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创业板公司实施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重大会计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茜[1](2021)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问题探讨 ——以PHYD事务所对JT银行的审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融资行为的日渐频繁,投资者迫切的希望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审计报告作为企业经营信息的重要载体,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与投资者能否做出准确的决策有着深刻的关联,报表预期使用者对审计报告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都有极高的需求。为了提高审计报告中的信息含量,2016年12月财政部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及应用指南,对上市公司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成为了审计报告中值得关注的新内容。单独成段的关键审计事项能有效的聚焦使用者的视线,披露本期审计中最值得关注的风险点。同时,对关键审计事项及应对措施的披露提供了区别于财务报表数字及附注的额外信息,显着增加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这一披露也展示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流程,在提升了审计报告信息含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审计的透明度,有助于提升大众对注册会计师专业性的理解和认可。市场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各种经济主体的参与,金融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聚社会资本、完成转移支付、创造信用工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宏观而言,银行也是国家调控资金总量的重要工具,其中,上市银行企业在资产规模、业务复杂度上在行业内均有一定代表性,银行股票价格被视为证券市场的重要信号,故其披露的信息受到多方的关注。本文以JT银行在2016~2019年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为主要样本,从相关性、充分性、合规性方面分析其披露情况,探讨其在披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同时对解决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献综述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概念,描述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概念,介绍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要求,对银行业公司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特点进行了说明,介绍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需要的理论,包括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审计准则1504号及应用指南》。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以JT银行为案例,介绍了其2016~2019年年报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情况,从相关性、充分性、合规性三个方面,使用图、表与文字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对比不同年度披露中存在的异同点。第四部分是对JT银行在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相关性、充分性、合规性三个方面来探究问题,并从注册会计师对JT银行的了解情况、执业能力、审计经验及JT银行业务的复杂程度几个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根据分析出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的改进建议,以完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内容为目的,从实务工作角度出发,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被审计企业个性化信息的收集,加强对准则的学习和理解,积极积累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经验,提升职业判断能力。结束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内容,并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与存在的不足。
吴亚亚[2](2020)在《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审计风险分析 ——以百乐米业为例》文中指出2013年12月,国务院将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地域限制放开,面向全国接受挂牌申请,中小企业长久以来融资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挂牌企业数量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许多中小型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也把握契机纷纷在新三板挂牌。然而,随着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新三板市场的涌入,违规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新三板市场由于准入门槛较低,监管不够到位等原因,许多企业挂牌后业绩迅速变脸,失去持续经营能力;与此同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由于具备部分农业企业的特点,存货性质特殊,现金交易频繁,给管理层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受市场环境及行业因素的影响,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对注册会计师开展年报审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学者对于该类企业的审计风险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时面临的审计风险有哪些?针对这些审计风险有哪些应对措施?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新三板市场及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出相应的审计风险点,为具体案例分析做铺垫;其次,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并以违规的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百乐米业为例,分析其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检查风险;最后总结出在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年报审计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错报风险点以及对检查风险的控制措施。本文的研究发现是:(1)新三板市场的挂牌门槛、风险警示触发条件、市场分层制度,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所处的行业政策、自然环境、现金采购方式及面临的食品安全要求等都会增大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年报审计工作量与收费不配比,相关行业审计经验不足会增大检查风险。(2)百乐米业的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体现在外部环境风险、控制环境风险及持续经营风险;存货真实性风险、营业收入确认风险、关联方交易风险及成本费用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的检查风险主要体现在相关行业审计经验不足且审计工作量较大、审计程序实施不充分以及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存在问题。(3)对以上提到的审计风险点,注册会计师应当加强对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重大错报风险点的识别以及对检查风险的控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将对新三板企业审计风险的研究着眼于农副食品加工行业。(2)以最近刚被处罚的违规情况较为严重的企业百乐米业为例进行分析,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防范该类企业的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宋芷琦[3](2020)在《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龙力生物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2004年5月深交所推出中小板块后,很快就成为许多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选择。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小板企业从刚设立时的38家增长到2020年的3861家。与此同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其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比例要高于主板和创业板。