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论文文献综述)
陶蕾[1](2021)在《做乐观的自我效能儿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一行为能力的感知或判断。它对儿童的选择过程、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绪反应、自我学习监控行为等具有重要影响。幼儿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家庭、幼儿园三个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体验成功收获愉快感、利用榜样提升效能感、具体评价获得认同感、正确归因增进自信心、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等举措帮助幼儿做乐观的自我效能儿童。
李贞慧[2](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本研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家长选择教养方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创造性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研究选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选取幼儿家长作为问卷填写对象,幼儿家长及大班幼儿作为访谈对象,共收集问卷1040份、访谈资料13份。使用SPSS20.0及Amos21.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及科学分析,应用Nvivo11.0执行访谈资料编码处理。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现状良好,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2)儿童学龄段在民主性与放任性教养中存在显着差异,父亲职业在民主性与专制性教养方式上均存在差异性,父亲文化程度与母亲职业在专制性教养方式中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学历与家庭结构在溺爱性教养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家长职业、学历在儿童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着差异。儿童学龄段、家庭结构、家长职业与学历在幼儿学习品质上存在显着差异。(3)除溺爱性教养外,其他三种教养方式均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性。幼儿学习品质与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性。(4)除溺爱性、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其各维度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外,其余两种教养方式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关系。民主性、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正向预测作用,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负向预测作用。幼儿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品质及各维度均存在显着正向线性影响关系。(5)自我效能感在民主性教养方式、放任性教养方式、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6)认知发展、情感态度、技能水平3大范畴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关系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大范畴各自具有不同的构成维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理清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提出父母优化教养方式,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幼儿教师协助家长,科学地促进幼儿发展;社区统筹多方力量,推动幼儿教育的进步三个针对性可操作策略。
王茹[3](2021)在《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幼儿教师通过岗前学习和在职进修,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专业经验,她们的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教育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换句话说,幼儿教师通过心理调节,将工作状态调整到与知识储备,专业能力和情感态度与所担负的学前教育任务相匹配。教学能力作为一种基本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扮演教育者角色,承担教书育人职责所应必备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特征,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一种积极思维力量的体现,会对工作投入度产生影响,正所谓有信念才会有行动。因此,明确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能力的影响力度,对提升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随机抽取河南省A市、B市、C市三个地区的700名幼儿教师为抽样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当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和教学能力现状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深入探讨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能力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样本中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3.95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职业人际关系效能感>职业身心效能感>职业能力效能感>职业认知与发展效能感。人口变量学中,年龄、教龄、编制和职称均对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产生显着影响。(2)样本中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平均分为3.89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人口变量学中,年龄、教龄、学历、园所性质、编制和职称均对幼儿教师教学能力产生显着影响。(3)除该研究涉及的人口变量之外,社会地位和工作的稳定性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和教学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其次,额外的工作压力也影响着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和教学能力。(4)幼儿教师整体职业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显着正向影响幼儿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及各维度。(5)在控制人口变量学的基础上,职业自我效能感可显着解释幼儿教师教学能力39%的变异量。根据研究内容提出相关建议:注重激发幼儿教师的职业情怀,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幼儿教师应强化自身职业自我效能感;注重夯实青年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体系;制订并实施激励机制,提供发展动力;幼儿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顺应信息时代幼儿教育要求。
梁煜[4](2021)在《幼儿园青年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方小平,吴巧巧,史园园,缪凌云[5](2021)在《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238名学前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情绪调节能力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测验,运用问卷法和情景测验法探究了母亲元情绪理念、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母亲情绪教导理念和失控理念与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相关,幼儿情绪调节能力与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正相关;母亲情绪教导理念和失控理念可以预测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可以预测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母亲情绪教导理念不仅能通过幼儿情绪调节能力间接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而且还能直接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而母亲情绪失控理念只能通过幼儿情绪调节能力间接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李全华[6](2021)在《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着个体一生重要品质的形成。