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亚来自叙事学人物

《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亚来自叙事学人物

一、从叙事学的人物观看《哈姆莱特》中的奥菲利娅(论文文献综述)

王婉如[1](2019)在《从叙事学人物观浅析《我亡故的弟弟来到美国》中的主要人物》文中研究说明叙事学的人物观有两种:结构主义叙事学"功能性"的人物观及传统的"心理性"的人物观。本文试图从这两种人物观两种观点出发,简要分析《我亡故的弟弟来到美国》一文中的主要人物,以期对该小说有更好的理解。

朱青[2](2019)在《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研究》文中提出文学与话剧的亲密互动由来已久,老舍小说多次被搬上话剧舞台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因此,关注到老舍小说被大量改编为话剧的现象,本文从小说与话剧的本体特性出发,以文本改编和舞台呈现为切入点;分析老舍小说话剧改编过程中的变化,进而总结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得失经验,以期发现一定的改编规律为后来者带来启发。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文本细读、比较研究、观摩演出视频的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问题。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现状。以此作为研究背景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并对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表明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分析了老舍小说改编为话剧的条件。老舍小说之所以被改编为话剧有客观原因的推动作用,也得力于老舍小说情节结构集中化、人物性格典型化、语言对白口语化这三方面的优势。以上给予了改编者动力与信心,也是老舍小说改编为话剧的基础。除此之外,老舍小说具有场景广阔、人物群像展览的特点与话剧舞台的呈现效果冲突。那么,关于空间择取与群像塑造的问题就成为了话剧改编过程中的挑战,同时也决定了改编后的话剧作品有无艺术张力。第三部分对老舍小说到话剧的文本改编进行了深入分析。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在叙事方面进行了转换,调整了视角立意,情节也发生了变动。从原作中的全知全能转变为分裂式视角,使人物内心得到了外化;将当下社会现实问题融入话剧创作,使老舍小说具有了联系当下现实的意义。最后,改编者还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美化凸显、删减提炼等不同程度的重塑。第四部分为老舍小说话剧舞台呈现的杂糅新变与艺术特色。改编者通过简洁明了的空间布景使话剧舞台具有了写意的风格,运用男扮女装的表演方式戏谑的表现了剧中人物,追求自我创新与技术杂糅令服装造型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漫画效果,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使得老舍小说的话剧舞台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变特色。第五部分对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进行了理性反思。总结了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到了忠实原作并继承幽默讽刺特色,二是升华原着精神对话当下反思自我,这为话剧改编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指出了话剧改编过程中叙事重心的偏移以及泛娱乐化的倾向,这两点不足之处是老舍小说话剧改编存在的艺术偏颇,为今后小说到话剧这一改编形式提供了现实镜鉴。第六部分为结语,再次强调本文的论点并肯定了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价值意义。阐述论证过程中发现的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手法和特色,从中得出话剧改编可供遵循的规律。本论文通过对老舍小说与话剧改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以期为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研究弥补一些不足。

孙洪禛[3](2016)在《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的生产消费与文化反思 ——以银河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科幻小说采用独特的手法将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艺术化地呈现出来,并进行深刻的现实反思。它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中国的发展却停滞不前。本研究聚焦新世纪的中国科幻小说,在对其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反思。本文从科幻小说文本的内容生产入手,认为中国科幻小说的内容主要由作为显性符号的虚拟环境的构建和作为隐性符号的变换了不同场景的现实关注所构成,其特点表现为叙事想象的宏大瑰丽,及对古典美学精神的审美追求;进而认为中国科幻小说的社会生产是通过“符号”意义的形成过程和媒介传播得以实现。媒介首先在认知层面上对科幻小说进行了形象和内涵建构,再基于预设的框架进行传播,且在传播中存在的伴随文本又加强了预设的框架。针对中国科幻小说的消费,本文首先对受众消费动机进行了探析,接着论述了后现代视野下中国科幻小说存在的消费问题。最后在对中国科幻小说之生产消费所进行的文化反思中,笔者认为造就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生产消费现状及问题的原因是基于文化场域内的资本争夺、社会转型背景下对社会心理的塑造、以及快餐文化的冲击。

