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 - 一个需要开发的市场

农业旅游 - 一个需要开发的市场

一、农业旅游——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夏君[1](2021)在《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田园综合体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民幸福感,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平台。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是政府与民生的聚焦点。在此背景下国家建成了一批田园综合体,其较高的效益和较强区域带动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他地区纷纷效仿,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热潮。虽然田园综合体建设速度较快,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模式选择体系,某些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定位不清晰,出现了盲目建设、效益低下的情况。当前学术界有关田园综合体的研究集中在内涵阐述,模式分析等理论方面,对于如何采用定量化方式确定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提出定量化的田园综合体模式选择体系有利于提升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的科学性,优化新建项目区模式选择方式,切实保证农民利益,实现乡村振兴。本研究根据学者关于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相关论述及现行田园综合体建设特征,将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归纳总结为特色产业带动型、特色资源推动型、文旅活动驱动型三种。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以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构建了包含区位、自然、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生活、收益、保障机制8个一级指标,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色农业类型、加工制造业比重等29个二级指标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并给定评分标准,确立量化赋分标准,并以山东省东篱田园综合体、圣水峪田园综合体、胜利社区田园综合体为实证进行分析,明确各模式在实际建设中的特征与选择动力机制。为新建田园综合体模式选择提出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打分得到各模式权重。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农业要素的权重最高,为0.3442;其次为加工业要素,权重值为0.2118;再次是服务业要素,权重为0.1162;特色资源推动型模式自然要素的权重最高,为0.3561;其次为农业要素,权重值为0.2139;再次是服务业要素,权重为0.1235;文旅活动驱动型模式服务业要素的权重最高,为0.3242;其次是农业要素,权重值为0.2128;再次为收益要素,权重值为0.143。基于各模式权重指标值,提出田园综合体三种模式的概念模型,表明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概念模型要素为农业、加工业、服务业与区位;特色资源推动型模式概念模型要素为自然、农业、服务业与生活;文旅活动驱动型模式概念模型要素为服务业、农业、收益与生活。(2)本研究运用田园综合体模式选择指标体系和概念模型,分别对山东省潍坊市东篱田园综合体、济宁市圣水峪田园综合体、东营市胜利社区田园综合体进行量化评价,得出东篱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得分为84.64分,特色资源推动型模式得分69.42分,文旅活动驱动型模式得分70.29分,其发展模式为特色产业带动型;圣水峪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总体得分67.69分,特色资源推动型模式得分83.38分,文旅活动驱动型模式得分68.08分,其发展模式为特色资源推动型;胜利社区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总体得分66.94分,特色资源推动型模式得分68.29分,文旅活动驱动型模式得分87分,其发展模式为文旅活动驱动型。(3)通过三个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实例来描述各模式在实际建设中的侧重点与方向,为新建田园综合体项目区提供案例范本,并基于学者研究与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实证分析,总结各模式突出特征与建设动力机制,为新建综合体项目提供模式选择方向和实例借鉴。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对山东省田园综合体规划从定位、市场、生态等方面提出建议,对山东省田园综合体新建和发展方向改良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武聪聪[2](2021)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土地扩张,许多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与其周围旅游景区及风景资源之间的空间关系日益紧密,城景二者的发展关系逐渐由过去相对独立转向对城景相依、协调一体的追求。然而,当前多数城市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建设存在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对自然山水及历史遗存保护等“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这使得城市与其周围密切关联的风景资源产生了“城侵景、景限城”的城景空间失调问题以及“千城一面、万城一景”等缺失地方风貌特色的现象,严重制约城景一体化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多次被提高到总布局的宏观层面探讨,因此,如何统筹风景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协调好城景空间关系已成为诸多拥有丰富旅游风景资源的城市日渐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城景一体”为视角,以涵盖城市与其周围景区及风景资源的麟游城区为对象展开研究。首先,在厘清城景关系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麟游城区城景一体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依据。其次,通过梳理麟游城区城景二者的形成、发展现状及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初步探讨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的总体布局的思路。再次,分别从功能、结构、形态三个层面分析,提出相应的调整思路与对应策略:功能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功能发展问题、城景一体功能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疏城强景、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旅游康养为主导产业,致力于将麟游打造为以隋唐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避暑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结构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空间发展问题、确立“保护与发展统一、城市与景源共生”的调整思路,通过遵循和承续“景”的宏观山水空间格局和历史文脉基础上,确定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并构建“一脉三心、四区多点、九山环抱、满城宫苑”的空间结构。形态上,通过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形态发展问题,分析城区城、景形态主要影响因素,在自然地形环境的限定以及功能结构的引导下,确立“契合地形特征,促进带形向多组团城景形态演化”的调整思路,最终形成“有机分散、组团集中”的形态。最后,将城景整体的空间要素与麟游城区功能、结构和形态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体现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引导麟游城区长远、可持续与健康发展。本文研究的是自然山水环境与历史人文遗迹风景资源条件良好的山地小城市在城景一体视角下的总体布局,在城景矛盾频发的当下,探讨城市与风景资源的融合一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同类小城市的城景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魏宇[3](2021)在《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长期以来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交通运输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为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趋势,旅游交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风景道为代表的新型道路突破了传统交通固有的建设理念,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景观、游憩、旅游、生态和保护等复合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交通与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明确提出,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加快中国风景道体系建设。