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波,周国桥[1](2022)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及其培育》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创新精神是一种积极思维模式和精神状态,其生成机理和过程遵循人类精神活动规律。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受多重因素影响,可以从优化环境、健全机制和激发活力等几个方面着手构建良性的培育体系。
赵丽丽[2](2022)在《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质量》文中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应在厘清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政教育等概念的基础上,理解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围绕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缺失的原因与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强化思政教育,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罗亮梅,李娜[3](2021)在《高校思政课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与策略》文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亲和力,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出发,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争议、反思、批判中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创新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三观,使之成为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段凯凡[4](2021)在《大学生创新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叶文倩[5](2021)在《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占据国家发展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格局,结合中国实情,发表了关于科技创新内涵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坚持科技造福人民、重视人才动力作用、采取“非对称”赶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度重视全面创新。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具有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等基本特征,对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引领价值,包括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创新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仍然存在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具有片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等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也是限制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主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独特优势。在习近平科技创新观指导下,高校应坚持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人才观、实践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
李泽恩[6](2021)在《“双创”背景下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离不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坚定“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面向基础、面向产业、面向未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的教育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些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因此,需提高人才素质,厚植创新根基。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们十分需要创新精神作为发展的支持。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以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思想和关于人的发展需要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以陕西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探讨学校、社会、个人几方面创新精神的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创业所需知识储备不足。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建议从社会、学校、个人三层面加强创新精神培育机制建设。除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外,还可尝试鼓励社会、学校合力培育创新精神的政策引导机制;同时,高校应从自身特色出发,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推进多元化教学体系,改善环境和设施条件,积极引导并大力扶持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个人应加强自身修养,塑造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优秀品格,加强自己在时代发展和变革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裴玉霞[7](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奋斗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指引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披荆斩棘,不断前进。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传统,几千年的浩瀚历史中,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日益强大的精神支柱,更是激励代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新时代的到来标示着新的奋斗目标,新的发展蓝图,同时也有了新的时代境遇,新的问题与挑战,要解决新时代的矛盾,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势必需要新时代的青年接续奋斗。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奋斗精神的培育,是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更是大学生在新时代承担自身责任与使命的关键,关乎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作为实践命题的奋斗精神培育,需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境遇,明确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总体思路,探究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施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面临着新的时代境遇,一方面,外部环境影响着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形成,表现为:学校教育针对性不强、家庭角色认知不清、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朋辈群体环境不佳以及网络信息繁多冗杂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奋斗精神形成也面临着主体素养需要增强的问题,大学生奋斗动力有待激发、奋斗意志有待强化、奋斗本领有待提升、奋斗行为有待强化等。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要遵循价值引导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大学生志存高远的奋斗理想、担当有为的奋斗自觉、拼搏创新的奋斗毅力、知行合一的奋斗实践,塑造志存高远有理想、久久为功有担当、锐意进取敢创新、求真务实有本领的新时代奋斗者。在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面临的时代境遇以及其培育思路的基础上,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具体路径主要有以下方面:一要加强学校教育,强化价值引领;二要优化社会环境,激发奋斗精神;三要注重家庭教育,蕴养奋斗习惯;四要发挥朋辈群体作用,激励自我教育。从而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
王小红[8](2021)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路径研究 ——以拉萨二职中餐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末,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和社会愈发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职院校是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与为中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担负着重大使命。但是现阶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拉萨中职院校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满足学生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着力培养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就业创业人才,是目前拉萨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拉萨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拉萨二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简称中餐专业)实际发展情况,旨在构建独具当地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路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中餐专业教育,推进中餐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拉萨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推动拉萨中餐行业快速发展。