阮红环[4](2014)在《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研究》文中指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自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并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来,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理论和实践都有了丰富和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尤其是忽视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面对这种情况,“高效课堂”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因此,研究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学习“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结合自身在高中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找出一条有效的途径,使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最终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论述研究“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养的需求,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教学效率。第一章论述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教学现状。全面了解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是研究“高效课堂”的前提。本章主要从选文,新课标对高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和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二章论述如何构建“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从解读作者创作意图、挖掘文本丰富内涵和多元个性解读文本等内容上来理论构建“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第三章论述如何实施“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以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小说《老人与海》和戏剧《哈姆雷特》三篇文章为例,进行高效课堂实践探究。第四章论述如何评价“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评价“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要看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是否培养了三种能力,是否实现了三大解放。结语部分论述本论文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展望。

张威[5](2014)在《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对比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及译者风格研究理论等为基础,采用语料库的实证方法尝试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四部戏剧的梁实秋和朱生豪汉译本的语言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分析、梳理这些语言特征所承载和表现的译者/作风格。笔者在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在译本之间、译本与原文本及译本与汉语原创文学文本三种比较范围内,从词汇密度、句长、特色词、高频词等词汇特征以及“被”字句、“是……的”结构等句式、文化意象等多个层面将两种译本进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译者的书信、自传/传记、文学评论、序言跋语等译文外围的资料对译者/作风格形成的因素作探寻,旨在充实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文本特征和译者/作风格描写范式,证明梁实秋、朱生豪两位译者的现有风格定论及发现两译者的未被“注意”或“察觉”的风格特征,从而深化、细化和完善他们的译者风格体系。本研究分绪论、文献综述、实证研究与结论四部分。在绪论部分,笔者陈述了选题缘由,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创新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本研究决定尝试对莎剧四种戏剧的梁实秋、朱生豪译本作定量分析主要是鉴于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学界现有的莎剧汉译的语料库研究相对有限两种事实。在研究方法部分,笔者详细地从研究目的、译本受关注度、语料在本研究的价值等方面说明了本研究对象语料的选择标准。对本研究中选择“音乐化”、“欧化”、“译语化”作为主要的考察视角的原因,笔者在这部分也有说明。