为满足这一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理论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风景道遴选与等级划分标准,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传统道路评价的研究关注较多,但针对风景道等新型道路的评价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风景道评价体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对已有研究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风景道发展现实,构建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建立风景道评价指标及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在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开展评价应用,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应用”几个板块展开。第一,研究基础。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现有风景道评价相关国内外研究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泛风景道评价与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回顾已有研究现状、不足,对比分析研究异同;系统梳理风景道评价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为风景道评价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国际视野下风景道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的可借鉴之处及可改进之处。第二,评价体系。该板块重点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第一,厘清风景道评价的概念、功能作用等基础性问题;明确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目的与原理,从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分等定级等方面构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模型;第二,分析风景道评价机构、职能划分,以及评价程序;第三,明晰风景道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阐明风景道评价方法选取的考量,确定风景道评价方法;第五,明确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依据,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道进行等级划定。第三,评价指标。首先对既有与风景道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梳理,从宏观层面提炼出风景道四个评价维度,从微观上,梳理出了各维度下的相关指标;其后,阐明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进行评价指标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景观、设施、服务和管理四个维度,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局限性基础上,就风景道评价的特点,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对风景道量化评价;同时,重点就评价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进行详细阐释。第五,评价应用。对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价指标;其后,将风景道评价模型应用于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中,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评价总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国家一号风景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同时,就各评价指标对国家一号风景道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系统探讨并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通过对泛风景道评价和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系统梳理,理性透视当前国内外泛风景道及道路评价相关研究热点与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功能作用、评价程序及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建立风景道定量评价模型。风景道评价选取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评价主模型,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求解和风景道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形成了风景道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解决多维度、模糊性强、不易量化的风景道指标综合评价具有优势,同时,为分散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及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实现对风景道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证研究检验风景道评价体系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风景道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规范我国蓬勃发展的风景道实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武新宇[4](2021)在《基于供需关系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文中提出旅游行业成长变化在过去的几年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乡村旅游市场也一直保持着热度不停息,富民成果尤为突出,这些都得益于强有力的各项政策后盾扶助,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大力度发展休闲农业农村旅游,到十三五脱贫攻坚,把农业景观资源和乡村旅游产品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可持续发展策略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总体明确了六大发展方向,重精品,重生态,重产业,重传承,重扶贫,重监管,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居民消费并扩大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重精品方面上,作为沿海城市的青岛,先后制定并发布相关政策,指导思想明确,要求开发高品质旅游产品,深度挖掘和整合乡村的各种资源,形成一批乡村旅游特色的精品项目,积极推动七区三市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以全局出发做整体的规划。然后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乡村旅游产品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比如农家乐纷纷效仿,特色差异化不明显;品牌优势不足、产品开发对环境及文化的冲击、产品季节闲置等一系列的问题,在重精品的发展方向上存在着滞后发展,因此如何通过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路径来改变这种局面是青岛市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捋顺国内和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并对乡村旅游产品概念,乡村旅游产品特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因素、乡村旅游满意度、供需关系下乡村旅游动力机制和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文献研究进行整理综述。在CNKI搜索的文献中,研究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方面的文献比较少,基于供需关系的动力机制研究文献仅有几篇。本论文的创新点正是基于供需关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供需理论为依据,并结合实际,在发展驱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发展和资源概况做出详细的论述,分析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情况,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阐述。