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臭氧层破坏与健康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轩[1](2021)在《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人类一边利用环境,一边破坏着自然界的平衡。最终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破坏。同时,被污染过后的环境反之对人们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环境的问题已然变成了对公共健康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这些年来,对于环境污染造成公众健康问题的日益显现。环境相关的健康议题也反复地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中。同时,我国在环境方面的法治环境,都是以经济致上,公众健康方面的保障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化的态势。然后,我国在环境健康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关于环境健康问题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为此研究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方面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环境健康问题的概述。本文以环境健康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我国环境健康问题的特点,以及分析了大气、水、土壤污染致公众健康的危害,强调环境健康法律规制对保障公共健康、促进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第二部分为分析目前环境健康问题规制以及发现其中的不足。在总结目前我国与环境健康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之后,发现出一系列问题,如我国环境健康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环境健康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环境健康监管体制不健全、环境健康规划内容还不具体、有效的环境健康信息公开机制还很缺乏等问题。第三部分则是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做法并总结经验。日本、美国、韩国环境健康发展都取得一定成效,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制定专门的环境健康法、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改进环境健康规划内容、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第四部分为完善我们国家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提出具体的建议。具体来看完善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定专门的环境健康法,明确保障人体健康的立法目的,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基本原则,构建环境健康法律体系;二是完善环境健康标准体系,确定环境健康标准的框架体系,明确其定位,并加强环境保护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的协调与衔接;三是健全我国环境健康监管机制,完善组织间机构问题,更好优化环境监管权力配置和程序,完善环境内外部问责机制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四是构造具体可行的环境健康规划,明确环境健康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完善城市环境健康应急规划,加强环境健康领域的国际间合作;五是建立有效的环境健康信息公开机制,明确环境健康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和平台,提高公众信息公开知情度。
苏芸芳[2](2019)在《环境与健康法制建设的问题挑战与应对》文中指出环境是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基础,环境问题可能通过环境要素的迁移转化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损害,为此环境与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环境与健康法制建设包含法制理念、基本原则、法律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我国现有的与环境、健康相关的法律规范对环境与健康的概念未有界定、环境与健康保护的基本理念尚不明确、基本原则不具体、法律制度内容不够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明确环境与健康的法定概念,确立环境与健康整体保护的基本理念,明确环境与健康风险预防的基本原则,完善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理顺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和协调工作机制是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制建设的必由之路。
罗丽娜[3](2019)在《“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梦”的一个部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党的十八大首次被写进政治报告,足以可见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健康问题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鉴于目前,我国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同一健康”致力于解决人类与自然的健康问题,并在指导实践上发挥有效作用。“同一健康”强调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达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处关系。本文首先对“同一健康”提出的背景及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其次解析“同一健康”的内涵及特征,并分析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及价值,最后对其进行评价与展望。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由于2004年禽流感的爆发,学者将“同一医学”发展成“同一健康”,其次对“同一健康”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进行分析,全方位了解“同一健康”的起源与发展。第二部分,从“同一健康”所涉及的对象、实践方法和目标三个角度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并与“健康”概念作比较分析,最后总结“同一健康”具有的特征,全面理解“同一健康”的含义。第三部分,分析“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同一健康”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有整体生态思想和系统生态思想,并以非洲HALI项目和欧洲“毒鸡蛋”事件为例,分析其蕴含的生态思想,以更深入地理解“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第四部分,针对“同一健康”蕴含的整体生态思想和系统生态思想,从学科发展、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角度探析其所产生的价值。对学科发展而言,“同一健康”打造多学科研究模式,超越了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对环境层面而言,“同一健康”指导人类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化解,恢复自然强大的生命力;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对经济层面而言,政府加大对人与自然冲突的宏观调控,减小疾病爆发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重视,减少经济损失;节约社会资源成本,打造健康的生活。对于社会层面而言,“同一健康”可以缓解人畜共患病、食品安全等问题带来的社会恐慌心理,提供舒适安全的社会环境;宣传“同一健康”,发挥其科学普及作用,增强“同一健康”意识;形成“同一健康”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五部分,对“同一健康”进行评价与展望。立足我国历史上的健康观的本质和局限性,分析“同一健康”的现实的合理性,并提出处理好我国历史上健康观与“同一健康”的关系,做到“扬弃”,最后对“同一健康”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同一健康”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学术界和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协作,以期解决我国人类、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健康问题。
田鑫[4](2019)在《论土壤污染防治中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法律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是当今社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人类健康受损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可避免。有鉴于此,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专门性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并在首条明确了立法目的,土壤污染防治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公众的健康。但从土壤污染防治中环境与健康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看,现行法律依然存在诸多不如人意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从法律层面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在土壤污染防治中所要求的原则、监管体制、制度,并在其中借鉴和学习了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土壤环境治理与健康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最后结合《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具体而言,文章从第三部分到第五部分,以比较法的视角研究了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在土壤污染防治中所贯彻的原则、确立的监管体制和制度。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在原则方面,应当贯彻健康优先、风险预防、公众参与的原则;在监管体制方面,应当实行在生态环境部统筹下协作的环境与健康监管机制,并可以考虑设立环境与健康委员会协调环境与健康工作;在制度方面,应当建立土壤环境与健康标准制度、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制度、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监测制度。文章最后一部分,首先以《土壤污染防治法》为落脚点,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包括原则上对健康的重视度不够,行政体制上没有独立的协调机构来统管具体的环境与健康工作,制度上缺乏系统性且在操作层面存在问题。其次,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完善建议。虽然在土壤污染防治的中也有涉及到环境与健康保护的实践,不过总体看来,存在过于分散,缺乏操作性等一系列问题。在法律层面上,系统构建和完善环境与健康的保护的规范,是实现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重要举措。