在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对莎士比亚戏剧和莎剧在中国的译介作了概述,对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的个人经历、翻译莎剧的动机、两译者的翻译观、译本的出版、影响及流传等方面作了介绍和回顾。同时,也对本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语料库翻译学的概念作了界定,对其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等作了梳理。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对两译的基本定量考察,笔者发现:a.朱译本形符总量、形符/类符比、平均句长等指标均超出梁译本,说明朱生豪的用词略比梁实秋丰富,用法也略富于变化。b.两译的词汇密度非常接近,梁译略高于朱译。但两译的词汇密度均超出抽样考察的原创汉语文学文本,说明两译的文字信息量大,文本的难度也较大。c.两译中的人称代词“我”、“你”的使用频率都超过母语文本,朱译中的高频词“您”是其他三个文本中所没有的,特点非常突出。d.梁译特色词表中的表示连接关系的连接成分明显多于朱译;两译的特色词表中的名词尤其是称谓名词(代词)的不同说明了译者对源语或目的语的倾向。在从“音乐化”的视角考察后,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朱生豪在四个译本中共用了233句“十字诗”,特点非常鲜明,这些诗句结构整齐,韵律工整。a.用韵的特征上看:朱译的形式比较多样和灵活,除了尾韵之外,还多用头韵、行内韵及隔行押韵等。但是,由于朱生豪刻意追求诗体的形式,原文有些语义在译文中便不可避免地流失了。朱生豪对原文中的韵律没有全部在译文中给予实现,表现出:要么是较严格意义上的诗体,要么是连韵律也没有的散文体。而梁译几乎完全再现了原文的韵律,而且韵数也与原文一致。b.从节奏特征上看:朱生豪采用意义的对称与平行、以意组为单位的行间节奏、叠词以及“着”、“的”、“了”、“啊”等虚词构成的语音的重叠与停顿来调节音节和节奏等手段来加强译文的节奏特点,凸显音乐性。c.从语调的用法上看,两译用平仄交替的错落起伏来强化译文的音乐化的意图都不明显,朱译的平仄交替现象略多于梁译。朱生豪的平声字使用较多,译文读起来铿锵、豪放和激昂。更多使用仄声的梁译,则呈现自然、温婉、利落等特点。在从“欧化”的视角考察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a.四部译作中的“被”字句在梁译和朱译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315处和147处,前者是后者的2.14倍。而且梁译中的“被”字句语义色彩分布更分散,用法更灵活。b.从“N的V”结构来看,梁译和朱译的用法分别有57例和67例,前者是后者的0.85倍,且两译中的此类结构受原文的影响不大。c.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在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分别有209例和159例,前者是后者的1.31倍。d.介词“在”表示时间放在句首的用法,梁译和朱译的译例数量分别是70和33,相差2.12倍。e.数词“一”与“个”、“种”、“位”等量词搭配的用法统计结果是:梁译为涉及69个量词的1172例用法,朱译为涉及56个量词的1612例用法,前者是后者的0.72倍。综合来看,梁译比朱译表现出更明显的“欧化”特征。“译语化”方面:a.在考察了来自《哈姆雷特》剧本中的共91个涉及动物、植物、颜色、自然、神宗、习语等文化意象的朱译和梁译的翻译策略发现:直译仍然是两译处理意象的主要手段,但在梁译中所占的比例稍高;梁译中直译加注的手段相对于朱译来说有绝对数量的增加,占总量的29%,而朱译中只有3.3%的意象是用直译加注的手段完成的;朱译中的隐化意象现象较突出,占了35%的比例。朱译中还出现了如“同室操戈”、“桃花人面”等汉语意象,是译者提高译文“译语化”程度的重要指标。b.在“连接成分”部分,表示并列关系的“和”、“(以)及”、“并且”、“跟”四个连词在两译中出现的频率分别是:梁译948例,朱译888例;表示时间关系的“when”的共32个译例里,梁译中表示时间的译法有8处,朱译中表示时间的译法有5处,梁译中“隐化”可见23处(71%);朱译中26处(81%);表示转折关系的“but”的50个译例中,朱译有14处(28%)隐化,梁译中见6处(12%)隐化用法。c.人称代词:朱译以15049例略高于梁译的13694例,占总语料的比例分别是6.77%和6.61%,前者是后者的1.02倍,但均低于原文(11.4%)。隐化的人称代词包括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等多种形式。d.四字格的使用总量上看,梁译四字格为664例,而朱译为724例,后者多出前者9.2%。朱生豪的四字短语还包括添加虚词的手段来拼凑音节以强化译本音乐性的用法。在结语部分,笔者以译者/作风格产生的原因为根据梳理了两译在这四个译本中表现出的风格:梁译的“欧化”特点明显和突出,集中表现在“被”字句、介词、“是……的”等句式和结构上。是梁实秋更接近原文、更忠实原文作者的表现,也印合了他“还读者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的译莎动机。而朱译的“译语化”特点和“音乐性”更强,符合学界对其更适合演出和咏诵特点的评价,也是他“教化大众”、“足救时弊”的译莎缘由的真实体现。结语部分还包括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和展望等内容。本研究的结论和方法具有充盈语料库的译者/作研究策略和手段、完善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风格体系、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复译提供参考、帮助研究者了解语言接触及影响规律、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实例等价值。