基于需求理论和乡村旅游满意度现状的研究,笔者通过实践问卷调查方法,对崂山区乡村旅游游客的结构、消费行为特征和消费需求特征进行分析,深度挖掘游客对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各个旅游要素的观念和看法,并运用SPSSAU对乡村旅游基本要素满意度包含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产品满意度、服务与管理满意度、交通满意度、餐饮满意度和住宿满意度六个维度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分析得出的可信度和一致性均比较高,具有实际参考意义。通过对上述六个维度的满意度量表分析,实证结论分析得出,崂山区的乡村旅游产品还存在诸多不足,还需要从住宿、价格和餐饮等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提升改进。基于供给的理论和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研究,结合实证分析,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产品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宏观的层面提出加大政府对资源开发的调控力度: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乡村旅游方面的各项政策,如青岛市制定了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着力于提升接待服务水平并继续加强乡村旅游道路和基础设施,积极地利用各级政府资源进行乡村旅游推介会,进一步强化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和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中观的层面提出围绕旅游六要素构建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目前,崂山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最初的阶段,急切的需要扩大产业链规模,优化产业链条结构,崂山区乡村旅游现实情况,缺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崂山区的优越的靠海地理位置,有较好的渔业资源基础特色和突出的渔文化气息,可以打造围绕“渔村”为主题等推动乡村旅游驱动链条,构建乡村旅游生态圈;微观的层面分析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服务这三个大方面,深入分析乡村旅游经营环境,依托5A级崂山风景区,提升品牌形象,大胆引入企业标志,为企业树立形象,提供建设性经营思路和模式,创新乡村旅游管理方式,全方位提升质量安全和服务管理,为崂山区以及青岛市乡村旅游的稳步并快速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非常好的实践应用。

左大正[5](2021)在《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研究》文中指出文旅融合并不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简单堆叠,更是要使文化的影响力内化于旅游业之中。本文以文化产业的视角和产业融合的思想来论述沈阳市文旅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阐述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和融合的机理,通过对文旅产业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表明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文章中展现了沈阳文旅产业融合的现状,主要通过实际的数据来直观体现沈阳文旅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发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浙江省和成都市两地的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沈阳文旅产业存在的问题可得知,沈阳文旅之所以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文旅融合的程度不够深,融合质量不高。文中针对前文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其核心就是在加深加速文旅高质量融合的同时,不断打开产业边界使文旅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构成“文旅+”这一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文旅+”产业不再拘泥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中,而是广泛的与金融、科技、工业、农业等产业相结合,助推自身转型升级。通过问题进行分析并突出对策,表明了文旅深度融合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宋帅振[6](2021)在《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研究 ——以敬母寺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具有关键性作用。实现乡村振兴,扶持和壮大传统农区的经济至关重要,这也是产业兴旺的需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依托特色种植产业推动农业转型是部分农区产业重构的主要途径。特色种植为村庄经济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村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时期的村庄规划不仅需要适应村庄产业重构的新形势,同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也对村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为例,基于该地区农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从产业化角度出发,提炼特色种植型村庄产业发展的动力趋势,总结村庄的发展问题,明晰村域空间管控和布局优化是协调村庄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探讨村域尺度下特色种植型村庄的良性发展路径,以期推进土地高效利用、推动村庄合理有序发展。首先,总体把握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现状、趋势及目标。分析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动因,明晰了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是该地区农业转型的核心因素,同时,村庄发展呈现出生产空间分散混乱、生活空间低效无序以及生态空间不成体系的现状特征。总结农业转型背景下村庄的产业发展趋势,提炼出生产空间集中连片、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板块联动的空间发展趋势。针对村庄空间发展现状与空间发展趋势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概括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要素不全、关系混乱以及布局不协调的的空间发展问题并构建空间发展目标。其次,基于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发展问题展开村域空间管控研究。从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的管控目标与管控原则出发,明晰空间管控的技术要点,并提出“管控分区+控制细则”的空间管控方法。针对差异化的管控目标,通过建构“空间类型分区-土地利用片-地类图斑”三位一体的分级管控引导体系,提炼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的主要控制要素,形成以“村域空间管控分区、村域空间管控导则和村域空间布局优化”为主要内容的成果体系。再次,以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管控研究为基础展开村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从村域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入手,探讨村域空间的布局优化路径,分析了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的布局优化原则、布局形式和布局优化逻辑。明晰了田园生活片、公共服务片、特色种植片和生态游憩片是村域空间布局优化的重点片区,从空间管控分区的功能性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出发,基于不同的空间发展目标,针对性地分析了各片区空间布局优化的内容。最后,论文以典型研究对象敬母寺村为例,进行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实践。在明晰敬母寺村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得出村域发展理念与发展策略。基于敬母寺村村域空间管控分区,形成“管理版+村民版”的空间管控导则,并对重点片区进行布局优化,最终形成敬母寺村村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

