂FLNPs将光敏剂FL分散在Fmoc-L3-OMe之间,避免了疏水性FL自聚集诱导的自猝灭,从而可以产生单线态氧破坏细胞内稳态诱导癌细胞凋亡。这种非猝灭性的光敏剂递送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响应性纳米光敏剂的释放不完全,进而提升光动力治疗的效率。综上,本论文利用氨基酸衍生物自组装的策略,尝试了响应性和非猝灭性的小分子光敏剂纳米递送方式,取得了初步进展,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马海秀[5](2021)在《细胞骨架为靶点的二氢卟吩e6光动力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人结直肠原位癌SW480和转移癌SW620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二氢卟吩e6光动力(Chlorin e6 photodynamic therapy,Ce6-PDT)对原位癌SW480和转移癌SW620细胞迁移的影响,以细胞骨架为着眼点探讨抑制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结直肠肿瘤光动力治疗的机制提供科学资料。方法:1.MTT法检测Ce6-PDT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2.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光动力处理和紫杉醇(TAX)联合光动力处理后的迁移能力;3.扫描电镜观察Ce6-PDT处理后细胞形态伪足变化;4.通过激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观察Ce6-PDT处理后两种细胞微丝改变情况;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e6-PDT后两种细胞F-actin、alpha-tubulin、beta-tubulin、Vimentin、Cytokeratin18蛋白的表达情况;6.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e6-PDT组和Ce6-PDT+TAX组细胞微管束变化情况;7.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e6-PDT组和Ce6-PDT+TAX组两种细胞微管蛋白alpha-tubulin、beta-tubulin的表达量。结果:1.MTT实验结果显示细胞经Ce6-PDT处理后,相比对照组,两种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W620=55162.92、FSW480=78753.78,P<0.05);2.在两细胞系中,与对照组相比,Ce6-PDT组细胞胞体萎缩呈圆形,伪足几乎消失;3.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两种细胞经Ce6-PDT处理48h后与对照组相比,两细胞系Ce6-PDT处理组细胞微丝骨架F-actin降解显着,细胞核破碎较明显;4.两种细胞经Ce6-PDT处理48h后比对照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W480=82.082、FSW620=11.794,P<0.001);5.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Ce6-PDT后Ce6-PDT组中F-actin、alpha-tubulin、beta-tubulin、Cytokeratin18和Vimentin的表达均显着减弱,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W620=4.207、4.144、10.724、31.775和20.883、P<0.05,FSW480=22.251、8.109、5.840、4.685和18.754,P<0.05)。6.Ce6-PDT+TAX组与Ce6-PDT组相比,两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FSW480=80.155,FSW620=26.338,P<0.001);7.Ce6-PDT组与Ce6-PDT+TAX组相比,SW480细胞alpha-tubulin和beta-tubulin的表达降低(F=41.140,18.171,P<0.05);SW620细胞alpha-tubulin和beta-tubulin的表达下降(F=72.254,35.698,P<0.005);8.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两种细胞经TAX干预后经Ce6-PDT处理,48h后Ce6-PDT+TAX组与Ce6-PDT组相比,Ce6-PDT组细胞微管蛋白发生降解,细胞核有破碎现象,两细胞Ce6-PDT+TAX组细胞微管蛋白有明显的聚合现象。结论1.二氢卟吩e6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可能通过引起细胞伪足消失抑制结直肠原位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的存活率、使该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2.二氢卟吩e6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细胞骨架蛋白的破坏可能是Ce6-PDT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原因之一。

热孜完·吾甫尔[6](2021)在《Ce6-PDT对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观察Ce6-PDT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及微丝骨架影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靶向干扰Rac1基因,探讨Ce6-PDT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迁移中Rac1/PAK1/LIMK1/cofilin通路所发挥的信号转导作用,以期发现Ce6-PDT抑制结肠癌迁移的靶分子,提供Ce6-PDT抑制结肠癌转移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1.MTT法检测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存活率;2.采用划痕实验检测Ce6-PDT以及RNAi联合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迁移能力;3.采用扫描电镜观察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伪足;4.采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微丝骨架F-actin在细胞内分布、聚合情况;5.Western Blot检测Ce6-PDT以及RNAi联合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微丝骨架蛋白F-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未经处理的人结肠癌SW620细胞相比,Ce6-PDT处理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2.与对照组未经处理的人结肠癌SW620细胞相比,Ce6-PDT处理的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5);3.与对照组未经处理的人结肠癌SW620细胞相比,Ce6-PDT处理的细胞伪足减少或消失;4.人结肠癌SW620细胞微丝骨架F-actin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周围,未经处理的细胞F-actin呈聚合状态,Ce6-PDT导致其解聚、分布混乱以及细胞核碎裂;同时,Ce6-PDT后微丝骨架蛋白F-actin表达量降低(P<0.05);5.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ac1和p-cofilin表达量降低(P<0.05);6.RNAi和Ce6-PDT联合干扰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迁移能力进一步减弱(P<0.05);7.RNAi的联合干扰一定程度上影响Ce6-PDT对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P<0.05)。结论:1.Ce6-PDT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存活率和迁移能力,并导致细胞伪足减少或消失;2.Ce6-PDT导致结肠癌SW620细胞微丝骨架F-actin解聚、细胞核碎裂,并且抑制微丝骨架蛋白F-actin的表达;3.Ce6-PDT一定程度上下调人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4.结肠癌SW620细胞中,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Ce6-PDT抑制细胞迁移的过程。

马志强[7](2020)在《二氢卟吩类光敏剂&HDACi双模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在皮肤病、妇科以及泌尿系统等浅表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光动力疗法毒性小、起效快、无耐药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不会危及毗邻正常组织,因此,PDT凭借其独特优势已经成为肿瘤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三大常规治疗手段外的又一种成熟治疗技术,在肿瘤防治领域日益受到重视。PDT虽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成效显着,并且前景无限,但是也存在一些明显局限:(1)光敏剂是结构非特异性药物,缺乏具体明确的作用靶点,靶向肿瘤组织的特性有限,对正常组织皮肤存在一定程度的光毒性反应等;(2)最新研究发现,肿瘤组织在进行PDT治疗后,肿瘤细胞内组蛋白去乙酰化水平下降,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ases,HDAC)活性显着升高,进而引起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导致临床PDT治疗后肿瘤复发转移,是目前临床肿瘤PDT治疗急需解决的又一重要课题。