游婉冰[6](2010)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傻子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文学伴随着一场重大的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运动而诞生。由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而来的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国门大开,多元的外国思想文化和文学流派得以进入作家的视野,对他们的创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新时期文学呈现出斑斓多姿的景象。在新时期这幅宏阔的图景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傻子形象。在这些傻子形象身上,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特性,而这些特性正折射出新时期文学向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目标的回归。新时期小说作家塑造的傻子形象,一方面表达了对人性、人的自由、价值、命运的关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家对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作家的创作自由、个体自我表现的追求。本篇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傻子进行概说。从“傻”的本义出发,探索“傻”所包含的特性,并与古典文学中“狂”的形象做比较得出二者的同异,引出傻子的特异之处并找出它与新时期文学的契合点,进而提出新时期小说中出现傻子现象的原因。最后,对傻子形象的特性作个总体性的概说。第二章分析傻子的否定特性。本章以身体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分别分析傻子所具有的否定性。首先,以傻子残缺丑陋但却充满生命力的身体否定有着“完美”的躯体却在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中失去自我个性的身体。其次,以傻子“非正义”的身份,否定封建传统的血统论对人的价值、自由的残害。再次,以傻子自由的欲望表达否定传统文化中对人的正常欲望和需要的压抑与钳制。最后,以傻子丰富的身体感受性和直觉思维否定以科学理性为中心的现代人性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人性。第三章分析傻子的理解特性。分别从两方面论述。一是从叙述视角与叙述者的空隙以及同叙述者与异叙述者的变换所产生的张力,使意义、理解得以在这一夹缝中产生。一是从傻子叙述的时间变幻出发,论述这种错时的叙述使故事的线性发展呈现出立体的效果,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并立,也使读者对叙事文本的理解更丰富、饱满。第四章分析傻子的个体性。先以非个体性的终极关怀为切入点分析在新时期文学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作家的创作往往追随一个终极统一的目标而自身的个性被淹没了。而傻子的个体性出现则表明新时期的作家由终极关怀向存在关怀转变,重新重视“人的文学”,重视作家自身的个体特色,是作家自我意识的觉醒。傻子的个体性与作家的个体性是不可分的。总之,新时期小说中出现大量的傻子形象,既反映作家感性地、饱含感情地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去体验人的世界、人的生存、人的价值,又反映出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运用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自己的理解呈现于读者并与读者交流。

陈为艳[7](2009)在《爱情·理想·疯狂与死亡——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姆雷特》一剧中的奥菲利娅一直被视作次要人物,且是莎剧一系列女性形象中光辉黯淡的一位,但这种评价有失公正:奥菲利娅也有和哈姆雷特一样的情感历程,从幸福少女到受两次打击而疯癫落水,经历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其不幸遭际也致力于反映了一代青年理想破灭、斗争失败的主题。其之所以从文本到评论历来都颇受忽视,从侧面论证了女性主义评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李国华[8](2006)在《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构主义文论,是一种有着独特规定性与历史意义的文学理论形态。它上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等注重文本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同时又开启了后结构主义那具有颠覆意味的解构思想。本文取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作个案研究,旨在全面而完整地认识与把握结构主义文论在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接受历史和本土化实践。本文确立的任务有三:阐述结构主义文论与新时期文论之间的内在关系;梳理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考察结构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实践。 本文首先分析了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和条件。新时期文论的发展需要为结构主义文论的引进和接受提供了某些合法性的前提和根据。结构主义文论自身的特殊规定性也正好符合新时期文论的某些发展要求。审美原则的出现彰显了文学艺术的特殊品格,也树立了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准则。结构主义文论对于作品形式规则的强调刚好满足新时期文学理论的上述历史要求。随着对于文学特殊规律性的认同,文学的本体论意义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界。文论界关于文学内部研究的讨论将文学作品的语言特性和形式层面进一步凸现出来。结构主义文论的自律化研究立场和原则正好体现出文学研究的本体论转向。结构主义文论的内在论模式也推动了新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语言学革新。审美原则和本体论的崛起直接关联着文本批评的发展需求。结构主义文论的文本研究取向正好可以弥补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在文本研究方面的缺失和不足。正因为新时期文论与结构主义文论之间存在着一些内在的需求与需求的满足的关系,结构主义文论才得以顺利地进入中国,并且对我国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新时期文论对结构主义文论又存在着某些限制性因素。对于“人”的人文关怀一直是新时期文论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文学理论的启蒙主义诉求已充分展现出对于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高度关注。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更要求文学理论应当贯注人文理性的价值原则。结构主义文论的科学主义特性与反主体性倾向都与新时期文论的人文关怀精神存在着一定的抵牾。文化研究的勃兴也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结构主义文论的发展。文化研究既吸收了结构主义的一些文本分析方法,

