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割和逆向思维

粮食收割和逆向思维

一、谷物收获与反向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章军[1](2021)在《无果的革新:1950年代浙江双轮双铧犁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朱望[2](2021)在《《期货法》立法中场外衍生品的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马悦[3](2021)在《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题材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被忽视的题材,这与古人对于儿童的观念、看法,以及对诗歌性质的认识、定位密切相关。也因为这样,古代儿童题材诗歌,成为古诗中比较珍贵的遗存。儿童题材诗歌,指以“儿童”为题材和表现对象的诗歌。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看,儿童题材诗歌在宋代达到一个高峰,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本文以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为研究对象,在文献阅读、文本整理、细化研究的基础上,论述、展现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形式内容和意义价值,并拓展其以“小”见“大”,以“儿童”见“成人”、见“社会”的文化辐射。具体来讲,论文共分以下六章:第一章是对宋代儿童题材诗歌做出概述。首先,确定了研究文本的数量和范围。在对《全宋诗》《全宋诗辑补》等基本文献进行全面阅读和整体观照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宋代儿童题材诗歌480首。其次,基于宋代儿童题材诗歌量化统计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的阐释和探析。第二章是探究宋代儿童题材诗歌创作繁盛的背景。着眼诗体文学形式自身演进的内部因素,分析了宋诗的革新对推动儿童题材诗歌创作的助推作用,包括宋诗题材的重要转向、宋诗美学追求的深刻变革和南宋中兴的诗学代变三个方面。同时放眼文学外部,分析了宋代经济社会与文化转型,以及宋代佛教与文学的融合,对儿童题材诗歌创作的促进作用。第三章是对宋代儿童题材诗歌进行分类研究。根据诗歌功能和表达形式的不同,将宋代儿童题材诗歌分为赠贺诗、感怀诗、纪事诗和说理诗四大类,在各类诗歌下面又再行细分,使得儿童题材诗歌内部形成清晰的认知轮廓。第四章着眼于论述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儿童形象。以儒家规范模式、日常生活背景、多舛命运遭际和宗教色彩为考量依据,对儿童形象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论及相关儿童形象的性格特征。该章节还对儿童形象在诗人笔下的多维表现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形式风格和价值意义。从以绝句为主的短小体制、古体诗形式和偈颂形式的大量应用、书写的戏俗化和白话倾向、叙事性的增强和趣味的凸显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其形式风格。并概括分析了其价值意义,包括诗歌题材的拓展、突破和超越、儿童形象的典型化塑造和意象化表达、儿童生活掠影,以及节俗的记录等几个方面。第六章探讨了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社会文化辐射。以儿童题材诗歌为视角,探析其中反映的宋人的儿童观、游戏观、教育观等思想观念。并论述其对宋代国家社会的映射,如当时的国家时代命运、社会生活现实和社会思想文化倾向等。

姚远[4](2020)在《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艺术传播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艺术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传播形态,从一开始就与将社会与文化视为关键概念的人类学密切相关。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传播研究大多基于“田野”而非“书斋”,它的实证特色明显有别于来自艺术理论家、传播学家以及哲学家所采用的视角和方法。本文第一章在简要回顾人类学历史中一些关键时期学术流派的艺术观念后,对零散的隐含在人类学经验解读中“千丝万缕”的有关艺术传播内容进行发掘、梳理和整合。这些内容既包括人类学对艺术传播过程的几个重要问题,如艺术传播模式、艺术传播特质以及艺术传播信息层级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人类学家对一些艺术传播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本文旨在通过历史研究途径,对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观的嬗变和艺术传播研究范式的转换达成基本认识,也为本文的研究划定范围和边界。接下来,以散点透视的方式,考察人类学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交换、仪式和语境中与“艺术传播”构连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对三个在内在逻辑上存在并列关系、学理发展中兼具层递和交叉关系的子命题——礼物交换、仪式传播和艺术挪用与艺术传播研究的亲密互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阐释。第二章以人类学礼物交换理论为起点,讨论礼物交换理论在艺术传播理论与实践中的活态运用。基于礼物交换理论,艺术传播可以被视为一套“总体呈献体系”。艺术品不仅是承载艺术信息,作为交换和传播的中介物,也是传播主体思想的物质化呈现——“艺术品即是人”。当代艺术实践和艺术批评以礼物循环模式为灵感和主题产生了精彩的艺术创作和品评,激活了“礼物精神”,使之成为艺术传播的动力源。在当代艺术传播过程中,艺术家不再是唯一的创作者和传播者,观众也不再是只是被动旁观和接受的沉默受众,两者转变为艺术传播共同的“参与者”,在和谐与冲突并存的艺术情境中互相合作、共同参与、协同作用于艺术传播进程。第三章将目光转向人类学仪式领域。仪式与艺术是同源异流的关系,两者在发生学意义上互动共生,在行为学层面相似相通,先天存在内在的亲缘关系。就表演而言,仪式表演和戏剧(艺术)表演之间既有沿袭与融通,也有创新与对立。“仪式传播”作为仪式研究关键命题,无论是与人类学的涵括关系,还是与传播学的紧密关联都是不言自明的,仪式传播研究与艺术传播理论研究之间既存在同构和相互契合的因素,又有异质和冲突的方面,是异质同构的辩证关系,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信息类型、媒介意涵、符号意义和创新。仪式传播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可以为艺术传播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参考的创新性分析思路。第四章探讨的是“现实问题”,以跨文化传播语境中的艺术挪用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章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充分发挥了人的能动性的艺术挪用行为,包含哪些类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是运用何种传播策略来塑造艺术形象以适应跨文化传播,其背后蕴涵的内在逻辑和根本动机是什么,又会产生怎样的传播效果和现实影响?人类学在艺术挪用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艺术挪用的定义、类型和行为策略等方面的理论思辨和田野实证,为反思艺术传播的能动性问题和“解密”当今商业化的多元世界中日益复杂的艺术传播现象作了经验模式的铺垫,消除对艺术传播现象“通感式”认识,以求能更严谨、更具体和更深入地理解艺术传播。本文选择在人类学广泛的视野下研究艺术传播问题,借重人类学丰富的理论成果和鲜活的民族志资源,以及田野调查、跨文化传播、语境研究等方法,以“史”为经,以“论”为纬,在“史”与“论”的交叉之处,深入挖掘和系统分析人类学领域与艺术传播构连的关键时期和关键话语,在不断地反思与对比中拓宽艺术传播研究潜在的学术空间,为艺术传播研究提供学理分析的新思路,为艺术传播学提供建构独立学科体系的新视角。