迟学芳[5](2017)在《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文中提出为了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学,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生命伦理传统进行诠释与重建的定位。为此,首先,确证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借鉴恩格尔哈特先验的“道德传统”以及马克思“实践理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四维结构”的生命伦理理想模型,作为诠释和重建的理论基础,即自然生命系统、文化生命系统、道德传统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以及系统内在选择和外在选择判例。其中,自然生命系统可以指谓一切个体生命,包括人和其他非人类动植物等个体形态;文化生命系统指代的是类比生命实体形成的生命文化,包括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和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等集合体形态,集合体形态的生命并不是不存在,是以组织结构关系在人们的头脑中作为一种影响行为或决策的意识观念,或法律制度,或器物习俗等有形无形的印记存在;道德传统是“文化遗传”的历史尺度,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包括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思想认识和分析方法,还有系统的内外选择判例,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生命系统,或文化生命系统对象的理论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是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理想模型,具有联结过去与现时代,并实现古今思想、方法和理论融合等功能。其次,把这个理想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考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从中发现和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初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的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概括:(1)从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以“民以食为天”、“生育即善”的观念以及“孝”和“德”为特征的“家-国生命一体”的血缘和宗法制度为特征;(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生命伦理传统形成,其标志是儒、道、法、墨的生命伦理传统,以“生生之道”、“生生之仁”、“治国之命在富民”、“劳动谋生权不可剥夺”等传统思想为特征;(3)秦至唐代的生命伦理传统得到大发展,出现生命伦理思想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医药体系建立,凸显“大医精诚”、“治未病”的生命道德文化;《礼记》第一次把人情、人义与人利、人患结合起来作“身-心分析”,为制约人欲并维护家-国生命健康奠定基础;陆贾的“民是万世之本”、《吕氏春秋》的“顺民心就是行大义”、《太平经》的和气生财与平均共享的太平盛世理想,以及葛洪的“自然有命”、“安其所长”具有代表性;此外,“养生安生”生命伦理传统形成。阮籍、嵇康,以及陶弘景、孙思邈和《严氏家训》为代表。(4)宋元明清的生命伦理思想,深化“明哲保身”与“舍生取义”联系和区别,还突出扩展了生命关怀的范围和仁者的生命责任。见诸“民胞物与”、“仁者天地万物一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等观点。(5)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见诸“法界缘起论”与宇宙整体性阐释,其“众生平等”、“净土情怀”、“涅盘理想”以及“素食”和“放生”身体厉行,特别是“苦”的世态及“无明”心态和“六道轮回”的“冥界”过程,为戒杀生、普渡众生、提供特殊的“思想实验”或“成佛训练”。为了使上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现时代化,就要把现今存在的公共生命理解的典型问题,放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加以解释和说明,坚持认为生命源于“生生之道”,止于自然之道,自杀不仅对不起家庭还违背“天命不可违”的原则;临终关怀,就是要讲好“听天由命”的故事;虐杀动物,是造孽的行为,不应当;刘海洋伤熊事件,归根结底是缺少对生命的相情同感;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生命的现象,本质上是人的“异化”,缺乏儒家“做人”之道。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利用生命科技干预生命自然进程的现实,主张“自然最有智慧”,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用那些科技手段。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除了有对待上述个体生命的态度外,还包括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首先,关于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主张:(1)生育是对的;(2)保证劳动者劳动是基础和前提;(3)倡导孝道是关键。其次,关于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1)弘扬优秀儒家生命伦理传统是基础;(2)得民心是根本;(3)有法必依且执法严明是大事;有国格人格是核心。再次,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老子道的生成论宇宙观具有现时代价值:(1)它提供总体认识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的生物理论模型;(2)它不等于自然规律,是一切生成之总规律;(3)它是“自然界最懂自然”之“道”,要求人们尊重和敬畏自然。进而,根据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不同的思想观点和学说范式,把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分为“十大生命道德共同体”。即“家-国生命一体”、“道法自然”、“依法治国”、“仁义为怀”、“治未病”、“身-心分析”、“以民为本”、“尊重自然”、“民胞物与”以及“养生安生”等生命道德共同体。对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既适应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公共生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也借鉴和融合了国内外相关学术观点。可以把重建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两大基石。”“一个逻辑起点”,是以“生生之道”的自然生命秩序和“生生之仁”的文化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作为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立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以及最终实现的目的。它与现行的规范生命伦理学不同:(1)它以公共生命文化和民族生命文化素质为视阈,把人对生命的行为和态度与做人、与家、国和自然界的生命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讨论,作为重建的出发点;(2)主张科学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生命的自然秩序和文化秩序,更不可能脱离与地球“道”的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以此基点作为重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3)人类个体生命的状态,生命质量、生命健康和幸福状态,与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地球自然生命的状态紧密相关。在人类社会内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家与国家、国家与小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体自然“小宇宙”是“大宇宙”自然状态的“窗口”,对自然的索取与保护、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是重建的最终目的。“两大基石”,即生命道德哲学和生命道德学,构成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体系结构的定位。在生命道德哲学层面,探讨了生命世界观、生命价值观、生命权利观和生命利益观,主张要知命、任命、顺命;身体生命的固有价值决定文化生命的内在价值;有追求生命质量,健康生活和幸福生活的权利;要保证人们基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利益,抵制奢侈需求的利益,保证平等的医疗条件、医疗机会和基本医疗利益的主张。在生命道德学定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基本框架构想,以及“孝悌原则”、“三纲五常”、“仁义”原则、“大医精诚”等基本原则;在基本范畴方面,提出生命道德共同体、生命道德考虑、生命道德重要性、生命过期、人的自然性与文化性、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秩序与文化生命秩序。在生命道德基本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以“生命的社会大义”和“医疗公正”为特征的促进医改规范的定位;在科技与生命关系上,提出“科技辅助生命的功能”、“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及其家庭选择和上级裁决”以及“要考虑到不确定性风险与责任和免责条款”的主张。在工作、生活和休闲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适度工作、要注意吸收“明哲保身”思想、健康生活和适当休闲等观点。在制定卫生保健和养生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要注意到“人体‘小宇宙’是麻烦的根源”问题、要包括动静结合、知足知止的生命脉动原则、要区分身内之物和身外之物,主张生命势弱。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是与我国流行主张的“以解题为目的和归宿”的生命规范伦理学不同,是“以做人为目的”、“以朝着生命健康的方式生活为归宿”、“家-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生命美德伦理学。无论什么样的生命伦理学,如果离开了中国优秀生命伦理传统,仅仅突出伦理学的工具价值,忽视或不顾其内在价值,那么它就是不完善的。这也是我们倡导建构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的本意。