杨磊[7](2021)在《基于共生理论的扬州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品牌建设是城市旅游地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体现城市旅游特色与亮点的核心指标。城市本身是复杂的巨型系统,决定了大多数城市无法用单一的品牌去彰显城市旅游的特色,因而,城市往往会推出多个品牌来丰富城市旅游的形象。但是,多个品牌概念并存的态势中,城市旅游往往也面临着主题不突出、内生动力不足、品牌影响相互消弭等问题,缺乏品牌合力的做法,反而削弱了城市旅游品牌的效用与价值。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系统分析扬州“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下称“三都”)三个品牌的关系及发展问题。首先,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具体分析了共生理论用于城市旅游品牌研究的适用性。其次,对扬州城市旅游品牌的嬗变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第三,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利用SPSS25.0数理统计软件对受访游客对于扬州城市旅游形象及“三都”城市旅游品牌感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并对参与扬州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的数位专家进行深度访谈,综合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两方面结果总结扬州城市旅游品牌所存在的共生困境。第四,针对性地提出扬州城市旅游品牌共生体系的构建路径。研究表明:(1)“三都”品牌能够代表扬州旅游的优势,扬州现阶段主推三者符合旅游业发展实际,三者具备基础的共生条件。(2)受访游客感知总体呈现“‘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状态,品牌接受度差距较大。(3)“三都”品牌目前存在共生单元内涵挖掘不足、共生模式资源分配不均、共生环境正向激励不够、共生界面信息流通不畅的困境。本文藉此针对性地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等四个方面提出扬州城市旅游品牌共生体系的构建路径。包括以共生单元展现城市饮食魅力、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凸显城市运河特色;积极优化共生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生态共生环境;在各类原生与创造型共生界面上高效沟通;不断朝理想的一体化互惠共生状态递进。

李兰兰[8](2021)在《泰国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纷纷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泰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相适应,但由于产业发展的历程、经济发展基础的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泰国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以及产业结构转换的驱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选题、方法,并梳理了产业结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部分界定了产业结构、时空演进、机制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空间结构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以及其在本文的运用;第三部分是泰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从泰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演进、泰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泰国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演进等方面,揭示泰国产业结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第四部分是泰国产业结构的空间演化,运用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和局部关联G*、Moran散点图分析、LISA集聚图分析等方法对泰国产业结构进行了全局以及局部热点分析,研究了泰国产业发展整体空间演进以及各府的产业结构空间变化情况;第五部分是泰国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驱动机制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定性方法对泰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最优组合赋权、灰色聚类分析和D-S证据理论对泰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机制进行了阶段性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研究展望。通过研究发现:第一,泰国的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三二一”特征。由于受国内外环境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就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发展形态较为单一,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发展迅速且在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第二,泰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泰国工业、服务业发展以曼谷及其周边地区作为中心轴,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同时各区域中发展较快的某一产业又会形成一个或多个增长极,进而辐射带动各地区的发展。第三,泰国产业结构空间发展不平衡且具有高度集聚性。产业高度集聚在曼谷及其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大。第四,泰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因子是创新驱动因子。从长远来看,泰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依然是创新驱动因子。

邓紫微[9](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提出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蔡新良[10](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农业旅游——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旅游——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美丽乡村发展新模式
        1.1.2 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1.1.3 新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
        1.1.4 田园综合体建设寻求模式借鉴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田园综合体及其发展模式概述
    2.1 相关理论及概念
        2.1.1 田园综合体
        2.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3 产业融合理论
        2.1.4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文献述评
    2.3 现行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总结
        2.3.1 特色产业带动型
        2.3.2 特色资源推动型
        2.3.3 文旅活动驱动型
第3章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模型构建
    3.1 模式选择模型构建依据与原则
        3.1.1 模型构建依据
        3.1.2 模型构建原则
    3.2 模式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的筛选
    3.3 AHP法测定指标权重
        3.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3.3.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3.4 指标赋分确定选择结果
    3.5 各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3.5.1 特色产业带动型概念模型构建
        3.5.2 特色资源推动型概念模型构建
        3.5.3 文旅活动驱动型概念模型构建
        3.5.4 发展模式贴合等级划分
第4章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4.1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建设现状分析
    4.2 特色产业带动型——东篱田园综合体
        4.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4.2.2 发展模式选择情况
        4.2.3 发展模式选择结果分析
        4.2.4 田园综合体概念模型贴合度计算
        4.2.5 特色产业带动型模式特征实证分析
    4.3 特色资源推动型——圣水峪田园综合体
        4.3.1 研究区基本概况
        4.3.2 发展模式选择情况
        4.3.3 发展模式选择结果分析
        4.3.4 田园综合体概念模型贴合度计算
        4.3.5 特色资源推动型模式特征实证分析
    4.4 文旅活动驱动型——胜坨镇胜利社区田园综合体
        4.4.1 研究区基本概况
        4.4.2 发展模式选择情况
        4.4.3 发展模式选择结果分析
        4.4.4 田园综合体概念模型贴合度计算
        4.4.5 文旅活动驱动型模式特征实证分析
    4.5 田园综合体模式特征与建设动力机制
        4.5.1 各模式突出特征对比
        4.5.2 各模式动力机制分析
        4.5.3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的启示
第5章 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发展提升策略
    5.1 科学建设规划先行
    5.2 精准定位资金保障