因此,基于文献报道,PDT和HDAC抑制剂(HDACi)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本论文尝试将光敏剂和HDACi两种分子有机结合,采用药效团融合、前药设计和分子自组装等三种策略,开展了兼具PDT和化疗作用、广谱高效的新一代光化疗双模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从而有望克服传统肿瘤PDT存在的治疗后HDAC活性升高引起的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缺乏特异性药靶等缺陷,以期实现单一药物分子化疗和PDT的双模靶向协同抗肿瘤作用,弥补单一抗肿瘤模式的不足,也规避了联合用药涉及复杂药代动力学和配方等问题,使肿瘤PDT治疗迈上一个在崭新台阶。一、药效团融合策略利用传统药物化学药效团融合原理,在光敏剂结构中引入HDACi的药效团来设计、发现广谱、高效的光化疗双模式抗肿瘤先导分子结构。本章基于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以第二代二氢卟吩类光敏剂二氢卟吩e4和二氢卟吩e6先导分子的二氢卟吩环药效团作为HDACi的芳香平坦区CAP基团,通过不同的连接基团连接两种HDACi的药效团ZBG(异羟肟酸和酰邻苯二胺)而成功设计合成得到了17个新型二氢卟吩-HDACi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光敏剂,并测定了它们的光理化性质以及体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或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两种细胞株的暗毒(Dark cytotoxicity,即化疗)和光毒(Light cytotoxicity,即PDT)活性,从中筛选获得具有优秀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化合物5d,其对A549细胞的暗毒(化疗)和光毒(PDT)的IC50分别达到1.5μM和0.026μM,其化疗活性(暗毒)与临床使用的HDAC抑制剂伏立诺他(vorinostat,SAHA)(1.67μM)相当,说明光敏剂先导分子缀合HDACi药效团后,成功实现了其作为HDACi的化疗功效;另外,其PDT抗肿瘤活性(光毒)远远大于SAHA及其自身化疗(暗毒)活性,且也显着优于目前临床使用的第二代二氢卟吩类上市光敏剂Talaporfin的光毒(4.71μM),说明光敏剂先导分子缀合HDACi药效团后的目标分子仍然保持了其PDT抗肿瘤特性,是一个以PDT抗肿瘤活性为主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光敏剂。对高活性双模抗肿瘤化合物5d开展了肿瘤细胞内摄入、细胞凋亡和活性氧产率(ROS)、亚细胞定位和细胞周期阻滞等深入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化合物5d在肿瘤细胞内相比Talaporfin具有更高的摄取率,提示目标化合物5d相比单一光敏剂显着提高了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摄入;(2)在光照(PDT,光剂量:10 J/cm2)条件下,5d诱导肿瘤细胞内产生ROS水平显着升高,并呈良好的浓度依赖特性,且优于Talaporfin,提示化合物5d比Talaporfin具有更强的光敏活性;(3)在未光照(化疗)条件下,化合物5d于2.5?M浓度下可导致A549细胞几乎全部死亡,其中,凋亡和坏死分别占91.41%和8.18%,与HDACi可诱发肿瘤细胞产生凋亡机制相仿,提示化合物5d可作为HDACi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4)在光照(PDT,光剂量:10 J/cm2)条件下,化合物5d于0.01?M浓度下,只诱发A549细胞产生凋亡,其凋亡率为9.57%,当浓度提高到0.1μM时,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则高达88.95%,而Talaporfin于0.1μM浓度下,肿瘤细胞同样只发生凋亡,但其凋亡率仅为11.14%,提示化合物5d作为光敏剂介导的PDT可诱导肿瘤细胞只发生凋亡,并呈现浓度依赖特性,且作用优于阳性药Talaporfin;(5)化合物5d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和内质网,基于文献报道线粒体和内质网是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最重要的两个细胞器官;因此,该结果与上述细胞凋亡试验提示化合物5d介导的PDT可诱导肿瘤细胞只发生凋亡高度一致;(6)光照(PDT,光剂量:10 J/cm2)条件下,化合物5d作用于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后,细胞生长周期不仅阻滞在光敏剂通常阻滞的G2阶段,而且阻滞在HDACi通常阻滞的G1/G0阶段细胞的比例也明显上升,表现出其特有的双模抗肿瘤细胞周期阻滞特征。动物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1)在光照剂量为90 J/cm2条件下,化合物5d(2.0mg/kg)能显着抑制C57BL/6J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移植瘤的生长,且与Talaporfin的PDT抗肿瘤活性相当,值得下一步深入的结构优化研究;(2)在未光照条件下,化合物5d(10.0 mg/kg)和SAHA(10.0 mg/kg)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实体瘤均未表现出显着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P>0.05),这与文献报道SAHA对实体瘤不具抗肿瘤药效相一致,提示下一步应调整动物移植瘤种模型来进一步验证目标物5d作为HDACi的化疗模式抗肿瘤药效。二、前药设计策略考虑到药效团融合形成的分子可能由于二氢卟吩骨架作为HDACi的芳香平坦区CAP基团的空间位阻等原因会一定程度影响其抑酶及化疗效果,因此,我们基于传统药物化学前药设计策略,采用可水解化学键如酯键将光敏剂二氢卟吩e4和二氢卟吩e6分别与上市HDAC抑制剂SAHA和Chidamide(西达本胺)耦合,成功设计合成得到了4个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前药,并初步测定了它们的光理化性质以及体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或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两种细胞株的暗毒和光毒活性,结果显示,4个目标化合物对2种受试肿瘤细胞株的暗毒(化疗)的IC50在118.6μM270.2μM之间,提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为前药,只能通过在体内代谢释放出SAHA才能发挥其HDACi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6作为SAHA前药仍具有较强的体外PDT抗肿瘤活性(IC50达3.59μM)。据此,我们选择酯键相连的体外PDT高活性双模抗肿瘤前药化合物6用以实现化合物6中酯键在内吞进入细胞后的水解,用一种常用药物高分子载体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对其进行包载,制备其TPGS胶束6@TPGS,开展其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和初步细胞周期阻滞等机制研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游离化合物6(G1/G0=65.33%),6@TPGS的细胞周期(G1/G0=68.42%)阻滞于G1/G0期,显示出明显的HDACi细胞阻滞特征,说明该前药分子依赖内吞途径进入细胞发挥其双模抗肿瘤的作用;另外,在光照和未光照条件下,化合物6都显现出了明显的S期阻滞特征。黑色素瘤B16-F10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在光照剂量为90 J/cm2条件下,化合物6(2.0 mg/kg)和6@TPGS(2.0 mg/kg)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生长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和P<0.01),提示化合物6可在体内发挥其PDT抗肿瘤药效;(2)在未光照条件下,化合物6@TPGS(10.0 mg/kg)和化合物6(10.0 mg/kg)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实体瘤均未表现出显着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P>0.05),说明6@TPGS和化合物6作为SAHA的前药分子尽管在体内均可以在体内代谢释放出游离的SAHA,但还是未能表现出其作为HDACi的体内抗实体肿瘤的药效,这与文献报道SAHA对实体瘤不具抗肿瘤药效以及上述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物5d的动物体内抗肿瘤药效试验中,SAHA(10 mgmg/kg)作为阳性对照药未显示体内抗黑色素瘤疗效高度一致,提示下一步应调整动物移植瘤种模型来进一步验证作为HDACi的前药分子6的化疗模式抗肿瘤药效。三、分子自组装策略为了进一步实现光敏剂和HDACi的双模抗肿瘤作用,本章构建了一种新型的p H和溶酶体内脂肪酶响应的叶酸(folate,FA)封端并连接有SAHA的高分子胶束复合物叶酸-聚乙二醇-聚[天冬酰胺-伏立诺他](folate-polyethylene glycol-b-poly(asparaginyl-vorinostat),FA-PEG-b-P[Asp(DET-SAHA)],简写为FPPS)用于光敏剂焦脱镁叶绿酸a(Pyro)载药,从而形成光敏剂Pyro和HDACi双模抗肿瘤载药体系。在p H7.4的PBS缓冲体系里中,因为Pyro可以和FPPS中疏水的聚天冬氨酸链段有较强的疏水相互作用,FPPS可以封装Pyro形成Pyro@FPPS胶束复合物。实验结果显示:(1)Pyro@FPPS的粒径与Zeta电位分别为径为167.6 nm和-0.0505m V;透射电镜下观察到Pyro@FPPS成球形形貌,且粒径均一;(2)Pyro@FPPS的Pyro载药量约为4.6%,在48 h时p H 5.2下,Pyro累积释放可达70.39%,p H 7.4下,Pyro累积释放仅有24.16%,具有显着的p H响应性;在脂肪酶催化下,约95.15%的SAHA会在24h内释放出来,而没有脂肪酶存在的环境,SAHA的释放量只有约21.27%;(3)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Pyro@FPPC能有效的被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及A2780细胞摄取,且摄取量较游离Pyro有明显增加;(4)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光照组Pyro@FPPC对A2780、B16-F10及HUVEC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059μM、0.116μM、0.106μM,避光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29μM、9.62μM与6.17μM体现出Pyro@FPPC增加了Pyro光动力治疗效果,同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Pyro的暗毒性,与细胞凋亡实验结果相一致,并进一步通过流式技术观察到Pyro@FPPC细胞阻滞特征呈现出HDACi和PDT双模抗肿瘤特征;相比于游离Pyro,在Pyro@FPPC作用下,低浓度时细胞内ROS含量增加,表明细胞对的Pyro@FPPC摄取能力更强。