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水平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姚海娟[1](2019)在《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安全性及神经发育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数据,评估咖啡因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后期的随访,评估两组患儿在矫正年龄1岁时的神经发育结局。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经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且使用了枸橼酸咖啡因或氨茶碱的早产儿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52例)及氨茶碱组(69例),收集的数据包括:患儿一般信息、病情、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支持情况、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速、血压改变、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等)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颅内出血等)。并采用儿心量表在患儿矫正年龄1岁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的神经发育结局。结果:1、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及使用药物(咖啡因或氨茶碱)的时间上没有统计差别,两组患儿基线情况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2、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或氨茶碱3天-7天内,两组发生呼吸暂停次数均有减少。定义呼吸暂停次数减少≥50%为有效。使用咖啡因组患儿有效 42 例(80.77%),氨茶碱组有效 50 例(72.46%),χ2=1.122,P=0.289,两组有效率之间无显着差异。咖啡因组患儿有8例升级使用了无创辅助通气,3例升级为气管插管有创辅助通气,氨茶碱组患儿18例升级使用了无创辅助通气,5例升级为气管插管有创辅助通气,两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2.344,P=0.310。3、枸橼酸咖啡因组患儿心动过速4例(7.70%),高血糖6例(11.54%),血压异常2例(3.85%),喂养不耐受7例(13.46%);而使用氨茶碱后发现心动过速16例(23.19%),高血糖8例(11.59%),血压异常4例(5.80%),喂养不耐受20例(28.98%)。统计表明,咖啡因组发生心动过速及喂养不耐受的概率小,x2分别为5.161及4.122,P值分别为0.023及0.042,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区别。4、枸橼酸咖啡因的患儿中发生BPD 7例(13.46%),发生ROP 5例(9.62%),发生IVH 4例(7.69%),发生NEC 3例(5.77%),死亡2例(3.85%);使用氨茶碱的患儿中发生BPD 14例(20.29%),发生ROP 4例(5.80%),发生IVH 2例(2.90%),发生NEC 4例(5.80%),死亡2例(2.90%)。统计表明,咖啡因组患儿与氨茶碱组相比,BPD、ROP、IVH、NEC及死亡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5、除外死亡病例,在矫正年龄1岁时进行儿心量表评定的患儿共计95例,失访22例,失访率18.80%。枸橼酸咖啡因组、氨茶碱组在矫正年龄1岁时总的发育商分别为93.24±7.88以及90.35±7.57,t=1.825,P=0.07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中疗效与氨茶碱相似,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枸橼酸咖啡因的不良反应少,其心动过速及喂养不耐受比例较低。2、两组患儿在矫正年龄1岁时的总体神经系统发育结局并无差异。
胡剑清[2](2019)在《对比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围拔管期呼吸力学及拔管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对采用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展开早产儿的临床治疗工作对围拔管期呼吸力学和拔管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抽选莆田市儿童医院在2015.1.12018.09.30接诊的90例采用机械通气时长持续2天以上且胎龄在35周以下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中分三组分别采用5mg维持剂量(Maintenance Dose)的枸橼酸咖啡因和10mg维持剂量的枸橼酸咖啡因以及常规治疗(Conventional Treatment)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各组人数均为30,分别为5mg枸橼酸咖啡因组、10mg枸橼酸咖啡因组和常规治疗组,在研究中,需要对三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前以及拔管之前的呼吸机参数、接受治疗之前2h以及拔管之后2h的血气分析指标、接受治疗之前和拔管之前患儿的呼吸力学指标变化以及拔管前后患儿的血气指标变化、患者在拔管后的通气模式、拔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枸橼酸咖啡因(Caffeine Citrate)进行治疗之前2h,三组早产儿的呼吸机参数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对应维持剂量的枸橼酸咖啡因对三组早产儿进行2h治疗之后,10mg枸橼酸咖酸咖啡因组早产儿的指标要明显优于5mg枸橼酸咖啡因组和常规治疗组,其中5mg枸橼啡因组早产儿的指标要优于常规治疗组;10mg枸橼酸咖啡因组早产儿的拔管成功率最高,5mg枸橼酸咖啡因组次之,常规治疗组最低;10mg枸橼酸咖啡因组早产儿的呼吸功和气道阻力数值最低,5mg枸橼酸咖啡因组次之,常规治疗组早产儿数值最高;10mg枸橼酸咖啡因组早产儿需要进行机械辅助通气的病例数最少,时间最短,5mg枸橼酸咖啡因组早产儿次之,常规治疗组病例数最多,时间最长;10mg枸橼酸咖啡因组早产儿的血气分析指标要优于其他两组;10mg枸橼酸咖啡因组早产儿的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数值上升的幅度较5mg枸橼酸咖啡因组和常规治疗组更大;10mg枸橼酸咖啡因组早产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要比另外两组高,常规治疗组早产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喂养不耐受有相对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对早产儿采用10mg维持剂量的枸橼酸咖啡因来进行给药治疗,对患儿在围拔管期的呼吸力学指标和拔管效果都有比较好的影响,可以大大提高拔管的成功率,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侯景英[3](2019)在《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文中指出背景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系统解剖结构未完善,极易发生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一系列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呼吸暂停的主要药物,而对于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治疗AOP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短期并发症的差异目前尚不明确。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7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使用药物的品种和剂量分为A、B、C三组,A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平均胎龄为(32.13±1.66)周;B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胎龄为(31.32±1.72)周;C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胎龄为(32.82±1.66)周。