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正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从事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存在着新进教师起点低、待遇低、离职率高、流动性大等问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的主要后备力量,有着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学前教育的发展更是离不开一支高职业认同的学前教育队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准备,更对其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在职期间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以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样本,调查了解他们的职业认同现状,剖析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提升职业认同的相关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包括: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总体形势较好,职业认同受职业价值观影响较大。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加强职业教育,促进职业认知;提高职业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优化培养方案,培养职业情感;重视思想引领,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促进社会认同,提升社会支持。
肖鑫鑫,段元花[7](2021)在《教师激励性评价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文中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形成后,对人的行为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决定人们对行为和环境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本文从教师评价视角,探讨激励性评价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影响及有效措施,旨在提高幼儿自我效能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形成后,对人的行为将产生深刻影响。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认为,
陈秋珠,许宽[8](2020)在《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文中提出为了解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和自我效能感对幼儿教师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幼儿教师工作投入量表以及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随机选取的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总均分为4.011,工作投入总均分为3.800,自我效能感总均分为2.788;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工作投入以及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对其工作投入具有显着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进入回归方程后,工作投入的回归系数虽然有所减小,但是其显着性水平依然存在。结论: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工作投入水平较高,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对偏低,未来有待提升和改善;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和对工作投入的水平也相应较高;幼儿教师工作投入受到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影响,自我效能感在幼儿教师的工作投入与社会支持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刘小娟[9](2020)在《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实务探索》文中认为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是指幼儿母亲在执行教养行为时,对于自己具有成为有效、胜任的母亲的能力评估,以及能对子女的行为与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能力评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打压式、娇纵式、忽视式的教养方式越来越发挥不出效用,父母苦于没有有效的方法应对来自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如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能力),教养自我效能感低下。尤其是在自我和品格发展关键时期的幼儿阶段,作为主要陪伴者的母亲,其教养自我效能感往往直接影响其教养质量以及在亲职角色中感受到信心和能力。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孩子的管教方法,学者研究发现,以正面管教方法为核心的干预活动,可显着提升父母的教养自我效能感。但是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将正面管教应用于班级管理或团体心理干预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无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的正面管教介入父母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方面的干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中班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正面管教小组工作,探讨其在提升教养自我效能感中的作用。据此,首先,本研究根据小组筹备期《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的结果,选取在教养自我效能感与正面管教学习经验上得分均较低、具有同质性的28名中班幼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配到实验组(14名)与对照组(14名);其次,面向实验组开展为期六节的正面管教小组活动,期间对照组不开展任何干预活动;最后,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后测中的得分差异以及小组的成效状况,讨论正面管教小组工作在提升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中的有效性和实务经验。研究结果发现:1、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在小组干预前处于一般水平;2、中班幼儿母亲较少开展正面管教的相关学习;3、正面管教小组能有效提升中班幼儿母亲的教养自我效能感;4、中班幼儿母亲在建立教养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需要获得长期的支持。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分析了其背后成因并且提出了今后社会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1、推广正面管教小组工作的理念和方法;2、建立正面管教小组工作的持久性跟踪和支持机制;3、丰富正面管教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学习形态。
李金美[10](2020)在《昆明市K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研究》文中认为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造型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提出:“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或制作活动。”建构游戏的操作性和创造性及材料的抽象性和简约性、建构性和可变性等特征在促进幼儿动作、良好的个性品质、社会性及审美能力的发展上具有特殊的全面发展价值,尤其是在促进幼儿智力,如观察力、空间思维及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虽然大班幼儿的建构认知和能力日渐成熟,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建构游戏过程中会遇到各方面无法独立解决、需要教师支持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支持的同时可建构幼儿的经验,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支持幼儿的建构游戏也是教师渗透教育目的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师给予适时、适宜的有效支持有助于提升幼儿建构能力和层次,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研究在广泛查阅国内、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昆明市K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维度分为三个部分:即游戏准备时教师的物质支持;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与行为支持;游戏结束后教师的评价支持。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当前K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存在的问题:一是游戏准备时建构游戏材料偏高结构,低结构材料较少;材料的难易程度缺乏层次性;游戏场地过小;游戏时间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二是游戏过程中教师重视常规,忽略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师幼之间的积极互动缺乏;有效支持方法采用频率低;教师放任游戏,疏于支持。三是游戏结束后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幼儿缺乏评价机会;评价重视作品,忽略过程及评价方式单一。本研究力图为教师支持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提高教师的支持能力,进而提升幼儿建构游戏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论文提纲范文)