范浩然[5](2019)在《选择性分离不同结构环糊精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分离纯化不同结构环糊精进行了研究。目前,母体环糊精和分支环糊精多为酶法生产,该方法不仅得到的产物复杂,而且从酶转化产物中分离纯化单一环糊精的工艺复杂且耗时,因此大大增加了母体环糊精及分支环糊精的生产成本。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分子识别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构效预定性和识别专一性等特点,且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在分离纯化、食品检测、固相萃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出发,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光响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实现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母体环糊精及分支环糊精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4-甲基丙烯酰氧偶氮苯(MAA)为功能单体,分支环糊精6-O-α-D-麦芽糖基-β-环糊精(Mal-β-CD)为模板分子,以偶氮二异腈(AIBN)为引发剂,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光响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PMIPs)。对功能单体的光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仪对PMIPs的形貌、结构及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PMIPs分离得到的Mal-β-CD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功能单体具有较强的光学稳定性;制备的PMIPs颗粒呈现出球形结构,颗粒粒径为1.5~2μm。同时,通过选择性吸附实验、平衡吸附实验、动力学吸附实验、静态吸附实验和光控吸收与释放实验考察了 PMIPs对Mal-β-CD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MIPs对模板分子Mal-β-CD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和较高的吸附性能,结合位点的结合常数(Ka)和表观最大结合位点(Nmax)分别为1.72×104 M-1和7.93μmol/g,经PMIPs分离纯化得到的Mal-β-CD的纯度可达90.8%。通过亚急性和亚慢性试验结果可知,PMIPs分离得到的Mal-β-CD没有对实验动物引起毒理学作用。2.通过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OTMS)对载体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二氧化硅核壳型光响应型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PSMIPs)。用FTIR、SEM、TEM等仪器表征PSMIPs的形态和结构。结果表明,PSMIPs是规则的球形核壳结构,尽管表面粗糙不平,但分散性较好,颗粒直径约为0.8μm,二氧化硅表面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厚度大约为35 nm。通过选择性吸附实验,比较了 PSMIPs对Mal-β-CD、β-CD、麦芽糖的选择吸附性能,同时通过计算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验证了 PSMIPs对Mal-β-CD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平衡吸附实验和动力学吸附实验分析,PSMIPs在2 h内可以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容量为72.8%;PSMIPs具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和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两种不同类型的结合位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PSMIPs对Mal-β-CD光控吸收与释放,其吸收率与释放率分别为100.0%和80.27%。3.通过改变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添加量,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厚度可控的PSMIPs。PSMIPs的分子印迹层厚度可调控在10 nm~60 nm范围内,此时,PSMIPs是单分散的纳米球,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包裹完整,PSMIPs的表面积为275.3~391.6 m2/g,平均孔径约为3.1~3.5 nm。同时,研究不同厚度分子印迹层对Mal-β-CD的吸附-脱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MIPs对Mal-β-CD的吸附容量、脱附性质、吸附选择性和重复使用等性质与其分子印迹层厚度密切相关。PSMIPs的吸附行为较好的符合了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阶动力学模型。0.64 g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球,0.5 mmol Mal-β-CD,4.0 mmol EGDMA,0.16 g AIBN 聚合时,得到分子印迹层厚度约为30 nm,此时PSMIPs具有最大结合容量和释放容量。4.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结合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光响应型表面分子印迹材料,再利用20%HF溶液刻蚀去除二氧化硅载体,制备了光响应型中空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PHSMIPs)。比较了 PHSMIPs和PSMIPs的形态、结构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HSMIPs的平均直径约为480 nm,分子印迹层厚度约为40 nm。PHSMIPs的BET表面积、孔隙体积和平均孔隙直径分别为273.4 m2/g、0.333 cm3/g和4.3 nm。与SMIPs相比,PHSMIPs表现出较强的结合能力,更好的识别能力,更快的质量转移率,具有在复杂环境中分离纯化环糊精及分支环糊精的应用潜力。5.以α-CD和β-CD作为模板分子,添加不同摩尔比的α-CD和β-CD合成了双模板光响应型中空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DPHSMIPs),研究了 DPHSMIPs对α-CD和β-CD的选择性、吸附附能和脱附性能,并以酶法制备γ-CD的反应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究DPHSMIPs对y-CD纯化效果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不同摩尔比双模板制备的DPHSMIPs都具有较好的中空核壳结构,载体二氧化硅已被完全刻蚀去除。不同摩尔比双模板制备的DPHSMIPs的BET表面积、BJH孔的平均直径和孔体积数值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同时,不同摩尔比双模板制备的DPHSMIPs都对γ-CD几乎没有吸附性,当添加相同量的DPHSMIPs到γ-CD酶制液中时,摩尔比α-CD:β-CD=3:7制备的DPHSMIPs可以从发酵液中将α-CD和β-CD几乎完全吸附吸附出来,实现一步法去除发酵液中α-CD和β-CD。