通过采取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研方式,以拉萨二职中餐专业学生以及相关教师为调研对象,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认知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机制联动及校内组织五个维度分析拉萨二职中餐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然后运用SPSS26.0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尝试从理论上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融合的意义,促进两者有机融合,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以“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为切入点,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围绕主题内容展开探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的意义,结合当前融合现状,对拉萨二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展开积极探究,调研数据表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认知理念有所欠缺;二是课程体系有待完善;三是师资体系有待加强;四是联动机制尚需搭建;五是组织体系发展滞后,尚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基于以上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改革进程造成了一定阻碍。为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优化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一是理念融合: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二是课程融合: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增加专业创新创业类课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为渠道充分运用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文化相融合);三是师资融合:打造多样化师资团队(调整校内师资结构;鼓励教师投身双创教育研究;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四是机制融合:构建政企校三方联动机制;五是组织融合:建构校内多级领导组织。通过对拉萨二职中餐专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并从多角度提出创新型发展路径,期望拉萨二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葛长娇[9](2021)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比较重要的力量之一,其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响应时代召唤,满足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重要体现。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着认识上的随意性;专业知识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衔接不紧密;缺少统一标准与实践锻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创新意愿和动力激励也存在着不足。这是由于专业教育滞后于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统一专业规范指标存在难度;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实践创新存在客观限制;以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个人发展联系不密切等原因导致的。应该通过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范化;帮助大学生找到专业知识创新的立足点;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性;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成效;明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方向等措施加以解决。引导大学生做前人没有尝试过的创举,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提升大学生创造性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以适应与满足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发达国家目标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盛红梅[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场。想在国际竞争中制胜,就必须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人才已经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亟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国教育大会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命题作出了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仍有待增强,突出的表现在将“创富”作为创新创业价值目标的首选,更注重创新创业个体层面的价值,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自我性。尽管创业内在地具有“创富”的功利目的,但是“创富”并不是创新创业的唯一目的。我们不反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创富”,毕竟只有奠定了物质基础,大学生才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赞成大学生将“创富”作为个体创新创业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而忽略了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和自身全面发展;反对在创新创业中只注重个人价值,而忽略个体在创新创业中的社会责任。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与国家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小我”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大我”的统一,成为新时代的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为研究对象,力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如何解读?立足现状特点和生成机制,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基于此,确立了“内涵本质厘定——主要内容凝练——现状特点考察——生成机制探究——培育策略建构”的研究思路。进而得出三条结论:第一,从本质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上的体现,是大学生主体基于自身需求和国家、社会需要,在创新创业实践基础上,对创新创业目标的认识以及在创新创业时采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以“创造价值,讲求效率”为出发点,以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理想,以是否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评价标准。第二,从现状上来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价值观认识模糊,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呈现多元化、功利化、自我性特点;创新创业价值评价上,偏重于物质利益和自我发展、呈现出享乐主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上,义利认知与选择存在矛盾性。第三,从培育策略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主体的自觉建构和外部因素作用的系统性工程。在该研究思路下,本论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是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相关理论基础。重点廓清价值、价值观、创新创业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涵,对新时代、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寻找创新创业理论源泉,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本部分尝试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在明确凝练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结合凝练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实践依据,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家国情怀、敢闯会创、勇于奋斗、崇尚劳动、创造大美。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考察。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特点,并对产生这些特点的时代原因、经济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自身原因做了深入剖析。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本部分主要是揭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因素,从“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揭示了生成的关键环节,分析了主体动力机制、文化引领机制、教育融合机制、实践养成机制、激励引导机制从内外两个方面如何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由“知”到“行”的转变。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本部分主要集中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具体方式方法。分别从构建培育场域、建设培育课程、搭建培育平台和完善培育制度四个方面着手,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及其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内涵 |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机理 |
1. 认知: |
2. 认同: |