(1)做乐观的自我效能儿童(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我效能感概述 |
二、自我效能感的具体影响 |
三、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
1. 个人因素 |
2. 家庭因素 |
3. 幼儿园因素 |
四、培养幼儿自我效能感的措施 |
1. 积累成功体验 |
2. 树立恰当的榜样 |
3. 使用具体评价 |
4. 引导正确归因 |
5.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2)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重难点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理论基础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第3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的现状分析 |
3.1 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 |
3.2 幼儿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
3.3 幼儿学习品质现状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间的实证分析 |
4.1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回归分析 |
4.3 幼儿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品质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原因的分析 |
5.1 访谈资料质性分析 |
5.2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与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的分析 |
第6章 提升幼儿学习品质的对策建议 |
6.1 以民主性教养方式为主,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
6.2 以专制性教养方式为辅,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
6.3 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问卷》 |
附录 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师职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1.2.2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1.2.3 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
1.2.4 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
1.2.5 关联分析的文献 |
1.2.6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界定 |
2.1.1 核心概念界定 |
2.1.2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和教学能力的维度建构 |
2.1.3 研究对象 |
2.1.4 研究假设 |
2.2 问卷设计与预试 |
2.2.1 研究工具 |
2.2.2 预测问卷和正式问卷的构成 |
2.3 数据处理方式 |
2.4 数据整理 |
2.4.1 数据收集 |
2.4.2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章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
3.1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统计分析 |
3.1.1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特征 |
3.1.2 年龄变量上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比较 |
3.1.3 教龄变量上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比较 |
3.1.4 学历变量上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比较 |
3.1.5 幼儿园性质变量上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比较 |
3.1.6 编制变量上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比较 |
3.1.7 职称变量上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比较 |
3.2 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统计分析 |
3.2.1 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总体特征 |
3.2.2 年龄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
3.2.3 教龄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
3.2.4 学历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
3.2.5 幼儿园性质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
3.2.6 编制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
3.2.7 职称变量上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
3.3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与教学能力的相关分析 |
3.4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能力的回归分析 |
3.4.1 阶层回归分析 |
3.4.2 复回归分析 |
3.4.3 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能力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
4.1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讨论 |
4.1.1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情况分析 |
4.1.2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差异的情况分析 |
4.2 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分析与讨论 |
4.2.1 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情况分析 |
4.2.2 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各维度的差异分析 |
4.3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注重激发幼儿教师的职业情怀,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 |
5.2.2 幼儿教师应强化自身职业自我效能感 |
5.2.3 注重夯实青年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体系 |
5.2.4 制订并实施激励机制,提供发展动力 |
5.2.5 幼儿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顺应信息时代幼儿教育要求 |
5.3 研究反思 |
5.3.1 研究创新 |
5.3.2 研究不足 |
5.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被试 |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
1. 问卷法。 |
2. 情境测验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二)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母亲元情绪理念、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回归分析 |