任健华[6](2019)在《高中人文地理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教学注重接受式学习,忽视学生内心对知识探索的欲望。随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新课程改革的颁布与推行,更将探究式教学模式置于重要位置。与以往“填充”式授课模式不同,探究式教学追求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注重教师教育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为了了解高中人文地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情况,汇总了心理学基础、学习理论、科学与哲学基础等几方面理论依据,选取海阳一中、海阳四中两所高中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制定教师卷、学生卷、访谈卷并展开调查,针对问卷出现的问题制定教学策略,最终完成论文。论文研究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是“归纳分析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探究学习的成果,阐释课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调查分析部分”。以海阳市两所高中的地理教师与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制定师生调查问卷和访谈卷,进行问卷的研究分析。第三部分是“现状研究部分”。结合现状,基于教师问卷,分析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部分教师对内涵把握的不深刻,自身定位的有偏差;各个环节的具体任务,如在设计问题情境不合理、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介入时间不准确等环节的任务不够明确;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时间较短;组建探究小组较为随意。基于学生问卷,分析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缺乏探究敏感度,探究意志较薄弱;缺乏假设猜想、收集证据的技巧;组内分工效率不高;反思梳理不及时。第四部分是“策略与建议部分”。结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的部分课程作为案例提出教学策略,并针对师生分别从创建良好的探究课堂环境、培养探究意识及能力两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鑫[7](2019)在《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能源与粮食是人类生存、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面对全球性资源短缺与气候极端变化,水-能源-粮食之间的多重因果关系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粮食安全在我国长期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水-能源-粮食的关联性视角,丰富了粮食安全的研究内容。研究以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理论框架为基础,运用因素分析法、空间分析法、Topsis指数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权重法等定性与定量方法,探索了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提出了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理论框架与Topsis分析模型。水-能源-粮食的关系复杂不易量化分析,研究中,剥离出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了理论框架,并以背景、层次、内涵、结构与意义五个角度阐释了理论框架的内容。以理论架构中要素组成为基础,设计粮食生产保障、水资源投入、农业能源投入与综合要素保障四个系统的指标体系,结合Topsis法、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构建了区域粮食安全的指数分析模型。(2)分析了水-能源-粮食相关要素时空特征。从时间角度,2007-2016年三大主粮播种面积比例增长8.50%,小麦面积占比增加较大,为24.73%,粮食进口量与库存量同时在增长;我国农业用水总量明显增加,占比下降至62.38%,灌溉耕地的用水量减少,农业用水效率显着提升;各类农业能源投入量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化肥投入强度有所下降,复合肥增速明显,农机总动力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出现明显回落,农药使用量呈现“倒V”型变化趋势。从空间角度,农机总动能与用电量格局演变较明显,呈现方向明显的扩散趋势。(3)量化了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保障指数。对31个区域(省、市、自治区)2014-2016年的指标开展研究;我国整体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水资源投入的指数水平滞后于能源-粮食投入水平;从具体区域角度来看,粮食安全总体保障能力中河南、新疆与江苏保障水平最高,辽宁、甘肃与云南保障水平最低。从空间格局来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总体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北部边疆地区、西部边疆地区与黄淮海地区,西南、中南与东南沿海地区保障能力较弱。(4)提出了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区划与保障方案。依据设置的区划原则,设计了四层的区域划分,其中二层区域划分结果为高水平均衡区,山东、河南;高水平不均衡区,湖南、宁夏等15个区域;中等水平不均衡区,湖北、海南等10个区域;低等水平不均衡保障区,辽宁、广西、云南、甘肃。粮食安全面临着区域配置、人口分布、技术聚集、部门分工、政策、工程项目与水-能源-粮食关联的不协同的挑战;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区域协同、政策耦合与部门联合三类宏观策略,与两类中微观的区域产业协作对策。主要创新点:(1)从研究热点水-能源-粮食之间的关系出发,结合当前粮食安全研究的需求,创建了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理论框架。(2)阐述了农业能源投入的组成与空间格局变化,设计了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3)定量评价了我国各省级区粮食安全水平,给出了粮食安全保障区划。

张英伟[8](2018)在《关于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推进公共考古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公共考古可以以博物馆为依托,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丰富的资源是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推行公共考古的基础,该馆在全旗境内已经发现了各个不同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4000余处,居全国县级之首。同时有多个史前文化在此发现和命名。馆藏文物30000多件,文物标本重达10余吨,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0余件,二三级文物500余件,其中出土的一部分是在全国仅见的国宝级文物。关于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推进公共考古的几点思考:利用反向思维设计文物简介,使知识目标化;利用现代创意将馆内的重要文物变成文化创意产品、地方文化标识、旅游产品;通过网络平台、微博微信将考古、文物实现纸质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设计考古体验项目或考古教育项目,强调在传播手段上做尝试。