同时,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也层出不穷,关注中小企业审计风险已经成了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以现代风险导向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中小板上市公司龙力生物企业为研究对象,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个方面对其审计风险进行剖析。其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主要表现行业状况等外部因素、薄弱的内部控制环境的风险、企业经营相关的风险以及企业财务业绩衡量和评价的压力带来的风险;在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体现在:收入确认与成本核算的风险、关联方界定模糊及关联交易不公允的风险、债务违约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等方面,并针对评估出的风险提出应对措施。通过研究发现,龙力生物企业的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均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对此,本文在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和针对检查风险方面也提出改善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现状的防范措施。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般都对普遍意义上传统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很少聚焦于中小板的上市公司。即使对中小板进行研究也是多集中于融资和内控问题,较少针对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的特殊性进行研究,本文创新地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希望可以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研究,略微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高鸽[4](2020)在《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研究 ——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BG公司IPO审计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新设科创板并试点推行注册制。该板自创立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探索,截止目前已经有一大批企业成功在该板块注册上市。作为我国新创立的一个板块,该板块为我国尚处于初创阶段的广大高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上市融资平台,也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前来申请注册。在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下,会计师事务所如何降低科创板IPO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为广大投资者出具客观、真实的审计报告,对于科创板的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与其他板块相比,科创板在制度规则、权力配置及接收上市公司类型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不同,因此对科创板IPO审计风险展开重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审计风险及IPO审计风险的相关文献,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舞弊三角理论作为研究基础,找寻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的分析思路。本文通过对科创板一系列制度规则及科创板IPO企业的深入研究,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了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的现状,并从科创板的制度规则、科创公司本身的特征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成因。在对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研究框架的指导下,选取了BG公司作为分析案例,重点分析了该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应对审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在对科创板IPO审计风险总体分析及对案例重点分析的基础上,站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以上研究,为会计师事务所执行科创板IPO审计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不断降低科创板IPO审计风险,进而促进科创板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董馨妮[5](2020)在《创业板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研究 ——基于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文中提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市场为具有成长潜力但缺乏融资途径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上市机会。相比主板市场对公司盈利能力、资产规模的严苛要求,创业板市场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与创新能力更为重视。创业板上市门槛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其审计过程中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自2009年创业板设立以来,许多公司通过创业板上市获得了发展与成长。同时,由于利益的诱惑,诸如海联讯、欣泰电气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欺诈上市、财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不但会让违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众矢之的,也会使得投资者对创业板市场失去信心,危害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提升创业板审计质量、防范创业板审计风险具有迫切现实意义。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创业板审计风险成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一方面,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创业板制度及其上市公司的特征;另一方面,笔者从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入手,识别创业板上市公司金亚科技的审计风险。然后,笔者结合这两方面的研究内容,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以及监管部门三个方面来分析金亚科技审计风险成因。最后,笔者针对发现的审计风险成因,较为全面地提出创业板审计风险防范策略,对于创业板企业以及相关注册会计师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黄睿婷[6](2020)在《IPO审计风险研究 ——以龙宝参茸为例》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IPO成为许多企业融资扩张的主要手段,但是IPO大热也带来诸多问题,新股发行进快影响投资环境,IPO造假频发挫伤投资信心.对于IPO造假舞弊,不少企业被处罚的同时也导致部分中介机构被牵连,这表明了IPO市场对上市企业越加严格的要求,同时也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敲响了警钟,随着2019年《新证券法》的通过,证券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变革.IPO企业的审计失败,不仅仅会给企业本身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为其服务的会计事务所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严重者审计业务和审计客户数量都会极大下滑最终很难继续维持经营,因此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如何应对IPO审计中出现的审计风险,进一步提高IPO审计质量,是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IPO审计风险展开研究.通过阅读审计风险和IPO审计的相关文献,与审计风险相关的重要概念进行分析,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近年的IPO审核、IPO处罚以及事务所IPO审计收人等数据进行梳理,进而从理论层面对常见的IPO审计风险点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龙宝参茸审计案例中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在该案例的IPO审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案例进行思考,提出了防范IPO审计风险的措施建议,通过对龙宝参茸审计案例分析,不难发现IPO审计风险的常见问题在不同的案例中都可能出现,常见的风险点例如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缺乏合理的职业怀疑等,需要注册会计师提高自身职业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进一步的审计程序,而对于特殊行业存在的特殊风险,也需要专门的防控手段,在健全IPO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设立特殊行业审计项目组降低特殊企业的IPO审计风险.