1.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对母亲情绪教导和失控理念的回归。 |
2. 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母亲情绪教导理念、情绪失控理念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回归。 |
(三)母亲元情绪理念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
四、讨论与分析 |
(一)幼儿情绪调节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二)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 |
(三)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在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五、教育建议 |
(6)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社会需要 |
(二)个体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研究 |
1.职业认同 |
2.教师职业认同 |
3.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认同 |
(二)教师职业认同的构成研究 |
1.职业认同的构成 |
2.教师职业认同的构成 |
(三)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1.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2.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一)社会认同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二、核心概念 |
(一)职业认同的含义 |
(二)职业认同的构成 |
1.职业认知 |
2.职业情感 |
3.职业价值观 |
4.自我效能感 |
5.社会支持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外部因素 |
1.社会层面 |
2.学校层面 |
3.人际支持方面 |
(二)内部因素 |
1.个人经历 |
2.职业价值观 |
3.职业情感 |
4.其它 |
第二章 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职业认同的调查 |
一、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职业认同的总体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问卷的编制 |
4.问卷的信度检验 |
5.问卷的效度检验 |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
(三)访谈提纲的设计 |
(四)访谈提纲的实施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分析 |
(一)基于问卷调查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情况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情况分析 |
1.职业认知维度情况分析(QA1-A5) |
2.自我效能感维度的情况分析(QA6-A10) |
3.职业情感维度情况分析(QA11-A15) |
4.职业价值观维度的情况分析(QA16-A20) |
5.社会支持维度的情况分析(QA21-A25) |
三、基于访谈的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分析 |
1.幼儿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引导者 |
2.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不足 |
3.时间情感投入多,愿意从事学前教育相关职业 |
4.工作稳定且有获得感,但压力大、待遇较低 |
5.政府、学校重视度高,但社会地位有待提高 |
四、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分析 |
1.职业认知不够全面 |
2.自我效能感不强 |
3.职业情感缺乏支撑 |
4.职业价值观倾向自我化 |
5.社会支持不足 |
第三章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认同培养案例分析 |
一、琼台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认同培养案例分析 |
1.突出“职业情意为先、岗位能力为重”的养成教育 |
2.践行“五环一体,三能合一”的教学模式 |
3.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结合“第二课堂”开展,树立正确价值观 |
4.提升社会效益,促进学前教育的社会认同 |
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认同培养案例分析 |
1.构建学前教育专业“走园”实践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角色转变 |
2.建设教学资源库,促进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提升 |
三、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认同培养案例分析 |
1.建立“校·园”合作关系,形成了幼儿园教师“校·园”双主体培养模式 |
2.紧抓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职业价值观 |
3.多措并举,提高学校影响力,促进学前教育的社会支持 |
第四章 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职业教育,促进职业认知 |
1.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优质教学资源 |
2.紧抓教学主阵地,拓展第二课堂辅阵地 |
二、提高职业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
1.加大学习投入,提高胜任能力 |
2.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职业认同提升 |
三、优化培养方案,培养职业情感 |
1.优化课程结构,将职业情感纳入日常教学中 |
2.制定情感培养目标,加强职业情感体验 |
四、重视思想引领,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
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正视职业价值 |
2.重视课程思政,做好思想和价值引领 |
五、促进社会认同,提升社会支持 |
1.推进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及配套条例的出台和施行 |
2.完善学前教育发展相关办法,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 |
3.依托专业优势,开展社会服务 |
结语 |
一、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记录(部分)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教师激励性评价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概念界定 |
1.1自我效能感理论 |
1.2教师激励性评价 |
2激励性评价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2.1激励性评价可促进幼儿自我认知的发展 |
2.2激励性评价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建立自信 |
3激励性评价在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中的有效途径 |
3.1通过激励性评价引导幼儿积极归因 |
3.2把握激励性评价的时机 |
3.3关注每个幼儿,激励性评价应因人而异 |
3.4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成功 |
3.5激励性评价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
(8)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2.幼儿教师工作投入问卷 |
3.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问卷 |
(三)研究步骤及数据处理 |
1.研究步骤 |
2.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和自我效能整体情况 |
1.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整体情况 |
2.幼儿教师的工作投入整体情况 |
3.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整体情况 |
(二)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工作投入与自我效能感间的相关分析 |
(三)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1.中介效应检验 |
2.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的分解 |
四、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9)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实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1、无结构访谈法 |
2、非参与式观察法 |
3、问卷法 |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1、正面管教理论 |