杨矗[9](2018)在《老子:钟情于天道的“智慧老人”》文中指出老子是出现在春秋末期的中国第一个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世界"第一轴心期"的最具原创性的伟大的原型级哲学家,其《道德经》一书创立了一个系统的"道论哲学体系",主旨是掘发、弘扬"天道法则"、"天道智慧",力图以无私而遍盖天地万物的"天道法则"来拯救已罹弊成患的"世道"和"人欲",并多维度、多侧面地演绎呈示出诸多"道之喻象"和"修道、得道"的途径、方法。《道德经》之道论体系又是一种类似于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存在论、现象学式的分环勾连的、多境域呈示、开显的"诗性体系",应该在不抛弃已有的"认识论"方法的基础上,再用"现象学"的方法来更好地让其"如其所是"地得到开启和显现,从而揭示和呈现其宝贵的人文意义。老子所钟情的"天道"和建构的"道论体系",属于人类最重要的"离—归"原型谱系,不光是中国的"救世宝典",也是人类的拯救意义上的启示录、圣经和智慧书。孔子形容老子"其犹龙邪",老子就是永远"飞龙在天"的一条人类智慧的巨龙。

李瑞萍[10](2017)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知识创新与合理决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已被国际教育界公认为是和“读”、“写”一样的基本学习与学术技能。在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成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含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解决,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实现高中地理内容标准的重要途径。”高中地理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双重任务。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很必要。研究梳理国内外有关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中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和贵阳市第十二中学高一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设计高中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典型教学案例,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践;依据现状调查和教学实践,总结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从教师教学技能、教材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评价方法、习题训练六个方面提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策略。调查显示:高中地理教师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较低,实施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能力不足,缺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可操作方法和技能,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不佳;现阶段高一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较低,表现为问题意识薄弱,质疑能力不足等。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了高中地理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后,实验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显着提高;相比对照班,实验班地理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提出问题频次增加;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可行、有效的。研究发现:教师批判性思维教学能力不足、学生缺乏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学业评价方式单一;为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加强教师批判性思维技能训练,精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内容,营造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和谐氛围,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元的评价方法,重视课后习题训练等方面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二、谷物收获与反向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谷物收获与反向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3)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古代儿童和儿童观”的关注
        (二)对“古代儿童题材诗歌”的关注
        (三)对“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关注
    二、研究对象
        (一)古代“儿童”概念和称谓
        (二)古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界定方式
        (三)古代“儿童题材诗歌”和古代“儿童诗”辨析
    三、文献综述
        (一)对古代儿童题材诗歌文本的搜集整理
        (二)对古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研究
        (三)对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概述
    第一节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量化研究
        一、宋代儿童题材诗歌量化统计
        二、基于儿童题材诗歌量化统计的思考和探析
    第二节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儿童称谓
        一、儿童称谓的文本表达
        二、儿童称谓的文化透视
第二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繁盛的背景
    第一节 宋诗的革新
        一、宋诗题材的重要转向
        二、南宋中兴的诗学代变
        三、宋诗美学追求的深刻变革
    第二节 宋代经济社会与文化转型
        一、宋代经济社会的几个侧面
        二、宋代文化转型的几个维度
    第三节 宋代佛教与文学的融合
        一、佛教的诗化
        二、佛理表达的形象化
第三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分类
    第一节 赠贺诗
        一、赠送诗
        二、庆贺诗
    第二节 感怀诗
        一、即事感怀诗
        二、即景感怀诗
    第三节 纪事诗
        一、人物传记式纪事诗
        二、纪行式纪事诗
        三、日常琐记式纪事诗
    第四节 说理诗
        一、哲理诗
        二、佛理诗
第四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儿童形象
    第一节 儿童形象的类型
        一、儒家伦理模式下的儿童形象
        二、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儿童形象
        三、多舛命运遭际下的儿童形象
        四、宗教色彩下的儿童形象
    第二节 儿童形象的多维表现
        一、称颂官吏的固化表现
        二、诗人情感的异样表现
        三、历史与现实的参照表现
第五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形式风格和价值意义