陈力[7](2020)在《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与应对 ——以久其软件并购上海移通为例》文中提出并购重组中目标公司的业绩承诺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维护交易公平以及遏制恶意操纵、评估定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业绩承诺带来的盈余操纵等消极的影响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一般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由公司管理层与审计师共同决定,审计师需承担审计责任。涉及业绩承诺的被并购单位具有较强的舞弊动机时,审计师将面临较高的审计风险。因此探讨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与应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久其软件并购上海移通为例,首先在中注协呼吁事务所关注业绩承诺项目审计风险的背景下,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提出的三个层次为角度,对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具体表现进行阐述。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的动因,动因分析显示:在高额业绩承诺压力下,目标公司存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形成审计风险;当目标公司存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且满足一定条件时,会实施舞弊行为;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时,这为被审计单位实施舞弊行为间接地提供了机会。其次,结合久其软件并购上海移通为例,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三个维度对年报审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年报审计中存在的不足,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提出应对策略。本文聚焦上市公司并购目标公司,目标公司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进行分析与探讨。理论上,揭示了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的来源与表征,拓展了审计风险的研究范围。实践上,有利于审计师对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进行识别与应对,也为监管部门对业绩承诺的监管提供了案例证据。
刘泽慧[8](2019)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金亚科技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在国家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大力扶持高新技术提供的各种优惠,如国家的补贴、税收优惠及并且更有利于创业板上市等。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1也从2008年建立政策之初的1.5万家增长到了 2018年底的13.3万家,仅11年间翻了近9倍,由此可以推测,未来会涌现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然而已有的审计风险相关的文献大多是普适于所有行业。实际上,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特点及风险差别较大,比如高新技术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核心、高投入并伴随高风险、扩展迅速产品周期短等特点,这些特点会涉及到企业十分多的财务与非财务数据。而事务所却忽视了这些特点,往往“一视同仁”。即使有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审计的也仅针对的是专项审计,结合高新技术企业激增现状,很显然的是:专项审计已不能满足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企业财报披露的高质量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现有审计风险进行细分和补充,站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年度审计的角度看待审计风险。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特殊性及审计风险是什么,针对其审计风险又该如何应对?研究思路:本文将理论基础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并运用审计风险模型贯穿始终,使全文逻辑保持一致。首先,本文运用文献回顾、案例分析以及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次,总结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区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审计风险模型,全面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再次,本文与一般理论框架研究有所区别,是以金亚科技这一典型案例为依托,参照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独特的审计风险点,保持行文逻辑一致,同样运用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将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最后,本文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本文创新及意义:本文不是对普遍意义上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而是将其细化,聚焦于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领域,对其行业的审计风险特殊性进行分析总结。使事务所在开展年度审计实务时,在时间及审计资源都有限的条件下,能够更快速地识别和评估该类企业的审计风险,将更多的时间及资源投入在财务造假的高发领域,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失败的可能。
陈云菲[9](2019)在《以H公司为例的新三板挂牌审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平台。由于新三板市场准入门槛低、监管环境相对薄弱等原因导致该市场的挂牌企业大都存在成立时间短、信息披露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等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审计风险研究并不多,对单个行业开展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以A所对H公司新三板挂牌审计为例,对医疗制造行业挂牌审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审计风险理论进行了规范研究,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个角度对H公司挂牌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H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表现在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持续经营能力不足、营业收入确认与费用资本化不合理以及关联方交易不公允等方面。检查风险体现在项目组未对被审计企业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职业谨慎和职业能力的欠缺、审计主体的独立性问题等方面。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注册会计师应保持职业谨慎,不断提升执业能力,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谨慎评估拟挂牌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执行审计程序时要运用延伸性审计程序并提高细节测试的比例,并关注企业收入费用及关联交易的合理性。事务所可以按行业分组开展业务,优化项目组人员配置,可以通过兼并扩大规模以提升审计主体的独立性。监管层面笔者建议出台新三板披露内容指引、改进市场分层制度、完善摘牌制度,股转公司应出台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评价方法,中注协应加强对审计市场的引导与检查等。