王书可[6](2016)在《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森林和草地并称为陆地三大生态系统,能够提供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伴随着全球性湿地消失和退化危机的日益加重,湿地保护和管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法则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既是湿地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学科不断拓展与深化的要求,更是当前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紧迫诉求。三江平原地处中国东北部,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是我国淡水沼泽湿地的集中分布区,拥有三江、洪河和兴凯湖等六块国际重要湿地。三江平原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湿地物种基因库,我国商品粮生产和战备粮储存基地,我国与俄罗斯的内陆界江地区,使得湿地保护工作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粮食生产的天然屏障、维护国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垦荒造田背景下湿地资源过渡、无序、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使三江平原也未逃脱湿地消失和退化的危机。1998年,黑龙江省颁布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决定》,明确规定对现有湿地一律停止垦殖,三江平原湿地也正式进入了保护阶段。但是,在湿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湿地保护与利用相互制约的困境,湿地管理失灵,湿地生态系统难以健康发展。为了实现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本文进行了相关的评价与管理研究。首先,在国内外关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对三江平原湿地概况进行了数据调查与摸底调研,针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分析。在林业管理部门、相关高校及行政管理部门中邀请专家进行研究讨论,确定数据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内容,并在参与三江平原湿地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当地居民中进行了摸底测数与社会调查,获取了科学详实的数据,为三江平原湿地健康状况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研取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将社会公众期望与专家科学研判相结合,确定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子及其重要性序列。在此基础上,运用集对分析方法构建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预测模型,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及预测分析。研究发现,近三十来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陷入了改善缓滞的局面,面临的外部威胁主要来源于人类扰动和自然扰动,而且这两类威胁相互影响、不断叠加,其中人类扰动是主要扰动因素且放大了自然扰动的影响。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改善缓滞受限于湿地管理和湿地自我恢复能力低效等原因;在模拟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演化趋势后,发现人类扰动、湿地恢复和湿地物质贡献力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改善的重点,并为三江平原湿地合理有序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最后,针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预测结果,结合地区实际,创新性地构建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三江平原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屏障,对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生产的保障、国土安全的保护以及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希冀能为该地区湿地管理提供些许建议和参考。
李向明[7](2012)在《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研究 ——以井冈山为例》文中认为人们一度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带来环境问题。然而,在当今世界,随着大众旅游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旅游环境问题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热点。目前,在研究旅游开发与旅游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全面、综合评价旅游环境影响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而生态健康理念作为环境管理、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得人类在面临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胁迫与挑战的时候,寻找到一条解决之路。目前生态健康理论已成为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热点和趋势,而且在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在旅游研究领域还属于亟待开展的新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将生态健康理论引入到旅游区生态系统研究当中,构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基础理论与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方法,为旅游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有益的探索。本文在界定旅游区生态系统概念,阐述旅游区生态系统特征及运行规律与调控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基础理论,建立了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基于模糊数学的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方法,最后,以井冈山旅游区为例进行了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的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及创新点总结如下:(1)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基础理论首先,本文对旅游区复合生态系统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剖析了旅游区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调控机制。其次,阐释了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内涵。旅游区生态健康是一个生态价值与人类价值相统一的整合性的概念。旅游区生态健康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在以旅游活动为主要干扰因素情况下,旅游区能够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协调、持续、稳定发展的状态。第三,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新模式。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是指以旅游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为目标,在不断探索、认识旅游区生态系统本身内在规律、生态健康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旅游区生态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警以及对影响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干预和管理的过程。(2)建立了基于DPSIR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DPSIR概念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结构清晰、逻辑关系明了,为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根据旅游区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的DPSIR模型分析,结合指标体系选取方法与原则,本文采用自上而下、逐层分解的方法,把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每1个层次又分别选择反映其主要特征的要素作为评价指标。第1层为目标层,以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为目标,用来度量旅游区生态健康的总体水平;第2层为准则层,包括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影响(I)、响应(R)5个因子;第3层为指标层,共40个评价指标。基于DPSIR模型建立的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能表达影响旅游区生态健康各因素之间的信息耦合关系,说明旅游区生态健康的演进变化具有动力学特点,全面反映了旅游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3)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评价方法影响旅游区生态健康的机制和因素非常复杂,存在许多具有模糊性质的事物和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各要素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在量上是难以精确衡量的,具有明显的“模糊性”特征。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满足影响旅游区生态健康因素的模糊性和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能合理地评价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客观现状。因此,本文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模型,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的评价方法。(4)对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在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井冈山旅游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井冈山旅游区生态系统总体上处于“健康”状态。但存在许多“不和谐”或“不健康”的因素,需要进行优化与提高。第二,井冈山旅游区“压力”因子健康指数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压力”因子起消极作用的关键因素(指标)是“城镇居民恩格尔系统”、“农村居民恩格尔系统”、“旅游季节性基尼系数”和“游客空间利用集中度指数”。第三,通过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分析,提出了基于DPSIR模型的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框架及调控措施。(5)研究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首次将生态健康理论引入到旅游区生态系统研究,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概念及其诊断方法。第二,运用了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概念及其评价方法。由于本文对旅游区生态健康的研究是一个探索性的工作,对旅游区生态健康理论还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还需要选择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开发程度的同类型旅游区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补充与完善旅游区生态健康理论。