    第一节 形式风格
        一、以绝句为主的短小体制
        二、古体诗形式和偈颂形式的大量使用
        三、书写的戏俗化和白话倾向
        四、叙事性的增强
        五、趣味的凸显
    第二节 价值意义
        一、诗歌题材的拓展、突破和超越
        二、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塑造和意象化表达
        三、儿童生活掠影
        四、节俗的记录
第六章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的社会文化辐射
    第一节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思想观念探析
        一、儿童观
        二、游戏观
        三、教育观
    第二节 宋代儿童题材诗歌中的国家社会映射
        一、国家时代命运
        二、社会生活现实
        三、社会思想文化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艺术传播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第一章 人类学视野下艺术观的嬗变与艺术传播研究范式的转换
    第一节 进化观念与传播主义观照下的传统艺术观与艺术传播思想
        一、文化进化特征与传统艺术观的沿革
        二、人类文化传播地图与文化圈层谱系
        三、对传统艺术观和艺术传播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第二节 人类学视野下艺术观的转换和艺术传播研究范式的生成
        一、对艺术的多重理解和多元阐释
        二、人类学视野下艺术传播研究理论范式之一:艺术的“完形感知”
        三、人类学视野下艺术传播研究理论范式之二:艺术作为传播
    第三节 人类学理论研究主题与“艺术传播”的多样态构连
        一、艺术传播作为交换形态表征
        二、艺术传播作为仪式过程体现
        三、艺术传播作为语境意义表达
第二章 人类学礼物交换理论在艺术传播研究中的活态运用
    第一节 礼物的概念产生与意涵沿革
        一、礼物作为“总体呈献体系”
        二、不可让渡的“礼物之灵”
    第二节 礼物交换理论观照下艺术传播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艺术传播活动与礼物的耗费与献祭
        二、艺术传播情境中的礼物往来
    第三节 礼物循环模式在艺术传播实践中的运用及思考
        一、艺术传播实践中礼物思维的渗透与表达
        二、艺术传播达成共识——“日常生活的微型乌托邦”
        三、艺术传播表达歧感——“人造的地狱”
    第四节 艺术品何以成为一份“恰当”的礼物:对文徵明艺术交往的另一种解读
        一、由“雅债”整合的文徵明的艺术社交网络
        二、礼物往来的语境、动机的转换与艺术品类型、主题的选择
        三.对礼物理论观照下艺术传播研究的省思
第三章 艺术传播研究对仪式传播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的继承和应用
    第一节 仪式的定义、结构体系及特征研究
        一、仪式的宗教性定义和非宗教性定义
        二、仪式结构体系及其元素特征分析
    第二节 仪式与艺术的内在亲缘关系
        一、发生学意义上的互动共生
        二、行为学层面上的相似相通
    第三节 仪式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交叉与分野
        一、受众构成和观演关系
        二、对待“不变性”信息的态度
        三、表演方式的影响和效果
    第四节 仪式传播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艺术传播的关系论析
        一、仪式传播信息类型及其符号意义
        二、仪式传播成事效果与行事效果辨异
        三、仪式传播与艺术传播的异质同构
第四章 跨文化传播语境中艺术挪用与传播的影响及策略
    第一节 艺术挪用的定义探析
        一、艺术挪用的一般性定义
        二、艺术挪用的阐释性定义
    第二节 艺术挪用形态考察及其行为影响分析
        一、艺术挪用的类型及特征
        二、艺术挪用的利弊影响
    第三节 艺术挪用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
        一、民族志制品“去语境化”呈现与审美认知的重构
        二、艺术形象的“再语境化”创造与意象系统的营构
    第四节 跨界想象与假面书写:以“可可佩利”艺术形象的采借、挪用和再创造为例
        一、大众传播媒介对美洲印第安人形象之塑造和传播
        二、“可可佩利”原型追溯及争议
        三、“可可佩利”艺术挪用的动机、策略及效果
        四、“可可佩利”在大众文化和现代媒介中的表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选择性分离不同结构环糊精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环糊精概述
        1.1.1 概念
        1.1.2 结构与性质
        1.1.3 制备
        1.1.4 分支环糊精
        1.1.5 应用
    1.2 分离纯化
        1.2.1 非溶剂法
        1.2.2 溶剂法
    1.3 分子印迹概述
        1.3.1 概念
        1.3.2 发展历史
        1.3.3 制备方法
        1.3.4 原理
        1.3.5 应用
    1.4 光响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光响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麦芽糖基-β-环糊精分离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估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试验仪器
        2.2.3 实验动物
    2.3 试验方法
        2.3.1 4-羟基偶氮苯的合成
        2.3.2 4-甲基丙烯酰氧偶氮苯的合成
        2.3.3 光响应分子印迹聚合物(PMIPs)的制备
        2.3.4 偶氮苯衍生物光响应性分析
        2.3.5 结构表征
        2.3.6 PMIPs吸附性能研究
        2.3.7 PMIPs光控吸收和释放实验
        2.3.8 Mal-β-CD安全性分析
        2.3.9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DP和MAA的结构分析
        2.4.2 功能单体MAA的光响应性分析
        2.4.3 PMIPs结构分析
        2.4.4 PMIPs吸附性能分析
        2.4.5 PMIPs和PNIPs对Mal-β-CD、β-CD和麦芽糖的光控吸收和释放
        2.4.6 Mal-β-CD亚急性毒性分析
        2.4.7 Mal-β-CD亚慢性毒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响应型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麦芽糖基-β-环糊精识别特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二氧化硅的制备
        3.3.2 功能化二氧化硅的制备
        3.3.3 光响应型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PSMIPs)的制备
        3.3.4 结构表征
        3.3.5 PSMIPs吸附性能研究
        3.3.6 PSMIPs光控吸收和释放实验
        3.3.7 PSMIPs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
        3.3.8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SMIPs结构分析
        3.4.2 PSMIPs吸附性能分析