(5)相对于空白细胞对照组,经FPPS处理过的B16-F10细胞,Acety-Histone H3的表达量显着增加,显示出Pyro@FPPS经内吞进入细胞后,在溶酶体可以自由释放出来,表现出了缀合SAHA的高分子前药表现出了良好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效果。(6)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对荷瘤C57小鼠的体重、肿瘤体积变化及生存曲线进行统计,Pyro@FPPC在FA靶向性的作用下增强了Pyro的光动力治疗作用。因为SAHA分子和Pyro在细胞中都会响应溶酶体内的环境释放出来,可在进行光动力治疗的同时,有效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表达,因而在小鼠实验中不仅表现出良好的双模抗肿瘤效果,并且可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肺转移,显着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另外,虽然文献报道HDACi具有广谱抗肿瘤特性,但目前临床上仅对淋巴瘤等非实体瘤的治疗有确切效果,其原因为HDACi分子的溶解性、体内半衰期以及细胞穿透性都较差,很难在实体瘤组织中发挥作用。本设计中将SAHA和高分子通过酯键缀合成高分子前药,在实验过程中因其溶解性好、分子结构稳定,以及具有较高的细胞摄取率,有望在扩大HDACi的临床适应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光动力治疗后肿瘤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水平下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显着升高,引起肿瘤细胞快速增殖,是PDT治疗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本论文基于药物化学、药剂学和高分子化学等知识体系,采用药效团融合、前药设计和分子自组装等三策略来实现目标药物分子发挥HDACi和PDT双重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1)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药效团融合策略设计的化合物5d基本实现了其分别作为HDACi和光敏剂的双模抗肿瘤作用,并在多种机制上得到了验证,是值得进一步优化和开发研究;(2)分子偶联前药设计策略设计合成的目标分子具有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细胞周期阻滞特征,并动物移植瘤实验中得到了一定程度验证,有待进一步详实地论证其前药分子的作用机制;(3)分子自组装策略设计的叶酸靶向溶酶体内酸激活高分子胶束复合物用于HDACi介导的光动力治疗药物传递系统,充分实现了同步释放、肿瘤靶向、高效协同的PDT和化疗双模抗肿瘤药效,有望解决临床肿瘤PDT治疗后HDAC活性升高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科学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潜在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王舒[8](2020)在《熊果酸组装的氧化还原响应光敏药物光化协同抗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活性天然小分子组装的超分子光敏剂已经成为肿瘤联合治疗的新型和有前景的策略。针对光动力治疗(PDT)中光敏剂的疏水性成为制约PDT发挥最佳肿瘤治疗效果的主要问题,且单一的PDT无法达到高效的抗肿瘤效果,活性天然小分子介导的超分子共组装光敏剂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了光化联合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策略。同时,利用肿瘤微环境内高浓度谷胱甘肽的内源性特征,引入对其刺激响应的基团,实现药物在肿瘤处的选择性释放。本文,以熊果酸为母体,接枝3,3’二硫代二丙酸,引入二硫键,使其具有谷胱甘肽刺激响应性,与光敏剂共组装构建光化联合治疗纳米体系,研究其体外性能并评估其体内外治疗乳腺癌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熊果酸的C3号位羟基与3,3’二硫代二丙酸的一端羧基发生酯缩合反应合成了熊果酸衍生物(UAD),利用柱层析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证明UAD成功合成。根据观测纳米粒子形貌筛选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最终确认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在此方法基础上,优化出UAD与Ce6最佳摩尔比为4:1。对所制备的UAD-Ce6 NPs通过SEM、DLS表征,扫描电镜下可见形貌规则、分布均匀的球状纳米颗粒,测得平均粒径大小约为212±4.87 nm,表面电荷为-13.7±0.2 m V。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表明UAD-Ce6 NPs的成功组装,并且改善了Ce6的水溶性,提高了光敏剂的生物利用度。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定纳米粒子的载药量为6.2%。体外氧化还原响应药物释放实验表明UAD-Ce6 NPs对GSH具有出色的刺激响应药物释放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表明纳米颗粒的稳定性高,具备作为一种生物医用药物的生理特性。通过体外抗肿瘤细胞实验表明Ce6在2μg/m L剂量下,UAD-Ce6 NPs对4T1癌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光毒性,肿瘤抑制率为87.05%,具有较强的活性氧生成能力。利用鼠源乳腺癌小鼠动物模型,进行UAD-Ce6 NPs体内联合抗肿瘤实验。通过动物荧光成像系统检测纳米粒子的组织分布,发现纳米粒子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肿瘤处,且荧光信号与时间呈依赖性,在6 h时在肿瘤处达到最强,相比而言,Ce6的富集较缓慢,证明了纳米粒子的被动靶向性。通过14天的治疗,记录小鼠体重和肿瘤体积评估抗肿瘤效果,发现纳米粒子对肿瘤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这可能归功于纳米级颗粒和联合疗法的优越性。整个治疗期间,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并且小鼠血清生化测定值与正常健康小鼠没有显着差异,证明纳米颗粒是安全低毒的。因此,本研究以熊果酸为原料构建了其与Ce6共组装的具有谷胱甘肽刺激响应的纳米药物体系,实现化疗-光动力联合治疗法,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又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

郭婕[9](2020)在《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和意义:宫颈癌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以及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的特点,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宫颈癌的防治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诸多治疗宫颈癌的疗法中,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广阔前景的新型疗法,该疗法是一种联合光、光敏剂和组织中氧分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无创或微创治疗技术,具有对病变部位造成创伤和毒副作用小、定位精准、治疗时间短、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PDT作用深度均可满足治疗需求;而宫颈部位表浅,易暴露,局部给药和光照治疗均十分方便,从而使得PDT在治疗宫颈病变方面更具优势。此外,PDT在保留器官完整的前提下,还可行多次重复治疗,清除残余病变组织,对于彻底根治病变直径大于3cm和累及宫颈腺腔深度超过2.5cm的病变,更加突显治疗优势。同时,经PDT治疗后,女性的生育功能未受破坏,能满足年轻患者对保留生育能力的需求。PDT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使用理想的光敏剂。临床中已使用的前几代光敏剂由于其成分复杂,易受生物代谢影响,光敏损伤作用的程度不易控制,且多次使用会出现毒副作用和耐受性,因而限制了 PDT治疗作用的发挥。目前,新一代光敏剂正在研发之中,不少中药单体(如姜黄素、黄芩苷等)具有较好的光敏性。本团队前期开展了中药单体姜黄素介导PDT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证实了姜黄素介导PDT治疗宫颈癌具有一定的疗效。而黄芩苷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炎、抗肿瘤以及治疗相关妇科疾病等功效,因此我们猜想黄芩苷介导PDT治疗宫颈癌会有优于姜黄素的疗效,黄芩苷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低毒且具有多重抗肿瘤作用的新型光敏剂。因此,本实验拟采用黄芩苷介导PDT治疗宫颈癌,观察该疗法对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抑瘤机制是否与促进癌细胞凋亡有关。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实验一:建立宫颈癌体外移植瘤模型,给予相应治疗,通过各组肿瘤体积的变化及抑瘤率的对比,观察黄芩苷介导PDT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同时初步筛选出黄芩苷的最佳作用浓度;通过HE染色,进一步从组织病理学改变观察该疗法的疗效。