李晓明[8](2011)在《我国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的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环境与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群众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与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立法评估工作近年在我国积极开展,对环境与健康立法体系的整体性评估是现有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本论文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目的,总结了我国在环境与健康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现状,简要介绍了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环境与健康的立法状况。本论文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立法评估方面相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要素比较分析的评估方法,对环境与健康法律体系中关键要素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对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立法的立法目的、立法广度、管理体制、制度措施、技术标准、法律责任六个关键要素的分析对比,并在广泛查阅相关要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各个要素进行分析评估,最终得出我国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的评估结果如下:(1)环境立法未树立保护健康的中心目的;(2)环境法中缺少健康保护的内容,缺少环境与健康方面的专门立法;(3)环境与健康管理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都相互分离,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4)制度措施方面,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缺乏相应的健康监测和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制度,未建立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制度,其他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5)标准体系相对完善,但在标准的定位、覆盖面以及先进性、协调性方面存在不足;(6)法律责任的设置上存在着违法成本低的现象,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不够。最后,针对评估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与建议:(1)改造我国环境立法的目的,树立以保障健康为中心的立法理念;(2)完善我国环境与健康立法体系,扩大环境法的覆盖面,尽早出台我国环境与健康方面的专门立法;(3)出台环境与健康管理机构的组织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及协调机制;(4)弥补现有制度措施的不足,加强现有制度措施与健康保护的联系;(5)完善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6)强化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邓晓宇[9](2011)在《我国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在利用环境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被污染和破坏了的环境,又反过来危害了人们的公共健康。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的环境健康工作起步较晚,公共健康的环境法制度还不健全。因此,笔者将分析我国公共健康的现状及其与环境法制的关系,从而提出完善我国有关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的建议。对于环境立法,可以引入健康与疾病的相关因素,在环境标准上注重对人的关怀而进行制订。对于环境执法,明确划分各部门的权责,增加资金投入来保证环境执法的独立性,注重对环境执法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以利于法律的公平、公正,同时也要严格执法加强对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对于环境行政监督,建议在法律上将环境与健康列入监督标准,并规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保证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建立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行政监督以发掘其在保护环境及维护公共健康方面的优势。最后,建议从环境健康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及认定方法、环境健康损害赔偿责任判定相关机构的设立、诉讼中环境健康损害赔偿责任判定程序、环境污染致公共健康损害赔偿救济制度等方面来构建保障公共健康的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体系。
雷缪蕊[10](2011)在《公共健康的国际环境法保护》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阐释公共健康的定义,并论述其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其次,概述公共健康法律保护现状及相关法律保护制度。最后,介绍公共健康的国际法律保护的产生与发展,阐明公共健康国际法律保护的必要性。第二章围绕影响公共健康的关键环境要素的国际立法展开,从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以及气候变化四个方面入手,在探讨环境与公共健康的关系的基础之上介绍并深入分析了相关国际环境立法对公共健康保护的促进作用。第三章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和环境保护实践为视角,论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政策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在公共健康争端解决方面的努力,突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在协调健康与环境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控烟运动中首次行使立法权,制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情况进行介绍。第四章立足于我国政府环境与健康保护工作的现状,结合我国公共健康立法的发展,重点论述我国关于保护公共健康公约的履行。结论:健康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高涨的健康保护意识与刻不容缓的生存危机推动了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的制定,促使更多国家联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全球的健康保护运动之中。对我国而言,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有待完善的公共健康与环境保护体制,使我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断加强自身履约能力建设,提升国民健康素质。
二、臭氧层破坏与健康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臭氧层破坏与健康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概述 |
2.1 环境与健康的概念和关系 |
2.1.1 环境健康的概念 |
2.1.2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
2.2 我国环境健康问题的特点 |
2.2.1 影响对象较广泛 |
2.2.2 环境污染物的危害具有潜伏性 |
2.2.3 污染因素的复杂性 |
2.3 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
2.3.1 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
2.3.2 水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
2.3.3 土壤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
2.4 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2.4.1 环境法治是公众健康的基础保障 |
2.4.2 促进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
3 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现状及其不足 |
3.1 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现状 |
3.1.1 我国环境健康的相关政策 |
3.1.2 我国环境健康的法律体系 |
3.2 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不足 |
3.2.1 环境健康法律相关立法不统一 |
3.2.2 环境健康标准体系需完善 |
3.2.3 环境健康监管体制不健全 |
3.2.4 环境健康规划内容不具体 |
3.2.5 缺乏有效的环境健康信息公开机制 |
4 国外环境健康问题的法律规制现状及借鉴 |
4.1 国外环境健康法律规制现状 |
4.1.1 日本关于环境健康的法律法规 |
4.1.2 美国关于环境健康的法律法规 |
4.1.3 韩国关于环境健康的法律法规 |
4.2 国外环境健康法律规制的经验借鉴 |
4.2.1 制定专门的环境健康法 |
4.2.2 完善环境监管机制 |
4.2.3 改进环境健康规划内容 |
4.2.4 提高环境健康信息公开透明 |
5 完善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的建议 |
5.1 制定环境健康专门法 |
5.1.1 明确保障公众健康的立法目的 |
5.1.2 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基本原则 |
5.1.3 构建环境健康法律制度体系 |
5.2 完善环境健康标准体系 |
5.2.1 确定环境健康标准的体系框架结构 |
5.2.2 明确环境健康标准定位 |
5.2.3 加强环境保护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的协调与衔接 |
5.3 健全环境健康监管机制 |
5.3.1 健全监管组织体系 |
5.3.2 优化监管权力配置和程序 |
5.3.3 完善环境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 |
5.3.4 完善环境监管的内外部问责机制 |
5.4 构造具体可行的环境健康规划 |
5.4.1 制定环境健康工作的目标和方针 |
5.4.2 完善城市环境健康应急规划 |