        3.4.3 PSMIPs和PSNIPs对Mal-β-CD、β-CD和麦芽糖的光控吸收和释放
        3.4.4 PSMIPs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响应型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厚度对麦芽糖基-β-环糊精识别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2.2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二氧化硅的制备
        4.3.2 功能化二氧化硅的制备
        4.3.3 不同印迹聚合物厚度的PSMIPs的制备
        4.3.4 结构表征
        4.3.5 吸附性能研究
        4.3.6 光控释放实验
        4.3.7 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
        4.3.8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表面印迹聚合物厚度对聚合物形貌的影响
        4.4.2 表面印迹聚合物厚度对表面基团的影响
        4.4.3 N_2吸附-脱附分析
        4.4.4 表面印迹聚合物厚度对PSMIPs吸附性能的影响
        4.4.5 表面印迹聚合物厚度对PSMIPs光控释放的影响
        4.4.6 表面印迹聚合物厚度对PSMIPs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响应型中空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α-环糊精识别特性的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2.2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二氧化硅的制备
        5.3.2 功能化二氧化硅的制备
        5.3.3 光响应型中空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PHSMIPs)的制备
        5.3.4 结构表征
        5.3.5 PHSMIPs吸附性能研究
        5.3.6 PHSMIPs光控吸收和释放实验
        5.3.7 PHSMIPs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
        5.3.8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表面基团分析
        5.4.2 热降解分析
        5.4.3 N_2吸附-脱附分析
        5.4.4 形貌分析
        5.4.5 PHSMIPs吸附性能分析
        5.4.6 PSMIPs和PHSMIPs对α-CD的分离效果分析
        5.4.7 PHSMIPs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模板光响应型中空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γ-环糊精纯化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6.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6.2.2 试验仪器
    6.3 试验方法
        6.3.1 活化二氧化硅的制备
        6.3.2 功能化二氧化硅的制备
        6.3.3 双模板光响应中空核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DPHSMIPs)的制备
        6.3.4 结构表征
        6.3.5 DPHSMIPs吸附性能研究
        6.3.6 DPHSMIPs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
        6.3.7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结构表征
        6.4.2 DPHSMIPs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分析
        6.4.3 DPHSMIPs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高中人文地理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教育发展赋予人才新使命
        二、课程改革提出教学新要求
        三、人文地理追求知识更全面
        四、高中学生亟需教学新方式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
        二、探究
        三、探究式教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学习理论
        四、科学与哲学观点
第三章 高中人文地理探究式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准备工作
        一、调查目的
        二、调研对象
        三、编制问卷结构
        四、设计问卷内容
        五、问卷收发统计
    第二节 地理教师对探究式的理解和实施情况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解程度与实施现状分析
        三、制约人文地理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因素
    第三节 高中学生探究意志与探究实践情况
        一、学生探究意志与积极程度分析
        二、学生探究实践与交流反思情况分析
        三、开展探究教学的成果与期望
第四章 高中人文地理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教师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内涵把握不深刻
        二、各个环节具体任务不明确
        三、忽视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
        四、开展探究式教学时间较短
        五、探究小组组建原则随意化
    第二节 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探究敏感度,探究意志较薄弱
        二、缺乏假设猜想与收集证据的技巧
        三、组内合作分工效率低
        四、自主反思梳理不及时
第五章 高中人文地理探究式教学策略
    第一节 聚焦案例,提出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三、培养假设猜想的思维
        四、培养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
        五、梳理汇总的设计
        六、评价反思的设计
    第二节 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明确探究目标,加强概念理解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素养
        三、培养学生个性,创造民主课堂
        四、培养发散思维,汲取有益建议
    第三节 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策略
        一、扩展知识背景,主动发现问题
        二、注重知识联结,大胆猜测假设
        三、明确组内分工,高效收集证据
        四、积极反思交流,归纳探究过程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水-能源-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
        1.1.2 水-能源-粮食安全是当前世界安全问题的研究热点
        1.1.3 水-能源-粮食安全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注重点