施卉[10](2019)在《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及其审计失败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2009年成立至今,创业板实现了飞速发展,同时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但是创业板注重企业的成长性和潜在性,由此带来了高风险。上市公司更加频繁的发生财务舞弊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中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创业板市场又具备风险放大的特征,一旦出现问题就极具破坏性。本文以创业板为背景,重点分析了尔康制药财务舞弊的手段和动因以及审计失败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避免创业板上市公司舞弊行为、提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本文对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文献梳理与研究评述,并以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相关理论为基础,为案例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在分析方法上,采用了数据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笔者选择了在创业板上市时间不久、造假金额较大的制药行业代表性企业,曾经被称为创业板“白马股”的尔康制药作为此次案例研究的对象。对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进行分析时,主要将该公司报表更正前后的差错金额进行对比,并将尔康制药的相关财务指标与制药行业均值进行对比。本文以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对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动因进行分析。在分析尔康制药审计失败原因时,本文以狭义的审计失败观为视角,总结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主观因素有未履行职业审慎、未保持独立性和未执行正确的审计程序。审计失败有其客观原因,外部审计环境的混乱使得审计范围扩大、审计失败概率增加。由于创业板审计涉及面较为广泛,新兴的实体经济的崛起、海外关联交易的频繁以及上市公司境外子公司的壮大,这些问题都对审计失败产生影响。此外,在尔康制药财务舞弊这一案例中,注册会计师未能达到揭示财务舞弊的审计目标,需要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本文通过总结近8年被证监会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得出舞弊手段和舞弊动因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关系,而注册会计师未能切实履行审计责任很可能造成审计失败。最后,本文针对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分析得出的问题,从上市公司自身和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希望通过上述建议,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为、改善审计环境,提高投资者对创业板的信任度。
二、对创业板公司实施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重大会计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创业板公司实施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重大会计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问题探讨 ——以PHYD事务所对JT银行的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理论研究 |
1.2.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实务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理论概述 |
2.1 关键审计事项及披露的概念 |
2.1.1 关键审计事项的概念 |
2.1.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概念 |
2.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要求 |
2.2.1 披露相关性的要求 |
2.2.2 披露充分性的要求 |
2.2.3 披露合规性的要求 |
2.3 银行业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特点 |
2.3.1 披露事项高度关联行业特性 |
2.3.2 披露事项的数量多于其他行业 |
2.3.3 披露事项的文字描述专业性强 |
2.4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依据 |
2.4.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504 号及应用指南 |
3 PHYD事务所对JT银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情况 |
3.1 PHYD事务所及JT银行的基本情况 |
3.1.1 PHYD事务所的基本情况 |
3.1.2 JT银行的基本情况 |
3.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相关性的情况 |
3.2.1 与JT银行经营特点的相关性 |
3.2.2 与JT银行不同年度经营情况的相关性 |
3.3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充分性的情况 |
3.3.1 披露数量的充分性 |
3.3.2 披露篇幅的充分性 |
3.4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合规性 |
3.4.1 披露形式的合规性 |
3.4.2 披露要素的合规性 |
3.4.3 文字描述的合规性 |
4 PHYD事务所对JT银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问题及分析 |
4.1 PHYD事务所对JT银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
4.1.1 披露所提供的JT银行个性化信息不足 |
4.1.2 披露事项不同年度重复程度高 |
4.1.3 披露事项的数量少 |
4.1.4 披露事项的文字描述存在模板化倾向 |
4.2 PHYD事务所对JT银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问题的分析 |
4.2.1 注册会计师对JT银行信息掌握不充分 |
4.2.2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准则1504 号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 |
4.2.3 注册会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经验不足 |
4.2.4 注册会计师对JT银行业务复杂性的职业判断难度大 |
5 PHYD事务所对JT银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改进建议 |
5.1 充分掌握JT银行的个性化信息 |
5.1.1 审计开始前对银行进行充分的调查 |
5.1.2 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
5.1.3 加强与银行管理层的沟通 |
5.2 加强对审计准则1504 号的学习和理解 |
5.2.1 参加与审计准则1504 号有关的专题研究和培训 |
5.2.2 通过注册会计师之间的讨论加深对审计准则1504 号的理解 |
5.3 注重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经验的总结与提高 |