5.4.3 加强环境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 |
5.5 建立有效的环境健康信息公开机制 |
5.5.1 明确环境健康信息公开的主体 |
5.5.2 确定环境健康信息公开的范围 |
5.5.3 建立环境健康信息公开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环境与健康法制建设的问题挑战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我国与环境、健康相关的法律规定 |
2.1 宪法层面 |
2.2 法律层面 |
2.3 行政法规、规章层面 |
2.4 规范性文件层面 |
3 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3.1 环境与健康保护的立法目的未予明确 |
3.2 环境与健康保护的基本原则尚需明确 |
3.3 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尚需理顺,工作机制尚需协调 |
3.4 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有待健全 |
4 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制的优化策略 |
4.1 立法明确环境与健康权,立法目的明确公众健康保护优先 |
4.2 确立环境与健康风险预防原则 |
4.3 理顺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机制 |
4.4 完善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体系 |
(3)“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的重点、理论和方法 |
(一) 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同一健康”提出的背景、内涵及特征 |
第一节 “同一健康”提出的背景 |
第二节 “同一健康”的内涵及特征 |
一、“同一健康”的内涵 |
二、“同一健康”的特征 |
第二章 “同一健康”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一节 “同一健康”的发展历程 |
一、“同一健康”的萌芽 |
二、“同一医学”的出现 |
三、从“同一医学”到“同一健康” |
第二节 “同一健康”发展现状 |
一、研究领域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 |
二、研究内容日益丰富 |
三、研究人员机构分布广泛 |
四、学术交流活动日趋规范 |
第三章 “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 |
第一节 “同一健康”中的整体生态思想 |
一、整体生态思想的历史梳理 |
二、“同一健康”蕴含的整体生态思想的内容 |
三、体现整体生态思想的案例--以非洲HALI项目为例 |
四、小结与评价 |
第二节 “同一健康”中系统生态思想 |
一、系统生态思想历史考察 |
二、“同一健康”蕴含的系统生态思想的内容 |
三、凸显系统生态思想的案例--欧洲“毒鸡蛋”事件 |
四、小结与评价 |
第四章 “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价值探究 |
第一节 “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学科发展的价值 |
一、完善复杂性问题的学科解决方案 |
二、对传统生态学的超越 |
第二节 “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对环境的价值 |
一、化解人类、动物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
二、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
第三节 “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对经济的价值 |
一、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人与自然健康机制 |
二、加强企业对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 |
三、节约社会的资源和降低成本 |
第四节 “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对社会的价值 |
一、缓解社会的恐慌心理 |
二、增强公民“同一健康”的意识 |
三、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
第五章 对“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的评价与展望 |
第一节 “同一健康”的合理性 |
第二节 处理好中国历史上的健康观与“同一健康”的关系 |
第三节 “同一健康”的未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论土壤污染防治中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法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目的 |
(三)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土壤污染防治及环境与健康保护概述 |
一、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概念厘清 |
(一)土壤和土壤污染的含义 |
(二)土壤污染防治的界定 |
二、环境与健康保护的理念 |
(一)环境与健康保护相关概念 |
(二)提倡环境与健康保护理念的必要性 |
三、土壤污染防治中环境与健康保护的关系 |
第三章 实现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原则要求 |
一、健康优先原则 |
(一)健康优先原则的概念 |
(二)确立健康优先原则的必要性 |
(三)健康优先原则的域外法实践 |
二、风险预防原则 |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概念 |
(二)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必要性 |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域外法实践 |
三、公众参与原则 |
(一)公众参与原则的概念 |
(二)确立公众参与原则的必要性 |
(三)公众参与原则的域外法实践 |
第四章 实现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行政组织框架要求 |
一、建立由生态环境部门统筹的环境与健康监管体制 |
(一)将生态环境部门确立为统筹部门的原因 |
(二)生态环境部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统筹职责 |
(三)生态环境部中设立专门的环境与健康委员会 |
二、建立生态环境部门统筹下的协作机制 |
(一)建立生态环境部门统筹下的协作机制的必要性 |
(二)生态环境部门统筹下的协调机制的要求 |
第五章 实现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制度要求 |
一、建立土壤环境与健康标准制度 |
(一)土壤环境与健康标准制度的内涵 |
(二)土壤环境与健康标准的制定要求 |
(三)土壤环境与健康标准的适用 |
二、建立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制度 |
(一)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制度的内涵 |
(二)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制度的要求 |
(三)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的实施 |
三、建立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监测制度 |
(一)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监测制度的内涵 |
(二)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监测制度的要求 |
(三)土壤环境与健康监测的实施 |
第六章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实现规范的完善 |
一、《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的原则的完善 |
(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实现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原则规定 |
(二)相关原则存在的问题 |
(三)对相关原则的完善 |
二、《土壤污染防治法》确立的监管体制的完善 |
(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实现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监管体制规定 |
(二)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三)对监管体制的完善 |
三、《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的制度措施的完善 |
(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实现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制度规定 |
(二)相关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对相关制度的完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简要评述 |
1.3.1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理论 |
1.3.2 传统生命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1.3.3 中医理论中的生命伦理研究 |
1.3.4 其他各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1.3.5 存在的难题和研究的基点 |
1.3.6 本论文使用的生命伦理学概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我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诠释的理论基础 |
2.1 对生命伦理学产生影响的典型文本的分析 |
2.1.1 分析的立论基点 |
2.1.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文本分析 |
2.2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及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2.1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的重大事件 |
2.2.2 影响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
2.3 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性质和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1 我国生命伦理学性质的争论 |
2.3.2 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方式的争论 |
2.3.3 基于“异中之同”的简要评述 |
2.4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及我国传统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4.1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 |
2.4.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
2.5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及创新意义 |
2.5.1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 |