    5.3 农民主体政府引导
    5.4 生态开发可持续发展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 A 田园综合体模式选择体系指标权重赋值调查表
附录 B 田园综合体指标层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过程
附录 C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我国城景空间关系发展的现实困境
        1.1.2 发展背景:国家相关政策对城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1.3 现实背景:麟游城景一体空间发展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城景关系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综述
    2.1 城景关系与城市规划
        2.1.1 城景关系的内涵
        2.1.2 城景关系的属性
        2.1.3 蕴含于城市规划中正确的城景观念及价值选择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景关系相关传统理论
        2.2.2 新时期城景关系相关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案例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2.4 本章小结
3.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及总体布局探析
    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成
        3.1.1 “景”的形成
        3.1.2 “城”的形成
    3.2 麟游城景发展现状
        3.2.1 “景”的现状构成及分布特征
        3.2.2 “城”的总体布局现状特征
    3.3 当下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
        3.3.1 城市可建设用地紧缺,“城侵景”、“景限城”矛盾频现
        3.3.2 优良风景资源发掘保护不足,城市空间发展特色不显
    3.4 对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思考
        3.4.1 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判定
        3.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发展探析
        3.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思路
    3.5 本章小结
4.衍生于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4.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4.1.1 “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4.1.2 “城”的功能发展分析
        4.1.3 “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探析
    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4.2.1 优势资源条件分析
        4.2.2 城景发展相关政策研究
        4.2.3 区域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4.2.4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总体发展研判
    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4.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发展思路
        4.3.2 产业发展研判及策略
        4.3.3 城区功能定位
        4.3.4 “城景一体”功能发展
    4.4 本章小结
5.凸显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5.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结构发展分析
        5.1.1 “景”的空间发展分析
        5.1.2 “城”的空间发展分析
        5.1.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发展探析
    5.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结构发展判析
        5.2.1 “景”的宏观空间格局分析
        5.2.2 “城”的空间拓展方向分析
        5.2.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总体调整判析
    5.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5.3.1 麟游城区空间结构发展思路
        5.3.2 “城景一体”空间结构
    5.4 本章小结
6.强化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6.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态发展分析
        6.1.1 “景”的形态发展分析
        6.1.2 “城”的形态指标测度分析
        6.1.3 “城景一体”的形态发展探析
    6.2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形成主要影响因素
        6.2.1 自然地理景观环境形成限定及引导作用
        6.2.2 历史文化风景资源限制形态边界
        6.2.3 内外交通网络主导形态发展路径
    6.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6.3.1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发展思路
        6.3.2 “城景一体”空间形态
    6.4 本章小结
7.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总体布局思路及发展策略
    7.1 布局思路
    7.2 发展策略
8.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1 麟游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199 处)
    附表2 麟游县文物保护单位(38 处)
    附表3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附表4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
致谢

(3)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2.1.2 泛风景道评价研究
        2.1.3 传统道路评价相关研究
        2.1.4 国内外比较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风景道相关理论
        2.2.2 公路景观评价相关理论
        2.2.3 廊道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2.2.4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2.2.5 深度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风景道评价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3.1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概述
        3.1.1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
        3.1.2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形成
        3.1.3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特点
    3.2 美国风景道评价指标
        3.2.1 国家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2.2 州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3 美国风景道评价方法
    3.4 美国风景道评价案例
        3.4.1 概述
        3.4.2 评价标准
        3.4.3 评价方法
    3.5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借鉴与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
    4.1 概念与功能
        4.1.1 概念界定
        4.1.2 功能作用
    4.2 构建目的与原理
        4.2.1 构建目的
        4.2.2 构建思路
        4.2.3 评价概念模型
    4.3 评价机构及程序
        4.3.1 评价机构
        4.3.2 评价程序
    4.4 评价指标
        4.4.1 指标设计思路
        4.4.2 评价指标构建
    4.5 评价方法
        4.5.1 评价方法考量
        4.5.2 评价方法应用
    4.6 评价分等定级
        4.6.1 分等定级依据
        4.6.2 评价等级划分
    4.7 本章小结
5 风景道评价指标
    5.1 既有评价指标分析
        5.1.1 评价维度分析
        5.1.2 评价指标分析
    5.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
        5.2.1 构建原则
        5.2.2 构建流程
    5.3 评价指标机理分析