5.3.1 积极与同行进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经验交流 |
5.3.2 学习和借鉴国外银行在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中的先进做法 |
5.4 提升对JT银行关键审计事项的职业判断能力 |
5.4.1 合理科学的识别JT银行的关键审计事项 |
5.4.2 实施更为恰当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
5.4.3 注重项目组内部讨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审计风险分析 ——以百乐米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审计风险及其模型研究 |
2.1.2 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
2.1.3 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审计相关研究 |
2.1.4 概括性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2 审计风险模型相关理论 |
3 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
3.1 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业市场基本状况 |
3.1.1 新三板市场发展情况 |
3.1.2 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 |
3.1.3 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情况 |
3.2 新三板市场特点导致的审计风险分析 |
3.2.1 挂牌门槛及风险警示条件影响企业经营风险 |
3.2.2 企业特征及市场分层增大关联方交易风险 |
3.2.3 审计工作量与审计收费不配比增大事务所检查风险 |
3.3 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特点导致的审计风险分析 |
3.3.1 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的特点 |
3.3.2 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的主要审计风险领域 |
4 百乐米业案例分析 |
4.1 案例概况 |
4.1.1 百乐米业公司背景 |
4.1.2 百乐米业违规事实 |
4.1.3 百乐米业受处罚情况 |
4.1.4 会计师事务所相关情况 |
4.2 案例分析的整体框架 |
4.3 百乐米业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3.1 外部环境风险 |
4.3.2 控制环境风险 |
4.3.3 持续经营风险 |
4.4 百乐米业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4.1 存货真实性审计风险 |
4.4.2 营业收入确认风险 |
4.4.3 关联方交易风险 |
4.4.4 成本费用错报风险 |
4.5 会计师事务所检查风险分析 |
4.5.1 注册会计师相关审计经验不足且工作量大 |
4.5.2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实施不充分 |
4.5.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 |
4.6 审计风险成因总结与分析 |
4.6.1 重大错报风险成因 |
4.6.2 检查风险成因 |
4.6.3 审计风险总结 |
5 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审计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
5.1 注册会计师对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 |
5.1.1 关注企业外部环境 |
5.1.2 了解企业内部控制 |
5.1.3 关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
5.1.4 加强收入成本和存货的审计 |
5.1.5 加强识别评估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
5.2 会计师事务所对检查风险的控制 |
5.2.1 完善业务承接与保持制度 |
5.2.2 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
5.2.3 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龙力生物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框架图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究 |
2.1.2 关于审计风险相关的研究 |
2.1.3 关于风险导向的理论研究 |
2.1.4 关于审计风险控制的研究 |
2.1.5 概述性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2 战略管理理论 |
3 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现状分析 |
3.1 中小板上市公司基本介绍 |
3.1.1 中小板概念 |
3.1.2 中小板与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的区别 |
3.2 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现状分析 |
3.2.1 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现状 |
3.2.2 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特殊性 |
4 龙力生物案例分析 |
4.1 龙力生物案例概况 |
4.1.1 龙力生物公司介绍 |
4.1.2 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
4.1.3 龙力生物违规情况 |
4.2 龙力生物审计风险分析 |
4.2.1 龙力生物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2.2 龙力生物检查风险分析 |
5 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
5.1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5.1.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5.1.2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5.2 针对检查风险的应对措施 |
5.2.1 科学制定进一步审计程序 |
5.2.2 完善中小企业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
5.2.3 针对中小企业审计特殊性培养专业人才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研究 ——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BG公司IPO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2.2 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的基础理论 |
2.2.1 科创公司的特点 |
2.2.2 科创板IPO的条件及程序 |
2.2.3 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
2.3 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的理论基础 |
2.3.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舞弊三角理论 |
3 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现状分析 |
3.1.1 科创板IPO审计风险概述 |
3.1.2 科创公司的主要经营风险 |
3.1.3 科创公司经营风险与IPO审计风险的关系 |
3.2 科创板IPO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3.2.1 科创板注册制度带来的风险 |
3.2.2 科创公司的特殊性所带来的风险 |
3.2.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较高的检查风险 |