赵淑洁[9](2003)在《从叙事学的人物观看《哈姆莱特》中的奥菲利娅》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功能性”的人物观及传统“心理性”的人物观两方面分别探讨了《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这个人物的存在性。从“功能性”人物观来看 ,奥菲利娅成为“行动者”,在剧情推动方面起重要作用 ,不可或缺 ;从“心理性”人物观的角度来看 ,奥菲利娅不具有独特个性 ,她的存在性受到质疑

二、从叙事学的人物观看《哈姆莱特》中的奥菲利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叙事学的人物观看《哈姆莱特》中的奥菲利娅(论文提纲范文)

(1)从叙事学人物观浅析《我亡故的弟弟来到美国》中的主要人物(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本介绍
二.叙事学人物观
三.文本分析
    1.“心理性”人物观看“我”和贝西
    2.“功能性”人物观看“我”和贝西
四.结语

(2)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
    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改编条件: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基础与挑战
    第一节 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热的原因
        一、时代接受:视觉冲击与观众期待
        二、文本价值:老舍小说的国民主题
    第二节 改编动力与优势:老舍小说的戏剧特质
        一、情节结构的集中化
        二、人物性格的典型化
        三、语言对白的口语化
    第三节 改编张力与挑战:空间择取与群像塑造
        一、庞大场景与空间限制
        二、人物群像与舞台调度
第二章 文本改编:叙事转换与人物重塑
    第一节 视角立意调整
        一、视角重置:多维展现人物心理
        二、立意延伸:融入社会现实问题
    第二节 情节变动
        一、内容续写:完整故事升华主旨
        二、削弃支线:撷取主要故事内容
        三、故事重组:打破线性叙事模式
    第三节 人物重塑
        一、美化人物:凸显主人公正面力量
        二、删减人物:刻画主要冲突性角色
第三章 舞台呈现:杂糅新变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舞台空间:传统写意的意象化布景
    第二节 表演方式:男扮女装的间离审视
    第三节 服装造型:杂糅创新的漫画效果
第四章 理性反思: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得与失
    第一节 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成功经验
        一、忠实原作:继承幽默讽刺特色
        二、升华精神:对话当下反思自我
    第二节 老舍小说话剧改编的不足之处
        一、叙事重心的偏移
        二、泛娱乐化的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的生产消费与文化反思 ——以银河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回顾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2 中国科幻小说的内容生产
    2.1 中国科幻小说的文本构成
        2.1.1 显性符号:虚拟环境的塑造
        2.1.2 隐性符号:变换场景的现实再现
    2.2 中国科幻小说的内容特点
        2.2.1 瑰丽的幻想叙事
        2.2.2 古典美学精神的审美追求
3 中国科幻小说的社会生产
    3.1 “科幻小说”符号意义的形成过程
    3.2 中国科幻小说的传播解析
        3.2.1 中国科幻小说的传播主体及传播方式
        3.2.2 中国科幻小说的传播问题
4 中国科幻小说的消费
    4.1 受众对中国科幻小说的消费动机
        4.1.1 中国科幻小说的感官愉悦
        4.1.2 中国科幻小说与现实的游离羁绊
    4.2 后现代视野下的中国科幻小说消费
        4.2.1 科幻小说文本符号意义被迫在场结束
        4.2.2 符号的对抗式解码
5 中国科幻小说生产消费的文化反思
    5.1 文化场域中的话语角力
    5.2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心理塑造
    5.3 快餐文化的冲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多元文化素养的需求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高中外国文学作品
        (二)高效课堂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文分析
        一、 体裁多样
        二、 题材丰富
        三、 背景复杂
    第二节 新课标对高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
        一、 领悟丰富内涵
        二、 体会艺术表现力
        三、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第三节 高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
        一、 基本情况
        二、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文化背景的差异
        二、 文本语言的差异
        三、 文本解读的差异
第二章 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真实解读作者创作意图
        一、 弄清楚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风格
        三、 比较中外文学创作差异
    第二节 深入挖掘文本丰富内涵
        一、 从文化差异入手
        二、 从文学观念入手
        三、 从文本风格入手
    第三节 倡导学生多元个性解读
        一、 语言多彩