实验二:进一步探讨黄芩苷介导PDT治疗宫颈癌体外移植瘤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体外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Bcl-2、Bax和Cyt-C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情况;探讨黄芩苷介导PDT治疗宫颈癌体外移植瘤的相关凋亡机制是否与Bcl-2/Bax/Cyt-C凋亡途径有关。方法:1.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对宫颈癌体外移植瘤的疗效观察将Hela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背部皮下,制作宫颈癌体外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均匀分为模型组、高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中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低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姜黄素-PDT治疗组和PDT治疗组,每组12只。PDT治疗组:予肿瘤周围注射100μL生理盐水,6小时后瘤周注射硼砂缓冲液0.01mol/L 100μL,行PDT治疗,照射剂量80J/cm2(435nm波长,0.60A,0.54W,距离肿瘤表面3-5cm,照射2min28s)。;高、中、低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分别以80μg/mL、60μg/mL、40μg/mL不同浓度的黄芩苷溶液代替生理盐水,其他同PDT治疗组;姜黄素-PDT治疗组:以50μmol/L的姜黄素溶液代替生理盐水,其他同PDT治疗组;模型组:以自然光照代替PDT治疗,其他同PDT治疗组。治疗1天后,各组随机取6只裸鼠取材制作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其余6只裸鼠分别于治疗第1、3、7、14天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明确黄芩苷介导PDT治疗宫颈癌体外移植瘤疗效。2.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研究将Hela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背部皮下,制作宫颈癌体外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均匀分为模型组、黄芩苷-PDT治疗组、PDT治疗组、姜黄素-PDT治疗组,每组12只。PDT治疗组:予肿瘤周围注射100μL生理盐水,6小时后瘤周注射硼砂缓冲液0.01mol/L 100μL,行PDT治疗,照射剂量80J/cm2(435nm波长,0.60A,0.54W,距离肿瘤表面3-5cm,照射2min28s);黄芩苷-PDT治疗组:以实验一筛选出的最优浓度的黄芩苷溶液(80μg/mL)代替生理盐水,其他同PDT治疗组;姜黄素-PDT治疗组:以50μmol/L的姜黄素溶液代替生理盐水,其他同PDT治疗组;模型组:以自然光照代替PDT治疗,其他同PDT治疗组。治疗1天后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Bcl-2、Bax和Cyt-C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情况;探讨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体外移植瘤的相关凋亡机制是否与Bcl-2/Bax/Cyt-C凋亡途径有关。结果:1.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对宫颈癌体外移植瘤具有治疗作用,其中以高浓度黄芩苷(80μg/mL)疗效最佳,效果优于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治疗组。1.1肿瘤体积变化结果模型组肿瘤体积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各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体积在治疗后1-3d保持不变或略减小,3d后体积逐渐增大;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第14天后,高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和姜黄素-PDT治疗组肿瘤体积均有极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治疗组肿瘤体积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PDT治疗组相比,治疗第14天后,高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肿瘤体积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治疗组肿瘤体积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1.2肿瘤体积抑制率变化结果给予治疗后1-3天,高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和姜黄素-PDT治疗组抑瘤率升高,且高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抑瘤效果显着,明显优于姜黄素-PDT治疗组,其余各治疗组抑瘤率均呈下降趋势;而治疗后7-14天,各组抑瘤率均呈下降趋势,但高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抑瘤率高于其余各组。1.3组织病理学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肿瘤细胞成分相对单一,呈团巢状排列,细胞大小不等,边界不清,呈圆形或卵圆形,核浆比增大,染色质粗糙,核分裂像常见,偶见坏死。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治疗组可见坏死灶,灶内细胞核固缩,胞浆嗜酸性变,坏死灶周围肿瘤组织细胞排列较稀疏,体积缩小,核分裂象较模型组减少,其中以高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最为明显,姜黄素-PDT治疗组比较明显。此外,高浓度黄芩苷-PDT治疗组治疗区域肿瘤组织坏死面积大于其余治疗组;而姜黄素-PDT治疗组肿瘤组织内可见出血现象。2.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体外移植瘤的相关凋亡机制与Bcl-2/Bax/Cyt-C凋亡途径有关。2.1免疫组化结果:Bcl-2、Bax和Cyt-C蛋白表达均分布于细胞胞质内,呈棕黄色。2.1.1 Bcl-2:治疗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姜黄素-PDT治疗组及PDT治疗组Bcl-2表达均极显着降低(P<0.01);与姜黄素-PDT治疗组相比,黄岑苷-PDT治疗组Bcl-2表达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1.2 Bax:治疗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与姜黄素-PDT治疗组Bax表达极显着增加(P<0.01),PDT治疗组Bax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姜黄素-PDT治疗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Bax表达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1.3 Cyt-C:治疗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姜黄素-PDT治疗组及PDT治疗组Cyt-C表达均极显着增加(P<0.01);与姜黄素-PDT治疗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Cyt-C表达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2 Western blot 结果:2.2.1 Bcl-2:治疗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与姜黄素-PDT治疗组Bcl-2表达极显着降低(P<0.01),PDT治疗组Bcl-2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姜黄素-PDT治疗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Bcl-2表达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2.2 Bax:治疗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与姜黄素-PDT治疗组Bax表达极显着增加(P<0.01),PDT治疗组Bax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姜黄素-PDT治疗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Bax表达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2.3 Cyt-C:治疗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姜黄素-PDT治疗组以及PDT治疗组的Cyt-C表达均极显着升高(P<0.01);与姜黄素-PDT治疗组相比,黄芩苷-PDT治疗组Cyt-C表达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对宫颈癌细胞可以发挥抑制作用,以高浓度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为最佳,且其整体疗效优于姜黄素介导光动力疗法;2.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体外移植瘤发挥抑瘤作用可能与Bcl-2/Bax/Cyt-C相关凋亡通路有关。