3.3 科创板IPO与创业板IPO审计风险差异分析 |
3.3.1 科创板与创业板的适用制度不同而形成的审计风险差异 |
3.3.2 科创板与创业板IPO公司行业属性差异而形成的审计风险差异 |
3.3.3 科创板和创业板IPO的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审计风险差异 |
4 BG公司IPO审计风险案例分析 |
4.1 案例背景介绍 |
4.1.1 BG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4.1.2 瑞华对BG公司IPO审计情况介绍 |
4.2 BG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2.1 管理层舞弊风险分析 |
4.2.2 持续经营能力风险分析 |
4.2.3 内控风险分析 |
4.2.4 财务风险分析 |
4.2.5 军工企业特有风险分析 |
4.3 瑞华应对BG公司IPO审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
4.3.1 加深对BG公司及其环境的了解 |
4.3.2 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审计工作 |
4.3.3 保持足够的职业怀疑和应有的关注 |
5 会计师事务所应对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的措施 |
5.1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对策 |
5.1.1 加深对科创板IPO企业经营业务及其行业的了解 |
5.1.2 加强对科创板IPO企业重点风险项目的审计工作 |
5.1.3 改进科创板IPO企业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
5.2 针对检查风险的规避对策 |
5.2.1 增强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
5.2.2 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
5.2.3 保持职业怀疑的态度 |
5.2.4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对于科创板IPO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复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创业板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研究 ——基于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审计风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创业板审计风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和研究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拟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拟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审计风险的定义 |
2.1.2 审计风险模型 |
2.2 理论依据 |
2.2.1 委托代理关系与非对称信息理论 |
2.2.2 理性经济人理论 |
第3章 创业板制度及其上市公司特点分析 |
3.1 我国创业板的发展历程 |
3.2 创业板制度特点—基于主板市场对比分析 |
3.2.1 创业板上市条件分析 |
3.2.2 创业板退市制度分析 |
3.3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基于历史数据分析 |
3.3.1 公司集中于高新技术行业 |
3.3.2 公司具有较高的经营风险 |
3.3.3 公司具有高收益性 |
3.3.4 公司股权结构更为集中 |
3.3.5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错位 |
第4章 金亚科技案例审计风险识别 |
4.1 案例回顾 |
4.1.1 金亚科技简介 |
4.1.2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4.1.3 事件回顾 |
4.2 金亚科技审计风险识别 |
4.2.1 识别金亚科技行业环境风险 |
4.2.2 识别金亚科技持续经营风险 |
4.2.3 识别金亚科技内部控制风险 |
4.2.4 识别金亚科技重大错报风险 |
第5章 金亚科技案例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5.1 基于审计主体角度分析 |
5.1.1 创业板审计业务中形成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错位” |
5.1.2 相关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 |
5.1.3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
5.2 基于审计客体角度分析 |
5.2.1 公司持续经营风险驱动管理层造假 |
5.2.2 董事长一股独大致使内部控制失效 |
5.3 基于监管部门角度分析 |
5.3.1 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
5.3.2 处罚力度较小 |
5.4 案例启示 |
第6章 创业板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
6.1 基于审计主体角度的防范策略 |
6.1.1 保持相关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
6.1.2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
6.1.3 关注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
6.1.4 重视公司内部控制审计 |
6.2 基于审计客体角度的防范策略 |
6.2.1 改善公司股权结构 |
6.2.2 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能 |
6.3 基于监管部门角度的防范策略 |
6.3.1 提高违法成本 |
6.3.2 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制度 |
6.3.3 完善监督检查手段 |
6.3.4 强化社会监督机制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IPO审计风险研究 ——以龙宝参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审计风险 |
二、IPO审计风险 |
三、IPO审计风险的防范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文章框架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审计风险的内涵界定 |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
第二节 审计风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一、审计风险与IPO审计风险 |
二、审计风险与会计师事务所 |
三、审计风险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理性经济人理论 |
第三章 我国IPO现状与IPO审计风险分析 |
第一节 我国IPO现状 |
一、上市公司的IPO动机 |
二、近年我国IPO情况概述 |
第二节 IPO现行规范及审计阶段风险点 |
一、IPO现行规范 |
二、IPO审计阶段的风险点 |
第三节 IPO过程中面临的审计风险 |
一、重大错报风险 |
二、检查风险 |
第四节 IPO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
一、行业环境层面分析 |
二、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分析 |
三、被审计单位层面分析 |
第四章 基于龙宝参茸IPO审计风险分析 |
第一节 案例基本情况 |
一、龙宝参茸IPO财务造假案情回顾 |
二、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第二节 龙宝参茸IPO过程中的重大错报及其审计风险分析 |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三、特别风险分析 |
第三节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风险分析 |