    5.4 评价指标构建
        5.4.1 景观维度评价指标
        5.4.2 设施维度评价指标
        5.4.3 服务维度评价指标
        5.4.4 管理维度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6.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6.1.1 评价方法总体分析
        6.1.2 风景道相关评价方法
    6.2 评价方法选取与适用性分析
        6.2.1 评价方法选取与优化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
    6.3 风景道评价模型构建
        6.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6.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6.3.3 权重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风景道评价体系中国实践: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
    7.1 研究区概况
    7.2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
        7.2.1 构建目标
        7.2.2 构建原则
        7.2.3 评价指标构建
    7.3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7.3.1 数据及实验环境
        7.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7.3.3 权重计算
        7.3.4 评价总分计算
    7.4 国家一号风景道分等定级及评价结果
        7.4.1 评价分等定级
        7.4.2 评价结果分析
    7.5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7.6 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风景道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 B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供需关系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乡村旅游政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
        (二)为继续稳住旅游业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支柱地位
        (三)居民乡村旅游需求增加促使旅游产品亟待创新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四、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三)乡村旅游产品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2章 乡村旅游及旅游产品的理论基础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二、乡村旅游产品概念及其特征
        (一)乡村旅游产品概念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
        (三)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
    三、研究相关理论阐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体验经济理论
        (四)旅游产品供需理论
        (五)RMP旅游产品开发升级理论
第3章 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及资源类型
    一、青岛市及崂山区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交通情况
    二、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的资源概况和总体评价
        (一)崂山区乡村旅游的资源概况
        (二)崂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第4章 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情况及SWOT分析
    一、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情况及分析
        (一)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概述
        (二)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情况分析
    二、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遇
        (四)挑战
    三、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及游客满意度分析
    一、调查方法
        (一)问卷的设计说明
        (二)问卷的预调查
        (三)问卷调查方式
    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
        (一)问卷调查游客结构特征分析
        (二)乡村旅游消费行为方式分析
        (三)乡村旅游游客消费需求结构分析
    三、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游客满意度分析
        (一)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调查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游客偏好特征
        (三)游客体验乡村旅游产品满意度评价对青岛市的启示
第6章 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需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路径
    一、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供需存在的问题
    二、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目的
        (一)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
        (二)整合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新形象
        (三)“危”“机”意识下催生乡村旅游新业态
    三、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提升方向
        (一)创新旅游发展新理念和新产品模式结构
        (二)做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坚持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重要原则
    四、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产品提升路径
        (一)宏观层面: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控力度
        (二)中观层面:围绕旅游六要素构建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三)微观层面:乡村旅游企业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服务水平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青岛市崂山区乡村旅游游客消费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5)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1.5 完成论文的条件与方法
第2章 文旅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机理及动因
    2.1 文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及机理
        2.1.1 文旅产业的相关概念
        2.1.2 文旅产业融合的机理
    2.2 文旅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2.2.1 根本动因——市场的需求
        2.2.2 内部推动因素——产业发展的自身需求
        2.2.3 外部推动因素——政策的扶持与新技术的推动
        2.2.4 文旅融合的契机——经济内循环和供给侧改革
    2.3 文旅融合的新阶段——“文旅+”
第3章 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沈阳文旅产业融合现状
        3.1.1 文化产业增长迅速,旅游经济相对薄弱
        3.1.2 挖掘文旅资源价值,注重保护合理开发
        3.1.3 着力品牌发展顶层设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1.4 创新“文旅+”概念,激发融合新模式
    3.2 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产业规模体量偏小,结构发展不够均衡
        3.2.2 统筹规划刚性监督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脱节
        3.2.3 城市特色不鲜明,核心竞争力不强
        3.2.4 产业体系不够健全,产品缺乏有效支撑
    3.3 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面临的挑战
        3.3.1 深化改革激发创新,聚力文旅深度融合