张亚军[10](2020)在《活性氧敏感的纳米治疗体系联合光动力/光热与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肝细胞癌是中国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与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肝癌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等,但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方式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光疗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非侵入性的医疗手段,包含光动力疗法(PDT)与光热疗法(PTT)。PDT/PTT协同化疗在癌症治疗中已显示出强大的潜力。肿瘤细胞中异常旺盛的代谢能力使得其拥有较高水平的活性氧。此外,一些治疗,如化疗和PDT将触发ROS产生,进一步提高在肿瘤细胞中的ROS水平。基于此,本论文合成了一种具有ROS响应性能的聚β-氨基酯(PBAEROS),对光敏剂IR780与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实现了高效共载,形成疏水内核,表面包裹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活性的藻酸双酸酯钠(PSS),构建纳米复合材料PSS/PBAEROS/IR780/DOX(PPID)纳米粒子,进行体外抗肿瘤作用的评价,并研究其初步的机制,为化疗和PDT/PTT协同治疗肝癌,以提供参考数据。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PID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主要包括PBAEROS的合成与结构确证,以及PPID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第二部分为PPID纳米粒的体外研究,主要包括PPID纳米粒的ROS响应性能、光热和光动力效率的体外评价。第三部分为PPID纳米粒的体外药效学评价与体内靶向性初步探究,主要包括在肝癌Hep1-6细胞中考察PPID纳米粒的入胞、胞内定位及其联合PTT/PDT与化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以及在Hep1-6荷瘤小鼠体内考察PPID纳米粒的靶向性。方法1.PPID纳米治疗体系的制备与表征:合成了ROS敏感的双端羧基酮缩硫醇化合物(DCT)、双端羟基化酮缩硫醇(DET)及双端丙烯酸酯酮缩硫醇(DAT),采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材料PBAEROS;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PBAEROS表观分子量;利用红外光谱(IR)和1H核磁共振光谱(1H-NMR)确定了DET、DCT、DAT和PBAEROS的化学结构;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了PPID纳米粒;通过粒度Zeta电位分析仪检测了PPID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和Zeta电位,评价纳米粒的尺寸和表面荷电性质;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PPID纳米粒的形貌;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PPID纳米粒中DOX和IR780的载药量(DC)和包封率(EE)。2.PPID纳米粒的体外性质研究:利用1H-NMR和透射电镜观察经H2O2处理后PPID纳米治疗体系的结构变化和形貌变化,考察PPID纳米治疗体系体外ROS响应性能;采用动态透析法检测PPID纳米粒中DOX的体外释药特征;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激光照射下PPID纳米溶液温度的变化,评价PPID纳米粒的体外光热效应;利用绿色荧光探针(SOSG)检测PPID纳米溶液中单线态氧自由基(1O2)的产生情况,评价PPID纳米粒的体外光动力效应。3.PPID纳米粒在细胞水平的药效学及体内靶向性初步探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考察小鼠肝癌Hep1-6细胞对PPID纳米粒的摄取情况;采用MTT法和活-死细胞染色考察PPID纳米粒对Hep1-6细胞的毒性及其PTT/PDT联合化疗的协同效应;利用细胞内荧光探针DCFH-D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PID纳米粒对Hep1-6细胞水平的影响;IR780利用本身的近红外荧光信号,并通过体内成像技术研究PPID纳米粒子在Hep1-6荷瘤小鼠的组织分布,评价纳米载体的肝癌靶向性。结果1.成功合成了PBAEROS,并对其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制备了PPID纳米粒,电镜下呈现球状形貌,“核-壳”纳米结构清晰可见;粒径为189 nm,分散系数为0.162,放置过程中稳定性良好;Zeta电位为?43.3 m V;IR780的载药量为12.6%,包封率为89.6%;DOX的载药量为3.44%,包封率为97.5%。2.在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下,PPID纳米溶液的温度升高至60°C,表现出比游离IR780更强的光热效应;同时SOSG的荧光信号也显着强于游离IR780溶液,说明PPID纳米粒触发了ROS的大量生成,具有更高的光动力效应。在H2O2溶液中,PBAEROS分子结构中的酮缩硫醇能够高效率断键,造成PPID纳米粒解体并促进DOX更快地释放,120 h后DOX的累积释药量超过60%,证实PPID纳米粒具有显着的ROS响应性。3.PPID纳米粒的递送促进了疏水光敏剂IR780进入肝癌Hep1-6细胞,并且在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下表现出显着的PTT/PDT效应,通过升温和触发胞内ROS大量生成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利用酮缩硫醇的ROS响应性断键能力有效释放化疗药物DOX入核发挥细胞毒效应,进而表现出PDT/PTT与化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成功构建小鼠肝癌Hep1-6皮下移植瘤模型;尾静脉给药后,PPID纳米粒子主要分布在Hep1-6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并且表现出某种程度肝细胞癌靶向性。结论通过在单体结构中引入酮缩硫醇化学键成功地合成了一种ROS响应的聚β-氨基酯PBAEROS,并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以PBAEROS和PSS为载体材料,采用一步沉淀法制备了共载光敏剂IR780与化疗药物DOX的纳米治疗体系PPID纳米粒;该纳米粒呈现规则球状形貌,具有PBAEROS疏水内核和PSS亲水外壳,并表现出显着的体外光热和光动力效应,以及ROS响应性的体外释药性能。PPID纳米粒能够促进IR780进入肝癌Hep1-6细胞,并且在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下表现出显着的PTT/PDT效应,通过升温和触发胞内ROS大量生成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利用酮缩硫醇的ROS响应性断键能力有效释放化疗药物DOX入核发挥细胞毒效应,表现出PDT/PTT与化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综上,PPID纳米粒为联合光学疗法与化疗治疗肝癌提供了一种新的纳米载体系统。

二、肿瘤光动力疗法的光敏剂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光动力疗法的光敏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纳米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肺癌的诱因及治疗方式
    1.3 纳米光敏剂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光动力疗法
    2.1 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理
    2.2 光动力疗法的三要素
        2.2.1 光源
        2.2.2 光敏剂
        2.2.3 分子氧
    2.3 光动力疗法的作用途径
        2.3.1 直接损伤
        2.3.2 间接损伤
        2.3.3 损伤血管
    2.4 光动力疗法的局限性
第三章 纳米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
    3.1 纳米材料的介绍
    3.2 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
        3.2.1 增强靶向性
        3.2.2 提高组织穿透深度
        3.2.3 解决肿瘤乏氧性
    3.3 脂质体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应用
第四章 基于纳米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Lip@Ce6的制备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Lip@Ce6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
        4.3.1 实验材料、动物与分组
        4.3.2 实验方法
        4.3.3 疗效与评价
        4.3.4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Lip@Ce6的表征结果
        4.4.2 肺癌模型的建立结果
        4.4.3 肺癌瘤体的体积变化
        4.4.4 肺癌瘤体的抑瘤率
        4.4.5 肺癌瘤体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4.4.6 Bcl-2和Bax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光动力治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收集
    1.3 治疗方法
    1.4 PDT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
    1.5 PDT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6 评价方法
    1.7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2.1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复发及进展结果