一、审计项目承接风险 |
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
三、缺乏职业怀疑 |
四、CPA审计程序缺乏合理性 |
第五章 IPO审计风险控制的对策 |
第一节 针对重大错报的应对措施 |
一、重视风险评估程序 |
二、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采取总体措施 |
三、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
第二节 防范检查风险的建议 |
一、审慎选择IPO审计项目 |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怀疑能力 |
三、健全IPO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
四、设置特殊行业审计项目组 |
第六章 结论及不足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与应对 ——以久其软件并购上海移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贡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可能的贡献 |
1.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业绩承诺 |
2.1.2 审计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3 风险因子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表现与成因 |
3.1 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表现 |
3.1.1 财务报表层次的表现 |
3.1.2 认定层次的表现 |
3.1.3 检查风险层次的表现 |
3.2 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的成因 |
3.2.1 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
3.2.2 风险因子分析 |
3.2.3 内外部环境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久其软件并购上海移通的年报审计案例分析 |
4.1 交易双方基本情况介绍以及并购过程 |
4.1.1 交易双方基本情况介绍 |
4.1.2 并购过程 |
4.2 上海移通业绩承诺与业绩补偿 |
4.2.1 业绩承诺及其完成情况 |
4.2.2 业绩承诺未达成的原因 |
4.2.4 业绩承诺补偿 |
4.3 年报审计基本情况分析 |
4.3.1 形成保留意见的基础分析 |
4.3.2 强调事项段分析 |
4.4 年报审计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
4.4.1 财务报表层次审计的不足 |
4.4.2 认定层次审计的不足 |
4.4.3 检查风险层面的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
5.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审计风险的应对 |
5.1.1 合理评估业绩承诺达标难度 |
5.1.2 充分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
5.2 针对认定层次审计风险的应对 |
5.2.1 商誉减值审计风险的应对 |
5.2.2 收入确认审计风险的应对 |
5.2.3 合理评估应收账款存在性认定 |
5.3 针对检查风险的应对 |
5.3.1 加强事务所质量控制 |
5.3.2 财务报表审计与IT审计相结合 |
5.3.3 合理投放审计资源于业绩承诺期内的项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金亚科技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本文创新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本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审计风险 |
2.1.2 审计风险模型 |
2.1.3 高新技术企业审计风险 |
2.1.4 概括性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3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
3 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分析 |
3.1 高新技术企业概述及行业特殊性 |
3.1.1 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
3.1.2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区别 |
3.2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3.2.1 产品更新换代快,而企业专利转换率低且易被抄袭的风险 |
3.2.2 核心科技人员流失严重引发的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
3.2.3 “技术”与“管理”难以权衡得当,迅速扩张时问题重重 |
3.3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3.3.1 高新资质存疑或过期,从而引发逃税风险 |
3.3.2 研发投入高而企业归集过于主观,带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
3.3.3 高新技术界定难,收入及成本确认存在风险 |
3.4 检查风险分析 |
4 金亚科技审计风险分析 |
4.1 金亚科技基本情况简介 |
4.1.1 金亚科技基本情况简介 |
4.1.2 案例选择合理性分析 |
4.2 金亚科技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2.1 金亚科技主营业务萎缩,数字机顶盒行业内忧外患 |
4.2.2 “重技术,轻管理”,企业内部问题不断 |
4.2.3 滥用市值管理,并将股权质押所得用于溢价收购 |
4.3 金亚科技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3.1 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中,软件收入占比异常 |
4.3.2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4.3.3 高新资质存疑,或引发税收风险 |
4.4 金亚科技的检查风险分析 |
4.4.1 审计人员的严谨性不足 |
4.4.2 审计独立性缺失 |
4.5 案例小结 |
5 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
5.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5.1.1 根据企业经营方式的特点确定风险评估侧重点 |
5.1.2 关注企业是否存在“重科技,轻管理”现象 |
5.1.3 关注企业股权质押情况 |
5.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5.2.1 判断研发投入及资本化比例是否合理 |
5.2.2 关注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制度是否合理 |
5.2.3 对比分析企业的收入及成本会计科目 |
5.3 检查风险应对措施 |
5.3.1 提升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辨别能力 |
5.3.2 加强作为第三方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
5.3.3 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以H公司为例的新三板挂牌审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审计风险文献综述 |
1.2.2 新三板市场文献综述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概述 |
2.1.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 |
2.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流程 |
2.2 审计风险理论基础 |
2.2.1 审计风险的内涵 |
2.2.2 审计风险的模型 |
2.2.3 审计风险的控制 |
第3章 新三板市场概述 |
3.1 新三板市场基本情况 |
3.2 新三板市场特点 |
3.2.1 新三板挂牌与其他市场上市条件对比 |