A组患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5 mg/kg的常规剂量治疗;B组患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10 mg/kg的高剂量治疗;C组患儿采用氨茶碱4 mg/kg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儿呼吸暂停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以及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一般资料:三组呼吸暂停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剖宫产/自然分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效性:治疗后,枸橼酸咖啡因高剂量组有效率(82.9%)较常规剂量组有效率(57.1%)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有效率与氨茶碱组对比无差异(P>0.05);高剂量组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减少患儿呼吸暂停次数、提高撤机成功率较常规剂量组及氨茶碱组效果好(P<0.05);高剂量/常规剂量组使用无创辅助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比氨茶碱组明显缩短(P<0.05),尤其是高剂量组与氨茶碱组相比,差异更为显着。3.安全性:枸橼酸咖啡因高剂量/常规剂量组发生心动过速、血糖偏高的几率均低于氨茶碱组(P<0.05),高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儿出现“喂养不耐受”、“血压下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短期并发症:对比分析三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颅内出血等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在安全性上优于氨茶碱,高剂量枸橼酸咖啡因疗效更好。
李丽,周彬[4](2017)在《高剂量与低剂量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高剂量与低剂量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观察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首次剂量为20 mg/kg,静脉滴注时间在30 min以上,24 h后维持15 mg/kg,1次/d,在呼吸暂停消失7 d后停药。对照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首次剂量为20 mg/kg,静脉滴注时间在30 min以上,24 h后维持5 mg/kg,1次/d,在呼吸暂停消失7 d后停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第1天、第2天、第3天记录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及呼吸暂停严重程度评分,用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两组呼吸机使用次数及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17,P=0.007)。观察组治疗第1天、第2天、第3天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呼吸暂停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喂养困难、高血糖症、低钾血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χ2=10.636,P<0.05;t=2.232,P<0.05)。结论高剂量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低剂量,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呼吸暂停发生次数,降低呼吸机使用率,值得临床推广。
闫凡,葛雯雯[5](2017)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在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在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合并呼吸暂停的极低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饱和度(Sa 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着提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效果显着,可有效提高患儿血气指标,且安全高效。
周晓媚,南李,林应荣[6](2016)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联合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呼吸暂停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8例,有效率9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31例,有效率77.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及消失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心动过速、烦躁不安、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显着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CPAP对于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治疗而言,疗效较好,可减少疾病发作,缩短急性发作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静,陈瑶,尹万红[7](2015)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9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08例早产儿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予枸橼酸咖啡因,对照组(59例)予氨茶碱。结果治疗组患儿显效率为57.14%、有效率为87.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59%和66.10%;治疗组平均用氧时间为(4.61±2.3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6±3.04)d;同时降低上机率,治疗组发生呼吸支持持续正压通气(CPAP)模式4例、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模式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和6例;治疗组发生烦躁激惹、心动过速、喂养困难、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有明显疗效,优于氨茶碱。
赵颖[8](2015)在《咖啡因治疗及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的观察,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第二部分:通过观察对早产极低体重儿使用枸橼酸咖啡因预防呼吸暂停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探讨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预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明确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82例。随机分为咖啡因治疗组及氨茶碱治疗组,咖啡因治疗组患儿给予枸橼酸咖啡因,首剂为20 mg/kg,静脉注射,24小时后予维持量5 mg/kg/d,QD,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组,首剂5 mg/kg静脉注射,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次,Q12H,静脉注射。两组均于呼吸暂停消失7日后停药。对两组患儿药物治疗48小时后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心动过速、喂养不耐受及高血糖的发生率及治疗期间使用n-CPAP的时长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第二部分: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132例(排除发育畸形、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随机分为咖啡因治疗组及对照组。咖啡因治疗组于生后满24小时即开始经静脉输入枸缘酸咖啡因,首剂20 mg/kg,24小时后开始给予维持量5 mg/kg,QD,直至矫正胎龄满34周。对照组不使用甲基黄嘌呤类药物。至用药48小时后对两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发生率、使用呼吸机及n-CPAP的时长、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体重增长速率及住院时长进行比较,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第一部分:对8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组。咖啡因治疗组与氨茶碱治疗组在再次呼吸暂停发生率、使用n-CPAP时长、BP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组患儿PDA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比较:咖啡因治疗组均低于氨茶碱治疗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部分:对132例早产儿随机分组。