        二、 风格多样
        三、 主题多元
        四、 形象多变
第三章 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实践探究
    第一节 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一、 《我有一个梦想》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分析
        二、 《我有一个梦想》高效课堂教学思路新探
    第二节 小说《老人与海》
        一、 《老人与海》高效课堂导学案与教学效果分析
        二、 《老人与海》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意图解析
    第三节 戏剧《哈姆雷特》
        一、 《哈姆莱特》高效课堂导学案与教学效果分析
        二、 《哈姆莱特》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意图解析
第四章 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落实三维目标
        一、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二、 过程和方法目标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第二节 培养三种能力
        一、 表达与交流能力
        二、 审美与探究能力
        三、 思维与创新能力
    第三节 实现三大解放
        一、 解放教师
        二、 解放学生
        三、 解放课堂
结语
附录
    附录 1: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情况调查表(学生卷)
    附录 2: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情况调査表(教师卷)
    附录 3: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5)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的创新点
    1.3 研究语料及方法
        1.3.1 研究语料及工具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
第二章 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定量研究综述
    2.1 莎剧及其汉译概述
        2.1.1 莎剧简述
        2.1.2 莎剧在中国的译介
    2.2 梁实秋、朱生豪两译本概述
        2.2.1 梁实秋和他的莎剧汉译
        2.2.2 朱生豪和他的莎剧汉译
    2.3 语料库翻译学综述
        2.3.1 语料库翻译学
        2.3.2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2.4 两译本的基本定量分析
        2.4.1 两译本的基本特征
        2.4.2 两译本的词汇密度
        2.4.3 两译的高频词
        2.4.4 两译的特色词
    2.5 小结
第三章 从“音乐化”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3.1 韵
    3.2 节奏
    3.3 语调
    3.4 小结
第四章 从“欧化”的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4.1 汉语“欧化”现象概述
        4.1.1 导致汉语“欧化”的因素
        4.1.2 汉语“欧化”的历程
    4.2 两译本与特殊结构相关的“欧化”
        4.2.1 “被”字句
        4.2.2 “N 的 V”结构
        4.2.3 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
    4.3 两译本与词类相关的“欧化”
        4.3.1 介词
        4.3.2 数量词
    4.4 小结
第五章 从“译语化”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5.1 文化意象
    5.2 连接成分
        5.2.1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成分
        5.2.2 表示时间关系的并列成分
    5.3 人称代词
    5.4 四字格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两译本定量分析研究结论
        6.1.1 基本定量方面
        6.1.2 “音乐化”方面
        6.1.3 “欧化”方面
        6.1.4 “译语化”方面
    6.2 两译译者/作风格
        6.2.1 影响译者/作风格产生的因素
    6.3 研究意义
        6.3.1 实践意义
        6.3.2 理论意义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6.4.1 语料库建设方面
        6.4.2 解释论证方面
        6.4.3 研究方法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6)新时期小说中的傻子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傻子的概说
    第一节 "傻"与"狂"的比较
    第二节 新时期小说中傻子形象出现的原因
    第三节 新时期小说中傻子的特性
第二章 傻子的否定特性
    第一节 对"完美"躯体的否定
    第二节 对社会身份的否定
    第三节 对压抑欲望的否定
    第二节 对功利理性的否定
第三章 傻子的理解特性
    第一节 叙述视角与叙述者中的理解
    第二节 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中的理解
第四章 傻子的个体性
    第一节 非个体性的"终极关怀"
    第二节 个体性的傻子——个体性的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爱情·理想·疯狂与死亡——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论文提纲范文)