        3.3.2 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复兴做强文旅产业
第4章 文旅产业融合优秀城市的先进经验
    4.1 浙江“唐诗之路”文旅融合的实践
    4.2 成都“夜游锦江”夜经济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应用
第5章 沈阳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的对策
    5.1 助推思维观念转变,深度融合核心理念
    5.2 政府引导,规划引领
    5.3 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沈阳特色品牌
    5.4 确保基于市场主体,增强区域内竞争力
    5.5 新兴产业“文旅+”,跨界融合多产业
第6章 “文旅+”对沈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作用
    6.1 文旅+金融:金融赋能文旅,助力融合发展
    6.2 文旅+科技:打造数字经济优势,促进科技文旅创新
    6.3 文旅+工业:提升文旅装备水平,唱响大工业文化游
    6.4 文旅+农业:发掘多元价值,助推乡村振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6)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研究 ——以敬母寺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农区的“三农”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1.1.2 农业转型背景下村庄空间资源的配置和统筹面临新困境
        1.1.3 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对村域尺度的村庄规划提出新要求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范围
        1.5.1 渭北旱塬区
        1.5.2 特色种植型村庄
        1.5.3 案例选取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村域
        1.6.2 空间管控
    1.7 研究框架
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现状、趋势及目标
    2.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现状
        2.1.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动因
        2.1.2 生产空间发展现状:分散混乱专业化程度低
        2.1.3 生活空间发展现状:低效无序缺乏有效管控
        2.1.4 生态空间发展现状:不成体系环境保护失守
    2.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趋势
        2.2.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产业发展趋势
        2.2.2 生产空间发展趋势:集中连片
        2.2.3 生活空间发展趋势:宜居适度
        2.2.4 生态空间发展趋势:板块联动
    2.3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目标
        2.3.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问题总结
        2.3.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目标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研究
    3.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路径建构
        3.1.1 空间管控目标与原则
        3.1.2 空间管控技术要点
        3.1.3 空间管控方法
    3.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分区研究
        3.2.1 一级分区管控:传导落实上位规划管控内容
        3.2.2 二级分片管控:特色提取下分片区引导发展
        3.2.3 三级地类管控:反馈管控指标引导布局优化
        3.2.4 空间管控分区分级架构
    3.3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控制细则研究
        3.3.1 控制要素
        3.3.2 控制方法
        3.3.3 分片控制细则
    3.4 本章小结
4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4.1 基于管控分区的村域布局优化路径
        4.1.1 村域空间要素的布局优化原则
        4.1.2 村域空间要素的布局形式
        4.1.3 不同类型管控分区的布局优化逻辑
    4.2 田园生活片布局优化
        4.2.1 自然村腾退集中
        4.2.2 居民点布局优化
        4.2.3 景观的优化提升
    4.3 公共服务片布局优化
        4.3.1 公共活动空间组织
        4.3.2 特色种植景观布局
    4.4 特色种植片布局优化
        4.4.1 生产片布局优化
        4.4.2 观赏片布局优化
        4.4.3 体验片布局优化
    4.5 生态游憩片布局优化
        4.5.1 块状林地建设
        4.5.2 带状林地建设
    4.6 本章小结
5 敬母寺村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实践
    5.1 敬母寺村村域发展理念与策略
        5.1.1 村域空间发展重点
        5.1.2 村域空间发展理念
        5.1.3 村域空间发展策略
    5.2 敬母寺村村域空间管控
        5.2.1 村域空间管控分区
        5.2.2 村域空间管控导则
    5.3 敬母寺村村域空间布局优化
        5.3.1 敬母寺村田园生活片布局优化
        5.3.2 敬母寺村公共服务片布局优化
        5.3.3 敬母寺村特色种植片布局优化
        5.3.4 敬母寺村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结论
    6.2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论文研究不足
        6.2.2 论文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附录

(7)基于共生理论的扬州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分析
        一、品牌
        二、城市品牌
        三、城市旅游品牌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共生理论的研究进展
        二、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相关研究
        三、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共生理论
        二、目的地品牌化理论
        三、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 扬州城市旅游品牌的嬗变分析
    第一节 扬州城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扬州城市概况
        二、扬州旅游资源概述
        三、扬州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扬州城市旅游品牌的嬗变
        一、自然成长阶段:1976年-1997年
        二、规划引领阶段:1998年-2003年
        三、要素整合阶段:2004年-2013年
        四、深化推进阶段:2014年-2018年
        五、“三都”品牌并行阶段:2019-至今
第四章 扬州城市旅游品牌现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调研方案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访谈设计
    第二节 调研统计分析
        一、受访者人口统计学分析
        二、受访者行为特征分析
        三、受访者偏好行为分析
        四、探索性因子分析
        五、相关分析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扬州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结果
        二、城市旅游品牌感知结果
        三、“三都”共生状态感知结果
    第四节 基于共生理论的扬州城市旅游品牌发展困境
        一、共生单元——内涵挖掘不足
        二、共生模式——资源分配不均
        三、共生环境——正向激励不够
        四、共生界面——信息流通不畅
第五章 扬州城市旅游品牌共生体系的构建路径
    第一节 拓展“三都”共生单元内涵
        一、“世界美食之都”: 展现城市饮食魅力
        二、“东亚文化之都”: 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三、“世界运河之都”: 凸显城市运河特色
    第二节 积极优化“三都”共生模式
        一、“三都”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
        二、积极拓宽城市旅游品牌共生网络
    第三节 持续改善“三都”共生环境
        一、政治法律共生环境: 统筹编制规划,完善支持政策
        二、社会文化共生环境: 依托内外平台,加快人才培养
        三、经济技术共生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引进新式技术
        四、自然生态共生环境:倡导绿色文明,营造安心氛围
    第四节 加快构建“三都”共生界面
        一、完善沟通协作机制,提高品牌管理效能