2.5.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创新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3. 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 |
3.1 原始社会与生命道德的产生 |
3.1.1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生命道德演变 |
3.1.2 原始社会生命文化秩序的确立 |
3.1.3 维系家庭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孝”与“德”的产生 |
3.1.4 原始社会的中医生命伦理思想萌芽 |
3.2 夏、商、西周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1 《周易》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3.2.2 《尚书》“五行说”的生命伦理方法 |
3.2.3 夏、商、西周时期生命文化的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 道家的生命伦理学 |
4.1.1 老子“道”的生命伦理学说 |
4.1.2 庄子自然中心论的生命伦理思想 |
4.1.3 杨朱的人类个体生命伦理思想 |
4.2 儒家的生命伦理学 |
4.2.1 孔子的家庭、政治、社会生命伦理学说 |
4.2.2 孟子的生命伦理思想 |
4.2.3 荀子的家国生命健康伦理思想 |
4.3 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4.4 法家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1 管仲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2 商鞅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
4.4.3 韩非子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
4.5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生命文化 |
4.5.1 精、气、神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 |
4.5.2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法规和制度 |
4.5.3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5. 秦朝至唐代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 秦汉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1 《吕氏春秋》中“人生基本需求”的生命伦理意蕴 |
5.1.2 “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 |
5.1.3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彰显的生命文化 |
5.1.4 《皇帝内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6 维持家庭和社会生命秩序的“三纲五常” |
5.1.7 陆贾、贾谊国家生命健康管理的伦理思想 |
5.1.8 《礼记》《淮南子》《太平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5.1.9 扬雄、王充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 魏至唐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1 王弼、阮籍和嵇康以及郭象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2 《颜氏家训》重人贵生、保身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3 “隐逸现象”凸显的“保全身心”的生命文化 |
5.2.4 葛洪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5 陶弘景的生命伦理思想 |
5.2.6 孙思邈的生命伦理思想 |
5.3 本章小结 |
6. 宋元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 宋元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1.1 张载“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 |
6.1.2 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说”的生命伦理境界 |
6.1.3 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生命伦理责任 |
6.1.4 刘完素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 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6.2.1 王阳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伦理自觉 |
6.2.2 王艮“明哲保身”的生命大义 |
6.2.3 王夫之“知耻、立志”的生命品位 |
6.2.4 “温病四大家”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 |
7.1 “法界缘起论”与宇宙的整体性 |
7.1.1 佛教的缘起论 |
7.1.2 宇宙万物无碍自在 |
7.2 众生平等与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2.1 众生平等 |
7.2.2 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
7.3 业报论与对生命及其环境的尊重 |
7.3.1 业报论 |
7.3.2 业报论传说 |
7.3.3 素食 |
7.3.4 放生 |
7.3.5 净土 |
7.4 苦生与涅盘 |
7.4.1 苦及原因 |
7.4.2 涅盘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诠释 |
8.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 |
8.1.1 现今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
8.1.2 “临终关怀”的问题 |
8.1.3 虐杀动物的问题 |
8.1.4 刘海洋“伤熊事件” |
8.1.5 同学之间的杀人事件 |
8.1.6 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 |
8.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 |
8.2.1 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2 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2.3 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
8.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 “家-国生命一体”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2 “道法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3 “仁义为怀”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4 “依法治国”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5 “治未病”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6 “身-心分析”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7 “以民为本”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8 “尊重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9 “民胞物与”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3.10 “养生安生”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
8.4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诠释的现时代需求和根据 |
8.4.1 科技疯狂发展的失控,对生命构成严重的风险 |
8.4.2 “赶超现代化的世界性角逐病” |
8.4.3 控制毁灭生命的战争需要生命健康文化的支撑 |
8.4.4 复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纵欲且废人体自然之功 |
8.4.5 社会保障改革需要“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定位 |
8.5 中医兴废争论中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之诠释 |
8.5.1 修正中医或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 |
8.5.2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医,中药有西药不具备的疗效 |
8.5.3 从中国生命伦理传统诠释中医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 |
9.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逻辑起点 |
9.1.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 |
9.1.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立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
9.1.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终极关怀 |
9.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哲学定位 |
9.2.1 生命世界观 |
9.2.2 生命价值观 |
9.2.3 生命权利观 |
9.2.4 生命利益观 |
9.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学定位 |
9.3.1 道德观念 |
9.3.2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框架构想 |
9.3.3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原则 |
9.3.4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范畴初探 |
9.3.5 中国生命道德学基本规范的前提和定位 |
9.4 构建“诗意地栖居”的中国生命伦理学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创新点说明 |
(6)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 |
2.1.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
2.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2.2.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内涵 |
2.2.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影响因素 |
2.2.3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原则 |
2.3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 |
2.3.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内涵 |
2.3.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职能 |