        1.1.4 粮食安全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
    1.2 研究意义
        1.2.1 从水-能源-粮食的综合角度开展了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1.2.2 从粮食安全角度探索了水-能源-粮食之间的关系
        1.2.3 为区域粮食安全提供新的判断依据与部门合作方案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4.1 定性分析法
        1.4.2 层次分析法
        1.4.3 空间分析法
        1.4.4 指数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粮食安全与水-能源-粮食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2.1 粮食安全的研究进展
        2.1.1 粮食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2.1.2 粮食安全研究方法与预测进展
    2.2 能源利用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进展
    2.3 水资源利用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进展
    2.4 水-能源-粮食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2.4.1 水-能源-粮食关系的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进展
        2.4.2 水-能源-粮食关系定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2.4.3 水-能源-粮食关系定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2.5 研究进展分析
第三章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理论框架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关联性概念(Relevance)
        3.1.2 水-能源-粮食的关系概念(Nexus)
        3.1.3 粮食安全的概念
    3.2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理论框架的构建
        3.2.1 理论架构的依据
        3.2.2 理论架构的提出背景
        3.2.3 理论架构的层次
        3.2.4 理论架构的内涵
        3.2.5 理论架构的结构
    3.3 章节小结
第四章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要素时空分析
    4.1 水-能源-粮食相关要素的基本特征解析
        4.1.1 粮食安全的基本特征
        4.1.2 水资源特征分析
        4.1.3 能源的特征分析
    4.2 水-能源-粮食相关要素的时间变化分析
        4.2.1 粮食要素的时间变化分析
        4.2.2 水资源要素的时间变化分析
        4.2.3 农业能源要素的时间变化分析
    4.3 水-能源-粮食相关要素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4.3.1 空间分析方法
        4.3.2 空间分析的数据来源
        4.3.3 标准椭圆重心偏移分析
        4.3.4 标准椭圆参数分析
    4.4 水-能源-粮食相关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4.4.1 粮食要素中经济因素分析
        4.4.2 水资源投入的因素分析
        4.4.3 农业能源投入的因素分析
    4.5 章节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TOPSIS分析模型
    5.1 分析方法选择
    5.2 分析方法阐述
        5.2.1 Topsis方法
        5.2.2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5.2.3 层次分析法
    5.3 指标体系
        5.3.1 指标设计原则
        5.3.2 指标体系构建
        5.3.3 粮食生产保障系统
        5.3.4 水资源投入系统
        5.3.5 能源投入系统
        5.3.6 综合要素保障系统
    5.4 分析模型的构建与运算流程
        5.4.1 分析模型的构建
        5.4.2 Visio流程图方法
        5.4.3 模型常用功能符号
        5.4.4 可视化表达
    5.5 章节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保障指数分析
    6.1 分析概述
        6.1.1 分析方法
        6.1.2 数据来源与选择
    6.2 粮食生产保障系统分析
        6.2.1 原始数据获取
        6.2.2 指标数据运算
        6.2.3 粮食生产保障性指标分析
        6.2.4 基于Topsis的粮食生产保障系统研究
        6.2.5 粮食生产保障系统排名结果
    6.3 水资源投入系统分析
        6.3.1 相关数据获取
        6.3.2 指标数据运算
        6.3.3 水资源投入类单指标分析
        6.3.4 基于Topsis的水资源投入系统研究
        6.3.5 水资源投入系统排名结果
    6.4 农业能源投入系统分析
        6.4.1 原始数据获取
        6.4.2 指标数据运算
        6.4.3 农业能源投入类单指标分析
        6.4.4 基于Topsis的农业能源投入系统研究
        6.4.5 农业能源投入系统排名结果
    6.5 综合要素保障系统分析
        6.5.1 原始数据获取
        6.5.2 指标数据运算
        6.5.3 综合要素保障类指标分析
        6.5.4 基于Topsis的综合要素保障系统研究
        6.5.5 综合要素保障系统排名结果
    6.6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区域粮食安全分析
        6.6.1 指标标准化处理
        6.6.2 二次权重获取
        6.6.3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分析结果
        6.6.4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排名
    6.7 章节小结
第七章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区域划分
    7.1 区域划分的基础
        7.1.1 区域类型特征描述
        7.1.2 类型区划的原则
        7.1.3 类型区划的意义
    7.2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区域划分
        7.2.1 第一层与第二层区域划分
        7.2.2 第三层与第四层区域划分
    7.3 高水平保障区
        7.3.1 高水平均衡区
        7.3.2 单一功能不足型高水平区
        7.3.3 双重功能不足型高水平区
        7.3.4 多重功能不足型高水平区
    7.4 中等水平保障区
        7.4.1 双重功能不足型中等水平区
        7.4.2 多重功能不足型中等水平区
    7.5 低水平保障区
    7.6 章节小结
第八章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与保障方案
    8.1 面临的挑战
        8.1.1 水-能源-粮食要素的空间分布不匹配
        8.1.2 水-能源-粮食的保障能力与人口分布不协同
        8.1.3 水-能源-粮食的保障能力与技术聚集不协同
        8.1.4 水-能源-粮食相关部门管理不协同
        8.1.5 水-能源-粮食的保障能力与政策扶持、工程设施不协同