2、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
3、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
三、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前期筹备 |
(一)服务对象资料收集 |
1、调查目的 |
2、调查方法 |
(二)需求分析 |
1、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状况 |
2、幼儿母亲参与正面管教学习的经验情况 |
3、幼儿母亲的需求分析 |
(三)组员筛选 |
1、不同人口学变量下教养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情况 |
2、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的差异情况 |
(四)小组目标 |
(五)小组性质 |
(六)小组方案设计 |
1、小组名称 |
2、小组方案 |
3、小组评估方式和工具 |
四、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实务过程 |
(一)小组的实施过程及分析 |
1、小组形成期:彼此认识,建立凝聚和归属 |
2、小组转折期:知识学习,促进小组动力的形成 |
3、小组成熟期:团队互助,把知识转化为行动 |
4、小组结束期:互相鼓励,自信走上育儿新道路 |
(二)小组工作的成效评估 |
1、小组过程评估 |
2、小组结果评估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正面管教小组的有效性分析 |
1、小组过程的有效性分析 |
2、小组结果的有效性分析 |
(二)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正面管教小组的干预结果讨论 |
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
2、实验组前测和后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
3、对照组前测和后测、3个月后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
4、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
5、实验组3个月后测和前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
(三)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建议 |
1、小组对象局限于中班幼儿母亲 |
2、长期持续性干预结果尚待探讨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1、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在小组干预前处于一般水平 |
2、中班幼儿母亲较少开展正面管教的相关学习 |
3、正面管教小组能有效提升中班幼儿母亲的教养自我效能感 |
4、中班幼儿母亲在建立稳定教养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需要获得长期的支持 |
(二)发展建议 |
1、推广正面管教小组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
2、建立正面管教小组工作的持久性跟踪和支持机制 |
3、丰富正面管教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学习形态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一)学位论文类 |
(二)期刊类 |
(三)着作类 |
附录 |
附件1: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 |
附件2-1:第一节小组反馈表 |
附件2-2:第二节小组反馈表 |
附件2-3:第三节小组反馈表 |
附件2-4:第四节小组反馈表 |
附件2-5:第五节小组反馈表 |
附件2-6:第六节小组反馈表 |
附件3:后测问卷(陈富美教养效能感问卷) |
附件4:正面管教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小组方案 |
附件5:小组过程记录表 |
附件6:小组访谈提纲 |
附件7:D市Z幼儿园中班幼儿母亲前期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昆明市K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建构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
二、教师支持对幼儿顺利开展建构游戏的必要性 |
三、当前幼儿园建构游戏对教师有效支持的现实诉求 |
四、个人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师支持 |
二、建构游戏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师支持的相关研究 |
二、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需要层次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K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游戏准备时教师的物质支持现状分析 |
一、建构游戏的材料支持情况 |
二、建构游戏的时间支持情况 |
三、建构游戏的场地支持情况 |
第二节 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与行为支持现状分析 |
一、教师引导建构游戏过程情况 |
二、教师与幼儿间积极互动情况 |
三、教师的支持方法情况 |
四、教师的支持时机情况 |
第三节 游戏结束后教师的评价支持现状分析 |
一、教师对游戏评价环节的整体认识情况 |
二、评价主体的情况 |
三、评价内容的情况 |
四、教师对幼儿建构作品的处理情况 |
第三章 K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存在的问题 |
一、游戏准备时教师物质支持存在的问题 |
二、游戏过程中教师情感与行为支持存在的问题 |
三、游戏结束后教师评价支持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
三、幼儿的个性差异原因 |
第四章 提升教师支持能力的建议 |
第一节 提供有准备的游戏条件支持 |
一、科学规划游戏场地 |
二、保证充裕的游戏时间 |
三、有效投放游戏材料 |
四、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
第二节 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支持 |
一、加强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 |
二、对幼儿的建构给予更多肯定 |
第三节 提升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支持 |
一、引导幼儿制定建构计划 |
二、提高观察质量 |
三、提供适时支持 |
四、及时转变角色,采取适宜的支持方法 |
五、建构合理的游戏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
第四节 保证合理的评价支持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评价内容注重过程 |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 |
第五节 提高教师支持建构游戏的专业素养 |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建构游戏观 |
二、培养教师科学的建构技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大班建构材料统计 |
附录B:在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情感与行为支持观察记录表 |
附录C:游戏结束后教师的评价支持观察记录表 |
附录D:大班建构游戏教师支持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做乐观的自我效能儿童[J]. 陶蕾. 基础教育参考, 2021(08)
- [2]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李贞慧.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幼儿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王茹.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4]幼儿园青年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D]. 梁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母亲元情绪理念对幼儿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J]. 方小平,吴巧巧,史园园,缪凌云. 教育学术月刊, 2021(04)
- [6]海南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调查研究[D]. 李全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教师激励性评价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肖鑫鑫,段元花. 财富时代, 2021(02)
- [8]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 陈秋珠,许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9]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实务探索[D]. 刘小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昆明市K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研究[D]. 李金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