2.3.3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原则 |
2.4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湿地生态学 |
2.4.2 生态伦理学 |
2.4.3 生态经济学 |
2.5 本章小结 |
3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状况 |
3.1.2 社会状况 |
3.2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能力因素分析 |
3.2.1 湿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及发展能力的分析 |
3.2.2 湿地生态系统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能力的分析 |
3.2.3 能力因素综合分析 |
3.3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扰动因素分析 |
3.3.1 自然扰动因素分析 |
3.3.2 人类扰动因素分析 |
3.3.3 扰动因素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4.1 模型的构建 |
4.1.1 模型构建原理 |
4.1.2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的提出 |
4.1.3 测量指标的预设 |
4.1.4 统合模型结构方程式的界定 |
4.2 因子分析 |
4.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 统合模型分析 |
4.3.1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及检验 |
4.3.2 各潜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预测分析 |
5.1 评价及预测模型构建 |
5.1.1 模型原理 |
5.1.2 模型组建 |
5.2 评价及预测分析 |
5.2.1 基于联系度函数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分析 |
5.2.2 基于联系度函数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预测及分析 |
5.3 评价与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
5.3.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改善缓滞分析 |
5.3.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预测结果的宏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
6.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模式选择 |
6.1.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模式的内涵与适用 |
6.1.2 评价引导下管理模式的选择 |
6.2 OEM模式下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 |
6.2.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目标 |
6.2.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过程 |
6.3 OEM模式下三江平原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的设计 |
6.3.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的框架构成 |
6.3.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系统模块 |
6.3.3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支撑系统模块 |
6.4 本章小结 |
7 OEM模式下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策略 |
7.1 限制人类扰动负效应的策略选择 |
7.1.1 提高违规成本与跟踪恢复管理 |
7.1.2 伦理公德介入引导管理 |
7.2 激励湿地自我恢复能力的策略选择 |
7.2.1 增扩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辐射面 |
7.2.2 铺设湿地生态廊道联接带 |
7.2.3 设定湿地生态“踏脚石”类关键基点恢复区 |
7.3 增加湿地物质贡献能力 |
7.3.1 湿地碳储存的价值转化 |
7.3.2 湿地生态系统数据信息的产品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研究 ——以井冈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生态健康研究是系统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
1.1.2 生态健康评价是测度旅游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方法 |
1.1.3 生态健康管理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
1.2 研究综述与选题 |
1.2.1 旅游环境问题研究 |
1.2.2 生态健康研究 |
1.2.3 论文选题 |
1.3 研究基础与选点 |
1.3.1 前期研究 |
1.3.2 实地调研 |
1.3.3 选点依据 |
1.4 研究意义 |
1.4.1 方法论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4.3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旅游区生态健康的基础理论 |
2.1 旅游区生态系统概念及特征研究 |
2.1.1 旅游区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
2.1.2 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
2.1.3 旅游区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 |
2.1.4 旅游区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与调控机制 |
2.2 旅游区生态健康概念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1 生态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
2.2.2 旅游区生态健康概念 |
2.2.3 旅游区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2.3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及其实现过程 |
2.3.1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概念的提出 |
2.3.2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的内涵 |
2.3.3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的理念 |
2.3.4 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的过程 |
第3章 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DPSIR概念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的演化过程 |
3.1.2 DPSIR概念模型的应用 |
3.2 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的DPSIR模型分析 |
3.2.1 DPSIR模型在旅游区生态健康研究中的适应性分析 |
3.2.2 基于DPSIR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3.3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 |
3.3.1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
3.3.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4 基于DPSIR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3.4.2 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内涵 |
第4章 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
4.1 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
4.1.1 评价指标标准的确定思路 |
4.1.2 评价指标标准的参考依据与等级划分 |
4.1.3 旅游区生态健康的综合评价等级 |
4.2 基于G1法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1 权重方法的选择 |
4.2.2 G1法理论与特点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3.1 模糊综合评价的依据 |
4.3.2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计算 |
4.3.3 模糊综合评价与生态健康指数计算 |
第5章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 |
5.1 井冈山旅游区复合生态系统现状 |
5.1.1 旅游区自然子系统 |
5.1.2 旅游区社会子系统 |
5.1.3 旅游区经济子系统 |
5.2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 |
5.2.1 驱动力指标数据 |
5.2.2 压力指标数据 |
5.2.3 状态指标数据 |
5.2.4 影响指标数据 |
5.2.5 响应指标数据 |
5.3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指数评价 |
5.3.1 准则层因子健康指数 |
5.3.2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综合指数 |
5.4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综合分析 |
5.4.1 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思路 |
5.4.2 生态健康影响因素相关性综合分析 |
5.4.3 复合生态系统耦合机理分析 |
5.5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关键因子识别 |
5.5.1 "驱动力"因子 |
5.5.2 "压力"因子 |
5.5.3 "状态"因子 |
5.5.4 "影响"因子 |
5.5.5 "响应"因子 |
第6章 基于DPSIR框架的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调控 |
6.1 井冈山旅游区生态健康管理与调控框架 |
6.2 基于"驱动力"的生态健康调控措施 |
6.2.1 多维目标管理与互动机制构建 |
6.2.2 人口规模控制 |
6.2.3 生态意识培育 |
6.3 基于"压力"的生态健康调控措施 |
6.3.1 适应性管理模式 |
6.3.2 旅游容量管理与调控 |
6.3.3 实施景区(点)轮休制度 |
6.4 基于"状态"的生态健康调控措施 |
6.4.1 旅游开发环境审计 |
6.4.2 生态环境监测及灾害防控体系的构建 |
6.4.3 实行生态敏感性分级管理 |
6.5 基于"影响"的生态健康调控措施 |
6.5.1 实施旅游危机管理 |
6.5.2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
6.5.3 社区参与旅游机制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理论研究结论 |
7.1.2 方法研究结论 |
7.1.3 实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2.1 引入生态健康理论进行了旅游区生态系统研究 |