    8.2 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保障方案
        8.2.1 水-能源-粮食资源管理部门的政策耦合方案
        8.2.2 水-能源-粮食管理部门的合作方案
        8.2.3 水-能源-粮食的区域协同战略方案
        8.2.4 水-能源-粮食管理部门的农业发展方案——主导产业选择方案
        8.2.5 水-能源-粮食管理部门的农业发展方案——产业融合方案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关于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推进公共考古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丰富的资源是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推行公共考古的基础
    (一) 遗址点众多, 有多个史前文化在此发现和命名
    (二) 馆内文物具有藏品多、文物品类全, 品级高等特点
    (三) 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有一批业务熟练、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
二、取得的成绩是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发展公共考古动力
    (一) 公共考古中基本的宣传工作不放松
    (二) 利用电视台、电台等媒体资源进行宣传
    (三) 利用博物馆资源举办大型展览
三、关于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继续推进公共考古的几点思考
    (一) 利用反向思维设计文物简介, 使知识目标化
    (二) 利用现代创意将馆内的重要文物变成文化创意产品、地方文化标识、旅游产品
    (三) 通过网络平台、微博微信将考古、文物实现纸质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四) 设计考古体验项目或考古教育项目, 强调在传播手段上做尝试

(9)老子:钟情于天道的“智慧老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第一个真正的“望天者”
二、把握《道德经》的两种模式
三、老子其人
四、《道德经》其书
五、“天道”的内容和特征
    1.《道德经》“道”的“天道内涵”
    2.“道”之有无、正反结构
    3.“道”之虚空、惚恍、混一特征
    4.“道”之无名、朴、小特征
    5.“道”之普遍、宏大特征
    6.“道”之自然本性
    7.“道”之无私、均等、平衡特征
    8.“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特征
    9.“道”之循环往复特征
六、“道”的现象学“喻象”
    1. 少女、母亲、谷神、玄牝
    2. 婴儿
    3. 水
    4. 橐龠 (空间意象)
    5. 车轮、陶器、房屋 (空间意象)
    6. 圣人
七、“道”之多面逻辑性思维
    1. 根思维
    2. 生思维
    3. 循环思维
    4. 反向思维
    5. 整体思维
    6. 兼性思维 (两兼思维)
    7. 卑下思维
八、“道”之得 (德)
    1. 致虚、守静、观复、归根
    2. 知有守无
    3. 见素抱朴、贵柔守雌、居卑处下、用弱无私、不争无为
    4. 为道日损
    5. 涤除玄览 (玄鉴)
    6. 善为道者与上士
    7. 上德与小国寡民
九、“道”之功用
    1. 生成万物
    2. 使事物合理、顺利、成功
十、回归“天道”的“存在论、现象学”救世之路
十一、结语:大道泛兮

(10)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2.1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2.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与模式
    2.3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教学价值
    2.4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可行性
3 高中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概况
    3.2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3.3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3.4 调查结论
4 高中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对象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过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实验结论
5 高中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5.1 高中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5.2 高中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5.2.1 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技能培训
        5.2.2 精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材内容
        5.2.3 营造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和谐氛围
        5.2.4 优化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
        5.2.5 建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多元评价
        5.2.6 重视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习题训练
6 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谷物收获与反向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果的革新:1950年代浙江双轮双铧犁推广运动研究[D]. 章军. 浙江大学, 2021
  • [2]《期货法》立法中场外衍生品的监管问题研究[D]. 朱望.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宋代儿童题材诗歌研究[D]. 马悦.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艺术传播理论研究[D]. 姚远. 东南大学, 2020
  • [5]选择性分离不同结构环糊精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 范浩然. 江南大学, 2019(03)
  • [6]高中人文地理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 任健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7]基于水-能源-粮食关联性的粮食安全研究[D]. 关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
  • [8]关于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推进公共考古的几点思考[J]. 张英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0)
  • [9]老子:钟情于天道的“智慧老人”[J]. 杨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0]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 李瑞萍.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粮食收割和逆向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