3. 践行: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策略 |
1. 多层次优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环境。 |
2. 多角度健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 |
3. 多维度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主体的能力。 |
(2)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
1.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
2. 激发大学生创新动机 |
3.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问题分析 |
1. 思政教育内容陈旧 |
2. 教育方式传统单一 |
3. 教师专业素质较差 |
三、高校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质量策略 |
1. 采用系统化教育方式 |
2. 优化思政教育模式 |
3. 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
4.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
四、结语 |
(3)高校思政课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
(一)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具有引导作用 |
(二)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中具有促进作用 |
(三)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中具有塑格作用 |
二、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理念陈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
(二)部分教师教学内容与时代不符,不利于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
(三)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不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
三、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中的对策建议 |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 |
(二)调整教学内容,锻炼大学生创新思维 |
(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
(四)注重教学实践,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
(五)加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
(5)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2.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3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基本特点和引领价值 |
2.1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 |
2.1.1 坚持科技造福人民 |
2.1.2 重视人才动力作用 |
2.1.3 采取“非对称”赶超 |
2.1.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2.1.5 高度重视全面创新 |
2.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基本特点 |
2.2.1 坚持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 |
2.2.2 坚持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 |
2.2.3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 |
2.3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引领价值 |
2.3.1 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 |
2.3.2 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 |
2.3.3 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 |
3 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3.1.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导向 |
3.1.2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 |
3.1.3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题中之义 |
3.2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
3.2.1 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 |
3.2.2 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 |
3.3 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1 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4 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现状分析 |
4.2 存在问题 |
4.2.1 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
4.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 |
4.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 |
4.3 原因分析 |
4.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2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5 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
5.1 坚持科技创新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5.1.1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 |
5.1.2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5.1.3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5.2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5.2.1 提升教师队伍创新素质 |
5.2.2 加强教师队伍组织建设 |
5.3 坚持科技创新实践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5.3.1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化发展 |
5.3.2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现状调查问卷 |
(6)“双创”背景下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现状述评 |
1.4 论文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创新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创新思想 |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石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1 毛泽东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2 邓小平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3 江泽民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4 胡锦涛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2.2.5 习近平关于创新精神的论述 |
第三章 “双创”与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 |
3.1 “双创”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
3.1.1 “双创”赋予大学生创新精神新内涵 |
3.1.2 “双创”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深化 |
3.2 “双创”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意义 |
3.2.1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2.2 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3.3 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特点 |
3.3.1 创新精神培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
3.3.2 创新精神的培育重点在创新思维 |
3.3.3 创新精神培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四章 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
4.1 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现状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问卷设计 |
4.2 调查现状描述及分析 |
4.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2.2 描述统计分析 |
4.2.3 差异性分析 |
4.2.4 方差分析 |
4.2.5 卡方分析 |
4.3 陕西高校创新精神培育的整体分析 |
4.3.1 部分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度较低 |
4.3.2 部分学生对创新目标不明确 |
4.3.3 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动力 |
4.3.4 高校教学资源分配需要优化 |
4.3.5 政府和高校联合培养有待提高 |
第五章 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路径 |
5.1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相关政策 |
5.1.1 坚持创新创业政策的战略指导 |
5.1.2 构建学校、政府、企业合力培育的政策体系 |
5.2 完善高校创新精神教学方法 |
5.2.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精神培育 |
5.2.2 营造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校园氛围 |
5.2.3 构建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 |
5.2.4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师队伍 |