7.2.2 构建了基于DPSIR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8)我国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的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第一节 卫生领域法律法规 |
第二节 环境领域法律法规 |
第三节 基本法及其他领域法律法规 |
第四节 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 |
第二章 国外环境与健康立法情况 |
第一节 美国环境与健康立法 |
第二节 日本环境与健康立法 |
第三节 欧盟环境与健康立法 |
第四节 韩国环境与健康立法 |
第三章 法律体系的评估方法 |
第一节 德国的立法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估方法 |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压力-现状-反应评估方法 |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要素量化评估方法 |
第四节 我国的立法后评估方法 |
第四章 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体系评估 |
第一节 评估方法 |
第二节 评估内容 |
一、 立法目的 |
二、 立法广度 |
三、 管理体制 |
四、 制度措施 |
1 环境规划制度 |
2 环境与健康监测制度 |
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4 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制度 |
5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 |
五、技术标准 |
六、法律责任 |
第三节 评估结果 |
一、国外环境保护的立法中,大多强调促进人类健康与环境之间的充分和谐,而我国则强调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未树立保护健康的中心目的 |
二、环境立法中很少涉及人类健康保护方面的内容,在一些领域存在立法缺位,缺少环境与健康方面的专门的法律或法规 |
三、我国的环境管理与健康管理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都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
四、我国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缺乏相对应的健康监测和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制度,未建立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制度 |
五、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相对健全,但环境标准未树立保护健康的中心目的,导致在健康保护方面存在缺陷;现有标准体系在覆盖面、先进性、协调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
六、我国环境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震慑作用不明显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我国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内现状概况 |
1.3.2 国外现状概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我国公共健康与环境法治概述 |
2.1 我国的公共健康概况 |
2.2 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
2.2.1 环境问题威胁公共健康 |
2.2.2 环境污染对公共健康影响的特点 |
2.3 公共健康与环境法治的关系 |
2.3.1 环境法治是公共健康的必要条件 |
2.3.2 公共健康是环境法治的价值追求 |
2.4 我国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之界定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现状 |
3.1.1 我国公共健康的管理机构 |
3.1.2 我国公共健康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
3.1.3 国家重视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规制 |
3.2 我国公共健康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 |
3.2.1 公共健康环境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
3.2.2 公共健康环境行政执法上存在的问题 |
3.2.3 公共健康环境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 |
3.2.4 环境污染致健康损害赔偿责任救济相关法制缺失 |
3.3 我国公共健康环境法治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外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经验借鉴 |
4.1 欧盟公共健康与环境发展战略 |
4.1.1 制定《欧洲环境与健康战略》 |
4.1.2 日臻完善环境与健康领域的政策法规 |
4.1.3 制定环境与健康的研究计划和实施原则 |
4.2 日本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概况 |
4.2.1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4.2.2 专门的公害健康受害补偿制度 |
4.3 国外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经验借鉴 |
4.3.1 积极开展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工作 |
4.3.2 协调环境与公共健康有关部门工作加强国际间合作 |
4.3.3 补充和完善有关公共健康的环境法律制度 |
4.3.4 处理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保障公共健康 |
4.4 本章小结 |
5 完善我国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设想 |
5.1 完善公共健康的环境立法 |
5.1.1 完善有关公共健康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 |
5.1.2 以公共健康为中心建立良好的环境标准体系 |
5.2 加强公共健康的环境执法 |
5.2.1 完善环境执法制度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
5.2.2 多策并举保障执法主体严格执法 |
5.3 强化公共健康的环境行政监督 |
5.3.1 以保障公共健康为监督标准加大环境行政监督力度 |
5.3.2 加强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
5.3.3 健全环境对健康影响信息共享机制鼓励公众参与 |
5.4 构建保障公共健康的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体系 |
5.4.1 确立环境健康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及认定方法 |
5.4.2 完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责任判定的相关机构建设 |
5.4.3 明确诉讼中环境健康损害赔偿责任判定程序 |
5.5 完善环境污染致公共健康损害的救济制度 |
5.5.1 完善环境污染致公共健康损害救济的相关立法 |
5.5.2 建立相应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
5.5.3 建设环境污染健康保障基金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公共健康的国际环境法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公共健康的法律保护概述 |
第一节 公共健康的定义及法律保护现状 |
一、公共健康的定义 |
二、公共健康的法律保护现状 |
第二节 公共健康的国际法律保护 |
一、公共健康国际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
二、公共健康国际法律保护的司法实践 |
三、公共健康国际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第二章 保护公共健康关键要素的国际环境立法 |
第一节 淡水资源的国际环境法保护 |
一、淡水资源的危机与淡水资源的保护 |
二、《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 |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国际环境法保护 |
一、土地资源概述 |
二、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三、《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
第三节 防治大气污染的国际环境立法 |
一、大气污染与大气资源的保护 |
二、臭氧层破坏与臭氧层的保护 |
第四节 稳定气候的国际环境立法 |
一、气候变化问题概述 |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 |
三、当前的气候谈判 |
第三章 WHO 的公共健康政策与环境标准 |
第一节 WHO 的健康政策与环境保护实践 |
一、WHO 健康政策的发展 |
二、WHO 的环境标准 |
三、公共健康争端的解决 |
第二节 烟草危害的国际法控制实践 |
一、烟草危害与国际控烟运动 |
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主要措施 |
第四章 中国的公共健康立法 |
第一节 中国公共健康立法概述 |
一、中国公共健康现状 |
二、中国公共健康立法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公共健康保护的履约行动 |
一、淡水资源的保护 |
二、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 |
三、大气资源的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 |
四、烟草危害的控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臭氧层破坏与健康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环境健康问题法律规制研究[D]. 刘清轩.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环境与健康法制建设的问题挑战与应对[J]. 苏芸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05)
- [3]“同一健康”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 罗丽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论土壤污染防治中环境与健康保护目标的法律实现[D]. 田鑫.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D]. 迟学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管理研究[D]. 王书可.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7]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研究 ——以井冈山为例[D]. 李向明. 云南大学, 2012(08)
- [8]我国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的评估研究[D]. 李晓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04)
- [9]我国公共健康的环境法治研究[D]. 邓晓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1)
- [10]公共健康的国际环境法保护[D]. 雷缪蕊.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