    2.2 A、B两组BT-ESD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比较
    2.3 PDT的相关不良反应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光动力学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肿瘤光动力治疗与二氢卟吩类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一、肿瘤光动力治疗概述
    二、肿瘤光动力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
    三、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缺陷
    四、光敏剂概述
    五、上市及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一)他拉泊芬钠
        (二)替莫泊芬
        (三)维替泊芬
        (四)帕利泊芬
        (五)HPPH
        (六)锡乙基初紫红素
        (七)Redaporfin
    六、第三代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一)生物分子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二)靶向药物或其药效团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三)抗体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四)高分子材料装载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七、二氢卟吩类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与其他肿瘤治疗方式联用
        (一)与化学治疗联用
        (二)与放射治疗联用
        (三)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疗法
        (四)与免疫治疗联用
        (五)与光热治疗联用
    八、总结与展望
    九、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二氢卟吩e_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化学合成
        (一)中间体二氢卟吩e_4的合成
        (二)二氢卟吩e_4氨基酸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三)二氢卟吩e_4醚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四)二氢卟吩e_4醚类氨基酸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四、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五、高活性化合物14b在B16-F10细胞内的定位
    六、高活性化合物14b提升A549细胞ROS水平
    七、高活性化合物14b诱导A549细胞凋亡
    八、高活性化合物14b诱导B16-F10细胞自噬
    九、高活性化合物14b对A549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十、高活性化合物14b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十一、小结
    十二、实验部分
        (一)化学实验部分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三)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四)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十三、参考文献
第三章 ABCG2 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节 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抑制ABCG2 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初步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三、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增强HepG2细胞对二氢卟吩e_6的敏感性
        四、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五、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细胞内定位的影响
        六、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TP酶活性影响
        七、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二氢卟吩e_6在HepG2 细胞中蓄积的影响
        八、小结
        九、实验部分
        (一)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二)Western Blot
        (三)免疫荧光
        (四)ATP酶活性检测
        (五)化合物在细胞内的蓄积
        十、参考文献
    第二节 ABCG2 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化学合成
        (一)A类目标光敏分子的合成
        (二)B类目标光敏分子的合成
        (三)目标高分子前药的合成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四、目标高分子胶束的体外表征
        五、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六、高活性化合物29b的水溶性与稳定性
        七、高活性化合物29b对 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八、HepG2细胞中光敏分子的外排
        九、高活性化合物29b在HepG2细胞内的定位
        十、高活性化合物29b提升HepG2细胞ROS水平
        十一、高活性化合物29b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十二、高活性化合物29b诱导HepG2细胞自噬
        十三、高活性化合物29b对HepG2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十四、高活性化合物29b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十五、小结
        十六、实验部分
        (一)化学实验部分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三)高分子体外表征实验
        (四)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五)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十七、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节 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肿瘤微环境中的内源性刺激因素
        二、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一)pH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二)氧化还原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三)酶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四)低氧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五)光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六)温度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七)磁场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三、回顾与展望
        四、参考文献
    第二节 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化学合成
        (一)基于酰腙键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二)基于二硫键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三)不含刺激响应Linker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四、目标化合物的体外释放研究
        (一)色谱条件的确定
        (二)5-氟尿嘧啶在弱酸性条件下的体外释放
        (三)SAHA和西达本胺在高GS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
        五、目标化合物体外抑酶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六、高活性化合物36a对B16-F10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七、高活性化合物32与36a提升B16-F10细胞ROS水平
        八、高活性化合物32、36a及43a诱导B16-F10细胞凋亡
        九、高活性化合物32、36a与43a对B16-F10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十、高活性化合物36a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十一、小结
        十二、实验部分
        (一)化学实验部分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三)体外释放实验