5.3 强化大学生自我创新的主体意识 |
5.3.1 增强大学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
5.3.2 提高大学生自身践行创新的能力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及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阐述 |
一、奋斗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一)奋斗精神的内涵 |
(二)奋斗精神的特征 |
二、当代奋斗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一)当代奋斗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 |
(二)当代奋斗精神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三、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价值意蕴 |
(一)国家层面:传承中国精神,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
(二)社会层面: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营造进取的社会环境 |
(三)个体层面:激发拼搏奋斗的意识,助推个人价值的实现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思想资源 |
一、奋斗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二)马克思主义奋斗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奋斗的表述 |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 |
(二)“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 |
(三)“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 |
(四)“知行合一”的务实精神 |
三、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的相关理论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勇担时代责任 |
(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敢于彰显特色 |
(三)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杀开一条血路” |
(四)党十八大以来:践行初心使命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境遇 |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机遇 |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呈现良好态势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外在机遇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主体素养需增强 |
(一)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理性认知存在偏差 |
(二)大学生奋斗动力有待激发 |
(三)大学生奋斗意志有待强化 |
(四)大学生奋斗本领有待提升 |
(五)大学生奋斗行为有待强化 |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外部条件待优化 |
(一)学校教育针对性不强 |
(二)社会环境复杂多样 |
(三)家庭角色认知不清 |
(四)朋辈群体的不良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 |
(一)个体层面:奋斗精神品质的塑造 |
(二)社会层面:社会良好风尚的构建 |
(三)国家层面:奋进精神力量的凝聚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原则 |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
(二)价值引领与情感体验相统一 |
(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内容 |
(一)以德育人,培育大学生的奋斗品质 |
(二)以智启人,提升大学生的知识素养 |
(三)以体强人,磨炼大学生的奋斗意志 |
(四)以美化人,陶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
(五)以劳树人,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自觉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
一、加强学校教育,强化价值引领 |
(一)强化奋斗精神的理论教育 |
(二)打造锤炼奋斗品格的实践活动 |
(三)营造积极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
(四)切实推动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 |
二、优化社会环境,涵养奋斗精神 |
(一)构建公平的市场秩序,激发有序竞争精神 |
(二)营造奋进的文化氛围,涵养自觉奋斗意识 |
(三)打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弘扬拼搏进取精神 |
三、注重家庭教育,蕴养奋斗习惯 |
(一)更新家教观念,激发奋斗意识 |
(二)强化言行示范,形成奋斗榜样 |
(三)明确奋斗目标,培育责任担当 |
(四)营造奋进家风,养成奋斗习惯 |
四、发挥朋辈群体作用,激励自我教育 |
(一)强化朋辈影响力,激励自我教育 |
(二)培育朋辈群体榜样,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
(三)积极引导群体活动,警惕群体不良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路径研究 ——以拉萨二职中餐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
1.1.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
1.1.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可行性 |
1.1.4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创新创业教育 |
2.1.2 专业教育 |
2.1.3 中职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泰勒原理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模型建构 |
3.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要素分析 |
3.1.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新型理念 |
3.1.2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
3.1.3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
3.1.4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联动机制 |
3.1.5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组织体系 |
3.2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基本原则 |
3.2.1 适应性原则 |
3.2.2 需求导向原则 |
3.2.3 循序渐进原则 |
3.3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模型构建 |
第四章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调研设计 |
4.1 学生问卷设计与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1.3 问卷设计 |
4.1.4 问卷实施 |
4.2 教师问卷设计与调查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对象 |
4.2.3 问卷设计 |
4.2.4 问卷实施 |
4.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五章 调研结果分析 |
5.1 拉萨二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餐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情况 |
5.2 拉萨二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餐专业现状分析 |
5.2.1 培养方案及中餐专业教学大纲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情况分析 |
5.2.2 中餐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情况分析 |
5.2.3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餐专业课程教学认知的分析 |
5.3 拉萨二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餐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5.3.1 认知理念有所欠缺 |
5.3.2 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
5.3.3 师资体系有待加强 |
5.3.4 联动机制尚需搭建 |
5.3.5 组织体系发展滞后 |
第六章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餐专业的路径探索 |
6.1 理念融合: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 |
6.2 课程融合: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
6.2.1 增加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 |
6.2.2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内容 |
6.2.3 以实践教学为渠道搭载创新创业教学内容 |
6.2.4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文化的融合 |
6.3 师资融合:打造多样化师资团队 |
6.3.1 调整校内师资结构 |
6.3.2 鼓励教师参与双创教育研究 |
6.3.3 健全教师培训机制 |
6.3.4 建立双向交流机制 |
6.4 机制融合:构建政企校三方联动机制 |
6.4.1 加强各院系之间的合作 |
6.4.2 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6.5 组织融合:建构校内多级领导组织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活动 |
致谢 |
(9)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概述 |
(一)概念 |
1.创新 |
2.创新能力 |
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相关理论 |
2.毛泽东关于人才的相关思想 |
3.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的重要论述 |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
1.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2.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