3.2.2 挂牌企业特征 |
3.2.3 风险与收益并存 |
3.3 新三板挂牌审计的特点 |
3.3.1 新三板挂牌审计市场环境 |
3.3.2 新三板挂牌审计具有重要性和复杂性 |
3.3.3 新三板挂牌重要关注点 |
3.4 挂牌持续督导及摘牌流程 |
第4章 H公司新三板审计案例分析 |
4.1 H公司基本情况 |
4.1.1 H公司简介 |
4.1.2 H公司挂牌背景及行业介绍 |
4.2 H公司新三板挂牌审计流程 |
4.2.1 业务承接阶段 |
4.2.2 审计计划阶段 |
4.2.3 审计执行阶段 |
4.2.4 审计报告阶段 |
4.3 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
4.3.1 公司治理结构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
4.3.2 持续经营能力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
4.3.3 营业收入确认与关联交易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
4.3.4 成本和费用确认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
4.4 事务所及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 |
4.4.1 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谨慎 |
4.4.2 未对被审计企业进行充分的审计风险评估 |
4.4.3 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 |
4.4.4 审计主体的独立性问题 |
第5章 防范新三板挂牌审计风险的对策研究 |
5.1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改进措施 |
5.1.1 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5.1.2 谨慎评估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
5.1.3 关注企业收入确认和关联交易的合理性 |
5.1.4 关注成本费用的准确性 |
5.2 检查风险防范措施 |
5.2.1 注册会计师保持职业谨慎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
5.2.2 运用延伸性审计程序并增加细节测试比例 |
5.2.3 按行业分组开展业务并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
5.2.4 增强审计主体的独立性 |
5.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管 |
5.3.1 出台新三板披露内容指引 |
5.3.2 改进市场分层制度 |
5.3.3 完善摘牌制度 |
5.4 加强对挂牌企业审计报告的监管问责 |
5.4.1 股转公司出台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评价办法 |
5.4.2 中注协加强对审计市场的引导与检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及其审计失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财务舞弊 |
2.1.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2.1.2 财务舞弊的动因理论 |
2.2 审计失败 |
2.2.1 审计失败的概念 |
2.2.2 审计失败的理论解释 |
2.3 审计失败与财务舞弊的关系 |
2.3.1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舞弊中的审计责任 |
2.3.2 注册会计师财务舞弊揭示责任不到位的原因 |
第三章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及其审计失败案例描述 |
3.1 行业背景 |
3.1.1 创业板发展特征 |
3.1.2 创业板审计风险 |
3.2 公司简介 |
3.3 案例回顾 |
第四章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及其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
4.1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分析 |
4.1.1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4.1.2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4.1.3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后果分析 |
4.2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
4.2.1 审计失败主观原因分析 |
4.2.2 审计失败客观原因分析 |
4.2.3 审计失败后果分析 |
4.3 尔康制药审计失败与财务舞弊的关系 |
4.3.1 财务舞弊手段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责任的关系 |
4.3.2 财务舞弊动因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责任的关系 |
第五章 案例启示与相关建议 |
5.1 案例启示 |
5.2 上市公司的改善建议 |
5.2.1 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 |
5.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考虑匿名举报机制 |
5.2.3 加强对海外子公司的内部审计 |
5.3 注册会计师的改善建议 |
5.3.1 正确评估创业板企业的审计风险 |
5.3.2 合理设计审计程序,重点审计内部控制 |
5.3.3 建立专门机构对海外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
5.3.4 设计合理的关联方审计程序,采用Bibexcel软件识别关联企业 |
5.3.5 加强自身能力,保持审计独立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对创业板公司实施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重大会计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问题探讨 ——以PHYD事务所对JT银行的审计为例[D]. 王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新三板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审计风险分析 ——以百乐米业为例[D]. 吴亚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龙力生物案例[D]. 宋芷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科创板IPO审计风险研究 ——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BG公司IPO审计为例[D]. 高鸽.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5]创业板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研究 ——基于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D]. 董馨妮. 南昌大学, 2020(01)
- [6]IPO审计风险研究 ——以龙宝参茸为例[D]. 黄睿婷.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涉及业绩承诺的年报审计风险与应对 ——以久其软件并购上海移通为例[D]. 陈力.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8]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金亚科技的案例分析[D]. 刘泽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以H公司为例的新三板挂牌审计风险研究[D]. 陈云菲. 湖南大学, 2019(06)
- [10]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及其审计失败案例研究[D]. 施卉.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