(8)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新时期文论与结构主义文论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一节 新时期文论对于结构主义文论的内在需求
        一、审美原则的崛起
        二、文学本体论观念的出台
        三、文本批评发展的历史需要
    第二节 新时期文论对结构主义文论传播的制约作用
        一、“人”的关怀与结构主义文论的抵触
        二、文化研究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冲击
第二章 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
    第一节 初始阶段的译介
        一、结构主义资料的初步翻译
        二、结构主义的初步评介
        (一) 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评述
        (二) 结构主义文论的初步介绍
        三、小结
    第二节 发展阶段的翻译和研究
        一、结构主义着作与结构主义研究资料的大量翻译
        二、结构主义文论研究的丰富与拓展
        (一) 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研究的发展
        (二) 结构主义文论研究的全面展开
        三、结构主义文论的借鉴和改造
        四、小结
    第三节 深入阶段的引进和融会
        一、结构主义文献及结构主义研究着述的持续翻译
        二、结构主义文论的深入研究和融会
        (一) 结构主义文论的宏观考察
        (二) 对个别结构主义者的个案研究
        (三) 叙事学的研究与建设
        三、小结
第三章 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构主义批评方法
    第二节 结构主义批评对中国文学的批评实践
        一、结构主义批评与古典文学研究
        (一) 结构主义批评对古典诗词的解读
        (二) 结构主义批评对古代叙事作品的分析
        二、结构主义批评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
        (一)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语言与形式批评
        (二) 现当代文学文本的结构主义分析
    第三节 结构主义批评对文学史研究的建设作用
        一、文学史研究模式的转变
        二、结构主义批评与文学史研究的结合
        (一) 结构主义文学史理论的评介
        (二) 结构主义文学史的理论建构与写作实践
    第四节 结构主义批评在西方文学研究中的表现
        一、西方文学文本的结构主义解读
        二、结构主义批评对西方文学研究的意义
第四章 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总体审视
    第一节 结构主义文论对新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贡献及其缺失
        一、结构主义文论的科学主义影响
        二、结构主义文论之人文价值取向的缺失
    第二节 结构主义文论的历史处境及其发展前景
        一、结构主义文论的双重定位
        二、新时期文论语境的多元化与结构主义文论的前景
        (一) 结构主义文论的纵深发展
        (二) 结构主义文论面临的挑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从叙事学的人物观看《哈姆莱特》中的奥菲利娅(论文提纲范文)

一、“功能性”人物观——奥菲利娅
二、“心理性”人物观——奥菲利娅的存在性受到质疑
三、“功能性”人物观与“心理性”人物观的对比

四、从叙事学的人物观看《哈姆莱特》中的奥菲利娅(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叙事学人物观浅析《我亡故的弟弟来到美国》中的主要人物[J]. 王婉如. 青年文学家, 2019(32)
  • [2]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研究[D]. 朱青. 河南大学, 2019(01)
  • [3]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的生产消费与文化反思 ——以银河奖作品为例[D]. 孙洪禛.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03)
  • [4]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高效课堂研究[D]. 阮红环. 赣南师范学院, 2014(11)
  • [5]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D]. 张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6]新时期小说中的傻子特性分析[D]. 游婉冰.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
  • [7]爱情·理想·疯狂与死亡——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J]. 陈为艳. 语文学刊, 2009(07)
  • [8]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李国华. 山东大学, 2006(12)
  • [9]从叙事学的人物观看《哈姆莱特》中的奥菲利娅[J]. 赵淑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S1)

标签:;  ;  ;  ;  ;  

《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亚来自叙事学人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