3.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随意性 |
1.专业知识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衔接不紧密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少统一标准 |
3.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缺乏实践参与和锻炼 |
(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解存在差异性 |
1.缺乏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 |
2.从专业素质出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存在局限 |
3.大学生创新实践缺少相关必要环境与平台 |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创新意愿和动力激励不足 |
2.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标准校内校外存在差异 |
3.对利于大学生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宣讲不足 |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端正相关认识 |
1.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不足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统一专业规范指标存在难度 |
3.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实践创新存在客观限制 |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理论和实践的局限 |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平衡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尚需加强 |
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和设施投入需要加强 |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 |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个人发展联系不密切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需强化 |
3.利于大学生创新实践的政府和社会的扶植力度不够 |
五、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 |
(一)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范化 |
1.帮助大学生找到专业知识创新的立足点 |
2.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性 |
3.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成效 |
(二)凝聚从专业出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共识 |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焦专业前沿的最新成果 |
2.重视大学生创新主动性与敏锐性的能力培养 |
3.积极促成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的落实与产出 |
(三)明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方向 |
1.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个人价值实现的联系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紧密围绕社会人才需求标准 |
3.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良性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价值与价值观 |
(二)创新创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三)马克思关于青年择业的思想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五)革命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 |
一、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原则 |
(一)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二)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
(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四)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呼应 |
二、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依据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练的根本依据 |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凝练的现实依据 |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来引领是凝练的实践依据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一)家国情怀 |
(二)敢闯会创 |
(三)勇于奋斗 |
(四)崇尚劳动 |
(五)创造大美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考察 |
一、调查准备 |
(一)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 |
(二)问卷编制原则 |
(三)问卷编制 |
(四)调查对象 |
二、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二)主体数据分析 |
三、调查结果 |
(一)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多样现实 |
(二)创新创业价值评价客观务实 |
(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义利明确 |
四、调查结果归因 |
(一)经济全球化催生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追求利益至上 |
(二)网络信息化可能诱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不良价值取向和行为 |
(三)多元文化消解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理想信念追求 |
(四)市场经济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判断和选择 |
(五)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互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 |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内涵 |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因素 |
(二)微观因素 |
(三)大学生主体因素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关键环节 |
(一)理性认知 |
(二)情感体验 |
(三)意志培养 |
(四)信念强化 |
(五)行为外化 |
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主要机制 |
(一)主体动力机制 |
(二)文化引领机制 |
(三)教育融合机制 |
(四)实践养成机制 |
(五)激励引导机制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
一、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培育场域 |
(一)营造以创新创业创造为风尚的社会环境 |
(二)创建弘扬创新创业价值导向的学校教育环境 |
(三)涵养利于创新创业的家庭环境 |
(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自觉 |
二、建设通识型、融合型、精英型三层分类的培育课程 |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二)与专业相结合的融合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三)指向创业实践的精英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三、搭建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创业体验三元协同的培育平台 |
(一)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的创业竞赛平台 |
(二)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引领的社会实践平台 |
(三)以“众创空间、创业园”等为载体的参与体验平台 |
四、强化组织领导、教师培养、评估激励三体联动的培育保障 |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组织领导 |
(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 |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评估激励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调查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生成及其培育[J]. 陈小波,周国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04)
- [2]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质量[J]. 赵丽丽.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01)
- [3]高校思政课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与策略[J]. 罗亮梅,李娜. 理论观察, 2021(11)
- [4]大学生创新精神研究[D]. 段凯凡. 辽宁大学, 2021
- [5]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D]. 叶文倩. 浙江大学, 2021(01)
- [6]“双创”背景下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D]. 李泽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
- [7]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裴玉霞. 兰州大学, 2021(02)
- [8]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路径研究 ——以拉萨二职中餐专业为例[D]. 王小红. 西藏大学, 2021(02)
- [9]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 葛长娇. 渤海大学, 2021(02)
- [10]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D]. 盛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