        二、激发新老景点活力,实现品牌全域营销
        三、搭建个性化新舞台,放大品牌文化价值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泰国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关于泰国产业结构的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已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创新
        1.5.2 研究方法创新
第2章 研究区域、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区域
    2.2 核心概念
        2.2.1 产业结构
        2.2.2 时空演进
        2.2.3 机制
    2.3 理论基础
        2.3.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理论
        2.3.2 增长极理论
        2.3.3 产业空间结构理论
        2.3.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3.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2.3.6 相关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3章 泰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3.1 泰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演进
        3.1.1 泰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3.1.2 泰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概况
        3.1.3 泰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
    3.2 泰国整体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3.2.1 泰国三大产业比重呈现“三二一”特征
        3.2.2 泰国一三产业就业人数变化显着
        3.2.3 泰国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3.3 泰国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演进
        3.3.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历史演进
        3.3.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历史演进
        3.3.3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及其变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泰国产业结构的空间演化
    4.1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分异的分析方法
        4.1.1 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指标
        4.1.2 空间自相关
        4.1.3 局部关联G_i~*指数
    4.2 泰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全域空间特征
        4.2.1 研究区域和指标选取
        4.2.2 产业结构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
        4.2.3 基于三次产业占比的泰国各府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4.2.4 泰国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全局相关性分析
    4.3 泰国产业结构局部空间演化
        4.3.1 Moran′s I局部分析
        4.3.2 热点区域的空间演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泰国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驱动机制研究
    5.1 泰国产业结构时空演进驱动因子解析
        5.1.1 “要素驱动”因子促进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机制
        5.1.2 “投资驱动”因子促进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机制
        5.1.3 “创新驱动”因子促进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的机制
    5.2 研究方法
        5.2.1 最优组合赋权法
        5.2.2 灰色聚类法
        5.2.3 D-S证据理论
    5.3 实证分析
        5.3.1 变量设定
        5.3.2 数据来源
        5.3.3 基于证据理论的阶段性分析
        5.3.4 驱动机制综合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泰国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三二一”特征
        6.1.2 泰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
        6.1.3 泰国产业结构空间格局不平衡且具有高度集聚性
        6.1.4 泰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因子是创新驱动因子
    6.2 相关启示
        6.2.1 充分借助东盟经济共同体、“一带一路”区域发展优势
        6.2.2 发挥曼谷及其周边地区的轴心作用
        6.2.3 加强泰国主导产业的发展
        6.2.4 巩固农业、突破工业、提升服务业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武陵山片区
        1.3.2 中心城市
        1.3.3 城镇扩展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2.1.1 区域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社会条件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条件
        3.1.3 历史文化
        3.1.4 经济社会条件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3.2.1 历史沿革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3.3.4 结果分析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4.1.1 地理环境因素
        4.1.2 交通基础因素
        4.1.3 经济发展因素
        4.1.4 城市规划因素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4.1.6 社会文化因素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5.1.1 常住人口规模
        5.1.2 城镇用地规模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5.3.4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6.2.1 发展战略
        6.2.2 发展定位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6.3.4 多节点
        6.3.5 城乡融合发展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6.7 本章小结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7.1.2 对接大西南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四、农业旅游——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实证研究[D]. 夏君.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D]. 武聪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 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基于供需关系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D]. 武新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5]沈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研究[D]. 左大正.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6]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研究 ——以敬母寺村为例[D]. 宋帅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共生理论的扬州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研究[D]. 杨磊. 扬州大学, 2021(09)
  • [8]泰国产业结构的时空演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李兰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农业旅游 - 一个需要开发的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