        (四)体外抑酶、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五)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十三、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4)基于氨基酸衍生物的自组装纳米光敏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光动力疗法介绍
        1.2.1 光动力疗法的产生及原理
        1.2.2 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基于肽的自组装
        1.3.1 自组装肽的设计原理
        1.3.2 自组装肽的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两亲性氨基酸与光敏剂o-FL的自组装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FKNPs纳米光敏剂的制备及表征
        2.2.4 FKNPs的光谱测定方法
        2.2.5 FKNPs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的测定方法
        2.2.6 FKNPs在 PBS中的单线态氧产生测定方法
        2.2.7 FKNPs在肿瘤细胞中的共聚焦成像方法
        2.2.8 细胞内单线态氧的产生成像方法
        2.2.9 FKNPs的细胞毒性测试
        2.2.10 FKNPs和 Lysosome Green共定位实验方法
        2.2.11 FKNPs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中溶酶体破坏成像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FKNPs的形貌表征
        2.3.2 FKNPs的光物理性质
        2.3.3 FKNPs在细胞中的共聚焦成像
        2.3.4 FKNPs的光动力治疗效果
        2.3.5 FKNPs的溶酶体定位
        2.3.6 FKNPs的光动力治疗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短肽Fmoc-L_3-OMe与光敏剂的自组装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FLNPs纳米光敏剂的制备及表征
        3.2.4 FLNPs的光谱测定方法
        3.2.5 FLNPs在 PBS中的单线态氧产生测定方法
        3.2.6 FLNPs在肿瘤细胞中的共聚焦成像方法
        3.2.7 细胞内单线态氧的产生成像方法
        3.2.8 FLNPs的细胞毒性测试方法
        3.2.9 FLNPs和 Lysosome Green共定位实验方法
        3.2.10 FLNPs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中溶酶体破坏成像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FLNPs的光谱性质
        3.3.2 FLNPs的形貌表征
        3.3.3 FLNPs在 PBS中的单线态氧测定
        3.3.4 FLNPs在细胞中的共聚焦成像
        3.3.5 FLNPs的光动力治疗效果
        3.3.6 FLNPs的溶酶体定位
        3.3.7 FLNPs的光动力治疗机制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细胞骨架为靶点的二氢卟吩e6光动力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二代光敏剂治疗结直肠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Ce6-PDT对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光动力治疗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7)二氢卟吩类光敏剂&HDACi双模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光动力治疗机制、光敏剂及其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一、光动力疗法简介
    二、光敏剂概述
        (一)第一代光敏剂
        (二)第二代光敏剂
        (三)第三代光敏剂
    三、光动力治疗修饰策略
        (一)纳米技术用于光动力疗法
        (二)脂质体和脂蛋白的应用
    四、光动力治疗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五、课题总体设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二氢卟吩-HDACi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化学合成
        (一)二氢卟吩e4-HDACi双模抗肿瘤化合物的合成
        (二)二氢卟吩e6-HDACi双模抗肿瘤化合物的合成
    三、目标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四、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五、化合物 5d 体外抗肿瘤作用性研究
        (一)细胞摄取
        (二)细胞凋亡检测
        (三)活性氧产率
        (四)亚细胞定位
        (五)细胞周期阻滞
    六 化合物 5d 体内抗肿瘤活性
    七、本章总结
    八、实验部分
        (一)化学合成
        (二)光物理性质测定
        (三)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
        (四)细胞摄取实验
        (五)细胞凋亡实验
        (六)活性氧水平检测
        (七)细胞周期检测
        (八)化合物 5d 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氢卟吩-HDAC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前药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化学合成
        (一)二氢卟吩e4-17-chidamide双拼前药的合成
        (二)二氢卟吩e4-17-SAHA双拼前药的合成
        (三)二氢卟吩e6-15-Chidamide双拼前药的合成
    三、光物理性质
        (一)目标化合物的紫外吸收谱
        (二)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发射谱
    四、抗肿瘤细胞活性
        (一)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二)细胞周期阻滞
    五、前药化合物 6 体内抗肿瘤活性
    六、本章总结
    七、实验部分
        (一)化学合成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测定实验
        (三)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
        (四)化合物 6 的细胞周期检测
        (五)化合物 6 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溶酶体内酸激活高分子胶束复合物用于HDACi介导的光动力治疗药物传递系统
    一、设计思想
    二、实验结果
        (一)Pyro@FPPS胶束的形貌表征及体外模拟释放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
        (三)体内抗肿瘤活性
    三、本章总结
    四、实验部分
        (一)实验材料
        (二)细胞培养
        (三)FPPS的制备
        (四)高分子胶束的体外表征
        (五)实验动物光动力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
    一、药效团融合策略
    二、前药设计策略
    三、分子自组装策略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8)熊果酸组装的氧化还原响应光敏药物光化协同抗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熊果酸的研究进展
        1.4.1 熊果酸的抑菌活性
        1.4.2 熊果酸的抗炎活性
        1.4.3 熊果酸的保肝作用
        1.4.4 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
    1.5 刺激响应性纳米药物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熊果酸衍生物UAD的制备
        2.2.1 UAD的合成
        2.2.2 UAD的分离纯化
        2.2.3 UAD的结构表征
    2.3 UAD-Ce6 纳米颗粒(UAD-Ce6 NPs)的制备
        2.3.1 乳化挥发法
        2.3.2 反溶剂再沉淀法
        2.3.3 超声共沉淀法
    2.4 UAD-Ce6 NPs的表征
        2.4.1 扫描电镜测试
        2.4.2 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2.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2.4.4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2.4.5 UAD-Ce6 NPs的载药量测定
    2.5 UAD-Ce6 NPs的体外性能评价
        2.5.1 谷胱甘肽的刺激响应性释放
        2.5.2 不同pH值下体外释放测定
        2.5.3 物理稳定性分析
        2.5.4 光稳定性分析
        2.5.5 单线态氧生成的检测
    2.6 体外联合抑制肿瘤活性评价
        2.6.1 细胞毒性测定
        2.6.2 细胞吞噬检测
        2.6.3 活性氧检测
    2.7 体内联合抑制肿瘤活性评价
        2.7.1 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2.7.2 UAD-Ce6纳米粒子的组织分布
        2.7.3 UAD-Ce6 NPs的肿瘤生长抑制实验