比较咖啡因治疗组及对照组用药48小时后呼吸暂停发生率、住院期间使用n-CPAP时长、生后一周PDA发生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住院时长,咖啡因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组患儿在BPD的发生率、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及体重增长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治疗的疗效与氨茶碱比较无明显差异,咖啡因还具有促进动脉导管关闭及减少颅内出血的作用,且咖啡因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故在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用药选择上咖啡因优于氨茶碱。2.在早产儿生后24小时即预防性给予咖啡因可有效避免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发生。预防性使用咖啡因还可缩短n-CPAP的使用时长,减少生后一周PDA发生率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长。且多项研究均显示咖啡因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故在早产儿生后24小时后建议给予咖啡因预防呼吸暂停,从而避免频繁发作呼吸暂停对早产儿各脏器系统的损伤,改善早产儿预后。
罗宏斌,刘淑兰[9](2012)在《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低水平(即低氧浓度及低压力)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低水平NCPAP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呼吸暂停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7.7%。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原发性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明显优于用氨茶碱治疗。
罗宏斌,刘淑兰,廖志伟[10](2011)在《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低水平(即低氧浓度及低压力)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低水平NCPAP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呼吸暂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7.7%,两组之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5.91,P<0.025及χ2=10.04,P<0.005)。结论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原发性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明显优于用氨茶碱。
二、低水平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水平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安全性及神经发育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本课题资助项目 |
缩略词表 |
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
致谢 |
(2)对比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围拔管期呼吸力学及拔管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研究对方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高剂量与低剂量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研究背景: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分组 |
1.5 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时间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及呼吸暂停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2.4 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9例(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疗效判定标准 |
1.4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3讨论 |
(8)咖啡因治疗及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一部分 咖啡因治疗AOP效果观察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对象 |
1.1.2 实验设备及操作方法 |
1.1.3 实验药品 |
1.1.4 实验方法 |
1.1.5 统计学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2.1 一般资料比较 |
1.2.2 临床效果比较 |
1.2.3 不良反应比较 |
1.3 讨论 |
1.3.1 AOP的病因 |
1.3.2 咖啡因的治疗机制 |
1.3.3 咖啡因针对AOP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
1.3.4 展望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咖啡因预防AOP效果观察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统计学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2.2 临床效果比较 |
2.2.3 不良反应比较 |
2.2.4 住院时长比较 |
2.3 讨论 |
2.3.1 咖啡因预防AOP的有效性研究 |
2.3.2. 咖啡因的安全性研究 |
2.3.3 咖啡因对预后的影响 |
2.3.4 展望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早产儿AOP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9)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判定 |
2 结果 |
3 讨论 |
(10)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判定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低水平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安全性及神经发育评估[D]. 姚海娟. 苏州大学, 2019(02)
- [2]对比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围拔管期呼吸力学及拔管效果观察[D]. 胡剑清.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3]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D]. 侯景英.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4]高剂量与低剂量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李丽,周彬. 中国全科医学, 2017(35)
- [5]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在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价值[J]. 闫凡,葛雯雯. 中国妇幼保健, 2017(04)
- [6]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研究[J]. 周晓媚,南李,林应荣. 中国基层医药, 2016(08)
- [7]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9例[J]. 王静,陈瑶,尹万红. 中国药业, 2015(21)
- [8]咖啡因治疗及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观察[D]. 赵颖.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4)
- [9]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J]. 罗宏斌,刘淑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01)
- [10]低水平NCPAP配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J]. 罗宏斌,刘淑兰,廖志伟. 江西医药,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