        2.7.4 体内初步生物安全性评价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化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3.1 引言
    3.2 熊果酸与3,3’-二硫代二丙酸的合成(UAD)及分离
        3.2.1 UAD的合成
        3.2.2 UAD的分离纯化
    3.3 UAD的表征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核磁共振氢谱
        3.3.3 核磁共振碳谱
    3.4 UAD与光敏剂Ce6 复合纳米系统(UAD-Ce6 NPs)的制备
        3.4.1 UAD与Ce6纳米体系制备方法的初步筛选
        3.4.2 UAD与光敏剂Ce6比例的确定
    3.5 UAD-Ce6 NPs的表征
        3.5.1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3.5.2 粒径及Zeta电位分析
        3.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5.4 荧光吸收光谱
    3.6 UAD-Ce6 NPs中 Ce6 的载药量确定
        3.6.1 Ce6标准曲线的绘制
        3.6.2 UAD-Ce6 NPs的得率和载药量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UAD-Ce6 NPs体外性能及体外联合抑制肿瘤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UAD-Ce6 NPs中 Ce6 的体外释放研究
        4.2.1 Ce6的谷胱甘肽刺激响应性释放
        4.2.2 不同pH值下Ce6的体外释放
    4.3 UAD-Ce6 NPs的稳定性分析
        4.3.1 物理稳定性
        4.3.2 光稳定性
    4.4 单线态氧生成性能评估
    4.5 UAD-Ce6 NPs的体外联合抑制肿瘤活性评价
        4.5.1 MTT细胞毒性测定
        4.5.2 细胞吞噬检测
        4.5.3 活性氧检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UAD-Ce6 NPs体内联合抑制肿瘤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UAD-Ce6纳米粒子的组织分布
    5.3 体内肿瘤生长抑制效果
    5.4 体内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1 宫颈癌防治研究
        1.1 中医学对宫颈癌的认识
        1.2 西医学对宫颈癌的认识
        1.3 宫颈癌主要防治方法
        1.4 宫颈癌防治现状分析
    2 光动力疗法研究
        2.1 光动力疗法概述
        2.2 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及特点
        2.3 光动力疗法的发展历程
        2.4 光动力疗法的应用现状
    3 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研究
        3.1 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分析
        3.2 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基础研究
        3.3 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黄苓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黄芩苷概述
    2 黄芩苷主要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菌、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
        2.2 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2.3 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2.4 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3 黄芩苷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3.1 黄芩苷的抗肿瘤作用
        3.2 黄芩苷的调经作用
        3.3 黄芩苷的光敏作用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一 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对宫颈癌体外移植瘤的疗效观察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活性氧敏感的纳米治疗体系联合光动力/光热与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PBAEROS的合成以及PPID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材料与仪器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PBAEROS及其中间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1.2.2 PPID 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1.2.3 PPID 纳米粒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1.3 讨论
        1.3.1 PBAEROS的合成与PPID纳米治疗粒的制备与表征
    1.4 小结
二、PPID纳米粒的体外性质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PPID纳米治疗体系体外活性氧响应性能研究
        2.2.2 PPID纳米粒ROS-响应性释药行为的体外考察
        2.2.3 PPID 纳米粒光热与光动力效率的体外评价
    2.3 讨论
        2.3.1 PPID 纳米粒的体外 ROS 响应性能
        2.3.2 PPID纳米粒的体外ROS-响应性释药行为
        2.3.3 PPID纳米粒的体外光热及光动力效率
    2.4 小结
三、PPID纳米粒在细胞水平的药效学及体内靶向性探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细胞基本培养技术
        3.1.3 PPID纳米粒的入胞性能考察
        3.1.4 PPID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考察
        3.1.5 PPID纳米粒触发胞内ROS生成的性能考察
        3.1.6 在肝癌模型小鼠体内考察 PPID 纳米粒子的组织分布和肿瘤靶向性
    3.2 结果
        3.2.1 PPID纳米粒的入胞性能考察
        3.2.2 PPID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考察
        3.2.3 PPID纳米粒触发胞内ROS生成的性能考察
        3.2.4 PPID 纳米粒在肝癌模型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肿瘤靶向性考察
    3.3 讨论
        3.3.1 PPID纳米粒的入胞性能
        3.3.2 PPID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毒性
        3.3.3 PPID纳米粒触发胞内ROS生成的性能
        3.3.4 PPID纳米粒在肝癌模型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与肿瘤靶向性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肿瘤光动力疗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肿瘤光动力疗法的光敏剂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纳米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D]. 巨薇. 山西大学, 2021(12)
  • [2]光动力治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 王相. 延安大学, 2021(09)
  • [3]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张星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基于氨基酸衍生物的自组装纳米光敏剂的研究[D]. 陈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细胞骨架为靶点的二氢卟吩e6光动力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实验研究[D]. 马海秀.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6]Ce6-PDT对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的影响[D]. 热孜完·吾甫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7]二氢卟吩类光敏剂&HDACi双模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与作用机制研究[D]. 马志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8]熊果酸组装的氧化还原响应光敏药物光化协同抗癌研究[D]. 王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黄芩苷介导光动力疗法治疗宫颈癌的基础研究[D]. 郭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活性氧敏感的纳米治疗体系联合光动力/光热与化疗治疗肝癌的研究[D]. 张亚军.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肿瘤光动力治疗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